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7|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学习〈优婆塞戒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31 09: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优婆塞戒经>(初学在家居士都应该明白且遵守的基本知识和戒律,以及发心方法)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5#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22 14:4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若有人能受三归斋戒,是人当得何等果报?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如果有人能受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这样的人应当获得何种果报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若人能受三归依者,当知是人所得福报不可穷尽!

善男子!迦陵伽国有七宝藏,名宾伽罗,其国人民
——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
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毗提呵国有七宝藏,名半陆迦,其国人民
——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
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波罗㮈国有七宝藏,名曰蠰佉,其国人民
——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
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乾陀罗国有七宝藏,名伊罗钵多,其国人民
——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
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胜出彼藏所有宝物。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能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所得到的福报不可穷尽!

善男子!迦陵伽国有七宝藏,名宾伽罗,其国土的人民
——大人、小孩、男子、女子——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搬运持去,仍不能用尽。
如果有人能够至心受三归斋,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功德果报,超过彼宝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毗提呵国有七宝藏,名半陆迦,其国土的人民
——大人、小孩、男子、女子——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搬运持去,仍不能用尽。
如果有人能够至心受三归斋,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功德果报,超过彼宝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波罗㮈国有七宝藏,名曰蠰佉,其国土的人民
——大人、小孩、男子、女子——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搬运持去,仍不能用尽。
如果有人能够至心受三归斋,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功德果报,超过彼宝藏所有宝物。

善男子!乾陀罗国有七宝藏,名伊罗钵多,其国土的人民
——大人、小孩、男子、女子——于七日中、七月、七年,
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搬运持去,仍不能用尽。
如果有人能够至心受三归斋,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功德果报,超过彼宝藏所有宝物。

注解: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
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

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如是戒者,不得一时二人并受。何以故?
若一时中二人共受,何因缘故一人毁犯、一人坚持?
是戒力故,后世生时不能造恶,受已作罪,复不永失。

若先遣信,欲刑戮人,信迟未至,其人寻后发心受斋,当受斋时,信至即杀,虽复一时,以戒力故,不得杀罪。
若诸贵人,常敕作恶,若欲受斋,先当敕语,遮先诸恶,乃得成就;先不遮,辄便受斋者,不名得斋。
欲受斋者,先当宣令所属国境,我欲受斋,凡是斋日,悉断诸恶罚戮之事。
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有从他处三受三归依,三受八戒斋,这样名为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明相出时开始,到时(夜晚)则失去。
所以不得佛像边受斋,应当要从人受斋,根本处清净(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受后才能清净,庄严(庄美威严)清净,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清净,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清净,求报清净,这名为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清净斋法(为严整威仪之法)。

善男子!如果能够这样清净归依受持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者,除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之外,其余一切罪全都可以消灭。

受此戒者,不能同时二人一起受。为什么呢?
如果同一时中二人共同受斋,什么因缘能够一人毁犯、一人坚持呢?
因为此戒力(戒律的力量),后世生时不能造恶,受戒后作罪,则复不永失。

如果先遣信,想要刑戮人,信迟未至,其人寻后发心受斋,当受斋时,信至即杀,虽只有一时,也会因戒力的缘故,不会得杀罪。
如果诸贵人,常命令作恶,若想要受斋,先应当敕语(忏悔),遮先前的诸恶,才能得以成就;如果先不遮,辄便受斋者,则不能名为得斋。
想要受斋者,先应当宣令其所属国境,我要受斋,凡是斋日,全部断除诸恶罚戮之事。
如果能如此清净受持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者,这样的人则可获得无量果报乃至无上乐。

注解:
【优婆塞戒】:(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术语)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云清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p6801FROM:【佛光大辞典】

【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法】:<一>指过午不食之法。((参见:斋戒)6546) <二>为严整威仪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严整威仪,肃恭斋法。”p654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戒斋】: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
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
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
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
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即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
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
八、不非时食,即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戒力】:1、戒律的力量。2、持戒的力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遣信得】:(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如将受戒之尼,容姿端丽,于至精舍之路,有遇难之恐时,佛为遣使授具足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
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

是故我为鹿子母说:
‘善女!若娑罗树能受八斋,是亦得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

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
若有易作而不作者,是名放逸。
 
[末学解说]

弥勒(菩萨名,华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华译为“无能胜”,他的姓和名合起来,是“慈悲无人能胜过他”,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没有人能超过他。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之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
是何缘故呢?因为我时众生具五滓(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的缘故。

所以我为鹿子母(毗舍佉乃鸯伽国(梵 An%ga,巴同)长者之女,遇佛之游化而证预流果,嫁弥伽罗(巴 Miga^ra)之子,后劝其翁弥伽罗归依佛门,弥伽罗甚为欢喜,遂呼毗舍佉为母,后人由此而称其为弥伽罗母,即指鹿子母)说:
‘善女!如果娑罗树能受持八斋(详见下方注解),这也能够得受人天之乐乃至无上乐。’

善男子!这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如是斋者,既容易作,又能获得无量功德。
如果有易作而不作者,这名为放逸。

注解:
【弥勒】:菩萨名,华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华译为“无能胜”,他的姓和名合起来,是“慈悲无人能胜过他”,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没有人能超过他。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之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滓】:(杂语)与五浊同。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滓,沮史反,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浊】:(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鹿子母】:梵名 Mr!ga^ra-ma^tr!。音译密利伽罗磨多。意译为鹿母、鹿母夫人。又称弥佉罗母、弥迦罗长者母。本名为毗舍佉(梵 Vis/a^kha^),故又作毗舍佉母、毗舍佉弥伽罗母、鹿子母毗舍佉。巴利本法句经注载,毗舍佉乃鸯伽国(梵 An%ga,巴同)长者之女,遇佛之游化而证预流果,嫁弥伽罗(巴 Miga^ra)之子,后劝其翁弥伽罗归依佛门,弥伽罗甚为欢喜,遂呼毗舍佉为母,后人由此而称其为弥伽罗母,即指鹿子母,后生一子,名为鹿纽(巴 Migaja^la)。关于鹿母称呼之来源,俱舍论光记卷八、五分律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等所说不同。
 鹿子母曾向佛陀发八大愿,即:供食外来之比丘、远行之比丘、病中之比丘,施药物予病中之比丘,供食予看护病人者,施粥予比丘,施雨衣、澡浴之衣等。结婚时,又捐舍价值九亿钱之嫁衣,请求建造精舍,获得佛之允许,由目犍连监督工事,历时九月而成,上下二层,各有五百室,称为东园鹿子母讲堂,或称鹿母讲堂。(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四分律卷十、大智度论卷八)p4846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戒斋】: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
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
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
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
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即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
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
八、不非时食,即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娑罗树】:娑罗,梵语 s/a^la,有坚固、高远之义。又作沙罗树、萨罗树、苏连树。学名 Shorea robusta。属龙脑香科之乔木,产于印度等热带地方,其高约三十二公尺,叶长椭圆形而尖,长约十六至二十五公分,宽约十至十六公分,花小呈淡黄色,材质甚坚,供建筑用,其树脂可代替沥青,种子能榨油。传为过去七佛中第三毗舍婆佛之道场树,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二中):“毗舍婆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中印度拘尸那罗城外娑罗树林亦以释尊般涅槃之圣地而闻名。
 据诸经之记载,释尊于拘尸那揭罗城外将入涅槃时,其卧床四边各有同根娑罗树一双,其树每边一双中之一株,因悲伤而惨然变白,枝叶、花果、皮干皆爆裂堕落,逐渐枯萎,另一株则尚存,故此双树亦称四枯四荣树,或非枯非荣树。以故,遂有东方双树为“常与无常”,西方双树为“我与无我”,南方为“乐与无乐”,北方为“净与不净”等之譬喻。又因枯萎之娑罗树呈白色,如鹤林貌,故亦称鹤林。另依大般涅槃经疏卷一所载,娑罗双树者,一方二株,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枯四荣。下根相连,上枝相合,其叶丰蔚,华如车轮,果大若瓶,味甘如蜜。故古来称此树林为双树林、坚固林、坚林。(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七、大般涅槃经集解卷二、摩诃止观卷七之上)p4079 FROM:【佛光大辞典】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能教众生净八戒斋,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教他清净,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能教导众生清净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教导众生清净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八戒斋】: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
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
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
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
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即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
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
八、不非时食,即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关于八戒斋,再次学习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八分斋戒](摘自圣严法师《佛学入门》
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
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
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

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一、不杀生戒——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凶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夺,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三、不淫戒——即完全禁止淫欲,此戒与出家戒同,非是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故经云:“为在家人制出家法”,是为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五、不饮酒戒——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


  六、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伎乐——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伎乐(包括电视歌舞节目),或到娱乐场所去。


  七、不睡卧高大床褥——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八、不非时食戒——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二、[八分斋戒]具体的行法
(1)清晨恭敬跪于佛像前,至心向诸佛菩萨(本师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发愿受持一日一夜(或几日几夜)八关斋戒
(2)八关斋戒要破除一切安逸享乐娱乐和装扮,所以,斋戒期间,不能看电视电影戏剧或听音乐,也不能化妆或使用有香料的香皂,也不能穿世俗衣服(漂亮衣服),应该穿僧服或戒服,在家居士可穿洁净的白色净衣(不可贪图衣服材质,以粗布为佳),或穿「海青」
(3)斋戒期间禁口禁语,避免一切世俗语言,也避免和家人有对话和牵扯或世俗往来
(4)斋戒期间就是在出家,所以也不能睡高床或软床,应该改用单人草席或硬木板,直接铺地上睡
(5)最好日中一食,做不到日中一食可以过午不食,饿了就正观或喝水,以便体验出家乞食的生活
(6)期间应该净心正观,随时保持正念 ,避免妄想和昏沉
(7)受戒结束后到「精进光明共修佛堂」中的『斋戒堂』静(净)思记录修行体会、分享经验,自利利他——<八关斋戒>详细规定内容,请详阅

三、关于[八分斋戒]
初学者贪着世俗感受
实修者贪着三昧觉受
这些都是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而八关斋戒就是戒除初学者感受上的贪着——有关八关斋戒的高广大床的疑问
八关斋戒(一)──关闭流转生死之门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在家的男女二众,能种出世解脱的善根。而受戒的人,必须一天一夜离开家庭,到僧团去居住,学习出家人的生活。

  「关」是关闭的意思,就是关闭众生流转生死的门,也就是关闭杀、盗、淫等八种罪过,使之不再犯,称为八关。「斋」,就是正午之后,不可再进食之意。八戒中,前七条为「戒」,后一条过午不食为「斋」,合称为八关斋戒。用这八种管道,关闭八种罪过,得到清净的戒体,此即八关斋戒的意义。

  一般人误以为持斋就是吃素,其实持斋与吃素有所不同。吃素是以慈悲心为根本,持斋就是过午不食,是清净解脱,趋向涅槃的方法之一。受持八关斋戒,未来就能得到清净解脱的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屠夫名叫广额,他以杀生为业,天天杀羊数百只,在听闻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开示后,知道自己罪业深重,将来一定会堕入恶道,于是请求舍利弗尊者,受了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广额往生以后因着受八关斋戒的功德而生到天上,最后一生天福享尽,就来人间出家修行,最后成道证果,由此可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功德实不可思议。
八关斋戒(二)──尊重生命 慈心不杀

  受持五戒功德极大,而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更胜于受持五戒的功德。五戒为终身戒,但属于世间法,成就世间上的功德,而八关斋戒虽仅一日一夜受持,却能成就出世间的功德,最后就能达到出世的解脱果报。

  八关斋戒的第一条戒为不杀生,意指对于一切众生乃至蜎飞蠕动,无杀心、杀事,常生欢喜慈悯心,行利济事。所谓一切众生包含人、畜生、鬼神,这条戒的意义在于对于一切众生都要以慈悲、平等心去爱护、照顾。

  明白上述道理,就知道不杀生的程度也有深浅。首先要能够不杀人,这是最重要的。杀人罪也有深浅之分,若杀父母、师长、和尚、阿阇黎(教授得戒等师)、已得道证果的圣人,是最重罪,杀普通一般人的罪相较则较轻,杀鬼神乃至于畜生道又轻一点;但是不论轻重,只要是造了杀生的业,将来都必须要受恶报。明白不杀生的道理,更进一步连草木都要爱护,不忍心去伤害,这才是彻底实践「冤亲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精神
八关斋戒(三)──构成杀生罪业的因缘

  不杀生的对象是指凡有生命的一切众生,因此一切众生都不能杀害;若有人对待众生,具备杀因、杀缘、杀法、杀业等四种条件,就构成杀生的罪过。

  所谓「杀因」,「因」是指我们的起心动念。无论是仇杀、情杀、财杀……,总之有了置对方于死地的想法,这个就是因。产生了这个心念以后,倘若即刻反省检讨,觉察到自己的过失,化解心中的恶念,就不会造作杀生的业报。但是,如果没有觉察、觉照,心中念念迁流,杀心日益坚固执着,一旦遇到会合的因缘,就会发之于身、口,或是自己动手、或叫人杀生,造下罪业。杀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心中残暴不仁,运用种种惨毒的方式致人于死,罪过就愈重,将来所受的恶报就更重。

  动诸行为让对方的生命结束,造成杀生的事实,就构成了杀业。如果对方生命尚未结束,就是造成伤害或是重伤害罪。当杀因、杀缘、杀法、杀业四事具足,杀生的业报构成后,造业者就要受报;无论是现世或未来,当因缘和合时,恶报即会现前。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就知道任何有生命的众生,都不可以杀害。
八关斋戒(四)──念念清明离苦轮

  佛法中的不杀生戒,不仅指不杀人,连动物都不能杀。且不仅佛法如此,现在的先进国家亦基于慈悲心的道理,积极推行保护动物政策,只要被发现有虐待动物的行为,即是触犯法律。所以不仅要做到不杀生,还要积极的去护生、救生。

  起了杀生的心念,具足杀因、杀缘、杀法、杀业,就构成杀生的果报。如果是日常生活中走路或擦桌子,不小心把小虫弄死了,属于过失杀生,所受的罪业较轻,但将来还是要受报──受无心之报、受过失之报。

  以前有一个老和尚,在路上看到一块大石头,起了一念慈悲心,恐怕有人踢到了这石头,会跌跤受伤,就把石头捡起来扔到路边,没想到正好打死一只螺蛳。此即是犯了过失杀生的罪。所谓应注意而不注意,即犯过失罪。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人在那里、心在那里,心能够做到处处作主,就少造很多的罪业。
八关斋戒(五)──明因识果持守不杀

  这位老和尚因无心之过打死了一只螺蛳,发现了之后马上就为螺蛳授三皈依,并念佛号、诵往生咒,作功德回向给它。螺蛳由于受了三皈依的缘故,得到三宝加持,所以转世为人。螺蛳转世为人,而且得为男身,生来十分聪颖,之后考中了进士,当了县长,正巧老和尚所住持的道场在其管辖区内。县长听说这位老和尚的德行很高,想去供养、请法。不过当他专程前往道场时,正逢老和尚在房间用功。

  县长心想虽然没有见到老和尚,但带了这么多的银子来,还是要供养这位老和尚。于是将这一包银子挂在门板上面,就回县府了。老和尚打坐结束走出房门,稍不留意,这包银子就从门上头掉下来,刚好打到老和尚的头,于是老和尚当场就往生了。这公案就是告诉我们虽是无心之过,依然要受报,只是罪业比蓄意所为要稍微轻一点。

  所以这世间上任何事情,一点一滴,皆为因缘果报感召而来,过去因,现在果,绝非偶然。所以持守不杀生戒,一方面是基于慈悲心、护生、救生;一方面是明识因果,避免未来受恶报。
八关斋戒(六)──持不杀戒 广结善缘

  修行学佛,行菩萨道,度化众生,就必须要广结善缘。不仅要结人缘,还要结善缘、结佛缘、结法缘。杀生,是缺乏慈悲心的行为。因为杀生,让对方处于惊慌恐怖、承受失去生命的痛苦,就会与对方结恶缘;恶缘结多了,走到那里,处处都是障碍,不仅自己的事业、学业不易成就,要想度众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为人处世当以慈悲为本怀,时时刻刻注意,不要杀害众生的生命。

  基于慈悲心的道理,不仅要做到不杀生,而且更积极地来说要做到救生、护生。戒有止持、有作持。不杀生就是止,应该止的却不止,这是犯戒;应该作的不作,这也是犯戒。例如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应该要赶快设法去救他,如果见死不救,缺乏慈悲心,在大乘菩萨戒来说,也算犯戒。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做到不杀人、不杀动物,看到动物受伤害,也要去帮助它,或是放生,这些都是救生的行为。
八关斋戒(七)──不偷盗

  八关斋戒的第二条戒是不偷盗戒,戒文中规定:对于一切财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及非他人给与者,决不妄取,不起贪心,更应常念布施及行布施事。持守不偷盗戒,消极来说是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物品,积极层面而言,不仅不拿他人的物品,进一步还要去救济、布施、行种种供养。不偷盗的范围广含所有的财物,乃至于一草一木,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要贪求。

  财物可分为人的财物、鬼神的财物、畜生的财物及河里面飘流的财物,如果未经对方同意,拿取了上述任何一样物品,就犯了偷盗戒。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就算是在自己家庭里,偷拿父母、兄弟姊妹的钱财,这也是犯戒;所以,不论是私人的、公家的财物,非经当事人同意,都不可以拿取。或者看到寺院中有人以水果供养佛菩萨,私自拿来食用,就是盗佛菩萨财物。此外,如果在住家附近,有绳子、棍子等物品,未经主人同意拿了这些东西;乃至于在河面上看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东西,占为己有这些都是犯盗戒。

  所以持守不偷盗戒要做到所有一切财物,乃至一草一木,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要,就财物而言应如是持守不犯戒。
八关斋戒(八)──六根收摄方名持戒清净

  要将偷盗戒实践的很微细,不仅要做到不偷盗他人财物,更要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令驰散。如果没有经过当事人的许可,偷看他人的信、偷看别人的书,都是眼睛犯盗戒;同样的,考试时,偷瞄别人的答案,这也是偷看,这些都是眼睛犯盗戒。再微细来说,男众看到漂亮的女众,偷偷多看几眼,这也是犯盗戒。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容易犯盗戒。偷听即耳朵犯盗戒、鼻子偷闻香味,也犯盗戒。所以,真正持守不偷盗戒到最微细,六根不对外攀缘,这念心就不动了,达到寂灭的境界,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能够做到寂然不动,心性本具的神通智慧自能显发。

  以前有一位比丘,在山上的池塘边打坐。出定了之后看见池塘里有很多荷花,花朵长得很鲜艳,这位比丘就开始欣赏花朵、闻花香。这时水神就现身告诉比丘:「你怎么偷看、偷闻我的花呢?」比丘觉得奇怪,就问道:「我刚才看到有人,不但是看、是闻,还把池塘里的花摘走了,你怎么都不讲一句话?而我并没有拿你的花,只是看一看,怎么说我偷看、偷闻呢?」

  水神回答:「我刚才看到您在这里打坐,一身都是光明,你现在由于偷看、偷闻我的花,身上的光明都消失了!修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至于那位路人,烦恼习气重,讲也没有用,所以我就不讲了。」由此可知,不偷盗戒有粗细之分,能够持守到最微细,也能证到寂灭的境界。
八关斋戒(九)──不起非份之想,知足心常喜乐

  弘一大师是近世的高僧,以学律持戒为人所推崇,却自认为连优婆塞所持守的五戒,都未能持守清净;这诚然是大师律己甚严的自谦之词,但却由此可看出,要将戒持守的很清净,确实不易。因为戒有粗、细之分,以偷盗戒为例,微细来说,眼睛偷看,眼睛犯盗戒;耳朵偷听,耳朵犯盗戒;一般人的心始终向外攀缘,眼、耳、鼻、舌、身、意都在犯盗戒,对外攀缘生分别、起烦恼,使本具的慈悲、智慧无法彰显,就是在盗自己的功德法财。相对的,能够将戒持守的很清净,就能解脱烦恼。

  受八关斋戒,最基本能作到不盗他人财物,即是持戒。一切财物的范围包括非常广泛,一张纸、一只铅笔、一本书都是财物。甚至于打电话,公家的电话只有公事才使用,私事绝对不用,因为在公司打私人电话,假公济私,虽然电话费并不昂贵,还是属于偷盗。明白这些道理,处处都是道场,时时都可以修行。能够作到不偷盗就减少很多的业障,避免了很多的烦恼。

  一切财物只要不属于自己的,见到了以后起了偷盗的心念,并运用种种方法达成目的,构成偷盗的行为,未来就必须要受报。因此,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起贪心,不作非分之取,以上是就消极面来说。就积极面而言,不仅不拿他人的物品,进一步还要去救济、布施、行种种供养,如此才能彻底转化自己悭贪的习气,凡事知足,自然心常喜乐。
八关斋戒(十)──不淫欲戒

  八关斋戒的第三条戒为不淫欲戒,戒文中提到:凡与男女,身相和合,皆名之为淫。受八关斋戒时,在家人亦当断正淫,乃至不得起淫念。

  所谓「男女身相和合」,就是男根和女根身相接触,产生性的行为,这就称为淫。不过不仅是男众与女众,现今社会中,同性之间也会产生淫欲的行为。淫欲,在佛法来看都是不清净的,是一种贪爱的烦恼;做了这些事情,心当中就会打妄想,意识就会昏沉。

  我们身体当中有三把火:淫欲之火、瞋恚之火与饥火。所谓「欲火烧身」,欲火是三把火中最厉害的,大家可以注意反照自己。男众和女众之间,只要起了一个欲爱心、贪爱心,心念一动,这一念心马上就影响生理,身体就会发烧、发热,这就是欲火的作用。这三把火一烧,心中不能作主,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会造作恶业,造了恶业就要堕落、受恶报。
八关斋戒(十一)──欲爱是生死的根本

  净土宗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阿含经》中云:「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灭彼。」有一些些就还有一些些,只要有男女的爱着,这个念头一动,就是受轮回之因,招感未来世生死的果报,所以欲爱、色爱就是生死的根本。

  如果起了一念淫欲心,不知道检讨反省、停止恶念,仍继续不断地打妄想的话,这个欲火就会愈烧愈厉害,到最后没有办法停止了,就产生强暴、淫欲、乱伦等行为。所谓「色胆包天」,因为这念心被欲火所烧,会使自己失去了理智、无法自我控制。因此不仅普通凡夫要避淫欲,佛经里也讲:「菩萨见欲,如避火坑。」即便证到了菩萨的境界,看到男女产生这一种性的行为,都要赶快避而远之。

  欲爱是生死的根本。佛法中无论是禅、净、密、律,各个宗派都是如此提醒世人。因此,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远离淫欲。
八关斋戒(十二)──心中的三把火

  许多医学研究证明,身体与心理互相关连,心中只要一动念头,马上就影响生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三把火,除了欲火之外,还有瞋火与饥火。例如人在发脾气的时候,面孔一会儿青、一会儿红、一会儿白,这就是因为瞋火一起,愤怒的情绪马上影响生理。所以,要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时时保持心平、心静、心定与慈悲;以慈悲心化除瞋心,心平气和,身体就会健康。如果不从净化心念着手,等到身体受损才靠吃药、打针予以补救、治疗,实在很难得到健康。所以要时时保持慈悲心,不起恶念;即使起了瞋心,也要能够马上检讨反省,熄灭瞋火,如此一来,心情平和,自然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第三把火是饥火,一个人肚子饿了,肚子里就好像有一把火在烧。如果没有定力,忍耐不住,加上自己经济状况不佳,为了满足心中的欲望,就会去偷、去抢,如此就造了恶业。儒家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当人们享受富贵的时候,心中耽着逸乐,就容易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想到淫欲之事。在贫穷时,为了三餐心生烦恼,这时看到他人享受富贵,心起贪念,就会做出抢劫、偷盗等违法行为,来满足自己。这一切的烦恼,都是因为不知运用佛法的智慧,熄灭心中的饥火,以至于造成种种过失。
八关斋戒(十三)──持戒清净得出世解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三把火:瞋火、饥火与欲火。这三把火当中,欲火对我们身心的影响最大,不但是异性之间,就算同性之间有了淫欲的行为,都是犯了不淫欲戒。不但是如此,就是自己使自己产生一种性的感受,也一样是犯此罪过。

  持守不淫欲戒能保持心清净,心清净就能得解脱。如来的心就是清净的心,因为身与心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所以心清净,所感召的亦是清净的报身,具足无量的功德与智慧。佛经中提到:「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尸罗就是戒,八关斋戒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等戒,假使持戒不清净,所得到的禅定都不是正定,而是一种邪定,成不了佛,却成了魔,由此可见持守不淫欲戒的重要性。

  五戒中有不邪淫戒,而在八关斋戒中则为不淫欲戒,在受持八关斋戒的一日一夜中,即使是在家居士,亦不能有淫欲的行为,因为持守八关斋戒是为了得出世的解脱,必须持戒清净,令心保持清净,才能出离生死轮回,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佛陀真是大慈愍者,为令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才制不淫欲戒。

  身、口、意不清净,造作恶业,就会堕落,人生就是黑暗与痛苦。而八关斋戒是出世的戒法,奉行受持这八条戒,能帮助我们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业障消除,本具的智慧显发,就能得到出世的解脱。
八关斋戒(十四)──不妄语戒

  八关斋戒中第四条戒为不妄语,制定大众不得说虚妄不实的话,乃至须远离口四过。看见了说是没有看见,听到了说是没有听见,或没听见说是听见了,做了说是没有做,没有做说是做了,这都是妄语。持守不妄语戒,不仅要做到诚实言,同时更进一步还要远离口业的四种过失:恶口、两舌、妄言、绮语。

  为什么佛要制不妄语戒?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中两种相好就是广长舌相、梵音声相,因为过去生生世世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妄言,才能得到广长舌、梵音声的果报。如果平时打妄语,或说了出家众、在家众等的过失,乃至于产生其他口业的过失,将来舌头就会很短,短到连话都讲不出来的恶报;造了恶业,就会产生诸如盲聋瘖哑的果报,所以为人处世,应当谨慎言行,切莫逞一时之快,造作来世恶报的苦果。
八关斋戒(十五)──不妄语的殊胜功德

  如果有人三世不妄语,他的舌头一伸就可以到鼻尖上,相反地,如果舌头没这么长,代表前世口业不清净。佛从来不妄语,所以佛的舌广而长,能覆面至发际,称为广长舌相。此外,佛有梵音声,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说法虽然只讲一种语言,但世间上任何国度的人们,乃至于畜生及有情众生都能听得懂,不仅如此,而且一听到佛陀的法音,身心热恼尽消、清凉无比,当下即能契入佛法义理,可知佛说法的音声中,蕴含殊胜的智慧与功德力。

  此外,佛的音声没有远近,无远弗届。释迦牟尼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为了要证明佛的音声究竟能传播到多远,运用神通力,飞了几十个国家,仍然听得到空中有佛陀说法的声音,这就是「梵音声」不可思议的功德。生生世世口业清净,才能成就广长舌相及梵音声的殊胜功德。
八关斋戒(十六)──大妄语罪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造了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将来招感的果报轻者如表达能力不佳,说话词不达意,或经常被人诽谤、欺骗,严重者甚至成为哑巴,所以佛陀慈悲制定不妄语戒,不仅要做到不欺骗他人,更进一步还要不犯口四过。

  妄语中造业最重的就是大妄语。没有开悟说自己已开悟,没有成道说自己已成道,没有得到禅定说是得到禅定了,这些都是大妄语。现今社会上,有些人说自己是罗汉、菩萨乃至于如来佛转世,或是假称自己有种种神通,藉此求取名闻利养,这些都是犯了大妄语罪。《楞严经》中佛告诉阿难尊者:「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凡犯大妄语罪的人,因为以邪见诳惑世人,往生后将堕入三涂恶道或无间地狱,受甚苦之恶报。
八关斋戒(十七)──何谓方便妄语

  妄语中有一种方便妄语,这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方便权巧说妄语,非本着图己名利的恶心,所以不算犯戒。过去,有一只兔子因为被猎人追捕,逃命中,看到前面有一位老和尚在打坐,就钻到老和尚的长衫下摆里。猎人追到,问老和尚是否有发现一只兔子?老和尚为了保护兔子的性命,就回答:「兔子已往前面跑走了」。虽然老和尚说了妄语,却是基于大慈悲心,为救护众生而说,并不犯过失。

  以前有位法师出外行脚,看到山谷里放出一道红光,这位法师一看便知道山谷里有修行人,于是就走进山谷里,结果发现一位老太太。法师问这位老太太修持什么法门?这位老太太说道:「我念六字大明咒。」法师心想:「原来是这位老太太精勤持咒,产生定力,所以才会放光。」便再问:「您这六字大明咒是怎么念的?」老太太回答:「俺嘛呢叭咪『牛』。」法师一听就说:「老菩萨,您念错了。应该是俺嘛呢叭咪『吽』才对。」老太太听了一惊,心想这二十年的修行都白费了。这位法师讲完就走了,到了山头再回头一看发现山谷中充满黑气,知道是老太太心中起了烦恼、忧愁,于是赶快返回说道:「刚才我说俺嘛呢叭咪『吽』是考验您对法门有没有信心?其实俺嘛呢叭咪『牛』才是对的。」老太太一听非常高兴,又开始念俺嘛呢叭咪「牛」。这位法师离开后,回头一看,山谷里面又放出红光了。

  因为老太太对这个法门又起了信心,念到相应,产生定力,所以才又放红光。如果这个法师不用方便妄语,可能这位老太太就退失道行、退失菩提心了。不过,开方便也要有智慧,为了利益众生不得已而说,才不至于因滥开方便导致种种过患。
八关斋戒(十八)──远离口四过

  持守不妄语戒,不仅要做到不欺骗他人,更进一步还要不犯口四过。口四过是指:恶口、两舌、妄言、绮语。「恶口」就是说不好听的话,有的人经常习惯口出恶语秽言,且不只是骂人,若遇天气不好,连续好几天刮风、下雨,顺口骂风、骂雨,或是生活中,走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马上骂东骂西,这都是恶口。恶口者,此生命尽之后,将堕入三涂恶道,或堕地狱,割舌令自啖食;或堕饿鬼道,口中蛆脓流出;或堕畜生道,食啖粪秽,人闻其声,都心生嫌恶。罪毕为人,面貌丑陋,口臭唇缺,且常遭他人诽谤。

  「两舌」是指于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常拨弄是非者,未来将招感聋哑、子女不听话、眷属时常争斗等果报。其次,凡是会令人增长淫念的言辞,或戏论、取笑他人等散乱无益之语,皆是「绮语」。现世所说不为人信,口齿不清、遭人戏弄轻贱,即是过去绮语所感的果报。犯了恶口、两舌、绮语等过失,口业就不清净,所以持守不妄语戒除了不欺骗他人,还要作到远离口四过。

  佛除了有梵音声、广长舌相,还有上味相。一般人口业不清净,所以饮食还要以种种酱料调味。佛陀在因地中修行时即不犯口四过,因此不论是什么食物,进到口中皆为上妙美味。佛能够具足种种功德,都是过去世积极修善因而得来的。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种善因必定得善果。因此,修行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作起,检讨反省自己是否有犯口四过?如果有,马上就加以改进,只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努力,口业就会愈来愈诚正、清净,如此才能成就佛的种种功德,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八关斋戒(十九)──不饮酒戒

  八关斋戒中第五条戒为不饮酒戒,在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内,除了要作到不饮酒,更进一步还要作到不思念饮酒之事,不劝人饮,亦不涉足卖酒、喝酒的场所。

  不饮酒戒,是禁戒不得饮具有酒色、酒香、酒味三者,饮了能醉人之酒。如高梁酒、米酒、葡萄酒等,无论是五谷杂粮或花果造的酒,皆含有酒精,受此戒者都不能饮用。不但是不饮酒,连想都不要想,因为法从心生,心当中一想就产生了一个恶因,就是一个境界现前。此外,亦不劝人饮酒,甚至连卖酒、喝酒的场所都不要去,一方面防止引发饮酒习气,此外也避免他人对自己产生怀疑,能够作到这些,就是彻底将这一条戒持守清净了。

  《梵网经菩萨戒》中说,「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劝人饮酒,或为他人斟酒,会得五百世无手的果报;堕入畜生道即是无手,即便身而为人,也是六根不健全。佛法所讲的因缘果报是真实不虚的道理,要想求得未来的善果,现在就要不种恶因。

  不饮酒就是不种恶因,因为酒喝多了,会带来许多坏处。如酒能伤身,喝多了酒,会对身体产生种种不良的影响,所以喝酒就等于慢性自杀一样。因此不论从自利或利他的角度而言,都应当戒酒。
八关斋戒(二十)──饮酒的过失

  饮酒的坏处很多,酒除了会伤身以外,还会乱性、坏事。饮酒会令人神智糊涂,所以酒后开车会出车祸,另外,神智不清、丧失判断力的情况下,往往会作出许多错误的决定,等到清醒之后,再后悔也已来不及了。

  酒能乱性,饮酒之后迷失了本性,心当中就会产生性的欲望,因为丧失理智的缘故,可能就会出现性侵害乃至乱伦等行为。以前有一位受了五戒的居士,出外远行回到家中,刚好家人都外出了,由于十分口渴,看到桌上有一壶酒,以为里面装的是开水,便一口饮尽。酒兴发作后,正巧邻人的鸡跑进家中,这位居士就将鸡杀了作为下酒菜。酩酊大醉之际,邻人的妻子来找鸡,便强迫与之产生性行为。邻人发现之后,告到官府,这位居士还不承认。这位居士因犯了不饮酒戒,其余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罪通通犯了,由此可知饮酒的过失甚大,所以佛陀慈悲制定不饮酒戒,的确有其甚深涵义。
八关斋戒(二十一)──不饮酒戒的制戒缘起

  佛陀最初弘法的十二年间,并未制戒,只说一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陀弟子皆依此偈修行,即能成道证果。但后来人心恶念渐多,根机渐钝,佛陀才依弟子所犯随犯随制,目的是让弟子依止戒律的规范而断恶修善。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它的制戒缘起,不饮酒戒也是如此。

  佛陀时代,某处村庄里有一条毒龙,这条毒龙性极暴恶,时常危害庄稼及当地居民,佛陀弟子中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尊者听说了这件事,就运用神通降伏这条毒龙。因此村民对他极为敬重,纷纷请他到家中接受供养。一天,有一位信徒供养他饭菜及酒,这时,因佛陀尚未制不饮酒戒,所以这位尊者慈悲接受居士的所有供养,结束应供之后即离开居士家。快要到达精舍时,酒性大发,头晕目眩,倒在地上失去知觉,且方才所吃的食物都吐了出来,小虫、蟾蜍闻到臭味,都爬上尊者的脸,吃这些呕吐物。

  这时,释迦牟尼佛带领了很多弟子由此经过,恰好看到这个情形,就告诉大众,这位尊者能以神通降伏毒龙,而酒醉了之后,不但不能降龙,连蟾蜍都降伏不了。因为这位尊者的示现,让大众明白饮酒有无量过失,所以佛陀制定不饮酒戒。由此可知,戒实非束缚,而是佛陀为避免众生造恶业之慈悲护念。
八关斋戒(二十二)──戒除饮酒 智慧清明

  饮酒有无量过失。中国古代有很多英雄豪杰,都是因为贪杯中酒的缘故,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事业,历史上也有很多帝王,因为沉迷酒色,失去江山。古人说「酒色财气四堵墙,当中埋的是英良,若能跳出墙儿外,便是长生不老方。」正因酒对我们的危害甚大,所以佛陀慈悲制定不饮酒戒。

  不仅佛教提倡戒律,儒家也注重戒,如至圣先师孔子曾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能戒除这些,自己便能得到利益,而戒酒亦然,能作到不饮酒,无论是对自己的事业与道业、以及对家庭、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或许有的人会说,饮酒过度才会造成过失,那只要节制饮酒就可以了,何必滴酒不沾?其实,人有贪心,初初开始先喝半杯,习惯了之后成了一杯,几杯下来不知不觉就喝了一瓶,到最后上瘾了就成了酒鬼。过去大陆有一位喜欢喝高梁酒的老先生,喝完酒马上就抽烟,当时在大陆是抽旱烟,老先生点燃烟草之后,用嘴一吹,因为他酒喝太多,引火上身,活活烧死。关于饮酒伤身乃至于致命的公案还有很多,都在告诫我们不饮酒的重要性。所以持不饮酒戒,不仅要作到滴酒不沾,还要更进一步作到不思念饮酒之事,不劝人饮,及不涉足卖酒、喝酒的场所,渐渐将饮酒的习气断除,才能完全不犯恶因,未来即不会招感苦果。
八关斋戒(二十三)──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

  第六条戒是「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受此戒者不得使用脂粉、香水,不可穿戴耳环、项炼及华丽的衣服,亦不可赌博。古时印度人喜欢将香花贯串起来,戴在头上或身体上作装饰,此即是鬘。香花鬘为妆饰品的代表,「不着香花鬘」,包括不得戴耳环、项炼、手镯、戒指等妆饰品。

  「不香油涂身」指不使用脂粉、香水及有香味的产品。市面上有很多含香料的产品,喜欢使用的人认为这味道是香,但有些人一闻到这香味就会打喷涕,或认为这味道难闻,所以味道好不好闻是因人心的执着不同而定;又如人们认为粪便是臭,厕所里的蛆虫却认为粪便是香,香与臭其实都是虚妄的。所以仔细去思维便会发现,使用这些物品其实对自己并没有好处,还浪费钱财。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脂粉、香水、耳环、华丽的衣服等,都是不必要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拥有很多华丽的衣服、珠宝、项炼,这些穿戴在身上,可能连走路都要提心吊胆,时时担心自己数十万元的衣服,会勾破或被他人手中的香烟烧坏。假使恶人看到自己拥有这些,起了贪心,可能连性命都会因此丧失,体悟到这些道理,就能明了如果没有这些妆饰品及华丽的衣服,心中无所牵挂,实在是很自在。
八关斋戒(二十四)──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这条戒包含不唱世俗歌曲、不跳舞演戏,作种种娱乐性的活动。「不往观听」,不但自己不作,连看都不要看,听都不要听,因为这些尘境会使心意识散乱颠倒,失去正念。这些声色只是刺激感官,迷惑心理,使自己得到暂时的满足,等到刺激一过,心当中依旧空虚、烦恼。这些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追求攀缘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佛法中提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六识,尘就是尘劳,尘就是一种刺激、一种尘境。譬如说我们看外面的东西,起初认为好看,但看久了眼睛会疲劳,接着会打瞌睡,这是因为尘劳刺激眼根,使眼睛渐渐中毒,对生理、心理产生许多副作用;六根染着尘境时皆是如此。

  一般人都等到六根产生病症,才去就医,其实这些病源来自平时贪着外境,不断地接受刺激所造成,因此最后就是生病的果报。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实在是如此的。
八关斋戒(二十五)──远离声色 心得解脱

  「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这条戒就现代来讲,不仅是不要去听、去看歌舞表演,连电视、电影都不要看,如此更能使自己这念心清净,真正达到持戒的目的。所以受持八关斋戒这一日一夜期间要住在道场里,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电视机,亲人在观看,自己不能不听、不能不看,最低限度眼睛一定会看到、耳朵也会听到,虽然只是短暂的时间,无形当中持戒就不清净了。

  所以持戒有粗细之分,粗就是不看、不听,不过虽然作到自己不去看、去听,不小心听到或看到了,心当中还是会蠢蠢欲动,这就是六根攀缘所造成的习气。所以持守八关斋戒,先藉由事相上的实践,戒掉粗的习气,然后再慢慢将细微的习气除掉,由浅入深,最后就能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八关斋戒(二十六)──不坐卧高广大床

  第七条戒为「不坐卧高广大床」,舒适柔软、高广的床,能令人心生淫念,所以不宜坐卧。佛法是先断外缘,譬如大众到道场中打禅七,看到禅凳就想打坐,如果回到家里看到舒适柔软的床,就易心生懈怠之念,甚至想入非非。

  所谓「心随境转」,一般人会随外面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心念;外在的境界很清净,我们的心就会产生清净的念头;若身处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环境中,我们的心就会想入非非。所以佛陀慈悲制定「不坐卧高广大床」戒,为保持心念的清净,最好远离种种思念恶法的因缘。

  高广大床的「高」是指高度,从地面一直到床面如超过如来八指就算高。如来指释迦牟尼佛,佛的手指很长,一指有二寸,八指即一尺六寸左右。广就是一个人睡觉翻身不会掉到床下的宽度,约一公尺半左右。超过以上尺寸,就算是高、广。道场中大众睡在通铺,虽然高超过一尺六寸、宽超过一公尺半,但不算高、广,因为每个人所睡的空间还等于是一个单人床。

  以上是以尺码论高广,还有以质料论高广,漆彩雕刻及纱绢帐褥之类的精美床座,亦算高广大床。坐卧高广大床不但易使人产生淫念,而且会产生我慢、懈怠、放逸等不好的心念,为了避免这些烦恼,所以不要坐卧高广大床。
八关斋戒(二十七)──坐卧高广床座的过患

  在未证到佛果之前,心当中仍有习气存在,易受外境影响,产生种种心念。如坐卧高广床座易引发人们的贪心、我慢、懈怠、放逸等恶念,为了避免这些烦恼,佛陀制戒佛弟子们不可坐卧高广大床。

  唐朝有一位悟达国师十一岁即出家,出家之后非常精进用功,精通三藏,十三岁就升座说法,唐僖宗还拜他为国师,当时的诗人李商隐非常敬重悟达国师,曾作一首诗赞叹:「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之年祇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沙弥是指出了家受沙弥十戒,但还没受三坛大戒的出家众,所以无论年纪大小,只要没有受过大戒的出家众都称为沙弥。悟达国师在还没受大戒时就升座说法,当时出家、在家四众弟子,闻名前来听讲的多达上万人,所以说是「沙弥说法沙门听」。「似师之年祇携瓶」,一般像悟达国师这个年纪的出家众,只是帮师父端茶递水,可是悟达国师却能登台说法给这么多人听,所谓道无老少,有道不在年高而是在性灵;这念心性人人本具,对道有所体悟,非关年龄的大小。
八关斋戒(二十八)──三昧法水洗愆尤

  为表达对悟达国师的崇敬,唐懿宗特别送他一个沉香座,这个沉香座不仅高,且雕刻十分精美。悟达国师看到连皇帝都来听经,又赠与名贵的沉香座,表示自己很有成就,就因这一念我慢心,前世的冤家就附到他膝盖上,形成一个人面疮,人面疮的眉目口齿具备,还会吞咬食物,令国师痛苦不堪,遍请国内名医诊治,都束手无策。悟达国师忽然想起以前曾照顾过一位病僧,僧人痊癒后感谢悟达国师的照顾,临行之际特别叮咛:「以后如果您碰到磨难,或者有生命的危险,那时就到四川九陇山来找我,那地方有两棵大松树作为标志,只要敲敲松树,我就会出现了。」

  想起过去那位病僧临别的叮嘱,悟达国师便前往四川的九陇山拜访那位僧人。僧人派了一位童子带悟达国师到岩下的清泉旁,指示他用泉水来治疗人面疮,当悟达国师正要用泉水洗人面疮时,人面疮忽然出声说:「慢一点!今日迦诺迦尊者赐你『三昧水』洗涤,使我得到解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找你,不过我要把这当中的因果说清楚,让你了解。」
八关斋戒(二十九)──从起心动念处修行

  悟达国师膝盖上的人面疮说道:「你我以前都是一殿之臣,在汉朝的时候,你是袁盎,我是晁错,当时我主张削除诸侯的封地,而演成七国之乱。为了抚平诸侯的愤怒,你建议将我腰斩以平息诸乱。由于你的一句话,使我无辜冤死,从此以后我生生世世都想要报这个仇恨。然而你十世以来都是高僧,守戒严谨,因为戒德所以举身光明,使我无法靠近。现在因为唐懿宗所赠的沉香座,你起了一念贪心与慢心,你身上的光明便消失了,我才能趁机附在你的膝盖报仇雪恨。不过你有很大的福报,供养了迦诺迦尊者,承蒙尊者出面调解宿世冤仇,我才愿意与你了结这段恩怨。」悟达国师听了,心中不觉凛然,感悟因果可畏,以至诚的心掬起三昧法水清洗膝盖,人面疮随即消失。

  修行要在起心动念处修。悟达国师十世持戒精严,只因高广床座生起一念贪心,便损福招报,一般人想做到不随外境起心动念,更是不易。持守「不坐卧高广大床」戒,不用这么好的物品,就不会起贪心、慢心。持戒是帮助我们先从事上远离种种染缘,做到事上远离之后再从心上远离,事上、心上都能远离,就能得解脱。
八关斋戒(三十)──不非时食

  第八条戒为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毘罗三昧经》提到:「瓶沙王问佛,何故日中佛食?答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修行学佛,要向佛学习,行佛所行,言佛所言,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言为己言,以佛行为己行,如此实践,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得到佛的加持。因为佛只吃中午一餐,所以身为佛弟子,也要效法佛陀。佛经上讲,天人是早上吃,佛是中午吃,畜生是下午吃,鬼是晚上吃,各有各的时节因缘。为了断除六道轮回的因,所以要养成过午不食的习惯。

  修行学佛,先从事上开始养成佛的习惯,渐渐使心得到宁静与安定透过检讨反省,化除所有的烦恼,体悟到这一念心,就能成就佛道。所以受持八关斋戒,持守「不非时食戒」,习佛所行,先从事上开始练习,事上、理上皆精进,渐渐便能趣入佛道。
八关斋戒(三十一)──不非时食的制戒缘起

   佛陀时代,原本僧众晚上也可以出去托钵。有天夜晚,佛的弟子迦留陀夷外出托钵,走着走着来到一位居士家,发现这户人家门关起来了,想去敲门却又担心打扰了居士,就在门外等到有人出来,才上前去化缘。身材高大且皮肤黝黑的迦留陀夷,见到女主人出来后即走上前去,此时刚好天空出现一阵闪电,在视线不明的情况下,这位妇人一看见迦留陀夷尊者以为是个鬼,当场就吓昏了,腹中的胎儿也因此流产。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以后,就召集所有的僧众开会。佛陀告诉弟子们,出家众为了吃一餐饭,打扰居士,惹了这些祸患,所以佛就藉这个因缘讲过午不食的道理。

  佛陀住世的时代,僧众的修行方式是专门听经闻法及静坐,佛即规定吃多了不好,因为吃多了,打坐的时候容易昏沉;不过不吃也不行,不吃没有精神,也容易昏沉。吃多了除了昏沉以外,还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有胀气、排放臭气之虞。

  佛告诉弟子们,打坐的时候,最好只吃八分饱,不要吃太多,如此静坐时就没有昏沉、少妄想,较易与清净心相应。其次,持午又可以断六道因,所以过午不食有种种的利益。
八关斋戒(三十二)──持午的开缘条件

   持不非时食戒有种种的利益。然而有些人体弱多病,为了持这一条戒,身体不健康,没有精神,无法用功,此时就必须开方便,多餐少食。开缘的方法就是合掌称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请赐弟子方便药石。」晚上吃东西就好比是吃药,为了要继续用功修行而吃,不是为了满足贪欲而用。

  我们身上有无量的细胞,吃东西是为了提供营养给细胞。众生皆有我执,迷执色身为「我」,于是把细胞当作自己。佛经里提到:我们身上有八万四千户虫,由细胞的角度来看确实在是如此的,人类身体里也有许多寄生虫,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因为这些细胞、寄生虫需要吃,所以自己才会饿、想吃。

  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因缘和合即有,因缘不具足即坏灭,因为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的自性,所以是空性。能够如实了知身体本是空性,破除我执的人,就能够经常入空定,在入定当中,身心清净,即使不吃也一样能健康;可是一旦出定,这些细胞就又要吃了。在人世假借身体来修行,为了调身,不能不吃,但也不能吃太多;既不能太饿,也不能太饱。因为身体虚弱多病,所以开方便晚上用餐,就称之为「药石」。吃东西要适可而止,这就是从事上来远离不清净的因。
八关斋戒(三十三)──无住生心即是道

   不非食时戒从理上来讲,有其更进一步的意义。禅宗祖师说:「终日着衣,未尝挂一缕丝;终日吃饭,未尝咬一粒米」,一般人觉得很难理解,其实悟通这个道理,就会明白佛法处处都是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知道酸甜苦辣,知道那个好吃、不好吃;知道好吃但不贪心,知道不好吃也不嫌弃。明白吃东西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是在调身;保持能知的这念心,清楚明白,知而不着,不起憎爱取舍。能够做到这些,吃了就如同没有吃一样。

  更进一步,知道一切诸法缘起、一切诸法皆空性,当下这念无憎爱、不落两边的心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心就是定慧等持的这念心,这就是菩提心、就是道。受持八关斋戒就是帮助我们由事到理,藉由事上的持戒,契悟这念无住心、菩提心。
八关斋戒(三十四)──恒顺众生圆融持戒

   佛法告诉我们面对种种境界心要清楚明白,看到好的,不生贪爱;看到不好的,也不嫌弃。例如有些人经常不断地在添购新衣,贪着穿着,不仅是浪费,心念常在贪爱取舍中,也是一种染缘;不在物质中起贪着,心才能有定、有慧。

  虽不贪着穿衣,但也不能因此不穿,庄严的衣服还是可以穿,知道是好的,不起贪爱就好了。如观世音菩萨戴花冠,穿白袍,身披缨络,为了度化众生如此示现,看到菩萨这般庄严,大众马上能生起恭敬心、欢喜心,愿意薰修佛法。以这样的心念来穿衣,又与一般人爱好华丽的贪爱有别。

  受持八关斋戒,从事上远离种种染缘,帮助我们契入这一念清净的无住心。回到社会上,就要学观世音菩萨,菩萨有三十二应身,或穿戴华丽、或衣着朴实,随顺时节因缘,运用不同的方便度化众生。若要去度喜欢庄严富贵的人,就可以穿得华丽。若要度喜欢朴实的人,就可以穿一般的衣服。

  如果因为听了八关斋戒,对戒文产生执着,不知融通,就容易出问题。例如女众受了「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戒之后,回到家里,既不梳头也不打扮,家人看了心里不欢喜,可能就衍生出家庭问题。如果是男众,头发也不梳理,胡子也不刮,邋里邋遢,连基本的整齐都做不到,不仅是错误的持戒观念,别人看了也不敢亲近。所以,在道场中受八关斋戒,就是藉由事上的持戒,从事到理,回归这念清净心。回到社会上,就要恒顺众生,受持不非时食戒也是如此。
八关斋戒(三十五)──随遇而安 身心自在

   佛陀制不非时食戒,目的就是要减少我们的贪心。人一接触外在尘境就容易起贪着,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心中执着分别,在财、色、名、食、睡中,计较、贪爱,就易堕落、招罪过。

  佛法有事、有理。有些人执于事相,却疏于心上用功;或执于理,却不愿于事上的实践,这些都偏到一边去了。大乘菩萨事理圆融,心恒在定慧,对境不生贪爱分别,因此能随遇而安;以穿衣而言,穿好的也不执着,穿坏的也不烦恼,心中能够定慧等持,不起分别执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则处处都是道场。这念心清楚明白,又能顺应因缘行菩萨道,就是有事有理,将这样的体悟落实在生活中,穿衣吃饭都是佛法。

  禅宗祖师说,挑柴运米都是神通妙用。因为在挑柴运米的时候,这念作主的心始终存在,保持定力与智慧,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知道好坏,没有取舍憎爱,在这念心上安身立命,就能超越时间、空间得到解脱,这就是佛法的真义。
八关斋戒(三十六)──事理并重 进趣佛道

   佛法有事有理,理亦有深浅之分。有人是由理体悟到事;有人是从事体悟到理,无论如何,事和理皆是一体,不可偏废。明白这些道理,可以检讨反省,吃东西是不是还有贪爱?吃到不好吃的东西,是不是心当中会有烦恼?一般人贪爱的心未除,面对种种境界都会有分别取舍的烦恼,只不过深、浅有别而已。

  禅宗祖师说:「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心中有一些些贪、瞋、痴的念头,就感未来的生死。要想做到完全不起心、不动念,就先要持戒清净,藉由事上的远离,帮助自己的心能契入无住之理。所以佛制戒有其精神及缘起,并不是先把一条一条的戒制好,硬性规定大家去遵守,而是遇到适当的因缘,弟子们真正认知到戒法的重要性后方才制戒,不非时食戒也是如此。

  如果因为体弱而开缘用药石,晚上进食之前合掌称念「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请赐弟子方便药石。」如此午后吃东西就没有罪过,就是清净的。但是仍要注意不可以起贪心,这是不非时食戒的根本精神。
八关斋戒(三十七)──时间的感受,因心而生

   不非时食戒的时间是以人间为准。虽然同样身处在这个空间,每一个众生所感受的时间长短都不同。人道的众生烦恼太多,分别、执着、苦恼,正所谓度日如年;而在天上便觉得时间过的快,如四天王天的天人寿命是五百岁,在天上一天,人间已过五十年。

  例如我们坐在禅堂里面听经、打坐,每一个人所感受的心境不一样,所感受的时间观念也会不同。如果打坐打得很好的人,感到身心安详,一个钟头很快就过去了;相反的,初学打坐的人,坐在禅堂里,双腿又酸又麻又痛,真是时间难熬。同样在一个空间中,因为心境的不同,便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又好比学生在学校里面上课,专注听课的学生,听到连被蚊虫叮一下都不知道,下课铃一响,会觉得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相反的,学生觉得老师课上得不好,自己也听不懂,东张西望之余,还不断看手表,想着怎么还不下课?愈看愈觉得时间过得愈长。所以对时间的感受是从心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我们这念心的作用,由此可知,心是很重要的!

  佛经中提到:「法从心生」。悟到这个道理,就开悟了。悟到这念心没有生灭,不动、无住、了了分明,就是最高的戒体。没有达到这个体,就要先从事相做起,实践每一条戒,才能帮助自己真正契入这一念清净心、不动心。
八关斋戒(三十八)──不非时食戒,以人道为根本

   每一个众生对时间的感受皆不同,不仅天上和人间有所差别,即使在这个世界上,人和畜生对时间的认知都有所不同。例如,人类认为一天二十四小时很短暂,一下就过去了。可是同样是一天,对小昆虫来说,它会感觉是好几年。所以众生无量,世界无量,确实是如此。

  佛法提到人体有八万四千户虫,一般人觉得这个身体是自己的,但身体里面的虫并不这么认为,人体对它们而言是依住的地方,是它的世界;我们认为它是寄生虫,很讨厌它,但虫子会认为我们是在妨碍它。慢慢去观察,就会发现同样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众生对于时间、空间的感受都不一样。

  释迦牟尼佛为报母恩,曾到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忉利天主释提桓因看到佛陀到天上,即恭敬地请问:「释尊,您到天上来,这是我们的大福报。我们想以饮食供养您,不过天上和人间的时间不一样,我们要用哪一道的时间为标准呢?」释迦牟尼佛回答:「用人间的时间来供养。」因为佛住在人间,所以是以人为根本,否则如果用天上的时间,那和人间的时间就相差很远了。如忉利天这一层天的天寿是一千岁,天上一日一夜就等于人间一百年,如果要以天上的时间来供养佛,每天供养一次就是人间一百年供养一次,一般人活不到这么长的时间。所以不非时食戒是以人的时间为根本。
——八关斋戒(惟觉法师)

四、受持[八分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非常大,一共有12条,都是佛经上所说的。这里只扼要的介绍一下。
第一,脱病离苦。《药师经》上说如果要想解除疾病苦,就应该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疾病逐减。
第二,消除业障。我们要想忏悔,必然要受持八关斋戒。《优婆塞戒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够受持八斋戒,除了犯有五逆罪以外,其它的业障都可以消除。
第三,免除横事。我们要想求得平安,免除各种飞来横事,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四天王经》上说:有人受持八关斋戒,这个地方恶魅远离、必定平安。所以我们只要在六斋日里头精进地持斋守戒,那必然福慧增长,灾难远离。
第四,远离恶趣。如果我们害怕今生去后堕三恶道,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受持八关斋戒。《十善业经》上说得很清楚,能受持八关斋戒的人第一不落地府,第二不落三恶道。阿修罗是可善可恶,也可以划归恶道。
第五,福报优厚。如果有人担心今后世道混乱,会遭到饥苦,那么应当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护戒经》上说:一个人能够认真地受持八关斋戒,他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果报。
第六,成就迅速。如果年纪大了,身体多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很殊胜的果报,必须受持八关斋戒。因为受持八关斋戒的方法只要求你一日一夜,时间短,功德大。佛经上举了个例,有一位优陀羡王的夫人,病已垂危,临终前一天要求受八关斋戒,逝去就生到天上。
第七,来世尊贵。如果要想求得来世投生到富贵人家去,那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说普达王经》上举了这样一个例:有个国王的随从,他曾经跟随国王受持八关斋戒,这个人逝去后,下世就转身为王子。
第八,得生天上。要想求生到天上去享福报,也要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举了一个例,有一位天女,她的相貌非常庄严,人家问她为什么得到这么好的果报,她说就是因为受持八关斋戒。
第九,往生助缘。要想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八关斋戒。佛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关斋戒,就凭这种功德拿来回向求生净土,能够得到中品中生。
第十,临终欢乐。如果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的功夫没有达到一心不乱,耽心临终时没有把握往生,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药师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凭这个善因,到了临命终时,就会有八位大菩萨接引他往生净土。
第十一,得相好身。《长爪梵志请问经》上说:有一位婆罗门问佛陀,您作什么功德才得这么好的相?佛说受持八关斋戒,就会得这种果报。
第十二,成佛道缘。《阿含经》上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促使我们获漏尽通,入于涅槃城。那就是成佛了。所以,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说是成佛道的重要胜因。——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善法,欲为根本,是欲因缘,得三菩提及解脱果。

入出家法,破大恶业及诸有业,能受持戒,亲近诸佛,能一切舍施于乞者,能作定性坏恶果报,灭大恶罪,得决定聚,离于三障,善能修集坏烦恼道。

是欲因缘,能受三归,因三归已即能受戒,既受戒已行见、修道,过于声闻。

若有畏于师子、虎、狼、恶兽等类,归依于佛,尚得解脱,况发善心求出世者不得解脱?

阿那邠坻教告家内在胎之子,悉受归依,是胎中子实不成就。

何以故?是法要当口自宣说;

虽不成就,亦能护之。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一切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欲(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为根本,此欲因缘,能够获得三菩提(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及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果。

入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法,能破大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及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业,能受持戒律,亲近诸佛,能一切舍施于乞者,能作定性(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坏恶果报,灭除大恶罪,获得决定聚,断离于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善能修集坏烦恼道(烦之法,恼乱心神,即见、思等惑也。谓由此烦恼为因,致感生死之果,故名烦恼道)。

因为此欲因缘,而能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因三归依后即能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而受戒之后,其行见、修道,能超过声闻(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

如果有害怕师子、虎、狼、恶兽等类,归依于佛(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尚能得到解脱,何况是发善心(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求出世(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者,怎会不得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呢?

阿那邠坻(又作阿那邠坻。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名。长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与金千两,使诣佛处,蒙佛之教而归于正法)教告家内在胎之子,都要受归依,但这些胎中子实际上还不能成就。

为什么呢?因为此法当要自己亲口宣说;

不过,虽然不能成就,但也能够护念之。

注解:
【三菩提】:<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以此因缘,心得解脱者,称为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又作独觉菩提、辟支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人发菩提心,不令他人入信,不自受持大乘经义,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三)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以上三乘譬如有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倚之而渡;第二人以皮囊或皮船倚之而渡;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之入河,于此船中载渡百千人。上述系出生菩提心经所载。(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优婆塞戒经卷一“三种菩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二>就佛之三身,别为应化佛菩提、报佛菩提、法佛菩提三种。(一)应化佛菩提,又作方便菩提、究竟菩提,此菩提以自在之善巧化用为道。(二)报佛菩提,又作实智菩提、清净菩提,此菩提以称理之智慧为道。(三)法佛菩提,又作真性菩提、实相菩提、无上菩提,此菩提以实相之理为道。法华经玄义卷五下以此三菩提配资成轨、观照轨、真性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则配以解脱、般若、法身。(金光明玄义卷上)((参见:三身)555、“菩提”5198)p631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欲】:梵语 chanda 或 rajas。又作乐欲。心所名。意谓希求、欲望。希望所作事业之精神作用。说一切有部指从一切心起之作用,为大地法所摄。唯识宗则谓,心捕捉对象系由作意之作用,非由欲之作用,故欲非从一切心起,仅系对愿求对象所起之别境。欲有善、恶、无记等三性,善欲为引起精勤心之根据;恶欲中之希欲他人财物者,称为贪,为根本烦恼之一。
 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种:(一)五欲,爱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者,称为五欲;被爱著之五境,亦称为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对财、色、饮食、名、睡眠之欲,亦称作五欲。(二)六欲,对色、形貌、威仪姿态、言语音声、细滑、人相之欲,即为六欲。(三)三欲,于六欲中对形貌、姿态、细触之欲,称为三欲。此外,以贪欲深而难越、易落,比喻为堑,称为欲堑;或以贪欲之烦恼能令人沉没如河,称为欲河;比喻诸欲恼人如针刺身,称为欲刺;此等皆为强调欲之害人。又以欲之污身、扰人,而比喻为欲尘、欲魔、欲缚等。(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见:五欲)1149、“六欲”1291)p4651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性】: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法相宗依此而立“五性各别”说。(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庄严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五种性)1179)p317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见、思等惑也。谓由此烦恼为因,致感生死之果,故名烦恼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
 戒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戒以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为始,及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等所列之三聚净戒;小乘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相。于印度有五部之分,传入中国、日本后,即有大小乘之异论,乃至各宗亦常有不同之作法。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心】:(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世】:<一>出世间之略称。即超越世俗、出离世尘之意。又作出尘。((参见:出世间)1554)p1553
 <二>指诸佛出现于世间成佛,以教化众生,如谓“诸佛出世之本怀”。
 <三>禅师于自身修持功成后,再度归返人间教化众生,亦称出世。或被任命住持之职、升进高阶位之僧官等,皆称为出世。禅苑清规卷七尊宿住持条(卍续一一一·四五八上):“传法各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命为出世。”p155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邠邸】:(人名)又作阿那邠坻。舍卫国给孤独长者名。长者有七子,不信佛法,阿那邠邸悲之,各与金千两,使诣佛处,蒙佛之教而归于正法。见阿那邠邸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
诸外道说:一切世间皆是自在天之所作;
亦复说言:未来之世过百劫已,当有幻出,所言幻者,即是佛也。

若自在天能作佛者,是佛云何能破归依自在天仪?
若自在天不能作佛,云何说言一切皆是自在天作?

外道复说: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毗纽天主、悉皆是一,复说生处各各别异。
自在天者,名自在天,名常,名主,名有,名曰律陀,名曰尸婆,是一一名,各有异事,亦求解脱亦即解脱。
是义不然!何以故?
若自在天能生众生,造作诸有,作善恶业及业果报,作贪、瞋、痴系缚众生;

复言众生得解脱时,悉入身中,是故解脱是无常法。
是义不然!何以故?
若无常者,云何得名为解脱也?
如婆罗门子还得寿命,是故不得名自在天。

是三种天亦不得一。何以故?
阿周那人毗纽大天为作解脱,以是义故亦不得一。

若言解脱是无常者,当知即幻,非佛名幻。
若能了了正见真我,是名解脱。

[末学解说]

善男子!
诸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说:一切世间皆是自在天(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之所作;
也会说言:未来之世,过百劫之后,当有幻(指假相)出,所说的幻者,即是佛也。

如果自在天能作佛者,此佛如何能破归依自在天之仪呢?
如果自在天不能作佛,如何能说一切皆是自在天所作呢?

外道还说:大梵天王(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大自在天、毗纽天主(意译遍人天、遍净天等。此天司掌世界之维持发展,因其具慈爱、恩惠之神性,故人能亲之、信之、崇之)、都是一样的,又说其生处各各别有不同。
自在天(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者,名为自在天,名为常,名为主,名为有,名为律陀,名为尸婆,这些称名,各有异事,也求解脱,也是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自在天能生众生,造作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则也会作善恶业及业果报,会作贪、瞋、痴而系缚众生(末学以自己的次第理解:如果这样又如何得解脱呢);

又说众生得解脱时,都入身中,所以解脱是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法。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是无常者,如何能得名为解脱呢?
比如婆罗门子还得寿命(末学以自己的次第理解:未得解脱轮回),所以不得名自在天。

这三种天(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毗纽天)也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呢?
因为阿周那人毗纽大天(意译遍人天、遍净天等。此天司掌世界之维持发展,因其具慈爱、恩惠之神性,故人能亲之、信之、崇之)为作解脱,所以(三种天)也不是一样的。

如果说解脱是无常者,应当知道即是幻(指假相),而不是佛名为幻(指假相)。
如果能了了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真我(意指真实之我。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这名为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在天】:(参见:大自在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自在天】:梵名 Mahes/vara,巴利名 Mahissara。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传说为噜捺罗天(梵 Rudra)之忿怒身,因其居住地之不同,又有商羯罗(梵 S/am!kara)、伊舍那(梵 I^s/a^na)等之异名。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又司暴风雷电,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故此天喜时,一切众生均得安乐;此天嗔时,则众魔现,国土荒乱,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若世界毁灭时,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然除杀伤、暴恶等性格之外,此天亦具有救护、治疗之性格,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初时,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其后,其神位渐次升高,而成为最高神格,于婆罗门教中,被视为“其体常住,遍满宇宙”,而有“以虚空为头,以地为身”之泛神论之神格。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禅天。其像为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独尊于色界。FROM:【佛光大辞典】

【大梵天王】:(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王,亦曰梵王。色界十八天之通名,然以就初禅梵天之王而言,为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纽天】:毗纽,梵名 Vis!N!u。又作毗瑟笯天、毗湿笯天、毗搜纽天。意译遍人天、遍净天等。乃印度教三主神之一。于吠陀神话时期被视为太阳神之一,谓此天三步跨越大地。初未受重视,直至梵书时代,始渐受信仰。奥义书中把那罗延天(梵 Na^ra^yaN!a)、纳拉辛哈(梵 Narasim!ha)、婆薮天(梵 Vasudeva)等皆列为其异称。叙事诗之时代以来,与湿婆并称印度教最高之神。至此,主奉毗纽天者始被视为正式宗派之一。毗纽天肤色深蓝,四手,分持法螺、轮宝、仙杖与莲花,脐上出莲花一朵,上坐梵天。骑乘金翅鸟迦楼罗,妻为吉祥天女。此天司掌世界之维持发展,因其具慈爱、恩惠之神性,故人能亲之、信之、崇之。又其特性为“权化”(梵 avata^ra),以救度众生为目的,而以其超自然之神力,变现十种形态,即所谓毗瑟笯十大权化。又为表其诸种功德而有真实者、不灭者、生命、医师、友、父、恩宠者、世界之药、圣者等异名。此外,于佛典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九、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大日经卷二等皆可见其名。(杂譬喻经、大智度论卷十、大日经疏卷十、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大自在天)783、“那罗延天”3029)p3853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法华经序品、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大乘义章卷八、教行证信卷)p629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常】:(术语)梵语阿你怛也Anitya,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有二:一刹那无常,谓刹那刹那有生住异灭之变化也。二相续无常,谓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也。涅槃经一曰:“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智度论二十三曰:“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经曰:“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又】俗以为鬼名。陈裕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梵语 ma^ya^。指假相。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即幻相;其存在则谓幻有。所显现之如幻现象,犹如魔术师之化作,故称幻化。此外,使魔法者,称为幻师、幻人。(放光般若经卷三问幻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1390FROM:【  佛光大辞典】

【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知邪见的如实知见,为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我】:意指真实之我。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而谓涅槃之我德为真我。以涅槃所具之八自在乃真实之我故。此外,法藏将“我”分为执我、慢我、习气我、随世流布我、自在我、真我等六种,而谓真我具有真如“常乐我净”之我德。(大藏法数卷十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p4201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有说言:见微尘者,是名解脱。

复有说言:见性异我异,是名解脱。

是义不然!何以故?
若能修道见四真谛,是人乃得见性见我。
若人能受三归依者,是人乃能真见四谛。

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

[末学解说]

又有说言:见(知见的略称。指正确的认识)微尘(色体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者,这名为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又有说言:见(知见的略称。指正确的认识)性异(体性或自性各自有别者)我异,这名为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能修道(修行正道)见(知见的略称。指正确的认识)四真谛(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谛真理,阐明迷、悟两界之因果,成为佛教之根本义理),这样的人才能得以见性(见到自己的真性)见我。
如果有人能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者,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见(知见的略称。指正确的认识)四谛(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谛真理,阐明迷、悟两界之因果,成为佛教之根本义理)。

所以,此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之根本也。

注解:
【见】:在佛典之中,‘见’之一词,是从梵文的多种不同词汇(如dars/ana、anupas/yati、pas/yati、dr!s!t%i、parijn~a^na、abhinives/a、vyakta等词)所翻译而来的。此外,中国人所撰的佛教著述,对该词也有若干新诠释。因此,该词之意义甚为纷岐。兹依各种佛书所载,分别简释如次︰

(1)见的作用。有关其梵语,《中论》卷三作dars/ana,卷二十四作anupas/yati,《瑜伽论》卷十六作pas/yati。

(2)知见的略称。指正确的认识。《中论》卷二十四之梵语作 pas/yati。

(3)体验。如《灌顶经》卷十二、《四教仪注》卷下所载。

(4)观照的作用,照见。见《四教仪注》卷中。

(5)显露、不隐蔽。如《顿悟要门》卷十一所载。

(6)见解、思想、想法、意见、看法。梵语为dr!s!t!i。如《正法眼藏》〈辨道话〉、〈佛性〉中所载。

(7)与‘净见’同义。梵dr!s!t!i,巴dit!t!hi。诸法中具有出离义之善法,以及拣择、极拣择、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与毗钵舍那之义者,即是‘见’。如《集异门论》卷二所载。

(8)意志推动外境的作用。如《大乘起信论》所载。

(9)了知苦之本性是空,遍知苦谛,见苦。《中论》中之梵语作parijn~a^na或parijn~a^。

(10)指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想法,邪见,不正确的见解,或在形而上学方面的错误见解,六十二见等。《中论》卷十三之梵语作dr!s!t!i。《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云(大正30·803a)︰‘妄观诸行为我、我所。或分别起,或是俱生。说名为见。’

(11)《宝性论》中所谓的偏见。梵语为abhinives/a。

(12)指以欲心看异性,或指见异性所产生的美感。《理趣经》中之梵语为dr!s!t!i。

(13)恶见;错误的见解。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集异门论》卷八之梵语为dr!s!t!i。

(14)‘见道’的略称。

(15)与‘见惑’相同。如《四教仪注》中所载。

(16)印度数论学派之‘见’,为显现之义。此显现义之梵语,在《佛所行赞》卷三作vyakta,在《俱舍论》卷十九作dr!s!t!i。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微尘】:(术语)色体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七倍微尘,为金尘。金尘者,得游履金中之间隙也。俱舍论十二曰:“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异】:体性或自性各自有别者。如云:“常及实事。”        《佛学名相》

【修道】: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真谛】: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谛真理,阐明迷、悟两界之因果,成为佛教之根本义理。((参见:四谛)1840)p1750FROM:【佛光大辞典】

【见性】:见到自己的真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净三归依,是不为难;


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修净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是不为难;

在家修修净三归依,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22 14:27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 [经文] --

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

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

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

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善男子!若能净洁身、口、意业受优婆塞戒,是名五阴。

云何五阴?
不受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说于正见,修行正法,是名五阴。

[末学解说]

如果能礼拜这样的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这则名为供养三宝。

如果有人能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三宝,虽不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还是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但其是如法(如法,契于理也)而住,这也得名为优婆塞。

如果有人说:先不归依佛、法、僧三宝,当知这样的人是不得戒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如我先前所说:善来比丘(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就是最后未得归依三宝,但其戒律全部获得具足。

或者有人说:如果不具受,则不得戒(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法,也是如此。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如果不具受不得戒者,那么求有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要如何得戒呢?实际上是得戒了,只是不具足。

八戒斋(详见下方注解)法如果没有全部具足受戒,虽不名为斋(清净之意,谓忏悔罪障,或谓谨言慎行、斋戒沐浴),但可得名为善(指其性安稳,能顺益此世及他世的白净法)。

善男子!如果能够净洁身、口、意业,受优婆塞戒,这名为五阴。

什么是五阴呢?
不受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说于正见,修行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这名为五阴。

注解: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术语)如法,契于理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维摩经方便品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同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受戒】:指通过一定之仪式,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又作纳戒、禀戒。即遵守教团规定(戒、罚则)之行为。戒为无上菩提之本,而佛教之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之尊严。
 戒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戒以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为始,及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等所列之三聚净戒;小乘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相。于印度有五部之分,传入中国、日本后,即有大小乘之异论,乃至各宗亦常有不同之作法。  FROM:【佛光大辞典】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来比丘】:(杂语)由当人之愿力与佛之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便为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身成具足戒也。增一阿含经十五曰:“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四分律三十三曰:“时迦叶即往弟子所告言:汝等知不,我今欲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汝等心所乐者各自随意。(中略)前白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为受具足戒。”佛本行集经三十四曰:“时憍陈如知彼法行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胡跪合掌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我入佛法,世尊度我以为沙门与具足戒。尔时佛告憍陈如言:善来比丘!入我法中行于梵行,尽苦边故。是时长老憍陈如身便出家成具足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戒】:(术语)谓发得戒体之无表色于自身也。由他授戒法不发此无表色,则不名为得戒。具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之法而行之,谓之作法得,于佛前自誓而得之,名曰自誓得。其他虽有种种得戒之法,然不通于灭后之弟子。见义林章三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塞】: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戒斋】: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
  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
  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
  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
  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
  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即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
  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即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
  八、不非时食,即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
清净之意,谓忏悔罪障,或谓谨言慎行、斋戒沐浴。佛教未创之前,印度早已使用此语,佛教沿用后逐渐衍生成各种不同意义,如︰
(1)过午不食。《释氏要览》卷上(大正54·274a)︰‘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
(2)在家信徒于六斋日(每月之一、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三十日)谨守八斋戒,过着近似出家的清净生活。
(3)丛林中白天所食之米饭曰斋,又称斋食。其后又转指素食为斋。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善】:指其性安稳,能顺益此世及他世的白净法,与‘善业’相通。有时则指善业之性质,有‘道德的、正确的’意涵。此善性,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云(大正27·263a)︰‘若法巧便所持,能招爱果,性安隐故名善。’《俱舍论》卷十五云(大正29·80c)︰‘谓安隐业说名为善。’《成唯识论》卷五云(大正31·26b)︰‘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等皆显示,善不仅性安隐,且能招可爱果,顺益此世及他世。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见】: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 FROM:【佛光大辞典】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

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
善知识解说:这边应该是说为了守护家人和房舍,以便好好修行,所以施食鬼神,让鬼神成为佛教护法
而不是杀生祭拜

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善知识解说:如果有人深信外道法能救一切苦难而礼拜外道,这样就失去三皈依

若闻诸天有曾见佛功德胜己,礼拜供养,是人不失归依之法。
善知识解说:知道诸天曾经见过佛,功德殊胜,所以因此敬天,这样仅仅是尊敬,不会失去三皈依

或时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如是之人,亦复不失归依之法。
善知识解说:礼敬天王应该像礼敬世间国王或有德的老人一样,是因为他们曾经从善有福德,但是虽然礼敬,却不受外道法,应该小心不要受持外道法

[末学解说]

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后,如果造作痴业,受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法,自在天语,会因此而失于三归依。

如果有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心无悭贪(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常修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少欲知足,这样得人不久能够获得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身。

如果有造作种种杂业如娑婆世界,于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湿化等种种杂多苦果之业因也),为了受乐而修于善事,如同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像这样的人,不能得三归依。

如果有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这样的人不名为失归依法。

如果有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这样的人则失三归依法。

如果有闻诸天有曾见佛陀功德胜后,礼拜供养,这样的人不会失归依之法。

或时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又作长老、老宿、耆宿。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有德(有学识的人),像这样的人,也不会失归依之法。

注解: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质直】: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据维摩经佛国品载,直心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此谓直心者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法华经寿量品(大九·四三中):“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中略)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方广大庄严经卷四)p6184 FROM:【佛光大辞典】

【悭贪】:梵语 ma^tsarya-ra^ga。悭吝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上):“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上):“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此悭贪之心,可以六度中之布施波罗蜜对治之。又俗称无情且苛酷为悭贪,盖系由悭吝贪著之义而转来者。(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菩萨本行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四下)p5811 FROM:【佛光大辞典】

【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杂业】:(术语)如娑婆世界,于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湿化等种种杂多苦果之业因也。是非就一人言之,就受生于同一界之各人而言之也。净土论注一曰:“杂生世界,(中略)苦药万品,以杂业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耆旧】:又作长老、老宿、耆宿。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集异门足论卷四,谓有生年之尊长耆旧,称为生年上座。毗尼母经则谓法腊过五十以上,且为国王、长者、出家人所尊重者称为耆旧长宿。又敕修百丈清规大众章日用规范条(大四八·一一四五下):“古云:‘衩袒登溷,草履游山,莫践法堂,回互耆旧。’”(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迁化祭次条、禅林象器笺称呼门)p4288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德者】:有学识的人。

-- [经文] --

虽复礼拜,所说邪法慎无受之。供养天时,当起慈心,为护身命、财物、国土、人民恐怖。
所说邪见,何故不受?

智者应观外道所说:云一切物,悉是自在天之所作。
若是自在之所作者,我今何故修是善业?

或说:投渊、赴火、自饿舍命,即得离苦。
此即苦因,云何说言得远离苦?
一切众生作善恶业,以是业缘自受果报。

复有说言:一切万物,时节、星宿、自在天作。
如是邪说,我云何受现在造业,亦受过去所作业果?智者了了,知是业果;云何说言时节、星宿、自在作耶?
若以时节、星宿因缘受苦乐者,天下多有同时、同宿,云何复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一人是男,一人是女?
天、阿修罗有同时生,同宿生者,或有天胜阿修罗负,阿修罗胜诸天不如;
复有诸王同时、同宿俱共治政,一人失国,一则保土。

诸外道等亦复说言:若有恶年、恶宿现时,当教众生令修善法以攘却之。
若是年、宿,何得修善而得除灭?

以是因缘,智者云何受于外道邪错之说?

[末学解说]

虽也进行礼拜,但对所说邪法能够谨慎而不受。供养天时,应当起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为了护念身命、财物、国土、人民恐怖。

所说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为何不受呢?

有智慧的人应观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所说:一切物,都是自在天之所作。
如果都是自在之所作,我现今为何要修此善业呢?

或是说:投渊(此类外道于冻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为生天之因)、赴火(彼等身常炙热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或赴火而死,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自饿(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而舍命,即可离苦。
这样做即是苦因,如何说能远离苦呢?
一切众生造作善、恶之业,都会因此而自受果报。

还有人说:一切万物,是时节、星宿、自在天之所作。
像这样邪说,我为何受现在造业,也受过去所作业果(业,指善恶业;果,即由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又作业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称为“业果法然”。此外,业与果乃彼此相接相续者,业为因,果为报,因果接续,无穷无止)呢?有智慧的人了了,知道是业果;为何却说成是时节、星宿、自在天所作呢?
如果是以时节、星宿因缘而受苦乐者,那么天下有很多同时节、同星宿者,为什么还会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一人是男,一人是女呢?
天、阿修罗也有同时生,同宿生者,但或有天胜阿修罗负者,或有阿修罗胜而诸天不如者;
还有诸王同时节、同星宿,同时治理国政,却一人失去国土,一人则保全国土。

诸外道等或者还会说:如果有恶年、恶宿出现时,应当教众生令修善法以抵御之。
如果是年、宿所作,为何又能够修善而得以除灭呢?

因此,有智慧的人如何会受外道邪错之说呢?

注解: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饿外道】: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赴火外道】:印度古代苦行外道之一。彼等身常炙热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或赴火而死,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参见:苦行外道)3944)p3956 FROM:【佛光大辞典】

【投渊外道】:为古代印度六种苦行外道之一。此类外道于冻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为生天之因。p2951 FROM:【佛光大辞典】

【业果】:业,指善恶业;果,即由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又作业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称为“业果法然”。此外,业与果乃彼此相接相续者,业为因,果为报,因果接续,无穷无止。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中):“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参见:业报)5500)p549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若修正见,受于安乐,修邪见者,受大苦恼。因修善业,得大自在,得自在已,众生亲近。复为宣说善业因缘,善业因缘故得自在,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

善男子!阿阇世王、提婆达多,皆由造恶业因缘故堕于地狱,非因年、宿得是报也!郁头蓝弗邪见因缘,未来当堕大地狱中。

[末学解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如果修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则能受于安乐,如果修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者,则受大苦恼。因为修集善业,而能获得大自在,获得自在后,众生会亲近。然后再为其宣说善业因缘,因为善业因缘所以能获得自在,一切众生都是由修善业,所以能得受安乐,而不是年、宿的原因。

善男子!阿阇世王、提婆达多,都是因为造作恶业因缘所以堕于地狱,并不是因为年、宿才得此果报!郁头蓝弗会因其邪见因缘,未来当会堕入大地狱中。

注解:
【业行】:(术语)业即行,非别义。种类杂多,故重二字。往生要集中本曰:“诸余业行,不令杂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见】: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 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见】: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郁头蓝弗】:(人名)Udraka Ra%maputra,涅槃经三十八曰:“郁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郁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郁陀罗罗摩子。”十轮经三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郁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问道之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名义集二曰:“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提婆达多】:梵名 Devadatta,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为释尊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弟(另有为甘露饭王、白饭王或善觉长者之子等异说)。幼时与释尊、难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释尊竞争。佛陀成道后,随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间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其心,渐生恶念,欲学神通而得利养,佛陀不许,遂至十力迦叶处习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之供养。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领导僧团,亦未得佛陀允许。此后提婆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自称大师,制定五法,以此为速得涅槃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其所立之五法,诸书记载不一,据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载,五法为不食乳酪、不食鱼肉、不食盐、受用衣时不截其缕绩(即用长布)、住村舍而不住阿兰若处。又据十诵律卷四、卷三十六载,五法为尽形寿受著衲衣、尽形寿受乞食之法、尽形寿受一食之法、尽形寿受露地坐法、尽形寿受断肉法。其他有关法义解释等,提婆亦倡其异说。
 提婆于摩揭陀国王舍城拥有独立教团,受阿阇世之礼遇,势力渐大,佛陀曾屡次告诫比丘众,勿贪提婆之利养。后提婆教唆阿阇世弑父,并谋藉新王之威势,为教法之王,阿阇世遂幽禁其父频婆沙罗王,而自登王位。提婆亦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击杀佛陀而未果。又于耆阇崛山投下大石,虽为金毗罗神接阻,然碎片伤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时,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归服,事亦不成。其时,舍利弗及目犍连劝谕提婆之徒众复归佛陀之僧团,阿阇世王亦受佛陀之教化,忏悔归依。提婆仍不舍恶念,扑打莲华色比丘尼至死,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陀,但佛足坚固如岩,提婆反自破手指,乃于其地命终。古来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华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为提婆之五逆,又特称破僧、伤佛、杀比丘尼三事为三逆。
 经典中多载提婆所为,谓提婆于命终之后堕地狱中。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祇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又据大唐西域记卷十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条、高僧法显传所载,法显、玄奘游学印度之时,印度尚有遵行提婆达多之遗训者。另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载,提婆堕地狱后,佛陀谓其将历经一劫地狱之苦,并为授辟支佛记别。后世对提婆与释尊之关系,产生许多本生谈,如萨昙分陀利经及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等,即记载提婆过去世为善知识,曾为释尊宣说大乘经典,释尊遂因而得以成佛;经中又载,提婆将于当来无量劫后成佛,号曰天王如来。(杂阿含经卷十六、卷十八、卷三十八、卷四十八、中阿含卷二十七阿奴波经、增一阿含经卷五、卷九、卷十一、卷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八、卷四十八、卷四十九、起世因本经卷十、十二游经、修行本起经卷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出曜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十三、菩萨本行经卷上、撰集百缘经卷四、贤愚经卷六、卷九、卷十三、大庄严论经卷十三、毗尼母经卷四、萨婆多部律摄卷四、有部毗奈耶卷十四、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法华经文句卷八之四)p496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2#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 [经文] --

若有问言:
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
善男子!
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

如我先教提谓长者:
‘汝当归依未来世僧。’
依过去佛,亦复如是。

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

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
受归依者,亦复如是。

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瞋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是故我说:
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问:
如来灭度后,归依佛(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者,如何归依呢?
善男子!
这样的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之法。

如同我先前教导提谓(提谓,全称帝梨富娑、帝履富娑,又作布萨、离谓,意译作黄瓜、胡瓜、瓜)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你应当归依未来世僧。’
归依过去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有多少的原因,差别为三种。

不论在世以及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后,供养的果报,没有差别;受归依者,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同佛在世,为诸弟子建立种种要制,佛虽过去,但有犯之者还是会获得罪报;归依过去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犹如如来临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时,一切人天为涅槃,而多设供养,当时如来未入涅槃,还在世,可悬受未来世之供养事;归依过去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譬如有人的父母虽在远方,但此人瞋骂时会得罪报,恭敬赞叹时会得福报;归依过去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吗。

所以我说:
我不论在世以及涅槃后所设供养,布施者受福都是没有差别的。

注解:
【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学】:梵语 as/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真理之极致,无迷惑可断,亦无可学者。声闻乘四果中之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玄赞卷一)((参见:九无学)147、“有学”2458)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提谓波利】:提谓(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巴 Bhalluka)之并称。为佛陀成道后,最初供养、归依之二商人。提谓,全称帝梨富娑、帝履富娑,又作布萨、离谓,意译作黄瓜、胡瓜、瓜。波利,全称跋梨迦、婆梨迦,又作跋梨、婆履,意译作金挺、村落。据方广大庄严经卷十商人蒙记品载,世尊成道第四十九日,于多演林树下端坐;时有北天竺提谓、波利兄弟二人,为众商主,载五百乘之珍宝将返本国,相遇于此,共供养世尊,听讲人天之法,并归依世尊,为佛弟子。此即佛门有优婆塞之始。大唐西域记卷一缚喝国条载,大城西北五十余里有提谓城,又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高三丈余之窣堵波,是二长者受如来之发爪,返其本国所建,为释迦法中最初之窣堵波。
 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二“二商主奉食品”卷下载,提谓、波利二人为北天竺之日种甘蔗族。又据巴利文长老及长老尼偈注(Paramatthadi^pani^)所载,为布色羯逻伐底(梵 Pus!kara^vati^)人。上记之大唐西域记卷一则谓彼等为缚喝(Bokhara)人。另据巴利文律藏大品(Maha^vagga)及本生谈(Ja^taka)所载,为乌卡拉(梵 Utkala,巴 Ukkala 或 Ukkala^ta),即今奥利萨(Orissa)地方之人。缅甸佛传载为 Ukkalava 人,其地有佛之毛发塔;毕冈迭(Bigandet)以此地即今孟加拉湾沿岸之特运泰伊村(Twaintay)。北魏昙靖撰有提谓波利经二卷,叙述佛陀为二人所宣说之教法。(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中本起经卷上转法轮品、普曜经卷七商人奉麨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众许摩诃帝经卷七、四分律卷三十一、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五、大唐西域记卷八、P. Bigandet: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tama; W.W. Rockh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p4962 FROM:【佛光大辞典】

【长者】:梵语 s/res!t!hin(音译室隶瑟[女*它]),或 gr!ha-pati(音译疑叻贺钵底);巴利语 set!t!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阇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一)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二)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著,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三)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见:长者十德)3601)p3600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术语)田以生长为义,于应供养者供养之,则能受诸福报,犹如农夫播种于田亩,有秋收之利。故名福田。探玄记六曰:“生我福故名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曰:“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报】:梵语 vipa^ka。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
 就时间而言,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之果报。又作现报。(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三) 顺后报,即今生造业,再来生报应之果报。六道中,人、天二道系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报,故称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故又称为颠倒善果。
 又严格言之,果与报之意义亦有差别,凡由同类因而生之等流果,称为果;凡由异熟因而生之异熟果,称为报。据法华经玄义卷二上载,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又后生之烦恼称为习果,苦痛则称为报果;故贫富苦乐等皆为果报。(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俱舍释论卷三、卷五、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注解、摩诃止观卷八下)p3323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
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

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末学解说]

善男子!
或男、或女,如果能三说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者,则名为优婆塞、名为优婆夷。

一切诸佛虽归依法,然而法由佛说才能得以显现,所以先应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于佛。

清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皆称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念后即能远离怖畏、苦恼,所以应当先归依佛(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智者深观如来的智慧于解脱为最胜,能够演说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及解脱因,能够演说无上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之处,能够终结生死苦恼大海,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庠序(安详肃穆)三业(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之动念是)寂静,所以应当先归依佛(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注解: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关于三归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彼等授二自归。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归,次受五戒成优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宝未具足时,仅授佛、法二归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获授三归五戒的佛教徒。

归依,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有二种,即(1)受戒三归︰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归;(2)翻邪三归︰非为受戒,仅受三归者。《毗尼母经》卷一(大正24·802b)︰
‘三归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二者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也。’

受三归依时,随戒师三唱‘三归三竟文’,或诵《毗尼讨要》卷五之(卍续70·352下)︰‘我某甲(归依者的姓名)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或诵湛然《授菩萨戒仪》之(卍续105·10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弟子某甲等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归依三宝之旨趣,据《俱舍论》卷十四载,以救济为义,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另据《大乘义章》所载,有三义︰(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2)为求出世涅槃;(3)为利益众生。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下)谓(大正46·670b)︰‘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此外,如《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卷一等佛典之卷首,往往先列归敬三宝之文,以表示对三宝之礼敬。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之别有七种,即(大正45·316c)︰
‘(一)归依据重,但唯身语;敬礼通轻,该心及色,通三业故。(二)归依境广,必具归而成业;敬礼或宽,纵偏依而辩事。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三)归依有其限齐,发言必终未来;敬礼但约投诚措想。由其永暂,故归依言,愿从今身尽未来际;诸敬礼者,举心虔仰即是敬礼。(四)归依情恳,带无表以为归依;敬礼心通,或唯表而为体。归依必有表与无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礼故。(五)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通轻,唯一即是。(六)归依带相,唯在欲色;敬礼义通,亦遍无色。(七)归依义胜,观真理而亦成;敬礼通微重贤善而兼是。’

日僧源信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曾谓三归依,有大乘、小乘之别。上列《授菩萨戒仪》之‘三归三竟文’所述,即大乘之三归依,《毗尼讨要》之‘三归三竟文’则为小乘之三归依。

◎附︰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五章(摘录)
佛法的中道行,不论浅深,必以归戒为根基。皈依、受戒,这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的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革新向上的行程。

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皈依三宝。皈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第三十经)佛是佛法的创觉者,即创立佛教的领导者;法是所行证的常道;僧是如实奉行佛法的大众。如通俗的说,佛即是领袖,法即是主义,僧即是集团。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运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药方,僧伽如看病者──看护。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归依三宝,即确定我们的信仰对象,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唯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拔有情。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归依是纯一的,不能与一般混杂的。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归依,决非无可无不可的,像梵佛同化,或三教同源论者所说的那样。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却自有独到处。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与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与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皈依佛与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论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实体现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归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归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学者能自觉自证,三实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自己又成为后学者的归依处了。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卷四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卷四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念佛】:梵语 buddha^nusmr!ti,巴利语 buddha^nussati。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皆称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庠序】:安详肃穆。(百度)

【三业】: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之动念是。
  2、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造作;恶业是恶劣的行为造作;无记业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作业。
  3、漏业、无漏业、非漏非无漏业。漏业是有烦恼的作业,可召感分段生死的果报,乃凡夫的作业;无漏业是无烦恼的作业,可召感方便有余土的果报,乃二乘人的作业;非漏非无漏业可召感实报土的果报,乃菩萨的作业。
  4、顺现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现受业是此生造业此生就受果报;顺生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在来生才受果报;顺后受业是此生造业要到二生以后才受果报。
  5、罪业、福业、不动业,罪业就是罪恶之业,造了罪恶之业,将会堕落到三恶道中去受苦;福业就是福德之业,造了福德之业,将来就会招感人天的福报,享受世界上的福乐;不动业是就所修的禅定说的,如修四禅定,将来就会生到色界天去,如修四无色定,将来就会生到无色界天去,在色无色界天中,享受禅定之乐,不为外境所动,故名不动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智者深观
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

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

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

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末学解说]

智者深观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指正确的教法,或可资依循的正确实践法。即所谓的‘无漏正真之道’,亦即可趣向涅槃的正直之道)能够永远断之;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之法,渴爱(凡夫爱著五欲,如人渴时爱水一样)饥馑,无上甘露味(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能够充足,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之法,怖畏险难,无上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能够除断之;

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灭变化的,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凡夫”不明此理,相反地认为是常、乐、我、净,颠倒妄执,因称之为四颠倒),无上正法全都能够断除;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应当归依法(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注解:
【生死】: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指正确的教法,或可资依循的正确实践法。即所谓的‘无漏正真之道’,亦即可趣向涅槃的正直之道。乃针对邪道而言。如《长阿含经》卷十四云(大正1·89b)︰‘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趣邪径。’《解夏经》云(大正1·861c)︰‘如来善了正道,善说正道,开示正道,乃至我等乐声闻菩提者,佛为善说,令声闻等如理修行而证圣果。’又《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护戒品〉云(大正26·108b)︰‘咄哉诸众生,深堕于邪见;我应说正见,令得入正道。’

盖正道一语,广义乃针对邪道恶道,而称佛的教法,但狭义则是指正见等八正道。如《大乘义章》卷十六(大正44·777a)︰‘又复此等入圣之初翻对八邪,故说此八以为正道。余无此义故废不立。言八邪者,所谓邪思惟等。’《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云(大正46·683a)︰‘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又,天亲《往生论》云(大正26·230c)︰‘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对此,昙鸾《往生论注》卷上释云(大正40·828c)︰‘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但依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的解释︰正道是无分别智,大慈悲是无分别后智。[参考资料] 《三论玄义》卷上;《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往生论注记》卷二。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渴爱】:凡夫爱著五欲,如人渴时爱水一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甘露法】:(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倒】:(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而执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二乘四倒。初云有为之四倒,后云无为之四倒。断有为之四倒为二乘,断有无为之八倒为菩萨。见大乘义章五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乐我净】:佛教术语。其义有二:1、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而生灭变化的,它的本性皆是无常、苦、无我和不净,但“凡夫”不明此理,相反地认为是常、乐、我、净,颠倒妄执,因称之为四颠倒。《俱舍论》卷十九称:“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2、涅槃四德: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就会具有真正的常乐我净。因涅槃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任杰) FROM:【《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归依法】:是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智者应观
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

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

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

[末学解说]

智者应观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徒众,无惭(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无愧(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不是如法(如法,契于理也)住,虽为道行(意为佛道之修行),但并不知道正确的道路,虽求解脱,但不能得到正确的要领;

虽得世俗微善之法,但悭吝护惜,不能转说,没有善行性,不能作善行(利人之事)想。

佛僧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如法,契于理也)而住,修于正道,获得正解脱,得到后还能够转为人说,所以应当依次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惭愧】: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法】:(术语)如法,契于理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信顺如法修行。”维摩经方便品曰:“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同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行】:<一>又作道业。意为佛道之修行。维摩经卷下嘱累品(大一四·五五七上):“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二>(752~820)唐代僧。桂阳(湖南)人,俗姓杨。十二岁学于南岳般若道场,又参谒马祖道一,彻悟生死大事。住于澧阳西南,后以太守召请,住持茗溪开元寺。元和十五年示寂,世寿六十九。(宋高僧传卷二十)
 <三>(1089~1151)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世称雪堂。虔州(江西)人,俗姓叶。幼萌出家之志,后从天宁微禅师,决心益加坚固。十九岁从觉印子英出家,参谒指源润,机缘不契。又参礼龙门寺之佛眼清远,得其玄旨,并嗣其法。建炎二年(1128),受徐康国之请,开法于寿宁。历住法海、天宁、乌巨等诸刹。绍兴二十一年示寂,世寿六十三。著有雪堂行和尚语要一卷、雪堂行和尚拾遗录一卷。(联灯会要卷十七、大明高僧传卷六)p5627 FROM:【佛光大辞典】

【善行】:利人之事。佛书译作白法、善法、白净法、鲜白法。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净三归品第二十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
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也?
 
[末学解说]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
世尊!如佛先前所说:有来乞求者,应当先教导令其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然后布施者。
为什么要受三归依呢?什么名为三归依呢?

注解: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关于三归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彼等授二自归。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归,次受五戒成优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宝未具足时,仅授佛、法二归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获授三归五戒的佛教徒。

归依,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有二种,即(1)受戒三归︰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归;(2)翻邪三归︰非为受戒,仅受三归者。《毗尼母经》卷一(大正24·802b)︰
‘三归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二者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也。’

受三归依时,随戒师三唱‘三归三竟文’,或诵《毗尼讨要》卷五之(卍续70·352下)︰‘我某甲(归依者的姓名)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或诵湛然《授菩萨戒仪》之(卍续105·10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弟子某甲等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归依三宝之旨趣,据《俱舍论》卷十四载,以救济为义,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另据《大乘义章》所载,有三义︰(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2)为求出世涅槃;(3)为利益众生。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下)谓(大正46·670b)︰‘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此外,如《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卷一等佛典之卷首,往往先列归敬三宝之文,以表示对三宝之礼敬。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之别有七种,即(大正45·316c)︰
‘(一)归依据重,但唯身语;敬礼通轻,该心及色,通三业故。(二)归依境广,必具归而成业;敬礼或宽,纵偏依而辩事。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三)归依有其限齐,发言必终未来;敬礼但约投诚措想。由其永暂,故归依言,愿从今身尽未来际;诸敬礼者,举心虔仰即是敬礼。(四)归依情恳,带无表以为归依;敬礼心通,或唯表而为体。归依必有表与无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礼故。(五)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通轻,唯一即是。(六)归依带相,唯在欲色;敬礼义通,亦遍无色。(七)归依义胜,观真理而亦成;敬礼通微重贤善而兼是。’

日僧源信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曾谓三归依,有大乘、小乘之别。上列《授菩萨戒仪》之‘三归三竟文’所述,即大乘之三归依,《毗尼讨要》之‘三归三竟文’则为小乘之三归依。

◎附︰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五章(摘录)
佛法的中道行,不论浅深,必以归戒为根基。皈依、受戒,这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的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革新向上的行程。

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皈依三宝。皈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第三十经)佛是佛法的创觉者,即创立佛教的领导者;法是所行证的常道;僧是如实奉行佛法的大众。如通俗的说,佛即是领袖,法即是主义,僧即是集团。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运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药方,僧伽如看病者──看护。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归依三宝,即确定我们的信仰对象,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唯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拔有情。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归依是纯一的,不能与一般混杂的。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归依,决非无可无不可的,像梵佛同化,或三教同源论者所说的那样。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却自有独到处。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与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与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皈依佛与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论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实体现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归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归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学者能自觉自证,三实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自己又成为后学者的归依处了。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卷四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卷四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 [经文] --

善男子!
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
善男子!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
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
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或有说言:若如是者,即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
如来出已,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佛。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当别归依僧。

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

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
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
云何具足?所谓归佛、法、僧。
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

善男子!
得三归者,无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

[末学解说]

善男子!
为了破坏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之乐,所以应当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

如你所问,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呢?
善男子!即是佛、法、僧。

佛者,能说破坏烦恼因,而获得正解脱。
法者,即是破坏烦恼因,获得真实解脱。
僧者,禀受破坏烦恼因,而获得正解脱。

或者有人说言:若是这样,应是一种归依。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如来出世(谓诸佛出现于世间成正觉并教化众生)及不出世,正法(真正之道法也)恒常都有,没有分别者(所以应当归依法)。
如来出世后,则有分别,所以应当归依佛(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真正之道法也)虽常有,但没有受者,因佛弟子众能禀受,所以应当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解脱,这名为法;无师独觉(谓不待师教而自觉本具真性。一般将辟支佛(梵 pratyeka-buddha)翻译为“缘觉”或“独觉”,即有不依师教、现生开悟之意。四教义卷六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若佛不出世,或佛法已灭时,此人由于先世因缘,能独生智慧,因不由他闻,而以自智慧得道,故称之为独觉),这名为佛;能如法(契合事理。指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而受,这名为僧。

如果没有三归依,如何说有四不坏信(即四不坏净。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呢?
得三归依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
如何是具足呢?就是归依佛、法、僧。
不具足者,就是如来归依于法(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善男子!
得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者,则没有不具足,比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

注解: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关于三归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彼等授二自归。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归,次受五戒成优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宝未具足时,仅授佛、法二归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获授三归五戒的佛教徒。

归依,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有二种,即(1)受戒三归︰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归;(2)翻邪三归︰非为受戒,仅受三归者。《毗尼母经》卷一(大正24·802b)︰
‘三归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二者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也。’

受三归依时,随戒师三唱‘三归三竟文’,或诵《毗尼讨要》卷五之(卍续70·352下)︰‘我某甲(归依者的姓名)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或诵湛然《授菩萨戒仪》之(卍续105·10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弟子某甲等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归依三宝之旨趣,据《俱舍论》卷十四载,以救济为义,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另据《大乘义章》所载,有三义︰(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2)为求出世涅槃;(3)为利益众生。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下)谓(大正46·670b)︰‘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此外,如《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卷一等佛典之卷首,往往先列归敬三宝之文,以表示对三宝之礼敬。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之别有七种,即(大正45·316c)︰
‘(一)归依据重,但唯身语;敬礼通轻,该心及色,通三业故。(二)归依境广,必具归而成业;敬礼或宽,纵偏依而辩事。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三)归依有其限齐,发言必终未来;敬礼但约投诚措想。由其永暂,故归依言,愿从今身尽未来际;诸敬礼者,举心虔仰即是敬礼。(四)归依情恳,带无表以为归依;敬礼心通,或唯表而为体。归依必有表与无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礼故。(五)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通轻,唯一即是。(六)归依带相,唯在欲色;敬礼义通,亦遍无色。(七)归依义胜,观真理而亦成;敬礼通微重贤善而兼是。’

日僧源信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曾谓三归依,有大乘、小乘之别。上列《授菩萨戒仪》之‘三归三竟文’所述,即大乘之三归依,《毗尼讨要》之‘三归三竟文’则为小乘之三归依。

◎附︰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五章(摘录)
佛法的中道行,不论浅深,必以归戒为根基。皈依、受戒,这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的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革新向上的行程。

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皈依三宝。皈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第三十经)佛是佛法的创觉者,即创立佛教的领导者;法是所行证的常道;僧是如实奉行佛法的大众。如通俗的说,佛即是领袖,法即是主义,僧即是集团。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运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药方,僧伽如看病者──看护。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归依三宝,即确定我们的信仰对象,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唯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拔有情。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归依是纯一的,不能与一般混杂的。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归依,决非无可无不可的,像梵佛同化,或三教同源论者所说的那样。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却自有独到处。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与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与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皈依佛与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论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实体现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归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归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学者能自觉自证,三实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自己又成为后学者的归依处了。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卷四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卷四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出世】:(一)谓诸佛出现于世间成正觉并教化众生︰《金刚三昧经》卷一云(大正9·366b)︰‘佛言︰善男子!汝能问我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云(大正30·396c)︰
‘云何名为诸佛出世?谓如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多千难行苦行,经三大劫阿僧企耶,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最后上妙之身,安坐无上胜菩提座,断除五盖,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名为诸佛出世。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由如是名为出世。’

经论中,对于佛陀出世之动机,颇多描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谓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般若经》卷五一一则谓佛为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出现于世。此等出世之动机,是为佛陀出世之‘大事因缘’。又称出世本怀,或出世大事。

(二)禅宗用语︰指修禅者在得法且潜隐修行之后,为信徒迎请出来住持寺院,接引后学,谓之出世。盖仿经论所谓‘佛陀出现于世’之意。《禅林象器笺》〈丛轨门〉出世条云︰‘有一庵主。人谓之曰︰南泉近日出世,何不去礼拜?主云︰非但南泉,直饶千佛出兴亦不去。’

(三)指舍世俗事,趋入佛门以修净行︰即所谓出家或出尘。此为世俗所常用之‘出世’意义。[参考资料] (一)《贤愚经》卷八;《心地观经》卷七;《大智度论》卷四;《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正法】:(术语)真正之道法也。理无差曰正。以三宝中之法宝,教理行果之四者为体。无量寿经上曰:“弘宣正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佛】:是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道】: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师独悟】:谓不待师教而自觉本具真性。一般将辟支佛(梵 pratyeka-buddha)翻译为“缘觉”或“独觉”,即有不依师教、现生开悟之意。四教义卷六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若佛不出世,或佛法已灭时,此人由于先世因缘,能独生智慧,因不由他闻,而以自智慧得道,故称之为独觉。一般在大乘立场,则解为“无师自悟”。(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九、法华经譬喻品、法华义疏卷六、大日经疏卷一、圆觉经大疏卷下四)p5106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法】:契合事理。指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如《无量寿经》卷下:“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又《维摩诘经·方便品》:“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在密教的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例如:如法爱染法,如法佛眼法,如法北斗法。后一般常指按法律或方法办理,如如法炮制;或守法,守规矩,如唐·白居易《归田》诗之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又指得法、宜法。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多娇女,映月来,结束得极如法。”(文贤)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四不坏信】:(术语)即四不坏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不坏净】:(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依法】:是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
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云何为异?
发心时异,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

何因缘故说佛即法?
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

若有说言:佛入僧数。是义不然!何以故?
佛若入僧,则无三宝及三归依、四不坏信。

善男子!
菩萨、法异,佛、法亦异。

菩萨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
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归依僧。

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

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


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


[末学解说]

善男子!
比如佛、缘觉、声闻各不相同,所以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不得相同。
为何不同呢?
因发心时不同,庄严时不同,得道时不同,性分(诸法差别之自性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

为什么说佛即法呢?
能解是法,所以名为佛;能受分别说,所以名为僧。

如果有人说言:佛入僧数。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佛如果入僧,则没有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及三归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四不坏信(即四不坏净。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

善男子!
菩萨、法(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不同,佛、法也不同。

菩萨二种:一者、后身(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二者、修道(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后身,名为归依法(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归依修道,名为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观有为法(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诸多罪过,独处修行,获得甘露味(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名为佛;

一切无漏(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名为法;

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详见下方注解),名为僧。

注解: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分】:(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归依】:又称三归、三自归、三归戒、趣三归依。‘归依’又写作‘皈依’。‘三归依’指归依佛、法、僧三宝。归依三宝,是成为佛教徒的基本条件。此三宝有多种尊称,如云︰‘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或‘归依佛陀两足中尊、归依达磨离欲中尊、归依僧伽诸众中尊’。

关于三归依的起源,《五分律》卷十五载,世尊成道后七日游化人间,受五百商客中的离谓与波利二人供养,并为彼等授二自归。不久,度五比丘,三宝具足。时,长者子耶舍为比丘,其父先受三自归,次受五戒成优婆塞。由此可知,佛成道之初三宝未具足时,仅授佛、法二归戒;耶舍比丘之父是第一位获授三归五戒的佛教徒。

归依,有救护、趣向之义。三归依有二种,即(1)受戒三归︰为受五戒等而先受三归;(2)翻邪三归︰非为受戒,仅受三归者。《毗尼母经》卷一(大正24·802b)︰
‘三归有二种︰一者为受五戒、十戒、八斋故受三归,乃至为受二百五十戒故受三归。二者直受三归。所以尔者,当尔之时,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斋,以是义故,直说三归得受具也。’

受三归依时,随戒师三唱‘三归三竟文’,或诵《毗尼讨要》卷五之(卍续70·352下)︰‘我某甲(归依者的姓名)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或诵湛然《授菩萨戒仪》之(卍续105·10下)︰‘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弟子某甲等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

归依三宝之旨趣,据《俱舍论》卷十四载,以救济为义,归依三宝能永远解脱一切苦。另据《大乘义章》所载,有三义︰(1)为远离生死之恶不善;(2)为求出世涅槃;(3)为利益众生。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下)谓(大正46·670b)︰‘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此外,如《大智度论》卷一、《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大乘起信论》、《佛地经论》卷一、《阿毗昙心论》卷一等佛典之卷首,往往先列归敬三宝之文,以表示对三宝之礼敬。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本)载,归依与敬礼之别有七种,即(大正45·316c)︰
‘(一)归依据重,但唯身语;敬礼通轻,该心及色,通三业故。(二)归依境广,必具归而成业;敬礼或宽,纵偏依而辩事。具归三宝方是归依,但敬一尊即是敬礼。(三)归依有其限齐,发言必终未来;敬礼但约投诚措想。由其永暂,故归依言,愿从今身尽未来际;诸敬礼者,举心虔仰即是敬礼。(四)归依情恳,带无表以为归依;敬礼心通,或唯表而为体。归依必有表与无表;但有善表即成敬礼故。(五)归依义重,必合身语;敬礼通轻,唯一即是。(六)归依带相,唯在欲色;敬礼义通,亦遍无色。(七)归依义胜,观真理而亦成;敬礼通微重贤善而兼是。’

日僧源信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曾谓三归依,有大乘、小乘之别。上列《授菩萨戒仪》之‘三归三竟文’所述,即大乘之三归依,《毗尼讨要》之‘三归三竟文’则为小乘之三归依。

◎附︰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五章(摘录)
佛法的中道行,不论浅深,必以归戒为根基。皈依、受戒,这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的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革新向上的行程。

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皈依三宝。皈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第三十经)佛是佛法的创觉者,即创立佛教的领导者;法是所行证的常道;僧是如实奉行佛法的大众。如通俗的说,佛即是领袖,法即是主义,僧即是集团。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运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药方,僧伽如看病者──看护。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归依三宝,即确定我们的信仰对象,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唯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拔有情。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归依是纯一的,不能与一般混杂的。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归依,决非无可无不可的,像梵佛同化,或三教同源论者所说的那样。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却自有独到处。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与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与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皈依佛与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论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实体现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归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归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所以学者能自觉自证,三实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自己又成为后学者的归依处了。

[参考资料] 《长阿含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卷五;《胜鬘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二、卷四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十诵律》卷五十六;《有部毗奈耶》卷四十四、卷四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三、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不坏信】:(术语)即四不坏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不坏净】:(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后身】:(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菩萨】: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最后身菩萨】:(术语)又名最后生,最后有,或后身菩萨。即住于生死身最后之生之菩萨也。俱舍论十八曰:“住最后有,名最后生。”俱舍光记十八释之曰:“即是王宫所生身。”又瑜伽论略纂十一曰:“最后身,谓已生欲界,即于此身成道。此身为生死身最后有,故名最后身。”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道】:梵语 bha^vana^-ma^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四谛之真理,于此真理中更加修习,乃至断除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道,即游履、通入之义;既游履于无漏智与四谛真理之中,并渐而通入涅槃,故称为修道;相当于四向四果中之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六者。
 (二)于大乘唯识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最后修金刚无间道,称为修道。于其中间,广为断除见道之时所断灭者以外之余障,亦即断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种子,为证得二转依之妙果,而屡屡修习无分别智;相当于资粮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习位);亦相当于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与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十地之中,修行断证之顺序乃在于:先修十波罗蜜,次断十重障,再证十真如;此亦为一般修道之次第。上记之外,凡于宗教生活中,循其教义教理而反覆实践修行者,皆称修道。(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梁译摄大乘论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大乘义章卷六)p4048 FROM:【佛光大辞典】

【修道】: 1、修行正道。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法】:为者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简称有为。乃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大乘义章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无漏】: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法界】:如虚空,真如等。《佛学词典》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梵语dharma-dha^tu,巴利语 dhamma-dha^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一)生圣法之因,(二)诸法之真实体性,(三)诸法各持分齐,可区别相状。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同时,依普贤行愿而入之法界,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法界之种类固然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佛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
 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义,称为四法界:(一)法指万法,界谓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之现象界,称为事法界。(二)诸法之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体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称为理法界。(三)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四)一切现象界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称为事事无碍法界。此外,就法界之当相而言,一切法互为一体化(相即),其作用互和无碍(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缘起,称为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谓此为大日如来之三摩耶身。其宫殿称为法界宫,其定位称为法界定,其印称为法界定印,其加持力称为法界加持。并说五智五佛,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此外,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无相全一,此即一法界,合多法界称为一多法界。若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等两部而加以说明,金刚界为智差别之多法界,胎藏界为理平等之一法界。自修行言之,修行至菩提之上转门为多法界,而化他之下转门乃从菩提之极果教导众生之作用,为一法界。由于两部之大经(大日经与金刚顶经)具有上下两转,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刚顶经系之金刚智以多法界为表,大日经系之善无畏则反以一法界为表,然而两师俱师事龙智,乃系传承相同之一多法界,故其内证为一。
 此外,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此系由各相差别的分齐之义而言。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杂阿含经卷十六、大宝积经卷二十三被甲庄严会、大般若经卷三六○、旧华严经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起信论、辩中边论卷上、菩提心论)p3367 FROM:【佛光大辞典】


【甘露法】: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大二六·一三○中):“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佛地论卷四、注维摩诘经卷七)p205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又叫做十二分教。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与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法】:是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归依僧】:是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0#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17 19:4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钱汤药,须者施之。

至心瞻病,将养疗治。

劝有财者和合诸药,若丸、若散、若种种汤。


既了医方,遍行看病,案方诊视,知病所在,随其病处而为疗治。

疗治病时,善知方便,虽处不净,不生厌心。


病增知增,损时知损,复能善知如是食、药能增病苦,知如是食、药能除病苦。


病者若求增病食药;应当方便随宜喻语,不得言无;若言无者,或增苦剧。


若知定死,亦不言死,但当教令归依三宝,念佛法僧,勤修供养。


为说病苦皆是往世不善因缘,获是苦报,今当忏悔。


病者闻已,或生瞋恚,恶口骂詈,默不报之,亦不舍弃。


虽复瞻养,慎无责恩,差已犹看,恐后劳复。


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


如其死已,当为殡葬。说法慰喻知识、眷属。


无以增病食药施人,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


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


[末学解说]

如果贫穷没有财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求钱汤药,布施给所须者。

至心(至诚的心)看望病者,帮助其调养疗治。

劝导有财力者和合诸药,或丸、或散、或种种汤。

了知医方后,遍行看病,案方诊视,知病所在,随其病处为其疗治。

疗治病疾时,善知方便,虽处于不净,但不生厌心。

病增知增,损时知损,还能够善知什么食、药能增病苦,了知什么食、药能除病苦。

病者如果求会增重其病的食药;应当以方便随宜喻语(谓如来说法,为众生根钝,非由譬喻,则不能领解。如师子王以喻佛身,乃至大象王、大龙王、波利质多罗树、七宝聚大海、须弥山、船师、导师若是等喻,皆名喻语),而不能说没有;如果说没有,可能会增加其痛苦。

如果知道定死,也不要言死,只需要教导令其归依三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念佛法僧,勤修供养。

为其演说病苦皆是因为往世不善因缘,而获此苦报,现今应当忏悔。

病者闻后,也许会生瞋恚,恶口骂詈,沉默不报之,也不会舍弃不管。

不断看望照顾,随顺而不要求报恩,即使治好也仍会看望,害怕以后会再复发。

如果见到其恢复原本健康时,心应生欢喜,而不求恩报。

如果其已经死去,当为殡葬。说法安抚宽慰知识、眷属。

不能以增病之食药布施于人,如果病治好了,患者以喜心布施物便可接受之,接受后可以转而布施给其他的穷乏者。

如果能这样看望调养治病,应当知道此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之道。

注解:
【咒术】: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据观无量寿经载,有恶人能行幻惑咒术,令恶王延长寿命,而多日不死。((参见:咒)3113)p3115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喻语】:谓如来说法,为众生根钝,非由譬喻,则不能领解。如师子王以喻佛身,乃至大象王、大龙王、波利质多罗树、七宝聚大海、须弥山、船师、导师若是等喻,皆名喻语。(梵语波利质多罗,华言圆生,以其枝叶四布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玻黎、砗磲、码瑙、赤真珠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归依】:梵语 s/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之。

道路凹迮,平治令宽;除去刺石粪秽、不净,险处所须,若板、若梯、若椽、若索,悉皆施之。

旷路作井,种果树林,修治泉潢。

无树木处,为畜竖柱。

负担息处,为作基埵。

造立客舍,具诸所须,瓶盆、烛灯、床卧、敷具。

臭秽流处,为作桥隥。

津济渡头,施桥船筏。

不能渡者,自往渡之。

老小羸瘦无筋力者,自手携将而令得过。

路次作塔,种花果树。

见怖畏者,辄为救藏,以物善语,诱喻捕者。

若见行者次至险处,辄前扶接,令得过险。

若见失土破亡之人,随宜给与,善言慰喻。

远行疲极,当为洗浴,按摩手足,施以床座,若无床座,以草为敷

热时以扇衣裳作荫,寒时施火衣服温暖,若自为之,若教人为。

贩卖市易,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

见行路者,示道非道。道者所谓多饶水草,无有贼盗;宣说非道,多诸患难。

见人靴量、衣裳、钵盂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

有患鼠、蛇、壁虱、毒虫,能为除遣。

施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

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以花、香赎。

凡所食啖,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

见远至者,濡言问讯,施以净水洗浴身体,与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已、复以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施。

复施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若不能常,随斋日施。

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

若见有苦,亡失财物,父母丧没,当以财给,善语说法,慰喻劝谏,善说烦恼、福德二果。


善男子!若能修集如是施者,名净施主。

[末学解说]

善男子!

有智慧的人求菩提时,假设有很多财宝,也应当读诵如是医方,看望照顾病患,根据病者所须,以饮食、汤药供给之。

如果道路凹陷狭窄,修平拓宽道路;除去刺石、粪秽、不净之物,如果有危险之处,视其所须,或板、或梯、或椽、或索,全都布施之。

在旷路造作井,种植果树林,修治泉潢。

没有树木处,为畜生竖柱。

负担休息处,为其作基埵。

建造客舍,准备好种种所须之物,比如瓶盆、烛灯、床卧、敷具。

在臭秽流处,为其造作桥隥。

在津济渡头,布施桥、船筏。

遇到不能渡者,亲自前往渡之。

如果有老小羸瘦没有筋力者,亲自携手帮助他们通过。

在路中间造作塔,种植花果树。

见到有怖畏者,立即为其救藏,以物善语,诱喻追捕者。

如果见到行者到了险处,立即上前扶接,令其过险。

如果见到失土破亡之人,随宜给与,以善言安慰宽喻。

有远行疲极者,当为其洗浴,按摩手足,布施床座,如果没有床座,以草为敷。

热时以扇、衣裳作遮荫,寒时布施火、衣服来温暖,或亲自为之,或教人为之。

贩卖、市易,教令公平,不贪图小利,对顾客不欺诈。

见到行路者,示明道、非道。道者,就是多饶水草,没有贼盗;宣说非道,有诸多患难。

见到有靴量、衣裳、钵盂朽故坏者,会为其缝补、浣染、熏治。

有患鼠、蛇、壁虱、毒虫,能为驱除遣散。

布施于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四方的意思,如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为招提僧物,四方僧的住处为招提住处),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

如果自己造作衣服、钵器,先应当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先一一受用,然后自己用;如果奉上佛者,以花、香赎。

凡所食啖,要先布施于沙门、梵志(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然后自食。

见到远至者,濡言问讯,布施以净水洗浴身体,给与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后、再以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布施。

再布施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如果不能常常布施,随斋日布施。

如果见到盲者,亲自上前捉手,为其作拐杖示导道路。

如果见到有苦,亡失财物,父母丧没者,当以财给予,善语说法,慰喻劝谏,善说烦恼、福德二果。

善男子!如果能够修集像这样的布施者,则名为净施主。

注解:
【招提】:四方的意思,如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僧之施物为招提僧物,四方僧的住处为招提住处。魏太武造寺,以招提名之,由是招提便成为寺院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志】: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菩萨二种: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末学解说]

善男子!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有二种:

一者、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二者、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

出家菩萨为净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是不为难;

在家菩萨为净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是乃为难。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所缠绕的缘故。

注解: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49#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16 17:0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

-- [经文] --

善男子!
智者施时不为果报。
何以故?
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

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
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

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

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

是故我于契经中说:
四天下中,阎浮提人,有三事胜:
一者、勇健,二者、念心,三者、行净。

不见果报,能预作因,
不惜身命,求得财已,能坏悭吝,
舍已思施,既舍施已,心不生悔,
复能分别福田非福田,是名勇健。

[末学解说]

善男子!
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不为果报。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此因必定能得相应果报的缘故。

如果有人没有慈悲,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吝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像这样的人则不能布施。

有智慧的人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于人,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舍身命。
如果有人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不能舍财,应当知道这样的人也会吝惜身命。

如果能够舍身命求得财物用以布施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是大施主(实行大布施的人)。

如果有人得财贪惜不行布施,应当知道这就是未来世中贫穷的种子。

所以我在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中说:
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中,阎浮提(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人,有三事胜:
一者、勇健,二者、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三者、行净(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

虽没见到果报,但能预作其因,
不惜身命,求得财后,能坏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
舍后思施,舍施之后,心不生悔,
还能够分别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非福田,这名为勇健。

注解: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

【大施主】:实行大布施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契经】: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天下】:在须弥山东南西北之四大洲,又名“四天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阎浮提】:梵名 Jambu-dvi^pa,巴利名 Jambu-di^pa 之音译。又作阎浮利、赡部提、阎浮提鞞波。阎浮,梵语 jambu,乃树之名;提,梵语 dvi^pa,洲之意。梵汉兼译则作剡浮洲、阎浮洲、赡部洲、谵浮洲。略称阎浮。旧译为秽洲、秽树城,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有胜金洲、好金土之译名。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故又称南阎浮提(梵 Daks!iN!a-jambu-dvi^pa)、南阎浮洲、南赡部洲。
 长阿含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阿耨达池之东有恒伽(殑伽)河,从牛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南有新头(信度)河,从狮子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西有婆叉(缚刍)河,从马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北有斯陀(徙多)河,从象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又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一等之说亦同。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 凡上所述,可知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大唐西域记卷一、玄应音义卷十八)p6337 FROM:【佛光大辞典】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勇健相】: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念心】:谓真信明了过去未来劫中,出生入死,忆念无忘。经云: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曰念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行净】: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
一者、于财贪爱,二者、咨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

复有三事:
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

善男子!
智人三时不生悔心。复有三事:
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

信因果者,复有二事:
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

亲近善友,复有二事:
一者、深信,二者、智慧。

不贪着财,复有二事:
一、观无常,二、不自在。

善男子!
施主若能如是观察,如是行施,当知是人能具足行檀波罗蜜。

是故我先说:有布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布施,有亦布施亦波罗蜜,有非布施非波罗蜜。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布施后生悔,因为三种事:
一者、对财贪爱,二者、咨承(谓与人商议并接受他人意见)邪见(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三者、见到受施者有过失。

还有三事:
一者、害怕他人呵责,二者、害怕财尽而受苦,三者、见到他人布施后受诸衰恼。

善男子
有智慧的人三时(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不生悔心。有三事:
一者、明信因果(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二者、亲近善友(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三者、不贪着财。

能够信因果者,有二事:
一者、从外部闻法(听闻佛的教法),二者、从内部自思惟。

能够亲近善友,有二事:
一者、深信(以深固之心信法也),二者、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能够不贪着财,有二事:
一、观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二、不自在。

善男子!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如果能够这样观察,像这样行布施,应当知道此人能具足行檀波罗蜜(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

所以我先前说:有布施并非是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有是波罗蜜但非是布施,有也是布施也是波罗蜜,也有非布施非波罗蜜。

注解:
【邪见】:1、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以叫做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咨承】:谓与人商议并接受他人意见。(汉典)

【三时】:<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见:正像末)2002)
 <二>指“有、空、中”三时。即依照释尊之说教内容而分有教、空教、中道教三种,依序称为初时、第二时、第三时说法。法相宗对此三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依佛陀实际说法之时间而分,称为年月三时。(二)由教法内容与意义而分,称为义类三时。(三)谓佛陀在世说法之时期(在世三时),与入灭后佛教之发展(灭后三时)。((参见:三时教)596)
 <三>指种、熟、脱三时,为天台宗及日本日莲宗之说。系对佛陀教化,众生蒙益所分之三时。((参见:种熟脱)5873)
 <四>指三际时。在印度,将一年分成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等三种季节。((参见:历)6227)
 <五>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晨朝即上午八时顷,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日没为下午四时顷;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参见:六时)1283)
 <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参见:三世)536)p596FROM:【佛光大辞典】


【因果】:梵语 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之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广义之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古代印度之外道,有关因果之论点可分为四类,佛教称之为外道四执,或简称四执:(一)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之原因归于大自在天之能力。(二)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以此果之因难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三)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以此因之结果难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结果。(四)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上记之外,佛教以外的古代印度思想界,尚有二种因果论之说,即:(一)因中有果论,主张果所显现之现象世界必内具于因中,此乃婆罗门教与数论学派之思想;亦即认为因中常具有果性,故以因与果之性质相等。(二)因中无果论,系与婆罗门教对立之一般思想界及胜论学派所提倡。即主张结合众多独立之根本要素,方能生起现象世界;亦即认为因中未必具有果性,而须藉众多的因相互和合始能产生果,故认为因与果之性质并不相等。此论说亦可称为果中有因论。
 佛教之因果论大抵可分为大小乘二系统,小乘以俱舍宗为典型,提出四缘、六因、五果之说;大乘则以唯识宗为代表,以四缘、十因、五果为其因果论之主要内容,而于四缘、五果之阐释,大小二乘之观点亦相迥异。以唯识家而言,既认为宇宙万有皆由含藏于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所变现,而由种子变现成诸法之间,须经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种子”等的“三法两重”之因果关系,展转作用而变现为森罗万象。其中,种子生种子之关系为因果异时;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关系为因果同时。此外,于六因、五果之中,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关系,以及同类因、遍行因与等流果之关系,皆为因果异时。至于俱有因、相应因与士用果之关系,则为因果同时。又能作因与增上果之关系,通于因果异时与因果同时。又同类因与等流果之关系,系以自类之法为因,引生等同流类之果,故称自类因果。
 众生之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即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然严格言之,应称为善因乐果、恶因苦果。此乃因由善恶二业所招感之果报,系属非善非恶之“无记性”;而所谓善、恶,乃特指必定招感果报之因法,故不宜以善果、恶果为果报之称。此种因果之理,俨然而不乱,称为因果报应。若无视因果之理的存在,而落入否认因果之思想见解中,即称“拨无因果”。又若从实践修道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此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此外,由善恶之业因而招感乐苦之果报,此种因果系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因果关系;又由福德(世间的善业)而招感人天乐果,此为福因与福果之因果关系;又由修习智慧能招感觉悟之果报,此为智因与智果之因果关系。上述三种因果关系,称为三因三果。又一般所谓的三世因果、因果报应等,多系指异熟因与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
 盖一切法皆由因果之理而生成坏灭,十界迷悟之显现,即由此因果关系所成,而产生世间之因果、出世间之因果、迷界之因果、悟界之因果等分别。若就四谛而言,其苦、集二谛为世间迷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则为出世间悟界之因果。要之,此因果之理实乃佛教重要之基本教理,于诸经典中即常对此理加以阐释说明,并以善恶之因果报应如影随形而相续不绝,来劝导人修行佛道,超脱有漏之境界,以达于无漏之寂静地。(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六、阿毗达磨发智论卷一、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十、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三十八、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三、卷七、卷八、大乘义章卷三、卷四)((参见:十因)418、“五果”1112、“六因”1256、“四缘”1832、“因”2269、“种子”5863)229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友】:(杂语)梵语贺里也曩蜜怛罗Kalya%namitra,随顺于我而起善行者。探玄记六曰:“起我行,故名善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闻法】:听闻佛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信】:(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檀波罗蜜】:(术语)Da%napa%ramita%,六波罗蜜之一。又十波罗蜜之一。檀为檀那之略,译曰布施或施主。以财或法施与人也。波罗蜜,译曰度,或到彼岸。谓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之行法也。布施即其行法之一。【又】(菩萨)胎藏界虚空藏院中央左第一位之尊也。密号曰普施金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自在】:<一>梵语 a-i^s/vara。音译阿伊湿伐啰。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经(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则以不自在为乐。”
 <二>为印度数论派哲学所立根本思惟机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金七十论(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二非智,三爱欲,四不自在,此四法是多摩相。”p97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智有三种:
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

云何教化?
见贫穷者,先当语言:
‘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

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

若言不能,复应语言:
‘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

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

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
‘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

若言能者,教已便施。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善男子!
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

善男子!
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
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
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

[末学解说]

善男子!
有智慧的人有三种:
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能舍内外物,三者、能布施内外物,同时教化众生。

如何教化呢?
见到贫穷者,先应当说:
‘你能归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于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吗?受以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吗?’

如果回答能者,先授其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以及以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然后布施财物。

如果回答不能,则再应问:
‘如果不能,你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吗?’

如果回答能者,再进行教化,教化后而行布施。

如果回答我现今能说二事(一切法无常,涅槃寂灭),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则再应问:
‘你如果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吗?’

如果回答能者,教化后而行布施。

如果能这样先教化后布施,名为大施主。

善男子!
如果能够像这样教化众生以及诸怨亲(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无所选择,名为大施主。

善男子!
有智慧的人如果有财宝物时,应当这样修行布施。
如过没有财宝物,也应当转教有财者,令其作这样的布施。
如果其他施主已先知此法而不须教化者,应当以自己的身力前往佐助之。

注解:
【归依】:梵语 s/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德威力,能加持、摄导归依者,使能止息无边之生死苦轮大怖畏,而得解脱一切之苦。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载,归,反还之义,即反邪师而还事正师;依,凭依、依靠之义,即凭心之灵觉而得出离三涂及三界之生死。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大二七·一七七上):“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盖归依即由深切之信心,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之归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为一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之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之身心归属于三宝,而不再属天魔外道。
 有关能归依之体,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所举,有以名等为能归依者,有以语业为能归依者,有以身业为能归依者,亦有以信为能归依者。总括上述诸说,即以身语业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诸随行等善之五蕴为能归依之体。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举出归依之异于敬礼者有七种,即:(一)归依唯局于身、语二业。(二)必具归三宝而成业,故归依之境广。(三)归依必“尽未来际”。(四)归依情恳,通于表业与无表业。(五)归依必合于身、语二业,其义较重。(六)归依带相,故唯于欲、色二界有之。(七)归依乃观真理而成,故义较胜。
 一般而言,归依是信仰、希愿领受外来之助力,从他力而得救济。然以归依之至深意义而言,其最终仍是归向自己之自心、自性。即佛于涅槃会上所教诫弟子之“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此乃明示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盖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故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五、俱舍论卷十四、显宗论卷二十)((参见:三归依)688)p6570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归】:又名三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进入正道;归依法是我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归依僧是我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我】: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怨亲】:(术语)怨者害我者也,亲者爱我者也。大集经二十六曰:“于怨亲中平等无二。”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供师运一念,离自他之异,故曰无遮心,绝怨亲之念号平等。”智度论二十曰:“慈心转广,怨亲同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12:29: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


-- [经文] --

或有说言:
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
是义不然!何以故?
身、口、意业,各别异故。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
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
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
畜生、人中,亦复如是。

若谓饿鬼何缘独得?

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

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
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

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
何以故?生处尔故。

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食血污、呕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变成上妙色味。

虽以不净荡涤汁等施应食者,然有遮护,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
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怜愍故。

若有祀祠,谁是受者?随其祠处而为受者。
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是人祀已,亦得福德。
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身财。

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
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

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
为亡追福,则有三时:春时二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

[末学解说]

或者有人说言:
孩子修集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其父作不善业,因孩子修善,所以能令其父不堕入三恶道。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身、口、意业,各自不同的缘故。

如果父亲命终后堕入饿鬼道中,其子为父追福,这是可以获得的;
如果生于天道中,都不会思念人中之物。为什么呢?因为天上成就胜妙宝的缘故。
如果堕入地狱,则身受苦恼,而无法思念,所以不能获得。
畜生道、人道中,也无法获得。

为什么只有饿鬼道能够获得呢?
因为其本有的爱贪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所以堕入饿鬼道;成为饿鬼后,常忏悔其本过,思念想要获得,所以能够获得。

如果所为者生于其余道中,其余眷属堕入饿鬼者,都能够获得。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为饿鬼道众生勤作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如果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所须,布施给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又唱法语愿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为咒愿),令其得福,因为此布施因缘力的缘故,堕入饿鬼者能得大势力(谓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亦尔,具六神通,拔济众生出离苦趣,故名势力),随施随得。
为什么呢?因为生于饿鬼道众生本身的原因(即“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

诸饿鬼等所食各有不同,或者有食脓,或者有食粪,或者有食血污、呕吐、涕唾,得到此布施后,一切都会变成上妙色味。

虽然以不净荡涤汁等布施给应食者,但有遮护(遮挡保护),而不能全都得食;这样的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也可以获得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为什么呢?因为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心慈怜愍的缘故。

如果有祀祠,谁是受施者呢?随其祀祠处而为受施者。
如果近树林则树神受,布施河、泉井、山林、堆阜,也都是如此。此人祀祠后,也会获得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为什么呢?因为令彼受施者生喜心的缘故;这祀祠的福德能够护念身财。

如果说杀生祀祠可以得福,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没见过世人种下伊兰(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的种子却生成栴檀树,断众生命却能得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的!

如果想要祀祠者,应当用香、花、乳、酪、酥、药。
为亡者追福,则有三时:春时二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

注解: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FROM:【佛光大辞典】

【资生】:(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咒愿】:(术语)又唱法语愿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为咒愿。此有食时咒愿与法会咒愿二种。若总言之,则修菩萨之行者一举一动悉应咒愿,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说。(参见:愿)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势力义】:谓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亦尔,具六神通,拔济众生出离苦趣,故名势力。(六神通者,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遮护】:遮挡保护。(百度)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伊兰】:(植物)Era%van!a,又作伊罗,黳罗,堙罗那等。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喻烦恼,以旃檀之妙香比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
施已命终,是人福德随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形。

或有说言:终已便失。
是义不然!何以故?
物坏不用,二时中失,非命尽失。

若出家人效在家人岁节之日弃饮食者,随世法故,非真实也;亦信世法、出世法故。
若能随家所有好恶常乐施者,名一切施。
若以身分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于人者,是则名为不思议施。
若有恶人,毁戒,怨家,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已瞋恚,诈现好相,大富贵者,施如是等十一种人名不思议。

善男子!
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布施于他人,
布施后命终,此人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随所布施物,任意、随时使用,福德常生。此福德会追随布施者,如影随形。

或者有人说:命终后福德会随之消失。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福德会在物坏或不用,这二时(指某一时间而言)中消失,而不会在命终时消失。

如果出家人效仿在家(‘出家’之对称。指成家立业,过家庭生活,可积蓄财富而自营生计之俗士。又称居家、住家(gr!he-vasin)、在家人(gr!hin)。在家而归依佛法,受持三归五戒,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者,男称优婆塞,女称优婆夷)人,岁节之日弃饮食者,因随世间法的缘故,所以不是真实的;因为信世间法、出世间法的缘故。
如果能不论家中情况是好是坏,都常乐于布施者,名为一切施。
如果以身分(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及以妻子、所珍重之物布施于人者,这则名为不思议施。
如果有恶人,毁戒,怨家(与我结怨之人),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到后瞋恚,诈现好相,大富贵者,能够布施像这样的十一种人名为不思议。

善男子!
一切布施,有三根本:
布施于贫穷,因怜愍之故;布施于怨家,不为求恩报,布施于福德人,因心喜敬的缘故。

注解: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FROM:【佛光大辞典】

【资生】:(杂语)衣食住之具,以资助人之生命者。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时】:<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 ka^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p208FROM:【佛光大辞典】

【在家】:‘出家’之对称。指成家立业,过家庭生活,可积蓄财富而自营生计之俗士。又称居家、住家(gr!he-vasin)、在家人(gr!hin)。在家而归依佛法,受持三归五戒,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者,男称优婆塞,女称优婆夷。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身分】:<一>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大一八·五九二中):“修瑜伽者应善筹量,乃至身分饮食不杂乱出。”如遗教经论所谓之“身分供养”,即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之身业供养。(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
 <二>专指男根。十诵律卷一(大二三·一下):“是愚痴人开诸漏门,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终不以此触彼女身。”p3016FROM:【佛光大辞典】

【怨家】:(术语)与我结怨之人。无量寿经下曰:“怨家债主焚漂劫夺。”遗教经曰:“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
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

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

若人共施,
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
有财、心俱等,福田胜者,得果报胜。
有田、心俱下,财物胜者,得果则胜。
有田、财俱下,施心胜者,得果亦胜。
有田、财俱胜,施心下者,得果不如。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如果有人多财,于无量岁中供养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虽能获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同和合作此事。

如果有人轻视财物少或不好,羞于此而不肯布施,这样的人会增长来世贫苦。

如果有人共同布施,
财物、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布施之心同等,则这二人获得的果报也没有差别。
有财物、布施之心同等,福田胜者,得到的果报胜过另一人。
有福田、布施之心都为下等,财物胜者,得到的果报则胜过另一人。
有福田、财物都为下等,布施之心胜者,得到的果报也胜过另一人。
有福田、财物都为胜,布施之心下者,得到的果报不如另一人。

注解: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4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18:0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2-14 18:10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

-- [经文] --

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何以故?
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
受者作恶,罪自钟之,不及施主。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
云何说言施主得罪?

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施主若已净物施已,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设失财物不生愁恼,无量世中身心安乐,云何说言受恶果报?

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施已安乐,求时、守时、用时不苦;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
施主乃得如是善报,云何说言得恶果也?

[末学解说]

或者有人说:受者作恶,其罪也会涉及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施主布施时,是为了破除彼苦,并布施为了令其作罪,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应得善果(好的果报)。
受者作恶,其罪业是自己种下的,不涉及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如果以净妙(清净美妙)之物布施,之后能获得好色,被人们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这些都不名为恶;如何说施主得罪呢?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布施后,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乃至无上乐,能远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能获得这样的妙果,如何说得恶果报呢?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如果能自己亲手布施后,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到后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而得这些好事,如何说得恶果报呢?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如果以清净之物布施后,因为这样的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眷属无量,身没有病苦,心没有忧怖,所有财物王、贼、水、火都不能侵坏,假设损失财物也不生愁恼,于无量世中身心安乐,如何说受恶果报呢?

如果未布施时生于信心,布施时欢喜,布施后安乐,求时、守时、用时不苦;
如果以衣布施则得上妙色,如果以食布施则得无上力,如果以灯布施则得净妙眼,如果以乘(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布施则身受安乐,如果以舍布施则所须无乏,
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能获得这样的善报,如何说得恶果报呢?

注解: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果】:好的果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妙】:清净美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乘】: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

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
施主施时,自破悭吝,受者用时,破他悭吝,是故说言从用生福。

又复从用,人能转用,僧能增长,施已不求世之果报,不以能起烦恼因施,是故能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

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后自食,若违此要,誓输佛物,犯则生愧,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者,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

若能随顺求者意施,是人于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

若有净心,财物、福田、悉清净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

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怜愍欢喜心与,未来则得无量福德。

复观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复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福无量。

若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玔、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已欢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来得如意树。
  
[末学解说]

再有,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如果布施佛后,不论用与不用,果报都已定。

布施人及僧,有二种福(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一、从用生福,二、从受生福。为什么呢?
因为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布施时,能破除自己的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受者用时,能破除他人之悭吝,所以说从用生福。

再有,从用,人能转用,僧能增长,布施后不求世间果报,不以能起烦恼因行布施,所以能获得无上净果(即佛果。对于等觉而言,称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言,称为大果),名为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如果有人能日日立誓,先布施他食,然后自食,若违背此誓,誓输佛物,犯则生愧,如果其不违背,即是微妙智慧因缘,这样布施的人,为诸施中之最,这样的人也得名上施主。

如果能随顺求者意行布施,这样的人能于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
如果有清净之心,财物、福田、全都清净者,这样的人则能获得无量果报。

如果给妻子、奴婢衣食,始终以怜愍、欢喜心给与,未来则能获得无量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又有看到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同时还作此念:‘这些鼠雀,因我能得活。’念后欢喜,没有触恼想,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获得福无量。

如果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玔、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后欢喜,自己没有服用,持之布施他人,这样的人未来能获得如意树。

注解: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悭吝】:贪心所摄。对于财物过分吝惜,自己不肯享用,亦不肯惠施他人。佛书译为悭。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大果】:即佛果。对于等觉而言,称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言,称为大果。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八下):“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p5071 FROM:【佛光大辞典】

【福】:梵语 puN!ya,巴利语 pun~n~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净行)与世间有漏福德二种。福德即指布施等行为,系成为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部派佛教将众生系于三界(世间)之业,分为福、非福、不动等三业,而以福业为招感欲界善果之因。此系将“福”限定于世间之一例。大乘则将六度之行分为福、智二业,而将以智慧为体之行为以外的一切,称为福业,且视之为成佛之因,此乃通于出世间之福的一例。观无量寿经亦将生于净土之因的修行分为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乱时所修之善)与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散善又分三福,系根据十六观之最后三观所说,与九品之往生有关,故称为二善三福、三福九品。三福即:(一)世福,世间之道德。(二)戒福,佛所制定之戒律。(三)行福,大乘自行化他之善根。
 至于慧远等则认为十六观全部为观(智业、定善),以三福为福业,主张修福智二业即可往生。但善导认为,三福为正因,九品为正行,三福与九品均含摄于散善,故三福乃无法修观之劣机(能力素质低劣)的往生修行。日僧源空则认为三福与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
 修福业而得幸福,称为福因福果。又由于布施予僧伽,即可得福果,故作为布施对象之僧伽,有生福德之意,遂称僧伽为福田。此外,供旅人及贫穷者所使用之宿舍,称为福舍(梵 puN!ya-s/a^la^,音译奔攘舍罗)。p5850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心】:<一>梵语 vis/uddha-citta,西藏语 rnam-par-dag-pah!i sems。即清净之心。又作清净心。系指清净之信仰心、清明离垢之心,或指众生本具之自性清净心。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载,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而生于十方佛前。佛般泥洹经卷上列有净心、思心、智心等三心,净心即尸大,思心即三摩提,智心即崩慢若。所谓尸大心,即不淫、不怒、不贪;所谓三摩提,即摄心不令走失;所谓崩慢若,即心中无爱欲,且能持佛禁戒。新华严经卷三十五亦于所举十种深心之中列有清净心(梵 s/uddha-citt'a^s/aya-manasika^ra,藏 dag-pah!i sems-kyi bsam-pa yid-la bya-ba,清净心意乐作意之意)。唐代道宣之“净心诫观法”释名篇载,所谓净心,即于现行烦恼、诸种病患等,修习对治,即时能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大乘清净之信心,趋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当感果。(新华严经卷七十三、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金刚三昧经)
 <二>(1929~  )台湾台中人,俗姓萧,名鸿川。二十岁,依斌宗和尚出家,并随受古籍经典。年二十六,受具足戒于新竹狮头山元光寺。民国六十六年(1977),修毕日本佛教大学函授部课程。历任台北十普寺监院、佛教三藏学院督学、中国佛教杂志主编及社长、高雄佛教分会理事长等职。并任光德寺、高雄佛教莲社、林溪禅寺等住持。创办之佛教事业有净觉之声电台空中布教、净觉佛学院、净觉佛教研究所、净觉育幼院、净觉月刊。又担任中国佛教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长、净觉佛教研究所所长等职。师长于戒坛法规,近十余年间,台湾各地启建戒幢,多聘师为开堂和尚。p4693 FROM:【佛光大辞典】


【福德】:<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法华经方便品)
 <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五)
 <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参见:福智)5857)p586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若有说言:离于布施得善果者,无有是处。

离财得施,离受有施,不离悭惜成布施者,亦无是处。

若不求施,若乏时施,少求多施,求恶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多获宝藏,非宝之物悉变成宝。

为戏笑施,非福田施,不信因果施,如是布施,不名为施。

若人偏为良福田施,不乐常施,是人未来得果报时,不乐惠施。

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秏不集。

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
若有不以如法财施,是人未来虽得果报,恒赖他得,他若丧没,寻便贫穷。

有智之人,深观人天转轮王乐,虽复微妙,皆是无常,是故施时不为人天。

[末学解说]

如果有人说:离于布施得善果者,这是不对的。

没有财物不能布施,没有受者需要布施,不离悭惜能成为布施者,这也是不对的。

如果不求行布施,少乏时行布施,少求而多布施,求恶而布施好,教导他人一起布施,自己亲手布施,应当知道这样的人未来之世能够多获宝藏,不是宝物也都会变成宝物。

为戏笑行布施,不是福田施,不信因果施,这样的布施,不名为施。

如果人偏为良福田(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而行布施,不乐于常施,这样的人未来得果报时,则会不乐惠施。

如果人布施后产生悔心,如果劫他物持以布施,这样的人未来虽得财物,但常秏不能聚集。

如果恼眷属得物用以布施,这样的人未来虽得大报,但身常病苦。

如果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这名为恶人,是假名布施,不是实义布施。
这样的布施者,名为无怜愍,不知恩报,这样的人未来虽得财宝,但常会失去不能聚集,不能支出使用,身多病苦。

如果有人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以财布施,这样的人未来能得无量福,有财能用。
如果有人不能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以财布施,这样的人未来虽得果报,但永远要依靠他人才能获得,他人若丧没,随即便会贫穷。

有智慧的人,能够深观人天转轮王之乐,虽然微妙,皆是无常(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所以布施时不为人天之乐。

注解:
【良福田】:(术语)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大良福田。”行事钞下三之四曰:“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FROM:【佛光大辞典】

【无常】: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
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
财施名下,法施名上。

云何法施?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

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
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
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
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
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
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
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
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闻、慧,亦复如是。
是故法施胜于财施。

[末学解说]

善男子!
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者、法施(法施,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
财施名为下,法施名为上。

什么是法施呢?
如果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导他人具足信心、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如果以纸墨令人书写,如果自己书写如来正典,然后布施他人令得读诵,这名为法施。

这样的布施者,未来能够获得无量好上色。为什么呢?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断除瞋心,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得成上色。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慈心不杀,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得寿命长。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不盗他财,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多饶财宝。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开心乐施,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身得大力。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断诸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身得安乐。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断除痴心(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得无碍辩。
因为众生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后,能够生信无疑(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所以施主(行布施之主人也)于未来无量世中可信心明了;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也都是如此。
所以法布施胜于财布施。

注解:
【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
  一、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
  二、法施,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
  三、无畏施,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a%-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云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行由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FROM:【佛光大辞典】

【痴心】:(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疑】:(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2:13 , Processed in 0.1070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