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妙法莲华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10 11:3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1 10:20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按照次序补齐上述佛经,故本次学习《妙法莲华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通过本次学习能够了解菩萨的成佛法门,愿透过此次学习与熏修能够生起菩萨发心,祈愿能与佛心相应(印),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9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2 11:0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3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尔时诸梵王,  及诸天帝释、
  护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  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  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  ‘若但赞佛乘,
  众生没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坠于三恶道。
  我宁不说法,  疾入于涅槃。
  寻念过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  十方佛皆现,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  得是无上法,
  随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为诸众生类、  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  但为教菩萨。’


[学习解说]:

这时,所有大梵天王、天帝释、护国四天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以及他们的眷属都来到佛的面前恭敬合掌顶礼,祈请佛为他们演说妙法

佛暗自思维,如果称赞一佛乘恐怕深陷苦海中的众生不能相信此法,甚至可能会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因此堕入三恶道,如果这样我宁愿不为他们说法,不如直接入涅槃

转念又想过去诸佛广行方便法,我今日也应该为众生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想到这里,十方诸佛全都出现,并用梵音安慰说,善哉,释迦牟尼佛,你是世间第一导师,获得了无上妙法,效仿一切诸佛的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

我们也获得这无上妙法,并且分别为众生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对于智慧缺少、喜欢小乘法的人来说,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佛,虽然对他们说的是三乘方便法,但最后都是为了教化菩萨修佛乘


名词解释:

【释迦文】
(佛名)释迦牟尼之讹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破法】
众生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与“谤法”同义。(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参见:异端)5156)p4234 FROM:【佛光大辞典】

【护世四天王】
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增一阿含经卷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四天王护国品、阿育王经卷六)p686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自在天】
又名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  喜称南无佛。
  复作如是念:  ‘我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  我亦随顺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罗柰。
  诸法寂灭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  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罗汉,  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  赞示涅槃法,
  生死苦永尽,  我常如是说。
  舍利弗当知!  我见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  无量千万亿,
  咸以恭敬心,  皆来至佛所,
  曾从诸佛闻,  方便所说法。
  我即作是念:  ‘如来所以出,
  为说佛慧故,  今正是其时。’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听到诸佛清净微妙的音声,马上心生欢喜称念南无佛,接着又想到,我出世在这五浊恶世,也应当像诸佛那样随顺众生根器为他们次第说法

想到这里,马上去了波罗奈国鹿野苑,以善巧方便为五比丘(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说法,这称之为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然后就有了阿罗汉和法僧等不同叫法,从久远劫以来,我都赞叹这种(超越生死和烦恼的)涅槃法,因为此法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见到无量千万亿立志求证佛道的佛子们,他们都以恭敬心来到佛的住所,都曾听过佛说的方便法,所以我在想,如来出世在世间,就是为了让众生了知佛的智慧,而今日正是时候


名词解释:

【三聚经】
(经名)佛,为比丘说至恶趣法,至善趣法,至涅槃法之三法聚。由一而增至十。摄于长阿含经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
梵语 dharma-cakra-pravartana,巴利语 dhamma-cakka-ppavattana。又作转梵轮。为八相成道之一。释尊一代化仪总有八种相,其中,转法轮即指释尊为令众生得道而说法。 cakra 一词本为印度古代之战车,以回转战车即可粉碎敌人,譬喻佛陀所说之教法于众生之中回转,即可破碎众生之迷惑。又转轮圣王转动金轮,以降伏怨敌;而释尊以说法降伏恶魔,故称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
 关于初转法轮之时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为佛成道三七日之后。十地经论卷一载第二七日后。四分律卷三十一载六七日后。方广大庄严经卷十载七七日后。五分律卷十五载八七日后。大智度论卷七、卷三十四载五十七日后。
 相对于鹿野苑之初转法轮,大乘经典称自经为第二或第三度转法轮。大般若经卷十二无作品载,鹿苑四谛之法轮为初转,开说般若之法为第二法轮转。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鹿苑之四谛说法为初时;般若皆空之说,为第二时;深密中道之教,为第三时。又真谛及玄奘立“三法轮”之说,初时之有教为转法轮,第二时之空教为照法轮,第三时之中道教为持法轮。吉藏所撰之法华游意复依法华经卷二之文,别立三法轮,谓华严一乘教为根本法轮,中间之三乘教为枝末法轮,法华之会三归一为摄末归本法轮。此等皆系就释尊说法之内容,而于转法轮立有诸种分别。
 此外,诸经论亦有就诸佛菩萨所说法之不同,而立法轮之名,如海龙王经卷三女宝锦受决品,谓宝锦女转无动轮、本无轮、无断轮、无著轮、无二轮、无言法轮、清净轮、断诸不调轮、无乱轮、至诚轮、空无轮等诸法轮。悲华经卷五载,菩萨成就四清净法,转虚空法轮、不可思议法轮、不可量法轮、无我法轮、无言说法轮、出世法轮、通达法轮等。旧华严经卷三十一载,一切诸佛转妙法轮、无量法轮、一切觉法轮、知一切法藏法轮、无著法轮、无碍法轮、一切世间灯法轮、示现一切智法轮、一切诸佛同一法轮等。
 新华严经卷五十九载,如来转法轮有十种事:(一)具足清净之四无畏,(二)出生四辩随顺之音声,(三)善能开阐四真谛之相,(四)随顺诸佛之无碍解脱,(五)能令众生之心皆净信,(六)能拔众生诸苦之毒箭,(七)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随出音声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随所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法华经玄赞卷二、卷四等,广就五门分别法轮之体,即:八圣道为法轮之体;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性等诸法为法轮之境;五蕴之功德为法轮之眷属;闻思修三慧为法轮之因;菩提涅槃为法轮之果。
 又释尊转法轮之像,称转法轮像。说法之高座,称转法轮座。说法之堂宇,称转法轮堂。(杂阿含经卷十五、长阿含经卷一、增一阿含经卷十、卷十四、中本起经卷上、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菩萨处胎经卷五、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十一、卷十二、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卷八十二、大智度论卷一、卷五十二、卷六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卷九十五、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见:法轮)3423)p661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比丘】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奈】
(地名)Va%ran!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三曰:“婆罗痆,女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城。”西域记六曰:“波罗痆(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奈国,讹也。中印度境。”法华义疏四曰:“波罗捺,此云鹿林。又翻为绕河城,城有水绕。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林是其别处。”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曰:“何故名婆罗痆斯?答:此是河。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是城亦名婆罗痆斯。”十二游经曰:“波罗奈,此云鹿野,一名诸佛国。”法华科注曰:“婆罗痆斯国都城东北有河,同名婆罗痆河,河东北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其侧大林名施鹿林,亦鹿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师子】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钝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无畏,  于诸菩萨中,
  正直舍方便,  但说无上道。
  菩萨闻是法,  疑网皆已除,
  千二百罗汉,  悉亦当作佛。
  如三世诸佛,  说法之仪式,
  我今亦如是,  说无分别法。
  诸佛兴出世,  悬远值遇难,
  正使出于世,  说是法复难。
  无量无数劫,  闻是法亦难,
  能听是法者,  斯人亦复难。
  譬如优昙花,  一切皆爱乐,
  天人所希有,  时时乃一出。
  闻法欢喜赞,  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过于优昙花。
  汝等勿有疑,  我为诸法王,
  普告诸大众,  但以一乘道,
  教化诸菩萨,  无声闻弟子。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顿根和缺少智慧的人都有傲慢心,不能相信此法,今日我要在留下的菩萨当中演说无上佛道之法,菩萨听闻这些法能断除所有疑惑,会中一千二百阿罗汉都将成佛

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说法仪式那样,我今日也这样说无分别法(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无分别法),诸佛出现在世间是非常难值难遇的,即便值遇佛出世,但是不一定都能演说妙法,所以也是非常难得的

哪怕无量无数劫,能听闻此法者都是很难的,就像优昙花一开即敛不容易看见,听闻此法者如果能欢喜赞叹,哪怕只有一句赞叹的话,都是在供养一切三世诸佛,此人特别稀有,胜过优昙花

你们不要心有疑念,我是诸法之王,在这里普告大众,佛只以一佛乘教化一切菩萨,没有声闻等其他乘法


名词解释:

【无分别法】
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一○上):“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汝等舍利弗,  声闻及菩萨,
  当知是妙法,  诸佛之秘要。
  以五浊恶世,  但乐着诸欲,
  如是等众生,  终不求佛道。
  当来世恶人,  闻佛说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堕恶道。
  有惭愧清净,  志求佛道者,
  当为如是等,  广赞一乘道。
  舍利弗当知!  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  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  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  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


[学习解说]:

舍利弗,还有法会声闻及菩萨,你们应当知道此妙法是诸佛的秘要(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

众生在这五浊恶世中只想着追求各种欲望,他们从不知道要求学佛道而获得解脱,未来世的众生如果听佛演说一乘法,还会心生怀疑不能信受,甚至还会毁谤正法,因此堕入三恶道,还有一些清净惭愧的众生,他们立志上求佛道,佛就为他们演说一佛乘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诸佛说法都是一样的,诸佛以万亿种方便随缘为众生次第说法,你们既然已经知道此妙法,诸佛都是随众生因缘次第说法,你们不要在有疑惑了,应当心生大欢喜,并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将来也能成佛


名词解释: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秘要】
(术语)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同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广说诸佛秘要法藏。”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秘者,盖称叹之辞也。如世秘方,千金不传。今亦尔也。所言要者,宗归一也。”同九曰:“言约理周,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笔记]:

学完这部方便品,对于一佛乘(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教导,认识更加深刻,方向更加明了,信心有所增上!

在学习过程中内心一直都是不由自主的深深感恩清净光明净土,深深感恩善知识的法布施!

让学生能够提前知道次第说法和佛性等知识要点,因此再与经文结合学习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困惑,读着经文反而觉得很亲切很欢喜,再次深深感恩!

为什么佛只说一佛乘?

由此想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夜睹明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只要能够放下妄想和执著,就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 摘自百度”


所以,经中讲: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因此,

「法华经」讲「唯一佛乘」,就是说只有成佛才是正途,才是唯一的「道」路,就是要菩萨发起成佛的佛乘「妙心」而显露「佛性」—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只是方便说,并非是终点

回到经中,佛对舍利弗说:

      舍利弗当知!  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  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  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  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1 11:3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2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诸佛灭度已,  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  金银及颇梨、
  砗磲与马脑、  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  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  栴檀及沉水,
  木榓并余材,  砖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  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  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诸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的人,建造万亿佛塔并用七宝进行装饰,或者用石头、木材、砖瓦、泥土、栴檀及沉水建盖佛庙的人,乃至小孩子做游戏用沙子堆成佛塔,以上这些人都已经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童子戏作佛事】
(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麨著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为麨,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德胜于是说偈赞曰。(中略)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正法王,号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人为佛故,  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  鍮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  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  度脱无量众。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用各种材料雕刻诸佛形像,他们都已经成就佛道了

或者用七宝、白铜、铅锡、铁木及泥等制作佛像,这些人也已经成佛了

或者用彩画绘画百福庄严的佛像,这样的人也已经成佛了

乃至小孩子做游戏,用草木或者笔或者用手指画佛像,这些人也能渐渐积累功德,具足大悲心,最终成就佛道,教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生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  在世或灭度,
  若有闻是法,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到佛塔庙在佛像前用花、香、幡盖恭敬供养,或者请人演奏,击鼓、吹角贝、箫和笛、弹琴和琵琶等等尽心供养诸佛,或者以欢喜心称扬歌颂赞美佛的功德,哪怕只是一句微小的音声,都已经成就佛道

如果有人以散乱心乃至用一枝花供养佛像,也能渐渐见到无数佛,或者有人礼拜、合掌、或者只举起一只手、或者只是微微低下头,以这样的方式供养佛,这样的人也能渐渐见到无数佛,成就无上佛道,广度无数众生

如果有人以散乱心进入塔庙,只要能称念一声南无佛,这样的人也已成就佛道,在过去世不论佛在世或灭度,如果有听闻这部妙法,这样的人都已成就佛道




   未来诸世尊,  其数无有量,
  是诸如来等,  亦方便说法。
  一切诸如来,  以无量方便,
  度脱诸众生,  入佛无漏智,
  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
  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众生,  亦同得此道。
  未来世诸佛,  虽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  其实为一乘。
  诸佛两足尊,  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  是故说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  导师方便说。
  天人所供养,  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  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  亦说如是法。
  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  其实为佛乘。
    知众生诸行,  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  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  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  随应方便说。
  今我亦如是,  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  宣示于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  皆令得欢喜。


[学习解说]:

未来无量诸世尊也是以善巧方便的方式为众生说法,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以无量善巧方便为众生次第说法,令他们证入佛的无上智慧,所以所有听闻此法的众生没有不成佛的,因为诸佛在因地所立的根本誓愿就是令众生都能成就佛道

未来世诸佛虽然有无量百千亿法门,但其实都是一佛乘,诸佛深知诸法无自性(诸法无存在之实体),“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只说一佛乘,没有其他乘,其他都是佛的方便说

现在如恒河沙数多的十方佛出现在世间,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同样也是以善巧方便次第为众生说法,虽然为众生示现种种道法,但其实都只是一佛乘

诸佛深知众生所想和所行,知道众生过去所造的业力、欲望、精进力以及利钝根器,因此能以种种因缘、譬喻次第说法

我也是这样的,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便以种种法门引导众生的认识佛道,我以无上的智慧力深知众生心 性、欲,因此能方便说法令他们都心生欢喜


名词解释: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两足尊】
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足。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两足尊】
梵名 Dvipadottama,巴利名 Dvipada-set!t!ha。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为佛之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尽智、无生智等无漏之无学法,及十力、四无畏等诸不共法,故此尊号有二义,即:(一)于天、人之中,所有两足生类中之最尊贵者。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等载,佛为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之第一。(二)以两足喻为权实、戒定、福慧、解行等,佛即具足此两足,而游行法界,无所障碍。(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日经卷五阿阇梨真实智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法华玄赞卷三、金光明文句记(会本)卷三、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誓】
(术语)梵语三昧耶Samaya,一译本誓,原为因本之义。诸佛菩萨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约,谓之本誓。二教论下曰:“各各以本誓加持。”往生礼赞曰:“本誓重愿不虚。”理趣释曰:“三昧耶者名为本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漏智】
梵语 ana^srava-jn~a^na。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之智慧。为“有漏智”之对称。于小乘,证见四谛理之智,称为无漏智。有法智、类智之分别。证得欲界四谛法理之智,称为法智。证得色、无色等二界四谛法之智,称为类智;盖其境智与法智相似,故称类智。若由境之差别则分为苦、集、灭、道等四智。于无学位又分尽智、无生智,此二智皆证见四谛之法理。小乘谓无漏智于见道始生起,而渐次修习。
 于大乘唯识宗则分无漏智为根本、后得二智,根本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真如理性之无分别智;后得智由根本智所出,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象。大乘谓无漏智于初地见道始生起,而渐次修习,遂证佛果。(法华经方便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俱舍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三)((参见:十智)472)p5130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当知!  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
  深著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蔽,  盲瞑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我始坐道场,  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  着乐痴所盲,
  如斯之等类,  云何而可度?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以佛眼观察六道众生无有福报和智慧,他们堕入生死轮回遭受种种苦难,他们贪着五欲就像牦牛贪爱尾巴一样,因为无明贪爱的缘故无法见到光明,他们不求佛道以及断除苦难,深深的被错误知见笼罩以苦为乐

我因此生起大悲心,最初在道场经行经过二十一日就思维这件事情,我所得到的智慧是微妙第一的,可是众生钝根器又迷恋于世俗,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如何度化他们呢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09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1楼 共用时2.5小时)

   有佛子心净,  柔软亦利根,
  无量诸佛所,  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  说是大乘经,
  我记如是人,  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净戒故。
  此等闻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为说大乘。
  声闻若菩萨,  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  皆成佛无疑。


[学习解说]:

一些身心清净的佛弟子,他们身心柔软且是利根器,在无量佛所修行甚深妙法,听佛为他们演说大乘经,我说这些人来世必将成佛,因为他们皆以深心念佛和清净持戒的缘故

这些众生听到自己将要成佛心中充满大欢喜,佛悉知悉见众生心,所以为他们演说大乘经,不论是声闻或菩萨凡是听我说法者,哪怕只有一偈将来都必定成佛


名词解释:

【深心】
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学习解说]:

在十方国土中都只有一佛乘,没有大小乘之分,更没有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法,除非是佛的方便说,佛以假名(即立于众缘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设之名词)为引导让众生证入佛智,所以诸佛出现在世间只为这一件事,根本没有大小乘,更没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诸佛从不会以小乘法救度众生


名词解释:

【假名】
梵语 prajn~apti,巴利语 pan~n~atti。意指假他而得之名。略称假。亦即立于众缘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设之名词。成实论卷十三灭尽定品分假名为二种:(一)如人乃五阴之因缘和合,称为因和合假名。(二)诸法从众缘而生,无定性,但有名字,称为法假名。盖大乘虽有浅深之别,而人、法并皆假名无殊。至如中观派,则认为于缘生之法在俗谛之上虽为假有,然于真谛之上则是皆空。另瑜伽派主张,如依聚集之义,所集成者,有聚集、相续、分位之性,故称为假有,而心、心所、色等能集成者,由缘而生,则为实有,依此实有之法,得论假有,故依他起性乃通假、实。
 大乘义章卷一假名义就假名设四义(大四四·四七七下):“言假名者,释有四义:一、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贱人假称富贵,如是等也。二、假他得名,故号假名,如假诸阴得众生名,假栋梁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又复大小长短等事,假他得名,大假小故,得其大名,小亦如是。(中略)三、假之名,称曰假名,世俗诸法,各非定性,假他而有,名为假法,树假之称,故曰假名。四者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
 此外,大乘义章同卷又举出一假、二假、三假、四假之别,即:(一)一假,谓一切法皆因缘集起,故为假名。(二)二假,(1)就生、法分别,有众生假名、法假名。(2)就因和、法和分别,有因和合假、法和合假。(三)三假,即名假、受假、法假。(4)四假,即因生假、因成假、相待假、相续假。然摩诃止观卷五下则仅列举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等三假之名。又假名之法非实有,故称为假名有、假有;其性为空,故称为假名空;缘假名之法,则称为假名心;观照之,则为假观、假想观;主张一切法假有无性,则称为假名宗;无实德,唯有名号者,称为假名比丘、假名菩萨。(大品般若经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卷二、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成实论卷十一立假名品、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参见:假)4376)p437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佛土】
(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若人信归佛,  如来不欺诳,
  亦无贪嫉意,  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  而独无所畏。
  我以相严身,  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  为说实相印。


[学习解说]:

佛自己都住在大乘法中,并以禅定和智慧为庄严,所以必定会以大乘法救度众生

佛自己已经证得无上道获得了大乘平等法,如果佛以小乘法哪怕只教化一人都当堕入悭贪,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有人信佛归依佛,佛是不会欺偏佛弟子的,更不会心怀悭贪和嫉妒,只会心怀慈悲的帮助众生断除恶业恶念,所以佛在十方国土演说佛法无所畏惧

佛以光明之相庄严身体,又将光明遍照整个世间,为众生演说实相印(实相,指诸法实相之义理。此种实相为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故称实相印。一切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


名词解释:

【实相印】
又作一法印。实相,指诸法实相之义理。此种实相为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故称实相印。一切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p578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慧】
(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六波罗蜜多经八曰:“佛果大菩萨,定慧为明本。”六祖坛经曰:“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  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  今者已满足,
  化一切众生,  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众生,  尽教以佛道,
  无智者错乱,  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众生,  未曾修善本,
  坚著于五欲,  痴爱故生恼。
  以诸欲因缘,  坠堕三恶道,
  轮回六趣中,  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  具足六十二,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
  亦不闻正法,  如是人难度。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原本就立下誓愿要令一切众生都像我一样成就佛道,今日如果所愿因缘已具足,我将教化一切众生皆悟入佛道

如果我不论遇到怎样的众生都一律以大乘法说教,会令那些无智的人心生迷惑,领他们无法领受教法,我知道这些众生善业缺少,而且贪着五欲,因为愚痴而烦恼重重,因此毕竟堕入三恶道,流转于六道遭受种种苦报

这种都是福德浅薄之人才会被种种苦报所逼迫,他们邪见充满,所以深深的贪着和追求世间种种虚妄法,我慢心重,心底不诚实,因此在千万亿劫中都听闻不到佛的名字,也听闻不到正法,这种人很难度化


名词解释:

【谄曲】
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法】
(术语)色声等五欲之法,其体虚假不实,故云虚妄。法华经方便品曰:“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
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故舍利弗!  我为设方便,
  说诸尽苦道,  示之以涅槃。
  我虽说涅槃,  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  来世得作佛,
  我有方便力,  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  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  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  唯一无二乘。
  过去无数劫,  无量灭度佛,
  百千万亿种,  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  种种缘譬喻,
  无数方便力,  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  皆说一乘法,
  化无量众生,  令入于佛道。


[学习解说]:

所以,舍利弗,我以种种善巧方便为众生解说断除苦道的方法,令他们超越生死和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我虽然也说是涅槃,但诸法寂灭相原本是不著一切相的,诸佛子只要依法修行,将来一定能成佛

我通过善巧方便为众生开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实则一切诸佛都只说一佛乘法,今日在座大众应当消除疑惑,因为诸佛的话没有两样,只有一佛乘没有二乘法

过去无数劫以前无量佛灭度,他们也是以种种因缘和譬喻,以种种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诸法,这些诸佛世尊等都只说一佛乘法教化无量众生令入佛道


名词解释:

【寂灭相】
涅槃的境界不著一切之相,故云“寂灭相”。智度论说:“涅槃即是寂灭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又诸大圣主,  知一切世间,
  天人群生类,  深心之所欲,
  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若有众生类,  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  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还有,诸佛了知世间一切众生种种欲望,更是以特殊方便助显佛乘

如果众生值遇过去诸佛,听佛闻法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人都已经成就佛道

诸佛灭度后,如果众生人心善良慈悲且柔软,这些人也已经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第一义】
(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方便】
即指佛为使众生开悟所用之特异方法。后代诸师根据不同经典,所作之解释各异:(一)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下):“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根据此经文,法华文句卷十二乃解释为:若用圆妙之正观,即是实相之方便;若用七方便观而助显第一义,则称为异方便。(二)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下):“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根据此经文,智顗之观无量寿经疏认为:异方便即是该经所说之十六观,而非以直观称为方便;又以佛力之故而见彼佛国,亦是方便。(法华玄赞卷四、观经疏玄义分、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上(隋代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中(宋代元照))p515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7、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大众解说诸佛说法唯有一佛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  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  唯有诸贞实。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

那些我慢不信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量有五千,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不能严谨持戒,反而护惜自身业障或瑕疵

这些小智的人已经离开法会,他们在大众中是糟糠,他们福德浅薄,不能堪受法器,而留下的这些众生并非小枝小叶,他们心地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




   舍利弗善听!  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  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  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  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  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  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要仔细听,诸佛所得法以无量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不论众生心之所想,或造作种种行为,种种欲望以及前世所作各种善恶业佛都悉知悉见,诸佛都以种种因缘、譬喻、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令他们心生欢喜

或者为其演说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或说伽陀(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或说本事(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或说本生(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说种种因缘、譬喻以及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或者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

这些钝根众生乐修小乘法,他们贪恋世间生死,在无量诸佛面前不能深入修行妙法,他们被种种烦恼所苦,所以我为他们解说涅槃的快乐


名词解释:

【小法】
(术语)小乘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钝根乐小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波提舍】
梵语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梵语提婆达多,又云调达,华言天热。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祇夜】
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生(巴Ja^taka)】

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经》、《本生谭》。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为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

(一)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可分为经师与律师所传。经师所传,以佛往昔生中的德行为主,但直说过去事(实为‘本事’),仅结说‘即是我也’,未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律师所传,体裁为‘本生’。由三部分构成︰(1)当时的因缘;(2)佛说过去早已如此,广说过去;(3)结合当前的人事。其对象通于佛及弟子,不限于世尊。晚期共传的菩萨大行之‘本生’,即综合经、律所传而成的。

(二)指本生故事的故事集︰南传巴利经藏之《小部》中,第十即为各种本生故事之汇集。全部共五四七种本生故事(其中以动物为故事主角的有一百五十多种)。多以散文、韵文写成。且以篇幅长短或偈颂数之多寡,分为二十二集。长篇之偈,其性质为首尾一贯独立的本生故事。短偈则为强调故事主旨的警世金言或类似歌谣者。欲理解这些短偈的意义,须仰赖《本生注》(Ja^takat!t!hakatha^)。

巴利文《本生经》约成书于西元前三世纪,作者不详。或系时人以当时流传之故事为底本,再融入佛教色彩而成。其现行本乃丹麦学者华斯勃尔(Fausbo|ll,Micheal Viggo)耗二十年(1877~1897)之力,详校取自缅甸、锡兰之原本而出版的《本生谈及其注释》(The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共为七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含因缘谈、本生故事五四七篇及注释。第七卷有编者的序说及索引。本书之全译本为德译本及日译本。日译本收在《南传大藏经》中。缅甸、泰国、锡兰等南传佛教国家所传,仅为巴利原文本,未加注释。

此外,汉译的本生经典籍,现存的有︰《六度集经》(八卷,吴·康僧会译,为现存汉译中最古而最重要者)、《菩萨本缘经》(三卷,吴·支谦译)、《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菩萨本行经》(三卷,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宋·绍德、慧询等译),此上均属综述多种本生,且以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另有以一部经专说一个本生故事的,如《长寿王经》、《金色王经》、《月光菩萨经》等。也有在经中兼述本生故事的,如《贤愚经》中有修楼婆王本生、尸毗王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杂宝藏经》中也有王子本生、睒仙人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其他各大小乘经中,散说一种乃至数种本生故事的也不在少数。
本生故事也散见于梵语文学故事集中,如《五卷书》(Pan~catantra)、《故事总汇》(Kathasa^ritsa^gara)及《本生鬘》(Ja^taka-ma^la^)等。

◎附一︰金克木《梵语文学史》第二篇(摘录)

在巴利语文献中,经里的《小部》所包括的一部叫做《本生经》(唐朝义净译作社得迦)的寓言故事集就是这一类的作品。巴利语的《本生经》是编在一起成为一部的,共有五四七个故事(内有重复)。汉译的佛经中有十几部这类著作,每部包括的故事数目从几个、几十个直到一二一个;此外还有一些是单独译出的以及在经律中夹杂的。巴利语的经注里面也还有很多故事。这一些寓言故事,无论是不是采取《本生经》的格式,都明显带有民间文学的印记,而且有的已是经过加工到了小说的程度。它们反映了佛教徒当时所联系的社会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揭露这些阶层的苦难和斗争,而加上佛教教义为指引。这一类故事和另外一种完全是夸张想像以至堆砌词藻的经和故事显然是两种风格,有两种来源,起两种作用。这些文献是经过长期发展而积累的。现在举例说明一下和史诗反映类似的社会矛盾并大体属于同一时代的故事。

所谓《本生经》是把寓言或故事加上头尾,指出其中的善人就是佛陀的前身,是个菩萨,而恶人就是佛的敌人,其他重要人物就是佛的弟子、信徒、妻子、儿子等等。这些故事是经过加工的,不仅思想上按照佛教要求改造过,而且艺术上也往往显出加工的痕迹,有的在当时水平说来可以算是很精致的艺术品。文体主要是散文,里面夹杂一些诗句。从汉译的同类书的纷繁可以推测当时有很多种集子流传。唐朝(七世纪)的和尚义净记述他在印度和南海见闻时,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里说,当时印度的戒日王要求臣下献出文学作品,一次得到五百册之多,几乎都是‘社得迦’,就是用佛本生故事做题材的作品。在印度的佛教壁画和雕刻中也有很多以本生故事为内容。晋朝法显和唐朝玄奘的记载印度情况的书中都对各地有关佛的本生故事的传说津津乐道。法显还说在师子国斯里兰卡奉佛在城中巡行时有著名本生故事的表演。我国佛教壁画中也有这类故事。可见佛教徒编订的这类作品流传的长久和广远。

《本生经》里的主要人物,除四分之一以上的故事中以动物形象出现以外,多数是些贵族,还有修道人、商人、手工业者、妇女。以贵族为主角的一些长篇故事更显露出时代的特点。下面举几篇为例。

巴利语《本生经》的第五三一篇是一个传奇式的作品。这相当于三国时译出的《六度集经》卷八的《遮罗国王经》(全书的第八十四个故事)。宋朝译出的另一部本生故事书《菩萨本生鬘论》卷二里也有这个故事的轮廓,但是文学性、人民性和斗争性都失去了,还加上了很多佛教的教理。这个故事说一个王子生得很丑,可是有极高智慧,擅长各种技艺。他按照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娶了一个极美丽的贵族公主。他因为自己丑,白天不敢相见。最后公主仍然发现了他的丑陋,回了本国。这王子又赶去用种种方法表现自己的手艺,要实现他自己所说的,‘让她回去好了,我要用自己的能力使她回来。’他弹琴奏乐,当各行学徒,做精致的陶器,画扇子,编花环,最后当了国王的厨子(奴隶),才见到公主,但仍受了她的骂。后来公主的女奴帮助他,也和公主起了冲突。最后七王来争公主,围了城;公主的父亲要把她砍成七块分给七王;她才折了骄气,去求王子打败敌人。在《本生经》里,这个故事有诗,有文,有曲折细致的描写,比汉译的传本加工更多些。这故事表现了有智慧有技艺的奴隶如何胜过贵族,平民的智慧和勇敢如何胜过贵族的姿容和骄傲。这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主题。它歌颂的不是贵族,而是奴隶,不是身份,而是技艺。

《本生经》第五四七篇也是一个王子的故事。这故事在汉译佛经中出现了不下七次之多。法显说锡兰的迎神赛会表演时提到它,义净也说它被写成诗歌传遍印度。汉译除《六度集经》卷二的一篇以外,独立的经就有两部。在义净译的律中也有这个故事。汉译称这个故事的主角为须大拿太子(巴利语本的名字不同,义净曾说明二名实指一人)。他完全被写成一个佛教的理想人物,布施一切,连自己的儿子也送给人去当奴隶。这个故事还有着使我们联想到《罗摩衍那》的情节。这位王子把保卫国家的大象送给了敌人。他父亲把他放逐到森林去。他的妻子愿跟他去受苦。关于他的放逐的描写以及他和妻子的对话正是《罗摩衍那》式的文章。从汉译也可以看得出原来的创作者所著重描写的是社会情况和劳累受苦的人(例如他的妻子)的感情。尽管它经过了佛教徒的全面加工,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出它所孕藏的民间传说的面貌。它所描写的当时社会的苦难(例如两个孩子被强迫带去做奴隶时的情景),以及所表现的作者的同情,是我们可以赞许的。就这一点可以说它是暴露奴隶社会的惨酷现实的,血迹斑斑的画面。

《本生经》也有明显地谴责贵族并且直接写到阶级斗争的故事。例如第七十三篇就是说一个忘恩负义的国王还不如蛇、鼠和鹦鹉。他的奴隶把他扔在河里要淹死他。他和那三个动物都被一个修道人救了。后来他要鞭死恩人的时候,人民知道了,大家合起来把这个暴君打死了。又如第五三七篇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一个杀人者的故事,其中说到一个国王吃人肉,派人暗地杀人,后来被发现了,臣民群力把他赶跑了。这个故事相当于汉译《六度集经》卷四〈普明王经〉和《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前者加了一些大臣劝谏国王不应残暴的话,后者比较详细地写了群众包围国王要杀他的情景。

从这些本生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徒和社会上的一般人民是有联系的,因而没有脱离文艺的源泉,能够吸收民间文学。巴利语文献的《小部》中有些佛教徒作的诗也略微反映出佛教的社会背景。这是巴利语文献所独有的,长老、长老尼的诗集。一部名为《上座僧伽他》,一部名为《上座尼伽他》。‘伽他’就是佛教徒的这种诗体的名字。

◎附二︰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四章(摘录)

‘本生’可分为二︰经师所传的‘本生’,在传述先贤的盛德时,以‘即是我也’作结;这就成为释尊的‘本生’,也就是菩萨的大行。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在说某人某事时,进一步说︰不但现在这样,过去已就是这样了。叙述了过去生中的故事,末了说︰当时的某某,就是现在的某某。这一类型的‘本生’,《僧祇律》最多,共存五十三则。《十诵律》与《根有律》,也有这一类型的‘本生’。然《僧祇律》的‘本生’,都在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中,而《根有律》特重于‘破僧事’。传说佛为了提婆达多(Devadatta)破僧,‘广说五百本生’,这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律的特色。

这一类型的‘本生’,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a^h!)系也是有的。与偷罗难陀(Sthu^lananda^)比丘尼有关的,《铜鍱律》有‘黄金鸟’,显然为‘本生’的体裁。《四分律》也有‘黄金鸟’本生;《根有律》说有︰‘宝珠鹅’(黄金鸟的传说不同)、‘贪贼’、‘丑婆罗门’、‘不贞妻’──四‘本生’。但是,《僧祇律》、《五分律》、《十诵律》,却都是没有的。与提婆达多有关的,《铜鍱律》有‘小象学大象’事。虽没有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而确是释尊与提婆达多的前生。‘小象学大象’事,《四分律》与《五分律》,都明确的是‘本生’体裁。《僧只律》的‘本生’很多,但有关提婆达多的,仅有一则──‘野干主’。关于提婆达多的,《铜鍱律》一则,《四分律》三则,《五分律》四则,《十诵律》一则,而《根有律》多达三十六则。在这一比较下,明确的可以看出︰上座部(Sthariva^h!)系统律部的‘本生’,有集中的倾向。重视佛教的问题人物,以提婆达多、偷罗难陀比丘尼的恶行为主,而广泛的传说,集录出来。这与《僧祇律》的本生,对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而说,没有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是非常不同的。这到底谁古谁今呢!

依律部所传的‘本生’,而论究成立的先后,是不能以有无、多少为准量的。

(1)先应确认‘本生’所表达的意义,这是关联于前生后世,善恶因果的具体化。善恶因果,是佛法的重要论题。然在佛法的开展中,一般的要求,不是抽象的原理、法则,而要有具体的因果事实,可以指证。于是,传述的古人善行,指证为‘即是我也’。对现在的释尊说,这是前生的善行、高德,而形成前后的因果事实;这是经师所传的‘本生’。律部中,举为例证的世间事──过去的人(畜生及非人)物,对现在的佛弟子,在传说中也成为前生后世的因果系;这是律师所传的‘本生’。

(2)经师与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同类的善恶因果;这是佛法中,善恶因果具体化的早期形态。我们知道,浑括而简要的佛法根本思想,是但说善恶因果,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但立善恶二性的大众部(Maha^sa^m%ghika^h!),就是这一思想的继承者。上座部的特色,是三性论,于善、恶外,别立无记性。分别说部,及从先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中的‘持经者’,都立三性说。说一切有部论师,及犊子部(Va^tsi^putri^ya^h!),成立四性说︰善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无覆无记性。‘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的异熟因果,在上座部系,尤其是说一切有部论师中,发扬广大起来。如认清佛法思想的开展历程,那末律部本生所表现的,具体的因果事实,正是初期的善因善果,不善因不善果的说明;与大众部的思想,最为契合。同类的善恶因果说,在上座部中,渐为异熟因果所取而代之(‘譬喻’),但仍或多或少的,留存于上座系统的律部。

(3)在部派中,学风是不尽相同的。从上座部而流出的阿毗达磨(Abhidharma)论师,是究理派。对于‘本生’、‘譬喻’等,取审慎的抉择态度。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诸传所说,或然不然’。属于《十诵律》系统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说(大正23·509b)︰‘凡是本生、因缘,不可依也。此中说者,非是修多罗,非是毗尼,不可以定义。’

‘本生’、‘因缘’、‘譬喻’等,与经律相结合,而不是经律的实体;这是不可以作为定量的。所以重阿毗达磨的学派,对于本生、譬喻,不予重视。为罽宾(Kaspi^ra)论师所重的,‘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的《十诵律》,真正的意义在此。铜鍱部(Ta^mra-s/a^ti^ya^h!)重律,也有发达的阿毗达磨论。《铜鍱律》仅有‘黄金鸟’本生,及‘小象学大象’,可与《十诵律》作同样的理解。反之,大众部是重于修证,重于通俗,重经法而没有阿毗达磨论的(晚期也有)。《僧只律》保持了简略的,杂乱的古形(律藏的全部组织,《僧祇律》是古形的,下文当加以证实),却富有同类因果的‘本生’。在说一切有部中,本为持经者(上座部本重经)所用的《根有律》,有非常丰富的‘本生’与‘譬喻’。所以论究律中的‘本生’,有无与多少不一,有关学风的不同,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铜鍱律》仅‘黄金鸟’为‘本生’,还有近于‘本生’的‘小象学大象’。《铜鍱律》编集完成时,当时的佛教界,就只有这二种‘本生’吗?还是学风不同,简略而不多采录呢?仅有二项,而与上座部的其他律部,特重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恰好相合,这是不能不引为稀奇的!上座律与大众律,对于风行古代的‘本生’,态度是显然不同的。同类因果的‘本生’传说,是古老的,与大众部的思想及学风相合。所以在《僧祇律》的编集中,保存的最多。铜鍱部是重论的,与某人某事相结合的‘本生’传说,在《铜鍱律》的编集中,仅保留了上座部系所特重的,有关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的‘本生’。律部的集成,与部派成立的时期,相去不能太远(集成定本,以后只能有多少修正与补充,不能有太大的变动)。说一切有部──经师与论师分化时期,比化地部(Mahi^s/a^saka^h!)、法藏部(Dharmagupta-ka^h!)、铜鍱部要迟一些。那时的说一切有部律,提婆达多的‘本生’,已经不少。论师系加以删略,重为编定,成为《十诵律》。持经的譬喻者,继承旧有的学风,扩充(‘譬喻’部分更多)改编,成为《根有律》。

[参考资料] 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宫本正尊编《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干潟龙祥《本生经类の思想史的研究》;M. Winternitz着·中野义照译《印度文献史》;Rhys Davids《Bud-dhist Birth-Stories》;E. Senart《Essai sur lale/gendedu Buddha》。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修多罗】
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法也、常也,乃圣教之总名。今言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伽陀】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事】
<一>梵语 iti-vr!ttaka, ity-uktaka,巴利语 itivu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伊帝目多伽、伊帝越多伽、一目多迦、一筑多。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其义有二:(一)若是梵语 iti-vr!ttaka,即“如是之事”,译作出因缘、本事经、本事说,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二)若系梵语 ity-uktaka,即“如是言说”,译作如是语经、此事过去如是。后者乃指以“佛如是(斯)语”开始之经。在巴利语三藏之小部经典第四分中,共收集一一二经,即如是语经(Itivuttaka),性质相当于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所说之“如是语经”。(瑜伽师地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乘义章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参见:如是语经)2366)
 <二>凡七卷。为本事经之略称。玄奘译于唐永徽元年(65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于现存巴利经典中之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现代学者多推测此二经出于同一源流,惟巴利本如是语经共由四篇一一二经所成,比本经少二十六经。  
  又十二部经中之“本事”,其原语语意有二:(一)系汇集佛陀或佛弟子过去世本生故事之经典,(二)指以“佛如是言说”为开始之经典。然本经之内容皆仅以“如是语”为每一经之起结,结构方面则以法数之次第增加为基础,并未包含任何本生故事。于汉译经典系统中,古来皆以本经摄属阿含经典,现代学者甚至认为本经乃阿含经典中之最早成立者,或与最古者先后成立。又明代智旭大师认为,自经中所阐示之教法内容观之,本经应属杂阿含经;然现在一般学者多从本经递增法数之体裁而主张应属增一阿含经。
 又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所载,除本经之外,另有一卷本之本事经,然以(大五五·六七八中):“文言冗杂,义理浇浮”,古来皆视之为伪经。(大唐内典录卷五、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八、南北两传の本事经(渡边海旭,壶月全集上卷))p1959 FROM:【佛光大辞典】

【伽陀】
(饮食)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见:何伽陀)。【又】(术语)Ga%tha%,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三十二字者,谓之为首卢伽陀S/loka。二别,必以四句而文义具备者,不问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谓之结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别二种,因而通之伽陀,单译为句,别之伽陀,译为颂。次,结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种:一单独结句以演法义,又赞叹佛德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伽陀,译为孤起颂,或不重颂。二前说之散文经义重结于伽陀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祇夜Geya,谓为应颂,或重颂。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别。嘉祥法华义疏三曰:“偈有二种:一首卢偈,凡三十二字。盖是外国数经之法,数经之法者,莫问长行与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卢偈也。”净土论注曰:“偈是句数义。”(此首卢伽陀之释)。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西域记三曰:“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伽陀此方当颂,或言摄,言诸圣人所作,不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陀。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陀,或言伽他,讹也。旧言偈者,亦伽陀之讹也。”(已上结句伽陀之总释)。大乘义章一曰:“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玄义一下曰:“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法华玄论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云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已上结句伽陀之别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学习解说]:

我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证入佛慧,以前我从未说过你们将会成佛,那是因为时机未到,今日正是时候,所以要为你们演说大乘经

我有九部法(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都是随顺众生根器而次第演说,为令众生契入大乘佛法,因此今日要为你们演说妙法莲华经


名词解释:

【九部经】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征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咨,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9楼~20楼 共用时2.5小时)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学习解说]:

舍利弗,我也是这样,深知众生有种种欲望和执着,所以随顺众生因缘,以种种譬喻、善巧方便为他们说法

舍利弗,随顺众生因缘次第说法是为了让众生能够获得一佛乘证入佛智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学习解说]:

舍利弗,十方世界无有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更何况是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舍利弗,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要知道在这劫浊乱世中,众生烦恼之心贪嗔痴深重,造作各种不善业,诸佛才以善巧方便将一佛乘分为三种修行方法教导众生

舍利弗,如果我的弟子认为自己是阿罗汉、辟支佛,却不知道诸佛如来教化菩萨只有一佛乘的话,此人非佛弟子,不是阿罗汉、辟支佛


名词解释:

【垢】
梵语 mala。烦恼之异名。指污秽心之垢物。又以贪、嗔、痴称为三垢,故有烦恼垢、尘垢、垢秽、惑垢、染垢等名词。此外,烦恼垢系由根本烦恼所流出,其相污且粗,故亦以“心魔贼”喻称之,谓其能贼害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善法。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垢属于小烦恼地法之一,而以恼、害、恨、谄、诳、憍等合称六烦恼垢,略称六垢。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举出:欲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盖为烦恼之垢腻,称作心垢。同论卷二十复举出:疑、不思惟、怖、悲、恶、睡眠、过精进、软精进、无能、若干想、著色等,称为十一心垢;希望、嗔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燋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诤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称为二十一心垢。(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五)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

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学习解说]:

舍利弗,这些比丘、比丘尼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认为自己在生死界中是最后的身体,很快将获得究竟涅槃,便不再志求无上菩提,要知道这种人是增上慢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真有实证阿罗汉,哪有不相信一佛乘的道理,除非佛灭度后,现前没有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灭度后,很难有人能受持读诵解义此经,如果值遇其他诸佛,方能决定明了其义理,舍利弗,你应当一心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受持佛说的话,诸佛如来从不说虚妄语,要相信没有其他乘,唯有一佛乘


名词解释:

【信解】
(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了】
(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6、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以佛之知见觉悟众生,为令众生证入佛之知见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常以一事教化菩萨,就是以佛的知见开示教法使之觉悟,舍利弗,如来只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没有二乘、三乘,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都是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都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出世后,也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亿佛土中,诸佛世尊为令众生获得利益,也是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一切诸佛教化菩萨都是以佛的知见开示众生,以佛的知见觉悟众生,为了令众生证入佛的知见!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示悟】
(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5、诸佛世尊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
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候不到不会说,时候到了才会说

此妙法犹如优昙钵花,一开即敛不容易看见,舍利弗,你们应当相信佛所说的话无有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缘次第说法,义理难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佛是以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演说诸法,此法并非靠思维而能理解,唯有佛与佛之间才能明白,为什么呢

因为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

舍利弗,什么是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在世间呢,诸佛世尊出现在世间是为了令众生:
开佛知见(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
示佛知见(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悟佛知见(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
入佛知见(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舍利弗,这就是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和意义


名词解释:

【开示悟入】
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依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诸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即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间。关于“开示悟入”之解释,法华文句卷四上,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之:(一)就四位而言,四位系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大阶段。(1)以“开”配当十住位;谓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无明,开显如来藏,而见实相之理。(2)以“示”配当十行位;谓于此阶位,惑障既除,知见之体亦自彰显,此“体”圆备万德,故举凡法界之众德,无不一一显示分明。(3)以“悟”配当十回向位;谓于此阶位,既已除障显体,明了法界众德,则必事理融通。(4)以“入”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融,故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一切智)海。
 (二)就四智而言,(1)以“开”配当道慧;谓于“实性”之中得以开发佛之智见。(2)以“示”配当道种慧;谓能了知十法界中诸道之种别,并了知解惑之相,一一皆为佛之知见所显示者。(3)以“悟”配当一切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即了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一切种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相”而识知种种行类相貌,此即入于佛之知见。
 (三)就四门而言,四门系指天台圆教所立之四法门。(1)以“开”配当空门;谓于空门所诠“一空一切空”之理中得以开发佛之知见。(2)以“示”配当有门;谓有门所诠“一有一切有”之理即显示佛之知见。(3)以“悟”配当亦空亦有门;谓了达“一切亦空一切亦有”之理即体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非空非有门;谓证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之理即入于佛之知见。
 (四)就观心而言,此系由天台宗所说“一心三观”中来直接阐释此开示悟入之理。三观,指空、假、中三观。(1)谓了观“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且此观明净,无有疑滞,故名为“开”。(2)又此一观境虽不可思议,然能于空、假、中之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滥,故名为“示”。(3)谓空、假、中之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名为“悟”。(4)空、假、中之三观并非个别存其空、假、中三者,而系齐照空、假、中于一心之中,故名为“入”。(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义记卷三、法华经玄义卷五上、维摩经玄疏卷四、法华义疏卷三(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三末、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台宗二百题卷十五)p5305 FROM:【佛光大辞典】

【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开启众生本有的佛性,使其显现出来。‌‌

具体来说,开佛知见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的智慧,但由于无明遮蔽,未能显现。通过修行,可以破除无明,开启本有的佛性,显现出智慧之光。这一过程包括破除无明、开启佛性、显示佛知见等步骤。

开佛知见在佛教经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法华经》中提到“开示悟入”是佛出世的本怀,强调了开启智慧的重要性。— 摘自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4、业障深重及增上慢者无缘听闻法华经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对舍利弗说:你已经三次祈请了,怎好不为你解说呢?你们要仔细听认真思维,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世尊说完这些话以后,会中有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人从座而起,礼拜佛后退出法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些人业障及我慢心都比较重,他们未得圣法却说已得,为证圣道却说已证,因为这些过失所以不能安住法会

世尊也是默然允许他们离开没有阻止

这时,佛对舍利弗说:法会留下来的这些众生都不是小枝小叶,他们的心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舍利弗,那些我慢的人退出法会也好,你们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舍利弗说,非常期待佛为我们解说


名词解释:

【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得谓得】
指未得圣法而谓已得,由此而起慢心,为一种增上慢之心。其同类用语尚有未见谓见、未知谓知、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经论中常以此类用语形容尚未完成修行境地,却生起自大自是的傲慢心之修行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七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十诵律卷二、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大乘义章卷五末)((参见:慢)5812、“增上慢”5965)p193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主题

9347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6137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8 10:33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18楼 共用时2.5小时)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唯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  唯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再次对佛说:唯愿佛为我们演说!今日法会中这些百千万亿佛弟子们,由于生生世世接受佛的教化,他们一定能心生敬信之心

舍利弗接着以偈颂再次对佛说:

无上尊胜的佛,请您为我们演说妙法,我及会中无量众生都能心生敬信心,佛曾生生世世教化我们,所以我们都一心合掌,心生大欢喜等待佛的开示


名词解释: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0-22 20:35 , Processed in 0.0928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