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0-6 10:5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11 17:38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最方便简短且完整的观行法门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7:3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11 17:39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佛子。譬如比丘。入遍处定。

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风解。以如是解。摄持其心。

修慈之人。亦复如是以慈胜解。庄严摄持。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譬如比丘,入遍处(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定(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

对于一切物,都作地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水、火、风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以如是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摄持其心。

修习慈心之人,也是如此,以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胜解(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庄严摄持。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遍处】:遍处者,谓于遍满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心心法,是名遍处,遍满者其量广大周普无边。此复十种,谓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皆悉遍满。问何故于遍处建立地等?答由此遍处观所依能依色皆遍满故,若于此中不建立地等。遍处者,即离所依大种亦不能观青等所造色为遍满相,是故为观所依能依皆悉遍满建立地等,余随所应如解脱中说,谓无边空处等。当知此中依解脱故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由遍处故成满,若于彼得成满,即于解脱究竟。遍处作何业谓善能成办解脱所缘?遍满流布故。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定】:(术语)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梵名三摩地Sama%dhi,译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义也。是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1、解释文义。2、知解义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就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涅槃经说:“慈即如来,如来即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思惟。我今所与众生安乐。但唯是想。如幻如化。

譬如幻师作所幻事。我亦如是。与诸众生种种安乐。又如幻物无有自性。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

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

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

[末学解说]

还应思惟(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我现今所与众生安乐(身安心乐也),此种想念,如幻((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如化((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以禁咒禅定等变化现出种种之物名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以譬一切诸法之实无性

譬如幻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作所幻事,我也是如此,所与诸众生之种种安乐(身安心乐也),也如同幻物没有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

一切众生,也都是如此,本来无我(无有实我)、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性。

又如同渴鹿((喻)世人愚痴无明,妄想执著,有如渴鹿见到阳焰,以为是水,拼命前奔,结果白忙一场),于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当知也应如此。

又如同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皆是如此,无有我性。

注解:
【思惟】:(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智度论六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维摩经方便品曰:“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参见: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化】:(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以禁咒禅定等变化现出种种之物名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以譬一切诸法之实无性。智度论六曰:“是变化复有四种:欲界药草宝物幻术能变化诸物(是一),诸神通人力故能变化诸物(是二),天龙鬼神等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是三),色界生报修定力,故能变化诸物(是四)。如化人无生老病死,无苦无乐亦异于人生,以是故空无实,一切诸法亦如是,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诸法如化。”(参见: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幻师】:梵语 ma^ya^-ka^ra。又作幻士、幻人、幻术师。即行幻术之人,能于无实体者变化而现之。经论中多用之为譬喻。幻术不仅行于印度,我国之道士与日本之阴阳家亦传习之,即西欧古传说中之魔术师,其术称为幻术、外术、咒术、符术、魔术,亦称为外法、魔法。(大乘入楞伽经卷二、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幻师颰陀神咒经、大智度论卷四十四、卷五十)p1391 FROM:【佛光大辞典】

【自性】:(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渴鹿】:(喻)世人愚痴无明,妄想执著,有如渴鹿见到阳焰,以为是水,拼命前奔,结果白忙一场。楞伽经说:“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焰时,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又如梦中见种种物。梦心分别。谓为实事。及至觉时。了无所在。

应知诸法皆亦复然。如瞖目者。于净空中。见种种物。谓之为有。

其人后得阿伽陀药。治眼瞖尽。所见之物。悉皆随灭。

如是众生。以有身见及边见故。而有我想。

若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亦随止息。

是故我应如是修慈。如从梦觉。离我我所。

[末学解说]

又如同梦中见到种种物,以梦心分别,认为是真实之事。到醒来之时,一切都不存在。

应当知道诸法也是如此,如同眼疾者,在净空中,见到种种物,认为是实有。

此人后得阿伽陀药(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治愈了眼疾,而之前所见之物,也全都随之消失了。

像这样的众生,因为有身见(执著身体为实有的邪见,为五见之一)及边见(偏向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的缘故,所以有我想(思惟有实我之妄想)。

如果能够获得智慧药,灭除此见,所有我想(思惟有实我之妄想),也会随之止息。

所以我应当这样修习慈心,如同从梦中觉醒,断离我(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

注解:
【阿伽陀药】:阿伽陀,梵语 agada。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为健康、长生不死、无病、普去、无价,后转用作药物名称,尤指解毒药而言。阿伽陀药又称不死药、丸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于陀罗尼集经卷八详载其制法。(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莲华顶阿伽陀品、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五)p3617FROM:【佛光大辞典】

【身见】:执著身体为实有的邪见,为五见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边见】:偏向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五见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想】:(术语)思惟有实我之妄想。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术语)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为外道,否定之者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论一曰:“我谓诸蕴世俗假者。”智度论一曰:“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梵语 a^tman。 音译阿特曼、阿坦么。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乃印度思想界重要主题之一。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存在与缘起性之关系,否定永远存续(常)、自主独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等性质,而强调“我”之不存在、不真实。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当知。此修慈者。乃至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常得六种梵天之福。

若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应当知道,此修习慈心者,乃至还未能离于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未能不起我(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之见,常可获得六种梵天之福报。

如果能舍离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断离我(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都能获得除灭,不久当能证得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术语)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外道认定我者为外道,否定之者为教。唯识论一曰:“我谓主宰。”述记一本曰:“我如主宰者,如国之主有自在故,及如辅宰能割断故。有自在力及割断力义,同我故。或主是我体,宰我所。或主如我体,宰如我用。”佛教指五蕴之和合者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论一曰:“我谓诸蕴世俗假者。”智度论一曰:“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梵语 a^tman。 音译阿特曼、阿坦么。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体,此主体潜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而支配统一个体。乃印度思想界重要主题之一。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存在与缘起性之关系,否定永远存续(常)、自主独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等性质,而强调“我”之不存在、不真实。FROM:【佛光大辞典】

【我所】:(术语)我所有之略,自身为我,自身外之万物谓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所】:我所有的简称。有我见的人,对于身外之物都认为“我所有”,叫做“我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一切菩萨。皆应如是修习慈心。汝以修慈。名为慈者。

佛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销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之所爱敬。


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得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或得三昧。或得法忍。或得入于陀罗尼门。

其心安隐。无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苦。必生清净极乐佛国。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一切菩萨,都应当这样修习慈心。你因为修慈,名为慈者。

佛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得闻此修慈经者,则能够销灭无始时以来的诸恶业障(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远离众病厄,受到一切人之所爱敬(爱敬尊贵之人也)。

于其中间,或至临终,必能得以奉见十方诸佛,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或证得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或证得法忍(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许、忍可、安忍,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或得入于陀罗尼门(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

其心安隐,没有死畏,永离一切诸恶道(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此外,四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五恶道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苦,必能往生清净极乐佛国。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业障】: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爱敬】:(术语)爱敬尊贵之人也。无量寿经上曰:“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忍】:<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谓对于诸经所说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且能勤学读诵,而安住于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许、忍可、安忍,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于法实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别。苦法忍系指于“见道位”之时,信忍欲界苦谛之理;道法忍则系信忍道谛之理。又大乘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位中信忍无生之理,称无生法忍。
 此外,尚有种种法忍:(一)为生法二忍之一。此法忍有二:(1)于非心法之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能堪忍而不恼怨。(2)于心法之嗔恚、忧愁等诸烦恼,能安忍而不厌弃。(二)为三忍之一。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五一中):“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又称无生忍、不起忍等,意即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中。(三)为六忍之一。六忍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法忍即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了知一切法空无所有之理,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导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称法忍。((参见: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六忍”1265、“忍”2889)
 <二>南北朝梁代僧。江陵人。于天皇寺出家,受具足戒后,以诵法华、维摩为常课。后至覆舟山岩居自静,所栖息之岩窟,仅能容膝。三十余年,木食麻衣,一袭破衲而已。后示寂于窟中,世寿六十七。(续高僧传卷十二)
 <三>(1842~1905)清末僧。河北蔚州人。((参见:法忍本心)3351)p3351  FROM:【佛光大辞典】

【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恶道】:为“善道”之对称。与“恶趣”同义。道,为通之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于死后趣往之苦恶处所。系对所趣之依身及器世界之总称,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此外,四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五恶道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恶趣)4950)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譬如有人。于三界中。盛满七宝。日以三时。奉施如来。尽于一劫。

其人功德。应知亦尔。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如来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诸来梵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譬如有人,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中,盛满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每日以三时(晨朝,日中,黄昏也),奉施如来,尽于一劫(即一长时。劫为劫簸(梵 kalpa)之略称,乃分别时节之意)。

其人的功德,应当知道也是这般,何况有能修习之者,假使无量诸佛如来于一劫中,说其功德,犹不能说尽。

佛陀演说此经后,弥勒菩萨摩诃萨,及十方国土,所有前来之梵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时】:(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参见:正像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劫】:<一>即一长时。劫为劫簸(梵 kalpa)之略称,乃分别时节之意。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以时间之最小单位称为念,最大单位则称为劫。释迦氏谱(大五○·八四下):“劫波,此土译之名大时也。此一大时,其年无数,假以喻显,方可委知。”(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大智度论卷七)((参见:劫)2811)
 <二>指一次之灾厄。此系就世间之成坏而言。p45  FROM:【佛光大辞典】

【信受奉行】:谓信受如来所说之法而奉行之。多于佛经文末用之。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四下):“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p3717  FROM:【佛光大辞典】


===============================================

针对这段内容
我今所与众生安乐。但唯是想。如幻如化。譬如幻师作所幻事。我亦如是。与诸众生种种安乐。又如幻物无有自性。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来无有我我所性。又如渴鹿。于阳焰中。妄生水想。勤苦奔逐。我心行慈。当知亦尔。又如阳焰。水不可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我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一、修习慈心,不应有分别心,当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要知道
分别心是来自于无明愚痴
对于法界(宇宙)真相不明白不透彻,有执着妄想欲望,这时候就会有分别心

所以分别心是来自于根本无明,是来自于愚痴,是来自于妄想欲望执着

所以什么是分别心,其实就是愚痴心,就是妄想心,欲望心,执着心——[问题解析]什么是分别心?吃素不吃肉是分别心吗?
佛法中的真平等,不会有对立,不会有苦难,这就是平等的真义,真正的平等

平等就如其字义,就是平等,就像一种禅定,所以,不会死亡,而是进入一种真平等的同化状态中

当然,这决定于心念,相由心生,心是根本——平等

二、修习慈心,不应贪着追求获得功德利益

要知道
以佛法的[实相义](甚深佛法)来说
功德其实不是一种回馈或者回报,
其实功德并不是由别人给的, 也不是做了什么善事的回报
功德是众生原本俱足的, 不需要往外求, 因为功德其实就是佛性本体显露的圆满展现
当我们究竟显露自己原本圆满的佛性,我们就和佛菩萨一样,我们就和佛菩萨有一样的功德
因为佛性平等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是指众生原本俱足的能力
所以实证佛性本体才是真正功德, 也就是成为佛菩萨才有功德
因为功德是指佛菩萨真正清净自在平等慈悲神通变化的能力

以功德的[方便义]来说
我们一般初学佛者所想要的功德福报,其实只是[有漏布施]的因果回报
例如,我们给人一个微笑,对方就给我们一个微笑, 这是因果回馈,反作用力
但是真正的功德不需要回馈, 真正的功德是本体佛性的清净自在, 不被轮回控制, 所以能超越六道轮回
因此佛在经上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如果是有漏的(无法三轮体空)就不是波罗蜜(究竟圆满到达彼岸)
因为[一切方便义的功德]都是为了逐渐让众生恢复原有圆满佛性, 究竟到达彼岸(原本平等无差别的圆满佛性)
[念佛][持咒][诵经][施食][放生][回向][发愿][善行][六度]...等等一切佛法[方便义功德]都是如此——[功德]的[方便义]和[实相义]

三、修习慈心,不应有【我】【我所】见

要知道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而如果把这种「虚妄性」中的「假我」当成真实,这种认假为真的知见就叫作「恶知见」

相对来说,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也就是,真实的原理,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对众生的观念都有矫正作用,能让众生逐渐契入真实。
反之,妄念,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不应该执着虚妄。简单说就是:『真理到哪里都是真理!』。

至于「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这些以前讲过许多次,可以参考下面文章和经文:
【真密&真皈依】《涅槃经》:「如来秘藏真实义」、「真归依处」即是「佛性」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0 14:0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10 14:42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复应想念。一切众生。皆于诸佛座前而坐。佛为演说修慈之行。

如我今时之所修习。言音美妙。悦可其心。令诸众生。获最上乐。

譬如有人。得甘露浆。而以洗沐。 息除劳苦。形神休畅。

此亦如是。以法沾心。灭诸烦恼。身心寂静。永得安乐。

[末学解说]

还应当想念(思想念虑)。一切众生。都于诸佛座前而坐。佛陀为其演说(谓集众人而对之讲说如来深妙之理。古用说法、谈义、劝化、唱导、说教等名称)修习慈心之行法。

就如同我今时之所修习。佛陀言音美妙。悦可其心。能令诸众生。获得最上乐。

就好像有人,得到了甘露浆((喻)如来所说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如人在热天喝了清凉的水,热恼消除,心意快乐),用以洗沐,消除所有劳苦,形神休息舒畅。

如同这般一样,以法沾心,灭除种种烦恼,身心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永得安乐(身安心乐也)。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说】:梵语 nirdes/a,巴利语 niddesa。谓集众人而对之讲说如来深妙之理。古用说法、谈义、劝化、唱导、说教等名称。此一名称散见于诸经典,如无量寿经之“宣畅演说”、金刚顶经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八十华严卷六之“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等均是。此外,就个人意见对众人阐述某一主题,必须说理明达有据,辞义清晰易辨,必要时须用手势或姿态加以辅助说明,亦称为演说,又作演讲、讲演、讲话。p5825 FROM:【佛光大辞典】

【甘露水】:(喻)如来所说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如人在热天喝了清凉的水,热恼消除,心意快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静】: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宝幢幡盖。衣服等物。所有微尘。光明朗曜。出过于日。

柔软细滑。如触天身。所出之香。如牛头栴檀。其色清净。如毗琉璃宝。一切物像。皆于中现。

又应想念。彼诸如来一一如来身之微尘。柔软光色。转加殊胜。比前微尘。逾百千倍。

[末学解说]

还应想念(思想念虑),像这样的一切宝幢(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幡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衣服等物,所有微尘,光明朗曜,超过于日。

柔软细滑,触感如同天身。所发出之香。如同牛头栴檀。其色清净,如同毗琉璃宝物,一切物像,都在其中显现。

又应想念(思想念虑),那些诸如来,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如来,身上的微尘,柔软光色,转加殊胜,比前面讲的微尘,要超越百千倍。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宝幢】:<一>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宝严饰。据大日经疏卷五载,幢上置如意珠,故称宝幢。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诸经要集卷四)
<二>司音乐之天神。据弥勒上生经载,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为宝幢,能自其身雨七宝,散于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于虚空,不鼓而自鸣。(观无量寿经)
<三>乃指宝幢如来。p6759 FROM:【佛光大辞典】

【幡盖】:(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琉璃】:(人名)Viru%d!haka,国王名。又称流离王,琉璃王,娄勒王,维楼黎王,楼黎王,毗娄勒王等。新作毗卢释迦王,毗卢宅迦王。生时与琉璃宝俱,故号毗琉璃,又由大夫人之谶,而名恶生王。舍卫国(新曰室罗伐悉地国),波斯匿王(新译胜军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弑父王而嗣位,又以旧怨灭迦毗罗城之释种。西域记六曰:“毗卢释迦王,旧云毗流离王,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毗卢宅迦王,旧言毗流离,一也。”琉璃王经曰:“舍卫国王,时有太子,名维楼黎。产育之初与琉璃宝俱,因以为号。”毗奈耶杂事七曰:“胜鬘夫人至九月满,便诞一男,容貌端严,人所乐见。经三七日聚会宗亲欲为其儿施立名字,(中略)时大夫人谓群臣曰:我岂先时不作是语。观斯婢女(指胜鬘即末利夫人),身形美触,必当丧我憍萨罗城。大臣白言:诚有斯语。此子未生,国大夫人已为作不祥之记。应与此儿名为恶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观察。我所思念。一切众生。

性空无我。如梦如幻。如阳焰如眩瞖。

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性皆空本无有我。

凡夫无智。于彼妄执。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脱生死。

[末学解说]

还应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我所思念,一切众生,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

如梦((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如幻((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如阳焰((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飏焰,或单曰焰,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如眩瞖。

一切诸佛,也都是如此。自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皆空,本来就没有我。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没有智慧,在其中妄执(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认为有我自性,所以不能解脱生死。

注解: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FROM:【佛光大辞典】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梦】:(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以是故言如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也,故以譬一切诸法之无实。智度论六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维摩经方便品曰:“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参见: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阳焰】:(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飏焰,或单曰焰,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同注曰:“渴见阳焰,惑以为水。”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智度论六曰:“如焰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维摩经慧远疏曰:“阳焰浮动,相似野马。”止观一上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飏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性】:(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执】:(术语)虚妄之执念也。又执著虚妄之法也,把而不离曰执。法华经方便品曰:“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释门归敬仪中曰:“无始妄习执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执】: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著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上):“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又(大三二,五五七中):“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依唯识宗所说,我执、法执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二种:(一)分别起之我执与法执,系受邪教及邪师等说之影响,由后天而起,乃吾人经验上的意识现象之领域,故此类妄执易断。(二)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乃吾人生起分别意识以前本来具有者,即无始以来,为执著我、法之虚妄所薰习而与生俱来者,此乃真正之妄执。
 俱生起之我执与法执其“相续”分为间断、无间断二种。前者属现象的意识作用之第六意识,后者属于较第六意识更微细之第七末那识,故末那识为妄执之根源,亦即其当体。末那识最显著之作用,系以阿赖耶识之见分为对象,于见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以此执著实我、实法。其本质为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又于末那识所起之我执与法执极微细而难断,若多修习殊胜之生空观、法空观则能断除。p234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观察。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

凡夫之人。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

乃至未了心之自性。齐尔许时。如在梦中。妄着诸境。

[末学解说]

还应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一切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体相(体与相之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之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微细,都为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

凡夫之人,以自己的分别(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而生出种种境界。又在自己的分别中,被自我系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吾人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乃至未能明了心之自性。与之相同的感受,就如同在梦中,虚妄执着于诸境。

注解: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体相】:体与相之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之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盖体者,为一、绝对、无限、真常之法性;而相者,则为非一、相对、有限、非常之法相。
 法相宗与法性宗对体、相之说法各异。法相宗谓于能依之相外,另有所依之体;即于依他起之万有之相外,另有圆成实之真如为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所依之大地存在。法性宗则谓能依之相乃所依之体,而赅通依他起之万有之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p6931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杂语)思量识别诸事理曰分别,是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为心心所之异名也。法华经曰:“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发智论一曰:“法归分别,圣归涅槃。”成实论三曰:“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唯识述记七末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俱舍光记二十曰:“毗婆阇(Vibha%jya)名分别。”三界之心心所以虚妄之分别为自性,即妄于无我无法之上,而分别我法也,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慧。慈恩寺传七曰:“菩萨以分别为烦恼,而分别之惑坚类金刚,唯此经所诠无分别慧,乃能除断,故曰能断金刚般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系缚】: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吾人的身心,使不得自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观察。一切三界皆悉是空。空不碍空。我今慈心。犹为狭小。

又应思念。如一切众生及以诸佛。性空无我。

当知我身亦复如是。一切国土亦唯想念。作是解已。

[末学解说]

还应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一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全都是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空不会碍空。我现今之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犹为狭小。

又应思念,如同一切众生及以诸佛,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无我(无有实我)。

应当知道,我身也都是如此。一切国土也应唯此想念(思想念虑)。作这样的解悟后。

注解: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观察。彼诸所有一切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三世诸佛国土。

是诸国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所有佛国。

三世诸佛三世众生。及以三世庄严之事。皆悉具足。

三世劫数入于一念一一念中。三世诸佛。坐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或入禅定。或说妙法。或飡美食。或饮甘露。

一一佛前。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而坐。

三世快乐。充满其身。亦自见身。在诸佛所。受于如是三世安乐。

[末学解说]

还应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那些诸所有一切微尘。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微尘中。都有三世诸佛国土。

这些诸国土,最极清净,超过于前所有佛国。

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三世众生,以及以三世庄严之事,全部具足。

三世劫数入于一念((喻)极短的时间),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念中,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坐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或入禅定。或说妙法。或飡美食。或饮甘露。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前,三世菩萨及阿罗汉,围绕而坐。

三世快乐,充满其身。也自见身,在诸佛所,受于像这样的三世安乐(身安心乐也)。

注解: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念】:(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应想念。一一念中。我三世身。各持无量上好供具。而以供养一切诸佛。萨声闻。及以施与众生之类。

于一一念。从其身出种种香云。云中复有无量宝盖。庄严绮饰。弥覆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及以六趣众生之上。

其云复雨天之甘露及坚黑牛头栴檀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皆从空中。缤纷而坠。

电光烈曜。如日舒景。雷音震动。闻者悦豫。一切诸佛菩萨声闻。及诸众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四威仪中。其身恒受最上安乐。

[末学解说]

还应想念(思想念虑),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念中,我的三世身,各持无量上好供具,而以供养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以此布施与众生之类。

于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念,从其身体生出种种香云(香烟为云形者)。香云中又有无量宝盖,庄严绮饰,弥覆一切诸佛如来、菩萨、声闻,以及以此弥覆六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阿修罗趣、人趣、天趣。趣是趣向之义,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众生之上。

其香云还有雨天之甘露,以及坚黑牛头栴檀香末。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芬陀利花。妙香花。妙意花。皆从空中,缤纷而坠落。

电光烈曜,如日舒景。雷音震动,闻者悦豫。一切诸佛、菩萨、声闻,以及诸众生,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四威仪(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中,其身恒受最上安乐(身安心乐也)。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香云】:(杂名)香烟为云形者。最胜王经六曰:“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阿修罗趣、人趣、天趣。趣是趣向之义,众生受报,皆由因趣果,故六道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威仪】:(名数)一行,二住,三坐,四卧。此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谓之四威仪。菩萨善戒经五曰:“威仪苦者名身四威仪: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卧。菩萨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此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释氏要览下曰:“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

以上佛经内容中,讲到了【性空无我】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进行学习

1.【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无我】: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关于【空】

透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空】相关内容

二、关于【无我】

首先,应弄明白【我】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这是说:「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真我」与「假我」

然后,再来思维【无我】

善知识教导
关于[无我]两字,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次第或场合或心境,会有不同的影响

心境如果对了,可以光明无碍
但是,心境如果狭隘了或受到世俗影响,也可能堕入小乘
而又如果在世俗论坛中以此ID为号,又像是招摇撞骗

所以,这是很容易大好或变成大坏的两个字

你们可以详细思维探讨,这对观察法性和众生性有帮助
===============================
下面只简短解说,提供参考,其他留给大家思考

如果是因为自己身心上的问题,例如被病痛所苦,而以[无我]为号,希望空掉我而舍掉病苦
从次第上来说,这也是可行的,这是属于[凡夫]入[小乘]的阶段,对初学者来说是可以的

不过,如果原本的称号是大乘的[蓮心],以佛性本心为号,发露种种善性和菩萨性
却因为自己凡夫病苦而堕入凡夫心性,想以[无我]来舍苦
这反而就是从大乘本心堕入为凡夫心(执着病苦)或小乘心(以小乘无我来舍苦)

但是,如果是为了普渡众生而入众生界,而发起广大无我心,这却又是属于大乘心
当然又与上数几种情况不同了

所以,无我两字,根据众生次第与心量不同,情况与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以[法性]和[众生性]来看[无我]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14:0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9 14:43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又应想念。如是六道一切众生。皆同威仪。色相相似。

其身柔软常有香气。丈夫之相。具足庄严。离诸苦恼。受天快乐。

是诸众生。若须衣服庄严之具。即时往诣劫波树下。随其所须。应念而得。种种众具以为严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

复有香风从八方来。其风触身。令心适悦。有诸乐器。无人抚击。随风回动。出妙音声。


是诸众生或在宫殿。或游园苑。或有食于诸天美食。或执宝器。而饮甘露。或有坐于莲花之台。身佩璎珞。两边垂下。


财宝充满。众具备足。随其所好。种种欢娱。 面目熙怡。身心悦怿。体常无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

功德势力。皆同一类。无有为人之所使者。悉能摧灭淫怒愚痴。当证菩提。究竟安乐。

[末学解说]

又应当想念(思想念虑)。像这样的六道一切众生。全都同有威仪(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色相(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相似。

其身体柔软,常有香气。丈夫(勇健之人。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之相。具足庄严。远离诸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享受诸天快乐。

这些诸众生。如果需要衣服、庄严之具。即时前往到劫波树(意译如意树。为生于帝释天所居喜林园中之树名。劫波,即时间之义。关于此树名称之由来,据金刚顶经卷四载,劫波树能应时产生一切所需之物,如衣服、庄严之饰物、日常用具等,故有此称。另一说则谓,由此树之花开花谢而可测知昼夜时间,故称为劫波树)下。便会随其所须。应念而获得。种种众具都庄严妙好。譬如他化自在之天(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醯首罗天,同为防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

再有香风从八方来。其风触身。令心舒适喜悦。有种种乐器。无人抚击。随风回动。发出妙音声。

这些诸众生或在宫殿。或游园苑。或有食于诸天美食。或执宝器而饮甘露。或有坐于莲花之台,身上佩带璎珞,由两边垂下。

财宝充满。众具备足。随其所好,进行种种欢娱。他们面目熙怡。身心悦怿。体常无病。盛年好色。不老不死。

其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势力。都为同一类。这里没有人被驱使。都能摧灭淫怒、愚痴。当能证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安乐(身安心乐也)。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仪】:<一>威严之态度。谓起居动作皆有威德有仪则。即习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又于佛门中,出家之比丘、比丘尼,戒律甚多,且异于在家众,而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和“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等之说。一般谓戒重威仪轻,若广义解之,则制教之戒无非皆亦威仪之义,例如二百五十戒中,唯四重禁为戒分,余之僧残等总为威仪分。又如离性罪称之为具足戒,其余之遮戒则属威仪,皆可为证。(菩萨善戒经卷五、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八宗纲要卷上)((参见:四威仪)1728)p3771 FROM:【佛光大辞典】

【色相】:一切物质显现于外可以眼见的形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丈夫】:(术语)勇健之人。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劫波树】:梵语 kalpataru。又称劫树。意译如意树。为生于帝释天所居喜林园中之树名。劫波,即时间之义。关于此树名称之由来,据金刚顶经卷四载,劫波树能应时产生一切所需之物,如衣服、庄严之饰物、日常用具等,故有此称。另一说则谓,由此树之花开花谢而可测知昼夜时间,故称为劫波树。此外,在印度常有长者将香花、璎珞等宝物挂于树上,普施大众之风习;所用以悬挂宝物之树即称为劫树或宝树,此一风习或系模仿喜林园劫波树能产生种种宝物之说而形成者。又密教金刚界法在供养会中,须结宝树之印契,并诵其真言,以示供养劫树之意。(六波罗蜜经卷三)p2815  FROM:【佛光大辞典】

【他化自在天】: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与色界摩醯首罗天,同为防害正法之魔王,乃四魔中之天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子。是修慈者。若在如是众生之中。见一众生于已有违。心缘于此。不生爱念。则应以智慧。深自观察。

我往世中。定于此人。作重业障。以是因故。还于今日。 障我菩提。我若于此人。不生欢喜。则于余一切众生之处。皆亦不应。而作饶益。

何以故。以无始时来在生死中。无一众生非于过去。曾害我者。
若于此众生。不生怜愍。于余一切。当亦复然。

我今普于一切众生。皆行饶益。是故于此。决当慈念。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这些修习慈心者。如果在像这样的众生之中。见到一个众生与自己有违。因心缘于此。而不生爱念(爱他念他之意也)。则应当以智慧。深入自我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

我的往世中。必定与此人。造作了深重业障。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返还于今日。障碍我证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我若是对此人。不能生起欢喜心。则对其余一切众生之处。便都不能相应。而作饶益(予人法益之意)。

为什么呢。因为从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中。没有一个众生不曾在过去世伤害过我。如果对这些众生,不能生起怜愍心。那么对其余一切众生,也都会如此。

我现今要普于一切众生。皆行饶益(予人法益之意)。所以对于这样的众生,应当以慈心思念。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爱念】:(术语)爱他念他之意也。涅槃经二曰:“如来无有爱念之想。”智度论三曰:“净饭王爱念子故,常遣使问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三六上):“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观察有内心照察与举目眄视二义。p6970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饶益】:<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思惟。瞋恚因缘。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若怀怨结。后必生在毒蛇之中。

若我来世。受斯报者。当令彼人。深快其意。故应舍离所有瞋恚怨结之心。

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


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结。

此愚痴人。以瞋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多瞋众生。在在生中。所受之身。恶毒充满。

故应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于瞋恚怨结。平等平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末学解说]

还应当思惟(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因缘。能令众生。堕于地狱。如果心怀怨结(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今后必定生在毒蛇之中。

如果我来世。会受到相应的果报。当令那个人。深快其意。所以应舍离所有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怨结(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之心。

我如果是多瞋恚及怨结者。那么十方现在诸佛世尊。见到我都会这样想。
为什么此人想要求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还会生出瞋恚。及怨结。

这愚痴之人,因为瞋恨的缘故,尚且对自身的诸苦都不能解脱,又如何能救度一切众生呢。

多瞋恚的众生,生生世世,所受之身,都会恶毒充满。

所以应当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于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怨结(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平等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注解:
【思惟】:(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瞋恚】:谓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乃至现为过患。总名瞋恚。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怨结】:(术语)怨恨之心,结而不解也。唐华严经六十八曰:“于有恩人反加杀害,于无恩处常怀怨结。”心地观经六曰:“能损自他互为怨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若如是思惟。离瞋结已。次应想念。十方诸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俱来。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

是诸如来身量大小。过人一倍。具诸相好。端正香洁。以天衣服。 庄严其身。

各各坐于千叶莲花师子之座。一一无量众所围绕。覆以宝盖。悬众宝幡。种种璎珞。周匝垂布。

有天乐器。不鼓自鸣。其音和雅。闻者喜悦。香风徐动。 吹诸宝树。幢幡盖网。璎珞等物。出妙音声歌赞如来种种功德。

黄金为器。七宝庄严。其器光明。犹如日月。所有香气。如坚黑栴檀。甘露满中。而以供养。

诸佛菩萨及声闻众。其诸菩萨阿罗汉等。皆于如来最上法中。游戏快乐。

[末学解说]

如果这样思惟(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远离瞋恚、怨结后。还应当想念(思想念虑)。十方诸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同来,进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

这些诸如来身量大小,超过人一倍,具足种种相好。端正香洁。以天衣服。 庄严其身。

各各坐于千叶莲花师子之座。被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无量众所围绕。覆以宝盖(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悬众宝幡。种种璎珞(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在周围垂布。

有天乐器。不鼓自鸣。其音和雅(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闻者喜悦。香风徐动。吹诸宝树。幢幡盖网。璎珞等物。发出妙音声,歌赞如来种种功德。

有黄金为器。七宝庄严。其器光明。犹如日月。所有香气。如同坚黑栴檀。甘露盛满其中。进行供养。

诸佛菩萨及声闻众,其诸菩萨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等。全都如来最上法(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故名最上法门)中,游戏快乐(菩萨常所游戏胜妙法乐,不染世间诸欲境界)。

注解:
【思惟】:(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宝盖】: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之高座上,作为庄严具。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所载,毗耶离城有长者之子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往诣佛所。
 此外,古代建筑中,如经幢、石塔之顶上,有雕刻精细如伞状之盖,亦称宝盖,又称华盖。(菩萨本行经卷中、普曜经卷五)((参见:盖)5910)p6759FROM:【佛光大辞典】


【璎珞】:梵语 mukta^ha^ra,ha^ra 或 keyu^ra。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又据诸经典所载,在净土或北俱卢洲,均可见树上垂有璎珞。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七中):“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无量寿经卷下、起世经卷一郁单越洲品、慧琳音义卷七十八)p6856 FROM:【佛光大辞典】

【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最上法门】: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一切无量名句所诠法义,无不含摄,于诸经中,最胜最上,故名最上法门。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游戏法乐】:法乐者,以法而自喜乐也。菩萨常所游戏胜妙法乐,不染世间诸欲境界;如月天子,常受天乐,而离夫翳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

以上佛经内容中
1.针对应如何观想进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中的六道一切众生,十方诸佛与诸菩萨声闻大众,分别进行了解说
2.针对修慈者如何以智慧观察有违者,以及为何应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于瞋恚、怨结,分别进行了解说

日常中,观察身边的众生似乎都很爱生气
其实自己也一样,尤其没学习佛法的时候

真是愚痴至极,不论大事小事,总有生气的理由
如果碰到看似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就更生气了
学习佛法后,才逐渐明白,能够渐渐不再生气了

善知识教导:
天大的灾难都是修行最好的机会, 都是破除贪瞋痴和法相执着的机会
为什么生气不止, 为什么不能停止怨恨, 为什么觉得委屈难过
而错失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或许您可以写下生气怨恨委屈难过的原因和认知, 尝试思维它并找到解答
——这样您能不生气吗? 看看我们有多么容易生气和苦恼
一个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控制的人,会因为众生而生气的人,这种人能度化众生吗?
当然不行,所以请别高估自己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瞋恨心,而不是别人的愚痴
当我们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对众生生气无法释怀,
这样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有智慧善巧能帮助人,自己也正是个愚痴的人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佛经上也说行菩萨道的最大问题就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生
瞋心会退失菩提心,障碍彼此,菩萨行者若产生瞋恨,就不会想救度众生,就无法成佛
菩提心一退,行菩萨道过程中的种种不圆满就无法弥补改善,就会变成重罪
所以,菩提心是行菩萨道最重要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戒律就是戒瞋恨
菩萨行者若一起瞋心,必退菩提心—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如果随凡夫心起贪嗔痴慢疑,那么也势必结恶缘或牵引累世恶缘业力,恶果也就近在眼前了
也就是,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16:4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8 16:56 编辑




学习用时 1 小时 50 分钟

-- [经文]
--

佛子。若诸菩萨。修习慈心。应在空闲寂静之处。以清净信。摄诸心法。

观察其身上下支节。皆微尘聚。地水火风。和合所成。

复应思惟。即彼一一微尘之内。皆有虚空。是诸虚空。莫不悉以容受为相。


又应想念。彼诸微尘。清净明彻外如瑠璃。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如果诸菩萨。修习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应当在空闲(闲静而适于比丘等修行之场所也)寂静(幽静的地方)之处。以清净信(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对一对象,能令其心与心之作用产生清净之精神作用)。摄取诸心法(指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中之心法,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观察其身上下支节。皆由微尘(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所聚。地水火风(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和合所成。

还应思惟(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即这些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微尘之内。皆有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这些诸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全都以容受为相。

又应想念(思想念虑)。那些诸微尘。清净明彻,外观如瑠璃(一种青色的宝石。七宝之一)。内观如紫金(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紫磨黄金之莲台称为紫金台。紫磨金之色,称紫磨金色,即带有紫色之金色)。庄严妙好。柔软芬馥。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闲处】:(杂名)阿兰若Aran!ya之译。去聚落三百乃至六百步。闲静而适于比丘等修行之场所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静处】:幽静的地方。《佛学词典》

【信】:信者,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也。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深信力故,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是名为信。(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信】:梵语 s/raddha^。音译舍罗驮。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为七十五法之一,亦为百法之一。为“不信”之对称。即对一对象,能令其心与心之作用产生清净之精神作用,故“唯信能入”为进入佛道之初步。俱舍宗立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立为善心所之一。反之,则称为“不信”,为俱舍宗十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为八大随烦恼之一。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二九中):“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又同书谓信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之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之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之善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信步入道之第一部,故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即以十信位为首,五根或五力中亦分别以信根、信力为最初。六十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九·四三三上):“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智度论卷一(大二五·六三上):“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皆是此义,故诸经论中,有关劝发起信之处特多。此外,关于所信之法,诸经论所说亦有别,俱舍论举出四谛、三宝、善恶业果等事理之法,杂阿含经卷三十则谓佛法僧及圣戒等四证净信。梁译摄大乘论卷七主张信有如下三处:(一)信自性住佛性之实有,(二)信其之可得,(三)信其有无穷之功德。大乘起信论则强调对真如及佛法僧之信心。(旧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入阿毗达磨论卷上、俱舍论卷四、品类足论卷三)p3715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法】:1、经典以外所传授的佛法。2、一切诸法,分为色法和心法二种,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神。3、指七十五法或五位百法中之心法,心法有八,又名八识心王,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支节】:<一>梵语 pras/a^kha^。音译钵罗奢佉、波罗舍佉、钵罗赊佉。为俱舍论所说胎内五位之第五。即托胎第五七日后,肢节等形相皆已圆满之位。另于瑜伽师地论卷二之中,有胎内八位之说,以五七日内名钵罗赊佉,六七日内名发毛爪位,七七日内名具根位,七七日以后名形位。即开五位中之钵罗奢佉位而为四位。(俱舍论卷九、法华经玄赞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九、玄应音义卷二十三)((参见:胎内五位)3933)
 <二>梵语 marman。音译末摩。又作死穴。指由身体外部加少许伤害即会丧命之部位。(俱舍论卷十、俱舍论光记卷十)((参见:末摩)1945、“断末摩”6559)p1419  FROM:【佛光大辞典】

【微尘】:梵语 aN!u-raja 或 aN!u-rajas,巴利语同。音译阿拏、阿耨。单称微、尘。即眼根所取最微细之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即称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参见:极微)5479)p5445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思惟】:(术语)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琉璃】:一种青色的宝石。七宝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紫磨金】: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紫磨黄金之莲台称为紫金台。紫磨金之色,称紫磨金色,即带有紫色之金色。观无量寿经中,阐明九品往生者之相,谓上品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持紫金台来迎,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此外,佛身为紫磨金色身,有忍辱柔软之相,称“紫磨忍辱”。(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无量寿经卷上、普曜经卷五、续博物志)p519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众生所有支节。

一一支节。所有微尘。皆亦如是。

若诸菩萨。于自他身一切众生。作于如是决定解已。

[末学解说]

再应观察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众生,所有支节。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支节。所有微尘。全都是如此。

如果诸菩萨。对于自身、他身,一切众生。都作于这样的观想,决定(谓事定而无动也)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后。

注解: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术语)谓事定而无动也。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胜鬘经宝窟上末曰:“决定谓信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想念自身微尘。一一尘中。皆有佛国。

其中宫殿。瑠璃所成。白银为门。黄金为柱。

广博崇丽。光影洞彻。宝堂间列。宝墙围绕。

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

[末学解说]

还应想念(思想念虑)自身微尘。在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微尘中。全都有佛国。

在佛国中的宫殿。由瑠璃所建成。以白银为门。以黄金为柱。

广博崇丽。光影洞彻。有宝堂间列。有宝墙围绕。

宝阁、宝楼,处处分布。其中各有诸天宝床。重茵绮褥。敷置其上。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有无量上好园苑。围绕庄严。

其园苑中。皆有浴池。悉以七宝而为提岸。黄金栏楯四面周匝。

清泉长流引注其中。香末为泥。金沙间错。八功德水。弥满澄净。

波头摩花。优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菡萏开敷。周布其上。

其池四边。多诸宝树。真珠为花。光色滋荣。其果成熟。香味具足。

于诸树下。置天宝座。一一座前。宝器行列。甘露美食。莫不充满。

[末学解说]

还有无量上好园苑。围绕庄严。
其园苑中。都有浴池。全部以七宝而为提岸。以黄金为栏楯,在四面周匝围绕。

清泉长流引注其中。以香末为泥。以金沙间错。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饮不伤喉、饮不伤腹等八特质)。弥满澄净。

有波头摩花。优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菡萏开敷。周布其上。

其浴池四边。有多种宝树。真珠为花。光色滋荣。其果成熟。香味具足。

在诸宝树下。安置了天宝座(指以宝玉庄饰之莲花座。一般称诸佛之座为莲花座,又多以七宝装饰,故称宝莲花座,或称宝座)。在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座前。以宝器行列,全部盛满了甘露、美食。

注解:
【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饮不伤喉、饮不伤腹等八特质。(阿弥陀经、弥勒大成佛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p279 FROM:【佛光大辞典】

【宝座】:指以宝玉庄饰之莲花座。一般称诸佛之座为莲花座,又多以七宝装饰,故称宝莲花座,或称宝座。据文殊菩萨佛刹庄严经卷上所述,如来以神通力,随按足之处涌出宝莲花,大如车轮,以白银为茎,黄金为叶,吠琉璃宝为须,于此花台中,有化菩萨结跏趺坐。又于雕像或画像中,常将莲花座之莲瓣作宝珠形,如大日如来、地藏菩萨等诸尊之座。(金光明经卷十二善集品、宝楼阁经卷上(不空译))p6751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应想念。如是一切诸佛国土。青绀琉璃。以为其地。众妙七宝。绮错庄严。

是诸土中。所有微尘。清净细妙。如天上宝。其光晃曜。如盛明日。

其色美好如阎浮檀金。香气氛氲如乌罗伽栴檀。质性柔软如迦旃延衣。触着于身能生悦乐。

[末学解说]

再应想念(思想念虑)。像这样的一切诸佛国土。青绀琉璃。以为其地。众妙七宝。绮错庄严。

在这些诸佛国土中。所有微尘。清净细妙。犹如天上宝。其光晃曜。如同盛明日。

其色美好如同阎浮檀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香气氛氲如同乌罗伽栴檀。质性柔软如同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议第一”著称)之衣。触着于身上能够生起悦乐。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阎浮檀金】:(杂名)Jambunadasuvarn!a,又作炎浮檀金,阎浮那提金,阎浮那陀金,剡浮那他金。金名。其色赤黄,带紫焰气。阎浮为树名。檀或那提,译曰河。阎浮树下有河,曰阎浮檀。此河中出金曰阎浮檀金。即阎浮河金也。智度论三十五曰:“此洲上有树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为阎浮檀金。”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赡部捺陀金,或作剡浮那他金,旧云阎浮檀金。名一也。(中略)那他此言江亦云海也。”大日经疏五曰:“郁金即是阎浮金色。”法华经授记品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乌罗伽】:梵语 uraga。意译作腹行。即龙蛇之类。(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十)p4182FROM:【佛光大辞典】

【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论议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作是观已。即应想念。

从此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皆来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彼诸世界。所有众生。皆亦如是。

[末学解说]

作这样观照后。当即应想念(思想念虑)。

从这里的东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全部都来进入我诸佛国土宫殿之中。

南、西、北方。四维(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上下。那些诸世界的所有众生,全都如此。

注解:
【想念】:(术语)思想念虑。观无量寿经曰:“当起想念,正坐西面,谛观于日。”无量寿经下曰:“想念贪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随着佛经,一句一句,观照,太美好了!
感觉每一个支节,每一处毛孔,都被清洗,遍照,温暖...了

善知识教导
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观佛像佛相,观佛菩萨光明,观佛国净土,观法界光明,观一切众生光明圆满,观光明不二实相,观常乐我净
(可参阅[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观普贤行法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想要去除尘染妄想,只要透过不断的练习心法,逐渐用正念取代妄念
随时用心法观照各种次第的佛心,而取代凡夫妄心,这样就能逐渐显露真心佛性


所以,这边讲出了~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必须要依照个人次第情况,随时练习不同次第的心法观照,
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妄想,显露真心


其实这种做[佛心观照]的佛法是非常科学的
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冥想],这已经运用在许多专业领域的教学课程当中

例如,登山者的训练,他们不可能每次都上高山训练,必须在平地就做好训练
其中很重要的训练课程就是[冥想],必须[冥想]自己在高山上,然后抵御各种恶劣的情况
又例如登入月球的太空人,或者飞行驾驶人员也都要做一定的[冥想]课程,
以帮助他们进入各种可能面临的情境氛围中,以便虚拟的适应和解决各种问题
这种[冥想]的教学方式,又被称作为[虚拟情境教学]
其实这就是佛法讲的[观想][观照],这也是[三昧禅定]和[神通]的基础
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
所以,以心法观照为基础,然后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就更能具备真实功德

讲到这里,相信您一定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慈悲心观照冥想方法
例如,之前末学曾经说过
如果有人因为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或参加法会,或看到佛像,突然感动流泪
不论任何情况,只要您因为佛法而感动,甚至生活上任何感动的事情
这些都能利用来练习[慈悲观照],而且以[四正勤]的原则入[冥想],让这种心境扩大增长

这就是心法的实际观照修学,任何心法入观都是如此,可以举一反三——[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6:4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8 12:4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20 分钟

-- [经文]
--

若有众生。勤修福慧。不随心识。驰鹜于境。

非如渴鹿于旷野中。追求阳焰以之为水。

如是之人。则得见佛。恒闻说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

[末学解说]

如果有众生。勤修福慧(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不随着心识(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驰鹜(疾驰,奔腾)于外境。

不会如同渴鹿在旷野中,追求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以为是水一般。

像这样的人。则能够得以见到佛陀。能够恒久听闻世尊说法。也能依照佛陀教导。如理(契合真理)修行。

注解:
【福慧】: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识】: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驰鹜】:疾驰,奔腾。(百度)

【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理】:契合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正等觉。少有所问。


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末学解说]

世尊。我现今想有与如来相应的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从而能很少再有疑问。

唯愿佛陀慈悲哀愍。为我宣说。

世尊。菩萨如何能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少用功力(励力而勤善事也)。身安心乐,没有疲倦。而能快速证得广大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

菩萨如何。能在生死(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中。不受无量众苦(诸苦难也)逼迫。于诸佛法快速获得圆满(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

注解:
【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力】:(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祸。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p2635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苦】:(术语)诸苦难也。智度论十一曰:“人身无常,众苦之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满】:梵语 paripu^rN!a。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若指十八圆满而言,称十八圆满,或十八具足;谓诸佛(报身佛)所受用之国土,具足十八种功德事,即: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等。另于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举出善说法毗奈耶中具有行圆满、果圆满、师圆满等三种圆满。此外,如相好圆满、万德圆满、功德圆满、所愿圆满等,皆表各种周遍圆满、无所欠缺之意。(旧华严经卷五十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佛地经论卷一)p541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

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

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对弥勒菩萨摩诃萨说道。

善哉(称赞之辞)弥勒。你在我这里。常会问很多问题。现今问的这个问题。最顺我心。

你如今是为了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能够更多获得利益,更多获得安乐。所以能问我这样的问题之义。

我当会为你。分别演说(布演义理而说示)。令诸菩萨。不经勤苦(勤而苦也)。而能速疾证得佛之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善哉】:(杂语)梵语娑度Sa%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同譬喻品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智度论曰:“欢喜赞言,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胜鬘宝窟中本曰:“善是好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法华玄赞四曰:“法尔随喜,皆云善哉。”寄归传三曰:“娑度,义曰善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演说】:(术语)布演义理而说示也。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八十华严六曰:“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勤苦】:(杂语)勤而苦也。无量寿经下曰:“爱念相随,勤苦若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

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

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

具足十力

四无所畏。

十八不共法。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末学解说]

佛子(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如果有众生。为求取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而修习诸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

发愿要常安乐者。应当修习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进行自心调伏(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像这样修习(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于念念(指每一个念头)中。

便能够常具修行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速能到达诸忍之地。速能证得圆满无上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

具足十力(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

四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

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

能以最上功德。庄严其身。能尽于未来。常住于安乐。也能够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的种种深重业障。

注解:
【佛子】:梵语 buddha-putra,巴利语 buddha-putta。<一>指信顺佛之教法,而承其家业者,即欲成佛而使佛种不断绝者。乃大乘用为菩萨之美称。(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
 <二>指佛教徒受大乘菩萨戒者。(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三>指佛弟子、佛教信者。
 <四>指一切众生。众生常依顺佛,佛之忆念众生,亦犹如父母之于子女;且众生本具成佛之性,故称众生为佛子。(法华文句卷九)p2611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行】:<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 FROM:【佛光大辞典】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伏】:(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如法调伏诸众生力。”(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上):“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在密教中,有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五大明王,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梵 abhica^raka),系五种或四种修法之一。(新华严经卷五、维摩经疏(净影)、华严经探玄记卷四)p6165 FROM:【佛光大辞典】

【修习】:梵语 bha^vana^,巴利语同。数数薰习之意。略称修、习。即于诸行法,反覆实践,数数薰习,以期达到成佛之目的。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或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载,佛教之修行计有:(一)长时修,长时间修行。(二)无间修,不休不止之修行。(三)恭敬修,以虔诚恭敬心修行。(四)无余修,完全不缺之修行。唐代善导大师即以此作为净土宗之修行法则。(杂阿含经卷三、成实论卷十五修定品、俱舍论卷十八、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 p4046 FROM:【佛光大辞典】

【念念】:1、指连续不断的意念。2、指每一个念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畏】:(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学习这段佛经后,末学发起深深的感恩与赞叹
因为弥勒菩萨所问的问题,也是末学不知道的,且很想要知道的:
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而佛陀称赞弥勒菩萨是因为:
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

由此,深深的赞叹佛陀与弥勒菩萨!
因为他们已经在为众生示范什么是“慈心”了

世尊教导当修习“慈心”,并演说其功德利益:
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 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末学不禁感叹、发心:真好啊!末学也想要修习!

这时,有所体会,为何善知识、老师一直教导要深入经藏
学习佛经中的道理和修行知识或法界观或佛的观念,
以此提升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改变人类原本的低次第观念,这样在心念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改变,才能逐渐转化身心,提升生命型态——【法性原理解析】生命的次第与真相&吃斋念佛诵经有什么用?
佛经中教导的内容很多,有因果,有原理,有案例,有戒律,有观行,有次第,有表法,有深义
由上述种种不同内容,可以让不同次第的修行者,在各自的知见上有所提升,或学习不同次第的修行方法——抄经的实修次第和原理

如何学习佛经呢?
善知识慈悲教导:
在「基础实修」阶段,关于「经典」的修持,是以「诵经」和「习经」为主
「诵经」是最基础的基础实修,如果没有多次读诵,当然无法熟悉这本佛经,更不用说其他佛经

不过,光是诵经也是不够的,因为多数人虽然自称佛弟子,也每天读诵定课经典
但是,问他这部经的内容讲些什么?到底修行该修些什么?却一问三不知,或支支吾吾讲不出所以然
这就是因为众生以少为足,没有自己好好深入了解,就像我们学习世俗课本也是要做功课的

所以,佛弟子也应该要「习经」,就是学习佛经中的内容,就像我们学习世俗课本一样,要做标记说明提示...
所以,「习经」也要从佛经的第一品到最后一品,都要翻译成自己能理解的白话和划上重点,
并对整部佛经的架构、结构、章节和内容有整体的了解,经中各品讲述的内容和重点为何?如何起承转合?
以自己理解的程度,勾划出一个自己容易明白的蓝图,并且在脑中回忆回想,运用在生活中
这样日后有人问你这本经在说什么,你就能清楚明白的告诉他,这也算尽到修行和弘法的责任
如果讲不出来,那实在太丢脸了,这算什么佛教徒呢?还好意思自称佛弟子吗?


至于「品经」,什么才叫作真正的品经?

其实,品经就像「拈花微笑」,当然,这是很深的情况,初学者不是这样的

如果您够细心或有觉性,就能发现末学上面的讲解或许多文章中,其实就已经实际操作「品经」的种种细节了
就是您做的不仅仅是白话翻译,而是能依照各种佛经的教导互相支持和引证,
依照不同次第的经论说法,为不同众生做各种不同次第的说明
不仅在段落上、词句上、文字上、案例上,都要尽量做各种「法性」上、「无量义」上不同的讲解、论述或举例和说明

这边先依照「圆觉经」中讲到的「三惑」来说明
「三惑」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下面佛学辞典所说: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就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是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在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中等,无明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上面已经说得很明显,
1.就是您要能破除众生的见思惑,就是破除众生的凡夫俗见和外道知见,众生所提出的种种错误观念和邪见,您能不能一一破解?
2.您要能学习、明白无量法,对法性都能通达,这也是无量神通的基础,这也是「拈花微笑」
3.这就是关于「不二」「中道」「实相」的道理和实证
把上面三种情况用在「品经」上,就是您对经文,能不能有上面三种不同层次的了解和讲解
而且不只在品读佛经的时候如此,对生活中的一切相和一切众生能不能如此观照和觉照,
而逐渐观觉两空却不失正觉本心,符合「不二」「中道」「实相」

再以佛经中的名相来说明:
例如对于佛经中的佛菩萨名号或三昧名称,您只是就这样读过,或者能依照文字所表现的名相,就能知道更深的涵义
例如佛菩萨的因地发心、功德本愿、三昧的氛围内涵和方便方法...,如果相对应于一般众生,该如何演说或方便众生了解和实修
例如光是「念佛」两字,有多少可以实际运用的表法和心法以及和佛菩萨相应相印的心法、渐次法、平等法
如果没有实修念佛的各种方法和心法,您真的懂念佛吗?您能明白末学上面是在讲什么吗?
又诸如:拜忏、拜佛、持咒、诵经,这些真的都懂吗?以名相来说,您能对这些讲出什么道理?
这就能验证是否有实修、是否真正了解,也马上可以知道根器和次第如何
其实,这些在上面的破除三惑中,都可以包含一切解答

又例如:一般人逛街就是买东西,那修行人呢?修行人也逛街?
修行人基本上不应该常逛街,以免增加贪欲和杂染,如果有需要,才购买基本的生活用品
但是,如果是久修的大乘菩萨道行者,入世普渡众生,所以必须适当的观察众生相、众生性、众生心
所以,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大乘菩萨道行者,虽然逛街,但是,不是增加贪欲和杂染,
而是由商店所贩卖的物品、服务的态度、街上的人潮、来往的车辆、人与人的互动、脸上的表情、空气和街道与人的品质、以及综合氛围
由一切相,可以看出这附近众生的生活状况、习惯、欲望、相应的疾病、贪瞋痴杂染、信仰等种种状况,是否善良、是否容易教化...
由相而知性、知心,由众生的无量凡夫心而以无量法对治(所以必须发心并真正深入无量法,并普渡无量众生,圆满「四弘誓愿」)
就像品读佛经,您能不能也这样品读「世间相」和「众生相」、「众生性」、「众生心」、一切「法性」

回说佛经中常讲的修行次第: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解义、深入实修、为众生演说
如果不能像上面所说的这样深入品读佛经,那么算有实修吗?可以为众生演说或讲经吗?
讲解会不会太狭隘呢?能分辨众生根器次第和心性吗?会不会违犯佛陀所说的「要按照次第修行和说法」呢?

当然,也不是因此就不为众生演说,不过,还是要先好好加强自己,自己如果没有料,还能说什么呢?
因此,要好好自修,然后,只要发大心、大愿,祈请佛菩萨加持和引导,并小心遵照上述佛经中的教导原则:按照次第修行和说法
这样有发心、发愿、祈请并反观自照的修行者,也会随自己的次第而遇到可以同修或引导或对他说法的人
(您有多少努力和多少料,佛菩萨很清楚,如果时机到了,佛菩萨就会给您机会,让您依照次第增上修行)

演说佛法要看众生根器(这些佛经上都有教导,「般若经:魔业篇」),不是按照自己喜欢而乱说,
要先观察众生根(器)(习)性,适可而止,不要过多而无法接受,也不要过少而不清不楚
(不要过多而无法接受:就像末学这篇的份量和质量,如果是一般人或初学者或没有深入实修的佛弟子,也是没有心力读完和看明白或接受的)
自己有多少实修就讲多少,自己懂多少就讲多少,不要天花乱坠妄语乱说,不懂就说不懂,
不懂就回家向佛菩萨忏悔,然后继续往上修学弄清楚,这样就能按步就班慢慢增上
——品读

深深的感恩!深深的忏悔!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16:5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6 17:05 编辑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学习用时 3 小时

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

-- [经文]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

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末学解说]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一时(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佛陀在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鹫峰(灵鹫山之异名)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一起。

弥勒菩萨(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摩诃萨。而为上首(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

注解: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我闻】: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王舍城】:王舍,梵名 Ra^jagr!ha,巴利名 Ra^jaga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p1510
FROM:【佛光大辞典】

【鹫峰】:(地名)灵鹫山之异名。又云鹫头山,鹫台。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鹫峰。梵言姞栗陀罗矩吒Grdhraku%t!a山。此云鹫峰,或鹫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言耆阇崛山者。讹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弥勒菩萨】:弥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至彼时已得佛格,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据此而有二种造像。
 据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所说,弥勒与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为同一人;然据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出曜经卷六及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等所说,则以弥勒与阿逸多为不同之二人。
 在密教中,弥勒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东北方;于金刚界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关于其形像有种种异说,如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及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载,身呈金色,左手持军持,右手掌向外上扬,作施无畏之势。三昧耶形为瓶或塔,密号迅疾金刚。   
    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此外,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杂阿含经卷四十三、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杂譬喻经、贤愚经卷十二波婆梨品、旧华严经卷六十、慈氏菩萨修愈誐念诵法卷上入法界五大观门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八、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参见:阿逸多)3664、“弥勒信仰”6422)p6424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

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供养于佛。

供养毕已。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来梵天。皆亦如是。

[末学解说]

此时东方。有十亿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全部都安住于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

来到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殊妙之供养也)供养于佛。

供养完毕后。各自坐于众福所生的莲华之座上。恭敬尊重。瞻仰(以恭敬之心而仰观也)如来。

南西北方。四维(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上下。诸位来此的梵天。全都是如此。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妙供】:(术语)殊妙之供养也。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瞻仰】:(术语)以恭敬之心而仰观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瞻仰两足尊。”维摩经上曰:“瞻仰尊颜,目不暂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维】:(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诸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

复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末学解说]

这时,诸位梵天(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众。在佛所。各个以慈目。相互瞻视环顾。

与此同时。舒展面颜,认真凝视。弥勒菩萨。

注解:
【梵天】:1、色界之初禅天名。因此天无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天共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通常所说的梵天是指大梵天王,名叫尸弃,他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必定前来请转法轮,此梵天与外道所说的梵天不同。2、总称色界之诸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

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


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

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

[末学解说]

此时,弥勒菩萨摩诃萨。随即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即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长跪合掌。对佛陀说。

大德(为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世尊。一切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对于诸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能够正确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

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凡夫愚痴之人也)由此。而生死往来。

善能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于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注解:
【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佛像中,有偏袒右肩形及通肩形,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释迦院之释迦牟尼如来、阿难、迦栴延等均作偏袒右肩形。(舍利弗问经、无量寿经卷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释氏要览卷中、慧琳音义卷十)p4374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德】:梵语 bhadanta,巴利语同。音译婆坛陀。于印度时,为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又比丘中之长老,亦称大德。另于诸部律中,对现前之大众,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于我国,不以“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为对高僧之敬称。然于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即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弘福译经时,另有证义大德十二人、缀文大德九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等。贞元释教目录卷十六亦举出临坛大德、百座大德、三学大德、讲论大德、义学大德、翻经大德、译语大德等名称。
 此外,统领僧尼之僧官,亦称大德。据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载,唐朝武德初年,以僧众过繁,乃置十大德以纲维法务;大宋僧史略卷下德号条亦列出临坛大德、引驾大德等名称。然至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对有德有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称之;或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而成为佛教界一般性之礼称。(别译杂阿含经卷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九、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六、释氏要览卷上)p879 FROM:【佛光大辞典】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凡愚】:(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悟】:开智慧、悟道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乘】: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

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

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


[末学解说]

一切众生。根性(根者,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有种种差别。同时在烦恼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能够明见。没有谬失。

又能了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等。不坚固也不真实。

然而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无尽。以善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令诸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见到佛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微妙之相。

注解:
【根性】:根者,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四(大四六·二○三下):“能生为根,数习成性。”据法华经科注载,三乘根性之中,以能断惑出界者为利。p4137  FROM:【佛光大辞典】

【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阳焰】: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身】: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

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

[末学解说]

佛身(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者。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之所成就。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真实(“真实”的反面是虚妄、虚假。与事实完全符合,没有虚假的成分,称为“真实”)。

常住(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不变。犹如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

注解:
【佛身】:(术语)Buddhaka%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然】: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上所用,为“虚假不实”之对称。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p4225  FROM:【佛光大辞典】

【真实】:“真实”的反面是虚妄、虚假。与事实完全符合,没有虚假的成分,称为“真实”。如《心经》谓:“般若波罗密多(意谓大智慧可达到解脱的彼岸)……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佛教亦用“真实”指唯一不变、与万法同一的本体。本体与变幻的现象相对而言,也称“真如”、“法界”,在佛称“法身”,在众生称“佛性”,在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称“法性”。所谓“唯一真实,不可思议,名一真法界”(《三藏法数》)。又如清·吴伟业《赠愿云师》:“世法梦幻,唯出世大事,乃为真实。”后亦用真实表示真心实意。如明·李贽《复杨定见书》:“盖真实下问,欲以求益,非借此以要名,如世人之为也。”也指清楚真切。如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二折:“且是眼花花的,怎生去看得真实。”又如杨朔《海市》:“这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长山列岛。”(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常住】:(术语)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常住有三种。(参见:三种常)。又常住物之略,又常住之果有七种。(参见:七常住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善知识总结上述佛经内容为:
弥勒菩萨赞佛,即普贤十愿之称赞如来,为后学典范

具体称赞世尊什么了呢?
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
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
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修行的方向想要达成目标,没有他路,就是要自己老实去做

这日和孩子沟通学习上的问题,对于某个需要大量背默的学科,他一直采取躲闪的态度
末学和他分享了自己的修行体会,在末学做的功课当中,也会有自己爱做的和不爱做的
比如修习定力的功课,自己会因不爱做而躲闪,结果就是考试过不了关,因而没有定力
所以,不要躲闪,因为解决不了问题。告诉自己,接受它,直面它,解决它,超越它...

由此反观自照,非常惭愧!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真是差劲的很啊
如果没有老师盯着,“骂”着,推着,“打”着,这一路走来,早就掉队了
是不是菩萨根器、能不能当菩萨根器、能不能普渡众生,这其实都看自己的发心和善知识的引导,
如果心境能不断正向、向上提升,就能不断超越,相反,就可能一退再退。
想提升,当然就像爬楼梯,都是费力或辛苦的,而费力和辛苦就是来自累世负面习气业障,
而能不能超越业障和痛苦,这就考验实修者的决心和毅力,也显示用心与心力、光明与智慧

如果常接触的是负面思维、懈怠懒散,又落实没有正向提升的定课,
那么,当然就会被负面心念和沉重的身体业障所侵蚀和障碍。
所以,忏悔和亲近善知识是初学非常重要的,常忏悔才能改过向上,亲近善知识才能避免退转
——「实修」与「压力」

末学当要按照佛菩萨,善知识,老师的教导,老实修行!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14:1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6 17:02 编辑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唐·提云般若等译。简称《修慈分》。收在《大正藏》第十册。全经主要在说慈心,赞叹修慈者,叙述无尽世界之相状。经文初述弥勒菩萨问佛如何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佛陀教以修慈心以自调伏,且于念念中常具六波罗蜜,则能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最胜功德,以庄严其身,尽于未来住安乐,除灭无始以来诸业重障,而速得圆满无上正觉。接着佛说修慈心的方法及无尽世界的相状,再说得闻此修慈经者,能除灭无始时来诸恶业障,离众病厄,为一切人所敬爱,至临终得见十方诸佛云云。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译。佛在鹫峰山中,十方梵天来集。弥勒菩萨请问,佛为说慈心妙观法门。宜急流通。FROM:【《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

善知识教导
本篇介绍[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这就是讲弥勒菩萨的慈心三昧, 后面提供经文给大家参考

也让大家了解佛教正观大乘三昧观怎么修, 如何不同于神教外道定
也建议如果想修禅定,想修观照,想修三昧,应该找佛经这样修,才不会误入外道邪定,变成楞严经讲的十种神仙和50种魔境

以前讲过,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其实大乘三昧都是类似慈心三昧这样修的, 这种三昧修法很明显, 就是圆觉经讲的三摩钵提
不过,最后一定是入实相无分别, 就是禅那, 而最先的方式大都要静, 就是奢摩他

之前的信件,(注: 这是末学以前写给一些佛友的文章,现在转贴给大家参考)
我都没有详述圆觉经讲的三种净观, 这是为了让大家先自己阅读体会
但是,如果您没有多阅读种种佛经,也没有实修经验, 其实是不容易明白的, 文字依然是文字, 很难体会

这边稍微提及三种净观, 或许能帮助大家了解
所以, 我寄给大家的信最好都要看,不管您看的懂,或者看不懂
因为,我会在其中提到以前信件没有讲到的解说

奢摩他的重点在于静 尤其心静
三摩钵提的重点在于观想 就是想像
禅那的重点在于当下觉照 就是实相
先这样简单提及要诀, 关于实修的方法其实很多
例如,本篇的慈心三昧就是其一, 以前讲过的观无量寿经也是, 其他还有很多
如果您有课诵或者阅读修学法华经, 那也可以进一步修学[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就是讲三昧观法
更仔细的实修内容和经验, 以后有机会再说,
不过要注意的是正心, 按照佛经所说来修才会是正观正定三昧, 不然会出问题
要个别谨慎详细无误的教导才不会出问题, 这也是信中不详述的原因之一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相关佛经
若有归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7:47 , Processed in 0.1021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