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内分、外分&情想二习 
 [节录编辑][白话解说]: 首楞严三昧
 
 
 近几天,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各地都出现大雪或冻雨
 台湾也受到极地环流影响,高山开始下雪,气温急降
 又加上大雨潮湿,体感温度更低,比干冷的天气更加寒冷
 
 不过,对修行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心境的宁静、自在与祥和
 不论是光脚踏着冰冷的地砖、或是坐在冰凉的座垫上、或外出于霜冻中
 随着佛陀在《圆觉经》中教导的「三净观」,身心逐渐深入深邃的安定与光明中
 
 以此,藉由《楞严经》所讲的「内分、外分&情想二习」,提醒修行者「理性正观」的重要性
 避免随一般众生的凡夫性而堕入苦楚、恐惧、或情欲中,以免不断堕入生死轮回中
 
 经文如下:(读者可藉由下面经文反观自己的因果与未来)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是故众生,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如果持戒,身体就会清净而不沉重,有助日后飞生)
 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如果持咒,就容易神采飞扬、有威力,有助破除障碍)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如果心想生天成为天人,梦中就会有飞翔的梦境)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如果心念佛国净土,佛国圣境也会在冥想禅定中显现)
 事善知识,自轻身命。(如果侍奉、追随善知识,得知真理,当然就会舍弃我执和表相,重法轻命)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
 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说明:
 这是说一切众生在世间中生死轮回,出生后顺从世俗习气,死后就随这些习气而投胎至六道中
 到了临命终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未断气的时候,一生中的善恶行为和念头都会全部突然出现
 在此生死交关之刻,各种顺逆正反的习气都会相互出现,交会在一起
 (由此可知,人生在世,活着的时候的念头和行为很重要,这些习气都会影响临命终投胎)
 下面就是讲「情绪、情感」和「理性思维、正观(想)」两种习气对面临死亡时刻的影响
 这些在《楞严经》中此段经文之后对六道轮回的说明中,会有更仔细的解说
 所以读者可以继续熟读《楞严经》,这样会比较清楚各种细节
 (下面只是根据「情想二习」来说明,当然,会影响投胎的还有很多因素,例如重大恶业或善业)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说明:
 这是说临命终如果能保持不情绪化、不对情感执着,而能纯粹理性思维和正观,这样神识就能飞生天上
 (神识是佛经中的用词,可参阅《大乘显识经》,
 「灵魂」与「神识」
 自杀的因果和真相
 飞是形容神识离开肉体、投生他处的状态,生是指投生,依《楞严经》前面经文的说法有12类生)
 这样理性正观的人飞生过程中,如果生前有修福慧、也有佛法上的清净愿心(指往生净土、面见佛陀)
 这样心念就会随佛法教义而开阔,而能与诸佛相应、见十方佛,因此能随心愿往生净土
 (所以,断恶修善、广修福慧、学佛都要趁早,也要趁早发愿往生净土,这样临命终才能派上用场
 因为临命终看的是你当下的习气惯性,如果自己无法提起正念,生前又没有广结善缘,没能得到善友助念、帮助提起正念念佛
 又或者因为自己生前造恶太多,负面习气影响自己死前的念头,又加上造恶所产生的负面因缘债主干扰和障碍
 这样就很难能保持纯想正观而飞生天上或往生净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说明:
 这是说:虽然也有理性正观,但是也有情绪或情感纠结、或不正确的知见或邪念(如一般民间信仰或外道邪见)
 这样临命终飞生天上或往生净土的力道就不足,没有办法太远,就会随不正确的知见或情绪、情感纠结而变成飞仙类众生
 这种飞仙类众生其实也称为鬼神类,因为这类不是天人,又比饿鬼道有福报和能力,所以,此处虽称飞仙,但是他处都做鬼神类
 这种鬼神类,例如有: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很明显,这些都是常见的有能力的鬼神类
 就是因为修行的知见不正确(例如有外道邪见)、又或者因为情感上比较暴躁、纠结或执着,所以不能成为天人或往生净土
 这种鬼神类中,如果生前为人就有善愿善心(因为生前大都也有修行),死后成为鬼神后也愿意护持佛法、或维护戒律、护持戒子
 或随自己的修行和愿力而护持相应的佛咒或神咒,也护持相同修行的人,例如跟随持咒者,随时保护他,或保护修禅定者,让他安住法忍中
 (不论是持咒或禅定或诵经,这些在各种佛经中都可看见曾经发愿护持佛法、佛经、佛咒和修行者的各种鬼神)
 这样的飞仙类或称鬼神类,就变成如来座下的「佛教护法」(佛教护法有不同次第,可以是护法鬼神,也可能是护法菩萨)
 相反,那些没有正知见、又没有皈依佛教的鬼神类,就可能成为地方神祇、或造恶鬼神、或邪教鬼神
 所以,在《楞严经》中后面部份所讲的50阴魔干扰,其中的非人鬼神干扰就有这类没有皈依佛教的鬼神众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说明:
 感情和理性相互掺杂都差不多的人,无法飞生也不堕入恶道,而会再次投生于人间
 如果思想明朗,这种人就比较聪慧;如果容易堕入情绪和幽暗,这种人就比较愚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说明:
 情绪纠结多过理性思维,这类死后会投生变成畜生(横生就是畜生)
 业力比较重的就变成长毛、地上跑的动物,比较轻的就变成能飞、长羽毛的鸟类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说明:
 这类就是变成饿鬼道的众生了,这类鬼类众生没有福慧,所以严重受苦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说明:
 当然,这就是地狱众生,地狱也是有各种不同种类和次第
 读者可随《楞严经》继续往下阅读,就能更仔细的明白地狱和六道轮回(包含天界的各种情况)的各种情况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
 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以上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