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学习《佛说观无量寿经》经文,思维体会“心量不同,修法则不同,成就的果报也不尽相同”

[复制链接]

1343

主题

9658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7545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17 13: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24 14:34 编辑
佛说观无量寿经~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

由韦提希夫人对阎浮提五浊恶世生起的出离心,想到善知识下面这段教导:
在不同次第的佛经,佛陀会有不同的教导,这是因为众生的根器、业障、修行次第不同,
因此,对于苦的来源、认知和承受以及转化能力也都不相同,所以,相应的法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要按照次第说法和修行
例如:对于小乘根器,佛陀以小乘经、法来教导,对于大乘根器,佛陀则告诫初学的大乘行者不可堕入小乘解脱道


因此,佛陀对于「一般娑婆众生」和「小乘行者」说:「苦集灭道」,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有受皆苦)
这是因为这类众生常因世俗表相而苦,因为内心对外在的贪欲无法满足而苦,因此,必须舍欲才能离苦
所以,对于这类根器众生,佛陀教导:「出离心」和「解脱道」,以远离世俗和「无我」「空」解脱世俗苦


对于大乘发心的行者来说,则能超越世俗表相和苦,而着重在「正向心」和「精神的次第」上面
所以,对于「初学的大乘菩萨根器行者」,则教导:在心量上,以「慈悲喜舍」大乘四无量心,不畏诸苦而能入世普渡众生
在观行上,有许多不同于小乘的观行禅定方法,主要以「清净、光明、喜乐」为主,「小乘」则以「苦观」和「空观」为主


然后对于「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则讲佛法甚深实义「不二」「中道」法门。

由上面的说明可知,上面这三种不同次第的行者,对于苦也有不同的认知,所以修行或观行的方法也不同。
「一般娑婆众生」和「小乘行者」因为被苦所着,所以,以「体认世间苦」和「以空离苦」为修行
对于「初学的大乘菩萨根器行者」,则以「入世超越世间苦」和「发无量心」「行无量门」为修行
对于「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来说,则以「不二」「中道」圆满成佛为主。
也因此,如果深入经藏,就会发现有不同次第的教法。——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虽然众生根器次第不同,但是对于「一般娑婆众生」和「小乘行者」来说,
有[出离心]也是好事情,因为能帮助解脱,也能帮助往生
所以[出离心]属于[解脱心],也就是[出离心]比较是属于[小乘心]
这是因为出离的原因是来自[害怕轮回(苦)]和[恐惧轮回(苦)] ——
法门实修帖 426#

这也是小乘和大乘的差别:
小乘的思想环绕在苦上面,
因为畏苦,所以离苦,所以是出离心厌世心
所以思维世间一切是苦,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一切都不实都是空
所以小乘追求厌世离苦的小乘空境涅槃

反观大乘思想,则完全不同
大乘的思想在于空有不二,在于佛性(涅槃经:常乐我净)
所以是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平等心光明心无畏心勇猛心

大乘菩萨普渡众生,所以为了众生入六道而不畏苦,自性光明自在,于外则广行方便
大乘的涅槃则是离空有两边的真正大涅槃 ——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2#
所以末学常说[[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 法门实修帖 426#

也就是说,心量不同,修法则不同,成就的果报也不尽相同!


以上,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深深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1-16 09:03 , Processed in 0.0670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