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1-5 17:06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
-- [经文] --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
善男子!谓身、口、意。
是身、口、意从方便得。
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心者,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能获得一切法体(即诸法之体性、本质。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诸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
善生(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问到:世尊!您所讲的体者,什么为体呢?
善男子!即是指身、口、意。
这身、口、意从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获得。
方便有二种: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即思考推度)。
还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三者、多闻(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
注解:
【法体】:<一>即诸法之体性、本质。体为梵语 svabha^va 之译,或译作自性、自体。法体即指存在的本体、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质之意,如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法体”即是。
<二>于日本净土宗,指其所信所行之弥陀名号。或以念佛为法体。
<三>指穿著法衣之出家相。
<四>尊称师长之身体,如“法体如意”或“法体违和”等慰问语之用例。p3436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生】:梵名 Si^n%ga^laka。音译尸迦罗越。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善生子经)p4878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思惟】:梵语 cintana^。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之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据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大一·四九下):“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嗔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于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又大智度论卷十九载,菩萨于诸法空无所住,如是正见,观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而断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又思惟有种种分别,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举出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四种。显扬圣教论卷二列举正思惟有离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三种。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则举出不正思惟有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间思惟三种。此外,转识论中,将思惟喻如骑者,作意喻如马之直行,而明思惟与作意之别。(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六十华严经卷十一、观无量寿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平等品)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
不也。善男子!何以故?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
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末学解说]▪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种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这三种方便是否有定数呢?
没有。善男子!为什么呢?
因为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布施无量人,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于一时中以一把麨(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布施一乞儿,能获得如是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有人虽于无量佛处受持禁戒,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于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处,受持、读诵十二部经(详见下方注解),也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有人却只读诵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不同的缘故。
善男子!如果有人不能一心(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这样的人,虽然也惠施、持戒、多闻,却始终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如果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这样的人,虽然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注解:
【方便】: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麨】: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种干粮。(百度)
【十二部经】:(术语)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三十三之说,一、修多罗Su%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于理契于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于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为颂。三、伽陀Ga%tha%,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也。四、尼陀那Nida%na,此译因缘。经中说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因缘之处。如诸经之序品,即因缘经也。五、伊帝目多Itivrtaka,此译本事。佛说第子过去世因缘之经文。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也。六、阇多伽Ja%taka,此译本生。佛说自身过去世因缘之经文也。七、阿浮达摩Adbhuta-dharma,新云阿毗达磨。此译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八、阿波陀那Avada%na,此译譬喻。经中说譬喻之处也。九、优婆提舍Upades/a,此译论义。以法理论义问答之经文也。十、优陀那Uda%na,此译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是也。十一、毗佛略Vaipulya,此译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之经文也。十二、和伽罗Vya%karan!a,译授记。于菩萨授成佛之记之经文也。此十二部中修多罗与祇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心】:即众生所有之心,亦指众生所具之如来藏心。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五下):“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即谓众生心含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法,此众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之体即真如之相,其自体之相用即生灭因缘之相。大乘以此一心为诸法之自体,即说明以此心为“摩诃衍”之意;小乘则以为诸法各有自体,此乃别于大乘一心之说。(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起信论疏卷一(元晓)、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上(慧远)、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p4748FROM:【佛光大辞典】
【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
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
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获得此法者,在三时中,分别是:
在佛陀出世(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时,在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出世时,如果没有这二种,在阿迦尼咤天(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说解脱时,这人闻后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
善男子!我在往昔初发心(初发求菩提之心也)时,都没有见到佛陀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当时闻后,即便发心(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
注解:
【出世】:1、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2、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迦尼吒天】: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初发心】:(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
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
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是之法,不是欲界天(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放逸(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的缘故。
也不是色天(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也不是无色天(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所能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身、口的缘故。此法体者,是身、口、意。
郁单曰人(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也不能获得。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便的缘故。
此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三类人能获得:即是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菩萨(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众生如果遇到善知识者,可转声闻解脱获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获得菩萨解脱;菩萨所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不会退转,不会失坏。
注解: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放逸】:梵语 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称逸。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放纵欲望而不精勤修习诸善之精神状态。俱舍宗谓放逸系与一切染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相应而起之心所,系属大烦恼地法;唯识宗谓此属八大随惑之一。反之,防杜诸恶而专注于修善之精神作用,称为不放逸。俱舍宗以不放逸为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系属大善地法;唯识宗亦以之为善心所。(成唯识论卷六、品类足论卷三、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十一)((参见:大随烦恼)890)p3276 FROM:【佛光大辞典】
【郁单曰】:(界名)(参见:郁多罗究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郁多罗究留】:(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殟怛罗矩噜、北拘卢、拘卢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应音义十二曰:“郁单越或言郁怛罗越,或言郁多罗拘楼,或言郁多罗鸠留,正言郁怛罗究琉,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鸠琉此云作,亦云姓也。不详何义立名。”同十八曰:“郁单曰,或言郁怛罗越。”同二十四曰:“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郁单越。”华严疏钞十三上曰:“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千岁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经二曰:“有何因缘,说彼名曰郁多罗究留洲?诸此丘,其郁多罗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故说郁多罗究留洲。郁多罗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义上曰:“郁单越。具正云:殟怛罗句嚧。言殟怛罗者。此云上也,胜也。句嚧所作也。谓彼洲人,于所作事,皆无我所,胜余三洲故也。”西域记一曰:“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慧琳音义一曰:“殟怛罗矩嚧,此译为高胜。常受乐胜故为名。古郁单越Uttravatti,或郁拘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生言:
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
▪[末学解说]▪
善生问到:
世尊!说法之人,又以什么来善分别,哪些人有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哪些人没有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呢?
注解: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
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
▪[末学解说]▪
善男子!这样的解脱分法,二种人可以获得:即是在家(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人、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人。
像这样的两种人,至心(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听法,听后领受忆持,闻三恶之苦而心生怖畏,身毛皆竖立,涕泣横流,坚持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乃至小罪,也不敢毁犯,应当知道这样的人获得了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
注解:
【出家】:出离烦恼之家,亦即出离在家的生活,去修沙门的净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家】:梵语 gr!ha-stha,巴利语 gahat!t!ha。又作居家、住家、在家人。为“出家”之对称。即指成家立业,过著家庭生活,而自营生计者。家有二种,一为世俗之家,一为三界牢狱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狱(五欲六尘)之家难。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则指出三界牢狱之家。在家而归依佛教,受持三归五戒者,亦成为佛教教团(广义之僧伽)之一员,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
又因在家人穿著白(即素色)衣,出家人穿著黑(缁)衣,故又称在家人为“白衣”,称出家人为“缁衣”、“染衣”或“缁门”;而在家、出家二者,合称为“缁素”。若一度出家,复返于在家俗人之生活者,称为还俗、归俗或复饰。
佛教认为在家生活易沉湎于物欲、情爱等执著,妨碍佛道修行,故诸经论中广说在家之过患。如大宝积经卷八十二举出多尘污、具缚、多垢等九十九种过患;文殊师利问经卷下举出有障碍、摄受诸垢、行诸恶、尘垢处、溺欲淤泥等九十种(一说九十五种)过患。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等,亦皆有在家过患之说。
然在家人亦有深位之菩萨,如维摩、贤护、胜鬘夫人、庞蕴等,彼等皆在家人证果之典型。大智度论卷八十一举出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又谓在家菩萨若福德因缘殊胜,而有大财富,复知罪福,兼能悲悯众生,则其求佛道宜先行布施,次第随因缘行诸波罗蜜。又大宝积经卷八十二载,在家菩萨归依佛、法、僧三宝,各可成就四法。归依佛可成就四法:(一)不舍菩提心,(二)不废劝发菩提心,(三)不舍大悲,(四)于余乘中终不生心。归依法可成就四法:(一)于法师人亲近依附,(二)听闻法已善思念之,(三)如所闻法为人演说,(四)以此说法功德回向无上正真之道。归依僧可成就四法:(一)若有未定入声闻乘,劝令发于一切智心。(二)若以财摄若以法摄,依于不退菩萨之僧。(三)不依声闻僧求声闻德。(四)心不住声闻之中。(杂阿含经卷二十、中阿含卷三十六何苦经、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菩萨善戒经卷七、优婆塞戒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十四、大藏法数卷十六)((参见:出家)1558)p2324 FROM:【佛光大辞典】
【至心】:(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无量寿经上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斋戒】: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男子!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能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
若复有人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能得如是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涅槃人。
善男子!是故我于郁头蓝弗生哀愍心,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念心。
▪[末学解说]▪
善男子!诸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等即使获得非想非非想(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定,寿命有无量劫,如果不能获得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当观这样的人为地狱人。
如果有人在阿鼻地狱经过无量劫,受大苦恼,能获得如是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法,当观这样的人为涅槃人。
善男子!所以我对郁头蓝弗(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生哀愍心,对提婆达多(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其本地为深位的菩萨,释尊在法华会上,述往世为弃位国王,提婆达多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于成佛)不生怜念心。
注解:
【外道】: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想非非想处】:(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者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分】:(术语)顺解脱分之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解脱分】:(术语)三顺分之一。(参见:顺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顺分】:(术语)顺为顺益之义,分为部分之义。顺益其所顺法之部分名为顺分。此有三种:一顺福分,为感世间可爱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二顺解脱分,解脱为涅槃。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则使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之毛竖,悲泣堕泪,当知彼既植顺解脱分之善也,是为声闻乘之三贤位。三顺决择分,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决择者,见四谛之理之无漏胜慧,分者部分之义,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顺益其胜慧一分之见道决择智,使彼出生,名为顺决择分。故声闻乘中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也。即初生起顺解脱,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也。俱舍论十八曰:“言顺福分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同二十三曰:“此暖,顶,忍,世第一法四殊胜善根,名顺决择分。依何义建立顺决择分名?决谓决断。择谓简择,决断简择,谓诸圣道,以诸圣道能断疑故。及能分别四谛相故,分谓分断。此言意显所顺,唯是见道一分。决择之分,故得决择分名。此四为缘,顺益彼故,得顺彼名。故此名为顺决择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郁头蓝弗】:(人名)Udraka Ra%maputra,涅槃经三十八曰:“郁头蓝弗。”同二十一曰:“郁陀伽。”佛本行集经二十二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优陀罗经曰:“优陀罗罗摩子。”中阿含罗摩经曰:“郁陀罗罗摩子。”十轮经三曰:“嗢达洛迦。”智度论十七曰:“郁陀罗伽仙人。”同一梵语也。佛出家而问道之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郁头蓝弗,此云獭戏子坐,得非想定,获五神通。飞入王宫,遂失定,徒步归山。”名义集二曰:“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提婆达多】: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其本地为深位的菩萨,释尊在法华会上,述往世为弃位国王,提婆达多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于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因众生心不同,所以:
“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
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此处讲的众生心,是指自己的发心
比如
放生应该是真正发起慈悲心而放生,而不是偏离原来的意思,例如:求福
如果为了自己的福报,而不是真心慈悲而不注重放生的品质,这样没有正因又哪里会有正果呢?
当然,也不是不能求福或希望能消灾治病,而是发心不同,果报就会有次第上的差别——因慈悲而放生,有智慧的放生,让放生真的是放生
再比如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
我们是「真发心」「真布施」吗?真懂「布施」的意义和不同次第的修行吗?
自己的布施是出自于初学者贪功德的自私心,没有智慧的乱施,还是真正有修行能舍身命的布施呢?——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所以,如果布施、持戒、诵经...都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
以这样的发心来做,从开始就不正确,就不是真心,那么
要知道
所以
什么是成就佛道呢?学佛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放开,真正解脱
而怎样才能放下自己让自己解脱呢
佛说为众生就能够放下自己,所以这就是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原因
把心思放在普渡众生,不要任何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这样就能逐渐放下自私放下我执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能闻声救苦普渡众生呢?就是因为完全放下自己(我执)
自己清净光明心量宽大,自然能力就大——[问题解答]该如何回向?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