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透过《十善业道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恶口】相关内容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2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586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 12:5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如若断离恶口,便能得八种清净之行业,即是:

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恶口】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恶口】?
「恶口」:就是叫骂或粗口或中伤,或所谓的「国骂」或恶毒的话——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恶口相应于恶心,这样业障就无法消除,执著于别人的恶而无法以德报怨,这是因为入世太深,对法界实相的观念不够深刻,对因果不够深信,所以才会怪罪众生——[闲谈] 夫妻&怨亲债主

【恶口】:(术语)骂詈恼人之言。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十恶之一。无量寿经下曰:“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法华经不轻品曰:“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大乘义章七曰:“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口】:以恶毒的话骂人。十恶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恶口】:为十恶之一。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四六·六六九下):“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另据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六)p4946FROM:【佛光大辞典】

二、【恶口】的果报、危害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附注:[恶口]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经常被人恶骂或流传坏名声,或者2.一讲话就会和人吵架,甚至上法院打官司)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罪报]为什么被毁谤,背地被讲是非,说话没人接受...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危害甚大,不可不慎

倡导[和平][宽容][体谅][慈悲][平等],能生善道
反之,[斗争][嘲笑][挑拨][造谣][猜忌][咒骂],则堕三恶道,或生于苦难人中

请别拿自己开玩笑
别人的灾难就是自己最好的警惕——谣言止于智者,请勿忽略口业的危害,切勿挑拨和造谣,唯恐天下不乱

三、应谨言慎行,善护口业

在佛经故事恶口辱圣堕地狱后面的【省思】中:
恶口犹如利剑伤人,果报不可思议。因此,修行当清净口业,除了谨言慎行、不犯恶口外,还要常说善语,用柔软、赞叹语与一切众生结缘,如此社会必能充满和谐。

在佛经故事恶口过患后面的【省思】中:
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又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想想不经意的一次恶口,会有多大的影响!所以“谨言慎行”是最好的修身之法,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仅能免除许多是非,亦能从中观照自己的心念,转恶成善,如此人生必定光明无限。

在佛经故事恶口辱圣因,感箭刷恶疮果后面的【省思】中:
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不慎,即造无量苦报。因缘果报真实不虚,一切果报皆自作自受,如经所云: 「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行者当敬慎 之!时时收摄身心,谨言慎行,善护口业,如是精进行道,定能得身口意三业清净的果报。

行菩萨道该怎么讲话?怎么净修口业? ~ 华严经

何行菩萨道,不应与小乘行者,交往,或共住,或议论,不能瞋忿粗言恶口? ~ 大般若经

正语:就是正确的言语、正确的说话。什么才是正语呢?什么不是正语呢?
十恶业中的其中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就属于不是正语
能够按照次第转恶为善、转愚为智、转凡成圣,而能解脱六道轮回成佛的言语,就是正语。
例如:适应不同众生,演说各种不同次第的佛法,让众生能随各自次第而增上,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这就是正语
相反,一切愚痴颠倒、使彼此堕入轮回、使众生沉沦的话,就不是正语
又例如:教唆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喝酒,使人犯十恶业,这就是恶语而非正语
或宣传错误的世俗知见和外道观念或邪见,使人迷惑或使修行人偏离正法,这样的话都是恶语而非正语——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

【恶口】即是心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恶】念从口表现出来了
反观末学自己的经历,有时候对于某个人确实会没有任何理由的厌恶、不喜欢
因而对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就会加上自己的感受,甚至以【恶口】待之,都觉得不为过,是其应得的

由此,末学要诚心的忏悔:自己的愚痴、习气太顽固了
因为有时候,这个【恶口】虽然忍住没有向对方说出口
但实际上,心里已经说出来了,甚至忍不住会小声讲出来,才觉得释放了
这就说明,这个心念已经产生了,也许没有和对方产生怨结,但自己的这种执持,就会造成轮回的引力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佛经,结合日常中的种种实例、考验
末学更加深切体会到,那种对于【我】的根深蒂固的执着

之所以有上述的行为,其实还是因为对【我】死抓住不放
总是在以自己的认知、体会、感受...去想当然、自以为是

就如善知识所讲:
有个重要的知见和观念必须提出来提醒大家与自醒,那就是:
众生容易因为「自以为是或自以为乐的批评和抱怨而养成的习气和执念」而堕入恶道

说起批评和抱怨,有些人对于别人或时事,总能用自己的眼光细数出种种错误
说时义愤填膺或张牙冽齿怒骂,或自觉满意,或自以为高见而自得其乐
如果有人不认同或持不同意见,就容易转为生气,和对方争执不和
此外,诸如:支持不同政党的偏见和执念,或对时事所产生的怨念,或家族争产所产生的仇恨,或对情感的执着,或对事物的贪着和迷恋
种种恩怨或厌恶喜好的执持,都会造成轮回的引力

其实,以佛法来说,世间的一切,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有争执和怨念,僵持不下,就容易因为这种执念而日后命终堕入恶道
所以佛陀在佛经上说:诤心必定堕恶趣
因此,佛弟子虽然应该明辨是非,断恶修善,但是更应该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

因为所谓的善恶和对错或是非,还是会因为不同众生或立场不同,或不同修行次第,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因此也不同
所以,各种自以为的善,可能并非真正的真善,是非对错也容易因为立场和方向不同而变样
例如:狗有狗的认知,鬼有鬼的认知,人有人的善恶认知(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同),天人则有天人的标准

之所以僵持自己所认为的善恶或对错,其实只是自己以为的而已,众生会随自己的认知,因次第不同而堕入或投生到相对应的轮回中
只有不断提升高度和广度,提升至佛的观念次第,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因此,如果无法接纳各种不同的认知而更深入思维进而提升智慧,那就不可能明白众生性,也不可能提升次第而解脱成佛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因此,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
——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当要按照善知识教导去做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或[诵经],或者面对世俗任何现象
只要以光明心法发起真实恢复佛性本体的心愿
祈愿诸佛法身光明引导我们自己的自性光明,而显露佛性
这样就能逐渐光明自在的面对一切世俗,而不着四相
所以平常要多练习光明心法~佛性光明观照
就能破除表相,恢复自性光明圆满,清净自在——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5-1-3 14:14 , Processed in 0.0705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