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和修行方法~佛说阿弥陀经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7101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850

[持戒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12 15: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2 15:35 编辑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上述经文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和修行方法
除了具备善根福德因缘,临命终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来念佛,时间由一日到七日不等来成就一心不乱
如此,这样的人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出现在这个人的面前,而且这个人命终的那一刹那,心不颠倒
如此就能够得到接引而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关于[善根福德因缘]和[念佛至一心不乱],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的相关内容来学习如下:

要超越业力解脱轮回,就该靠佛力而往生
可是靠佛力往生,要有条件
就是信愿行和净业三福,至少临命终一念念佛
可是临命终能否一念念佛的因素,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善根福德因缘决定是否业力现前干扰正念,还是阿弥陀佛现前加持
问题就是在于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也是佛陀强调净业三福的关系


试想想,如果一个人临终不念佛,又没有善业福德,临终果报现前,这样如何往生
如果这样都能往生,那应该全部众生都能往生了,佛哪还要讲那么多,娑婆世界也没人了
所以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这些条件达成就能依靠佛力往生
——帖子详见:净业三福是往生的助因,信愿行至心念佛是往生的主因

由于可知,在临命终的关键时刻能否一念念佛,在于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

所谓善根,是指相信因果、断恶修善、行善布施的根性,如果过去世和今生都能如此,那才叫有「善根」
但是,善根或善行并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只是修行解脱的助缘(广结善缘)
——帖子详见:我是哪种根器?

至于福德,
以佛法的因果来看,众生如果福德不俱足,就算有智慧有能力,还是没有福报
因为福报是累世对布施众生(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回馈,是一种累世的互动关系
因为过去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这些被布施的众生第八识就存在回馈的种子,善缘的种子
这些众生不是只有在人道,还可能遍布六道,所以菩萨和天人与鬼神都会帮助这个布施者
所以这个布施者,今生就能够事事顺利,这就是有福报的人
相反来说,如果一个人过去世广结恶缘,那今生不顺利的事情一定很多
因为六道中,除了地狱道的众生没办法,其余的都会想找这个人的麻烦,所以事事不顺
(世间智慧的因果则是另一个方向,这边先不讨论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虽然有世间智慧和能力,但是不见得有福报,例如怀才不遇
而有些人虽然不是很有智慧或能力,可是却能步步高升,享有福报
但是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总认为不合理,认为那些人是靠吹捧,不是靠实力,怨天尤人
其实反观那些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不懂世俗应对,人缘关系并不良好
所以古人说以和为贵,广结善缘是非常有道理的,影响生生世世
上面讲这么多,就是福报的原理
所以今生除了智识和能力,想要有福报,就该朝向正确的方式来努力
但是佛弟子应该还要好好认清,福报并不能解脱轮回,
不过可以是普渡众生和成佛的助缘

如果明白了上述的原理,聪明人应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就是多做一些增长福德的事情,
不过没福的人要花钱去布施或花时间去广结善缘,
这的确就要自己如实发心了,不然也难以办到
不过方法还是挺多的,也不一定要花大钱,或者甚至不用花钱
一般增长福德的事情就是多做一些世间的好事
例如,捐善款利益地方医疗文化各项建设,或照顾孤苦老人病患儿童
如果以宗教来看,还可以超度鬼神亡灵,戒除杀生,广行放生
如果以佛法来看,念佛持咒拜佛诵经,增上一切佛法,都可以增长福德和智慧,方法很多


以您的情况来看,
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号]和[药师经][药师咒]都可以增上工作上的福慧
药师佛的法门就是增长现世世间福报和智慧的法门
[放生]也是药师经教导的一项重点,对于救命和与药师法相应都很重要
念楞严咒,或者文殊菩萨名号也都能增长智慧,其实任何经咒都行
因为诸佛本来就是福慧圆满,所以任何经咒和佛号都能增上福慧功德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1#
佛弟子应该要明白福报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就是一切的好缘,因此而得到六道众生的支持,这就是福报的来源 ——帖子详见:[略说]福德的因果原理 3#

再者,关于念佛至一心不乱,为何会有时间上的不同?
为什么经上说:有人要十日、或一日、或十念、或甚至一念?
这就是实修次第、功德能力、至心诚信的差别 ——帖子详见:「由大乘发心堕入小乘次第」的实际案例分析
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帖子详见: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0 23:08 , Processed in 0.0675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