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金刚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0:2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29 14:19 编辑

(本次学习:11楼 共用时约3.5小时)


9、一相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学习解说]:

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是否会这样想:我已证得须陀洹果了?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虽然叫入流(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实则并没有入的相,然而正因为须陀洹没有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境相所染污,所以才称为须陀洹

须菩提,你认为斯陀含是否会这样想:我已证得斯陀含果了?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斯陀含虽然叫一往来(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往来的相,所以才称为斯陀含

须菩提,你认为阿那含是否会这样想:我已证得阿那含果了?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虽然叫不来(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不来的相,所以才称为阿那含

须菩提,你认为阿罗汉是否会这样想:我已证得阿罗汉道?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一种法叫做阿罗汉

世尊,阿罗汉如果这样想:我已证得阿罗汉道,那么就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的之相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谓住于空理而与他无诤之三昧。就是无人我、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的禅定),在人中是第一,是离欲阿罗汉,但是我不会这样想: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因为如果我这样想了:我是离欲阿罗汉,我已证得阿罗汉道的话,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阿兰若行者,正因为(我)须菩提离一切相,才称为阿罗汉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金刚经》的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一相无相】
真如实相之法乃寂灭平等,故称一相;又一相亦不可得,故称无相。诸法一一遍摄一切,法法互遍无际,其当体寂灭平等之实相,本来就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故称之一相无相。p58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上面的解释可以知道,一相就是真如实相,真如实相又有不同叫法:

在「楞严经」中谈到「第一决定义」,「大般涅槃经」中谈到「佛性」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则是谈到「一实境界」:

「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相故。


说明:上面说明「一实境界」就是指众生都有无二无别的本体真如真心佛性
无二无别是指特性上,而不是指同一个,就像水的三态变化特性都相同,但是,这杯水则不是另一杯水
就像我们和佛菩萨虽然都有佛性,但是佛菩萨已经成就,而我们则还在轮回
但是,如果水能入大海,则没有水和大海的分别,究竟一如。
同样道理,一般众生常感到苦难孤立无援,但如果能像转电视频道一样调整自己的观念,频道相通就能入法水
以正知见入佛知见,入佛智慧法海,那自然能入法界光明,如水入海,究竟一如没有差别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
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
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
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说明:这段经文是说妄心是一切境相的根源,虽然妄心和境界相依而生且似乎无先后
相依而生是指相互影响而辗转生出一切相和妄念,就像梦境是因妄念而生,
而又因为梦中境界再影响心念而增加妄想,妄想又产生境相,这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非单向情况
若妄心消逝则梦醒,一切梦中境界也相对的完全消失,所以说妄心是一切境界的根源
人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皆因心无明而产生一连串的虚妄境界,而一切诸佛因为没有无明和妄心,所以境界的体性本自空无  — 『一实境界』实修者二种观道:『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占察善恶业报经》

因为佛性平等不二,只因无明妄想而有差别,所以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只是修行深浅次第差别的显现,也就是说因为妄心和境界相依而生的暂时境相,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所以不应执着,不应住在虚妄相上认为有所证得,因为虚妄所以无相,就像梦境是虚幻不实的相,所以如果认为有所证得,就变成了妄上加妄,偏离了成佛(佛性寂灭平等)的方向,因此心不住相,才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佛法是心法,心解脱才能真正解脱 — [略说]如何真正帮助因果业障病患?


名词解释:

【一相无相】
真如实相之法乃寂灭平等,故称一相;又一相亦不可得,故称无相。诸法一一遍摄一切,法法互遍无际,其当体寂灭平等之实相,本来就离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故称之一相无相。p58 FROM:【佛光大辞典】


【心缘】
(术语)言起心而攀缘外境也。为虑知心外事物之义。起信论中本曰:“离名字相离心缘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果】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之最高果位。
2、指阿罗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头陀行】
即修治身心、除净烦恼尘垢之十二种梵行。头陀,修治等意。又作十二誓行、十二杜多功德、头陀十二法行。十二头陀之行者,称十二法人。(一)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二)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三)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四)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五)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六)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著,不能一心修习善法。(七)著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八)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九)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十)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十二)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关于头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种等说。(十二头陀经、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两通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p346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兰若行】
(术语)比丘常居阿兰若,不住于外。十二头陀行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念处】
梵语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华言闲静处。谓不作众事名闲,无愦闹处名静;或翻无诤,谓不与世诤也。菩萨修无诤行及寂静行,即名为阿兰若处。应当远离不如理作意,于如理法中,心生爱乐,增广修习,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诤三昧】
就是无人我、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的禅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诤三昧】
梵语 araN!a-sama^dhi。谓住于空理而与他无诤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最通解空理,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诤三昧,最为第一。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元贤之金刚经略疏释之谓,无诤三昧者,以其解空,则彼我俱忘,能不恼众生,亦能令众生不起烦恼。又天台宗所说圆教初门之行者,于修一切无漏对治观练薰修之禅定时,即证圣果,为大力罗汉,具足六通、三明,同时证得无诤三昧。(大智度论卷十一、注维摩经卷三)p5137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梵语 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 ekavi^cika)。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中阿含经卷三伽蓝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参见:五种不还)1176)p3623 FROM:【佛光大辞典】

【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斯陀含】
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云何名为邠陀利花沙门?或有一人,三结使尽,淫怒痴薄,成斯陀含果,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小迟者,来至此世,尽于苦际;若勇猛者,即于此间尽于苦际,犹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谓邠陀利花沙门。”准此,可知同是一来果之圣者亦可细别为二:(一)其修行之功勇猛迅捷者,称为邠陀利花沙门。(二)修行之功较为迟缓钝下者,称为一来,即经中所谓之“小迟者”。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载,得斯陀含果者未来过六万劫,当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即所谓“五果回心”之说。(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卷四十七、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卷九瞻波经、卷二十一说处经、卷四十七瞿昙弥经、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四、顺正理论卷六十四)((参见:五果回心)1114、“四向四果”1683)p4978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入】
悟了真理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须陀洹】
梵语 srota-a^panna,巴利语 sota^panna。为声闻乘四果中最初之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之果位。全称须陀般那。又作须氀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閦囊、窣路多阿半那。旧译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意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须陀洹分因果二位,自入“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之间,为趣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须陀洹向;“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而对于前之向位则称须陀洹果,为声闻乘四圣位中之正果初位。又依五教章通路记卷五十,将预流果之人分为三类,即:(一)现般预流,乃三界“修惑”皆断尽,得“无学果”证般涅槃者。此属利根之机。(二)现进预流,由进修而断欲界“修惑”之前六品乃至九品,证“一来果”,并证“不还果”者。属中根之机。(三)受生预流,指于一、二生或七返人天往来受生者。属于根器较钝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六、俱舍论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华严五教章卷三)((参见:四向四果)1683、“预流果”5701)p536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0:2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30 14:18 编辑

(本次学习:12楼 共用时约3.5小时)


10、实无庄严净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学习解说]: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往昔在燃灯佛所真的有法可得吗?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其实没有法可得

须菩提,你认为菩萨是否真的在庄严佛土?

不是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庄严佛土,不是真的庄严,只称作庄严

因此,须菩提,诸大菩萨应生清净心,不应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执着,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假如有人如须弥山王那么高,你认为此人是不是很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很高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佛说身体是五蕴和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并非真实存在的,所以才会称作高大之身




[学习笔记]:

a,“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是不滞住于善恶、是非、空有、断常、迷悟等等对待的两边,连中道亦不住。而生其心者,即是生其空寂、灵知、妙明、真如、清净之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这段经文依然是在告诉我们不能着相,不能认为有个我在庄严佛土,包括前面学习过的

不能自认为证果,有所证就是著相,既然着相就是没有证果
所以金刚经讲”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所住而生其心”,”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举例说明,以四无量心[舍]为例:
「次第」上来说:
「舍」可以是「小乘」出世的「舍离心」,舍离、断除一切凡俗和世情

也可以是「大乘」入世的慈悲喜「舍」,就是「金刚经」讲的「无处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二」、「中道」(这些说过很多次了,为简略篇幅,请查询旧文) — 天下无易、难事,尽在一念间

大乘入世的慈悲喜舍是怎样观照呢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 —
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由此可知,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 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然而,佛陀非常慈悲,宣讲佛法兼顾一切根器次第的众生,因此
虽然佛的观念「不二」「中道」超越世俗,而能解脱成佛,而且在修行的过程中,要逐渐破除对世俗善恶对立的执着。
但是,佛法的教化中也教导:虽「不二」「中道」,但是「不坏」(不破坏)六道中的善法。
也就是说,虽然以「不二」「中道」超越六道而解脱,但是,不破坏六道各种次第中良善的一方和观念以及法门。

因为,这些善法虽尚不能解脱轮回,但是有助于心性的提升,能帮助教化众生往上提升。
所以,佛经中教导:虽以「不二」「中道」超越(破除)对立执着,超越但不坏善法和较低次第的正法,这样才是真正「不二」和「中道」。
也就是依照次第告诉众生各种法性原理,就像镜子照出各种情况而不着六道中的对立两边执着,
然后,由众生自己看清楚欲望(贪)瞋恨和执着与无知的后果,而选择能正确解脱的方向。

也因此,学佛修行过程中,佛法先教导「断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遵循世俗善法。
然后,逐渐『自净其意』,以「不二」「中道」观念超越世俗和六道观念,这样才能逐渐脱离六道而解脱成佛。
所以,故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公民运动」与佛教「不二」「中道」精神

由此,回头再看经文“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就明白了为什么佛陀要这样说法,目的就是:“虽然以「不二」「中道」超越六道而解脱,但是,不破坏六道各种次第中良善的一方和观念以及法门。”


b,“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句经文是说,佛说身体是五蕴和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并非真实存在的,所以才会叫做高大之身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换句话说,因为色身是五蕴假合而有的我,所以才会在相上呈现出高低大小的次第差别,然而佛性平等,无二无别,没有相上的这些差别,因此须菩提说因为色身并非真我(即佛性),所以才会称作高大之身


名词解释:

【假我】
以佛教之立场而言,所谓“我”者,实际上并无“我”之存在,仅由五蕴和合所成之身,假名为我而已,故称假我。又作俗我。为“实我”之对称。就世间法中,言“我”之语,依大智度论卷一载有三根本,即:(一)邪见,指凡夫未去除我见,故妄执有真实的我。(二)慢,指有学之圣者虽已去除我见,犹存我慢,故说“我”语。(三)名字,指佛及无学圣者,我见、我慢虽已去除,全无我执,为随世间流布,故说“我”语。如佛经中,所谓“如是我闻”、“设我得佛”等皆是,此等称呼五蕴和合之人,仅假借其名而无实体之我,即是随世流布我。大乘佛教虽破斥小乘、外道、凡夫等执著五蕴和合之假我为实体,然并不摈除名字之假我。((参见:我)2937)p4380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庄严门】
指仅具形式之教化门,犹如庄严佛法之外在门面,非真实之佛法。如一般以六度万行为佛法,其实仍未彻入真实佛法,故称为庄严门。(临济录示众)p4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庄严佛土】
庄严者,庄盛严饰也。菩萨于因地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并以之回向,庄严成佛时之依报国土,叫做“庄严佛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0:25:27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3楼 共用时约2.5小时)

11、法施胜过财施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学习解说]:

须菩提,如果有像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条恒河的话,你认为这些恒河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单是这些恒河的数量就已经很多了,更何况是恒河中的沙子?

须菩提,我今日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填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的七宝去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刚经》哪怕只有四句偈,并且为他人解说,此人所得福德胜过前面用七宝布施的人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金刚经》的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主要讲的是布施的次第与功德利益

【布施】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
一、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
二、法施,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
三、无畏施,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们都知道,在这三种布施中,法布施功德最大!

这是因为法布施属于智慧范畴,是启发众生恢复本有佛性(即法身慧命)的究竟法

如果众生恢复了清净的智慧,自然能发心自利利他,对众生财施无畏施,令他们远离烦恼

所以,经中说受持及为他人解说(法布施)《金刚经》者,哪怕只有四句偈,所得福德胜过用七宝布施的人


另外,如果从福德与功德的角度讲

关于这品经文,与前面第八品这句经文“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二者所讲的道理应该是相同的,都是[福德]与[功德]的差别

也就是说,财施如果没有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就是有漏的,有漏的布施则是因果回馈,是做善事的回报,所以得到的是功德福报

然而智慧则不同,智慧是佛性本体显露的圆满展现,所以得到的是功德,是无漏的清净法

所以,如果受持及为他人解说(法布施)《金刚经》者,哪怕只有四句偈,所得福德胜过用七宝布施的人

详见:[功德]的[方便义]和[实相义]

什么是功德呢?
以佛法的[实相义](甚深佛法)来说
功德其实不是一种回馈或者回报,
其实功德并不是由别人给的, 也不是做了什么善事的回报
功德是众生原本俱足的, 不需要往外求, 因为功德其实就是佛性本体显露的圆满展现
当我们究竟显露自己原本圆满的佛性,我们就和佛菩萨一样,我们就和佛菩萨有一样的功德
因为佛性平等无差别,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是指众生原本俱足的能力
所以实证佛性本体才是真正功德, 也就是成为佛菩萨才有功德
因为功德是指佛菩萨真正清净自在平等慈悲神通变化的能力
以功德的[方便义]来说
我们一般初学佛者所想要的功德福报,其实只是[有漏布施]的因果回报
例如,我们给人一个微笑,对方就给我们一个微笑, 这是因果回馈,反作用力
但是真正的功德不需要回馈, 真正的功德是本体佛性的清净自在, 不被轮回控制, 所以能超越六道轮回
因此佛在经上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如果是有漏的(无法三轮体空)就不是波罗蜜(究竟圆满到达彼岸)
因为[一切方便义的功德]都是为了逐渐让众生恢复原有圆满佛性, 究竟到达彼岸(原本平等无差别的圆满佛性)
[念佛][持咒][诵经][施食][放生][回向][发愿][善行][六度]...等等一切佛法[方便义功德]都是如此

关于功德,

最有名的就是梁武帝问达摩
"我造了那么多佛寺塔庙, 供养那么多僧侣, 功德有多大"
达摩说 “一点功德也没有”

这是很有名的公案, 佛弟子应该都知道

反观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初学佛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没有功德,自己才刚学习,哪有什么功德
但是, 如果是修行十年以上, 又或者问一些老修行
大家一定觉得修这么久了, 或多或少一定有功德, 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自己很有功德呢!

关于功德, 简单来说, 功是修行实证的工夫, 徳是外显的德行
如果问别人自己有没有功德, 那就可看出没有实证工夫, 不明白实相, 所以祖师说就是一点功德都没有了
就像金刚经上讲的,不能自认为证果,有所证就是著相,既然着相就是没有证果
所以金刚经讲”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所住而生其心”,”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有没有功德?有漏和无漏功徳?


名词解释:

【布施】
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
  一、财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
  二、法施,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
  三、无畏施,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法】
有因缘造作之法,叫做“有为法”,无因缘造作之法,即叫做“无为法”。在五位百法中,前面的九十四法,皆是有生灭变异的有为法,最后六法,才是清净寂灭的无为法,也叫做“真如实相”。真如实相本来不一不异,为何又分出六法?盖六种中的前五种,或依其原因而说,或约其作用来讲,只有最后的真如无为才是无为法的本体。
一、虚空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灭变化,故名虚空无为;
二、择灭无为,择是拣择,灭是寂灭,又名涅槃,择灭无为就是用真正的智慧去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入无为之境;
三、非择灭无为,一切有为法,皆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的,如果没有能生之缘,或有因而无缘,则毕竟不生,这就是非择灭的意思。再者,无为法的法性,自体本来清净,没有烦恼,既然没有烦恼,也就用不著去拣择智慧来灭除,这也就是所谓的非择灭无为;
四、不动无为,说的是色界第四禅的禅定情形。佛经说,世界进入坏劫时,发生火水风大三灾,动摇全世界,唯有四禅天,火水风三灾都不能到达,这种三灾不至,烦恼不生所显现的无为,就叫做不动无为;
五、想受灭无为,想是想像,受是感受,也就是五蕴中之受、想二蕴,佛教所说的最高禅定叫做灭尽定,又叫做灭想受定,想、受不起了,无为境界就会显现,这种一切想、受都不生的无为境界,就是想受灭无为;
六、真如无为,真者真实不虚,如者如常不变,这种既真实不虚而又如常不变的真如理体,就是诸法没有生灭的无相无不相的真如实相,断除了我、法二执,才能证得真如无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9:5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19 15:57 编辑

(本次学习:14楼 共用时约3.5小时)

12、尊重正教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学习解说]:

还有,须菩提,虽然解说此经只有四句偈,但是你要知道讲经的地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恭敬供养,如同像供养佛塔一样,更何况是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整部《金刚经》

须菩提,你应当知道,受持读诵此经的人成就的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凡是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你们应当尊重受持《金刚经》的人




[学习笔记]:

a,“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首先,佛法要在恭敬心中求,一分恭敬一分收获,尤其《金刚经》这部甚深智慧经典,有缘听闻实属不易

所以我们应当生起信心,应当恭敬尊重此经及解说此经的大善知识,这样才能契于正理,“才能领受[深法]和[不可思议法]以及[圆满方便法]”

末法众生业重,不信佛法,不尊重法,
所以许多法就会因为众生不信或怀疑或轻视而消逝

只有少数发起大心大愿者
才能领受[深法]和[不可思议法]以及[圆满方便法]
佛法很深很广,只有福慧俱足
才能遇到[深法]和[不可思议法]以及[圆满方便法]
也才能明白 —
佛法真的需要在恭敬心中求

因此,学习《金刚经》的重点是要“常保持谦卑心”,这样才不会走错方向

金刚经虽然表面上文字浅显,就像心经一样
可是,金刚经讲的是菩萨心要,是为声闻转菩萨次第的弟子所讲的课程
尤其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所以末法凡夫虽然看了金刚经,有些人虽然自以为了解
但是其实和佛法深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不用说实际的实证了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因为末法众生智慧不足
一读深经,就可能错解,而堕入自以为是的状态
所以许多外道行者甚至佛弟子,就可能因为无智的错解经义而堕入楞严经讲的五阴魔境中
这点只要详读楞严经就会明白


但是这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堕入魔境

因为甚深经法对任何众生,就如无量义经所说
随众生性(根器因缘和业障)而众生自得其义,因此次第就各不相同
因此众生只要读经,大都会得到各自的领会和好处
重点在于谦虚和我慢,以及累世的邪见因缘
只要不常保持谦卑心,不破除我慢,就容易堕入魔境
又或者因为过去世的外道邪见因缘,所容易走往错解的方向 —
[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b,“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这句经文讲的是,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为什么呢,由此末学想到三身佛之法身

“[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

“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

关于法性: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回说《金刚经》所讲的经义就是直接契入解脱成佛的深法

如同前面学过的经文:“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所以,有此经典的地方就是有佛,这是因为一切正法及一切诸佛都由此经生出



名词解释:

【三身佛性】
佛性有三种,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身】
﹝出金光明经玄义﹞
  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所谓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理法聚名法身者,谓聚集法性之法而成此身也。智法聚名报身者,智即能契法性之智,智与法性相合而成此身也。功德法聚名应身者,由智契理,聚集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此身也。)
  [一、法身],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证,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二、报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智聚方圆;由智契理,报得此身,故云报身。
  [三、应身],谓始从初住,终至妙觉极果,功德法聚方圆,故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故名应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正教】
(术语)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16:2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19 15:57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 共用时约3小时)

13、如法受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学习解说]:

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这部经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如何奉行受持?

佛告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你应当以这部经的名字奉行受持,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是要我们循着这些方法契入真实,因此只是方便说),则非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不应当在法上心生执着,因为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比如后面讲到的微尘、世界和三十二相)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须菩提,这些微尘,如来说不是真实存在的微尘,只是称作微尘,如来说世界,其实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只是叫做世界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用三十二相见如来吗?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用三十二相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并非真实存在的,只是称作为三十二相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布施,然后与受持此经四句偈、并为他人解说者相比较,后者所得福德多过用身命布施的人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佛告诉须菩提应当以这部经的名字《金刚般若波罗蜜》去奉行和受持
因此我们首先应当了解这部经名的涵义:

【金刚】
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金刚般若】
金刚,喻也。般若,法也。以金刚之贞,至坚至利、能断难断,能碎万物。譬喻般若空慧,能断诸众生难断之惑,是名金刚般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此可知,为什么佛说“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然后又说“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这是提醒我们不应在法上心生执着,这是因为“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以此比喻佛之教法如筏,既至涅槃彼岸,正法亦当舍弃。故佛所说一切法,称为筏喻之法,即表示不可执著于法

佛法又好比是长铁杆,而
学佛修行成佛就像走高空钢索一样

佛说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无明愚痴邪知邪见,我们很容易就会堕入大染缸中,,无法自拔
在娑婆世界修行就像高空走钢索一样险恶,,而我们又该如何安全顺利的走到对岸成佛呢

首先,,要有一个够长够重,能够保持平衡的长铁杆,,这个长铁杆就是佛法
这个长铁杆也是楞严经,,帮助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正确知见,,而能认清分辨愚见和邪见
有了这个长铁杆,,我们还是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的练习,,修正我们的知见和习气
不断调整我们的步伐,,保持清净心和平等心,,让我们能平稳的在钢索上逐渐前进,,迈向彼岸

确定好正确的知见后,,如此不断练习,,逐渐做到身我和外物两忘,,忘了自己也忘了铁杆子忘了钢索忘了一切
这就像圆觉经讲的净觉随顺,,要走钢索,,首先就要清净自己的念头,,保持清净心,,随顺一切外在环境
也像金刚经讲的破除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忘了自我(我相),,也忘了外在一切(人相众生相),,更忘了生死(寿者相)
所以佛说法亦当舍,何况非法 —
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另外,关于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 — 「般若波罗蜜多」

因此,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法是佛陀随顺众生当下根器次第的方便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领我们逐渐走向成佛!


名词解释:

【筏喻】
谓结筏渡河,既至彼岸,则当舍筏;以此比喻佛之教法如筏,既至涅槃彼岸,正法亦当舍弃。故佛所说一切法,称为筏喻之法,即表示不可执著于法。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中):“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中阿含卷五十四大品阿梨吒经)p5176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法】
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
 于密教之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语者。例如:(一)如法爱染法,又作大爱染法。为日本东密安置如意宝珠而行之秘法。(二)如法佛眼法,乃以佛眼尊为本尊之修法。佛眼尊,指能生诸佛般若毕竟空之智的佛母。(三)如法北斗法,乃以北斗星为本尊之修法。北斗星,为诸星宿中最胜者。此外,尚有“如法尊胜法”、“如法尊星法”等。(无量寿经卷下、维摩经方便品、瑜只经)p2365 FROM:【佛光大辞典】

【般若波罗蜜】
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
梵语 prajn~a^-pa^ramita^。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见:般若)4301)p4304 FROM:【佛光大辞典】

【奉行】
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p313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4:2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5 11:48 编辑

(本次学习:16楼 共用时约3.5小时)

14、离相寂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学习解说]:

这时,须菩提听闻此经后,深入解了其中义理,悲伤的流下眼泪,对佛说:稀有,世尊,佛说这部甚深经典,从我获得慧眼(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以来,从没听闻过这部经典,世尊,如果有人听闻此经,能生清净的信心,则能生出实相,要知道此人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世尊,实相就是非(虚幻)相,如来只是称作为实相,世尊,我今日听闻这部经典,信解受持并不是难事,但是将来后五百年,如果有众生听闻此经并且信解受持则是第一希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呢,因为我相就是非(虚幻)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非(虚幻)相,离一切诸相就叫做诸佛

佛告诉须菩提,是的,是的,如果有人听闻此经,不惊讶、不怖畏,要知道此人非常希有,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并非真实存在的第一波罗蜜,只是称作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称作忍辱波罗蜜,为什么呢,须菩提,就像往昔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内心就会生嗔恨,须菩提,又比如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在那个时候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须菩提,菩萨应当离一切相,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菩萨不应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起妄心,应当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就应当这样行布施,如来说一切相都是非(虚幻)相,又说一切众生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众生(因为是五蕴和合的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到的法没有真实也没有虚妄,须菩提,如果菩萨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就好比有人走入黑暗什么也见不到,如果菩萨心不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好比有人拥有眼睛一样,日光明照能见种种色

须菩提,未来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那么如来以佛的智慧,悉知悉见此人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关于【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寂灭相】
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二五·六六八中):“涅槃即是寂灭相。”又远离一切差别之相,称为寂灭无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圆觉经)((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也就是说,想要修行成佛就要离一切相,包括相与非相

不可以对外境(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执着,因为心一旦在外境上攀援,就会相由心生产生更多虚幻相,离真实越来越远

只有做到两边都不执着才能真正做到离一切相,因为所谓的离也不是真的有个离与所离,而是不二的意思

不二:不著「空」「有」或「有」「无」两边)
所以,「空」也是有各种不同深浅次第的(「大般涅槃经」中有说明种种不同的「空」
真正的甚深空理,没有人间世俗的善恶,不会堕入其中,因此不会造恶,也不会执世俗之善
恶人有恶念,所以造恶,但真正的甚深空法实修者,心中无恶,所以不会造恶,而且心中的善是真善,超越世俗之善
所以,甚深的真善是超越世俗善恶的,因为超越世俗善恶和假名,是无念又超越无念本身,(但要个名称)所以称为空或真善
也就是说,世俗的真,并不是真正真理的真,不同次第有不同次第所认为的真,一般人的真那只是世俗人间的真
所以,修行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由戒定慧逐渐增上
先分辨是非善恶,守持戒律,断恶修善
然后,修持各种观行禅定,以空破有(相)
最后,以甚深智慧觉照,以「不二」「真空妙有」破除「空(无)」「有」两边 —
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就像梦中听法,自己因此而受益,可是醒来后发现只是一场梦而已

可是,此法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妄呢?

如果说真实但在梦中,如果说虚妄但我们有真实获得受益

同理,这就是世尊上面所讲的:“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是因为,法只是世尊普度众生的方便说,而身为实修者得我们不能执着其中,才能不断向上见到真相


名词解释:

【六尘】
(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净心诫观下曰:“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相】
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二五·六六八中):“涅槃即是寂灭相。”又远离一切差别之相,称为寂灭无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圆觉经)((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相】
涅槃的境界不著一切之相,故云“寂灭相”。智度论说:“涅槃即是寂灭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语】
即真实不虚之言说。指如实之语、如法之语等。金刚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p2378FROM:【佛光大辞典】

【实语】
梵语 satya-va^da,巴利语 sacca-va^da。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金刚般若经(大八·七五○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在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中,论及口之四善行时,将实语(巴 musa^-va^di^-verama^N!i^,离妄语)与软语、不绮语、不两舌三者共举;同经卷十二清净经中,将实语(巴 bhu^ta-va^di^) 与应时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等五者并举;卷十四梵动经中,则将实语与知时之语、利语、法语、律语、止非之语等五者共举。
 显密二教于此说法略有不同,在显教中,谓所说称于实,又如言起行,其言行能相应者为实语;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下):“如言起行,故云实语。”密教则以说真如之言为实语,即释摩诃衍论卷二所说五种语中之第五种如义语;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七九中):“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音。”(别译杂阿含经卷四、卷十四、正法念处经卷五十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大方等大集经卷十)p5790 FROM:【佛光大辞典】

【真语】
真实语之义。与“真言”同。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妄曲,真如一实,故称真语。(大集经卷十、大日经疏卷一)p4226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义趣】
(术语)义理之所归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了达诸义趣。”玄赞三曰:“是所说义,何所归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12:49:1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7楼 共用时约3小时)

15、持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学习解说]: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那样多次的身体布施,中午同样以恒河沙那样多次的身体布施,晚上同样以恒河沙那样多次的身体布施,这样持续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另外又有人听闻这部经典,信心具足,所得福德胜过前面用身体布施的人,更何况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总之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心的人、为发最上乘的人而说,如果有人受持读诵广为众生解说此经,如来悉知悉见此人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他们是能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如果喜欢小乘法的人,执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为他人解说

须菩提,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此经典的地方,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当恭敬供养,要知道有此经典的地方就是佛塔,所以你们都应当恭敬礼拜绕塔,以种种花和香庄严这里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讲的是受持此经者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这些功德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实相和佛性中来,因为此经就是解说实相,就是带领我们消除累世错误观念和知见的一部智慧经典

所以,如法实修者必定能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回到这段经文中,怎样才算是做到如法呢?

就是发大心,如同世尊在经中教导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也就是说,发解脱成佛和普度众生心者才能与法相应,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因为,真正的
功德是指原本就清净圆满的佛性,这在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就是第八识清净后的庵摩罗识,这就会有圆满的功德能力
所以一般人想要有功德,这必须实证,逐渐清净第八识,让佛性显露
这样才能逐渐真正成就自身原本俱足的功德能力

佛经(例如密严经)中讲的很清楚,第八识有无穷的能力
清净的第八识作用能成就一切清净圆满功德,拥有佛菩萨的一切神通变化
相反的,凡夫第八识的恶习气种子则可以造就一切六道生死轮回
所以凡夫妄想神通,却不知道自己早就拥有神通,
只是自己弄错了方向,让第八识的神通作用,走向黑暗的一面
这就是法界的真相
,这点也讲过多次了
知道这个真相很重要,由这真相就能分辨一般世俗外道和附佛外道
由这真相,就能知道世间一切法门究不究竟,是正是邪
—— [略说]功德和回向的实相和原理

因此,此经虽然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但是,这要能如实发起大乘心的人才能获得,而且发大心者是能承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人!

相比之下,喜欢小乘法的人因为执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更无法获得这些殊胜功德

由此可知,发心最重要!


名词解释:

【小法】
(术语)小乘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钝根乐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0:2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5 10:54 编辑

(本次学习:18楼 共用时2小时)

16、能净业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还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反而被人轻贱,这是因为原本前世所造的罪业应当堕入恶道,今世受持读诵此经被人轻贱的缘故,消除了堕入恶道的罪业,不但如此以后还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我在燃灯佛前,遇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我都一一供养,没有落下一位,如果有人在未来世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到的功德,与我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的功德,我的功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甚至用算数譬喻也无法说清楚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未来世受持读诵此经,他们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详细解说的话,有人听了可能会心生狂乱,会怀疑不信,须菩提,要知道此经义理不可思议,果报也是不可思议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意思是说受持读诵此经者如果被人轻贱,这是因为累世造恶原本要堕入恶道的,因为被人轻贱而将这些业障消除了

为什么被人轻贱是消除累世恶业呢,其中原理就是[重业轻报]!

所以,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 —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什么是重罪轻受?我们该
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佛经有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也有很多人知道有“重罪轻受”这么一回事!

但当很多学佛者身临其境面临困难逆境时,常常会怀疑是否学佛方向对了,甚至退失道心怀疑是否该学佛?

所以当我们遭遇困难逆境时,不妨多看看佛经怎么说,增长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破迷开悟! —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1、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

《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非一切人,唯有愚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现世轻业地狱重受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不定作定报,现报作生报,轻报作重报,应人中受在地狱受;二者、定作不定,应生受者回为现受,重报作轻,应地狱受人中轻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为轻,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于王有罪,眷属多者其罪则轻,眷属少者应轻更重;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得无垢女经》
除恶菩萨曰:“我心安住观察如色,如是若入舍婆提城,若彼众生有恶业行应受报者,彼见法故现世轻受。”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若彼复能经一日夜。受持斋戒诵此咒心。所作罪业现世轻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所住之处人非人等不能损害,唯除宿世定恶业因现在应熟,或转重恶现世轻受

《佛藏经》
教离杀生舍其杀业。于佛法中而得出家无有障碍。得出家已近善知识得沙门果。是人现世轻受罪报。不障圣道得免三涂。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若复此人由先恶业。财命色力内外所资悉皆短乏。所求不遂亲爱别离。国土荒残王贼衰难。由此经力现身轻受。或暂头痛或得恶衣恶食。或遭骂詈及余毁辱。往诸业障即自消除。

《大宝积经》
时,无垢施女谓离恶趣菩萨:“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若有众生应堕恶趣者,尽使现世轻受,速脱苦恼。’如来说业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业可速断耶?若可断者,则违如来所说;若不知云何而能轻受速断?若能断者,于无主法中汝则是主,若能断者亦当能不断。”

离恶趣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我以愿力故能令轻受速断。”

离恶趣菩萨,作是念言:“我当令舍卫城中,若有众生应堕恶趣者,尽使现世轻受,速脱苦恼。”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2、如何识别重罪轻受?如何转重罪为轻受===============

修身、戒、心、慧方能转重罪为轻受,不要把全部的不如意都误认为重罪轻受了!

《菩萨善戒经》
唯除能修身戒心慧令地狱报人中轻受


《大般涅槃经》
“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不如善业。’譬如氎华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醎味,饮者不觉;如巨富者,虽多负人千万宝物,无能系缚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华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佛经很多地方提到重罪轻受!如何识别和转重罪为轻受?

由此可知,不是所有的苦受或不如意,都叫做重罪轻报

而是要能在受苦当下提升或改变自己当前次第的“身、戒、心、慧”才可以,原理就是:

因为「业」是心念和行为的造作,「业障」就是错误心念和行为所引发障碍正向成长的一切
所以,想要真正消业或没有业障,那就要有正确的心念和行为(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和影响)—
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所以,重申之前说过的内容
消业就是:
1.消除内心的习气与执着,
2.消除累世与众生的怨结。—
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方法就是:
1.由佛法「正知见」转变自己累世所累积的错误观念(包含世俗知见或外道邪见)
(上面这属于思想观念的部份,就是「戒、定、慧」中「慧」的部份),
并且由「戒律」和「定力修行」来帮助自己消除累世所累积的「恶习气」
2.由上述的内修,并且配合外行,积德行善,广结善缘,普渡众生,这样就能逐渐消除累世怨结 —
什么是【业】?什么是【业障】?如何【消除业障】?

感恩佛友案例分享:
1)近期在诵《法华经》和一字一拜《法华经》,感觉很殊胜!梦境也很特别,所有的和我有缘的众生都会在梦中浮现,可能是消业的过程吧!反正我每天都变的有点盼望去睡觉做梦了(呵呵),同时也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可能是重罪轻报吧?比如车无端端在停车场就被碰了、划了,要不就是工作上的事情,要不就是被明明是好朋友的误解痛骂!唉!总之挺多事发生的,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读诵和一字一拜《法华经》。我不知道这是重罪轻报还是业障?
>>>>>>>
这确实是重业轻报,也是考验您的实修心态是否正确
如果面对这些重业轻报和考验都无法平静以对
那就是修行还太差,观念还不正确
所以这些都是实修过程的基本测试

妙法莲华经是大经,非常重要
您目前仅是读诵和跪拜就能消除重业,重业轻报
更何况以后真正落实法华经,广行方便普渡众生
所以法华经上说,修法华经能尽速成佛,
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请参考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启妙心~修学[法华经]非常殊胜


然而,这部《金刚经》不单是转变我们累世所累积的错误观念,更是带领我们认识实相的甚深经典!

因此,佛说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1:2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7 10:58 编辑

(本次学习:19楼 共用时3小时)


17、究竟无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学习解说]:

这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以后,应当如何安住、如何降伏这颗心?

佛告诉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应当这样安住和降伏其心:我应当救度一切众生,虽然救度一切众生,但实际没有一位众生得到我的救度。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菩萨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能叫做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实在是没有一个法可以发无上正等正觉心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在燃灯佛所,有得到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法吗?

没有,世尊,以我的理解,佛在燃灯佛所没有得到一个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佛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须菩提,实在没有一个法能让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果有法让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燃灯佛就不会说:你在来世将会成佛,名叫释迦牟尼。因为我知道实在没有一个法能让我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燃灯佛才为我授记说:你将来会成佛,名叫释迦牟尼。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就是诸法如义

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则根本没有一个法能让如来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得无上正等正觉非实非虚,所以如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一切法(指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及不可说法)只是称作一切法

须菩提,就像是说人身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高大,并不是真的高大,只是称为高大

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菩萨如果认为:我应当救度无量众生,有这样的想法就不能叫做是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实在没有一个法可以叫做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想:我应当庄严佛土,那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庄严佛土并非真的庄严,只是称作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无我法(“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人无我者,人为五蕴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有真实之我体存在;法无我者,不论佛法、世法,都是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者,如来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菩萨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经中讲:“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意思是说,如果菩萨能够通达无我法(“人无我”和“法无我”)的话,才叫做是真正的菩萨

【无我法】
“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人无我者,人为五蕴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有真实之我体存在;法无我者,不论佛法、世法,都是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a,人无我是什么意思呢?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这是说:「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真我」与「假我」

回到经文,人无我指的是“「自我」或「假我」”,这个我是“五蕴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有真实之我体存在”的

认识到了色身假我后,接下来就要学习放下假的,恢复真我或「法我」:
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真我」与「假我」

b,法无我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不论佛法、世法,都是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依缘假立”也是次第说法的意思,由浅入深,直至成佛!

所以,虽然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宣说八万四千法门,实则都是“依缘假立”,都是随众生心而次第说法
也就是说,所有法都是方便说,只是一个为众生拨云见日,恢复佛性真我的过程,或是通往成佛的阶梯而已

如果停留在阶梯上,就无法攀登高峰,所以佛才要提醒我们法无我,要我们不要执着在这些过程当中,去除法执

过程虽然不是终点,但是对于修行者来说,不可缺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因此,想要成为真正的菩萨,不单要做到人无我,还要做到法无我

回说本经讲到的法无我义理很深,虽然如此,但是道理之间都是相通的,为什么要去除法执可参考下面的原理解说:

如果修行者执着表法而不知上进,不知道「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这样就会因为自己的法执,也就是知见上没有增上次第,而在智慧上没有增上,进而和外相产生执着,而引起相对应的因果
这在修行上就不会增上,也无法解脱 —
抄经的实修次第和原理

关于法执,下面的案例也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比如

不知道心路历程,就会产生法执,执著昨天诵多少经?今天持多少咒?拜了多少佛?做了多少善事?始终没有在心上用功。并不是说这些不对,而是在修行上要更进一步;《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要执著法,法是药,何况是非法?贪、瞋、痴、慢、疑、邪见,属于非法,不是正法就是非法。所以,「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心要停止起坏的念头,口要停止讲坏话,身不造作恶行。不但停止恶言、恶行、恶念,还要积极行善,把善法落实到身、口、行为当中,修了善法,要不执著善法,又归于自心;这就是开佛知见,这就是佛的见解、觉悟的见解、菩提道路的见解。
有些人执著诵经,产生法执;也有人诵经有了境界,又执著境界,这就是不了解经中的道理。了解经上的道理就知道除了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还要知道经义,经上有空、假、中的道理,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这些道理要明白。经是佛所说的,佛从自性智慧中说出来,为了破迷显正;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用来除去众生心当中的执著和烦恼,诵经是修行的方便法门,藉由诵经定心、明心,化除烦恼、执著。《金刚经》讲得很清楚:「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过河就不需要船了,执著、烦恼化除了,连方便法门也要舍去,所以我们依照经上的道理去实践,这才是最重要。一方面诵经,一方面要实行;因为怕自己忘记了佛法的道理,所以要诵经来提醒,不但诵经,还要去实践,这就是转经。
众生有我执,声闻、缘觉、菩萨有法执,将我执、法执都去掉,全归于一真法界;归真之后,真亦无名;如果执著自己已经得到真谛,就又违背真谛的意义了,因为有真就有假,实相当中一法不立,魔也不立、众生也不立、佛也不立。因为这念心当中,所有一切名相都是虚妄;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所有一切名相,目的就是为了开权显实,最后都归于无言无说、无名无相,目的是在这里。— 修行了数十年,读诵了数百部佛经,所以你是老修行?!

名词解释:

【法执】
(术语)二执之一。固执心外有有为无为之实法之妄念也。二乘之人,虽断我执而不能绝此法执,大乘之菩萨则渐断之。唯识论一曰:“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执】
“我执”之对称。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略称法我、假名我。系应破除之两种我执之一。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而将人类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者,则称为我执。以上皆属迷妄之见解。说一切有部主张人我非实有,唯法性实有,即所谓之法我执;大乘主张诸法皆因缘生,无实有之自性,乃随邪执而有法我,故倡法无我、法空。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七上):“法执皆缘自心所现似法,执为实有,然似法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实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
 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法执分为二种:(一)俱生法执,由无始已来即带虚妄熏习之内因力,恒与果报之身俱有,不须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又分常相续与有间断二种,前者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而起自心之相,执为实法;后者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之蕴、处、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执为实法。二者均微细而难断。(二)分别法执,由现在之外缘力,非与身俱有,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亦有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一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而起自心之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者粗重,故易断。其中,俱生法执,为修所断,于十地之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法执,为见所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之法空真如,即能除灭。
 又法之本体为假有,迷于假有,故生法执,法执为根本本体,更于法执之上,生起我执(人执),故有仅存法执而不存我执者;然若我执存在,则必有法执。起法执即生所知障,起我执则生烦恼障。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大三一·五五九下):“由法执故,世间愚夫起众生执;除众生执现起缠故,觉法实性;觉法性故,法执永断。法执断时,当知亦断众生执随眠。”此外,护法认为法执唯在第六、七等二识,安慧则认为除第七识外,其余之七识(即前五识及第六、第八识)通有法执。(大毗婆沙论卷九、成唯识论卷五、梁译摄大乘论卷七、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卷二末)((参见:二执)210、“我执”2942)p338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无我】
二无我之一,是“人无我”的对称。谓一切有为、无为法中,并无“我”的实体。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又诸法无我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法无我印,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者印证。了知诸法因缘所生,实无自性实体,乃大乘菩萨的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彻知此理的智慧,称为二无我智。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人无我】
(术语)二无我之一。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其中无真实之我体,故云人无我。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无我】
谓由揽父母之遗体,四大假合而成五阴之身。若一一分别推求,皆悉空无所有。凡夫不了,妄执此身为我,余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我法】
“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人无我者,人为五蕴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有真实之我体存在;法无我者,不论佛法、世法,都是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切法】
梵语 sarva-dharma,巴利语 sabba-dhamma。乃泛指一切有为法(梵 sam!skr!ta-dharma)、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及不可说法。又作一切诸法、一切万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之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之存在者”。(摄大乘论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p12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
梵语 tatha^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为佛十号之一。即佛之尊称。盖梵语 tatha^gata 可分解为 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来)二种,若作前者解,为乘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后者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长阿含卷十二清净经(大一·七五下):“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来;(中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又因佛陀乃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亦称无上上。又“如来”之称呼,亦为诸佛之通号。
 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举出如来有九义;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则举出如来有十一义。此外,大宝积经卷九十、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十三、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等,亦各有不同之说法。
 另据成实论卷一、行宗记卷上等之说,乘真如之道而来成正觉者,是为真身如来;而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者,是应身如来。
 天台家依成实论卷一之“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一语,解释真身、应身二如来之义,称为二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乘(如如之智)如实(如如之境)道(因)来成正觉(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圆满,是为真身如来;而以如实智乘如实道(境智契合),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者,是为应身如来。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论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一语,解释法身、报身、应身三如来之义,称为三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身如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十号经、坐禅三昧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卷二十一、卷七十、卷七十二、卷八十五、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日经疏卷一、翻译名义集卷一)((参见:十号)480)p234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8343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04

[禅定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0:0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9 08:53 编辑

(本次学习:20楼 共用时3小时)

18、一体同观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学习解说]: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人间肉身之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天眼(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慧眼(能看出一切事实真相之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法眼(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

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佛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

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认为恒河中所有沙,佛说它是沙子吗

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子

须菩提,你认为假如有像一条恒河中所有沙那么多条恒河,又有像一条恒河中所有沙数那么多条恒河沙的佛世界,是不是很多?

非常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然而所有国土中的一切众生有若干种心,如来都悉知悉见,为什么呢,如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妄心,只是叫做心。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是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一体】
即常住真心之体。自性清净,一体无二,妄想忽生,境界顿现。于是有情众生、无情国土,从一真心妄分为二,当知有情无情,皆是众生自心所变,实非外物,故有“情与非情共一体”之说。p85 FROM:佛光大辞典

结合上面解说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一体也是在说
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都和佛菩萨的佛性平等无二 —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佛性]就是指众生本来就清净自在慈悲光明圆满俱足的本体 — [分析探讨]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佩带楞严咒能不能进入厕所?
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既然佛性平等,为什么我们还是凡夫,没有成佛呢,这是
因为我们第八识累积太多这些无明妄念种子 —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因为我们被尘染覆盖无法显露佛性功德 — [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也就是说,虽然,
佛性平等不二,但是[第八识]的清净程度有差别 — [问答]关于“深心”的理解

原来是第八识的清净程度影响着佛性显露与否的关键:
「第八识」

不论是「六道轮回」或「解脱成佛」,其中的奥妙和原理,就在于「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
「有情众生」的「第八识」有不可思议无量神通,能变化一切


「轮回」

当「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受到累世「无明(愚痴)种子」的染污,则因迷而轮回
就是因为对世俗「六尘」的爱欲执着,由「六识作用」而形成细微的「第七识」作用而污染「第八识」
又或称「第八识」染污后成为细微的「第七识」现行作用,六识(第1~6识)、「第七识」、「第八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这样,「第八识」的神通作用就会依照众生各自不同的执着,相对应而产生「六道轮回」的结果


「成佛」

如果「有情众生」能透过修行佛法,逐渐去除「第八识」的染污,消除「无明(愚痴)种子」,
清净后的「第八识」则称「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恢复原本清净光明圆满的「自性」,称为「佛性」
这样的「有情众生」则称「成佛」,有能自主的不可思议神通力量 —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回到经文,佛说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清净自心(清净第八识),不要随着无明妄想与外境不断攀缘,那样只会在种种缘起缘灭的相上越走越远

唯有放下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执着,安住当下让自心清净无染,才有机会见到真实(相)!


名词解释:

【佛眼】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眼】
能看出一切事实真相之眼。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眼】
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肉眼】
人间肉身之眼,为五眼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7-1 15:29 , Processed in 0.0974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