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学习思维楞严经(第三卷)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11 13: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7-18 10:01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21】 (用时 3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即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妄,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孰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的作用,本来亦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呢?阿难!(前面所讲的)那个眼睛一直瞪而引发生疲劳相(看见狂花)的人,能见的眼和所见的花,都是妙觉心中的疲劳现象。因为明、暗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见性,就发生见。这个见在其中吸收了明、暗两种尘相,就称之为见性,这个见性脱离明、暗二种尘境,毕竟没有自己本体的。是这样,阿难!应当要知道,这个妄见不是由光明、黑暗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眼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光明而来,(见性所黏著吸取的)黑暗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见到黑暗。如果从黑暗而来,(见性所黏著吸取的)光明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见到光明(现在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暗有来去,见性无生灭,所以证明不是从明暗来)。如果从眼根而生,必然就没有光明与黑暗二种尘相了。单单这个见精(脱离了明、暗二种尘相),根本没有能见的自性。如果在虚空中产生,眼前看到的尘相,归入时应当可以见到眼根;那么,虚空是自己看自己,和你本身的眼见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属虚妄无实体,但也是相妄性真,因它的性,本来不变。只是非因缘生,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用两根手指急速塞住耳朵,塞久成劳,所以头中发出隆隆的声音,耳朵和疲劳造成的声音,都是真如自性中所表现出来的疲劳现象。因为动、静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动之闻性,就发生耳闻作用。耳闻在其中吸取了动、静两种尘相,就称之为闻性,这个闻性脱离动、静二种尘境,毕竟没有自己本体的。是这样,阿难!应当要知道,这个妄闻不是由动、静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耳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静而来,(闻性所黏著吸取)动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听闻到动。如果是从动而来,(闻性所黏著吸取)静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应当就不会觉知到静(现在动来闻动,静来觉静,所以证明闻性不是从动静来)。如果从耳根而生,必然就没有动与静二种尘相了。单单这个闻体,就离尘无体,失去能闻的自性了。如果是在虚空中产生,即是虚空有能闻之性,那就不是虚空;如果只是虚空自己在听闻,和你的耳中听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从耳中听入的都是虚妄,本来不属因缘,亦不是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速的抽缩鼻子很长时间产生了疲劳,就在鼻中有了冷触的感觉,因为这冷触的感觉,因冷触便有分别通塞虚实,疏通为虚,闭塞为实。如此类推乃至吸入种种香、臭之气,能闻鼻入和所闻的劳相,都是属于菩提真性中久瞪所发生疲劳的现象。因为通、塞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嗅性,就发生嗅闻,这嗅闻吸入尘相,就叫作嗅闻性。这个嗅闻性脱离通、塞二种尘相,毕竟没有自己本体的。应当要知道,这个嗅闻性不是由通、塞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鼻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通而来,(嗅闻性所黏著吸取)塞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觉知塞呢?如果是因塞而有,通的时候根本不能嗅闻到,又如何能觉知香、臭等嗅觉呢?如果从鼻根而生,必然就没有通与塞二种尘相了。这样能闻的机能,就离尘无体,没有能嗅的自性。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这嗅闻性自己应当可以回嗅到你自己的鼻子,如果只是虚空自己在嗅闻,和你的鼻中嗅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鼻根之呼吸及嗅性,其相虽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头舐吻嘴唇很长时间产生了疲劳现象,这个人如果生病了,就会尝出有苦味,如果是无病之人,会微有甜的味道。因为甜与苦而显现出舌根的尝性,在舌头不动的时候,常常是淡性(没有味道)。所以,能尝之舌,和甜、苦、酸、淡等劳相,皆是菩提心中所发生的疲劳现象。因为甜苦与淡(无味)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尝性,而发生知味感觉,这感觉吸入虚妄尘象,就叫作知味之性。这个知味性脱离甜苦与淡的二种尘相,毕竟没有自己本体的。是这样,阿难!应当要知道,这个可以品尝出苦味、觉知淡味的知味性,不是从甜苦而来,不是因为淡性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舌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甜苦而来,(知味性所黏著吸取)淡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够觉知淡的味道呢?如果是从淡性而出,(知味性所黏著吸取)甜苦的尘相当即会随之消失,又如何能够觉知甜苦的二种尘相呢?如果从舌根而生,必然就没有甜苦与淡二种尘相了。这样的知味之根—舌根(脱离了甜苦与淡的尘相),根本没有能尝的自性了。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虚空假若能觉知味道,就不是你口能尝到,如果只是虚空自己觉知味道,和你的舌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舌能尝味,其相虚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用一只冷手触摸另一只热手,如果冷的程度多于的热的程度,热手就会变冷,如果热的成分高胜于冷者,冷手就会变热,照这样看来,双手相合,能感觉到冷热,双手相离,也能感觉到冷热。不过二手相合时,冷热可以互相涉入(即互相影响),涉入得太久,冷热的程度就会变了样子,即发生劳相。能感觉的身体,和冷热等
劳相,都是受了传递影响而发生的疲劳现象,是虚妄不实的。因为离、合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的觉性而为妄觉。在觉性中,吸入这虚妄尘相,就叫作知觉性。这个知觉体,脱离了离合与违顺的尘相,毕竟是觉触不到什么,亦即离尘无体,没有自己的本体。是这样,阿难!应当要知道,这个知觉性,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为违顺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身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是从合时而来,(知觉性所黏著吸取)离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如何能够觉知有离呢?违顺二相,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从身根而生,必然就没有离、合、违、顺四种虚妄尘相了。你身体的知觉性—身根(脱离了离合与违顺的尘相),根本没有知觉的自性了。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虚空是自己知觉的,和你的身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身体的感觉是虚妄的;但其相虽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疲劳困倦就会睡觉,睡好之后,精神恢复,自然就醒了,观览到前尘之相,便会忆起往事。如果想不起便会忘记,这都是颠倒的形相。生、住、异、灭(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也是一样。而吸取种种妄习集中归入(意根),有秩序不相互逾越,称之为意知根。这个能知之意根和疲劳之尘相,都是菩提心中湛然不变之真性,因妄想而发生种种疲劳现象,都是虚妄不实在的。因为生、灭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知性,而为妄知。汇集这能知之妄性,居在意根里面,吸收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见闻(末学理解为外尘)二尘,逆流至第六意识,即回流而送至意识里,还未到第八识,所以叫流不及地。在第六意识里,有知觉心,称之为觉知性。这个觉知性,既然是因尘而有,所以离开寤寐生灭二尘尘相,就没有自己的本体。是这样的,阿难!应当要知道,这个觉知之意根,不是从寤寐(醒和睡)而来,不是因生灭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意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醒而来,(觉知性所黏著吸取)睡的尘相当即会随之灭尽,那怎样是醒着的呢?如果生时必定有,灭尽时即会同时无,那要让谁来领受灭尽呢?如果从灭时而有,生时即是灭的尘相消失,谁能知道是生者呢?如果从意根而生,寤寐(醒和睡)二种虚妄尘相是随着身体开合的,如果脱离了这寤寐开合二体,这个觉知这等同于虚空之花,毕竟没有能知之自性了。如果在虚空中产生,虚空本来属无知,纵然是有知,也是虚空自知自觉,和你的意入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应当知道,意根以及所对法尘,都是虚妄相,然其性则真。因是属如来藏性,其体不变,故此不是从因缘生。如来藏性其用随缘,故此不是自然性。

学习体会:

在这段中,佛陀分别用了6种譬喻来解说,为什么六入的作用,本来亦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

1、眼入
首先,什么是见性?因为明、暗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见性,就发生见。这个见在其中吸收了明、暗两种尘相,就称之为见性
特别要注意,这里讲的见性,不是明心见性之见,而只是一个见精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妄见不是由光明、黑暗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眼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眼入属虚妄无实体,但也是相妄性真,因它的性,本来不变。只是非因缘生,非自然性

2、耳入
首先,什么是闻性?因为动、静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动之闻性,就发生耳闻作用。耳闻在其中吸取了动、静两种尘相,就称之为闻性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妄闻不是由动、静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耳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从耳中听入的都是虚妄,本来不属因缘,亦不是自然性。

3、鼻入
首先,什么是嗅性?因为通、塞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嗅性,就发生嗅闻,这嗅闻吸入尘相,就叫作嗅闻性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嗅闻性不是由通、塞而来(故不属他生),不是从鼻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鼻根之呼吸及嗅性,其相虽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4、舌入
首先,什么是尝性?因为甜苦与淡(无味)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尝性,而发生知味感觉,这感觉吸入虚妄尘象,就叫作知味之性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可以品尝出苦味、觉知淡味的知味性,不是从甜苦而来,不是因为淡性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舌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舌能尝味,其相虚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5、身入
首先,什么是觉性?因为离、合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的觉性而为妄觉。在觉性中,吸入这虚妄尘相,就叫作知觉性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知觉性,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为违顺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身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身体的感觉是虚妄的;但其相虽妄,其性则真。因皆属如来藏性,而不是因缘生,亦不是自然性

6、意入
首先,什么是觉知性?因为生、灭两种虚妄尘相,黏著吸取湛然不变之知性,而为妄知。汇集这能知之妄性,居在意根里面,吸收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见闻(末学理解为外尘)二尘,逆流至第六意识,即回流而送至意识里,还未到第八识,所以叫流不及地。在第六意识里,有知觉心,称之为觉知性
其次,分别解说这个觉知之意根,不是从寤寐(醒和睡)而来,不是因生灭而有(故不属他生),不是从意根而出(故不是自生),也不是在虚空中产生的(故不是无因而生)的原因
最后,证明了意根以及所对法尘,都是虚妄相,然其性则真。因是属如来藏性,其体不变,故此不是从因缘生。如来藏性其用随缘,故此不是自然性

在未听经前,不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是从何处来,现在才知道,都是从如来藏里面来的
由此,进一步学习关于如来藏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如来藏呢?

【楞严经卷四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庵摩罗识】
(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
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辅行三之一曰:「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
宗镜录五十六曰:「阿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
旧译家以为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
唯识论三举第八识之异名:「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云云((参见:阿赖耶))。以为八识之异名。是新译家之说(此识名从译为清净识观之,则为 Amala而似非A^mra又非庵摩罗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按照佛经的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如来藏,便是佛性

为什么不知道或不懂「佛性」呢?【1.为什么不知道有佛性?
因为自己没有用心学佛,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接触善知识,所以不知道,不然,肯定会看到或知道「佛性」两字
2.为什么不懂佛性?对佛性没信心?
这也是因为学佛不用心,如果真有用心,真想知道什么是佛性,想弄清楚,怎不自己深入经藏弄清楚呢?
所以,就是不用心,没有真正为了自己解脱和普渡众生而努力】——《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当要明白
【如果没有深入经藏和实修,那就不可能真正明白,
因为,这是要真正实修实证,而不是眼睛看看耳朵听听而已】

【只有真正累世已经真正发起大乘菩萨心的菩萨行者,才会累世不断的深入经藏和为众生演说
也因为深入经藏,而看到佛陀早就为佛子的解说和认证,也因此,菩萨行者就能得到认证而印心而行
而才能逐渐真正明白佛法,才能逐渐见性,才能逐渐了知佛性,才能逐渐成佛
而一般众生或不精进的佛弟子,自己不努力,当然就不会深入经藏和实修,也不会得到印证】——《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如何修习佛性呢?
【按照《首楞严三昧经》的成就「首楞严三昧」方法,
请参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首楞严三昧经
任何人一开始修行,都是要由凡夫的「意识心」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能逐渐契入佛心而实证「首楞严三昧」
所以,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这当然是由凡夫的「意识心」来学佛而逐渐契入「真心」,所以非一非异,不一不二
也就是说:「意识心」也能入「真心」,「真心」也能生万法(「意识心」),两者意义虽不相同,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那是不同个啰?也不是不同个,那是同一个啰?),
不一不二(不是同一个,那是两个啰?也不能分成两个,那又是一个啰?)
这样弄清楚了吗!或换个容易明白的说法,这样会比较清楚,就是:「真心是本质,意识心是变化」。
以现代物理来说就是「质能互变」,以古语来说就是「(本)体」和「(表)相」一如】——《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还应当知道,什么才是真懂佛法?
【这就是要由真理来分辨,如果真正见性,真正明白法性原理,那很容易就能分辨世间中哪些正法(人)哪些是邪法(人)
因为,明白这些原理和法性,那才是正,如果堕入争执和批判毁谤,那就是不懂佛法,曲解佛法,就是邪

再者,有人因为佛性摸不着看不着而疑惑或迷惑,其实,这些怀疑或迷惑是多余的,是习气
再说,如果您真信佛,那就应该相信佛性,不是吗?难道佛说的你不信?!
而且,如果您相信真有佛、且真能成佛,那就更该相信有「佛性」,不是吗?佛不是成佛了吗?那还怀疑什么!笨!

再说,看不见不代表没有,道理就像,智慧、聪明、爱,这些能看见吗?能摸着吗?
不然,每个人怎么都能知道智慧、聪明、或爱?难道这些又都能看到摸到?
这样说,难道智慧、聪明、或爱都无法看见?无法知道?其实这也不对,
所以,智慧、聪明、或爱这些能看见吗?不能看见吗?这样懂了吗!

所以,佛性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佛性就是至心,就是究竟智慧,就是不二,不可说,也可说,不可见,也可见,不生不灭
所以,佛陀为了教导众生,用各种方法和说法破除众生疑惑,用破除两边,或说可见,或说不可见(可参阅下面节录的《楞严经》)
而依文解字的众生,开始争论起来,互相争辩,这就是众生性、凡夫性,只会怀疑和争执,不会老实实修】——《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相关学习:
[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如来藏 ~ 入楞伽经,楞严经


相关注解:
【六入】: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出法界次第﹞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妄尘】:(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毕竟】:梵语 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极、至极、最终之意。远离烦恼污染之绝对清净真理(如涅槃、实相、空性等),称为毕竟净;佛为众生究竟之所归依处,故称毕竟依;绝对空称为毕竟空;佛所证为究极之悟境,非他所能类比,称为毕竟觉(意同无上觉);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称为毕竟智;宇宙万有实为空无,故终无常住,称为毕竟无常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维摩经卷十、往生论注卷下)FROM:【佛光大辞典】
【生住异灭】:(杂语)有为法之四相也。(参见:四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相】: (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内尘】: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FROM:【佛光大辞典】
【逆流】:<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湛然于授菩萨戒仪举出逆流十心:(一)正信因果心,(二)自愧克责心,(三)怖畏恶道心,(四)发露瑕疵心,(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心,(八)守护正法心,(九)念十方佛心,(十)观罪性空心。((参见:顺流)5356)
 <二>声闻四果之一。即指须陀洹。须陀洹之人起无漏智,证见正理,永逆生死之流转,而渐趣涅槃之道,故称逆流。FROM:【佛光大辞典】
【顺流】:梵语 anusroto-ga^min,巴利语 anusota-ga^min。又作随流。为“逆流”之对称。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又据摩诃止观卷四上载,修行之人因“顺流十心”而颠倒造恶,积集重累,流转生死,须以“逆流十心”对治此等过失。顺流十心即:(一)无明昏闇心,众生内心为无明所迷惑,妄计人我执,起颠倒妄想,广造众业,流转生死。(二)外顺恶友心,指众生内具烦恼,外为恶友迷惑而失正行之心。(三)无随喜心,谓对他人之善行不能随喜。(四)纵恣三业心,谓任意造身口意三业罪。(五)遍一切处起恶心,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然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六)常念恶事心,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不绝。(七)覆藏罪心,掩蔽己过,无悔改心。(八)不畏恶道心,谓鲁钝无识,不畏趣入恶道。(九)无惭无愧心,造诸恶业,而无惭愧心。(十)一阐提心,谓否定一切因果道理。(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二)((参见:逆流)4327、“逆流十心”4327)FROM:【佛光大辞典】
【寤寐】:醒和睡。摘自百度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16:23:14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22】 (用时 3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臭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唯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本能,都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阿难!你观看这祇陀(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树林以及种种泉池。试问?这些是因为有色相才生出眼睛看见的性能吗?还是因为有眼睛才产生了色相的现象呢?阿难!如果是眼睛生出色相的现象,那么当眼睛看见虚空时,(虚空)并没有色相,色相的性能应当就销亡了,既然销亡了则应显现出的一切都没有,既然一切色相都没有了,谁能来证明虚空的质性呢?同样,虚空也是如此。如果是外界色相生出眼睛看见的性能,那么观看虚空时,(虚空)没有色相,这个看见的性能也应当销亡,销亡则是一切都没有了,谁能来证明哪个是虚空,哪个是色相呢?所以应当知道,可以看见的性能,与外界色相和虚空,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眼见的性能和色相,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你再听此祇陀园中,斋食置办好了击鼓、大众要集合了撞钟,钟鼓的音声前后相续。试问?这些是因为这音声来到耳边呢?还是因为耳朵去到音声之处呢?阿难!如果是这音声来到耳边,如同我在室罗筏城乞食的时候,在祇陀林就不会同时有我;同样的,如果这音声来到阿难的耳处,那么目连、迦叶应当都不能听闻到,何况是这里面的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听闻到钟声可以同时能来到斋食之处呢?如果是你的耳朵到了那音声之处,如同我回到祇陀林中时,在室罗城就不会同时有我;同样的,如果你听闻到鼓声,你的耳朵就已经到了击鼓的处所,钟声若是同时发出,应当就不能同时听闻到了,更何况在同一时间,另外还有象马牛羊及其他混杂的声音呢。如果听的性能与声音,没有来往接触,那么一切声音应是不能听闻到的。所以应当知道,听觉与声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耳听的性能与声音,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你再来嗅闻这个香炉中的栴檀(檀香)香气,这檀香若是不断燃烧,室罗筏城的四十里内都会同时闻到香气。试问?这香气是生于栴檀木呢?还是生于你的鼻子里呢?还是发生在虚空中呢?阿难!如果这香气是生于你的鼻子里,既然是从鼻子所生,就应当由鼻子里出来,鼻子不是栴檀木,为什么鼻子中会有栴檀的香气呢?再说,你嗅闻到了香气,那么(香气)应当是从鼻子吸入的,这和前面说香气是从鼻子里出来的自相矛盾,所以这样说是不对的。如果香气是生于虚空,虚空之性是恒常永在的,那么香气也应当是常在的,为什么还要借着香炉燃烧这枯木才能产生香气呢?如果是香气生于旃檀木,那么这种香质会因为燃烧而形成烟,如果鼻子嗅闻到香气,应当是先受到烟气笼罩才会闻到香味,但这烟气升腾到空中不会到达很远的地方,为什么四十里内都能够嗅闻到呢?所以应当知道,嗅觉与香臭气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鼻嗅的性能与气味,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你常常二时(朝、夕二时)在大众中持钵乞食,在这期间或者能遇到有人布施酥酪、醍醐(五味之一。制自牛乳),称之为上味(指最佳味)。试问?这上味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从舌头发出呢?还是存在于食物中呢?阿难!如果这上味是生于你的舌头,在你的口中只有一个舌头,舌头这时已成为酥味,那么再遇到黑石蜜(冰糖)时应当也不会转移变化,如果舌头没有变化转移,就不能称为可以觉知味道;如果会变化转移,舌头并不是多体,为什么这一个舌头能够尝出多种味道呢?如果味道是存在于食物中,食物并没有知觉分别,又如何能够自己知道是什么味道呢?即使食物能够自知味道,就等同于其他人在吃食物,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又怎能称为知味呢?如果味道是生于虚空,那么你品尝这虚空,应当是什么味道呢?假定认为虚空是咸味,既然让你的舌头是咸的,也应当同时让你的脸也是咸的,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等同于大海里面的鱼一样了;既然全都在咸味中,便不会知道淡味了,可是如果不能识别淡味,也就不能觉知咸味了,如果咸淡都不能觉知,怎么称之为味呢?所以应当知道,味觉与尝的味道,都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舌尝的性能与味道,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你常常在晨朝(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作清旦,晨旦、平旦。寺院中,于此时勤修佛事,称为晨朝)以手摩头。试问?这摩头的知觉,是只有接触到的时候才有。能感触的手呢?还是头呢?如果是手,那么头则不会有知觉,为什么头也会知觉呢?如果知觉在头,那么手就没有用处了,又如何称之为触呢?如果手与头,各自都有感触的知觉,那么你阿难就应当有二个身体。如果头与手是同一个知觉所生的感触,那么手与头应当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触则无法形成了(没有能触、也没有所触);如果是两个个体,能触的知觉又在哪里呢?如果是在本能内,本能没有固定所在,如果有固定所在,就不是本能了。离开本能与固定所在,虚空当然不可能与你发生感触。所以应当知道,触觉与身体的知觉,没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身触的性能与知觉,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你常常将意识中所生的思想,不外是善的、恶的、无记的,三种性能,并生成相应的法则。那么这个思想法则,是由心所生呢?还是脱离心以外有其他的处所呢?阿难!如果思想的就是心,那么思想所生的法则,就不是自心显现的影像。如果不是自心所起,那么思想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如果离开自心,另有所在,那么思想法则的性质,是有知的呢?还是无知的呢?如果是有知的,那就可以称之为心了。既然是自心,便与你想象的是不同的。因为这个有知的思想,就等于你的自心。如果这是你的心,为什么你的心所产生的思想,有时候又不同于你的个性呢?如果思想自己本身是无知的,那么,这个思想的作用,实际上,就不是色、声、香、味,离合、冷暖以及虚空等种种物象。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现在的色相与虚空,都没思想的表示,不应当说,现实的人间之外还另有一个虚空存在。既然心不能攀缘,心所生的意识处所,又如何建立呢?所以应当知道,思想与心,都没有固定的处所,那么,意识的性能与思想法则,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学习体会:

在这段中,佛陀分别解说,为什么十二处(身心与外界)本能,都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

1、眼与色相
针对眼睛所看见的色相,佛陀提问:
“是因为有色相才生出眼睛看见的性能呢?还是因为有眼睛才产生了色相的现象呢?”
实际上,既不是色相生出眼见的性能,也不是眼睛生出色相的现象
进而说明“看见的性能,与外界色相和虚空,都没有固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眼见的性能和色相,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2、耳与声音
针对耳朵所听见的声音,佛陀提问:
“是因为这音声来到耳边呢?还是因为耳朵去到音声之处呢?”
实际上,既不是耳朵去声边,也不是声音来到耳际
进而说明“听觉与声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耳听的性能与声音,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3、鼻与气味
针对鼻子所嗅闻的气味,佛陀提问:
“是生于栴檀木呢?还是生于你的鼻子里呢?还是发生在虚空中呢?”
实际上,既不是生于栴檀木,也不是生于鼻子,也不是发生在虚空中
进而说明“嗅觉与香臭气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鼻嗅的性能与气味,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4、舌与味道
针对舌头所品尝的味道,佛陀提问:
“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从舌头发出呢?还是存在于食物中呢”
实际上,既不是生于虚空,也不是从舌头发出,也不是存在于食物中
进而说明“味觉与尝的味道,都没有固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舌尝的性能与味道,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5、身体与知觉
针对身体所接触的知觉,佛陀提问:
“能感触的手呢?还是头呢?”
实际上,既不是手,也不是头
进而说明“触觉与身体的知觉,没有固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身触的性能与知觉,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6、意识与思想
针对意识所生的思想法则,佛陀提问:
“是由心所生呢?还是脱离心以外有其他的处所呢?”
实际上,既不是由心所生,也不是离心以为别有所在
进而说明“心与思想,都没有固定的处所
那么,意识的性能与思想法则,二者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既不是由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相关注解:
【十二处】: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真如性】:(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祇陀】:(人名)Jetr! Jeta,旧称祇陀。新称逝多,誓多。译曰胜。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栴檀】:檀香。摘自百度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摘自百度
【二时】:<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 ka^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FROM:【佛光大辞典】
【醍醐】:(饮食)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药中第一。涅槃经三曰:“醍醐者名世间第一上味。”又曰:“诸药中醍醐第一,善治众生热恼乱心。”同八曰:“云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味】: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人及十地菩萨均无此舌根,亦无此味。又楞严经中,以酥酪醍醐为世间诸味中之最上者。FROM:【佛光大辞典】
【石蜜】:梵语 pha^N!ita。冰糖之异称。五分律卷五作五种药之一。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作五香之一。善见律卷十七(大二四·七九五中):“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正法念处经卷三(大一七·一七上):“如甘蔗汁,器中火煎,彼初离垢,名颇尼多。次第二煎,则渐微重,名曰巨吕。更第三煎,其色则白,名曰石蜜。”本草纲目记载,石蜜,又称乳糖、白雪糖,即白糖,出产于益州(四川)及西戎。用水、牛乳汁、米粉和沙糖煎炼作成饼块,黄白色而坚重。主治心腹热胀,滋润肺气,助益五藏津。FROM:【佛光大辞典】
【晨朝】:梵语 pu^rva^hN!a,巴利语 pubbaN!ha。即指辰时,即今之八时顷;或谓由卯时至巳时,即今六时至十时顷。为六时之一。又作清旦,晨旦、平旦。寺院中,于此时勤修佛事,称为晨朝,或作晨课、朝课、早课。善导之往生礼赞偈,谓晨朝为六时之第五时。(阿弥陀经、般若理趣经、摩诃僧祇律卷六僧残法)((参见:六时)1283)FROM:【佛光大辞典】
【方所】:(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吾人日常动作,虽已过去,但前尘往事,忆念不忘,这就是法尘的作用。六尘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6:35:32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22】 (用时 3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
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则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再有,阿难!为什么十八界(详见下方注解)本能,都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阿难!正如你所明了的,眼睛与色相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眼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眼睛而生,以眼睛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色相而生,以色相为界呢?阿难!如果是因眼睛而生,既然没有色相、虚空,也就没有什么可分别的,纵然有你的识别本能又有什么用呢?而且你能见的本能又不是青黄赤白的色相,既然不能显现分辨,又从哪里建立划分这个界呢?如果眼识是因色相而生,当虚空没有色相时,你的眼睛识别作用应当灭尽,又如何能识知这就是虚空呢?若是色相发生变迁时,你也能识别色相在发生变迁,若是你的眼睛识别作用并没有随之变迁,那么,这个界应当如何确立呢?如果随同色相的变动而变迁,所谓的界相自然就没有了;如果是不变的,那么眼识即是恒在的。既然眼识因色相而生起作用,应当就不能识知虚空的所在。如果认为眼识是眼睛与色相共同产生的,当眼睛与色相相合时,中间识性就分离了而不起作用,如果识性是可以分离的,那么,识性与眼睛和色相也都可以相合了。这样体性便会杂乱,又如何成立界限呢?所以应当知道,眼睛和色相互为因缘,生出眼识界。眼识不从眼睛而生,不从色相而生,不从眼睛色相合生,三处都没有。眼睛与色相以及眼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耳朵与声音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耳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耳朵而生,以耳朵为界呢?还是因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呢?阿难!若是因耳而生,动静二种现象既然并不现在面前,耳朵就不会知道,如果耳朵一无所知;觉知尚且没有形成,这个识别的作用如何形成相貌呢?如果认为是耳朵听闻到了声音,那么,没有动静二种相状,耳闻的作用就无法形成。如何把肉质形状的耳朵,杂在色相中,名之为识界(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这耳识的界限,又从哪里建立呢?如果耳识是生于声音,因为有声音才有识别的作用,那么,就与能闻的听觉无关,但是没有能闻的听觉,就会失去声音的所在;如果识别的作用从声音产生,声音因能闻的听觉才有声音的现象,那么,能闻的听觉应当能闻听识别的作用,如果不能闻听识别的作用,就是没有界限。能够闻听识别的作用,这个识别,等同于是声音,如果识别的作用已被能闻的听觉所闻,谁能知道能闻的识别作用是哪个呢?如果不知道,就如同草木了,就不应当有声音与能闻的听觉夹杂合成中间的界限,界限没有中间性的位置,那么内外之相要从哪里形成呢?所以应当知道,耳朵和声音互为因缘,生出耳识界。耳识不从耳朵而生,不从声音而生,不从耳朵声音合生,三处都没有。耳朵与声音以及耳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鼻与香味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鼻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鼻而生,以鼻为界呢?还是因香味而生,以香味为界呢?阿难!如果鼻识是因鼻子而生,那么你心中把什么当作是鼻子呢?是鼻子的肉质双爪之相呢?还是鼻子的嗅知动摇之性呢?如果鼻子是取肉质,那么肉质只是身体的一部分,身体的知觉是感触的一种,应当称之为身体而不是鼻子,如果认为是感触作用,就不应该认为是鼻子的作用,鼻子尚且连名相都没有确定,如何建立鼻识界(鼻子嗅觉与香味的界限)呢?如果鼻子是取嗅知,你的心中认为什么是知觉呢?如果以肉体的反应为知觉,那么肉体的知觉应是身体的触觉反应,而不是鼻子的作用;如果以虚空为知觉,既然虚空自己有知觉,肉体就应当没有自己的知觉,这样来说,虚空应当就是你自己了,而你的身体既然没有知觉,那么今日的阿难也应当是不存在的;如果以香味为知觉,知觉既然属于香味自身,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香臭之气必定是生于你的鼻子,那么香臭这两种流动的气体,就不是生于伊兰木及栴檀木的,没有这两物,你嗅自己的鼻,是香是臭呢。如果是臭的,就不是香,如果是香的,就不应当臭,如果香臭两种都能嗅闻到,那么你一个人应当有两个鼻子,同我问答的,应该有两个阿难,谁又是你的真体呢?如果鼻子只有一个,香臭本来就没有两样,臭既是香,香也是臭,香臭二种没有个别的体性,那么鼻识界要从哪里建立呢?如果因为香味才产生识别的作用,识别作用既然因香自有,如同眼睛能够看东西,但不能同时看到自己的眼睛。(以此类推)如果香味本身自有识别性能,就不应该知道自己有香味,如果知道有香味,就不会生出香味了,如果不知道香味,就不能识别香味,香味既然不是知觉自己所具备的,那么,香识界就不能形成了;识别的作用自己不知道有香,气味的界限不是由香味而建立,既然没中间性存在,也就不能形成内外,那么,鼻子的嗅觉作用,毕竟都是虚妄的暂有现象。所以应当知道,鼻子和香味互为因缘,生出鼻识界。鼻识不从鼻子而生,不从香味而生,不从鼻子香味合生,三处都没有。鼻子与味以及鼻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学习体会:

在这段中,佛陀分别解说,为什么十八界(身心与外界中间的边际性)本能,都是如来藏真如自性的本体功能

1、眼与色相之间
针对眼睛与色相是产生眼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眼睛而生,以眼睛为界(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呢?还是因色相而生,以色相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眼睛而生,以眼睛为界;也不是因色相而生,以色相为界
进而说明“眼睛与色相以及眼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2、耳与声音之间
针对耳朵与声音是产生耳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耳朵而生,以耳朵为界呢?还是因为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耳朵而生,以耳朵为界;也不是因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
进而说明“耳朵与声音以及耳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3、鼻与嗅味之间
针对鼻子与嗅味是产生鼻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鼻而生,以鼻为界呢?还是因香味而生,以香味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鼻而生,以鼻为界;也不是因香味而生,以香味为界
进而说明“鼻子与味以及鼻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相关注解:
【十八界】: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FROM:【佛光大辞典】
【界】: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不相混杂。 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本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术语)五尘之一。为四大种之所造,属于色法。耳根所对之境也。有八种之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4:48:13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23】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舌与味性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舌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舌而生,以舌为界呢?还是因滋味而生,以滋味为界呢?阿难!如果(舌识)是因舌而生,那么种种世间的甘蔗(甜)、乌梅(酸)、黄连(苦)、石盐(咸)、细辛、姜桂(生姜和肉桂)就都是没有自己的滋味了。你自己尝自己的舌头,是甜还是苦呢?如果舌是苦的,那么谁来尝舌的苦味呢?舌头不会自己尝自己的味道,又是谁能知觉辨味呢?如果舌的本身自性不是苦的,滋味自己不会生出来,又如何成立界限呢?如果识别的作用是因味而生,它自己能成为滋味,那么等同于舌头一样,应该不会自尝是什么滋味,又如何识别分辨这是滋味,那不是滋味呢?再有,一切不同的滋味,并不是从一种物体产生的,既然滋味生出这么多,舌识(舌头识别的作用),也应当有很多体性,舌识与舌体如果是一体,滋味由识体而生,那么,咸、淡、甘、辛混合同生,种种变异之相,味性却只有一个,应当就没有分别了,既然没有分别,那么就不能叫做识,又如何称之为舌与辨味的识别之间的界限呢?也不应当是虚空生出你的心识。如果舌与滋味和合产生辨别的识别作用,在这和合的中间,原来就没有识别的自性,又如何能生出界限呢?所以应当知道,舌和味性互为因缘,生出舌识界。舌识(舌头识别的作用)不从舌而生,不从滋味而生,不从舌与滋味合生,三处都没有。舌与滋味以及舌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身体与感触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身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身体而生,以身体为界呢?还是因感触而生,以感触为界呢?阿难!如果(身识)因为身体而生,必然没有合、离,那么(合、离)这二种感觉,身体是如何识别的呢。如果(身识)是因为感触而生,那么必然就不需要你的身体了,谁又能够没有身体而觉知合、离这两种感觉呢?阿难!物体不能自触而有觉知,身体觉知是因为有触。知道身体的感觉是因为有接触,知道接触的作用是因为有身体。感触的作用并不就是身体,身体也并不就是感触,身体与感触二种相状,本来没有一定的处所。如果与身体和合,就成为身体自己的体性,如果离开身体,即是虚空等相。身体的内外界限,没有固定性可成立,所谓中间性又如何成立呢?如果中间性不成立,内外性根本是空的。那么,你的身识要从哪里确定界限呢?所以应当知道,身体和感触互为因缘,生出身识界。身识不从身体而生,不从感触而生,不从身体感触合生,三处都没有。身体与感触以及身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阿难!又如你所明了的,意念与思想法则互为因缘进而产生了意识。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意念而生,以意念为界呢?还是因思想法则而生,以思想法则为界呢?阿难!如果(意识)因为意念而生,那么在你的意念中,必然有思维的作用,所以才能发现显明你的意念。如果没有现前的思维法则,意念是不能产生的,离开了外缘与思维法则,意念就没有形态,分别的意识又有什么用呢?再有,你分别的意识心与种种思量,以及明了辨别的性能等,是同一的作用,还是不同的作用呢?如果是同一个作用,意念即是意识,为什么又生出个所思想的呢?如果是不同的,就应当没有所分别的意识。如果没有所分别的意识,为什么是意念所生呢?如果有所分别的意识,是如何识别这个意识的呢?意念与分别意识,不论是同,或是异,二种性质都没有固定成立,这个界限又要如何确立呢?如果(意识)是因为思维法则而生,世间种种思维法则,都离不开五尘(色、声、香、味、触)的作用。你观察色法(详见下方注解),以及种种声音、香气、滋味以及身体的感触,相状都很分明,直接对应五根(眼、耳、鼻、舌、身),并都不是意念所摄含的。如果你的分别意识决定是依于思想法则而生,那么,你现在认真观察,各种法是何种相状呢?如果脱离开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了这些相状,最终是一无所得的。分别意识产生,色、空等现象法则会跟着生,分别意识灭尽,色、空等现象法则会跟着灭尽,(意识)产生的原因既然不存在,由此产生的意识又作何形相呢?如果没有了这形相,这个界限如何而生呢?所以应当知道,意念和思想法则互为因缘,生出意识界。意识不从意念而生,不从思想法则而生,不从意念思想法则合生,三处都没有。意念与思想法则以及意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学习体会:

4、舌与味性之间
针对舌与味性是产生舌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舌而生,以舌为界呢?还是因滋味而生,以滋味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舌而生,以舌为界;也不是从因滋味而生,以滋味为界
进而说明“舌与滋味以及舌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5、身体与感触之间
针对身体与感触是产生身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身体而生,以身体为界呢?还是因感触而生,以感触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身体而生,以身体为界;也不是因感触而生,以感触为界
进而说明“身体与感触以及身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6、意念与思想之间
针对意念与思想是产生意识的原因,佛陀提问:
“这个识别的作用是因意念而生,以意念为界呢?还是因思想法则而生,以思想法则为界呢”
实际上,这个识别的作用既不是因意念而生,以意念为界;也不是因思想法则而生,以思想法则为界
进而说明“意念与思想法则以及意识界,三者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相关注解: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界】:(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尘】:﹝出法界次第﹞尘,即垢染之义。谓此五尘能染污真性故也。
  [一、色尘],谓眼所见青黄赤白及男女形貌等色,是名色尘。
  [二、声尘],谓耳所闻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是名声尘。
  [三、香尘],谓鼻所嗅栴檀沉水饮食,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四、味尘],谓舌所尝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
  [五、触尘],谓身所触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上妙衣服等,是名触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色法】:梵语 ru^pa-dharma。广义言之,乃总称物质之存在。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一切法可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其中色法在五蕴分类中称为色蕴,心法称为识蕴。在小乘俱舍五位七十五法和大乘法相宗五位百法中均将色法分为三类十一种:(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二)五境(色、声、香、味、触),(三)无表色。在五位七十五法中,色法在心法之前,因其能引起贪欲爱乐等染法,被视为最重要之对治对象;而五位百法中,色法则在心法、心所法之后,乃因其不能独立生起,而仅为前二者之变现。((参见:心)1395、“色”2541)FROM:【佛光大辞典】
【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11:54:03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24】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常说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的和合而发生作用的。为什么如来现在又对因缘所生、自然而有,这二种理论都排除、摒弃了呢?我实在不知道这个义理是在哪里,恳请如来垂怜,慈悲哀愍,为众生开示中道真实、究竟的义理,以免大家被世间戏论(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所迷惑。”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先前厌舍远离声闻、缘觉等小乘(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法,发心精进勤修,追求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开示你真理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为什么又将世间的戏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妄想因缘来缠附困扰你自己呢?你虽然多闻佛法,如同只会谈说药性之人,真药出现在面前时,反而不能分别了,所以如来说真是可怜愍啊。你现在认真仔细听,我为你进行分别开示,也令未来修行大乘的众生能够通达自性本体的实相。”阿难默然安静,承接佛陀的圣旨。

“阿难!如你所言,地水火风这四大种的和合,产生了世间万有的种种变化。阿难!如果这四大的体性不是和合性的,就不能与其他物质交杂和合,就如同虚空,并不和合一切色相;如果(四大的体性)是和合性的,同样都是变化的作用,自始至终,都是因为互相形成而变化,互相变化而灭亡,这样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同旋转的火轮迅速转动形成一个幻有的圆轮形状,永远没有休息停止的时候。阿难!就如同水结成冰,冰又还化成水一样。

你观察地大的种性,粗重的成为大地,细小成为微尘,微尘还可以分析至极小的邻虚尘(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再分析到极微的边际,只有得到天眼通境界的人才能看见,由七分构成这极微色。更进一步分析邻虚尘,最后就为空性。阿难!如果把这邻虚分析到最后,便成为绝对的虚空。你应当知道就是这个绝对的虚空,生出各种色相。你现在问:‘因为和合的缘故,生出世间种种变化之相。’你且观察一下这个邻虚尘,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成的呢?因此,不应是邻虚和合而成了邻虚。再有,把邻虚尘分析到最后,变成虚空,这个虚空有时用几种色相和合而成的呢?如果是由色相和合而成,色相和合就不是虚空了;如果是虚空和合而成,虚空和合就不是色相了。色相还可以分析,虚空要怎样去分析,才能知道它是和合的呢?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色相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色相。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一切众生的心力作用,对应所认知的量,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它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本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阿难!火大的种性,也没有本我固定的性能,是寄托于种种因缘之中的。你看室罗筏城中没吃饭的人家要生火做饭时,手拿着火镜阳燧和艾草在太阳下引火。阿难!是什么与火性相和合呢?例如我与你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现在都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的大众,团体虽然是一个,追究其根本,还是各自有各人的身体,也都有各自的氏族名字,比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还有阿难瞿昙种姓。阿难!如果此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那么有人用手执铜镜向太阳引火时,这火是从铜镜中出来的吗?还是从艾草中生出的呢?还是从太阳而来呢?阿难!如果是从太阳而来,既然能够燃烧到你手中的艾草,那么日光所经过的地方,林木也都应会受到焚烧。如果是从铜镜中而来,火能够从铜镜出来燃烧艾草,为什么铜镜自己不会被燃烧镕化呢?而且你拿着铜镜的手,也没有热相,又如何熔化铜镜呢?如果火性是生于艾草,为什么还要借着太阳与铜镜的光明相连接,才能产生火呢?你再认真观察,铜镜是用手拿着的、太阳光是从天而来的、艾草本来自地上产生,那么火性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游历于此的呢?太阳和镜子相距遥远,不是本来和合在一起的,为何会有燃烧的火性?但太阳与铜镜如果不和合,火光也不会没有来处自己产生。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火性光热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火性的光热。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一切众生的心力作用,对应所认知的量。阿难应当要知道!世人在一处执铜镜向太阳引火,此处火便燃起。这种情形周遍世间,都是一样火性的存在,并没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火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本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学习体会:

阿难又向佛陀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既说是地水火风的和合发生作用,产生了世间种种变化,然而又将因缘所生、自然而有的理论都排除呢?

佛陀大慈大悲,为其针对地、火、水、风、空进行分别开示:

1、地大
观察分析地大的种性,由粗到细,到极微,到虚空,逐一解说,最后说明:
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色相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色相。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一切众生的心力作用,对应所认知的量,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它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本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2、火大
观察分析火大的种性,佛陀譬喻,以阳光、铜镜、艾草来逐一分析解说,最后说明:
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火性光热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火性的光热。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一切众生的心力作用,对应所认知的量。
世人在一处执铜镜向太阳引火,此处火便燃起。这种情形周遍世间,都是一样火性的存在,并没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火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本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相关注解:
【和合】:和合亦名相杂,谓菩萨由后得智,于先所缘一切诸法和合相杂境界,而能观察照了。由此观察,即得转一切烦恼而依菩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因缘】: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名数)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排摈】:排斥、摈弃。摘自百度。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FROM:【佛光大辞典】

【厌离】:梵语 udvega 或 sam!vega。于物生厌而舍去之意。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成唯识论卷六)FROM:【佛光大辞典】
【小乘】:(术语)梵名希那衍Hinaya%na%,对于大乘之称。求佛果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为小乘。佛果者谓开一切种智,为尽未来际众生化益之悟。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虽有浅深之别,然皆为灰身灭智归于空寂涅槃之悟。乘者,运载之义,指使人乘之至其悟岸之教,以四谛为至阿罗汉果之教体,以十二因缘为至辟支佛果之教体。如此小乘有二道,故亦谓之二乘。又此二乘为佛成道后十二年间经律论三藏之所诠,故天台称之为三藏教。佛灭后印度之小乘分总别二十之流派,来我国后,遂立宗名俱舍,成实,及律三者,即小乘也。是皆为佛随他意之说法,姑以调熟下劣根性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乃至化一人我则堕悭贪。”法华经游意下曰:“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曰大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大菩提。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常化诸众生,心不生疲惓;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参见:三菩提)631)FROM:【佛光大辞典】
【第一义谛】:梵语 parama^rtha-satya,巴利语 paramattha-sacca。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谛、圣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故称第一义谛。
 佛教各宗派对第一义谛所下之定义不尽相同,如小乘说一切有部将单一而不可分解之对象视为真实存在之认识,称为胜义谛;中观学派则认为诸圣贤了解缘起性空之理,洞彻世俗认识之颠倒,以此道理为真实,称为真谛;小乘经部及瑜伽行派等则将佛教智慧及依此智慧为对象之理解,称为胜义谛。就大乘而言,则主要藉真谛与俗谛二者调和世间与出世间之对立,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此外,禅林多用第一义,相对于第二义之相待差别,特以第一义来诠显绝对不可思议之境界。第一义复称向上门、正位等;第二义则称向下门、偏位等。(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六)((参见:二谛)244)FROM:【佛光大辞典】
【当来】:来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通达】: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实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邻虚】:(术语)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于三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于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为实有。然以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三曰:“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FROM:【佛光大辞典】
【色边际】:谓此色尘分析,至于微细色相之际,人、天之眼所不能见,是为色边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色】:(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色】::又作性色。即真空之妙色。依此真善妙色者,称为法身有相。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下):“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阳燧】:阳燧是指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铜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摘自百度
【性火】:为“事火”之对称。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和合而成的现实之火,称为事火;然若仅就火自身之性质而言,则称为性火,此盖以火大遍于一切色法之故,亦即火大为一切物质之基本元素之一。(因明大疏卷二)FROM:【佛光大辞典】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5: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1-7-16 15:22 编辑

品读学习楞严经 【25】 (用时 2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珠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陷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彼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空虚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水大的种性是不固定的,流动与停息没有恒定的形态。比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种种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求取月亮的精华来制药,这些大幻师们,在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的夜晚,手拿着方诸(古代在月夜求水用的器具,如珠子一样),对月光照着,自然流出水来。这水是从方诸的珠子中流出?是虚空中自有?还是从月光中而来呢?阿难!如果是从月光中而来,月亮尚且在遥远地方能够令珠子出水,那么它所经过的林木,也都应当自然的流出水来。如果是自然而流,那为什么还要等待方诸去照才能流出呢?如果不是自然而流,证明这流水不是从月亮降下的。如果是从珠子里出来的,那么这珠子恒常应当有流水,何必还要等到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的夜晚向月光去照,才能得到水呢?如果是从虚空而生,虚空是没有边际的,虚空生出的水也应当没有边际,那么,从人间到天上,都会被水淹没,为什么还有水、陆、空、行的万物呢?你再认真观察,月亮是在天空中经过,方珠是被手持着的,承珠的水盘是由幻师本人陈设摆在那的,水从是什么地方流到此处呢?月亮与珠子相距遥远,本来不和合在一起,不应该说流水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水性流动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水性的流动。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犹如大幻师们,在此一处执珠子,彼一处就有水流出,如果周遍法界的人都执珠子,那满法界便都会有流水产生,如果遍满世间则没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水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阿难!风大的种性没有固定的自体,时动时静没有常性。你常常在大众中整理衣服时,僧伽梨(比丘三衣之一)的衣角飘动触及到傍人,就会有微风吹拂其人的脸。这风是从袈裟的衣角发出呢?是发生于虚空呢?还是生于其人面呢?阿难!这风如果是从袈裟的衣角发出,那么你穿袈裟就是披着风,衣服随风自会飞摇,应当离开了你的身体;我现在说法,衣服穿在身上,你看我衣服的风是在哪里呢?不应当是在衣服中还有另一个藏风的地方吧。如果风是生于虚空,你的衣服不动时,为什么没有风在拂动呢?虚空性是常住的,风也应当是常生的;如果没有风时,虚空应当是灭尽的。风灭时可以被看见,虚空灭尽时,是什么形状呢?如果有生有灭,就不叫虚空了;既然称名为虚空,为什么还有风会生出来呢?如果风是由被拂者的脸上自己发出的,从那人的脸上生出后,也应当吹拂到你,而你自己整动衣服时,为什么会倒过来吹拂到自己的面上呢?你认真的审视观察,整动衣服的是你,被吹拂的是别人的脸,虚空是寂然不参与流动的,那么,这风是从什么地方鼓动到此的呢?风与虚空的体性相隔,本来并不是和合在一起;不应该说这个风性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风性流动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风性的流动。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犹如你一个人整动衣服会有微风生出,如果周遍法界的人都在整动衣服那满国土都会生出风,如果遍满世间则没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风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阿难!空大的种性是没有形相的,是因虚空中存在的光色而显现发明空相。比如室罗城,离河水很远,种种刹利以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建立安居时,凿井求水,从井中凿出一尺土,就会有一尺的虚空,这样一直凿,从中凿出一丈土,就会得一丈的虚空,虚空的浅深随着凿土的多少而决定。那么这个虚空是因土所生呢?是因凿而有呢?还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呢?阿难!如果此虚空是没有原因自己产生的,没有凿土之前,为什么不是无阻碍的,只是见到大地,虚空却不是通达的呢?如果虚空是因凿土而有的,那么,土被凿出时,应当会见到虚空进入,如果土被凿出来,没有虚空进入,为什么说虚空是因凿土所出呢?如果没有虚空出入,那么,虚空与大地,应当本元自性没有不同,既然没有不同就是相同的,为什么土被凿出时,虚空没有同时出来呢?如果虚空是因凿而出,那么,凿出来的应当是空,不应当是土呀?如果不是因凿而出,凿出来的就是土,为什么又会见到空呢?你再认真的审视观察,凿是从人的手随方位运转而来的,土只是从大地中转移的位置,这虚空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凿与虚空,虚实不同,不能互相为用,两种是不能和合的;这个虚空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如果这虚空的空性,周遍圆满,本不动摇,应当知道虚空与现前的地、水、火、风统称做做五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元无生无灭。阿难!你的自性昏迷,不能觉悟四大都是自性本体的功能,你应当要观察,虚空是出?是入?还是没有出入?你全然不知道,如来藏中(自性本体)中,本性是虚空的,具有真觉灵知。这个自性的真觉灵知之体,才生出虚空的空性。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犹如将一井挖空,便认为虚空就生满一井,十方虚空也是这个道理,遍满十方都是如此,没有固定的处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空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学习体会:

3、水大
观察分析水大的种性,佛陀以幻师在月圆之夜用方诸引水进行譬喻解说
每个人的意识思想也如同珠子的流水,各有各的知见,各有各的发展,周遍法界,没有固定的处所,只是依循着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水性的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4、风大
观察分析风大的种性,佛陀以整动衣角发出风进行譬喻解说
如来藏(自性本体)中,具备产生风性流动的本能,其本体原就是空的。也就是说,自性本体的真空功能,才能产生风性的流动。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犹如你一个人整动衣服会有微风生出,如果周遍法界的人都在整动衣服那满国土都会生出风,如果遍满世间则没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风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5、空大
观察分析空大的种性,佛陀以凿井出土与虚空的关系进行譬喻解说
如来藏中(自性本体)中,本性是虚空的,具有真觉灵知。这个自性的真觉灵知之体,才生出虚空的空性。自性本体,本然清净,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犹如将一井挖空,便认为虚空就生满一井,十方虚空也是这个道理,遍满十方都是如此,没有固定的处所,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空性是物理作用,是因缘所生,或认为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相关注解:
【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幻师】:为佛之德名。佛说幻化之事,能为幻化之事,故称幻师。大集经卷十九(大一三·一三一上):“说一切法如水月,我今敬礼大幻师。”FROM:【佛光大辞典】
【水精】:梵语 sphat!ika。音译颇梨、颇致迦。又作白珠、水晶。增广本草纲目卷八举之,以其晶莹如水,坚硬如玉,故又称水玉。然慧琳音义则谓颇梨古译水精为非,举出颇梨有紫、白、红、碧等色,莹净通明,为宝中之极品,其中红、碧最珍,紫、白次之。(慧琳音义卷四、玄应音义卷六)((参见:颇梨)5949)FROM:【佛光大辞典】
【白月】:指印度每月的后半十五日。正名白半,又称白分、白月分。为‘黑月’的对称。印度纪月之法,系以月之盈缺而将一月分为黑月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从新月至满月期间,亦即每月十六日以后的后半个月。相当于中国、日本阴历的每月一日至十五日。《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云(大正27·914c)︰‘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来为彼转正法轮。’《大唐西域记》卷六云(大正51·903b)︰‘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入般涅槃。当此三月十五日。’《宿曜经》卷上云(大正21·393a)︰‘凡月有黑白两分,从一日至十五日为白月分。’[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十一;《大唐西域记》卷二。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敷设】:布设;铺设。摘自百度
【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僧伽梨】:(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空】:1.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境界,亦即小乘的涅槃。2.非空之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这是大乘至极的真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觉】:(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觉】:(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648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686

[精进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17 14:24:41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楞严经 【26】 (用时 3 小时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拥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啰心无动转。”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解说:

“阿难!见觉是灵明洞彻,寂而常照没有能知和所知,是因色和空才显现。比如你现今在祇陀林,早上明亮晚上昏暗;假设在半夜,白月时是有光的,黑月时便是暗的,所以有明暗、色空等尘境,见精才能分别辨析是明是暗,是色是空。那么这见精与明、暗、色、空,是同一体、还是非一体?或是同体、不同性?或是不同体、同性?阿难!这见精如果与明、暗以及色、空原是一体,那么明与暗不能并立,二体之相就消亡了。在暗时就没有明,在明时就无暗,如果见精与暗为一体,那么明时则见精消亡;如果是与明为一体,那么暗时应当见精灭尽;既然没有见精,又如何能见明、见暗呢?暗明是有差别,有生灭的,见精是无生的,又如何能成为一体呢?如果这见精与暗、与明是不同体,你脱离明、暗以及虚空,分析见精的本元是什么形相呢?脱离明、脱离暗以及脱离虚空,这见精的本元就如同龟毛兔角(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没有自体而不能成立见性。如果见精全部脱离明、暗、虚空,又从何处建立见精呢?明、暗是相互背离的(明来暗去,暗生明灭),怎么能说是同一体呢?如果脱离明、暗、虚空,没有独立本元,又怎么能说是不同体呢?分析所见之空,分析能见之色,其本来没有边际,怎么能说是不同呢?如果见暗、见明之性没有迁变更改(明暗是有生灭,见精是常住之体),怎么能说是非异呢?你再细细的审视、微细的审视、详细的审视、认真的审视,可以观察到,光明是从太阳而来的、黑暗是随黑月而来的、通达是属于虚空的、拥塞是归于大地的(各有所从来),那么这能见之见精是从何处而生呢?见觉本是空顽,不是和在一起,不是合成一体,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这个见精不应当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如果见、闻、觉、知,自性圆满,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与其动摇(识)、地、水、火、风共称为六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无生无灭。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觉悟你自己的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和知性,本来是如来藏中之妙真如性。你应当再观察,这六精之性是有生有灭的因缘性?还是有同有异的和合性?是非生灭的自然性?还是非同异的非和合性?你还未曾知道,如来藏中,见性是本觉的妙明,本觉的真精是妙明的真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比如一见精之根性,可以周遍法界,耳根之闻性,鼻根之嗅性,舌根之尝性,身根之觉性以及意根之知性,也都是如此,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还有固定的方所呢,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是因缘所生,或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阿难!识性(识性即识大)是没有根源的,它是藉由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虚妄为缘,才能显现分别之识。你现今周遍观察这在会的圣众,用眼睛按顺序浏览,眼睛环顾看时(即根尘相对的时候),就如同镜中所照到的景象(没有丝毫分析之念,不分别美恶高低之念),是没有辨别分析的,你的识性(眼识)会随着眼根按照次第顺序进行标识指明,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富楼那尊者,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尊者,那是舍利弗尊者。这个能分别了知之识,是生于能见之眼?是产生于所见之尘相?是生于虚空?还是无缘无故,突然出现的呢?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能见之眼中,如果没有明、暗以及色相、虚空,这四种如果都没有,那么也不会有你的见性,见性尚且都没有,要从何处发起识性呢?如果你的识性是产生于尘相之中,不是从见根而生,没有见根,既看不见明也看不见暗,明与暗都看不到,当然亦没有色和空,那尘相尚且都没有了,眼识要从何处发生呢?如果识是产生于虚空,既非尘相又非见根,没有见性就无法辨别,自是不能了知明、暗、色、空诸尘相,就灭尽了攀缘之处,那么见、闻、觉、知也就必然没有地方安住了;处在此非相非见二非之中,而能生眼识之虚空,根本同于无,因为没有见,怎能辨别。若强说虚空是有,但虚空之中,又不同于物质之有,纵使你发出眼识,又怎能有所分别呢?如果眼识是无因而生,只是突然出现,为什么不在白日的时候,突然能生出你看见明月的眼识。你再更细、更详、更微细的完整审视,你能见的眼根是寄托在你眼睛里面,所见的尘相,就是现前所对之境,有形可状的,叫做色尘之相,无形可相的,成为无相之虚空,这眼识的来源究竟因何所出呢识是有分别属动,见是无分别属静。二者体性各异,分明不是和合与非和合。而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也是一样,这六种识必须要根尘相对才能生识,并不是没有来处,自己产生的。如果这识心本来无所从来,那就非和合而有,应当知道明白,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清澈貌),其体性都不是有所从的(不是从因缘所生的),兼与虚空、地、水、火、风、共称为七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没有生灭而常住不动。阿难!因为你的心粗浮(粗即不细,浮则不深,即无细深之智慧),所以不能觉悟,见和闻等根,了知之识性,原都是如来藏性。你应当观察,这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还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你本不知道,如来藏性中,性具之识即是妙明真知,本觉之明即是性真之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还有固定的方所呢,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是因缘所生,或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这时,阿难和与会大众,承蒙佛如来的微妙开示,身心空寂,没有挂念障碍。法会的种种大众,各各了知,妄身和妄心本来是虚妄空幻,真心自性的本体,则遍满十方法界,看见十方虚空,如同观看手中的树叶一样地渺小。一切世间所有物都是正觉妙明,真心自性所变现。真心是纯一无杂染,而且周遍圆融,能含裹十方世界里的一切;反观父母所生的肉身,犹如那十方虚空之中吹过的一粒微尘,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湛然巨大海上,漂流的一个浮泡,时起时灭漂浮不定(幻妄的色身就是这样无常)。与会大众都了然自知,本来清净的妙明真心常住不灭,向佛世尊合掌顶礼,得闻前所未闻的妙法,到如来前,由阿难说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赞叹佛陀:

“佛世尊妙绝湛然,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寂然不动,首楞严(为佛所得之三昧名)王世间希有,销除了我等亿劫颠倒(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之妄想,不用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无量而能获得法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祈愿自今以后精进修持以证佛果,成就宝王(佛陀之尊称也),还要度脱恒河沙数的众生,将这深心(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回奉十方微尘刹土诸佛及众生,才能报答佛微妙开示之深恩。

俯首恭请佛世尊为誓愿证明,发愿会率先入五浊恶世(详见下方注解)度化众生,如果还有一位众生未成佛,终不在这恶世取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佛世尊大雄(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大力、大慈大悲,恳请佛陀再详加开示,帮助断除微细的迷惑,让我等能够早登无上觉道,在十方法界坐道场度众生,纵使虚空之性可以销灭,但我此坚固真心是不会摇动的。”

学习体会:

佛陀分别解说见大、识大

1、见大: 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朝明夕昏,一切色相,因见分析。众生昏迷,但见明暗之相,不知性见精明,遍周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以由色空既遍,见亦周遍,六根互用,闻听觉知,亦复如是。圆满十虚,宁有方所,故名见大。(六根互用者,谓如眼见色,亦能闻声、嗅香、知味、觉触之类也。十虚,即十方虚空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觉是灵明洞彻,寂而常照没有能知和所知,是因色和空才显现
见觉即是见性,亦是如来藏性。藏性之体是不变,因有色和空,才显现随之用
见性是本觉的妙明,本觉的真精是妙明的真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对应所认知的量。比如一见精之根性,可以周遍法界,耳根之闻性,鼻根之嗅性,舌根之尝性,身根之觉性以及意根之知性,也都是如此,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还有固定的方所呢,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是因缘所生,或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2、识大: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而出,如根尘对起,分别妄生。众生昏迷,但随分别,不知性识明知,遍周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以由根境无边,识亦无尽,含吐十虚,宁有方所,故名识大。(六种根尘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十虚者,十方虚空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如来藏性中,性具之识即是妙明真知,本觉之明即是性真之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还有固定的方所呢,只是依循众生身心个性的业力而发生作用。世间的无知众生,迷惑而误认为是因缘所生,或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实,全都是意识思想的心,在分别计算忖度,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种言语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真实的义理

阿难最初认为识就是心,经世尊逐一破剖识是妄心后,就舍妄求真,求世尊说明真心
经过佛陀慈悲开示,阿难和大众,都能了然明白,领悟到十方虚空都在自己真心里,都不出现前一念心

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所有的物相,皆是正觉妙明,真心自性所变现
真心是纯一无杂染,而且周遍圆融,能含裹十方世界里的一切
幻妄的色身就无常的,本自具足的灵妙真心,是永远常住不灭的
所以不要太宝贵这个不清净的肉身,不要执著它

相关注解:
【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觉】:(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觉】:(术语)佛之究竟觉悟也。别于菩萨之相似觉随分觉,故云真觉。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龟毛兔角】:佛典中常见之譬喻。指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按,龟本无毛,然龟游水中时,身沾水藻,人视之,乃有误认水藻为龟毛者。又,兔亦无角,然直竖之长耳亦有被误认为兔角之时。经论中常用以比喻凡夫之妄执实我实法。盖凡夫常将因缘所成之假有法,妄执为实有之故。如《成实论》卷四阐明‘过去、未来之法无体’时云(大正32·271c)︰‘无谓过去、未来,兔角、龟毛、蛇足、风色,赤盐香等。’又,《大智度论》卷一云(大正25·61a)︰‘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根尘】:六根和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湛然】:清澈貌。摘自百度
【性识】:(术语)众生之根性心识也。归敬仪中曰:“群生性识深浅利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偈】: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总持】: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首楞严】: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祇】:译曰众,数。僧祇部,僧祇律,僧祇物等。【又】阿僧祇Asam%khyeya之略。译曰无数,无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深心】: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FROM:【佛光大辞典】
【尘刹】: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恶世】:(参见:五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浊】:佛教以五浊说明世界的丑恶。
  一、劫浊,言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
  二、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
  三、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苦多乐少;
  四、见浊,指邪见流行,思想混乱;
  五、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心身交瘁,寿命短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泥洹】: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雄】:(术语)佛之德号。佛有大力,能伏四魔。故名大雄。法华经涌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悲】:(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觉】:无上的正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舜若】: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参见:舜若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舜若多】: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FROM:【佛光大辞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三(竟)


深深忏悔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师兄们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1-1 11:34 , Processed in 0.0829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