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通过《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 》,结合清「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善】【恶】相关内容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7112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818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4 13: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5 16:36 编辑

[浅谈]<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教导原理

(附注: 上面的经文内容也讲的很清楚,很重要, 说明不现的两种原因, 以及佛弟子应该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不过一般占察者似乎没有重视这些经文, 大家还是执著于表相的感应, 没有体会经文的涵义和教导)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书字记之。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

「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可以获知:

一、占察轮相不显现的两种原因

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

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二、佛弟子要如何面对相应的结果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
『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

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
『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

对于[善][恶],应树立什么样的心念呢?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善恶业报
所谓的[业],就是自己的心念行为造作
这包含众生[自己内在心识作用的习气],和[外在和众生互动形成的共业]

所谓[业障],就是因为负面的心念行为造作产生的习气和共业,
这[习气和共业]对[修行和解脱]所造成的[障碍和干扰]就是所谓的[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明白[业]和[业障]的原理)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报如影随形后面的【省思】中:
人一生中的造化,皆与因果业报息息相关。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又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切众生皆是自作其业,自受其报。如何逢凶化吉、远离灾祸?先须明因识果。凡事从因上努力,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常怀慈悲心、清净心,时时觉察、返照,使自心能清楚作主,以正念面对顺逆境界,不逃避、能承担,才是远离轮回桎梏的正确途径。

在佛经故事善恶业因 果报自召后面的【省思】中:
如佛所说:「众生之所作,善恶经百劫;因业不可坏,果报终自得。」因果真实不虚,行者当知此理,断恶修善,广积福慧资粮,以六度万行之因华,庄严无上佛果,进趣菩提。

在佛经故事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后面的【省思】中: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当中就是因缘果报观念,与身口意在事上、理上的落实。能够持守五戒即与人道的因果、福报相应;进一步勤修十善,身不做杀、盗、淫,口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念不起贪、瞋、痴三毒,未来的因果、福报就能与天道相应。

    若能成就四种功德:建佛塔寺、修缮寺院、护持僧团和合、请佛大转法轮,便是与四梵天王之福相应。 若能依照佛法真理,端正知见、修善积福、清净身口意三业,进一步请转法轮,劝请大善知识久住世间,令正法流布,使每一个人都能听闻佛法,因听闻佛法建立正知见,而离苦得乐,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修福、修慧,直至福慧庄严,就是趣向佛道的光明人生 。

二、[善][恶]都是考验
一个真正的菩萨对于善恶平等无差别
不会因为善恶而起情绪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也应该要学习这样的态度)
真正的实修者面对人生的各种情境,都会用佛法不断的提醒自己
用佛经上讲的种种正观去转化自己凡夫的知见和妄念
这都是要一点一滴实修出来的
一般人一开始当然会觉得困难,觉得不容易
不过,世界上或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慢慢上手的呢?
所以,还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做——[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钱财美女考验您的贪念
困苦灾难考验您的定力

[顺境]考验您的[精进道心]
[逆境]考验您的[不退决心]


凡夫[贪财畏苦],[爱美厌丑],[顺来沉溺],[逆来悲苦]
心随境转无法转境,因此沉沦于六道轮回虚妄之中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其实,这些[考验]和[助缘]的[善][恶]和[顺][逆]境界,
其实都是来自于佛弟子心中的执着
因为执着,所以有
1.善境界的诱惑,恶境界的考验
2.有顺境的贪染,有逆境的苦受
这些其实都来自于[第八识]的习气和执着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妄心

不过在教导的过程中,需要给众生信心和攀缘增上修行的方便
所以,就会给众生~[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这样的说法
宣扬佛法就是如此,会依照不同次第因缘说法,
这种情况在佛经上比比皆是,不过这不是妄语
而是佛果圆满智慧的方便波罗蜜
——[考验]和[助缘]的原理:细谈[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三、断恶修善之法
众生之所以会堕入六道轮回,那是因为执着于世俗,而有种种的喜、怒、哀、乐、忧、虑、愁、苦
正因为喜、怒、哀、乐、忧、虑、愁、苦的念头来自于心,
所以,想要超越,就要藉由「心法」的修持来修正心念,去除或转化这些负面或执着的念头,就能逐渐超越世俗和六道轮回

心法的用意和功用,就在于:
让众生远离俗念、凡念、杂念、妄念、欲念、贪念、瞋念、苦念,而转为清净、平等、光明、自在、慈悲、圆满、无碍的正念
这就是常说的「转念」。

「转念」的方法通常有4个步骤,就是所谓的「四正勤」
1.如果有负面念头,就当下放空念头、断除负面念头
2.如果没有负面念头,就继续保持
3.如果没有正面念头,那就应该生起正面念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微笑来让自己保持开心,这也能让别人开心。
4.如果已经有了正面念头,那就应该让正念持续增广。
例如藉由微笑而感染他人,或闭眼冥想深呼吸,让开心增广到宇宙深处,并进而引发其他正念,例如: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除了上面的4个步骤,在转念过程的心法的方法上,也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定」「慧」的观照
也就是「解深密经」讲的「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修行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例如,多阅读思维佛经,或多看论坛上有益的帖子
让自己的观念能够进化,破除迷惑,这就是智慧上的成长
观念弄通了,自然就不再执着,
就能影响思想和行为,不再造做恶业,不再争执,不再因为执着而忿忿不平
这样自然就逐渐消除业障
——[问答]如何快速消业?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所以修行的实修重点在于
忏悔心,清净心,光明心,慈悲心,欢喜心的如实印证,如此实证佛性本体
——[超度众生]和[功德回向]的内涵和原理
学习佛法,对于事情要学会正确发心
任何遭遇都可以透过光明的想法而改变原有的业报
这就叫做[转念],要把[凡夫习惯的负面思考]转成[正向光明的思维]
这样业报就会转变,人生就会改善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全看念头好坏驱使行为造作而成就不同的业报
所以我们对于任何事情应该存好心存好念
用善心善念就可以转变以前愚痴的业报——[转念]~学习用[光明心]和[善念]转变[恶业果报]

相关内容
【转载】科学证实:善恶有能量频率&正向能量用之不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3:54 , Processed in 0.0808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