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经心得] 佛经说~菩萨在[极乐世界]修行就能成就[一生补处菩萨],但为何还有菩萨发愿[回入娑婆][难行能行]?

[复制链接]

1315

主题

8138

帖子

2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29852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4 12: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24 14:36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经中讲到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这是诸佛菩萨对发心不足且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佛子,次第说法或善巧方便的引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妙法莲华经]上说[小乘果位]只是一个[化城],
因为众生愚痴,所以小乘只是一个方便的过程阶段,所以[法华经]讲[唯一佛乘] -
[解析]观音普渡,弥陀接引,地藏普贤文殊各大名山,弥勒事迹,都是大乘铁证

所以,对于没有发大菩提心的佛弟子,佛陀会随缘教化他们小乘涅槃,
小乘涅槃以断烦恼入涅槃,,大乘入实相,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亦无涅槃可得,故称涅槃,是真实际
小乘涅槃只是佛陀随缘方便的教化,,就像法华经讲的化城,,并非真涅槃处,,只是权宜方便 -
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3#

具体该如何做呢?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然而,如果愿力广大,对于如实发心发愿的修行者来说
若能在娑婆世界广行菩萨道自利利他,会更快成就佛道!因为,
娑婆世界其实是实修者最好的地方
所以许多经上都说在娑婆世界比其他世界修行还快速
因为在这里直接面对苦难,直接正视自己心念的贪瞋痴
这要有莫大的勇气和吃苦的能力,但是实修增上也更快速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世尊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也讲过: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可见,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发心]和[发愿]
而且一开始就要[究竟发心]和[究竟发愿]
何为究竟?
就是[楞严经]讲的初发心第一决定义
就是[以成佛为根本发心]
让自己的[因地]就是[为了成佛而学佛]
这样目标就不会偏颇,果报不曲


而[光明心法]就是以[发心]和[发愿]为主
所以第一个愿就是[与佛心相印],转凡心为佛心,恢复根本[佛性]

要知道,
发大心不容易啊!
所以[大乘][小乘]的差别就在[发心]
(而真正[显][密]的差别也在心,就在[深心].
[发心即显],[深心即密],[深心]就是[不二]
)
所以,[华严经]说见到[普贤菩萨]不容易
只有真正发起[普贤愿]才可能见到[普贤菩萨]
[楞严经]也说[普贤]法门初学不易,就是因为[发大心]对初学不容易

然而,初学者由于心不真切,“不懂真正大悲, 所以害怕回入娑婆, 恐怕退转”

正是因为
众生根器有别,无法做到的就发心去[极乐世界]吧
所以佛陀的教法很圆满,一切根器都照顾到了 ——
法门实修帖217#

然而,
如果看过[大悲莲华经]就知道
真正发起大悲愿心的菩萨行者就不会退转,就算在五浊恶世也一样

这边
有个例子, 就是地藏经中两个国王的故事
先发愿成佛或者众生未渡尽不成佛, 就是个先成佛或者先渡众生的好案例
—— 自力?他力?

以上,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深深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8 22:49 , Processed in 0.0616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