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15 16:3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15 16:41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
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颇梨色中出红色光;马脑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
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缨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踊生诸果,如帝释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及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
“地想(观想极乐净土土地之相也)成就后,接下来观想宝树。观想宝树者,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观想之,作七重行树(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树)想。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树,高八千由旬,其中诸宝树,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花叶全部具足。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华叶,作各种不同的宝色。
琉璃色中发出金色光;颇梨色中发出红色光;马脑色中发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发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交相映衬严饰。
以殊妙真珠所造之网弥覆在宝树上,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树上有七重网,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同大梵天王所住的宫殿。
诸天童子(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自然在中,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一般译作帝释持,意即“帝释天之所有”;又译作能胜、离垢。摩尼,为宝珠之总称。即帝释天之颈饰,常能放光)作为璎珞(编玉而悬于身者);其摩尼宝之光,照耀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这些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在众叶间,生出种种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果。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
这些树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同天缨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同旋火轮,宛转叶间,踊生诸果,如同帝释瓶(又作贤瓶、德瓶、天瓶、吉祥瓶。即帝释天所用之宝瓶,此瓶可随心所欲,变现各种东西);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这些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也都在其中显现。
见到此树后,还应按照顺序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观想,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这是树想,名为第四观。
作此观想者,名为正观(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如果作其他观想者,名为邪观(不正当的观法)。”
注解:
【阿难】: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地想观】:(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净土土地之相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七重行树】:(杂名)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七重。故曰七重之行树。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七宝周匝围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真珠网】:(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王宫】:大梵天王所住的宫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童子】:梵语 kuma^ra,巴利语同。音译作鸠摩罗。或梵语 kuma^raka,音译鸠摩罗伽。<一>四岁或八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且尚未剃发得度之男子,称为童子、童儿、童真;女子则称童女。(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
<二>指菩萨。菩萨为如来之王子,因其如世间童子之无淫欲念,故称为童子。
<三>随侍佛、菩萨、诸天者,亦称为童子。如随侍文殊菩萨者为请召、计设尼、救护慧、乌波计设尼、光网、地慧幢、无垢光、不思议慧等八大童子。又不动明王亦有八大童子随侍。
<四>日本古来于诸种法会、庭仪之际,必有随伴之幼童,随时受使唤,称为童子。p5168FROM:【佛光大辞典】
【释迦毗楞伽摩尼宝】:梵语 s/akra^bhi lagna-maN!i-ratna。又作释迦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胜摩尼宝、毗楞伽摩尼宝珠、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一般译作帝释持,意即“帝释天之所有”;又译作能胜、离垢。摩尼,为宝珠之总称。即帝释天之颈饰,常能放光。经典中亦以之为释尊、观世音、弥勒等佛菩萨之庄严具。依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帝释颈上之毗楞伽摩尼宝珠遍照三十三天;此净宝珠比喻菩萨之智性能现一切事。又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五忍较量品谓,须弥山顶有威花、释迦毗楞伽、宝精三宝,其中毗楞伽宝系纯真金色,为善根所生,自然雕莹,能出过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处、夜摩天处、兜率天处,住于梵宫;菩萨从阎浮提生兜率天,以善根力,此宝即自然生于箧中,所有魔事自然坏灭。(观无量寿经、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观经妙宗钞卷二)p6830 FROM:【佛光大辞典】
【璎珞】:(物名)梵语枳由罗Keyu%ra,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帝释瓶】:又作贤瓶、德瓶、天瓶、吉祥瓶。即帝释天所用之宝瓶,此瓶可随心所欲,变现各种东西。(观无量寿经、大智度论卷十三)((参见:贤瓶)6180)p3777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观】: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善导于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吉藏之三论玄义,以观“八不中道”为正观。中观论疏卷二本,以远离断、常等八邪为正观。摩诃止观卷五上,谓相对于助方便而言,正修止观称为正观。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则称不净观等为对治观,而称正观实相为正观。(杂阿含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二、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达磨多罗禅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三十七、十二门论疏卷上本、四明十义书卷上)p2008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观】:不正当的观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树想成已,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
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从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及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
“树想成就后,接下来应当观想水。要观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池水由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于如意珠中为最胜者)而生,分为十四支;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支作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色。
池水以黄金为渠,渠下都以杂色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以为底沙。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莲花,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于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还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从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这是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想,名为第五观。
作此观想者,名为正观(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如果作其他观想者,名为邪观(不正当的观法)。”
注解:
【阿难】: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树想】: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四观。又作宝树观、树观。佛陀在世时,有韦提希夫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欲未来世之众生皆能往生极乐世界,佛陀遂为其述说十六种观法。其中,树想即为第四观法,乃观想净土之七重行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有七宝映饰,珠网覆其上;行行相当,叶叶相次,生诸妙花,成七宝果;其叶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国土,此即为树想。((参见:十六观)396)p62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如意珠王】:(物名)于如意珠中为最胜者,故云王。观无量寿经曰:“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金刚】:即金刚石,其性坚利,坚故不为他物所坏,利故能损坏他物,故佛经常以之比喻坚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
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
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
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防一切之恶,我欲精进持戒;
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既能拔人之苦,且能去除自己之悭贪,我欲以布施普利众生;
六、念天,念诸天有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勤修十善之因,我亦欲勤修善业,以便善因得善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饮不伤喉、饮不伤腹等八特质。(阿弥陀经、弥勒大成佛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p279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观】: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善导于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吉藏之三论玄义,以观“八不中道”为正观。中观论疏卷二本,以远离断、常等八邪为正观。摩诃止观卷五上,谓相对于助方便而言,正修止观称为正观。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则称不净观等为对治观,而称正观实相为正观。(杂阿含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二、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达磨多罗禅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三十七、十二门论疏卷上本、四明十义书卷上)p2008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观】:不正当的观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及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
“众宝国土,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人,作天伎乐(音乐)。
又有乐器悬于虚空,如同天上的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众音中,都在演说念佛(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念比丘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
此观想成就后,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观想,名为第六观。
如果能见此者,可灭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能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作此观想者,名为正观(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如果作其他观想者,名为邪观(不正当的观法)。”
注解:
【阿难】: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伎乐】:音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
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
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为世间之福田,我也想修僧之行;
四、念戒,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防一切之恶,我欲精进持戒;
五、念施,念布施有大功德,既能拔人之苦,且能去除自己之悭贪,我欲以布施普利众生;
六、念天,念诸天有自然之快乐,皆由往昔勤修十善之因,我亦欲勤修善业,以便善因得善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观】: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善导于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吉藏之三论玄义,以观“八不中道”为正观。中观论疏卷二本,以远离断、常等八邪为正观。摩诃止观卷五上,谓相对于助方便而言,正修止观称为正观。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则称不净观等为对治观,而称正观实相为正观。(杂阿含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二、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达磨多罗禅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三十七、十二门论疏卷上本、四明十义书卷上)p2008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观】:不正当的观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可为比。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及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
“谛听(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谛听!好好思维。我当为你分别解说消除苦恼(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之法,你等要忆持(指于法记忆受持而不忘失),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完此语时,无量寿佛住立于空中,观世音、大势至,这二位大士侍立在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可为比。
注解:
【阿难】: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谛听】:梵语 s/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p6296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恼】:(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忆持】:梵语 dha^raN!a,巴利语同。指于法记忆受持而不忘失。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下):“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
“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末学解说]▪
这时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见到无量寿佛后,接足作礼,对佛陀说:
“世尊!我今因佛力的缘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位菩萨,未来众生,应当如何观无量寿佛及二位菩萨呢?”
注解: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告韦提希:
“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叶作百宝色。
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有八万四千大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
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其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交饰。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
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花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花座想,名第七观。”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韦提希(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
“要观想彼佛者,应当生起想念,于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地上作莲花想,令其莲花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叶作百宝色。
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谓天上之妙画,非人中所有者);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像这样的莲华有八万四千大叶,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映饰。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摩尼珠放出千光明,其光如盖,由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合成,遍覆地上。
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一般译作帝释持,意即“帝释天之所有”;又译作能胜、离垢。摩尼,为宝珠之总称。即帝释天之颈饰,常能放光。经典中亦以之为释尊、观世音、弥勒等佛菩萨之庄严具)作为其台;此莲花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意译为赤色宝。宝石之一。与甄叔迦树之花相似而美,因系赤色,故有此名),梵摩尼宝(宝珠名。译作净珠。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宝珠),妙真珠网(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交相严饰。
在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宝幢如同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同夜摩天宫,还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作为映饰。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不同相状;
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花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这是花座想,名为第七观。”
注解:
【韦提希夫人】:韦提希,梵名 Vaidehi^,巴利名 Vedehi^。又作鞞陀提夫人、毗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意译为思胜夫人、胜妙身夫人、胜身夫人。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夫人,阿阇世王之生母。依观无量寿经所载,阿阇世将其父王频婆娑罗幽闭于七重之室内,企图将其饿死,夫人以酥蜜和麨涂于身,诸璎珞盛浆,往探频婆娑罗,而触怒于阿阇世,故亦被禁。两人乃于禁闭处念佛,求佛为之说法,佛遂显神通,为之演说观无量寿经。故知净土法门,乃佛因韦提希夫人而说。(杂阿含经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经、出曜经卷二十)p3989 FROM:【佛光大辞典】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天画】:(杂名)谓天上之妙画,非人中所有者。观无量寿经曰:“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释迦毗楞伽摩尼宝】:梵语 s/akra^bhi lagna-maN!i-ratna。又作释迦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胜摩尼宝、毗楞伽摩尼宝珠、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一般译作帝释持,意即“帝释天之所有”;又译作能胜、离垢。摩尼,为宝珠之总称。即帝释天之颈饰,常能放光。经典中亦以之为释尊、观世音、弥勒等佛菩萨之庄严具。依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帝释颈上之毗楞伽摩尼宝珠遍照三十三天;此净宝珠比喻菩萨之智性能现一切事。又大法炬陀罗尼经卷五忍较量品谓,须弥山顶有威花、释迦毗楞伽、宝精三宝,其中毗楞伽宝系纯真金色,为善根所生,自然雕莹,能出过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处、夜摩天处、兜率天处,住于梵宫;菩萨从阎浮提生兜率天,以善根力,此宝即自然生于箧中,所有魔事自然坏灭。(观无量寿经、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观经妙宗钞卷二)p6830 FROM:【佛光大辞典】
【甄叔迦宝】:甄叔迦,梵语 kim!s/uka,巴利语 kim!suka。又作紧祝迦宝、坚叔迦宝。意译为赤色宝。宝石之一。与甄叔迦树之花相似而美,因系赤色,故有此名。窥基之弥勒上生经疏(卍续三五·三九三下):“甄叔迦者,状似赤琉璃宝珠。”琉璃之颜色有多种,以红色最殊胜。又吉藏之法华经义疏卷十二载此宝名鹦鹉,盖其赤色如鹦鹉嘴之故。疑系由于鹦鹉之梵语 s/uka 与甄叔迦之梵语 kim!s/uka 混同而产生之讹误。(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慧琳音义卷十六、卷三十一、卷三十二)p5841FROM:【佛光大辞典】
【梵摩尼】:(物名)宝珠名。译作净珠。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宝珠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梵摩尼者,谓净摩尼也,或大梵王如意珠也。”名义集三曰:“摩尼。应法师云:正云末尼,即珠之总名也。此云离垢,或加梵字显其净也。”Brahma-man!i。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真珠网】:(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告阿难:
“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妙花座想。
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此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像这样的妙花,是本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之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所成,如果想要忆念彼佛者,应当先作此妙花座想。
作此观想时不得杂观;应当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观之,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叶,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珠,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光,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台,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幢,皆令分明,如同于镜中自见面像。
此观想成就者,能够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往生极乐世界。
作此观想者,名为正观(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如果作其他观想者,名为邪观(不正当的观法)。”
注解:
【阿难】: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藏比丘】:(菩萨)阿弥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时之名也。无量寿经曰法藏。平等觉经曰昙摩迦留Dharma%kara,译曰法宝藏,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无量寿经云作法,如来会云法处,智度五十云法积。嘉祥大经疏曰:“能蕴畜佛法,故曰法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愿力】:誓愿的力量。愿力之大,不可思议。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观】:指真正之观。有多种解释,中阿含卷二十八优陀罗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观,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善导于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三,解释观无量寿经之日想观,以心境相应为正观,不相应为邪观。吉藏之三论玄义,以观“八不中道”为正观。中观论疏卷二本,以远离断、常等八邪为正观。摩诃止观卷五上,谓相对于助方便而言,正修止观称为正观。智顗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则称不净观等为对治观,而称正观实相为正观。(杂阿含经卷三、正法念处经卷二、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达磨多罗禅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三十七、十二门论疏卷上本、四明十义书卷上)p2008FROM:【佛光大辞典】
【邪观】:不正当的观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