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莲),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1 16: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13 17:23 编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并依次将善知识【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中列出的经文都学习一遍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21: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2 21:36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僧莎诃”

====================================================

感恩焰光明师兄分享清净光明专辑中关于[心经]的相关帖子

由此,结合学习思维

一、[心经]主要讲什么?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这样就讲完了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心经讲的很好,照见五蕴皆空,所以清净第八识而成佛——[略说]色阴受阴十魔境

二、[心经]的利益好处
[心经]其实是究竟甚深佛法,虽然文字简单,可是义理非常深奥
虽然义理深奥,但是因为文字简单,所以也能使初学者受益

这就是[无量义经]讲的[一即无量]
虽然不同人阅读同一本[心经],却能产生[无量义]令不同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体会
而使每个读经的人都得到受益,这就是深经的奥妙
所以,佛法不可思议——[略说]为什么读诵佛经多日,对佛经内容总是记不住?
心经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浓缩——[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众生的一切烦恼与问题,用「心经」中的一段话就可以完全解决了
那就是:「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对于世俗的困难、苦处或烦恼,只要心无挂碍,就能免除、消除一切恐怖,就能远离世俗颠倒的梦幻与妄想,
这样就能逐渐迈向真实解脱的大涅槃(究竟涅槃可作两种解释,1.究竟就是逐渐而终究,2.「究竟涅槃」就是指「大般涅槃」)

简单说,就是心(心量、心念、观念)超越了世俗,自然就能超越世俗的烦恼与业障,当然逐渐就能脱离六道业力的束缚——「般若波罗蜜多」

三、应如何解悟[心经]呢?
能懂到什么程度,这要看您自己的实修情况,也就是佛性显露的情况
关于心经的解说,可能充满各种不同的见解,
佛弟子应该多深入经藏,才能正确的明白佛陀的意思
只要发心纯正,真心想解脱轮回普渡众生成就佛道,佛菩萨就会不断的提携您
会运用各种方式,或苦或难,或提携或鼓励,来考验和引导众生,逐渐增上修行
所以对于心经,只要您实修不断增上,就会有不同阶段的体悟
根据佛经上的教导,一般来说,修学佛经,有几个过程(这讲过非常多次了)
1.读诵书写,2.思维解义,3.生活中实修体验,4.弘扬佛法,为众生演说,同成佛道
这四个过程虽然是次第,但是也可以逐渐根据自己的水平同时多方平行进行
也就是读多少,就解多少,且实修多少,就说多少,这样同时进行也可以帮助整体全面的体会
此外,遵从佛陀的教导,多深入经藏,透过明白佛陀在不同佛经中的讲解,就能更明白每部佛经深入的涵义
这样随着对种种佛经的广博阅览和深入体会,您就能逐渐明白心经的深义
那要如何做到让一切众生都能领受法音呢? 如何以一语而能摄受一切众生呢?
答案就在于心法
其实佛法的重点就在于心法,一切表法和行法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契入心法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如此才能破除文字相,而领受一切文字,运用一切文字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四、应怎样修习[心经]呢?
要天天读诵或背诵心经,逐渐契入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能降伏世俗和累世凡夫习气的障碍——「般若波罗蜜多」
如果您看不懂,或看不到末学上面讲的那些内容,或不懂末学上面在讲什么
那您就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例如,您必须先弄清楚[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就是[心经]的解说,
该学的很多,例如[小品般若经][摩诃般若经][大般若经][大般涅槃经]….
修行一定要按部就班把基础给落实,不要妄想自己可能是大根器
就是因为不是大根器,所以才弄不明白心经,才更需要落实基础实修
因此,末学以前在精进实修的帖子早就说明了,先落实精进实修以后谈心法和深法才容易明白
末学也常说,末学讲的很清楚,可是众生看的很模糊
再者,想弄清楚心经,确实应该先弄清楚楞严经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消除)一切苦厄],所以佛法上常讲六根必须清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尘染,这样迷失本性(覆盖佛性)就会影响身心,产生痛苦
所以佛法上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清净六根, 放下对于六尘的执着,放下七情六欲,放下财色名食睡,
这要实际不断练习, 先冷静安静下来, 收摄六根, 不要乱想, 可以安住念佛或持咒
六根暂停歇息, 慢慢就能恢复平静,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佛性原本圆满的功德就能显露, 相由心生, 这时候身心就会调整为健康正常, 外在境遇也会改善

注: 此时,相(指身体和外在一切)由心(指心王,清净第八识,空如来藏,佛性)生
其实轮回也是由第八识所生,由第八识恶种子所生

请确实学习下列的方法,就能得到改善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随时练习这个心法, 这个心法非常重要
——[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
那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在「大般涅槃经」或「般若经」(泛指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有解释
(「心经」就是般若部经典的精华,是从般若经中节录而出)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当我们逐渐学习佛经中的正知见(佛陀的解脱智慧,对世俗的正确看法和观念),我们就可以逐渐提升智慧
藉由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并逐渐学习操作的方式与观行而契入光明的状态,而逐渐恢复清净光明的本体-「佛性」
这样,我们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与恐怖,就能究竟解脱而契入涅槃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21: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2 21: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末学解说]

观世音菩萨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之时,观照见到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皆为空,而能度(帮助的意思)一切苦厄(谓苦患与灾厄)。

注解:
【般若波罗蜜多】:(术语)(参见: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蕴】:(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度】: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离是脱离生死。3、帮助的意思,帮助世人离苦得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苦厄】:谓苦患与灾厄。般若心经(大八·八四八下):“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p3943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

想、

行、

识,

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舍利子!

色(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不异空,空不异色
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受(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想(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行(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识(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也都是如此
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若从受的现象上说︰也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想与行识,都应作如此说。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注解:
【舍利子】:1、华译为灵骨,或坚固子,乃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这种舍利子,是由人生前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的减少了。2、人名。见舍利弗条。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不异空】:(术语)(参见:色即是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即是空】:(术语)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梵Ru%panis/u%nyat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即是空】:梵语 ru^pam! s/u^nyata^ 或 yad ru^pam! sa^ s/u^nyata^。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乃物质之总称。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无有实体。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而说“法无我”。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大智度论卷九十、中论卷二观行品、般若心经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华严注法界观门)((参见:空即是色)3478)p2544FROM:【佛光大辞典】

【色即是空】:‘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此语原为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句,其文云(大正8·848c)︰‘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谓‘色’是因缘所生之法,无定实之自性。无定实之自性,故为幻有,非实有。既为幻有,即是空;空之本身即是色。受、想、行、识同此。因此,五蕴色心之法,即是空。

‘色空相即’之理趣,在佛教中的小乘诸派及大乘中的唯识学派皆不曾论及。亦即小乘以蕴中无人我为蕴空,而不是蕴自性空;又如灰灭之际,系以色心灭为空,而非色即空。唯识大乘则认为缘生依他的‘色’,不能说是‘空’;而遍计所执的‘空’,不能说是‘有’。

又,法藏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中,曾就二乘对色空之二疑及菩萨的三疑,加以阐释。其次又建立色空相望之三义。即︰(1)相违义︰空中无色,色中无空,以空害色,以色害空。(2)不相碍义︰若此色为幻色,则不碍空;若此空为真空,则不妨色。(3)相作义︰此幻色之全体若非空,则不成幻色;真空之全体若非色,则不成真空。亦即依色即空而有色,依空即色而有空。然后法藏又约观行而释,谓观色即空,则为止行;观空即色为观行;而色空无二,一念顿现为止观俱行。

◎附︰印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摘录)

佛明五蕴皆空,首拈色蕴为例。色与空的关系,本经用不异、即是四字来说明。不异即不离义,无差别义。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色空、空色二不相离,故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有人听了,以为空是没有,色是有,今虽说二不相离而实是各别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为除此种计执,所以佛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离,而且相即。

佛法作如是说,有其特殊意义。印度的一分学者,以为涅槃与生死,烦恼与菩提,是不相同的两回事,离了生死才能证得涅槃,离了烦恼才能获得菩提。生死和烦恼是世间杂染法,涅槃、菩提是出世清净法,染净不同,何得相即?这种见地,是从他们的宗教体验而得来。宗教体验,世间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们的体验,如上帝、真宰、梵我等。若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决不尽然,他们确是从某种体验,适应环境文化而表现出来的。不过体验的境地,有浅深,有真伪。佛法的目的,在使人净除内心上的错误──烦恼,体验真理,得到解脱──涅槃。一分学者依佛所说去持戒修定净除烦恼,体验得‘超越’现象的,以此为涅槃。于是,以为世间和涅槃,是不同性质的。在修行的时候,对于世间法,也总是远离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业。这种偏于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为沈空滞寂者。真正的涅槃空寂,是要在宇宙万有中,不离宇宙万有而即是宇宙万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即于世间利生事业中去体验真理,净化自己。古德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即在世间法而了达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双运。有所得的小乘,体验到偏于‘超越’的,于是必然地走入厌离世间的道路。龙树菩萨在《智论》里,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时,即以《中论》生死涅槃无别去解说。大乘的体验,不妨说是‘内在’的。论到宗教的体验,有人以为这是一种神秘经验,既称为神秘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因之,经验的是否正确,也无从确论。现见世间一般宗教,他们依所经验到而建立的神、本体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见不同,将何以定是非?依佛法,这是可判别的,一方面要能洗尽一切情见,不混入日常的计执;一方面要能贯彻现象而无所碍,真俗二谛无碍的中道,即保证了佛法的究竟无上。佛法是贯彻现象与本体,也是贯通宗教与哲学,甚至通得过科学的,所以有人说佛法是科学而哲学的宗教。

从理论上说,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缘条件而有的,就必归于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实自性的,即不成其为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实有,即应法法本来如是,不应再藉因缘而后生起;若必仗因缘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果法体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说一切法毕竟空。反之,果法从因缘有,从果法的作用形态又不即是因缘,可从因缘条件有,虽有而非实有,故佛说一切法缘起有。可知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于此不了解,以为空是没有,不能现起一切有?不知诸法若是不空,不空应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这样,有应永远是有,无应永远是无。但诸法并不如此,有可以变而为无,无的也可由因缘而现为有,一切法的生灭与有无,都由于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性空──无不变性、无独立性、无实在性,所以一切可现为有,故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本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说明此空色不相碍而相成的道理。经中接着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说︰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若从受的现象上说︰也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的。想与行识,都应作如此说。空是一切法普遍而根本的真理,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如此,即无不是缘起无自性的。能在一法达法性空,即能于一切法上通达了。

[参考资料] 《华严注法界观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梵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霍韬晦《佛学》(上)第五章;中村元(等)编《空》(《佛教思想》{6}、{7})。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一、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名 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全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心(梵 hr!daya),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本经之异译本有六,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菩提流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施护),其中以鸠摩罗什译较著。然诸译本中,仍以本经流传最广远。
 本经之梵本,今日本法隆寺有秘藏本,一八八四年由麦克斯穆勒(Max Mu|ller)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出版,一八九四年麦克斯穆勒更将之英译出版。此外,一八六四年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amuel, Beal)亦将玄奘所译之般若心经译成英文出版。另有将梵文以汉字音译者,称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玄奘本相当,系史坦因发现于敦煌石窟者,为佛教学术之重要资料。本经之注疏本极多,较重要者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圆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慧净)等。(大唐内典录卷二、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四、卷八、卷九、卷十一、卷十四、历代三宝纪卷四)p4305  FROM:【佛光大辞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出。略称《般若心经》、《心经》。收在《大正藏》第八册。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现存),是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但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及隋代《法经录》卷四,都将它列入失译录,到了唐代智升撰《开元录》,才开始归之罗什译籍以内,从此相沿不改,实不可信。此经在玄奘以后续出的异译本,现存的还有六种︰(1)唐·摩竭提国三藏法月译,题《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罽宾三藏般若共利言译。(3)唐·智慧轮译。(4)唐·吐番国师法成译。(5)唐梵翻对字音本。(2)至(5)之经题均同奘译。(6)宋·施护译,题《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此外,据元代《至元录》卷一拾遗编入记载,尚有唐·不空及契丹·慈贤译本,已佚。又有藏、蒙、满文字译本,都和法月译本相近。上举各种译本内,旧传失译本及唐梵翻对字音本,都与奘译本相同,只有经的正文,缺首尾序分和流通分,其他译本则具序、正、流通三分。这或者是由于此经原有大小两本而然。现存此经的梵本,即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大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64年,比尔始据本经奘译本译成英文,1884年,马克斯·穆勒共南条文雄校订本经大小两类梵本,1894年,穆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东方圣书》。

本经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此即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起〉、〈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大般若经》卷四0一至卷四0五)。各品说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本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以故在先所出的译本都缺首尾二分。大经所说义理在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堕二乘,而能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本经依据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更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文句简约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为《心经》。至于全经结构,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次辨所观境,即显示诸法实相即空相,遮遣蕴、处、界,缘生、四谛、智,断诸法执;后显所得果,先之以得涅槃果,次之以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甚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又本经首尾都说到般若能度苦厄,明般若之出现世间,乃为除世间一切苦,亦即大经所赞叹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心念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脱一切众生,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等等殊胜功德。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之为大神咒、大明咒等,原来《大品般若》的〈大明品〉及〈劝持品〉,都直接以般若为明咒,别无咒文,本经所出咒文,亦见于《陀罗尼集经》卷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段,或系后世所加,总之显示般若妙慧有胜功用,能速疾成就菩提。

本经虽有多种译本,而历来但玄奘一译流行最广。凡诵习和注解大都用其译文。

本经历代注疏极多,其中主要的有唐·窥基《幽赞》二卷,圆测《赞》二卷,靖迈《疏》一卷,法藏《略疏》一卷,净慧《疏》一卷;宋·智圆《疏》一卷,明旷《疏》一卷;明宗泐、如《注解》一卷,德清《直说》一卷,智旭《释要》一卷。(游侠)

◎附一︰玄奘译《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附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本语译(霍韬晦译)

圣观自在菩萨正在进行着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活动,照见(生命的)五种现象在存在上,都是处于空的状态(,于是超越了一切痛苦)。

(他对舍利的儿子说︰)
舍利之子啊!(生命的)肉身现象是空的,这种空的性质正是肉身现象的存在情形。(所以)肉身和空没有分别,空和肉身也没有分别,肉身就是空,空就是肉身。(其余)四种(主观上的)感受现象、(对象形相的)摄取现象、(动作的)发施现象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现象的存在情形也是一样。

舍利之子啊!一切存在都是处于空的状态。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污染、没有清净、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所以,舍利之子啊!在空的状态中没有肉身现象、没有感受现象、没有摄取现象、没有发施现象,也没有认识思维现象。(在主观方面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主体)的存在,(在客观方面来说,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对象)的存在。(如果以十八界的分类标准来说,)没有眼的界域,以至没有意识的界域。(如果应用在十二因缘方面,)没有明,也没有无明;没有明的灭尽,也没有无明的征灭尽。推演下去,既没有老死,也没有老死的灭尽。(这也就是说,)没有苦,没有苦的原因,(所以)不须求苦的息灭,也不须从事息苦的实践。(总之在空的状态中,)没有能知的主体,也没有所知的对象。

由于不能有所知的对象的缘故,修行者依于这种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内心的活动再无障碍。由于没有障碍的缘故,就消除了种种怖畏,超出一切不真实的了解,从而进入彻底的涅槃境界之中。所有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的诸佛,都是依于这种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而获得最高的、最正确的和最完全的觉悟。

因此应该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咒语,是有大智慧的咒语、是超过一切、无与伦比的咒语,可以止息一切痛苦,因为它是真实的、不虚妄的。

以下就是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所说的咒语︰

‘去了!去了!
到彼岸去了!
完全到彼岸去了!
觉悟啊!谨愿!’

◎附三︰《心经》之内容分析(摘录自霍韬晦《佛学》上册)

《般若心经》全篇的主旨在描述对‘空’的体证。在内容上可以分作四段︰

第一段指出︰‘空’是在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下呈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空’不是普通经验的对象。譬如生命存在的问题,在一般经验之下,我们只能看到种种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五蕴──原始佛教时代已经建立起来的概念,但在极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作用之下,可以观照到这些现象都是处于一种空的状态。

第二段跟着破解一切自原始佛教以来所成立的代表存在的概念。这些概念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有种种说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横的解剖;十二因缘、苦集灭道,这是纵的解剖。在横的解剖中,虽亦涉及到客观存在的性质问题(如色蕴、六境),但主要是扣紧生命现象上说。所以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代表了传统佛教对生命的活动、构造、前后方向的看法。佛教虽然不承认有‘我’,但基于如实观的要求,如实地观察生命,所以次第产生了这些概念。但是,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认为这种分解的方式虽然可以破除一个独立的自我观念,但还是有所执。例如原始佛教把自我开为五蕴,自我的存在是假,言下之意,即以五蕴为实。但五蕴是不是就是最后的实在呢?我们能不能以肉身(色)现象为最后的实在呢?以感受作用(受)为最后的实在呢?……说一切有部说,色法可以再分为若干种,例如眼的对象(色境)可以再分为形色(形状)与显色(颜色);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再分为极微(物质原子)。依据这种说法,则物质现象仍是假,极微才是实。结果极微成为一种固定的、独立的存有体,成为一个有‘自性’(自我独立)的存在。这样,‘自体’观念便不能去除。由此可见,这种‘假依实’的分解方式是不彻底的。从大乘般若学的观点看来,这是忘记了佛陀所宣说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都是缘生的教法。如果了解一切法都是缘生,即一切法的存在当下就是处于无常过转的动态之中,便不能被执实。问题是,当我们以它为经验对象时,就会不自觉的以我们的主观的认知能力来套它,从而产生概念。其实在客观的法上说,无常过转,受缘的制约,根本不能有自体。所以它的存在是不与任何概念相应的,这就是空。空不等于无,空只是说明它没有独立性、没有实体。但它仍是一个缘生法,一个无常过转的存在。《心经》第二段虽然没有交代种种生命现象所以是空的理由,而只是破斥它们的存在︰先破五蕴中的色蕴,续破其余四蕴,然后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实践,但依我们的了解,这不过是拨除这些概念来体证生命的存在情形,进而体证一切法的存在情形。‘空’一方面拨除这些概念,一方面展示存在的真实状态。

由此可见,‘空’是双离有无的,或非有非无的。说它有,它不是一个独立对象,亦无内容;说它无,它却有缘生的动态。两边不着,双遣双离,在这一情形下是无法用一个具体概念来表述的,所以说为‘空’。‘空’是中道,但‘空’这一个字眼亦只是象征。

由于‘空’代表真实的存在,《般若经》强调,这只有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当面把握,所以《心经》的第三段,即指出在获得对‘空’的体证后所产生的效果︰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至获得无上正觉。

《心经》的第四段是站在修行实践的立场,把般若波罗蜜多看作咒语来推动众生的奋发向上。大概在《般若经》出现的时代,印度的咒语传统亦重新流行,为鼓励他们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有此一段。后来密宗兴起时,便有人根据这一段把《心经》看作是密宗的经典。其实咒语的初意只是一种鼓舞,后来才发展成为调伏心灵的方法。

◎附四︰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章第一节(摘录)

《般若心经》︰在《般若经》中,这是民间传诵最盛的短篇。译为华文的也最多,现在存有七种。(中略)华文的不同译本,主体都是相近的。罗什与玄奘的译本,没有序与流通,但西元八世纪以下的译本,都具备了序、正、流通──三分。般若、智慧轮、法成、施护译本,序与流通都相同;惟有法月译本的序分,多了观自在菩萨请说一节。古人以为这部经‘出大品经’。其实,这部经以‘中品般若’的经文为核心,而附合于世俗信仰的。‘舍利弗!……无智亦无得’,出于‘大品本’的〈习应品〉。‘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出于‘大品本’的〈劝持品〉。以‘中品般若’经文为核心,标‘观世音菩萨’,说‘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以贯通观音菩萨救济苦难的信仰。‘大明咒’等,《般若经》是赞叹般若力用的,现在就‘即说咒曰’。这是在‘中品般若’成立以后,适应世俗,转化般若而与世俗神秘仰信合流的经典。[参考资料] 印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松浦秀光《般若心经の研究》;福井文雅《般若心经の5历史的研究》;榛叶元水编《般若心经大成》。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二、关于【空】

1.什么是「空」?
依照戒定慧三种不同次第来说
空是一种不执着、不贪求、能舍的智慧
这是知见观念上和实际上都能真正超越,而不随俗,能真正超越表相和世俗
这不是一般凡夫嘴巴随便说说的,而是真正身心一如,无求能舍,心无挂碍
所以,以这样的甚深心法念力和知见观念,就能超越轮回,随愿于法界中普渡众生
这阶段是戒定慧一如,事实上,就是因为真正契入,身心一致,所以自然成定成戒

再者,下一个次第
空是一种不堕入世俗表相欲乐苦受的定观
虽然还不能身心一如,还不能真正身心脱俗
但是透过定观觉照,就能保持空观,不堕入世俗和恶道轮回

最后,如果上面两种都做不到的一般凡夫俗子或修行上的初学者
那就不应该妄谈空观或空法或空见,例如说什么吃肉喝酒或男欢女爱都是空
这样的说法不仅仅误导众生,也会误了自己,深执七情六欲而堕入恶道却不自知——什么是空?

2.怎样才能达到[真空]?
要[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那就要断除一切欲望执着以及对于苦报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无明,而达到真空的境界——[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以众生的根器来说,
[听闻空法]是一回事,要透过[观修]的过程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您委屈吗?难过吗?生气吗?心动吗? 您真懂空吗?

3.如何检验是否真正做到「空」,真懂「空」
所以一般人虽然嘴上说空,
但是其实贪着欲望,又难以承受苦报,害怕苦果
这马上就显示不是真正的空

简单说,[真空]是不会对于吃肉喝酒行淫有欲望,而且对于苦受也不会执着
这才是[佛性本来清净][罪性本空]的意思,这必须达到[不二法门]的境界
——[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要真确的明白佛经上的教导:「爱欲是轮回的根本」
真正不着爱欲,才是真正做到空,而不是一口吃肉一口说空

因此,一般人应该由戒律上来下工夫,让自己逐渐减轻对世俗的执着和贪求
并且多阅读佛经,由观念上来修正,逐渐以佛经的知见来取代世俗知见,这样才能逐渐转变

不然,嘴巴上随意胡乱说空,实际上半点都舍不了看不开放不下
这样自欺欺人妄说空见,其实是在误导自己和别人,让自己和众生直直的往深渊中堕落下去
这不仅是造成累世邪见和愚痴的因果,也是让自己堕入三恶道的因果,所以不可不慎

因此,实修者应该随时反观自照,看看自己的斤两,别用自己的凡夫俗见妄谈空见空观和空法——什么是空?
如果您难过或生气或心动或委屈或欲望难止,那就是根本不懂空,也是做不到空的最好证明因为,如果真懂空,就不会随世俗假象和表相而流转和轮回,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挂碍和无法释怀
如果真懂「实相」和「空」,也就不会担心害怕,也不会想要女人或男人,不会堕入钱财的诱惑
因为,真懂空,真能放下,也就能放下这业报肉身,能结束这一生而随实证次第投生往更高的次第和精神境界(例如飞生天界或往生净土)——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4.如何正确理解和实修「空」
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空或非空,其实是看方向方法立场而论,也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也就是「相应」
而从不二法、实相来说,一切观法也都只是方便,相对来说,就是一切法也是空,不应该执着
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修行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由戒定慧逐渐增上
先分辨是非善恶,守持戒律,断恶修善
然后,修持各种观行禅定,以空破有(相)
最后,以甚深智慧觉照,以「不二」「真空妙有」破除「空(无)」「有」两边——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7:2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4 17: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末学解说]

舍利子!

这些诸法(与万法同)空相(指诸法皆空之相状,或指真空之体相。因缘生法,无有自性,即空之相状),

不生不灭(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

不垢不净(真如越三界。垢净本来无),

不增不减(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

注解:
【诸法】:(术语)与万法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相】:指诸法皆空之相状,或指真空之体相。因缘生法,无有自性,即空之相状。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上):“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另据玄奘译之般若心经所说,诸法之空相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佛典中,性、相二字常为同义字,故亦可作空性。p3479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法空】: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无有实相,一切皆空。无取无舍,能离一切诸见,是名诸法空。(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生不灭】: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p965FROM:【佛光大辞典】

【不垢不净《少室六门》】:真如越三界。垢净本来无。能仁起方便。说细及言粗。空界无有法。是现一轮孤。本来无一物。岂合两般呼。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不增不减】:指常存,即真如、法性,或法界。法身乃不变、常住、遍一切处者,无一法增,亦无一法减。旧华严经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谓(大九·六一四下):“譬如如如性,离虚妄寂灭,亦无有生者,亦无有灭者。如是诸如来,及一切境界,亦同如如性,不增亦不减。”于大乘起信论中亦有(大三二·五七九上)“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之说。(不增不减经、佛性论卷四、宝性论卷二、梵文本中边分别论释(Madhya^nta-vibha^ga-vya^khya^); Louis de la Valle/e Poussin:Me/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1, 394)p996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

想、

行、

识;

[末学解说]


所以,空(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中无色(
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无受(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无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无行(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无识(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注解:
【空】:梵语 s/u^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著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著。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菩提心论、十八空论、大乘义章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界观门、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p3467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无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末学解说]

无眼(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

无耳(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

无鼻(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

无舌(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

无身(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

无意(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

注解:
【六根】:梵语 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p1284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无色、


声、

香、

味、

触、

法;

[末学解说]

无色(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

无声(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无香(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

无味(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苦、酸、辛、甘、咸、淡六种)、

无触(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

无法(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

注解:
【六境】:指六根所取的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此六境即:一、色境: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有显色、形色、表色三种色。二、声境:是耳根所对之境,为耳识所缘的对象。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三、香境:是鼻根所对之境,为鼻识所缘的对象。有好香、恶香、平等香。四、味境:是舌根所对之境,为舌识所缘的对象。有苦、酸、辛、甘、咸、淡六种。五、触境:触境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软、滑、涩、冷、渴、饱、饥等多种。六、法境:五根五境之外,还有“无表色”,此又名法尘,这不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五识所取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为意识所缘的对象,及自识所变,有可缘义之色。此又名法处所摄色,此是假境,略为三种,一者可见有对,如显色等;二者不可见有对,如眼根等,三者不可见无对,约指意业而言。见《俱舍论》卷二所载。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 [经文] --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末学解说]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

注解:
【六识】: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1)眼识(caks!ur-vija^nam%)︰谓眼根对色境时,即产生眼识;但能见色,未起分别。

(2)耳识(s/rotra-vijanam%)︰谓耳根对声境时,即产生耳识;但能闻声,未起分别。

(3)鼻识(ghra^n!a-vija^nam%)︰谓鼻根对香境时,即产生鼻识;但能闻香,未起分别。

(4)舌识(jihva^-vija^nam%)︰谓舌根对味境时,即产生舌识;但能尝味,未起分别。

(5)身识(ka^ya-vija^nam%)︰谓身根对触境时,即产生身识;但能觉触,未起分别。

(6)意识(mano-vija^nam%)︰谓意根对法境时,即产生意识。此意识与前五识之最大差别,在于能对五境分别善恶好丑。

关于六识之所依及所缘,大小乘之见解并不相同。小乘俱舍家不许六识并起,故所依的意根是无间灭的六识,而其所立的等无间缘,只限于一个。例如︰前念之眼识,缘色境而起,而后念之意识,以过去之眼识为依根而起。又谓六识皆依意识而起,然前五识别有所依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而第六识别无所依,故以通依的意根为所依。而大乘法相宗对于依意根的前五识,所说与上述无异,但对于意根,则立等无间缘依及俱有依二类。又许诸识并起,即五识起时,意识必起。意识起时,五识不必起。

有关六识之体,有‘六识体一’及‘六识体别’之异说。如《俱舍论》卷四云(大正29·21c)︰‘心意识体一。’而《五事论》卷下云(大正28·993b)︰‘识所依唯有六种,若减识至五,则一所依无识,若增识至七,则一识无所依等。’[参考资料]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一、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经文] --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末学解说]

无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也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也无老死尽;

注解:
【无明】:梵语 avidya^,巴利语 avijja^。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 moha)。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有部与唯识宗又将无明分为相应无明与不共无明二种。相应无明,系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共起;不共无明,则无与之相应而起者,以其独自生起,故又作独头无明。且成唯识论卷五将不共无明更分为恒行不共无明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系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无明,即与贪等根本烦恼相应而起,此无明无始以来恒行,障碍真义智,故称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无间之观点言,乃与相应于第六意识之无明有异,故称为不共。独行不共无明,系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无明,以其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应,单独而起,故亦称不共。此独行不共无明复依其与随烦恼俱起与否,更细分主独行无明与非主独行无明。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其中,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称为缠无明。又缠无明有相应与不共,即为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称为四种无明、四无明。此外,无明复可分为根本与枝末、共与不共、相应与不相应、迷理与迷事、独头与俱行、覆业与发业、种子子时、行业果、惑等十五种无明。
 据胜鬘经之说,与见惑及三界之修惑(贪等)相应之相应无明,称为四住地之惑。所谓四住地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指见惑,后三住地则指三界之修惑。又独行不共之无明为无始无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则称五住地之惑),此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唯如来之菩提智得以断之。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成实论卷九、成唯识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经论卷八、俱舍论卷九、卷十九、摩诃止观卷六上、胜鬘经宝窟卷中末)p5094FROM:【佛光大辞典】

【老死】:梵语 jara^-maraN!a,巴利语同。老与死之并称。又作老死支。十二因缘之一。指众生衰变及灭坏之位。依三世两重因果之说,生支、老死支为未来二果,于现在舍命后,正在形成新生命之一刹那间所集结之五蕴,称为生支;相对于此,生起识之刹那以后,名色、六触、受、爱渐增,乃至总异灭位,称为老死支。其中,老,是色、心之衰变;死,为寿命尽而灭坏。
 此外,大乘唯识家以二世一重因果配于十二因缘,谓生及老死为所生支,自爱、取、有等三支所生的异熟五蕴之衰变及身坏命终,方为老死支。另据成唯识论卷八载,于生、老、病、死等四者中,立生为一支,老与死合为一支;病则不列为支,以病非遍于一切众生,且非定有。老虽非定有,然遍于一切,故立为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参见:十二因缘)337)p2507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无苦、

集、

灭、

道;

[末学解说]

无苦(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
无集(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

无灭(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

无道(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

注解:
【四谛】: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无智,亦无得。

[末学解说]

无智(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亦无得(修习无分别智,远离所取能取,离诸戏论,故说无得)。

注解:
【智】:(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得】:修习无分别智,远离所取能取,离诸戏论,故说无得。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由上述佛经,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十二因缘]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或叫做十二支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因缘,其实是讲有情生命的缘起, 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12个过程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瞋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三、识,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
四、名色,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
五、六处,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参见:五意)。
六、触,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
七、受,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
八、爱,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
九、取,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
十、有,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
十二、老死,于来世老死之位也。
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证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余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二、十二因缘的过程
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三、如何能容易明白十二因缘的内涵
要对八识,五蕴,六根,有所深入了解,才能明白十二因缘

如果能深入经藏,贯通楞严经,密严经,解深密经...等这些讲佛性,八识,和三昧的佛经
就容易明白十二因缘的内涵

四、什么是八识?
八识就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加上第七识(末那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八识就是善恶种子记忆储存库, 就像电脑的硬碟
第七识就是种子形成的意识流, 佛经说第七识像瀑布像流水
就像电脑开机后的记忆体里面有无限的运算程式序形成程式流
六根就像滑鼠,萤幕,键盘...等等, 如果想成机器人的构造,就更容易了解

五、什么是五蕴?
五蕴 又称五阴 就是 色,受,想,行,识
六识作用,就相当于色受想, 行则是第七识, 识是指第八识
五蕴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的五蕴,  这个照见是指实相观照
五蕴也是楞严经讲的五阴魔的五蕴, 共有50种魔境
六根作用的色受想共有30种魔境, 行蕴10种, 第八识还要净除10种
基本上, 如果六根不净, 会受外在影响, 就会着外魔
所以, 如果六根不净, 一般的外道禅定一定会着外魔
就算六根清净, 还有行识共20种外道知见魔境, 很容易变成20种外道
所以, 如果不想着魔, 只能学佛, 学习佛讲的正观三昧
[色]包含的很广,简单说就是外相,就是外在一切现象,眼睛所见就是[色],
所以不要被眼睛所见的外相所迷惑,这就是修行的根本
所以在[楞严经]中[色阴]现象讲的都是看到或听到外在现象
再者,[受]就是觉受,佛经上到处都是教导修行人要超越自我觉受,不要陷入觉受之中,不然就容易累世轮回
所以,修行人不要或哀或怨或叹或悲或傲,这些在[楞严经]讲的[受阴]现象也说明的很清楚

以上所讲的[色][受]现象就是[外在现象]和[身体感受]对众生的影响

再者,[想]就是心念的执着,[楞严经]也讲了十种执着,这自己可以参阅
如果超越了上述[色][受][想]现象,佛经上说就会有神通了
但是,虽然有了神通,不过[知见]上没有透彻,却因为神通而以为自己全懂了
那就会堕入自以为是的[邪见]中,就变成[行][识]现象的共二十种外道

所以,[行]就是细微的心念执着,就是所谓的[第七识]现象
而[识]就是指[第八识]的恶种子或错误知见,这是最细微的习气种子,是根源——[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六、什么是十八界?
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称为六尘
以上 六根,六识,六尘 称为十八界

七、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必修]十二因缘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17: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4 17:1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

-- [经文]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末学解说]

因无所得(略称无得。为“有所得”之对称。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著,无所分别。反之,执著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则称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的缘故,菩提萨埵(同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所以心无挂碍(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

注解:
【无所得】:梵语 apra^ptitva。又作无所有。略称无得。为“有所得”之对称。谓体悟无相之真理,内心无所执著,无所分别。反之,执著诸法差别之相,堕入有无边邪之见,则称有所得。诸法均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无决定相可得,称为无所得。此即不堕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四双八计之中道正观。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七中):“诸法实相中,受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又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出离三界,住于一切智,乃无所得大乘之至极,故菩萨亦称无所得。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七(大一二·四六四中):“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大品般若经卷六、卷二十一、大般若经卷四八九、维摩经卷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中观论疏卷二末)((参见:有所得)2433)p509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萨埵】:(术语)Bodhisattva,同菩萨。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参见:菩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多】:(术语)(参见: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无挂碍《少室六门》】:解脱心无阂。意若太虚空。四维无一物。上下悉皆同。来往心自在。人法不相逢。访道不见物。任运出烦笼。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挂碍】:(术语)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般若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末学解说]

因为没有挂碍(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的缘故,而能够没有恐怖,远离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梦想(梦中之想念也),究竟涅槃(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

注解:
【挂碍】:(术语)言障于前后左右上下而进退无途也。挂为四面之障碍。般若心经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恐怖】:梵语 bhaya。“何者应恐怖?”此一问题在南传经典增支部Ⅱ之Ⅰ中即说是现世之罪(如偷盗他人之物而受王之刑法)。“吾人应恐怖现世之罪报;吾人该恐怖罪报,应养成恐怖罪报之习性,如此,才能从一切罪报中解脱。”上述经义教吾人欲避免犯罪,须预先考虑罪报之恐怖。其后之大乘佛教则认为:罪乃无法避免者,犯罪之后,恐怖之感即接踵而至,若非请求诸佛摄受其恐怖,或将自己绝对投入于一特定人格者之怀抱,令自己进入无我之境界,此外则别无拔除恐怖之法。上述思想之起源,系从藉坐禅修行进入无畏(梵 abhaya)境界之结果而产生。推究原因而言,恐怖乃因愚痴心而生起;心有挂碍,执有我法而患得患失,即无往而不恐怖。经中说恐怖有五种:(一)恶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恶道畏,(五)大众威德畏。((参见:五怖畏)1110)p4105 FROM:【佛光大辞典】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梦想】:(术语)梦中之想念也。楞严经中曰:“彼诸善男子,修三摩地想蕴尽者,是人平生梦想消灭,寐寤恒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究竟涅槃】:(术语)与大般涅槃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般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依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之故,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多】:(术语)(参见: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知

三世诸佛,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够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在「大般涅槃经」或「般若经」(泛指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有解释
(「心经」就是般若部经典的精华,是从般若经中节录而出)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二、为何应修习「般若波罗蜜多」?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当我们逐渐学习佛经中的正知见(佛陀的解脱智慧,对世俗的正确看法和观念),我们就可以逐渐提升智慧
藉由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并逐渐学习操作的方式与观行而契入光明的状态,而逐渐恢复清净光明的本体-「佛性」
这样,我们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与恐怖,就能究竟解脱而契入涅槃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

因此,佛弟子都应该逐渐贯彻上述三种方向的修行,
至少,要天天读诵或背诵心经,逐渐契入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能降伏世俗和累世凡夫习气的障碍

三、[首楞严三昧]怎么修?
(这边坚意菩萨问佛"菩萨想要学首楞严三昧该怎么学呢?")

坚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当云何学。

佛告坚意。譬如学射先射大准。
射大准已学射小准。射小准已次学射的。学射的已次学射杖。学射杖已学射百毛。射百毛已学射十毛。射十毛已
学射一毛。射一毛已学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名为善射。随意不空。是人若欲于夜暗中所闻音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之皆着。

如是坚意。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
先当学爱乐心。
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
学深心已当学大慈。
学大慈已当学大悲。
学大悲已当学四圣梵行。所谓慈悲喜舍。
学四圣梵行已。当学报得最上五通常自随身。
学是通已。尔时便能成就六波罗蜜。
成就六波罗蜜已。便能通达方便。
通达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顺忍。
住第三柔顺忍已得无生法忍。
得无生法忍已诸佛授记。
诸佛授记已能入第八菩萨地。
入第八菩萨地已得诸佛现前三昧。
得诸佛现前三昧已常不离见诸佛。
常不离见诸佛已能具足一切佛法因缘。
具足一切佛法因缘已能起庄严佛土功德。
能起庄严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
能具生家种姓已。入胎出生。
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
具十地已。尔时便得受佛职号。
受佛职号已便得一切菩萨三昧。
得一切菩萨三昧已然后乃得首楞严三昧。
得首楞严三昧已能为众生施作佛事。而亦不舍菩萨行法。


坚意。菩萨若学如是诸法。则得首楞严三昧。菩萨已得首楞严三昧。则于诸法无所复学。何以故。先已善学一切法故。
譬如学射能射一毛分不复学余。所以者何。先已学故。
如是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于一切法无所复学。
一切三昧一切功德皆已学故。——[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任何人一开始修行,都是要由凡夫的「意识心」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才能逐渐契入佛心而实证「首楞严三昧」
所以,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这当然是由凡夫的「意识心」来学佛而逐渐契入「真心」,所以非一非异,不一不二
也就是说:「意识心」也能入「真心」,「真心」也能生万法(「意识心」),两者意义虽不相同,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那是不同个啰?也不是不同个,那是同一个啰?),
不一不二(不是同一个,那是两个啰?也不能分成两个,那又是一个啰?)
这样弄清楚了吗!或换个容易明白的说法,这样会比较清楚,就是:「真心是本质,意识心是变化」。
以现代物理来说就是「质能互变」,以古语来说就是「(本)体」和「(表)相」一如——《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四、什么是实相、法界实相?如何认识实相,修行实相?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法界的秘密就是众生的第八识
第八识能够变现一切,是最不可思议的神通变现
众生都有神通,只是您不知道您现在就是神通变现
成为六道众生都是随自己的识心变现,自作自受

第八识如果以无明愚痴种子为作用,就是十二缘起,就会变成六道愚痴无明众生

第八识的无明愚痴种子如果净除,就变成楞严经讲的[菩提][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就是成佛

所以佛说众生都有佛性,众生都能成佛

其实,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所以甚深佛法(例如:心经)说不生不灭
一切都操纵在众生自己, 要成佛或是要变成六道轮回众生都是由自己决定——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就是如此, 只是一般众生不明白心念的力量
当众生不明白心的实相的时候, 众生心就生灭如幻, 相由心生,因此造就许多短暂的表相
又因为贪着这些表相, 所以无数的生灭心念贪着而造就了累世的生死轮回
但是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相反的, 如果众生贪着世间情爱, 或沉溺于表相的人生苦难和仇恨, 这样就无法解脱——[略说]法界真相

五、什么是「佛性」?如何认识「佛性」?
「佛性」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佛性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佛性就是至心,就是究竟智慧,就是不二,不可说,也可说,不可见,也可见,不生不灭——《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一般佛弟子相信有「佛性」,这都是像《法华经》中佛陀说「声闻弟子」信《法华经》一样,
都是因为先信佛,相信佛所说,才相信《法华经》,并不是「声闻弟子」自己就相信《法华经》或懂《法华经》
而相信有「佛性」也是同样道理,因为信佛,才信「佛性」,不然,众生也无法知道有「佛性」或相信「佛性」
这就是佛所说的「信为功德母」,因为众生的智慧不像佛,没办法理解佛的智慧,没办法知道有「佛性」或知道「佛性」是什么
但是,因为信佛,才能信佛法,才能学习佛法,才能因此而逐渐迈向解脱,所以,「信为功德母」!
1.为什么不知道有佛性?
因为自己没有用心学佛,没有深入经藏,没有接触善知识,所以不知道,不然,肯定会看到或知道「佛性」两字
2.为什么不懂佛性?对佛性没信心?
这也是因为学佛不用心,如果真有用心,真想知道什么是佛性,想弄清楚,怎不自己深入经藏弄清楚呢?
所以,就是不用心,没有真正为了自己解脱和普渡众生而努力——《楞严经》:『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44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13

[精进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11:4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6-5 16:3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僧莎诃”

[末学解说]

所以应当知道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是大神咒(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是大明咒(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之陀罗尼也),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能消除一切苦厄(谓苦患与灾厄),真实不虚,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

即说咒曰:“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僧莎诃”

注解:
【般若波罗蜜多】:(术语)(参见: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多咒】:(真言)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集经第三亦说此咒。(参见:心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神咒】:(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明咒】:(经名)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为明咒。”又明为咒之别名。佛于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为明。大明即大咒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等等咒】:(杂名)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内容可知,般若波罗蜜多咒的威力与作用: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咒]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咒]?
咒是导引心念让心念愿力强化放射的一段文字
要透过口持心念来执行,熟练者心念亦可
因为咒的作用是来导引心念的力量,所以重点在心念

为了训练引导众生心,所以咒相应而生
所以咒也是方便
以究竟佛法来说,成佛前一切都是方便

咒由心念而生
佛菩萨的咒由清净智慧和慈悲愿力而生——[解答]请教咒语到底是什么啊?是怎么产生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邪咒呢?
每个咒都是由佛的慈悲愿力圆满佛果所流露——您懂咒吗? 请看[观世音菩萨]谈[陀罗尼相貌]

二、咒语的方便义和实义
在[真言法](持咒应该叫做[真言门])的经中(例如大日经,先不考虑经的争议),
经中说的很清楚,其实[真言法]的根本在于[第一义], 而真言咒语只是方便
但是不论念佛(佛号功德)或者持咒(咒语功德),
这些方便都是从[佛的究竟圆满果报]中流露出的方便法
所以,如果修行者能契入[第一义], 这样[念佛][持咒]的方便就会变成[究竟实义]
心法很重要,心真正改变,心真正明白,才能逐渐契入实义
不论念佛持咒诵经, 修行者的差别次第就在这边, 方便或究竟的差别也在此——简单说明~[念佛][持咒][诵经]的[方便义]和[究竟实义]
佛咒
对于不能明白实相义的佛子
佛菩萨教导众生佛咒的功德和神力

但是,其实佛咒的根本义就是佛性,就是法界根本实相义
所以心经所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
因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请详见大般涅槃经)
本圆满具足一切功德,不生不灭,不着二相,所以能破除一切相和魔扰

这样说可能众生还是无法明白
简单说就是自性本自光明,功德本自具足,所以没有一切障碍
这就是佛咒的真相,所以首楞严三昧能破一切,因为佛性本自圆满
这都是讲同一个东西,就是实相
所以功德本自具足,这就是佛咒的实相和威力
佛性和般若波罗蜜才是真正的佛咒,无上咒

不过对于一般众生可能无法明白这实相的原理和内涵
所以佛咒变成了众生可揣测的表相方便义,
变成了一种有神力的咒语,变成了可以摧破障难的工具
其实这是因为众生不明白本自圆满的自性本体
因为不明白佛性不明白实相,所以佛咒变成了由佛性功德流露出的方便,变成了方便义
所以佛咒变成了可以佩带和念诵的咒语,再借由众生对佛咒的信心,逐渐引领众生回归佛性本体,启发自己的自性功德
佛咒就由方便义回到根本的真相~佛性的真实功德

一切佛法都是如此,念佛拜佛持咒诵经,都是如此
不过这可不能认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没用,因为方便与真实不一不异,都是圆满佛地的显露
您可以相信佛咒神力能摧破一切无明障碍,更应该相信自性功德圆满具足,光明无碍
——[略说]佛咒的方便义和根本实相原理

二、持咒的作用
[为什么要持咒?]
每个咒都有其代表的意义功能与功德,
以及相应的佛菩萨和佛菩萨的精神象征与功德
咒就是一把钥匙,
将我们的愿望和佛菩萨以及这些精神愿力与功德串联起来
为了获得持咒的真实功德利益,我们必须发起和佛菩萨同样的精神愿力
透过持咒,我们可以逐渐加强我们的精神愿力和专注禅定力,
而且和所代表的佛菩萨起连结相应,奉行佛菩萨的精神,得到众多护法的支持
透过持咒的愿力,从而启动整个法界的相关佛法事业
就能逐渐成就持咒的功德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真正的佛咒,其实是「佛性」,这才是根本,而念诵的佛咒,其实只是方便和导引(这在佛经中有说过)
「第八识」才是一切神通变化或业力果报的根本,而成佛还是轮回,关键则在于正念还是邪念,问题在于心念
正确的心念,就会引导成佛,错误的观念,就会堕落和轮回

所以,念诵的咒,这外在的咒语,只是引导自己契入佛性本心、引导「第八识」走向清净成佛的工具罢了
而如果对这咒的意义有所偏差或失去信心,那么当然也就无法借由此咒清净自心和回归清净本然的佛性了
而如果修行者能「见性」(明白原理),能明辨工具与本心的差别,那么自然不会被外在和流言所转
这也就是,「佛性」才是「有情众生」的根本咒,而一切宣扬的咒语,只是用来引发回归「佛性」光明罢了——我与「六字大明咒」
不要忽视「拜忏」「拜佛」「念佛」「持咒」「诵经」等种种功课和定课实修
大量的这些功课或每天定课都可以训练和测试自己的心念心力,这是成就定力的基本实修
不仅如此,这也是佛菩萨观察众生有没有真心实修的一项依据,这些实修不足,就难得到认可,也难学习更深心印和更高次第的观修
而且,如果实修不足,心力定力太差,知见不正确,也容易因此吸引或受到外界或非人鬼神的干扰(这会相互吸引和影响)
又或者天人也会给予考验(这也是佛经中曾说过的)
佛弟子应该深信因果,不要怀疑任何佛经,要守持戒律,做好「拜忏」「拜佛」「念佛」「持咒」「诵经」基础实修定课
这样「戒」「定」实修逐渐消除业障后,才逐渐阅读智慧经典,才能避免产生错误和偏差——世智辩聪&不要轻忽「拜忏」「拜佛」「念佛」「持咒」「诵经」
多持咒,就能成就定观——真心还是妄心

三、为什么佛咒无效?
其实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是累世因果,该当罪报
第二是在于心念、观念,心念和观念没有依照修学和实修次第而提升
而是依照各种错误观念、外道观念或凡夫妄想去修行,所以,就会产生偏差,就会引发魔障
所以,虽然身上配戴各种咒牌法宝甚至楞严咒,但是,观念不正确,魔障太深,心不相应
这种情况通常要其他真正有实修的菩萨行者以正知见开导劝化,才能化解两方对立与恩怨或与魔错误结合的因缘

就像,同样是念「阿弥陀佛」,但是,心念怀疑,就会往生边地,而不是真正往生弥陀净土
佛陀在「无量义经」中也说过,同样教法,不同众生,因为无量众生心,无量差别,而产生无量果
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同样的教法,也会因为心念差别、观念不同而产生偏差和不同结果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是观念,也就是正确的知见,不同次第会有不同知见差别,要循序增上、由浅入深才不会错误

又像,同样念阿弥陀佛求往生,经中说一念二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二日乃至...,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心念与弥陀相应的差别,也就是入心印心程度的差别,也是杂念妄想的差别,不能一心念佛,就有差别
这道理也常发生在一般念佛持咒上,真正的实修者念佛持咒很有效,而一般初学者往往不得力,也难超度鬼神或亡者,因为不相应
也就是戒定慧实修不足,功德不匹配,没有真正戒行和定力修行,智慧不足,心不相应,更无法相印,以致无法承藉佛力

所以,不是佛妄语,不是佛咒无效,而是各自累世因缘的关系,这原因很复杂,简单说就是心念、观念——心念、信念&念佛持咒几次才有效?
咒力有没有用~是在于[众生心]与[佛菩萨慈悲愿力]的相印或相应
一般佛弟子或初学者因为没有心法实修的工夫,信心,定力,心力,相应力不足够,所以效果才会差
又或者这在梦中考验也经常发生,梦中遇到鬼神魔扰,念佛持咒多次没用,
其实这些就是没用或不懂心法,简单说就是没入心,心不相应,所以没效—— [略说]如何真正帮助因果业障病患?

四、应当如何持咒?
「观世音菩萨」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这才是持咒的根本心要与心法)——我与「六字大明咒」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一切法的根本重心在于心法
所以佛经上经常强调[至心][诚心][深心],
也常讲到[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欢喜心]....
藉由这些心法修持,逐渐转凡心为佛心,逐渐显露根本佛性
所以[圆觉经]上说三净观是成佛的法门——[略说]以光明心法来[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
不论外表是[拜佛]或[绕佛]或[打坐]或[诵经]或[持咒]或[念佛],
重点都在于心法的逐渐契入佛心而恢复佛性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所以不论[拜佛][念佛][打坐],或一切外在行法
重点都在于收摄凡心,契入佛心,然后恢复佛性
这才是我们心应该放的位置,就是放在契入佛心的心境上

例如~
[清净心][平常心][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光明心][平等心][舍离心][惭愧心][忏悔心]...
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相应次第和情况,运用上述的心境来[念佛][拜佛]
而且把这心境,把这心法的修持和自己相应的佛菩萨做紧密的结合
至心诚心的心念佛菩萨的名号,用这样的方式来念佛和拜佛
心想佛菩萨光明佛光照耀自己全身,让自己全身都清净光明,消除业障
并且自己发起无上大愿,希望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光明自在解脱成佛
也以此光明遍照(回向)一切众生,让众生都脱离苦难,清净自在解脱成佛


以上这就是[光明心法]
就是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打坐绕佛和回向,种种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是恢复清净圆满自在的佛性
——[略说]如何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施食,超度,回向? 一切行法的根本心法和心要

就像家人或情侣之间,若能相知相惜,真正了解彼此
这样才能拥有真爱,而不是世俗凡夫之爱
所以,佛法的真理,
只有在真正被正确的理解后,才能显露众生真性(佛性本心)

因此,如果您有了正确的理解,
才能逐渐增上心法次第,心咒合一
真正发挥出佛咒的功德效用

这种道理和[施食]或[持咒超度]一样
只要您发心无限,清净光明无限,无所畏惧,
就能普渡众生,感化众生,影响众生

要注意的是~
当众生有求于我们的时候,就以清净光明心超度他们
或随时随地起清净光明心念佛持咒超度众生,不用等众生上门
不要像初学者怕东怕西,贪功德,又怕众生找上门,疑神疑鬼
这真是太奇怪了,这样根本不是真正慈悲,
发心不正确,当然功德少
应该要认识清楚,佛法就是普渡众生的法门
是以[慈悲心]和[智慧]([清净心]生智慧)为根本
所以是因为[慈悲心],因为想帮助众生解脱而[施食]和[超度]众生
不是因为贪功德福报——[问答]如何处理抄写的经咒?

相关学习
持咒怎样才必定有效?

[诸经辑要]修学佛法,不论[念佛][持咒][诵经][拜佛]一定要[至心][恭敬],切勿怀疑

五、持咒的实修细节
在出声方面
1.默念(增强忆念的能力,增进三昧力,也用在不适合出声念的场合或睡觉时或气虚时)
2.小声念(一般所谓的金刚持,对治散乱心,集中注意力)
3.大声念(运用在领众唱诵和退斥精魅鬼怪魔扰,有时可消除气虚状态)

在快慢方面
1.就像慢慢敲木鱼一样,慢慢一声一声佛号稳定的念佛(有些初学者这样才能安心静心)
2.就像木鱼敲的很快一样,要非常快速的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有些初学者必须要这样的方法才能对治散乱心和妄念)
上述两种也都是佛寺共修的方法
3.只敲一下木鱼,棒子就停在木鱼上面,修行者的心,一念佛就黏在佛号上,一念不断
(这是比较深入的方法了,这是奢摩他的练习方法,一念寂灭安住佛号,一开始可以闭眼练习,这是奢摩他的最初练习状态,后来可以睁开眼,在日常生活中进入圆觉经讲的禅那状态,更详细的修行要参照佛经,以及依照不同情况个别说明讲解)

张眼闭眼

初学的时候可以闭眼比较容易专心

避免睡着可以微张眼

如果昏沉想睡觉就张开眼

破除外扰的时候先闭眼专注后张眼

练习[奢摩他]寂静禅定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三摩钵提]幻化观照的时候先闭眼

练习[禅那]实相观照的时候张开眼——[略说]念佛持咒的几个实修细节
念佛持咒诵经,都是为了让我们随时保持正念,随时思维法义,随时入正观,
这样才容易解脱轮回,所以任何时刻都可以念佛持咒诵经的
所以,洗澡上厕所都念佛持咒或默念佛经,这没有不恭敬的问题,
就像人要死了或者遇到灾难,更应该要念佛

另外,夫妻间行淫的时候也是可以的,(这点是一般佛弟子所不清楚的)
这时候念佛持咒或者思维经义,都可以帮助自己保持正观,
可以帮助自己逐渐觉悟生死,逐渐清净远离男女爱欲
也祈求佛菩萨能加持自己和丈夫或妻子能远离淫欲,成为梵行无欲正念清净的佛子
所以这种时候都可以默念的
如果是以默念来练习念佛持咒和诵经,这样任何时刻都可以
人生中,任何时刻,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一边默念佛号持咒诵经,因为这是正念

但是不要一心二用在俗世的两件事情上面,例如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书
世俗的事情要专一在一件事情上面,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以究竟佛法来说,世俗的事情都是妄念,
所以做俗事的时候,可以一边念佛持咒或念经,这样是可以的
这是在世俗虚妄中练习保持正念觉照

所以应该不要同时做世俗的两件事情,
应该让自己随时在做世俗事情的时候保持正念觉观
这样才是正确的修行——[解答]洗澡、上厕所时能否持咒?可否在床上看经书和那些解释经文的书?
念法虽然不会影响往生,但是正音是有必要的
这以前有说过, 例如持楞严咒,最后~泮虎(合牛)都嚧瓮泮莎婆訶。
虎(合牛)这其实是一个梵字, 这个字就是现在常念的吽
但是如果当作闽南语或北京话来读,就会变成两个字
这读起来音调和真正梵音差距甚远,咒音的威摄力就会有所差距

不过能否学到正确的咒音或佛法,这和众生的福报因缘有关
众生不用因此而烦恼,一开始如果能够学习正确的当然也是有深厚因缘
咒音来说,初学因缘还是以众生方便为主,因为这和众生福德有关
不过,当然宣扬正确的念法也很重要
不论如何,不用担心,学佛日久日深,自然就会逐渐改正
多阅读经藏自然就会更清楚佛说——[问题解析]念佛持咒,[音律]准确或错误的问题
真正实修才能明白各种实修的细节,以及适应不同众生的方法
这些如果都不懂,心力也不足够,如何能称实修呢?如何能称菩萨万行呢?
所以真正的实修必定会逐渐明白心的作用和种种细微变化,以及对治和契入佛心的方法
这些如果都还不懂,那仅还是在初修茫然的阶段,或初修专注在一法的初学阶段
真正要普渡众生,那是要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可不是空口白话
——法门实修帖113楼
正确的增上方式,就是以数量和时间来换取定力心力念力
只要练习的够多够久,就会消除妄想增上定力
爬楼梯一阶一阶爬比较容易而且没有挫败
如果好高骛远,想一次跨上好几个阶梯当然很困难,
还可能不慎摔落,所以不要自找麻烦,还是要老实修行按部就班
——法门实修帖42楼

相关学习
每天念佛持咒(或短期专修某法门)次数问题

六、如何应对持咒后身心的变化反应?
其实不论学佛或者学外道
专注修行后,身心都会有一些改变
但是不同的是外道因此而著相修行,这就会着魔

佛弟子如果好好修行,其实身心也都会改变
例如,累年疾病消除,身体变好,气息精神变好,心态也变宽
初期,脸上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也都会有少许气动,气脉会有些改善

例如,两眼间,眉头处,或额头,或头顶,或脸颊,觉得麻麻的,或重重的,或温热
或手指手掌或身体某处温热或凉凉的,像坐到水一样,这都是身心变化的气脉和觉受反应
但是不要理会这些,根本不去想它,这样就不会1.着外魔2.或气功走火入魔,筋脉错乱

静坐时(如果没有按照佛经上的三昧观照方法),
默念佛号就好,不要乱观想,任何境相都不理,这样就不会出问题
——[解答]为什么初学佛者念佛诵经持咒,身体会有一些酸麻酥抖动等种种的感觉   

相关内容
【咒】:(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一译曰咒。此外又有种种之译名。(参见:陀罗尼)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的作用。后世则多指长咒而言。按梵语dha^ran!i^,系依具‘持’义的语根所形成的名词。意为能总摄忆持。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陀罗尼】: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FROM:【佛光大辞典】

【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咒】:指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乃祈愿时所唱诵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系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袪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依长阿含经卷十四载,释尊曾驳斥咒术,然杂阿含经卷九载,释尊曾说毒蛇护身咒,故知咒术于甚早时即普遍于印度,且为佛教所采用。大乘教派之般若、法华、宝积、大集、金光明、楞伽等显教经典,均有载录咒文之陀罗尼品;密教则更加重视密咒,认为咒即“法尔常然”之表示,若诵读观想,即能获得成佛等之利益。FROM:【佛光大辞典】

【咒】:指真言密咒。又称神咒、密咒或咒 文。原作祝。即为息灾、增益等目的而诵的密语。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6 14:14 , Processed in 0.0774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