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无量义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15 16: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5-2 10:06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按照次序补齐上述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无量义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通过这次学习能够扩展思维和心量,与佛心相应(印),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6: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17 13:49 编辑

(本次学习:3楼~4楼共用时2小时)


无量义经

德行品第一


萧齐天竺三藏昙摩伽陀耶舍译


名词解释:

【无量义经】
梵名 Amitartha-su^tra。全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s/as)译于建元三年(481)。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之旨趣,系基于有情之烦恼无量,故佛陀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此一法即无相。内容多以法华经为中心。与法华经、观普贤经合称为法华三部经。注疏有萧齐刘虬之无量义经疏一卷、唐代圆测之无量义经疏三卷等。异译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之无量义经一卷,早已佚失。(法华义记卷一、彦琮录卷一、阅藏知津卷二十四)p5119 FROM:【佛光大辞典】

【昙摩伽陀耶舍】
梵名 Dharmagatayas/as。意译法生称。南齐译经僧。中印度人。善隶书。高帝建元三年(481),于广州朝亭寺译出无量义经一卷。其余事迹及生卒年等不详。(开元释教录卷五、历代三宝纪卷十一)p6236 FROM:【佛光大辞典】

【德行品】
(经名)无量义经之品名,品中明阿罗汉与菩萨及佛之德与行。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藏】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介绍与会大众及数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金轮、银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各与眷属百千万数而自围绕,来诣佛所,头面礼足,绕百千匝,烧香、散华,种种供养;供养佛已,退一面坐。

[学习解说]:

如是我闻(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聚,其中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还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金轮、银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他们各自与眷属共百千万数一同来到佛的住处,顶礼佛足,绕佛百千圈、烧香、散华,以供养佛,供养完后退坐一边


名词解释:

【一时】
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耆阇崛山】
梵名 Gr!dhraku^t!a,巴利名 Gijjha-ku^t!a。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 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a^ra)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p4287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3:4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17 13:51 编辑

1.介绍与会菩萨的姓名及功德

其菩萨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大威德藏法王子、无忧藏法王子、大辩藏法王子、弥勒菩萨、导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花幢菩萨、花光幢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常精进菩萨、宝印手菩萨、宝积菩萨、宝杖菩萨、越三界菩萨、毗摩跋罗菩萨、香象菩萨、大香象菩萨、师子吼王菩萨、师子游戏世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精进菩萨、勇锐力菩萨、师子威猛伏菩萨、庄严菩萨、大庄严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学习解说]:

参与法会的菩萨分别有:文殊师利法王子、大威德藏法王子、无忧藏法王子、大辩藏法王子、弥勒菩萨、导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花幢菩萨、花光幢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常精进菩萨、宝印手菩萨、宝积菩萨、宝杖菩萨、越三界菩萨、毗摩跋罗菩萨、香象菩萨、大香象菩萨、师子吼王菩萨、师子游戏世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精进菩萨、勇锐力菩萨、师子威猛伏菩萨、庄严菩萨、大庄严菩萨,等等像这样的菩萨摩诃萨共有八万人




是诸菩萨,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所成就。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惔泊,无为无欲,颠倒、乱想不复得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悉现在前;得大智慧,通达诸法,晓了、分别性相真实,有无长短,明现显白;又能善知诸根性欲,以陀罗尼无碍辩才,请佛转法轮,随顺能转,微渧先堕,以淹欲尘,开涅槃门,扇解脱风,除世热恼,致法清凉,次降甚深十二因缘,用洒无明老病死等,猛盛炽然苦聚日光。尔乃洪注无上大乘,润渍众生诸有善根,布善种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发菩提萌,智慧日月,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令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住快乐微妙真实。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都是法身菩萨,他们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皆以成就

这些菩萨心入禅寂(寂静思虑之义),常在三昧中,恬安惔泊,无为无欲,远离颠倒和乱想,菩萨如是不动亿百千劫,无量法门皆悉现在前,获得大智慧,通达诸法,知晓和分别性相的原理

又能善知诸根器及心性欲,能以陀罗尼无碍辩才,请佛转法轮,随顺众生,微渧先堕,以淹欲尘(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开启涅槃之门,得解脱,除热恼,获法清凉,次降甚深十二因缘,消除无明烦恼生老病死等

这些法身菩萨洪注无上大乘,能润渍众生诸有善根,布施善得种子,遍满功德田,普令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令众生的智慧犹如日月光明,且不断增长大乘事业,并快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然后常住快乐、微妙真实的境界中


名词解释:

【欲尘】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相】
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禅寂】
(术语)禅者梵语,译为静虑。寂静思虑之义。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维摩经方便品曰:“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不动经曰:“其心禅寂,常住三昧。”卢纶咏蒲团诗曰:“惟当学禅寂,终身与之俱。”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身菩萨】
指累积修行而断除一分无明,即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又作法身大士。大智度论卷三十八(大二五·三四二上):“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此外,或指十地以上之菩萨。p3355 FROM:【佛光大辞典】





无量大悲救苦众生,是诸众生真善知识,是诸众生大良福田,是诸众生不请之师,是诸众生安隐乐处,救处、护处、大依止处,处处为众作大导师;能为生盲而作眼目,聋劓哑者作耳鼻舌,诸根毁缺能令具足,颠狂荒乱作大正念;船师、大船师,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象马师,能调无不调,师子勇猛威伏众兽,难可沮坏。游戏菩萨诸波罗蜜,于如来地坚固不动,安住愿力,广净佛国,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菩萨摩诃萨,皆有如是不思议功德。

[学习解说]:

这些法身菩萨心怀无量大悲救度苦难众生,他们是所有众生真正的善知识,是所有众生的大良福田(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是所有众生的不请之师(佛、菩萨之救度众生,非因众生之祈请,乃以大慈悲心感应而亲往,赐予众生以善法),是所有众生的安稳快乐处,救济处、依怙处、大依止处,这些菩萨处处为众生作大导师

这些法身菩萨能为盲人作眼目,为聋劓喑哑人作耳鼻舌,能为诸根毁缺的人令诸根具足,能令癫狂慌乱的人作大正念,这些法身菩萨是众生的船师、大船师,能运载群生渡生死河到达涅槃彼岸;这些法身菩萨是众生的医王、大医王,善知众生根性,能对症下药,令众生欢喜接受;这些法身菩萨是众生的调御师、大调御师,能令众生修行无诸放逸,譬如像马师能调御狂象恶马以及勇猛的狮子和众兽,无不被顺利调服

游戏(指佛菩萨随心所欲地度化众生,毫无障碍的能力。“游”与“戏”都是自在的意思)菩萨诸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之总称),于如来地(佛之位)坚固不动,安住愿力,广净佛国,不久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些法身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功德


名词解释:

【如来地】
(术语)佛之位也。楞伽经二曰:“如来禅者,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起信论曰:“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波罗蜜】
即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之总称。六波罗蜜指法界次第卷下所列举菩萨修行之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等六种。十波罗蜜乃成唯识论卷九所列举菩萨十地之行法,除上记六种之外,另增方便善巧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等四种。((参见:十波罗蜜)449、“六波罗蜜”1273)p6306 FROM:【佛光大辞典】

【游戏神通】
1、指佛菩萨以神通自由自在摄化众生以自娱。
2、指佛菩萨随心所欲地度化众生,毫无障碍的能力。“游”与“戏”都是自在的意思。这种“自在”的能力,叫做“游戏神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调御】
(术语)一切众生,譬如狂象恶马。佛譬如像马师而调御之也。无量义经曰:“调御大调御,无诸放逸行。犹如像马师,能调无不调。”智度论二曰:“佛法为车弟子马,实法宝主佛调御。若马出道失正辙,如是当治令调伏。”又佛十号之一曰调御丈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别】
<一>梵语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 savikalpa);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 avikalpa)。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 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p131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盲】
指生而即盲之人。地藏十轮经(大一三·七五四中):“生五浊无佛世界,生盲生聋,喑哑无舌。”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p2065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依止处】
(术语)谓佛菩萨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安稳乐处,救处,护处,大依止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隐】
(术语)与安稳同。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援心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请之友】
又作不请友。指未请而自来亲近之友。以此比喻佛、菩萨之救度众生,非因众生之祈请,乃以大慈悲心感应而亲往,赐予众生以善法;对众生而言,即为不请之友。(无量寿经卷上、维摩经卷上佛国品(鸠摩罗什译))p996 FROM:【佛光大辞典】

【良福田】
(术语)善良之福田,谓三宝也。以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利故也。无量义经曰:“是诸众生大良福田。”行事钞下三之四曰:“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3:52:48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4楼下半段~6楼共用时3小时)


2.介绍与会比丘的姓名及功德

其比丘名曰:大智舍利弗、神通目揵连、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弥多罗尼子富楼那、阿若憍陈如等,天眼阿那律、持律忧波离、侍者阿难、佛子罗云、忧波难陀、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阿周陀、莎伽陀、头陀大迦叶、忧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如是等比丘万二千人,皆阿罗汉,尽诸结漏,无复缚着,真正解脱。

[学习解说]:

前来参加法会的比丘有:大智舍利弗、神通目揵连、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弥多罗尼子富楼那、阿若憍陈如等,天眼阿那律、持律忧波离、侍者阿难、佛子罗云、忧波难陀、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阿周陀、莎伽陀、头陀大迦叶、忧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如是等比丘一万二千人,他们都已证得阿罗汉果,断尽一切烦恼,获得真正解脱


名词解释:

【阿罗汉】
梵语 arhat,巴利语 arahant。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梵语 arhan,为梵语 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即:(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为钝根者,故得时解脱或时爱心解脱,而后者系属利根者,故得不时解脱或不动心解脱。详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缘而得入定之解脱,称为时解脱;随时可入定,而无须等待某种特定因缘之解脱,称为不时解脱。又善护自己所得之阿罗汉果,并解脱烦恼者,称为时爱心解脱;不再由于烦恼而退失果位之解脱者,称为不动心解脱。此外,不动法阿罗汉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为两种,即:(一)本来生就不动种性者,称为不退法阿罗汉、不退相阿罗汉。(二)由精进修行而达不动法者,称为不动法阿罗汉。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为七种阿罗汉。若再加缘觉、佛,则总称九种阿罗汉,又称为九无学。
 另据中阿含经卷三十、成实论卷一等所举,以慧解脱、俱解脱取代缘觉、佛,而形成另一种九无学。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脱烦恼之阿罗汉,称为慧解脱阿罗汉。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悉皆解脱之阿罗汉,则称俱解脱阿罗汉。此二者再加无疑解脱阿罗汉(在俱解脱中通达一切文义,而得四无碍解者),则成三种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八、弥勒上生经、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十四、甘露味论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法华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法华义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翻梵语卷一、玄应音义卷八)((参见:九无学)147、“六种性”1302、“四向四果”1683)p369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罗汉】
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3:54:27 | 只看该作者

二、大庄严菩萨与法会八万菩萨,一心同声说偈赞佛


大哉大悟大圣主,  无垢无染无所著,
  天人象马调御师,  道风德香熏一切。
  智恬情泊虑凝静,  意灭识亡心亦寂,
  永断梦妄思想念,  无复诸大阴界入。
  其身非有亦非无,  非因非缘非自他,
  非方非圆非短长,  非出非没非生灭,
  非造非起非为作,  非坐非卧非行住,
  非动非转非闲静,  非进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  非彼非此非去来,
  非青非黄非赤白,  非红非紫种种色。
  戒定慧解知见生,  三明六通道品发,
  慈悲十力无畏起,  众生善业因缘出。


[学习解说]:

大彻大悟的佛,身心清净无垢无染无所著,是所有众生的调御师,以道风(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称为道风)德香(谓德之馨如香)普熏一切众生,意灭识亡心亦寂(又作灭。涅槃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境地),永远断除梦幻妄想,更不会被五阴六入十八界之所迷惑,能够正观其身非有亦非无,非因非缘非自他,非方非圆非短长,非出非没非生灭,非造非起非为作,非坐非卧非行住,非动非转非闲静,非进非退非安危,非是非非非得失,非彼非此非去来,非青非黄非赤白,非红非紫种种色,戒定慧解知见生,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道品发,慈悲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无畏起,众生善业因缘出

名词解释:

【十力】
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六通】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品】
道,通往涅槃之道法;品,品类差别。据诸经所载,通往涅槃之道法,其品类凡有三十七科,是即三十七道品。(增一阿含经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参见:三十七道品)506)p5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六通】
(术语)三明与六通。阿罗汉所具之德也。观无量寿经曰:“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八界】
﹝出法界次第﹞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一、眼界],谓能见之根,名为眼界。
  [二、耳界],谓能闻之根,名为耳界。
  [三、鼻界],谓能嗅之根,名为鼻界。
  [四、舌界],谓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
  [五、身界],谓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
  [六、意界],谓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七、色界],谓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
  [八、声界],谓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
  [九、香界],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十、味界],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十一、触界],触即触着,谓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
  [十二、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十三、眼识界],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十四、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十五、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十六、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十七、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
  [十八、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八界】
梵语 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俱舍论卷一)((参见:十二处)343)p356 FROM:【佛光大辞典】

【寂】
又作灭。涅槃之别称。乃指度脱生死,寂静无为之境地。僧传中,僧尼之死即称为寂,为寂灭之略称,含有入涅槃之意。密教以大日如来自证之境地亦称为寂。((参见:涅槃)4149、“灭”5507)p4499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意识】
(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第七识]及[余六识]。俱舍论以之为一体之异名,六波罗蜜经十曰:「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种法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中略)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如。」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道风】
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称为道风。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大九·三八五上):“道风德香熏一切。”释氏要览卷中(大五四·二九四上):“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摩提国。一日,有风西来,占曰:‘此道风也,必有道人至。’果得伽耶舍多至。”p5639 FROM:【佛光大辞典】

【德香】
(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圣主】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经方便品曰:“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1:25:3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7楼共用时2.5小时)

   示为丈六紫金晖,  方整照曜甚明彻,
  毫相月旋项日光,  旋发绀青顶肉髻,
  净眼明照上下眴,  眉&#152018;绀舒方口颊,
  唇舌赤好若丹果,  白齿四十犹珂雪,
  额广鼻修面门开,  胸表卍字师子臆,
  手足柔软具千辐,  腋掌合缦内外握,
  臂修肘长指直纤,  皮肤细软毛右旋,
  踝膝不现阴马藏,  细筋锁骨鹿膞肠,
  表里映彻净无垢,  净水莫染不受尘。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种好似可见,
  而实无相非相色,  一切有相眼对绝,
  无相之相有相身,  众生身相相亦然。


[学习解说]:

这段偈颂称赞的是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细节描述

佛化身长一丈六尺,身是紫磨金色,其光照耀四方;“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佛的头发是绀青色,向右盘旋为螺型,而且“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佛的法眼清净能明照一切;眉毛舒展;嘴唇和舌头为稍微发暗的红色,犹如丹果一样;牙齿洁白犹如雪;额头宽广、鼻形修正、面部端庄;胸前卍字师子臆;手足柔软、足下还有纹样分明的千辐轮宝妙相;手臂修长手指纤细;皮肤细软汗毛右旋;男根密隐在体内犹如马阴(或象阴)之相;股骨如鹿王那样纤圆

以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相貌虽然看似可见,实则无相、非色相,之所以有见种种相,都是因为眼根对尘境产生的作用,正因为实相是空或无相,所以才会依众生心而变化有相身,众生的身相也是这样


=================

[学习笔记]:

原本末学想对这段经文只做一句解说:这段偈颂称赞的是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细节描述

可是,转念又想到佛经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然后净下心来慢查找词典学习解说,过程中末学发现原来可以从这段经文中进一步实修观相念佛


而且因为有经文作为详细解说,所以观想起来会更轻松一些

观照佛菩萨形象也是佛经上有教导的
可以参考[观无量寿经],
里面有教导如何观照[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阿弥陀佛]
想要观[普贤菩萨]可以参阅[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地藏经]也有教导看[地藏菩萨]形象的功德
而且文殊菩萨也是因为过去世喜欢看佛像,所以累积大功德 —— [解答]为什么初学佛者念佛诵经持咒,身体会有一些酸麻酥抖动等种种的感觉

为什么佛能获得如此殊胜的相貌,这在佛法词典中也有详细解说,透过学习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白其中原理与相貌


名词解释:

【千辐轮相】
指具足千辐轮之妙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又称足下轮相(巴 het!t!ha^ pa^da-talesu cakka^ni ja^ta^ni)、足下千辐轮相、常现千辐轮相、双足下现千辐轮辋毂众相。即佛足下纹样分明之千辐轮宝妙相,其精巧微妙,非妙业天子所能拟造。此相感得之业因,乃佛于过去世为父母、师长、善友乃至一切众生,往返奔走,作种种供养及布施之事。此相不仅现于足底,亦可见于佛之双手。又千辐轮相系象征佛之转法轮,现于足下,表示游化诸处之转法轮;说法时,则显现于手掌上之转法轮印,用以指示种种事物;现于齿面,则表示佛说法所宣吐之教理。又自古即有礼拜佛足石之习惯。(杂阿含经卷四、无上依经卷下如来功德品、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四分律卷五十一)((参见:三十二相)507)p743 FROM:【佛光大辞典】

【万字】
(术语)[8141]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刹曩S/rivatsalaks!an!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于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8141]译为万者,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刹那译为字者,是与恶刹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刹那,乃相,恶刹那,乃字也。今[8141]为相而非字,故可译为吉祥海云相,即万相也。然其形右旋则为[8141],如礼敬佛,右绕三匝,佛眉间白毫右旋婉转,总以右旋为吉祥。古来有作卍者,误也。高丽本之藏经及慧琳音义二十一之华严音义皆作[8141]。又示右旋之相而记为[81D2]。大乘经之说,谓此系佛及第十地菩萨胸上之吉祥相,三十二相之一,据小乘之说,则此相不限于胸上。楞严经一曰:“即时如来,从胸万字涌出宝光。”无量义经曰:“胸表[8141]字师子臆。”观佛经三曰:“于万字印中说佛八万四千诸功德行。”唐译华严经三十九曰:“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坏魔怨。”(是说第十地菩萨万字之文)。唐译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8141]字,名吉祥海云。”菩提流支译之十地经论十二曰:“经曰:于功德庄严金刚万字胸出一大光明,名坏魔怨。论曰:于菩萨胸中有功德庄严万字相,名为无比。”(是[8141]形当万字之元初也。名义集六华严音义云:大周长寿二年主上制此文,著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然华严音义无此文,且其说为非)。毗奈耶杂事十三曰:“世尊便舒无量百千功德所生左手旋环万字。能除怖畏,善施安稳。捉少年头,屈右手指,内彼口中,钩其齿木,与血俱出。”同二十六曰:“世尊便以上妙轮相万字吉祥网挽,其指谓从无量百福所生,相好庄严。”慧琳音义十二曰:“[8141]字之文,梵云室哩靺蹉,唐云吉祥相也。有云万字者,谬说也。(中略)非是字也。乃是如来身上数处有此吉祥之文,大福德之相。”华严音义上曰:“[8141]字之形,今勘梵本。[8141]字乃是德者之相,元非字也。(中略)[8141],室利靺蹉。此云吉祥海云。”明本之华严音义一曰:“[8141],梵书万字。若佛胸前吉祥相是万字者,何不作此字者?盖知魏朝翻十地论,译人昧劣,错谓洛刹那为相,恶刹那为字,由此相字二音按声呼之。洛恶皆如鹤字,声势既其相近故,使一朝之谬,累代忘返也。”华严疏钞八曰:“形如[8141]字者,静法云(即华严音义者)室离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云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译洛刹曩为恶刹罗,遂以相为字,故为谬耳。然此相以为吉祥,万德所集成,因目为万,意在语略,义含应云万相耳。”已上诸说,以万字之万为汉语之义,然有一说,以万直为梵音,而写[8141]字之音者。宋僧传三曰:“译音不译字,如佛胸前[8141]字是也。”日本最澄之注无量义经上曰:“万者,借音之字,胸上表示梵满之字。其梵字者,应作[8141]字。此经备音作此万字,即表果满也。”案此说非是。余于印度闻学僧之说,谓此[8141]形为梵天家之吉相,凡画尊像必划此[8141]形,于此郭内画形体为法,是乃火炎上之形,梵天之法,以火为最大清净,最大吉祥而创此相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珂雪】
(譬喻)如雪之白贝。以譬物之鲜白。玄应音义六曰:“珂螺属也,出海中,洁曰如雪者也。”祖庭事苑七曰:“珂,丘何切,石次玉也,亦玛瑙,洁白如雪者,一曰螺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又】(人名)王子之名。(参见:净藏净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肉髻】
(术语)梵名乌瑟腻沙Us!n!i^s!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玄应音义三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郁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白毫】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大般若三十一曰:“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睹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是三十一。”嘉祥法华义疏三曰:“智度论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长五尺,卷之即如旋螺。观佛三昧经云:为太子时长五尺,树下时长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时一丈五尺。舒之表里有清彻白净光明,置之便失净光而卷缩在两眉之间。经或言: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或言:如天白宝。”佛说实经,放白毫之光者,表理之显明与白净。且表其法为诸教之源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白毫者表理显明称白,教无纤隐为毫。”探玄记三曰:“眉间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无流证道白净法也。又白为众色本,故表此一乘为诸教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毫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中之白毫相也。(参见:白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丈六】
(术语)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三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余国皆长丈三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吕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紫磨金】
指带有紫色之黄金,为黄金中之最上品。又称紫磨黄金、紫金。紫,紫色;磨,无垢浊之意。同于印度之阎浮檀金。紫磨黄金之莲台称为紫金台。紫磨金之色,称紫磨金色,即带有紫色之金色。观无量寿经中,阐明九品往生者之相,谓上品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持紫金台来迎,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此外,佛身为紫磨金色身,有忍辱柔软之相,称“紫磨忍辱”。(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无量寿经卷上、普曜经卷五、续博物志)p519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
(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
(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
(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
(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
(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
(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
(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
(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
(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
(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
(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
(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
(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
(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
(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
(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
(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
(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
(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
(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
(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
(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
(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
(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
(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
(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
(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
(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
(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
(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0:44:25 | 只看该作者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8楼-9楼 共用时2.5小时)


   能令众生欢喜礼,  虔心表敬诚殷勤,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躯。
  我等八万之等众,  俱共稽首咸归命,
  善灭思想心意识,  象马调御无著圣。
  稽首归依法色身,  戒定慧解知见聚。
  稽首归依妙幢相。  稽首归依难思议。
  梵音雷震向八种,  微妙清净甚深远,
  四谛六度十二缘,  随顺众生心业转,
  有闻莫不心意开,  无量生死众结断。
  有闻或得须陀洹,  斯陀阿那阿罗汉,
  无漏无为缘觉处,  无生无灭菩萨地。
  或得无量陀罗尼,  无碍乐说大辩才,
  演说甚深微妙偈,  游戏澡浴法清池。
  或跃飞腾现神足,  出没水火身自由,
  如是法轮相如是,  清净无边难思议。
  我等咸复共稽首,  归依法轮转以时。
  稽首归依梵音声。  稽首归依缘谛度。


[学习解说]:

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殊胜相貌,令见到的众生无不心生欢喜和恭敬虔诚顶礼,因为佛已去除高傲我慢的习气,因此成就了如此美妙的色身,我与法会八万大众一同稽首(即以头著地之礼。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归命于佛,世尊能以智慧及善巧方便帮助众生灭除心意识(虚妄的心念),所以佛是众生的大调御师

我们稽首归依佛(法身佛及色身佛),已经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稽首归依佛的妙幢相(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最上最高之定。即心住于一境而不妄动之状态),稽首归依佛的难思议(指言说思虑所不能及之境界;乃赞叹佛法之词,谓佛法广大深远而难以思议),“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说法义理甚深且微妙,佛以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二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随顺众生次第应机施教,令所有听闻者无不心开意解,帮助无量众生结断生死轮回

有的获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或得无量陀罗尼,辩才无碍,能演说甚深微妙偈颂,游戏自在于佛法中,或者示现神足通飞跃腾空,或者身在水火中自由出没,我与法会大众一同稽首归依佛所说的法,稽首归依清净的音声


名词解释:

【法轮】
梵语 dharmacakra,巴利语 dhammacakka。为对于佛法之喻称。以轮比喻佛法,其义有三:(一)催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之罪恶,犹如转轮圣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喻之为法轮。(二)辗转之义,因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法轮。(三)圆满之义,因佛所说之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喻之,而称法轮。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大二五·二四五上):“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中略)遇佛法轮,一切烦恼毒皆灭。(中略)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
 法轮又作梵轮,诸经论对于此一异称举出各种理由,赅括之,有下列数种说法:(一)梵,即清净之义,而佛之说法清净。(二)谓佛是大梵,以梵音演说法。(三)谓佛陀初成道时,梵天来劝请转法轮。(四)谓佛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五)古代印度世人贵梵天,为随顺世人,故而称梵轮。然亦有谓法轮、梵轮二者相异,以梵轮为教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及四禅定法之禅定圣道;法轮为教示苦、集、灭、道四圣谛及修持三十七道品之智慧圣道。
 关于法轮之自性,诸部说法各异。其中,说一切有部、多闻部、经量部等十部,主张以八正道为法轮之体;而大众部、法藏部、饮光部等十部,则以佛语为法轮之体。其说见于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二、卷一八三、俱舍论卷二十四、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总料简章、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复依五教说法之浅深,而论法轮之体性不同,谓小乘教以八正道为法轮之体,初教以无分别智为法轮之体,终教以真理为法轮之体,顿教以理智俱泯、言亡虑绝为法轮之体,圆教则以无尽法门为法轮之体。
 此外,法轮一词,古来每用于判教之时,而有三法轮、三转法轮等名称。(大智度论卷八、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参见:象征)5273、“转法轮”6619)p3423          FROM:【佛光大辞典】

【神足通】
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用:(一)运身神用,举身凌虚,犹如飞鸟,亦如壁上所画飞仙。(二)胜解神用,于远作近解,依此力故,或住此洲手扪日月,或屈伸臂顷至色究竟天。(三)意势神用,眼识至“色顶”,或上至“色究竟天”,或超越无边之世界。另如大智度论卷五所述,有三种如意:(一)能到,复分:(1)身能飞行,如鸟之无碍。(2)移远令近,不往而到。(3)此没彼出。(4)一念能至。(二)转变,即大能作小,以小作大;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之转变至极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之转变久近自在。(三)圣如意,即能观六尘之不可爱不净之物为净,观可爱清净之物为不净。此圣如意之法唯佛独有。其他经论有关如意之论颇多,然皆大同小异。(长阿含卷九增一经、俱舍论卷二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成实论卷十六“六通智品”)((参见:十八变)360、“神通”4251)p4248 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梵音】
<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无量寿经卷下)
 <二>为梵呗之一种。((参见:四个法要)1827)p4634 FROM:【佛光大辞典】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涅槃之事。解脱知见者,认已解脱之智慧也。是前三者为修因,后二者结果也。于结果中举涅槃之智慧者。以此五种之法为佛之身体,故云法身。三身中之法身即小乘所立。见大乘义章二十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归命】
(术语)Namas Namb Namo,梵语曰南无。译曰归命。有三义:一,身命归趣于佛之义。二,归顺佛之教命之义。三,命根还归于一心本元之义。揔为表信心至极之词。起信论净影疏上曰:“内正报中,命根为要,故举要命。属彼三宝,名之为归。”起信论义记上曰:“归者趣向义,命谓己身性命。生灵所重,莫此为先。(中略)二归是敬顺义,命谓诸佛教命。”同海东疏上曰:“敬顺义是归义,趣向义是归义。命谓命根,总御诸根,一身之要,唯命为主。万生所重,莫是为先。举此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表信心极,故言归命。又复归命者还源义,所以者众生六根,从一心起。而背自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总摄六情,还归其一心源,故曰归命。所归一心即是三宝故也。”法华嘉祥疏四曰:“归命者,以命归投十方诸佛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m!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 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著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著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p33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谛】
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难思议】
<一>略称难思。又作不思议。指言说思虑所不能及之境界;乃赞叹佛法之词,谓佛法广大深远而难以思议。成唯识论卷一(大三一·七七中):“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此中一切种,难思佛所行。”
 又难思议一语亦系对佛之尊称,乃赞叹佛德之深妙。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大八·八七○下):“三世人天共称赞,我礼调御难思议。”(胜鬘经如来真实义功德章、六十华严经卷一)
 <二>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弥陀之妙德能摄凡夫证得大果,其德不可思议。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p6724 FROM:【佛光大辞典】

【妙幢相三昧】
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最上最高之定。三昧,为梵语 sama^dhi 之音译,意译为定,即心住于一境而不妄动之状态。幢,原为大将军用以表示威严之旌旗,故以妙幢相三昧喻为各种三昧中最上最高之三昧。据法华义疏卷十二载,所谓得妙幢相三昧,即入于诸种三昧中之最尊最上者,犹如得将军之幢,表示其威严之大相。p2856 FROM:【佛光大辞典】

【心意识】
指心、意、识三者。心为梵语 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即集起之义。意为梵语 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即思量之义。识为梵语 vijn~a^na 之意译,音译作毗若南,即了别之义。大略言之,心是主体意与识是心作用之两面。有关此词之语意,大小乘论典有种种不同之说法。
 据俱舍宗,心、意、识三者为六识之异名,其体实为同一。即心(心王)能集起各种精神作用或业,故称为心;心能思惟量度,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故称为识。或谓心有种种差别(从梵语 citta 所导出之种种义)之义、意有起识所依止(所依止)之义、识有依托于意而起(能依止)之义。
 据大乘之解释,心、意、识三者各别。唯识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能积集种子,故称为心;第七末那识能思量起我执,故称为意;前六识能认识对象,故称为识。据大乘起信论载,阿赖耶识为心,五意为意,六识为识;其所异于唯识等说者,以意有五种别名,其余说法均同。此外,佛性论卷三分别以六识心配于心,阿陀那识配于意,阿赖耶识配于识,亦异前述诸说。(入楞伽经卷七、解深密经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二、成唯识论卷五、成实论卷五)p1407 FROM:【佛光大辞典】




   世尊往昔无量劫,  勤苦修习众德行,
  为我人天龙神王,  普及一切诸众生。
  能舍一切诸难舍,  财宝妻子及国城,
  于法内外无所吝,  头目髓脑悉施人;
  奉持诸佛清净戒,  乃至失命不毁伤,
  若人刀杖来加害,  恶口骂辱终不瞋;
  历劫挫身不倦惰,  昼夜摄心常在禅;
  遍学一切众道法,  智慧深入众生根。
  是故今得自在力,  于法自在为法王,
  我等咸共俱稽首,  归依能勤诸难勤。


[学习解说]:

世尊往昔在无量劫中勤苦修习种种德行,都是为了普度一切诸众生,因此难舍能舍,比如财宝、妻子、及国家,身内身外一切皆舍,比如将头、目、髓、脑布施给需要的人,世尊严谨奉持诸佛的清净戒律,乃至失去生命也终不毁戒犯戒

即使有人用刀杖前来加害、用恶言恶语辱骂,也始终不会心生嗔恨,世尊历劫修行不懈怠,昼夜摄心常在禅定中,遍学一切诸佛法,以智慧之眼深入了知众生心性欲,因此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我与法会大众一同稽首归依佛


名词解释: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10:47:24 | 只看该作者

无量义经说法品第二

一、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清法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是偈赞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万菩萨之众,今者欲于如来法中有所咨问,不审世尊垂愍听不?”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时,恣汝所问。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涅槃之后,普令一切无复余疑。欲何所问,便可说也。”于是,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即共同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修行何等法门?何等法门能令菩萨摩诃萨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男子!有一法门能令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学是法门者,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这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偈赞佛后,又对佛说:世尊,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请佛慈悲哀愍听我们说

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们问的正是时候,如来很快就要进入涅槃,涅槃以后可令一切众生都心无疑惑,你有什么问题,现在说出来听听

于是,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一同对佛说:世尊,菩萨如果想要快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应当修行什么法门?或者说什么法门能令菩萨快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善男子,有一法门能令菩萨快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有菩萨修学这个法门,就能快速获得成就!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4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9921

[禅定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07:18:32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10楼 共用时3小时)


二、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世尊!是法门者,号字何等?其义云何?菩萨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门,名为无量义。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趣,备诸苦毒,无量亿劫不能自出。菩萨摩诃萨如是谛观,生怜愍心,发大慈悲,将欲救拔。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异如是法;法相如是,灭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异灭者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这个法门叫什么名?义理如何?菩萨应当如何修行?

佛说:善男子,这个法门名叫无量义,菩萨如果修学无量义,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空寂(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

犹如虚空无有二法,只是众生无明执着虚妄(攀缘)计较,是此、是彼、是得、是失,生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道,遭受众苦,无量亿劫不能出离

菩萨摩诃萨能够一一谛观(审视,仔细看),心生怜悯,慈悲众生,并且发心救拔,又能深入一切诸法,通达生(生相,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住相,于法体现在暂时安住,使各自行果,即生位暂停之现相)(异相,于住位上,续续变异,住别前后之现相)(灭相,谓有为法之现法灭,而入过去之相,即暂有还无之相)四相


名词解释:

【空寂】
(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三昧。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
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 FROM:【佛光大辞典】

【性相】
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相】
言生灭之相者,有四种相,谓生、住、异、灭也。
  一、生相 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也。
  二、住相 于法体现在暂时安住,使各自行果,即生位暂停之现相也。
  三、异相 于住位上,续续变异,住别前后之现相也。
  四、灭相 谓有为法之现法灭,而入过去之相,即暂有还无之相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
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复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所发慈悲明谛不虚,于众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复为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

[学习解说]:

菩萨一一观察四相始末之后,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刹那刹那生灭,然后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因此而入众生诸根(心)性欲,因为众生性欲(性指过去之习性;欲指现在之乐欲)无量,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所以义(原理或道理)也无量

无量义,就是从一法生,这里一法说的是无相(无形相之意。大宝积经卷五:“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为“有相”之对称。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无相则是实相

菩萨摩诃萨安住在真实相中,所以生起的慈悲心真实不虚,真能帮助众生拔出诸苦,然后再为众生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

(参考阅读:[问题解答] 请教: 无量义经~如何解释: "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


[学习笔记]:

一、如何理解无量义?

以学佛来说,
就算人人同样都学佛,也会因为众生根器(智慧)次第和累世因缘不同,而对同样的经文或法门产生有所差异的认识和解释
有些可能相信,有些可能怀疑甚至毁谤
就算都相信,信解的次第也可能不同,也可能执着自己次第所能信解的认知和修行方式,甚至诋毁其他法门或修行者
就算都实修学习,也会因为不同的信解和实修方式与心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修行次第成果,甚至误入或堕入魔道
这些情况就是「无量义经」讲的「无量义」,
也就是说,佛陀同样的一句话,众生却因为各自根器次第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信解和不同的修行次第结果 ——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由此可知,
因为众生心念和心量的差别,所以对于同一名相和佛法的领悟就不同
所以才有无量义 ——
[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所以,我们不能断然的说谁对谁错,因为这只是不同次第下的现象罢了 —— 真与假

也就是说,因为
众生根器不同,所以对佛经涵义的了解程度就不同,而产生无量义 ——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就是众生无量,众生心的差别也无量,无量差别的众生心,对佛经、佛法、佛陀说法而有不同无量解,产生无量义 ——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二、如何运用无量义的修行原理普利众生?

以「菩萨行者」来说,
自己要明白「法性」原理,明白「无量义」,明白修行和法门的深浅「次第」,明白「众生性」
这样才能判定众生根器,才能依照次第说法」——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因此,
开悟众生的重点在于应机,必须要适应众生根器,才能破除众生每一个阶段的执着和迷惑
让众生爬上一个阶梯,经过一段实修后,又再次破除执着,爬上另一个阶梯
如果不应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所说的惊疑畏惧甚至毁谤佛法的情况
所以想要在一篇文章中讲解心经或任何佛经,又能兼顾种种不同根器众生,这是不太可能的
原因就是因为众生无量和无量义,同样是心经或一法偈都能讲出无量的篇幅和涵义
所以为了适应种种不同众生,才会有种种不同的佛经 ——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佛陀在各种不同佛经中讲解各种法门或道理,就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器、心量、因缘、次第的众生
让众生都能随顺自己的根器、次第、心量、因缘,而做适当的修行,然后再随各自精进的情况而逐渐提升 ——
以「法性原理」来看「夹杂」与「杂行」

然而,身为
「菩萨行者」如何能做到上面这些呢?
这就要自己深入经藏、佛法和实修
就是要发「四无量心」、修「六度波罗蜜」、行「四弘誓愿」,这样才是「菩萨行者」——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三、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

如何做到让一切众生都能领受法音呢? 如何以一语而能摄受一切众生呢?
答案就在于心法
其实佛法的重点就在于心法,一切表法和行法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契入心法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如此才能破除文字相,而领受一切文字,运用一切文字 ——
[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四、关于一义与无量义

佛陀所有说法只有说一义,,就是要众生能入实相
但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产生无量义(详见,无量义经)
不是法有问题或是法有分别,,而是众生的分别执着 ——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名词解释: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法】
<一>意谓一事、一物,乃对万法而言。此“法”表存在、事物之意,并非“法则”之义。
 <二>指唯一无二之绝对法。即人人本具之真如法性。六十华严卷五(大九·四二九中):“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p51 FROM:【佛光大辞典】

【义】
(术语)梵语阿他Artha,又作阿阤,译曰义。道理,意味也。华玄略述一本曰:“义者所以也。”净影维摩义记四曰:“义别有三:一对相显实,所以名义。二对体用显义用名义。三对恶论善义利名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欲】
性,指过去之习性;欲,指现在之乐欲。即谓依个人之素质、倾向、目的等,所生起的行动之意志。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五中):“性欲者,欲名信喜好乐。如孙陀罗难陀好五欲,提婆达多好名闻等,乃至诸得道人亦各有所好。(中略)性名积习,(中略)习欲成性。”(法华经方便品、大日经住心品)p3235 FROM:【佛光大辞典】





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学习解说]:

善男子,菩萨如果能修习无量义这个法门,必定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善男子,这是一部甚深无上大乘的无量义经,此经义理真正,没有能超过他的,而且三世诸佛皆共守护,无有众魔能够侵入,不会被一切邪见及生死苦恼所败坏,因此,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想要快速成就无上菩提,应当修学这部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名词解释:

【生死】
梵语 sam!sa^ra,或 ja^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以性质区别之,生死之类别如下:
 (一)成唯识论卷八所举之二种生死:(1)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2)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界外(即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二)四种生死:显识论谓,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界外之变易生死,即成为四种生死。佛性论卷二、粱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等,将变易生死复分为方便、因缘、有有、无有等四种生死,又称四怨障。胜鬘宝窟卷中末亦立有四种生死之名,即:流来生死、分段生死、中间生死、变易生死。
 (三)七种生死:据显识论、摩诃止观卷七上之说,分段生死依于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上记四种变易生死,总计为七种生死。另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说,七种生死指:(1)分段生死。(2)流入生死,又作流来生死,谓迷于真如之理,流入生死迷界之最初一刹那。(3)反出生死,谓因发心而从生死反出之最初一刹那。(4)方便生死,谓二乘之人断尽见、思二惑,超出三界,出生于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而论为生死。(5)因缘生死,谓初地以上之菩萨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而示现生死。(6)有后生死,又作有有生死,谓十地菩萨残余最后一品无明未断,故尚须受一次生死。(7)无后生死,又作无有生死,谓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永尽,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六、卷十三、那先比丘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三)((参见:七种生死)115、“四种生死”1799)p205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12-23 02:11 , Processed in 0.1064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