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淨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淨慧],学习《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第十一》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9:04:08 | 只看该作者
普广菩萨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归三宝不行法戒。若其命终应堕三涂受诸苦痛。
其人临终方欲精诚归命三宝。受行法戒悔过罪衅。发露忏谢改更修善。临寿终时闻说
经法。善师化导得闻法音。欲终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脱不。
学习解说
普广菩萨询问世尊:「如果人在世之时不信受三宝,也不守五戒,那么,命终后就会堕落三恶道受苦了!
然而,如果这个人在临终时才要至诚信受三宝及佛法的教化,也愿意受五戒并忏悔罪业,断恶修善,等到临命终也听闻佛经的教导,刚好又遇到善知识的开化劝导,也听闻到一些佛法,那么,就在临命终这一天才生起这个善心,这样是否能够获得解脱呢?」


佛言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得生此心。无不解脱众苦者也。
所以者何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债主便畏不从求财。
此譬亦然天帝放赦阎罗除遣。及诸五官伺候之神。反更恭敬不生恶心。
缘此福故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学习解说
世尊回答说:「普广! 倘若有人在临终之时能够生起这样的善心,没有不能够获得解脱众苦的!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像有人负债累累,而这个债务人若是依附到有权势之人,债权人就会畏惧而不敢向他讨债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在临命终生起这样的善心,命终后,天帝就会赦免他,阎罗判官也会取消遣使,五官王及鬼神等也会对他反生恭敬之心。
就是因为这一念善心,缘此福故而不会堕落三恶道,也就能够解脱厄难,终究也能够随愿应信念而往生十方佛国净土。」


五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生老病死之四者,与现在之王官。灌顶经一曰:「破是归戒名为再犯,若三犯者为五官所得便。」玄应音义四曰:「五官,谓生老病死及现在县官,亦名五天使者。」


五官王
 (异类)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轻重者。十王经曰:「五官业秤,向空悬,左右双童业簿全,轻重岂由情所愿,低昂自任昔因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佛光大辞典
名相:五官王
释文: 为冥界十王之第四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普贤菩萨,系冥途中司掌五刑之王。亦即于三江之间建大殿,治众生妄语罪之冥官。亡者于四七日(即第四个「七日」)时至此王之处,接受生前所造善恶业之审判。五官王之称,古来散见于诸经。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五下):「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五官料简除死定生。」又经律异相卷四十九所引之净度三昧经谓,五官乃指鲜官、水官、铁官、土官、天官,分别禁制杀,盗、婬、两舌、饮酒等五恶。而上述之地藏十王经则以十恶配当冥界十王,故以五官王为治妄语之冥官,此系由净度三昧经之说转来者。〔法苑珠林卷八十八、佛祖统纪卷三十三、禅林象器笺灵像门〕(参阅「十王」406、「阎罗十殿」6339)p1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9:09:22 | 只看该作者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众生不信三宝不行法戒。或时生信或时诽谤。或时父母
兄弟亲族。卒得病苦缘此命终。或堕在三涂八难之中。受诸苦恼无有休息。父母兄弟
及诸亲族。为其修福为得福不。
佛言普广。为此人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何故尔乎。缘其前世不通道德。故使福德七分获一。
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
学习解说
普广菩萨又问世尊:「如果有人在世之时不信受三宝,也不守五戒,或有时生信有时诽谤,最后因病苦命终,命终后堕三恶道受苦或落于八难之中,受到种种苦痛逼迫而无法休息,那么,他的父母兄弟及亲族若为他修福,他这样也能够获福吗?」
世尊告诉普广:「如果是这样为此人修福德,他本人只能获得七分之一的功德,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生之时就已经不信受三宝,因此死后所得到的福德只有七分之一。
若是以亡者的手饰、珠宝、配饰等物、或是房屋土地园地等供养三宝,这样所得到的福德是最多的,功德力也比较强,可以拔度亡者地狱受苦之危厄,承此因缘就能够获得解脱,解脱长期本该受到的苦厄,最终也能够往生十方佛国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9:12:48 | 只看该作者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辈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
时逆修三七。然灯续明悬缯旛盖。请召众僧转读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
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
学习解说
普广菩萨又问世尊:「如果四辈男女善解佛法且清净持戒,知道这个身体是虚幻不实的,并精进实修行菩提道,未终之时还知道要自身为自己预先修福德,燃灯续明,悬缯旛盖,及请众僧来恭诵本经,如果是这样来修福德,这样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世尊回答普广菩萨:「这样所得到的福德是无法计算的,必定随心所愿获果!」


[佛光大辞典]
逆修
又作预修。即生前预先举行祈求死后冥福之佛事,或生前预修善根功德,以作为死后往生菩提之资粮。灌顶经卷十一所载,若人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于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燃灯续明,悬缯旛盖,召请众僧,转读尊经,修诸福业,其福无量,并可随心所愿。另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之说,若有男女于生前不修善因,多造众恶,命终之后,虽有家属亲友为其追福,然所作佛事,七分中仅能得其一分功德;然若能于生前自身逆修,则可全得七分功德。此一风尚,于宋代甚为盛行,日本迄今仍普遍风行。(参阅「顺修逆修」5356) p4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9:15:03 | 只看该作者

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过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劝。造作黄幡悬着剎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
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
幡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风吹幡尘其福无量。幡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
灯四十九照诸幽冥苦痛众生蒙此光明皆得相见。缘此福德拔彼众生悉得休息。
学习解说
普广菩萨又问世尊:「世尊! 若四辈男女于临命终或已命终,亦应劝导造作黄幡悬挂于幢杆之上,令亡者能够承此福德力而离八难苦,最终往生十方佛国净土。
幡盖供养的功德殊胜,必定随心所愿,终究证菩提果!
幡随风转,即便时间久了之后,就算最后破碎变成灰烬了,幡尘受风吹起其福也是无量的,幡随风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幡尘小王之位,其果报也是无量的。

而且,燃灯供养四十九日,令其画夜不断,长燃不熄,以功德力照诸幽冥苦难众生得见光明,缘此就能够令苦难众生获得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9:16:44 | 只看该作者

佛告普广若四辈男女。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
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次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无量无边。若值罗汉四道果人
及大心者。缘此功德受福无穷。一闻说法可得至道无上涅槃。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普广菩萨及四辈男女:「若行斋戒,应无善恶好坏高下分别取舍之分,以清净平等心来恭请十方僧众,到塔寺请僧之时,对所有僧众的供养没有差别,以这样的心念所获的福德是最多的,若是有缘得遇罗汉四道果人及发大心的行者,将会承此功德力受福无量,一听闻说法就会有所获益,终究成就无上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26:53 | 只看该作者
佛告普广及大众人民天龙八部诸鬼神等。各各谛听思惟吾言。我今欲于此大众之
中。说那舍长者本昔因缘罪福之事。
此大长者居罗阅祇国。恒修仁义飢穷乏者。
沙门婆罗门诸求索者。悉欲供养无所遗惜。父母大悭无供养心。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普广菩萨及大众人民天龙八部诸鬼神等:「您们仔细聆听思惟,我现在要跟您们讲说那舍长者本昔因缘罪福之事。
这位大长者居住在罗阅祇国,居仁义之心并广施飢渴穷困之人,
无论沙门、婆罗门及所有一切求索的人,他都一概供养布施而无捡择,然而,他的父母对此却是悭吝且无供养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28:45 | 只看该作者
长者有缘行至他方。晨朝澡洗着衣结束已毕。
跪拜父母叉手白言。今有缘事往至他方。有少财物分为三分。一分供养供给父母。一分珍宝施
诸沙门及贫之者。余有一分自欲持行。
父母言受。于儿行后修诸福德。若有人来从求索者悉当施与。
于是长者便辞父母远至他方。
如是去后父母邪见无念子心。沙门婆罗门及贫乏者往从乞匃。悭贪邪见无施与心。
【学习解说】
某日,长者突然有事要去外地,早上沐浴着衣后就去跪拜父母并说明此事,表示自己有一些财物分为三等份,一份供养供给父母,一份珍宝是要布施供给沙门及贫困之人,另一份是要自己留着到外地备用的。
父母答应了他的请求,也允诺会在这段期间内修诸福德,若有人来求索者必会施与众生。
于是长者便安心向父母辞别了....
就在长者离家后,他的父母因悭吝贪婪邪见而没有念及儿子所委托之事,沙门、婆罗门及贫困之人到他们家也就求索不到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子行去后。若干日数应还到舍。父母计其应还归家。往到市所。取猪羊骨头蹄膏血。
果蓏杂谷持散家中。
那舍长者从远方还。见其父母欢喜无量。接足礼拜问讯起居。
父母亦复欢喜踊跃语那舍言。我于汝行后为汝设福。沙门婆罗门国中孤老贫穷乞者。以汝
财物悉施与之。
儿闻设福布施贫乏心大欢喜。
又语儿言我亦复请诸沙门设福始竟。今日家中草秽狼藉犹未扫除。
儿见狼藉相貌如是。信其父母为设福德。倍复欢喜踊跃无量。
【学习解说】
就在长者离家后一段时日,他的父母推算他的儿子应该某日就会返家了,于是赶紧到了市场去找了些猪羊骨头蹄膏血,以及果菜杂谷等杂碎残余物,然后将其洒在家中。
此时,那舍长者刚好从外地返家了,一见到父母就非常欢喜,接足礼拜并问侯父母这段期间的生活起居。
他的父母也很欢喜的跟他说:「我们在您离家后就为您广修福德,沙门、婆罗门、国中孤苦老人、贫穷困苦等人,我们都用您给那一份财物全都供养布施出去了。」
长者听到了后内心非常欢喜。
他的父母又接着跟他说:「我们今天在家设席供养诸沙门,刚刚才结束,所以家中一片杂乱不堪,都还没来得及打扫。」
长者见到家中环境确实是如此,就相信了他父母有修诸福德供养诸沙门,心中更是倍加的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32:56 | 只看该作者
久后之间父母衰老。得诸病苦便即命终。那舍即便殡殓尸骸。安厝粗毕。从父母命终转读
尊经。烧香礼拜歌咏赞叹无一时废。竟于三七经声不绝。
作是思惟我父母在世。极忧念我多修福德。今我又复请诸圣众。想我父母缘此功德故。应往生十方剎土。供养恭敬面见诸佛。
【学习解说】
之后,时间一年年的过去,长者的父母也随之衰老、病苦现前,后来也命终了。那舍长者处理完安葬的后事后,就开始恭謮此经,以及烧香、礼拜、歌咏赞叹三宝都不间断,如此持续二十一日。
然后长者心想他的父母在世之时,知道我念念不忘要广修福德之事,如今我又恭请圣众广作供养,那么,我的父母承此功德力,应当会往生十方佛国净土,得见诸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714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6963

[持戒勋章]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6:35:28 | 只看该作者
于是那舍忽得重病。奄便欲死唯心上暖。家中大小未便殡敛。至七日后乃得苏解
。家中问言那舍长者病苦如是。本死今苏从何而来。长者那舍语其家言。我数日来。
善神将我。示以福堂无极之乐。又到地狱靡不经历。眼中所覩唯苦痛耳。今我又见饿
鬼住处。所生父母在中受苦。见我来看悲号懊恼。欲求免脱不能得出。我思父母在世
之时。大修福德意谓生天。而更堕在饿鬼狱中受诸苦恼。
那舍长者说此语已。向其家中懊恼流泪。我今家中当作何方功德之力。拔我父母使得解脱。
【学习解说】
没想到就在此时,长者突然生了重病,奄奄一息快要断气,但心头上却是暖和的,他的家人见此,也就没有立即帮他入殓和出殡,一直到了第七天,长者才逐渐恢复并清醒过来。他的家人不解,纷纷问他是怎么回事,长者就跟他家人说:「我昏迷的这几天,有善神示现无极之乐的国土给我看,又带领我来到地狱见到种种受苦处,又到饿鬼住处,却看到我的父母却在里面受苦,父母看到我后悲伤懊悔,想要脱离却不知如何是好,我就想到我父母在世之时,他们有广作福德,照理说应当生天,怎么现在会沦落在地狱中承受种种的苦报呢?」
那舍长者说完后,不禁懊恼流泪,不知现在要作什么功德之力才能使我父母获得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6 18:56 , Processed in 0.0670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