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29|回复: 1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3-8-16 17: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莲,发心每日学习佛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深入经藏,领悟义理,消除业障,增长智慧,恢复自性清净光明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71#
 楼主|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用时 1 小时 分钟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
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

-- [经文]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末学解说]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一时(在某时之义)佛陀在王舍城(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鹫峰(灵鹫山之异名。又云鹫头山,鹫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一起。弥勒菩萨(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摩诃萨。而作为上首(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

注解: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时】:(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王舍城】:王舍,梵名 Ra^jagr!ha,巴利名 Ra^jaga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p1510 FROM:【佛光大辞典】

【鹫峰】:(地名)灵鹫山之异名。又云鹫头山,鹫台。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鹫峰。梵言姞栗陀罗矩吒Grdhraku%t!a山。此云鹫峰,或鹫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言耆阇崛山者。讹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弥勒菩萨】:弥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称梅呾丽耶菩萨、末怛唎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菩萨、补处萨埵;至彼时已得佛格,故亦称弥勒佛、弥勒如来。据此而有二种造像。
 据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所说,弥勒与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为同一人;然据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出曜经卷六及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等所说,则以弥勒与阿逸多为不同之二人。
 在密教中,弥勒菩萨为胎藏界曼荼罗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东北方;于金刚界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关于其形像有种种异说,如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及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载,身呈金色,左手持军持,右手掌向外上扬,作施无畏之势。三昧耶形为瓶或塔,密号迅疾金刚。   

 中国一般寺庙供奉之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为五代时之契此和尚,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自古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此外,弥勒菩萨之本生谭详见于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杂阿含经卷四十三、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杂譬喻经、贤愚经卷十二波婆梨品、旧华严经卷六十、慈氏菩萨修愈誐念诵法卷上入法界五大观门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维摩经略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八、大唐西域记卷四、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十八)((参见:阿逸多)3664、“弥勒信仰”6422)p6424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供养于佛。

供养毕已。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来梵天。皆亦如是。


[末学解说]

这时东方。有十亿梵天(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皆住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来到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殊妙之供养也)供养于佛。

供养完毕之后。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南西北方。四维(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上下。诸来梵天(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全都如此。

注解:
【梵天】:(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供】:(术语)殊妙之供养也。秘藏宝钥上曰:“八供天女,起云海于妙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尔时诸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复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末学解说]

这时诸梵天(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又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注解:
【梵天】:(界名)新作波罗贺么天Brahmadeva,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Brahmaka%yika,第二梵辅天Brahmapurohita,第三大梵天Maha%brahman,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S/ikhin,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参见:大梵天))。外道所说之梵天,则大异。(参见:梵天外道)。【又】印度云梵天。梵土天竺之意也。传通缘起曰:“梵天之教。”【又】修验道墓所云梵天,取梵天来降守护圣灵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

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


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


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


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

(注:以上为弥勒菩萨赞佛,即普贤十愿之称赞如来,为后学典范)

若有众生。勤修福慧。不随心识。驰鹜于境。非如渴鹿于旷野中。追求阳焰以之为水。

如是之人。则得见佛。恒闻说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


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正等觉。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末学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当即从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长跪合掌。对佛陀说。

大德(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世尊。一切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对于种种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能正确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来。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一切众生。根性差别。以及于烦恼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又知诸法都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没有真如实体。

然而大悲(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见佛色身(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微妙之相。

佛身(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者。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之所成就。自然真实(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常住(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不变。犹如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注:以上为弥勒菩萨赞佛,即普贤十愿之称赞如来,为后学典范)

如若有众生。勤修福慧(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不随心识(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驰鹜于境。不像那口渴之鹿在旷野中。追求阳焰,误认为阳焰是水。

像这样的人。则能够得以见到佛陀。恒常闻佛说法。也能够依教。如理(契合真理)修行。

世尊。我现今想要于如来相应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世尊。菩萨如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少用功力(励力而勤善事也)。安乐无倦。而能快速证得广大佛法。

菩萨如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能于诸佛法快速得到圆满(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

注解:
【偏袒右肩】:梵语 eka^m!sam uttara^san%gam! kr!tva^ ,巴利语ekam!sam! uttara^san%gam! karoti。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略称偏袒。为“通肩”一词之相对语。即披著袈裟时袒露右肩,覆盖左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即于比丘拜见佛陀或问讯师僧时,须偏袒,以从事拂床、洒扫等工作,故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亦即以偏袒为敬礼之标帜。佛像中,有偏袒右肩形及通肩形,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释迦院之释迦牟尼如来、阿难、迦栴延等均作偏袒右肩形。(舍利弗问经、无量寿经卷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释氏要览卷中、慧琳音义卷十)p4374FROM:【佛光大辞典】

【大德】:很有道德而且精通佛法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者】:<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FROM:【佛光大辞典】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缠盖】: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色身】:(术语)三种身之一,自四大五尘等色法而成之身,谓之色身。楞严经十曰:“由汝念虑,使汝色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身】:(术语)Buddhaka%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实】:(杂语)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华经宝塔品曰:“如所说者,皆是真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常住】: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福慧】:(术语)福德与智慧之二种庄严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华严经十一曰:“法界悉充满,福慧咸广大。”止观六曰:“菩萨者,福慧深利,道观双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心识】: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理】:契合真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等觉】: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功力】:(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圆满】:梵语 paripu^rN!a。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若指十八圆满而言,称十八圆满,或十八具足;谓诸佛(报身佛)所受用之国土,具足十八种功德事,即: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等。另于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举出善说法毗奈耶中具有行圆满、果圆满、师圆满等三种圆满。此外,如相好圆满、万德圆满、功德圆满、所愿圆满等,皆表各种周遍圆满、无所欠缺之意。(旧华严经卷五十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佛地经论卷一)p5413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

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


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弥勒菩萨摩诃萨说到。

善哉弥勒。你在我这里。常常有所提问。现今所问之义。最顺我心。

你现今哀愍(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诸天以及人和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多所安乐(身安心乐也)。所以能问我如是之义。

我当会为你。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快速证得佛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哀愍】:(术语)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胜鬘经曰:“哀愍覆护我。”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宝窟上末曰:“哀者悲也,愍者慈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利益】:梵语 upaka^ra,巴利语同。又作饶益。略称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分为自利与利他二种;自利他称为功德,利他则特称为利益。又于现世所获得之利益为现益(现世利益);于后世所得之利益为当益(后世利益)。一般认为治病、延寿、得金钱等利益,为现世利益。FROM:【佛光大辞典】

【安乐】:(术语)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

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


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

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如若有众生。为求取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进行自我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像这样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快速能够达到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

具足十力(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指十八种不共通法。谓不通声闻、缘觉,唯佛或菩萨所独有的十八种特殊能力)。三十二相(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最上功德。庄严其身。

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也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造下的诸业重障。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慈心】:(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与人以乐之心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波罗蜜】:(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正觉】:(术语)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译无上正等正觉。无量寿经上曰:“决定必成无上正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所畏】: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指十八种不共通法。谓不通声闻、缘觉,唯佛或菩萨所独有的十八种特殊能力。分述如下︰

(一)佛的十八不共法︰具称十八不共佛法。又依大乘教与小乘教所说,有不同的内容。

(1)大乘教所说︰据《大品般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大乘义章》卷二十(末)、《法界次第》卷下等所述,是指{1}身无失︰谓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等修其身,诸功德圆满,一切烦恼皆尽。{2}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使皆得证悟。{3}念无失︰谓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4}无异想︰谓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谓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6}无不知已舍︰谓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7}欲无减︰谓佛虽具足一切功德,而于诸法志欲常不息,度脱众生心无厌足。

{8}精进无减︰谓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9}念无减︰谓佛于三世诸佛之法,常念持而无所缺减。{10}慧无减︰谓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11}解脱无减︰谓佛远离一切烦恼执着,具得有为、无为之解脱。{12}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此三者谓佛造作身口意三业,均先观察得失,伴随智慧而行,故皆无过失而利益众生。{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三者谓佛之智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事,通达无碍。

关于此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谓其中身口无失、身口随智慧行是色蕴之摄,无异想是想蕴之摄,无不定心是识蕴之摄,余为行蕴之摄,皆在四禅中。

除了上述的十八种不共法,《贤劫经》卷五又另举‘定无失’,合为十九种。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九、《显扬圣教论》卷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四、《翻译名义大集》、梵文《法集名数经》等则就前述十八种名目稍作增删。此外《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又列举另一系统的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等等),但龙树菩萨认为它们并非三藏中之说,且不见于其它经典,推测是诸论师撰集经中赞佛功德而成的,故不予认同。

(2)小乘教所说︰依《大毗婆沙论》卷十七、《俱舍论》卷二十七等所述,是指佛的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所谓佛的十力,是{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根上下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 {6}种种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

四无畏,又称四无所畏,指{1}一切智无畏,{2}漏尽无畏,{3}说障道无畏,{4}说尽苦道无畏。三念住是{1}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2}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3}于恭敬听闻者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依《大智度论》卷二十六所言,十力、四无畏等原本散见于诸部阿含,至迦旃延尼子才总合为十八不共法。由此可知,此说主要是流传于说一切有部。

(二)菩萨的十八不共法︰根据《宝雨经》卷四,是指(1)行施不随他教,(2)持戒不随他教,(3)修忍不随他教,(4)精进不随他教,(5)静虑不随他教,(6)般若不随他教,(7)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8)能解回向,(9)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最上乘令得出离,(10)不退大乘,(11)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令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文同义异,(12)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13)具足十善身语意业,(14)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15)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16)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17)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18)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

又根据《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同本异译的《奋迅王问经》卷下)及《大乘义章》卷十六所述,菩萨十八不共法的前九法是指六度及身口意业所作殊胜,其后的(10)为不因他故自然能知一切世间五明处等;(11)为以大悲心常为众生广治诸病,后授涅槃不为利养;(12)为不愿世间释梵诸王而常具受;(13)为于好国土放逸之处能教众生修习亦念;(14)为种种恶人于菩萨所不能加害,若见菩萨心则清净;(15)为有诸众生不信三宝,若见菩萨则生信心;(16)为天龙鬼神人非人等,若见菩萨即生师相礼事供养;(17)为于一切处为尊为导,化诸众生断恶修善,生天解脱;(18)为随所修习菩提分法,具足神通,魔不得便。

除上述所谓十八不共法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四十不共法品〉、卷十一〈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又别举了佛的四十不共法及四十四不共法,而《菩萨善戒经》卷九〈毕竟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品〉,以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更将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合称为百四十不共佛法。至于菩萨方面,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则有所谓菩萨十不共法,但内容与《宝雨经》所言大同小异。

[参考资料] (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五;《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三十五;《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华严孔目章》卷二、卷四;《放光般若经》卷四;《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卷六;《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二(下)。(二)旧译《华严经》卷四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五教章》卷一;《华严五教章指事》卷上(末)。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十二相】:(名数)佛或转轮圣王之内德,表彰于身相者有三十二。(参见:三字部三十二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十种好】: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膝骨坚而圆好、身清洁、身柔软、身不曲、指圆而纤细、指文藏复、脉深不现、踝不现、身润泽、身自持不逶迤、身满足、容仪备足、容仪满足、住处安无能动者、威振一切、一切众生见之而乐、面不长大、正容貌而色不挠、面目满足、唇如频婆果之色、言音深远、脐深而圆好、毛右旋、手足满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长、手文不断、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面广而殊好、面净满如月、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自毛孔出香气、自口出无上香、仪容如狮子、进止如像王、行相如鹅王、头如摩陀那果、一切之声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红色、毛软净、眼广长、死门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脐不出、腹不现、细腹、身不倾动、身持重、其身大、身长、手足软净滑泽、四边之光长一丈、光照身而行、等视众生、不轻众生、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说法不著、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7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诸经辑要】佛法就是心法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

-- [经文] --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大慈悲。于一时中在[毗舍离城]。为[无垢称]说甚深法。
(附注:[无垢称]就是[维摩诘居士])

汝[无垢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末学解说]

佛陀大慈大悲。在一时(在某时之义)中在[毗舍离城]。为[无垢称(维摩居士之翻名。旧作净名,新作无垢称)]演说甚深法。
(附注:[无垢称]就是[维摩诘居士])

你[无垢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

因心清净,所以世界清净。因心杂秽,所以世界杂秽。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是由心而生。

注解:
【一时】:(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垢称】:(人名)维摩居士之翻名。旧作净名,新作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Vimalakirti,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 [经文] --

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

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

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

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着。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

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

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着。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

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

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佗赞励庆慰。

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末学解说]

这时,佛陀告诉弥勒菩萨摩诃萨说。

你善男子。当修学者。只有一德。此人应安住于阿兰若处(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求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

一德是什么呢?就是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此法。就能够住止于阿兰若处(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

为什么呢?譬如狂犬被人驱打,只会追逐瓦石却不会追逐于人。未来世中住于阿兰若新发心者。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着。这样的人不知烦恼之根本。不知五境是从自心而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乐住寂静求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

一切菩萨摩诃萨等。如果五欲(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此念。

我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没有出期。皆是因自己的妄心而生迷颠倒。于五欲境贪爱染着。像这样的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

善男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之中,以心为主。

能观心(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者,究竟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不能观心者,究竟沉沦。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都是从大地而生。

如是心法产生了世间、出世间,善恶、五趣(又名五恶道,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有学无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独觉、菩萨及于如来。

因为这样的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自作教佗赞励庆慰。

这样的人能断除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快速圆满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注解:
【阿兰若处】: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FROM:【佛光大辞典】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欲】:(名数)色声香味触也,能起人贪欲之心,故称欲。释氏要览下曰:“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心】:(术语)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心为万法之主,无一事漏于心者,故观察心,即观察一切也。因而凡究事观理,尽称为观心。对于是而商量释迦一代之教法,谓之教相。此二者,大乘诸宗,无不具备,法相宗三时之判为教相,五重唯识为观心,乃至天台之五时八教为教相,一心三观为观心,十界二门曰:“劝心乃是教行枢机。”同指要钞上曰:“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教观纲宗上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台宗观心之法有三种。(参见:观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趣】:又名五恶道,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 [经文] --

《楞伽经》:

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

[末学解说]

心生即种种法(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生,心灭即种种法(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灭。

注解:
【法】:(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 [经文] --

《维摩经》: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末学解说]

想得到净土,应当清净其心;随其心清净,则佛土净。

=================================================
-- [经文] --

《遗教经》:

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末学解说]

只要能制心在一处,则没有不能办。

=================================================

-- [经文] --

《坛经》: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末学解说]

圣人(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悟真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有智之人也)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注解:
【圣人】:指大小乘见道以上断惑证悟真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人】:(杂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论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 [经文] --

《佛名经》: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

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末学解说]

因罪从心生,也从心灭;所以要知道善恶一切,皆由自心而起,所以以心为根本。

如若求取解脱者,先须认识其根本;如若不了达此理,虚费功劳,因为是从外相求,所以无法成就。

=================================================

-- [经文] --

《禅门经》:

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末学解说]

从外相求,虽经过劫数,终不能成就;从内觉观,即使一念的时间,也能当即证得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注解:
【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达摩祖师血脉论》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

若性,即非禅也。 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末学解说]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禅之一字,并非凡圣所能揣测。直见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名之为禅(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

若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即非禅也。 假使说得千经万论,如若不能直见本性,便只是凡夫,而非是佛法。

注解:
【性】:诸法永恒不变的自性、本体,亦即真如、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禅】:梵语 dhya^na,巴利语 jha^na。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寂静审虑之意。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
 盖佛道修行之纲要为戒定慧三学,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因禅定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经论皆广为说示之,而其种类亦繁多。在阿含及部派佛教,将禅以寻、伺、喜、乐之有无,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种。色界四禅天乃修四禅者所生之处;为生于四禅天而修之四禅,称定静虑;生而即有,先天所得之四禅,则称生静虑。又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混合共修,谓杂修静虑,俱舍论卷二十四主张此乃限于阿罗汉或不还果位者所修。
 于大乘中,禅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即禅波罗蜜(禅定波罗蜜、静虑波罗蜜)。乃菩萨为获般若之实智,或为得神通所修者。关于菩萨之禅波罗蜜之修相及静虑之种别,可见之于诸经论,如菩萨地持经卷六及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等载,禅波罗蜜有九种相:(一)自性禅,又作自性静虑。指静虑之自性,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心一境性;或指由观心之自性所得之禅。(二)一切禅,又作一切静虑。为摄尽自行化他一切法之禅。(三)难禅,又作难行静虑。难修之禅之意,为利益无量之有情,舍去禅定之乐,还生欲界,乃至依止静虑,证悟无上菩提。(四)一切门禅,又作一切门静虑。门乃出入之意。一切禅定以此四禅为门,而自此出与入。(五)善人禅,又作善士静虑。不爱著禅定之乐,而与四无量心俱行之禅。此乃具有殊胜善根之众生所修,故称善人禅。(六)一切行禅,又作一切种静虑。摄尽大乘一切行,故称一切行禅。此有善禅、无记化化禅、止分禅、观分禅、自他利禅、正念禅、出生神通力功德禅、名缘禅、义缘禅、止相缘禅、举相缘禅、舍相缘禅、现法乐住第一义禅等十三种。(七)除烦恼禅,又作遂求静虑。除去众生种种苦恼之禅。(八)此世他世乐禅,又作此世他世乐静虑。使众生得现在、未来一切快乐之禅。(九)清净净禅,又作清净静虑。已断尽一切惑、业,得大菩提果,故谓清净,此又分为世间清净净不味不染污禅乃至烦恼智障断清净净禅等十种。以上唯菩萨所修之殊胜禅,称九种大禅。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载,成就静虑波罗蜜有五种相:(一)摄诸善法,令之不散。(二)常愿解脱,不执著于二边。(三)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四)为净法界,蠲除心垢。(五)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此乃说明菩萨修静虑波罗蜜时所期之意愿。
 法华玄义卷四上载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禅之说。其中,出世间上上禅复分为九种,即九种大禅。对此,出世间禅有如下四种禅:(一)观禅,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皆为观禅。即观照不净等境相之禅。(二)练禅,如九次第定。即锻炼有漏之禅,使其成为清净之无漏禅。(三)薰禅,如师子奋迅三昧。即薰熟诸禅,使其通达无碍、转变自在。(四)修禅,又作顶禅。即顺逆自在,超入超出之超越三昧。以上之四种禅简称为观练薰修。其中以修禅为最殊胜。又同书将根本旧禅、练禅、薰禅、修禅、九大禅等比喻为乳乃至醍醐等五味,而称四禅、四无量、四无色等三种禅定为十二门禅(天台宗仅言“味等至”为十二门禅)。此十二门禅为世间禅中之根本味禅;对此,天台宗以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又作通明观、通明观禅。通观息、色、心三者,使之明净,又得六通与三明之四禅、四无色、灭尽定等九者)为世间之根本净禅。
 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集一切法品谓,禅分四种:(一)声闻悟“人无我”之理,所修之“愚夫所行禅”。(二)菩萨悟“法无我”之理,而观察其义之“观察义禅”。(三)超越思虑及分别,心不起作用,立即如实悟真如之“攀缘真如禅”。(四)入如来之菩提,为众生而显示其不可思议作用之“诸如来禅”等。此外,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载,禅可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上禅等五种。注维摩诘经卷九举鸠摩罗什之说,谓禅有大乘禅、小乘禅、外道禅三种。
 中国各宗派均各依其教理而修禅定,另亦有行菩提达磨所传之禅。后者系源于楞伽经等之思想,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宗旨在于阐扬经典以外,释尊以来以心传心之法。意即不依经典文字,专以坐禅及棒喝等方法,令众生悟其本来面目。此即禅传入中国后所成立之禅宗。唐代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流派;其后,南宗禅曾盛极一时。至临济、曹洞等宗,则各有其独特之宗风。依此,宗密分唐代之禅宗为三派(禅三宗):(一)么息妄修心宗,谓不顾外境,藉观内心,以灭除妄念之宗。(二)泯绝无寄宗,主张凡圣等一切法如梦如幻,而达于“无”之智亦不可得,故心无所寄,而本来为无;体达此理,即得解脱。(三)直显心性宗,体达一切现象之空、有悉为真如本性之宗。
 又宗密自教禅一致之立场,而主张菩提达磨所传之禅为最上上禅,或称如来清净禅。但主张教外别传之禅门祖师认为称呼达磨所传之禅为如来禅并不适当。盖自中唐以降,达磨禅为祖师传祖师之禅,依之则可谓祖师禅;又称为一味禅,意为纯粹之禅。而将宗密所立,贬为如来禅、五味禅。又祖师禅之徒,将诸善万行悉贬斥为有相,然亦因此产生反动思想,而有事理双修、禅净共行之主张。
 禅宗各派有互评宗风者,如临济大慧宗杲批评曹洞宏智正觉固守默念不动之禅风,缺乏活泼锐利之作用,乃为一种默照禅;而宏智则批评宗杲之禅风为滞于公案工夫之看话禅。宋末时,以坐禅期待开悟之待悟禅盛行,然宏智及日本之永平道元均教诫此风,认为坐禅即为佛行,乃是第一义。又如木头愚痴坐禅,唯默然而坐,心地未开者,被评为痴禅。(道行般若经卷二、六度集经卷七、六十华严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十二、卷六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八、摩诃止观卷九上、卷九下、卷十上、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大众章、宗镜录卷三十六、万善同归集卷一、卷二、往生集卷下)((参见:四禅)1843、“如来禅”2360、“定”3171)p6451 FROM:【佛光大辞典】

【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九中):“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说十号经》

云何世尊

佛言。我于因地自审观察所有善法。

戒法】【心法】【智慧法

复观贪等不善之法。

[末学解说]

为何?世尊。

佛陀说。我于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自审观察所有善法(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戒法(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心法(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智慧法】。

再观贪等不善之法。

注解: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FROM:【佛光大辞典】

【善法】:(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法】: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盖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得免没溺于生死海,故为解脱途径之一。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中之一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参见:戒四别)2905)p2908FROM:【佛光大辞典】

【心法】:梵语 citta-dharma,巴利语 citta-dhamma。宇宙万有可分成五位(心王、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心法即其一,指心王。于小乘俱舍论五位七十五法之说中,心法仅有一种,即六识心王;于大乘百法明门论五位百法之说中,则谓心法有八种,即八识。唯一切万有若以色心二法分类时,则总合心王与心所,称为心法,相对于色法。(瑜伽师地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p1404  FROM:【佛光大辞典】

===========================================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佛法是心法]相关内容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佛法最重要法门就是心法,就是正观,正确的心法观照
透过心法观照就能逐渐显露佛性,显露佛性就能俱足一切功德——[分析解说]心法次第的观照实修
其实心法的修持,在佛经上经常讲的,只是一般佛弟子没有正视这些文字,不知道其重要性
例如常见,忏悔心,惭愧心,至诚心,感恩心,欢喜心,慈心,悲心,大愿心,深心,岀离心,舍离心,回向发愿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 ……
这些心不是虚妄的文字,而是可以有正确的修行方式和次第阶段的实修的,而逐渐契入真心
只是比较少有人能正确的演说这样的佛法心法,以及心法次第修行的原理和阶段
所以,一般佛弟子比较少有机会能对心法有深入的了解和修学,而大都在表法上打转或甚至懈怠了

关于心法的修持,其实很简单,可以运用在各种佛法的修行上
例如,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放生,超度,施食,全部都可以用上,全都可以把上面讲的种种心用上——[浅谈]心法修持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7 15:49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

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阿难。如果这世界的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众生,虽然身心没有杀盗淫,三行已圆满,但若有大妄语(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即是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去如来种性(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

什么是大妄语呢?就是还未得道,却声称已经得道,还未证得,却声称已经证得。或者求世间尊胜第一。在人前言说,我现今已证得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果,斯陀含(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果,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果,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道,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乘,十地(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梵语 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地前(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十位;此十位能生成佛智并住持不动,荷负且化益一切众生,恰如大地能生成、住持并荷负万物)诸位菩萨(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求众生的礼忏,贪着其供养。这是一颠迦(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会销灭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

如同有人以刀要断多罗(指多罗树。又作岸树、高竦树。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马德拉斯等海岸之砂地,树高约二十二公尺,为棕榈科之热带乔木。其叶长广,平滑坚实,自古即用于书写经文,称为贝多罗叶;果熟则赤,状如石榴,可食。又此树干若中断,则不再生芽,故于诸经中多以之譬喻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木。佛陀印记这样的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入三苦海,不能成就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我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后,敕令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生彼末法之中,化作种种形,救度诸轮转众生。

或这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使人行利益众生之事,自亦同其所作),称赞佛乘(又名一乘,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令其身心入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始终不会自言我为真菩萨,真阿罗汉,泄露佛之密因(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之时,阴有遗嘱托付。却有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

你教导世人修习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最终要​​断除诸大妄语(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这名为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者,就如同刻人粪为栴檀形,想要求香气,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教导比丘直心(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道场,于四威仪(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一切行中,尚无虚假。如何会自称得上人(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法。

譬如穷人妄称为帝王,这是自取诛灭。何况是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不真,果招纡曲。想要求取佛菩提,如同人想要咬自己的肚脐,谁也做不到。

如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就能入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永远没有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我印证这样的人能够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像我这样演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说。

注解: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妄语】:言语不诚实,欺骗他人,叫做“妄语”。于圣道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或说我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语,以诳愚人,以取利养,皆名“大妄语”,其罪很重,死后当入大地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种性】:梵语 gotra。又作种姓。即佛及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变者,与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种,前者称为本性住种性,略称性种性,后者称为习所成种性,略称习种性。FROM:【佛光大辞典】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斯陀含】: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地】:即指十种地位。又作十住。地,梵语 bhu^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FROM:【佛光大辞典】

【地前】: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十位;此十位能生成佛智并住持不动,荷负且化益一切众生,恰如大地能生成、住持并荷负万物。p2309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颠迦】:(术语)(参见:阐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阐提】:(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参见:一阐提)。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又】比丘名。涅槃经二十六曰:“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种】:<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 FROM:【佛光大辞典】

【多罗】:为梵语 ta^la 之音译。指多罗树。又作岸树、高竦树。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马德拉斯等海岸之砂地,树高约二十二公尺,为棕榈科之热带乔木。其叶长广,平滑坚实,自古即用于书写经文,称为贝多罗叶;果熟则赤,状如石榴,可食。又此树干若中断,则不再生芽,故于诸经中多以之譬喻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集异门足论卷四、大唐西域记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贝多罗叶)300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应身】: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同事】:使人行利益众生之事,自亦同其所作。四摄事之一。

【佛乘】:又名一乘,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密因】:<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威仪】:(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参见:威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人】:(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因地】:(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楞严经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因于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末法】:(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参见:三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末学解说]

阿难。你问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我现今先说入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修学妙门(殊妙之法门也),求取菩萨道。要先持守这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然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贪嗔痴)口四(在十恶中,属于口所作的四种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必定没有生出之因。

阿难。像这样的四种事,如若不遗失。心尚且不会起缘于色香味触。一切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又如何会发生呢。

如若有宿习不能灭除。你应教导这样的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注解:
【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智度论卷五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卷五、宗镜录卷三十七、神会和尚遗集(胡适))p6845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门】:(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口四】:在十恶中,属于口所作的四种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

1.四种律仪的第四种
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断除诸大妄语

2.持守四种律仪的作用贪嗔痴与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必定没有生出之因;不会发生一切魔事

3.如若有宿习不能灭除
应“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关于大妄语,佛经中讲
就是还未得道,却声称已经得道,还未证得,却声称已经证得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开悟]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开悟]?
[开悟]两字在许多佛经中的用法就像[布施]
例如,佛陀在经上教导菩萨行者应该要学习[开悟]众生,就是让众生能[破迷开慧]
这种情况就像[布施],菩萨行者不断的布施众生
同样的,经上教导菩萨要不断运用各种机缘[开悟]众生,让众生[破迷显慧]
而众生在修行过程中就会不断的破迷开慧,智慧不断增上,这就是[开悟]
所以[开悟]是个过程,不是专指特定实证,悟可以有大悟小悟,直到成佛
佛菩萨教导众生就是要让众生不断[破迷开悟]
所谓[开悟]是指智慧的增上,对世俗和法界能有更深的透彻

二、真假[开悟]
若真开悟,自得心开,无不自在
不会需要别人的认可,也不会需要嚷嚷告诉别人

(因为凡夫不明白开悟,多说无益,而且自己若执着开悟,也非真开悟)
只有当下明白[实相义]的平静自在

真正开悟者,有大智慧,所以会根据次第,运用更多方便引导众生学佛,
而不是急于告诉别人自己是真正实证者


所以,禅宗祖师看到两个徒弟说自己开悟了
其中一个,祖师说,是的,你开悟了
另一个,祖师敲他的头,你去干事吧

若无实证,文字上论是非者,皆是虚妄

真假开悟,一看便明,若真不二,心无碍也,又何必在此说项
还是老实读楞严经,看看自己是否堕入魔境妄想比较重要——[略说]真假开悟

三、开悟有次第
[开悟]有大悟小悟,次第是不同的
我们从凡夫到成就菩萨然后成佛
都要不断的由[戒][定][慧]三学来逐渐显露[佛性根本智慧]
这个过程就会不断的开悟
末学讲的开悟由浅入深包含各种次第
您应该再多看几次末学上次的说明,而且多深入经藏
这样您就会更明白

而且公案中的开悟仍有次第之分
那些开悟,其实大都还不是证悟
您所谓的证悟和末学讲的证悟应该不相同
那些其实都算是解悟
只是当时或当下了解了
都不算真正消除习气而实证法身
不过解悟也可能当下证悟,但是依然有次第的差别
这些只是名相和实际的差别

四、开悟的方式
开悟的方式因为众生的根器和因缘,所以不尽相同
1.可以遵守[戒律],逐渐断除杂染,就会培养出定力,这样逐渐显露清净自性
佛性逐渐显露,就容易明白世俗和法界的道理,这样就容易开悟
2.可以修学佛经上的[三昧禅观](定),透过[观修]和[定力]的增上,这可破除习气杂染
这样就容易恢复佛性根本智慧,这就容易开悟
3.[智慧]的修学,这就是佛陀常在经上讲的修行的四或五个阶段(请见大般涅槃经和法华经...)
a.第一和二个阶段就是1.多亲近善知识,2.多[听闻佛法],多[阅读佛经],
这就是透过[听闻佛法]而增上智慧,这就是[戒][定][慧]中的[闻慧]
b.或透过[思维佛义],因为思维不同次第的佛义而增上不同阶段的智慧,
这就是[思慧],由此成就不同次第的开悟
c.透过[实修实证]和[为人演说],而逐渐实证[真实智慧],这就是[修慧]

不论是[闻慧]或[思慧]或[修慧],这都是佛经上有说明的

所以[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道理可以透过[听闻佛法]或[阅读佛经]而马上了解,可算是[解悟]
但是习气的断除需要逐渐的消除,差别就是[实修实证]
例如,鬼或蟑螂是众生之一,大家不应该害怕或讨厌
虽然明白,但是习气还在,还是会害怕或讨厌,
这就是[明白道理]和[实修实证]的差别
所以修行人或许可能有某些次第上的领悟,
但是这和实修实证还是有差别的
就是明白了,但是还做不到,
这就是[戒][定][慧]没有平衡圆满,
这点在[大般涅槃经]有深入探讨,末学也曾经发过帖,如下
什么是无相定?定?慧?定慧等观?该怎么修? ~大般涅槃经——[问答]浅谈开悟

五、如何真[开悟]?
修行如果不从戒律开始做起
如果不从六度的前四种次第做起〜[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空谈开悟又有何用,那只是空中楼阁
而且往往堕入楞严经讲的魔扰中

修行有次第,样样都要按部就班

讲个简单的道理
学骑车,是用想的就会骑了吗?
当然不是,是要不断的实际练习,这样才能学会骑车
开悟也是一样,要从[六度]的[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开始
然后学习[三昧观照],学习[禅定],最后逐渐明白[般若智慧]
这些都要实做,不是空想就能突然顿悟
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最后才可能顿悟
酝酿要很久,最后明白只要一瞬间,那就是顿

许多开悟者,并不是突然开悟的
而是已经累积累世的修行资粮,累积了累世的修行智慧
所以今生资粮饱和,就会开悟,这是要真正累世实修才能办到
空想却不实修,哪会有经验和体会呢,这些在佛经上都讲的很清楚,
实证[首楞严三昧]的过程也是如此,由菩萨万行,最后才能得证

[末法]凡夫很多都想学[像法]的开悟者,不过大多只是自误
不同时代的众生根器不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次第的方式
建议应该多学[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而不是[空想开悟] [空谈开悟]
六度的前五度样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开悟呢?
都做不到还能算开悟吗?

还是老实的做好各种基础修行吧
念佛没超过千万,持咒没超过百万,那会有什么定力呢?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是修行的基础
这些都做不到,能叫做有定力吗?
大家都知道戒定慧
戒和定都做不到,能有开悟的智慧吗?

简单的道理,从脚边就能看清楚自己站在何处
而不是一直往空中看空中楼阁
——[空想开悟] [空谈开悟]
如何能做到究竟明白?
这重点在于发心,要发起最究竟根本的心,
就是毕竟成佛的决心,恢复佛性本体的真心
这样就能在修行过程中得到佛菩萨的引导,逐渐以本心看清世俗

这说来不是什么大道理,就是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如此而已

不要一起瞎搅和,就不会迷乱
众生会迷惑执着,只是因为不认识正法,而且轮回太久了——[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8#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20:55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 [经文] --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若诸比丘,衣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阿难。又有世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众生,其心不偷,就不会随其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你修习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本出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如果偷心不除,则尘劳不可出。纵然多有智慧,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现前。如果不断偷,必定会落入邪道(非理之行法也)。

上品为精灵(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魂、魂神精识。或单称为灵或精),中品为妖魅,下品为邪人,诸魅所着。那些群邪也有徒众(弟子之成群者)。各各自称成就了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我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后在末法(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之中,有很多这样的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自称为善知识。各自称已获得上人(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法。诱惑无知无识之人,恐吓令其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教导比丘循四方乞食,令其舍贪,成就菩提道。诸比丘等,不会自己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只演示一个往还,去后不会再返回。

奈何有贼人假借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说其所言都为佛法,他们却并非出家人,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比丘,这些是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道。由此疑误无量众生,而堕入无间地狱(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

如若我灭度后,其中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习三摩提(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以及在身上燃烧一香炷。

我说这样的人无始宿债(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一时(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便可以酬还完毕,长揖世间,永远脱离诸漏。虽还未立即明了无上觉(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路。但是这样的人于法已有决定心(指决断安定而不动摇之心)。

如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然成就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必定还要生为人,酬还其宿债(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如同我食马麦(马所食之麦。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为佛十难之一)是一样的道理。

你教导世人修习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最后要断除偷盗,这名为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偷盗而修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者,譬如有人将水灌入漏的器皿,想要求其满,纵然经过尘劫,也永远都不能平复。

如若诸比丘,衣食之余,分寸都不存留。乞食剩余的部分,会布施给饥饿的众生。

在大集会,合掌礼众。即使有人捶打詈骂,也等同于称赞。必定能令身心,二者都能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用。

不会将如来不了义(为诱导寻常徒众,以世俗之现象为主,指出补特伽罗、有情和蕴、界、处等,及其生灭往还,能渐次以言说思议称量而增益者,此即佛典注疏等)说,回为自己的理解,来误导初学。佛陀会印证这样的人获得真三昧。

像我这样演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说。

注解: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佛学词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道】:(杂语)非理之行法也。金刚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精灵】: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魂、魂神精识。或单称为灵或精。据灌顶经卷六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载,凡是人之精魂、鬼魅及五谷之精等,皆称为精灵。盖将人之心识,称为魂神或精魂,在我国古代(如道教)即有此类说法。而依大乘佛教之意,由善恶之业,招感苦乐果报之心识则称阿赖耶识。
 精灵有所谓死灵、怨灵、恶灵、妖灵、幽灵之称。民间一般认为死者之灵,可带来灾祸,故大多恐惧之。又为尊敬死者,而称其灵为尊灵、英灵、圣灵、觉灵、淑灵、贵灵。佛教并不认为有实体存在之灵魂,然受民俗信仰影响,如盂兰盆会等之追荐亡灵等行事,亦可视为祭祀精灵之举。(摩诃止观卷五上、四分律羯磨疏卷四、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卷四之四、释氏要览卷下、楞严经文句卷六)((参见:阿赖耶识)3676、“魂神精识”5950)p5885 FROM:【佛光大辞典】

【徒众】:(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法】:(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参见:三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人】: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具足戒】: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参见:声闻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间地狱】: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债】: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章之注(大五一·二二一上):“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参见:宿善)4511)p45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觉】: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决定心】:指决断安定而不动摇之心。综结诸经论所说,略有如下四义:(一)据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之说,安于教命而不动摇之心,称为决定心。(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以“所愿不倦”称为决定心;即谓其心不动,则倦怠之心不生,是为“决定”之义。(三)法华论卷下谓,已生恐怖者,令断其恐怖,即是决定心;此系就决定心之作用而言。(四)日本净土真宗主张信仰弥陀本愿之信心即是决定心。往生论注卷下(大四○·八三五中):“信心不一,是无决定之故。”反之,信心专一,则系由于有决定心之故。p296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  FROM:【佛光大辞典】

【马麦】:马所食之麦。佛尝受阿耆达王之请,至彼国结夏安居,遇灾荒,谷米昂贵,受贩马人供养,与五百比丘共食马麦三月,为佛十难之一。(楞严经卷六、善见律毗婆沙卷五)p4348 FROM:【佛光大辞典】

【不了义】:为诱导寻常徒众,以世俗之现象为主,指出补特伽罗、有情和蕴、界、处等,及其生灭往还,能渐次以言说思议称量而增益者,此即佛典注疏等。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四种律仪的第三种
第三决定清净明诲——后断偷盗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舍][布施]相关内容

在佛经故事设头罗健宁王舍身予民后面的【省思】中

十方如来于成佛前,世世生生广行菩萨道,慈愍众生如同己子,呵护备至。恒沙劫来头目脑髓,悉皆布施,或舍身饲虎,或割肉喂鹰,或如设头罗健宁王舍身为鱼,牺牲自己,滋养子民,不可计数。为了饶益有情,启发众生法身慧命,于十方法界示现成佛之道,开示大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以无量无尽法门,令有情灭除三毒之苦。佛恩深重,为佛弟子当顶戴奉行佛陀教诲,如法修行,广布佛法,辗转饶益有情,以报诸佛深恩

一、什么是舍观
舍观
明白众生本体佛性皆清净无染,自己佛性亦然,无我相众生相,无失亦无得,入甚深思维观照,当下解脱
这是实相般若的舍观,比一般的舍离心更超越—分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修观照法

二、布施的用意
总的来说,「布施」的用意有两个重点方向:

1.用于启发众生的善心,透过布施,让「施者」和「受者」建立利人利己慈善感恩的心
透过这样的互动,触动人类正向的心念和行为,启发良性的循环,以创造健康美满的社会
这就是佛法讲的共业因果,我们期望是良性正向的提升
但是,到底是正向的因果,还是负面的恶业因果,那就要看是否被不当运用,且是否处置得当

2.透过布施,可以消除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悭贪吝啬的个性
因为,贪着世俗物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降低物欲也是修行解脱轮回的重点之一
所以,布施也是用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一项修行

上面就是综观布施的两个大方向意义,
第1点就是佛法上所说的共业因果,第2点就是和自己的欲望以及自己的修行有关
所以,如果是正确的「布施」,则不仅是利人,也是利己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
我们是「真发心」「真布施」吗?真懂「布施」的意义和不同次第的修行吗?
自己的布施是出自于初学者贪功德的自私心,没有智慧的乱施,还是真正有修行能舍身命的布施呢?
如果是菩萨行者,因为累生累世普渡众生,不会离开众生,不惧怕累生累世入世生死,所以广结善缘行施
但是,也不代表菩萨就没有智慧的乱施,菩萨行者会依照众生性和个别情况,给予众生适当的教导
再者,布施只是六度(或十度)波罗蜜的一项修行要点,不同的菩萨在不同的次第则会用不同的修行和方法来引导众生
所以,布施是一个复杂的因果,而且是共业因果,不能不负责的随便看待,
如果是真正的实修者,应该随着修行逐渐深入,并且因为情境和案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整——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三、应如何布施?
布施对象理应以智慧审慎,而后布施喜舍,才能得到布施真正的意义与功德,因而达到度人利他的弘愿是也。菩萨行布施应以智慧观察与导引,才不致于一再有挫折与误了自己行布施而生悔,并且以慈悲心、平等心、来对待受施者,据优婆塞戒经卷五所载,菩萨布施应离五种法: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

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总之,菩萨有心布施之际,应提起大智慧,作有意义的利人大业,不可心怀着真布施,不怕假和尚的自误误人观念,应审慎布施时的心地是否正见、平等、慈悲否?受施者是否如法的可受你行施,而后三轮体空,达成布施波罗蜜自度度人,自利利人之菩萨道。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空。——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佛教的菩萨道行者,依照佛经的教法有两个修行次第的布施重点:

第一个次第,要有智慧分辨,行菩萨道有施与不施,必须符合种种细节,用智慧判断,不可以乱施舍
请参阅: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布施]学问大,您真懂布施吗? 行菩萨道有1.[施]2.[不施] ~ 菩萨善戒经

《大智度论》:[净施]与[不净施]


第二个次第,大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施,大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广结善缘,所以一切都施,甚至身命
这个次第有两个重点:
1.如果不施,可能因此和众生结恶,所以菩萨必施以结善缘,然后才有机缘感化众生。
2.菩萨没有任何贪着和瞋念,就算对自己的身命也如此,
所以,菩萨能施舍自己全身或任何一处给众生为食,且不因此起瞋心
这是大菩萨境界,在佛经中都有这样菩萨以身作则的故事———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5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1 小时 40分钟 以上

-- [经文] --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阿难。又有诸世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众生,其心不杀,就不会随其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你修习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本出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如果杀心不除,则尘劳不可出。纵然多有智慧,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现前。如不断杀,必定会落入神道(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意译为威德、祠祭、捷疾。系隶属于毗沙门天,而住于忉利天之鬼类)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地上行动之罗刹也。未得飞行之通者)。那些诸鬼神也有徒众(弟子之成群者)。各各自称成就了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我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后在末法(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之中,有很多这样的鬼神,炽盛世间,自己言说食肉能得菩提之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此肉皆是我神力变化所生,本来没有命根(即有情之寿命)。因你们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土地多为蒸湿,加上有砂石,所以草菜不生。

我以大慈悲之神力加持。因大慈悲而假名为肉,你等能获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之后,竟将食众生肉者,称名为释子(释迦佛的弟子)。

你等应当知道。这类食肉之人,纵然得心开似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也都是大罗刹(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其果报最终必定会沉入生死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并非佛弟子。像这样的人,相杀相吞,相食不断,这类人如何能出离三界呢。

你教世人修习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其次应断杀生。这名为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杀生而修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却希望人不能闻知,这就叫做欲隐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在歧路行走,尚且不会踩踏生草,何况以手拔呢。如此大慈大悲,怎会取诸众生血肉来充食呢。

如若诸比丘,不使用东方丝绵绢帛,以及这类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像这样的比丘,能于世间真解脱,酬还宿债,不再游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为什么呢?因为若使用了其身分(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便相互有了因缘关联。如同人食其地中百谷,其足便不能离地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必要使身心,与诸众生之身分(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身心二处,不使用、不食用,我说这样的人是真解脱(谓真实之解脱。指如来之解脱,亦为如来之别名。即断一切烦恼而证得佛之涅槃。解,离缚之义;脱,自在之义)者。

像我这样演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说。

注解: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佛学词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道】:(术语)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为神魂,有情之精灵也。其神灵之道理曰神道。三论玄义曰:“夫神道幽玄,惑人多昧,义住丘而未晓,理涉旦而犹昏,唯有佛宗乃尽其致。”【又】神妙之道即称佛道。肇论疏曰:“神道者,谓神妙之道,即佛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飞行夜叉】:夜叉,梵语 yaks!a 之音译,意译为威德、祠祭、捷疾。系隶属于毗沙门天,而住于忉利天之鬼类。顺正理论卷三十一(大二九·五一七下):“大势鬼者,谓诸药叉及逻刹娑、恭畔荼等,所受富乐与诸天同,或依树林,或住灵庙,或居山谷,或处空宫。”大智度论卷十二则举出地行、虚空、宫殿等三种飞行夜叉。其中,地行夜叉可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虚空夜叉有大力,所至如风;宫殿夜叉有种种娱乐便身之物。此皆依过去布施之差别而有异。注维摩经卷一亦谓,夜叉有三种,即:(一)地夜叉,(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地夜叉因施财,故不能飞空;天夜叉因施车马,故能飞行。此外,诸夜叉神飞行于空中之记述,于诸经中常可见之。p3996 FROM:【佛光大辞典】

【地行罗刹】:(术语)于地上行动之罗刹也。未得飞行之通者。楞严经八曰:“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乃至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徒众】:(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法】:(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参见:三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净肉】: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命根】:梵语 ji^vitendriya。即有情之寿命。俱舍宗、唯识宗以之为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亦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由过去之业所引生,有情之身心在一期(从受生此世以至死亡)相续之间,维持暖(体温)与识者,其体为寿;换言之,依暖与识而维持一期之间者,即称为命根。
 佛教各派对命根之假实看法不一,部派佛教之“说一切有部”以命根为实有,经部及大乘佛教以命根为假法,而非实有。如成唯识论卷一载,依于第八识之“名言种子”上,由过去世之业所牵引而可赖以执持、维系此世之身命者,其功能具有决定色、心等住时长短之差别,由是之故,遂假立为命根。(品类足论卷一、发智论卷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俱舍论卷五)((参见:寿)5770)p3127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子】:释迦佛的弟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罗刹】:(异类)Ra%ks!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a%ks!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二曰:“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娑。”梵语杂名曰:“罗刹,梵名罗(引)察娑。”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应音义十八曰:“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海】: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大三·二九八中):“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楞严经卷四、法华经寿量品、千手陀罗尼经)p394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身分】:<一>指身体之一部分或身体全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大一八·五九二中):“修瑜伽者应善筹量,乃至身分饮食不杂乱出。”如遗教经论所谓之“身分供养”,即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之身业供养。(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
 <二>专指男根。十诵律卷一(大二三·一下):“是愚痴人开诸漏门,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终不以此触彼女身。”p3016FROM:【佛光大辞典】

【真解脱】:谓真实之解脱。指如来之解脱,亦为如来之别名。即断一切烦恼而证得佛之涅槃。解,离缚之义;脱,自在之义。二乘之解脱住于涅槃,故非真解脱。佛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又以大智故,不住生死,此即不住之涅槃,故称为真。南本涅槃经卷五亦载,不生不灭,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p4224 FROM:【佛光大辞典】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四种律仪的第二种
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次断杀心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杀生][吃素]相关内容

一、佛弟子可以杀生吃肉吗?
大般涅槃经云
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

楞伽经云
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未来之世有愚痴人。于我法中而为出家。妄说毗尼坏乱正法。诽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

一切肉与葱韭蒜及诸酒如是不净物修行者远离

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若有食之者不能入圣道——佛弟子可以男女双修?自称佛菩萨转世?杀生吃肉喝酒?吃五辛? 请看佛经怎么说
简单说,吃肉就是杀生,没有杀生哪来肉吃
不论是自己杀还是他人杀,全都是杀业的共犯
杀业必堕入恶道,这是无庸置疑的,因为任何经上都是这样说

在佛法中,关于把杀生吃肉合法化的邪见,其实是很容易分辨的
可是,初学佛的众生或一般佛弟子总是不能明辨正邪

如果您正是上面说的这种人,还贪恋肉食或被邪见所迷惑
那您应该好好看看末学下面的分析

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简单说,以[贪][嗔][痴]三毒来说,
吃肉就是自己对肉食还有[贪恋],
另外因为[愚痴]所以不能明辨正邪,对一些说可以吃肉的邪说产生迷惑
所以吃肉的佛弟子自己已经犯了上述三毒中的两种
三毒是堕入三恶道的根源,三毒不除,终究堕入恶道

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
就是没有[慈][悲]众生,所以才会吃众生肉
另外也是没有真正发起[舍离心],才会吃众生肉
所以,没有了四无量心,您还算是发心的佛子吗?

若以[四弘愿]来说
那就是没有真正发起[断除烦恼]的宏愿,不然怎会还留下吃肉的障碍和烦恼呢
那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渡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才会吃众生肉,和众生结怨
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成就佛道]的大愿,才会贪恋肉食
没有了四弘愿,您还算是大乘佛子吗?

再者,以[戒][定][慧]来看
杀生吃肉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嘴巴上讲修行,其实是盗用佛法行苟且之事
从定来看,断除不了心中对肉食的渴望,那就是没有[定力]
从慧来看,因为破戒杀生吃肉,放纵自己而没有定力,且和众生结下累世恶缘,那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了戒定慧,那算是哪门子修行呢?

如果再从[三十七道品],或者[四正勤]或[八正道]来看
杀生吃肉都一样是不符合修行的表现
这是连基础修行都没做好了

所以,从上面这些来看,没有一样是符合学佛修行的
最后由心法原理来看
1.如果您还贪恋肉食,那就是不能断欲,不能断欲就是不能断苦,不能断苦就是[定力]不足
2.如果您还执意认为可以吃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那就是没有[智慧]
如果您还有善根想要脱离轮回,那就要先守[戒],然后修[定],且改正[观念]和[知见](这就是由[闻慧]来[修慧])
如果您不是如此,而执意要吃肉
那您自己和众生共同心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共业,让您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由心法原理来看,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吃肉的因果,可以轻松的推翻邪见
所以,说可以吃肉的那些人,根本不懂心法原理,又或者已经着魔了,所以说可以吃肉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二、六道众生中哪些众生才会吃肉
一种就是肉食性的动物,也就是畜生道的畜生
另一种就是人道的人,另外,还有一些是非人鬼神

地狱道或饿鬼道的众生也不可能吃到肉
吃肉的习气就是堕入三恶道

所以,天道(不论欲界或色界或无色界)的天人是不吃肉的,当然也不杀生
甚至不用吃东西,也没有形相,这点很清楚,本来就是如此,自己看[楞严经]就会知道
只有那些着魔的人才会利用佛法来托高自己,说自己已经很有修行,所以可以吃肉
因此吸引更多愚痴的人信奉他,成为魔子魔孙
这些道理在佛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三、为什么不能杀生?
佛法是心法, 特别重视当下的念头
念佛持咒诵经的当下也特别重视念头, 目的也是让我们当下心念祥和
功德回向也是让我们发起利益众生不自私的心念

当下的念头非常重要, 每一个念头决定我们思绪想法的惯性,
这种心念与众生心念交互作用的牵引, 就会决定日后我们六道轮回投胎的去处
所以楞严经说~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
(这都是心念不同所以业力的走向也不同)

因此, 不论是被杀或自杀, 这种当下极度恐惧的念头, 又或者放弃自己的念头, 都会在八识种子中形成严重的烙印, 这种后果就会形成
1.仇恨愤怒和恐惧(被杀的情况), 而造成生生世世轮回的痛苦和报复的怨念
2.恐惧加上自我否定不愿面对现实(自杀的情况), 这会造成日后累世不断自杀的种子
所以学佛应该要内心平静, 看破一切世间相, 恢复佛性原本的光明圆满自在
所以我们不应该杀生, 也不应该自杀
——为什么不要杀生,也不能自杀 ~ 心念的惯性作用
华严经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杀生吃肉断大悲种,吃肉对修行有无量障碍,也会产生种种世俗病痛或因果业障病
修行如果不能断杀吃斋,就如[楞严经]所说:就像煮砂不可能成饭,修行根本不可能成就,还会堕入鬼神道

如果念佛诵经却不能断杀吃素,不能弘扬道理,而只求自己和家人的福报
这样的修行是没有太大效用的,若不能断杀吃素守戒,并且宣扬这些道理
那自己还是有很多因果业报的,口念却无实修,这样是难以脱离轮回
——怎么样改正亲友的饮食观念,劝导亲友吃素?如何宣扬因果和佛法?

四、要明白吃素是为什么?
吃素是好事情,可以增长福报
吃素虽然有福报,不过更要学习和明白佛法正知见

一般人吃素可能是为了身体健康,或者为了生态环保
不过[大乘佛法]教导众生吃素是因为
1.[众生平等][慈悲众生]
2.断除杀生吃肉的因果轮回报应

佛弟子推行佛法,为了劝众生吃素,所以也会用各种方便法
例如,倡导健康养生和推行环保
但是,逐渐更应该教导众生吃素的真正原因,就是[慈悲平等]和[因果报应]

因为,吃素如果不是因为慈悲心,不是因为关怀众生,
而且没有学习佛法正确知见,不了解或不信因果轮回,
往往福报大了以后,
1.下辈子成为富有的人,却不慈悲也不信因果,
受到世俗诱惑后,开始造恶业,最后还是堕入三恶道,还是生死轮回
2.福报大到可以生天,可是知见不正确,成为天魔外道,
所以很多外道或者附佛外道都是福报挺大的,这是因为过去世修福得来的福报
可是却没有学习正确知见,所以沦为魔道

所以我们倡导吃素的同时,应该以佛经的讲法为主,
宣扬佛法正见和因果观念,以及众生平等,培养大乘慈悲心
——[略说]吃素虽然有福报,更要学习佛法正知见

五、应方便引导众生
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家人宣导健康吃素和因果报应的观念,
科学早已经证明吃素的好处,而且吃素更环保健康,已经成为时代风尚
这些资讯都可以由网路上找到,就看您有没有努力去付出和改变
所以,您可以由1.医学2.科学3.时尚4.因果5.环保,来引导家人,让家人自己逐渐放弃吃肉

再者,做每件事情由一开始到圆满,过程都有阶段性的做法
不吃肉可以减少对肉的欲望,这是好的
但是您的家庭依然买肉吃肉,这并没有减少造业,
所以应该想更好的方法来改变才行,建议您从教育上着手

在还没达成全家吃素之前, 您应该努力念佛诵经持咒, 回向超度众生
并且回向家人能断恶修善念佛吃素
教育是百年大计,想要让自己和家人脱离这些恶性循环的苦难
这就必定要靠佛法的教育,所以自己不多努力修行学习和改造是不行的
自己一定要先多搜寻吃素的相关资料,认识吃素的好处和正确的观念
例如,吃素更健康环保,肉食存在很多危险,例如,癌症,和各种心肺血管疾病糖尿病
并且深入佛法,了解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然后教导家人和亲友以及乡里,这样才能改变错误的风俗习惯
——年节将至,吃素戒杀要即时
不要只拘泥在教导众生念佛或念经,这样会让众生觉得乏味或难以接受
这也是因为佛弟子不能圆通佛法,而把念佛诵经变成窼臼
才会遇到什么事情都只会劝众生念佛诵经
其实佛经和佛法所教导佛弟子的并不是只有这些
而是还有很多义理和心要,例如:虚幻和光明,以及种种方便
这些佛弟子应该用心体会和实修,才能变成自己的心得和言语
才能透过自己的体会来告诉众生,这样的劝化才容易有生命的劝导众生
而不是遇到众生的问题,只会生硬的劝众生念佛和诵经

劝导众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要众生念佛和诵经
而是让众生能感受到您的真心和温暖,这就是所谓四摄法的精神
先能摄受众生,以后才方便教导众生更深的法义,才方便引导解脱
能体会到这点,这才代表自己对心法有些了解
——[略说]佛弟子如何劝导众生不要自杀?

相关学习
[戒杀与食素]串帖

[诸经辑要]看佛陀破斥外道邪说:吃肉就是度众生?!一切众生肉不得食,食肉得无量罪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6#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56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自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注:三昧,禅定)。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末学解说]

阿难整理衣服,在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圆满光明,悲欣交集。为了利益未来诸众生之故,稽首对佛陀说。

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世尊。我现今已悟成佛法门,在这其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演说这样的言语。自己未得度(又作得道。得无漏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而先度人者,为菩萨发心(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

自已圆满而能觉他(谓佛之大悲具有觉悟一切众生之德。即自觉之外,又说法开悟众生,使脱离生死之苦)者,为如来应世。我虽然还未得度,但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这些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么多。想要摄其心入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要如何令其安立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远离种种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于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得不退转呢。

注解:
【心迹】:(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曰:“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度】:<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达于涅槃之彼岸。引申为剃发出家;以出家入道为到达彼岸最初阶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满十二岁未得父母允许,或诸种疾病者不得出家之限制。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四更列举坏比丘尼净行、贼盗住、越济人、五逆、六种不男、太小、太老、截手、截脚、截鼻、盲、聋、哑、躄、鞭瘢、印瘢、拔筋、克筋、曲脊、王臣、负债、病、外道、儿,奴、身不具、陋色等各种不得出家之规定。
 我国古来出家原无限制,其后因僧数遽增,又庶民常藉出家来逃避征课,乃设僧籍以登录之,正式得度者授予度牒,而严禁私度。佛祖统纪卷五十一载,梁末帝时(913~923 在位)敕令天下僧尼入京比试经业。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亦载隋、唐、宋、元、明代,皆曾行试经度僧。然亦有于一时度多数量之僧或依进纳“香水钱”而特下附度牒。又隋炀帝时(604~616 在位)诏七日间度千僧,后世称“特恩度牒”。又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依宰相裴冕之奏请,卖度牒,称之为“进纳度僧”。得度有一定规则、仪式,称得度式。宋元时代禅林沙弥得度之仪式,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载,行者选定受度牒之日,届时设置供物,礼请三师,入僧堂剃发,著袈裟,受三归五戒、沙弥十戒,出堂后,拜诣方丈,最后巡寮礼谢。
 日本亦甚早即有试经得度之制,平安朝时代更定年分度者之制,每年各宗总计十二人,且有年龄等之规定。(四分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佛祖统纪卷四十五、释氏稽古略卷三、续日本纪卷七)((参见:出家)1558、“度牒”3779、“试经”5607)
 <二>又作得道。得无漏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参见:得道)4555)p4552FROM:【佛光大辞典】

【觉他】:佛陀所具三觉之一。谓佛之大悲具有觉悟一切众生之德。即自觉之外,又说法开悟众生,使脱离生死之苦。((参见:三觉)705)p679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
  2、佛寺。
  3、成道的地方。
  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你所问,如何安立道场,救护众生于末劫沉溺呢。你现今认真听。当为你来演说。

阿难与大众,唯然奉教。

佛陀告诉阿难。你常闻我毗奈耶(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中,宣说修行三种决定义。所谓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名为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

阿难。为何摄心,我称名为戒呢。因为如果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就不会随其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你修习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本出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如果淫心不除,尘劳不可出。纵然多有智慧,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现前。如果不断淫,则必定会落入魔道(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

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这些诸魔,也有其徒众(弟子之成群者)。各各自称成就了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我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后在末法(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之中,有很多这样的魔民(魔界之民众也),炽盛世间,广行贪淫,假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入爱欲邪见之坑,失去菩提之路。

你教世人修习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应当先断心淫,这名为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淫而修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者,如同蒸砂石,想令其成饭,纵然经百千劫,也只能是热砂。

为什么呢?因为此非做饭之本,只是砂石。

你以淫身,求取佛之妙果。纵然能得妙悟(殊妙之觉悟),也都淫根。因为其根本成淫,所以会轮转三涂(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必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乃至断性亦无,才能于佛菩提有希冀获得。

像我这样演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说

注解:
【毗奈耶】:(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智度论卷五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卷五、宗镜录卷三十七、神会和尚遗集(胡适))p6845FROM:【佛光大辞典】

【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参见:三学)683)p629 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佛学词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道】:(术语)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徒众】:(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法】:(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参见:三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民】:(杂语)魔界之民众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梵本无量寿经之阿波耶伽底(apaya-gati,意译恶趣、恶道)。(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释氏要览卷中)((参见:三恶趣)625)p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p4050 FROM:【佛光大辞典】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四种律仪的第一种
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先断心淫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爱欲][淫]相关内容

一、要跳脱爱欲轮回苦

为什么呢?因为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一般在红尘世俗的佛弟子很难修行成就
因为世俗欲望和仇恨以及烦恼等等的干扰非常严重
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或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各种媒体所传播的贪嗔痴讯息都非常频繁,口味也越来越重
在这些欲望和纷扰的洪流下,凡人实在难以抵挡
所以,就算学佛多年也可能少有进步,对于解脱生死没有一点把握

所以,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在佛经故事跳脱爱欲轮回苦后面的[省思]中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爱与欲是生死的根本,被爱和欲蒙蔽了本心,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变成最愚痴的人,得不到解脱。如何跳脱爱欲轮回苦?于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种种境界,能落实觉察、觉照,不生攀缘染着,时时反省检讨自己,在面对人事物种种因缘,心中的执着、爱欲有没有减少?能不能看破、放下,以智慧剑斩断烦恼丝,达到没有爱欲,心中自然清凉自在,就能真正出离苦海。

在佛经故事善护六根后面的[省思]中

故事中,佛以六种动物譬喻六根缘境,各有所好性行不定,如此随缘分别的六根,岂可倚恃!若放任为之,将来必定遭受苦果。行者应当收摄六根,坚住正念,不向外驰求尘境,亦不起爱憎取舍,如同《六祖坛经》云:“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念念分明,随处作主,举止合乎时宜,进而从尘境中解脱,得自在安乐。

由此,如何修习六根清净呢?
以法门来说
这可以先依照[四正勤]
(这在帖子中讲过很多次,如果有机会详阅,应该更容易明白)
就是
1.[有恶念即断之](或负面思维,就是马上不要想)
2.[无恶念就保持](这样才不会习惯堕入负面想法)
3.[无善念则生之](或正念,就是随时要生起善心)
4.[有善念则增广](随时要让善心盈满,要乐观想好事情,广为宣导)

遵照上面佛陀的教导,
这样就可以逐渐达到[六根清净]和[净觉随顺]的[净觉]

[净觉随顺]是两个阶段,[净觉]是对内,就是[清净六根],[随顺]是对外,就是[普贤十愿]的[恒顺众生]


再者,
佛经上常说,只要一句四句偈就能修行或就能开悟
所以您只要随时想着要[清净六根],就能逐渐约束自己的六根,自然就会[六根清净]
这就是思维法句,落实法句
[净觉随顺]也是同理——[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二、如何断除淫心?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楞严经]三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

三、如何断除淫欲?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5#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9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善知识教导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这是说想学三昧禅定,修学各种微妙法门,成就菩萨道,应该先守持四种戒律
楞严经的经文在后面,下面先看另一则经文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 [经文]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

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

​​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想要求度脱生老病死(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相),开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前世之生死也)所作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多少及以轻重。

如若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多且厚者,不得立即学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应当先修习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之法。为什么呢?

因为此人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恶心猛利的缘故,所以于今现在必定会多造恶,毁犯重禁。

又因犯重禁的缘故,如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习禅定,智慧者,就会多有障碍,而不能克服,获得成就。

​​或者会导致失心错乱,或者会被外邪所恼,或者会纳受邪法(邪僻之道也),增长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

所以应当先修习忏悔法,若令戒根清净,以及宿世重罪减轻消薄者,则能远离诸障碍。

注解:
【生老病死】: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相。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谓,持有、无之见者,不能脱离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无常经、无量寿经卷上)((参见:四苦)1736)p206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世】:(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今当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

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

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

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想修习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者,应安住于清净之处,随能力所及,庄严一室。

室内布置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安置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时候,在此室内,三时称名(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

一心敬礼(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过去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五十三佛(即:普光佛、普明佛、普净佛、多摩罗跋旃檀香佛、旃檀光佛、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摩尼幢灯光佛、慧炬照佛、海得光明佛、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大强精进勇猛佛、大悲光佛、慈力王佛、慈藏佛、旃檀窟庄严胜佛、贤善首佛、善意佛、广庄严王佛、金刚华佛、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虚空宝华光佛、琉璃庄严王佛、普现色身光佛、不动智光佛、降伏诸魔王佛、才光明佛、智慧胜佛、弥勒仙光佛、世静王佛、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龙种上尊王佛、日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慧幡胜王佛、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妙音胜佛、常光幢佛、观世灯佛、慧威灯王佛、法胜王佛、须弥光佛、须曼那华光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大慧力王佛、阿门毗欢喜光佛、无量音声王佛、才光佛、金海光佛、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大通光佛、一切法常满王佛)。

再次随十个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

然后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

还应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还应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然后更应特别称名敬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 FROM:【佛光大辞典】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称名】:(术语)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三昧为唯心念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禅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岂非苦恼所逼?念想难成,令声不绝至心便得,今此出声学念佛定亦复如是。令声不绝遂得三昧,见佛圣众皎然目前。故大集日藏分言: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斯即圣教有何惑哉?现见即今诸修尊者唯须励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尊者所知,非外人之晓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敬礼】:(杂语)Vandana,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刍,便云敬礼。”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田*弟],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邬波离,于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一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彼云无病,若不尔者,俱得越法罪。”法华忏法曰:“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佛。”义林章四本曰:“言敬礼者:虔恭曰敬,轨仪称礼。谛发殷诚,屈仪褒赞。申虔恭之道,标敬礼之名。又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即通三业,诸教云稽首者,藉身业之稽首,申三业之敬礼。”义林章四本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慕或纳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十三佛】: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若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五十三佛者,即:普光佛、普明佛、普净佛、多摩罗跋旃檀香佛、旃檀光佛、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摩尼幢灯光佛、慧炬照佛、海得光明佛、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大强精进勇猛佛、大悲光佛、慈力王佛、慈藏佛、旃檀窟庄严胜佛、贤善首佛、善意佛、广庄严王佛、金刚华佛、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虚空宝华光佛、琉璃庄严王佛、普现色身光佛、不动智光佛、降伏诸魔王佛、才光明佛、智慧胜佛、弥勒仙光佛、世静王佛、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龙种上尊王佛、日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慧幡胜王佛、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妙音胜佛、常光幢佛、观世灯佛、慧威灯王佛、法胜王佛、须弥光佛、须曼那华光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大慧力王佛、阿门毗欢喜光佛、无量音声王佛、才光佛、金海光佛、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大通光佛、一切法常满王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末学解说]

像这样敬礼后,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为“大慈悲世尊”之简称。即指如来),证知护念,我现今忏悔,不会再造。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四重(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五逆(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谤毁三宝,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罪。』

注解:
【慈尊】:<一>指弥勒菩萨。弥勒(梵 Maitreya),译作慈氏。尊,为敬称。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七下):“今案之,从释尊入灭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大三七·二五八上):“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勉斯长叹?”((参见:弥勒菩萨)6424)
 <二>为“大慈悲世尊”之简称。即指如来。p580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参见:四重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思惟]:

『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末学解说]

还应当[思惟]:

『这样的罪性(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只是从虚妄颠倒心而起,没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注解:
【罪性】:(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恚之心皆是寂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劝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者,愿能够快速成就正觉,如若已成就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注解:
【劝请】:(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众也。最胜王经三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毗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三十四(净经子)曰:“劝请者,殷勤之至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远舍离嫉妒之心,对三世中一切刹土(指国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注解:
【随喜】:(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土】:指国土。刹,梵语 ks!etra,音译差多罗、纥差呾罗。意译土田。玄应音义卷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

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佛陀的智慧),至涅槃城(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

像这样发回向愿后,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也可以称诵,也可以默念我之名号。

当减省睡眠,如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注解: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城】:涅槃,梵语 nirva^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如楞伽经卷三(大一六·五○○中):“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皆以证悟后之境地称为涅槃城。并示空、无相、无作为涅槃因,能以智慧观此三门,或由三十七道品观诸法,即得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如教内所习称之“毕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然往生净土之首要条件为具有“深诚信心”,始能与阿弥陀佛相应。即信机、法二种,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为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劫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有出离之缘;次信法,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无疑无虑,专念彼佛名号,上尽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护念,定能往生极乐涅槃城。(长阿含经卷四、楞严经卷十)p415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

[末学解说]

然后至夜分的时候,如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也应当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如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一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

日日这样行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不要令其懈怠废止。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

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

[末学解说]

如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到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能获得清净,除去种种障碍。

如是众生等,其业有厚有薄,诸根有利有钝,差别(对平等而云。不指万法一如之法性,而数个个之性类也)有无量。

注解:
【差别】:(术语)对平等而云。不指万法一如之法性,而数个个之性类也。在佛教,从觉法上舍离差别之见,并全然离差别见之平等,皆为恶平等之名所排。于菩萨修行上越自利利他之差别相,始为达圆满之平等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

[末学解说]

或者要经过二七日后而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或者要经过三七日,乃至或者要经过七七日后而能获得清净。

注解: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

[末学解说]

如若过去,现在都具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者要经过百日而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或者要经过二百日,乃至或者要经过千日而能获得清净。

注解: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

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末学解说]

如若是极钝根(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罪障最重者,只要能发起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也不休退。

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注解:
【钝根】:(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正见邪见,利根钝根。”指月录曰:此是接引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苏轼诗曰:“钝根仍落箭锋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忏悔法的重要性,如何修习忏悔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忏悔]相关内容

一、要忏悔业障,提起正念
如果您现在正遭受逆缘,那只能说明您之前没有好好正念修持,所以才有现在后果
现在该如何呢?
就是忏悔业障,然后好好提起正念,用佛心修持,
用[忏悔心][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感化众生
用[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排除妄念——[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二、要真心忏悔,发起信心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三、要「向佛忏悔」,虚心悔过
向佛忏悔,那是因为佛是佛弟子的老师,弟子犯错,没有遵守佛教,所以向佛悔过(这是一般的表相原理,另有深义后述)
但是,有没有从事情和原理上分析自己的错误,从而领悟且迈向「正真」(正确和真实真理)
而且向自己所对不起的众生道歉(而成为正向的佛法眷属),这些才是忏悔的更深义理

另外,关于「向佛忏悔」,如果能在忏悔的过程中,虚心悔过,而逐渐显露真心,
那也是能领悟上述的甚深义理的,这才是向佛忏悔的甚深原理,
所以,「向佛忏悔」还是有次第之分的,而这次第则来自于有没有深入忏悔和真心忏悔

不论如何,对于一般人或佛弟子,反省、认错、忏悔、道歉与改过,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是人类提升进步与进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佛弟子修行成佛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不能真心忏悔和改过,那代表自己在精神和素质上难有往上提升的可能——真心忏悔的重要性&不能真心道歉的严重性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4#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9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法不依于人。

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
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

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菩萨人。

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于人天中多所余润。
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谛为化众生故作是说。若有摄取如是见者。是谓依人。

如来为化摄人见者故。说依法不依于人。
是法性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
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终不复离一相之法。入是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
是故说言依一切法不依于人。


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法]不依[人](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

依人者。以摄取(选择之意)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作者(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依法者。能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无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作者(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依人者。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信行(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人、法行(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人、八人(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人、斯陀含(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人、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人、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人、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人、菩萨(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人。
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于人天(人道和天道)中,多所余润。
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照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为度化众生所以作这样的演说。如若有摄取如是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者。这就是依人。

如来为度化摄取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者之故。演说应依法不依于人。
这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无碍犹如虚空。这名为法性。
如若有依止此法性者。始终不会再离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之法。入此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
所以说言,应当依一切法而不依于人。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这名为菩萨摩诃萨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无尽。

注解: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人见】:(术语)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楞伽经三曰:“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梵语 ka^raka。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大二七·六七○下):“梵王不达作矫乱言:‘苾刍当知,我是大梵,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养者,为一切父。’”瑜伽师地论卷七(大三○·三○九中):“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此皆其例。
 盖印度诸外道中,以万物有能造者甚多,如大自在天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作者,梵天外道以大梵为作者,数论外道以自性为作者。(入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九、大乘义章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俱舍论光记卷三)p2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解】:<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FROM:【佛光大辞典】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人】:(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行】:(术语)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行】:(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人地】:(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斯陀含】: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依】: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依止、依凭之义。于经论中约分五类,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依、说四依、身土四依。
 <一>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与四不依,即:(一)依法不依人(梵 dharm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pudgala-pratisaraN!ena),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梵 ni^ta^rtha-su^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neya^rtha-su^tra-pratisaraN!ena),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三)依义不依语(梵 arth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yan~j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四)依智不依识(梵 jn~a^n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ijn~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九、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乘义章卷十一、释门归敬仪卷上)
 <二>行四依:修行者所依止之四种行法。又称四依法。此四种行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称行四依。又以能生圣道,为圣道之种子,故称四圣种。即:(一)著粪扫衣。(二)常行乞食。(三)依树下坐。(四)用陈腐药。陈腐药,又作腐尿药,系指由排泄物制成之药物,或将牛尿与大黄果埋入土中,待发酵后再食用,为比丘发病时所依用之药物。或谓陈腐药乃指人所舍弃不用之各类药材。若依止此四者而修行,能令人安于不贪爱、无执著之生活。((参见:四圣种)1787、“陈弃药”4823)
 <三>人四依:为众生所信赖而堪于依止之四种人。又称四依大士、四依菩萨。即:(一)出世凡夫,指具烦恼性之人(三贤四善根)。(二)须陀洹(预流果)、斯陀含(一来果)之人。(三)阿那含(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此四种人能利益世间、安乐人天,故能为众生所依止。大乘诸师对四依菩萨与大乘修行阶位之配列,有多种说法,如法华玄义卷五上载,五品、十信之人为初依,十住之人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之人为三依,十地、等觉之人为四依。又据涅槃论载,初欢喜地为初依,六地为二依,八地为三依,第十法云地为四依。(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一、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四向四果)1683)
 <四>说四依:佛说法之四依,即依于令入、相、对治、转变等四种密意而说法。玄奘译之摄大乘论本称之为四秘密。((参见:四秘密)1752)
 <五>身土四依:佛身之四依,即:(一)色身依色相土,(二)色身依法性土,(三)法身依法性土,(四)法身依色相土。(华严经疏卷十)((参见:身土四依)3016)p1702  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
解说了什么是依[法],什么是依[人]
以及为何应当依[法]不依[人]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法][法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法][法性]?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法」这个字,可以再从「佛、法、僧」三宝和「法、报、化」三身来谈论

之前谈「法」和「法性」,是从「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和「广义(含狭义)」「因缘」的方向来谈
所以,广义上,「法」可以泛指一切物质、法门、方法(含法、非法),「法性」则是指物质或法门方法的原理特性
狭义来说,法则是指一切法门、方法(正法、邪法),甚至更狭义只指「正法」,而一般佛门所说的正法就是「佛法」

另外,之前说「法性空」,这是从「因缘」上来说,是针对有情成佛的佛性真常来说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如果从「实义」来说,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因缘」只是方便说,这就是从「佛性」和「真常」上来看
而如果又从「法」本身来看,如果是指道理原理,那么,「法性」其实也是不会消失的,就是「原理」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从「佛、法、僧」三宝来看,
这个「法」,最最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佛经」,佛经是物质,有生灭性,「成佛」要靠「佛经」
但是,扩大点来说,就是指佛陀讲过的话,或甚至十方世界都有佛传法,「成佛」靠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当时传的佛经
所以,扩大来说,「法」是指意识型态上的法理道理和方法,而不是专指纸本上的文字,
所以,佛经上说任何人只要说的话或文字符合佛义就都是佛法,都能学习成佛,至此,「法」都还围绕着成佛打转
所以,更扩大来说,「法」是一切符合佛教法义的方法法门和原理,是知见观念,而不限于佛经和文字
所以,再扩大来说,就是之前讲的「广义法」,可以是一切,而「法性」就是一切的原理特性
所以,最后来说,「法」不再围绕成佛打转,而是应该说,明白一切法和一切法性,因为透澈原理而不执着,所以成佛
所以,方向上不太一样了,因为心量和眼界宽广了,思维的方向也不同了
所以,法其实不会消灭,因为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法常住,这样才正确,就像佛常住不灭,就像众生也没有真正的生或死
所以,从狭义上来看,全都有生灭,肉身佛、或佛经(法),或众生(僧侣),从狭义上看都有生灭
但是,从广义实义上来看,全都不生不灭,就是「佛性」和「法性」都不生不灭

另外,从「法、报、化」三身的「法身」来看,
从狭义来说,除了佛身,「佛经」表示佛的「法身」,佛经纸本有生灭性,这法身就变成也有生灭性,所以是狭义
广义来说,「法理、法义」才是佛的「法身」,这就又可以回到前面「佛法僧」那段的探讨,回到「法性」问题
所以,最终来说,「法身」就是「法理、法义」,就是「法性」,这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特性原理本来就存在,没有生灭问题
这点如果无法明白,想想「水往低处流」,这样就能明白,也就是佛法其实不会消失,所以,「法身」不生不灭
另外,清净后的「第八识」,就是「佛性」,才是真正「法身」,「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所以,「法身」也不生不灭

所以,最终来说,从法身来看,有情的佛性和法性原理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因为佛能通达一切法性
但是,这不是说「法性」就是「佛」(如果你要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差别在于「有情」

由上面可知,其实,佛经所说深浅不一,说明的角度也不同,都是为了破除众生执着,然后逐渐明白法性
详细经文,可自行参阅:大般涅槃经、密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楞伽经、大集经、大宝积经、菩萨善戒经...等大乘经典
就像医生要明白每一种疾病的病因、原理特性
也了解每一种药物的特性原理,以及适用在哪种病症上
更要诊断清楚每一个病人的病症,才能知道用哪一种药物

同样的道理,佛菩萨能治烦恼众生病,能解救众生脱离轮回
所以,必须明白每一种烦恼的原因、因果原理、以及产生的病症现象,这就是知「烦恼性」
然后,也要了解对治每一种烦恼的解救方法,要清楚法门的原理与运用方法,这就是明白「法性」
最后,也要明白每一个众生(病人)的相异性、差异性,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这就是明白「众生性」

从原理来说,道理是守恒的,也就是「法性」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常」
从「佛性」上来看,「佛性」才是「真常」,因为「佛性」也是「法性」的一种
「佛性」是针对「有情众生」能成佛来说,是针对「有情众生」的根本来说
所以,从「有情众生」成佛来看,「法」是生灭的,变异的,适应不同众生,所以,对「成佛」和「佛性」来说,「法」性是空,是「无常」
而且众生的「众生性」也是差别的、各不相同的、变异的,所以,「有情众生」才可以透过修行改变「众生性」,
才能从「凡夫性」转为「善性」、「菩萨性」,逐渐恢复「佛性」而成佛,由此观点来看,「众生性」也是「无常」的
如果再从原理和道理上来看「凡夫性」「善性」「菩萨性」「佛性」,这些特性都有一定的原理特性,也就是「常」

所以,从不同角度、次第、层次、根器上来看,「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
也因此,不同根器众生或不同修行次第的修行者,对于「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也经常有所争执或争论
而且,不同深浅次第的经论,对于「常」或「无常」,也有不同的教法或论述
最终,必须要修行者自己逐渐修行增上,才能逐渐明白这些原理,也就是真正弄清楚「法性」原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二、要明白「法性」,要明白「法性本空」
在甚深的佛法中则更宽广无垠和升华,超越了一般世俗所认为的正邪是非对错,超越了一切对立,升华而契入「佛性」
因此,一切都是法,佛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表相认知,而是深入每个当下和一切原理特性
所以,「法性」就是指一切原理特性,而不再局限在什么是佛法和什么非佛法,而是一切都在佛法的范畴
明白了一切原理特性,心量更宽广无碍,不再执着各种表相,因此能超越六道的各种执着而成佛
明白了「法性」和「众生性」,因此能明白一切相和众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能明白六道轮回的原理和现象
也更能随顺众生的特质和习气而给予不同的方便教导,引领众生学习佛法,普渡众生,解脱轮回——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而修行者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三、要能够契入「法性原理」
如果是真正能契入「法性原理」的实修者,如果真心实修深入佛法和普渡众生,
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经、要深入经藏?读经有什么目标?要从佛经中学到什么?重点是什么?
因此,就能很简单且简短扼要(也能长篇大论)的讲出每一本佛经的「心要」和「实修方法」与「运用方法」
也就是,学习佛经,要能明白每一本佛经的用意、目的是什么?(要教导和成就何种根器?何种法门次第?成就目标为何?)
心要(心法、根本)是什么?法门是什么(有哪些戒行、禅定观行和智慧法义)?
普渡众生的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案例?(例如有哪些菩萨示现教导、有哪些故事)
对于上面说的这些,如果没有心(解脱成佛和普渡众生),就不会去想,也不会了解,当然也不会去做

如之前说过的: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如果没有心深入学习佛法、没有心普渡众生和成佛,当然就不会努力学习,就不会知道法性原理

如果真正懂法性原理,就能知道,生活中处处是佛法,
同样的道理,佛经中字字也是佛法,也是法门,就看我们有没有深入「法性」
所以,一问就能考验出来,想假也假不了,不相信?不然您可以试着讲看看,真正懂的人,自然能看出虚假
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又或者,你看到法,你会知道法的原理、法性,反之,你知道原理、法性,你也就能由原理、法性而生出法门
又或者,你看到众生相、众生的行为,你就会知道众生心(心念)、众生性(特性习惯)、众生欲(欲望),
反之,你知道众生(或某人)的众生心、众生性、众生欲,你也就能知道众生相和行为
这些,在大乘佛经中都有描述,都是实修菩萨该修学的——「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3#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5:0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8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50分钟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智不依于识。

识者。四识住处。何等四。色识住处。受想行识住处。
智者。解了四识性无所住。



识者。若识地大水火风大。
智者。识住四大法性无别。


识者。眼识色住。耳鼻舌身意识法住。
智者。内性寂灭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无有忆想。


识者。专取所缘思惟分别。
智者。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


识者。行有为法。
智者。知无为法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


识者。生住灭相。
智者。无生住灭相。


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于识。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智]不依[识]

依识者。以四识住(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处。是哪四种呢。色识住处。受、想、行识住处。
依智者。能够解了(会得道理也)四识性无所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依识者。以识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水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依智者。能够识住(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无别。

依识者。以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色住。耳识(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鼻识(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舌识(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身识(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意识(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法住(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诸法中,故称法住)。
依智者。能够内性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没有忆想。

依识者。专取所缘,进行思惟分别。
依智者。能够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

依识者。行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依智者。能够了知无为法(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

依识者。以生住灭相(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
依智者。能够无生住灭相(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这就名为依智不依于识。

注解:
【四识住】:(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见俱舍论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谓成就此静虑现行随行遍行遍随行动转解行。故名为住。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佛学词典》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为四大种之略称。又称四界;界,即梵语 dha^tu 之意译。佛教之元素说,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即:(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梵 pr!thivi^-dha^tu,巴 pat!havi^-maha^-bhu^ta)。(二)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梵 ab-dha^tu,巴 a^po-maha^-bhu^ta)。(三)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梵 tejo-dha^tu,巴 tejo-maha^-bhu^ta)。(四)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梵 va^yu-dha^tu,巴 vayo-maha^-bhu^ta)。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又四大种之“大”,意即广大,具有下列三义:(一)四大种之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二)四大种之形相广大,如大山、大海、大火、大风等,故有“相大”之义。(三)四大种之事用广大,如水、火、风三灾及任持大地之地大等,故有“用大”之义。而四大种之“种”,则以此四大为一切色法所依之性,具有能生、因等义,如父母为子女所依,然父母亦具有能生之因,故称为种;而由四大所产生(造)之物质(如五根、五境等),与四大之关系,如同亲子,而各自独立存在。元素之四大,因为具有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故称能造之色。FROM:【佛光大辞典】

【识住】: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参见:四识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眼识】:(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鼻识】:(术语)六识之一。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舌识】:(术语)六识之一。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识】: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触境有地、水、火、风、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十一种。复次,关于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即胜义根)所依之大种是否为身识所缘,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举出两种说法,一说五色根不可触,故不发身识,因而所依之大种于现在亦无发身识之义;一说身根所依之大种极为邻近,故不能发身识,其他色根之大种则皆得为身识之所识。又身根所依之大种,为其他身识所缘之境,故亦得名为身识之所识。此外,系属于欲界之身识,通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在色界初禅,身识与修所断之烦恼相应,摄于有覆无记;在无色界,以无所依之根成就,故不生身识。(识身足论卷三、卷六、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参见:大种)878、“五识”1209)p3019FROM:【佛光大辞典】

【意识】:(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泛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住】:<一>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诸法中,故称法住。(大般若经卷三六○)((参见:法性)3358、“真如”4197)
 <二>(1723~1800)日本新义真言宗大和长谷寺之第三十二世。大和石上郡人。字智幢。十六岁随快范上人剃发。于法隆寺学律仪,后登丰山,师事无等、亲快等诸师。复游历诸国。著作颇多,有大日经玉振钞十卷、摄八转义五卷、补八啭义一卷、略八啭义一卷、十句义记二卷等三十余卷。(法住僧正传)p3349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法】:(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相】:(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依[智]不依[识]有何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识】【智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识】?
识这个字, 有时候是指第六识, 有时候指第八识

例如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边的识指第八识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识】:(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n^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识】: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外境明了分别,叫做识。唯识论说:“识谓了别。”又说:“识以了境为自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识了别对境本体,分别思维各自所缘之心。总指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身。        《佛学词典》

【识】:梵语 vijn~a^na,巴利语 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 citta,巴同)、意(梵 mano,巴同)、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梵 vijn~apti,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著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著,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FROM:【佛光大辞典】

综上学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理解

上述佛经讲依[识],这里的[识],都不是第九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或称第六识)等称为「(前)六识」,
「第七识」称为「末那识」,「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第九识」称为「菴摩罗识」
(另外,佛经中常见的「心」「意」「识」则分别指「第八识」「第七识」「(前)六识」,这些常见于探讨甚深心法的经文中)
——「灵魂」与「神识」
阿赖耶识有善恶种子, 解深密经说~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清净了就变成所谓的第九识~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请见楞严经)——[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第九识](庵摩罗识)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二、[识]、[心识]的作用
佛教相信「有情众生」在累世生死轮回过程中,存在某个不生不灭的「识」,
那就是「第八识-阿赖耶」或「第九识」(就是清净后的阿赖耶),但是「前六识」会因为生死轮回而生灭
所以,佛教常说「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但是因为被无明杂染所覆盖,所以称为「阿赖耶」
而由不清净的「第八识阿赖耶」掌控生死轮回的一切,随着心中的污染而幻化一切——「灵魂」与「神识」
其实每个人白天也是随时都产生类似的心识作用,
只是着迷的是生活中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世俗表相,因此而堕入累世轮回的状态
不论是现实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或死亡中阴状态,
全都随着心识作用而变化或显现,甚至决定众生的轮回去处
所以不论哪种状态中,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梦境解说]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佛弟子应该要知道~[相由心生]
由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无明种子而生形成种种幻相和梦境——[梦的案例之一]自己的心识作用

相关学习
[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快速了解中阴身投胎情况!什么情况不可以入胎?入胎的条件?入胎前在想什么?
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
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
佛经告诉我们怀胎十月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人生死之由来
依经论如何看待神识

三、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
智慧就是明白法界(宇宙)真相,对法界有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对一切现象没有疑惑——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什么是智慧?
简单说,古人说的「兵不血刃」就是一种可能的展现
仔细来说,智慧必须具备仁心,要仁爱,可能并非某方面专业,但却也必定聪明
重要的是能提供各生命或群族在生存、发展、共和、提升、进化各方面有更好的选择与结果
而这往往对于生命和世界都要有更深的透彻与了解,才能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以佛教来说,佛才是真正的觉者,才具备大智慧
因为佛陀完全明白因果与轮回,知道生命轮回与解脱的正确方向,所以佛陀才具备真正智慧
所谓『仁者无敌』,这是因为这才是生命提升的正确方向
而一般人或学者,如果不明白因果与轮回,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不明白什么叫「智慧」
那往往无法明白『仁者无敌』的意义,更无法相信『仁者会无敌』
而其实,因果与轮回并不是迷信,而是宇宙中深奥的法则与规矩
世俗的聪明因此无法明白,因为深入生命与法界原理的范畴是属于智慧
而学佛和修行就是在学习深入智慧——聪明与智慧的差别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因缘和次第的众生,给予深浅不同的引导和启发——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
真正的大智慧(佛),在完全明白,没有烦恼的情况下,
自然就在禅定中(因为完全明白没有烦恼,所以自在安定)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四、[智慧]的作用
以[慧]力来让自己随时思维正法觉照实相破除世俗虚妄——[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慧]就是由佛经的义理和心法次第修持,逐渐让我们真心体会正智
1.例如:以惭愧忏悔心的心法修持来说
由心法修持的惭愧忏悔心,藉由感动的案例,运用[四正勤]增广
然后思维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如果能真正发起,而逐渐深心明白惭愧忏悔心
能真正将心比心,这样就会有谦卑心和感恩心,对众生就会有同情心同理心
这样自然我们对于各种现象就不会起贪瞋痴
2.又例如:以[实相觉照心]来说,
对于法界实相的明白,就会深入不二心,就不会对各种事相起执着——[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慧]就是因为有智慧,所以对于世间的各种事情,
都能知道原因和原理,能明白因果,能明白事情原委
因为知道因缘果,不被事相迷惑,
所以就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乱生气,
就不会怪罪众生,而能体谅众生,
甚至知道解决的方法,而能开导众生
这就是智慧的殊胜——[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欲望和烦恼如何转为菩提呢?
就是透过上面这些话这样的理解,这就是[智慧]

这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慧观],就是[智慧思维觉照]

透过这样的了解,然后就能发觉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帮助改善我们的人生——[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五、如何增长[智慧]?
最简单的智慧获得方式就是听闻,所以叫做闻慧
也就是学习佛陀和圣人的知见和智慧,这样自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慧从何来?

智慧从正确的知见而来
佛陀教导的就是法界中最正确的知见
按照佛陀的教导,就能增长智慧
所以大家要多读经,了解经义,就能增长智慧——[略说]众生求福慧,福慧从哪来?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主题

5176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214

[精进勋章]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3: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0 13:17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义不依语。

语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说。
义者。解出世法无文字相。

语者。若说布施调伏拥护。
义者。知施戒忍入于平等。


语者。称说生死。
义者。知生死无性。


语者。说涅槃味。
义者。知涅槃无性。


语者。若说诸乘随所安止。
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


语者。若说诸舍。
义者。三种清净。


语者。说身口意受持净戒功德威仪。
义者。了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


语者。若说忍辱断除恚怒贡高憍慢。
义者。了达诸法得无生忍。


语者。若说勤行一切善根。
义者。安住精进无有终始。


语者。若说诸禅解脱三昧三摩跋提。
义者。知灭尽定。


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
义者。知是慧义不可宣说。


语者。说三十七助道之法。
义者。正知修行诸助道法能证于果。


语者。说苦集道谛。
义者。证于灭谛。


语者。说无明根本乃至生缘老死。
义者。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语者。说助定慧法。
义者。明解脱智。


语者。说贪恚痴。
义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脱。


语者。脱障碍法。
义者。得无碍解脱。


语者。称说三宝无量功德。
义者。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无为相。


语者。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菩提功德。
义者。以一念慧觉一切法。


舍利弗。举要言之。
能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为语。
知诸文字不可宣说是名为义。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义]不依[语]

依语者。可能会针对入世法(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而进行演说。
依义者。能解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而不执着文字(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相。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进行调伏,获得拥护。
依义者。能了达布施、持戒、忍辱,入于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

依语者。会称说生死(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
依义者。能了达生死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味(爱乐于正法而产生殊妙之味,称为法味,或禅味)。
依义者。能了达涅槃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乘(亦即指佛陀之教法)而随所安止,不再往前。
依义者。能善知诸乘入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之智门(谓诸佛自利之德。为“悲门”之对称。诸佛万德可分别为悲智二门,其中,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舍(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
依义者。能三种清净(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嗔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依语者。会演说身口意受持净戒(清净之戒行也)之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依义者。能了达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清净之戒行也)。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忍辱而断除恚怒、贡高、憍慢。
依义者。能了达诸法,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一切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依义者。能安住精进而无有终始。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禅解脱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三摩跋提(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
依义者。能了知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依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
依义者。能了知是慧义(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不可宣说。

依语者。会演说三十七助道(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支)之法。
依义者。能正知修行诸助道法能证于果。

依语者。会演说苦集道谛(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
依义者。能证于灭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依语者。会演说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根本乃至生缘老死(谓彼彼有情。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说名生。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肢体斑黑。衰退闇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说名老。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殒逝。说名死。如是老死。缘生故起。是名生缘老死)。
依义者。能了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依语者。会演说助益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之法。
依义者。能明白解脱智(永断二障的究竟鉴察力。意指一切种智)。

依语者。会演说贪、恚、痴。
依义者。能解不善根(三界诸烦恼之中,欲界五部有三种不善之根,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三烦恼,其性唯不善,能生起、资养一切不善之法,故称不善根)即是解脱。

依语者。会脱离障碍之法。
依义者。能证得无碍解脱。

依语者。会称说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无量功德。
依义者。能了达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是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相。

依语者。会演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菩提功德。
依义者。能以一念慧,觉一切法。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简要言之。
能演说八万四千法聚,这名为依[语]。
了知诸文字不可宣说,这名为依[义]。

注解:
【入世法】: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文字】:(杂名)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法华玄义五曰:“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言语文字皆解脱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梵语 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貝*親])、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 da^napati,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与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达嚫)5677)p1901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味】: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根所受用之境。乃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味之种类,诸说有异,如品类足论卷一,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法蕴足论卷十,分味为根、茎、枝、叶、花、果、食、饮、诸酒、苦、酢、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顺舍等十八种。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将味分为甘、醋(又作酢、酸)、咸、辛、苦、淡等六味。六味之外另加涩、不了,称为八味;六味中,若除去淡味,则为五味。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以上述之三味、六味,再加俱生、和合、变异等成为十二种味。此外,攒摇牛乳而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之分别。须弥山之七内海,及净土之浴地等,其水有甘、冷、软等八味。具足多种之好味,称百味之饮食。又爱乐于正法而产生殊妙之味,称为法味,或禅味。于涅槃悟境所具足之常、乐、我、净四德,可开演为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等,此称八功德水,又称八味水。
 另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载,佛陀说法之顺序,由广说至要略可分为五阶段,乃以牛乳之乳、酪等五味比喻层层进阶之境界。天台宗则将释尊一代之教说,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等五时,以之配合乳、酪等五味,阐释佛陀说法之顺序与内容。(顺正理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五时八教)1132)p3110 FROM:【佛光大辞典】

【乘】: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 FROM:【佛光大辞典】

【智门】:谓诸佛自利之德。为“悲门”之对称。诸佛万德可分别为悲智二门,其中,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p5022 FROM:【佛光大辞典】

【舍】: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2、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种清净】:(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嗔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又指在佛前礼拜读经。日本指一般朝夕之课诵行持;此时之仪式作法称为勤式,勤式每因宗派不同而互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条)p5395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如来十力之一。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如来有十种智力,其中,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谓如来如实了知一切静虑解脱次第深浅之力。((参见:十力)361)p631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跋提】:(术语)(参见:三摩地及三摩钵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钵底】: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静虑及下三无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有顶地则仅有味等至与净等至。
 有关三摩钵底与三摩地(等持)之差别,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中列举数种说法,有说等持以一物为体,等至以五蕴为体。有说等持为一刹那,等至则相续。有说诸等持即等至,而等至非是等持,如无想等至、灭尽等至即属之。有说亦有等持非是等至,如不定心相应等持即属之。又依俱舍论光记卷六所载,三摩地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等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于境,故称等持。三摩钵底则通于有心定与无心定二种,唯在定,不通于散。此外,亦有说三摩钵底即禅定之异名者。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中,于三摩钵底略举境、众类、对治、随用、随引、由事等六种体类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十地经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七、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瑜伽论略纂卷一、卷五)((参见:三昧)580、“正受”1989)p673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义】:(术语)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无量寿经上曰:“愍念众生,问此慧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十七助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支。        《佛学词典》

【四谛】: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灭谛】:梵语 nirodha-satya,巴利语 nirodha-sacca。全称灭圣谛(梵 nirodha^rya-satya)。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又诸论书对灭谛之诠释颇有出入:(一)法蕴足论卷六谓灭谛即为涅槃。(二)集异门足论卷六谓择灭无为即是灭谛。(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举出两种说法:(1)认为灭尽四谛中之“集”即为灭谛,如譬喻论师及分别论者皆如此主张。(2)认为灭尽“苦”及“集”始可称为灭谛,如说一切有部之大论师妙音(梵 Ghos!a)及如是说者皆主张之。(四)三无性论卷上以七真如中之清净真如配上灭谛,而谓“惑”之灭尽即是灭或灭谛。(五)四谛论卷三分别灭谛品认为“爱”之灭尽为有余涅槃,“苦”之灭尽为无余涅槃。(六)据成实论卷十一灭谛初立假名品之说,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即是灭谛。(七)辩中边论卷中则就遍、依、圆等“唯识三性”来区别三种灭谛,即:(1)以遍计所执之自性不生,称为自性灭。(2)由各种外在因缘而生起(依他起)之二取(见取、戒禁取)不生,称为二取灭。(3)以真如之本性寂灭,称为本性灭。(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大智度论卷十九、解脱道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四谛)1840)p5510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缘老死】:谓彼彼有情。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说名生。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肢体斑黑。衰退闇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说名老。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殒逝。说名死。如是老死。缘生故起。是名生缘老死。
  复次大因缘经中。尊者庆喜问佛。老死为有缘不。佛言有缘。此缘谓生。广说乃至。若无有生。鱼鸟蛇蝎。那伽药叉部多。食香诸天人等。无足二足。多足异类。彼彼有情。于彼彼聚。所有老死。为得有不。不也世尊。若全无生。为可施设有老死不。不也世尊。是故庆喜。老死皆以生为其缘。是名生缘老死。如是老死。生为缘。生为依。生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故名生缘老死。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智】:永断二障的究竟鉴察力。意指一切种智。

【不善根】:梵语 akus/ala-mu^la。三界诸烦恼之中,欲界五部有三种不善之根,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三烦恼,其性唯不善,能生起、资养一切不善之法,故称不善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二载,三烦恼具有五义,故独立为不善根。五义即:(一)通于五部,(二)遍在六识,(三)是随眠性,(四)能起粗恶之身业、语业,(五)作断善根牢强加行。(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四十一)((参见:善根)4888)p9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依[义]不依[语]有何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表法]与[心法]的不同

一、什么是[表法]?什么是[心法]?
[表法]就是用戒律来告诉你不可以吃肉,不然会有因果报应
那你就要遵守戒律,用忍(六度中的忍辱)的方式来抗拒吃肉的念头
又例如以要求打坐姿势的方式来学习禅定,由外而内

[心法]就是用(告诉您)正确的知见和观念以及观想方式来保持正观和清净自在
就是让心慈悲和清净安定,自然就会不想吃肉
禅定的方式也是如此,由内观而外,心清净光明,外在就会合乎表法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佛法是心法
依照众生因缘次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和过程,这就是表法
——什么是相由心生?

二、[表法]与[心法]不同的作用
[表法]就是由表相来规范
[心法]就是以心来引导和转化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一切表法都在引导不同众生逐渐契入心法,就是逐渐入佛种智——什么是相由心生?

修行其实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表法上来精进增上修行次第

三、[表法]与[心法]的不同走向
以[九品往生]来说
[上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心法(发心和深法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菩萨果位
[中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表法(戒律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小乘果位
[下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信的业重(为恶但忏悔生信)众生,往生后大都在花苞中
详情请参阅[观无量寿佛经]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不过实修心法并不会比学表法来的轻松
因为一切因果障难都是来自于自心
实修心法就是正视挑战自己的妄心
所以心法实修的考验也是挺辛苦了
不过确实比较直接了,不用在表相上打转


佛菩萨慈悲,善知识慈悲,老师慈悲
一直都在教导我们学习修行佛法心法
我们定要好好学,好好修,珍惜感恩
因为众生根器因缘业障不同,
如果不是过去世曾经修持深法而且累世修菩萨行深入一切法门
通常一般众生今生初学佛都只是学习一般佛法的表法,
而不知道心法或不明白心法的原理和修持,可能一生都仅在表法上打转
而且许多佛弟子虽然皈依了,可能连基础的老实修行都谈不上,浑浑噩噩过一生——[浅谈]心法修持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5-29 15:19 , Processed in 0.1309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