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慧慈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已完成]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金刚经〉的习经记录帖

[复制链接]

1331

主题

8360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85

[禅定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2: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19 15:45 编辑

(本次学习:5楼 共用时1.5小时以上)

三、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学习解说]:

佛告诉须菩提,诸菩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或卵生、或胎生、或湿生、或化生,或有色、或无色、或有想、或无想、或非有想非无想,我都令它们入于无余涅槃(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虽然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际上无有众生得灭度。为什么实际上无有众生得灭度呢?须菩提,因为菩萨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是真正的菩萨  

==============

[学习笔记]:

接着经文继续思维,为什么菩萨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呢?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因为菩萨想要逐渐修成佛果,就要学习破相,进入无相(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可捉摸,无可执著,不见一法 - 【佛光大辞典】)(末学理解:不二,不分别执着,随缘生灭)才行

而我人众生寿者相则是分别执着心,妄心不除无法得证,心有分别执着就会相由心生,随缘显现相应的境相,而无法见到真实或实相

那么,什么是法界真(实)相呢,下面节录 《佛光大辞典》的解说:

“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1,关于“(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这是说色身是业力障碍下的果报身,不是真实(正)的我,真我是佛性,【「佛性」才是「真我」】!

可是【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2,“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人相和众生相也是同理,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不过都是暂时受报的因果业报身而已,然而众生佛性平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3,“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众生因为执着色身是我,所以就会同时执着当下的寿命

可是色身寿命往往长短不一,这也说明众生福报有所差别

但是无论长寿短寿,只要没证果和成佛,终要堕入轮回继续受报无有出期

所以与累世轮回相比,执着当下短暂的生命毫无意义

要知道佛性不生不灭!因此我们唯有精进修行,唯有证果和成佛,才能见到真实,才是真正自利利他!


名词解释:

【破相三昧】
又作无相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可捉摸,无可执著,不见一法之三昧。(大智度论卷四十七)p423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相】
<一>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住、异、灭等四相。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四本相。属心不相应行法。
 (一)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说:据发智论卷二、大毗娑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虽由于因缘力,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然瞬间即灭,而成为过去位。此种成为过去位之现象,称为落谢、谢灭。此生灭变迁之有为法,流转于未来、现在、过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3)异(梵 anyatha^tva),又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4)灭(梵 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即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四者,称为随相、小相。相对于此,生、住、异、灭则称本相、大相。盖有为法之生成,必须具有九法,即法之自体,及四本相、四随相,此九法同时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于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随相之作用,则仅及于各个之本相一法,称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续而永无差误。
 有部主张刹那生灭,故四相于一刹那间俱有,亦即六因、四缘之因缘和合时,当生起生相乃至灭相。然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就上记之四相而称为刹那有为相、细有为相、胜义谛有为相;反之,就一期相续有为相,称为分位有为相、粗有为相、世俗谛有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壮之住相、诸根衰损之老相、死时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称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华经卷一序品、顺正理论卷十三、阿毗达磨显宗记卷七)
 (二)小乘经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五等载,经部就诸法之相续而假立四相,故主张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过未有体、四相实有说,并驳斥于生相之外,藉因缘而生起诸法之说,谓诸法之生起非仅藉因缘力。
 (三)小乘其余诸部之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八载,譬喻者谓四相假立;分别论者谓四相无为;法密部以生、住、异等前三相谓有为,以灭相谓无为;相似相续沙门谓色之四相为色,心之四相为心;正量部则以色法为一期相续,声、香、味、触等心、心所法为刹那生灭;法上部、贤胄部、犊子部、密林山部等说法与正量部相同,惟其内容不详。(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卷七、成实论卷七不相应行品、二十唯识述记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说: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法相宗亦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然有部主张未来有体,遂以生相为未来,灭相为现在。
 (五)三论宗之说:仅立生、住、灭 三相。谓万物皆各有其有为相。(十二门论观相门)
 (六)大乘起信论卷中之说:为显示始觉还灭之分齐,而将不觉流转门之顺序寄与四相。即于三细六粗之九相中,以业相寄与生相,以见相、境相、智相、相续相寄与住相,以执取相、计名字相寄与异相,以起业相寄与灭相,依此而显示其粗细之相。
 (七)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1)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相称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3)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我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4)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此外,中观学派则以不生不灭总破一切法,认为所谓生灭者,均系虚妄分别,为戏论之产物。((参见:有为)2445 )
 <二>对有为法之四种观相。(一)自性相,观有为法其自性之相,对境如翳,能见如星,识体如灯,皆瞬息幻灭。(二)著所住味相,对所依住之器世间味著之相,此为颠倒之见著于颠倒之境,故观其如幻。(三)随顺过失相,随顺无常身、苦受等过失之相,故观其毕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随顺出离相,观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所有,如梦、如电、如云,而随顺无我之出离道。(金刚般若论卷下、金刚经疏论纂卷下、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七)
 <三>指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p173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余涅槃】
梵语 nirupadhis/es!a-nirva^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二十一、卷八十六、成唯识论卷十)((参见:有余涅槃)2459)p51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主题

8360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85

[禅定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0:58:05 | 只看该作者

二、须菩提尊者代众生向佛请法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从座而起,袒露右肩,右膝着地,恭敬合掌对佛说:希有,世尊,您能够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无上菩提心,应该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心?

佛说:善哉,善哉!须菩提!如你所说,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要仔细听,现在就为你解说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无上菩提心,应当这样安住,这样降伏妄心

须菩提对佛说:非常期待您为我们解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主题

8360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85

[禅定勋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0:57:2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学习:3楼~4楼 共用时2小时)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学习解说]:

如是我闻(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在一起,那时,世尊到了斋饭的时候,穿好袈裟,手中托着钵进入舍卫国,然后按照顺序次第乞食,之后回到住处,吃过斋饭后,收好袈裟和钵,再将脚后清洗干净后,铺好法座坐在上面

=============

[学习笔记]:

经中有个学习要点: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依序托钵而乞食”

尤其身为实修者,在修行过程中,“藉此行,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

由此可知,平等心是学佛修行不可缺少的正向心念,能帮助我们消除分别对立等种种凡夫妄念,进而由浅入深契入真心佛性

例如,
以[平等心]来说,[平等不二]这就是很深的佛法了 —— [略说]发心不同,对心法的领会不同,所以修行的次第和深浅也不同

而且,佛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也讲到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相貌就是表相,依此修行就能见真,就能逐渐显露真心 —— 真心还是妄心

因此,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
就是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不二心
就是种种正面的心念 ——
[略说]为什么常说众生根器因缘不同,所以成就或果报不同?

名词解释:

【次第乞食】
巴利语 sapada^naca^rin。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即不择贫富,依序托钵而乞食。修行者藉此行,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十诵律卷十一)((参见:十二头陀行)346)p2465 FROM:【佛光大辞典】

【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分卫。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行事钞下三曰:“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又“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法集经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于是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我闻】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主题

8360

帖子

3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30885

[禅定勋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 10:0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6-19 16:08 编辑

习经目录:

《金刚经》

一、介绍法会地点及与会人员

二、须菩提尊者代众生向佛请法

三、大乘法的真正宗旨

四、不住相布施所得福德不可思量

五、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六、具足善根者能生实信

七、无所得,无所说

八、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九、一相无相

十、实无庄严净土

十一、法施胜过财施

十二、尊重正教

十三、如法受持

十四、离相寂灭

十五、持经功德

十六、能净业障

十七、究竟无我

十八、一体同观

十九、法界通化

二十、离色离相

二十一、非说所说

二十二、无法可得

二十三、净心行善

二十四、福智无比

二十五、化无所化

二十六、法身非相

二十七、无断无灭

二十八、不贪不受

二十九、威仪寂静

三十、一合相

三十一、知见不生

三十二、应化非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7-3 15:04 , Processed in 0.0588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