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7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1:1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3 14:39 编辑

食肉者堕阿鼻地狱,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用时 3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佛告迦叶:

「一切众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断善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受佛教者,不听饮酒。」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汝解我意!一切众生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饮酒者,或君不识臣,或臣不识君,或父不识子,或子不识父,或兄不识弟,或弟不识兄,或姊不识妹,或妹不识姊,或夫不识妻,或妻不识夫,或师不识弟子,或弟子不识师,或不识内外眷属。善男子!现前颠倒,何况未来。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佛陀告诉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

「一切众生如果修善根(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一者,不伤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不守规矩也);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给众生乐叫做慈)。像这样的人能不断善根。」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如佛所说,接受佛陀教导者,不听饮酒。」

佛陀告诉迦叶:「善哉,善哉,你能理解我意!一切众生不饮酒者,是我真子(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于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则非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

善男子!饮酒者,或君不识臣,或臣不识君,或父不识子,或子不识父,或兄不识弟,或弟不识兄,或姊不识妹,或妹不识姊,或夫不识妻,或妻不识夫,或师不识弟子,或弟子不识师,或不识内外眷属。善男子!现前就已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何况未来。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能够得以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注解:
【迦叶】:亦称摩诃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头陀第一”著称。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之不现,故亦名饮光。在灵山会上,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禅宗之初祖。生平修头陀行,遵佛嘱于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佛出世时,传佛僧伽梨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放逸】:(术语)唯识论二十随烦恼之一。不守规矩也。大乘义章二曰:“离善方便名放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术语)(参见:大慈大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慈大悲】:伟大的慈心和悲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真子】:(术语)如来之真子,谓诸菩萨也。是于法信顺堪绍佛业者。又真实之行解由佛口而生,依正法而生,故云真子。涅槃经一曰:“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胜鬘宝窟下曰:“真子者,于法信顺,堪绍佛业,故名真子。又行解非妄名真,从佛口生,从正法故,名如来真子。又摄论意,佛子有五义:一以信心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禅为体,四以忍为乳,五以佛为父。又如无量义经以诸佛为父,方等经以诸佛为母,生菩萨子。”大日经疏一曰:“以从如来种性生,从佛身语意生,故曰真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颠倒】: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言:「善男子!汝好谛听、谛听!

舍婆提国有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八万罗汉围绕井住,汲水饮之,即便昏醉,不识如来。尔时如来为诸罗汉演说法要,是诸罗汉既闻法已,酒便得醒,来至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修道得四道果,何故今日不识?』

如来、佛告诸善男子:「舍婆提国有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汝今饮水以便昏醉,我今为汝除却颠倒。

吾今见汝生恐惧心。吉盘陀女为人受苦,堕锯床地狱,锯此女身作其百段,吹令微尘,还复聚合,受形讫竟。身长三尺,颜色青黑,头上无毛,两耳闭塞。复无两目,亦无鼻孔,下唇蹇哆,手无十指,脚无两足。皆由沽酒,岂况饮之。

虽先饮酒,又乃发露,心生重悔,如怀惭愧,又莫更饮。譬如有人身遇重病,乃值良师斋药涂之,因药得差。忏悔之人亦复如是,心生重悔,又莫更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诸大众言:「善男子!你等好好谛听(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谛听!

舍婆提国有一位吉盘陀女,为人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钗梳落在井中,八万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围绕井住,汲水饮之,随即便昏醉,而不识如来。这时如来为诸罗汉演说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这些诸罗汉既闻法之后,酒便得醒,来至佛所,对佛陀说:『世尊,我等现今修道已证得四道(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果,为何今日不识呢?』

如来、佛告诉诸善男子:「舍婆提国有一位吉盘陀女,为人沽酒,钗梳落在井中,你们如今因为饮水,所以便昏醉,我现在为你等除却颠倒。

我现今见你等生恐惧心。吉盘陀女为人受苦,堕入锯床地狱,锯此女身作其百段,吹令微尘,还复聚合,受形讫竟。身长三尺,颜色青黑,头上无毛,两耳闭塞。复无两目,亦无鼻孔,下唇蹇哆,手无十指,脚无两足。皆是因为沽酒,更何况饮之。

虽然先前饮酒,但已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心生重悔,如怀惭愧,不要再饮。譬如有人身遇重病,然后值遇到良师,斋药涂之,因药能得以康复。忏悔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心生重悔,今后不再作,便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解:
【谛听】: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百度)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参见:阿罗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要】:佛法的精华要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道】:(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证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p516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受五戒者、若受二百五十戒者、若受威仪具足戒者、若受戒者,不听饮酒,饮酒者犯波罗提木叉罪。比丘、比丘尼若犯此者,即入地狱;若凡夫人,犯突吉罗罪,八万劫中入于地狱。」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诸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若受持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者、若受持二百五十戒(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单堕九十条,提舍尼四条,众学一百条,灭诤七)者、若受持威仪具足(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戒者、若受戒(领受佛戒)者,不听饮酒,饮酒者犯波罗提木叉(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罪。比丘、比丘尼若犯此者,即入地狱;若凡夫人,犯突吉罗(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罪,八万劫中入于地狱。」

注解:
【五戒】:(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百五十戒】: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单堕九十条,提舍尼四条,众学一百条,灭诤七条。惟依各部派所传之不同律藏,各部派戒条之数亦略有出入。然大体皆以二百五十条为基本之数。p194FROM:【佛光大辞典】

【威仪具足】:威仪具足者,谓菩萨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受戒】:领受佛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提木叉】:梵语 pra^timoks!a 或 pratimoks!a,巴利语 pa^timokkha 或 pa^t!imokkha。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钵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梵 pramukha,巴 pamukha)者,故称波罗提木叉。若持戒则能远离惑业之系缚,得无漏清净智,系世间诸学中之最上者,故有无等学之誉,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于诸光明,日光为王;于诸山中,须弥为最;一切世间学,波罗提木叉为最;(中略)佛以无等学而制。”又戒律能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亦称随顺解脱。
 此戒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此外,戒本即收集诸戒法之条目而成,系比丘于半月布萨日忏悔所用,若犯戒者,则于此日由上座比丘诵戒条,复于僧众前发露忏悔。(大般涅槃经卷下、毗婆尸佛经卷下、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参见:别解脱律仪)2806)p3444FROM:【佛光大辞典】

【突吉罗】:梵语 dus!kr!ta,巴利语 dukkat!a。戒律之罪名。即恶作恶语等诸轻罪。又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几理多、独柯多。意译为恶作、小过、轻垢、越毗尼。为五篇之一,六聚戒之一,乃一切轻罪之总称。于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属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此外,式叉迦罗尼(梵 s/iks!a^karaN!i^ya)亦为突吉罗之异称,即学、应学、应当学之意。据唐代法砺之四分律疏卷六本载,突吉罗系就防患未然而命名,式叉迦罗尼则为对治已犯戒之情形而命名;两者名称虽不同,而实为一事。此罪很轻,只须对一人(故作之时)或对自己责心忏悔(非故作之时)。善见律毗婆沙卷九分八种突吉罗:(一)方便突吉罗,(二)共相突吉罗,(三)重物突吉罗,(四)非钱突吉罗,(五)毗尼突吉罗,(六)知突吉罗,(七)白突吉罗,(八)闻突吉罗。另于大乘戒中,凡杀生戒等重禁之外的其余诸罪均属突吉罗罪,例如菩萨地持经卷五所举之四十二种突吉罗、优婆塞五戒威仪经所举之三十八种突吉罗、菩萨善戒经(一卷)所举之五十种失意罪、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所举之四十四种恶作罪、梵网经卷下所举之四十八种轻垢罪等均属之。(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五、四分律卷五十九)((参见:律)3789)p392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酒亦无命,如来何故诫酒为苦?」

佛告迦叶:「舍婆提国有鸯崛魔罗,饮酒醉乱,淫匿其母,杀戮其父。其母复与外人共通,持刀害之,是故今日诫酒为苦。」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酒也没有命,如来为什么要诫酒为苦呢?」

佛陀告诉迦叶:「舍婆提国有鸯崛魔罗,饮酒醉乱,淫匿其母,杀戮其父。其母后来又与外人共通,持刀害之,所以今日诫酒为苦。」

注解:
【鸯崛魔罗尊者《指月录》】:未出家时。外道受教。为憍尸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为花冠。已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杀母取指。时佛在灵山。以天眼观之。乃作沙门。在鸯崛前。鸯崛遂释母欲杀佛。佛徐行。鸯崛急行。追之不及。乃唤曰。瞿昙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鸯崛闻之。心忽开悟。遂弃刃投佛出家。FROM:【《禅宗语录辞典》 【宋·释普济 撰】V1.31】

-- [经文] --

尔时世尊告迦叶菩萨言:

「佛子!我诫诸白衣及出家等,受我戒者,不听酌酒与人,不听到酒家,不听强劝人酒,不听其人麹酿,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制心,声闻制形。

善男子!不听酌酒与比丘,若与者五百世无臂;共比丘麹酿,五百世耳聋,耳听隔绝,常不闻勿声语;比丘酒家者,五百世为哑,口不能语;强劝比丘酒者,堕截膝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纵广正等,其中力士其数五百,造其刀剑,截其两膝,强劝比丘酒者亦复如是。」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迦叶菩萨说:

「佛子!我告诫诸白衣及出家等,受持我佛戒者,不听酌酒(斟酒、喝酒)与人,不听到酒家,不听强劝人酒,不听其人麹酿,声闻弟子也是如此。菩萨摩诃萨制心,声闻制形。

善男子!不听酌酒(斟酒、喝酒)与比丘,若与者五百世无臂;共比丘麹酿,五百世耳聋,耳听隔绝,常不闻勿声语;比丘酒家者,五百世为哑,口不能语;强劝比丘酒者,堕入截膝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纵广正等,其中力士其数五百,造其刀剑,截其两膝,强劝比丘酒者都是如此。」

注解:
【酌酒】:斟酒、喝酒。(百度)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吾遗腹之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告诉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会得到什么样的罪呢?」

佛陀告诉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我遗腹之子,则非凡夫。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注解:
【大般涅槃】:梵语摩诃般涅槃那,译义摩诃为大,是赞美寂静之德,般为入,是归趣之义,涅槃为灭,是灭烦恼及身心之义,那为息,是安息之义,合之为大入灭息,简称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毕,归于圆寂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食肉者堕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万出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钮、铁衔、铁䤤,持火烧之,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又莫更食。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佛告迦叶:「一切众生食肉者断大慈种,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末学解说]

「世尊!食肉者会堕入何处地狱呢?」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会堕入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纵广正等八万出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钮、铁衔、铁䤤,持火烧之,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如果心生重悔而怀惭愧,不再食肉。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明珠威力,令浊水即为清;如同烟云除尽,月则清明,作恶如果能忏悔,也是同样的道理。」

佛陀告诉迦叶:「一切众生食肉者会断大慈种,不食肉者能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注解:
【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煮肉、炙肉、斩肉杀生之人分别几处?」

佛告迦叶:「煮肉者堕镬汤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烧之,溃溃乃沸,驱煮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

炙肉之人堕炙床地狱,纵广八万出旬,其上铁床,其下有火,持火烧之,驱炙肉之人卧之在上,肉干燋烂,受其大苦;

斩肉之人堕到碓地狱,其中力士其数五百,斩令万段,吹令微尘,还复受其大苦。」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煮肉、炙肉、斩肉杀生之人分别几处呢?」

佛陀告诉迦叶:「煮肉者会堕入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中有水,其下有火,持火烧之,溃溃乃沸,驱煮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

炙肉之人会堕入炙床地狱,纵广八万出旬,其上铁床,其下有火,持火烧之,驱炙肉之人卧之在上,肉干燋烂,受其大苦;

斩肉之人会堕入到碓地狱,其中力士其数五百,斩令万段,吹令微尘,还复受其大苦。」

注解:
【镬汤地狱】:即以锅镬煮沸汤,置罪人于其中,以惩其生前罪行之地狱。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此地狱共有十八镬,每一镬纵广皆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其内充满沸铁。有五百罗刹,以大石炭烧其铜镬,其火焰焰相承,在地狱六十日(即此娑婆世界之十二万年)而不灭。系众生毁佛戒法、杀生祠祀、为食肉焚烧山野而伤害众生、烧煮生类等所招感之果报。犯罪之人,临命终时,身心烦闷,不能禁制大小便,身体或热如汤,或冷如冰,乃萌生得大温水沐浴之念。狱卒罗刹遂化作僮仆,手擎汤瓮至罪人所,罪人见瓮,心生喜爱,气绝命终而生此镬汤中。罪人于其内,身肉消烂,唯余骨存在;即被用铁叉取出镬外,铁狗食之,呕吐在地,寻复还活;狱卒再驱捕罪人,还令入镬中。罪人因畏镬热,乃攀剑树上,骨肉断坏,还堕镬汤中。因杀生之罪,于一日一夜中有恒河沙之生死果报。罪毕乃出,生于畜生道,猪羊鸡狗短命之处,无不经历,待受身八千万年后,才生于人道。虽生人道中,仍受多病、短命之报,经无量劫后遇善知识,始能受持五戒、行六度。(正法念处经卷七、经律异相卷五十)p6908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佛告迦叶:「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

佛告迦叶:「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属肉。」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不是如来弟子,即是外道(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眷属也」。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之人即是食父母眷属之肉。」

注解:
【外道】:(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食肉者堕粪秽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

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亦复如是。

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食肉又能发露心生重悔,亦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食肉者会堕入何处地狱呢?」

佛陀告诉迦叶:「食肉者会堕入粪秽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

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也都是如此。

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前食肉,又能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心生重悔,也能发起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心。」

注解:
【发露】:谓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九上):“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p5166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破斋者堕何处地狱?」

佛告迦叶:「破斋者堕饿鬼地狱。其中饿鬼身长五百由旬,其咽如针,头如太山,手如龙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万驱。破斋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复离此地狱绕其太山,犹如绯色驱,破斋之人将背倚之,肉干燋烂受其大苦。复离此苦转形更受。善男子!若食斋讫者,或裹斋食者与父母、兄弟、君臣、师长、朋友知识,未来世中堕铁轮地狱,左腋入、右胁出,融铜灌口,若受斋食者亦复如是。」

佛言:「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实如圣教、实如圣教!」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破斋(八斋戒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若受持此戒而复违犯,即称破斋)者会堕入何处地狱?」

佛陀告诉迦叶:「破斋者会堕入饿鬼地狱。其中饿鬼身长五百由旬,其咽如针,头如太山,手如龙爪,朝食三千,暮食八百,一呼三万驱。破斋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复离此地狱绕其太山,犹如绯色驱,破斋之人将背倚之,肉干燋烂受其大苦。复离此苦转形更受。

善男子!若食斋讫者,或裹斋食者与父母、兄弟、君臣、师长、朋友知识,未来世中会堕入铁轮地狱,左腋入、右胁出,融铜灌口,若受斋食者也都是如此。」

佛陀说:「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实如圣教、实如圣教!」

注解:
【破斋】:八斋戒以不过中食之斋法为主,若受持此戒而复违犯,即称破斋。破斋之罪,必堕于地狱,或沦为龙畜。据盂兰盆经疏记卷下载,针咽之鬼,其腹大如山,然咽如针孔,即因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p4236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竹韦)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则非凡夫。善男子!不食肉者常无肉想。」

[末学解说]

迦叶菩萨对佛陀说:「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能得几所福?」

佛陀告诉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仍然也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再有这样的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竹韦)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则非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善男子!不食肉者常无肉想。」

注解:
【布施】:梵语 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貝*親])、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 da^napati,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与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达嚫)5677)p1901FROM:【佛光大辞典】

【浮图】: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意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广弘明集》卷二云(大正52·101a)︰‘浮图,或言佛陀,声相转也。译云净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也。’《祖庭事苑》卷四所载,也与佛陀同义。另外,《佛说十二游经》云(大正4·147a)︰‘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图寺、七十二讲堂、三千六百间屋、五百楼阁。’《大智度论》卷十一云(大正25·144a)︰‘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卷十六云(大正25·176b)︰‘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所说即指寺塔。又,《分别功德论》卷三也有此种用例。[参考资料] 《法苑珠林》卷三十八;《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洛阳伽蓝记》卷五;《杂宝藏经》卷五〈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佛本行集经》卷二;《弥勒来时经》;《陀罗尼集经》卷二;《梵语杂名》;《翻译名义集》卷二十。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学习这段佛经内容,主要是讲佛陀关于饮酒食肉的教导
关于食肉,清净光明专辑中有很多相关的教导,也曾学习过很多遍
所以这里,想重点针对饮酒来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在当今的社会中,饮酒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世俗习惯
以末学为例吧,之前常会外出吃饭(现在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不论是工作上的应酬,还是亲属间的聚餐,或是朋友们的聚会,没有不喝酒的
那时,包括末学自己在内也会喝酒,而且从来不认为喝酒是不对的,是不能的
后来,进入到清净光明净土中,学习佛经,学习善知识的正贴,听从老师的教导,渐渐才树立起了正知见
才知道,日常中不光食肉不可以,饮酒也是不行的
但这个知见,树立的并不坚固,为什么呢?

当时,末学通过善知识的教导知道是不能食肉的,这是因为:
简单说,以[贪][嗔][痴]三毒来说,
吃肉就是自己对肉食还有[贪恋],
另外因为[愚痴]所以不能明辨正邪,对一些说可以吃肉的邪说产生迷惑
所以吃肉的佛弟子自己已经犯了上述三毒中的两种
三毒是堕入三恶道的根源,三毒不除,终究堕入恶道

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
就是没有[慈][悲]众生,所以才会吃众生肉
另外也是没有真正发起[舍离心],才会吃众生肉
所以,没有了四无量心,您还算是发心的佛子吗?

若以[四弘愿]来说
那就是没有真正发起[断除烦恼]的宏愿,不然怎会还留下吃肉的障碍和烦恼呢
那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渡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才会吃众生肉,和众生结怨
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成就佛道]的大愿,才会贪恋肉食
没有了四弘愿,您还算是大乘佛子吗?

再者,以[戒][定][慧]来看
杀生吃肉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嘴巴上讲修行,其实是盗用佛法行苟且之事
从定来看,断除不了心中对肉食的渴望,那就是没有[定力]
从慧来看,因为破戒杀生吃肉,放纵自己而没有定力,且和众生结下累世恶缘,那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了戒定慧,那算是哪门子修行呢?

如果再从[三十七道品],或者[四正勤]或[八正道]来看
杀生吃肉都一样是不符合修行的表现
这是连基础修行都没做好了
最后由心法原理来看
1.如果您还贪恋肉食,那就是不能断欲,不能断欲就是不能断苦,不能断苦就是[定力]不足
2.如果您还执意认为可以吃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那就是没有[智慧]
如果您还有善根想要脱离轮回,那就要先守[戒],然后修[定],且改正[观念]和[知见](这就是由[闻慧]来[修慧])
如果您不是如此,而执意要吃肉
那您自己和众生共同心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共业,让您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由心法原理来看,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吃肉的因果,可以轻松的推翻邪见
所以,说可以吃肉的那些人,根本不懂心法原理,又或者已经着魔了,所以说可以吃肉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但就像佛经中迦叶菩萨问佛陀的问题:「世尊!酒也没有命,如来为什么要诫酒为苦呢?
所以,自己并不认为饮酒是必须要禁止的,所以那时的自己,能够持素,却对戒酒并不会特别坚持
回想起来,是因自己业障深重,所以那时还会有很多的饭局、应酬要末学去参加
而在自己知见并不坚固的状态下,就无法坚定的遵守这条不能饮酒的戒律

再进一步分析知见不坚固的原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是因为自己没有深入领悟明白这其中的法义原理,仅仅还是停留在文字的解说上
之后,末学读到清净光明专辑中的一篇修行感应分享【持戒感应】谈生意 VS 持酒戒,对末学影响很大
末学在之后很多次类似的饭局或应酬中,总会想起这个分享,帮助末学不断的坚固知见,持守戒律
深深的感恩佛菩萨!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感恩护法圣众!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由此,学习思维善知识的相关教导:
其实喝酒是习气,习气本来就是会造成轮回
所以究竟来说(从智慧层面来说)喝酒一定要断除的,
所以除了戒经说不能喝酒,楞严经也说要断除喝酒

再者,喝酒影响禅定,喝酒还会破坏大脑细胞,
所以从禅定上来说,喝酒也是绝对不好的

最后才是由戒律上来考量
也就是您说的喝酒会造成种种造恶业的问题
这直接看佛经就好啰,所以就不多说了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一般凡夫吃肉喝酒邪淫不守戒律肯定会堕入三恶道——吃肉喝酒是空?请看看什么是无相定?定?慧?定慧等观?该怎么修? ~大般涅槃经
真正有工夫的实证者,又哪里还会有吃肉喝酒的凡夫欲望呢?既然已经超越,又怎会受不了而要喝酒吃肉?
所以,如果自己都受不了诱惑与欲望,又如何抗拒冤亲债主的报复?又如何在死时能脱离六道轮回业力的牵引?
——喝酒吃肉的修行人是否真正「不着相」、「不执着」?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7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09: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2 14:56 编辑

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 ~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 [经文] --

譬如虚空,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虽普入一切世间,而离世间想;

虽勤度一切众生,而离众生想;

虽深知一切法,而离诸法想;

虽乐见一切佛,而离诸佛想;

虽善入种种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无所染著;

虽以无边辩才演无尽法句,而心恒住离文字法;

虽乐观察无言说法,而恒示现清净音声;

虽住一切离言法际,而恒示现种种色相;

虽教化众生,而知一切法毕竟性空;

虽勤修大悲度脱众生,而知众生界无尽无散;

虽了达法界常住不变,而以三轮调伏众生恒不休息;

虽常安住如来所住,而智慧清净,心无怖畏,分别演说种种诸法,转于法轮常不休息。

[末学解说]

譬如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能容受一切诸物,而能离有无(为有与无之并称。指存在和非存在。有,即指一切存在之物,亦指其存在之方式与型态。无,系与“有”相对称。在佛教中,若认为一切存在之物皆为一时之假相,称为假有,以其随因缘而生灭,故无固定不变之常住实体(我、自性),即无我、无自性之说;反之,若谓一切为不变之常住(实有),而永久存在,则为有见、我见。如能超越此种有见、我见,即可了知无常、无我、空等之理。然此无我、无常、空等,绝不可视为一种虚无思想,而须透彻了解其真义),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也是如此,

虽普入一切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而能离世间想;

虽勤度一切众生,而能离众生想(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

虽深知一切法,而能离诸法想;

虽乐见一切佛,而能离诸佛想;

虽善入种种三昧(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而能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无所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

虽以无边辩才演无尽法句,而能心恒住离文字法;

虽乐观察无言说法(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而能恒示现清净音声;

虽住一切离言法际,而能恒示现种种色相;

虽教化众生,而能知一切法毕竟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虽勤修大悲(悲,愍伤也。谓如来愍众生,故兴大悲心为之说法,而拔其苦也。若众生着贪爱者,为说不净;着嗔恚者,为说慈悲;乃至染着法者,说一切离染之法乐;着众苦不净而居家者,为说出离之法。如来作如是种种说者,莫不为令一切众生脱离众苦也)度脱众生,而能知众生界无尽无散;

虽了达法界常住不变,而能以三轮(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调伏众生恒不休息;

虽常安住如来所住,而能智慧清净,心没有怖畏,分别演说种种诸法,转于法轮(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常不休息。

注解:
【虚空】:虚与空。虚与空都是无的别名。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无】:1、有法和无法。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为有法;如龟毛兔角等绝对无者为无法。2、有是指常见,即固执身心为实有的邪见;无是指断见,即固执身心为断灭的邪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无】:梵语 bhava-abhava。为有与无之并称。指存在和非存在。有,即指一切存在之物,亦指其存在之方式与型态。无,系与“有”相对称。在佛教中,若认为一切存在之物皆为一时之假相,称为假有,以其随因缘而生灭,故无固定不变之常住实体(我、自性),即无我、无自性之说;反之,若谓一切为不变之常住(实有),而永久存在,则为有见、我见。如能超越此种有见、我见,即可了知无常、无我、空等之理。然此无我、无常、空等,绝不可视为一种虚无思想,而须透彻了解其真义。
 释尊在世时,每遇对此理有误解者,必灼然驳之。虚无思想被佛教置评为“虚无空见”,其与我见、有见同为执著,故皆须破除。释尊主张一切皆有亦皆无,此乃中道之说法,能破除有、无二边之执著,进而了悟实相之理。由此可知,佛教通常所谓之无,并非单纯指相对于“有”之“无”,而系指超越于有、无二边之空而论,为明示此点,佛教遂发展出一明确之体系,此即龙树(梵 Na^ga^rjuna, 150~250)之“中论”。其书直破有之思想,并昭然揭示空之真义,使人不致再将空视同虚无思想,而陷于空见与有见之谬途。如能破除一切无、有、虚无等执著,而自其中跃出者,即能得到真正解脱,而自在无碍。
 盖有、无二者,本为一法之二义,即诸法由因缘而生,确实存在,是为有;而以诸法由因缘所生,故无自性,是为无。若执著其中任何一义,皆易落于偏狭不正之见解中,故佛陀主张中道之说,以破除有、无二边之见解,如此方能体悟诸法之真实义。(杂阿含经卷十二)((参见:有)2426、“无”5068)p2444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众生想】:(术语)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FROM:【佛光大辞典】

【染著】:谓由于贪爱等烦恼,心中有所染污与执著。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八上):“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能于阴界入,离欲无染著。”又中阿含卷四十五心经(大一·七○九上):“尔时有一比丘,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谁将世间去?谁为染著?谁起自在?’”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一○·四三三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服菩提心延龄之药,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心无疲厌,亦无染著。”(长阿含卷十释提桓因问经、不退转法轮经卷二声闻辟支佛品、大智度论卷十二)p3841FROM:【佛光大辞典】

【无言说道】:(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性空】:谓众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悲,愍伤也。谓如来愍众生,故兴大悲心为之说法,而拔其苦也。若众生着贪爱者,为说不净;着嗔恚者,为说慈悲;乃至染着法者,说一切离染之法乐;着众苦不净而居家者,为说出离之法。如来作如是种种说者,莫不为令一切众生脱离众苦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轮】:(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参见:三轮相)。【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参见:轮世界)。【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参见:三轮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轮】:<一>构成器世界之风、水、金等三种轮围。(一)风轮(梵 va^yu-maN!d!ala),又作风界。器世界成立之初,由有情之共业力,依止虚空,而生于最下。(二)水轮(梵 jala-maN!d!ala),又作水界。以有情之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于风轮之上,积水而成。(三)金轮(梵 ka^n~cana-maN!d!ala),又作金性地轮、地轮、地界。由有情之业力,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以上三轮可谓佛教之宇宙开辟论,除构成器世界之三轮外,于金轮之上复有现实世界之形成。(长阿含经卷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十七、起世经卷一、大楼炭经卷一、俱舍论卷十一、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参见:大地四轮)778、“须弥山”5364)
 <二>以转轮圣王之轮宝比喻如来身口意三业之胜用。(一)神变轮,又作神通轮、身轮。乃显现神通,变化胜异之境,而今众生发心入信之神通轮。(二)教诫论,又作说法轮、口轮。即演说教法,令众生反邪入正而发心入信。(三)记心轮,又作忆念轮、意轮。佛说法时,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以上三轮,意义等同三示现、三种示导。(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三十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末)((参见:三种示导)650)
 <三>世间充满无常、不净、苦,三者如轮,回转无限,无始无终,故喻之如轮,称为无常轮、不净轮、苦轮。(阿弥陀经通赞疏序、往生要集卷一上)
 <四>全称三转法轮。系三论宗吉藏三分释尊教说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等三者。((参见:三转法轮)694)
 <五>全称三法轮。指佛之说法有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轮等三种意义。((参见:三法轮)573)
 <六>指布施时之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行布施时,若住于空观,亦即心不执著于施者(能施)、受者(所施)与施物三者,则称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三事皆空。此说以般若经为主。((参见:三轮相)680)
 <七>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从果向因之次第,可依顺序,将大日如来教化利济众生之次第分为三种,即自性轮身、正法轮身、教令轮身。((参见:三轮身)680)p679FROM:【佛光大辞典】

【法轮】:(术语)佛之说法,能摧破众生之恶,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摧山岳岩石。故谓之法轮。又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如车轮然。故譬为法轮。行宗记一上曰:“法轮者,摧业惑故。”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智度论八曰:“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同二十五曰:“佛转法轮,如转轮圣王转宝轮。(中略)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其见宝轮者诸灾恶害皆灭。遇佛法轮,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王以是轮治四天下,佛以法轮治一切世间天及人。”嘉祥法华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维摩经慧远疏曰:“名四谛以为法轮,从喻名之。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摧刚强,转下众生上升虚空。四谛如是,能摧众生恶不善法,转下众生上入圣道,故以为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这段佛经内容,末学认真学习后,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重点就是“不二”
之前也曾经学习过相关内容,但自己实际上始终都未能真正领悟明白其要义、深义
不论修行做各种功课,还是实修实证,末学对[不二]法门,总是明白又不明白
认真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恳请佛菩萨慈悲加持护念自己能够按照次第领悟

一、什么是「不二」?
[真正的不二]是指~
虽能分辨美丑和苦乐的表相,却不会堕入美丑和苦乐的执着,能知实相,不堕入虚幻
也就是不会堕入苦受中而觉得很痛苦,也不会陷入享乐的欲望中而沉迷于幻境

所以这样的觉者当然不会堕入酒色财气中,也不会堕入人生的苦难感受中
所以菩萨能入六道普渡众生而不觉苦

所以贪着酒色财气的人绝不可能是实证不二的人
举个简单容易明白的例子
就像狗会吃屎,人不会,所以狗是狗,人是人
同样的道理,所以佛菩萨是佛菩萨,众生是众生,因为众生贪着欲望
[不二]的道理就是~明白一切法与非法,了解众生的根器次第,也知道引导众生解脱的方法,但是心无挂碍, 也就是佛菩萨能分辨是非善恶正邪,知道众生堕落的习气,也知道引导众生断除习气的方法,又能心无挂碍
佛菩萨能以正确的善法引导众生,避免众生堕入恶习气中
而且对于所谓的坏人又能不厌恶不舍弃,一样平等度化众生
而不是
不分辨是非善恶和正邪,或不懂修行的次第和方便
所以学佛是需要具备[善择观]的,
要懂得明辨正邪,知道修行的次第方法
要知道[[断除第八识的贪瞋痴恶习种子,恢复光明圆满的佛性]]才能成佛
佛法的智慧是真正能引导众生解脱轮回,
有智慧有方便, 明辨是非正邪,却不取正邪, 这才是[不二]
——[不二]的探讨
实相义讲的[不二]

就是虽明辨善恶,且能知实义与方便
但是不执取[善][恶]两边,不着于[空][有]两边
就是明白一切只是过程,
所以懂修行的次第方法和原理,但是不执着在每个修行次第的阶梯上

举例来说
实修不二的人,
除了上述讲的自己不堕入恶念恶习,不堕入贪瞋痴
还要对于有恶念和恶习的人(也就是俗称做坏事的人)不会感到生气,这样叫做不执恶
同样的,对于外道或魔,
也不会感到任何不平或排斥或害怕
所以,如果还会因为世间的是非善恶或正邪,
而生气或执着或反感或恐惧,或路见不平而义愤填膺,
这样就是执着于过程的表相
所以,真正实修不二的人,了解一切只是过程的现象,
并不会因此而陷入情绪当中,而能正确的引导众生

因此,如果您已经开始深入心法实修
当我们在引导众生或家人学佛的过程
我们除了要能明辨是非善恶和正邪,
明白修行正确的次第方法和原理
更要让自己不堕入这些过程的分别和表相之中
这样才是[不二],
才是明白[是非][善恶][正邪],而不取[是非][善恶][正邪]
——光明心法进阶次第&不二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二、不二的练习方法
[不二]的练习方法就是来自于日常生活,

这就是[圆觉经]上[禅那]的修行法,就是[觉照不二],
所以[禅宗]的修行很简单,就在生活点滴中,
[六祖坛经]中的[三十六对法]就是在破除对立
——[不二]的探讨
不论[念佛][拜佛][持咒]或[诵经],或者面对世俗任何现象
只要以光明心法发起真实恢复佛性本体的心愿
祈愿诸佛法身光明引导我们自己的自性光明,而显露佛性
这样就能逐渐光明自在的面对一切世俗,而不着四相
所以平常要多练习光明心法~佛性光明观照
就能破除表相,恢复自性光明圆满,清净自在——保持不二的心,恢复正觉,虽明辨正邪,但是不取正邪

三、如何才是做到[不二]呢?

1.要能够【明辨是非,断恶修善】,但更重要的是【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

2.如果堕入到善恶、对错、是非之分当中,就会【只要有争执和怨念,僵持不下,就容易因为这种执念而日后命终堕入恶道

3.为什么要超越善恶、对错、是非之分呢?因为:

所谓的善恶和对错或是非,还是会因为不同众生或立场不同,或不同修行次第,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因此也不同
所以,各种自以为的善,可能并非真正的真善,是非对错也容易因为立场和方向不同而变样
例如:狗有狗的认知,鬼有鬼的认知,人有人的善恶认知(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同),天人则有天人的标准

之所以僵持自己所认为的善恶或对错,其实只是自己以为的而已,众生会随自己的认知,因次第不同而堕入或投生到相对应的轮回中
只有不断提升高度和广度,提升至佛的观念次第,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因此,如果无法接纳各种不同的认知而更深入思维进而提升智慧,那就不可能明白众生性,也不可能提升次第而解脱成佛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4.这样才是做到[不二]

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7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11:0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2 15:20 编辑

云何为菩萨不退住? 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云何为菩萨不退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坚固不退


何者为十?所谓:
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什么是菩萨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
此菩萨闻十种法,而能坚固不退。

是哪十种法呢?就是:

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无菩萨行,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有菩萨修行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佛智(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闻三世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

这些即为菩萨所闻十种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祸。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p2635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出离】:梵语 nais!kramya,巴利语 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大一·九上):“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谓十波罗蜜之说,其中之第六即出离波罗蜜(巴 nekkhamma-pa^ramita^)。(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显扬圣教论卷五、俱舍论卷十)p1563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大法。何者为十?所谓:

说一即多、
说多即一、
文随于义、
义随于文、
非有即有、
有即非有、
无相即相、
相即无相、
无性即性、
性即无性。


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大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说一即多(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则无二乃至十,故此一即二乃至十。二乃至十以一为本数,使得成就,一之外别无自体,故一十相即。就此以喻,约法而言,举一尘,则一切佛土悉在其中,如一毛孔含摄四大海水。又如一月当空,千江映影,对月即为一,对影则为多,一多无碍,相即相融)、
说多即一、
文随于义、
义随于文、
非有(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缘生法,只有假相,无有实体)即有、
有即非有、
无相(无形相之意)即相(有形相之意)、
相即无相、
无性(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即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
性即无性。

为什么呢?因为想要令其增进,对于一切法善能出离(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有所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即能够自己开解(了解道理也),不由他教之故。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即多多即一】:(术语)(参见:一即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即十】:一,表示唯一、单一、个体;十,指多数或满数、整体。一即多,乃一多相即之意。此为华严宗所立。若以一为本数,离一则无二乃至十,故此一即二乃至十。二乃至十以一为本数,使得成就,一之外别无自体,故一十相即。就此以喻,约法而言,举一尘,则一切佛土悉在其中,如一毛孔含摄四大海水。又如一月当空,千江映影,对月即为一,对影则为多,一多无碍,相即相融。p55FROM:【佛光大辞典】

【一即十】:一与十融为一体的意思。一为本数,没有一便没有二至十,所以一而十,十而一。例如:一尘为主,一切佛土,都在其中,又一念为主,无量之时劫,亦尽在其中是。这种一即是多的意义,便是大陀罗尼缘起之法门,为华严之极谈。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非有】:不是有的有,因一切之有都是缘生法,只有假相,无有实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相】:<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FROM:【佛光大辞典】

【有相】:梵语 sa^ka^ra。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据大乘起信论、大日经卷七等所举,有相,系指差别有形之事相。又具有生灭迁流之相者,亦称有相,又称有为法。另据法华经玄义卷十上载,以“有”之理得道者,若将其分为十地等之阶级差别,以显示其功德行相者,亦称为有相。此外,如观世俗之事相差别,称为有相观;修种种善事万行,称为有相善;明示位置,设立清净形像之净土,称为有相士等等,皆系以事相之差别,而对无相之平等称为有相者。
 有相、无相二者,一般多以有相为浅义,无相为深义,然在密教中,则认为有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浅略之有相,谓凡夫所知之色心等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极易了知。(二)深秘之有相,谓一切法的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此即以三密瑜伽之事相,作为深秘之有相之意。(大日经疏卷一)((参见:有相无相)2437、“无相”5103)p2436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有性】:具有出离解脱之性,称为有性;而无出离解脱之性,惟乐欲生死,不欣求出离,称为无性。无性即指“一阐提”,关于“一阐提”能否成佛之说,各宗派有不同之见解。(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圆觉经)((参见:一阐提)85)p2432 FROM:【佛光大辞典】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这段佛经主要是讲:

一、如何能获得菩萨不退住,即在十种情境下能够于佛法中心不退转,分别为:
闻有佛、无佛时;闻有法、无法闻有菩萨、无菩萨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

二、如何能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对所闻法,自己开解,不由他教,分别为:
说一即多、说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于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重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做到不退转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1.为什么修行会退转、懈怠、产生退心?
如是因,如是果
如果是追求世俗利益,这样的发心往往得到利益后,就懈怠了
一个人会求福(求治病求财求子女求婚姻...),代表今生的福报本来就不够
如果丰衣足食还会念佛诵经求佛菩萨吗?
所以求福的人往往满愿后就懈怠了,又因为今生福报本来就不多
所以福报很快就享尽,苦报马上就现前,
又因为对佛法不透彻,当然就没有智慧明白人生问题
——[辨正解析]为什么学佛多年却没有改善生活,智慧也没有增长,对人生也不透彻?
经常有一些佛弟子学佛一阵子就开始退心了,又或者读经没感觉了
(末学自己身边有这些案例, 刚好看到论坛也有人发问)

其实, 这和发心发愿有关系, 在许多佛经都有说到深心和大愿心

一般人一开始学佛都是为了改善家庭和自己的经济和情感或疾病问题
等到问题改善解决了, 就会失去学佛的重心
这是因为发心不够大,多以己利为目标, 或者只读少数佛经, 所以容易停滞
——[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1.首先以众生自己内在来说
这是自己累世业障太重,第八识累积的无明种子深厚
没有智慧显露清净自性,而让懈怠懒散的习气现行,黑暗郁结的思维情绪浮现


这种情况如果自己不能察觉,又或者虽然知道却又放纵习气,
这样会逐渐累积恶因缘形成恶业果报,就看恶业现前吃苦的时候能不能醒悟了
这种众生通常就是意志力薄弱的众生,可能多从恶道来,例如畜生道,所以意志力薄弱
这要特别小心,因为愚痴久了会更愚痴,所以不要让自己随便被打败
一直自怨自艾是没用的,一定要自己振作起来

通常,这要有善知识在旁要求警惕才能改善,如果能有师父严厉教导才不会浪费人生

除了上面自己的习气显现的原因

2.另外,由楞严经我们知道娑婆世界中有各种灾变,经文如下
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

遇到这些灾变,天气异常的时候,例如特别闷热,或者磁场怪异
这时候就会令人疲倦提不起精神丧失精神意志力
所以这是其中的一种外在影响


3.另外一种外在影响,就是非人干扰,关于非人干扰的经文相当多
这也会影响人的身心状态,造成懈怠懒散不愿意精进修行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其实大多数的初学者对因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容易怀疑或退心——[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2.退转的影响
修行的过程难免遇到生活上苦难或佛法上的考验
对于一些考验和教导, 如果不能以法忍心通过考核
而反却生起厌烦心懈怠心悲苦心叛逆心或恶心
相由心生,由这些负面心态就会牵动累世恶业因缘而卷起累世因果
那就可能使自己因此而堕入苦报现前的状态——[心法解析]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3.如何能不退转?
大菩萨以成佛和普渡众生为目的,
大菩萨发四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所以,不会退心,不会失去学佛的真正重心, 这就是大菩萨和一般人初发心以及发愿的不同

所以大菩萨会
随时注意自己的贪瞋痴, 因此能够随时与佛经相应, 有所体会
随时关怀众生, 依照众生根器, 给予方便救度, 所以随时对于法门有更深的体会
随时提高自己对修学佛经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经藏, 融会贯通, 实际运用在自度度人上面
随时以成就佛道为第一目标, 所以孜孜不倦

因此, 佛弟子学佛的过程中, 要不断检视自己的发心, 不断的修正, 迈向深心和大愿心
例如可以普贤十大愿为根本愿, 这也是诸佛成佛的共愿, 请参普贤行愿品
最重要是落实——[解答]为什么学佛或读经会失去感觉?
要提起精神好好努力,做个有志气的人
把种种修行方法都落实,这样就不会被外在所干扰
尤其要逐渐修持三昧定力,这样就能安住三昧中,不会受到干扰

此外,要清楚的认识到轮回的可怕,所以自己要有坚决的决心脱离轮回才行
所以发愿应该要发大愿,就是决心成佛,不要只求世俗果报
如果能发起大愿,才能真正逐渐解脱轮回而成佛
——[略说]为什么念佛诵经没动力很懒散,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宁愿吃苦,宁愿受恶报,也不愿再做恶业
先有这样的决心,就算吃苦或受之前的恶报也无怨无悔,这样才正确
用这样的心态过真实的人生,然后清净心念佛诵经——[解析]为什么初学者学佛遇到人生困难,所求没有马上满愿?

您可以选择信任和安忍来度过难关
但也可能选择怀疑和放纵而堕入困境

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顺逆都是好因缘,都能让人成长
只是有些人要花更多时间,且经历更多苦难罢了
这关键就在于您自己什么时候能反省和忏悔

所以,为什么要定课?
因为每日定课所训练的定力,可以帮助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保持安忍
以避免引发负面观念和习气而卷起更多负面后果
这样就帮助您顺利通过考验,顺利降伏自己累世的负面习气
通过这样的考核,修行才能往下面一个阶段——[心法解析]修行不退转的关键:安忍心

如果能趁早修行且真正消业(消除粗重甚至细微的负面习气),这样年老比较不容易退转
不然,年老后退转的很多,面临死亡那刻退转的更多,因为这时候更难突破累世黑业
所以,修行应该趁早,更应该兢兢业业,不要懈怠
虽然可以依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但是,自己如果不努力,心力不足,恶业黑业过多过大,也是难与佛相应而往生净土的
虽然念佛往生是最容易的方便法门,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点本钱,又造一堆恶业拖累,想往生也难

所以,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不付出而白吃的,想解脱还是要趁早努力才好
尤其,如果真有菩萨心,真想普渡众生,那更是要好好努力, 不要空口白话或假借佛法和修行而欺世盗名,这罪业可不小
——趁早修行,才能避免「业障现前」而退转&如何突破业障?

相关学习
如何学佛[不退转]?

[诸经辑要]若真佛弟子,请依教奉行,必能超越困难,成就修行而不退转

若有归依弥勒菩萨者。当知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让您不退转的经,也是最简单的经,一切佛护念您的经~ 佛说阿弥陀经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7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09:4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10 13:08 编辑

云何为菩萨[正心住]?如何[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 ~ 华严经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云何为菩萨正心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心定不动。

何者为十?所谓:
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什么是菩萨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此菩萨闻十种法,而能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是哪十种法呢?就是:
闻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毁佛,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量(对无量之语。谓事物之有限极也)、无量(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为烦恼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中,心定(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不动;

这些即为菩萨所闻十种法。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定】:<一>四种定(欲、精进、心、慧)之一,四神足之一。集注心使得一境性之禅定。解脱道论卷二(大三二·四○七下):“依心修得,谓为心定。”((参见:四神足)1751)
 <二>(1944~   )台湾云林人,俗姓石。别号慧熙。民国五十七年(1968)于佛光山出家,五十八年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中国文化大学印度研究所毕业,历任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书记、宜兰县佛教支会理事、台湾省佛教分会理事、私立普门中学董事、高雄县佛教支会理事、佛光山宗务委员会人事处主任。现任马来西亚鹤鸣寺住持。此外,短篇之弘法文字,散见于觉世、普门杂志。p1401FROM:【佛光大辞典】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祸。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佛所具足之种种功德(十八不共法),均称佛法。故知,广义而言,“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上记之外,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乃至于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然狭义而言,则一般所说之佛法多指佛所说之教法。(杂阿含经卷二十、法华经序品、金刚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四)p2635FROM:【佛光大辞典】

【赞佛】:赞叹称扬佛之功德。又作叹佛。据释氏要览卷中载,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之功德,胜于以衣服、卧具、医药、饮食、敷具等供养辟支佛达百岁之功德。p6974FROM:【佛光大辞典】

【有量】:(术语)对无量之语。谓事物之有限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量】:(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同上末曰:“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泛尔言无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垢】:<一>梵语 vigata-mala。垢(梵 mala),为烦恼(梵 kles/a)之异称,指污秽心之垢物;无垢,指离烦恼之清净。又作无漏。烦恼有多种,如贪、嗔、痴之三垢,恼、害、恨、谄、诳、憍之六垢等,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六十华严经卷五十七、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参见:清净)4667)
 <二>梵语 nirmala。即无垢者。为“如来”之同义语。
 <三>释尊时代之印度婆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曾与兄弟四人等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收割已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无垢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无垢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已”;第四亦置团于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趋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杂宝藏经卷四)p5099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

一切法无相、
一切法无体、
一切法不可修、
一切法无所有、
一切法无真实、
一切法空、
一切法无性、
一切法如幻、
一切法如梦、
一切法无分别。


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此菩萨应劝学十法。是哪十种呢?就是:

一切法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一切法无体(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一切法不可修、
一切法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
一切法无真实、
一切法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一切法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一切法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
一切法如梦(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
一切法无分别。

为什么呢?因为想要令其心不断的再增进,获得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有所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即能够自己开解(了解道理也),不由他教之故。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体】:(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有】:又叫做无所得,空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如幻】: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FROM:【佛光大辞典】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梦】:(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世法无实体如梦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以是故言如梦。”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所修行之功德善根,只有向前,不会再退后和转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FROM:【佛光大辞典】

【闻法】:又作听法、闻经。谓听闻佛之教法。凡从佛直接闻法、从高僧闻法、从经典闻法等,均通称为闻法。闻法乃信教入道之第一步,非易期得,诸经论多说闻法为世间难事,故称为闻法难,由闻法所得之智慧,称作闻慧;系三慧(闻、思、修)之一。有关闻法之功德利益,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列举心生欢喜、随所思惟等三十二种,毗尼母经卷六列举生信心、因信心欢喜等九种。(无量寿经卷下、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旧华严经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参见:三慧)670、“四难”1851)p5899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主要是讲:

一、如何能获得菩萨正心住(心相与佛相同),即在十种情境下能够于佛法中心定不动,分别为:
闻赞佛、毁佛时;闻赞法、毁法时;闻赞菩萨、毁菩萨时;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时;闻说众生有量、无量时;闻说众生有垢、无垢时;闻说众生易度、难度时;闻说法界有量、无量时;闻说法界有成、有坏时;闻说法界若有、若无时。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1.什么是定?
[定]就是自己能随时念佛持咒或入观照而不受影响,自在安定——[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定」就是置心一处而不动,一般来说,就是所谓「止观」的「止」,就是佛经上的「奢摩他」(这是梵语名称),就是止静、寂静——「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若住众生平等智中。是名为定。
[心行平等][性相平等][毕竟平等][发行平等]。是名为定。
住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诸法等。是名为定。
如定等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如是等定,则等于空。等于空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如空等者,则无相等。无相等者,则无愿等。无愿等者,则无作等。无作等者,则众生等。众生等者,则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为定。
自心等故,他心亦等。是名为定。
——[行菩萨道]如何修学禅定?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2.定的作用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修定,好好落实佛法定课,产生安定的力量——[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有[定力]就能克服欲望习气的问题
有定力就能理智面对问题,而不会情绪化引起更大问题,或陷入情绪而无法自拔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以[定]力来让自己随时保持正观禅定清净自在——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3.如何增长定力?
[定力]的修行
一样也是透过深入经藏,依照佛经上的教导,来明白如何修[定]
这些可以运用[拜佛][念佛][持咒][诵经],配合观照的各种次第和原理来实修(这点以前发过很多帖子了)
接下来就是透过规划定课或运用各种机会,实际不断的练习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所以平常要多念佛持咒拜佛诵经,这样就会得定
所以每天最好都能实修定课,
例如,每天念[心经]和[大悲咒]各21-108遍,或[念佛][持短咒]1-3万,或拜佛108-300拜
这样修行就会越来越好,会增长定力和功德
就能解决日常任何问题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定:这要精进实修+心法次第三昧观照修行,心定就不烦躁——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多拜佛念佛,多思维反观自照,慢慢定力就会变好
要有[法忍心]坚固修法的信心和恒心——[略说]如何静坐(打坐)?如何静坐才不会出问题?
行法上(就是实际的修行方法),可以透过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敲木鱼)、经行、打坐等等来达成,方式很多。——「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更多细节的原理可参考
瑜伽师地论:[奢摩他]九种心住

4.什么是禅定?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简单说,禅是禅,定是定,禅和定是两回事,只不过常摆在一起
虽然禅是禅,定是定,但是,因为一般人不明白,不同种类的修行人观念也不同
所以,经常把「禅」当作「禅定」,把「禅定」当作「定」

其实,禅是指观念,定是指安定
禅定就是指透过观念来达到身心安定

以禅宗来说,禅是专指佛法上的不二正观,禅就是觉,就是观念上的通达,因为通达而定,才叫作禅定
关于禅,可以详阅楞伽经上的说明和分类

定则不一定指佛法上的定,定的方式很多,也有次第程度和是否圆满究竟上的差别
简单说可能有:佛定,菩萨定,缘觉罗汉定,天人外道定,凡夫定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唯。舍利弗。菩萨若知一切众生烦恼乱心。是故修集诸禅定法。助成住心。
舍利弗。如是众生烦恼心乱。菩萨于中。善修聚集助成禅定。令此禅定住平等心。是名菩萨修行禅定。
——[行菩萨道]如何修学禅定? ~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5.禅定的作用
透过这些净观的方法来达到禅定的状态,
这时候妄心消除,佛性的圆满功德就会逐渐显露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因为佛心显露,所以当下业障逐渐清净
所以就能让身心转为清净,原本身心的业障痛苦就会逐渐消失
所以常保持清净心就能让自己身心状态保持健康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举例来说,人类都需要睡眠和饮食,以此来维生,这是最正常的人类观念
不过,后来人类也发现,冬眠不需要饮食也可长期维生,又例如太空旅行的维生装置,也可以不透过饮食长期维生(虽然有维生的营养液)
而事实上,定就是比人类高级的生命型态的维生方式,是透过精神观照而维持身心安定的方式

按照外星科学来说,人类算是很不进步的生命型态
按照佛法来说,地球的人类是五浊恶世业障深重的众生
因为地球人类对种种物欲的执着,所以这种生命型态就是靠睡眠和吃东西来维生
如果是比较高级的生命,就是靠「定」来维持身心状态
而且禅定在外表上也不一定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或任何型态
因为这些不被愚痴的人类所理解,所以说禅定是超科学,超乎人类科学和想像
所以,像佛菩萨这样的超高级生命型态(超高级有情众生),就是随时保持在各种高级禅定上
而且因为物以类聚或科学不足和身心能力不足,地球人类通常看不到不同维度众生或外星生命型态或佛菩萨
一方面是人类能力不足,一方面是佛菩萨也不是以人类所能理解的生命型态存在着

所以,睡眠是一种习气,而不是唯一的休息方式,饮食也是如此
透过禅定,就能调整身心状态,也能破除种种苦受,甚至决定投生或往生的去处
如果我们能改变观念,消除恶习,以佛法的观念取代世俗人类的观念,这样就能逐渐提升生命型态
——禅定的超科学佛法原理

6.禅定的方式
禅定的方式深浅次第各有不同,简略来说大略有几个方式
就是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第一种,就是置心一处(取静),(这只是最初浅的奢摩他,其实甚深的奢摩他如同禅那)
例如,持名念佛,或观鼻(不做生灭义理观照,只是置心一处,不做观想)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安静的地方(通俗一般来说就是安静的地方打坐),
比较熟悉后,地方吵不吵闹是没差别的(随处一刹那的时间都能运用,不限定要坐)

再者,就是透过观想忆想,转妄心为清净心,讲白一点就是幻想,这也是神通法
例如,观无量寿经中的观想法,或者慈心三昧的修法,或者所谓光明定,
又或者诵经随闻入观(观想置身法会现场)
初学者一开始可能需要闭起眼睛,又或者先观像来加强印象,熟练后张开眼睛也没问题
场地姿势也没有限制,随处都行

另外,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7.如何修行禅定?
想修禅定要有善知识教导,也要先做到基础修行,更要有完整健全的知识
所以要先由佛经学习正确的方法,按部就班增上,才不会出问题
以佛法来说,不论[大乘][小乘]或[在家][出家],
是一定要先[持戒]才能修[禅定]的,因为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这在末学的帖子中讲过很多次了,您可以多搜索就会明白)
所以[菩萨道][六度]的顺序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初地菩萨]到[六地菩萨]的主修也分别是这六项,这参考[华严经十地品]就会知道
如果是[小乘解脱道]来说,更是注重[戒律],因为只是自度,不需要普渡众生的方便
[解脱道]注重自己解脱,所以更是要断除一切行为和心念的杂染
[菩萨道]则注重[发起大乘心普渡众生]和[不退转],所以有种种方便
[解脱道]观察[不净][无常][苦],以[出离]和[厌世]为发心
[菩萨道]则是[广大包容][光明圆满法界],特别注重[大乘发心]
相较下,[解脱道]是比较刻苦的,但是[菩萨道]发心更大更超越一切苦
所以想要修行禅定,不论大小乘必定都要先降低或断除[凡夫恶心]和[世俗心]
不然,[打坐]或[观想]的过程,就容易因为[恶劣心]或[世俗心],而引发种种幻境,甚至引来外在非人鬼神的干扰或魔扰
所以,佛经上教导的[解脱道比丘],都是持戒,舍弃一切,自己在野外安静处修禅定的
[解脱道]的重点就是要舍弃一切,[菩萨道]的重点则是发起普渡众生的心
菩萨道行者,不论[在家]或[出家],也都是要由基础修行做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出家人]因为舍弃家庭和世俗,所以才有条件比较快速学习[禅定]——[略说实修事前须知]戒律与禅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念
经中说,业重众生不能先学「禅定净观」和「智慧法门」,应该先修「拜佛忏悔」
也就是应该先虚心接受佛法,真正信佛信因果,接受佛陀的正知见,忏悔自己世俗知见的错谬
透过拜忏,逐渐消除自己的种种贪着狂性恶性等贪嗔痴业障后,才能学习禅定和智慧法门
(这个业障,于内包含自己心中贪着世俗和对真理的叛逆的种种恶性,于外就是种种损友或错误知见以及因果报应的干扰)
修学禅定之前,除了应该先拜忏消除重罪业障,还应该先阅读「楞严经」,弄清楚修定过程的种种干扰现象
才能避免自己走向邪途或产生严重的身心疾病
如果确定修行目标,应该先皈依并好好受持五戒,多拜忏多念佛多持咒,多阅读基础佛经,多行善布施,多忍辱修行,
以「四正勤」减少贪嗔痴妄想,用正确的观念和心态消除黑暗面的心念思想和行为
这样就能逐渐减少粗重的业障,成为正道人,这样才有日后修定的资粮,才能减少恶报和干扰
然后学习更深入的正确佛法观念,破除「金刚经」讲的「四相」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寿命)相),认识「楞严经」中讲的50阴魔
这样日后修定才能减少或避免干扰,或面对干扰如如不动而破除干扰
——初学者修行应先明白「戒」「定」「慧」修行渐次,避免错误和意外的后果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
问题只在于每个当下您有没有把方法给用上,
有没有随时利用时机练习
所有[妄心][贪瞋痴][无明][欲望]生起的时候都可以练习禅定,
例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察觉怒气,这时候可以练习禅定
感觉冷的时候,感觉热的时候,蚊子叮咬(痒)的时候,肚子饿的时候,男女欲望来的时候
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意见冲突的时候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昏沉的时候,浮躁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拥有神通的时候
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以上种种情况都是练习禅定觉观的好时机,而且也有各种不同对治的方法
一般人因为把上述的种种情况当作正常,因为生为人,所以自然的视为正常
所以,毫无警觉,不知道随时都应该保持禅定,又或者放纵自己,没有随时练习禅定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二、如何能对所闻法,自己开解,不由他教。即对一切法这样去学习思维,分别为:
无相、无体、不可修、无所有、无真实、空、无性、如幻、如梦、无分别。

由此,学习思维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法性本空」

所以,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而修行者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

补充说明(2013.9.13  13:00):
因为「法」这个字涵义很广很深,所以,再次说明,以补先前的不足

除了之前所说,「法」这个字,可以再从「佛、法、僧」三宝和「法、报、化」三身来谈论

之前谈「法」和「法性」,是从「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和「广义(含狭义)」「因缘」的方向来谈
所以,广义上,「法」可以泛指一切物质、法门、方法(含法、非法),「法性」则是指物质或法门方法的原理特性
狭义来说,法则是指一切法门、方法(正法、邪法),甚至更狭义只指「正法」,而一般佛门所说的正法就是「佛法」

另外,之前说「法性空」,这是从「因缘」上来说,是针对有情成佛的佛性真常来说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如果从「实义」来说,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因缘」只是方便说,这就是从「佛性」和「真常」上来看
而如果又从「法」本身来看,如果是指道理原理,那么,「法性」其实也是不会消失的,就是「原理」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从「佛、法、僧」三宝来看,
这个「法」,最最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佛经」,佛经是物质,有生灭性,「成佛」要靠「佛经」
但是,扩大点来说,就是指佛陀讲过的话,或甚至十方世界都有佛传法,「成佛」靠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当时传的佛经
所以,扩大来说,「法」是指意识型态上的法理道理和方法,而不是专指纸本上的文字,
所以,佛经上说任何人只要说的话或文字符合佛义就都是佛法,都能学习成佛,至此,「法」都还围绕着成佛打转
所以,更扩大来说,「法」是一切符合佛教法义的方法法门和原理,是知见观念,而不限于佛经和文字
所以,再扩大来说,就是之前讲的「广义法」,可以是一切,而「法性」就是一切的原理特性
所以,最后来说,「法」不再围绕成佛打转,而是应该说,明白一切法和一切法性,因为透澈原理而不执着,所以成佛
所以,方向上不太一样了,因为心量和眼界宽广了,思维的方向也不同了
所以,法其实不会消灭,因为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法常住,这样才正确,就像佛常住不灭,就像众生也没有真正的生或死
所以,从狭义上来看,全都有生灭,肉身佛、或佛经(法),或众生(僧侣),从狭义上看都有生灭
但是,从广义实义上来看,全都不生不灭,就是「佛性」和「法性」都不生不灭

另外,从「法、报、化」三身的「法身」来看,
从狭义来说,除了佛身,「佛经」表示佛的「法身」,佛经纸本有生灭性,这法身就变成也有生灭性,所以是狭义
广义来说,「法理、法义」才是佛的「法身」,这就又可以回到前面「佛法僧」那段的探讨,回到「法性」问题
所以,最终来说,「法身」就是「法理、法义」,就是「法性」,这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特性原理本来就存在,没有生灭问题
这点如果无法明白,想想「水往低处流」,这样就能明白,也就是佛法其实不会消失,所以,「法身」不生不灭
另外,清净后的「第八识」,就是「佛性」,才是真正「法身」,「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所以,「法身」也不生不灭

所以,最终来说,从法身来看,有情的佛性和法性原理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因为佛能通达一切法性
但是,这不是说「法性」就是「佛」(如果你要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差别在于「有情」

由上面可知,其实,佛经所说深浅不一,说明的角度也不同,都是为了破除众生执着,然后逐渐明白法性
详细经文,可自行参阅:大般涅槃经、密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楞伽经、大集经、大宝积经、菩萨善戒经...等大乘经典——「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其实,这就像我们平常看到飞机或搭乘飞机,
但是,我们并不了解飞机的操作方式,也不明白飞机的构造和制造方法,
如果我们想要晋升为驾驶、或制造的工程师、或设计研究人员,来造福人群,
那么,我们就要学习飞机的操作方式、飞机的结构、材料特性、制造方法和飞行原理。

同样的道理,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所以,为什么能「拈花微笑」?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能见性、能与佛以心印心,而会心一笑。
这有点类似「茶道」中「品茶」的禅理,其实,不仅是品茶,「拈花」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能逐渐从心法的修行中明白法性原理,就不仅是茶和花,而是能见一切性,这就是「禅」,
而「禅」(这个禅并不是指禅定,可详阅「楞伽经」四种禅)就是指一切性,
所以,由「禅」就能契入「不二」「中道」的甚深佛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心才是根本!『定慧(能正确超越六道的知见和观念)等观』才能超越轮回!(可详阅「大般涅槃经」)
所以,经上才说:「法亦当舍,何况非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凡事「二分法」而不明就里(VS不明究理),这样就不容易客观,也无法明白事情的真相。
所以,想明白佛法,也是要深入经藏,明白不同次第的修行和原理,才能逐渐通达和圆满。
(不明就里:这是成语,就是不知道内情
不明究理:虽不是成语,但是中文字很有学问,也不是说是错误,意思是说没有分析深究道理和原理)

反之,如果自己没有明白各种不同次第的法性原理,往往容易执持经中文字而误解或错解经义
又或往往执持一边、一方或一法,受一非余(只接受或受持一法而排斥或毁谤其他自己无法明白的法门、或认为是非法)
所以,「华严经」上讲:「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在粗浅的佛法教导中,会区分「法」和「非法」,教导众生明辨正邪,断恶修善以消除「恶性」
明白了是非善恶,逐渐戒除恶习而能投生善道或天道,不再堕入三恶道

但是,在甚深的佛法中则更宽广无垠和升华,超越了一般世俗所认为的正邪是非对错,超越了一切对立,升华而契入「佛性」
因此,一切都是法,佛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表相认知,而是深入每个当下和一切原理特性
所以,「法性」就是指一切原理特性,而不再局限在什么是佛法和什么非佛法,而是一切都在佛法的范畴
明白了一切原理特性,心量更宽广无碍,不再执着各种表相,因此能超越六道的各种执着而成佛
——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佛后来才说自己未曾说过一法,这就是要佛弟子和众生摆脱「文字相」的束缚,才能真正以「心」证道,才能增上修行次第
就像,我们要从这级阶梯往上爬,那么脚也要离开这层阶梯,不然怎么爬上去呢?就是该舍则舍!

所以,如果能站在这个原则之上,那么就容易跳脱表法、表相、文字相上的执持、执迷与诤论
如果能由「佛心」、「佛性」为准,不仅能破除迷障和执障,也能以「佛心」依「众生心」而生万法。
也就是「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所以,「佛心」和「佛性」才是根本。

那么,「佛心」和「佛性」如何显露呢?
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就是先断恶修善,然后自净其意,就是透过心法的定慧观行,转凡心为佛心,这就是佛的教导,这就是佛教。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许多修行上的初学者,或心量狭隘的修行者,总是喜欢询问或寻求最简单容易的法门
其实,烦恼无尽,法门当然就无量,烦恼不同,对治的法门就不同,烦恼有深浅,法门当然也有深浅
所以,哪来一个最简单容易又能对治一切众生一切烦恼和不同深浅的究竟法门呢?
就算有这种法门,或一般人以为就是「念佛法门」,但是,其实,就算是法门的表相表法相同,
但是实修过程中,随着修行者次第深浅的不同,其中法门的心法和深浅次第也是不同的
必定会随着修行者的根器因缘和次第,而存在不同的根本心法,或甚至表法的
所以,同样是「念佛」,有「持名」,或「忆念」,或「观相」,或「观想」,或「实相」等种种不同方法和心法
又例如:不同佛菩萨虽有各自本愿和法门,但是,对于不同众生和烦恼以及一切法和法性原理都是能通达的,所以能普渡众生
因此,如果真正想成佛,那么必定要明白一切众生性和烦恼,就要明白一切法和法性,
那么就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不应该再有所排斥
——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7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9 16:3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9 16:40 编辑

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是菩萨示现, 阿难要当佛的侍者也非普通人 ~ 四十华严(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四十华严(善财童子53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经文] --

摩耶夫人。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是故常为诸菩萨母。[末学解说]

[末学解说]

摩耶夫人(意译大幻化、大术、妙。即释尊之生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梵 Kapilavastu)净饭王(梵 S/uddhodana)之妃。临产前依时俗返回娘家待产,途中于其父天臂城(梵 Devadaha)主须菩提(梵 Subhu^ti)之别宫蓝毗尼园(梵 Lumbini)休息时,生下释尊。七日后逝世。据传其死后生于忉利天(梵 Tra^yastrim!s/a,欲界六天之第二),释尊曾于某夏,升至忉利天,为其母说法)。告诉善财(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说。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所以常为诸菩萨之母。

注解:
【摩耶夫人】:摩耶,梵名 Maha^ma^ya^,巴利名同,又作摩诃摩耶、摩诃摩邪,意译大幻化、大术、妙。即释尊之生母。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梵 Kapilavastu)净饭王(梵 S/uddhodana)之妃。临产前依时俗返回娘家待产,途中于其父天臂城(梵 Devadaha)主须菩提(梵 Subhu^ti)之别宫蓝毗尼园(梵 Lumbini)休息时,生下释尊。七日后逝世。据传其死后生于忉利天(梵 Tra^yastrim!s/a,欲界六天之第二),释尊曾于某夏,升至忉利天,为其母说法。(杂阿含经卷十九、中阿含经卷八未曾有法、长阿含卷四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修行本起经卷上降身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五贤劫王种品、卷八树下诞生品、众许摩诃帝经卷三)p6073FROM:【佛光大辞典】

【善财】:(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为五十三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参见:通俗编。参照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脱门】:得入解脱境界之门,即称解脱门;乃指脱离三界之苦而令得悟之门。此外,空、无相、无愿等三种禅定,为通往涅槃之门户,故亦称为解脱门。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二九·一四九下):“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大乘义章卷二(大四四·四八九上):“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p560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如我于此阎浮提中。迦毗罗城净饭王家。右胁而生悉达太子。现不思议广大庄严。菩萨受生自在神变。如是乃至。

尽此世界海。所有一切毗卢遮那如来住最后身。示现诞生自在神变。我皆一一而为其母。彼诸菩萨皆入我身。右胁而生。成一切智。[末学解说]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同我在这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中。迦毗罗城净饭王(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家。右胁(又作右胁卧、右胁师子卧、师子卧、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正规卧法)而生悉达太子(悉达汉义为净饭。释迦牟尼为净饭王之子,故称悉达太子)。示现不可思议广大庄严(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菩萨受生自在神变。如是乃至。

穷尽此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所有一切毗卢遮那如来(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住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示现诞生自在神变。我皆一一而为其母。彼诸菩萨皆入我身。右胁而生。成就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

注解:
【阎浮提】: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因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净饭王】:(人名)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名义集三曰:“首图驮那S/uddhodana,此云净饭或云白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右胁】:又作右胁卧、右胁师子卧、师子卧、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正规卧法。印度以来,佛教徒一般皆采用此一卧法,而禁止左胁卧(淫欲相)、仰身卧(属阿修罗之业)、伏卧(属饿鬼之业)等卧法。(中阿含卷二十长老上尊睡眠经、长阿含卷三游行经)p1616FROM:【佛光大辞典】

【悉达太子】:悉达汉义为净饭。释迦牟尼为净饭王之子,故称悉达太子。《佛学词典》

【庄严】: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也就是美好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界海】:即十佛摄化之诸种世界。为“国土海”之对称。据华严五教章卷三载,世界海有三类,即:(一)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又作莲华藏世界、华藏界。相当于十佛之境界,系就“证入生”之位而言。(二)三千界外十重世界海,又作界外十重世界海、十重世界。相当于地上菩萨之境界,系就“解行生”之位而言。(三)无量杂类世界海,又作杂类世界。即以须弥山形,乃至众生形等遍满法界、彼此无碍之世界,系就“见闻生”之位而言。又于上记三种世界海中,关于杂类世界之形类,新旧华严经各举出九种(旧华严)与二十种(新华严)之多。(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新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参见:国土海世界海)4431)p1521FROM:【佛光大辞典】

【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最后身】: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
针对这段佛经,善知识教导:
看到有佛友在讨论阿难和佛陀的因缘
其实,不读大经往往不明白佛菩萨不可思议处

下面以佛的母亲为例,来解释阿难的情况
其实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是菩萨示现
而阿难要当佛的侍者也是要有大因缘,绝非普通人 (佛经中有讨论当佛侍者的资格)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不论是摩耶夫人,或是阿难,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在诸世界中,无量劫中,常与诸佛在一起
学习善知识教导
诸佛在成佛以前,因地(因就是相对于果,地就是阶段、位阶)修行的时候
都要发起「普贤十愿」(入普贤心),依照「普贤十愿」来修行(修普贤行),才能逐渐成佛

「普贤十愿」其中之一就是「常随佛学」,就是恒常跟随十方诸佛学习佛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或许,和别人相比,我们并不聪明,进步的速度比别人慢
而且自己确实也如《地藏经》所说「累世的无明愚痴业障深重」!

但是,就像「阿难尊者」一样,只要紧紧的跟住佛陀,就能听闻(&见闻)无量的法门和智慧
虽然不是「智慧第一」的弟子,但是也能成为「听闻第一」的侍者,
就算自己目前仍然能力不足、实修不足,但是也能像在《楞严经》中般得到佛的救助和指导
而且在最后佛陀示灭转而让弟子传承教法的时候,也能依照教法快速提升自己和传承教法给众生

所以,佛经中,不论是佛陀教导初学者应该「亲近善知识」、或发起「普贤十愿」(常随佛学)的普贤行者(菩萨行者)
不论是初学、初发心或是久修菩萨,重点都应该紧紧的跟随智者(善知识、佛陀),才能不偏离正法且快速成长

根据「法性原理」来说,有「信心」才能常「亲近」(善知识)和常「随」(佛学)
相信「善知识」和「佛」,才能真正相信所教导的佛法
能相信、有信心,心才能真正与「善知识」和「佛」相应、甚至相印,也才能相应或相印于「法」
这样,法才能起真正的效用,而能转变凡心为佛心,才能真正得到心印(心的印证)
能印心,有心印,才能明白原理与相貌,这才算得到传承,也才能传承(他人)
所以,「达摩祖师」才对不同弟子分别说:你得到我的皮、你得到我的肉、你得到我的骨、你得到我的真髓!

另外,要记得今生命终求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这是落实「常随佛学」最方便的机会!
——「常随佛学」与「阿难」精神&「传承」

善知识的教导令末学知道:

一、为什么应该「亲近善知识」、或发起「普贤十愿」(常随佛学)
因为只有“紧紧的跟随智者(善知识、佛陀)
"就能听闻(&见闻)无量的法门和智慧"
"就算自己目前仍然能力不足、实修不足,但是也能像在《楞严经》中般得到佛的救助和指导"
"在最后佛陀示灭转而让弟子传承教法的时候,也能依照教法快速提升自己和传承教法给众生"

才能不偏离正法且快速成长

二、其「法性原理」则是逐层递进,逻辑清晰
1.有「信心」才能常「亲近」(善知识)和常「随」(佛学)
2.相信「善知识」和「佛」,才能真正相信所教导的佛法
3.能相信、有信心,心才能真正与「善知识」和「佛」相应、甚至相印,也才能相应或相印于「法」
4.这样,法才能起真正的效用,而能转变凡心为佛心,才能真正得到心印(心的印证)
5.能印心,有心印,才能明白原理与相貌,这才算得到传承,也才能传承(他人)

三、落实「常随佛学」最方便的机会
今生命终求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老师曾将教导(大致意思):
【善知识,是佛心外显的妙用】

【对于还未成佛的众生来说,指月的手非常重要,
善知识非常重要
外形是方便,内涵是本质】

末学深深体会到善知识的重要性
末学曾经处于黑暗的时刻、无助的时刻、痛苦的时刻、悲伤的时刻、迷茫的时刻、傲慢的时刻......
恩师,就像黑暗中明亮的灯,一路帮助为末学照明指路,末学才能够脱离这些负面的境遇,消除负面的心念

末学深深的感恩佛菩萨!引导末学修行佛法
感恩善知识!感恩老师!教导末学修行佛法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感恩护法圣众!护念末学修行佛法

由此机缘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佛?
[佛]就是明白这些真相而且解脱这些束缚的觉者

什么是佛教?
[佛教]就是在宇宙中,不同的佛菩萨一直对众生宣扬这些真相的教导

什么是佛法?
[佛法]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也不是现在或几千年前才存在
[佛法]就是教导我们明白上面所讲的心识的原理和真相
[佛法]就是介绍法界真相和众生生命的真相,以及轮回的现象和解脱的方法

什么是佛门心法?
什么是佛门心法?
佛法的心法其实就是~
先透过佛陀的教导,明白法界真相,生命的实相
明白[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然后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作用的正确修行引导,
由正确的心念观行,逐渐清净第八识,而恢复佛性成佛

这种解脱轮回方法就是佛法的心法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为什么学佛?
学佛是为了真正解脱而成佛——学佛未能如经上的治疗效果,原因何在?
生命的转机在于相信,如果能相信佛法,深入学习佛法,那么才能脱离无止尽的混沌与痛苦,才有真正光明的未来——佛法与心念产生的电疗或精神出体现象
佛法才是真正的超科学,才能带领众生超越世俗和轮回——辨析:学佛不要太着迷?! & 迷信科学
如果我们能逐渐放开执着, 体会精神能量不灭的观念(附注:本篇用世俗用语引导初学者,所以不用佛法术语), 就能脱离死亡的概念, 摆脱肉体的束缚, 进入精神意念的状态

当然, 这不是容易的过程, 也不是马上就能办到, 不过就像冥想一样, 这并不虚幻
简单的放松冥想自己躺在舒适凉爽的草原上或沙滩上, 听着美妙的音乐, 闻着花香
这样简单的冥想, 就能真正令人的精神进入愉悦的境界, 身心都得到休息, 这就是精神念力,最简易的修持

所以人人都应该重新思维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积极找出究竟解脱的方法
佛法就是最好的选择
——[初学探讨]为什么学佛?学佛消极?还是积极?

修行是什么
修行是修[凡夫妄心]恢复[佛性本心]
修行是修[凡夫习性]恢复[清净自性]——[解析]学佛不是[修心] [修性]?

为何要修行?
大般涅槃经~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楞严经~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这就是要修行的原因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佛法确定能成佛
但是众生尚未真心发愿成佛,也没有真正落实戒定慧实修
所以是以凡夫心来念佛持咒诵经
因此还是会有凡夫果报

佛法是心法,只有逐渐转凡心为佛心,
才能真正体会佛法的好处
才能真正实证佛法的奥妙
才能真正领会佛法的真实不虚
——学佛未能如经上的治疗效果,原因何在?

如何学佛?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只要一心向善、学佛成佛,不论世界如何变化
一切相、遭遇、逆缘、讥谤、苦受、危机,都可以成为学佛成佛的助缘、踏脚石和转机
关键就在于当下的心态是否正确,是否契入佛心,还是随凡夫心随波逐流
如果每个当下都能勉力正念观照,误会就能化解,碰撞也会转为平和,事事都会变成好事
相反,如果随凡夫心起贪嗔痴慢疑,那么也势必结恶缘或牵引累世恶缘业力,恶果也就近在眼前了
也就是,正确的修行者,心中应该学习舍弃一切恶念(负面思维、不光明的念头)
这样就必定能成为学佛成佛的助力,一切都会化险为夷,都会回归清净与光明,痛苦也会转为安乐
自己也就能真正逐渐契入佛性本心,真正学佛成佛了
——一心向善、学佛成佛,才能缔造你我双赢的美好未来
学佛最好多看佛经原文, 这是为什么末学时常贴原文给大家看的原因
就算看不懂, 只有您有心, 一定会得到帮助, 佛菩萨一定会帮忙
地藏经也有讲开智慧的方法, 可以帮助读懂佛经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低处着手

其实,从基础开始学起,等到您一阶一阶爬上去,到时候就算您第一次读大经深经也会懂
不然您在底层望向高处永远也看不清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今生能够快速成就的人(高僧大德)都是因为过去世就已经学习了,所以很快能跳到高处
(这个道理在深经里面佛陀都有说明)
如果您不是,就应该老实由基础开始,这样才会顺利,也不会有挫折而产生退心
如果您是,那也应该快速完成这些基础课程

所以
1.有空可以尽量多[阅读思维不同佛经],越符合自己程度的越好,这样可以辅助了解下面定课专修的课程

2.如果[定课课诵佛经],应该单纯专注在一两部佛经上,等完全熟悉了,大约至少1-2年至3-5年,经过1.[课诵熟练经文],2.[思维解义归纳要点],3.[实际修行运用在生活上],4.[为人演说宣扬佛法],四个阶段都完全熟悉了才更换下一次课诵的佛经,这样才算完整的实修一部佛经

上面这样的课程,如果您累世已经有实修,又或者按部就班,而且今生够努力,那就会很快速,会缩短时程

所以,从基础的地藏经开始,把地藏经弄得一清二楚,落实在生活上,也教导众生学习
这样有完整的实修过程体会,以后才能弄懂楞严经,不然那些名相就算说了您也难能体会
因为实修才有体会,没有完整的实修就无法和那些名相起关联,自然就不懂


所以我们不是不学深经,而是要由浅入深,有次第的学习,这样成效才会好
而且基础打的好,这样学习的过程和难易才会完整弄清楚,不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略说]学佛要望高望远,培养远大的目标,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佛法的重点就在于心法,一切表法和行法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契入心法——[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6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8 10:1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8 12:26 编辑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 ~ 华严经 寿量品 (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

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

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

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刹为一日一夜;

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师子佛刹为一日一夜;

善灯世界一劫,于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刹为一日一夜;

妙光明世界一劫,于难超过世界法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

难超过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

庄严慧世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

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末学解说]

这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诉诸菩萨说:「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

这娑婆世界(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释迦牟尼(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佛刹(指佛所住之国土。又作佛国土、净土)中的一劫(即一长时。劫为劫簸(梵 kalpa)之略称,乃分别时节之意),在极乐世界(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

极乐世界的一劫,在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

袈裟幢世界的一劫,在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

不退转音声轮世界的一劫,在离垢世界(指舍利弗当来成佛之国名。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舍利弗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安隐丰乐,天人众多,其时,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法幢佛刹为一日一夜;

离垢世界的一劫,在善灯世界师子佛刹为一日一夜;

善灯世界的一劫,在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刹为一日一夜;

妙光明世界的一劫,在难超过世界法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

难超过世界的一劫,在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

庄严慧世界的一劫,在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

佛子!像这样的次第(顺序之意。为百法之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一切有为法非同时俱转,而有前后顺序者,称为次第),乃至经过百万阿僧祇(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世界,最后世界的一劫,在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娑婆世界】: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释迦牟尼】: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但根据中国历史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距今已三千多年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刹】:其义有二,即:(一)指佛所住之国土。又作佛国土、净土。(二)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即佛塔、佛阁、佛龛、僧刹、伽蓝等,专供修行办道之处所。(无量寿经卷上)((参见:净土)4679)p2642FROM:【佛光大辞典】

【一劫】:<一>即一长时。劫为劫簸(梵 kalpa)之略称,乃分别时节之意。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以时间之最小单位称为念,最大单位则称为劫。释迦氏谱(大五○·八四下):“劫波,此土译之名大时也。此一大时,其年无数,假以喻显,方可委知。”(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大智度论卷七)((参见:劫)2811) <二>指一次之灾厄。此系就世间之成坏而言。p45FROM:【佛光大辞典】

【极乐世界】:梵名 Sukha^vati^之意译。音译作苏诃嚩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关于该净土之情况,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之解说,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陀,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处,乃为怀疑阿弥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有关极乐往生之教义与阿弥陀佛之信仰,自印度以来即极兴盛。于现存藏经中,关于弥陀与极乐之著作多达两百余部。此外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后代师家之著作与极乐世界变相之图画更是不计其数。余经中虽有阿閦、文殊、药师、弥勒等诸净土之说,然于人间广为流传,且成为人类内心渴仰之对象,则独以弥陀之极乐净土为最。尤以北传佛教而言,极乐世界可谓民间信仰之普遍归趣。近代学者对于极乐之原语及极乐世界之方位、距离、净土之土体、思想起源等有种种说法。(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六、阿弥陀经疏(窥基)、释净土群疑论、无量寿经义疏(慧远)、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阿弥陀佛の研究、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5481FROM:【佛光大辞典】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因其国只有快乐而无痛苦,故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离垢世界】:指舍利弗当来成佛之国名。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舍利弗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安隐丰乐,天人众多,其时,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p6716FROM:【佛光大辞典】

【次第】:梵语 anukrama。顺序之意。为百法之一,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一切有为法非同时俱转,而有前后顺序者,称为次第。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载,于因果一一流转中,所假立之名,称为次第。另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举出三种次第,即:(一)刹那流转次第,又作诸行流转次第,谓诸行之前后念相续流转之次第。(二)内身流转次第,谓一身中十时之次第。(三)成立所作流转次第,谓身外器界之前后安布次第。上述三种次第,系依诸法流转之分位而假立者,故非实法。
 此外,密教之修法、法会、行事等,记录仪式之顺序,亦称为次第。如金刚界次第、十八道次第、尊胜佛次第、不动次第等,皆为其例。(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瑜伽论记卷十五下)((参见:二十四不相应法)178)p2464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FROM:【佛光大辞典】

【普贤菩萨】:普贤,梵名 Samantabhadra,或 Vis/vabhadra。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三曼陀[颱-台+(盋-皿)]陀菩萨、邲输[颱-台+(盋-皿)]陀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是为密教普贤。金刚界曼荼罗中,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种子[fan(ah!)](ah!)。三昧耶形为剑形。形像依会之不同而有别,微细会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执利剑;供养会以二手执莲花举于胸前,莲花上有利剑。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于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拇指、食指执莲花,莲上有火焰围绕之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种子[fan(am!)](am!)。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此外,尚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之修法,称为普贤延命法。
 我国四川峨眉山夙为普贤菩萨之道场,传为晋代蒲翁所开创,于圣寿万年寺安置普贤之像,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铜像,并建大阁以安置,尔后崇信甚盛。(旧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智度论卷九、法华义疏卷十二、大日经疏卷一、卷九)((参见:普贤)5000)p5002     FROM:【佛光大辞典】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末学了解到有无量的世界
而每一个世界中的时间在另一个世界是不同的
比如娑婆世界的一劫,在极乐世界就为一日一夜
由此联想到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叫做《盗梦空间》
同一时间下,在不同维度,不同空间,看到的会有所不同
也许看到了过去的“我”,也许看到了未来的“我”
那个“我”在不同的空间中出现,有不同的表相
既知道那个“我”是自己,却又不认识那个所谓的“我”,是“我”也不是“我”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真我」与「假我」呢?
善知识教导: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属于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书。
「论」就是菩萨圣众对佛所说的佛经或佛法的说明或研讨,以便让众生更明白其中道理与原理。

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阿毘达磨大毗婆沙论》上面说: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
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说明如下:

【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这是说:「我」有两种,
第一种叫作「法我」,「法我」意义很深远,可以依照不同次第做不同深浅的解说,稍候再说明
第二种叫作「自我」或「假我」,「补特伽罗」就是指「有情众生」,就是指轮回中的正报主体,依报则是客体
例如:人就是主体,就是正报,车子房子就是客体,就是依报。「补特伽罗我」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自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不名恶见】
能够善于解说佛法的人,只说:「真实有『法我』」,这是因为真有法性原理这回事,所以,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不叫恶知见
其实,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是所谓的「见性」,同样这个「见」字,「如实见」是指真实明白,「恶见」是指「恶知见」
所以,读佛经如果不能明白佛经中所指的真正意义和原理,而在表相上依文解字,那就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也会产生执着和争论
这也就是《无量义经》说的「无量义」,就是不同心量次第的众生,所见所理解的不同,看法就不同,修行结果也不同

【外道亦说。实有补特伽罗我。】,
佛法上认为有真实的「法我」,而外道也认为有真实的我,不过,外道所认为的是真有「自我」,
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补特伽罗非实有性。虚妄见故名为恶见】,
但是,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而如果把这种「虚妄性」中的「假我」当成真实,这种认假为真的知见就叫作「恶知见」

相对来说,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也就是,真实的原理,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对众生的观念都有矫正作用,能让众生逐渐契入真实。
反之,妄念,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不应该执着虚妄。简单说就是:『真理到哪里都是真理!』。

至于「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这些以前讲过许多次,可以参考下面文章和经文:
【真密&真皈依】《涅槃经》:「如来秘藏真实义」、「真归依处」即是「佛性」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另外,有一点要再说清楚、深入说明的,就是:
不是知道有轮回,就说是知道真相或真我,也不是一直轮回的我就是真我
因为有些外道也知道有轮回,这就像,人都知道人会作梦,但是,不是这样就说人们都明白真相

这差别是说,「听说或知道」不见得真正明白「原理和法性」,也就是说,人人都作梦都轮回,难道说都知道真相?当然不是
只有真正明白原理,而且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能见性,都能明白原理,都能不堕入执着,这才能说自己明白、契入「法我」
也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不论梦中或轮回中(例如菩萨投生入世),真正的觉照,才是真正的见性,而这才是「法我」

总而言之,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借此机缘,进一步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按照佛经上佛陀的教导来说,众生不明白这些名相(名词的意义和相貌)是很正常的
佛说真正成佛才能完全明白佛性,这是因为真正的实践和实证者,才能真正明白
不过,这不代表一般佛弟子不能为众生讲解和演说,相反,佛陀鼓励佛弟子依照次第随缘为众生说法
而且只要发心正确,佛陀都会在过程中加持佛子,尽量让弘法顺利,就算不顺利,那也是一种逆向的考验和教导
所以,佛子在弘法演说的过程中要谦虚感恩,这样才不会堕入邪途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

什么是菩萨性呢?
这在许多教导菩萨的佛经中都有谈到,就是真正发起菩萨心和菩萨行,而形成累世的惯性(例如:慈悲和智慧,以及普渡众生的方法),
这就是菩萨性,就是菩萨的本性内涵,这必须靠累世修行来累积达成,这样才能逐渐契入佛性而成佛

到这边,众生性也应该很明显了
一般来说,众生性就是凡夫性,就是指一般众生的习性和其中原理(也就是性的养成和演化或特质和表现)
如果由贪瞋痴慢疑等恶性或慈悲善良等善性来区分,分布六道中的不同众生也有不同众生性
人有人性,天人有天性,阿修罗有修罗性,畜生有畜生性....

什么是明心见性?
就是心明性见,就是心地清净光明就能清楚一切相的原理和特性
所以,明心见性不可求,而是要放下一切执着,
这样心才会真正清净,才能明心,才能见性,这样才能真正实证

二、什么是「第八识」、「轮回」、「成佛」、「法性」、「佛性」、「正报」&「依报」?
「第八识」
不论是「六道轮回」或「解脱成佛」,其中的奥妙和原理,就在于「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
「有情众生」的「第八识」有不可思议无量神通,能变化一切

「轮回」
当「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受到累世「无明(愚痴)种子」的染污,则因迷而轮回
就是因为对世俗「六尘」的爱欲执着,由「六识作用」而形成细微的「第七识」作用而污染「第八识」
又或称「第八识」染污后成为细微的「第七识」现行作用,六识(第1~6识)、「第七识」、「第八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这样,「第八识」的神通作用就会依照众生各自不同的执着,相对应而产生「六道轮回」的结果

「成佛」
如果「有情众生」能透过修行佛法,逐渐去除「第八识」的染污,消除「无明(愚痴)种子」,
清净后的「第八识」则称「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恢复原本清净光明圆满的「自性」,称为「佛性」
这样的「有情众生」则称「成佛」,有能自主的不可思议神通力量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佛性」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正报」&「依报」
「有情众生」是主角,故称「正报」,「无情众生」「器世间」随「正报」而转变,故称「依报」
又因为「无情众生」、「器世间」有生灭性,且无「第八识」,所以,只有「有情众生」才成佛
「无情众生」、「器世间」因此称「法性」,不称「佛性」,因此称「依报」、不称「正报」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上面,就是佛陀说明在佛陀所讲的各种佛经中,所讲过的上面种种名相,都是依照不同面相,来说明同一道理
例如:「首楞严三昧」是以三昧神通境界来说,「般若波罗蜜」是以般若智慧来说
「菩提」是从果位上来说,「真如」则是从意识型态上的「正真」和「一如」来说
「涅槃」就是从修行的境界次第终结上来说,指大乘的大涅槃,真正涅槃,无余涅槃,小乘则是有余涅槃
「佛性」就是从「有情」能成佛的原理特性来说,「大圆镜智」则是从转「识」成「智」的成就上来说
「空如来藏」就是以清净后的「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来说,就是「第九识」「庵摩罗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三、如何理解「法性本空」?
「法性本空」

所以,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而修行者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
除了之前所说,「法」这个字,可以再从「佛、法、僧」三宝和「法、报、化」三身来谈论

之前谈「法」和「法性」,是从「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和「广义(含狭义)」「因缘」的方向来谈
所以,广义上,「法」可以泛指一切物质、法门、方法(含法、非法),「法性」则是指物质或法门方法的原理特性
狭义来说,法则是指一切法门、方法(正法、邪法),甚至更狭义只指「正法」,而一般佛门所说的正法就是「佛法」

另外,之前说「法性空」,这是从「因缘」上来说,是针对有情成佛的佛性真常来说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如果从「实义」来说,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因缘」只是方便说,这就是从「佛性」和「真常」上来看
而如果又从「法」本身来看,如果是指道理原理,那么,「法性」其实也是不会消失的,就是「原理」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从「佛、法、僧」三宝来看,
这个「法」,最最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佛经」,佛经是物质,有生灭性,「成佛」要靠「佛经」
但是,扩大点来说,就是指佛陀讲过的话,或甚至十方世界都有佛传法,「成佛」靠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当时传的佛经
所以,扩大来说,「法」是指意识型态上的法理道理和方法,而不是专指纸本上的文字,
所以,佛经上说任何人只要说的话或文字符合佛义就都是佛法,都能学习成佛,至此,「法」都还围绕着成佛打转
所以,更扩大来说,「法」是一切符合佛教法义的方法法门和原理,是知见观念,而不限于佛经和文字
所以,再扩大来说,就是之前讲的「广义法」,可以是一切,而「法性」就是一切的原理特性
所以,最后来说,「法」不再围绕成佛打转,而是应该说,明白一切法和一切法性,因为透澈原理而不执着,所以成佛
所以,方向上不太一样了,因为心量和眼界宽广了,思维的方向也不同了
所以,法其实不会消灭,因为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法常住,这样才正确,就像佛常住不灭,就像众生也没有真正的生或死
所以,从狭义上来看,全都有生灭,肉身佛、或佛经(法),或众生(僧侣),从狭义上看都有生灭
但是,从广义实义上来看,全都不生不灭,就是「佛性」和「法性」都不生不灭

另外,从「法、报、化」三身的「法身」来看,
从狭义来说,除了佛身,「佛经」表示佛的「法身」,佛经纸本有生灭性,这法身就变成也有生灭性,所以是狭义
广义来说,「法理、法义」才是佛的「法身」,这就又可以回到前面「佛法僧」那段的探讨,回到「法性」问题
所以,最终来说,「法身」就是「法理、法义」,就是「法性」,这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特性原理本来就存在,没有生灭问题
这点如果无法明白,想想「水往低处流」,这样就能明白,也就是佛法其实不会消失,所以,「法身」不生不灭
另外,清净后的「第八识」,就是「佛性」,才是真正「法身」,「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所以,「法身」也不生不灭

所以,最终来说,从法身来看,有情的佛性和法性原理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因为佛能通达一切法性
但是,这不是说「法性」就是「佛」(如果你要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差别在于「有情」

由上面可知,其实,佛经所说深浅不一,说明的角度也不同,都是为了破除众生执着,然后逐渐明白法性
详细经文,可自行参阅:大般涅槃经、密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楞伽经、大集经、大宝积经、菩萨善戒经...等大乘经典
《大方等大集经》(简称大集经):
是法性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

所以,佛经中虽说「法性空」,但是,又说「法性不生不灭无变异」,这都是依照不同面相,对众生做不同说法——「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四、如何理解「常」或「无常」?
就像医生要明白每一种疾病的病因、原理特性
也了解每一种药物的特性原理,以及适用在哪种病症上
更要诊断清楚每一个病人的病症,才能知道用哪一种药物

同样的道理,佛菩萨能治烦恼众生病,能解救众生脱离轮回
所以,必须明白每一种烦恼的原因、因果原理、以及产生的病症现象,这就是知「烦恼性」
然后,也要了解对治每一种烦恼的解救方法,要清楚法门的原理与运用方法,这就是明白「法性」
最后,也要明白每一个众生(病人)的相异性、差异性,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这就是明白「众生性」

从原理来说,道理是守恒的,也就是「法性」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常」
从「佛性」上来看,「佛性」才是「真常」,因为「佛性」也是「法性」的一种
「佛性」是针对「有情众生」能成佛来说,是针对「有情众生」的根本来说
所以,从「有情众生」成佛来看,「法」是生灭的,变异的,适应不同众生,所以,对「成佛」和「佛性」来说,「法」性是空,是「无常」
而且众生的「众生性」也是差别的、各不相同的、变异的,所以,「有情众生」才可以透过修行改变「众生性」,
才能从「凡夫性」转为「善性」、「菩萨性」,逐渐恢复「佛性」而成佛,由此观点来看,「众生性」也是「无常」的
如果再从原理和道理上来看「凡夫性」「善性」「菩萨性」「佛性」,这些特性都有一定的原理特性,也就是「常」

所以,从不同角度、次第、层次、根器上来看,「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
也因此,不同根器众生或不同修行次第的修行者,对于「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也经常有所争执或争论
而且,不同深浅次第的经论,对于「常」或「无常」,也有不同的教法或论述
最终,必须要修行者自己逐渐修行增上,才能逐渐明白这些原理,也就是真正弄清楚「法性」原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6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7 11: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7 12:38 编辑

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观十种义故,示现降魔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3 小时 )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观十种义故,示现降魔。何等为十?所谓:

为浊世众生乐于斗战,欲显菩萨威德力故,示现降魔;

为诸天、世人有怀疑者,断彼疑故,示现降魔;

为教化调伏诸魔军故,示现降魔;

为欲令诸天、世人乐军阵者,咸来聚观,心调伏故,示现降魔;

为显示菩萨所有威力世无能敌故,示现降魔;

为欲发起一切众生勇猛力故,示现降魔;

为哀愍末世诸众生故,示现降魔;

为欲显示乃至道场犹有魔军而来触恼,此后乃得超魔境界故,示现降魔;

为显烦恼业用羸劣,大慈善根势力强盛故,示现降魔;

为欲随顺浊恶世界所行法故,示现降魔。

是为十。」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坐道场(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时,因观十种义之故,而示现降魔(治、降伏恶魔。恶魔乃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夺取慧命者,通常分为心内之烦恼魔与心外之天魔,皆为修行佛道之障碍,修行者可赖禅定或智慧力加以降伏。同时佛菩萨为引导众生,亦须以定慧之力降伏魔害)。是哪十种呢?就是:

为浊世(五浊恶世也)众生乐于斗战,欲显菩萨威德力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诸天、世人有怀疑者,断除彼疑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教化调伏诸魔军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欲令诸天、世人乐于军阵者,咸来聚观,心调伏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显示菩萨所有威力世无能敌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欲发起一切众生勇猛力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哀愍末世诸众生故,示现降魔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欲显示乃至道场犹有魔军而来触恼,此后乃得超越魔境界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显现烦恼业用羸劣,大慈善根势力强盛之故,而示现降魔;

为欲随顺浊恶世界所行(广义而言,泛指所作所为之一切行为、行事、行法;狭义而言,则专指于求证菩提之过程中,一切所修行之法、所实践之事等)法之故,而示现降魔。

这些即为菩萨摩诃萨坐于道场时,因观十种义之故,而示现降魔。」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道场】:<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FROM:【佛光大辞典】

【降魔】:梵语 ma^ra-tarjana,或 ma^ra-dhars!aN!a。意即对治、降伏恶魔。恶魔乃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夺取慧命者,通常分为心内之烦恼魔与心外之天魔,皆为修行佛道之障碍,修行者可赖禅定或智慧力加以降伏。同时佛菩萨为引导众生,亦须以定慧之力降伏魔害。例如,不动明王所持之剑称为降魔剑,此即其象征之意。传说释尊在菩提树下端坐时,即有群魔来袭,然尽为释尊逐退,而后终成正等正觉。故降魔亦为释尊八相之一。释尊降魔之事迹,诸经所载甚多,如佛本行经卷三降魔品、佛所行赞卷三破魔品、普曜经卷六降魔品等均详举之。自古描绘释尊降魔图像之造立甚盛,其最著名者,乃印度阿旃多石窟第一窟正面佛龛前室右壁之释尊降魔成道图,被推定为七世纪之作品。此外,右手垂膝上,左手提衣之印相,称降魔印。右足置左股之上,复以左足压右股,手亦以左居上之结跏趺坐,称为降魔坐。(无量寿经、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摩诃止观卷八)p3987  FROM:【佛光大辞典】

【浊世】:(术语)五浊恶世也。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法华经劝持品曰:“浊世恶比丘。”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行】:为“能行”之对称。广义而言,泛指所作所为之一切行为、行事、行法;狭义而言,则专指于求证菩提之过程中,一切所修行之法、所实践之事等。以“念佛”一事而言,佛之名号为所行,众生称念佛名之主观意志、能力等为能行。盖于佛典之中,常以“能”、“所”之对称来表现主体与客体,或主动与被动之关系,其中,“能”为具有主动自发能力之主体,“所”为被动之对境、对机,或被形成、被造作之各种作业。最常见者,如能造所造、能依所依、能化所化、能立所立、能修所修、能诠所诠,能取所取等,皆为散见于经典各处之基本用语。(那先比丘经(二卷本)卷上)p3245FROM:【佛光大辞典】


====================================
这段佛经主要是讲菩萨摩诃萨坐于道场时,因观十种义之故,而示现降魔,分别为:
1.为浊世众生乐于斗战,欲显菩萨威德力
2.为诸天、世人有怀疑者,断除彼疑
3.为教化调伏诸魔军
4.为欲令诸天、世人乐于军阵者,咸来聚观,心被调伏
5.为显示菩萨所有威力世无能敌
6.为欲发起一切众生勇猛力
7.为哀愍末世诸众生
8.为欲显示乃至道场犹有魔军而来触恼,此后乃得超越魔境界
9.为显烦恼业用羸劣,大慈善根势力强盛
10.为欲随顺浊恶世界所行法

恳请佛菩萨慈悲护念,教导
由此机缘,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关于【魔】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魔?
关于魔,从佛法上的根本或究竟上来说,
只要不是「清净光明本性」,不是「佛性」,
一切凡夫性、众生性之中的妄念,都可称为「魔」或「魔障」,
例如:产生贪念、嗔念或错误知见或邪见
(邪见,无法究竟解脱或背离正法的都可称为邪见,能究竟解脱或帮助解脱的知见称为正见)
因为心中非清净光明,那就可称为心有魔障,
而这不是外来的,是内心产生的,所以可称为「心魔」
内心如何产生的呢?
从「识」的原理来说,就是「第八识」中的恶种子,就是累世轮回所累积的错误知见,恶性循环
从原理或习气上来说,就是凡夫性、众生性,就是凡夫习气,就是凡夫特质
以现代科学来说,这属于心理现象,或和生理的交互影响

所以,以上,这是对于魔的其中一种说法,简单说就是常说的「心魔」
而因为众生都有凡夫知见观念,都不是真正俱足正见或佛的大智慧
所以,严格或实际上来说,基本上,也就是人人都会或都可能着魔的,都会陷入心中的魔障的
这是难免的,因为众生都有自己的观念和知见,而这些都不是究竟能解脱的观念和知见,都是凡夫俗见
所以,凡夫俗见通常就会背离佛法和正法,这时候就是陷入魔障,就是心魔
而如果用一般的说法,就是业障的一种,而业障则包含心念和行为以及外来的牵扯与干扰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魔有外魔和内魔
内魔是指心魔,外魔就是着魔或成魔的众生(执着深浅不同,魔的次第就不同)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二、诸魔的种类

当知诸魔略有四种。云何[四魔]?~瑜伽师地论

魔是梵语的音译简称, 意思是夺命、障碍、扰乱、破坏

1.[天魔]
[天魔]也是有情众生,所以天魔是属于外魔,所谓真正实体的魔
楞严经50阴魔中谈到的天魔分别是[他化自在天魔](想阴第十种魔境)和[摩醯首罗天魔](识阴第一种魔境)

2.[阴魔]
[阴魔]则是众生对于[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或称[五蕴])所形成的妄想执着造成的魔扰
[五阴魔]是属于众生[第一识]至[第八识]妄想执着所形成的困境,(并非真正有什么魔)
但是这也会勾引外魔和鬼神精魅,不过根本来源就是众生自己的妄想执着,
这就是心魔勾引外魔, 详细50种阴魔情况可参阅楞严经,

简单说(根据参阅许多佛经(例如楞伽,大般涅槃,楞严,解深密...)和古大德的解说)
[色][受][想]是属于前六识的执着妄想, [行]属于第七意识, [识]则属于第八意识

[色阴](色蕴)魔境就是来自于众生着于色相,误以为成就
[受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觉受(感觉感受),误以为成就
(前两类多是民间信仰或自修者,贪着色相和觉受,误以为得到圣境,讲的都是很明显的外道法)

[想阴]魔境则是众生忆想贪着种种境界而物以类聚勾引外魔
(这类则多是附佛外道,尤其那些带头者多是此类, 讲的多是相似佛法)

[行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七识妄念流的细微分别
[识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八意识恶种子
(楞严经说这两类都是断除前六识妄念后,启发神通,然后因为神通不究竟,却以其认知的错误知见为究竟,因此自己成了外道魔, 这些魔多是天上外道的, 而且识阴最后两种魔就是不回小向大的小乘[钝阿罗汉]与[钝辟支佛])

总之五阴魔很复杂(所以刚刚才说这一小段经文不容易说明白),
佛弟子都应该好好了解,避免误入歧途

3.[烦恼魔]4.[死魔]
基本上这两种都不是外魔, 只是众生解脱的障碍
因为众生无法断除烦恼和死亡,所以称为[烦恼魔]和[死魔]——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一般来说,佛经中对「魔」分为四类:蕴魔(或称「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

「蕴魔」(或称「阴魔」),这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五蕴魔」或称「五阴魔」,共50种
就是色阴(或称色蕴)、受阴(或称受蕴)、想阴(或称想蕴)、行阴(或称行蕴)、识阴(或称识蕴)五类共50种魔扰
「色受想」三阴代表的就是五官的感觉(五感)加上第六意识的感觉,就是前六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相对的「色(视)声(听)香(嗅)味(味觉)触(触觉)法(意识思维)」六种意识感受,
这里的眼见的「色」和「色蕴」的「色」,意义上是不太相同的
至于行阴和识阴,则是佛法上所讲的第七识和第八识上的问题

基本上,「五蕴」或「五阴」就是指众生自己的意念或心识作用,就是知见观念问题
简单说,「五蕴魔」就是「心魔」,是属于众生自己的心念意识感受观念知见的范畴
但是,「心魔」会招引「外魔」(「鬼神年老成魔」或「天魔」),而受控制变成魔子魔孙(代言人),
就是物以类聚,同性相吸(这不是磁力作用,磁力是同性相斥),就是感召而来(就是念恶招鬼魔,念善招神佛)
或使自己死亡后转生变成鬼神魔(就是外道鬼神成魔)或天魔的魔子魔孙


所以,外魔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也是由偏差的或邪见的修行者而来的,例如外道鬼神或天魔,所以不是虚幻或空无
至于「烦恼魔」
这是指众生对世俗执着而产生的烦恼障碍,并不是指「外魔」(鬼神年老成魔或天魔)
例如执着于世俗的名利、情爱,烦恼柴米油盐,烦恼生活烦恼未来,烦恼家人、事业
因为这些烦恼,而无法解脱、而不修行,所以,这种障碍称为「烦恼魔」
当然,这些也可能引来鬼神魔

至于「死魔」
这也不是外魔,而是指对于生死无法自在,不能解脱生死,
就是这个死的关卡过不了,无法超越,所以这种障碍称为「死魔」
这几乎是所有众生都会面临的,只有透过修行佛法才能超越

至于「天魔」
这也是五十种阴魔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基本上,「行蕴」和「识蕴」知见观念上错误的修行者,都可能成为这类魔
也就是超越「色受想」三蕴的修行者,因为超越而有各种神通,而陷入境界中
因为「行蕴」和「识蕴」方面的错误知见而偏差,这类就会形成不同次第的天魔
至于堕入「色受想」三蕴的修行者,则可能被「鬼神年老成魔」和「天魔」所控制而成为附佛外道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
  蕴魔,生诸取故;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碍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略说]色阴受阴十魔境

三、什么是魔事、魔业?
在「般若经」中说,如果菩萨行者犯了哪些错误,那就是魔事
这边说的「魔」,一开始并不是「外魔」,而是「心魔」,就是知见观念行为错误了
这通常不是指外魔,而是指心念、知见、行为上的错误
这就是魔障的一种,这是心念的障碍

但是,犯了错误的知见和行为的众生,可能因此引来「外魔」物以类聚,
可能被干扰或障碍或附体,或在心念和行为逐渐恶化而产生脱序的行为
而且,因为一般人大都无法看见外魔,所以,即使被影响了,也不知道
除非就是冤冤相报,故意来找麻烦的非人鬼神,不然通常不会现身(示出形象)

而外魔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
其实,外魔也是错误知见和行为的众生转生而成的
所以,这是物以类聚的恶性循环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

何谓魔业。所谓

心向小乘是为魔业。
(附注:因为小乘不究竟,所以不回小向大者归类在楞严经卷十识阴最后两种魔境)

不护菩提心是为魔业。
(附注:就是退失成佛的心,退失普渡众生的心)

于众生生异想是为魔业。
(附注:就是没有平等心,要做到怨亲平等,众生平等,
或者,如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不应因众生1.美色2. 钱财3.权势,而为众生说法)

行施望报是为魔业。
(附注:为了回报而施予,为了善报而布施)

为受生故持戒是为魔业。
(附注:受生就是投胎,这里就是指为了投生天上而持戒)

有色想行忍是为魔业。
(附注:色是色阴,想是想阴,众生或小乘行者对于世间苦,不离金刚经讲的四相而行忍,在色相上在念头上都无法超越,反观大乘菩萨则离四相,证无生忍)

为世事精进是为魔业。
(附注:执着追求凡夫俗事)

于禅生着味想是为魔业。
(附注:菩萨通晓诸禅,但是不着于天上禅味轻安,能入人间和恶道普渡众生)

于慧生戏论是为魔业。
(附注:没有实证的空谈争辩)

厌惓生死是为魔业。
(附注:凡夫贪生怕死,小乘厌倦生死,菩萨为了普渡众生,不畏惧生死,不厌倦生死)

作诸善根而不回向是为魔业。
(附注:回向是发大心,为了让心开阔,所以,心量狭小不回向就是魔业)

厌恶烦恼是为魔业。
(附注: 厌恶就不是平等心,菩萨能觉察烦恼,检视烦恼根源,知道消除烦恼的方法,能自觉觉他,所以菩萨能因正视烦恼而成就菩提)

犯罪覆藏是为魔业。
(附注:遮掩自己的过错和罪行,不肯认错)

憎嫉菩萨是为魔业。
(附注:憎恨忌妒菩萨行者)

诽谤正法是为魔业。
不受正法是为魔业。
(附注:不接受正法)

不知报恩是为魔业。
(附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王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不进求诸波罗蜜是为魔业。
(附注: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

不敬顺法是为魔业。
(附注:对于佛法不尊敬不顺从)

悋惜于法是为魔业。
(附注:怕别人比自己好,所以私藏佛法,没有利益众生的心)

为利养说法是为魔业。
(附注:贪图名利供养而说法)

不知方便而化众生是为魔业。
(附注:维摩诘经上说小乘行者没有方便智慧,因为没有圆满方便波罗蜜,所以不知道众生根器因缘,另请参阅妙法莲华经)

舍四摄法是为魔业。
(附注:行菩萨道为了摄受众生,应当学四摄法~布施, 爱语,利他,同事)

轻毁禁者是为魔业。
(附注:这是说轻视犯戒的人.菩萨应该对犯戒的人心生怜悯和救度之心)

嫉持戒者是为魔业。
(附注:忌妒持戒的人,或楞严经上说的,错把持戒当作小乘,自己不守戒律,其实是著魔的人)

学二乘行是为魔业。
(附注:二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经上说这样会退失大乘心)

悕望正位是为魔业。
(附注: 【正位】
 (术语)小乘之涅槃也。
维摩经问疾品曰:「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肇曰:正位取证之位也。」
同慧远疏曰:「声闻见证无为涅槃为入正位。」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舍离大慈而观无生是为魔业。
(附注:大慈就是普渡众生,无生就是涅槃,所以就是说舍离普渡众生而求涅槃)

欲证无为法是为魔业。
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
(附注:维摩诘经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即不二
上述两者,白话一点说就是应该~内观无为清净而无所证,外行有为方便而不厌离)

不愍众生是为魔业。
(附注:不怜悯悲悯众生)

不谦下尊长是为魔业。
(附注:对尊长不谦恭卑下)

习行两舌是为魔业。
(附注:喜好挑拨离间和诤论)

谀谄多奸是为魔业。
(附注:心不实在,说话太过谄媚,往往别有目的)

显己净行是为魔业。
(附注:突显自己修行清净,内心对于虚名还不能真正放下)

作恶不耻是为魔业。
(附注:造恶或犯了过错,却不感到羞愧可耻)

不流布法是为魔业。
(附注:不宏扬流通佛法)

以少德为足是为魔业。
(附注:就是修行以少为足,没有真正做到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不遮结使是为魔业。
(附注: 遮就是遮断,结使就是烦恼,所以这里是说~不断烦恼就是魔业 )

不舍心垢是为魔业。
(附注:心垢也是烦恼之意,以上两句有六根结使和心意识的差别)

忍沙门垢是为魔业。
(附注:
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四无依行品第三之二
有沙门等,善根微少,谄曲愚痴,怀聪明慢,于三宝所,无淳净心,不见不畏后世苦果。
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自愚痴自谓聪敏,于大乘法,毁呰诽谤,不许众生受持读诵,
障碍覆藏令其隐没乃至一颂,如是沙门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
破三世佛一切法藏,挑坏无量众生法眼,命终定生无间大狱。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
尔时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是比丘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菩萨过。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鬼入比丘身,骂詈毁菩萨。浊恶世比丘,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
所以此处佛说~忍沙门垢是为魔业)——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
(注: 布施却心怀着恶意或轻视; 虽持戒却不戒心,心怀瞋恨; 行菩萨道却舍弃恶性众生,不施救度; 远离懈怠的佛弟子,没有劝进; 轻视怠慢心意不坚定的佛弟子; 讥笑嫌恶愚笨的人)

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
(注: 甚深法指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第一空义或称实相义)

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

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注: 喜欢求取声闻和缘觉两种小乘果 不喜欢投生到人道和恶道或十方世界去解救众生 志向在于小乘涅槃喜好离欲的寂静)

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

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

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

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

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四、着魔的现象
一般来说,会有下面几种现象

1.
欲望的诱惑
非人鬼神通常会用世俗种种欲望来诱惑修行人
让修行人不想修行或厌倦修行,堕落于世俗享乐
然后吸食修行人的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贪着欲望和执着,那就是有问题的

2.
生气或经常忧虑或疑心
让修行人生气或怀疑,而失去正定和智慧,进而离开善知识或舍弃修行
然后进行上述的欲望诱惑,吸食精气,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只要是让您生气或怀疑而远离清净光明的修行
那就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应该正受到干扰和误导

3.
恐怖的声音或现象或梦靥
非人鬼神大都会用恐怖的声音或现象去干扰一般人
让人疑神疑鬼而陷入恐惧中,进而进行更强烈的干扰或附体
其实,为人只要端正,多行善,保持正念,这样就不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遇到这些怪异的声音或现象,不要害怕
应该保持安定,专心念佛回向众生清净自在解脱,这样就不会有事
而且应该及时断杀吃素,行善布施,这样才能转化

4.
可能诸事不顺,夫妻吵架,家庭纷争,或发生意外伤害,或罹患怪病
这种大都是因果报应的鬼神干扰,所以通常会干扰事业和家庭以及夫妻关系
也会造成种种意外伤害,或各种治不好的怪病,最后弄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种要透过忏悔和修行,才能逐渐改善

5.
非人鬼神或魔,为了障碍修行人
通常也可能会合并上述各种现象来干扰修行人
不过,只要按照戒定慧老实修行,就能逐渐突破各种障碍干扰和困难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

懈怠心,魔所摄持;

志乐狭劣,魔所摄持;(注: 指志在小乘或天道)

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注: 指修行以少为足例如沉溺于天道福报和小乘果位)

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注: 指只接受一种法门非斥其他法门即排斥并说其他法门的不是)

不发大愿,魔所摄持;(注: 指不求无上菩提(即成佛) 和普渡一切众生)

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注: 指志在小乘涅槃)

永断生死,魔所摄持;(注: 指志在小乘涅槃)

舍菩萨行,魔所摄持;

不化众生,魔所摄持;


疑谤正法,魔所摄持。


是为十。」——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魔扰解析:魔怎么干扰人?其中一点就是引发你的诤论心和对立心
何等菩萨为恶魔所乱?~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十种[会遭受魔扰]与[不遭受魔扰]的情况 ~ 大般若经

五、为什么会着魔、出现魔扰魔障呢?
一般来说,会着魔,或有魔扰,或被附体,大概有下面几种原因

1.
修行中,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2.
因为累世恶因,尤其是杀业(因财或感情...),因为因果报应而感召报复
这种通常会被折磨的很惨,可能出现严重的业障病(癌症肿瘤或各种怪病)
或者精神病(例如:忧郁症躁郁症)而导致自杀,或被附体,或意外受伤,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3.
喜欢到处跑各种神庙或半夜出游,而吸引非人鬼神的亲近
这种也是一般人出现魔扰或着魔的常见原因
通常会出现幻听,或看到奇异现象,弄得魂不守舍,或甚至被附体,或病死
或变成鬼神利用的工具而成为神棍,这要看哪类鬼神而定

4.
碰巧遇到找麻烦的恶意非人鬼神,例如:租屋或旅游,
又因为自己平常没有行善积德,没有护法护持,往往就会受到干扰
如果严重,也会有刚刚讲过的情况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其实大部分人着魔不是因为学佛才着魔的
1.而是因为累世业障和接触外道
2.至于学佛上的着魔,那是要修禅定阶段才会碰到,
3.又或者因为发心不正或初学无知而接触附佛外道,自己成为魔子魔孙

很多受到一些精魅鬼怪干扰,这是累世造恶,业障的关系
或接触外道,不守戒律,喜欢神通,也常会有鬼神干扰的情况

这种着鬼神精怪魔扰的情况深浅各有不同,情况很多,
在以前的帖子或回帖中,末学已经讲了很多,这边先暂且省略了

大致上都是医院检查说没病,但是身体有各种不舒服的现象和干扰
畏光怕人群神经质,精神状况很差,可能出现各种怪异疾病,
甚至被附体行为怪异...这种很复杂...

另外如果学佛了,因为贪着尘染,不守戒律,或喜好神通感应,也会引发非人附体干扰,
这在楞严经卷九-卷十,讲了50种魔境,请参考下面经文


[必读]世间常见各种着魔现象,与修行过程的身心变化 ~ 楞严经(50阴魔的前30种魔境)

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 [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着上面这种魔扰,都是因为自己贪着境界或某些欲望,所以和非人魔鬼一拍即合
因此,这些人不会觉得自己着魔了,反而觉得自己成就了
所以开始招揽信徒,成为一派之尊
——[问答]修行佛法中或修行禅定中着魔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修行过程一定会出现魔扰问题呢?
这是因为,修行逐渐增上,一定就会由表法和表相阶段迈入禅定阶段,或进入心法次第
由表相修行逐渐进入到心法阶段,由观照自心而逐渐契入禅定,这是必经的过程
这时候,累世在第八识中细微的无明习气,就会在生活中或观照中或修行中现行
虽然粗的习气在生活中可以透过戒律来约束,但是,终究要面对更细微的习气和考验

因此,如果修行者没有这方面概念和知识,没有看过佛经中的教导,没有注意,没有觉察
就容易因为生活中种种欲望诱惑或不如意或干扰,而让自己堕入贪瞋痴妄念中,而陷入自己的心魔障碍中
如果没有尽速觉察,藉由平日老实修行的定力而恢复正观和清净
就容易由自己的心魔而召引外在的外魔,而产生更大的干扰和魔障

所以,魔扰其实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1.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面,如果不谨慎,就容易召引外魔干扰
2.只要修行次第逐渐增上,魔宫震动,就会有天魔想要障碍修行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有一大堆天魔来干扰和障碍

因此,这是必然要经历的,差别则在于,您准备顺利通过考验,还是因为魔扰而退转
所以,只要有心成佛,那就要正视这个问题,好好的通过考验
——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己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六、如何能够破离诸魔,超越魔事呢?
若菩萨翘勤修习。
(附注: 佛告诉我们要勤修习下面方法,断除四魔)

观五阴如幻。得离[阴魔]。
(附注: 经过上面对魔的说明,这边应该就比较好了解了,
就是观照五阴如虚幻,简单来说,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
不过如果能先弄清楚楞严经讲的五阴魔(1阴有10魔境,共50阴魔境)
这样就更能避免堕入魔扰中)

观诸法性净故。得离[烦恼魔]。
(附注: 观察诸法本性清净,这样就可以断除烦恼, 这是说,能够明白一切烦恼, 都是来自于对一切世间相的欲望执着, 而一切世间相是生灭的,本质是空, 所以欲望执着本身也是不实在的, 能够看清这个真相事实, 这样就能逐渐断除烦恼, 因为一切本清净, 庸人自扰之, 也就是六祖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观一切法从缘生性不成就故。得离[死魔]。
(附注: 观察一切法从缘所生,本性是虚幻, 这是指,如果能明白12因缘(或称12缘起),明白缘起缘灭, 由12因缘知道众生轮回生死的真相和过程, 这样就能不畏死, 就能断除所谓的死魔困扰)

观一切法缘所庄严是无常败坏相故。得离[天魔]。
(附注: 观照一切因缘所生法之功德庄严相是无常败坏的,这样就能断除天魔困扰,
这是指应该断除法执,断除功德庄严的执着
大集经中谈到四依法如下~
[不了义经]者,赞说种种庄严文字;[了义经]者,说甚深经难持难了...
[语]者说身口意受持净戒功德庄严;[义]者了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

菩萨如是观故得离四魔。
(附注: 行菩萨道如果能随时这样观照,就能断除四种魔扰)——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附注:会产生魔扰都是因为心态不正确)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法能过魔事]。何谓为四。
常不舍离菩提之心。
(附注:只要发起无上菩提心,誓愿成佛,随时忆念此愿,就能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
于诸众生心无恚碍。
(附注:所以不能生气,这太重要的,所以外道修[愤怒法]或[诛杀法],往往变成大力鬼神,请见楞严经, 再者,心无恚碍, 这[碍]字还包含[情执]障碍,男女情执淫欲障碍,则会堕入魔道)
觉诸知见。
(附注:对于各种佛法正知见和外道错误知见[邪见],都能明白无误,知见正确就能够分辨正邪,不会误入魔道)
心不轻贱一切众生。
(附注:不骄傲轻视一切众生,因为傲慢心容易产生魔扰,佛在经上说,严守戒律的人往往轻视犯戒的人,深入经藏的人往往轻视没有深入经藏的人,这些都是佛弟子应该要注意的)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能过魔事]。
——行菩萨道,有四种方法能超越魔事~ 大宝积经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

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
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
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
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
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
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
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
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
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
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何等二?
1. 观一切法空;
2. 不舍一切众生。

须菩提!菩萨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坏。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复有二法成就,魔不能坏。何等二?
1. 所作如所言;
2. 亦为诸佛所念。

菩萨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坏。——成就二法,魔不能坏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对于初修行者或一般佛弟子来说,会害怕非人鬼神或魔都是难免的
因为累世恶业和业障,今生的贪嗔痴未断,所以,修行过程中有魔障是难免的
不过,只要遵守戒律,断恶修善,时时反省和忏悔以及修正,佛菩萨都会眷顾和护佑的
至于累世久修的菩萨行者,如果契入清净光明心、平等心,以不二面对众生
非人鬼神或魔,也不过就是六道众生之一,真心者就不会惧怕或疑惑,
而且深入经藏和实修就能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更能契入佛性本心
不过,这当然是对累世断恶修善、精进增上的实修者来说
如果是没有持戒和实修的一般人或甚至修行人,没有落实修行而遇到干扰也是常见的
所以,
简单说,对于初学者或一般佛弟子来说,断恶修善、守持戒律,这样才是正途
而对末法修行者来说,命终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好的方便
而对当下或累世发无上心者,不仅依照次第增上修行,亦可增上往生净土品位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如果自己有了上述魔扰情况,或陷入心魔的障碍中
那应该以[四正勤]排除万难和所有妄念,尽速恢复内心的清净,更进而增上正念
然后观察自己最近是否有不如法的心念和行为,是否犯戒,尽速修正

最好,修行者平常就应该要有实修定课,而且必须加深工夫
最好定力越高越好,而且要增上对[实相义]的了解,这样就能尽快除障
所以,平日实修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工夫,遇到考验通常一考就倒

修行就是如此,不是开玩笑的,而且往往一进入心法观修或禅修禅定的阶段,考验就会来
其实,不同的次第或修行阶段,就有不同的考验
考验其实很多种,例如:
初学者可能考钱财的执着,能不能布施,或考荤素问题,或考信心,或考梦中能不能念佛

不过,只要逐渐实修,后来就会遇到魔扰(魔考)的问题
这和您是修净土或修禅或修密无关,这是指修行上的定和观的问题
不管是修哪个宗派都是相同的,只要进入心法次第,就会遇到定观的问题,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就算您是念佛的,只要念佛逐渐增上次第,修行逐渐触及定观的阶段,这就会遇到魔扰的问题
所以,佛陀才会教导[楞严经],告诉佛子如何观察魔障和破除魔扰
所以,佛陀在经中也明白指出,只要修三摩地(三昧,禅定),就要学楞严经咒,才能破除魔障
基本上,佛弟子不用害怕这问题
一般来说, 因果报应的鬼神干扰会比较严重,这要忏悔和实修消业来改善
另外,自己乱跑外道(因为正知见不足,累世参与外道)的非人鬼神干扰也比较麻烦
如果是修行上的,只要自己守戒逐渐寡欲清净,努力念佛持咒,一般来说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因为佛法一定可以降魔的
——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想要消除魔扰或魔障,其实很简单
就是先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消除自己的杂念妄想,这样就能消除干扰和障碍
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排除妄想,就能消除一切苦厄,就这么简单
所以,不要造恶业,就不会有种种干扰和魔障,这就是很简单又复杂的因果原理

但是,为什么一般众生总是会遇到魔扰又无法排除呢?
就是因为众生贪瞋痴和七情六欲或种种负面情绪深重,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或邪念或妄想和杂念
又加上因果报应和有冤仇的非人鬼神(或纯找麻烦的)找上门,这样就容易受到干扰,或自己召引魔扰

所以,上面知道了着魔和魔扰的原因后,要如何真正消除魔扰呢?
首先要断除恶因,这样就不会再造新的恶果,断除恶业,就能避免恶果上门
再者,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对于过去所造的恶业,要忏悔不再犯,并沟通寻求原谅与和平解决
最后,要行善修定,广结善缘就能得到众多助缘,就能得到正向非人鬼神护法和佛菩萨的帮助
修定就是落实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透过实修禅观,以正确的观念来观照,培养正定力,这样就能断除妄念,就能破除魔扰和魔障

至于实际的观修应该如何呢?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想任何非人鬼神和魔,不要想任何俗事或亲友,心念不要堕入贪瞋痴和七情六欲
总之,就是内心要如如不动,不论看到或听到或感觉或碰触到什么,都不理不管,都不着相
放下对自己肉体的贪着,心境应该保持清净光明平等慈悲,不贪不着,融入法界光明深处,这样就超越魔力的范围

初学者可透过念佛持咒和忆想佛菩萨来保持正念
禅观者可学习禅定的方法或观照正确法义来保持正观
因为魔就是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只要我们保持正观,这样就不会有心魔,也不会受到外魔干扰
所以,只要我们放开心胸,融入浩瀚无垠的法界光明,这样自然就能破除魔扰
因为魔就是执着,是有局限的,只要您能超越,不要挂碍自己的肉体,魔就无能为力
因此,只要随时保持正念正观,这样就能消除自己的妄想习气,就不会召引外魔,就不会有魔扰

总之,道理很简单,只要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所以,破除魔扰其实很简单,不是吗?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七、初学者对于魔应当如何?
初学者不要谈魔,或探讨魔,或想解救魔.因为,初学者戒定慧太差,谈魔想魔容易遭魔扰
初学者应该多想佛菩萨,多想光明清净慈悲平等,念头清净光明,常保慈悲平等心,这样修行才容易增上.

想谈或讨论或救魔,这要先发起无上菩提心,先发解救无量众生成佛的心,
由发心配合实修增上戒定慧,这样才行,才符合次第,才是量力而为

这要先过得了自己肉体和心念考验的那一关,如果自己都无法超越身心的苦或欲望,那就不可能
因为魔或鬼神只要一干扰,初学者就病痛或受到诱惑而失去定力了
所以,想谈魔谈鬼神,这要有一定的戒定慧修行才行

所以等您落实基础实修后,而想增上修行戒定慧
佛陀才在[楞严经]中讲了50种容易犯的差错(50种魔境)来告诫修定的行者

因此,想要[超越身心的苦]而能普渡众生和魔
这要有:绝对的大愿,绝对的清净光明,绝对的慈悲平等,绝对的无怨无悔
光明不二,平等不二,破除金刚经四相想

所以,为什么要以[慈心]喂蚊子,[光明心]洗冷水澡?
[华严经]谈到菩萨行者以身和血喂众生,[悲华经]:佛陀曾累世以自身喂食众生.
这都要有无量的发心和定力
如果自己都无法降伏身心痛苦,那又如何超越魔和鬼的干扰?
所以,想普渡众生,想谈魔和鬼,自己要有绝对的觉悟才行,这也是修行成佛菩萨的过程

再者,想不受到干扰, 那要广结善缘多超度鬼神,这样就会护法众多
又或者自己深入甚深次第,超越两边,这样就能光明无量,破除魔扰
——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八、真菩萨对邪魔外道的真正态度
[深密解脱经]里面的这一段佛偈, 如下

如实知诸法, 即舍染法相
舍染法相已, 证于清净法
不观有为过, 懈怠放逸害
诸法常不动, 离相名菩萨

用这段偈, 要来解说” 真菩萨对邪魔外道的真正态度”, 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邪魔外道, 菩萨的心态是不同于一般[凡夫]和[声闻]的

先用个例子来解说

对于小孩, 我们会告诉他, 不要靠近大水沟,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不要靠近恶狗
不要靠近一切危险的事物和环境

对于比较大一点的青少年, 我们可能会开始教育他怎么保护自己, 例如防身术, 或拿棍子

如果是大人(成人), 水沟根本没有危险性, 恶狗也不是威胁, 就算自己走山路, 也没什么危险,
因为大人都懂了, 也知道该怎么做, 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这边讲的[小孩]就是一般[五欲凡夫], [青少年]就是[声闻行人]或者[初学菩萨],[大人]就是真正[大乘菩萨]

因为一般[五欲凡夫]执着很重, 造作诸多恶业, 五戒无法持守,正确知见完全不知道

所以教导这些小孩(五欲凡夫),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要行十善, 远离十恶业, 不要接触恶人和恶法, 免得自己被影响


对于[声闻]或者[初学菩萨], 则教导分辨邪魔外道的方法, 和安定自心与降魔之法

至于[菩萨种性大乘久修菩萨], 因为已经供养礼拜无量万亿佛, 不畏一切魔毒


上面举例是根据[大般涅槃经]的一小段经文的大概说明

讲到这边, 大家可能还不是很明白

让我们回看刚刚[深密解脱经]的偈

先讲[如实知诸法]

其实[如实知诸法]很不简单, 先不讲如实, 只说知诸法, 这要看过多少佛经,听闻多少法, 才算知呢?
如果连佛经都没读过几本, 能算知吗?

何况还要如实, 这个如实, 以菩萨法来说,至少应该要逐渐明白实相, 才算如实, 才能[即舍染法相]

回说一般[五欲凡夫], 在没学佛或刚学佛的时候, 什么都不懂, 所以种种恶习就像猛兽一般, 很容易令自己堕入恶道,
所以先教导十善十恶, 就像教小孩要远离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一样, 在教导的时候还会特别叮咛,
然后,教导[声闻]或者[初学菩萨], 就像教已经学佛听法的人要注意邪魔外道,
会不断叮咛, 再三告诫, 好像特别紧张一样, 好像法执一样,
其实, 这是因为[五欲凡夫]恶业欲望深重, [声闻人]或者[初学菩萨]道心不坚固正知见和定力还不足的关系,
所以才会像叮咛小孩不要勿入危险, 这也是这些人还没达到第一句偈的关系
如果能[如实知诸法], 自然能分辨, 不会堕入危险之中

[大乘久修菩萨](见维摩诘经,或大般涅槃经)则不同, 因为菩萨已经无量劫修习大乘, 所以能够[如实知诸法],所以能够[即舍染法相],
因此菩萨虽然不断告诫[五欲凡夫]和[声闻]或者[初学菩萨], 但是自己于心无染, 不执法相
菩萨[舍染法相已], [证于清净法], 虽然对外示现同[凡夫][声闻] 持戒精进,但是实已清净,
虽然劝众生远离邪魔外道, 但是于心无分别, 无有法相, 对众生皆平等性,
虽然劝众生远离外道, 但是对于[外道有为生灭法]和[众生所犯的过错], 能够[不观有为过][懈怠放逸害]
[大乘久修菩萨]于[诸法常不动], 于一切相, 离一切相,所以名[菩萨]

这就是真正菩萨和我们不同的地方, 原因是我们对于戒还不能无犯
对于外道邪魔还无法分辨, 所以, 必须时常警惕在心, 确立正知见, [如实知诸法]——菩萨对邪魔外道的真正态度~以[深密解脱经]之偈文来说明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6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11:5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6 16:48 编辑

诸佛世尊有十种善巧方便 ~ 华严经 佛不思议法品 (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善巧方便。何等为十?

一切诸佛了知诸法皆离戏论,而能开示诸佛善根,是为第一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悉无所见、各不相知、无缚无解、无受无集、无成就,自在究竟到于彼岸,然于诸法真实而知不异不别,而得自在、无我无受、不坏实际,已得至于大自在地,常能观察一切法界,是为第二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永离诸相,心无所住,而能悉知不乱不错,虽知一切相皆无自性,而如其体性悉能善入,而亦示现无量色身,及以一切清净佛土种种庄严无尽之相,集智慧灯灭众生惑,是为第三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住于法界,不住过去、未来、现在,如如性中无去、来、今三世相故,而能演说去、来、今世无量诸佛出现世间,令其闻者普见一切诸佛境界,是为第四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身、语、意业,无所造作,无来无去,亦无有住,离诸数法,到于一切诸法彼岸,而为众法藏,具无量智,了达种种世、出世法,智慧无碍,示现无量自在神力,调伏一切法界众生,是为第五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不可见,非一、非异,非量、非无量,非来、非去,皆无自性,亦不违于世间诸法;一切智者,无自性中见一切法,于法自在,广说诸法,而常安住真如实性,是为第六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于一时中知一切时,具净善根,入于正位而无所著,于其日月、年劫、成坏,如是等时不住不舍,而能示现若昼若夜、初中后时、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年、百年、一劫、多劫、不可思劫、不可说劫,乃至尽于未来际劫,恒为众生转妙法轮,不断不退,无有休息,是为第七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恒住法界,成就诸佛无量无畏及不可数辩、不可量辩、无尽辩、无断辩、无边辩、不共辩、无穷辩、真实辩、方便开示一切句辩、一切法辩,随其根性及以欲解,以种种法门说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修多罗,初、中、后善,皆悉究竟,是为第八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住净法界,知一切法本无名字,无过去名,无现在名,无未来名;无众生名,无非众生名;无国土名,无非国土名;无法名,无非法名;无功德名,无非功德名;无菩萨名,无佛名;无数名,无非数名;无生名,无灭名;无有名,无无名;无一名,无种种名。何以故?诸法体性不可说故。一切诸法无方无处,不可集说,不可散说,不可一说,不可多说,音声莫逮,言语悉断,虽随世俗种种言说,无所攀缘,无所造作,远离一切虚妄想著,如是究竟到于彼岸。是为第九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本性寂静,无生故非色,无戏论故非受,无名数故非想,无造作故非行,无执取故非识,无入处故非处,无所得故非界,然亦不坏一切诸法,本性无起如虚空故。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业果,无修习, 无成就,无出生,非数、非不数,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垢、非净,非入、非出,非住、非不住,非调伏、非不调伏,非众生、非无众生,非寿命、非无寿命,非因缘、非无因缘,而能了知正定、邪定及不定聚一切众生,为说妙法令到彼岸,成就十力、四无所畏,能师子吼,具一切智,住佛境界,是为第十善巧方便

佛子!是为诸佛成就十种善巧方便。」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诸佛世尊有十种善巧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是哪十种呢?

一切诸佛了知诸法皆离戏论(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而能开示(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诸佛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是为第一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了知一切法悉无所见、各不相知、无缚无解、无受无集、无成就,自在究竟(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到于彼岸,然于诸法真实而知不异不别,而得自在、无我无受、不坏实际(真实到极点的意思,是真如法性的别名),已得至于大自在(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地,常能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一切法界,是为第二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永离诸相(相,指诸法之形相状态。诸相乃总称一切差别之形相事物),心无所住,而能悉知不乱不错,虽知一切相皆无自性(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而如其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悉能善入,而亦示现无量色身,及以一切清净佛土种种庄严无尽之相,集智慧灯((譬喻)智慧能破愚痴之闇,故譬以灯光)灭众生惑,是为第三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住于法界,不住过去、未来、现在,因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性中,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相之故,而能演说过去、未来、现在无量诸佛出现世间,令其闻者普见一切诸佛境界,是为第四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身、语、意业,无所造作,无来无去,亦无有住,离诸数法,到于一切诸法彼岸,而为众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具足无量智慧,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种种世间法、出世间法,智慧无碍,示现无量自在神力,调伏一切法界众生,是为第五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了知一切法不可见,非一、非异,非量(指似现量与似比量。为错误的觉知与推论)、非无量,非来、非去,皆无自性(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也不违于世间诸法;一切智者,无自性中见一切法,于法自在,广说诸法,而常安住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实性,是为第六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于一时中知一切时,具足清净善根,入于正位而无所著,于其日月、年劫、成坏,如是等时不住不舍,而能示现若昼若夜、初中后时、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年、百年、一劫、多劫、不可思劫、不可说劫,乃至尽于未来际劫,恒为众生转妙法轮(与转法轮同。说妙法也),不断不退,没有休息,是为第七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恒住法界,成就诸佛无量无畏及不可数辩、不可量辩、无尽辩、无断辩、无边辩、不共辩、无穷辩、真实辩、方便开示一切句辩、一切法辩,随其根性及以欲解,以种种法门说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初、中、后善,皆悉究竟,是为第八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住于清净法界,了知一切法本无名字,无过去名,无现在名,无未来名;无众生名,无非众生名;无国土名,无非国土名;无法名,无非法名;无功德名,无非功德名;无菩萨名,无佛名;无数名,无非数名;无生名,无灭名;无有名,无无名;无一名,无种种名。为什么呢?因为诸法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不可说之故。一切诸法无方无处,不可集说,不可散说,不可一说,不可多说,音声莫逮,言语悉断,虽随世俗种种言说,却无所攀缘(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之作用),无所造作,远离一切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想著,如是究竟到于彼岸。是为第九善巧方便。

一切诸佛了知一切法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寂静(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无生(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故非色(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称为色;反之,非四大所造成之法,称为非色),无戏论(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故非受,无名数(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故非想,无造作故非行,无执取故非识,无入处故非处,无所得故非界,然而也不坏一切诸法,因本性无起,如同虚空之故。一切诸法皆悉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无业果,无修习, 无成就,无出生,非数、非不数,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垢、非净,非入、非出,非住、非不住,非调伏、非不调伏,非众生、非无众生,非寿命、非无寿命,非因缘、非无因缘,而能了知正定(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及不定聚(与不定性聚同)一切众生,为说妙法令到彼岸,成就十力、四无所畏,能师子吼,具一切智,住佛境界,是为第十善巧方便。

佛子!这些即为诸佛成就十种善巧方便。」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巧方便】:又作方便善巧、善权方便、权巧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权方便。或单称为善巧、善权、巧便、方便。即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
《大方便善巧方便经》卷一云(大正12·166a)︰
‘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愿佛世尊广分别说。佛告智上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今当知,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以一方便普令一切众生如理修行。何以故?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傍生异类诸恶趣中,菩萨亦以平等一切智心施其方便。即以如是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修行二法。何等为二?所谓一切智心、回向心。善男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
依世亲《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所载,‘菩萨巧方便回向’系将礼拜等五种修行方式所集的一切功德善根,用于发愿摄取一切众生往生安乐佛国。即菩萨自己以善巧智力施设种种方便,将自己的善根回向施予一切众生,期许饶益众生,此即为善巧方便。
吉藏《法华义疏》卷四(上)述说佛开三乘法以摄受众生即为方便善巧,文云(大正34·482b)︰
‘外国称伛和拘舍罗。伛和称为方便,拘舍罗名为胜智。谓方便胜智也。(中略)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问︰无三说三,云何名善巧?答︰由无三说三,众生遂得实益,故名善巧。’
又,《佛地经论》认为善巧方便之体是四智中的成所作智。该论卷七云(大正26·324c)︰
‘经曰︰身语及心化,善巧方便业。论曰︰有义此显成所作智。谓智能起身语心化,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加行不绝,故名方便,此即名业。’
此外,《大宝积经》卷五十一〈菩萨藏会〉曾揭‘十种善巧’之说,此十种即︰蕴法善巧、界法善巧、处法善巧、谛法善巧、无碍解善巧、依趣善巧、资粮善巧、道法善巧、缘起善巧、一切法善巧。其他,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有十二种方便善巧之说法,卷四十七又提出十种;《成唯识论》卷九则提出回向、拔济二种。[参考资料]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大般若经》卷三二八~卷三三0、卷三三八~卷三四一、卷五八五;旧译《华严经》卷三十七、卷三十八;《正法华经》卷一〈善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卷五十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p6439FROM:【佛光大辞典】

【开示悟入】: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依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诸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即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间。关于“开示悟入”之解释,法华文句卷四上,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之:(一)就四位而言,四位系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大阶段。(1)以“开”配当十住位;谓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无明,开显如来藏,而见实相之理。(2)以“示”配当十行位;谓于此阶位,惑障既除,知见之体亦自彰显,此“体”圆备万德,故举凡法界之众德,无不一一显示分明。(3)以“悟”配当十回向位;谓于此阶位,既已除障显体,明了法界众德,则必事理融通。(4)以“入”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融,故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一切智)海。
 (二)就四智而言,(1)以“开”配当道慧;谓于“实性”之中得以开发佛之智见。(2)以“示”配当道种慧;谓能了知十法界中诸道之种别,并了知解惑之相,一一皆为佛之知见所显示者。(3)以“悟”配当一切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即了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一切种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相”而识知种种行类相貌,此即入于佛之知见。
 (三)就四门而言,四门系指天台圆教所立之四法门。(1)以“开”配当空门;谓于空门所诠“一空一切空”之理中得以开发佛之知见。(2)以“示”配当有门;谓有门所诠“一有一切有”之理即显示佛之知见。(3)以“悟”配当亦空亦有门;谓了达“一切亦空一切亦有”之理即体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非空非有门;谓证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之理即入于佛之知见。
 (四)就观心而言,此系由天台宗所说“一心三观”中来直接阐释此开示悟入之理。三观,指空、假、中三观。(1)谓了观“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且此观明净,无有疑滞,故名为“开”。(2)又此一观境虽不可思议,然能于空、假、中之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滥,故名为“示”。(3)谓空、假、中之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名为“悟”。(4)空、假、中之三观并非个别存其空、假、中三者,而系齐照空、假、中于一心之中,故名为“入”。(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义记卷三、法华经玄义卷五上、维摩经玄疏卷四、法华义疏卷三(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三末、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台宗二百题卷十五)p5305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梵语 kus/ala-mu^la,巴利语 kusala-mu^la。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FROM:【佛光大辞典】

【实际】:真实到极点的意思,是真如法性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自在】:(术语)言广大之力用无论何事皆作得也。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察】:以智慧来观想、察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灯】:(譬喻)智慧能破愚痴之闇,故譬以灯光。智度论四十一曰:“以智慧灯照我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体性】:指实体,即事物之实质为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一上):“体性是善,犹如良药。”p6930FROM:【佛光大辞典】

【心无所住】:(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著。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相】:相,指诸法之形相状态。诸相乃总称一切差别之形相事物。(维摩诘经弟子品)p6307FROM:【佛光大辞典】

【无自性】: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离,物即灭尽;人亦为四大所成,四大不调即成病,四大相离则亡。中论卷一(大三○·二中):“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成唯识论卷九、唯识三十论颂)p5083FROM:【佛光大辞典】

【如如】: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说“如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了达】: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FROM:【佛光大辞典】

【非一亦非异】:是为“中观见”中初步分析我与蕴究竟是一体还是异体(多体)。若蕴与我为一体,然蕴有五:色、受、想、行、识,即惟一;若蕴与我为异体,然蕴有五应有五我,实非五我故亦非异。        《佛学词典》

【非量】:因明用语。又作似量。三量之一。指似现量与似比量。为错误的觉知与推论。似,似是而非之意;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之境生起分别惑乱之智,不能正确量知其真实自相。似比量,略称似比,依不成、不定、相违、似喻等似因而生似是而非之智,不能正确比知量度所对之境。如见雾为烟而妄推有火。似现量、似比量二者,似真现量、真比量,而非真现量、真比量,故称非量。(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卷下、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卷八)((参见:三量)633、“因明”2276)p3712FROM:【佛光大辞典】

【真如】: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和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转妙法轮】:(术语)与转法轮同。说妙法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修多罗】: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攀缘】:梵语 a^lambana。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妄想微动即攀缘诸法;妄想既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是,内烦众结,外生万疾;此皆攀缘作用所致者。(维摩经卷中问疾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摩诃止观卷五上)p6665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虚假、非真实之意。或略作妄。其义细别有三,即:(一)梵语 a-santa-bha^va,乃非实在之意。如妄法、妄境、妄有。(二)梵语 vitatha,即非理迷执之意。如妄识、妄心、妄念、妄执、妄情、妄分别等。(三)梵语 mr!s!a^,乃虚诳之意。如妄语、妄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成唯识论卷九)p5261FROM:【佛光大辞典】

【本性】:指固有之性德。即常住不变之绝对真实性。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九中):“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p1962FROM:【佛光大辞典】

【寂静】:<一>心凝住一处之平等安静状态。远离本能所起的精神动摇,称为寂;断绝一切感觉苦痛之原因而呈现安静之状态,称为静。盖由修禅定,可令心止于一处、远离散乱等,且摄持平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六门教授习定论、往生论)
 <二>指涅槃之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涅槃境界远离诸苦,湛然常住,无生无灭,故称为寂静。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就有余依及无余依地各说四种寂静。(一)有余依中:(1)苦寂静,谓永尽诸漏,及断除后有之众苦,而得当来不生之法。(2)烦恼寂静,谓断除一切之烦恼,而得毕竟不生之法。(3)不损恼有情寂静,谓永断烦恼,不造诸恶,修习诸善。(4)舍寂静,谓恒住于“舍”性之中,不喜不忧,安住于正念正知。(二)无余依中:(1)数教寂静,谓诸数及言教等并息。(2)一切依寂静,谓有余依中虽有施设依乃至后边依等八依,今于此境界中总断离此等诸依。(3)依依苦寂静,谓依准前述之八依,永灭除众生之苦。(4)依依苦生疑虑寂静,依准前述之八依,苦之疑虑不生。(法蕴足论卷四、卷六、般若灯论卷二、十八空论、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一、瑜伽论记卷二十四)p4507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一>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然凡夫迷此无生之理,起生灭之烦恼,故流转生死;若依诸经论观无生之理,可破除生灭之烦恼。(圆觉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
 <二>阿罗汉或涅槃之意译。阿罗汉有不生之义,即断尽三界烦恼,不再于三界受生之意。又依弥陀之本愿往生净土者,乃是契合弥陀之本愿,此因无生为涅槃之理,故异于凡夫内心所想虚幻之生。于此,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称之为无生之生。自涅槃无生灭之观点言,即指觉悟涅槃,亦即证得无生身;极乐为契合涅槃之世界,由此义,故称为无生界。(最胜王经卷一、摩诃止观卷五下)((参见:阿罗汉)3692、“涅槃”4149)p5077FROM:【佛光大辞典】

【非色】: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称为色;反之,非四大所造成之法,称为非色。于五蕴中,色蕴之外,受、想、行、识等四蕴,称为非色之四蕴。p3708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p6439FROM:【佛光大辞典】

【名数】:(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正定】:正确的禅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叫做“正定”。八正道之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定】:有二义,即:<一>错误之禅定。又作邪禅。据解脱道论卷二分别定品所载,定有二种:邪定、正定。所谓“邪定”,即指不善一心之错误禅定。
 <二>邪定聚之略称。即指造作五无间业之人;此等众生以造作恶业之故,必定堕于地狱,必定处于邪中。((参见:邪定聚)3034)p3034FROM:【佛光大辞典】

【不定聚】:(术语)与不定性聚同。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土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过学习这段佛经内容,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因诸佛能够了知诸法、一切法,住于法界,所以能够成就这10种善巧方便:
开示诸佛善根;观察一切法界;如其体性悉能善入,而亦示现无量色身,及以一切清净佛土种种庄严无尽之相,集智慧灯灭众生惑;演说去、来、今世无量诸佛出现世间,令其闻者普见一切诸佛境界;为众法藏,具无量智,了达种种世、出世法,智慧无碍,示现无量自在神力,调伏一切法界众生;无自性中见一切法,于法自在,广说诸法,而常安住真如实性;恒为众生转妙法轮,不断不退,无有休息;随其根性及以欲解,以种种法门说不可说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修多罗,初、中、后善,皆悉究竟;无所攀缘,无所造作,远离一切虚妄想著,如是究竟到于彼岸;了知正定、邪定及不定聚一切众生,为说妙法令到彼岸,成就十力、四无所畏,能师子吼,具一切智,住佛境界。

所以善知识、老师也一直都在教导我们要深入经藏、学习诸法
尤其是末法时期,善知识教导:
虽然末法时期大家都强调要念佛, 念佛的人好像很多, 乍看下好像佛法很兴盛
可是强调求生极乐世界之下, 却好像佛法只剩下念佛往生, 宣扬经教的太少, 逐渐丧失佛法的全貌

老实说, 末法时期真正深入经藏探讨和实修, 并且宣扬经教佛义的出家人或在家人并不多
而且能宣扬[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来破邪显正的更少
出家人或佛弟子自己都不宣扬佛经了, 也难怪外道或者附佛外道的干扰和误导越来越严重

这一方面可能是佛弟子没有深入经藏,所以当然不知道,更不用说宣扬经论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家都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或戳到自己的痛处,所以避重就轻,贪求供养

其实不只[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

还有很多佛经都谈到末法外道和附佛外道以及真假比丘真假菩萨的现象
可是如果佛弟子不深入经藏, 又如何能知道佛陀曾经谈及这些事情,
更不用说有正知见来辨别正邪, 以及遵守佛陀的教导了
所以,佛弟子的观念和行为当然偏离正法越来越远

因此,末法时期经常发现有许多佛弟子不合佛法的行为现象
例如,戒律不严谨,乱象横生,贪求供养,杂外道法, 这些都和深入经藏以及落实实修有关
事实不仅如此,
尤其,心术不正的破戒比丘就算知道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也因为私心贪求供养而不敢宣扬正法
甚至,说这些明辨正邪的佛经都非佛说,而这些末法乱象, 其实在佛经中佛陀都早有说明了

因此,末学建议佛弟子应该要求自己深入经藏,才能明辨正邪,逐渐匡正世俗乱象,振兴佛法——[略说]末法乱象&[深入经藏]的重要性

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依照佛经
其实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
过程中我们会接触过很多修行人或法师,或视频或书籍
每个法师或修行人都有心得,可能值得学习,但是或许也存在问题
这些对于初学者确实能帮助学习基础佛法,但是其中也有危险
因为修行人或法师不是圆满的,还没成佛,可能潜在许多不正确知见
所以还是要以佛经为主,
这不是说不能看,而是要小心明辨,一边学习,一边研判,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所以还是以佛经为主,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比较保险
不然误入歧途可就麻烦了
明x法师讲念佛的部分可以参考学习,但是末学不能说他全部的见解都正确
佛弟子应该以佛经为根本才对,因为只有佛才正确,
这样就不会因为信任世间人(不论在家或出家人)而走错路
就像某些法师讲慈悲放生,这很好,
但是末学不会认为他们全部的知见都正确
学佛是要让自己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
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些人或某个人(不论在家或出家)
就算您对末学也是如此,您应该依据佛经的教导才对
只有佛才是智慧圆满的,才值得我们完全信任——学佛是要让自己依据佛经而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人

深入经藏能够帮助我们增长智慧,而有了智慧就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了达诸法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如何增长智慧呢?
最简单的智慧获得方式就是听闻,所以叫做闻慧
也就是学习佛陀和圣人的知见和智慧,这样自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听经闻法,
例如知道六道轮回真相,就不容易因为一些事情和众生争执
或者知道众生愚痴,就能体谅众生,发心开导众生
明白这些道理,这样就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和误会
没有疑惑和误会,自然就容易生起对众生苦难的同情心和慈悲心
就能有平等平静的心而产生智慧去解决困难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6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11:1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5 11:31 编辑

十种[佛所摄持]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2 小时 )

==============================

-- [经文] --

「若诸菩萨能弃舍此魔所摄持,则得十种佛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

初始能发菩提之心,佛所摄持;

于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摄持;

觉诸魔事,悉能远离,佛所摄持;

闻诸波罗蜜,如说修行,佛所摄持;

知生死苦而不厌恶,佛所摄持;

观甚深法,得无量果,佛所摄持;

为诸众生说二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脱,佛所摄持;

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于有为、无为不生二想,佛所摄持;

至无生处而现受生,佛所摄持;

虽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萨行,不断菩萨种,佛所摄持。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诸佛无上摄持力。」

[末学解说]

「若诸菩萨能弃舍此魔所摄持,则能获得十种佛所摄持( 引申为加持、守护,或控制之义。 又译作所持、护念。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是哪十种呢?就是:

自初始能发起菩提之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佛所摄持;

于生生(指生死、死生,即流转轮回之无穷无极)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摄持;

觉知诸魔事,悉能远离,佛所摄持;

闻诸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佛所摄持;

了知生死苦而不厌恶,佛所摄持;

观甚深(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得无量果,佛所摄持;

为诸众生演说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脱,佛所摄持;

乐观无为法(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而不住其中,对于有为(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不生二想,佛所摄持;

至无生(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然凡夫迷此无生之理,起生灭之烦恼,故流转生死;若依诸经论观无生之理,可破除生灭之烦恼)处而现受生,佛所摄持;

虽已证得一切智(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而能起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不断菩萨种,佛所摄持。

这些即为十种佛所摄持。

如果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获得诸佛无上摄持力。」

注解:
【摄持】:互相接受,或者被加持。 引申为加持、守护,或控制之义。 又译作所持、护念。(百度)

【加持】:梵语 adhis!t!ha^na,巴利语 adhit!t!ha^na。音译作地瑟[姹-乇+七]曩。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原意为站立、住所,后转为加护之义。又译作所持、护念。佛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力,保护众生,称为神变加持。
 密教认为大日如来以大悲大智随顺众生、佑助众生,称为加;而众生受持其大慈悲,则称持。此一解释,与“瑜伽”(梵 yoga)之义相同。即大日如来与众生相应合一,如来三密与众生三业相互相应,摄己入他,令其感知如来之慈悲,则可成就种种妙果以期成佛,此称三密加持。日僧空海即根据此说,立“即身成佛义”之说。三密加持有二种:(一)自行加持,即行者手结密印,口念真言,心住三摩地之修法。(二)阿阇梨加持,即灌顶师就曼荼罗阿阇梨,具足羯磨,以普贤三摩地引金刚萨埵入己身之修法。由此二种加持,现身可证菩提。
 又大日经疏卷九举出“法界加持”之说,即诸佛、真言、众生等之实相,皆是毗富罗法界,以此更相加持,故称法界加持。因众生、诸佛菩萨与真如法界三事平等,故互相加入,彼此摄持感应。大日经要义钞卷一举出四种加持,即:法法加持、法人加持、人法加持、人人加持,其中法法、人人二种为同类加持,人法、法人为异类加持。
 咒禁之作法亦称加持。如五处加持,系行者为消除过去罪业,显现本来具足之五智功德,以印契或杵铃等法器加持身体五处(额、两肩、心、顶及喉)。又有所谓加持香水,即心念香水,使之清净,口诵明咒,持印契以加持。此外,尚有加持供物、加持念珠等,皆为清净供物或念珠之禁咒法。其所用之印契、明咒等,即称加持印明。
  加持又有祈祷之意,例如:牛黄加持(又作牛王加持。为求安产,以牛黄香水加持于产门)、带加持(为求安产,加持于岩田带)、土砂加持(为除病或消除亡者之罪而于坟墓或死骸上撒布土砂,口念光明真言加持)、刀加持(为除恶魔与鬼灵,观想代表不动明王之利剑以加持)等,系专为祈祷现世利益者。加持一般又与祈祷并称为加持祈祷。(大日经疏卷一、卷十五、大日经义释卷十一)p1572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生生】:指生死、死生,即流转轮回之无穷无极。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2058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FROM:【佛光大辞典】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甚深】:(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乘】: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法】:(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梵语 sam!skr!ta,巴利语 san%kha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p2445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一>又作无起。谓诸法之实相无生灭。与“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同义。所有存在之诸法无实体,是空,故无生灭变化可言。然凡夫迷此无生之理,起生灭之烦恼,故流转生死;若依诸经论观无生之理,可破除生灭之烦恼。(圆觉经卷一、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
 <二>阿罗汉或涅槃之意译。阿罗汉有不生之义,即断尽三界烦恼,不再于三界受生之意。又依弥陀之本愿往生净土者,乃是契合弥陀之本愿,此因无生为涅槃之理,故异于凡夫内心所想虚幻之生。于此,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称之为无生之生。自涅槃无生灭之观点言,即指觉悟涅槃,亦即证得无生身;极乐为契合涅槃之世界,由此义,故称为无生界。(最胜王经卷一、摩诃止观卷五下)((参见:阿罗汉)3692、“涅槃”4149)p5077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智】:梵语 sarvajn~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关于其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大八·八四三上):“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大三○·四九八下):“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即如实了知一切世界、众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者,称为一切智。又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相之义,若依总义,则总称佛智,义同一切种智,如华严经大疏卷十六所载,如来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故称一切智。若依别义,则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此即声闻、缘觉所得之智;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乃了知“平等相即差别相”之佛智,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八下):“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者,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中略)佛自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大毗婆沙论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九)((参见:一切种智)19)p14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行】:(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性】:﹝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证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证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证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拨者,绝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这段佛经内容主要讲了十种佛所摄持,分别为:
1.初始能发菩提之心
2.于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
3.觉诸魔事,悉能远离
4.闻诸波罗蜜,如说修行
5.知生死苦而不厌恶
6.观甚深法,得无量果
7.为诸众生说二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脱
8.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于有为、无为不生二想
9.至无生处而现受生
10.虽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萨行,不断菩萨种

上述这10种获得佛陀摄持的方法,即是作为菩萨行者要努力的方向、要完成的实修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只要是以发起正向心而做的事,比如做功课修行,比如为众生演说等等,都能够获得佛菩萨的加持与护念
由此,一方面深深体会到佛陀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另一方面也更加认识到自己同样要以慈悲心来利益众生
末学从而生起深深的感恩之心,光明之心,慈悲之心......正向之心

发起这样的心念时,当按照老师的教导(大致意思)去练习:

【日常中,当感到开心快乐感动感恩幸福。。。各种正向心的时候
不要浪费这样的时刻,藉由这些正向心的感受令心增广无限扩展
时间越长越好
抓住这些闪光时刻,不要浪费掉,冥想,增广。。。】

【如果常能融入正向心,并且增广扩展,这种能量状态对自己和众生都是很有帮助的】

【1,平时可多藉由令自己感动的事情或场景帮助入心,让自己静静地融入这种感动的心念氛围中,由感动感恩心启发自性佛性光明,并扩展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2,将这样观照的时间逐渐延长,令内外法界沐浴佛光,业障消除,自己与众生都能恢复清净光明自在解脱
3,要持续这样练习。这是很深的三昧观照法,多做这样的练习就能逐渐深入】

发起这样的心念后,当按照善知识的教导去落实:

发心普渡众生,让自己和众生都尽快成佛
这样就是对佛菩萨最好的感恩方式
也是感恩累世父母和感恩曾经提携过我们的人的最好方式——[实修案例]在家精进实修21天实例问答(下集:11-21天)
只有当自己深入修行,逐渐深入菩萨道,明白法性、众生性,成为真正的法华和普贤行者
才会像「开始当父母后」的道理,才会逐渐真正明白菩萨的慈悲,也才逐渐学会真正感恩佛菩萨”——【慈悲与感恩】在自己当父母后,才发觉...
我们是发心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才是法界中最难得最珍贵的
而且,这才是突破六道轮回的根本因素
——不追求高帅富,愿当生生世世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如果能发心且真实修当菩萨引领众生,这过程中,其实不仅引领了众生,也帮助自己避免堕落且更能往上提升
所以,虽一般常说辛苦某某佛弟子护持佛教或佛法,但是,其实是佛法护持了佛弟子,避免佛子们堕落,更使佛子们修行能增上
如果不是如此,在娑婆恶世中,一般人很容易就沉沦了,就算修行,也是浮浮沉沉,难有进展

因此,发心和实际努力普渡众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增上了自己
所以,佛弟子应该努力引领众生学佛,也以此增上自己,自利利他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修持[菩萨道]是很奥妙的,
菩萨道的修持是靠发起大乘心,所以任何地方都能行菩萨道,
就看您自己能不能有智慧利用当下的种种缘分(不管好坏),转念而发起大乘心
如果心态正确的,您就会知道正确的方法,自己就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心态正确了,
佛菩萨就会暗中加持您,增上您的修行,也会改变您的环境和家人
您就能够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和心法实修的重要
这样您会更了解[[感恩心]],更了解心法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5497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4047

[精进勋章]

6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11: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3-10-5 11:29 编辑

十种见佛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用时 2 小时 30 分钟)

==============================

-- [经文] --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见佛。何等为十?所谓:

于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愿佛出生见

业报佛深信见

住持佛随顺见

涅槃佛深入见

法界佛普至见

心佛安住见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本性佛明了见

随乐佛普受见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常得见无上如来。」


[末学解说]

「佛子(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有十种见佛(指见佛身或悟佛法。大多依念佛三昧或佛力加被所感得。见佛有︰现在见佛、未来见佛、平生见佛、临终见佛。一般而言,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是哪十种呢?就是:

于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著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愿佛出生见(谓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称佛出生而见,是名愿佛出生见);

业报佛深信见(谓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盖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称佛深信而见,是名业报佛深信见);

住持佛随顺见(谓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称佛随顺而见,是名住持佛随顺见);

涅槃佛深入见(谓如来化身,示现灭度,皆由深入涅槃生死境界,故能示现。菩萨称佛深入而见,是名涅槃佛深入见。(灭度,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法界佛普至见(谓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称佛普至而见,是名法界佛普至见);

心佛安住见(谓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称佛安住而见,是名心佛安住见);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谓如来清净无量三昧,寂然常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称佛无量无依而见,是名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本性佛明了见(谓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称佛明了而见,是名本性佛明了见);

随乐佛普受见(谓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称佛普授而见,是名随乐佛普授见)。

这些即为十种见佛。

如果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常得见无上如来。」

注解:
【佛子】:(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佛地论一曰:“由佛教力被圣道生故名佛子。(中略)能绍佛种,不令断绝,故名佛子。”嘉祥法华疏四曰:“大机既发有绍继之能,为佛子义。”法华文句九曰:“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得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又】(职名)元时封僧之号。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萨摩诃萨】:(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a%sattva),菩提萨埵作道众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作大众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众生,故云道众生,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故为简别于彼,更曰大众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诃萨。佛地论二曰:“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中略)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法华嘉祥疏二曰:“摩诃萨埵者。摩诃云大。十地论云:大有三种。愿大行大度众生大。萨埵云众生,即大众生也。(中略)摩诃萨者简异二乘,亦求小道。今明求于大道,故名大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佛】:依观佛三昧或口称三昧,得见佛之相好色身。关于所见之佛身,据大乘起信论所载,二乘及凡夫依分别事识,见佛之应身;诸菩萨依业识,见佛之报身。八十华严经卷五十八更列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愿佛出生见、业报佛深信见、住持佛随顺见、涅槃佛深入见、法界佛普至见、心佛安住见、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本性佛明了见、随乐佛普受见等十种见佛。见佛,多指感见佛之色身,然领解佛心、证悟佛法亦可称为见佛。得见佛之益,必能灭罪生善,证得妙果。(般舟三昧经卷上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观无量寿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释摩诃衍论卷五、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观念法门)p2993FROM:【佛光大辞典】

【见佛】:指见佛身或悟佛法。大多依念佛三昧或佛力加被所感得。见佛有︰现在见佛、未来见佛、平生见佛、临终见佛。一般而言,见佛虽指感见佛的色身,然领悟佛心,领悟佛法,也可名为见佛。见佛者必灭罪生善,证得妙果。

此下列举载于诸经论中之各种见佛︰

(1)完全仰仗佛的加被力而见佛者,如《观无量寿经》所谓第七华座观,韦提希见到住立于空中的弥陀佛。

(2)以观念见佛,如同经所说之第九观(大正12·343b)︰‘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

(3)以称念见佛,如《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日藏分念佛三昧品〉所说(大正13·285c)︰‘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

(4)以得悟佛法为见佛者,如《大智度论》卷十八谓(大正25·190b)︰‘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如虚空无染,无戏无文字,若能如是观,是即为见佛。’同书卷十一(大正25·137a)︰‘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又(大正25·137a)︰‘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得真供养,供养中最。’

此上所述,大多为现生平生见佛。此外,尚有︰

(5)临终见佛者,此如善导《观念法门》所说见佛增上缘中之九品往生者,因称念之行,临终蒙佛接引。

(6)往生佛土而见佛的未来见佛,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云(大正26·43b)︰‘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以及《净土论》(大正26·232b)︰‘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平等法身’等等。

另如《般舟三昧经》(大正13·899b)︰‘佛言︰菩萨闻佛名字欲得见者,常念其方即得见之。譬如比丘观死人骨,着前观之有青时,有白时,有赤时,有黑时,其色无有持来者,是意所想耳。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旧译《华严经》卷七(大正9·437b)︰‘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见彼临终劝念佛。’又如《首楞严经》卷五势至圆通之文所说(大正19·128b)︰‘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其本意虽是观念念佛,但也有口称、忆念之意。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著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愿佛出生见】:谓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称佛出生而见,是名愿佛出生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业报佛深信见】:谓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盖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称佛深信而见,是名业报佛深信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住持佛随顺见】:谓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称佛随顺而见,是名住持佛随顺见。(梵语舍利,华言骨身。)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涅槃佛深入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如来化身,示现灭度,皆由深入涅槃生死境界,故能示现。菩萨称佛深入而见,是名涅槃佛深入见。(灭度,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界佛普至见】:谓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称佛普至而见,是名法界佛普至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心佛安住见】:谓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称佛安住而见,是名心佛安住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清净无量三昧,寂然常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称佛无量无依而见,是名三昧佛无量无依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性佛明了见】:谓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称佛明了而见,是名本性佛明了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随乐佛普授见】:谓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称佛普授而见,是名随乐佛普授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种见佛】:菩萨修殊胜行,应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称为十种见佛。据华严经疏卷五十一离世间品载,十种见佛即:(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指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著涅槃,不著生死,菩萨应佛无著而见。(二)愿佛出生见,指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应佛出生而见。(三)业报佛深信见,指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应佛深信而见。(四)住持佛随顺见,指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应佛随顺而见。(五)涅槃佛深入见,指如来由深入涅槃生死境界,故其化身能示现灭度,菩萨应佛深入而见。(六)法界佛普至见,指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应佛普至而见。(七)心佛安住见,指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应佛安住而见。(八)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指如来清净无量三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应佛无量无依而见。(九)本性佛明了见,指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应佛明了而见。(十)随乐佛普授见,指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应佛普授而见。p488FROM:【佛光大辞典】

=======================================================================
上述佛经内容主要是讲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见佛,分别为: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指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著涅槃,不著生死,菩萨应佛无著而见
(二)愿佛出生见,指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应佛出生而见
(三)业报佛深信见,指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应佛深信而见
(四)住持佛随顺见,指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应佛随顺而见
(五)涅槃佛深入见,指如来由深入涅槃生死境界,故其化身能示现灭度,菩萨应佛深入而见
(六)法界佛普至见,指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应佛普至而见
(七)心佛安住见,指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应佛安住而见
(八)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指如来清净无量三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应佛无量无依而见
(九)本性佛明了见,指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应佛明了而见
(十)随乐佛普授见,指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应佛普授而见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其中的关键重点是“应”,即老师一直所教导的“相应”“相印”
如果能在上述的十个方面与佛“相应”“相印”,就能够常见到无上如来

“相应”“相印”,在善知识所教导的光明心法中也是核心要素:
行法与心法,及发愿词如下~
1. 发愿~愿与佛心相印
(行法与心法~
站着或坐着都行,闭起眼睛,面对灯光或太阳,
放松全身,观想自己沐浴在佛光中,身心自在, (如果观想有困难,可想像自己躺在沙滩上)
并真实发起无上大愿,愿将凡夫心转化为佛心,与佛心相印,
何谓佛心,只要您能想到能感触的好心都可以,
例如,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光明心,欢喜心,谦和心,无染心,舍离心,无为心,圆觉心...
在这期间如果流泪,这是善根发相,不用惊讶,这可以先修惭愧忏悔心,
这也是初学者最重要的修行,要先发露忏悔,
不要害怕担心流泪的状况,只要您是精神上清醒的,不是堕入无限悔伤,就没有太大关系
"发露忏悔"这是另一个行门,此处不详述
)


2. 发愿~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十方一切众生,众生皆得清净自在解脱
(行法与心法~
发愿自己愿意恢复自己佛性本有的清净慈悲光明,期望佛菩萨能加持帮助,
观想自己佛性的光明和法界所有佛菩萨的佛光融合,最后光明逐渐扩大遍照一切众生,
众生受到佛光普照,身心自然清净自在,解脱苦难与轮回,
这方法熟练后就可以做简单的利益众生,例如观想生病的亲人身心光明,祈求佛力加持而逐渐改善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相应”“相印”可以是在很多方面,比如
与法界光明“相应”“相印”
与佛菩萨“相应”“相印”
与善知识、老师“相应”“相印”
与佛咒“相应”“相印”
与佛号“相应”“相印”
与佛经“相应”“相印”
与佛心“相应”“相印”
与清净心“相应”“相印”
与光明心“相应”“相印”
与慈悲心“相应”“相印”
与欢喜心“相应”“相印”......等等

如何才能“相应”“相印”呢?
善知识慈悲教导:
末学讲过,发心发愿就是最大的功德(这也是佛经上说的)和能量
这就能让修行人不断增上,提升慈悲和智慧,逐渐恢复佛性
所以让末学能不用依靠别人开导,而能自己不断增上的原因
~就是发心开导别人,帮助众生解除疑惑而成佛
当您能发起这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
就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进阶心法]能发起大心,就能与佛菩萨的悲愿智慧相应结合,就能不断突破
信为功德母
遇到困难,只要真心全意恳切的忆念佛菩萨,就会逐渐改善的
不论您多么痛苦,只要全心投入,就像把身体投入大海那样的把身心投入法界光明
一切的黑暗或痛苦与大海和法界相较下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当下您会逐渐体会到法界光明的力量,逐渐把黑暗和痛苦完全淹没
内心会逐渐清凉,身体或人生的苦难也会逐渐消失的

不论您多么郁闷或痛苦,只要尝试把身心交给佛菩萨,与法界光明相印
您就能逐渐体会上面所说的境界
您可能需要一天两天三天或七天十天一个月去熟悉投入
只要用心投入,您会明白的
您会发现佛菩萨一直都在,就在我们身旁,无所不在
您将不在孤苦,真心融入,净土就在当下真心相印,就会发现,常乐我净
——真心相印,就会发现
如果佛弟子不努力,发心和心力都不足,那当然是不会有因缘受到佛菩萨的进阶教导的
只有当佛弟子精进不懈,心量和作为愈贴近佛菩萨的本愿,那才可能与佛菩萨相应,才可能逐渐印心而学到心印——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老师相关慈悲教导(大致意思):
【多实修就能增上,就能够相应乃至相印了
如果无法相印,就多做功课消业
修行的道路上,不要气馁,只要按照佛法的教导持续前行,就会一直进步
修行就是净心的过程
只管净心
佛菩萨一切都会安排好】

【心清净心光明才能与佛咒功德相应】

【心与佛咒相应,就能启发自性佛性光明,就能影响众生都转为光明】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大致意思)帮助我们领悟理解
【为什么灯泡有电就能发亮
就是运用了同样的道理,让灯泡的构造与电的能量相应,
如果灯泡认为不需要将自己打造成与电能量相应,那么它就永远是个不会发光的无用灯泡了
灯泡觉得改造自己的过程多辛苦啊,
灯泡觉得只要我多练习某些方法,那么总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发光
这就是不相应。
不相应则无法导电,因为频道对不上】


末学体会,如果还无法做到“相应”“相印”,就要按照善知识、老师的教导去不断的练习
发起菩提心、利益救度众生之心;真心全意恳切的忆念佛菩萨;净心;多实修、多做功课......
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与负面“相应”“相印”,比如:与世俗相应,与业力相应等等
正面的“相应”、“相印”可以带领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反之就会将我们带入歧途,越走越错


=======================================================================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7-1 22:49 , Processed in 0.1456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