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净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行中] 佛弟子(净莲),每日学习佛经串贴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1:1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5 11:17 编辑

学习 菩萨[授记]凡有四种 ~ 首楞严三昧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尔时坚意菩萨白佛言。

今此会中宁有菩萨以此四事得授记不。

佛答言有。


世尊谁是。


[末学解说]

这时坚意(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菩萨对佛陀说。

现今此会中是否有菩萨以这四种情况获得授记(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呢。

佛陀回答,有。

坚意菩萨问,世尊,谁是呢。

注解:
【坚意】:梵名 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又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等,以其梵名与印度之坚慧相同。(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华严经传记卷一)((参见:坚慧)4448)p4448 FROM:【佛光大辞典】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佛言。此师子吼王菩萨乐欲居士子。是未发心而得受记。如是等他方世界无数菩萨。亦未发心而得受记。

复有寂灭菩萨。大德法王子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无量诸菩萨等。适发心时即与授记。皆住阿惟越致地中。


是中复有智勇菩萨。益意菩萨。如是无量诸菩萨等。密与授记。


坚意。我及弥勒贤劫千菩萨。皆得无生法忍。现前授记。

[末学解说]

佛陀说。这位师子吼王菩萨乐欲居士子。是未发心而获得受记(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者。像这样的,他方世界无数菩萨。也是未发心而获得受记者。

再有寂灭菩萨。大德法王子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像这样的无量诸菩萨等。属于适发心时即给与授记者。全都住于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地中。

大众之中,再有智勇菩萨。益意菩萨。像这样的无量诸菩萨等。属于密与授记者。

坚意(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我和弥勒贤劫千位菩萨。都是获得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而现前授记者。

注解: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FROM:【佛光大辞典】

【坚意】:梵名 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又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等,以其梵名与印度之坚慧相同。(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华严经传记卷一)((参见:坚慧)4448)p444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惟越致】:(术语)(参见:阿鞞跋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鞞跋致】:(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坚意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所行不可思议。授记亦不可思议。

一切声闻诸辟支佛尚不能知。况余众生。

佛言。坚意。菩萨所行所发精进威神势力不可思议。

[末学解说]

坚意(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菩萨对佛陀说。希有世尊。菩萨所行不可思议。授记(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也不可思议啊。

一切声闻、诸辟支佛尚且不能了知。何况其余众生呢。

佛陀说。坚意(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菩萨所行所发精进(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威神(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势力不可思议啊。

注解:
【坚意】:梵名 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又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等,以其梵名与印度之坚慧相同。(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华严经传记卷一)((参见:坚慧)4448)p4448 FROM:【佛光大辞典】

【授记】:梵语 vya^karaN!a,巴利语 veyya^karaN!a。音译毗耶佉梨那、弊迦兰陀、和伽罗那、和罗那。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别、记说、记。十二部经之一,九部经之一。区别、分析、发展之意。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后专指未来世证果及成佛名号之预言(又作预记)。如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载,佛记伽伽罗大臣(巴 Kakkata)命终后生天,其余五十人得斯陀含,五百人得须陀洹。授记主要指证言未来成佛之意,最著名者,如释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之授记,又如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阿含经载有此说法。及至大乘经典,成佛授记之说更为普遍,如无量寿经记载,法藏比丘经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法华经卷二记载,舍利弗等声闻之授记;法华经卷四记载,恶人提婆达多,与一般视作不可成佛之女人皆获授记。
 授记成佛之种类甚多,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大别之为人与时两种差别授记:(一)人差别授记,就授记时间于发菩提心之前后而言,有未发心授记、已发心授记;就授记者是否显现于受记者面前而言,有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二)时差别授记,系依至成佛期间之一定或不一定而言,可分为有数时授记、无数时授记。又据大日经卷一所载,授记佛果完成,是为完全授记,称为无余记;而授记未来能灭尽诸障,是为不完全授记,称为有余记。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举四种授记,即:未发心而与授记、发心即与授记、密授记、现前授记。宝雨经卷六则举现前授记、不现前授记、秘密记等三种。大智度论卷七十六载有现前、不现前二种授记。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载十种授记,又同经卷三十七明示十种自知授记法。菩萨璎珞经卷九无著品载如来大众之中菩萨授决,就觉知、不觉知而分成八种;于法华文句卷七上详释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如来性品有速记、远记二种,前者为发速愿,故与速记,后者即为护正法者,故授远记;于法华义疏卷八详释之并说通记、别记之异。
 授记之条件,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有国土名、佛名、时节、劫名、眷属、正法存续期间等六项,然诸经所记,广略不同。授记之形式,一般皆以佛先现微笑由面门放光照十方,其次上座弟子请问微笑因缘,以为发端。又关于为何授记,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六举出三种原由,即:(一)菩萨多修功德,证得法性,故授记。(二)修证阶位较浅之小菩萨,其成佛之种性尚未决定,时或生疑,为去除其疑,坚固其道心,乃为之授记。(三)令欣求佛果者见此授记,欣己当来亦可得此成佛之授记。另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三载有如来授记之印咒。(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成实论卷一“十二部经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参见:预言)5700)p4587FROM:【佛光大辞典】

【精进】:(术语)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精进,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案汉书,召属县长吏,选精进掾史。注:精明而进趣也。此为精进二字之出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神】: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另外 补充下面这句经文

五逆罪人闻是首楞严三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虽本罪缘堕在地狱。闻是三昧善根因缘还得作佛。

[末学解说]

五逆(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罪人闻知此首楞严三昧(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乃诸佛及十地之菩萨所得之禅定。又作首楞严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提、首楞严定。意译作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心后。虽然按照其本罪是应堕在地狱。但因闻此三昧善根之因缘而能还得作佛。

注解:
【五逆】:(术语)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楞严三昧】:梵语 s/u^ram!gama-sama^dhi。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乃诸佛及十地之菩萨所得之禅定。又作首楞严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提、首楞严定。意译作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三九八下):“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往至处,无不降伏。”
 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上载,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乃至九地之菩萨所能得,唯有十地之菩萨能得此三昧。所谓首楞严三昧,即修治心犹如虚空、观察现在众生之诸心、分别众生诸根之利钝、决定了知众生之因果等一百项。此三昧不以一事一缘一义可知,一切禅定解脱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摄在首楞严中,譬如陂泉江河诸流皆入大海。故菩萨所有禅定皆在首楞严三昧,所有三昧门、禅定门、辩才门、解脱门、陀罗尼门、神通门、明解脱门等诸法门悉皆摄在首楞严三昧。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谓佛性即首楞严三昧,此首楞严三昧有五种名:(一)首楞严三昧,(二)般若波罗蜜,(三)金刚三昧,(四)师子吼三昧,(五)佛性。首楞,意指一切毕竟;严,意即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故称首楞严定为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华严经探玄记卷九)p4004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

佛陀为坚意菩萨演说了有哪些菩萨分别为四种授记

另外,如果能够闻知首楞严三昧,发起菩提心后。虽然本该堕在地狱。但能够因闻是三昧善根因缘还得作佛。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三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三昧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术语)梵音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昧】:
三昧为梵语Samadhi之音译,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为正思维指导下的定力。《大智度论》:“ 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以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佛教认为修行能证得“三昧”,则能引发种种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为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书言故事·赞叹类》:“得妙处,曰得三昧。”《故事成语考·释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宋史·李元仪传》:“元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唐朝僧人怀素雅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可见“三昧”一词运用已十分广泛。 (常正)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FROM:【佛光大辞典】

二、如何能够获得三昧(感恩净慧慈光师兄分享)
是三昧有四缘:一者、从欲,二者、从精进,三者、从心,四者、从慧。是四缘故,得无量福,增一切善。

复有三种:一者、从闻,二者、从思,三者、从修;从是三法渐渐而生。——优婆塞戒经卷第七
因为认清烦恼(欲望)是虚妄, 所以能放下, 而能(顿然或渐修)成就菩提, 这才叫做烦恼即菩提, 也就是先找到问题点, 认清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所以说烦恼处就是菩提处, 而不是放纵欲望, 以为纵欲能够得到菩提

这在楞严经初发心二决定义讲的很清楚, 这是从思维上去超越, 所以能放下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维佛法,实修佛法 —— 学佛成佛有四个阶段....佛经为什么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读诵?
大般涅槃经~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空想却不实修,哪会有经验和体会呢,这些在佛经上都讲的很清楚,
实证[首楞严三昧]的过程也是如此,由菩萨万行,最后才能得证——[空想开悟] [空谈开悟]

三、种种三昧

[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念佛三昧~ 节录自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

三三昧 ~ 菩萨善戒经

此三昧名:普眼舍得,又名:般若波罗蜜境界清净光明,又名:普庄严清净门~大方广佛华严经

听闻此三昧后,求道可快速成佛 ~ 佛说佛印三昧经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9:5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7 11:28 编辑

学习 如何书写般若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用时 1 小时 30 分钟以上

善知识教导
以下经文并不容易喔,小心晕头转向,请以清净光明心谨慎阅读
末学不对般若经多做说明,请如同心经一样,自行慢慢体会
因为这种经文,懂的,可以慢慢意会,不懂的,一小句要解释一大段,可能还越弄越糊涂

例如,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这可以讲长篇大论,详细谈就要谈楞严经讲的50阴魔

不过不用因此害怕这种经文,其实这段经文很有趣喔
很多人都抄经,看看佛在般若经上怎么讲书写般若经

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
阿弥陀佛


-- [经文] --

佛言:「当来世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萨婆若。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末学解说]

佛陀说:「当来世有求取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的善男子、善女人,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却弃舍,而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来持求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这样的人是否聪明呢?」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回答:「这是不聪明的。」

注解:
【佛道】:佛所证悟的道法,即无上菩提。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黠】:义:坚黑色猾、含有内心险恶、耍弄小聪明来伪装之意。(百度)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当知是亦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乐说不如法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


所谓乐说色声香味触法,乐说持戒、禅定、无色定,乐说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乐说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须菩提!是般若波罗蜜中无乐说相。


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相,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相,般若波罗蜜不垢不净相,般若波罗蜜不乱不散相,般若波罗蜜无说相,般若波罗蜜无言无义相,般若波罗蜜无所得相。


何以故?


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中无是诸法。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书是般若波罗蜜经时,以是诸法散乱心,当知亦是菩萨魔事。」


[末学解说]

佛陀为其解说:

「应当知道这也是菩萨之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再有,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这些求佛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书写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时,乐说不如法(“如法”之对称。又作不法。谓不如正理之义,或谓违背佛法而所行非道。一般而言,遵循佛陀所说之教法,或符合正确、正当之道理者,皆称为如法;反之,违逆正理而与佛陀所示之教法处处不能相应之情形,则称不如法)事,不能书成般若波罗蜜。

就是乐说(为四无碍辩之一。系随一切众生所乐闻而说法无碍之辩才。又作辩无碍解、辩无碍智、乐说无碍智。就心而言,称为乐说无碍智;就口而言,称为乐说无碍辩。“乐说”有二义:(一)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之,谓菩萨自得胜法,乐为众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就闻者之意乐解之,谓菩萨知众生乐听其说而为说法)色声香味触法,乐说持戒、禅定、无色定(禅定之一种。指四种无色界之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乃思惟空无边处等四无色界所得之定),乐说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乐说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

为什么呢?

须菩提!因为这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中没有乐说之相。

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为不可思议相,般若波罗蜜为不生不灭相,般若波罗蜜为不垢不净相,般若波罗蜜为不乱不散相,般若波罗蜜为无说相,般若波罗蜜为无言无义相,般若波罗蜜为无所得相。

为什么呢?

须菩提!因为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中没有这些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须菩提!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者,书写此般若波罗蜜经时,以这些诸法而散乱其心,应当知道也是菩萨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注解: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如法】:“如法”之对称。又作不法。谓不如正理之义,或谓违背佛法而所行非道。一般而言,遵循佛陀所说之教法,或符合正确、正当之道理者,皆称为如法;反之,违逆正理而与佛陀所示之教法处处不能相应之情形,则称不如法。以布施为例,如尊重施、无畏施、不望报施等均为“如法施”;反之,求报施、要名施、希天施等,则为“不如法施”。p968 FROM:【佛光大辞典】

【乐说】:(术语)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是就闻者之情解乐字。闻者乐听其说也。法华嘉祥疏二曰:“言乐说者,凡有二义:一者菩萨自得胜法,乐为物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者知众生欲乐而为说法。”是第一义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乐字。第二义就闻者之意乐解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乐说无碍辩】:梵语 pratibha^na-pratisam!vid。为四无碍辩之一。系随一切众生所乐闻而说法无碍之辩才。又作辩无碍解、辩无碍智、乐说无碍智。就心而言,称为乐说无碍智;就口而言,称为乐说无碍辩。“乐说”有二义:(一)就说者适悦之情解之,谓菩萨自得胜法,乐为众说;如父母得于胜事,乐欲与子。(二)就闻者之意乐解之,谓菩萨知众生乐听其说而为说法。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语称物情,名为乐说。”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大九·四四上):“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俱舍论卷二十七、法华义疏卷二(吉藏))((参见:四无碍解)1778)p6098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色定】:禅定之一种。指四种无色界之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乃思惟空无边处等四无色界所得之定。故又称四空处定、四空定。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法】: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
佛陀先提问须菩提菩萨

如果想要求佛道的善男子、善女人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却弃舍,而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是聪明之举吗?

须菩提菩萨回答,这是不聪明的

由此,佛陀开始进行演说
哪些行为属于菩萨魔事?
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乐说不如法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

哪些为不如法事呢?
乐说色声香味触法,乐说持戒、禅定、无色定,乐说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乐说四念处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这些为不如法事呢?
因为“是般若波罗蜜中无乐说相

那么,般若波罗蜜有哪些相呢?
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相,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相,般若波罗蜜不垢不净相,般若波罗蜜不乱不散相,般若波罗蜜无说相,般若波罗蜜无言无义相,般若波罗蜜无所得相

为什么有这些相呢?
因为“般若波罗蜜中无是诸法

所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书是般若波罗蜜经时,以是诸法散乱心,当知亦是菩萨魔事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上述学习内容

一、佛陀这里讲“黠”,是聪明而非智慧,二者是有区别的
结合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这篇帖子:聪明与智慧的差别
我们一辈子可能会遇过许多聪明的人
但是却不一定明白什么叫智慧,更别说遇到有智慧的人

求学过程中的第一名、专业领域中的博士、各行业的菁英
这些肯定是聪明的人,我们的人生中总是会遇到这些人,肯定他们的才能
虽然这些人可能让人惊艳,但是,这不叫智慧

什么是智慧?
简单说,古人说的「兵不血刃」就是一种可能的展现
仔细来说,智慧必须具备仁心,要仁爱,可能并非某方面专业,但却也必定聪明
重要的是能提供各生命或群族在生存、发展、共和、提升、进化各方面有更好的选择与结果
而这往往对于生命和世界都要有更深的透彻与了解,才能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以佛教来说,佛才是真正的觉者,才具备大智慧
因为佛陀完全明白因果与轮回,知道生命轮回与解脱的正确方向,所以佛陀才具备真正智慧
所谓『仁者无敌』,这是因为这才是生命提升的正确方向
而一般人或学者,如果不明白因果与轮回,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不明白什么叫「智慧」
那往往无法明白『仁者无敌』的意义,更无法相信『仁者会无敌』
而其实,因果与轮回并不是迷信,而是宇宙中深奥的法则与规矩
世俗的聪明因此无法明白,因为深入生命与法界原理的范畴是属于智慧
而学佛和修行就是在学习深入智慧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聪明与智慧的差别
聪明的人可能会堕入恶道中受苦与轮回,但是,有智慧的人必定向上提升,不会堕入恶道
这就是差别,因为智者必定具备仁心、明白因果报应,因此不造恶事、不堕入恶道
而聪明的人却可能因为私欲和仇恨而干坏事,小则杀人、偷窃,大则引起社会国家或人类的损失与伤亡

生命不可思议,如果不谨慎与深入探讨思维
那么,就算是世间中如何聪明,或在现实中具备如何的社会地位
也难免造了善恶因果中所认定的恶事,也就难免受苦报和堕入恶道中轮回
切记『因果不爽』,切勿忽视或甚至鄙视古人的智慧与劝告

劝世有功德,反之就是造恶,因果自造,报应不冤

以上,供养有缘

阿弥陀佛

二、如果在书写般若波罗蜜经时,是以诸法散乱心来做,便是菩萨魔事

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关于[魔]相关内容

一、魔、魔扰、魔障分别是什么?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二、魔有哪些类别?
魔有外魔和内魔
内魔是指心魔,外魔就是着魔或成魔的众生(执着深浅不同,魔的次第就不同)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三、着魔或有魔扰的原因
一般来说,会着魔,或有魔扰,或被附体,大概有下面几种原因

1.修行中,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2.因为累世恶因,尤其是杀业(因财或感情...),因为因果报应而感召报复
这种通常会被折磨的很惨,可能出现严重的业障病(癌症肿瘤或各种怪病)
或者精神病(例如:忧郁症躁郁症)而导致自杀,或被附体,或意外受伤,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3.喜欢到处跑各种神庙或半夜出游,而吸引非人鬼神的亲近
这种也是一般人出现魔扰或着魔的常见原因
通常会出现幻听,或看到奇异现象,弄得魂不守舍,或甚至被附体,或病死
或变成鬼神利用的工具而成为神棍,这要看哪类鬼神而定

4.碰巧遇到找麻烦的恶意非人鬼神,例如:租屋或旅游,
又因为自己平常没有行善积德,没有护法护持,往往就会受到干扰
如果严重,也会有刚刚讲过的情况——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为什么修行过程一定会出现魔扰问题呢?
这是因为,修行逐渐增上,一定就会由表法和表相阶段迈入禅定阶段,或进入心法次第
由表相修行逐渐进入到心法阶段,由观照自心而逐渐契入禅定,这是必经的过程
这时候,累世在第八识中细微的无明习气,就会在生活中或观照中或修行中现行
虽然粗的习气在生活中可以透过戒律来约束,但是,终究要面对更细微的习气和考验

因此,如果修行者没有这方面概念和知识,没有看过佛经中的教导,没有注意,没有觉察
就容易因为生活中种种欲望诱惑或不如意或干扰,而让自己堕入贪瞋痴妄念中,而陷入自己的心魔障碍中
如果没有尽速觉察,藉由平日老实修行的定力而恢复正观和清净
就容易由自己的心魔而召引外在的外魔,而产生更大的干扰和魔障——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四、破解的方法
要如何真正消除魔扰呢?
首先要断除恶因,这样就不会再造新的恶果,断除恶业,就能避免恶果上门
再者,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对于过去所造的恶业,要忏悔不再犯,并沟通寻求原谅与和平解决
最后,要行善修定,广结善缘就能得到众多助缘,就能得到正向非人鬼神护法和佛菩萨的帮助
修定就是落实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透过实修禅观,以正确的观念来观照,培养正定力,这样就能断除妄念,就能破除魔扰和魔障——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佛陀在经中也明白指出,只要修三摩地(三昧,禅定),就要学楞严经咒,才能破除魔障——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破魔很简单,
魔的起源就是内心错误的观念,相由心生,因此产生魔扰.
所以端正自心就能破魔,这也是相由心生的因果,就这么简单
因为心念也是虚妄, 正心就能破除种种妄心的因果

简单说,妄心就会产生有为的妄心因果,
所以只要正心和真心就能破除魔境,
因为真心无际无量,魔无法测,魔扰就会消失,就像光明一现,黑暗即除——初学者勿谈魔,应该多念佛想佛,多念清净光明慈悲平等
所谓破魔,这是要用清净心光明心无染心不二心,而不是用对立心,
一般人都会用对立的心态,这是最常见的误解
因为高傲我慢反而会着魔的,这在楞严经50阴魔讲的很清楚,
因此破魔一样是要用心法,要用佛心
所以同样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着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您懂咒吗? 请看[观世音菩萨]谈[陀罗尼相貌]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12:3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8 15:31 编辑

学习 如何书写般若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书耶?

[末学解说]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对佛陀说:

世尊!此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可以书写吗?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佛言:不可书。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自性无故,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自性无故。


若自性无,是不名为法。无法不能书无法。

须菩提!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


『无法是深般若波罗蜜。』当知即是菩萨魔事。

[末学解说]

佛陀回言:不可以书写。为什么呢?

因为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没有自性(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的缘故,禅那波罗蜜(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毗梨耶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羼提波罗蜜(忍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尸罗波罗蜜(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戒,饶益有情戒)、檀那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乃至一切种智(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都没有自性之故。

如若没有自性,是不名为法(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无法则不能书写无法。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如若求菩萨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作此念:

『无法是深般若波罗蜜。』应当知道,这是菩萨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性】:1、自体的本性,亦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净本然之个性。2、指自己之本性,亦即人人本来具有之佛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波罗蜜】: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修唯识行的菩萨,如何能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呢?这要在十地中修十种胜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得十种真如,而后始可证得转依,故十波罗蜜是证得二转依之因:十波罗蜜是:一、布施波罗蜜:施有三种,曰财施、法施、无畏施。二、戒波罗蜜: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戒,饶益有情戒。三、忍波罗蜜: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五、静虑波罗蜜: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六、般若波罗蜜:般若翻译为慧,亦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二空无分别慧。七、方便善巧波罗蜜: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八、愿波罗蜜: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九、力波罗密: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十、智波罗蜜: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种智】:(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解者,谓如是既各有自体,皆为自体任持之状,然只限于有体,不能容无体,法者,兼摄无体,该尽一切也。唯识论一曰:“法谓轨持。”同述记一本曰:“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俱舍论光记一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大乘义章十曰:“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磨,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泛释有二:一自体为法,二者轨则名法。”唯识述记二末曰:“法者,道理义也。有般涅槃之义,名般涅槃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世尊!是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用字书般若波罗蜜,自念:

『我书是般若波罗蜜。』以字着般若波罗蜜,当知亦是菩萨魔事。何以故?

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无文字,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无有文字。


世尊!色无文字,受想行识无文字,乃至一切种智无文字。


世尊!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着无文字般若波罗蜜,乃至着无文字一切种智,当知是亦菩萨魔事。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亦如是。


[末学解说]

世尊!这求取菩萨道的善男子、善女人,用字书写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自念:
『我书写这般若波罗蜜。』以字着般若波罗蜜,应当知道也是菩萨魔事。为什么呢?

世尊!因为这般若波罗蜜没有文字,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也都没有文字。

世尊!色没有文字,受想行识没有文字,乃至一切种智都没有文字。

世尊!如若求取菩萨道的善男子、善女人,执着无文字般若波罗蜜,乃至执着无文字一切种智,应当知道这也是菩萨魔事。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也都是如此。

注解: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
1.佛陀告诉须菩提菩萨,不可书写般若波罗蜜,因为
“般若波罗蜜自性无故,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自性无故。若自性无,是不名为法。无法不能书无法”

2.有几种情况为菩萨魔事
一是“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无法是深般若波罗蜜。』当知即是菩萨魔事。”
二是“是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用字书般若波罗蜜,自念:『我书是般若波罗蜜。』以字着般若波罗蜜,当知亦是菩萨魔事”
三是“若求菩萨道善男子、善女人,着无文字般若波罗蜜,乃至着无文字一切种智,当知是亦菩萨魔事。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亦如是

结合执着文字是菩萨魔事,执着无文字也是菩萨魔事,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关于[文字]相关内容

一、文字是否慈悲智慧,应当以能否利益众生为准
如果文字能利益众生,让众生断恶修善并启发解脱的智慧,那这样的文字就是慈悲和智慧
如果文字不能利益众生,那就像许多现代科技,很好玩,但是无益于解脱,只会更增加轮回的因子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因缘和次第的众生,给予深浅不同的引导和启发
能够用浅薄简单的文字,讲出让众生能够普遍明白的道理
又或者,用隐含甚深意涵和智慧的文字,让众生深入思维,启发智慧
而不是用排列整齐相互对照的文字,而失去文字真正的智慧,让众生堕入咬文嚼字的游戏中——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二、不应在文字上故弄玄妙
佛法的智慧在于浅显的文字能引发众生智慧
而不是在文字上故弄玄妙——[略说]卖弄文字,故弄玄妙
许多修行人都喜欢对联,喜欢卖弄文字,制造自己有智慧的假象
这点,很久以前我就破斥过,告诉佛弟子不要学习卖弄文字
如果沉迷,可能和这类鬼神相应,而堕入外道或魔道——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三、应跳脱文字,达到真正清净平等的境界
在禅宗公案中有个真实案例
(因为是简单说明,所以就不引用原文了)
甲君因为一段经文abcdef而开悟了
同样的
乙君也因为相同一段经文abcdef而开悟了
可是当甲乙解说他们的看法的时候,
却发现令人惊讶的差异,可是又同样符合甚深实义
这令人感受到佛法的不可思议

因为甲君这样来分段语句[abcd][ef]
乙君却是这样来分段原文字句[ab][cdef]
可是两人所解悟出的深义,都完全符合甚深佛法的义理
这就是[至心]和[无量义]的不可思议
(附注:至此请勿说谁不是至心,因为此例就是两人都符合实义
所以才说明同样文字却能产生不同思维却又符合实义)
===================================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破句读楞严经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忽然顿省。人曰。和尚道破句也。安曰是吾悟处。竟不改。时号安愣严。

参考“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

其实这种案例在甚深佛经中,实际体悟的情况中,是经常会发生的
所以佛法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众生心不可思议
——[略说]文字的玩笑和艺术~[无量义]的简单说明
为什么佛陀「拈花微笑」只是一笑而没有言语?
因为,不需要言语!

为什么「佛手与佛心」一书,书中没有任何文字?
因为,不需要文字!

「拈花微笑」,不需要语言与文字,却是一门深奥的佛法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心才是根本」!
真正的真教、正教,真正传递的是信念,一个成佛的真正根本实义
而真正理解信念、明白信念、接受信念、以此信念而活、传承此信念,这才是真正得到此信念,才是真正得到传承——无字书的奥义?!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7:1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8 17:18 编辑

学习 如何书写般若经?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时,国土念起、聚落念起、城郭念起、方念起,

若闻毁谤其师起念,若念父母及兄弟姊妹、诸余亲里,若念贼、若念旃陀罗,若念众女、若念淫女。

如是等种种诸余异念留难,恶魔复益其念,破坏书般若波罗蜜,破坏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

须菩提!当知是亦菩萨魔事。

[末学解说]

再有,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求取佛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书写此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时,国土念生起、聚落念生起、城郭念生起、地方念生起,

如若闻知毁谤其师生起念,如若念父母及兄弟姊妹、诸余亲里,如若念贼、如若念旃陀罗(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如若念众女、如若念淫女。

像这样等等种种诸余异念留难,恶魔((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就会从这些异念获益,破坏书写般若波罗蜜,破坏读诵说、正忆念、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修行。

须菩提!应当知道这也是菩萨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旃陀罗】: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p4117 FROM:【佛光大辞典】

【恶魔】:(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参见: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 FROM:【佛光大辞典】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名誉恭敬、布施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床、疾药、种种乐具。

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受读诵乃至正忆念时,受着是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当知是亦菩萨魔事。

[末学解说]

再有,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求取佛道的善男子、善女人,获得名誉恭敬、布施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床、疾药、种种乐具。

善男子、善女人书写此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经,受读诵乃至正忆念时,执着于上述这些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应当知道这也是菩萨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复次,须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乃至如说修行时,恶魔方便持诸余深经与是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力者不应贪着恶魔所与诸余深经。

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婆若故。是中无方便菩萨摩诃萨闻是诸余深经,便舍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我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菩萨摩诃萨方便道,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从是中求。

须菩提!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舍是深般若波罗蜜,于魔所与声闻辟支佛深经中求方便道,当知亦是菩萨魔事。


[末学解说]

再有,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求取佛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书写般若波罗蜜(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乃至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修行时,恶魔((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方便持诸余深经(通称说诸法实相深理之诸大乘经)给与这些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力者不应贪着恶魔所给与诸余深经。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深经不能令人至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之故。这其中无方便,菩萨摩诃萨闻知诸余深经,便会舍离了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我这般若波罗蜜中,广说诸菩萨摩诃萨方便道(指将自身所有诸风聚于中脉,中脉脉结,得以解开之法谓之),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从这其中求。

须菩提!现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舍离此深般若波罗蜜,于魔所给与声闻辟支佛之深经中去求方便道,应当知道这也是菩萨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

注解:
【须菩提】:佛十大弟子之一。华译空生、善现、善吉。生时家中宝藏器物,忽然都没有了,故名空生。数日后,失去的财宝,又忽然而现,故名善现。请术士卜命,占得吉兆,故名善吉。后依佛出家,在十大弟子中,以“解空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般若波罗蜜】:(术语)Prajn^a%pa%ramita%,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魔】:(异类)障碍佛道之恶神之总称。圆觉经曰:“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法苑珠林曰:“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参见: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说】:指契合于佛所说之教法。例如,如说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说往生等,亦为此例。p2378 FROM:【佛光大辞典】

【深经】:(术语)通称说诸法实相深理之诸大乘经。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诸佛所说深经。”注曰:“什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生曰:深经者,佛说实相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萨婆若】: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方便道】:指将自身所有诸风聚于中脉,中脉脉结,得以解开之法谓之。        《佛学词典》

【菩萨道】: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之道,如修“六度”,即是修菩萨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佛陀继续演说了菩萨魔事的三种情况
一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时,国土念起、聚落念起、城郭念起、方念起,若闻毁谤其师起念,若念父母及兄弟姊妹、诸余亲里,若念贼、若念旃陀罗,若念众女、若念淫女。如是等种种诸余异念留难,恶魔复益其念,破坏书般若波罗蜜,破坏读诵说、正忆念、如说修行”

二是“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得名誉恭敬、布施供养,所谓衣服、饮食、卧床、疾药、种种乐具。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受读诵乃至正忆念时,受着是事,不得书成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

三是“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舍是深般若波罗蜜,于魔所与声闻辟支佛深经中求方便道”

末学以自己的次第思维
如果在书写此般若波罗密经时,不能专心,胡思乱想,种种妄念,便容易受到魔扰障碍
如果在书写此般若波罗密经时,贪着功德利益福报等等,执着假我,也会受到魔扰障碍
如果在书写此般若波罗密经时,求取外道而舍离正道,肯定会受到魔扰障碍

对应这些菩萨魔事的情况,如何避免发生呢?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相关内容

一、应一心不乱——修习禅定
所谓的禅定,基本上是指一心不乱,指清净心没有妄念的状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禅定不是一定要透过所谓的打坐禅坐来练习
其实任何时刻随时随地都能练习禅定
哪怕是等公车的一小段时间或坐公车上闭眼的一刹那
甚至想打瞌睡,或睡觉,或洗澡,或吃饭的时候,
或骑车,或者开车,或上课,或上班,
甚至蹲厕所,或坐在马桶上,或者正在电脑前上网
全都能练习禅定觉观
问题只在于每个当下您有没有把方法给用上,
有没有随时利用时机练习
——[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禅定不是一定像世俗所想的要打坐入定才叫做禅定
而是,可以是一种动态的观照神通状态,或动态的不二状态
佛菩萨的各种神通变化就是动态中的禅定
所以禅定不在于表相,而是在于心,在于佛性的显露

所以如果凡夫杂染沉重,
不论是在一般生活中,或睡梦中,或打坐中,或死亡后的中阴状态
凡夫心都是同一个,不会因为您在打坐中,就有什么不同
所以,如果平常生活中容易与人吵架,或看到美女就受不了,
或受不了病苦,或为了生活和钱财苦闷烦恼
或睡梦中总是做恶梦或淫梦,无法超越降服
如果是上述这种情况,这样就算打坐中,或临命终,或中阴状态
其实还是一样的结果,仍然无法超越各种妄想执着,因为心是同一个
所以,禅定是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刻都可以练习的,
行住坐卧,睡梦打坐,病苦或临命终或中阴都行
因为这是心的清净定力,症结不在于表相
末学自己的实修体会
以光明心法+念佛或持咒心
这样不论是日常生活任何事情
或洗冷水澡或睡觉或打坐或拜佛
都是修禅定很棒的方法
——[问答]打坐

二、应断贪嗔痴,放下假我
贪就是欲望,就是无明
因为不明白法界真相,而贪求虚幻生灭的物质和世俗
这就是无明,就是愚痴,
求取的过程中也因此一再生气,而堕入贪嗔痴三者不断的轮回中

而[戒][定][慧]刚好就是用来破除[贪][嗔][痴]

佛法是心法,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涉及观念和知见的方法或法门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是有智慧,就不无明和愚痴了
观念和知见如果正确了,就不会生气了,就不会有贪欲了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
定的修持就是让心念保持清净自在安定,不会堕入错误的情绪中
戒的修持就是规范自己,避免让自己接触或堕入容易引发错误情绪和观念的环境
——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相关方法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真我」与「假我」

三、应宣扬佛法,破除外道
[外道]则是那些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宗教思想,这在佛教上来说就是[外道]——[略说]佛教对于世俗技术和外道的看法
学佛的过程,如果种种引导的方便和表法,不能逐渐带领众生明白真正的佛法和解脱原理,
而执着在表相上或错误的知见上,那就是错误的教法,就是外道邪见
——由礼拜的方式,探讨是否如法,是佛教正法,还是外道法
在佛法上,远离外道是很重要的,这是十恶业中的邪见因缘,影响非常深远,非常严重
因此,佛弟子应该随时小心检视自己的心态,并观察众生,避免误交损友
——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尤其现在很多附佛外道都会参杂佛法,
可是佛弟子不能因为[附佛外道]有参杂佛法就亲近
所以佛经上讲[像似正法]([相似佛法]),就是教导众生要远离,才不会被迷惑
——关于[附佛外道]和[像似正法]
佛经当然有说佛菩萨会深入外道去引导众生走出外道邪见
如何引导众生走出邪见呢, 就是要教导正知正见
而不是让外道邪见一直充斥世间,
所以不管在华严或者楞严,涅槃法华般若都是如此
佛都要佛弟子宣扬佛法破除外道邪见
——男女行淫双修是怛特罗外道, 不是密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9 18: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19 18:26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不了义经者。分别修道。
了义经者。不分别果。

不了义经者。所作行业信有果报。
了义经者。尽诸烦恼。

不了义经者。诃诸烦恼。
了义经者。赞白净法。

不了义经者。说生死苦恼。
了义经者。生死涅槃一相无二。

不了义经者。赞说种种庄严文字。
了义经者。说甚深经难持难了。

不了义经者。多为众生说罪福相。令闻法者心生欣戚。
了义经者。凡所演说必令听者心得调伏。

不了义经者。若说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种种文辞。诸法无有施者受者。而为他说有施有受。
了义经者。说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有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常说无量诸解脱门。

是名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末学解说]

什么是[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和[不了义经(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

不了义经者。会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修道(数数修习道之意)。
了义经者。不会分别结果。

不了义经者。对所作的行业(身口意之所作)相信有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
了义经者。断尽一切烦恼。

不了义经者。诃斥种种烦恼。
了义经者。赞叹白净法(指清净之善法)。

不了义经者。说生死苦恼。
了义经者。生死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一相(谓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无二。

不了义经者。赞说种种庄严文字。
了义经者。说甚深经典难受持难明了。

不了义经者。多为众生说罪福(罪与福之并称。五戒、十善等善业(善行)能招致乐报,称为福、福德。反之,五逆、十恶等恶业能招苦报之恶业者,则称罪、罪恶)相。令闻法者心生欣戚。
了义经者。凡所有演说必能令听者之心得以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不了义经者。若说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指造作天地万物的能造者),受者。种种文辞。诸法本无有施者受者。然而为众生演说有施有受。
了义经者。说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没有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常常演说无量诸解脱门(通向涅槃的门户,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种禅定,乃是通向涅槃的门户)。

这就是[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和[不了义经(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

注解:
【了义经】:(术语)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从大乘言之,则小乘总为不了义经。然大小乘经典中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别。故佛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参见:四依项下法四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了义经】:说理非常透彻和究竟的经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了义经】:(经名)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不了义经是声闻乘。”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道】:梵语 bha^vana^-ma^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四谛之真理,于此真理中更加修习,乃至断除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道,即游履、通入之义;既游履于无漏智与四谛真理之中,并渐而通入涅槃,故称为修道;相当于四向四果中之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六者。
 (二)于大乘唯识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后,至第十地最后修金刚无间道,称为修道。于其中间,广为断除见道之时所断灭者以外之余障,亦即断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种子,为证得二转依之妙果,而屡屡修习无分别智;相当于资粮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习位);亦相当于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与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十地之中,修行断证之顺序乃在于:先修十波罗蜜,次断十重障,再证十真如;此亦为一般修道之次第。上记之外,凡于宗教生活中,循其教义教理而反覆实践修行者,皆称修道。(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俱舍论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梁译摄大乘论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大乘义章卷六)p4048 FROM:【佛光大辞典】

【分别】: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是。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行业】:(术语)身口意之所作。法华经提婆品曰:“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又】善恶之所作,可感苦乐之果报者。无量寿经上曰:“行业果报,不可思议。”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果报】:由于过去的业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叫做“果”,又因为这果是过去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所以又叫做“报”,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报的意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白法】:<一>指清净之善法。与“黑法(邪恶杂染之法)”相对。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中略)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又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此系以佛所说之正法为白法,外道所说之法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际,佛之一切教法皆灭尽之时,则称为“白法隐滞”。又若就“业”而言,一切法可分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据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一、卷十三载,烦恼之不善法为黑法,有漏(漏,即烦恼之异称)之善法为白法,无漏之善法则为非黑白法,亦即丝毫不杂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义谛。
 又“二种白法”指惭与愧。谓此二者能使诸行光洁,救度众生,故称白法。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四载:(一)惭白法,谓内自羞惭,不敢作恶。(二)愧白法,谓内自惶愧,发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谓佛道之修行者应修持白法而舍弃黑法,即应修习善法,止息恶行。
 此外,“四种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满足功德白法、证白法。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谓,修菩萨行者,当习一切白净善法,远离四趣(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萨行者应修习:(一)欲白法,闻佛正教,心生乐欲而不暂舍。(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间一切众生而不求自身果报。(三)满足功德白法,精进勇猛,遍修众行,令诸功德圆满具足。(四)证白法,净行已成,功德已圆,得证悟佛果。(北本涅槃经卷十九、品类足论卷六、俱舍论卷十六)((参见: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p2088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相】:(术语)(一)谓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叹。”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于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于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见解也。外道小乘四宗论,谓一切法言一者,外道僧法论师之说也。盖中论八不中之非一,即非此僧佉之计。起信论,谓真如自性非一相,亦破此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罪福】:罪与福之并称。五戒、十善等善业(善行)能招致乐报,称为福、福德。反之,五逆、十恶等恶业能招苦报之恶业者,则称罪、罪恶。p5565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瑜伽十八卷八页云:云何欣戚?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率尔得生须臾正信;不善观察前后得失,忽然自励,便弃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与凡道俗,共相杂住。遂于去来货财亲友,追念思慕,忧戚缠心。或复有一非由正信,亦非自励往趣非家;然或为王之所驱迫,乃至或为不活邪畏之所恐怖,舍离居家。既出家已;于其正信诸婆罗门居士等边,时时多获利养恭敬,深生爱味。窃作念言:吾此一方,善哉奇要,无劳稼穑,不事商贾,少致艰辛,足堪活命。彼缘如是利养恭敬,便自欣悦,安然而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调伏】:(术语)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无量寿经下曰:“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同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士夫】:人。佛书译为生者、士夫、丈夫。《涌莲藏真》

【作者】:指造作天地万物的能造者。《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云(大正27·670c)︰‘我是大梵,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养者,为一切父。’《瑜伽师地论》卷七云(大正30·309b)︰‘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又,《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48c)︰‘自性实有,云何得知?别类有量故,是世间中若物有作者。’

印度有不少外道认为有能造作万物的主宰,如大自在天外道以大自在天为造作者,梵天外道认为大梵是造作者,数论外道认为自性是造作者。此因世间事物都各有作者,故彼等乃推论世界万物也必有一位大作者。此等主张与佛教之缘起论大异其趣。[参考资料] 《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入楞伽经》卷五;《中论》卷二;《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九;《大乘义章》卷六。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解脱门】:通向涅槃的门户,指空、无相、无愿之三种禅定,因此三种禅定,乃是通向涅槃的门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了义经]与[不了义经]有何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大乘]与[小乘]的不同

一、[大乘]与[小乘]法缘原理的不同
小乘的法缘基础就是苦,因为厌苦而想要离苦,因为觉苦(发觉苦)而觉苦(研究苦和解脱苦)
所以小乘教导探究众生苦的原因和离苦的方法,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或教导人生一切因缘和合的原理,就是[十二因缘]
并且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引导众生离苦和解脱
再以[37道品]来解说种种细节和方法,例如:正道法(例如[八正道])和解脱法(例如[四正勤])
因为这样的道理很贴近人生,很有逻辑,所以被一般学者或知识分子所接受

不过,其实这样的教法(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刚刚说过,小乘法的建立基础在于苦上,
所以小乘法要众生去思维人生的虚妄,要众生知道人生如幻,这就是空法,以空来离苦
整个过程就是先感知苦,然后厌苦,接着观空,然后离苦
所以先让众生去感受人生的苦,体会人生如梦,生灭不实,终究是空,最后观空离苦
这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小乘的观法全部建立在这些[苦]和[空]的基础上
以现代的说法来说,就是建立在负面思维的基础上,转而空化
所以小乘的观念和实修过程会比较着重在自己身上,心量会比较窄化,心念也比较执着在苦难上

相反的,大乘的教导着重在众生上,在慈悲欢喜光明上,在真实成就上,在佛的幻化无边和无量佛国上,在整个法界上
所以,大乘行者的心量比较开阔,比较明亮,比较正向思维,也比较不着边际,也更多神通变化和无量方便
也因此,这比较不被学者和知识分子所信任,而被当作神话或迷信
但是这样的大乘观念却被慈善家或传统华人所接受,
因为慈善家的心量比学者和知识分子更开阔,而传统华人都有慈善的大乘精神
大乘的精神是全球最重要的正向力量
这股正向的力量,反而是避免功利社会人心逐渐败坏的最大且最重要的力量

因为大乘的观念广大无量无边,有无量变化,所以世人难以理解,以为迷信
因此,大乘的基础建立在[信]上,只有信才能深入大乘,所以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所有的大乘功德本愿经,都叙述着法界无量众生和不可思议现象,以及诸佛菩萨
这些唯有[信]才能逐渐深入,唯有[信]才能由无量方便逐渐契入真实
因为大乘所显露和教导的就是无量和真实,直接引导众生契入实际,不着在苦难上,而是以[信]解脱
所以,大乘行者只要能信佛,能相信念佛持咒诵经的功德,以此遵守大乘慈悲和戒行,就能往生净土
这完全建立在正向的基础上来离苦,以广大发心的氛围和共鸣方式来契入宽广的法界
以广大心量的方式超越苦难和执着,逐渐契入光明和实相而自在,自在即解脱,无量无边
这不是断灭,而是真实,这和小乘讲的贴身的苦和解脱苦的方法全然不同
大乘的教导是直接用信任佛菩萨的方式,以信来引导进入光明而离苦,以光明自在逐渐契入真实而达成真正的解脱
这用凡夫的智慧和逻辑是无法明白的,所以被小智或无智众生认为是迷信
不过,这种正向观念的精神疗法已经逐渐被医学和科学所重视,不再是迷信

所以大乘佛经有无量方便和无量神通,全都以[信]为基础,
引导众生发起大心,而契入佛菩萨光明和佛国光明,甚至法界光明
以清净和光明来解脱一切苦难和执着,不着边际,不着两边,自在解脱,这才是真正的究竟结果
这个究竟结果就是所有大乘佛经最后的结果,所以大乘佛经完全能解释小乘经论没办法解释的结果

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
大乘的修法原理就在于心念上,所以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佛法就是心法,发心和发愿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只要有信心,就能逐渐明白和体会

以上简单说明大小乘原理,就是~[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这只要详阅[大般涅槃经]就会明白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二、[大乘]与[小乘]观行方法的不同
大乘有大乘的思想观念(法义)和观行方法,如果错用小乘观法,那会缩减大乘心,甚至退失大乘心,在精神上也容易错乱
基本的差别就是:
小乘观:不净、无常、苦;(白骨观、不净观)
大乘观:光明、圆满、乐(当然还有很多,例如:清净、慈悲、平等、欢喜、感恩、不二、中道,法门更多)

在「智慧思想」上,小乘是「三法印」,大乘是「一实印」....
简单说,就是发心、心量的不同,相信的教法和思想也会不同,而这些差别都是来自于累世因缘(第八识无明、善恶种子的影响)
——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关于小乘的观照法,大家只要深入经藏就会知道不外如下
例如:苦观,不净观,白骨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观五阴虚妄...

之前讲过,小乘的观法都建立在苦和负面思维上
因为种种苦难,所以才求解脱之法

所以就有苦观,观照诸苦,以此厌离世间,以此明白世间不实,以求解脱
观自身不净,以断除对自我的贪着,观世间不净,以断除对世间和情欲的追逐
观白骨(这中间有好几个细部过程,请参阅瑜伽师地论),以断除对男欢女爱的迷恋
观世间无常,以断除对世间的执着
观诸法无我,观空(身空,世间空,一切空),以破除身心障碍
这一切都以自己为出发点,断除一切障碍自己的诱惑
所以小乘法以戒律为首重,以断除一切杂染,成就自身解脱为目的

反观大乘的观法
观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观佛像佛相,观佛菩萨光明,观佛国净土,观法界光明,观一切众生光明圆满,观光明不二实相,观常乐我净
(可参阅[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观普贤行法经],[大般涅槃经],[华严经]...)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因为大乘不可思议,难懂难信,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三、[大乘]与[小乘]实修方面的不同

这可由「戒、定、慧」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由「戒」来看,如果连最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做不到,基础的「五戒」「十善」也做不到
就算俱备上面的「信心」和「发心」,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业障实在太深重
那就是虽有「大乘心」,但是,基础太差,仍要修学「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以补足基础「戒行」和「修行」
(附注:「大乘」和「小乘」的「共通法」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基本的基础前行)
这就是下面经典所说的情况:
占察善恶业报经: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关于「三十七道品」,是小乘的解脱法,但是也是大乘的基础法(因为许多学大乘的人根基很差)
例如:常见的四正勤或八正道,都是一般修行者常学习遵守和运用的
同样是「三十七道品」,在不同次第,就有不同的教导,底下提供两则经文证明: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所谓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方便波罗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达。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净光三昧、净色三昧、净照明三昧、长庄严三昧、大威德藏三昧,于此三昧、亦悉通达。」菩萨善戒经:菩萨[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舍摩他]?[毗婆舍那]?————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四、修行[大乘][小乘]的判定根本

由法性原理上来说,「信心」、「发心」、「心量」才是修行大乘或小乘的判定根本

以「信心」来说,「信为功德母」,因此,如果不信大乘,那当然就不会是大乘根器
所以,能信大乘,才是大乘根器
,例如:能信佛、菩萨、净土、以及大乘法门
反之,如果把对佛菩萨的信仰当迷信,那当然就不是大乘根器
所以,信或不信就能分辨,信是基础,信是功德母,能信才有后续的一切!

「信」了以后要看「发心」,如果虽信大乘,而发心不足,畏苦怕难,或接触小乘思想,那就可能退居小乘
这样就成了佛经上所说的焦芽败种,所以,对于初发心或初学大乘的行者,要小心呵护,避免退居小乘

以「发心」、或「发愿」来说,必须要俱备大乘发心,发起大乘菩提心,就是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
「普渡众生」和「成佛」都是大乘的目标,愿意这样发心,才是大乘根器
反之,如果以自我解脱和自己涅槃为主,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由设定的目标,就能知道是大乘或小乘根器

以「心量」上来说,心量开阔,能「无我为人」,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能信大乘思想,愿意相信佛国净土
反之,如果局限在自己的苦难上,无法超越,而只求解脱自己的苦难,那就是小乘根器
所以,「信心」是最简单的筛子,而「发心」是看「目标」,「心量」则是看「心的容量」
这些就能简单的看出众生的根器,属于大乘或小乘,而且,这些可由观念行为上去推敲和启发,而让根器显露
因为,众生累世轮回,虽有累世因缘,但是可能今生蒙尘,因此需要点化。

另可参阅:「觉有情」
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就在于修行者所俱备的心量,菩萨道行者必须能苦众生苦、能解众生难(苦难和疑难)
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态、发心、愿望和行为,才是决定我们是大乘或小乘行者的真正因素


此外,可参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的说明:
如是一切声闻、独觉,依止此轮求涅槃道,故此二种非大乘器。所以者何?
1.由彼依止下劣行故,非大乘器。
2.由彼执取自诸蕴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3.由彼依止自诸界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4.由彼摄受自诸处行,惊怖厌患,自求解脱一切忧苦,不求解脱一切有情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5.由彼系属有系属行,于诸有情不乐摄受,无有慈悲,有系属故,非大乘器。
6.由彼观他,具受众苦,舍而不救,但为自身求解脱故,非大乘器。
7.由彼自断诸烦恼首,不乐断除一切有情诸烦恼首,非大乘器。
8.由彼不能驭大乘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9.由彼不能随大光轮趣菩提故,非大乘器。
10.由彼喜乐独一无侣,入涅槃城而修行故,非大乘器。


(其实讲大小乘差别的大乘佛经很多)
[诸经辑要]云何名大乘?

悕望功德利,而发菩提心者,不名发大乘~ 思益梵天所问经————以「法性原理」看大乘和小乘根器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3: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0 13:17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义不依语。

语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说。
义者。解出世法无文字相。

语者。若说布施调伏拥护。
义者。知施戒忍入于平等。


语者。称说生死。
义者。知生死无性。


语者。说涅槃味。
义者。知涅槃无性。


语者。若说诸乘随所安止。
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


语者。若说诸舍。
义者。三种清净。


语者。说身口意受持净戒功德威仪。
义者。了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


语者。若说忍辱断除恚怒贡高憍慢。
义者。了达诸法得无生忍。


语者。若说勤行一切善根。
义者。安住精进无有终始。


语者。若说诸禅解脱三昧三摩跋提。
义者。知灭尽定。


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
义者。知是慧义不可宣说。


语者。说三十七助道之法。
义者。正知修行诸助道法能证于果。


语者。说苦集道谛。
义者。证于灭谛。


语者。说无明根本乃至生缘老死。
义者。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语者。说助定慧法。
义者。明解脱智。


语者。说贪恚痴。
义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脱。


语者。脱障碍法。
义者。得无碍解脱。


语者。称说三宝无量功德。
义者。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无为相。


语者。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菩提功德。
义者。以一念慧觉一切法。


舍利弗。举要言之。
能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为语。
知诸文字不可宣说是名为义。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义]不依[语]

依语者。可能会针对入世法(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而进行演说。
依义者。能解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而不执着文字(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相。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进行调伏,获得拥护。
依义者。能了达布施、持戒、忍辱,入于平等(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

依语者。会称说生死(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
依义者。能了达生死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味(爱乐于正法而产生殊妙之味,称为法味,或禅味)。
依义者。能了达涅槃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乘(亦即指佛陀之教法)而随所安止,不再往前。
依义者。能善知诸乘入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之智门(谓诸佛自利之德。为“悲门”之对称。诸佛万德可分别为悲智二门,其中,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舍(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
依义者。能三种清净(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嗔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

依语者。会演说身口意受持净戒(清净之戒行也)之功德(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
依义者。能了达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清净之戒行也)。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忍辱而断除恚怒、贡高、憍慢。
依义者。能了达诸法,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一切善根(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
依义者。能安住精进而无有终始。

依语者。可能会演说诸禅解脱三昧(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三摩跋提(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
依义者。能了知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依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
依义者。能了知是慧义(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不可宣说。

依语者。会演说三十七助道(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支)之法。
依义者。能正知修行诸助道法能证于果。

依语者。会演说苦集道谛(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
依义者。能证于灭谛(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依语者。会演说无明(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根本乃至生缘老死(谓彼彼有情。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说名生。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肢体斑黑。衰退闇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说名老。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殒逝。说名死。如是老死。缘生故起。是名生缘老死)。
依义者。能了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依语者。会演说助益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之法。
依义者。能明白解脱智(永断二障的究竟鉴察力。意指一切种智)。

依语者。会演说贪、恚、痴。
依义者。能解不善根(三界诸烦恼之中,欲界五部有三种不善之根,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三烦恼,其性唯不善,能生起、资养一切不善之法,故称不善根)即是解脱。

依语者。会脱离障碍之法。
依义者。能证得无碍解脱。

依语者。会称说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无量功德。
依义者。能了达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是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相。

依语者。会演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菩提功德。
依义者。能以一念慧,觉一切法。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简要言之。
能演说八万四千法聚,这名为依[语]。
了知诸文字不可宣说,这名为依[义]。

注解:
【入世法】: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世法】:出离世间之法,亦即断惑证真,或带业往生。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文字】:(杂名)诠表义理之具也。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假文字,不能诠实相,故文字者乃法身之气命也。法华玄义五曰:“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言语文字皆解脱相。”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布施】:梵语 da^na,巴利语同。音译为檀那、柁那、檀。又称施。或为梵语 daks!iN!a^ 之译,音译为达嚫(嚫又作[貝*親])、大嚫、嚫,意译为财施、施颂、嚫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盖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施财之人,称为檀越(梵 da^napati,布施主之意,意译为施主、檀那主,简称为檀那);而所施之财物,称为嚫资、嚫财、嚫金、嚫钱、堂嚫(对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与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此外,献上钱财,称为上嚫;施物供于佛前,称为下嚫。于日本,信者所属之寺院,称为檀那寺;而道场所属之信者,称为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又向人宣说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施;若加无畏施,则称三种施。以上三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称为清净施;反之则称不清净施。至于法施,劝人生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此外,关于施、施波罗蜜之区别,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载,声闻、缘觉、凡夫、外道之施,及菩萨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称为施;而菩萨于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则称为施波罗蜜。
 据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载,在家菩萨行财施与法施;出家菩萨行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等四施;而得无生忍之菩萨则具足施、大施、无上施等三施。俱舍论卷十八举出八种布施,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同书卷十八亦举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园林、施常食、随时施等七种布施。旧译华严经卷十二“十无尽藏品”则有修习施、最后难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施、过去施、未来施、现在施、究竟施等十施。上述乃就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方式。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萨地持经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论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参见:达嚫)5677)p1901 FROM:【佛光大辞典】

【平等】:(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性】:<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FROM:【佛光大辞典】

【涅槃】: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味】:梵语 rasa,巴利语同。依感觉器官或感觉机能(即五根),所得知对象(五境)之一。即由舌根所尝之味,亦即舌根所受用之境。乃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味之种类,诸说有异,如品类足论卷一,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等三种。法蕴足论卷十,分味为根、茎、枝、叶、花、果、食、饮、诸酒、苦、酢、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顺舍等十八种。大毗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一等,将味分为甘、醋(又作酢、酸)、咸、辛、苦、淡等六味。六味之外另加涩、不了,称为八味;六味中,若除去淡味,则为五味。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以上述之三味、六味,再加俱生、和合、变异等成为十二种味。此外,攒摇牛乳而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之分别。须弥山之七内海,及净土之浴地等,其水有甘、冷、软等八味。具足多种之好味,称百味之饮食。又爱乐于正法而产生殊妙之味,称为法味,或禅味。于涅槃悟境所具足之常、乐、我、净四德,可开演为八味,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等,此称八功德水,又称八味水。
 另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载,佛陀说法之顺序,由广说至要略可分为五阶段,乃以牛乳之乳、酪等五味比喻层层进阶之境界。天台宗则将释尊一代之教说,分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等五时,以之配合乳、酪等五味,阐释佛陀说法之顺序与内容。(顺正理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大乘义章卷八末)((参见:五时八教)1132)p3110 FROM:【佛光大辞典】

【乘】:梵语 ya^na。音译为衍那。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指能乘载众生,运至彼岸者;亦即指佛陀之教法。乘有大乘、小乘、一乘、二乘、三乘、五乘等。真实之教称正乘;为导至真实教法所假设之方便教法,称为方便乘。又令转方便乘而修正乘者,称为救济乘。(证契大乘经卷上、大乘起信论、大乘四法经释、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序品、梁译摄大乘论卷十五)p4021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 FROM:【佛光大辞典】

【智门】:谓诸佛自利之德。为“悲门”之对称。诸佛万德可分别为悲智二门,其中,一切自利之德为智门,一切利他之德为悲门。p5022 FROM:【佛光大辞典】

【舍】: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2、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种清净】:(名数)智度论所谓修般若之菩萨三种清净也。一、心清净。不生染心,嗔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二、身清净。心清净故,不再受后身,常得化生。三、相清净。心身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净戒】:(术语)清净之戒行也。法华经序品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仪】:行住坐卧应有的威德和仪则。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无生忍】:谓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菩萨证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生忍。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勤行】:指努力修行。与“勤行精进”同义。又指在佛前礼拜读经。日本指一般朝夕之课诵行持;此时之仪式作法称为勤式,勤式每因宗派不同而互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条)p5395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根】:(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如来十力之一。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如来有十种智力,其中,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谓如来如实了知一切静虑解脱次第深浅之力。((参见:十力)361)p631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跋提】:(术语)(参见:三摩地及三摩钵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钵底】: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指由远离惛沈、掉举等,而使身心达于平等安和之境。即身心安和之状态,为三摩地之进境。依俱舍论卷二十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为根本八等至,其中四静虑及下三无色定等七者,各有味等至、净等至、无漏等至三种,有顶地则仅有味等至与净等至。
 有关三摩钵底与三摩地(等持)之差别,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中列举数种说法,有说等持以一物为体,等至以五蕴为体。有说等持为一刹那,等至则相续。有说诸等持即等至,而等至非是等持,如无想等至、灭尽等至即属之。有说亦有等持非是等至,如不定心相应等持即属之。又依俱舍论光记卷六所载,三摩地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等三性,唯有心平等,持心趣向于境,故称等持。三摩钵底则通于有心定与无心定二种,唯在定,不通于散。此外,亦有说三摩钵底即禅定之异名者。又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中,于三摩钵底略举境、众类、对治、随用、随引、由事等六种体类差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十地经论卷五、杂阿毗昙心论卷七、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本、瑜伽论略纂卷一、卷五)((参见:三昧)580、“正受”1989)p673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义】:(术语)依慧见而生之深妙义理也。无量寿经上曰:“愍念众生,问此慧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十七助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支。        《佛学词典》

【四谛】: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灭谛】:梵语 nirodha-satya,巴利语 nirodha-sacca。全称灭圣谛(梵 nirodha^rya-satya)。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爱灭苦灭圣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灭,灭尽、息灭之义;谛,审实不虚之义。谓人类若能灭息苦之根本(欲爱),即可从相续不断之苦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如实审察了知此一真谛而无丝毫虚谬,即称灭谛。
 又诸论书对灭谛之诠释颇有出入:(一)法蕴足论卷六谓灭谛即为涅槃。(二)集异门足论卷六谓择灭无为即是灭谛。(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举出两种说法:(1)认为灭尽四谛中之“集”即为灭谛,如譬喻论师及分别论者皆如此主张。(2)认为灭尽“苦”及“集”始可称为灭谛,如说一切有部之大论师妙音(梵 Ghos!a)及如是说者皆主张之。(四)三无性论卷上以七真如中之清净真如配上灭谛,而谓“惑”之灭尽即是灭或灭谛。(五)四谛论卷三分别灭谛品认为“爱”之灭尽为有余涅槃,“苦”之灭尽为无余涅槃。(六)据成实论卷十一灭谛初立假名品之说,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即是灭谛。(七)辩中边论卷中则就遍、依、圆等“唯识三性”来区别三种灭谛,即:(1)以遍计所执之自性不生,称为自性灭。(2)由各种外在因缘而生起(依他起)之二取(见取、戒禁取)不生,称为二取灭。(3)以真如之本性寂灭,称为本性灭。(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大智度论卷十九、解脱道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四谛)1840)p5510FROM:【佛光大辞典】

【无明】:(术语)梵语阿尾你也Avidya%,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缘老死】:谓彼彼有情。即于彼彼有情聚中。诸生等生。趣入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命根起。说名生。发落发白。皮缓面皱。身曲背偻。喘息逾急。扶杖而行。肢体斑黑。衰退闇钝。根熟变坏。诸行故败。朽坏羸损。说名老。彼彼有情。即于彼彼诸有情聚。移转坏没。退失别离。寿暖识灭。命根不转。诸蕴破坏。夭丧殒逝。说名死。如是老死。缘生故起。是名生缘老死。
  复次大因缘经中。尊者庆喜问佛。老死为有缘不。佛言有缘。此缘谓生。广说乃至。若无有生。鱼鸟蛇蝎。那伽药叉部多。食香诸天人等。无足二足。多足异类。彼彼有情。于彼彼聚。所有老死。为得有不。不也世尊。若全无生。为可施设有老死不。不也世尊。是故庆喜。老死皆以生为其缘。是名生缘老死。如是老死。生为缘。生为依。生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故名生缘老死。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定慧】: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解脱智】:永断二障的究竟鉴察力。意指一切种智。

【不善根】:梵语 akus/ala-mu^la。三界诸烦恼之中,欲界五部有三种不善之根,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三烦恼,其性唯不善,能生起、资养一切不善之法,故称不善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二载,三烦恼具有五义,故独立为不善根。五义即:(一)通于五部,(二)遍在六识,(三)是随眠性,(四)能起粗恶之身业、语业,(五)作断善根牢强加行。(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入阿毗达磨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四十一)((参见:善根)4888)p9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之佛,即佛宝;佛所说之法,即法宝;奉行佛所说之法的人,即僧宝。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依[义]不依[语]有何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表法]与[心法]的不同

一、什么是[表法]?什么是[心法]?
[表法]就是用戒律来告诉你不可以吃肉,不然会有因果报应
那你就要遵守戒律,用忍(六度中的忍辱)的方式来抗拒吃肉的念头
又例如以要求打坐姿势的方式来学习禅定,由外而内

[心法]就是用(告诉您)正确的知见和观念以及观想方式来保持正观和清净自在
就是让心慈悲和清净安定,自然就会不想吃肉
禅定的方式也是如此,由内观而外,心清净光明,外在就会合乎表法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佛法是心法
依照众生因缘次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和过程,这就是表法
——什么是相由心生?

二、[表法]与[心法]不同的作用
[表法]就是由表相来规范
[心法]就是以心来引导和转化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一切表法都在引导不同众生逐渐契入心法,就是逐渐入佛种智——什么是相由心生?

修行其实有两个方向
一是从表法上来精进增上修行次第

三、[表法]与[心法]的不同走向
以[九品往生]来说
[上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心法(发心和深法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菩萨果位
[中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学习表法(戒律为主)的众生,所以往生后的走向是小乘果位
[下品生]以大乘方便摄受能信的业重(为恶但忏悔生信)众生,往生后大都在花苞中
详情请参阅[观无量寿佛经]
——什么是[表法]?[心法]?[甚深心法]?[显]?[密]?

不过实修心法并不会比学表法来的轻松
因为一切因果障难都是来自于自心
实修心法就是正视挑战自己的妄心
所以心法实修的考验也是挺辛苦了
不过确实比较直接了,不用在表相上打转


佛菩萨慈悲,善知识慈悲,老师慈悲
一直都在教导我们学习修行佛法心法
我们定要好好学,好好修,珍惜感恩
因为众生根器因缘业障不同,
如果不是过去世曾经修持深法而且累世修菩萨行深入一切法门
通常一般众生今生初学佛都只是学习一般佛法的表法,
而不知道心法或不明白心法的原理和修持,可能一生都仅在表法上打转
而且许多佛弟子虽然皈依了,可能连基础的老实修行都谈不上,浑浑噩噩过一生——[浅谈]心法修持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5:0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8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50分钟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智不依于识。

识者。四识住处。何等四。色识住处。受想行识住处。
智者。解了四识性无所住。



识者。若识地大水火风大。
智者。识住四大法性无别。


识者。眼识色住。耳鼻舌身意识法住。
智者。内性寂灭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无有忆想。


识者。专取所缘思惟分别。
智者。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


识者。行有为法。
智者。知无为法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


识者。生住灭相。
智者。无生住灭相。


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于识。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智]不依[识]

依识者。以四识住(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处。是哪四种呢。色识住处。受、想、行识住处。
依智者。能够解了(会得道理也)四识性无所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

依识者。以识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水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依智者。能够识住(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四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无别。

依识者。以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色住。耳识(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鼻识(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舌识(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身识(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意识(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法住(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诸法中,故称法住)。
依智者。能够内性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外无所行。了知诸法,没有忆想。

依识者。专取所缘,进行思惟分别。
依智者。能够心无所缘,不取相貌。于诸法中,无所悕求。

依识者。行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依智者。能够了知无为法(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识无所行。无为法性无有识知。

依识者。以生住灭相(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
依智者。能够无生住灭相(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这就名为依智不依于识。

注解:
【四识住】:(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也,彼四蕴为识之所依所著,而使识起,故名为识住。见俱舍论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解了】:(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住】:谓成就此静虑现行随行遍行遍随行动转解行。故名为住。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住】:一切行蕴发生以后,未灭以前,刹那相续,辗转存在。为不相应行之一。《佛学词典》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大】:为四大种之略称。又称四界;界,即梵语 dha^tu 之意译。佛教之元素说,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即:(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梵 pr!thivi^-dha^tu,巴 pat!havi^-maha^-bhu^ta)。(二)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梵 ab-dha^tu,巴 a^po-maha^-bhu^ta)。(三)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梵 tejo-dha^tu,巴 tejo-maha^-bhu^ta)。(四)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梵 va^yu-dha^tu,巴 vayo-maha^-bhu^ta)。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又四大种之“大”,意即广大,具有下列三义:(一)四大种之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二)四大种之形相广大,如大山、大海、大火、大风等,故有“相大”之义。(三)四大种之事用广大,如水、火、风三灾及任持大地之地大等,故有“用大”之义。而四大种之“种”,则以此四大为一切色法所依之性,具有能生、因等义,如父母为子女所依,然父母亦具有能生之因,故称为种;而由四大所产生(造)之物质(如五根、五境等),与四大之关系,如同亲子,而各自独立存在。元素之四大,因为具有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故称能造之色。FROM:【佛光大辞典】

【识住】: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参见:四识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见:一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眼识】:(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耳识】:(术语)六识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别声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鼻识】:(术语)六识之一。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舌识】:(术语)六识之一。依舌根而发,了别味境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识】: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触境有地、水、火、风、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十一种。复次,关于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即胜义根)所依之大种是否为身识所缘,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七举出两种说法,一说五色根不可触,故不发身识,因而所依之大种于现在亦无发身识之义;一说身根所依之大种极为邻近,故不能发身识,其他色根之大种则皆得为身识之所识。又身根所依之大种,为其他身识所缘之境,故亦得名为身识之所识。此外,系属于欲界之身识,通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在色界初禅,身识与修所断之烦恼相应,摄于有覆无记;在无色界,以无所依之根成就,故不生身识。(识身足论卷三、卷六、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三、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参见:大种)878、“五识”1209)p3019FROM:【佛光大辞典】

【意识】:(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泛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住】:<一>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于一切诸法中,故称法住。(大般若经卷三六○)((参见:法性)3358、“真如”4197)
 <二>(1723~1800)日本新义真言宗大和长谷寺之第三十二世。大和石上郡人。字智幢。十六岁随快范上人剃发。于法隆寺学律仪,后登丰山,师事无等、亲快等诸师。复游历诸国。著作颇多,有大日经玉振钞十卷、摄八转义五卷、补八啭义一卷、略八啭义一卷、十句义记二卷等三十余卷。(法住僧正传)p3349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法】:(术语)离因缘造作之法也,有三无为六无为等。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也。涅槃为无为法中之最胜者。四十二章经曰:“解无为法,名曰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相】:(名数)表彰有为法之事体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异相,衰事物也。四灭相,坏事物也。有此四相者为有为法。无此四相者为无为法。俱舍论五曰:“颂曰:相,谓诸有为生住异灭性。论曰: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此于诸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为异,能坏为灭。”小乘有部谓离所相之法,则有能相之别体,成实及大乘,谓此四相唯为有为法变异之差别,非有所相与能相之别体。因之有部之四相,为实法,成实及大乘之四相为假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依[智]不依[识]有何不同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识】【智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识】?
识这个字, 有时候是指第六识, 有时候指第八识

例如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边的识指第八识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识】:(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n^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识】: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外境明了分别,叫做识。唯识论说:“识谓了别。”又说:“识以了境为自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由过去无明业行为因,而此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识】:识了别对境本体,分别思维各自所缘之心。总指眼识乃至意识等六识身。        《佛学词典》

【识】:梵语 vijn~a^na,巴利语 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 citta,巴同)、意(梵 mano,巴同)、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梵 vijn~apti,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著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著,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FROM:【佛光大辞典】

综上学习,末学以自己的次第理解

上述佛经讲依[识],这里的[识],都不是第九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或称第六识)等称为「(前)六识」,
「第七识」称为「末那识」,「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第九识」称为「菴摩罗识」
(另外,佛经中常见的「心」「意」「识」则分别指「第八识」「第七识」「(前)六识」,这些常见于探讨甚深心法的经文中)
——「灵魂」与「神识」
阿赖耶识有善恶种子, 解深密经说~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清净了就变成所谓的第九识~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请见楞严经)——[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第九识](庵摩罗识)
楞严经~
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

二、[识]、[心识]的作用
佛教相信「有情众生」在累世生死轮回过程中,存在某个不生不灭的「识」,
那就是「第八识-阿赖耶」或「第九识」(就是清净后的阿赖耶),但是「前六识」会因为生死轮回而生灭
所以,佛教常说「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但是因为被无明杂染所覆盖,所以称为「阿赖耶」
而由不清净的「第八识阿赖耶」掌控生死轮回的一切,随着心中的污染而幻化一切——「灵魂」与「神识」
其实每个人白天也是随时都产生类似的心识作用,
只是着迷的是生活中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世俗表相,因此而堕入累世轮回的状态
不论是现实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或死亡中阴状态,
全都随着心识作用而变化或显现,甚至决定众生的轮回去处
所以不论哪种状态中,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梦境解说]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佛弟子应该要知道~[相由心生]
由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无明种子而生形成种种幻相和梦境——[梦的案例之一]自己的心识作用

相关学习
[诸经辑要]~[心][意][识][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快速了解中阴身投胎情况!什么情况不可以入胎?入胎的条件?入胎前在想什么?
神识如何转生天上乃至地狱中?
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
佛经告诉我们怀胎十月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人生死之由来
依经论如何看待神识

三、什么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
智慧就是明白法界(宇宙)真相,对法界有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对一切现象没有疑惑——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什么是智慧?
简单说,古人说的「兵不血刃」就是一种可能的展现
仔细来说,智慧必须具备仁心,要仁爱,可能并非某方面专业,但却也必定聪明
重要的是能提供各生命或群族在生存、发展、共和、提升、进化各方面有更好的选择与结果
而这往往对于生命和世界都要有更深的透彻与了解,才能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方法

以佛教来说,佛才是真正的觉者,才具备大智慧
因为佛陀完全明白因果与轮回,知道生命轮回与解脱的正确方向,所以佛陀才具备真正智慧
所谓『仁者无敌』,这是因为这才是生命提升的正确方向
而一般人或学者,如果不明白因果与轮回,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不明白什么叫「智慧」
那往往无法明白『仁者无敌』的意义,更无法相信『仁者会无敌』
而其实,因果与轮回并不是迷信,而是宇宙中深奥的法则与规矩
世俗的聪明因此无法明白,因为深入生命与法界原理的范畴是属于智慧
而学佛和修行就是在学习深入智慧——聪明与智慧的差别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因缘和次第的众生,给予深浅不同的引导和启发——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
真正的大智慧(佛),在完全明白,没有烦恼的情况下,
自然就在禅定中(因为完全明白没有烦恼,所以自在安定)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四、[智慧]的作用
以[慧]力来让自己随时思维正法觉照实相破除世俗虚妄——[精进实修分享与问答]妙观察智&戒定慧&慈悲心实修导引
[慧]就是由佛经的义理和心法次第修持,逐渐让我们真心体会正智
1.例如:以惭愧忏悔心的心法修持来说
由心法修持的惭愧忏悔心,藉由感动的案例,运用[四正勤]增广
然后思维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如果能真正发起,而逐渐深心明白惭愧忏悔心
能真正将心比心,这样就会有谦卑心和感恩心,对众生就会有同情心同理心
这样自然我们对于各种现象就不会起贪瞋痴
2.又例如:以[实相觉照心]来说,
对于法界实相的明白,就会深入不二心,就不会对各种事相起执着——[闭关实修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慧的修持就是正确观念和知见的培养,并且让正确的知见和观念深深刻入脑海,取代错误知见和观念——贪嗔痴与戒定慧三种次第修行的原理
[慧]就是因为有智慧,所以对于世间的各种事情,
都能知道原因和原理,能明白因果,能明白事情原委
因为知道因缘果,不被事相迷惑,
所以就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乱生气,
就不会怪罪众生,而能体谅众生,
甚至知道解决的方法,而能开导众生
这就是智慧的殊胜——[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欲望和烦恼如何转为菩提呢?
就是透过上面这些话这样的理解,这就是[智慧]

这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慧观],就是[智慧思维觉照]

透过这样的了解,然后就能发觉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情,帮助改善我们的人生——[止观初探]正视心识作用,由观照心念探讨"楞严经: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五、如何增长[智慧]?
最简单的智慧获得方式就是听闻,所以叫做闻慧
也就是学习佛陀和圣人的知见和智慧,这样自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慧从何来?

智慧从正确的知见而来
佛陀教导的就是法界中最正确的知见
按照佛陀的教导,就能增长智慧
所以大家要多读经,了解经义,就能增长智慧——[略说]众生求福慧,福慧从哪来?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1:3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9 编辑

学习什么是[了义经]和[不了义经]  ~ 大方等大集经用时 1 小时  以上

-- [经文] --

云何依法不依于人。

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
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

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菩萨人。

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于人天中多所余润。
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谛为化众生故作是说。若有摄取如是见者。是谓依人。

如来为化摄人见者故。说依法不依于人。
是法性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无碍犹如虚空。是名法性。
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终不复离一相之法。入是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
是故说言依一切法不依于人。


舍利弗。是名菩萨摩诃萨四依无尽。

[末学解说]

什么是依[法]不依[人](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

依人者。以摄取(选择之意)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作者(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依法者。能解(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无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作者(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依人者。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善人(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信行(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人、法行(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人、八人(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人、斯陀含(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人、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人、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人、辟支佛(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人、菩萨(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人。
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于人天(人道和天道)中,多所余润。
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照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为度化众生所以作这样的演说。如若有摄取如是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者。这就是依人。

如来为度化摄取人见(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者之故。演说应依法不依于人。
这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者。不变、不易、无作、非作、无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复平等。无思无缘得正决定。于一切法无别无异。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无碍犹如虚空。这名为法性。
如若有依止此法性者。始终不会再离一相(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之法。入此门者,观一切法同一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
所以说言,应当依一切法而不依于人。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这名为菩萨摩诃萨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无尽。

注解:
【摄取】:梵语 parigraha。<一>又作摄取不舍。谓阿弥陀佛摄受护念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据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受照护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故称摄取不舍,或称摄取照护、摄护。其光明之利益,称为摄取光益。善导之观经疏定散义举出念佛众生蒙摄取利益之三缘,此谓摄取三缘。即:(一)亲缘,谓佛与众生之意志、行为(即三业)相应。(二)近缘,谓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显现于其眼前。(三)增上缘,谓众生由念佛而消除其罪障,临终时,佛与圣众迎往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智顗)、安乐集卷下、往生礼赞偈)
 <二>选择之意。谓摄物而取之。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p6846 FROM:【佛光大辞典】

【人见】:(术语)固执实有人我之见也。又名人我见,或单云我见。楞伽经三曰:“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梵语 ka^raka。指外道以我为天地万物之创造、能造者。系十六神我之一。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大二七·六七○下):“梵王不达作矫乱言:‘苾刍当知,我是大梵,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养者,为一切父。’”瑜伽师地论卷七(大三○·三○九中):“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此皆其例。
 盖印度诸外道中,以万物有能造者甚多,如大自在天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作者,梵天外道以大梵为作者,数论外道以自性为作者。(入楞伽经卷二、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九、大乘义章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俱舍论光记卷三)p2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解】:<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外,作领知之义者,称为领解;作信知之义者,称为信解;作心意开悟之义者,称为悟解、了解、开解;作印持审决之义者,称为胜解、慧解;作义推之义者,则称义解。
 <二>呈申之意。本为下属对上司所呈之文书,后世则不限于官方所用。于日本。一般神社、寺院亦采用之。及后,不论公私,自下向上呈出之申文皆逐渐采用解之形式,称为解状、解文。p5599FROM:【佛光大辞典】

【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人】:(杂语)信因果之理行善事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信行】:(术语)对于法行而言,自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行】:(术语)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谓之法行人。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人地】:(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斯陀含】:梵语 sakr!d-a^ga^min,巴利语 sakad-a^ga^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涅槃,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辟支佛】:梵语 pratyeka-buddha 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又作贝支迦、辟支。为二乘之一,亦为三乘之一。乃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据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载,有二义:(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先世因缘),自以智慧得道。(二)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道。(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慧苑音义卷上)((参见:缘觉)6132)p5613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悲心】:(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人天】:人道和天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性】: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相】: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一相】:梵语 eka-laks!aN!a 。<一>指平等无差别之真如相。天台宗解释为“一乘无二,同一解脱”之义,故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即开三显一之极意。然华严宗则以之与“同教一乘”分齐,唯明一相之方便,未至主伴具足无尽之法。(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七上、华严五教章卷一)
 <二>“异相”之对称。即外道所倡之“一切法唯从一元生”。佛教为破其邪见而强调“真如自性非一相”之说。(大乘起信论)p57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依】:指四种依止之项目。依,依止、依凭之义。于经论中约分五类,即法四依、行四依、人四依、说四依、身土四依。
 <一>法四依: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种正法。又称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与四不依,即:(一)依法不依人(梵 dharm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pudgala-pratisaraN!ena),又作随法不随人、归于法而不取人。谓修道者当以教法为依,不可以人为依。若其人虽为凡夫,或外道,而所说之理契合于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虽现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说者不契合于正法,则自当舍离而不可以之为依止。(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梵 ni^ta^rtha-su^tr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neya^rtha-su^tra-pratisaraN!ena),又作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归于要经不迷惑。谓三藏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修道者当以明示中道实相义之决定了义经为依,不可以不了义经为依。(三)依义不依语(梵 arth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yan~j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义不随字、取义不取语。谓修道者当以中道第一义为依,不可以文字、语言之表现为依。(四)依智不依识(梵 jn~a^na-pratisaraN!ena bhavitavyam! na vijn~a^na-pratisaraN!ena),又作随智不随识、归慧不取所识。谓修道者当以真智慧为依,不可以人间情识为依。(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九、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大乘义章卷十一、释门归敬仪卷上)
 <二>行四依:修行者所依止之四种行法。又称四依法。此四种行法,是入道之缘,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称行四依。又以能生圣道,为圣道之种子,故称四圣种。即:(一)著粪扫衣。(二)常行乞食。(三)依树下坐。(四)用陈腐药。陈腐药,又作腐尿药,系指由排泄物制成之药物,或将牛尿与大黄果埋入土中,待发酵后再食用,为比丘发病时所依用之药物。或谓陈腐药乃指人所舍弃不用之各类药材。若依止此四者而修行,能令人安于不贪爱、无执著之生活。((参见:四圣种)1787、“陈弃药”4823)
 <三>人四依:为众生所信赖而堪于依止之四种人。又称四依大士、四依菩萨。即:(一)出世凡夫,指具烦恼性之人(三贤四善根)。(二)须陀洹(预流果)、斯陀含(一来果)之人。(三)阿那含(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此四种人能利益世间、安乐人天,故能为众生所依止。大乘诸师对四依菩萨与大乘修行阶位之配列,有多种说法,如法华玄义卷五上载,五品、十信之人为初依,十住之人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之人为三依,十地、等觉之人为四依。又据涅槃论载,初欢喜地为初依,六地为二依,八地为三依,第十法云地为四依。(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之一、大乘义章卷十一)((参见:四向四果)1683)
 <四>说四依:佛说法之四依,即依于令入、相、对治、转变等四种密意而说法。玄奘译之摄大乘论本称之为四秘密。((参见:四秘密)1752)
 <五>身土四依:佛身之四依,即:(一)色身依色相土,(二)色身依法性土,(三)法身依法性土,(四)法身依色相土。(华严经疏卷十)((参见:身土四依)3016)p1702  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
解说了什么是依[法],什么是依[人]
以及为何应当依[法]不依[人]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法][法性]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法][法性]?
法性则是指法界中一切相的原理特性,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原理特性,
法性的法就是指一切,性则一样是指原理特性
为什么佛经中谈到法性呢?因为,佛经探讨六道轮回中或十法界中的一切事物原理,为众生解除疑惑和执着,所以为众生谈法性——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法性」

相较于「正报」「有情众生」,法界中没有「第八识」的「器世间」,称为「依报」或「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能成佛,相较于「有情众生」的「佛性」,「无情众生」则称「法性」
「一切法」可泛称「一切正法、非法和一切器世间的物、相」,或依照佛弟子根器而狭隘只称「一切正法」
所以,「法性」就是「一切法」的原理,就是包含一切正法非法的原理和一切器世间的特性
「法」这个字,可以再从「佛、法、僧」三宝和「法、报、化」三身来谈论

之前谈「法」和「法性」,是从「有情、无情」「正报、依报」和「广义(含狭义)」「因缘」的方向来谈
所以,广义上,「法」可以泛指一切物质、法门、方法(含法、非法),「法性」则是指物质或法门方法的原理特性
狭义来说,法则是指一切法门、方法(正法、邪法),甚至更狭义只指「正法」,而一般佛门所说的正法就是「佛法」

另外,之前说「法性空」,这是从「因缘」上来说,是针对有情成佛的佛性真常来说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但是,如果从「实义」来说,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因缘」只是方便说,这就是从「佛性」和「真常」上来看
而如果又从「法」本身来看,如果是指道理原理,那么,「法性」其实也是不会消失的,就是「原理」也是不生不灭的

如果从「佛、法、僧」三宝来看,
这个「法」,最最狭义上来说就是指「佛经」,佛经是物质,有生灭性,「成佛」要靠「佛经」
但是,扩大点来说,就是指佛陀讲过的话,或甚至十方世界都有佛传法,「成佛」靠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佛」当时传的佛经
所以,扩大来说,「法」是指意识型态上的法理道理和方法,而不是专指纸本上的文字,
所以,佛经上说任何人只要说的话或文字符合佛义就都是佛法,都能学习成佛,至此,「法」都还围绕着成佛打转
所以,更扩大来说,「法」是一切符合佛教法义的方法法门和原理,是知见观念,而不限于佛经和文字
所以,再扩大来说,就是之前讲的「广义法」,可以是一切,而「法性」就是一切的原理特性
所以,最后来说,「法」不再围绕成佛打转,而是应该说,明白一切法和一切法性,因为透澈原理而不执着,所以成佛
所以,方向上不太一样了,因为心量和眼界宽广了,思维的方向也不同了
所以,法其实不会消灭,因为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法常住,这样才正确,就像佛常住不灭,就像众生也没有真正的生或死
所以,从狭义上来看,全都有生灭,肉身佛、或佛经(法),或众生(僧侣),从狭义上看都有生灭
但是,从广义实义上来看,全都不生不灭,就是「佛性」和「法性」都不生不灭

另外,从「法、报、化」三身的「法身」来看,
从狭义来说,除了佛身,「佛经」表示佛的「法身」,佛经纸本有生灭性,这法身就变成也有生灭性,所以是狭义
广义来说,「法理、法义」才是佛的「法身」,这就又可以回到前面「佛法僧」那段的探讨,回到「法性」问题
所以,最终来说,「法身」就是「法理、法义」,就是「法性」,这也是不生不灭的,因为特性原理本来就存在,没有生灭问题
这点如果无法明白,想想「水往低处流」,这样就能明白,也就是佛法其实不会消失,所以,「法身」不生不灭
另外,清净后的「第八识」,就是「佛性」,才是真正「法身」,「佛性」真常,不生不灭,所以,「法身」也不生不灭

所以,最终来说,从法身来看,有情的佛性和法性原理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因为佛能通达一切法性
但是,这不是说「法性」就是「佛」(如果你要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差别在于「有情」

由上面可知,其实,佛经所说深浅不一,说明的角度也不同,都是为了破除众生执着,然后逐渐明白法性
详细经文,可自行参阅:大般涅槃经、密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或解深密经)、楞伽经、大集经、大宝积经、菩萨善戒经...等大乘经典
就像医生要明白每一种疾病的病因、原理特性
也了解每一种药物的特性原理,以及适用在哪种病症上
更要诊断清楚每一个病人的病症,才能知道用哪一种药物

同样的道理,佛菩萨能治烦恼众生病,能解救众生脱离轮回
所以,必须明白每一种烦恼的原因、因果原理、以及产生的病症现象,这就是知「烦恼性」
然后,也要了解对治每一种烦恼的解救方法,要清楚法门的原理与运用方法,这就是明白「法性」
最后,也要明白每一个众生(病人)的相异性、差异性,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这就是明白「众生性」

从原理来说,道理是守恒的,也就是「法性」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常」
从「佛性」上来看,「佛性」才是「真常」,因为「佛性」也是「法性」的一种
「佛性」是针对「有情众生」能成佛来说,是针对「有情众生」的根本来说
所以,从「有情众生」成佛来看,「法」是生灭的,变异的,适应不同众生,所以,对「成佛」和「佛性」来说,「法」性是空,是「无常」
而且众生的「众生性」也是差别的、各不相同的、变异的,所以,「有情众生」才可以透过修行改变「众生性」,
才能从「凡夫性」转为「善性」、「菩萨性」,逐渐恢复「佛性」而成佛,由此观点来看,「众生性」也是「无常」的
如果再从原理和道理上来看「凡夫性」「善性」「菩萨性」「佛性」,这些特性都有一定的原理特性,也就是「常」

所以,从不同角度、次第、层次、根器上来看,「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
也因此,不同根器众生或不同修行次第的修行者,对于「常」或「无常」就会有不同看法,也经常有所争执或争论
而且,不同深浅次第的经论,对于「常」或「无常」,也有不同的教法或论述
最终,必须要修行者自己逐渐修行增上,才能逐渐明白这些原理,也就是真正弄清楚「法性」原理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二、要明白「法性」,要明白「法性本空」
在甚深的佛法中则更宽广无垠和升华,超越了一般世俗所认为的正邪是非对错,超越了一切对立,升华而契入「佛性」
因此,一切都是法,佛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表相认知,而是深入每个当下和一切原理特性
所以,「法性」就是指一切原理特性,而不再局限在什么是佛法和什么非佛法,而是一切都在佛法的范畴
明白了一切原理特性,心量更宽广无碍,不再执着各种表相,因此能超越六道的各种执着而成佛
明白了「法性」和「众生性」,因此能明白一切相和众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能明白六道轮回的原理和现象
也更能随顺众生的特质和习气而给予不同的方便教导,引领众生学习佛法,普渡众生,解脱轮回——由「我是歌手」看生活中的「法性」和「众生性」--前言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而修行者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三、要能够契入「法性原理」
如果是真正能契入「法性原理」的实修者,如果真心实修深入佛法和普渡众生,
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经、要深入经藏?读经有什么目标?要从佛经中学到什么?重点是什么?
因此,就能很简单且简短扼要(也能长篇大论)的讲出每一本佛经的「心要」和「实修方法」与「运用方法」
也就是,学习佛经,要能明白每一本佛经的用意、目的是什么?(要教导和成就何种根器?何种法门次第?成就目标为何?)
心要(心法、根本)是什么?法门是什么(有哪些戒行、禅定观行和智慧法义)?
普渡众生的方法是什么?有哪些案例?(例如有哪些菩萨示现教导、有哪些故事)
对于上面说的这些,如果没有心(解脱成佛和普渡众生),就不会去想,也不会了解,当然也不会去做

如之前说过的: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如果没有心深入学习佛法、没有心普渡众生和成佛,当然就不会努力学习,就不会知道法性原理

如果真正懂法性原理,就能知道,生活中处处是佛法,
同样的道理,佛经中字字也是佛法,也是法门,就看我们有没有深入「法性」
所以,一问就能考验出来,想假也假不了,不相信?不然您可以试着讲看看,真正懂的人,自然能看出虚假
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想要在六道轮回中解脱成佛,那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的过程,由浅入深,先学习消除自身烦恼和业障,然后逐渐深入更深更高的次第,学习自度度人的方法和原理。
也就是先从「遵守戒律、分辨善恶、断恶修善」开始,消除粗重的业障、烦恼习气和世俗欲望杂染,
业障逐渐清净后,然后要明白「佛法是心法,万法唯心」而进入「定、慧」修行(可参阅「大般涅槃经」:定慧等观)  
逐渐深入心法的「定、慧」修行后,由「定、慧」的思维观照而逐渐明白法性、众生性、一切性,
也就是逐渐明白一切原理(性就是原理),如此而能明白「不二」、「中道」的甚深佛法原理。
——为什么要谈「法性原理」?
又或者,你看到法,你会知道法的原理、法性,反之,你知道原理、法性,你也就能由原理、法性而生出法门
又或者,你看到众生相、众生的行为,你就会知道众生心(心念)、众生性(特性习惯)、众生欲(欲望),
反之,你知道众生(或某人)的众生心、众生性、众生欲,你也就能知道众生相和行为
这些,在大乘佛经中都有描述,都是实修菩萨该修学的——「深信因果」的法性原理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6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3 16:5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49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善知识教导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
这是说想学三昧禅定,修学各种微妙法门,成就菩萨道,应该先守持四种戒律
楞严经的经文在后面,下面先看另一则经文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 占察善恶业报经

-- [经文]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

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

​​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末学解说]

善男子!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想要求度脱生老病死(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相),开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前世之生死也)所作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多少及以轻重。

如若恶业(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多且厚者,不得立即学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应当先修习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之法。为什么呢?

因为此人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恶心猛利的缘故,所以于今现在必定会多造恶,毁犯重禁。

又因犯重禁的缘故,如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习禅定,智慧者,就会多有障碍,而不能克服,获得成就。

​​或者会导致失心错乱,或者会被外邪所恼,或者会纳受邪法(邪僻之道也),增长恶见(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

所以应当先修习忏悔法,若令戒根清净,以及宿世重罪减轻消薄者,则能远离诸障碍。

注解:
【生老病死】:指众生一期之四种相。又称四相、四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相。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谓,持有、无之见者,不能脱离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无常经、无量寿经卷上)((参见:四苦)1736)p206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世】:(术语)前世之生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宿世因缘,吾今当说。”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经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六波罗蜜经卷五、俱舍论光记卷十三)((参见:善业)4894)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智慧】: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宿习】:过去世的善恶习气。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邪法】:(术语)邪僻之道也。唐华严经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俱舍论十二曰:“邪法萦缠,嗔毒增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恶见】:<一>梵语 mithya^-dr!s!t!i。又作不正见。略称见。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属六烦恼之一。指邪恶之见解,亦即违背佛教真理之见解。据成唯识论卷六载,恶见以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恶见者多受诸苦。于俱舍论所说六随眠中之见随眠(梵 dr!s!t!y-anus/aya)、五浊中之见浊,均与恶见相同。依行相之差别,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又称五恶见;于九结中,前三见为见结(梵 dr!s!t!isam!yojana),则后二见为取结(梵 para^mars/a-sam!yojana)。(俱舍论卷十九、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见)1099)
 <二>在净土宗,特指自力疑心。善导观经疏散善义中举出贪嗔二河之譬喻,谓别解、别行、恶见之人,以虚妄之见解惑乱愿往生西方者之信心。日僧亲鸾之愚秃钞卷下谓,恶见人即指憍慢、懈怠、邪见、疑心之人。((参见:发遣招唤)5164)p4948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

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

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

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末学解说]

善男子!想修习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者,应安住于清净之处,随能力所及,庄严一室。

室内布置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安置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时候,在此室内,三时称名(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

一心敬礼(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过去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五十三佛(即:普光佛、普明佛、普净佛、多摩罗跋旃檀香佛、旃檀光佛、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摩尼幢灯光佛、慧炬照佛、海得光明佛、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大强精进勇猛佛、大悲光佛、慈力王佛、慈藏佛、旃檀窟庄严胜佛、贤善首佛、善意佛、广庄严王佛、金刚华佛、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虚空宝华光佛、琉璃庄严王佛、普现色身光佛、不动智光佛、降伏诸魔王佛、才光明佛、智慧胜佛、弥勒仙光佛、世静王佛、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龙种上尊王佛、日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慧幡胜王佛、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妙音胜佛、常光幢佛、观世灯佛、慧威灯王佛、法胜王佛、须弥光佛、须曼那华光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大慧力王佛、阿门毗欢喜光佛、无量音声王佛、才光佛、金海光佛、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大通光佛、一切法常满王佛)。

再次随十个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

然后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

还应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还应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然后更应特别称名敬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事】: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香、上堂、入室、普说、垂示等,均为佛事。后世泛称于佛前举行之仪式为佛事,又称法事、法会,或指超度亡灵之诵经。
 此外,在葬仪中担任导师之人,称为佛事师。于禅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汤、秉炬)、五佛事(起龛、锁龛、奠茶、奠汤、秉炬)、九佛事(入龛、移龛、锁龛、挂真、对真小参、起龛、奠茶、奠汤、秉炬)等,分别由三人之佛事师、五人之佛事师、九人之佛事师负责。又在葬仪、法会中所得之金钱,称为佛事钱。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板帐式之夹注(大四八·一一五○上):“仍量唱衣钱多寡,则排日、俵嚫、讽经、看经、添奠茶汤、转龛骨等佛事。”又导入佛法之方便,称为佛事门或庄严门。(禅苑清规卷四殿主钟头、行持轨范卷三丧仪法、临济录示众)((参见:法会)3411)p2630 FROM:【佛光大辞典】

【经法】:(术语)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欢喜无量。”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称名】:(术语)称佛名也。诸佛诸菩萨之名,虽尽可称,而通常多称阿弥陀佛之名。往生要集中本曰:“问念佛三昧为唯心念为亦口唱?答如止观第二云: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又威禅师云:观经言:是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教令可称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岂非苦恼所逼?念想难成,令声不绝至心便得,今此出声学念佛定亦复如是。令声不绝遂得三昧,见佛圣众皎然目前。故大集日藏分言: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斯即圣教有何惑哉?现见即今诸修尊者唯须励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尊者所知,非外人之晓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敬礼】:(杂语)Vandana,恭敬礼拜也。即礼拜佛及法僧也。毗奈耶杂事一曰:“见老婆罗门,即云跪拜。若见苾刍,便云敬礼。”同十五曰:“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田*弟],此虽是礼,而未具足。然邬波离,于我法律,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一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彼云无病,若不尔者,俱得越法罪。”法华忏法曰:“一心敬礼十方一切常住佛。”义林章四本曰:“言敬礼者:虔恭曰敬,轨仪称礼。谛发殷诚,屈仪褒赞。申虔恭之道,标敬礼之名。又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故名敬礼。即通三业,诸教云稽首者,藉身业之稽首,申三业之敬礼。”义林章四本曰:“古云南牟,即是敬礼,应言纳慕或纳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十三佛】: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若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五十三佛者,即:普光佛、普明佛、普净佛、多摩罗跋旃檀香佛、旃檀光佛、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摩尼幢灯光佛、慧炬照佛、海得光明佛、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大强精进勇猛佛、大悲光佛、慈力王佛、慈藏佛、旃檀窟庄严胜佛、贤善首佛、善意佛、广庄严王佛、金刚华佛、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虚空宝华光佛、琉璃庄严王佛、普现色身光佛、不动智光佛、降伏诸魔王佛、才光明佛、智慧胜佛、弥勒仙光佛、世静王佛、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龙种上尊王佛、日月光佛、日月珠光佛、慧幡胜王佛、师子吼自在力王佛、妙音胜佛、常光幢佛、观世灯佛、慧威灯王佛、法胜王佛、须弥光佛、须曼那华光佛、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大慧力王佛、阿门毗欢喜光佛、无量音声王佛、才光佛、金海光佛、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大通光佛、一切法常满王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藏】:1、又名佛法藏,或如来藏,即法性的道理,因法性含藏无量的性德,故名。2、唐时高僧,本康居国(在今新疆省北部)人,武后赐号贤首,为华严宗之第三代祖。 3、(参见:法藏比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贤圣】:在凡夫之位的修行人叫做“贤”,已经断惑证真的人就叫做“圣”。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末学解说]

像这样敬礼后,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为“大慈悲世尊”之简称。即指如来),证知护念,我现今忏悔,不会再造。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四重(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五逆(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颠倒(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谤毁三宝,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罪。』

注解:
【慈尊】:<一>指弥勒菩萨。弥勒(梵 Maitreya),译作慈氏。尊,为敬称。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七下):“今案之,从释尊入灭至慈尊出世,隔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二(大三七·二五八上):“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勉斯长叹?”((参见:弥勒菩萨)6424)
 <二>为“大慈悲世尊”之简称。即指如来。p580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恶】:又名十不善,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参见:四重禁)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重禁】:又名四重罪、四弃、四波罗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盗戒、犯杀人戒、犯大妄语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逆】: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颠倒】:(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复应[思惟]:

『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末学解说]

还应当[思惟]:

『这样的罪性(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只是从虚妄颠倒心而起,没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注解:
【罪性】:(术语)罪业之本性也。罪业之本性者,空而不可得也。止观四曰:“观罪性空者,了达贪欲嗔恚之心皆是寂静门。”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寂】: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劝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之愿]:

『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者,愿能够快速成就正觉,如若已成就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注解:
【劝请】:(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众也。最胜王经三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毗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三十四(净经子)曰:“劝请者,殷勤之至意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随喜(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之愿]:

『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远舍离嫉妒之心,对三世中一切刹土(指国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注解:
【随喜】:(术语)见人之善事,随之欢喜之心也。法华玄赞十曰:“随者顺从之名,喜者欣悦之称,身心顺从,深生欣悦。”修忏要旨曰:“随他修善,喜他得成。”胜鬘经曰:“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又谓随己所喜,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按五悔中有随喜一科,观行即五品经之第一为随喜品,法华经之随喜功德品,为说此随喜之功德者。又游谒寺院,亦曰随喜。杜甫诗曰:“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土】:指国土。刹,梵语 ks!etra,音译差多罗、纥差呾罗。意译土田。玄应音义卷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

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末学解说]

还应再发[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愿]:

『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佛陀的智慧),至涅槃城(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

像这样发回向愿后,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也可以称诵,也可以默念我之名号。

当减省睡眠,如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注解:
【回向】: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智】:佛陀的智慧。智度论说:“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城】:涅槃,梵语 nirva^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如楞伽经卷三(大一六·五○○中):“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皆以证悟后之境地称为涅槃城。并示空、无相、无作为涅槃因,能以智慧观此三门,或由三十七道品观诸法,即得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如教内所习称之“毕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然往生净土之首要条件为具有“深诚信心”,始能与阿弥陀佛相应。即信机、法二种,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为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劫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有出离之缘;次信法,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无疑无虑,专念彼佛名号,上尽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护念,定能往生极乐涅槃城。(长阿含经卷四、楞严经卷十)p415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

[末学解说]

然后至夜分的时候,如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也应当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

如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一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

日日这样行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法,不要令其懈怠废止。

注解:
【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

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

[末学解说]

如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到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能获得清净,除去种种障碍。

如是众生等,其业有厚有薄,诸根有利有钝,差别(对平等而云。不指万法一如之法性,而数个个之性类也)有无量。

注解:
【差别】:(术语)对平等而云。不指万法一如之法性,而数个个之性类也。在佛教,从觉法上舍离差别之见,并全然离差别见之平等,皆为恶平等之名所排。于菩萨修行上越自利利他之差别相,始为达圆满之平等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经文] --

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

[末学解说]

或者要经过二七日后而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或者要经过三七日,乃至或者要经过七七日后而能获得清净。

注解: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

[末学解说]

如若过去,现在都具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者要经过百日而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或者要经过二百日,乃至或者要经过千日而能获得清净。

注解: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

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末学解说]

如若是极钝根(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罪障最重者,只要能发起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也不休退。

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能获得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

注解:
【钝根】:(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正见邪见,利根钝根。”指月录曰:此是接引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苏轼诗曰:“钝根仍落箭锋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净】: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忏悔法的重要性,如何修习忏悔法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忏悔]相关内容

一、要忏悔业障,提起正念
如果您现在正遭受逆缘,那只能说明您之前没有好好正念修持,所以才有现在后果
现在该如何呢?
就是忏悔业障,然后好好提起正念,用佛心修持,
用[忏悔心][慈悲心][欢喜心][感恩心]感化众生
用[清净心][光明心][平等心]排除妄念——[略说]念头的执着和造业,以及修行转念

二、要真心忏悔,发起信心
真心最难得,真心也最有效
用这样的认知,到佛前跪拜(佛像或者佛卡)真实的发起惭愧忏悔心
忏悔自己的业障,然后发愿改过,发愿透过修学佛法来消除业障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案例说明]如何消除业障? ~ `真心忏悔,真心改过`

三、要「向佛忏悔」,虚心悔过
向佛忏悔,那是因为佛是佛弟子的老师,弟子犯错,没有遵守佛教,所以向佛悔过(这是一般的表相原理,另有深义后述)
但是,有没有从事情和原理上分析自己的错误,从而领悟且迈向「正真」(正确和真实真理)
而且向自己所对不起的众生道歉(而成为正向的佛法眷属),这些才是忏悔的更深义理

另外,关于「向佛忏悔」,如果能在忏悔的过程中,虚心悔过,而逐渐显露真心,
那也是能领悟上述的甚深义理的,这才是向佛忏悔的甚深原理,
所以,「向佛忏悔」还是有次第之分的,而这次第则来自于有没有深入忏悔和真心忏悔

不论如何,对于一般人或佛弟子,反省、认错、忏悔、道歉与改过,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是人类提升进步与进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佛弟子修行成佛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不能真心忏悔和改过,那代表自己在精神和素质上难有往上提升的可能——真心忏悔的重要性&不能真心道歉的严重性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5468

帖子

1万

积分

修行学员

积分
13971

[精进勋章]

17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2:4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5-26 17:56 编辑

学习 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 楞严经用时 2 小时 以上

-- [经文] --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自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注:三昧,禅定)。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末学解说]

阿难整理衣服,在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圆满光明,悲欣交集。为了利益未来诸众生之故,稽首对佛陀说。

大悲(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世尊。我现今已悟成佛法门,在这其中修行,得无疑惑。

常闻如来演说这样的言语。自己未得度(又作得道。得无漏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而先度人者,为菩萨发心(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

自已圆满而能觉他(谓佛之大悲具有觉悟一切众生之德。即自觉之外,又说法开悟众生,使脱离生死之苦)者,为如来应世。我虽然还未得度,但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世尊。这些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么多。想要摄其心入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要如何令其安立道场(群众学道的场所),远离种种魔事(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于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得不退转呢。

注解:
【心迹】:(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悲】:(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发心】:(术语)发菩提心也。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也。涅槃经三十八曰:“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华严经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维摩经慧远疏曰:“期求正真道,名为发心。”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度】:<一>蒙受教化,渡越生死之海,而达于涅槃之彼岸。引申为剃发出家;以出家入道为到达彼岸最初阶梯之故。印度原有不满十二岁未得父母允许,或诸种疾病者不得出家之限制。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二十四更列举坏比丘尼净行、贼盗住、越济人、五逆、六种不男、太小、太老、截手、截脚、截鼻、盲、聋、哑、躄、鞭瘢、印瘢、拔筋、克筋、曲脊、王臣、负债、病、外道、儿,奴、身不具、陋色等各种不得出家之规定。
 我国古来出家原无限制,其后因僧数遽增,又庶民常藉出家来逃避征课,乃设僧籍以登录之,正式得度者授予度牒,而严禁私度。佛祖统纪卷五十一载,梁末帝时(913~923 在位)敕令天下僧尼入京比试经业。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亦载隋、唐、宋、元、明代,皆曾行试经度僧。然亦有于一时度多数量之僧或依进纳“香水钱”而特下附度牒。又隋炀帝时(604~616 在位)诏七日间度千僧,后世称“特恩度牒”。又唐肃宗至德年间(756~758)依宰相裴冕之奏请,卖度牒,称之为“进纳度僧”。得度有一定规则、仪式,称得度式。宋元时代禅林沙弥得度之仪式,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下大众章载,行者选定受度牒之日,届时设置供物,礼请三师,入僧堂剃发,著袈裟,受三归五戒、沙弥十戒,出堂后,拜诣方丈,最后巡寮礼谢。
 日本亦甚早即有试经得度之制,平安朝时代更定年分度者之制,每年各宗总计十二人,且有年龄等之规定。(四分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佛祖统纪卷四十五、释氏稽古略卷三、续日本纪卷七)((参见:出家)1558、“度牒”3779、“试经”5607)
 <二>又作得道。得无漏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参见:得道)4555)p4552FROM:【佛光大辞典】

【觉他】:佛陀所具三觉之一。谓佛之大悲具有觉悟一切众生之德。即自觉之外,又说法开悟众生,使脱离生死之苦。((参见:三觉)705)p679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场】:
  1、群众学道的场所。
  2、佛寺。
  3、成道的地方。
  4、供养佛的地方。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事】:(术语)恶魔之所作。为佛道障碍之事柄。法华经授记品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楞严经六曰:“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止观四曰:“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心】:求取正觉成佛的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末学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你所问,如何安立道场,救护众生于末劫沉溺呢。你现今认真听。当为你来演说。

阿难与大众,唯然奉教。

佛陀告诉阿难。你常闻我毗奈耶(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中,宣说修行三种决定义。所谓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名为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

阿难。为何摄心,我称名为戒呢。因为如果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就不会随其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你修习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本出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如果淫心不除,尘劳不可出。纵然多有智慧,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现前。如果不断淫,则必定会落入魔道(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

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这些诸魔,也有其徒众(弟子之成群者)。各各自称成就了无上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

我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后在末法(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之中,有很多这样的魔民(魔界之民众也),炽盛世间,广行贪淫,假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入爱欲邪见之坑,失去菩提之路。

你教世人修习三摩地(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应当先断心淫,这名为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淫而修习禅定(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者,如同蒸砂石,想令其成饭,纵然经百千劫,也只能是热砂。

为什么呢?因为此非做饭之本,只是砂石。

你以淫身,求取佛之妙果。纵然能得妙悟(殊妙之觉悟),也都淫根。因为其根本成淫,所以会轮转三涂(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必不能出。

如来涅槃,何路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乃至断性亦无,才能于佛菩提有希冀获得。

像我这样演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为波旬(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说

注解:
【毗奈耶】:(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摄心】:谓心专注于一境,令不昏沉散乱。即于禅观时,为使余念不生,选择闲静处,数息调心,以防驰散,使心安住摄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对此之解说,据张说之大通禅师碑文举出北宗神秀之说,以摄心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会则反对看心看净之坐禅,谓起心照外、摄心澄内皆障菩提,强调顿悟见性。(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智度论卷五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卷五、宗镜录卷三十七、神会和尚遗集(胡适))p6845FROM:【佛光大辞典】

【三无漏学】: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参见:三学)683)p629 FROM:【佛光大辞典】

【生死相续】:生之死之永远连续不断,无始以来的五取蕴流。        《佛学词典》

【三昧】: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劳】: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FROM:【佛光大辞典】

【禅定】: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所修之禅定是。
  2、禅与定。在外离一切相,叫做“禅”;在内心性不乱,叫做“定”。六祖坛经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魔道】:(术语)邪鬼天魔之世界也。道如云饿鬼道畜生道,彼等往来之道途也。楞严经六曰:“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止观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徒众】:(杂语)弟子之成群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道】:(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遍知果道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灭度】:即涅槃。灭是灭尽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末法】:(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时期也。法华嘉祥疏五曰:“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三时有四说。一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多取此说。(参见:三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魔民】:(杂语)魔界之民众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妙悟】:(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永断。”涅槃无名论曰:“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涂】: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或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常为镬汤炉炭之热所苦,或以彼处火聚甚多,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以于彼处之众生常受刀杖驱逼等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以于彼处受苦之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至若“涂”之义有二: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梵本无量寿经之阿波耶伽底(apaya-gati,意译恶趣、恶道)。(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翻译名义集卷七、释氏要览卷中)((参见:三恶趣)625)p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修证】: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p4050 FROM:【佛光大辞典】

【波旬】: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FROM:【佛光大辞典】


===========================================

在上述佛经内容中,解说了四种律仪的第一种
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先断心淫

由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学习[爱欲][淫]相关内容

一、要跳脱爱欲轮回苦

为什么呢?因为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一般在红尘世俗的佛弟子很难修行成就
因为世俗欲望和仇恨以及烦恼等等的干扰非常严重
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或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各种媒体所传播的贪嗔痴讯息都非常频繁,口味也越来越重
在这些欲望和纷扰的洪流下,凡人实在难以抵挡
所以,就算学佛多年也可能少有进步,对于解脱生死没有一点把握

所以,佛陀教导佛弟子
1。培养慈悲心,行善布施,让欲望升华,逐渐放下对世俗的贪着和执着
2。守持戒律,远离恶行,避免被贪嗔痴恶业一再腐蚀,这样心念才能逐渐清净
3。忍辱,能忍才能避免一再造恶,才能避免恶念恶行滚雪球般的变大
4。常行精进,透过实修实做,逐渐消除习气,产生定力
因为世俗的诱惑实在很多很大,所以要更多的实修功课来帮助自己不退转
5。要远离世俗纷扰处(尤其网路诤讼处),寻求寂静处(阿兰若处),以利禅定的修持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俗的引诱和干扰非常严重
透过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杂志网路等媒体,就算佛弟子也难以抵挡诱惑和干扰
6。深入经藏,逐渐明白甚深实相,以出世间智慧破除世俗烦恼和疑惑
智慧是破除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实修者应逐渐深入甚深智慧

实修者对于以上六项重点都要一一检验和落实
这样逐渐落实六度才能有利修行,避免被世俗欲望所吞蚀,解脱生死轮回才能逐渐有把握

再者,对于四宏愿要能真实面对,好好落实,不要变成有口无心的口号

实修就要做好抉择,然后好好落实,这样才能逐渐看到成果
若是心口不一盲修瞎练或一曝十寒,那只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最后,请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是最后的一道保障和宝藏
——爱欲是一切轮回的根源

在佛经故事跳脱爱欲轮回苦后面的[省思]中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爱与欲是生死的根本,被爱和欲蒙蔽了本心,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变成最愚痴的人,得不到解脱。如何跳脱爱欲轮回苦?于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种种境界,能落实觉察、觉照,不生攀缘染着,时时反省检讨自己,在面对人事物种种因缘,心中的执着、爱欲有没有减少?能不能看破、放下,以智慧剑斩断烦恼丝,达到没有爱欲,心中自然清凉自在,就能真正出离苦海。

在佛经故事善护六根后面的[省思]中

故事中,佛以六种动物譬喻六根缘境,各有所好性行不定,如此随缘分别的六根,岂可倚恃!若放任为之,将来必定遭受苦果。行者应当收摄六根,坚住正念,不向外驰求尘境,亦不起爱憎取舍,如同《六祖坛经》云:“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念念分明,随处作主,举止合乎时宜,进而从尘境中解脱,得自在安乐。

由此,如何修习六根清净呢?
以法门来说
这可以先依照[四正勤]
(这在帖子中讲过很多次,如果有机会详阅,应该更容易明白)
就是
1.[有恶念即断之](或负面思维,就是马上不要想)
2.[无恶念就保持](这样才不会习惯堕入负面想法)
3.[无善念则生之](或正念,就是随时要生起善心)
4.[有善念则增广](随时要让善心盈满,要乐观想好事情,广为宣导)

遵照上面佛陀的教导,
这样就可以逐渐达到[六根清净]和[净觉随顺]的[净觉]

[净觉随顺]是两个阶段,[净觉]是对内,就是[清净六根],[随顺]是对外,就是[普贤十愿]的[恒顺众生]


再者,
佛经上常说,只要一句四句偈就能修行或就能开悟
所以您只要随时想着要[清净六根],就能逐渐约束自己的六根,自然就会[六根清净]
这就是思维法句,落实法句
[净觉随顺]也是同理——[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二、如何断除淫心?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楞严经]三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

三、如何断除淫欲?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清净光明净土

GMT+8, 2024-6-29 05:32 , Processed in 0.1210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