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 20:21
标题: 佛弟子[光明遍照],学习《佛说无量寿经》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每次在听到、读到、看到介绍由阿弥陀佛愿力建造的极乐世界中种种不可思议的殊胜的情景时,末学都非常的欢喜、感动、向往末学
也深知自己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还只是停留在粗浅的认知上
为了让自己更深入的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以及由愿力成就的殊胜的极乐世界
也为了践行善知识和老师教导的学佛就要深入经藏,从经藏中学习佛的教导,为此
末学发心学习《佛说无量寿经》
恳求十方法界诸佛菩萨 善知识慈悲加持护念
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以清净光明心深入经藏,真实的领会经文义理,开启智慧
能够依照经中佛陀的教导如实实修,增上修行次第,并能把这些佛经正见如实的运用到修行生活中
时时保持正观正念,并以佛法正见为众生演说正信的佛法而自利利他
深深感恩 顶礼诸佛菩萨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 21:47
经文导读: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一、经文一开始交代了佛说这部经文的地点
二、经文中交代了参加这次法会的与会人员
1,有大比丘一万二千人
2,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现在这个住劫中的一切菩萨
3,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十六位求取正道的在家菩萨
三、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娑婆世界,示现出家修道
四、与会的大菩萨都入众生界普度众生,悉获诸佛无量功德
五、世尊显现殊胜的瑞相后,阿难尊者非常奇怪,就向世尊请问缘由
六、世尊向阿难尊者以及与会菩萨们开始宣说阿弥陀佛成佛度众的殊胜故事
七、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赞颂世自在王如来
八、法藏比丘的愿望九、法藏菩萨恳请世自在王如来说法
十、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成佛四十八大愿(13楼—15楼)
十一、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表明自己成佛建造佛国世界的决心
十二、法藏比丘发完成佛的大愿后,在接下来无量劫中不断的累积功德,并勇猛精进,孜孜不倦修习大乘佛法
十三、法藏比丘潜行修行,在世间践行菩萨行,累积了无量无尽的种种功德,终于圆满所发下的四十八愿,成就光明第一的佛国净土
十四、无量寿佛佛寿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众生无量,寿命也无量
十五、无量寿佛国土中的宝树遍布整个佛国世界
十六、介绍无量寿佛国土中的菩提树
十七、无量寿佛国土中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也都是由七宝严饰而成
十八、介绍无量寿佛国中由众宝合成的宝池以及八功德水
十九、无量寿佛国为什么称为极乐
二十、无量寿佛国的众生具足清净色身、诸妙音声以及神通功德,百味饮食自然盈满钵中
二十一、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智慧、身形都无差别,一样的容貌端正,超世稀有 (26楼—27楼)
二十二、无量寿佛的国土众生对于一切用具都是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二十三、德凤吹过,演奏无量微妙法音,令人身心快乐,吹来花雨遍满佛土
二十四、花光中映现诸佛身,普为十方众生演说佛法,令众生安立于佛正道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二十五、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中,并且不会退转
二十六、介绍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三类众生
1,上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2,中辈往生无量寿佛国众生
3,下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二十七、十方世界无量诸佛都称赞无量寿佛威神无际,十方世界诸菩萨众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二十八、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叹无量寿佛
二十九、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都能获得一生补处果位,其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最为大众所尊重
三十、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以微妙动听的乐声歌颂赞叹诸佛的功德
三十一、往生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在世间的种种菩萨行
1,菩萨恒常为那些可以演说的众生宣说佛法
2,菩萨对世间万物无所贪染
3,菩萨以柔软之心调伏众生,无有种种恶趣之心
4,菩萨究竟一切菩萨所行,获得甚深禅定,通达三明三慧
5,菩萨们以四无碍智除灭众生烦恼之过患
6,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喜欢融入在正法的论议中,修诸善业,求取佛道
7,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具足无量无边的种种功德,累劫都说不完
三十二、无量寿佛国清净微妙无比,世尊劝导众生应勤精进,截断恶道,往生极乐世界
三十三、世间人愚痴,殊胜的极乐世界虽易往而无人,都是因为世人总是留恋执着于世间种种虚幻的假相,而在世间受种种的苦
三十四、不信因果不信佛法,就要承受轮回中的恶果报
三十五、因为众生愚痴,深陷世间爱欲,不修习佛法,只能继续堕恶道受苦
三十六、世事无常,留恋于世间之事,不能成就道业,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三十七、佛世难遇,当勤精进,往生极乐
三十八、弥勒菩萨代众生表达听闻佛说法后思惟体会,感恩佛陀普惠恩德
三十九、佛法难闻,能值遇佛驻世听闻极乐念佛法门实属幸事,应当精进不应心生疑惑
四十、世尊赞叹弥勒菩萨等众菩萨行者能够在世间端心正意,具足无上功德
四十一、世尊教化救渡娑婆世界众生出离五恶五痛五烧的剧烈苦痛中
四十二、世尊为众生开示五恶中的第一恶:杀生
四十三、造作杀业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四十四、身处苦痛之中,也能端正心念,不造杀生恶业,是人生第一大善业
四十五、第二大恶业——偷盗业
四十六、造作偷盗业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四十七、端正心念,不造偷盗恶业,是人生第二大善业
四十八、第三大恶业——邪淫业
四十九、造作邪淫业的众生虽然不畏王法禁令,但是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是一定要受报的,后世之报也是如此
五十、端正心念,不邪淫,是人生第三大善业
五十一、第四大恶业——妄语
五十二、妄语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五十三、五十三、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人生中的第四大善业
五十四、世间第五恶:懈怠懒惰,不修善,沉迷世间众生欲乐,不信因果六道轮回,造作诸多恶业,必堕恶道
五十五、不听佛陀教导,不行善,不修行,必将承受现世报和后世报
五十六、言行一致,所做至诚,只做善事,不做恶业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五大善业
五十七、佛陀教导众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或今世先受病苦之报,身死随行入三恶道
五十八、众生应奉持佛陀教导,端心正行,断除生死众恶之本,终得解脱成就佛道
五十九、在娑婆世界斋戒的功德胜过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年的功德
六十、在娑婆世界修善的功德胜过他方诸佛国为善千年的功德
六十一、佛哀悯众生,苦心教诲众生应断恶修善,才能拔除生死之苦而解脱
六十二、佛灭之后,经道渐灭,众生再次不断造恶,告诫众人应依教奉行,无得违反
六十三、阿难尊者以至诚心恭敬恳求阿弥陀佛示现德相以及佛国净土和菩萨众
六十四、下面世尊通过与阿难尊者的一问一答,让众生来认识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微妙
六十五、极乐世界中胎生化生众生的由来
六十六、佛以譬喻的方法来阐述众生都不愿意生在极乐边地
六十七、只有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深自忏悔,明信诸佛智慧,才能莲花化身,不失大利
六十八、十方世界无数无量佛国国土有无数无量的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
六十九、世尊教导众生一定要受持读诵修行这部《无量寿经》
七十、世尊悲悯众生,当所有经道灭尽时,特意留下这部念佛法门再驻世一百岁
七十一、对于佛经的教导,应当深信,并且按照佛经教导,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如法修行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 06:1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 06:30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1—3楼用时约1小时45分)
一、经文一开始交代了佛说这部经文的地点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学习解说]:
我(指阿难尊者)亲自听闻世尊说这部经典,佛说这部经典的时候刚好安住在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中的耆阇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上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我闻元起】
(杂语)智度论二曰:“佛入灭时,阿泥楼驮比丘,使阿难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何为师?二诸比丘依何住?三恶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经首置何字?佛答:乃至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法华文句记一曰:“通序元起由阿泥楼豆令阿难问佛。”私志记一曰:“摩耶、大悲、涅槃后分、及阿含经,皆明此事,而大悲经明优婆离教阿难问,其余经论皆云阿泥楼豆教问。”(阿泥楼驮,阿泥楼豆,阿[少/免]楼驮,同一梵语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王舍城】
王舍,梵名 Ra^jagr!ha,巴利名 Ra^jagaha,音译曷罗阇姞利呬、罗阅只。或译王舍国。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侧比哈尔(Behar)地方之拉查基尔(Rajgir)。频婆娑罗王时,由上茅宫城(梵 Kus/a^grapura,音译矩奢揭罗补罗,又称旧王舍城、山城)迁至今地,为频婆娑罗王、阿阇世王、韦提希夫人等在位时之都城。此城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之释尊说法地:迦兰陀竹园、灵鹫山等。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经典结集在此举行。其后,阿育王将摩羯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
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九所载,王舍城附近尚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温泉、伏醉象塔、毕钵罗石室、提婆达多入定石室、自杀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难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教遗迹多处。(善见律毗婆沙卷八、大智度论卷三)p1510
FROM:【佛光大辞典】
【耆阇崛山】
梵名 Gr!dhraku^t!a,巴利名 Gijjha-ku^t!a。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 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 Bimbisa^ra)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p428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经文中交代了参加这次法会的与会人员
1,有大比丘一万二千人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䗍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学习解说]:
参加这次法会的有一万二千名德高年长的大比丘,这些大声闻比丘都已经具足种种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他们分别是:
尊者阿若憍陈如比丘(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䗍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又作哦耶迦叶、迦夷迦叶、竭夷迦叶。<一>为佛陀之弟子。三迦叶之一,即优楼频螺迦叶及那提迦叶之弟。)、尊者那提迦叶(乃三迦叶之一。即优楼频螺迦叶之弟,伽耶迦叶之兄。初为事火外道,领三百弟子住尼连禅河(梵 Nairan~jana^)下游)、尊者摩诃迦叶(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阂、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
这些大比丘们都坐在法会的主位上。
【词解】
【大比丘】
(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圣】
梵语 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p874
FROM:【佛光大辞典】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了本际】
(人名)阿若憍陈如比丘,一译了本际。(参见:阿若憍陈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若憍陈如】
(人名)A^jn^a%ta-kaun!d!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语】
<一>梵语 samyag-va^c,巴利语 samma^-va^ca^。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又以正语亦必为合呼道理之语,故又称顺理语。((参见:八正道)280)
<二>梵语 Va^s!pa,巴利名 Vappa。音译婆师波、婆涩婆、婆师婆、婆犯、婆敷。意译作起气、泪出。为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释尊逾城出家后,净饭王敕命正语与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亲侍释尊。其后,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即首先度化彼等。(中阿含卷八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妙法轮品)((参见:婆师波)4457)p2003
FROM:【佛光大辞典】
【离垢】
梵语 vi^ta-mala,巴利语同。谓远离烦恼之垢秽。一般惯称“远尘离垢”,系法眼(梵 dharma-caks!u,巴 dhamma-cakkhu)之形容词。四谛、缘起之理乃佛教正确之人生观、世界观,若能在理论上真实理解,即得照见真理之智慧眼(即法眼),而达初步圣者之须陀洹道(预流向)。以此法眼能远离理论上之见惑,故称远尘离垢(梵 viraja vi^tamala,巴同)。在原始佛教之经典中,闻佛陀与佛弟子说法而得远尘离垢之法眼者甚众,如杂阿含经卷五之差摩比丘、长阿含经卷二之庵婆婆梨女等。其后大乘经典亦承此说,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一佛国品即有(大一四·五三九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之语。(杂阿含经卷十五、有部律破僧事卷七、注维摩诘经卷一)p6716
FROM:【佛光大辞典】
【具足】
<一>具备满足之略称。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此外,具足依义,谓如来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为众生之所依。又具足三千,乃一毫之内具足三千之略称,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相即相入。楞伽师资记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内具足三千大千,一尘之中容受无边世界。”(无量寿经卷上、六十华严经性起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梵名 PurN!aka。音译富兰那迦。意译满足、具足。乃佛陀弟子之一。为波罗奈城之长者,与耶舍长者、离垢、善实、牛王等为友。后闻耶舍归佛出家修行,乃与离垢等相携诣佛所出家,终成阿罗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六)p3077
FROM:【佛光大辞典】
【优楼频螺聚落】
梵名 Uruvilva^gra^ma,巴利名 Uruvela^ ga^ma。又作郁鞞罗斯那尼(巴 Uruvela^-sena^ni)、优为罗县、沤楼频螺聚落。位于佛陀伽耶(梵 Buddha gaya^)南方尼连禅河(梵 Nairan~jana^)沿岸,约系现今乌里尔(Urel)地方。佛陀曾于其地修苦行六年。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大二五·三一一上):“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后佛陀于该地乞食,接受长者斯那之女须阇多供养饮食。
梵语 uruvilva^ 系由 urva^ru(瓜名,学名 Cucumis usitatissimus)转化之语,因其地遍生此瓜树,故以之为名。法华文句卷一下(大三四·一一中):“优楼频蠡,亦优楼毗,亦优为,此翻木瓜林。”此外,该聚落亦为优楼频螺迦叶之出生地。(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经卷八、卷三十三、卷五十六、五分律卷八、大智度论卷三、玄应音义卷二十五)p6413
FROM:【佛光大辞典】
【伽耶迦叶】
梵名 Gaya^-ka^s/yapa。又作哦耶迦叶、迦夷迦叶、竭夷迦叶。<一>为佛陀之弟子。三迦叶之一,即优楼频螺迦叶及那提迦叶之弟。生于印度摩揭陀国之伽耶近郊,为事火外道(拜火教徒)之师,有二百五十名弟子,后皆皈依佛陀,成为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众许摩诃帝经卷十、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佛所行赞卷四、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七)
<二>密教安置于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之三角智院右方。密号离尘金刚,种子为[fan(ha)](ha),三昧耶形为梵箧印。身呈肉色,为比丘形,右手向外,左手执袈裟角,坐于座具。p2768
FROM:【佛光大辞典】
【牛王】
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
FROM:【佛光大辞典】
【那提迦叶】
梵名 Nadi^-ka^s/yapa,巴利名 Nadi^-kassapa。又作难提迦叶、曩提迦叶、捺地迦叶波。略称那提。那提,意译江、河、治恒。故或梵汉并举为江迦叶、河迦叶、治恒迦叶。乃三迦叶之一。即优楼频螺迦叶之弟,伽耶迦叶之兄。初为事火外道,领三百弟子住尼连禅河(梵 Nairan~jana^)下游。时,佛陀成道,游化苦行林,度其长兄,那提遂与其弟共率弟子归佛入道。(增一阿含经卷十五、佛本行集经卷四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七、大唐西域记卷八、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三迦叶)591)p3028
FROM:【佛光大辞典】
【仁性】
梵名 Si^vali,巴利名同。又称仁吉。音译尸利罗、尸婆罗、世跋罗、施跋罗。佛弟子之一。刹帝利种出身。其人秉性仁慈,故有此名。曾于过去世以财物施与贫者,由此福业累世生于天上与人间,福德圆满,至佛世为佛弟子,得阿罗汉果,列为无量寿经会座之同闻众。(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四)p1219
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迦叶】
(人名)Maha%ka%s/yapa,具曰摩诃迦叶波。摩诃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ppala,彼父母祷于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为大富长者之子,能舍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于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于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言龟氏。真谛三藏翻光波,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使不现,故言光波,亦云饮光。迦叶身光亦能映物,名毕波罗。(中略)毕波罗树也,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以树名之。”法华嘉祥疏一曰:“摩诃迦叶者,文殊问经翻为大龟。摩伽陀国之大姓也,从姓立名。别名必波罗者,在必波罗树下生,故名必波罗童子。(中略)十八部论疏云:具足应云迦叶波,迦叶此云光,波此云饮,合而言之故云饮光。饮光是其姓。上古有仙人名为饮光,以此仙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今此迦叶是饮光仙人种,即以饮光为姓,从姓立名,称饮光也。又此罗汉亦自有饮光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来】
<一>梵语 sva^gata,巴利语 sa^gata。音译作沙竭陀、莎揭哆、娑婆揭多。为印度比丘欢迎来客所用之客套语,即“其来正好”之意。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客旧相遇条记载印度寺众之礼法,凡弟子门人等应先对来客说“莎揭哆”;客即答“窣莎揭哆”(梵 susva^gata,译作极善来)。
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此谓“善来得”,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于释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善来比丘”一语始用于憍陈如等五比丘归依释尊时。据善见律毗婆沙卷七载,佛世时依此法而得戒者,凡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四分律载有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善来比丘、乞求比丘、著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受大戒百四羯磨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等八种比丘,此列第四,为具足戒作法制定前出家型态之一。增一阿含经卷十五(大二·六二一下):“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是时世尊告迦叶曰:‘善来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时迦叶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尽变作袈裟,头发自落,如似剃发,以经七日。”(中阿含卷九手长者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毗尼母经卷一、四分律卷三十二、五分律卷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十诵律卷五十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俱舍论卷十四)
<二>梵名 Sva^gata,巴利名 Sa^gata。又作娑婆揭多、沙伽陀、修伽陀。佛世之比丘名,为憍闪毗国(巴 Kosambi^)失收摩罗山(梵 Sum!suma^ragira)浮图长者(梵 Bodha)之子。以资性薄福,荡尽家产,赖行乞维生,人称恶来(梵 Dura^gata)。后遇释尊,释尊教其以青莲花供僧,乃忆前生曾修青处观。其后又闻释尊演说妙法,证得初果,遂剃发出家,发勇猛心,终证阿罗汉果。释尊命其至失收摩罗山调伏毒龙,师至龙处,入火光定,以神通力调伏之。后至室罗伐城,受一婆罗门供养,不知饮浆中羼酒,饮之醉卧于地,释尊为说饮酒之过,此即制饮酒戒之起因。(增一阿含经卷三、无量寿经卷上、阿罗汉具德经、沙曷比丘功德经、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二饮酒学处、四分律卷十六)p4881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
梵名 S/a^riputra,巴利名 Sa^riputt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 s/a^ri(舍利鸟)作 s/ari^ra(身体)。梵语putra(弗),意谓子息。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又名优波底沙(梵 Upatis!ya,巴 Upati^s!ya),或作优波提舍、优波帝须等。意译大光,即从父而得之名称。
据佛本行集经卷四十八舍利目连因缘品载,舍利弗自幼形貌端严,及长,修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悉皆归服。年少之时,与邻村之目犍连结交,尝偕伴赴王舍城外只离渠呵之大祭,见众人混杂嬉戏,顿萌无常之感,即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之删阇耶毗罗胝子(梵 San~jayavairat!t!iputra)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即贯通其教旨,会众二百五十人皆奉之为上首,然舍利弗犹深憾未能尽得解脱。
其时,佛陀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中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稳重,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之因缘法示之,令了知诸法无我之理。舍利弗旋即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时诣竹林精舍皈依佛陀。
据十二游经载,舍利弗归佛后,常随从佛陀,辅翼圣化,为诸弟子中之上首;复以聪明胜众,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另据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一、卷十二、贤愚经卷十须达起精舍品等载,舍利弗并通晓外典,屡以超绝之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等外道;而须达多长者之皈依佛陀,捐建祇园精舍等事,亦为舍利弗撮挽接引所致。又据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等载,佛陀晚年,提婆达多唱五事非法,欲破僧团,并率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舍利弗乃与目犍连共至彼山,令五百比丘自悟其非,复归佛陀。
舍利弗一生为僧伽长老崇敬,且屡为佛陀所赞美。后较佛陀早入灭,七日后荼毗,葬遗骨衣钵于祇园,须达多长者并为之建塔。又据法华经譬喻品所载,舍利弗得佛陀之记别,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又现存之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相传系舍利弗所讲说者。(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卷三十三、佛所行赞卷四大弟子出家品、中本起经卷上舍利弗大目犍连来学品、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四十五、大唐西域记卷四、卷六、玄应音义卷三、P. Bigandet: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ndama, vol. I)p3498
FROM:【佛光大辞典】
【罗云】
(人名)Ra%hula,又曰罗云,比丘名。见罗睺罗条。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阿难】
梵名 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于佛陀生前未能开悟,佛陀入灭时悲而恸哭;后受摩诃迦叶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初时,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欲入教团,阿难即从中斡旋,终蒙佛陀许可,对比丘尼教团之成立,功劳至钜。
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二载,佛陀传法予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后又传法予阿难,故阿难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难于佛陀入灭后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间于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将法付嘱于商那和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p36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上首】
(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中举三十一比丘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刹微尘数执金刚众中举十九执金刚为上首,而更于执金刚众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一人为上首,大菩萨众中普贤菩萨一人为上首。白居易文曰:‘莫不以为上首。’梁武帝诗曰:‘出家为上首。’今谓首座为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 21:2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 21:26 编辑
(接续楼上,4—5楼用时约3小时)
2,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现在这个住劫中的一切菩萨
★【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
【学习解说】
参加这个法会的还有已经证得一切智慧的大乘菩萨们,包括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文殊菩萨)、慈氏菩萨(弥勒菩萨)等在这个住劫中的一切菩萨
【词解】
【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大乘】
(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只─┤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只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只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普贤】
(菩萨)梵名邲输跋陀Vis/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遍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故以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示理智融通之义,又胎藏界之次第右莲左金也),此理智相即,行证相应,三昧与般若全者,即毗卢舍那法身佛也。华严一经之所明,归于此一佛二菩萨之法门,故称为华严三圣。为一切行德之本体,故于华严之席说十大愿,又为诸法实相之理体,故于法华之席,誓于法华三昧之道场自现其身。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普贤者,外国名三曼多跋陀罗。三曼多者,此云普也。跋陀罗,此云贤也。此土亦名遍吉。遍犹是普,吉亦是贤也。(中略)注经解云:化无不周曰普,邻极亚圣称贤。’探玄记二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大日经疏一曰:‘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楞严经曰:‘普贤菩萨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义立名。’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晋华严经入法界品曰:‘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堂,与五百菩萨摩诃萨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探玄记十八曰:‘名中先标上首二人,以其是助化主故。释有三义:一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也,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门也。二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三普贤明广大之义,文殊甚深之义,深广一对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妙德】
文殊师利菩萨的译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氏】
(菩萨)旧称弥勒。新称梅怛丽耶Maitreya,译曰慈。是为其姓,故称慈氏。(参见:弥勒)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3,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十六位求取正道的在家菩萨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学习解说】
参加这次法会的还有贤护等十六位在家求取正法的菩萨们,他们分别是:
贤护菩萨、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还有一位信慧菩萨
这些在家菩萨们都以普贤菩萨发的大愿(普贤十愿)为自己的愿心,他们也都像所有的菩萨们那样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发下的大愿,安住在清净的大乘佛法中,学习菩萨行,他们游历在十方世界,运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普度世间的众生一心向佛
与会的大声闻比丘、众菩萨以及在家菩萨们都已经实证佛所宣讲的一切法性,明了佛法不生不灭生死之境界,他们已经走向涅槃之彼岸,将在无量世界中示现成佛
【词解】
【贤护】
(人名)Bhadrapa%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三十九曰:‘有一最大巨富商主长者之子,名颰陀罗波梨(随言贤护)。(中略)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长老阿难!汝欲闻此颰陀罗波梨长者家中所有众乐事乎?乃至具足说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中略)是长者子,凡有六万最大商主恒随彼后。(中略)其颰陀罗波梨家内恒常铺设六万上妙六合床榻,杂色被褥以覆其上,(中略)复有六万婇女,端正殊绝,身体柔软细滑,(中略)又其长者欲食之时,则有六万杂种羹臛饭,食微妙香美,犹如天厨无有异也。’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有‘贤护长者品。’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一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正士】
(术语)梵语曰菩萨。一译正士。求正道之大士也。无量寿经上曰:‘十六正士。’同下曰:‘十方来正士。’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十六正士】
即佛教著名的十六位在家菩萨,出自《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他们是贤护菩萨、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
——摘自百度
【行愿】
(术语)身之行与心之愿。此二相资而成大事。青龙疏下曰:‘由行与愿互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菩提心论曰:‘凡人欲为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次第禅门一上曰:‘有愿而无行,如人欲度彼岸,不肯备于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度。’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行权】
1.改变常规,权宜行事。 2.使用势力。
© 汉典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参见:法藏比丘)。【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着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彼岸】
(术语)梵语波罗Pa%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曰:‘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心经注曰:西土俗以设喻诸佛地谓之彼岸。涅槃经曰:彼岸者,喻如来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论一曰:‘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智度论三十三曰:‘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法华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称到于彼岸。故大品云:到有为无为彼岸,即其事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等觉】
(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三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无明,圆教之菩萨,断四十一品之无明,将得妙觉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谓之等觉,又名一生补处、金刚心、有上士、无垢地等。四教仪四曰:‘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止观一曰:‘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璎珞经上曰:‘所谓等觉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刚慧幢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中略)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等觉诸佛二谛境界外非有非无无色无心因果,二习无有遗余。’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普贤菩萨十大愿望】
第一、礼敬诸佛
第二、称赞如来
第三、广修供养
第四、忏悔业障
第五、随喜功德
第六、请转法轮
第七、请佛住世
第八、常随佛学
第九、恒顺众生
第十、普皆回向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 21:2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3 21:18 编辑
三、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娑婆世界,示现出家修道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
【学习解说】
菩萨(这里指众生熟悉的释迦牟尼佛未成佛时身处菩萨位时)居住在兜率陀天,在那里宣扬佛法,之后舍弃掉华丽的天宫,降生到神母的母胎中,从母亲的右肋出生,一出生就自行向前走了七步。菩萨全身散发出无量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佛国净土,并且发出六种振动(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即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举起手向众生宣布:我将在今世这个世界成佛,帝释天众生和梵天的众生都会侍奉在我左右,各个天的天人们和世间人们都会皈依我敬仰我
释迦牟尼佛出生在这个世间后,在各个方面都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超越凡夫的能力,无论是在计算方面、文艺方面、射击防御方面的成就都超出人的想象,还熟知各种博综道术(谓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贯通熟知各种典籍,经常在后花园讲习练武之事并且常与人切磋武艺
【词解】
【兜率天】
兜率,梵名 Tus!ita,巴利名 Tusita,西藏名 Dgah!-ldan。又作都率天、兜术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兜师陀天、睹史多天、兜驶多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谓,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大一四·四一九上):“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换算之,约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但古之记数法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此外,此天众生,情欲动时,两相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八岁小孩,七日成人,身长四由旬,衣长八由旬,宽四由旬,重一铢半。
又密教将此天子安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右手屈臂,置于乳下,屈中间三指,伸小指,持未开之莲花。左手作拳印,叉腰。左右有侍女,身亦呈白肉色,右手皆持未开之莲花。种子为[fan(tam!)1](tam!),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未开莲花。(普曜经卷一、慧苑音义卷上)p4385
FROM:【佛光大辞典】
【曜】照耀;明亮——摘自汉典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尊】
为佛之尊称。佛乃人天中之最胜者,故称无上尊。
<一>诸佛之尊称。佛德尊胜,非人天乘所可比拟,故方等大集经卷八有(大一三·四七中)“是人能礼无上尊”之语。无上尊与十力尊(如来具十智力)、十力无等尊、正觉、一切胜、世尊为同义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五下):“吾当于世,为无上尊。”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一二·四二九下):“惟愿无上尊,哀受我等请。”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大一七·四五二中):“念当勤精进,顶礼无上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对毗婆尸佛、尸弃佛、迦那含佛等,称为(大二六·四三下)“归命无上尊”,此则与最胜尊、无比尊、无极尊、勇猛第一尊、妙法王同义。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稽首无上尊”,即指阿弥陀佛。故据无量寿经等所载,无上尊系指诸佛之通称或弥陀之别号。(南本涅槃经卷九、往生要集卷上、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上(璟兴)、六要钞卷三末)p5072
FROM:【佛光大辞典】
【释梵】
又作梵释。指帝释与梵王。此二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为经论中常见之守护神。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目连侍左,阿难在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无量寿经卷上、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观经玄义分)p6836
FROM:【佛光大辞典】
【博综 】
1.亦作"博纵"。 2.犹博通。
© 汉典
【道术】
<一>谓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无量寿经义疏(大三七·一一八下):“广习五明道术。”
<二>指道教为求祈福、降魔、镇灾等,所行之法术。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讲武】
1.讲习武事。
© 汉典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着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学习解说】
太子身处在宫中,终日都是品尝着美味的佳肴,欣赏着才子佳人,以位众生的生活都是这样
就在有一天忽然看见了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一位生病的人和一位已经死亡的人,忽然感觉到这世界并不是自己以前看到的那样光鲜美好,而是无常的,于是果断的抛弃王子之位,抛弃财富,来到广袤的山林中学习解脱之道
来到山林后,将乘坐的马车、白马、头上戴的用种种珍宝制成的宝冠、身上佩戴的璎珞,全部都叫人带回宫去。脱去身上珍贵的华丽的衣服穿上法衣,剃除头发和胡须,在菩提树下成跏趺坐,就这样辛勤参道修行六年,所行所做都与自己当初所发的愿心相应
【词解】
【法服】
(杂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法华经序品曰:“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3 21:3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4 21:1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徴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加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五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劫浊)恶世中成佛,因为要随顺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所以佛就示现自己的身体也会有尘垢,因此来到尼连河中沐浴洗澡
天人们看到世尊沐浴完毕,就从天空中放下来粗大的树枝当成阶梯,世尊借助这些树枝阶梯攀援着从池中出来上岸,周围那些有灵性的神鸟展翅着自己的翅膀跟随着世尊来到修行道场
路上遇到一位割草的小孩,已经割好了一框青草,非常的吉祥。世尊以哀悯之心接受了小孩布施供养的青草,小孩把这些青草平敷在佛要打坐的菩提树下,随后世尊就结跏趺而坐,即刻世尊身上散发出来的巨大光明,使得天魔知道了世尊即将成佛
天魔为了阻止世尊成佛,于是就率领魔子魔孙一次次的运用种种方法干扰世尊入定修行,但是世尊都以自己的智慧神力降服了这些天魔的干扰,最终证得无上甚深微妙之法而成就佛道
【词解】
【五浊】
(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也。二、见浊,身见边见等之见惑也,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三、烦恼浊,贪嗔痴等一切修惑之烦恼,劫浊时之众生盛起之。四、众生浊,劫浊时之众生为见浊烦恼浊之结果,人间之果报渐衰,心钝体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浊,此亦为前二浊之结果,寿命渐缩少,乃至十岁也,此中以劫浊为总,以他四浊为别。劫浊中有四浊,以四浊之故为劫浊也,又四浊中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此二者成众生浊与命浊之二者也。文句四下曰:‘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同文句记曰:‘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不有浊,至二万岁为五浊始。’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三曰:‘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灭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揽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阿弥陀经曰:‘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金流】
(地名)连河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同述文赞上曰:‘金流即尼连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灵禽】
1.珍禽﹐神鸟。 2.谓有灵性的禽鸟。 3.对鸟的美称。
© 汉典
【结跏趺坐】
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正觉】
1.真正的觉悟。2.成佛叫做正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释梵祈劝请转法轮,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光明普照无量佛土。】
【学习解说】
帝释天王和梵天王恳请世尊为众生转法轮(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
于是佛就为众生示现佛的威仪,发出震耳欲聋的狮子吼音,霎时四周击起了法鼓(宣扬佛法,普度众生,好像击鼓使声音普遍听),吹起了法螺(宣扬佛法好像吹螺,声音远扬,广被大众),手执法剑((譬喻)佛之说法,能断烦恼,故以剑为譬),建起了法幢(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传出震耳的法音(佛之说法,能发动无明之识,如震雷之骇动物情也。又众生生法芽,如春雷一动,草木生芽也。又法音之雄猛,如震雷也。)
法音刚过,就闪耀着法电((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下起了法雨(妙法能滋润众生,故譬之为雨),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田,给与众生法布施
世尊常常以微妙的法音警醒世间的众生,佛的光明普照着无量佛国,让世间众生能够在光明中觉悟解脱
【词解】
【释梵】
(天名)帝释与梵天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持,天人归仰。’肇论下曰:‘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大经慧远疏曰:‘释谓帝释,梵谓梵王。’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转法轮】
(术语)佛之教法,谓之法轮。说教法,谓之转法轮。轮者,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与碾摧之二义,回转四天下,碾摧诸怨敌。佛之教法,亦回转一切众生界,摧破诸烦恼,故譬之曰法轮。轮者,譬说教法。转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转车轮也。止观辅行一曰:‘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破义。以四谛轮转度与他摧破结惑,如王轮宝能坏能安。’嘉祥法华义疏曰:‘流圆演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无累不摧,亦是轮之义。’法华经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法华文句五曰:‘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鼓 】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
© 汉典
【法鼓】
宣扬佛法,普度众生,好像击鼓使声音普遍听。法华经有击大法鼓和法鼓常鸣的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螺】
宣扬佛法好像吹螺,声音远扬,广被大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剑】
(譬喻)佛之说法,能断烦恼,故以剑为譬。无量寿经上曰:‘执法剑,建法幢。’同嘉祥疏曰:‘剑有斩斫之用,内合佛说法以生物解,有断结之用。’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幢】
(譬喻)妙法高耸,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将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萨之说法,能伏魔军而得胜也。无量寿经上曰:‘建法幢,震法雷。’涅槃经十九曰:‘法殿欲崩,法幢欲倒。’大经慧远疏曰:‘宣说证法,证法高胜,如幢上出’同嘉祥疏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祖庭事苑七曰:‘诸佛菩萨建立法幢,犹如猛胜建诸幢帜,降伏一切诸魔军。’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雷】
(譬喻)佛之说法,能发动无明之识,如震雷之骇动物情也。又众生生法芽,如春雷一动,草木生芽也。又法音之雄猛,如震雷也。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嘉祥疏曰:‘震雷能骇动物情,譬说法皆动无明之识也。’同慧远疏曰:‘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天雷一动卉艺生芽,法音一闻阐道快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电】
(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义言一宣,诸义悉见。’同嘉祥疏曰:‘耀电譬说法有照了之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雨】
(譬喻)妙法能滋润众生,故譬之为雨。无量寿经上曰:‘澍法雨演法施。’法华经序品曰:‘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同普门品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涅槃经二曰:‘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嘉祥无量寿经疏曰:‘澍雨有润泽之功,譬说法能沾利众生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法施】
(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维摩经菩萨品曰:‘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智度论十一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又向神诵经唱法文等,谓为奉法施。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学习解说】
世尊发出震耳欲聋的法音后,一切世界也都发出六种震动,震摄了整个魔界的妖魔鬼怪,使魔宫发生巨大的震动,众魔的心中无不恐慌害怕,都降服归顺到佛陀座下
世尊所说的法打破了各种外道邪网,消灭了各种邪见,破除了众生种种烦恼,破坏了众生对欲望的执着,把众生从欲望的壕沟中解救出来
牢牢地守护正法之城,为众生广为演说正信的佛法,以此正信佛法为众生洗涤心灵上的污垢(烦恼),显露本自清净无染的自性佛性;
不断的向众生宣扬正信的佛法,直至把佛法发扬光大
【词解】
【六种震动】
﹝出华严经疏﹞
六种震动者,动、起、涌三种,是形;震、吼、击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一种,故言震动。六种中复各有三相,遂成十八种震动之相也。
[一、动],动者,摇扬不安之谓。动有三相:一方独动名动,四方俱动名遍动,八方齐动名普遍动。
[二、起],起者,自下渐高之谓。起有三相:一方独起名起,四方俱起名遍起,八方齐起名普遍起。
[三、涌],涌者,忽然腾举之谓。涌有三相:一方独涌名涌,四方俱涌名遍涌,八方齐涌名普遍涌。
[四、震],震者,隐隐出声之谓。震有三相:一方独震名震,四方俱震名遍震,八方齐震名普遍震。
[五、吼],吼者,雄声猛烈之谓。吼有三相:一方独吼名吼,四方俱吼名遍吼,八方齐吼名普遍吼。
[六、击],击者,砰磕发响之谓。击有三相:一方独击名击,四方俱击名遍击,八方齐击名普遍击。(砰,披萌切。磕,克合切。水激石曰砰,石相筑曰磕。)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掴裂】
打破。
© 汉典
【邪网】
见"邪见网"。
© 汉典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堑】
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壕。天~。
陷坑,亦喻挫折:吃一~,长一智。
挖掘:“环而~之,及泉”。
——摘自汉典
【开阐】
1.犹开辟;发展。 2.广为开设。 3.发挥阐述。
© 汉典
【洗濯】
(2) 洗涤
(3) 除去[罪过、积习、耻辱、仇恨等]
——摘自汉典
四、菩萨入众生界普度众生,悉获诸佛无量功德
★【入国分卫获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殖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进入到国中的城市乞讨,收获了各种各样丰富的饮食,他们贮存(累积)功德,展示(广种)福田,为众生宣扬佛法时,必先面对微笑,运用种种的佛门方法来为众生对治世间三苦(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
这些菩萨行者显现求取无上道心,积累普度众生的无量功德,佛授记这些菩萨行者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佛道,佛寿无量,但是为了拯救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出离苦海而示现涅槃
这些菩萨行者已经消除了种种烦恼,培植了很大的福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他们游走在十方诸国,在十方世界不停的宣扬佛法,教导众生解脱的方法,他们的修行已经清净没有污垢
【词解】
【分卫】
(术语)Pin!d!apa%ta,或翻乞食,或翻团堕。乞食者为比丘行而乞食也,团堕者就乞得之食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抟食作团堕叠钵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食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傧荼波多,傧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食堕在钵中也。团者食团,谓乞食。’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一曰:‘梵云分卫,此翻抟堕,以西竺多抟食堕叠盆中故。’或为汉语,谓以乞得之食物分与僧尼而卫护之令修道也。是为乞食之义。又为佛分身保护众生之义,是非乞食之事。僧祇律曰:‘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嘉祥大经疏曰:‘能分身护物机,故言分卫。’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贮】
◎ 储存:~存。~藏(cáng )。~积。
——摘自汉典
【三苦】
(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三苦】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道意】
(术语)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也。无量寿经上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4 21:11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40分)
★【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学习解说】
就比如那些会幻术之人在众生面前变换种种不同的影像,或变为男人或变为女人,什么都能变化出来,但是那些幻化师自己明白自己正在做的是什么事情
这些菩萨行者也都是这样,学习一切佛法,把他们都融合贯通起来,不断的加以练习精通,他们安住在真实不虚的道义上,为众生弘扬佛法,众生都非常的感恩
而且这些菩萨行者都能够示现出无数的佛国净土,但是他们从来都不会出现傲慢的心态,反而总是悲悯众生沉浸在这个娑婆世界的苦海中以假为真不得出离,像这样的菩萨法门,这些菩萨行者全都具足
【词解】
【幻师】
(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参见:幻)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安谛】
安详审慎。
© 汉典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导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学习解说】
佛所讲的种种菩萨法门究竟微妙不可思议,这些法门已经在十方国土广为流传,被无量诸佛共同护念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导众人,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供养诸佛。】
【学习解说】
这些大乘菩萨对于佛所住的境界也都能够安住,佛所教导的种种法门他们也已经全都掌握,也都能像如来那样宣扬佛法教导众生,成为诸菩萨的导师
这些大乘菩萨能以甚深的禅定和智慧来开导众人深入佛法,他们精通种种法性原理,了知通达众生种种相貌,明了诸佛国的殊胜相貌,并在十方诸佛国供养诸佛
【词解】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晓了幻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学习解说】
这些大乘菩萨常以无畏之心勇于学习并通晓种种幻化之法门,幻化自己的身影就如电光一闪那样快。他们常常能摧毁分裂魔网(世间种种的邪见),开解缠缚在众生心中的诸多烦恼,其境界已经超越声闻、缘觉之地,证得空无相无愿(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昧禅定。为了适应众生不同的根器,在世间示现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运用种种方便法门教化众生
【词解】
【幻法】
(术语)幻师之法术。幻化之法门。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坏裂】
犹崩溃。
© 汉典
【魔网】
(术语)天魔网人之种种邪业也。无量寿经上曰:‘坏裂魔网,解诸缠缚。’智度论八曰:‘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三昧】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乘】
﹝出法华经﹞
乘,即运载之义。谓声闻、缘觉、菩萨各以其法为乘,运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众],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曰声闻。谓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以此四谛为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缘觉乘],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谓始观无明缘乃至老死,此是观十二因缘生;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此是观十二因缘灭。观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故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值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平等法。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学习解说】
这些大菩萨们在那些中下根器的众生面前会示现灭度,虽然功德无量,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过什么,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功德,对于种种法起不生不灭之想,觉知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佛法(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
他们已经具足成就无量陀罗尼以及百千种三昧(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六根清净具足智慧,已经远离了凡夫的妄心妄想,不断深入学习菩萨种种法门,证得佛的华严三昧(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三昧。)
在十方世界宣扬演说佛所宣讲的一切经典,安住在甚深的禅定之中,能够看到现在无量无边的诸佛,并且在一念之间所有的佛国世界都能遍及
【词解】
【平等法】
(术语)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总持】
(术语)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嘉祥法华疏二曰:‘问:以何为持体?答:智度论云:或说念,或说定,或说慧。今明一正观随义异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三昧】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寂定】
(术语)离妄心妄想云寂定。无量寿经上曰:‘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净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广寂定。’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华严三昧】
(术语)佛华严三昧之略。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达此理趣而修万行,庄严佛果,谓之华严,一心修之谓之三昧。是华严大经及梵网经所说。无量寿经上曰:‘得佛华严三昧,宣畅一切经典。’六十华严经三十七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璎珞经曰:‘我先于第三禅中,集八禅众,说一生补处菩萨入佛华严三昧定百千亿偈。’探玄记十七曰:‘一释名者,以因行华严成果相,令显著故。二体性者,法界行门心海为体,以等持广大无限量故。三明业用者有二:一依此显说华严法,故无量寿经叹菩萨德中,言得佛华严三昧宣说诸佛经典。二依此显示华严行,故上云:施戒忍辱精进禅,方便智慧诸功德,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净影无量寿经疏曰:‘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嘉祥无量寿经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周遍】
(1) [general]∶普遍
(2) [extend all over]∶遍及
© 汉典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
【学习解说】
这些大菩萨们为了救济深陷世间生死苦难中的众生,没有一刻的清闲,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分别显示世间真相,在这个普度众生过程中,大菩萨们也证得了如来善巧说法的四无碍辨智(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
【词解】
【辩才】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四无碍解】
(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犹如孝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之若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这些大菩萨们了知众生的语言,按照他们的语言去开导教化众生,他们的教导超过世间所有的法门
他们的心始终安住在要普度众生的理念上,对于身边的一切万物都毫不在意
他们成为众生不请自来的朋友,担负着为众生脱离生死之苦的重任
他们受持如来甚深微妙之法,护持佛法,使佛的种子常存世间不被断绝。生发大悲之心,悲悯众生,慈悲的为众生演说佛法,传授他们法眼(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这样就杜绝了众生进入三恶道,开启了向善之门,不用众生祈请就把佛法布施给众生,对待众生就如家中的孝子爱戴敬重父母一样
他们把所有的众生都视同自己,引导他们一心向善,广种善根,最终要把他们都接引到解脱的彼岸
这些大菩萨们都能获得如佛一样的大功德,他们所实证的智慧非凡,不可思议
【词解】
【开化 】
1、开展教化。2、开导;感化。3、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4、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5、化开;融解。
© 汉典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黎庶】众民,民众 ——摘自汉典
【圣明】
(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如是菩萨无量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学习解说】
这样的菩萨大士非常非常的多,不可计数,此时都来到了法会现场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5 20:2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5 20:28 编辑
(接续楼上 8—9楼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五、世尊显现殊胜的瑞相后,阿难尊者非常奇怪,就向世尊请问缘由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都示现出安详喜悦的神情,姿色和容貌显露清净、高大壮观的光辉形象
【词解】
【悦豫】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姿色】美好的姿态和容貌——摘自汉典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光颜】对面颜的敬称。—— 汉典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行、今日世英住最胜道、今日天尊行如来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学习解说】
会中阿难尊者秉承佛的旨意,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着右肩(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长跪合掌对佛说:
今天世尊的六根呈现安详喜悦,形态容貌显现清净、高大壮观的光辉形象,就如在明亮的镜子照射下内外透彻光亮,世尊的威德容貌光芒四射,超过了一切,我至今从来都不曾瞻仰目睹过世尊如此殊胜绝妙的尊容
所以,世尊!我在心里这样猜想:今天世尊安住在不寻常的法中、今天世尊安住在诸佛所住之地、今天世尊安住在导师的妙行中、今天一些贤士们安住在最殊胜的菩萨道中、今天世尊要为众生显示如来的果德。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都是相继相念的,难道今天世尊是在想念诸佛吗?不然为什么世尊在今天会释放如此殊胜的威德神光呢?
【词解】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表里】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互相为表里——摘自汉典
【奇特】不寻常,特别——摘自汉典
【世雄】
1.佛陀的尊称。 2.世代称雄。
© 汉典
【世眼】
1.佛﹑菩萨的异名。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 汉典
【世英】
当代的贤士。
© 汉典
【天尊】道教徒对所奉神仙的尊称;佛教徒对佛的尊称——摘自汉典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学习解说】
于是世尊慈悲的问阿难尊者:阿难,你的这个问题是天人们来让你问佛的?还是你自己以智慧看到了来问佛的?
★【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学习解说】
阿难对世尊说:没有任何天人来叫我问佛,是我自己看到了今天世尊不一样的殊胜容貌,所以才来问佛这个问题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
【学习解说】
佛说:很好,阿难!你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你能显露你的智慧发现佛殊胜容貌背后的真实,你具有真实的微妙的善巧说法的才能,因为你悲悯众生所以会有这智慧的一问。
如来悲心无限,哀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所以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发扬光大成佛之道的教义,使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都能从佛法中获得真实的解脱之法而获得利益。
佛陀出世在世间,这在无量亿劫中都是难得遇到难得见到的,就像优昙钵罗花一样难得花开(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今天你所问的问题能够给众生带去很大的法益,能够饶益很多众生,因为我接下来所说的法能够开导教化世间一切的人、天人
【词解】
【辩才】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矜哀】
哀怜。
© 汉典
【三界】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光阐】
发扬光大。
© 汉典
【灵瑞华】
(植物)梵语优昙华,又云优昙波罗华,一译灵瑞华。无量寿经上曰:‘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参见:优昙)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优昙】
(植物)Udumbara,又作乌昙。花名。具曰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昙花,讹略也。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或作优昙婆罗花。此叶似梨,果大如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亦有花而难植。故经中以喻希有者也。’慧苑音义下曰:‘乌昙花,此云希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法华玄赞三曰:‘邬昙钵罗,此云瑞应。’法华义疏三末曰:‘河西道朗云:此云灵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则现。’翻梵语九曰:‘郁昙钵林,亦云优昙婆罗,亦云优昙钵。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无量智慧者,如优昙钵罗。’同妙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参见: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饶益 】
1.富裕。 2.指赢利。 3.使人受利。
© 汉典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亿百千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所证的诸法之智慧世间人是很难估量的,为众生所做的开示教导也是很难估量,佛的智慧观见没有一点障碍,这种智慧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禁绝
佛能够以一餐之食,使得寿命安住在亿百千万劫甚至无量无边中,这任何人都不能做到
佛的六根呈现喜悦愉快之相,也是没有任何东西所不能毁损的,佛的形态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容貌始终熠熠生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已经究竟通畅,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对于一切法都能自由自在而无有障碍
【词解】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遏绝】
诛灭;灭绝。
阻止禁绝。
© 汉典
【悦豫】
1.亦作"悦悆"。 2.喜悦,愉快。
© 汉典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阿难谛听,今为汝说。” 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阿难,你好好的听着,我今天就为你说,解开你的疑惑。阿难回答:我很乐意听闻佛为我们众生讲法
【词解】
【谛听】
谓闻他人读诵解说一切经法,深生爱乐,而专心审听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5 20:26
六、世尊向阿难尊者以及与会菩萨们开始宣说阿弥陀佛成佛度众的殊胜故事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无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华、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华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盖行、次名净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师子音、次名龙音、次名处世,如此诸佛皆悉已过。】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很久很久不可思议无量无数劫中,锭光如来示现在世界成佛,教化度脱了无量无数的众生,他们都得道以后锭光如来才示现涅槃。接着有光远如来、月光如来、旃檀香如来、善山王如来、须弥天冠如来、须弥等曜如来、月色如来、正念如来、离垢如来、无著如来、龙天如来、夜光如来、安明顶如来、不动地如来、琉璃妙华如来、琉璃金色如来、金藏如来、炎光如来、炎根如来、地种如来、月像如来、日音如来、解脱华如来、庄严光明如来、海觉神通如来、水光如来、大香如来、离尘垢如来、舍厌意如来、宝炎如来、妙顶如来、勇立如来、功德持慧如来、蔽日月光如来、日月琉璃光如来、无上琉璃光如来、最上首如来、菩提华如来、月明如来、日光如来、华色王如来、水月光如来、除痴冥如来、度盖行如来、净信如来、善宿如来、威神如来、法慧如来、鸾音如来、师子音如来、龙音如来、处世如来这么多的佛都先后在世间成佛
★【“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颂赞曰:】
【学习解说】
那时,有世自在王如来也在世间成佛,具足佛的十大称号: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在世自在王如来出世的国家,当时的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内心非常的喜欢高兴,生发出寻求无上道心的心思
于是国王就舍弃国家,放弃王位,出家成为一位比丘,法号法藏比丘,他才能高超,智慧超出一切之人。
他来到世自在王如来住所,恭敬礼拜佛足后,向右绕三周,长跪在佛的面前合掌以偈诵的方式赞佛道:
【词解】
【道意】
(术语)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也。无量寿经上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高才】
才能高超
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摘自汉典
【超异】
1.异乎寻常。 2.谓特殊看待,起用异才。
© 汉典
【稽首】
(术语)梵语曰伴谈Vandana,或曰伴题Vandi,译曰稽首。下头至地也。义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讹名和南。’行宗记一上曰:‘头至地为稽首。’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6 21:0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6 21:04 编辑
(接续楼上 10—11楼层用时约3.5小时)
七、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赞颂世自在王如来:
★ 【“‘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
【学习解说】
从世尊的容颜中发出的光明庄严壮观,世尊具足的神妙威力没有穷尽,佛陀身上散发的光明没有人可以比拟
【词解】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威神】
尊严的神灵。
赫奕的声威;神明般的威严。
© 汉典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学习解说】
那太阳月亮还有摩尼宝珠,它们一起所散发出来的炽烈的光明,在世尊面前全都失去了光彩,就如同一块墨块一样呈暗色
【词解】
【摩尼】
指摩尼教。
梵语宝珠的译音。也作“末尼”。
泛指佛珠。
水窦。
© 汉典
【炎耀】
1.火势炽烈。比喻军容威武。
© 汉典
★【如来容颜,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学习解说】
如来的容颜庄严雄伟无与伦比,超越世间任何人,世尊以实证的智慧向众生发出的法音,响彻十方一切世界
【词解】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学习解说】
世尊传授的持戒、听闻、精进、忍辱、三昧禅定、智慧等六度功德无与伦比,他是最殊胜的法音,世间稀有
【词解】
【威德】
(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崖底。】
【学习解说】
深入真实不虚之法义,感受到诸佛所说的法就如大海那样深广、穷尽,奥妙,一直深究到最根本
【词解】
【谛】
(术语)真实不虚之义,言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为俗谛,涅槃寂静之道理,名为真谛。见此谛理者为圣者,不然为凡夫。大日经疏八曰:‘谛者,即是如来真实句。’义林章二末曰:‘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名之为谛。’又曰:‘事如实事,理如实理,事理不谬,名之为谛。’二谛义上曰:‘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学习解说】
世间人所具有的愚痴无明、种种欲望嗔心,世尊永远都不会生起,世尊就是人类中的雄狮,神德无量
【词解】
【神德】
1.高洁的品德。
© 汉典
★【功德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学习解说】
世尊功德巍巍广大,智慧深妙不可思议,光明威严的身相,震动大千三千世界
【词解】
【功德】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功德】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学习解说】
希望我做佛的时候,与世自在王如来一样,能够度过生死之苦海,解脱一切迷茫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摘自汉典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学习解说】
修习布施、调意(制伏意之恶也)、持戒、忍辱、精进、智慧六波罗蜜是最好的修行
【调意】
(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6 21:01
八、法藏比丘的愿望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学习解说】
我发誓在我成佛的时候,一定也要按照这样的愿行去做,让世间众生都能远离恐惧,愿我的愿行能够给众生带去安心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学习解说】
假如有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众生供养诸佛所获得的功德,也比不上求取无上道心并且意志坚定不言退却
【词解】
【坚正】
坚定正直。
© 汉典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
【学习解说】
譬如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世界,不计其数,无数国土都被佛的光明照耀着,我也要向佛那样精进,获得如佛一样无量的威神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学习解说】
如果有一天我成佛,我的佛国净土一定是最殊胜的,佛国中所住的众生也都是奇妙无比,修行道场超过其他一切佛国净土
我的佛国净土就如寂静涅槃一样,没有相同的佛国净土会出现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隐。】
【学习解说】
我当哀悯一切众生,救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凡是跟随我修行的十方众生,内心都无比清净,常常充满喜悦,将来命终往生到我的佛国,就会无比的快乐安宁
★【幸佛信明,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学习解说】
有幸能够得到世自在王如来的信任,这些都是我真心想要实证的,我在上面发下的愿心,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实现他
【词解】
【信明】相信。© 汉典
★【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假令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诸佛,智慧通达自在,没有障碍,愿诸佛世尊能够知道我心所想,行所做,假如我的身心陷入世间种种苦难的毒害中,我还是会勇猛精进的修行不会退却,我会以忍辱之心面对苦难永远不会后悔自己所发的愿心
【词解】
【无碍 】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7 21:2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7 22:04 编辑
(接续楼上 (11—12楼用时约3小时20分)
九、法藏菩萨恳请世自在王如来说法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这个偈诵后对世自在王如来说:世尊!我在这儿发起要成就佛道的愿心,恳请世尊为我广泛的宣说经法,我一定按照佛经中所教导的方法去如实的实修,吸收诸佛国净土中殊胜的地方来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使我能在来世快速的成就正觉,拔除掉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中勤苦的根本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正觉】
(术语)梵语三菩提Sambodhi,此译正觉。如来之实智,名为正觉。证语。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也。故成佛曰成正觉。法华玄赞二曰:‘三云正,菩提云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摄取】吸收——摘自汉典
★【佛语阿难:“时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当时世自在王如来告诉法藏比丘,按照你自己刚才所说的去修行,如何庄严佛土,你自己应当知道
★ 【“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对佛说:成佛的法义博大精深,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愿世尊为我广泛的演说诸佛如来成就净土的方法,我在听闻到佛所宣讲的法门后,一定按照佛的教导如法修行,以此来满足成就我的愿望
【弘深】
1.宽广深沉。 2.指博大精深。
© 汉典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学习解说】
这时,世自在王如来已经了知法藏比丘智慧通达、志向广大、发愿弘深,于是就为法藏比丘宣说经法:譬如大海中的水,一个人去取,在经历了无数劫之后也可以使海底露出来,从而得到海底中埋藏的珍宝。人如果又有真诚的心,在求道的路上日日精进永不停止,那么就一定会收获成果,有什么那的愿会得不到呢?
【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摘自汉典
【斗量 】形容数量之多。© 汉典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学习解说】
于是,世自在王如来 就为法藏比丘分别宣说了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国土中天人的善恶、国土之丑陋殊胜的地方,按照他心中的愿望,全都显现在他面前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学习解说】
那时法藏比丘听闻到世自在王如来口中所述说的那些庄严清净的国土,眼前都清晰的可以看到。法藏比丘更加的发起无上殊胜的大愿,此时他的内心安住在安详寂静的禅定之中,他的志向没有任何的执着,世间没有一切人能比得上法藏比丘。就这样法藏比丘经历五劫时间,都在思维吸取各个佛国的庄严清净之处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 汉典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 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学习解说】
阿难问佛:世自在王如来佛国的寿命有多长呀?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这个佛国寿命有四十二劫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学习解说】
那时法藏比丘已经吸收了这二百一十亿个清净佛国的庄严清净的修行,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如实的去修行完善。之后来到世自在王如来的住所,跪下来顶礼佛的双足,然后再从右边开始绕佛三周后停下来合掌对佛说:世尊!我已经吸取了如何来庄严我佛国净土的清净修行
★【“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学习解说】
世自在王如来告诉比丘:你今天可以说说你将如何庄严你的佛国,现在正是时候,让大家都能生起欢喜之心。也令在座的菩萨们听闻后,因为你的修行这一个因缘而使得他们也能够发起无量无边的大愿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告诉佛:惟愿您慈悲的听我述说我的大愿,接下来我详细的说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7 21:2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8 21:15 编辑
十、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发下成佛四十八大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设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净土中还出现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设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寿终后又堕入到三恶道,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全身不是真金色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人、天人身形有不同形色的或者有漂亮的或丑陋之分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人、天人没有宿命通,不能知道百千亿那由他劫中过去的事,那么我就不成佛
【宿命】
(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不能获得天眼通,乃至不能看到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国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设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不能获得天耳通,乃至听闻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的法后却不能受持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天耳】
(术语)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设我成佛,如果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不能获得他心智(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已上,得发无智,于六通中,谓之他心通。),乃至不能知道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的心念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他心智】
(术语)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已上,得发无智,于六通中,谓之他心通。大乘义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论二十三曰:‘他心智,缘他心有漏无漏心心数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使我成佛,如果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不能在获得神足通,在一念间不能超过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国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神足】
(术语)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8 21:1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8 21:1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20分)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如果也会生起世间种种的贪欲和世间各种谋划,也就是还执着于世间的种种欲望,那么我就不成佛,说明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已经放下了我执,内心清净光明没有世间杂染
【词解】
【计】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
主意,策略:~策。~谋。
谋划,打算:~划。~议。
姓。
——摘自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使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如果不能安住在正定聚(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 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之中直至证果涅槃,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定聚】
(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灭度,不取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灭度】
(术语)梵语Nirva%na,巴Nibba%na之译,有有余无余之二((参见:涅槃)),故皆指命终证果。无量寿经上曰:‘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火灭。’遗教经曰:‘世尊灭度,一何疾哉。’涅槃经二十九曰:‘灭生死故,名为灭度。’肇论曰:‘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行愿品钞四曰:‘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译为入灭息。息即是灭故,但云入灭,或云灭度,即灭障度苦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使我成佛时,我身上散发出的光明如果有限,乃至不能照彻到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国土的,那么我就不成佛,说明佛光明无量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我的佛寿无限,最少的也有百千亿那由他劫,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挍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如果证得的声闻乘者能以数量计数,乃至在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中缘觉乘者在百千劫中都能以数量来计数,那么我就不成佛,说明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证得声闻乘着和缘觉菩萨的众生不计其数
【词解】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的寿命如果没有无量,除去因为众生发起大愿要生到娑婆世界去救度众生外,如果不是众生寿命无量,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甚至有听闻到佛国中有心不向善的众生,那么我就不成佛,这说明在极乐世界没有恶人,都是人心向善之人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如果不赞叹称呼我的佛号,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咨嗟】赞叹。叹息。© 汉典
★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十方众生以最至成的心相信并且发愿要往生到我的佛国,就能往生我的佛国,甚至只要以至诚心称念十句我的名号,也能得到我的加持而往生到我的佛国,假使众生如法去做不能往生的,我就不成佛,但是如果犯了忤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众生他们这些人除外,这些人不能往生我的佛国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发起菩提心的十方世界的众生,在世间行菩萨行救度众生,修习累积了种种功德,并且一至诚心发愿要往生到我的佛国,他们在临命终时,如果没有佛国的诸菩萨众现前围绕在这人身边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闻我的名号、心系念我的佛国净土,在世间累积种种功德,并以至诚心回向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如果这些人没有如愿以偿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果遂 词语解释
解释
犹言如愿以偿。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没有圆满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貌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受敬,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跌高好相,跌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腨如鹿王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施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他方佛国的诸菩萨众往生来到我佛国修行,最终一定能够实证成佛,除去有菩萨发愿要再回到他方世界教化救度众生,那么也会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为菩萨行者的愿行披上不会退转的铠甲,使菩萨行者能自在的在他方世界度脱一切众生累积自己成就佛国的功德;
他们游弋在他方世界诸佛国中修习践行菩萨行,恭敬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示教化如恒河沙一样多的无量众生,使他们都能安立在无上佛道之上,他们救度众生的菩萨践行超出了一般众生在世间的修行,这样的菩萨行者在我佛国一现前就能修习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如果不能做到,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究竟】佛教语至极,最高境界之意。© 汉典
【一生补处】
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弘誓】
佛教语。谓普度众生的大愿。
© 汉典
【铠】◎ 〔~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首~”。——摘自汉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常伦】
1.伦常。 2.常序;常类。 3.一定的规律。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承蒙佛的神力供养诸佛,如果不能在一顿饭的功夫中遍及到无量无数亿那有他诸佛国供养诸佛,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在诸佛前显露自己的功德善行,如果他们想要供养的一切供养器具不能满足自己的意愿,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为众生演说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演说】
说明事理;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
发表的见解 ——摘自汉典
【一切智】
(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一切智】
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不能获得体坚如金刚、力强如那罗延的金刚那罗延身体(谓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如那罗延神之身也。那罗延Na%rayan!a,译言胜力,或坚牢。天上力士之名。),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金刚那罗延身】
(术语)谓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如那罗延神之身也。那罗延Na%rayan!a,译言胜力,或坚牢。天上力士之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以及一切万物都庄严洁净光鲜美丽,形态色泽特殊,微妙之极,不能用轻重来衡量,其他一切众生得到天眼的,如果有能够明白辨别他们的数量,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称量】
测量物体的轻重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乃至那些较少功德的众生,不能了知看见极乐世界道场中的树木所发出的无量光明,或者不能知道这些树木有高四百万里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9 20:4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9 21:0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如果能领受、读诵、演说诸经法,但是却不能获得四无碍辩智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讽诵】
讽咏谙诵之意。又作诵经、讽经、讽读、读经。即出声读诵经文、偈颂等。讽诵之法,原为印度婆罗门间所行的六行(梵 s!at! karma^N!i)之一,后佛教徒亦用此法。讽颂经典供养僧,称讽供。于禅林,讽经依对象、时间、场合之不同而分多种,如每日粥罢、斋罢、放参罢之三时上殿讽经,称三时讽经;每月朔望之祝圣讽经;为“具应供之德”的无量贤圣及十六大阿罗汉而讽之应供讽经;此外尚有半斋讽经、日中讽经、土地堂讽经、祖堂讽经、韦驮天讽经、朝课讽经、晚课讽经等。(长阿含卷十五种德经、无量寿经卷上、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圣节条、禅苑清规卷二、禅林象器笺讽唱门)p6312
FROM:【佛光大辞典】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们,他们的智慧辩才如果有限制不圆满的,那么我就不成佛,这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的智慧辩才都是不可限量的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我的佛国国土清净明亮,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全都能够照见,在极乐世界看十方世界,就像从明亮透彻的镜子中观看自己的容貌一样清晰,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从地面以上一直到虚空,在这其中所有的宫殿、楼观、水池河流、花、树,国土中所有的一切万物,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珍珠宝物和百千种香共同合成,装饰非常的庄严奇妙,超过了一切人天的世界,散发出来的香气飘向十方世界,所有的菩萨们闻到后都按照佛的教导而修习梵行,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汉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那里所有的众生,承蒙我的无量光明照耀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身心就会变得柔软超过人、天人,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如果我成佛时,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所有众生,听闻我的名号后还不能证得菩萨无生法忍的(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以及不得无量甚深微妙总持(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无生法忍】
(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生法忍】
简称无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总持】
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 2.总地掌握。
© 汉典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有女人听闻到我的名号后,生起欢喜深信快乐之心,并且发起菩提心(求真道之心),厌恶自己的女人之身,在她寿终之后如果又投生为女人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菩提心】
(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诸菩萨听闻我的名号后,在他们寿终之后,能常修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一直到成就佛道,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梵行】
(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注曰:‘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又】涅槃名梵,证涅槃之万行,云梵行。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中略)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中略)具大涅槃名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中,诸天的人们听闻到我的名号后,对我五体投地稽首叩拜,内心非常的欢喜快乐,并且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这样的人诸天人民都会对他们生起崇敬之心;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会成佛
【词解】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稽首】
(术语)梵语曰伴谈Vandana,或曰伴题Vandi,译曰稽首。下头至地也。义林章四本曰:‘若云伴谈,或云伴题,此云稽首,讹名和南。’行宗记一上曰:‘头至地为稽首。’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想要得到自己所想的衣服,只要自己的念头一转衣服就会穿在自己的身上,就像佛所赞叹:应法妙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自然在身一样,如果这件衣服还需要裁缝、染织、洗涤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法服】
(杂名)又云法衣。三衣之总名也。三衣有法制,如法制者,名法服。法华经序品曰:‘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世以袍裳袍服作法服者,非。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浣濯】
1.亦作"澣濯"。 2.洗涤。 3.指洗过多次的衣服;旧衣。 4.洗雪﹑清除(耻辱﹑过恶等)。
© 汉典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人、天人他们所受到的快乐比不上那些已经断尽烦恼的阿罗汉们,那么我就不成佛,这就是说在极乐世界的人们比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要快乐
【词解】
【漏尽比丘】
(术语)烦恼断尽之比丘,即阿罗汉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想要观看十方无量佛国的国土,那么就会马上实现他的愿望,他们能在用珍宝严饰的宝树中清晰的看到这个佛国国土,就像在透明的镜子中观看到自己的容貌,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中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而修行,这样直至到终成佛果,如果诸根(眼耳鼻舌身意)有缺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全部都能证得清净解脱三昧,安住在三昧中,在一念之中,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会失去禅定的心思,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逮】
到,及:力有未~。
捉拿:~捕。~系。
——摘自汉典
★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在寿终之后能够生尊贵家;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欢喜踊跃,都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都能具足功德,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后,都能证得普等三昧(普者普遍,等者齐等也,住此三昧则普见一切诸佛),安住在这种三昧中直至成佛,常常能看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逮】
到,及:力有未~。
捉拿:~捕。~系。
——摘自汉典
【普等三昧】
(术语)普者普遍,等者齐等也,住此三昧则普见一切诸佛,故名普等三昧。无量寿经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庄严经谓之普遍三摩地。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我佛国中的菩萨都能随着自己的志向意愿,想要听闻到哪种佛法就自然能够听闻到,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中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后,如果不是马上得到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之位,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学习解说】
假如我成佛时,在他方国土中的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号后,不能即刻获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对于种种佛法的教导不能立即获得不退转之位的,那么我就不成佛
【词解】
【三忍】
1.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的人,听到七宝树林的声音,便得三种之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2.指唯识论所说的三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0 20:3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0 20:3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十一、法藏比丘以偈诵的方式表明自己成佛建造佛国世界的决心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而说颂曰:】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那时,法藏比丘说完自己的四十八愿后,继续说了以下的偈诵,以表明自己成佛为众生建造佛国世界的决心
★ 【“‘我建超世愿, 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已经发下了要超过一切世间佛国的大愿,发愿一定要成就无上佛道
如果我发下的这四十八愿不能满足,那么我就誓不成佛
【词解】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 【我于无量劫, 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我在今后的无量劫中,如果不能成为一切众生的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
救济度脱深陷在生死轮回中贫穷苦难的众生,那么我就誓不成佛
【词解】
【大施主】
(术语)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无量寿经上曰:“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穷,誓不成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不闻, 誓不成等觉。】
【学习解说】
当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名号超过十方一切世界
如果十方世界的众生不能听闻到我的名号,那么我誓不成佛
★ 【离欲深正念, 净慧修梵行,
志求无上道, 为诸天人师。】
【学习解说】
我一定远离世间种种欲望,深入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之中,以清净智慧之心修习种种梵行
立志要求取至高无上的佛道,成为一切天、人的导师
【词解】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明济众厄难。】
【学习解说】
我用神通之力身上散发出大光明,普遍照耀着十方一切世界
以这大光明消除世间众生贪嗔痴三毒,以光明救济度脱众生远离种种灾难
【词解】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厄难】灾难
© 汉典
★ 【开彼智慧眼, 灭此昏盲闇,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学习解说】
我要开启众生本自具足的智慧之性,灭除众生现在的昏庸盲目愚昧无知
封闭塞住众生陷入三恶道的路途,为众生打开通往三善趣的大门
【词解】
【昏】
天刚黑的时候:黄~。~晓(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暗而无光:~暗。~黑。
惑乱:~愦。~聩。~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厥(亦称“晕厥”)。~乱。
【盲】
◎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从。~动。~目。~人。~区(指雷达、探照灯、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流。~人瞎马(喻处境非常危险)。
——摘自汉典
【善趣】
(术语)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恶趣,而人、天为二善趣。又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修罗、人、天为三善趣。无量寿经下曰:“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功祚成满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隐不现。】
【学习解说】
让我的功德早日得以圆满,让我具足的威神力和光明照耀十方一切世界
太阳和月亮它们的光辉也有隐藏的时候,我的大光明不会消失,在我光明照彻的地方,天空的光辉也都隐藏无法显现
【词解】
【功祚】
功德福禄。
© 汉典
【曜】
照耀;明亮:“日出有~”。
——摘自汉典
【朗】
明亮,光线充足:~敞。~澈。~然。明~。晴~。开~。爽~。
声音清楚、响亮:~声。~读。~诵。书声~~。
——摘自汉典
【戢】
收敛,收藏:~翼。~影。载~干戈(把兵器收藏起来)。
止,停止:~怒。~鳞(喻蓄志待时)。
——摘自汉典
【重晖】
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 汉典
★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
【学习解说】
在我功德圆满时,就为众生打开佛法中的宝藏,广泛的为众生布施这个功德无量的法宝
我常常深入驻足在大众中,以大无畏之狮子吼音为一切众生演说正信的佛法,吓退一切外道邪魔
【词解】
【师子吼】
梵语 sim!hana^da。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关于“师子吼”一词之语义,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一)如说修行,谓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二)无畏说,谓胜鬘亲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此无畏又有二种:(1)不畏他,谓胜人临座而弘道绰然。(2)令他畏,谓能令外道惊愧,天魔慑惧。(三)决定说,谓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此外,维摩诘所说经注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皆列举多种狮子吼之解释。其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之差别,即: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犹如濒临死亡之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之畏惧,且令闻者生喜乐心。
另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出十种狮子吼。又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亦举出狮子吼之十一事。
此外,于后世,一般多援引佛典中“狮子吼”一词,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或用以比喻悍妻所发出之恶声,闻之足以使人坦惧。(中阿含卷二十六师子吼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无量寿经卷上、胜鬘经一乘章)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 【供养一切佛, 具足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 得为三界雄。】
【学习解说】
我供养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具足一切善行功德
愿我刚才所发的四十八愿和佛的一切智慧都能够圆满达成,成为三界中最伟大的佛,折伏一切魔障
【词解】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界雄】
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可折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p587
FROM:【佛光大辞典】
★ 【如佛无量智, 通达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学习解说】
愿我证得如佛一样的无量无边的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对一切事理都能通达明了,
愿我成就的功德力,与最殊胜的佛陀能够相等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摘自汉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 【斯愿若克果, 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人, 当雨珍妙华。’”】
【学习解说】
如果我上面所发下的四十八愿能够实证得果,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应该会感应震动
整个虚空中的天人们,也应当会如下雨一般的洒下珍奇美妙的天花
【词解】
【克果】
(术语)谓得果也。无量寿经上曰:“求道不止,会当克果。”又曰:“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述文赞中曰:“克者遂也,得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当法藏比丘刚刚说完上面的偈诵后,马上普天大地发出六种震动(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天上下起了珍贵美妙的花雨纷纷飘洒在法藏比丘的身上,在虚空中自然的响起了音乐,并传来赞叹声:法藏比丘一定能够成就无上佛道
法藏比丘已经具足了圆满这四十八愿的广大愿心和决心,他追求佛法的最高境界——涅槃成佛之心,超出了世间一切之人
【词解】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自然】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诚谛】
1.真实而详审。 2.真谛﹐真正的道理或意义。
© 汉典
【寂灭】
涅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1 20:4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1 20:4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40分)
十二、法藏比丘发完成佛的大愿后,在接下来无量劫中不断的累积功德,并勇猛精进,孜孜不倦修习大乘佛法
★【“阿难!法藏比丘于彼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学习解说】
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以及在所有的天人、魔王、梵王、龙神八部这些大众中发下如此弘大的誓愿后,就按照自己的这个弘愿在无始劫中专心致志的庄严着自己殊胜精美的国土。所修造的佛国净土宽阔弘大,超过了其他的佛国国土,是最为精妙绝伦的,建立好以后恒常是这样,永远不会有衰败等其他种种的变化。
【词解】
【开廓】
1.开拓,扩展。 2.开朗阔大。
© 汉典
【广大】[区域] 宽阔而弘大 ——摘自汉典
【常然 】
1.自然之性;常态。 2.一向如此。
© 汉典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殖菩萨无量德行,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之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
【学习解说】
在不可思议的无量劫中都是积极的培植着菩萨众们无量的功德善行,使菩萨众都不生起贪欲之知觉、嗔怒之知觉、侵害他人之知觉,更是不起贪欲、嗔恚、害人之念头,不会执着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种种境界,成就忍辱力,比计较所受得到一切苦。
【欲觉】
(术语)三恶觉之一。贪欲之知觉也。无量寿经上曰:‘不生欲觉嗔觉害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害觉】
(术语)欲加害于他人之心。三觉之一。又八觉之一。无量寿经净影疏上曰:‘害觉亦名恼觉,于他人所,念欲加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三恶觉】
(名数)一、欲觉,贪欲之知觉也。二、嗔觉,嗔恚之知觉也。三、害觉,侵害他之知觉使嗔觉增长者。一切凡夫必具此三恶觉。见无量寿经上。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专求清白之法。】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众他们欲望很少,知足常乐,没有杂染的贪欲、嗔恚、愚痴三毒,常常安住在三昧禅定的寂静之中,显露智慧无有障碍,没有虚伪让人感觉不真实,也不会为迎合别人而故作娇态状,始终以和蔼的亲切的柔软语不等众生开口提前来向众生询问需要什么帮助,并且自己发起勇猛精进之心,为了实现自己发下的大愿的孜孜不倦,无有疲倦,专门寻求学习大乘的佛法
【词解】
【少欲知足】
(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曰:‘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涅槃经曰:‘狮子吼菩萨问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虚伪】
(术语)虚妄而不真实也。楞伽经三曰:‘无垢虚伪妄想习气。’无量寿经下曰:‘虚伪谄曲之心。’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谄曲】
(术语)为欺他而作娇态,曲顺人情也。无量寿经上曰:‘谄曲之心,和颜爱语。’法华经曰:‘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和颜 】
和蔼的面色。
© 汉典
★【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远离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弃国、捐王,绝去财色。自行六波罗蜜,教人令行。】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以自己的智慧去利益度化世间一切众生,并且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虔诚侍奉自己的老师世自在王如来;以此大庄严来具备满足引导众生修行,众生在修行中也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法藏比丘安住在空性、无相、无愿这三法中,了知诸法缘生缘灭,无作(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无起(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一切法皆是虚幻不实的法藏比丘始终不说粗恶之言语、更不做那些自害或害人或彼此都伤害的事,时时用众生喜欢听的柔语爱语同众生交流,一直做有利于自己增上修行和能够利益到众生或自己和众生都能受益的事情
法藏比丘放弃自己的国家,丢掉自己的王位,拒绝一切财色。不但自己践行世尊教导的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还教导众生也一起学习践行六度波罗蜜
【词解】
【具足】
(杂语)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庄严】佛家语。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 汉典
【庄严】
梵语 vyu^ha,巴利语 byu^ha, vyu^ha;或梵语 alam!ka^ra,巴利语同。严饰布列之意。即布列诸种众宝、杂花、宝盖、幢、幡、璎珞等,以装饰严净道场或国土等。据旧华严经卷一、大品般若经卷一载,佛说华严、般若经时,其场地以种种妙色交饰庄严。系为迎接他方菩萨,令众生生欢喜心,而以神力变现者。
又据世亲之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载,弥陀净土有国土、佛、菩萨等三种庄严,其中,国土庄严有十七种,佛庄严有八种,菩萨庄严有四种,合计二十九种庄严功德成就。大乘义章卷十九阐释净土时,将国土庄严分为人、法、事三种:(一)人庄严,即以胜善众生居其中,故谓之净。(二)法庄严,因具诸佛法,故谓之净。(三)事庄严,即与众宝、光明等事相有关之庄严净。
诸经中不少就佛菩萨等成就诸种功德法门以严饰其身格而说庄严,如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载有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大法炬陀罗尼经卷四相好品举出菩萨有发心、修行、资财等三种庄严;大方等大集经卷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列举戒璎珞、三昧璎珞、智慧璎珞、陀罗尼璎珞等四种庄严;旧华严经卷十明法品、卷三十八离世间品、卷四十一离世间品均列举菩萨之十种庄严;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载菩萨二十大誓庄严。此等皆是菩萨于因位发大誓愿,为利益众生不惜身命所累积功德以严饰其身格,称之为庄严。
佛殿寺院等堂内辄以幡盖、花鬘等装饰,柱壁、栏楯亦刻绘天人等种种相,凡此皆在表示对佛之崇敬,使敬拜者生起虔敬之心。如印度阿旃多窟院(梵 Ajanta^),正面安置佛像、塔形,天井四壁绘上佛传、本生故事,并以花纹装饰之,佛之后光以莲花为中心,刻绘连珠、连绳、连弧、连瓣、忍冬、唐草等之浮雕,并有宝冠、璎珞、环钏等,颇见丰丽。(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八、大乘百福庄严相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p477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参见:有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作】
(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名无作教也。’【又】心无造作物之念也。如无作三昧是。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自然相续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是。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无起】
(术语)无生之异名。无生法忍一名无记法忍。无因生果名为无起,又作无生。无量寿经下曰:‘无作无记,观法如化。’同慧远疏下曰:‘无因可生,云无起。故维摩云:虽行无记而起善行,故知无起约因以说。’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粗言】
(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者,归依于世尊。’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绝去】
拒绝。
© 汉典
【六波罗蜜】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随其生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君、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学习解说】
就这样在无数劫中法藏比丘都在不断的累积自己的功德善行,因此无论生在哪一劫生在何处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无量宝藏自然就会显现在面前,以此教化安抚了无数众生
法藏比丘真正安住在无上求取佛道之中,在无量劫中或者成为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居士(居家学佛之士)、或生在豪门大家族或生在尊贵之家,或成为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或为国王、或为转轮圣王、或为六欲天主甚至梵天王,法藏比丘虽然以不同的身份示现,但是都经常以四事(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恭敬一切诸佛,这样的功德大的不可称说
法藏比丘身上散发的香气
【词解】
【正真】
确实;名符其实。
© 汉典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长者】
梵语 s/res!t!hin(音译室隶瑟[女*它]),或 gr!ha-pati(音译疑叻贺钵底);巴利语 set!t!hin,或 gaha-pati。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如杂阿含经卷五所载,那拘罗长者已一二○岁,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列举多位特出之长者,如第一智慧之质多长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长者,能说深法之优波掘长者,福德盛满之阇利长者,大檀越主之须达长者,门族成就之泯兔长者。然据翻译名义集卷二长者篇载,印度称豪族、富商巨贾为长者;此则异于前记阿含经之说法,亦大异于我国素以耆年高德者称为长者之风习。又日本所谓之长者,亦含有长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长者、源氏长者等。
此外,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三种长者,即:(一)世间长者,具有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等十德者。(二)出世长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实际之中,功成道著,十号无极,法财万德悉皆具满,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诸魔与外道,于一心三智无不通达,故亦称出世佛大长者。(三)观心长者,即具有观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观心之智从实相而出,了知于三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观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彻见中道与权实等事理诸法。(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梵语杂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义卷下)((参见:长者十德)3601)p3600
FROM:【佛光大辞典】
【居士】
居家学佛之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豪姓】
指豪门大族。
© 汉典
【刹帝利】
梵语 ks!atriya。意译地主、王种。略作刹利。乃印度四姓阶级中之第二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乃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参见:四姓)1705)p3732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欲天】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轮圣王】
梵语 cakra-varti-ra^jan,巴利语 raja cakkavattin。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或将佛陀说法称作转法轮,比拟转轮圣王之转轮宝。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分别有其轮王。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以铁轮王为十信位,铜轮王为十住位,银轮王为十行位,金轮王为十回向位。法苑珠林卷四十三,举轮王有军轮王、财轮王、法轮王,阿育王等为军轮王,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如来为法轮王。
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有顶生王、大善见王、民主善思王等,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此外,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当来弥勒出现时,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如来智印经载,月髻佛出世时,慧起转轮圣王出现。又俱舍论卷十二载,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卷四十一梵摩经、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九、卷七十五、卷七十六、贤愚经卷八、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五○、卷一八三、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四、卷八十二、大唐西域记卷一)p6624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事】
(名数)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或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衣服卧具饮食医药。”无量寿经下曰:“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盂兰盆经疏上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养三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口气香洁如优钵罗华,身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无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诸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学习解说】
法藏比丘口中的气息芳香洁净犹如优钵罗花发出的香气,身体上各个毛孔处散发出旃檀香的香气,这香气普遍熏染着无量世界,法藏比丘的容貌神色端正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殊胜美妙,法藏比丘的手中常常会现出无尽的宝藏,以及衣服、饮食、奇珍美妙的花与香,还有许多伞盖幢幡等庄严的供具。像这样奇妙无比的事情超出了所有的人、天人,法藏比丘对于一切法都能够通达无碍,得大自在
【词解】
【香洁】
1.芬芳洁净。 2.指芳香洁净的粢盛。
© 汉典
【优钵罗华】
优钵罗,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属睡莲科。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优钵剌花、殟钵罗花。意译作青莲花。若冠青色(梵 ni^la)之形容词,则作泥庐钵罗花(梵 ni^lotpala)。法华玄赞卷一载,殟钵罗华为青莲华。玄应音义卷三称之为黛花。大日经疏卷十五谓优钵罗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庐钵罗花。依之,或系优钵罗花以青色者居多,且青色者为殊胜,故通常称为青色。
考之梵本,其附加赤(rakta)、青(ni^la)等形容词之语不少。梵文佛所行赞经作 rakta^tpala,法华经药王品(大九·五四下)“应以青莲花盛满末香”、妙音品(大九·五五下)“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等处,则使用 ni^lotpala 一语。(起世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八)(参阅“尼罗乌钵罗华”1896)p6411
FROM:【佛光大辞典】
【容色】
容貌神色。
© 汉典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2 20:5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3 20:37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十三、法藏比丘潜行修行,在世间践行菩萨行,累积了无量无尽的种种功德,终于圆满所发下的四十八愿,成就光明第一的佛国净土
★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
【学习解说】
阿难尊者问世尊:法藏菩萨目前是已经成佛了后再取寂灭涅槃,还是目前为止尚未成佛是未来佛?还在现在正在他方国土示现成佛?
★【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阿难:法藏菩萨如今已经成佛,现在正在西方,从这里过去经过十万亿个国土就到了,这个佛国的名字叫安乐
【词解】
【刹】
<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
【学习解说】
阿难又问:安乐佛国的佛成道已经经过了多少劫?
★【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入间,光赫焜耀,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
【学习解说】
佛说:无量寿佛成佛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劫。他的佛国国土的土地都由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这自然生成的七宝合成,场地空阔宽广没有边限。宽广的土地全都相互交杂,相互融入,那自然七宝所显露的光辉,微妙而又奇特绚丽,它的清净庄严已经超过了十方一切世界中的珍宝,它是珍宝中的珍宝,就像是欲界中最高天-他化自在天中的珍宝
【词解】
【恢廓】宽阔——摘自汉典
【旷荡 】空阔宽广;广大——摘自汉典
【光赫】光辉显赫。© 汉典
【焜耀】
1.明照;照耀。 2.光辉;辉煌。 3.萤火虫的别名。
© 汉典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
【学习解说】
另外,此佛国土并没有须弥山以及金刚大铁围山和一切大大小小的山,也没有大海、小海、小溪沟渠、水井山谷等。此佛运用神力,如果众生想见这些山峦江河,那么自然就会出现在众生面前。此佛国更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也没有像世间那样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区别,那里常年是不寒、不热、常年恒温,天气非常的舒适
【词解】
【须弥山】
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学习解说】
那时,阿难继续问佛:世尊,如果这个佛国没有须弥山,那么四大天王以及忉利天依靠什么而住呢?
【词解】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忉利天】
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之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有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
【学习解说】
佛反问阿难:那第三炎天甚至色究竟天都是依什么而住的呢?
★【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众生所做的业不同,所得的果报不可思议
这就是说,众生所居住的地方都是按照自己的业力而居住在不同的天上
【词解】
【二十八天】
谓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十八天,与无色界之四天。欲界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之四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其中,色界之十八天据上座部而立。萨婆多部立十六天,经部立十七天。大乘亦据上座部立十八天。(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p17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世间业力的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也不可思议,此佛国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功德善业而居住在这里的极乐世界,这也都是由众生的善业所决定的
【词解】
【尔耳】
〈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ㄧ聊复~。
© 汉典
★【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我并不怀疑这个造业受果报的道理,但是为了给将来的众生除去心中的疑惑,所以才向世尊询问这个问题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不可思议,其散发出的光明力是最尊贵,也是第一殊胜的,这是其他诸佛的光明所不能比的
无量寿佛的佛光可以遍照一百个佛世界,或者一千个佛世界,换言之,无量寿佛的光明可以遍照东方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刹土,南方、西方、北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等也都是一样,无量寿佛的光明也遍照这些地方如恒河沙一样的的佛国刹土
无量寿佛的佛光不但可以照射近七尺,也可以照射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再翻倍的路程也能照射到乃至照彻整个一佛刹
所以,无量寿佛名号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词解】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维】
(杂名)东西南北四方之中间曰四维。无量寿经曰:‘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四维】指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角——摘自汉典
【七尺】
1.古代指二十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 汉典
【由旬】
印度计里程的数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种说法,但说四十里为一由旬者居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遇到无量寿佛照射的佛光,那么其贪嗔痴三毒就会在佛光照射下灭除,身口意也变得柔软起来,内心欢喜踊跃,善心善念相继而生
如果有深陷在地狱、畜生、恶鬼道的受苦众生,看到这无量光明,也都能够得以歇息下来,不再受恶道的苦,等到此劫的寿命终结之后就能承蒙这无量光明而得以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知。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光明无量,能够照耀十方诸佛国土,十方世界的众生都听闻知晓。今天不但我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也都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
如果有众生听闻到佛的无量光明以及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能够以至诚之心日夜称诵阿弥陀佛名号,那么就能随顺众生的愿望往生到无量寿佛的佛国净土,也能得到诸菩萨、声闻大众的赞叹,一直到此众生最后成就佛道时,也普遍的为十方诸佛菩萨赞叹他的光明,就像今天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功德一样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不能尽。”】
【学习解说】
佛说:我说无量寿佛的光明威德神通巍巍,殊胜微妙,即使是昼夜不听的说,用一劫也不能说完
【词解】
【巍巍】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3 20:37
(接续楼上 (19楼—20楼层用时约3小时)
十四、无量寿佛佛寿无量,佛国净土中的众生无量,寿命也无量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寿命长的不能用时间来计数,你可知道否?
假如十方世界的无量众生全部都是身为人身,而且全都获得声闻、缘觉的证果,他们共同集会,深入禅定之中,一心一意,竭尽他们所有的智慧,就是经过百千万劫一起推算计算无量寿佛的寿命长远劫数,也是不能探究到尽头,知道他的寿命极限
无量寿佛国土中的声闻众、菩萨众、天、人等,他们的寿命长短也是这样,不是能用算数譬喻所能知晓的
还有在无量寿佛的国土中声闻众、菩萨众,他们的数量多的也是难以计数,他们的神通智慧个个都通晓透彻,威力自在,能够轻松的在手掌中把持 一切世界
【词解】
【穷尽】尽头;终点 探究到尽头 ——摘自汉典
【洞达】通晓;透彻
★【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能如大目揵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于阿僧祇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挍,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渧。于意云何?其所渧者于彼大海,何所为多?”】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第一开法会时,法会上声闻乘众生已经不可计数,菩萨众也是一样不可计数
就像现在的大目犍连那样有神通的阿罗汉,有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他们在无数劫中乃至一直到灭度,全部都去计算比较,也不能计算得知有多少声闻众、菩萨众
譬如大海深广无量,假如有人把一毛拆分开来变成百份,又用一份毛去沾取一滴水,那么会怎样呢?这一滴水相比较于大海之水,是哪里多呢?
【词解】
【初会】 第一次见面——摘自汉典
【阿僧祇劫】
(术语)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阿难白佛:“彼所渧水比于大海多少之量,非巧历算数、言辞譬类所能知也。”】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那一份毛所滴之水与大海中的水相比较,这不是那些精于历算的人能够用计算、言辞、比喻所能知晓的
【词解】
【巧历】精于历算的人。© 汉典
★【佛语阿难:“如目连等于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计彼初会声闻菩萨,所知数者犹如一渧,其所不知如大海水。】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就如目犍连那样的有神通之人他们在百千万亿劫中计算无量寿佛在第一次法会中参会的声闻乘众、菩萨众,他们所知道的数量就如那一份毛随沾到的水滴,不能知晓的就如大海中的水那么多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3 20:4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3 21:45 编辑
十五、无量寿佛国土中的宝树遍布整个佛国世界
★【“又其国土,七宝诸树周满世界——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车磲树——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国土中,用七宝装饰而成的七宝树遍布整个佛国世界,有金树、银树、琉璃树、颇梨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树这七种宝物分别严饰而成
又有或者二种珍宝或者三种珍宝或者七种珍宝共同合成的树
先是介绍由二宝、三宝合成的宝树
★【或有金树,银叶、华、果;】
【学习解说】
有以金为根茎,以白银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或有银树,金叶、华、果;】
【学习解说】
有以银为根茎、以金子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或琉璃树,颇梨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有以琉璃(一种青色的宝物。)为根茎、以颇梨(指状如水晶的宝石)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词解】
【颇梨】
指状如水晶的宝石。
© 汉典
【琉璃】
一种青色的宝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有以水晶为根茎、以琉璃(一种青色的宝物)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有以珊瑚为根茎,以玛瑙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有以玛瑙为根茎、以琉璃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下面是介绍七宝合成的宝树
★【或车树,众宝为叶,华、果亦然。】
【学习解说】
有以砗磲为根茎、其他六种珍宝为叶子、花和果实的宝树
【词解】
【砗磲】
(物名)慧苑音义曰:‘梵音正云牟娑罗揭婆Musa%ragaiva,牟娑罗,此云胜。揭婆,藏也。旧名车渠。所未详也。’本草纲目四十六曰:‘时珍曰: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背上垄文,如车轮之渠。’后人于字偏加石。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或有宝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精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车磲为实;】
【学习解说】
还有的宝树,以紫金为根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花、砗磲为果实
★【或有宝树,白银为本、琉璃为茎、水精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车磲为华、紫金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白银为根本、琉璃为茎、水晶为枝、珊瑚为条、玛瑙为叶、砗磲为花、紫金为果实
★【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车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琉璃为根本、水晶为茎、珊瑚为枝、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花、白银为果实
★【或有宝树,水精为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车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水晶为根本、珊瑚为茎、玛瑙为枝、砗磲为条、紫金为叶、白银为花、琉璃为果实
★【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车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珊瑚为根本、玛瑙为茎、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琉璃为花、水晶为果实
★【或有宝树,玛瑙为本、车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玛瑙为根本、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水晶为花、珊瑚为果实
★【或有宝树,车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
【学习解说】
有的宝树,以砗磲为根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花、玛瑙为果实
★【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
【学习解说】
这些宝树行与行之间都整齐划一,非常的相匹配,根茎之间相互对望着,树枝都是一样的标准大小,叶与叶相向而对,花与花之间相顺,果实都是一样大,从茂盛的宝树间发出来的色彩,光耀照人,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比
清凉的微风徐徐吹过,发出动听的五种音声(宫、商、角、徵( zhǐ)、羽),那微妙的乐声与自然相合
【词解】
【相值】
1.犹相遇。 2.相当;相匹敌。
© 汉典
【相望 】互相对望——摘自汉典
【荣】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悴(荣枯)。
——摘自汉典
【光耀】光亮;光辉。耀眼的光 ——摘自汉典
【宫商】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 2.泛指音乐﹑乐曲。 3.泛指音律。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 汉典
【五音】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 zhǐ)、羽 ——摘汉典
【相和】 互相应和 ——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4 20:31
(接续楼上 21楼—22楼用时共约3.5小时)
十六、介绍无量寿佛国土中的菩提树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
【学习解说】
另外,无量寿佛国土中的菩提树,高有四百万里,树根伸展周围方圆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周散布有二十万里。这些菩提树的树干树枝树叶等都是由许多的珍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宝珠、持海轮宝珠、以及众宝中最殊胜的珍宝严饰着菩提树。
【词解】
【道场树】
<一>指菩提树。又作觉树、道树、思惟树。释尊于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成佛,故称道场树。又阿弥陀佛之净土亦有道场树,即无量寿经卷上所载极乐世界之菩提树,其树高四百万里,周围五十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条间周匝,垂以璎珞,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微风吹枝叶,演出无量妙法声。另据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所载,树仅高百千由旬,庄严经卷下载一千六百由旬。((参见:菩提树)5208)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昙鸾之赞阿弥陀偈(大四七·四二三上):“稽首顶礼道场树。”p5649
FROM:【佛光大辞典】
【持海轮宝】
(物名)摩尼珠之名。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之王而庄严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曜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出妙法音,普流十方一切佛国。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不遭苦患;目睹其色、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
【学习解说】
每一条树枝的周围都垂挂着珠宝璎珞,散发出百千万种流光溢彩的颜色,那五光十色的神奇光芒照耀着十方一切世界没有极限
用奇珍异宝织成的宝网覆盖在菩提树上,种种庄严随着众生内心的想法而自然示现
微风徐徐吹动,演奏出美妙的法音,普遍流传到十方一切佛国
听闻到这些法音的众生都能获得甚深法忍,安住在所修的功德中,善根愈增愈进,不会退失转变,直至成就佛道,不会遭遇种种苦难;
在无量寿佛国,凡是用眼根看到菩提树中珍宝所散发的颜色、耳根听闻到菩提树中宝铃声音、鼻根闻到菩提树发出的香气,舌根尝到菩提树果实的美味、身上承蒙菩提树光明照耀,心念始终安住在法缘之中,这些因缘都能让众生获得甚深法忍,安住在不退转果位,一直到众生成就佛道,六根清净明朗,没有种种烦恼忧患
【词解】
【周匝】环绕一周;围绕;也指周围,盘旋穿插,周匝数遍 ——摘自汉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彻】
清静明朗。
清而透明。
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 汉典
★【“阿难!若彼国人天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学习解说】
阿难!无量寿佛国的人、天人看到这颗菩提树,就能获得三种法忍:
第一种法忍: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
第二种法忍: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
第三种法忍: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这都是因为有了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之力护念缘故、无量寿佛发下的本愿力的愿故、无量寿佛所发的誓愿全部都已经满足实现了的缘故、无量寿佛曾经发的誓愿都非常的明白了解缘故、坚定不移的按照自己所发的誓愿去行,毫不退缩的坚定修行的缘故、终究圆满完成自己所发下的大愿而实证不退转成佛的缘故
【词解】
【三法忍】
梵语 tisrah! ks!a^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一)音响忍(梵 ghos!a^nugama-dharma-ks!a^nti),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梵 anulomiki^-dharma-ks!a^nti),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梵 anutpattika-dharma-ks!a^nti),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又唐代僧玄一于无量寿经记卷上,以三忍配三慧:(一)闻慧,谓近从音教而有音响忍。(二)思慧,谓随分调心而有柔顺忍。(三)修慧,谓观证无生之理而有无生忍。
又日僧了惠于无量寿经钞卷五引述新罗僧义寂之解释,即:(一)音响忍,谓若闻真实之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之随顺音响忍,称为音响忍。此系于十忍品中之解释。(二)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而不违逆诸法,以随顺深入一切诸法,以清净之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而深入具足,是为第二之顺忍,称为随顺忍。(三)菩萨不见有法之生,不见有法之灭;若不生则不灭,不灭则无尽,无尽则离垢,离垢则无坏,无坏则不动,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之无生法忍。(无量寿经卷上、坐禅三昧经卷下、月灯三昧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无量寿经钞卷四)
<二>见阿弥陀佛之净土而心生欢喜,得喜忍、悟忍、信忍等无生忍。此盖以观想勇猛专精,见净土庄严,心生欢喜而得无生忍时,就其喜、悟、信等三种心态而分者。然此种无生忍究系观佛而得,或由信心而得,则众说纷纭。(观经序分义)
<三>忍辱波罗蜜之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一)耐怨害忍,人以怨憎毒害加于我,而能安心忍耐无反报之心。(二)安受苦忍,疾病水火刀杖众苦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动。(三)谛察法忍,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世亲摄大乘论释卷七、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本、华严大疏钞卷五)((参见:忍)2889)p571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世间帝王家有成百上千种音乐,从转轮圣王一直到第六天,音乐展转一个胜过一个千亿万倍,到了第六天有上万种音乐,也不如无量寿国的七宝树中发出的任何一种音声,它们相差了何止千亿倍
在无量寿佛国土中还有自然发出的上万种音乐,这些音乐无一不是在演绎着动听的法音,音声时而清悠舒畅时而哀而明亮,种种微妙音声都非常的和谐雅正,这是十方世界所有的音声中最为殊胜美妙的音声了
【词解】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和雅】
1.温和文雅。 2.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 3.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
© 汉典
【哀亮】
(术语)物音哀而明亮也。无量寿经上曰:‘清扬哀亮微妙和雅。’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4 20:3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4 20:35 编辑
十七、无量寿佛国土中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也都是由七宝严饰而成
★【“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
【学习解说】
在无量寿佛国土中,那里的讲堂(说法讲经之堂舍)、精舍(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宫殿、楼观(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全都是用七宝严饰
这些珍宝都是自然化成,然后再把珍珠、明月摩尼等众珍宝互相交错装饰,覆盖在这些讲堂、精舍、宫殿、楼观之上
这样就如同日光照耀露珠,相互辉映,非常殊胜
【词解】
【讲堂】
(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精舍】
(术语)寺院之异名。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谓。此名自祇园精舍而来。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舍于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舍,亦曰精舍。’按汉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称精舍。范书包咸传:咸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党锢传:刘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传:盗就精庐求见。注云:精庐即精舍也。以此观之,精舍本为儒士设。晋时别居沙门,乃袭用其名焉耳。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曰:于吉来吴,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晋武以前道士,亦尝袭精舍名矣。释迦谱八曰:‘息心所栖故曰精舍。’慧苑音义上曰:‘艺文类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故谓之精舍也。’名义集七曰:‘灵祐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
© 汉典
【交露】
比喻以宝珠交错装饰,如同日光照耀露珠,呈现相互辉映之情景。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三中):“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同经卷四宝塔品(大九·三三上):“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此外,无量寿经卷上描绘极乐净土之状况,谓净土之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等,皆由七宝自然化成;并以真珠、明月摩尼等众宝,交露覆盖其上。据憬兴之观无量寿经疏解释,以宝珠交错造幔,其形如垂露,故称交露。(自誓三昧经、玄应音义卷六)p215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5 21:2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5 21:45 编辑
(接续楼上 23楼—24楼用时约4小时以上)
十八、介绍无量寿佛国中由众宝合成的宝池以及八功德水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纵广深浅各皆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车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学习解说】
在讲堂、精舍、宫殿、楼观这些建筑物的内外左右都建有许多的浴池,大小不一,有的方圆有二十由旬,有的三十由旬,甚至大到百千由旬
浴池纵深的宽广以及深度在十方世界都是第一的
浴池中都盛满了清莹透彻的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八功德水就如甘露一样清净香甜可口
用黄金建造的浴池它的池底是由白银沙铺就,用白银建造的浴池它的池底则是用黄金沙铺就
用水晶建造的浴池它的池底则是用琉璃沙铺就,用琉璃建造的浴池它的池底则是用水晶沙铺就
用珊瑚建造的浴池池底用琥珀沙铺就,用琥珀建造的浴池池底则是用珊瑚沙铺就
用砗磲建造的浴池池底用玛瑙沙铺就,用玛瑙建造的浴池池底用砗磲沙铺就
用白玉建造的浴池它的池底则是用紫金沙铺就,用紫金建造的浴池池底则是用白玉沙铺就
或者同时用二种珍宝、或三种珍宝或者把全部七种珍宝共同镶嵌建造而成金光闪闪耀眼无比的浴池
在浴池岸上的四周都种有旃檀树,旃檀树上的花和叶子四面垂布,旃檀树散发出的香气普遍熏染着整个极乐世界
在浴池中的水面上,覆盖着青色的优钵罗花、赤色的钵昙摩华、以及黄莲花、白莲花其中优钵罗花发出的青色的光、钵昙摩华发出的赤色的光、黄莲花散发的黄色的光、白莲花发出的白色的光
这四种光交相辉映弥漫在水面上,波浪金光闪闪,霎是耀眼
【词解】
【由旬】
是印度计里程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旬约四十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湛然 】
清澈貌。
安然貌。
盛、满的样子。
淡泊。
清醒貌。
© 汉典
【八功德水】
乃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饮不伤喉、饮不伤腹等八特质。(阿弥陀经、弥勒大成佛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俱舍论卷十一)p279
FROM:【佛光大辞典】
【甘露】
<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金光明经文句卷五、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参见:甘露王如来)2053)p2052
FROM:【佛光大辞典】
【优钵罗华】
优钵罗,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属睡莲科。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优钵剌花、殟钵罗花。意译作青莲花。若冠青色(梵 ni^la)之形容词,则作泥庐钵罗花(梵 ni^lotpala)。法华玄赞卷一载,殟钵罗华为青莲华。玄应音义卷三称之为黛花。大日经疏卷十五谓优钵罗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形似泥庐钵罗花。依之,或系优钵罗花以青色者居多,且青色者为殊胜,故通常称为青色。
考之梵本,其附加赤(rakta)、青(ni^la)等形容词之语不少。梵文佛所行赞经作 rakta^tpala,法华经药王品(大九·五四下)“应以青莲花盛满末香”、妙音品(大九·五五下)“目如广大青莲华叶”等处,则使用 ni^lotpala 一语。(起世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八)(参阅“尼罗乌钵罗华”1896)p6411
FROM:【佛光大辞典】
【钵昙摩华】
梵语 padma。又作波头摩华、钵特忙华。译作赤莲华。属睡莲科,学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产于印度、马来半岛、中国、日本、澳洲等地。栽培于池沼或水田,根茎肥大可供食用。叶呈圆形,直径约六十至一百公分。夏日花梗抽出水面数尺,开白色、淡红色之大花,果实大小一如豌豆,数个或十数个包于肥厚之花托中,味美可食。于诸经论中,常将此花与优钵罗华等诸种莲华并举,而为佛菩萨之敷座或严身之具。(大日莲华常经疏卷十五)p4192
FROM:【佛光大辞典】
【拘物头】
(植物)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三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译云:拘者地,物陀者喜,名地喜花。”慧琳音义三曰:“拘某陀花,古作拘勿头,正音拘牟那。此即赤莲花,深朱色。”法华玄义七曰:“睿师序云:未敷名屈摩罗,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慧苑音义上曰:“拘物头花,其花茎有刺,色或赤白。以其花茎稍短,未开敷时,状即蹴然故,亦或名小白花也。”续高僧传二曰:“究牟陀,此云黄色华。”大日经疏十五曰:“俱物头,有赤及青二种。”又曰:“俱物头,是莲花青色者。”俱舍光记十一曰:“拘物陀,此云白莲花。”可洪音义一曰:“拘母陀,亦云俱物头,亦云俱牟陀,此云红莲花也。”四阿含暮钞下曰:“拘勿度,此云白华。”名义集三曰:“拘勿投,此云黄莲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拘物头华】
拘物头,梵语 kumuda,巴利语同。属睡莲科。又作俱物头华、究牟地华、矩母那华、究牟地华、句文罗华。花茎有刺,色白或赤,叶稍短。其白色者,学名 Nymphaea esculenta,茎细滑,可供食用;其赤色者,学名 Nymphaea rudra。慧琳音义卷三谓,拘物头华即赤莲华,呈深朱色,甚具香味,非人间所有。于续高僧传卷二、翻译名义集卷八等,皆译作黄莲华。大日经疏卷十五则谓,俱物头乃青色之莲华。((参见:莲华)6146)p3268
FROM:【佛光大辞典】
【分陀利】
(植物)Pun!d!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莲华部详说之),分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华,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八叶之分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玄应音义三曰:“分陀利,又作芬,此云白莲华。”慧苑音义上曰:“芬陀利,此云白莲华。亦曰百叶花也。”慧琳音义三曰:“奔荼利迦,古云芬陀利,正音本拏哩迦花,唐云白莲花,其色如雪如银,光夺人目,其香亦大,多出彼池(无热),人间无有。”华严疏钞八曰:“芬陀利者即白莲华,亦是正敷荣时也。”大日经疏十五曰:“分陀利迦,花可有百叶,叶叶相承,圆整可爱。”观经散善义曰:“言分陀利者,名人中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人中上上华,亦名人中妙好华,此华相传名蔡华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以及声闻乘者如果进入这个宝池中洗澡
心中想要令池中的八功德水淹没至足下,那随即水就会淹没到足下;
想要让八功德水淹没至膝上,随即水就会淹没至腰上;
想要让八功德水淹没至颈上,那随即水就会淹没至颈上;
想要让八功德水淹没全身,自然水就会淹没全身;
想要令这水还复到原来的地方,水即刻就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水的冷暖温度随着自己身体的适应情况而随意自动调节
沐浴在浴池的八功德水中,能够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洗掉心中种种的尘垢烦恼,浴池中的水清澈透明洁净,没有形状。
池底的宝沙晶莹剔透,无论池底有多深都能照的见。宝池中微小的波纹来回涤荡流转,又互相灌注,安静祥和,流水缓缓的上来下去,不快不慢
【词解】
【荡除】
扫荡灭除。
© 汉典
【心垢】
佛教语。烦恼。
© 汉典
【澄】
◎ 水静而清:~莹。~酒(淡酒)。~汰。~澈。~湛。~廓。~清。~碧。~净。~静。~明。
——摘自汉典
【映彻】
照临。
晶莹剔透貌。
© 汉典
【微澜】
微小的波纹。
©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徐】
缓,慢慢地:~步。~缓。~图。~~。
——摘自汉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5 21:3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5 21:40 编辑
十九、无量寿佛国为什么称为极乐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
【学习解说】
宝池中的水波浪演奏出无量自然美妙的乐声,凡是众生心里想听的乐声都会一一呈现在众生耳中,没有一个是不能听闻到的
或闻赞佛声,或闻听法声,或闻赞僧宝声,或是禅定寂静声,或者听闻空无我声(说空无我之妙法)
或者听闻的大慈悲声,菠萝蜜声(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
或者听闻到十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
或者听闻四无畏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
等这些十八不共法声(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
听闻菩萨种种神通与智慧的音声,无所作(著)声(佛之德号,以佛不执著尘染也)
不生不灭之法声,无生忍声(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甚至听闻到阿弥陀佛为众生灌顶并演说妙法的声音
像这些声音,都是根据众生需要哪些乐声然后才演奏出来的,目的就是能令众生听闻后都欢喜无量
众生听闻到这些音声,就会使内心逐渐变得清净、脱离世间欲望、安住在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真实的法义之中
能够随顺佛法僧三宝、如来的力无所畏(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又作四无畏,即:(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等十八种不共之法,随顺神通智慧都具足的菩萨行者、声闻乘者修行的所做所行
在无量寿佛国土中,没有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也没有三恶道中种种苦难这样的名称,只有各种自然快乐的音声,所以无量寿佛国土,名字叫做极乐
【词解】
【空无我声】
指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说:“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波罗蜜】
(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通慧】
(术语)神通与智慧。又诸神通以慧为体,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论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脱道摄。慧为自性。”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慧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通慧】
通达聪慧。
© 汉典
【寂灭】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a%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无量寿经上曰:“超出世间,深乐寂灭。”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共法】
梵语 a^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在大小乘诸经论中,于此不共法颇有异同之说,一般系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大般若经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萨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嘱累品、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六)p96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畏】
(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二、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三、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四、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也。见智度论二十五、法界次第下之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所著】
(术语)佛之德号,以佛不执著尘染也。行事钞下三之二曰:“增一云。(中略)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正等觉。”同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生忍】
(术语)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为第四。或为初地之证名,或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仁王经良贲疏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楞严经长水疏一下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同八上曰:“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曰:“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甘露】
<一>梵语 amr!ta,巴利语 amata。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金光明经文句卷五、大日经疏卷十三、大日经疏演奥钞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二)
<二>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参见:甘露王如来)2053)p2052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力无所畏】
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又作四无畏,即:(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九)((参见:十力)361、“四无所畏”1773)p32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6 21:4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6 21:46 编辑
(接续楼上 25楼—26楼用时3小时50分)
二十、无量寿佛国的众生具足清净色身、诸妙音声以及神通功德,百味饮食自然盈满钵中
★【“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犹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时,七宝应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虎珀、明月真珠如是众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学习解说】
阿难!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们,都具足这样的清净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
以及种种美妙无比的音声,也都具足种种神通和种种功德福报
他们所住的宫殿、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饮食、种种殊胜微妙的花、香以及各种庄严的供具,犹如是欲界第六天自然所化现
极乐世界的众生如果想要饮食时,心念一起,用七种珍宝合成的器皿自然现前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珍珠等众宝镶嵌而成的盛具随意的出现在众生面前
种种美味佳肴自然的就会盈满在盛具中
虽然可以看到鉢中美味饮食,但是其实没有真正的饮食这些佳肴的人
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只要看到这些佳肴、闻到美食的香味、只要自己的意念生起饮食,自然就饱了
此时身心柔软,对这些美味无所贪着
等饮食完毕这些佳肴以及盛具就自然化去,到了再次要饮食时,还是会再次出现
【词解】
【色身】
梵语 ru^pa-ka^ya,巴利语同。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故具足三十二相之佛,系为有形之生身。(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九)p2543
FROM:【佛光大辞典】
【第六天】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6 21:4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6 21:49 编辑
二十一、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智慧、身形都无差别,一样的容貌端正,超世稀有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其诸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国土清净安稳,充满着种种美妙和快乐,仅次于没有因缘造作的涅槃成佛之道
在无量寿佛国中的声闻乘众、菩萨众、人、天人都是智慧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具足无量神通,他们的身形都一样,没有差别
但是因为要随顺世间人在认识上的方便,因此就有了人、天人的称号
他们个个容貌端正超过世间一切众生,容色微妙相好,没有人、天人之区分
他们的身体都是自然虚无之身(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故称为虚无身。)
无极之体(指证得涅槃妙理之身体。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
【词解】
【安隐】
1.安稳。安定;平静。 2.安稳。平安。
© 汉典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高明】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摘自汉典
【洞达】 通晓;透彻——摘自汉典
【虚无身】
即指证得涅槃妙理之法身。虚无,为涅槃之异称,以涅槃离一切差别相,故称虚无。譬如佛身融通自在,离一切相,如光影,故称为虚无身。又往生极乐净土之人,契入涅槃妙理,亦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据吉藏所著无量寿经义疏载,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曰无极之体;色如光影,故云虚无之身。(无量寿经卷上)p526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极体】
指证得涅槃妙理之身体。无极,为无尽之意。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p512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比如在世间有贫穷潦倒的乞丐站立在国王的身边,你会认为国王和乞丐他们的容貌形像状态是同一类的吗?
★【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厮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世尊说:假如有乞丐站在帝王的身边,他的身体瘦弱,容貌丑陋,无法用什么词来形容
与帝王相比,相差百千万亿倍也不止,为什么呢?
因为贫穷潦倒的乞丐地位是最低微的,常常衣不遮体,饮食只能支持活下来,但还是常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困苦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做人的一些道德规范就消失殆尽
【词解】
【羸】
◎ 瘦弱:~瘦。~困(瘦弱困顿)。~顿。~弱。~惫。——摘自汉典
【底极】
终止;终极。
© 汉典
【厮下】
地位低贱。
© 汉典
【人理】
做人的道德规范。
© 汉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唐得 】
徒得;白白得到。
© 汉典
★【皆坐前世不殖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
【学习解说】
为什么会贫穷困苦?这都是因为过去世不培植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
积聚了财富后不舍得布施给别人,家中虽然很富有但是却非常的吝啬,只想白白的得到更多的财富,贪得无厌,这贪心永远不会止息
平时不但不积极行善,增上福报,反而造下的恶业堆积如山
这样的人寿命终结时,他的财宝又带不去而自然消散
这样平时为积聚财富而苦心经营,为之烦恼忧愁,到了最后对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白白的为他人所有。
【词解】
【贪求无厌】
贪婪求得,永无厌足止息
© 汉典
★【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学习解说】
因为平时没有累积善业功德,所以没有善业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也没有功德作为自己的依赖,因此死后就堕入到三恶道,长期在三恶道受苦。等到累世的罪业都受报以后投生为下贱之人,虽然示现人类,但是却愚昧丑陋
【词解】
【怙】◎ 依靠,仗恃——摘自汉典
【恃】依赖,仗着——摘自汉典
【愚鄙】
愚昧鄙陋。
© 汉典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诤。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遇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学习解说】
再来看世间帝王,他之所以在人群中独居首位,这都是由于帝王累世行善积德所获得的果报,对众生心生仁爱,时时的布施众生
这样的仁义与慈爱令天下民众、万物都得到了利益,笃守信用,时时勉励自己要多多的在世间行善,从来不与众生起违逆和争讼
所以在寿终的时候,因为累积的福报得以使他投生善道,在天上享受着这个因培植福报而带来的快乐
积善之人必定会恩泽未来世,所以今生投生于人,就会生在帝王家,获尊贵的身份
仪表容貌端正,被众人所恭敬奉事,美好的衣服珍贵的膳食随自己的心意都能获得
这都是自己累世积攒福报所获得的善报,所以今生才会这样大富大贵
【词解】
【独尊】
独受尊重;独居首位。
© 汉典
【慈惠 】
犹仁爱。
© 汉典
【博施 】
普遍施与;多多给予。
© 汉典
【仁爱 】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摘自汉典
【兼济】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 汉典
【修善 】
以善自勉,行善。
© 汉典
【积善余庆】
谓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语出《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汉典
【敬事】
敬慎处事。
恭敬奉事。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7 19:4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7 20:37 编辑
(接续楼上 27楼—30楼用时约3小时40分)
二十一、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智慧、身形都无差别,一样的容貌端正,超世稀有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你说的是,就如帝王,虽然在人群中是最为尊贵的,容貌姿色端正
但是比起转轮圣王来,就又比转轮圣王丑陋多了,就犹如那位乞丐站在帝王身边那样丑陋不堪
而转轮圣王的威严相貌殊胜微妙,天下第一,但是比起忉利天王,就又丑恶不堪,相差了万亿倍
假如把忉利天王与欲界的第六天天主相比较,那么又不止相差了百千亿倍
假设把第六天王与无量寿佛国的菩萨、声闻、相比较,他们的容颜姿色等又不能相提并论,两者又不止相差了百千万亿倍
【词解】
【转轮圣王】
梵语 cakra-varti-ra^jan,巴利语 raja cakkavattin。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
转轮圣王出现之说盛行于释尊时代,诸经论将佛陀与之比拟之处甚多。杂阿含经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即以转轮圣王之七宝及其治化,与佛之七觉支等并举。或将佛陀说法称作转法轮,比拟转轮圣王之转轮宝。又大毗婆沙论等称转轮圣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分别有其轮王。仁王般若经卷上菩萨教化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等,据此说配于菩萨行位,以铁轮王为十信位,铜轮王为十住位,银轮王为十行位,金轮王为十回向位。法苑珠林卷四十三,举轮王有军轮王、财轮王、法轮王,阿育王等为军轮王,金轮至铁轮四王为财轮王,如来为法轮王。
按转轮圣王多出现于太古时代,诸经论举其名者颇多,有顶生王、大善见王、民主善思王等,皆系实际于印度太古出世之王。此外,长阿含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载,当来弥勒出现时,儴伽转轮圣王将出现。悲华经卷三大施品载,于删提岚界善持劫中,有无量净转轮圣王出现。如来智印经载,月髻佛出世时,慧起转轮圣王出现。又俱舍论卷十二载,转轮圣王出现于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之时。然法华经玄赞卷四则谓金轮王一定在人寿八万岁以前出世,银轮王乃至铁轮王则不一定,如阿育王是铁轮王,而于人寿百岁时出世。(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经”、卷四十一梵摩经、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九、卷七十五、卷七十六、贤愚经卷八、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卷一五○、卷一八三、大智度论卷四、卷二十四、卷八十二、大唐西域记卷一)p6624
FROM:【佛光大辞典】
【忉利天王】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即帝释天主,居须弥山顶。谓发光地菩萨,修行三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三十三天之主。以大方便,化诸众生,及诸天众,舍离贪欲,住于善道,故云忉利天王。(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光颜】
对面颜的敬称。
© 汉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7 20:2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7 20:38 编辑
二十二、无量寿佛的国土众生对于一切用具都是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国中的天人们,他们所需要的衣服、饮食、华、香、璎珞、以及种种幢幡、伞盖、微妙音声
还有所居住的舍宅(谓施舍住宅作寺院)、宫殿、楼阁,它们的形状、颜色、高低、大小,或者是一宝、二宝甚至无量众宝
都随着自己的意愿,会马上出现在众生面前
【词解】
【幢幡】
(物名)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Dhvaja,译曰幢,梵语波吒迦Pat!a%ka,译曰幡。竿柱高秀,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观无量寿经曰:“幢幡无量宝盖。”瑜只经拾古钞上曰:“幡者悬于龙头之幢也,旗竿头安宝珠云幢旗,幡竿头置龙头云金刚幡也。”(参见: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宅 】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汉典
【楼阁】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 汉典
【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摘自汉典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人天践之而行。无量宝网弥覆佛上,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绞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中用众宝合成的奇珍异服覆盖在大地上,所有的天人们都从这些妙衣上走过
无量用珍宝织成的宝网覆盖在佛土上,这些宝网全部都以金丝、珍珠、成百上千的各种宝物、和奇珍异宝缠绕起来装饰而成,非常的庄严
围绕着宝网的四面都悬挂着下垂的的宝铃,这些宝铃发出的光亮无比的闪耀,又极尽的庄严靓丽。
【词解】
【弥覆】覆盖。© 汉典
【金缕】
1.指金缕衣。 2.指金丝。 3.金属制成的穗状物。 4.曲调《金缕曲》﹑《金缕衣》的省称。 5.指柳条。
© 汉典
【绞】缠——摘自汉典
【周匝 】
环绕一周;围绕;也指周围,盘旋穿插,周匝数遍
周到;周密
© 汉典
【晃耀】1.闪耀;辉映。© 汉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7 20:30
二十三、德凤吹过,演奏无量微妙法音,令人身心快乐,吹来花雨遍满佛土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清风也是具足了万德,微风徐徐吹动,吹到身上,感觉不冷不热刚刚好,而且这温凉适宜的风非常的柔软,微风吹过不快不慢非常舒服
微风吹过宝网以及众宝树,演奏出无量微妙的法音,广泛的流传万种温文尔雅的德香(谓德之馨如香也)
其中有听闻到的众生,那么世间种种烦恼习气自然就不会生出来
微风触到身体,身心都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就如比丘证得灭尽三昧那样身心清净安详快乐(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
【词解】
【德风】
(术语)极乐之清风具万德者。无量寿经上曰:“自然德风起微动,其余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温凉】
1.冷和暖。多指气候。 2.寒暖。借指生活情况。
© 汉典
【流布】 广泛流传;传布——摘自汉典
【温雅】 温和文雅——摘自汉典
【德香】
(术语)谓德之馨如香也。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无量寿经下曰:“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垢习】
谓烦恼之习气。垢即烦恼之秽,习即习性、习气。佛说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二上):“尘劳垢习,自然不起。”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灭尽三昧】
(术语)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参见:灭尽定)。无量寿经下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陷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学习解说】
还有微风吹过,将空中的那些宝花遍满整个佛土
并且这些花瓣会随着不同的颜色自动的区分开来,一个种类挨着一个种类,一点也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这些花柔软光华温馨,香气芬芳浓烈,双脚踩在它们上面自然的陷下去四寸左右,等抬起脚又恢复到原貌
这样用饭完毕后后地面自动裂开,那些花瓣自然消失,地面上又打扫的干干净净不会遗漏一片花朵
而且随着时节的变化,微风会吹来不同的花落在地面上,这样不断的往复循环,一天中需要反复这样更新六次
【词解】
【光泽】光彩;光华——摘自汉典
【足履 】鞋子。© 汉典
【举足】1.提脚;跨步。 2.喻轻易。 3.犹举动。© 汉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7 20:3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7 20:43 编辑
二十四、花光中映现诸佛身,普为十方众生演说佛法,令众生安立于佛正道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叶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学习解说】
另外,这些众多珍宝自然合成的莲华周满世界,每一朵宝莲华都有百千亿个叶子
这些叶子光明无量,有许多种不同的颜色,青色的花发出青色的光,白色的花发出白色的光
黄色的花发出黄色的光,红色的花发出红色的光,紫色的花发出紫色的光,五彩缤纷,光耀绚烂,那光明超过了日月
每一朵宝花中都会释放出三十六百千亿光,每一缕光中就会幻化出三十六百千亿尊佛
佛身呈紫金色,容貌殊胜庄严,每一尊佛身又释放出百千光明,普遍的为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宣说微妙的甚深佛法
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是这样安住在自己的佛国净土,引导着无量众生走上学佛解脱的正道之上
【词解】
【焕烂 】
光耀灿烂;文彩斑斓。
© 汉典
【炜烨】
1.亦作"炜晔"。 2.美盛貌。 3.谓文辞明丽晓畅。
© 汉典
【明曜】指光明;明亮。© 汉典
(无量寿经卷上 完结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8 20:5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8 21:09 编辑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31楼—33楼用时共约3.5小时以上)
二十五、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中,并且不会退转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有众生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全部都能安住在正定聚之中(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量寿佛国根本没有什么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以及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
十方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如来都在共同称赞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力不可思议
凡是有众生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内心生起无比的信心和欢喜之心
甚至只要一念无量寿佛名号,以至诚心回向自己愿意往生无量寿佛国
那么就能往生无量寿佛国而安住在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果位
但是除了有一类人无法往生无量寿佛国,那就是犯下五逆重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诽谤正法这一类人
【词解】
【正定聚】
梵语 samyaktva-niyata-ra^s/i,巴利语 sammatta-niyata-ra^si。三聚之一。又作正性定聚、正定、等聚、善聚。或称直见际。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依俱舍论卷十载,见道以上之圣者断尽“见”等惑,获得毕竟不退之离系得,定于正性之涅槃择灭中,故称正定。又菩萨阶位在十信以上者,亦称正定。((参见:三聚)665)p19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聚】
(名数)以三聚该收一切众生也。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在二者中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也。此三聚之义通于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论十曰:“正邪不定聚圣造无间余。”预流向已上之圣者为正定聚,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间修七方便之行者为不定聚。大乘之三聚有多义,智度论八十四曰:“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说三聚,未判其位也。依起信论之所说,则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已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为实大乘之义。权大乘之相宗,则依智度论之说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无种性之人为邪定,不定种性之人为不定性,菩萨定性之人为正定。又依释摩诃衍论之一说,则十圣为正定聚,三贤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为邪定聚。是亦权大乘之意也。圭峰之起信笔削记三曰:“权教以无种性人为邪,以菩萨为正,以不定性人为不定。终教以一切异性为邪,三贤为正,十信为不定。”探玄记三曰:“若依地论,见道已上,方名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逆】
又作五逆罪。即五重罪。指罪大恶极,极逆于理者。有大乘五逆、小乘五逆之分。
(一)小乘五逆(单五逆)指:害母(梵 ma^tr!-gha^ta,又作杀母)、害父(梵 pitr!-gha^ta,又作杀父)、害阿罗汉(梵 arhad-gha^ta,又作杀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梵 tatha^gatasya^ntike dus!t!a-citta-rudhirotpa^dana,又作出佛身血)、破僧(梵 sam!gha-bheda,又作破和合僧、斗乱众僧)等五者。前二者为弃恩田,后三者则坏德田,故称五逆、五重罪。以其行为将成为堕无间地狱之因,故亦称五无间业(梵 pan~ca anantarya-karma^N!i),略称五无间或五不救罪。分别而言,前三者指故意杀害父、母、阿罗汉。破和合僧复分为二,离开原来所属之教团,而成立新教团,行布萨、羯磨等事,称破羯磨僧;若立异师异说,而另组教团,则称破法轮僧。此外,俱舍论卷十八载,五无间同类业(梵 pan~ca upa^nantari^ya^N!i),又作近五无间、五无间同分、近五逆、类似五逆。即与上述之五无间业同类之五种罪业,指:污母阿罗汉尼(梵 ma^tur arhantya^ du^s!aN!am)、杀住定地菩萨(梵 niyatabhu^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ma^raN!am)、杀有学圣者(梵 s/aiks!asya ma^raN!am)、夺僧合缘(梵 sam!gha^yadva^raharaN!am)及破窣堵波(梵 stu^pabhedanam)。
(二)大乘五逆(复五逆),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四举出五大根本重罪,即:(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2)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3)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4)犯小乘五逆罪之一。(5)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中,将小乘五逆中之杀父、杀母合为一项,再加上诽谤正法(佛法)一项,而成立三乘通说之五逆。
关于五逆罪之轻重,大乘义章卷七说杀父最轻,杀母次轻,杀阿罗汉罪复转重,出佛身血转转弥重,破和合僧最重。(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六、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顺正理论卷四十三、瑜伽论记卷三上、卷五、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八)p114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8 20: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8 21:07 编辑
二十六、介绍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三类众生
1,上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十方一切世界的诸天人民,有至心发愿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有上辈、中辈、下辈三类众生
上辈之人,舍弃家庭抛弃世间种种欲望而发心出家修行,并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名号,修习种种功德发愿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这一类众生在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佛国大众就会出现在他面前
随即无量寿佛就会接引他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在七宝莲花座中自然化生
安住在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果位中,智慧勇猛,神通力运用自在(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
所以,阿难!如果有众生想要在今世看到无量寿佛的,就应该发起无上菩提心,好好修行各种功德,并且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词解】
【三辈】
指无量寿经所说往生弥陀净土之上辈、中辈、下辈三类众生。(一)上辈,乃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之众生。(二)中辈,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绘燃灯散花烧香、愿生彼国之众生。(三)下辈,乃发菩提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愿生其国之众生。
此三辈与观无量寿经之九品,有同异之诸释。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以观经上品三人合为上辈,中品三人合为中辈,下品三人合为下辈。吉藏之无量寿经义疏,以观经上中品人为上辈,中上、中中品人为中辈,下下品人为下辈。元晓之游心安乐道以边地胎生别为一类,非九品所摄。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则以为边地胎生乃中下、下上二品人所摄,三辈九品无所谓宽狭,皆摄尽往生。元照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下,以无量寿经之三辈皆标明发菩提心,故通为观经上三品所摄,中三品与下三品因行不同,非在三辈之列。综言之,以三辈九品为同者有昙鸾、慧远、智顗、吉藏、法位、龙兴、憬兴七师,以三辈九品为异者有义寂、智圆、元照、戒度四师。今净土宗从昙鸾之说,但以开合有别而已。(无量寿经卷下、观无量寿经义疏(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吉藏))p681
FROM:【佛光大辞典】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向】
梵语 s/ama-eka-ayana-ma^rga。<一>乃专心之意,故有一向专念、一向专修之成语。意即一心念佛、修行。
<二>表全然、彻底之意。佛地经论卷一(大二六·二九二下):“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p33
FROM:【佛光大辞典】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慧】
(术语)梵语若那Jn^a%na,译曰智。般若Prajn^a%,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谛曰智,照真谛曰慧。通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自在】
梵语 i^s/vara(音译伊湿伐罗), vas/ita^,巴利语 issara。又作无碍、纵任。即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均无障碍。此为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具之功德,故佛亦称为自在人。菩萨所具之自在力,有下列不同种类:
(一)二种自在,据华严经疏卷六所载:(1)观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之圆融自在。(2)作用自在,谓菩萨既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体起用,自在现身说法,化导众生。
(二)四种自在,据辩中边论卷上、大乘庄严经论卷五载,指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具之自在力:(1)无分别自在,谓舍弃一切功用之行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分别之想而得自在。(2)刹土自在,又作净土自在。谓能自由生于各种国土而令诸国土清净。(3)智自在,谓至第九善慧地即得无碍智,于说法教化任运自在。(4)业自在,谓至第十法云地即无烦恼业缚,更无障碍。又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亦列有四种自在:(1)戒自在,谓由修行具足戒而诸戒具足,所愿皆成。(2)神通自在,谓具足眼通、耳通等五通而所欲无碍。(3)智自在,谓具足阴智、性智等五智而无滞自在。(4)慧自在,谓修得义无碍智、法无碍智等四无碍智,能通晓诸法,诠释经典之章句。
(三)五种自在,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遍净天授记品所载:(1)寿命自在,谓菩萨虽已成就法身之慧命,了无生、死、夭、寿,然为度脱有情,遂以诸方便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而无有挂碍。(2)生自在,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而去、住无碍。(3)业自在,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作之利他行业皆胜任无碍。(4)觉观自在,觉,即粗心;观,即细心。菩萨化导有情,虽有思惟,然远离散乱,随愿度脱而平等无碍。
(四)八种自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所载,如来法身具足八自在,即:(1)能示现一身为多身,(2)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3)大身轻举远到,(4)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5)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6)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7)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8)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五)十种自在,据旧华严经卷二十六“十地品”载:(1)命自在(梵 a^yur-vas/ita^),又作寿命自在、寿自在。谓菩萨于长劫中住持寿命,化益众生无穷。(2)心自在(梵 ceto-vas/ita^),谓出生阿僧祇三昧而入于深智。(3)财自在(梵 paris!ka^ra-vas/ita^),又作资具自在、众聚自在、庄严自在、物自在。谓菩萨以大庄严来庄严一切国土。(4)业自在(梵 karma-vas/ita^),谓菩萨于诸业得大自在,而随时受报。(5)生自在(梵 upapatti-vas/ita^),又作受生自在。谓菩萨自在受生于一切国土。(6)愿自在(梵 praN!idha^na-vas/ita^),谓菩萨随所愿于随时随处成就菩提。(7)信解自在(梵 adhimukti-vas/ita^),又作解脱自在、信自在、胜解自在。谓菩萨于一切世界能见诸佛充满。(8)如意自在(梵 r!ddhi-vas/ita^),又作神力自在、神变自在。谓菩萨能示现一切大神变。(9)智自在(梵 jn~a^na-vas/ita^),谓菩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之十力无所畏。(10)法自在(梵 dharma-vas/ita^),谓菩萨示现无量无边之法门。
行六波罗蜜可成就十种自在,即行法施、无畏施、财施,可顺次成满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持戒行能成满业自在、生自在;精进行能成满愿自在;忍辱、安受、通达等三忍行能成满信解自在;静虑行能成满如意自在;般若行能成满智自在、法自在。
十自在于诸经典中,其名称与顺序略异。如旧华严经卷三十九离世间品,列举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等十种自在,各自在中又分十种自在,遂成百种自在。(新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三、法集经卷三、宝雨经卷四、梁译摄大乘论卷下、显扬圣教论卷八、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华严经疏卷四十七)p2518
FROM:【佛光大辞典】
2,中辈往生无量寿佛国众生
★【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中辈之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有至心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的
虽然因为因缘不具足不能出家大修功德,但是也应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名号,多少也能修习一些善行,并且严格奉持斋戒,建立塔寺,供养佛像,供养真正修道的出家师父
悬挂缯盖点燃油灯,在佛前焚清净之香和供养香花,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自己能够往生无量寿佛国
那么当这人临终之时,无量寿佛就会示现幻化之身,光明相好,就像是无量寿佛的真身一样
带领佛国大众出现在他面前,随即就会接引他随着化佛往生无量寿佛国,安住在不退转果位,他的功德智慧仅次于上辈往生者
【词解】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斋戒】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奉持】
1.保持﹐保住。 2.犹奉行。 3.犹主持﹐料理。
© 汉典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 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上文所述即为斋戒之广义含义,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
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揵连经、起世因本经卷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五分律卷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卷三十七)p6546
FROM:【佛光大辞典】
【塔像】
(术语)塔与佛像。无量寿经下曰:“起立塔像,饭食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缯盖】
缯,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参见:天盖)1366、“盖”5910)p6588
FROM:【佛光大辞典】
【烧香】
梵语 dhu^pana,巴利语同。谓于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又称拈香、捻香、焚香、炷香。初于印度,以气候酷热,时人皆涂香去除身上之垢臭。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天寒时多行烧香,涂香则通于寒时、热时。其后,以烧香用于迎请、供养佛菩萨之行事中。
诸经中多有烧香供养之记载。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载,为如来起大堂舍,整治处所,并洒扫、烧香。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功德品载,受持、读诵,或解说、书写法华经者,当受种种供养,如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十种供养)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行者当悬缯、燃灯,及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又据宋元明三本之贤愚经卷六富那奇缘品载,富那奇与兄办足供养,持香炉共登高楼,遥向祇洹精舍烧香,祈愿归命佛及圣僧,唯愿佛明日临顾该国,开悟愚盲之众生。香烟即如其意,乘虚空往至世尊之顶,相结聚合成一烟盖。据大日经卷八载,烧香,乃遍至法界之义,如天之树王开敷时,香气随逆风、顺风而自然遍布。
于密教中,胎藏界三部所烧之香有别。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载,佛部燃烧沉水香,金刚部燃烧白檀香,莲华部燃烧郁金香。或混合三种香通用于三部,或以一种香通于三部。
诸香中,室唎吠瑟吒迦树汁香,通用于三部,亦以之献与诸天,安悉香献与药叉,薰陆香献与诸天天女,娑折啰娑香献与地居天,娑落翅香献与女使者,乾陀啰娑香献与男使者等。又龙脑、乾陀啰娑、娑折啰娑、薰陆、安悉、娑落翅、室唎吠瑟吒迦等香,称为七胶香,为最胜上者,和合而烧之,可通用于九种(三部之息灾、增益、降伏等三种法)。
另据蕤呬耶经卷中请供养品所载,于一般供养法中,应以白檀香混合沉水香供养佛部,以尸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吒迦)等诸树汁香供养莲华部,而以黑沉水、安悉香供养金刚部。
又以白檀香、沉水香、龙脑香、苏合香、薰陆香、尸利稗瑟多迦树汁香、萨阇罗沙香、安悉香、娑罗枳香、乌尸罗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甘松香、阏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钵地夜香等,与砂糖混合,称为普通和合,可随意取用,以供养诸尊。
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上分别烧香品载,因所修之法不同,而于烧香之种类亦有差异,如修扇底迦法(息灾法)应焚捣丸香,修阿毗遮噜迦法(降伏法)应焚尘末香,修补瑟征迦法(增益法)应焚作丸香。据不空三藏之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载,于息灾法应焚沉水香,于增益法应焚白檀香,于降伏法应焚安悉香,于敬爱法应焚苏合香。另于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及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法等亦有上记之说法。
此外,密教又以烧香与阏伽、涂香、花鬘、灯明、饮食等合为六种供养。于禅林中,称烧香为拈香,或炷香。在法会中持香盒者,称为烧香侍者。关于烧香之作法,禅苑清规卷五堂头煎点条中有详明之记述。(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大日经卷二具缘品、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上、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三行香咒愿法、敕修百丈清规卷四西序头首条、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大宋僧史略卷中、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参见:上香)718、“拈香”3265)p6263
FROM:【佛光大辞典】
【化现】
指化现形像。即佛、菩萨为救度众生,变化成种种形像,示现于此一世间。((参见:权化)6891)p1327
FROM:【佛光大辞典】
3,下辈往生无量寿佛国者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学习解说】
佛接着对阿难说:下辈之人,就是十方世界的众生,有至心想要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
假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去做各种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一心专念乃至十念,称念无量寿佛名号,并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如果听闻到这个净土念佛甚深法门能够心生欢喜快乐并且充满信心,不会生起疑惑
这样乃至一念称念无量寿佛名号,以至诚心发愿往生无量寿佛国
这些人在其临命终时就能梦见无量寿佛,这样也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他们的功德智慧仅次于中辈往生者
【词解】
【无上菩提】
(术语)菩提有三等,声闻缘觉佛是也,此中佛所得之菩提,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宝积经二十八曰:“于无上菩提,坚固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8 21:06
二十七、十方世界无量诸佛都称赞无量寿佛威神无际,十方世界诸菩萨众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之力是没有穷尽的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对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力不称赞的
在东方有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世界,那里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全部都来到无量寿佛国土来恭敬供养礼拜无量寿佛,
以及恭敬供养此佛国净土中的诸菩萨众和声闻大众
他们在此无量寿佛国听闻受持经法,并把这些经法教化给十方一切众生;
在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佛国世界中的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如东方世界的诸菩萨众那样去做的
【词解】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道化】
(术语)以道法而教化他也。无量寿经下曰:“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维】
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19 21:3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19 21:4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二十八、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叹无量寿佛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东方诸佛国, 其数如恒沙,
彼土诸菩萨, 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彼土菩萨众, 往觐无量觉,
一切诸菩萨, 各赍天妙华,
宝香无价衣,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尔后,世尊以偈诵的方式赞叹无量寿佛:
在东方有无量无数的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世界
那些佛国世界的诸菩萨众都往无量寿佛国拜见供养无量寿佛
在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的佛国世界也如东方世界的诸佛国一样
那里无量无数的菩萨众也都去无量寿佛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一切诸菩萨,都各自带着最美妙艳丽的天花
以及各种珍贵的宝香和无价的宝衣,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见。朝~。——摘自汉典
【无量觉】
(术语)无量寿佛之略号。无量寿经下曰:“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价】
1.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
© 汉典
★ 【咸然奏天乐,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供养无量觉。】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众奏响了美妙动听的天乐,那优美的乐声和谐雅正
来歌颂赞叹无量寿佛的无量功德,赞叹无量寿佛是最尊贵至极的,菩萨众们都恭敬供养无量寿佛
【词解】
【畅发】蓬勃生长。© 汉典
【和雅】
1.温和文雅。 2.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 3.指诗词的风格和平雅正。© 汉典
【最胜尊】
指诸尊中之至极者。为对佛之尊称。佛成就一切智,断尽一切烦恼,于人、天等一切众生中为最胜,故称最胜尊。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p5045
FROM:【佛光大辞典】
★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具足功德藏, 妙智无等伦。】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已经通晓种种神通智慧,自在的畅游在甚深的佛法中
无量寿佛已经具足了所有的功德,世尊具足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在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
【词解】
【究达】
1.通晓。 2.阐明;阐发。
© 汉典
【功德藏】
积聚贮存诸善功德之宝藏。即佛之美称。佛成就所有功德,故喻为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大八·八四二下):“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于日本净土真宗专指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之名号。又相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之念佛称为“福智藏”,第十九愿之定散诸行称为“福德藏”,而第二十愿之念佛特别称为“功德藏”。(大乘起信论、教行信证化身土卷(亲鸾))p1569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智】
(术语)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无量寿经上曰:“妙智无等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等】
梵语 asama。音译为阿娑磨、阿娑摩。为佛之尊称。诸佛如来之智慧,于一切法中无可譬类,亦无法超过,称为无等。又指众生、声闻、菩萨等无法与诸佛齐等,故称为无等。(大智度论卷二、十地经论卷二、大日经疏卷三)p5116
FROM:【佛光大辞典】
★ 【慧日照世间, 消除生死云,
恭敬绕三匝, 稽首无上尊。】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智慧就像太阳照耀着世间众生,消除众生生死轮回中惑、业、苦三道,扫除解脱轮回中的种种障碍
恭敬的向右绕佛三周,恭敬礼拜至高无上的佛世尊
【词解】
【生死云】
以云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业、苦等三道为生死流转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犹如云能覆盖虚空之日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p2061
FROM:【佛光大辞典】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 【见彼严净土, 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 愿我国亦然。】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中看到无量寿佛国如此的清净庄严、微妙殊胜又不可思议
也因此都发起无量心,都发愿自己将来建造的佛国净土也都能像无量寿佛国那样清净庄严、微妙殊胜
★ 【应时无量尊, 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 遍照十方国。】
【学习解说】
这时无量寿佛听到诸菩萨众的发心后,脸上展露出慈悲的欣慰的微笑
从口中放出无量的光明,这无量光明遍照十方一切诸国
【词解】
【动容】 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汉典
★ 【回光围绕身, 三匝从顶入,
一切天、人众, 踊跃皆欢喜。】
【学习解说】
不久,从无量寿佛口中放出的光又回到了佛身边,绕佛三周后从佛的头顶上进入
一切的人、天人们,看到这种殊胜的景象内心都非常的欢喜踊跃
【词解】
【回光】1.回旋晃动的光。——摘自汉典
★ 【大士观世音, 整服稽首问,
白佛:‘何缘笑? 唯然愿说意。’】
【学习解说】
在会场中的观世音菩萨为了利益在场的众生,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恭敬的礼拜无量寿佛后问:
世尊,刚才有什么样的因缘使得世尊面露微笑呢?恳请世尊能为我们这些人说一下微笑背后的缘由
★ 【梵声犹雷震, 八音畅妙响:
‘当授菩萨记, 今说仁谛听。】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的梵音声响彻十方法界,犹如雷声震天动地
如来发出的八种清净妙音(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在十方世界的众生中不断的回响
我今天要在这里为往生到我佛国的诸菩萨众做成佛授记,希望你们都好好的谛听
【词解】
【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以上乃就佛音之德而言。
另如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八,举出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等八种,此系就佛音之体而言,同经卷七所列见苦、向苦、见习、向习、见尽、向尽、见道、向道等八音,乃就佛音之用而言。(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梵摩渝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下)p292
FROM:【佛光大辞典】
★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决当作佛;】
【学习解说】
从十方一切世界往生到我佛国的诸菩萨大士,我全部都知晓你们心中所发的大愿
你们都立志要求取庄严自己的佛国净土,我就授记你们在将来必定成佛
【词解】
【正士】
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上):“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参见:菩萨)5209)p1985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想要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就必须觉悟了知证悟佛道的真理
要知道世间一切就犹如梦一样虚幻不实,只有潜心修行,满足自己曾经所发下的种种大愿
那么就必定能够成就自己的佛国刹土
【词解】
【觉了】
觉悟了知事理,指证悟佛道之真理。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中略)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正法华经卷九、佛所行赞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楞严经卷一)p6793
FROM:【佛光大辞典】
【梦幻】
梦,为睡眠中之妄想;幻,为幻术师之化作。二者皆为虚假不实之事。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之说,于睡眠时,心与心所法于所缘而转,而于睡醒之后,随所记忆而能对他人转述睡时所见者,称之为梦。另据佛说大方等顶王经载,一切诸法犹如幻化,幻化本空,悉无所有,然迷惑之凡夫妄执有“我、我所”及一切万法,故沉沦于五趣之中,轮转不已。佛典中,常以“梦”与“幻”比喻一切法之非实有,如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于一切法如梦幻之说,入楞伽经卷四中有所说明(大一六·五三六上):“诸凡夫痴心执著,堕于邪见,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虚妄见故。(中略)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如幻如梦,无有实体。”(修行道地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七、入楞伽经卷三、金光明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六、卷九十五、百字论)((参见:梦)5774、“梦经”5778)p5776
FROM:【佛光大辞典】
【刹】
<一>梵语 ks!etra 之略译。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二>梵语 laks!ata^ 之略译。全称剌瑟胝。 意谓标志、记号。指旗杆或塔之心柱。一般称寺院谓寺刹、梵刹、金刹或名刹等,盖佛堂前自古有建幡竿(即刹)之风,故得此名。僧人对语时,称对方之寺为宝刹。p3731
FROM:【佛光大辞典】
★ 【知法如电影,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受决当作佛;】
【学习解说】
了知佛经中的种种深义,了知世间一切如闪电如泡影不真实,不为假相所迷惑,用真诚心在世间践行菩萨道自利利他
具足了种种成佛功德的根本后,就一定能得到佛的授记而成佛
【词解】
【知法】
(术语)在显教谓能知诸经之深义者曰知法,在密教谓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经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受决】
(术语)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通达诸法门,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学习解说】
通晓佛经中佛教导的种种法门,远离了迷惑执着邪见,知晓一切世出世间法都是空无自性、无我我所,一切皆由因缘而生
所以一门心思念佛修行,行菩萨道累积功德,求取像无量寿佛国那样庄严的佛国净土,那么就一定能成就心中所想的国土
【词解】
【通达】
(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无我】
(术语)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空与无我,异名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诸佛告菩萨: ‘令觐安养佛,
闻法乐受行, 疾得清净处。】
【学习解说】
十方世界的诸佛告诉菩萨众:你们应该礼拜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
在那里听闻佛法后很欢喜的接受并且按照教导也去行菩萨道度化众生,这样就能很快速的证得清净心
【词解】
【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见。朝~。——摘自汉典
【安养】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如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等诸称,皆为其例。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正法华经卷九(大九·一二六下):“生安养国,见无量寿佛。”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一一·八九五下):“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此外,“安养”一称又为“安乐”之异译,二者同为极乐世界之异名。依此,安养国之教主,即为阿弥陀佛,称为安养教主。(无量寿经卷下、维摩诘经卷下)((参见:极乐世界)5481)p2408
FROM:【佛光大辞典】
★ 【至彼严净土, 便速得神通,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学习解说】
而且来到无量寿佛庄严的佛国净土,就能快速的获得神通力
那么就一定能得到无量寿佛的授记而成正等觉成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0 20:4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0 20:43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学习解说】
因为无量寿佛在因地时发下的大愿力的功德,一切众生只要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发愿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那么都能满愿而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凡是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众生,所修的功德善根就会愈增愈进,累世都不会再退转
【词解】
【本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略作愿力。又作宿愿力、大愿业力。即诸佛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愿之力用,于果位而得发显成就。依天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又据唐代善导大师之观无量寿经疏卷一所说,一切善恶之凡夫,无不凭借阿弥陀佛之大愿力为增上缘,而得往生净土。
或将本愿与力分开为二,谓本愿指因位之誓愿,力指果上之神力。如昙鸾于往生论注解释“观佛本愿力”一文中所说(大四○·八四○上):“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观无量寿经、俱舍论卷九)((参见:本愿)1976)p1977
FROM:【佛光大辞典】
【自致】
1.竭尽自己的心力。 2.凭主观努力而得。 3.谓将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4.自己表达。 5.犹自给;亲自料理﹑备办。 6.谓自丧其身。 7.自至其处。
© 汉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菩萨兴志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名显达十方。】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众也都发起大誓愿,希望自己将来的净土也能够像无量寿佛国那样清净庄严
这些菩萨众都普遍的发起救渡一切众生,帮助众生出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他们的名号也被十方一切世界的众生所传颂
【词解】
【显达】显赫闻达。指位尊而有声望——摘自汉典
★ 【奉事亿如来,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学习解说】
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大众他们广修供养,每天都侍奉十方亿万诸佛以培植自己的福德
他们运用神通力在一刹那间就可以飞到十方一切诸佛各国
以欢喜之心恭敬供养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之后,就又飞还到了无量寿佛国
【词解】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安养】
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如安养国、安养净土、安养世界等诸称,皆为其例。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正法华经卷九(大九·一二六下):“生安养国,见无量寿佛。”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一一·八九五下):“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此外,“安养”一称又为“安乐”之异译,二者同为极乐世界之异名。依此,安养国之教主,即为阿弥陀佛,称为安养教主。(无量寿经卷下、维摩诘经卷下)((参见:极乐世界)5481)p2408
FROM:【佛光大辞典】
★ 【若人无善本, 不得闻此经;
清净有戒者, 乃获闻正法。】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在过去世中没有行善利益人的这种善根,那么此人是无法听闻到这部佛经的
只有那些平时能够清净持戒真心实修的人,才能听闻到这个殊胜的能够离苦得乐并且能够成佛的净土法门
【词解】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法】
<一>梵语 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s/ukla-dharma)、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参见:正像末)2002)p1992
FROM:【佛光大辞典】
★ 【曾更见世尊, 则能信此事,
谦敬闻奉行, 踊跃大欢喜。】
【学习解说】
曾经在过去世见过亲近过诸佛如来的人,就能完全的相信这个净土念佛法门
并且在听闻后会生起欢喜踊跃之心,恭敬谦卑的听闻佛的教导而且欢喜的依教奉行
★ 【憍慢弊懈怠, 难以信此法;
宿世见诸佛, 乐听如是教。】
【学习解说】
还有那些傲慢自大之人因为自身的烦恼业障,身心懈怠,很难相信这个净土念佛法门
只有那些过去世亲近过诸佛的众生,听闻到这个念佛法门就会生起净信而且按照佛的教导去依法修习
【词解】
【憍慢】
梵语 adhi-ma^na,巴利语同。指自高傲物之心态。俱舍宗以憍为小烦恼地法之一,慢为不定地法之一、十随眠之一。唯识宗则以憍为随烦恼之一,慢为根本烦恼之一。二者之别,在憍以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称量自、他德类之差别,心自举恃,凌懱于他,即对他人心起高慢。若憍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断习气,摧憍慢山,拔生死树。”又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日本净土真宗即根据无量寿经,而确认憍慢众生难信弥陀之本愿。(法华经安乐行品、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五)p6064
FROM:【佛光大辞典】
【懈怠】
梵语 kausi^dya,巴利语 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成唯识论卷六(大三一·三四中):“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据菩萨本行经卷上载,懈怠为众行之累,居家而懈怠者,则衣食匮乏,产业不举;出家而懈怠者,则不能出离生死。俱舍宗视懈怠为遍通于一切污心(不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所起心所(即大烦恼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此为二十随烦恼之一。二宗俱以懈怠有其别体,为勤(即精进)所对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俱舍论光记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六下、释氏要览卷中)p6221
FROM:【佛光大辞典】
【宿世】
梵语 pu^rva,巴利语 pubba。宿即久、旧、古之意。宿世即前生、前世、过去世之意。宿世之生存状态,称为宿命;宿世所有之习惯,称为宿习;宿世所结之因缘,称为宿因、宿缘。宿世所造之业,称为宿业、宿行。就业之善恶,于宿世行善业,称为宿善;而于宿世专造恶业,不造善业者,称为无宿善。依宿世业因而感之果报,称为宿报。宿世心所执著不离之善恶性贺,称为宿执。宿昔之意愿、宿昔之怨意,称为宿意。(法华经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无量寿经卷下、兴起行经卷下食马麦宿缘经、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续高僧传卷十七智顗传)p4509
FROM:【佛光大辞典】
★ 【声闻或菩萨, 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 欲行开导人。】
【学习解说】
那些小乘的声闻众、缘觉众,还有菩萨众们,他们都不能究竟了知佛的圣心
这就如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人,因为完全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他们就想要为迷路的众生开路,这是不可能的
【词解】
【圣心】
(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
梵语 s/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p6497
FROM:【佛光大辞典】
【缘觉】
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钵剌医迦佛陀、毕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独觉之种类,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师地诸论,有部行独觉、麟角喻独觉二种。依俱舍论卷十二载,部行独觉指声闻时已证不还果,而欲达阿罗汉果时,离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独觉指独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积足善根功德之觉者。关于部行独觉,有一说认为原即指须陀洹等之声闻;另一说则谓彼等先为异生,曾修声闻之顺决择分,后自证道,由是而得独胜之名,此系基于本事经中苦行外仙效仿猕猴之威仪而独证之说,即阐明部行独觉乃异生凡夫之意。此中,部行独觉之得名,系由其在声闻修行之际,多居僧团中生活;麟角喻独觉则系独自于山间、林下修行,不结伴侣,故以麟角为喻。
另依大智度论卷十八之意,辟支佛有二类:(一)独觉辟支佛,亦有二种:(1)小辟支迦佛,本是“学人”(即指“有学”,系相对于“无学”而言),在受生七次须陀洹之后来生于人间,而于无佛之世自证成道。(2)大辟支迦佛,即于百劫中增长福慧,而得三十一相、三十相、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之圣者。盖前者即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得果声闻,后者相当于麟角喻独觉。(二)因缘觉辟支佛,系由先世福德愿行之果报,而不必从他人闻法即能自出智慧,藉飞花落叶等之小因缘而觉悟,相当于部行独觉中之异生凡夫。
又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明揭三种独觉之道,其第一种即相当于今所说之大辟支迦佛,第二种相当于因缘觉,第三种相当于小辟支迦佛。四教义卷三引用大智度论之文,谓犹如独觉有大小二种,因缘觉亦有大小二种,其说恐非允当。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四亦举出缘觉有三种之别:(一)缘觉之缘觉,此与“因果俱”相同。(二)声闻之缘觉,其中“因”系指声闻,“果”成缘觉。(三)菩萨之缘觉,其中“因”系指菩萨,“果”成缘觉。
大乘义章卷十七对声闻、缘觉有四句分别:(一)是声闻而非缘觉,即声闻人。(二)是缘觉而非声闻,即麟角喻人。(三)是声闻亦是缘觉,即为部行。(四)是缘觉亦是声闻,即因缘觉。又声闻、缘觉相较,则有五同六异之说,五同即:(一)见理同,同见生空之理。(二)断障同,同断四住之烦恼。(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四)得果同,同得尽智、无生智果。(五)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涅槃。六异指:(一)根异,声闻为钝根,缘觉为利根。(二)所依异,声闻依师,缘觉不依师。(三)藉缘异,声闻藉教法为缘而得悟道,缘觉藉事相之现缘而悟道。(四)所观异,声闻观察四真谛法,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五)向果异,声闻人中四向四果,缘觉人中一向一果。(六)通用异,声闻之人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之人三千国土为通境界。
缘觉若与菩萨相较,则有一同十异,一同即入于圣位而永不退转,十异即:(一)因异,缘觉之宿善狭小,菩萨广大。(二)根异,缘觉为钝根,菩萨为利根。(三)心异,缘觉畏苦,菩萨不畏。(四)所解异,缘觉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萨观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异,缘觉修自利行,菩萨修自他二利行。(六)断障异,缘觉断烦恼障,菩萨能断烦恼、所知二障。(七)得果异,缘觉得小涅槃,菩萨得大涅槃。(八)起化异,缘觉仅现神通而不说法,菩萨能现神通,亦能宣说。(九)通用异,缘觉同于声闻仅一心一作,不能众心众作,而诸佛菩萨能于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体义异,缘觉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无常、苦、无我、不净,菩萨之涅槃则常、乐、我、净。以上之比较系大乘家之说,小乘家则认为不论声闻、缘觉、菩萨等,最后均归于“灰身灭智”之状态。
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即缘觉之舍悲障。若自声闻而言,则缘觉为利根;若自菩萨而言,则缘觉为钝根。故旧华严经卷六等,相对于声闻之称为小乘,菩萨之称为大乘,遂将缘觉称为中乘;另于大品十地之中,称缘觉为“支佛地”,置之于“已辨地”之上,“菩萨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类。(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贤愚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缘论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一、瑜伽论略纂卷九、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6132
FROM:【佛光大辞典】
【菩萨】
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 bodhi-sattva,巴利语 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 maha^-sattva,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梵 dhi^mat,有慧者)、最上照明(梵 uttama-dyuti,上成就)、最胜真子(梵 jina-putra,最胜之子、降伏子)、最胜任持(梵 jina^dha^ra,最胜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梵 vijetr!,最胜所使、能降伏)、最胜萌芽(梵 jina^n%kura,最胜芽)、勇健(梵 vikra^nta,猛健、勇猛)、最圣(梵 parama^s/carya,上轨范师、上圣)、商主(梵 sa^rthava^ha,导师)、大称(梵 maha^-yas/as,具大名称、大名称)、怜愍(梵 kr!pa^lu,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 maha^-puN!ya,大福德)、自在(梵 i^s/vara,富自在、自在行)、法师(梵 dha^rmika,大法师、正说者)等。又以菩萨乃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之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梵 gotra-stha)、入(梵 avati^rN!a)、未净(梵 a-s/uddha^s/aya)、净(梵 s/uddha^s/aya)、未熟(梵 a-paripakva)、熟(梵 paripakva)、未定(梵 a-niyati-patita)、定(梵 niyati-patita)、一生(梵 eka-ja^ti-pratibaddha)、最后身(梵 carama-bhavika)。其中,未得净心,称为种性;发心修学,称为入;已入而未达净心地,称为未净;入净心地,称为净;净者未入毕竟地,称为未熟;入毕竟地,称为熟;熟者未入定地,称为未定;已入定地,则称为定;又熟有二种:(一)一生,乃次第得无上菩提。(二)最后身,乃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复分在家与出家、鞞跋致(退转)与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断烦恼者)与法身(断烦恼、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大力与新发心、顿悟与渐悟、智增与悲增等。智增悲增之说系据法相宗所说,有关“八地”以前菩萨之分类,直往之菩萨(顿悟之菩萨)尽伏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成为智增上菩萨;至第七地之满心伏尽后,受分段身,成为悲增上菩萨或大悲菩萨。对回心之菩萨(渐悟之菩萨)而言,从“不还”与“阿罗汉”回心者,由于断欲界之烦恼,故为智增;从“预流”与“一来”回心者,则为智增或悲增。其他,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萨。同时,十信位之菩萨称为新发意之菩萨、住前信相之菩萨与假名之菩萨等。
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有关菩萨之一切法则仪式,称为菩萨之法式。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其经典称菩萨藏。梵网经等即述菩萨应持之菩萨戒。诸经典常举之菩萨名,有弥勒、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炖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放光般若经卷五、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旧华严经离世间品、新华严经普贤行品、菩萨地持经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渐备一切智德经、大宝积经卷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梵网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六、大智度论卷四、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七十一、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大日经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十七、劝发菩提心集卷下、大宋僧史略卷下)((参见:三乘)593、“菩萨阶位”5221)p5209
FROM:【佛光大辞典】
★ 【如来智慧海, 深广无崖底,
二乘非所测, 唯佛独明了。】
【学习解说】
如来的智慧就如那大海一样浩瀚深广而没有边际
这不是那些声闻乘缘觉乘的众生所能臆测到的,如来的智慧只有佛自己才知道明了
【词解】
【智慧海】
(譬喻)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无量寿经下曰:“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明了】清楚地懂得——摘自汉典
★ 【假使一切人, 具足皆得道,
净慧如本空, 亿劫思佛智,
穷力极讲说, 尽寿犹不知。】
【学习解说】
假如十方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全部都具足了断惑证理之智慧
他们清净的智慧明了一切万物的本性皆是空性,即诸法性空
这些已断惑显发智慧的得道者,他们在亿万劫中不断的思惟佛的智慧
穷尽自己的智慧力极尽的宣讲演说,一直到生命终结也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佛的智慧
【词解】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得道】
(术语)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修行得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空】
谓诸法本来性空;即一切万物之本性皆空。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净慧如(知)本空,亿劫思佛智。”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慧无边际, 如是致清净,
寿命甚难得, 佛世亦难值。
人有信慧难, 若闻精进求,
闻法能不忘, 见敬得大庆,
则我善亲友, 是故当发意。】
【学习解说】
佛的智慧就如同大海一样浩瀚深广,无边无际,佛的智慧早已经达到了清净无染的境界
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因为过去世业力的牵绊,想要获得人身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
更何况能够在今世遇到佛在这一劫中驻世,那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让众生生起信心的智慧那也是非常的困难,如果有众生听闻到净土念佛法门从而能够按照佛的教导生起勇猛之心而精进修行
听闻到佛法能够牢记在心时时忆念不记,这一定能够得到很大很大的值得庆贺的大利益了
那这人就是我的亲朋好友,所以一心修诸善功德的亲友众生,应当发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
【信慧】
<一>指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信根与慧根。信可以破邪见,慧可以断无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
<二>指信心之智慧。p3722
FROM:【佛光大辞典】
【值佛难】
谓值遇佛陀出世、听闻教法甚难。诸经论谓佛之出世,数十亿岁乃有一次。即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有弥勒佛出世。如此佛佛之出世,颇为稀有。纵令佛出世时受生此界,仍有八难处不得见闻佛法。据大智度论卷九载,舍卫城九亿民众,有三亿全然不知佛法。缺因缘时,虽值佛之出世,亦不能蒙其利益。故诸经论中叙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之处颇多。阿含经中述说八难最为详细,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略说六难。其他如法华经卷一、大宝积经卷九十六、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无量寿经卷下、南本涅槃经卷二皆有得人身难、值佛世难、听闻佛法亦难之文。((参见:盲龟浮木)3457)p4022
FROM:【佛光大辞典】
★ 【设满世界火, 必过要闻法,
会当成佛道, 广济生死流。”】
【学习解说】
假设十方一切世界都充斥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想要从火海中冲出去,必定要听闻正信佛法
这样才能在将来成就无上佛道,广泛的救济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众生出离苦海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1 21:2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1 21:40 编辑
(接续楼上 36楼—37楼用时共约4小时)
二十九、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都能获得一生补处果位,其中以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最为大众所尊重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全部都能获得究竟一生补处菩萨的果位
除非有菩萨为了救度众生发下大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潜心修行,修行成就后再乘愿再来,到世间弘扬宣讲佛法
普遍的救度一切众生都出离六道之苦,以此功德来庄严自己将来的佛国净土
阿难!在无量寿佛国中所有的声闻乘众生身上的光明能照八尺远,而从菩萨身上发出的光明能照一百由旬之远
在无量寿佛国,有二位菩萨是最为大众所尊敬,他们的威德神通光明力可以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词解】
【一生补处】
梵语 eka-ja^ti-pratibaddha。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菩萨本业经十地品、大日经具缘真言品、弥勒上生经宗要)p3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寻 】
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寻访或寻觅一次。
© 汉典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
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阿僧祇无生法忍。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学习解说】
阿难问释迦牟尼佛:这二位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呀?
佛告诉阿难:这二位菩萨一位叫做观世音菩萨,一位叫做大势至菩萨
这二位菩萨在这个国土中修习菩萨行(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利益众生,等到命终就转生到无量寿佛国
阿难!凡是有众生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全部都具足三十二相貌(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见下面解释)
他们的智慧都圆满成就,能够深入种种甚深佛法,能够充分表达真实的甚深法义
他们对于神通的运用都能够自在无碍,并且他们的六根都聪明锐利
比较之下根器稍微迟钝一点的众生,他们能够成就二忍,即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
而根机锐利的众生,就能成就无量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一直到成佛前都不会再堕入到三恶道中,他们神通自在无碍,都能知晓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命运
除非有的菩萨因为自己的愿心发誓要投身到他方世界的五浊恶世中去度化众生,示现同那里的众生一样
就像投生到我们的这个娑婆世界一样
【词解】
【菩萨行】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畅】
充分表达。
© 汉典
【明利】
(术语)聪明锐利也。无量寿经下曰:“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钝根】
梵语 mr!dvindriya。指根机迟钝者。又作下根。系“利根”之对称。于佛道修证上,根机之利、钝,影响其进趣之迟速与证果之胜劣。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四载,此一类行人,从来性多迟钝故,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得悟道,随信起行,称为随信行。(法华经卷三、往生要集卷上)p529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忍】
菩萨所修之二种忍。<一>生忍与法忍。(一)生忍,又作众生忍。忍,即忍耐之意。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众生虽以种种恶害加之,菩萨皆能忍耐不起嗔恚;或受众生种种恭敬供养,心亦不起贡高染著,称为生忍。(二)法忍,又作无生法忍。忍,即安忍之意。无生法,本指不生不灭之法,今仅就不生而言,故称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称为法忍。(大智度论卷六)
<二>安受苦忍与观察法忍。(一)谓安受疾病、水火、刀杖等诸苦而不动心,称为安受苦忍。(二)谓观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称为观察法忍。(菩萨地持经卷五)
<三>世间忍与出世间忍。(一)谓初心菩萨缘众生之有取有相,依诸果报、福业等,所发起有漏、有相之安忍。以彼等遭遇世间种种苦乐违顺之事,而能安忍,故称世间忍。(二)乃大菩萨由于利他平等之大悲,所发起无漏无相之安忍。由此相契于无为寂灭之理,心无染著,任运无作而无诸行,安忍一切苦乐违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故称出世间忍。(大乘地藏十轮经卷九)((参见:忍)2889)p19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忍】
1、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的人,听到七宝树林的声音,便得三种之忍,即一、音响忍,就树林的声音而悟非有而有的真理;二、柔顺忍,心柔智顺,对实相的道理很信顺;三、无生法忍,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
2、指唯识论所说的三忍,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利根】
<一>梵语 tiks!a-indriya。利,速疾之义;根,为根机、根性、根器,有能生之义。指受教修道之素质,速疾而生妙解,称为利根。利根之人能敏锐理解佛法,并进而达到解脱。据大毗婆沙论载,利根者不信他言,但自披阅教典而得悟道,随法起行,称为随法行。(法华经方便品、大乘起信论)((参见:根)4131)
<二>利,锐利之义;根,指信、精进、念、定、慧五根,或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俱舍论卷二十三)p2809
FROM:【佛光大辞典】
【阿僧祇】
梵语 asam!khya 之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译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于印度六十种数目单位中,阿僧只为第五十二数。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载,有三种阿僧企耶,即:(一)劫阿僧企耶,以大劫为一,积至洛叉俱胝,辗转乃至过婆揭罗数。(二)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经无数生。(三)妙行阿僧企耶,于一一劫修无数妙行。由此三种阿僧企耶证无上觉。(新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智度论卷四)((参见:五十二数)1046)p366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1 21:3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1 21:38 编辑
三十、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以微妙动听的乐声歌颂赞叹诸佛的功德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缯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转以奉散诸佛、菩萨、声闻大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晃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国的菩萨凭借无量寿佛的威德神通力,在一顿饭的功夫就能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
随着菩萨们自己心中所想的供养,那美妙的花、珍贵的香、动听的伎乐、庄严的缯盖、幢幡
以及无量无数供养佛的用具自然幻化出来,根据菩萨们的意念出现在他们面前,那珍贵殊妙奇特的供具,不是世间所有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就把这些殊胜奇特的供具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声闻大众们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供养给诸佛的美妙的鲜花在虚空中幻化成华盖,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在空中闪耀,熠熠生辉
鲜花散发的香气普遍熏染着整个虚空,华盖覆盖虚空四周四百里,这样慢慢的成倍扩大,一直覆盖三千大千世界
随着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逐渐消失,诸菩萨众们脸上都呈现出欢欣愉悦的神情
在虚空中共同奏响美妙的天乐,以此微妙动听的乐声歌颂赞叹佛的种种功德
接着众菩萨们都 停下来听闻佛陀演讲甚深佛法并信受奉行,心里生起无量 欢喜
这些大菩萨们供养佛以后,在自己尚未饮食之前 ,忽然就飞升到虚空中又回到了无量寿佛国去饮食
【词解】
【光色】
光彩色泽。
© 汉典
【晃耀】
1.闪耀;辉映。
© 汉典
【佥然 】
1.和谐貌。 2.犹皆;都。
© 汉典
【轻举】
1.谓飞升,登仙。 2.隐遁;避世。 3.轻率行动。 4.轻率举荐。 5.轻轻飘动。 6.谓飞扬。
© 汉典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在为所有的声闻乘众生以及菩萨大众宣说佛法时,大众都会在七宝讲堂中集会
无量寿佛为大家广泛的宣说种种甚深佛法,阐明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法义
听闻到这些甚深微妙佛法的与会大众心中都万分欢喜,心中的疑惑都得到开解而证悟
此时七宝讲堂四周徐徐的吹来自然的清凉之风,清风吹在七宝树上,发出动听的五种音声
天空中飘下无量无数美妙的花随着徐徐的清风向四周飘散,像这样的供养连续不断从不停止
一切诸天的天人们都带来了天上百千种花香以及上万种音乐舞蹈来供养无量寿佛以及诸菩萨众、声闻乘众生
虚空中不断的飘散着香花,演奏着种种悦耳动听的音乐,前前后后来来往往的众生都会自然的互相避开而不会杂乱
此时此刻,与会的所有的菩萨众、声闻乘众们都感受到无比的光明快乐,这种快乐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词解】
【演畅】阐明,阐发。© 汉典
【赍】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摘自汉典
【伎乐】
1.音乐舞蹈。 2.指歌舞女艺人。
© 汉典
【熙】
光明。
兴起,兴盛。
和乐:~怡。~笑。
古同“禧”,福,吉祥。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
古同“嬉”,嬉戏。
——摘自汉典
【不可胜言】】指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出自 《史记·大宛列传》。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2 21:3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22 21:3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以上)
三十一、往生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们在世间的种种菩萨行
1,菩萨恒常为那些可以演说的众生宣说佛法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往生到无量寿佛国的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他们对那些可以演说的众生恒常宣扬佛法
他们都是按照佛的智慧教导而让众生听闻到佛法,在演说的过程中不会有违背佛的教导,所以也不会有任何过失
【词解】
【讲说】讲述解说。© 汉典
【随顺】
(术语)信他之教,从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养诸佛者,只是随顺佛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菩萨对世间万物无所贪染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在所在的国土中对于所有(用)的万物,都不起这是我的心思,对于这些万物没有起贪染执着的心思
对于众生之间的来来往往都不会被任何的情愫所牵绊,身心都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没有拘束
与人相处中不会有亲疏厚薄,没有别人也没有我的区分,更没有互相争胜,也没有与人争辩是非之心
【词解】
【无我】
梵语 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论卷中、唯识二十论)((参见: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染】
<一>染,染污、不净之意,指烦恼、执著之妄念,及所执之事物等。超越一切之烦恼、执著,而保持清净之心性,即称无染。
<二>(800~888)新罗禅僧。俗姓金。入唐,于终南山至相寺学华严,后从学于五台山佛光寺马祖门下之如满,又参学于山西麻谷山宝彻门下,宝彻传其心印。文圣王七年(845) 归返新罗,大振禅风。受宪安王、景文王等之钦重,住于圣住寺,为王师。后移尚州(庆尚北道)深妙寺。宪康王并诏赐“广宗禅师”之号。真圣女王元年示寂,世寿八十九,法腊六十五。门人多达二千之众。(朝鲜金石总览上、海东金石苑卷二、祖堂集卷十七)p5101
FROM:【佛光大辞典】
【染着】
1.亦作"染着"。 2.佛教语。谓爱欲之心浸染处物,执着不离。 3.谓滞泥。
© 汉典
【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摘自汉典
【自在】自由;无拘束——摘自汉典
【适莫 】
指用情的亲疏厚薄。
© 汉典
【竞】
◎ 比赛,互相争胜:~争。~赛。~技。~选。——摘自汉典
【讼】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摘自汉典
3,菩萨以柔软之心调伏众生,无有种种恶趣之心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众,对所有的众生都一视同仁,都生起大慈大悲、饶益众生之心,对于刚强难化众生总是用柔和之心耐心的去调伏,从来都不会对众生生起怨愤恼恨之心
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因为已经远离了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五盖,也就是远离了种种烦恼,身心清净,没有一丝的厌烦懈怠之心、永远保持着对一切众生的平等之心、胜心、深入甚深佛法的深心、安住在如如不动的三昧禅定心中、融入在爱法乐法喜法中,灭除一切烦恼远离堕入恶道之因
【词解】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饶益】
<一>予人法益之意。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
<二>富裕、丰足之意。为娑婆世界东南方之世界名称。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大一○·五九下):“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饶益。如来与彼,或名现光明。”p6884
FROM:【佛光大辞典】
【柔软】软和;不坚硬——摘自汉典
【忿恨】怨愤恼恨:忿恨不平。——摘自汉典
【盖】
<一>梵语 a^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合称五盖。((参见:五盖)1194)
<二>梵语 chattra,巴利语 chatta。乃遮日防雨之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用树皮、叶、竹、绢等所造之幡,名为幡盖。
印度位处热带,彼国人日间在屋外时,多以盖遮日。盖,依形状可分二种,一般多见柄附于内部中央者,亦有柄附于外面上部之悬盖,称天盖。后世作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释氏要览卷中、无缘慈悲集卷上)p5910
FROM:【佛光大辞典】
【等心】
意谓平等心。即对一切众生怨亲所持平等之心。
© 汉典
【恶趣】
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舍论卷八载,五趣之体为无覆无记,又五趣摄于有情数;即谓由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无记之果体,名之为趣,故说一切有部主张“趣”不通于善、染及器世界。
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趣称为三恶趣,又称三途、三恶道,为纯粹恶业趣往之处;其中,依嗔恚趣往地狱,依贪欲趣往饿鬼,依愚痴趣往畜生。相对于三恶趣,阿修罗、人、天等三趣称为三善趣,为行善业者所趣往之处。三恶趣若加阿修罗,即为四恶趣。三恶趣加人、天即为五恶趣,又称五恶道、五趣;其中阿修罗包括在饿鬼、畜生、天上三处,或为地狱所摄。五恶趣再加阿修罗即称六道,又称六趣。人类亦可谓于六道中轮回生灭。此六道若以现实人生取譬,嗔恚即为地狱,贪欲即为饿鬼,愚痴即为畜生,斗争即为阿修罗,喜悦则分别为人间、天上。古印度人一生最大之愿望,乃不欲再度受生至人间,故视人道与天道均为恶趣。但此恶趣义摄入佛教之后,恶趣专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天、人为二善道。此外,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一愿为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为不更恶趣愿,此二愿皆为大悲拔苦之愿。(无量寿经卷下、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光记卷八、俱舍论宝疏卷八、玄应音义卷四、慧琳音义卷四十八、选择本愿念佛集卷上)p4950
FROM:【佛光大辞典】
【恶道】
1.不正之道。 2.亦称"恶趣"。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 汉典
4,菩萨究竟一切菩萨所行,获得甚深禅定,通达三明三慧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志游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学习解说】
极尽圆满一切菩萨所要经历过的修习六度的种种菩萨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智慧,获得甚深的三昧禅定
通达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
立志要用七种法来帮助菩提智慧显露(这七觉支就是:(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
修习甚深佛法,这些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众,他们的凡夫肉眼都是清澈明亮无不分散
而他们具足的天眼能够通达观察到的地方是无量无限,法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
慧眼能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佛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
【词解】
【功德】
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 guN!a-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 guN!a-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吉藏))((参见:利益)2809)p1566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
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称为究竟法身;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即称为究竟涅槃。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称为究竟愿,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胜鬘经一乘章、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十住毗婆沙论卷三)p2986
FROM:【佛光大辞典】
【明慧】
<一>即三明与三慧。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为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乃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闻佛经道,志意开解,深入思惟,皆得明慧。”(无量寿经卷下)((参见:三明)569、“三慧”670)
<二>(1664~1735)清代临济宗僧。浙江嘉兴人。擅长诗书,为形山超宝禅师之法嗣。栖隐于秀水,结茅独居。雍正元年(1723)奉旨召入,蒙赐紫衣,特加封号“悟修禅师”,发公帑建寺,帝为之亲题“觉海寺”三字,命师居之;不久,又敕迁杭州圣因寺,弘扬佛法,德化群迷,盛极一时。师在京时,曾与王公大臣说法,事载于御选语录当今法会中。雍正十三年二月示寂,世寿七十二。(增订佛祖道影卷二(虚云))
<三>(1173~1232)即日本华严宗中兴祖师明惠。名高辨。((参见:明惠)3284)p3285
FROM:【佛光大辞典】
【七觉支】
梵语 saptabodhyan%ga^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著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p125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彻】
清静明朗。
清而透明。
清脆;清晰。多形容音响。
© 汉典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摘自汉典
【通达】
通达者,谓菩萨由此后得智,而能于观心中所知所见境界,一切诸法皆悉无碍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眼】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梵语 buddha-caks!us。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一。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佛眼具足,觉了法性。”法华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佛眼圆通,举胜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义章卷二十末、无量寿经钞卷六)p2721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眼】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真理。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5,菩萨们以四无碍智除灭众生烦恼之过患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习灭,音声方便。】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以通达自在的四无碍智之辩才演说佛法度化众生
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世间一切,虚幻无实,空无所有
立志求取甚深佛法,具足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
帮助众生除灭心中种种的烦恼之过患
了知一切法都是从如来的法性中衍生出来的,一切法都是不二平等,是正智所契万有之本体
善知修习善法而灭除恶法之意,以音声方便教导众生
【词解】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等观】
(术语)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等观三界,空无所有。”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如】
(术语)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论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如如历法非一,故曰如如。”无量寿经下曰:“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同净愿疏曰:“空同故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佛性论二曰:“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理体】
(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习灭】
修习善法而灭除恶法之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善知习灭音声方便。”如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之菩萨,能善巧知解如来之正法,修持善法,摧灭恶法,去除烦恼垢障,得大智慧,具足无碍辩才,并乐求无上菩提之道。(无量寿经义疏卷下)p4772
FROM:【佛光大辞典】
6,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喜欢融入在正法的论议中,修诸善业,求取佛道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修诸善本,志崇佛道。】
【学习解说】
不喜欢说世间的语言,其乐融融在正法的论议中,修习种种善行的根本,增上自己的福德,以此善业福报都回向增上自己求取佛道的功德上
【词解】
【正论】
(术语)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23 21:0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3 21: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
【学习解说】
这些菩萨了知一切法全都是寂灭的(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
他们的生身(肉身)以及贪嗔痴种种烦恼这二者都断除尽了
所以听闻到甚深佛法后内心不会生起怀疑和恐惧,而且常常能发起勇猛精进修行之心,以此功德成就来普度众生
菩萨们的大悲普度众生之心,对众生具有深远微妙的影响,他们是众生得以出离苦难的依靠
这些菩萨们始终践行圆满着唯一佛乘的教导直至到达涅槃的彼岸
【词解】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
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之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称生身;大乘佛教谓方便应化之化身为生身佛,例如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一般生身亦可泛指凡夫及菩萨之肉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佛地经论卷七、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见:二身)199)p2063
FROM:【佛光大辞典】
【靡】
浪费,奢侈:~荡。~费。侈~。
分散:~散(消灭)。
——摘自汉典
【覆载】
1.覆盖与承载。谓覆育包容。《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指天地。 3.比喻帝王的恩德。
© 汉典
【一乘】
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法华经载,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后至法华时,会三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二譬喻品)p59
FROM:【佛光大辞典】
7,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具足无量无边的种种功德,累劫都说不完
★【决断疑网,慧由心出,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已经果断的断除了使人困惑、不能解脱的种种疑惑之网的约束
菩萨们的智慧自然就由清净心中显露出来,对于佛的一切教法,都已经包含在其中
菩萨们的智慧就如大海那样深广浩瀚,他们的甚深禅定就如山王那样傲然不动
菩萨智慧所散发出来的光明已经超过了太阳月亮之光,佛所显示的教法都已经具足圆满
【词解】
【疑网】
1.佛教语。四恶之一。 2.谓众多疑念﹐致人困惑不能解脱﹐犹遭罗网。
© 汉典
【该罗 】
包罗﹔总括。
© 汉典
【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2.犹无穷,无所不包。 3.没有外物。 4.指远方。 5.犹言没有两样。
© 汉典
【清白】
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七善之一。(如幻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上)p466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阂故;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犹如莲华,于诸世间无染污故;犹如大乘,运载群萌出生死故;犹如重云,震大法雷觉未觉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如梵天王,于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类树,普覆一切故;如优昙钵华,希有难遇故;如金翅鸟,威伏外道故;如众游禽,无所藏积故;犹如牛王,无能胜故;犹如象王,善调伏故;如师子王,无所畏故。】
【学习解说】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他们在世间行菩萨道所积聚的功德清净无染,是一等中的第一,犹如晶莹剔透的雪山,洁白无瑕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对待众生都是慈悲平等,一视同仁,犹如大地无论是干净的还是丑陋的,都一样包容没有分别心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为众生洗除掉心中种种烦恼,犹如纯净的水,能洗去世间的灰尘污垢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帮助众生烧灭一切烦恼习气,犹如猛烈的大火遇到干柴,干柴一瞬间就无影无踪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风,在十方世界行菩萨道就如疾风吹过无有障碍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虚空虚怀若谷,对一切有无所执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莲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虽然身处染污的世间,但是却出污泥而不染,身心一如清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一辆大马车运载着众生出离生死轮回,走向解脱的彼岸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重重乌云覆盖下,雷声隆隆,震醒世间沉睡着的人们,让人们从无明的业力中警醒过来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雨,以甘露法(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灵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金刚山(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一样坚固,众魔外道都不能撼动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大梵天王向众生演说一切善法在大众中位居第一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尼居类树,枝叶繁茂,能为一切众生遮阴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优昙钵华稀有难得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金翅鸟,威力巨大,能够降伏一切外道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空中飞翔的飞鸟,无有隐藏,一飞而过,也就是不着相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无人能超过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象中之王,善于摄受调伏一切众生
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犹如狮中之王,狮子王一声咆哮,百兽皆摄伏,菩萨也是一样,一切无所畏惧,让众生都能心悦诚服
【词解】
【一等一 】
第一等中的第一名。形容超群出众。
© 汉典
【秽】
1.脏;不干净。2.丑陋;丑恶。
——摘自汉典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垢染】
以染身之垢比喻心之烦恼。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火王】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摘汉典
【虚空】
梵语 a^ka^s/a。音译阿迦舍。<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亦为“无为法”之一,即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所说三无为之一,大众部、化地部所说九无为之一,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二所举六无为之一,大乘五蕴论所举四无为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三、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等所举八无为之一。经论中多以之作为譬喻用,其义有五:(一)横遍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德王品、净土论(世亲),皆以虚空譬喻广大无边际。(二)恒常之义,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以虚空譬喻无变易之常性。(三)无碍之义,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七迦叶品载,世间之中,无障碍处,名为虚空。(四)无分别之义,即无亲疏、远近、爱憎之差别,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五)容受之义,北本涅槃经卷十六梵行品载,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又宗镜录卷六举无障碍、周遍、平等、广大、无相、清净、不动、有空、空空、无得等十义以解说、比喻真如之理。此外,印度外道中,口力论师以虚空为万物之真因,由虚空生风,乃至生万物,其后还没虚空,称为涅槃。(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卷六、外道小乘涅槃论、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一)((参见:虚空无为)5263)
<二>空界之别称。六界之一。指一切诸法存在之场所、空间。然于说一切有部中,虚空与空界则有所分别,以虚空非色,空界是色;虚空无见,空界有见;虚空无漏,空界有漏;虚空无为,空界有为。吾人所见之空为空界,非为虚空。但诸经中多将此两者互用,不作分别。又说一切有部主张空界之色以明暗为体,即为实有,其他诸部则持否定之说。(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顺正理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二、瑜伽论记卷十四下)p5262
FROM:【佛光大辞典】
【莲华】
又作莲花。为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莲,学名 Nelumbo nucifera。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印度古来即珍视此花。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 Maha^bha^rata)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笯(梵 Vis!N!u)之脐中生出莲华,华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又毗湿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莲华为表征,或以莲华为多闻天(梵 Kubera)之七宝之一。佛教亦珍视之,如佛及菩萨大多以莲华为座。据入大乘论卷下载,十地之菩萨系生于摩醯首罗天王宫,坐于宝莲华王座而成佛。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等,皆坐于宝莲华上;众生临终时,彼佛等持莲台来迎九品往生之人。又后世佛、菩萨等像,大多安置于莲华台上;莲华亦常作为供养佛、菩萨之具。
在印度,称莲华者,可大别为二种。(一)钵头摩华,梵语 padma,巴利语同。学名 Nymphaea alba。即莲华。又作钵昙摩华、钵特摩华、般头摩华、钵弩摩华、波昙华、波慕华。译为赤莲华、赤莲、红莲华、赤黄莲华、黄莲华。有赤、白二色,是否实有黄色则不详。通常钵头摩华即指赤莲华而言;八寒地狱之中,有钵头摩地狱、摩诃钵头摩地狱,即译为红莲地狱、大红莲地狱。此乃因地狱之众生,由于寒冷,故身体冻成红色,皮破而呈血赤之色。
(二)优钵罗华,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又作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钵罗华。译为青莲华、黛华、红莲华。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为最著名,即尼罗乌钵罗华(梵 ni^lotpala),又作泥卢钵罗华,译为青莲华。在经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即以其叶为喻;口气之香洁则以其花为喻。青莲华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右一手所持物,此手即称青莲华手。又八寒地狱之第六为优钵罗地狱,八大龙王之一为优钵罗龙王。前者因冰混同水色而呈青色,或因寒气而使皮肤冻成青色,故称优钵罗地狱。后者因龙王所住之处即优钵罗华所生长之池,故以之为名。
此外,拘勿头华,梵语 kumuda。又作拘牟头华、俱物头华、句文罗华。译为白莲华、地喜花,即白或红之睡莲,亦有黄、青二色,此恐系指赤、白优钵罗华而言。又须干提华,梵语 saugandhika,又作搔揵提迦华,好香华之意。华之色有黑色与赤色,传说此华恐为白色之拘勿头华,然其形色不相似。另有分陀利华,梵语 puN!d!ari^ka,学名 Nelumbo nucifera。又作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本拏哩迦华;译为白莲华,又称百叶华、妙好华。亦为白色睡莲之一种。不被烦恼污染之清净无垢佛,其法性即喻为分陀利华。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华为经题。又千叶莲华,乃有千枚花瓣之莲华,系供养佛陀所用,即为佛所坐之华台。又大日经疏卷十五列举五种西方之莲华,即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泥卢钵罗华、拘勿头华、芬荼利迦华。
又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于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于密教有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脏(梵 hr!d,音译汗栗驮,意为肉团心),并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中阿含经卷二十三、华手经卷一、大日经卷五、大智度论卷九、法华经玄义卷七下、大日经疏卷五、宗镜录卷二十八、佛教美术研究、曼荼罗之研究、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参见:譬喻)6809)p614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乘】
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群萌】
1.众民;百姓。萌,通"氓"。
© 汉典
【甘露法】
如来之教法。即法味清净,长养众生之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大二六·一三○中):“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佛地论卷四、注维摩诘经卷七)p2054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山】
(杂名)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又】指须弥山言:注维摩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探玄记十九曰:“住金刚山顶者,即是此光明山也。”(光明山为须弥山之别名)。【又】(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有六千由旬。”八十华严经四十五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中略)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法起,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清凉山,即我国之五台山,金刚山,即日本河内之金刚山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梵天王】
指色界初禅天之大梵天。梵天王名尸弃,又称娑婆世界主、世主天。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又常侍佛之右边,手持白拂。(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法华经序品)((参见:大梵天)850)p4628
FROM:【佛光大辞典】
【优昙华】
(植物)即优昙。亦名优昙钵华。按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三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始开。南史曰:“优昙华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出世。”故今称不出世之物曰昙花一现,本此。(参见:优昙)。又草蜻蛉之卵子也,其卵附著柳弃上,有线形长柄托之,多数簇聚,如树之有花。日本称为优昙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翅鸟】
梵语 suparN!a,或 suparN!in。音译苏钵剌尼。意译羽毛美丽者。又译食吐悲苦声。系印度神话之鸟,被视同迦楼罗鸟(梵 garud!a,檗噜拏)。又作妙翅鸟、项瘿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于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此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为食。(大楼炭经卷三、卷四、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七、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法华文句卷二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八、慧苑音义卷上)((参见:迦楼罗鸟)3974)p3582
FROM:【佛光大辞典】
【游禽 】飞鸟。© 汉典
【牛王】
梵语 r!s!abha。又作超群、胜群。指牛中之王。牛王之形色胜于其他诸牛,譬喻佛德于一切人中为最胜。(胜鬘经摄受章、无量寿经卷下、法华经玄赞卷五本)p1504
FROM:【佛光大辞典】
【师子王】
又作狮子王、师子兽王。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子王喻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无量寿经卷下)((参见:师子吼)4091)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象王】
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又以之譬喻菩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以其善调伏之故。p527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8-31 21:4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8-31 21:5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5小时)
★ 【“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摧灭嫉心,不望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
【学习解说】
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慈悲众生的悲心愿力就如虚空一样宽广,没有边际;他们已经催灭了自己凡夫内心的嫉妒之心,不会与众生去计较得失,他们只乐于专心求取佛法,在这个道路上从来都不会感到满足;还常常为众生演说佛法,意志坚定从来都不会感到疲惫
【词解】
【厌足】
满足。
© 汉典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为众生击起法鼓(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建起法幢((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
用他们的智慧给众生带去一切的法慧、佛慧,除掉众生内心的愚痴黑暗,他们时时修习奉持六和敬(见下面名词详解),常常给与众生法布施,在修行中志向坚定,勇猛精进,从来都不会生起退却的心
他们是指引世界众生出离苦难的一盏盏明灯,他们是世间众生最大的福田,能给众生带来福报、功德,他们是一切众生在修行路上的导师,他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位众生,不会有憎恨喜爱之区别
【词解】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慧日】
1.佛教语。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 2.指佛释迦牟尼。
© 汉典
【曜】
照耀;明亮:“日出有~”。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摘自汉典
【六和敬】
指六种和同爱敬。又作六慰劳法、六可憘法、六和。即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亦即大乘佛教所称,菩萨与众生有六种和同爱敬:(一)身和敬,指同礼拜等之身业和敬。(二)口和敬,指同赞咏等之口业和敬。(三)意和敬,指同信心等之意业和敬。(四)戒和敬,指同戒法之和敬。(五)见和敬,指同圣智之见解和敬。(六)利和敬,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又作行和敬、学和敬,即指同修行之和敬。或又作施和敬,即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又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举出:(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另据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即:(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此外,据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记载,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称和敬。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菩萨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然为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菩萨以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无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菩萨住于无缘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称为意慈和敬。(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经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二)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福田】
梵语puN!ya-ks!etra,巴利语 pun~n~a-kkhetta。谓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则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称为福田。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等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据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像法决疑经、大智度论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八等载,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
又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五载,有所求而为者,称为有作福田,如父母、师长;无所求而为者,称为无作福田,如诸佛、菩萨等。以上二者称为二种福田。关于二种福田尚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学人田(修行中之圣者),与无学人田(得究极之圣者);以及敬田与恩田,悲田与敬田等多种。另有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说之大德田(相当于敬田)、贫苦田(相当于悲田)、大德贫苦田等三种田。俱舍论卷十八则说趣田(畜生等)、苦田(贫者等)、恩田(父母等)、德田(佛等)等四种田。又智顗于菩萨戒义疏卷下列举出佛田、圣人田、僧田、和尚田、阿阇梨田、父田、母田、病田等八种田(八福田)。
依成实论卷一福田品之说,二十七贤圣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断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具足“十法行”者称为真实福田,即:(一)住于空、无相、无愿之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二)见知四谛而不证道果,(三)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四)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五)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六)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七)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八)不离正道而现入邪道,(九)深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十)入于涅槃而生死不坏不舍。
由前述可知福田说有多种,然以佛及圣弟子为福田者为其根本,据此而称阿罗汉为应供,其后即有三宝之敬田、贫穷者之悲田等名称。我国向重敬、悲二田,多行供养惠施。依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道宣之序言,今论福德乃以悲敬为始,悲则能哀矜苦趣之艰辛,欲愿拔济彼等出离;敬则知佛法难遇,能信仰弘布之。(杂阿含经卷三十五、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小品般若经卷八、新华严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二、大智度论卷四、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十三、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慧远)、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法藏)、释氏要览卷中、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卷三十三、翻译名义集卷四)p5852
FROM:【佛光大辞典】
★【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唯独喜欢趣向涅槃的正直大道,感受到正法的无比快乐,没有其他世俗的喜乐和忧戚,他们帮助众生拔除掉内心欲望的利刺,使众生都能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菩萨们种种殊胜的功德智慧,令世间一切众生都生起无比的尊敬和爱戴,他们已经灭除掉了贪嗔痴三毒,身心清净,具足种种无上神通,游弋在世间普度众生
【词解】
【正道】
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佛道即称正道;三乘所行之道亦称正道。狭义言之,则指正见、正业等八正道。另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载,正道即无分别智。(长阿含经卷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六末、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参见:八正道)280)p2002
FROM:【佛光大辞典】
【欣戚】
1.亦作"欣戚"。 2.喜乐和忧戚。
© 汉典
【三垢】
垢,梵语 mala。三种垢秽之意。指能垢秽众生心行之贪(梵 ra^ga)、嗔(梵 dves!a)、痴(梵 moha)三毒。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三七·一○三下):“消除三垢,济度厄难,小乘法教,化断三毒,名除三垢。”即以三毒为三垢之说。华严经疏演义钞卷十六之上解释毗舍浮佛无三垢之语,以现行、种子、习气三者,称为三垢。天台家则以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为三垢。(大乘义章卷五本、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p57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已经具足了菩萨十三力:因力(宿世之善根力)、缘力(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意力(求正觉之意思。)、愿力(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方便之力(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善力(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定力(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慧力(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多闻之力(多闻信正法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之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
菩萨们的身体和神色都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的庄严,种种的功德以及无碍辩才也都具足,这些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而且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常常恭敬供养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他们常被十方一位世界诸佛所共同赞叹
【词解】
【十三力】
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四)愿力,求菩提之力。(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九)慧力,修观成就之力。(十)多闻力,多闻信正法之力。(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十二)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即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十三)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即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无量寿经卷下)p362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力】
指助缘之力量。相对于“因力”而言。佛家以为夙世有修习正法之善因,今生复听闻正法而助其善因之发动,此力量称为缘力。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因力、缘力、意力、愿力,(中略)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p6123
FROM:【佛光大辞典】
【意力】
(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意力】
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脱,是名意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愿力】
指本愿之力用。又作本愿力、大愿业力、宿愿力。谓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在净土宗专指阿弥陀佛之愿力,如观无量寿经、往生论、往生论注卷下、观经疏卷一等所说。日本净土真宗有愿力回向之说,此系指众生往生净土之因,或获得往生之果报,皆仰仗佛陀之愿力。因此种力量为凡夫所无法思议者,故称愿力不可思议。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故称为愿力自然。而由此种愿力所成就之净土,则称“愿力成就净土”。相对于众生之自力及释尊之佛力,日本净土宗西山派特别称弥陀之力为愿力。此外,如来本愿所与之信心,称为愿力信心。((参见:本愿力)1977)p6727
FROM:【佛光大辞典】
【方便力】
谓世间之人,于现世中,亲近善友知识,闻其善巧方便说法,遂发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力】
(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定力】
梵语 sama^dhi-bala,巴利语同。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称为定力。即不论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动之禅定力。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为远离欲恶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种静虑。(禅苑清规卷八)((参见:五力)1043)p3175
FROM:【佛光大辞典】
【慧力】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色】
1.佛教语。指身体和神色。
© 汉典
【辩才】
谓巧于辩述。单称辩。即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佛、菩萨等于多劫中,由口业庄严之功力而具足各种辩才,如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智;广义指辩才无碍自在之解智,特别以其中之第四辩无碍辩为无碍自在、正确辩说之智。分析辩无碍辩,得如次七辩,即:(一)捷疾辩,于一切法无碍自在。(二)利辩,能深入通达。(三)不尽辩,说诸法实相,词不穷尽。(四)不可断辩,不为问难所断绝。(五)随应辩,随应众人要求而说法。(六)义辩,能说到达涅槃之种种利益。(七)一切世间最上辩,能说一切世间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辩或作捷辩、迅辩、应辩、无疏谬辩、无断尽辩、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上妙辩。
八辩指不嘶喝、不迷乱、不怖畏、不高慢、义具足、味具足、不拙涩、应时节辩才等。九辩指无著、无尽、相续、不断、不怯弱、不惊怖、不共、天人所重、无边辩才等。(大品般若经卷八、胜天王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五十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学习解说】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究竟圆满了身为菩萨的种种波罗蜜(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他们修习佛法中的空性、无相、无愿三昧、修习不生不灭种种三昧法门,他们已经远远超过了声闻缘觉的境地
【词解】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学习解说】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已经成就了种种无量功德,我上面对你讲的这些功德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如果要详细的讲解给你们听,那么就是讲上一百劫、一千劫、一万劫,那也是讲不完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 20: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5 20:0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三十二、无量寿佛国清净微妙无比,世尊劝导众生应勤精进,截断恶道,往生极乐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在法会上告诉弥勒菩萨以及一切的人、天人们:
在无量寿佛国中的声闻乘众生、以及无量寿佛国的菩萨们,他们的功德、智慧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无量寿佛国,其国土微妙安乐,无比的清净,如此殊胜的国土,那么一切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不尽力广修善业,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号而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因为在极乐世界,就能安立在没有任何上下界限的广阔虚空中,并且能够透彻通晓一切,没有边际
所以十方一切世界的众生都应该勇猛精进,发起大愿心,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佛号,努力的往生到极乐世界
只要自己发起信愿行大愿,就必定能够超越自己种种的业力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截断了三界五趣的生死之流,那么恶道的门自然就关闭,那就不会在六道轮回
【词解】
【不力 】不尽全力;不用力——摘自汉典
【洞达】通晓;透彻——摘自汉典
【超绝 】
超越,远远胜过。
超群绝伦;出众。
© 汉典
【横截】
谓横断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于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p624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趣】
梵语 pan~ca gatayah!,巴利语 pan~ca gatiyo。五种所趣之意。又作五道、五恶趣、五有。有情所趣之处有五种分别,即:(一)地狱,梵语 naraka,音译那落迦。(二)鬼,梵语 preta,音译薜荔多,又作饿鬼。(三)傍生,梵语 tiryan~c,音译底栗车,又作畜生。(四)人,梵语 manus!ya,音译摩菟丝,又作人间。(五)天,梵语 deva,音译提婆,又作天上。
依说一切有部之说,趣,乃所趣之义。故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谓,“趣”为所往之义,此乃诸有情所应往、所应生、结生之处,故称为趣。亦即由过去善恶业所招感的异熟生之果体,称为趣。又说一切有部认为,趣不通善、染二性;若通善、染二性者,则地狱趣可成就他化自在天之业烦恼,而他化自在天亦可成就地狱趣之业烦恼,如此,则产生诸趣互相杂乱之失,故说一切有部唯以异熟生之无覆无记性为“趣”之体。然大众部则认为,“趣”之体通于善、染、无记三性,并立成就与现行之别;即地狱趣能成就及现行地狱趣之业烦恼,但其于他化自在天之业烦恼则仅能成就而不起现行,依此,他化自在天于他化自在天之业烦恼能成就及起现行,但于地狱趣之业烦恼则仅成就而不起现行,如此,诸趣无杂乱之失。
又诸经论中有五趣、六趣二说,小乘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皆立五趣;大乘经中则多说六道(趣),即于五趣之外别立阿修罗,而有三善道(阿修罗、人、天)、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别。又于五趣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为纯恶之所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与无漏之净土相对,故总立名为恶趣。又由因果不亡之义,称为五有。(正法念处经卷十八、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十、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四)p119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三,世间人愚痴,殊胜的极乐世界虽易往而无人,都是因为世人总是留恋执着于世间种种虚幻的假相,而在世间受种种的苦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学习解说】
关闭了恶道之门,自然就会往生到没有止境的无边无际的极乐世界
虽然极乐世界很容易去,但是却没有人去,这就是世间众生的愚痴可怜呀!
无量寿佛国不会不遵从每一位众生的意愿,只要众生能够生起信愿行,发愿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就一定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到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在世间的每一位众生都应该果断的放弃世间种种的凡夫俗事,转而勤于修道,发起大愿,求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功德
那么就一定能够获得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资格,到那时就拥有了无限的寿命和种种的法乐
【词解】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摘自汉典
【违逆】违抗;不遵从。——摘自汉典
【勤行】1.努力实行。 2.勤于行走。© 汉典
★【“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学习解说】然而世间之人因为凡夫习气深重,福德浅薄,总是一起争论一些对往生无益的凡夫俗事
他们深陷在世间种种的痛苦之中,勤于经营世间事物以满足自己的世间欲望
无论是尊贵之人抑或是卑鄙的小人或是贫穷之人或是富贵之人
也无论是年长的、年少的,或是男的、女的,全部都是在担心自己的钱财
无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穷的人,他们的担忧思虑都是一样的
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时时处在惶恐愁苦之中
整日为了生计处心积虑,忙忙碌碌,被这颗妄心弄得团团转,没有一刻是安详快乐的
【词解】
【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 汉典
【诤】
(1) 假借为“争”。争论;争讼 [argue]——摘自汉典
【剧恶 】
1.大恶。 2.指大坏人。
© 汉典
【屏营】
释义:惶恐;彷徨。
【屏营】作谦词用于信札中,意为惶恐——摘自汉典
【走使】
1.使唤﹑差遣。亦谓供奔走差遣或递送文书。 2.仆役。
© 汉典
★【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
【学习解说】
家中有田地的,就会担心这些田地,有住宅的,就会担忧住宅,有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的也同样都会担心不断的反复的思虑这些,整天唉声叹气无有停息,他们忧愁恐怖,害怕遭到横祸
比如发大水被洪水所吞噬,被大火所焚烧、被盗贼盯上家中被盗窃、或遇到怨家、债主财产被抢夺等等
这样使家中的财产消散磨灭掉,于是整日忧愁痛苦,惊恐不安心,这样的心情没有一日能够开解
【词解】
【六畜】
(名数)以狗等六畜譬众生之六根,警六情之放纵者。(参见:六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累息 】
1.长叹。 2.屏气。因恐惧而不敢喘息。
© 汉典
【忧念】忧虑。© 汉典
【愁怖】忧愁恐怖。© 汉典
【消散】 消失;离散;消除——摘自汉典
【磨灭】[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 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摘自汉典
【忧毒】忧愁痛苦。© 汉典
【忪忪】1.惊恐不安貌。© 汉典
★【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或坐摧碎身亡命终,弃捐之去莫谁随者。】
【学习解说】
因为心中始终处在愤恨烦恼之中,这种妄心坚不可破,所以身心永远都得不到释怀,甚至有些人被这些财产弄得身心憔悴,更甚者一命呜呼
如此那些被放弃的财产有哪一样会跟随他在一起,供他使用呢?
【词解】
【纵舍】
1.亦作"纵舍"。 2.追踪与舍弃。 3.释放;宽放。
© 汉典
【弃捐】
1.抛弃;废置。 2.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 3.人死的婉词。
© 汉典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
【学习解说】
那些尊贵的富豪们也都有这样的患得患失,他们整日处于担心恐惧中
虽然这样每天勤苦的工作,但其实都是在与众多的众生结下造业的因
所以那些造作的恶因就会时时乃至累劫都会伴随着他遭受种种的痛苦
【词解】
【万端】 头绪极多而纷乱——摘自汉典
【若此】如此;像这样子——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2 21:2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2 21:2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45分)
★【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或时坐之终身夭命,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学习解说】
那些贫穷困苦之人,他们缺乏种种生活物资和日常用品
他们没有田地,所以想要得到田地能有地可耕种,没有住宅,所以想要获得住宅以能让自己安居
没有牛马等六畜、没有女婢、钱财、衣服、饮食以及一些日常要用的用品,所以这些他们都想能够获得
但是他们如果得到了其中的一项时,就会感叹还是少了另一样,再等到满足这另一样时,还是觉得又少了一样
接下来就会思虑着最好什么物品都能得到满足,总是这样随顺自己的欲望不能罢休
当不能满足自己苦苦追求的欲望时,就整天处在忧愁痛苦之中
这样的人,经常会感到身心疲劳,坐立不安,忧愁思虑常常伴随着此人
即使整日辛苦的劳作,也只是在与大众结下造恶的因缘,那些造作的恶因都会伴随着他遭受种种的痛苦果报
或者当下就会承受这些苦报甚至遭遇到横祸而使自己短命
如果那些平时不修善业,不肯精进修习佛法,不肯增进道德之人
那么在他们临命终时就会随着自己平时造作的恶业独自投生到三恶道受苦
所以将来是投生到善道还是投生到恶道,没有人能够知道,这要靠自己平时所做的善恶业来决定
【词解】
【什物】泛指日常应用的衣物及零碎用品——摘自汉典
【糜散 】破碎;散失。© 汉典
【适欲】
1.犹言节制欲望。 2.顺遂其欲望。
© 汉典
【夭命】短命。© 汉典
【进德 】
1.犹言增进道德。 2.即进德冠。
© 汉典
【趣向】
1.亦作"趣向"。亦作"趣乡"。亦作"趣向"。 2.志趣;志向。 3.好尚;兴味。
© 汉典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学习解说】
所以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无论是父子、兄弟、夫妇、配偶、内外亲眷,都应当互相尊敬爱护,不要互相憎恨妒忌;
对于家计的丰盈或者单薄,家人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不应该产生贪吝;说话的时候应该和颜悦色,不要互相抵触
【词解】
【家室】妻子或配偶——摘汉典
【有无】
亦作“有亡”。
有或无。
指家计的丰或薄。
指有余与不足。
所有。
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
© 汉典
【贪惜】1.犹贪吝。© 汉典
【违戾】
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 汉典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学习解说】
或有时与人发生争执,内心非常的愤怒,要知道今世产生的恨意或者憎恨嫉妒之心虽然很微小
但是这样不断的轮回造业,很小的嗔恨愤怒也会转变成很大的怨仇。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世间上互相祸害的事情虽然有时并不是马上就会受报,但是心中所藏的仇恨如果不放下
那么在不断轮回的过程中这种仇恨的记忆自然就会时时跟随着众生不会消失
等到在哪一劫中双方都得以投生到同一处,然后因为共业的关系就会相遇,累世的怨仇是双方又会发生互相报复的状况,这就是因果
【词解】
【恚怒】愤怒© 汉典
【患害 】祸害。© 汉典
【克识】
克,必之意;识,记之意。谓天神记录人所做之善恶时,必无丝毫之夹杂。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克识,不得相离。”又同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克识,别其名籍。”p3730
FROM:【佛光大辞典】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学习解说】
众生沉浸在世间的爱欲之中不能自拔,但是将来必定是独生独死独来独往
当临命终是趣向恶道还是善道之时,这时才发现自己所造的业只能有自己承担
没有人能够代替自己受报投生到三恶趣,只能是自己如实的受报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学习解说】
善业多的人就投生到有福报的地方,恶业多的人就会投生到灾祸连连的地方,这些都是按照自己的业力来安排的,然后各自投生到各自相应的地方地方不同,有相差甚远,分开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相见了,每个人行善作恶的业力决定了自己投生的地方,
一路昏昏暗暗,相守的人长久别离,只是因为各自所造的业不同,相见遥遥无期,可以说想要再相见真是太难了
【词解】
【豫】
欢喜,快乐:~附。~游(逸乐嬉游)。不~之色。
同“预”。
安闲,舒适:逸~。
【窈窈】
深冥貌;幽暗貌。——摘自汉典
【冥冥】不明亮——摘自汉典
★【何不弃众事,各曼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学习解说】
所以在世间的众生为什么不放弃掉世间种种凡尘之事,在各自身体强健之时,努力的辛勤修学种种善业
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实修种种佛门方法,增上自己的功德然后发起大愿来世间普度众生,以此就能延长自己的寿命
为什么不积极寻求能够解脱的佛道,安下心好好修持,这样有什么快乐不能得到呢?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3 21:2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5 20: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整理上层用时共约3小时)
三十四、不信因果不信佛法,就要承受轮回中的恶果报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见之,更相瞻视,先后同然。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学习解说】
但是可惜的是,愚痴的世间之人不相信行善就能得到善的果报,修习佛法就能解脱生死,成就无上道果
他们不相信人死后还是会按照各自的业力在六道中轮回,不相信广行布施自己就能得到福报
这些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因都不相信,认为事实不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因果报应
因此这些人总是自以为是,以自己的认知而造作种种恶业
更是以错误的认知与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结果就是喜欢与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错误观点的人汇聚在一起,得不到正确的教导
因为这些众生对于吉祥、凶恶、祸害、福报的形成都不明了
所以都各自竞相造作各种恶业,没有一人会感到奇怪,也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词解】
【惠施】1.犹恩惠。 2.布施;施恩。——摘自汉典
【不然】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摘自汉典
【坐此】因此;由此。© 汉典
【自见】1.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汉典
【瞻视】1.观瞻。指外观。 2.观看;顾盼。© 汉典
【同然 】犹相同。© 汉典
★【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闇,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
【学习解说】
所以,这些愚痴的人都是互相影响,特别是受到父辈的错误教导
这些人的先人祖父辈也一向不行善事,不遵守各种伦理道德,身心愚痴不信因果,心意闭塞
所以对于临命终时的生死趣向、善恶业的因果报应,自己自然无法看到,也没有人教导他正确的观念
【词解】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道德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神闇】
(术语)神为精神,闇为痴闇。谓不信之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身愚神闇”嘉祥疏曰:“心不信故曰神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生死常道转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学习解说】
生死相续不断,众生在生死轮回过程中不断的根据自己的业力改变自己的身份
在临命终时,或者父亲哭别儿子,或者儿子哭别父亲,或者兄弟、夫妇互相哭泣告别
在不断的轮回过程中,又互换着身份,上下伦理颠倒
这都是因为在轮回过程中,无常是根本,现在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不会时常的固定下来不变
只是可惜,佛陀对众生的教导,相信的人少之又少,去落实实修的人更加的少
所以世间众生只能一直都在生死轮回中不断的轮回,无法停止
【词解】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嗣立】谓继承君位。© 汉典
【更相】相继;相互。© 汉典
【颠倒】上下易位;本末倒置——摘自汉典
【无常】
梵语 anitya,或 anityata^,巴利语 anicca。音译阿你怛也。为“常住”之对称。即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举,就遍、依、圆三性而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之别。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上述之说,不仅以缘生有为之诸法为无常,且认为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此外,观世相之无常,称无常观、非常观;说明无常旨趣之偈颂,称无常偈;安置病僧之堂院,称无常院、无常堂、延寿堂。(杂阿含经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法句经卷上、维摩经卷上、大智度论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成唯识论卷八)((参见:常无常)4530)p5109
FROM:【佛光大辞典】
【根本】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摘自汉典
★【“如此之人,曚冥抵突,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
【学习解说】
像这种冥顽不化之人,他们不相信佛经中的教导,总是以假为真,相信眼前虚假的快乐
不知道在肆意享受凡夫快乐的时候也造下了种种恶业,这些都是在将来要承受恶的果报的
【词解】
【抵突】
1.触犯;逼近。 2.率直;莽撞。
© 汉典
【曚】◎ 〔~昽〕日光不明。
【冥】
昏暗:幽~。~蒙。晦~。
深奥,深沉:~思。~想。~心。
糊涂,愚昧:~顽不灵。
——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4 21:3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5 20: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三十五、因为众生愚痴,深陷世间爱欲,不修习佛法,只能继续堕恶道受苦
★【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瞋怒,贪狼于财色。】
【学习解说】
那些愚昧惑乱之人因为迷恋于世间的爱欲,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及道德
他们淹没在这些爱欲中,因迷情而没于非理之中,时时会生起诤心和仇恨,更是对于财色的贪恋像狼一样
【词解】
【痴惑】愚昧惑乱。© 汉典
【迷没】
因迷情而没于非理之中。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参见:迷情)4332)p4331
FROM:【佛光大辞典】
【瞋怒】
表示十分愤怒;恼火。
© 汉典
★【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
【学习解说】
因为迷恋世俗爱欲,不信因果,不修善行,所以不能听闻佛陀的教导,无法证得道果
就会随着自己的业力,堕入三恶道受苦,在不断的轮回中受尽无穷的痛苦,这真的是一件十分悲伤的事情
【词解】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不离情欲。惛曚闭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政、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学习解说】
等到这一家子中的父子、兄弟、夫妇中有一人死亡,那么活着的人就会感到非常的悲哀痛苦
这种对世间亲人的恩爱、思恋爱慕、忧虑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如绳子打上一个一个的死结,挥之不去
心中不时的被这些情绪轮番轰炸,深深的陷入在对亲人的眷恋中,无法自拔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没有化解的日子
因为愚痴,对于佛陀的教导,还是不肯相信,他们的内心还是沉浸在过去世间的恩爱情欲之中
整日迷糊不清不开窍,这都是因为被自己的愚昧所迷惑,不能对佛法的教导做深入的思维
也不会端正自己的身心,放下世间种种的因缘只专心于修行,不再留恋世间之事
转眼之间就到了年老时候,因为没有修行功德,无法往生到极乐世界
只能等无常来临根据自己的恶业而继续轮转在三恶道中受苦,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改变
【词解】
【室家】
1.房舍;宅院。 2.夫妇。 3.妻子。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 5.家家,家家户户。
© 汉典
【哀愍】
悲悯;哀怜:慈悲哀愍|其情甚可哀愍。
© 汉典
【结缚 】
1.佛教语。烦恼。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故名。
© 汉典
【迭相 】
相继;轮番。
© 汉典
【穷日 】
1.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 2.指癸亥日。
© 汉典
【卒岁】度过一年——摘自汉典
【开明】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指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摘自汉典
【惛懵】
⒈ 亦作“惛瞢”。
⒉ 迷糊不清。
——摘自汉典
【闭塞】堵塞不通
【愚惑 】
1.愚昧而迷乱。 2.蒙蔽,使人迷惑。
© 汉典
【便旋】徘徊——摘自汉典
★【“总猥愦扰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寡,世间匆匆,无可聊赖。】
【学习解说】
众生的卑鄙昏乱糊涂个种纷扰皆源于众生的贪爱之心炽盛
他们大多数人对于修行解脱的真相还是非常的迷惑不解,能够真正明白的是少之又少
众生都觉得此生在世间的时间太过短暂,一生马上就这样过去,没有什么可以留恋寄托
【词解】
【猥】
众,多。
琐碎烦杂:~滥。~杂。
苟且:“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随俗之毁誉也”。
鄙陋,下流:卑~。~亵。~劣。
谦辞,犹言辱:“先帝不以臣卑鄙,~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汉典
【愦】
◎ 昏乱,糊涂:~~(a.昏乱不安;b.糊涂)。昏~。发聋振~。——摘自汉典
【扰】
搅乱:~乱。~害。~攘(骚乱,纷乱,如“干戈~~”)。干~。
增添麻烦:打~(客气话,表示给别人添了麻烦)。困~。叨~。庸人自~。——摘自汉典
【惑】
迷而不解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或总称。即指身心恼乱之状态,或总称妨碍一切觉悟的心之作用。成唯识论卷八载(大三一·四三中):“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盖众生迷惑于事理,发有漏之业,润当来之“有”,而为生死相续、展转不已之因者,称之为惑;即特指因不知佛教教理与信仰,以致迷惑于认识之对象而言。与“无明”等义相近,亦可称为愚惑。又因烦恼与业相结合,为轮回果报之总因,故“惑”、“业”往往并称。
十二缘起中,无明为发业之惑,称为等起因;爱、取二者为润生之惑,称为生起因。又由修行阶段之差异,惑有见惑、修惑二种,其迷于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者,称为见惑,或称迷理之惑;迷于一切之事理者,称为修惑,又称迷事之惑。十随眠中,贪、嗔、痴、慢、疑五种为修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则属见惑。其中贪、嗔、慢三种唯缘各别之事而生,不能遍行三世诸事,故称为自相惑;五见、疑、无明等七种,则缘多事而生,能遍缚三世诸事,故称为共相惑。又胜鬘经一乘章将惑分别为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即见惑为见一处住地,修惑则分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三种,并别立无明为无明住地,而以无明住地之力最大。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谓,无明住地为生缘之惑,无明住地所生诸行为生因之惑,是亦将惑分为发业、润生二种。此外,天台宗立三惑,谓障碍空理之界内(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烦恼称为见思惑,障碍出假利生之界内外恒沙之习气称为尘沙惑,迷于中道第一义谛理之界外惑称为无明惑;即对胜鬘经所说之五住地,以前四住地总称为见思惑,第五住地称为无明惑,又别立习气为尘沙惑。一般均以“惑”与“烦恼”为同义,而“惑”有不解、闇昧之意,故亦可为无明之异名。(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五、俱舍论卷九、卷二十、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五十三、大乘义章卷五本、胜鬘宝窟卷中末、摩诃止观卷四上)((参见:烦恼)5515)p4943
FROM:【佛光大辞典】
【聊赖】 精神或生活上的凭借;寄托 ——摘自汉典
★【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
【学习解说】
无论是尊贵的还是卑下的,无论是长者还是下人,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贵的,无论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
他们都各自辛勤的忙着自己争名夺利,心中都只想着如何能让自己获得更多世间利益之事
自私自利,心胸狭隘,都在为世间这些虚妄的事情而引起种种事端
这些行为都已经完全违逆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和谐,也违背了作为一个人的良知
由此自然就会有一些看上去不是很大的恶缘先跟随他,任由他恣意妄为
等他所犯下的罪业达到极致,虽然他的寿命尚未到尽头,但是因为他做下的种种恶业,也会使他遭遇横祸而受横死的果报
所以,自己所造下的恶业,不是不报,是时间未到,时间一到,马上就报
【词解】
【杀毒】
1.毒杀。 2.去除毒性。
© 汉典
【恶气】怨气,怨恨——摘自汉典
【窈冥 】
(2) [dim;dusky]∶幽暗;昏暗
——摘自汉典
【兴事】
1.兴建政事。 2.指兴建土木之事。 3.引起事端。
© 汉典
【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下入恶道,累世怼苦展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学习解说】
这样一旦堕入到三恶道,累世都会在三恶道中不断的反复轮回受苦,即使轮转千万亿劫也很难出离。所承受的痛苦更是不可用语言来描述,真的是令人悲悯哀怜
【词解】
【哀愍】
悲悯;哀怜:慈悲哀愍|其情甚可哀愍。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5 20:27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7 20:54 编辑
(接续楼上 45楼—46楼用时共约3.5小时)
三十六、世事无常,留恋于世间之事,不能成就道业,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以及一切天人众:
我今天对你们讲述了世间种种痛苦之事,世间之人都是因为上面所讲的不信因果
贪恋世间爱欲,贪嗔痴深重而无法修行,所以才不能实修证道
所以对于发心修行的众生,应当深思远虑,远离种种造恶的因缘,应该选择亲近善友
与善友一起才能够坚定信念,精进修行,实修佛法
要明白世间的爱欲、荣华富贵是无常的,是不可能生生世世跟随您
等到这些红尘因缘灭尽之时,这些世间种种的享乐也将离你而去
所以眼前的一切世俗之乐都是虚妄的,是不可能让你一直真正快乐下去
三十七、佛世难遇,当勤精进,往生极乐
★【曼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傥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学习解说】
我们应当趁佛驻世的时候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好好的修习佛法
如果能以至诚之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在那里就能获得清净智慧
对于一切佛法都能明了通达,证得无上的殊胜之功德
在修行中,千万不要随心所欲,那样就对不住佛陀在经文戒律中对众生的教
如果不精进修习,那么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了,也就无法往生极乐世界
倘若对于经文中的教导有疑问或者不解,现在都可以当面请教佛陀,佛一定会为你们解答种种疑问,令众生开解
【词解】
【明达】
(术语)明者三明,达者三达。在阿罗汉云三明,在佛云三达,明者明了之义。达者通达之义。无量寿经下曰:“智慧明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亏负】对不住人;使吃亏
【傥】
同“倘” 。
〔倜~〕见“倜”。
失意:“文侯~然,终日不言”。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5 20:3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7 20:55 编辑
(接续楼上)
三十八、弥勒菩萨代众生表达听闻佛说法后思惟体会,感恩佛陀普惠恩德
★【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说快善,听佛经者贯心思之。】
【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长跪在佛的面前,对佛说:佛的威德神通之力不可思议,得到众生的极大尊重佛所说的教导,要众生修习善法,亲近善友,听闻佛陀教诲真正实修的众生都会深入心中好好的思维体会
【词解】
【威神】
梵语 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灭绝凡念俗虑之品格者。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如佛陀,其端正姝好,犹如星中之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可谓相好具足,威神巍巍。(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卷八未曾有法经、法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p3770
FROM:【佛光大辞典】
【贯心】
1.深入心中。 2.贯穿心脏。
© 汉典
★【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学习解说】
世间之人的种种过患真的如佛前面所说,现在佛因为慈悯众生,为众生示现往生极乐净土的修行大道
能令众生耳聪目明,如果众生都能以此佛的教导落实实修,就一定能得到解脱
与会众生听闻佛所说后心中无不欢天喜地
一切天人、人民、还有那些昆虫之类的众生,都承蒙佛的慈悲教导而脱离种种忧愁痛苦
【词解】
【蠕动】 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 汉典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
【学习解说】
佛对众生的教导其义理是非常的深远至善,佛的智慧是最胜无上之智慧,已经证得了一切种智
能够明白的观见到十方一切世界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任何之事,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充分表达的
现在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承蒙佛的慈悲威神力而得到解脱的机缘
都是秉承了佛在过去世中累劫的发大愿心,并且谦卑勤苦的用心修行求道所获得的功德
佛对众生都是普遍的平等的布施恩惠,佛的福禄功德浩瀚宽广,如同虚空一样
佛身上散发出的光明照彻整个虚空没有边际
【词解】
【甚深】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明见】明白看到;明显见于。高明的识见。© 汉典
【究畅 】充分表达。© 汉典
【恩德】
为佛所具足的三种德相之一。如来乘大愿力而救度众生,故对众生有大恩德。(大日经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参见:三德)668)p4108
FROM:【佛光大辞典】
【普覆】
1.普遍覆盖,包容。 2.谓普施恩惠。 3.指天。© 汉典
【福禄】
(杂语)总称世出世之福利功德。无量寿经下曰:“福禄巍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无极 】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开入泥洹,教授典揽威制消化,感动十方无穷无极。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随心所愿皆令得道。】
【学习解说】
佛陀开示众生入涅槃之境,教授众生撮取经典之要义,深入学习
以神通威力制服刚强众生,使令降服,佛陀的威德感动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佛陀福慧圆满,能自在教化众生,是众生的法王
佛陀的福德超过了一切圣众,是最尊贵的,也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天人、人的大导师
能够随顺众生的心愿,善巧度化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之道果
【词解】
【泥洹】即涅盘。© 汉典
【典揽】
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
FROM:【佛光大辞典】
【威制 】用威力压服或用暴力制服。© 汉典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今得值佛,复闻无量寿声,靡不欢喜,心得开明。”】
【学习解说】
今生我们能够生在佛驻世时期,听闻佛所开示的无量寿佛经,我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无上的欢喜,由此我们的心也得到了开悟明了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6 21:1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7 20:5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以上)
三十九、佛法难闻,能值遇佛驻世听闻极乐念佛法门实属幸事,应当精进不应心生疑惑
★【佛告弥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于佛者,实为大善。天下久久乃复有佛,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说经法,宣布道教,断诸疑网;拔爱欲之本,杜众恶之源。游步三界无所拘阂,典揽智慧众道之要,执持纲维昭然分明,开示五趣度未度者,决正生死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说的完全对。如果有众生以至诚恭敬心敬重佛,那实在是一件大善事
佛出世是很难遇到的,是需要经过无量亿劫才能有佛出世,今世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
为众生广泛的讲经说法,宣扬演说成佛解脱之道,断除众生心中对于佛法的种种疑惑,从而对佛法生起坚定的信心
拔除掉众生心中种种的贪欲、爱欲这些轮回的根本,这样就是杜绝了众生造恶的根源
我游步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因为已经实证了一切种智,所以在弘法的过程中没有一点束缚障碍
佛拥有了经典中的一切智慧,掌握了学习一切法门的方法
握持着佛法的总纲领,心中明明白白,为学佛众生开示如何出离六道轮回
对于那些没有善根尚无法得度的众生,佛陀也根据因缘种下得度的因缘
等到他们的因缘成熟时,必定也会走上修行之路,从而证得无上菩提之道
【词解】
【宣布】公之于众——摘自汉典
【爱欲】
梵语 ka^ma,巴利语同。即贪爱之法。与爱著、爱染、爱执同义。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之三大目的为法(梵 dharma)、利(梵 artha)、爱等,即指真理之了解、财物之蓄积、性爱之享受。关于爱欲,有所谓之爱欲经(梵 Ka^ma-su^tra),此经被公认为世界闻名之性爱指南,上流人士亦经由此指南而获得性生活之指导。
原始佛教教团乃为以僧侣(比丘)为主之教团,而性欲则属人类仅次于食欲之一种本能,故于僧侣教团中,制定严格之戒律,以超脱爱欲为修行者之重要修行德目。进入大乘佛教时期,由于在家信众参与教团,禁止爱欲成为不可能,仅能对在家信众加以善巧方便之限制。
所谓烦恼即菩提,乃是藉爱欲或其他能动摇人类心志之本能,在其不断干扰中,去修证而进入了生脱死之悟境。p5461
FROM:【佛光大辞典】
【游步】
1.漫游。 2.涉猎。
© 汉典
【三界】
梵语 trayo dha^tavah!,巴利语 tisso dha^tuyo。<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一)欲界(梵 ka^ma-dha^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二)色界(梵 ru^pa-dha^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三)无色界(梵 a^ru^pya-dha^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三界可细分为二十五有(界),若将色界之那含天析而为五(即五那含天),则共为“二十九有”。其与九地之关系,如下表所示: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参见:九地)132、“色界”2545、“欲界”4653、“无色界”5083)
<二>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三>指色界、无色界、尽界。(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
<四>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五>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说法稍异。如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层世界为神灵世界,中层世界为人类、动物之居地,下层世界为死神与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狱。在中层世界与下层世界间,复有一不可知之世界,为人死后之去处。p584
FROM:【佛光大辞典】
【拘阂】
1.亦作"拘碍"。 2.束缚阻碍。
© 汉典
【典揽】
指撮取经典之要义而说明之。典,指经典;揽,指撮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开入泥洹,教授典揽。(中略)典揽智慧,众道之要。”又净影寺慧远亦于无量寿经疏中谓,善解经典而揽知众义,称为典揽。p3082
FROM:【佛光大辞典】
【执持】
1.握持;掌握;控制。 2.操守。 3.指所坚持的观念见解。 4.谓拘泥,固执。
© 汉典
【纲维】
负责领导、维持寺院诸事之职僧。据义楚六帖卷六师徒教戒部载,纲维即指寺主、上座、维那,余者但名知事。依此,五代时寺之三纲称纲维。(续高僧传卷十智琳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参见:三纲)664)p5889
FROM:【佛光大辞典】
【纲维】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 2.维系;护持。 3.犹纲领。 4.寺庙中的司事僧。
© 汉典
【昭然】 明明白白,显而易见——摘自汉典
【五趣】
(名数)又曰五恶趣,五道等。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文句十二曰:“从一至一,故名为趣。”无量寿经曰:“开示五趣,度未度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正】
认为正确而决定依从。
© 汉典
★【“弥勒当知,汝从无数劫来修菩萨行,欲度众生,其已久远,从汝得道至于泥洹不可称数。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已来展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学习解说】
世尊对弥勒菩萨说:你应该知道,你从无数劫以来发心在世间修习菩萨行
想要度化众生都能解脱成就佛道,这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从你成佛得道一直到究竟涅槃,这样的经历已经多的无法计算了
你以及十方世界的一切诸天人、人以及一切四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无始劫以来都是不断的展转轮回在六道中,忧虑畏怯种种辛苦无法言说,就是到了今世生死也是相续不绝
能有幸在今世遇到我释迦牟尼佛驻世,听闻佛讲经说法
又能有幸听闻到在西方世界成佛的无量寿佛演说念佛法门
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大好事,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词解】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四众】
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
FROM:【佛光大辞典】
【忧畏】
忧虑畏怯。
© 汉典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
【学习解说】
你现在起应该对生老病死苦生起厌离之心,观察从身体上出来的都是不洁不净之体,没有什么是能够让人感到快乐的
所以对于解脱人生的大事必须要尽快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应当端正自己身心,时时以佛的教导做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要多做有益于众生、有益于自己解脱的种种善行
用种种佛法修持洗涤自己心中的尘垢,修正(恢复)自己原本清净无染的佛心
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忠诚信实,要言行一致,依教奉行
在实修过程中,不仅要度化自己,也要发起大愿帮助利益众生
使得那些沉沦在生死痛苦中的众生也能听闻到佛法而受益
还有一定要至心的发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愿,信愿行才能为往生极乐世界累积资粮
【词解】
【恶露】
巴利语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洁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恶,为憎厌之义;露,即津液。据心地观经载,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又无量寿经卷下谓,生、老、病、死皆苦,且恶露不净,故无可乐者。p4952
FROM:【佛光大辞典】
【决断】做决定——摘自汉典
【正行】
梵语 samyak-pratipatti,巴利语 samma^-pat!ipatti。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余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见:正因正行)1985)p1986
FROM:【佛光大辞典】
【忠信】1.忠诚信实。——摘自汉典
【表里】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摘自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拯济 】救助;救济。© 汉典
【精明 】精诚;真诚——摘自汉典
★【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看起来虽然是一世的勤劳辛苦,但是在无量无劫的轮回中,一世也只是在片刻之间
今后能够往生极乐净土,那就能长远的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那里常常与正法相伴,令人获得明察睿智,永远拔除掉生死之根本
不再受贪恚、愚痴、嗔心等带来的种种烦恼苦患
想要寿命一劫、百劫、甚至千万亿劫,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愿而获得,圣智所实证的真理尽次于佛陀证得的究竟涅槃
【词解】
【须臾 】片刻——摘自汉典
【无极】
1.无穷尽;无边际。 2.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3.布名。
© 汉典
【道德】
(术语)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无量寿经下曰:“长与道德合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合明 】
谓明鉴如日月。喻圣人的明察睿知。
© 汉典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又言无因而自然也。后者为自然外道之邪执。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又曰:“无为自然。”法华玄义二之一曰:“果是任运酬善心而生,报是自然受乐。”同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
(术语)又作泥曰,同涅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学习解说】
所以你们这些人应当精进修行以圆满心中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对于极乐世界的念佛法门不要心存怀疑,更不要在修行中途产生后悔
如果是这样,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过失
这样就会投生在极乐净土的边地疑城,虽然那里也有用七种珍宝严饰而成的宫殿,但是却是在五百年中都不能听闻佛法,受种种的苦难
【词解】
【过咎】过失;错误。© 汉典
【边地】
<一>梵语 mleccha。音译弥戾车。又作边夷无所知者、卑贱。指不能见闻佛法之边隅下贱之种族。((参见:弥戾车)6417)
<二>指极乐净土之边地。又称疑城、胎宫。即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应其机感,死后于净土受生之处。生于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参见:边地胎生)6708、“边地懈慢”6708)p67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7 20: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9 21: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5小时)
四十、世尊赞叹弥勒菩萨等众菩萨行者能够在世间端心正意,具足无上功德
★【弥勒白佛:“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听闻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后对佛说:我们受佛的谆谆教诲,一定会认真的精进修习
按照佛的教导一心一意的好好学习并落实实修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对念佛法门生起绝对的信心,不会有一丝的怀疑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德,十方世界最无伦匹。所以者何?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你们这些人能够在这个五浊恶世中端正自己的身语意
让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行为都能做到正行正念,不随顺众生造作种种的恶业,这已经具足了无上的功德
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无法与你们相提并论。这是为什么呢 ?
因为往生到各个佛国净土中的天人们他们本身就是修习善行,已经累积了种种善业,也不会再去造作种种恶业,所以这些天人都很容易教导度化
【词解】
【至德具足益】
是说信弥陀而念佛的人,于现在世就已具足了无上的功德,为现在十种益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伦匹 】
1.流辈,同辈。 2.类比,比并。 3.配偶。
© 汉典
【开化】
(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十一、世尊教化救渡娑婆世界众生出离五恶五痛五烧的剧烈苦痛中
★【今我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现在我在这个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示现成佛
这里的众生时时处在五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
五痛(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五烧(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之中
因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承受着剧烈的痛苦
我为了消灭娑婆世界众生之苦,来到这个世界教导开化许多的众生要舍去掉五恶,去除五痛,远离五烧
为了转化众生的错误心念,教导他们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来获得福慧功德
以此累积资粮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度脱生死,得无量寿,最终成就佛道
【词解】
【五恶】
五种恶。(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五)饮酒。又五戒所防即为上述之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四天王经、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痛】
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参见:五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烧】
(譬喻)造杀,盗,淫,妄,酒之五恶者,生时遭王法之逼害,死入于恶道,名为五痛,苦痛切身如火之烧,故喻之为五烧。无量寿经下曰:“我今于此世间作佛,处于五恶五痛五烧之中为最剧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又曰:“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群生】
许多的众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戒】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摘自汉典
【五戒】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十二、世尊为众生开示五恶中的第一恶:杀生
★【佛言:“何等为五恶?何等五痛?何等五烧?何等消化五恶、令持五善,获其福德度世长寿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说:什么是五恶?什么是五痛?什么是五烧?如何消除转化五恶、使众生能够受持五戒,获得福慧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无量寿成就佛道呢?
★【“其一恶者,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
【学习解说】
第一恶是:一切天人、世人以及畜生道那些蠕动类众生
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下种种恶业,能力强大的众生降服软弱的众生,再转而强强互相残杀,互相吞吃
这都是因为不知道修习善业,才会做出这样一些大逆不道的恶行
因为这个杀生的恶行,以后自己就会遭受祸殃和惩罚,这是自然的因果法则
【词解】
【蠕动】
(杂名)总称无足而动之虫。即腹行之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相】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迭相】相继;轮番。© 汉典
【吞噬】吞吃;吞咽。整个地吞下去——摘自汉典
【趣向】
1.亦作"趣向"。亦作"趣乡"。亦作"趣向"。 2.志趣;志向。 3.好尚;兴味。
© 汉典
★【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憋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学习解说】
自己所做下的恶业,都是有记识的,都如影随形的跟随着自己
等到恶业的因缘种子现行的时候,都不能赦免而逃脱恶业果报
所以这世界就有了贫穷之人、下贱之人、乞丐、孤独之人、聋盲喑哑之人、愚痴之人、憋恶之人
还有那些患有精神失常犯癫狂等多种不足之人
同样这个世界上又有尊贵之人、豪富之人、才能高超之人、通达种种技巧之人
这些都是因为这些人在过去世慈悲众生孝敬长辈,积极行善累积功德所致
【词解】
【神明】神灵;神祗——摘自汉典
【狂】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
——摘自汉典
【尩】
(1) 骨胳弯曲不正。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 [rickety]。如:尪伛(佝偻。指树身弯曲);尪尪(行不正)
(2) 孱弱;瘦弱 [emaciated]。如:尪陋(瘦弱丑陋);尪弱(瘦弱;衰弱);尪悴(瘦弱憔悴);尪纤(瘦小);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尪老(老弱)
——摘自汉典
【不逮】不足之处;过错。比不上;不及。© 汉典
【高才】才能高超,才能不同凡响的人——摘汉典
【明达】(1)通达,明达公正 (2)懂得;通晓
四十三、造作杀业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世有常道、王法、牢狱不肯畏慎,为恶入罪受其殃罚,求望解脱难得免出。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
【学习解说】
世界上有寻常的做人道理、有各种法律条文、有关押罪犯的牢狱
而有些人一开始不畏惧这些,造作恶业而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到了那时开始害怕希望能得到赦免,但是为时已晚
而这只是在世间当下就受报的事,也就是现世报
等到这些造作恶业的人在命终之后的轮回中受到的果报尤其深远和剧烈
这些造恶的人堕入在三恶道不断的轮回转生,不断的变换着不同的苦报身形
【词解】
【常道】
(杂语)寻常之道理也。无量寿经下曰:“生死常道转相嗣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幽冥】
(术语)虽为有理,而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又,三恶道无真理光之处(即冥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八十华严经十一曰:“一一毛孔现光明,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生】
<一>梵语 ja^tiparivartah!。谓死于此处,而生于彼处。又作换世、轮回转生。大智度论卷十六(大二五·一七五中):“菩萨得天眼,观众生轮转五道,回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中略)非有想、非无想天中死,阿鼻地狱中生。如是展转生五道中。”((参见:轮回)6186)
<二>西藏为解决佛教领袖承继问题而设之制度。又作转世。创始于十三世纪迦尔居派迦尔玛迦尔居之求松肯巴。((参见:转世)6617)p66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8 21:40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8 21:4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譬如王法痛苦极刑,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转贸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当独值向,相从共生,更相报复无有止已,殃恶未尽不得相离,展转其中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学习解说】
就像在世间的律法,会让造做重恶之人承受极重的惩罚,令身心痛苦
堕入在三恶道的众生也是这样,承受着地狱、畜生、恶鬼道中种种的苦痛
根据他们在世间所造恶业的不同而投生到相应的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
在地狱道中受完苦再展转在恶鬼道中受苦,在那里受完苦后再展转到畜生道受苦
如此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身份,不断的变换处境,并且他们所处不同恶道中的寿命也有长短之分
他们心识的趣向自然是跟着他们所造的恶业去不同的恶道受报
他们总是孤单单的单独走向自己受报的恶道中
如果有互相跟随共生一处的只能是他在往日杀(伤)害过的众生,这时对他的报复一刻也不会停止
在他的祸殃恶业没有受完结束之前是不会分开的
就这样相互仇怨之人不断的展转在三恶道,如影随形,无法出离,没有解脱的日子
这种绝望的痛苦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词解】
【易道】
1.《周易》之道。 2.谓互易其处境。
© 汉典
【魂神精识】
指众生之心识,亦泛指人之神识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灵、精识、魂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上):“改形易道,所受寿命或长或短,魂神精识,自然趣之。”又首楞严经卷一所谓之(大一九·一○八下):“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与首楞严经义疏注经卷一之二之解释(大三九·八三七下):“第八梨耶于诸识中最极微细,名为识精。”则指第八识而言。
盖此类魂神、精灵、魂魄、识精等用语,早为我国古代经典所用,如淮南子之“天气云魂,地气为魄。”春秋左氏传之“心精灵,是谓魂魄。”仪礼注疏之“出入之气谓之魂,耳目聪明谓之魄,死者魂神去则魄离。”此外,古代又称阳气为魂,阴气为魄,二气和合为人,故有人死则魂魄升天之说。
佛教经典传译之时,常借此类用语泛指精神、心识;或作为身心之异名,而统称精神与形体。如诸经要集卷十九(大五四·一七八下):“魂是灵,魄是尸,故礼以初亡之时,以己所著之衣,将向尸魄之上,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以理而言,故云招魂,不言唤魄。”
此外,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九之一谓,主肝为魂,主肺为魄。该书云(大三九·九四九中):“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中略)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根身种子,皆为第八所执受故。”故谓若肝、肺、心、肾、脾等五脏俱伤,则五神亦去。(首楞严经卷九)p5950
FROM:【佛光大辞典】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卒暴应至,善恶之道会当归之。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在整个自然社会中,像这样的因果报应时时都存在
虽然有时候报应不是立即就会出现,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业时机成熟,就一定会受报
杀业是五恶中的第一大恶,必将在现世承受巨大的痛苦以及在未来世承受三恶道之苦,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
【词解】
【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摘自汉典
【卒暴 】急促;紧迫。© 汉典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十四、身处苦痛之中,也能端正心念,不造杀生恶业,是人生第一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一大善也。”】
【学习解说】
这种苦报就像熊熊燃烧的大火焚烧自身,身心遭受剧烈的刺骨疼痛
如果人能够在这种痛苦中也能专注一心,让自己的身心能够起正念正行,不起恶念
并且还会做着诸多的善业,更不会与人同流合污造作恶业
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福报,也能够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而成就佛道
断除杀业,这是人生中的第一大善业
【词解】
【一心制意】是佛教术语,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摘自百度
四十五、第二大恶业——偷盗业
★【佛言:“其二恶者,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奢淫憍纵,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
【学习解说】
佛说:这第二大恶就是偷盗业:
世间的人民,无论是父子、兄弟、夫妇之间都没有正义道德,不遵守世间法律制度
他们奢侈淫逸,即傲慢又恣意放纵,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
不断的放纵自己,从不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甚至不惜互相欺骗迷惑
【词解】
【室家】
1.房舍;宅院。 2.夫妇。 3.妻子。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 5.家家,家家户户。
© 汉典
【义理】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相关。5、犹道理
© 汉典
【奢淫 】奢侈淫逸。© 汉典
【憍】骄傲。恣意、放纵。——摘自汉典
【自恣 】
放纵自己﹐不受约束。
© 汉典
【欺惑 】欺骗迷惑。© 汉典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佞谄不忠、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入怨枉。】
【学习解说】
他们言行不一致,心中想的和口中说的完全不同,又互相谄媚奉承,与人没有一点忠诚
走在一起时时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嫉妒别人的善举毁谤行善之人
并且还会利用一些小手段让行善之人陷入被冤枉的境地
【词解】
【佞谄 】
1.亦作"佞讇"。 2.谄媚奉承。
© 汉典
【谀媚 】
1.亦作"?媚"。 2.奉承献媚。
© 汉典
★【主上不明任用臣下、臣下自在机伪多端,践度能行知其形势。在位不正为其所欺,妄损忠良不当天心。】
【学习解说】
当领导的不明察自己所任用的手下是否清廉,更不知由自己任用的手下常常自以为是
而且心机颇深又虚伪诡计多端,总是会察言观色上司的神态
并根据当下的形势来调整自己如何说话如何做事,这些人见风使舵,总是在为自己提供最大的利益
那些身居高位的上司因为用人不当,最终不仅自己被小人欺骗
还白白的损失了那些忠心耿耿一心为民的忠良之士,而且这些不当的行为也违反了天地良心,最终也还是要受到果报
【词解】
【机伪 】机变诡诈。© 汉典
【不当】 不妥当,不适当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9 21:23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9 21:3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妇、中外知识更相欺诳,各怀贪欲、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破家亡身不顾前后,亲属内外坐之灭族。或时室家、知识、乡党、市里、愚民、野人转共从事,更相剥害,忿成怨结。】
【学习解说】
臣子欺瞒君主,儿子欺骗父母,兄弟、夫妇乃至中(内)外的朋友们更是互相欺骗迷惑,各自心怀鬼胎
内心无不是种种贪欲、嗔恚、愚痴,都想着要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无论是尊卑上下,他们自私自利的心都是一样,总想着占据别人的东西
正因为一己之私,不但自毁其家,而且还连累内外眷属也一起跟着家破人亡
有时这些人还会召集自己的家人、朋友、乡里乡亲、市井小人、愚昧的乡民
以及一些流浪汉共同分工参与偷盗甚至打劫行为
在此过程中,更是会因为分赃不均而发生相互盘剥伤害,多方都心怀愤恨而结下深仇大恨
【词解】
【知识】(1) 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高等数学知识 (2) [friend]∶认识的人;朋友 海内知识...——摘自百度
【欺诳】欺骗迷惑。© 汉典
【同然】犹相同。© 汉典
【破家】自毁其家——摘自汉典
【室家】
1.房舍;宅院。 2.夫妇。 3.妻子。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 5.家家,家家户户。
© 汉典
【乡党】 家乡,乡里——摘自汉典
【剥害】盘剥伤害。© 汉典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所恃怙,独来独去无一随者。】
【学习解说】
那些因偷盗而使自己变得富裕的人又无比悭贪吝啬不肯布施贫穷众生
他们因为一方面要保护隐藏自己这些不法财产,一方面又因为贪心重
时时还会想着如何再去收获财富,就这样每天心事重重,身心疲惫,积劳成疾
这样到了最后,旁边竟然没有可以值得依靠的人,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跟随着
【词解】
【至竟】
1.直到最终。 2.副词。犹究竟。
© 汉典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然后乃悔,当复何及?世间人民心愚少智,见善憎谤不思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常怀盗心悕望他利,消散磨尽而复求索。】
【学习解说】
唯一跟随他的就是他在世间所做的善业而获得福报,还有造下的恶业而造成的灾祸
这些都会随着他的不断轮回而时时跟随着他
善业多就投生到善道享受人天之乐的福报,恶业多就投生到恶道遭受种种三恶道的苦报
真的到了那时再去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那么为什么就不想着要早日断恶修善呢?
世间的人民因为愚痴缺乏智慧,不知因果报应,看到行善之人不但不赞叹效仿之反而还要憎恨毁谤
他们为所欲为用非法手段造作种种恶业,心中常常想着如何偷盗从中得到利益
等到偷盗得来的东西都挥霍一空尽情享受完的时候,因为贪心就又会选择时机再去偷盗
四十六、造作偷盗业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邪心不正,惧人有色,不豫思计,事至乃悔。今世现有王法牢狱,随罪趣向受其殃罚。】
【学习解说】
偷盗之人心术不正,犯下常人所深恶痛绝之事,也因为内心有鬼,所以常常害怕看到别人的脸色
害怕会被别人识破自己的偷盗行为,但即是如此也不会去思考自己所行之事实属恶业,应该断除
只是等到东窗事发时才懊悔不跌,但那时已为时已晚
在世间有国家律法还有关押的牢狱使其伏法,一经审判就会随着自己造作恶业的轻重而受到不同的惩罚
【词解】
【不豫 】不事先预备。不犹豫。不怕烦。© 汉典
【趣向】
释义:1.志趣;志向。2.好尚;兴味。3.去向;奔向。4.引申指途径。5.向往;趋附。——摘自汉典
★【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复为恶,天神克识别其名籍,寿终神逝下入恶道,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二大恶、二痛、二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这些偷盗之人因为在过去世不顾世间伦理道德,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也不修习种种善本,今世又造作种种恶业,这样的行为天神们都知晓
而且这些恶业都会紧紧的伴随着他,就像记录在本子上一样不会消失
等到寿命终结时神识涣散,这时就会在业力的牵引下堕入恶道
随着在世间造恶的轻重程度堕入到三恶道中相应的恶道,承受无量无边的苦恼
并不断的轮回辗转各个恶道中,无量劫中都不能出离,无法解脱,这种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偷盗业是恶业中的第二大恶业,在现世之中要承受律法的惩罚,身遭厄难,在未来世则要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道德】
有关人类行为善恶、正邪之原理。其原语为拉丁语之 mors,系与 a$ethos(习俗)同义;盖习俗乃道德与法律之基础,其中,法律为社会活动中之规范,道德则为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要的个人规制。孔子提倡以仁、德为中心之人伦关系,基督教、佛教等诸宗教亦极重视道德力量。基督教强调以神爱之中的博爱精神而爱邻人,从而展开其伦理思想。佛教则诫恶劝善,并禁止杀生、偷盗等十恶业(十不善业)。于佛教之基本精神中,所谓德,自获其利之意;所谓道,利益他人之意。又如七佛通戒偈云(大二·五五一上):“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之,即可理解佛教之人伦道德观。(超日明三昧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十五、辩正论卷五(法琳)、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玄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道宣))p5656
FROM:【佛光大辞典】
【天神】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名籍】
1.记名入册。 2.犹名册。
© 汉典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十七、端正心念,不造偷盗恶业,是人生第二大善业
★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二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制服自己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
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造作种种善业,远离种种恶业
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断除偷盗业,这是人生中的第二大善业
【词解】
【一心制意】是佛教术语,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摘自百度
【泥洹 】即涅盘。© 汉典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0 21:1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6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四十八、第三大恶业——邪淫业
★【佛言:“其三恶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共居天地之间,处年寿命无能几何。上有贤明长者、尊贵豪富,下有贫穷㒋贱、尪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怀邪恶,但念淫妷,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
【学习解说】
佛说,世间上第三大恶业就是邪淫,世间的人们因为相互的业因而投生在这个世上
他们共同居住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天地之间,留在这个世间的寿命没有多少年,是非常短的
无论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还是年纪大辈分高的长者,或是高贵而值得尊敬的人或是那些大富豪
又或是贫穷低贱之人、身体羸弱之人、愚昧之人,或者种种不修习善业之人
他们的内心常常怀着一颗淫欲的邪恶之心,因为淫欲心炽盛,所以烦恼充满了心中
在爱欲心的驱使下淫念心起身体产生交媾,之后才会想到邪淫的可怕而内心感到坐立不安
那些人贪心的意念十足,已经得到的不想放弃,想要好好占有,但是心中还想着能够再从外面猎到一些美色
【词解】
【相因 】相袭;相承。相关;相互依托。© 汉典
【几何】多少(用于反问)——摘自汉典
【贤明】有智慧、有能力的© 汉典
【尊贵】高贵而值得尊敬——摘自汉典
【豪富】大富翁,巨富——摘自汉典
【长者】年纪大、辈份高的人——摘自汉典
【尪劣】1.孱弱;怯弱。© 汉典
【交乱】共乱。© 汉典
【唐得】徒得;白白得到。© 汉典
★【眄睐细色邪态外逸,自妻厌憎私妄出入,费损家财事为非法,交结聚会兴师相伐,攻劫杀戮强夺不道。恶心在外不自修业,盗窃趣得欲击成事,恐势迫胁归给妻子,恣心快意极身作乐。】
【学习解说】
这些好色之徒双眼总是色溜溜的左右顾盼,邪魅的龌龊相流露在外,令人一目了然
这些人对自己的妻子就产生了厌恶憎恨的念头,私底下邪恶的念头总是会冒出来,心念开始不安分
因为总是在外沾花惹草,不仅会耗损家中的财产,而且会为了心中的情人干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恶友们相互勾结,在一起聚会时,有时会因为一个女人互不相让,大打出手
甚至会兴师问罪相互攻击掠夺,互相杀戮,豪取抢夺这些邪淫之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名声已经传播在外,为世人所唾弃
而且这些好色之徒没有正当的固定的职业,常常囊中羞涩
所以时常以偷盗为业,甚至把偷盗作为一种兴趣,想把偷盗来作为自己的事业
却把恐惧担心胁迫等留给了在家的妻子,每天为他担惊受怕
而他自己却用偷盗来的金钱在外过着花天酒地,随心所欲、寻欢作乐的生活
【词解】
【眄睐 】1.顾盼。 2.眷顾。© 汉典
【细色】犹美色。© 汉典
【攻劫】攻击掠夺。犹攻讦。© 汉典
【兴师】 兴兵;起兵,兴师问罪© 汉典
【交结 】
(1) 交往;交朋友
(2)相互连接
(3)认识;相互勾结
© 汉典
【恣心】随心,任情。© 汉典
【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摘自汉典
四十九、造作邪淫业的众生虽然不畏王法禁令,但是因果业报如影随形,是一定要受报的,后世之报也是如此
★【或于亲属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复不畏王法禁令。如是之恶著于人鬼,日月照见、神明记识,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三大恶、三痛、三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这些邪淫之人不但在外荒淫无度,对于自己的亲属也是不回避长幼尊卑,做着毫无人性之事
他的这些行为,令家中的所有亲戚都为他而苦恼心寒
这些邪淫之人甚至不惧怕国家的律法和禁令
像这样的恶业,人鬼皆知,这些恶业,不但太阳和月亮都在照彻着
神明也已经把他们做的这些恶业记录下来了,而且所做的恶业也已经刻入自己的第八识中
所以这些邪淫之人必定会堕入在三恶道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并不断的轮回辗转各个恶道中
无量劫中都不能出离,无法解脱,这种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邪淫业是恶业中的第三大恶业,在现世之中要承受律法的惩罚,身遭厄难,在未来世则要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尊卑】
1.贵贱;位分的高低。 2.指长辈和晩辈。© 汉典
【禁令】禁止某种活动的法令
【神明】神灵;神祗——摘自汉典
五十、端正心念,不邪淫,是人生第三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三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
造作种种善业,远离种种恶业,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断除邪淫业,这是人生中的第三大善业
【词解】
【一心制意】是佛教术语,谓专注一心时,能制伏意念所起..——摘自百度
【泥洹 】即涅盘。©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1 21:3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8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一、第四大恶业——妄语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众恶。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于傍快喜。】
【学习解说】
佛又说:世间第四大恶业就是妄语
娑婆世间人民心中想的不是要修习善业累积功德,而是互相影响一起造作种种恶业
常犯两舌(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恶口(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
妄言(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等口业
还恶意的出言不逊、诽谤中伤﹐残害善良之人,使不明真相的众生相互发起争斗
自己做不到对众生起善心,还常常憎恨嫉妒那些行善之人,在背后挑拨离间
攻击那些有智慧有能力的贤明之士,以此来败坏他们的名声,看到自己挑拨成功,则在暗处暗暗自喜
【词解】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两舌】
梵语 pais/unya,巴利语 pisuN!a^-va^ca^。即于两者间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破坏彼此之和合。又作离间语、两舌语。为十恶业之一。四分律卷十一,以两舌语为“波逸提”之第三;智顗之菩萨戒义疏卷下,将两舌戒配于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之第十九戒。然成实论卷八之五戒品中则不以两舌为五戒之一,谓两舌属微细过,守护不易;且两舌系由妄语分出,若说妄语,则已含摄于内,故不以两舌为戒。两舌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亦得弊恶眷属与不和眷属之果报。(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十诵律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八、俱舍论卷十六)((参见:十善十恶)468)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恶口】
为十恶之一。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口。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四六·六六九下):“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另据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载,若恶口骂詈诽谤,其人将获大罪报。(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六)p4946
FROM:【佛光大辞典】
【妄言】
谓以虚诞之言,欺诳他人,故名妄言。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绮语】
梵语 sam!bhinna-prala^pa。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十恶之一。成实论卷八以非实语、实语而不以时、实语以时而随顺衰恼、实语以时而言无本末义理无次等皆为绮语。又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成实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卷六十、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参见:十善十恶)468)p5888
FROM:【佛光大辞典】
【谗贼 】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 汉典
【贤明 】有智慧、有能力的© 汉典
★【不孝二亲、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不能自知,为恶无耻,自以强健欲人敬难,不畏天地、神明、日月,不肯作善,难可降化。自用偃蹇谓可常尔,无所忧惧,常怀憍慢。】
【学习解说】
这些妄语之人在家不孝顺父母双亲,轻视怠慢自己的老师长辈,对朋友不真诚,总是言而无信
说话总是高傲自大觉得自己很有成就,看不起别人
对不服自己的人就运用暴力横行镇压,令其屈服,从此为自己所用
对于这种残忍的行为他自己却毫不感到惭愧,不以这种恶的行为羞耻,反倒自以为自己很有成就
总是想着要别人都来敬重自己,这些妄语之人自命不凡,不惧天地,不畏神明、不做善事,刚愎自用、骄横傲慢
对什么都无有恐惧,狂妄自大,而这些可以说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这一类人实在是难以降服教化
【词解】
【轻慢】轻视怠慢© 汉典
五十二、妄语的现世报和后世报
★【如是众恶,天神记识,赖其前世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诸善神鬼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寿命终尽诸恶所归,自然迫促共趣夺之。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当往趣向,罪报自然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学习解说】
这样的恶人,做了那么多的恶业,天上的神明都看在眼里,而且这些恶业也都已经刻入到了他的第八识
这些人今世之所以能为所欲为,完全是凭借着前世做过的一些善事而集聚了一些福德
今世才得以用这些小善福德来扶持帮助照拂他;
但是这些妄语之人在今世为非作歹,造作种种恶业,前世集聚的一些福报也已经被消耗殆尽
所以先前护持他的善神善鬼也都各自离他而去,从此他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站立在那里没有人可以依靠
等到他临命终时,平时自己造作的妄言、两语、两舌 、绮语等等恶业全都又归结到他自己的身上
正是这些恶业,自然就把曾经所炫耀的一切都夺走了
又因为他造下的恶业神明都有记载,他的福报也已用尽,那么因为因果报应法则
他曾经所造下的恶业因缘就会牵引着他的神识走入三恶道
他要遭受的罪报自然是逃不脱的,没有人能够为他代受
这类人只能跟随着自己的业力一直往前走,入于地狱中的油锅狱火之中,身心遭受摧裂破碎的剧痛,精神也是万分的痛苦
这时候再后悔自己生前不该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已经是来不及了,该受报的还是要受报
【词解】
【偃蹇】(2) 骄横;傲慢——摘自汉典
【赖】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摘自汉典
【扶接 】扶持,帮助。© 汉典
【营护】
1.照拂。 2.特指护理。 3.保护;救护。 4.庇护;袒护。
© 汉典
【迫促 】急迫;紧促——摘自汉典
★【天道自然,不得蹉跌,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四大恶、四痛、四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不会失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因此这些妄语之人就会随着在世间造恶的轻重程度堕入到三恶道中相应的恶道,承受无量无边的苦恼
并不断的轮回辗转各个恶道中,无量劫中都不能出离,无法解脱,这种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恶业,是世间第四大恶业,不仅要承受现世痛苦报还要在未来世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天道】自然规律——摘自汉典
【蹉跌】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五十三、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是人生中的第四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四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钻入骨髓之痛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
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造作种种善业,远离种种恶业
那么此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断除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这是人生中的第四大善业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2 20:36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1:5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40分)
五十四、世间第五恶:懈怠懒惰,不修善,沉迷世间众生欲乐,不信因果六道轮回,造作诸多恶业,必堕恶道
★【佛言:“其五恶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业,家室眷属饥寒困苦。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学习解说】
佛说:世间上的第五大恶就是:世间的人民生性懒惰懈怠,总是安于现状
即使身心承受巨大的苦痛,也不肯下决心行善,并且不想通过修行来获得福报
他们这一类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得家中的眷属们过着饥寒困苦的生活
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教诲不但不接受,还常常瞪着一双恐怖的眼睛,对着父母大肆咆哮,说出来的脏话不堪入耳
那种以极强的抵触心里来反抗父母的教导,就像过去世的冤亲债主,像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来的更好
【词解】
【徙倚】徘徊,来回地走,逡巡。——摘自汉典
【治身 】犹修身。© 汉典
【家室】妻子或配偶 。家属——摘自汉典
【眷属】家眷,亲属——摘自汉典
【瞋目 】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违戾】1.违背。 2.抵触;不一致。 3.乖谬;不合情理。© 汉典
【反逆】
1.相反。 2.叛逆;谋反。 3.北齐刑律有重罪十条,首为反逆,不在八议论赎之列。隋唐律承北齐制﹐置十恶之条﹐改称谋反。参阅《隋书.刑法志》。亦指谋反犯。 4.颠簸。© 汉典
★【取与无节,众共患厌,负恩违义,无有报偿之心。贫穷困乏不能复得,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
【学习解说】
这些人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总是向家中索取财物,而且挥霍无度,没有节制
使得家中所有的眷属都讨厌他,这样的人还总是忘恩负义,对于别人对他的宽容根本就没有想要报答的心
家中财产被他挥霍的一无所有,变得穷困潦倒,见家中已经拿不出财产供其挥霍
就放纵自己用暴力抢夺别人的财产,并把这些抢夺来的财产悉数用在自己身上
他们整天沉湎在酒色之中,花天酒地,饮食没有一点节制,在酒精的作用下,肆无忌惮
意识渐渐散失,这些人的行为嚣张跋扈,经常与人发生打斗等冲突
【词解】
【无节】
1.谓无先验之明。一说谓不通礼节。 2.没有法度;不加节制。 3.没有节操。 4.指物体不分段,没有节。
© 汉典
【辜较】
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2.大略﹔大概。 3.比较。 4.查对﹔计点。
© 汉典
【放恣】 放纵任性——摘自汉典
【游散】 闲逛——摘自汉典
【耽酒 】谓极好饮酒。© 汉典
【荡逸】
1.同"荡佚"。 2.毁坏散失。
© 汉典
★【不识人情强欲抑制。见人有善憎嫉恶之,无义、无礼,无所顾录。自用职当不可谏晓,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
【学习解说】
这样的人,不明白人情世故,也不知道因果定律,见到有人比他强就想要通过不法手段去干扰破坏,不让别人超过他
自己不行善,看到有人行善就会憎恨嫉妒别人,并且以种种恶言恶行去伤害对方
做人没有一点仁义道德,没有礼节规矩,对自己的言行无所顾虑,从来不为别人考虑
认为自己的钱财自己用很正当,别人不用劝谏和知晓
对于自己的家庭以及亲眷,他们有没有可用的钱财一点都不会担忧牵挂
这也说明这类人的极度自私
【词解】
【职当】犹正当﹐正处于。© 汉典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不信先圣诸佛经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欲杀真人,斗乱众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属,六亲憎恶愿令其死。】
【学习解说】
他们一点都不会考虑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不顾师长的教育之恩,不顾朋友之间的友谊
他们常常心怀恶念,口中常常是恶言恶语,又常常干着伤害别人的恶业,从来不曾做过一件善事
他们不相信佛的教导,也不相信修行佛法能够度脱生死,不相信人死后不是没有了,而是他的灵魂还会按照自己的业力投生各处
不愿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因果法则
这些恶人还想要杀害那些已经证道的阿罗汉、辟支佛以及诸佛菩萨,破坏僧众团结
欲杀害父母、兄弟、亲人眷属,六亲不认,而且非常的憎恨这些六亲眷属,总是希望他们也能够早点消失
这样的知见行为就已经犯下最重的五逆之罪,未来世的果报就是堕入地狱道中承受剧烈的苦报
【词解】
【不惟 】不仅;不但。岂非。不思虑。——摘自汉典
【真人】
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圣人,皆称为真人。((参见:阿罗汉)3692)p419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亲】
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种亲属。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六亲眷属,所资有无,不能忧念。”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大四○·二一下):“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参见:父六亲)1503、“母六亲”2008)p1311
FROM:【佛光大辞典】
★ 【“如是世人心意俱然,愚痴曚昧而自以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逆恶天地,而于其中悕望侥幸,欲求长生,会当归死。】
【学习解说】
像这种有着邪知邪见之人,他们的心识完全都一样,明明是自己愚痴,内心昏暗,却不觉得
还偏偏自以为自己比别人有智慧,他们不知道因果轮回,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
他们为人不讲仁义道德,不孝父母师长,违背天地良知,造下种种恶业
就是这种恶业累累之人也妄想自己侥幸能够长生不老,千方百计的寻求各种不死的方法
殊不知,善有善报,恶又恶报,像这种恶业缠身的人又怎能长生不老呢?
根据因果报应法则,他们必将随着自己造下的恶业而堕入恶道承受无尽的苦报
【词解】
【曚昧】昏暗模糊。© 汉典
【不仁】不讲仁德——摘自汉典
【归死】接受死刑,请死。© 汉典
★【慈心教诲令其念善,开示生死善恶之趣自然有是,而不信之;苦心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穷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学习解说】
菩萨行者慈悲的教导这些人,想要让他们能够转入善道
慈悲的为他们开示生死六道轮回、善恶之因果报应都是客观存在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应该向善不应造恶,可是那些人总是不相信这样的教导
正因为不相信,圣者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无法使他受益
这就是众生的愚痴无智,内心闭塞,对于法界的真相毫无所知
所以在世间一味的造作恶业,等到临命终时,在自己的恶业牵引下堕入到三恶道时,此时内心就非常的后悔恐惧
可是平时不修善,到最后才幡然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
【词解】
【闭塞】堵塞不通——摘自汉典
【不豫 】
不事先预备。
不犹豫。
不怕烦。
天子有病的讳称。
不高兴。
泛称尊长有疾。
不参与。
© 汉典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学习解说】
天地轮回之间,清清楚楚的划分为五道,即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世间宽阔深奥无边无际
无论是善业所获得的福报抑或是恶业所应承担的恶报,这之间总是相互相成,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恶业的果报总是由行善、造恶的众生自己或受益或承担苦痛,没有谁能够来代替自己受苦
【词解】
【恢廓】宽阔,扩展——摘自汉典
【窈冥】深奥。也作“杳冥”——摘自汉典
【浩浩】广阔宏大,浩浩的宇宙——摘自汉典
【茫茫 】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摘自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3 21: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3 22:14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五、不听佛陀教导,不行善,不修行,必将承受现世报和后世报
★【“数之自然应其所行,殃咎追命无得纵舍。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学习解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言所行而得到相应的果报,这是自然而然无可厚非的事情自己造下的恶业就要承受在将来灾祸来临时,不会获得额外的宽恕
有善心的人在过去世时时行善,累积了众多的善业,那么今世就一定会获得很大的福报,一生平安顺遂尊贵富有
所以以行善为乐最终收获的也是快乐,因为知道因果报应,所以今世更是严格的守护自心,不造作恶业
坚信只有修行才能解脱轮回成就佛道这一条光明大道
而过去世时时造作恶业之人,今世就会投生在贫穷困苦的家庭,因为不明白贫穷困苦的因果原理,所以今世继续造恶
那么就一定会受到恶的果报,让自己苦上加苦,因为这些人愚昧无知,不明法界真相,不信佛法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
所以不修习善行,还时时陷在贪嗔痴中,这样就会堕入到三恶道受诸苦行,累劫不得出离
【词解】
【殃咎】灾祸。© 汉典
【纵舍】
1.亦作"纵舍"。 2.追踪与舍弃。 3.释放;宽放。
© 汉典
【冥】
昏暗:幽~。~蒙。晦~。
深奥,深沉:~思。~想。~心。
糊涂,愚昧:~顽不灵。
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界。~府。~婚。~衣。~寿。——摘自汉典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学习解说】
对于法界真相,因果报应这些事情谁能够知晓明了呢?恐怕除了佛陀能够明了,没有其他人了
所以,佛陀成佛后,为了众生明白法界真相,从而修行解脱,就不辞辛劳
展转各国各地为众生开示演说法界真相,因果业报,教导众生能够断恶修善,修习解脱方法
可是众生愚昧,对于佛陀的这些开示教导,能够相信并且按照佛陀的教导落实实修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众生还是累世都在生死轮回中无法停下来,受诸无量无边的苦难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展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是为五大恶、五痛、五烧,勤苦如是。】
【学习解说】
像以上这样不信因果造作恶业的世间之人难以计数,正是因为他们不信因果,不断的造作恶业
自然就会堕入在三恶道中受种种苦难,并且在不断的辗转中,不断的变换形相
在地狱中的受报结束,就变换身相展转到饿鬼道受罪,等这一期的受报结束,又变换身形展转到畜生道受报
这样生生世世累劫以来都无有出离解脱的日子,他们在三恶道中所承受的苦痛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信因果,自以为是,造作诸多恶业,就是世间人的第五大恶业
不仅要承受现世痛苦报还要在未来世承受轮回三恶道的苦报
【词解】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十六、言行一致,所做至诚,只做善事,不做恶业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五大善业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所语如语、心口不转,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学习解说】
(堕入三恶道)这样的苦报非常的激烈,就如大火焚烧人身一样痛苦,犹如钻入骨髓之痛
相反人如果能在世间专注一心,降伏自己恶的意念,端正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时时起正念正行
言行一致,真心实意,说的和做的完全相符合,只做善事,绝不造做种种恶业
那么这样的人一定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福报,也一定能度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言行一致,只做善事,不做恶业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五大善业
五十七、佛陀教导众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或今世先受病苦之报,身死随行入三恶道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是世五恶勤苦若此,五痛、五烧展转相生,但作众恶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诸恶趣。】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我告诉你们这世上的五大恶业,就是要让你们明白
做此五恶,必将在现世中受到法律的制裁,身遭厄难,而且未来世在轮回中就要展转三恶道,受三恶道的种种苦,
凡是造作种种恶业,而不断恶修善,那么这些人自然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备受众苦,无有出期
【词解】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善本】
(术语)同于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又】善为菩提之本也。法华经序品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德本。”无量寿经下曰:“善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胜鬘经上末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恶所招示众见之。身死随行入三恶道,苦毒无量自相燋然。】
【学习解说】
造作众恶之人或者先在今生被种种病苦所折磨,遭遇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绝望境地
造作种种恶业所感召的苦果众生都看在眼里
等到身体死亡,他的魂识随着自己造下的恶业而被牵引到三恶道,在那里就要遭受剧烈无比的痛苦,
所以受报的众生身心就会显得无比的憔悴、痛苦难过
【词解】
【苦毒】1.痛苦;苦难。 2.痛恨。© 汉典
【燋然 】憔悴貌。© 汉典
【怨结】
1.怨气郁结。 2.指郁结的怨气。 3.结下怨仇。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4 20:38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5 09:00 编辑
(接续楼上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至其久后共作怨结,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着财色、不能施慧,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厚己诤利无所省录。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学习解说】
经历无量劫后的某一世,双方在轮回中相遇,因为刻在第八识中的恶业种子显露,双方相见互相敌视对立,弄得身心憔悴
这样的深仇大恨其实都是因为平时造作的小小恶业不断叠加而引发的大恶
因为过去世贪得无厌、贪恋钱财,沉溺美色、不仅不肯把财物布施给贫穷的人,更不会把智慧教导给众生
这种被自己的愚痴、欲望所逼迫,随顺自己贪得无厌、损人利己的恶念,导致自己整天被种种烦恼缠缚身心,没有开解的日子
总想着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常常与人起争执之心,在他的第八识中就没有功德可以记录,唯有业力被记载下来
争得的荣华富贵只是一时的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不愿修习忍辱心,也不行善累积功德,这样福报用尽,他在世间作威作福的日子也随之磨灭
【词解】
【结缚】 佛教语。烦恼。佛教认为烦恼系缚身心,故名。 ——摘自百度
【省录 】省察。视察并登记。记忆;注意。© 汉典
★【身生劳苦久后大剧。天道施张自然纠举,纲纪罗网上下相应,焭焭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学习解说】
就像身体如果总是处在劳苦中,那么时间久了就会生大病一样
长期造作恶业,天神们也都看在眼里,必然会督查纠正他的恶行
而且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只要行恶,必将受到恶的果报
到那时世间的法律和自然因果的法则一起启动,他就要承受恶的果报
受完世间刑罚的果报后,死后也只是无依无靠,战战兢兢,孤独地、惶恐地再到三恶道受报
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都有,真的是令人痛心
【词解】
【天道】
六道之一,三善道之一。指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天人。亦指自然之道、主宰天地之神、日月星辰、太阳等。(无量寿经卷下、大度智论卷五十四)((参见:天上)1334)p1363
FROM:【佛光大辞典】
【施张】
1.施行。 2.张开;展开。 3.安放;铺陈。
© 汉典
【纠举】1.亦作"糾举"。 2.督察举发。© 汉典
【纲纪】治理,法律制度——摘自汉典
【罗网】
连缀众宝珠所作之网。系仿佛土、天界等皆有众宝庄严之罗网,故用以庄严佛殿或悬挂于佛像上。此名称见于诸经典,如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九·一四下):“真珠罗网,张施其上。”阿弥陀经亦谓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此外,显密各宗之经、论、仪轨等,多以罗网表示庄严物或供养物。(长阿含卷二十世记经、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陀罗尼集经卷三)p6682
FROM:【佛光大辞典】
【茕茕忪忪】“茕茕”是孤单,没有依靠的样子;忪音中,“忪忪”是恐惧的样子。整句话意思: 无依无靠,战战兢兢;孤独地、惶恐地——摘自百度
五十八、众生应奉持佛陀教导,端心正行,断除生死众恶之本,终得解脱成就佛道
★【佛语弥勒:“世间如是,佛皆哀之。以威神力摧灭众恶,悉令就善弃捐所思,奉持经戒、受行道法,无所违失,终得度世泥洹之道。”】
【学习解说】
佛对弥勒菩萨说:世间的众生如此愚昧,不行善不学佛法造作种种恶业,最终堕入三恶道受苦
佛对他们的这种愚昧行为都极其的悲悯,时时以自己的威德神通力来摧毁灭除众生的种种恶念恶行
使他们全部能够一心向善,丢弃掉自己过去世的种种恶念恶行转而修习善法
奉持佛陀的经教,严持佛陀制定的戒律,受持佛陀教导的种种修行方法,没有任何的违背和过失
这样的众生,最终都能解脱生死,往生极乐世界而成就佛道
【词解】
【威神力】
威德和神通的力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摧灭】1.摧毁消灭。© 汉典
【违失】
处事失当;过失。
© 汉典
【泥洹】
即涅槃,又名灭度,是灭尽烦恼和度脱生死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言:“汝今诸天人民及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上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尊圣敬善、仁慈博爱。】
【学习解说】
佛继续对弥勒菩萨说:你以及今天与会的天人大众以及未来世的众生
听闻到佛讲的这些经文后,应当对经文的义理做深思熟虑的思惟
并且能够在经文的教导下依教奉行,端正自己的心念,保持正念正行
如果是主政者,自己就更应该广修善业,时时行善,以此来为自己的属下做好表率作用
教化属下也广修善业,这样互相展转教化,使得人人都能端正守护自己的心念
善念善行,不造作诸恶,形成一种人人都尊重贤圣的智者,敬重行善之人,内心充满了对一切众生的广博的仁爱慈善
【词解】
【主上】 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摘自汉典
【率化】归顺。©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仁慈】仁爱慈善——摘自汉典
【博爱】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友或同胞的爱;兼爱——摘自汉典
★【佛语教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永离三涂无量忧畏苦痛之道。汝等于是广殖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
【学习解说】
对于佛的教导要一丝不苟的落实,不要有一点的错过,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教诲
所以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断除生死轮回的根本,永远离开三恶道,以免承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忧愁
你们应该在此娑婆世界广泛的培植立德之本,布施众生解脱智慧,广行六度波罗蜜
不要违反佛陀教戒,修习忍辱、精进、布施、禅定、智慧
这样才能有智慧的辗转教化众生也修习善业,广积福慧功德,解脱生死轮回成就佛道
【词解】
【亏负】有辜负和使吃亏两层含义。© 汉典
【度世】
<一>指度脱三世迷界之事。度即渡、出,犹言出世、出世间、离世间。如华严经离世间品,又称度世品经。
<二>指为自己名利、生计所作一切之生业。
<三>指济度世间之人。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能度诸世间。”(佛说无量寿经卷上)p3778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5 20:59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5 21:0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五十九、在娑婆世界斋戒的功德胜过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年的功德
★【“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
【学习解说】
让自己生起正心正意,以至诚清净之心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远远胜过在极乐世界为善百年的功德,这时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量寿佛国的国土中,一切都是秉承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而成,众生都没有贪嗔痴之念
并且全都能够积极行善,累积功德,内心全都没有一点点的恶念,更不会有造恶的事情发生
相反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世俗欲望深重,贪恋世间爱欲,我执深重
想到要行善的众生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娑婆世界能够清净斋戒的功德真是非常的大
【词解】
【斋戒】
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 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乾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
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
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上文所述即为斋戒之广义含义,狭义言之,即指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中所谓“圣八支斋”者,亦即今日教内习称之八关斋戒(又称八关斋、八戒),此一戒律乃专供优婆塞、优婆夷等在家二众于一日一夜受持出家之戒。其内容于诸经所举颇有异说,然通常所谓之八戒者列举如下:(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不与取”系指未经他人允诺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三)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四)离虚诳语,举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五)离饮诸酒,酒能乱性昏智,妨碍修行,故须远离。(六)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以免养尊处优,习于放逸。(七)离涂饰香鬘及歌舞观听,即不以香花、花鬘佩戴于身,不以香油等涂抹于身,不作歌舞倡伎,亦不无故前往观听。(八)离食非时食,即上记所谓之不过中食,此系八戒中之最重要者。
此外,菩萨善戒经亦列举: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自赞毁他、不悭惜财法、不嗔受悔、不谤乱正法等八种。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举出: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不饮酒等八者。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
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揵连经、起世因本经卷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五分律卷十八、十诵律卷二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卷三十七)p654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自然】
指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本然如是存在之状态。佛典中屡用“自然”、“法尔”、“自然法尔”等语,其义概分如下:(一)就佛教表示其自身真理之立场而言,如觉悟之世界为脱离有无分别,本来空无自性,其自身独立存在,而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或如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如依自身之法则,视之为如实之表现,称为法尔。依日本净土真宗之祖亲鸾所说,舍离自心分别而悟入弥陀之法则,称为自然法尔;依本愿而救度众生者,则称为愿力自然。据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世界乃无为自然世界,往生该国土者,即受有自然虚无之身。
(二)从佛教批判外道之立场而言,系用以否定自然外道之自然无因论(否认万物依因缘所生)。如六师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赊梨子、阿奢多翅舍钦婆罗等即妄执此类自然无因论,而与佛教所说之自然法尔判然有别。((参见:自然法尔)2532、“法尔”3419)p2531
FROM:【佛光大辞典】
【毛发】比喻细小、细微——摘自百度
六十、在娑婆世界修善的功德胜过他方诸佛国为善千年的功德
★【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勤苦求欲转相欺殆,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如是匆务未尝宁息。】
【学习解说】
另外在娑婆世界修习善行十日十夜所获得的功德,就要远远胜过在他方佛国世界中行善一千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他方佛国国土中,大都是修习行善之人,他们都是善言善行,造作恶业的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功德是自然而成,在这些佛国国土中,根本就没有造作恶业的地方和机缘
唯有在娑婆世界,这里的众生因为贪嗔痴深重,又不知修习善业,所以大都都是在造作恶业,自然就没有福报功德
他们一生辛辛苦苦的不是在修习解脱的方法,而是沉浸在求取获得种种世间欲望之中
甚至为了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众生之间不断的相互欺诈
他们整天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氛围中,所以令身心劳累、憔悴,更可悲的是,因为自己造作恶业,将来还要吞下堕入三恶道的苦果
这样匆忙的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词解】
【欺殆】1.欺诈。© 汉典
【转相】
递相,互相,表示一个轮迭连续的动作或行为。
© 汉典
【形困】形容人非常疲倦,无法集中精力。——摘自百度
六十一、佛哀悯众生,苦心教诲众生应断恶修善,才能拔除生死之苦而解脱
★【吾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器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
【学习解说】
我因为悲悯你们这些天人之类的众生,所以苦口婆心的以种种比喻来善巧方便的教导你们一定要修行善业
并且根据众生的根器开导传授各类经文以及修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佛沿用下来的
如果你们能够净下心认真修习,这些经文方法都能够使你们解脱六道轮回之苦,成就佛道
【词解】
【诲谕】1.亦作"诲喻"。 2.教诲晓喻。© 汉典
【在意】留心,注意——摘自汉典
【承用】因袭,沿用。© 汉典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学习解说】
凡是佛传授佛法游历过的地方,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或者是人群聚集的山村,没有不被佛的教到所感化
他们纷纷皈依佛陀,学习善行,天下呈现一片平和柔顺,日月清明,风调雨顺,不起种种灾祸病疫
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国与国之间平安相处,不起战争,崇尚道德,人与人之间讲究仁义,人人都修习谦卑礼让
【词解】
【游履】犹游历。© 汉典
【邑】城市,都城:城~。都~。——摘自汉典
【丘聚】人群聚集居住之处。© 汉典
【蒙化 】受教化。© 汉典
【和顺】
(杂语)平和柔顺也。无量寿经下曰:“天下和顺,日月清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灾疠】
1.亦作"灾厉"。 2.病疫;病灾。
© 汉典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吾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学习解说】
佛说:我哀悯你以及诸天人大众之心,超过了父母想念儿子的心
现在我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就是要教导众生降伏消除这世间五恶
不再承受世间的种种苦痛,消除现世之报
灭绝因为造作恶业而堕入三恶道承受剧烈的苦痛的五烧恶报
修习善行,用善心善念取代恶心恶念,这样才能拔除掉生死轮回之苦而解脱
我要使世间的一切众生通过修善、学习佛法都能实证种种五德,从而安住在无为的快乐中
【词解】
【五德】
<一>释尊说无量寿经,入大寂定,现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导师行,(四)住最胜道,(五)行如来德五种,称为五德。(无量寿经卷上)
<二>于结夏安居毕日,举行自恣举罪,选任此自恣举罪者,必具二种五德,即:(一)自恣五德,即不爱、不恚、不怖、不痴、自恣不自恣知。(二)举罪五德,即知时、真实、利益、柔软、慈心。(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
<三>指戒师五德。即:(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天台戒疏卷上)
<四>瞻病五德。即看护病人应行之五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三)有慈悲心不为衣食,(四)能理汤药等,(五)能为病人说法。(四分律卷四十一)p1195
FROM:【佛光大辞典】
【五德】
(名数)有种种之五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为】
(术语)梵语Asam%skr!ta。为者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又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曰无为,即真理之异名也。此无为法有三种六种之别,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是正为圣智所证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实相,曰法界,皆无为之异名也。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经曰:“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肇论曰:“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探玄记四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华严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大乘义章二曰:“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评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十二、佛灭之后,经道渐灭,众生再次不断造恶,告诫众人应依教奉行,无得违反
★【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学习解说】
在我寂灭之后的末法时期,我宣说的经法道义也会逐渐的消失,那时的人们又会变得谄媚奸诈虚伪,又造作种种恶业,所以又会遭受世间现世五痛之苦和堕入三恶道的五烧之后世恶报,造作恶业久了,要承受的恶报也越来越大,这样的痛苦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今天只是为你们简单的说了一下
【词解】
【谄伪】谄媚诈伪。© 汉典
【五痛五烧】
由造五恶所受之果报。依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谓,痛是苦受,烧是苦具,二者皆为地狱之报。(无量寿经卷下、灌顶经卷一)p116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你们与会大众要好好的善于思惟我今天的教导,并且要不断的相互提醒,相互告诫
对于佛所说的经法要好好的学习领会并落实实修,不得毁犯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6 20:34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7 09:31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愍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学习解说】
听完佛陀的教导叮嘱,弥勒菩萨合掌恭敬的对佛说:佛对我们的教导叮嘱实在是太重要了
世间的人就如佛陀说的那样,贪嗔痴深重,贪恋世俗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利,造作种种恶业
如来悲悯众生,慈悲的教导转化众生的恶心恶念,让他们都能修习善业,深入佛法,最终都能让众生解脱轮回
我们承接佛的殷切教导,对于佛的教导不敢有任何的违背和过失,也要像佛那样,引导众生断恶修善,修习善法累积功德而解脱
【词解】
【违失】处事失当;过失。© 汉典
六十三、阿难尊者以至诚心恭敬恳求阿弥陀佛示现德相以及佛国净土和菩萨众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阂。”
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向,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白言:“世尊!愿见彼佛安乐国土及诸菩萨声闻大众。”】
【学习解说】
佛转而对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起来好好的整理好自己的袈裟,再合掌恭敬的礼拜在西方的阿弥陀佛
十方国土世界的诸佛如来,都经常共同称赞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阿弥陀佛随缘度化众生,没有执着没有无碍
于是,阿难尊者站起来整理好衣服,身体面对正西方,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的面向西方礼拜阿弥陀佛后说:
阿弥陀佛!我至诚的恳求能够瞻仰到您的相貌以及佛国净土的面貌和那里的菩萨声闻大众
★【说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一切所有皆同一色。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学习解说】
等到阿难尊者恳求的话说完,霎时阿弥陀佛身上放出无量光明,这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一切诸佛世界
无论是金刚围山、须弥山王、以及大大小小的各座山
所有的地方全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下都呈现同一种金色,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就如同当世界坏灭时,水从地下水轮涌出,弥漫了整个世界,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沉没在水底下不见了身影
只见一片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没有其他一切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也是如此,在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射下
从极乐世界的声闻众、菩萨众身上散发出的光明全部被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所掩盖,只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
无限闪耀无比盛大显赫
【词解】
【金刚围山】
梵名 Cakrava^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a^^la-pabbata。又作铁围山、轮围山、金刚山。即围绕于须弥四洲之外海,由铁所成之山。以铁性坚固,故称金刚。((参见:铁围山)6878)p3561
FROM:【佛光大辞典】
【须弥山】
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水】
世界坏灭时所起大三灾之一。彼时,水由地下水轮涌出,注大洪雨,雨滴甚粗,或如车轴,或如杵,历多年而不止,第二禅天以下,尽为浸没而败坏。(长阿含卷二十一世记经三灾品、观无量寿经)p2814
FROM:【佛光大辞典】
【滉漾】释义为广阔无涯。释义1. 形容广阔无涯。2. 荡漾。3. 指浮动的水。4. 闪动;摇动。——摘自汉典
【浩汗】释义是水盛大貌,形容盛大繁多。——摘自汉典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的——摘自汉典
★【尔时,阿难即见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在光明中,阿难尊者立即见到了阿弥陀佛的高大形象
只见佛的威严德相,高大壮观就如须弥山王一样,高出世界上一切万物
从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中无不照射出无量光明
此时与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也全部都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阿弥陀佛威严德相、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以及净土中的所有菩萨众
【词解】
【威德】
(术语)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摘自汉典
【相好】
相,梵语 laks!aN!a,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可分三十二相。好,梵语 vyan~jana,为佛肉身形貌之微细难见者,共有八十种好。两者并称,即为相好。为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转轮圣王亦具有三十二相,然八十种好则仅佛菩萨所有。佛于过去世百大劫间,曾修相好业,故于此生成就相好。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大二五·二七四下):“若须八十随形好,何不皆名为相而别为好?答曰:相大严身。若说大者则已摄小。复次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其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依此则知,粗显者名相,细微者称好。又“好”在诸相之间,互相显发。释迦菩萨以其精进,而超九大劫,只经九十一劫即修习圆满相好业。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三○·五六八中):“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此即得相好之次第。(长阿含经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乘百福庄严相经)p3900
FROM:【佛光大辞典】
六十四、世尊通过与阿难尊者的一问一答,让众生来认识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微妙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诉阿难尊者以及弥勒菩萨:你们见到的无量寿佛国,从地面上开始一直到净居天
在这其中所有的自然之物都是无比的微妙庄严洁净,不知你们是否都有看到?
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们都已经看到了
【词解】
【五净居天】
净居,梵名 S/uddha^va^sa,为净业圣人之所居。<一>指显教中色界第四禅天中之五天,为证声闻第三果之阿那含果圣者所生之处。又作五不还天、五净居处、五那含天、五净居。即:(一)无烦天(梵 Avr!ha),又作阿惟潘、阿鞞丽舍、阿浮呵那。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一切烦杂。(二)无热天(梵 Atapa),又作阿答和、阿陀波、阿答波。为无一切热恼之处。(三)善见天(梵 Sudr!s/a),又作须提舍、修提舍。此天由定慧之中,见十方世界圆遍澄凝,更无尘象及一切沈垢。(四)善现天(梵 Sudars/ana),又作须陀施尼、须提舍那。此天以妙精明见现前,陶铸一切像而空无障碍。(五)色究竟天(梵 Akanis!t!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尼吒。此天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为色界天最胜之处。据楞严经卷九载,上述五天皆横列在第四禅天中,然彼四禅天仅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中,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知见。
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由杂修五品,可感生于五净居。五品指杂修第四静虑之五品,即:(一)下品,谓杂修第四静虑者,初起多念无漏,次起多念有漏,后复起多念无漏,如此旋还,后复渐减,至三心现前,便得静虑成备。(二)中品,即六心现前。(三)上品,即九心现前。(四)上胜品,即十二心现前。(五)上极品,即十五心现前。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可次第感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之五净居。同论又举出关于能感之力的两种说法,即:(一)以无漏势力熏修有漏,而感生于五净居。(二)由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次第增上,以感生于五净居。
此外,据论事(巴 Katha^vatthu)载,五净居天人之寿量分别为:无烦天一千劫,无热天二千劫,善见天四千劫,善现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又据四阿鋡暮抄解卷下载,五净居之数原为三天,即修提舍(善见天)、须提舍那(善现天)、鞞首陀(梵 Vis/uddha,清净天),其中清净天又分为阿鞞丽舍(无烦天)、阿答波(无热天)、阿迦腻吒(色究竟天)三天,故总为五净居。(中阿含经卷九、长阿含经卷二十、起世经卷八、首楞严经卷九、集异门足论卷十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七五、顺正理论卷六十五)
<二>指密教中位列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之五尊。又称五净居众、五天子。即:(一)自在天子,配于色究竟天。(二)普华天子,配于善见天。(三)光鬘天子,配于善现天。(四)意生天子,又称满意天子,配于无热天。(五)名称远闻天子,又称遍音声天子,配于无烦天。(大日经卷四密印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广大仪轨卷中、大日经疏卷五、卷十三、卷十六)p1150
FROM:【佛光大辞典】
★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学习解说】
世尊又问:你们有没有再次听闻到无量寿佛用大音声为十方一切世界众生宣扬佛法
教导十方一切世界去除一切世间之欲,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吗?
阿难尊者回答:是的,世尊,我们已经听到了
★ 【“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阂,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又问:在极乐世界中的人民,他们每天乘着七宝宫殿,途中经历百千有旬的路程毫无障碍,来到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你们看见了吗?
阿难尊者回答:我们已经看到
【词解】
【由旬】
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盖梵语 yojana 乃“附轭”之义,由语根 yuj 而来的名词;即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另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
有关由旬之计数有各种不同说法:(一)就由旬换算拘卢舍而言:印度之国俗系采取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于佛典中,亦有以四拘卢舍为一由旬者,如方广大庄严经卷四现艺品、摩登迦经卷下明时分别品等为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卢舍为一由旬,如有部毗奈耶卷二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俱舍论卷十二等所载皆是。(二)若配合我国之里数亦有异说: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旧传之一由旬可换算为四十里,印度之国俗为三十里,佛教为十六里;慧苑音义卷下载为十六或十七余里。另据义净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夹注载,印度之国俗为三十二里,佛教为十二里。
此外,近代学者富烈特(J. Flect)与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分别基于印度之一肘(梵 hasta)为半码或少于半码来换算为英哩,故若依富烈特之说,并换算为公里,则旧传之一由旬为十九点五公里,印度之国俗为十四点六公里,佛教为七点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说,则旧传为二十二点八公里,印度国俗为十七公里,佛教为八点五公里。(摩诃僧祇律卷九、翻梵语卷十、注维摩诘经卷六、玄应音义卷二、卷三、慧琳音义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p2075
FROM:【佛光大辞典】
★ 【“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
对曰:“已见。”
“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学习解说】
世尊又问:无量寿佛国中有胎生(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的人民,你们看见了吗?
阿难尊者回答:已经看见了
在极乐世界胎生的人们,他们所住的宫殿大小不以,它们有的有一百由旬,有的有五百由旬
那里的众生都能够在那里享受到种种的快乐,就如在忉利天的天人们,也是自然的享受这各种天乐
【词解】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7 21:22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7 21:3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
六十五、极乐世界中胎生化生众生的由来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请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在无量寿佛国的人民有胎生和化生之分
【词解】
【胎生】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生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像马牛猪羊驴等。”【又】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或生边地,或生莲内,而花不开,为不能见闻三宝恰如胎生之人在胎内,故名胎生。疑佛之他力而自力修行之人,受此报云。无量寿经下曰:“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中略)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略论曰:“于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众生在修习佛法时,心怀疑惑,以疑惑之心修习种种佛法功德
虽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是不明了佛的五种智慧,即
(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
(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
(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
(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对于佛的种种智慧都不是绝对的相信反而生起疑惑之心
但是这些众生还是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道理
所以愿意修习善法,做诸善事,累积功德,能够发愿往生无量寿国
这些众生就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宫殿中
他们的寿命五百岁,不能见到佛、不能听闻到佛讲经说法
也不能见到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圣众,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胎生
如果有众生明白并且绝对的深信佛的一切智慧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修行十善,做诸功德,以绝对的信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
这些众生就会往生到七宝莲花中自然化身,莲花开时,只见众生在莲花中结跏趺而坐
片刻之间,他们的身体放出无量光明,而且他们的智慧功德与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一样,也具足种种的功德智慧
【词解】
【五智】
梵语 pan~ca jn~a^na^ni。<一>密教开立大日如来之智体为五,称为五智,而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此系菩提心论、秘藏记等所说。(一)法界体性智(梵 dharma-dha^tu-svabha^va-jn~a^na),第九阿摩罗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世间、出世间等诸法体性之智。配列于中央大日如来与佛部。(二)大圆镜智(梵 a^dars/a-jn~a^na),第八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显现法界万象圆明无垢之智。配列于东方阿閦如来与金刚部。又作金刚智。(三)平等性智(梵 samata^-jn~a^na),第七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具现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于南方宝生如来与宝部。又作灌顶智。(四)妙观察智(梵 pratyaveks!aN!a^-jn~a^na),第六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巧妙观察众生机类而自在说法之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又作莲华智、转法轮智。(五)成所作智(梵 kr!tya^nus!t!ha^na-jn~a^na),前五识从有漏转为无漏时所得之智,即成办自他所作事业之智。配列于北方不空成就佛与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系就金刚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则五智所配列者,次第为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开敷华如来、无量寿如来、天鼓雷音如来。此五智又有别相、各具二义:(一)别相,以五智配当五佛、五部,是为别相之义。(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为各具之义。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离不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二、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法门、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佛成佛仪轨、即身成佛义)
<二>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又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无量寿经义疏卷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吉藏)、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
<三>圣者所证得之五种智。出于成实论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诸法灭尽之智。(三)无诤智,与他无诤之智。(四)愿智,于诸法中无障碍之智。(五)边际智,得最上智,于增损寿命之中可得自在力。p1161
FROM:【佛光大辞典】
【不了佛智】
谓于佛智之不可思议存疑,未能了悟如来所以为大、为尊之原因。(无量寿经卷下(曹魏康僧铠译))p960
FROM:【佛光大辞典】
【佛智】
梵语 buddha-jn~a^na,巴利语 buddha-n~a^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密教则加法界体性智而成五智。(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毗娑沙论卷十五、宗镜录卷三十三)((参见:五智)1161、“四智”1769)p2725
FROM:【佛光大辞典】
【不思议智】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可称智】
(术语)谓佛之智慧也。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乘】
梵语maha^-ya^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梵 hi^naya^na)之相反词。乘(梵 ya^na),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有如次各说:
(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
(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
(三)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仅否定人我之实在性,大乘且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小乘以自己之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认为涅槃有积极之意义,乃自利、利他,两面兼顾之菩萨道。
(四)小乘中,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论。至于大乘,则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以及中论、摄大乘论等论。大乘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如大乘经之殊胜;而小乘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
(五)大乘所以殊胜之理由,菩萨善戒经卷七与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皆曾列举七项,世亲之摄大乘论释卷六亦曾举出十一种理由。菩萨善戒经所说之“大乘”,要义如下:根据十二部经中之最上者毗佛略(梵 vaipulya,方等)之教法(法大),发菩提心(心大),领解其教法(解大),以清净心(净大),具足菩萨之福德与慧德(庄严大),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时大),具足相好而得无上菩提(具足大),此即大乘法门之核心要义。
(六)印度之大乘,有中观、瑜伽二系统以及后期之密教。(1)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说如来藏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经,从中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学派。(3)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在印度绝迹。而由印度本土传出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七)在我国,根据大乘诸经论所创之多数教派,如三论、涅槃、地论、净土、禅、摄论、天台、华严、法相、真言等为表示自宗之优越,而对大乘经典作种种分类与判断。例如,真言宗分显教、密教;华严宗及天台宗分权大乘(大乘中之方便教,立“五性各别说”之教)、实大乘(大乘中之真实教,主张一切均可成佛之教)。复有分有相大乘、无相大乘二种;或法相、破相、法性三大乘之说法。
(八)我国及日本现行之佛教,均属大乘。
(九)缅甸、泰国之佛教属古来之上座部系统;而西藏、蒙古所行之教,则属大乘系统。
(十)天台宗将小乘经律论三藏称为三藏教(藏教)(华严宗则称之为小乘教)。又认为小乘中有“有门”(发智论、六足论等)、“空门”(成实论)、“亦有亦空门”(昆勒论,此论未传我国)以及“非有非空门”(迦旃延经,此亦未传至我国)等四门,称为小乘四门、或小乘四分。
(十一)智顗之金光明玄义,立有理乘(一切存在之本质为真如理性)、随乘(随应对象而作用之智慧)、得乘(得证自悟、悟他之果位)等三大乘之说,依次相当于真性、观照、资成等三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大乘十法会、放光般若经卷五叹衍品、金刚仙论卷二、入大乘论卷上、法华文句卷三下、大乘大义章卷下、大乘义章卷一、摩诃止观卷三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见:大乘经典)828、“小乘”925、“教相判释”4602、“昆勒门”5911)p807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学习解说】
世尊又对弥勒菩萨说:他方世界的各位大菩萨们发心想见到供养阿弥陀佛
并且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声闻圣众
那么这些菩萨们等到命终后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在七宝莲花池中的七宝莲花中自然化身
弥勒,你应当知道,这些在莲花中化身的菩萨众
都是因为他们很有智慧,而且对于佛的智慧深信不疑,所以就能花开见佛
而那些胎生的众生都是没有智慧,对于佛的智慧也都持怀疑态度
所以只能生在极乐世界边地中的七宝宫殿中,在五百年中不能见到阿弥陀佛
不能听闻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不能见到极乐世界中的菩萨声闻圣众
他们没有机缘能够供养十方诸佛,不知道菩萨做法仪式,不能修习种种功德,只能先消除自己累世的恶业
这些人获得如此的果报就是因为过去世没有智慧,怀疑佛的智慧,对佛的教导持怀疑的态度所导致的
【词解】
【法式】
(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十六、佛以譬喻的方法来阐述众生都不愿意生在极乐边地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别有宫室,七宝庄饰,张设床帐,悬诸缯幡。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就比如转轮圣王另外有一处宫殿
也是用七宝装饰而成,宫殿里面铺设了床帐,也悬挂着缯幡
如果有小王子们犯错得罪了转轮圣王,那么转轮圣王就会让犯错误的小王子们住在这个宫殿中
并且在宫殿门外系上金锁,这样小王子就不能出来了
但每天也供给小王子们饮食、衣服、床褥、花、香、音乐
这些生活上的享乐与转轮圣王所用一样,什么都不会缺少
那你觉得怎么样?这些小王子们是否乐意住到这个宫殿中呢?
弥勒菩萨回答:不会的,他们肯定不乐意住在这个宫殿中
他们一定会利用种种方便祈求有大力量的人来救他们离开这个七宝宫殿,会勉励(尽一切力量)的出来
【词解】
【伎乐】
<一>梵语 va^dya。又作妓乐。音乐之义。长阿含卷十一善生经举出伎乐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内卑、多罗槃、首呵那。然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下载,以香华、伎乐作为供养。此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大唐西域记卷一)
<二>为日本雅乐之一种。又作吴乐。三国时代自吴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故称吴乐。(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圣德太子传历卷下)p2159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生彼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些生在极乐世界边地的众生也与这些小王子一样
他们因为怀疑佛的智慧,没有深信佛的教导而生在极乐世界边地的七宝宫殿中
虽然没有任何刑罚,甚至没有做恶事的念想,但是这些人在五百年中不能见佛法僧三宝
不能恭敬供养诸佛菩萨,所以就无法修习善业福报
他们都以此为苦,虽然在宫殿中有其他的快乐,但是他们都不喜欢住在这个宫殿中
六十七、只有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深自忏悔,明信诸佛智慧,才能莲花化身,不失大利
★【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如来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学习解说】
如果这些众生能够认识自己所犯下的罪过,自己之所以会生在边地
实在是因为自己不深信佛的教导,怀疑佛的智慧所致
并且深深忏悔自己的愚痴无知无智,恳求阿弥陀佛能够让自己离开这个边地宫殿
那么阿弥陀佛就会加持满足众生之愿,使他们也能够在莲花中化生
并且来到阿弥陀佛处恭敬供养阿弥陀佛,在阿弥陀佛的佛力加持下
也能够自在的到十方世界恭敬供养无量无数诸佛如来,以此来修习获得种种功德福报
弥勒,你应当知道,如果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对佛的智慧生起疑惑,那么就会失去广大的利益
所以,一切众生都应明了深信诸佛无与伦比的无上智慧
【词解】
【本罪】
1.原来的刑罚。 2.本人罪行。
© 汉典
【大利】
(术语)广大之利益。无量寿经下曰:“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8 20:31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8 20:4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3小时以上)
六十八、十方世界无数无量佛国国土有无数无量的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此世界有几所不退菩萨生彼佛国?”】
【学习解说】
弥勒菩萨问佛说:世尊,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少不退转菩萨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呢?
【词解】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参见:不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学习解说】
世尊告诉弥勒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这些菩萨他们曾经都已经供养了无量无数诸佛,积累了很大的功德,他们修行的次第也已经都与你一样了
至于那些修习小乘行法的菩萨和那些功德比较少的众生那真是多的不可计数,他们都将往生无量寿佛国
【词解】
【小行】
<一>小乘之修行;相对于大乘之行法,故称小行。
<二>小便之异名。又作小解、小遗。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上):“小行,往小便。(中略)(小便也,律言小行)”p923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弥勒:“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其第一佛名曰远照,彼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彼有九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三佛名曰无量音,彼有二百二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龙胜,彼有十四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六佛名曰胜力,彼有万四千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师子,彼有五百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八佛名曰离垢光,彼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亿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无上华,彼有无数不可称计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学习解说】
佛又告诉弥勒菩萨:不但在我驻世的这个娑婆世界的诸菩萨众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也都是这样,能往生到无量寿佛国
一、从远照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一百八十亿菩萨
二、从宝藏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九十亿菩萨
三、从无量音佛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二百二十亿菩萨
四、从甘露味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二百五十亿菩萨
五、从龙胜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十四亿菩萨
六、从胜力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一万四千菩萨
七、从师子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五百亿菩萨
八、从离垢光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八十亿菩萨
九、从德首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六十亿菩萨
十、从妙德山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也有六十亿菩萨
十一、从人王佛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十亿菩萨
十二、从无上华佛的佛国中更是有多到数也数不清的诸菩萨众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众各个都已经证得不退转果位,智慧勇猛,因为已经供养了无量无数诸佛,累积了诸多功德,在七日中就能摄取百千亿劫菩萨所修习的坚固的不退转之法,这些菩萨都将往生极乐世界
十三、从无畏佛的佛国中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更有无量无数不可计数的诸小菩萨以及比丘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词解】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3.特指观世音菩萨。 4.对高僧的敬称。
© 汉典
★【佛语弥勒:“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其往生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我但说十方诸佛名号及菩萨、比丘生彼国者,昼夜一劫尚未能竟,我今为汝略说之耳。”】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不但这十四佛国中的诸菩萨等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十方世界无数无量的佛国中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也是这样,有无数无量的菩萨众都能往生到极乐世界
我如果一直说十方世界诸佛国以及佛国的菩萨众、比丘往生极乐世界的
就是白天黑夜不停的说,说上一劫也不能说完,今天我只是为你简单的说一下
六十九、世尊教导众生一定要受持读诵修行这部《无量寿经》
★【佛语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十方世界的众生有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内心生起无比的欢喜
只要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名号,那么这人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获得无上功德
所以,弥勒!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被大火团团包围了,你们也应当想方设法冲出大火去听经闻法
以无比的欢喜之心信受佛的教导,好好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且要按照佛经的教导如法去修行,为什么呢?
因为这部经典非常殊胜,有许多的菩萨想要听闻这部《无量寿经》都不能得到
如果有众生能听闻到这部经典,那么他们在成佛的路上就永远不会退转
所以你们应当一心深信并且受持读诵这部经,而且要为众生演说并且按照经文所说的如法去落实修行
我在今天为诸众生宣说这部经文,令众生见到无量寿佛的威仪德相以及观见到极乐世界佛国净土中的一切所有
不要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人人都可以求到的
之所以让你们见到阿弥陀佛以及极乐净土
就是让你们在我灭度之后不要对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和极乐净土再生起怀疑之心
【词解】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七十、世尊悲悯众生,当所有经道灭尽时,特意留下这部念佛法门再驻世一百岁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学习解说】
在未来世的末法时期,佛陀宣讲的一些经典都将灭尽
我因为悲悯世间众生陷于苦中无法出离,特意再留这部《无量寿经》驻世一百岁
让众生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和他的佛国净土,并如法去修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有众生正好看到这部《无量寿经》时
只要按照经中教导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佛号,就能让自己往生净土的愿望得到满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光明遍照 时间: 2023-9-19 20:25
本帖最后由 光明遍照 于 2023-9-19 21:15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楼层用时约2小时)
七十一、对于佛经的教导,应当深信,并且按照佛经教导,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如法修行
★【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学习解说】
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来驻世是非常难得的,能够生在如来驻世遇见佛就更加难得佛宣讲的佛法也是难得难闻,能够听闻佛宣讲的六度波罗蜜等菩萨修行胜法更是难得
还有在世间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也是非常的难
对于初学者,能够遇到真正的善知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呢?
众生因为累世都在六道中轮回,不学习佛法,凡夫习气深重,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即使今生能够有缘听闻佛法而修行,也可能会盲修瞎练而错失修行的因缘,正是因为有了善知识的正确引导,逐渐增上佛法正见,依照自己的根器按部就班的修行学习,这样在修行的路上也不会因为遇到障碍而退失,善知识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带领我们走向解脱的明灯,所以我们应该多多亲近善知识,佛在佛经中也已经教导众生要亲近善知识
复次善男子。汝因此故。
求善知识。勿于身心而生疲倦。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供养善知识。无令间断。
随顺善知识教诲。不应违逆。
于善知识所有功德。不应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应生决定。
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心不应变改。
——【善知识】 ~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佛经上也讲了亲近善知识的功德利益
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
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
显示一切菩萨出离门,
修学一切菩萨清净戒,
安住一切菩萨功德法,
清净一切菩萨广大志,
增长一切菩萨坚固心,
具足一切菩萨陀罗尼辩才门,
得一切菩萨清净藏,
生一切菩萨定光明,
得一切菩萨殊胜愿,
与一切菩萨同一愿,
闻一切菩萨殊胜法,
得一切菩萨秘密处,
至一切菩萨法宝洲,
增一切菩萨善根芽,
长一切菩萨智慧身,
护一切菩萨深密藏,
持一切菩萨福德聚,
净一切菩萨受生道,
受一切菩萨正法云,
入一切菩萨大愿路,
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开示一切菩萨功德,
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赞一切菩萨广大威德,
生一切菩萨大慈悲力,
摄一切菩萨胜自在力,
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善男子!菩萨
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
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
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
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
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
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
由亲近善知识,不为业惑之所摧伏;
由恃怙善知识,势力坚固,不怖诸魔;
由依止善知识,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何以故?善男子!善知识者,
能净诸障,
能灭诸罪,
能除诸难,
能止诸恶,
能破无明长夜黑暗,
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能出生死城,
能舍世俗家,
能截诸魔网,
能拔众苦箭,
能离无智险难处,
能出邪见大旷野,
能度诸有流,
能离诸邪道,
能示菩提路,
能教菩萨法,
能令安住菩萨行,
能令趣向一切智,
能净智慧眼,
能长菩提心,
能生大悲,
能演妙行,
能说波罗蜜,
能摈恶知识,
能令住诸地,
能令获诸忍,
能令修习一切善根,
能令成办一切道具,
能施与一切大功德,
能令到一切种智位,
能令欢喜集功德,
能令踊跃修诸行,
能令趣入甚深义,
能令开示出离门,
能令杜绝诸恶道,
能令以法光照耀,
能令以法雨润泽,
能令消灭一切惑,
能令舍离一切见,
能令增长一切佛智慧,
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善男子!善知识者,
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
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
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
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
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而能够在听闻到佛法后能够如法修行也是很难,如果能够听闻经典后,深信经文的教导并且愿意受持读诵,这也是最最难得的
所以对我所说的这部经典,你们应当如实去做,如实去为众生演说、如实去教导众生,应当深信阿弥陀佛发下的弘大愿力,一心念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只有深信不疑惑,并且坚定不移的如法修行,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净土
【词解】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无量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于将来世当成正觉。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
【学习解说】
当时,世尊说完这部《无量寿经》,与会的无量众生都发起无上正觉(真正之觉悟)之心
与会中的一万二千那由他人获得了清净的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为五眼之一)
有二十二亿天人们证得了阿那含果位,有八十万比丘已经以圣智断尽烦恼,使得心开意解
四十亿菩萨在成佛的路上已经不会再退转
他们发愿以弘扬佛法帮助众生解脱生死来庄严自己成佛的功德,这些菩萨必定在将来世成就正等正觉
当时,当菩萨们在心中发下大愿后,三千大千世界发出六种震动,佛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国国土
虚空中自然而然的奏响起成百上千种音乐,音乐声宛转悠扬,美妙动听
又从天空中飘下无量无数殊妙美丽香气芬芳的旃檀罗华,沁人心脾
【词解】
【无上】
(术语)谓无有过于此者。善见律一曰:“无上者。诸法无能胜也。”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净法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法眼为五眼之一。小乘之声闻于见道观见四圣谛,大乘之菩萨于初地观见二空之理之智也。无量寿经下曰:“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清净法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眼】
菩萨之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眼】
梵语 pan~ca caks!u^m!s!i,巴利语 pan~ca cakkhu^ni。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梵 ma^m!sa-caks!us),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梵 divya-caks!us),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梵 prajn~a^-caks!us),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梵 dharma-caks!us),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梵 buddha-caks!us),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天台家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通、别、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此外,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卷三十九、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乘义章卷二十、三观义卷上)p115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梵语 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 ekavi^cika)。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中阿含经卷三伽蓝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参见:五种不还)1176)p362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术语)Ana%ga%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大乘义章十一曰:“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欲界受身,名阿那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六种震动】
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又作六变震动、六反震动。略称六震、六动。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依地动之方向,举出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等六相。新华严经卷十六、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一等则举出动、起、涌、震、吼、击(摇)等六相,各相复分小、中、大等三种,故计有动、遍动、等遍动、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击、遍击、等遍击等十八相。大方广大庄严经卷二则举出摇动、极摇动、遍摇动、扣击、极扣击、遍扣击、移转、极移转、遍移转、涌覆、极涌覆、遍涌覆、出声、极出声、遍出声、边涌中没中涌边没、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等十八相。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载有地动之八种因缘:(一)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止于空,空中大风自起则大水扰,大水扰则普地震动。(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知试力则普地震动。(三)若菩萨由兜率天降神母胎,专念不乱,普地大动。(四)菩萨始出母胎,从右胁生,专念不乱,则普地震动。(五)菩萨初成无上正觉,地大震动。(六)佛初成道转无上法轮,则普地震动。(七)佛之说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震动。(八)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时,地大震动。同经卷二亦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入涅槃时。(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八、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参见:六震)1310)p1307
FROM:【佛光大辞典】
★ 【佛说经已,弥勒菩萨及十方来诸菩萨众,长老阿难、诸大声闻,一切大众,闻佛所说靡不欢喜。】
【学习解说】
佛为众生说完这部《无量寿经》,与会的弥勒菩萨以及十方佛国的一切诸菩萨众、还有长老阿难尊者、诸大声闻众,以及一切与会大众,听闻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部殊胜的念佛法门后,内心无不欢喜雀跃,内心都发愿一定要好好受持这部经典
【词解】
【大声闻众】
p0241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姓声闻,故名为大。有义,皆住无学果位,故名为大。如实义者,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已,趣大菩提;故名为大。或众多数,故名为大。如今大众。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无量寿经卷下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 阿弥陀佛 )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