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4 09:35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4 09:35 编辑

缘起:2021年度清净道场百日楞严坛法会(6月17日—9月24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学习《楞严经》
恳请诸佛菩萨  善知识慈悲加持
让弟子能够入清净光明心,认真习经、明白经义,写出适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4 09:3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7 15:18 编辑

经文导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一、七处征心

1.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身内
2.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身外
3. 觉了能知的心,不是潜伏在六根里
4.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内外明暗之间
5.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随所合处]

6.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中间
7. 觉了能知的心,不是无著(不执着一切)





(增补中...... )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5 10:5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6 10:56 编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学习解说]:

我(阿难)亲自听佛说: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聚在一起

他们皆是无漏大阿罗汉已得清净心无烦恼,超越一切诸有为相,于其国土成就威仪,能转法轮
他们严持净戒弘范三界,能以无量应化身救度众生,拔济未来业障深重众生远离烦恼出离轮回

他们分别是:大智(智慧第一)舍利弗、摩诃目乾连(神通第一)、摩诃拘絺罗(答问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优波尼沙陀等为上首
还有无量辟支佛以及初发心者一同来到佛的居所结夏安居

这些来自十方的菩萨都带着求法之心,准备听佛宣说深妙的佛法义理,以解除心中疑惑
这时如来为会中众生宣说深奥密义,在场众生听到后都获得身心清净
佛说法的妙音遍布十方法界,有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都来到道场听闻佛法,以文殊菩萨为上首


【无漏】
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阿罗汉】
(术语)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为】
有因缘造作之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尼】
(术语)Vinaya,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疏曰:“毗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黄庭坚诗曰:“心洁似毗尼。”(参见:毗奈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累】
(术语)烦恼恶业之污我缚我者。楞严经一曰:“拔济未来越诸尘累。”长水疏一上曰:“烦恼与业,染污系缚,喻之尘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分】
梵语 upanis!adam-api。又作优波尼沙陀分、忧波尼奢分。略称尼杀昙、尼萨昙。古印度形容极少之数量名称。希麟音义卷一(大五四·九三七中):“尼杀昙分,梵语,数法之极也,或云优波尼洒陁,慧苑音义引瑜伽大论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邬波尼杀昙分也。”又翻译名义大集译为“作因则”,恐为意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p5684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学】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恣】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迦陵频伽】
(动物)Kalavin%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毗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毗伽罗,羯陵伽罗,迦毗伽罗,鹖鹎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毗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翻译名义集曰:“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玄应音义一曰:“迦陵频伽,经中或作歌罗频伽,或云加兰伽,或云羯罗频伽,或言毗伽,皆梵音讹转也。迦陵者好,毗伽者声,名好声鸟也。”慧苑音义下曰:“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声鸟。此鸟本出雪山,在[轂-車+卵]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智度论二十八曰:“如迦罗陵频伽鸟,在[轂-車+卵]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菩萨摩诃萨亦如是。”玄应音义四曰:“羯毗,或言羯陵,或云迦毗,或言加毗,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毗者声,伽罗者好,名为好声鸟也。”可洪音义三下曰:“鹖鹎,正作羯脾也,或云羯毗,或云羯鞞,皆梵音楚夏耳。正言迦陵频伽。”探玄记二十曰:“迦毗伽鸟者,具云迦罗频伽,此云美音言鸟。谓迦罗云美音,频伽云语言。谓雪山中,一切鸟声,皆悉不及。又在卵中,即能出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首】
梵语 pramukha,巴利语 pamukha。<一>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上首一词散见于各汉译经典中。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大品般若经卷四金刚品、观无量寿经、法华论卷上)
 <二>指诸法门中最上之法。例如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将“厌离一切法三昧、超过一切法三昧”等十五种三昧称为一切三昧中之上首,复将“观诸法性陀罗尼门、发菩提心陀罗尼门”等五十三陀罗尼门称为一切陀罗尼门之上首。(法华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五、大日经疏卷十二)
 <三>指佛弟子优波离。梵名 Upa^li,意译化生,或译上首,以其持律第一,为众纪纲,故称上首。如来入灭后,其与五百圣人于毕钵罗窟内,结集毗奈耶藏。(付法藏因缘经卷一)p717
FROM:【佛光大辞典】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学习解说]:

波斯匿王在父亲忌日这天准备了很多丰盛上好的佳肴,设斋邀请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佛陀吩咐文殊菩萨带领各菩萨和阿罗汉前去应供,只有阿难先前受过邀请不在僧团无法应供

阿难那天空手而归没有得到众生供养,于是拿钵在城中依次挨家挨户的乞食
心想不论最后一个斋主净秽贫富与否都接受供养,不挑拣斋主身份或卑微或贵贱,满足一切众生供养的功德

并且想到如来曾经呵责过须菩提和大迦叶尊者心有分别,不能以平等心接受一切众生供养的过失
因此特别钦佩敬仰如来宣说平等之法,消除众生分别之心
于是阿难走到城隍门后放慢脚步,保持威仪恭敬的乞食


【营斋】
1.设斋食以供僧道,请为死者超度灵魂。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别请】
在众比丘中特别邀请一人来供养。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别请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㢡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因为不挑斋主,所以次第乞食进了淫室
遭到了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的迷惑即将被破坏戒体

如来知道阿难正被幻术所迷,用斋后赶紧回到住处
国王、大臣以及长者和在家居士都跟随佛来到住处听佛演说佛法要义

这时世尊从头顶放出百宝无畏光明,每一道光中都有千叶宝莲,宝莲上有化身佛结跏趺坐宣说楞严神咒
然后敕命文殊菩萨以楞严神咒前去救护阿难和消灭恶咒(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并将阿难和摩登伽女带回来

被救回来的阿难见到佛后,哭泣顶礼恨自己无始以来听闻多于实证,没有真正的智慧和定力
所以阿难殷勤祈请世尊,十方如来成就无上菩提是如何修习奢摩他和三摩钵提及禅那的
会中有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以及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也非常期待听佛说法,都退到后面坐下等待着


------------------


阿难的情况,这边善知识早有教导:
【修行是靠实修实证,而多数人一开始修行、听经闻法,这顶多来说只是闻慧
也就是说,这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定力和智慧,只是听来的道理
就算自己以为了解,或有人因此以为自己就是上等根器或已经亲自实证,那和真实的实证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这听闻而来的道理,自己尚未真正真实实修,也没有真实的证量
所以,遇到世俗诱惑或考验的时候,马上就会破功了,又或者说根本没有功可破,因为本来就没有实修,又何来破功之说】



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听闻而来的佛法知见,在听闻之后,还是要自己亲修实证的
尤其,如果面对诱惑或考验每每不能突破的修行者,那就是要从戒律上开始,先远离诱惑和恶习
也就是说,您还没有真实的佛法智慧和定力去面对世俗的诱惑和考验,这时候就要从基础的戒律开始,避免自己堕落
另外,则是要从实修定课上去培养定力,所以,戒律和实修定课都是不可或缺的
透过守持戒律和实修定课,才能逐渐由「戒、定」的实修而逐渐生起真实的智慧,才能与之前听闻的佛法智慧相应与相印
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修行的种种关卡,才能真正破除种种障碍,才能真正迈向解脱与成佛之路】

(详见:解析:为什么修行反复,总是无法突破?)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
【「听闻过多而不或无实修实证,那只会增长我慢与懈怠」
我慢的情况下,最容易自以为是,以听闻的知识而批评毁谤他人或真正的实修者,
懈怠则是因为无知,往往误以为自己听过就是懂了、会了,事实上没有实修实证,荒唐不实】

(详见:「实修」与「压力」)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和我有兄弟般的情份
你当初发心出家,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见到什么胜相而立即舍弃世间深重的恩爱呢

阿难回答佛说:我见到如来胜妙绝美的三十二相,身体犹如琉璃一样晶莹剔透
因此常思惟这种相貌一定不是世间欲爱而生的,因为欲爱之气污浊腥臭,脓血充满
不能生出这样殊胜妙明的紫金光身,我为此而心生渴望和崇仰,所以剃发出家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6 10: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7 11:21 编辑


1.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身内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学习解说]:

佛说:很好,阿难,你们应当知道
一切众生之所以累世轮回不得出离,都是由于不知道真心佛性,用诸妄想行事必然随业流转轮回

你今天既然想要知道如何证得无上菩提,下面你要用直心来回答我的提问
十方如来也是以真心修证成佛的,所以唯有拿出真心修行才能出离轮回了脱生死

阿难,我现在问你,你当初见到如来三十二相而发心出家,那么是如何见到的?哪里欢喜呢?
阿难回答佛说:世尊,我用眼睛见到如来殊胜的相貌,然后心生爱乐,所以发心出家修行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如你所说因眼和心而生爱乐发心出家
那么如果不知道自己眼和心所在的地方,就不能降伏累世尘劳

就像一个国家被侵扰,国王想要出兵攻打讨伐,一定要知道贼在哪里
如今使你轮回流转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心和眼所处的地方,我现在问你心和眼在哪里

阿难回答佛说:世尊,世间一切众生都将心放在身内
我观察如来青莲花眼也在佛的脸上,所以我们的眼睛也在脸上,心在身内


【心目】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后意识】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生】
凡夫的别名,因凡夫轮回六道,受种种别异的果报而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浮根】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尘】
色尘、声尘、味尘、触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你现在如来讲堂坐着,看看祇陀林在什么地方
世尊,我看见清净的大讲堂在给孤园,而祇陀林在讲堂外面
阿难,你在讲堂先见到了什么
世尊,我在讲堂先见到如来,后见大众,再向外望看见林园
阿难,你是怎么看见林园的
世尊,讲堂里的门窗开着,所以我坐在讲堂看见林园在外面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舒展金色的手臂抚摸阿难头顶
对阿难和在场大众说:有三摩提叫大佛顶首楞严王,能圆满一切修行
十方如来必定出离生死究竟成佛都是修行首楞严三昧而成就的,你今天一定要仔细听

阿难恭敬顶礼世尊,等待佛慈悲教诲


-----------------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什么是佛性? ~ 楞严经 ~ 大般涅槃经

【楞严经卷四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


既然知道有佛性,下面我们还要清楚明白的是:[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万行】
一切的行为或修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门】
(譬喻)谓出生死之道,譬如门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文句五上曰:“门者出要路也。”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入涅槃之门也。安乐集上曰:“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楞严】
(术语)S/u%ram%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刚刚说身在讲堂,通过敞开的门窗望向林园在外面

那么是否有人也坐在讲堂中,却不见如来,只见讲堂外面?

阿难回答说:世尊,在讲堂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外面的林泉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阿难,你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如果你的心在身内,应该先见到身内的东西,再看到外面

如果见不到身内的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怎能说在身内呢
如果身内这些都见不到,又怎么能见到外面的东西呢

由此可知,你说觉了能知的心在身内是不正确的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6 11:01

2.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身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学习解说]:

阿难跪下礼佛,对佛说:我听如来指出心不是在身内
我现在悟知心在身外,为什么呢

比如在室内点燃的灯光,先照亮室内,然后从门照到庭院
一切众生不见身内,而能见到身外的东西,就好比这灯光在室外照明不能照到室内
应该是这样的,不会有错,不知道与佛的说法是否一致呢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诸比丘从室罗筏城乞食回到祇陀林
我已经用完斋饭,你观察这些比丘一个人吃饱其他人能不能饱?

阿难回答:不能世尊,因为这些比丘虽然以证阿罗汉
但是身体性命是不同的,一人吃饱如何令其他人吃饱?

佛对阿难说:你刚刚说能觉知的心在身外
如果真在身外那么身和心是不相干的,所以心知道身无法察觉,身有察觉心无法知道

我现在看我的手,眼睛见到时,心有分别吗
阿难说:是的,世尊

佛对阿难说:如果身和心互相感知,怎么会在身外
所以应当知道,你说觉知的心在身外是不正确的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6 11:03

3. 觉了能知的心,不是潜伏在六根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如您所说觉知的心见不到里面,所以不在身内
又因为身和心是相互感知,并非毫无相干的,所以也不在身外
我现在重新思惟知道它在一处

佛问:在哪里
阿难回答:这个觉知的心既然见不到里面却能知道外面,我想它潜伏在六根里

好比有人用琉璃碗扣在眼前,虽然眼前有物体,但是不影响分辨,没有障碍
眼睛见到的物境由眼根反应出来,所以觉知的心见不到里面是因为在根里的缘故
所以看外面没有障碍,这也是因为在根里的缘故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如你所说如果觉知的心潜伏在六根里,就像琉璃

那么用琉璃碗罩着眼睛,能看见山河,能见到琉璃吗

是的,世尊,用琉璃罩着眼睛,可以见到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的心如果与琉璃合,能见山河,为什么见不到眼睛

如果能见到眼睛,说明眼睛外境相同,因此(觉知的心)不是潜伏在根里

如果见不到眼睛,为什么说觉知的心潜伏在根里呢

所以应当知道,你说的觉知之心潜伏在根里像琉璃一样,是不正确的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6 11:11

4.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内外明暗之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府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又重新思惟:众生的身体都是腑脏在里面,窍穴在外面

现在我面对着佛,睁眼见到光明是见外,闭眼见到黑暗是见内,这样对吗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府?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当你闭眼见到黑暗时
黑暗的境是与眼睛相对?还是不相对?

如果黑暗与眼睛相对,那么黑暗是在眼前,为什么说在身内呢
如果有看到身内,那么在一个没有日月灯光的暗室中,难道这个暗室就是你的腑脏?
如果不相对的话,又如何能见到呢?

如果不见外面而能见内,见到黑暗就是身内,那么睁眼见到光明,为什么见不到自己面目?
如果不见面目内对就不成立,如果能见,这个觉知的心和眼应该在虚空,为什么说在身内呢

如果在虚空,自然不是你的身体
如来现在面对着你,你的眼睛已经看到,可是身体没有察觉

如此说明,身体和眼睛应该是两个觉知的心,你的身体应该变成两尊佛
所以应当知道,你说见到黑暗就是见到身内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6 11:1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7 11:26 编辑


5.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随所合处]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学习解说]:

我常听佛教导四众弟子: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我现在思惟这个能思惟体是我心性,随所合处则有心生,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现在说的由法生所以有种种心生,随所合处而有心
既然心随法生,心则无体,无体怎么能与他物相合呢?
如果无体而能合,不是变成十九界与七尘合了,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体,你不妨用手掐一下身体看看觉知的心是从体内出来?还是从体外进入?
如果是从体内出来,说明还在身中
如果从外面进入,应该先见到你的面目


【十九界】
(名数)此犹言六蕴十三处,譬无法而言之也。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尘】
(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阿难说:能见的是眼睛,而心知并非眼见

佛说:如果眼睛能见,你在室内隔着门能见到外面吗?
再比如去世的人也有眼睛,既然眼睛能见应该也能见到物体
如果真的能见,为什么还叫死人?

阿难,假如能觉的心一定有体,那么是一体还是多体?是遍满身体还是不遍满身体?
如果是一体的话,你用手掐一下胳膊,四肢都应当有知觉,如果都有知觉,那与掐的地方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掐有固定位置,就不应该是一个身体
如果是多体,就变成了多个人,哪个是你身体?

如果觉知的心遍满身体,如同前面说的应该是多人
如果不遍满,那么同时碰触头和脚,头有所觉,脚应该无知
所以应当知道,随所合处心随则有,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7 11:13

6. 觉了能知的心,不在中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
世尊,我曾听您和文殊菩萨等大菩萨们谈论实相时

世尊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因此我思惟,在内不见、在外又不能相知

既然在内不见,所以不在身内
由于身心是相知的,那么在外也不对
既然身心相知,又不见内,我想应该在中间


【法王子】
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说在中间,应该确定中间的具体地方
你说的中间到底是在哪里呢,是有一个具体地方?还是在身上?

如果在身上,应该是在身体外边,而不是在中间
如果是在中间,就如同在身内了

如果有一个具体地方,那么能不能标示出来呢
如果不能标示出来,就相当于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
这样的话即使标示出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位置了

为什么呢,好比以一个人作为标示
当他标示中位时,从东看他是在西面,从南看他又是在北面

如此,标示物已经混乱了,心岂不是更杂乱了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学习解说]:

阿难说:我说的中,不是这两种

如同世尊所说:眼睛与色境为缘,生出眼识

眼睛能分别,色境无知觉,因为眼识的产生,所以就是心存在的地方了


【色尘】
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见:五境)1171、“六尘”1298、“色”2541)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说:你的心如果在眼根和色尘之中
那么你的心体是兼顾眼根和色尘,还是不兼顾眼根和色尘?

如果兼顾的话,事物并非心体,如此并立,如何在中?
如果不能兼顾的话,心则没有体性了,中间在哪里呢?

所以应当知道,心在中间,是不正确的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7 11:1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7 11:17 编辑


7. 觉了能知的心,不是无著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以前见佛对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宣讲佛法时

常常说:觉知分别的心性,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任何地方

所以我思惟,一切无著叫做心,我不执着一切事物这是不是心呢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你说觉知分别的心不在任何地方
那么世间天上地下水中所有一切事物你如果都不执着,那么你的心是在,还是不在?

如果心不在,就如同乌龟长毛发,兔子头上长角,如何不执着?
如果心中有个不执着的念头,说明不是不执着,因为真正无相才是不执着

只要不能做到无相,就会有相有执着,既然这样为什么说不执着呢
所以应当知道,不执着一切事物是觉知的心,是不正确的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8 11:2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8 15:26 编辑

                                                                                                                                       (本楼用时约3小时)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
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的对佛说:

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子,承蒙佛的慈悲爱护,虽然现在得以出家修行
但是始终依赖于佛对我的怜爱,所以一向多闻而未能证得出离烦恼的无漏境界

因此未能降伏外道娑毗罗咒,被咒迷惑身陷淫室
这都是由于缺少实修实证,所以不知道佛的真实境界

惟愿世尊慈悲怜悯,为我们开示通往成佛的正定之路
也让那些没有信(善)根和邪知邪见以及障碍成佛的人都能获得正知正见

阿难说完后,五体投地恭敬礼佛
与在场所有大众都衷心渴望听佛教诲


【偏袒右肩】
(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法华经曰:“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多闻】
梵语 bahu-s/ruta。即多闻经法教说而受持之意。佛十大弟子中,以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又“五五百年”中之第三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代。另于异部宗轮论述记,以“广诵众经,善持佛语诸经”者为佛弟子四众中之“多闻众”。然据圆觉经载,末世之众生希望成道,但不求悟解,唯广求多闻以增长我见,如此多闻反成其害。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多闻有十种利益,即:(一)知烦恼资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自身及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不为所惑。(二)知清净助,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故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三)远离疑惑,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无所疑惑。(四)作正直见,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则为其宣说正直知见,以端正其非心。(五)远离非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等理,无不明了通达,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六)安住正路,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七)开甘露门,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之行能趣入圣果,故心常在道,精勤无怠,因而近于佛果菩提。(九)为作光明,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知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故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众生出离幽闇。(十)不畏恶道,修菩萨行者因多闻而晓知万法乃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故发广大之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纵遇险难恶道亦无所畏惧。(杂阿含经卷一、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默目犍连经、卷四十五心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大智度论卷三)p233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真际】
<一>即真如实际之略称。断绝相对差别之相,呈现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之理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观如来品(大八·八三五中):“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下)
<二>(778~897)即唐代之赵州从谂禅师。唐末大中年间(847~859),以赵州(河北赵县)为中心,大振南宗禅风。昭宗乾宁四年示寂,世寿百二十。“真际”为师之谥号。((参见:赵州)5934)p4227
FROM:【佛光大辞典】

【阐提】
(术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义也。此有二种:一断善阐提,起大邪见而断一切之善根者。二,大悲阐提,菩萨有大悲心,欲度尽一切众生而成佛,众生无尽,故已毕竟无成佛之期者。(参见:一阐提)。楞伽经一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舍一切善根,及于无始众生发愿。”止观六曰:“阐提有心,犹可作佛。二乘灭智,心不可生。”【又】比丘名。涅槃经二十六曰:“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弥戾车】
梵名 Mleccha。指边地之卑贱种族。又作弥离车、篾隶车、蜜列车、宜例车、毕嘌蹉。意译边地、边夷无所知者、卑贱、下贱种、垢浊种、恶中恶、奴中奴。梵语原意为言语不分明者,如我国所谓南蛮鴃舌之人;引申指顽愚卑贱、憎恶佛法之种族,相传该族居于印度西方或北方。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谓,此族居于印度西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谓,此族在北印度滥波国以北。(十诵律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二十、瑜伽论记卷六上、续高僧傅卷四、慧琳音义卷二)p6417
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身放种种光明
犹如成百上千个太阳那样闪耀和光明,所有佛土都发出六种震动

十方世界如微尘多的国土全都一时出现
佛以他的大威神力,令这所有世界合成为一个世界
所有一切诸大菩萨都在自己的国土,恭敬合掌听佛讲法


【面门】
梵语 mukha。有三释:(一)指口,(二)指面之正容,(三)指鼻下与口上之间。北本涅槃经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门者,诸德有三释。(中略)今释依梵语,称面及口并门悉名目佉(梵 mukha),是故翻此目佉为面门也。故知此中通举其事。”(八十华严经卷一)p3988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一切众生无始劫来,因为八识田里充满了种种颠倒知见
用这些种种错误的心念和行为自然就与恶业相应,进而感召种种恶的果报

所有修行人之所以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有的甚至偏向了声闻、缘觉,以及外道、诸天、魔王、做了魔的眷属

都是因为不知道两种修行根本,盲修瞎练无法成就
这就像用沙子来煮饭,即使经过累劫时间也不能成功

那么,是哪两种根本呢?


【恶叉聚】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为染,并取其油。”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恶叉树名。其子形如无食子,彼国多聚以卖之,如此间杏人,故喻也。”(梵Rudra-aks!a今之金刚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业种】
(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止观四上曰:“业种虽久,久不败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学习解说]:

一是无始劫以来的生死根本,就是你们用攀缘心为自性

二是无始劫以来的菩提涅槃清净之体,就是你们用本自具足的清净之体攀缘外尘随缘聚散

由于众生遗失了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即使终日修行,但是未能觉悟两种根本,还是要随业流转堕入恶道


【自性】
(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五谛中第一谛为冥性。又称自性。为万有之生因。唯识述记一末曰:“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参见:数论外道)附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攀缘】
是心意不定,随著外境而转的意思。凡夫之心,时常攀缘外境,随著外境而转,没有一刻的宁静;有道之士,放下万缘,凡事随缘而不攀缘,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识精】
(术语)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谓为识精。圆觉经曰:“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元明】
(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而名。楞严经一曰:“元明能生诸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明】
又作元明。指本觉。因本觉之体清净而有大智慧光明,故称本明。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八下):“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p1962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佛言:“汝何所见?”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
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学习解说]:

阿难,你想知道如何出离生死,证得正定,获得解脱的道路,我现在问你
这时如来举起金色的手臂,伸曲五指,问阿难:你能见到吗
阿难说:能见到

佛说:你见到什么了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举起手臂伸曲五指,变成光明的拳头,照耀我的心和眼睛

佛说:你用什么见到的?
阿难说:我和在场大众都是用眼睛见到的

佛告诉阿难:你现在回答我,如来的光明拳,你的眼睛见到了,那么你以哪个为心,知道这是光明拳呢
阿难说:如来让我找心在何处,我用心仔细推究,所以我以能推理的这个叫做心

佛说:咄(呵斥一声),阿难,这个不是你的心


【奢摩他】
(术语)S/amatha,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禅定七名之一。译曰止、寂静、能灭等。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摄心住缘。目之止。”慧琳音义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慧苑音义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静。谓正定离沉掉也。”圆觉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若准涅槃经释,即名能灭、能调、寂静、远离、及能清等。”了义灯五本曰:“奢摩他,此云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学习解说]:

阿难有些惊惧,起立合掌问佛:这个不是我心,那是什么呢

佛告阿难:这是凡夫心想出来的虚妄相,迷惑了你的真实本性

你由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都是认贼(六根)为子,丢失了你的真实本性,所以轮转不止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性】
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乃吾人本具之心体。佛教主张吾人所具之真性与佛菩萨之真性本无二致。(楞严经卷一)p421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9 16: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9 16:32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45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佛最宠爱的弟子
我因为一心向的缘故,才跟随佛出家修行

我不单单用这颗心供养如来
甚至侍奉恒河沙国土诸佛及善知识
包括发大勇猛心,修行一切难行之法,都是用的这颗心

即使不小心犯了罪过,毁谤佛法退失善根,也是因为这颗心
如果这不是我的心,那我就没有心了,如同土木一样

离开这个能知能觉的心,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如来说不是我的心呢
我实在有些惊恐,包括在座大众没有不疑惑的
惟愿世尊慈悲怜悯,开示我们这些未悟的人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坐在师子座上为阿难摩顶,为了让阿难及与会大众心入不生不灭的真理
于是为他们开示说:如来常说一切诸法都是心的变现,一切因果业报及世界微尘也都是因为心的作用而产生

阿难,各个世界中的一切所有
包括小草树叶都有体性,即使虚空也有名字相貌
更何况是清净光明的真心呢,怎么会没有本体?

----------------

【关于[唯心所现],其实,不明白佛法的人都会解释成"一切都是心变现的",也就是"一切唯心造"

而且可能把[唯识所变]的识当作第六意识

佛弟子对于这些名相应该要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如果我们读过楞伽经和解深密经就会知道,

心,意,识分别指第八.七.六识

识这个字, 有时候是指第六识, 有时候指第八识

例如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边的识指第八识

[唯心所现]的心是指第八识,心王
[唯识所变][唯识所现]的识一样也都是指第八识,心王,就是阿赖耶识
意思是阿赖耶识可以变现出一切, 这在密严经也讲的很清楚

阿赖耶识有善恶种子, 解深密经说~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清净了就变成所谓的第九识~庵摩罗识(空如来藏, 请见楞严经)
当然, 第八识和第九识各有其支持者, 这边只是综合说明, 没有诤论之意】

详见:[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所以什么是相由心生?

【就是心念决定正报和依报
就是意念决定自己和外在环境的存在形式】


【所以想成佛,就要发心成佛
想成佛,就要先知道佛心
发起和佛同样的心,这就是楞严经讲的第一决定义
这样的直心才能快速成佛】


【对于一切自身和外在环境的不顺遂和苦难
应该反观自心,调整增上
这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改变正报和依报
发起佛心,就能逐渐成佛】



【无生法忍】
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学习解说]:

如果你执着那个自认为能觉能观的就是心
那么这个心应当离开一切色、香、味、触等,仍有完整的本性

就好像你现在听我说法,这是因为有声音才有能分别
如果灭除一切见闻觉知内守一份寂静,这也是意识分别的虚幻影相

我不是再怪你,你可以细心揣摩一下
如果离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有分别的体性,那个才是你的真心

如果能分别的体性离开六尘没有自体或不存在
那这就是六尘显现的虚幻影相

六尘不会恒久不变,如果发生变灭时,心岂不是成了龟毛兔角吗
而且你的法性身也与六尘一同断灭了,那么谁来修行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心佛性呢


【尘】
指不净的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尘】
(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则曰法境。楞严经一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闭,犹为分别影事。”行宗记二下曰:“法尘一界,兼通色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外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闻觉知】
乃心识接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如来五眼,以菩提心毕竟净故;以一切种观一切法,了了见闻觉知,无所挂碍,能持如是金刚印。”又据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依见闻觉知之别,言说有依见言说、依闻言说、依觉言说、依知言说四种。(杂阿含经卷十三、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成唯识论述记卷八)p3003
FROM:【佛光大辞典】

【法身】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与在场大众都沉默不语

佛告诉阿难:世间所有修行人,虽然能成就很高的禅定
但是如果不能断除一切烦恼,那么只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都是因为内心深深执着生死妄念,将妄念当做真实
所以你今天虽然多闻第一,但是却不能证得无上菩提


【九次第定】
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以上是色界四禅天的根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以上是无色界四处的根本定)、灭受想次第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圣果】
(术语)菩提涅槃也,是依圣道所得,故曰圣果,此果为真正,故曰圣果。楞严经一曰:“虽得多闻,不成圣果。”净住子曰:三乘圣果。十地功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0 08:0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0 08:06 编辑

                                                                                                                (本楼用时约1小时55分钟)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学习解说]:

阿难听完佛的教诲,又悲泣流泪,五体投地常跪地上,恭敬合掌对佛说:
自从我发心出家跟随佛修行,常常自己这样想,不需要我自己辛苦修行,如来会给我定力

殊不知我与佛根本就是身心不可替代,自己最终失去本性,虽然身出家,但是心没有与佛法相应
比如贫穷的儿子舍弃父亲离家出走一样

今天才知道虽然听闻很多的佛法道理,但是如果自己不亲自实修验证
那么与没有听闻这些道理的人是一样的,这就好比说口吃饭始终不能饱一样

世尊,我们这些被业障烦恼障碍的人,都是由于不知道寂静不生不灭的真实心性
惟愿如来慈悲怜悯,为我们开示这妙明真心,让我们具有智慧之眼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寂常】
即指涅槃。寂,无烦恼之意;常,无生灭之意。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九上):“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多闻】
(术语)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从胸口处涌出宝光,百千种光明遍照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和十方佛土以及诸如来头顶,接着又回旋到阿难及在场大众身上

佛告阿难:我今天告诉你一个能降伏所有烦恼的妙法,也让十方一切众生都获得这妙明心性,拥有清净智慧之眼


【宝刹】
(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幢】
其义有二:(一)比喻佛法如幢。幢者幢幡,与旌旗同义。猛将建幢旗以表战胜之相;故以法幢譬喻佛菩萨之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之魔军。后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二)为说法道场之标帜。宣扬大法之际,将幢幡建于道场门前,此称为法幢、法旆。禅宗又转其意,将演法开畅,称为建法幢。今各寺之安居结制,亦称建法幢。(无量寿经卷上、首楞严经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岩录第二十一则)p342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学习解说]:

阿难,你先回答我,你见到的这个光明拳为什么有光明?如何形成的拳头?你是怎么见到的?

阿难回答说:光明拳是由佛的阎浮檀金色身而生成,所以有光明

我用眼睛见到佛伸曲五轮指形成的拳头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如来拳,事义相类。”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如来现在实话告诉你,就连有智慧的人也需要用比喻来开悟

阿难,比如我的拳头
如果没有我的手,就没有这个拳头,如果没有你的眼,也不会看见这个拳头
因此以你的眼根来比我的拳头,是不是一样的道理?
阿难说:是的世尊,如果没有我眼,则我不会见到

佛告阿难:你说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为什么呢,比如没有手的人,则无法形成拳头
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也不会因为看不见拳头而证明他看不见任何东西

为什么呢,你试图去问问盲人,问他能见到什么
盲人一定会告诉你,他眼前只有一片黑暗,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
由此可知,黑暗来自于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见并没有失去作用


【前尘】
(术语)妄心前现之六尘境也。楞严经一曰:“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学习解说]:

阿难问佛:盲人眼前只有黑暗,为什么说能见?
佛告阿难:盲人虽然没有眼睛,但是他们见到的黑暗与有眼睛人在暗室见到的黑暗,有区别吗
阿难回答:是的世尊,两种黑暗没有区别

佛问阿难:如果无眼人见到的黑暗,当他眼睛复明后,就能见到各种东西,这叫眼见
那些有眼人在暗室中见到的黑暗,当把灯打开后,也能见到各种东西,这叫灯见

可是如果灯能见,就不叫灯了,如果灯能见,又与你的眼睛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应当知道,灯只能显示物体,能见的是眼睛而不是灯
眼睛能见各种东西,这是心的作用,而不是眼睛


【见性】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见:见性成佛)2994)p299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1 09:3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1 09:41 编辑

                                                                                                                                                  (本楼用时约2小时)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学习解说]:

阿难与在场大众虽然听佛指出能见的是心 ,但是并未彻底明白
还希望如来慈悲再清楚详细的开示,于是合掌净心等待佛的慈悲教诲

这时世尊展开光明手伸出五轮指,告诫阿难和在场大众:
我最初成道在鹿园为阿若多等五位比丘以及四众弟子说,一切众生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及阿罗汉果,都是因为被无明烦恼所障碍

你们当时是如何开悟的,今日获得阿罗汉果


【兜罗绵】
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
摘自:百度

【客尘】
(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果】
依圣道而得之果,即菩提、涅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学习解说]:

这时憍陈那从座位站起来,对佛说:
我在弟子中年纪较长,我因为悟到客尘的道理而证得阿罗汉果

世尊,比如游客寄宿旅店,暂时在停在那里休息或吃东西或睡觉
之后还要继续往前走,不会一直住在这里

如果他是店主,自然不会像游客那样来去不定
由此可知,不住的是客人,住的是主人

又比如,雨雪后的晴天
透过阳光能看到尘埃在空气中悬浮,但是虚空寂然不动
因此思惟,寂静不动的是空,摇动的是尘,尘就才是摇动不定


【长老】
指年高德邵的比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言:“如是。”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佛说:是这样的
这时如来在大众中伸曲五轮指握紧后张开,张开后再握紧

然后问阿难:你见到什么了
阿难说:我见到如来百宝轮的手掌在开合

佛告阿难:你见我手在大众面前开合,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有开有合
阿难说:世尊宝手在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有开有合,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佛问:谁在动?谁是静?
阿难:佛的手在动,而我见性也没有静,到底谁在动?
佛说:是这样的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学习解说]:

如来又从掌中飞出一道宝光,在阿难右边,阿难马上向右看
接着又放出一道宝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侧头看向左边

佛问阿难:你的头为什么左右摇动
阿难回答:我见到如来放出微妙宝光在我左右,所以我左右观看,头自己在摇动

佛说:阿难,你看见佛光而左右摇头,那么是你的头在动?还是你的见在动?
阿难回答:世尊,我头自己在动,而我见性没有摇动
佛说:是这样的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学习解说]: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如果有众生以摇动的叫尘,以不住的叫客
那么你们看阿难头左右摇动,见性并没有动
还有你们看我的手在开合,但是见性没有舒卷

为什么你们要以动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呢
从始至终,你们就是因为遗失了本自具足的真心佛性
所以念头随着生灭的外境颠倒行事认物为己,累世轮回不得解脱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2 12:06
                                                                                                                                                (本楼用时约2小时)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和与会大众听佛教诲后,身心泰然
想到自己无始以来都不认得本自具足的真如心性,妄以色声等六尘为真实

今日终于明白道理,知道为什么不能证得无上菩提的原因了
好比离开母亲的婴孩,忽然找到了母亲
阿难合掌恭敬礼佛说,愿听如来为我们慈悲开示真实与虚妄、生灭与不生灭的真相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缘尘】
(术语)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缘尘之心是影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学习解说]:

这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说:我以前没有听过佛的教诲

见迦旃延、毗罗胝子都说:人死之后不复再生,说这是涅槃

我刚刚虽然听了佛的教诲,但是心里还有疑惑,如何证明真如心性不生不灭呢

今天在场大众都希望佛为我们揭开迷雾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学习解说]:

佛告诉大王:我问你,你现在的身体是像金刚那样坚固不朽?还是会逐渐衰老?

波斯匿王回答:世尊,我的身体一直都在变老最后死去

佛说:大王,你还没有死去,怎么知道最后会死去呢

波斯匿王回答:我这个身体现在虽然没有死去,但我观察他在慢慢变老,故知这个身体一定会像火烧木头一样变成灰烬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比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学习解说]:

佛说:是这样的大王,你的年龄已经逐渐衰老,容颜相貌还是童年的样子吗

波斯匿王:我童年时的皮肤润泽,到了中年血气充满精力旺盛
而今衰老的年龄,身体和容貌都憔悴枯萎,精神不佳,头发花白,脸上都是皱纹,如何能与童年相比?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和容貌不是一下子就衰老的吧

波斯匿王:世尊是秘密变化的,我都没有察觉,春夏秋冬一年一年演变成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二十岁时虽然是年轻,但是跟十岁相比,已经老了十岁
到了三十岁,又衰老二十年,今年六十岁,回头再看五十岁时,身体比现在强壮

世尊,我见这种秘密变化直到死去,是以十年为限做个比较
如果仔细思惟,这个变化何止一纪二纪(十二年为一纪),其实年年都有变化
又何止是年年变化,月月都在变化,何止是月月变化,其实日日都在变化

如果再认真深入的观察,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在变化,没有停止
所以我说这个身体最后必然要死去


【一纪】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驼折
2.有条理的一部分。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学习解说]:

佛告诉大王:你见自身不停的变化衰老,因此领悟肉身早晚都会灭亡
在这个变灭过程中,你知道身中有个不生不灭的东西(真心自性)吗

波斯匿王合掌回答佛说:我实在是不知道
佛说:我现在就告诉你这个不生不灭的自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棃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佛说:大王,你是几岁见到的恒河水
波斯匿王:我三岁时母亲带我去谒耆婆天,经过这里才知道这是恒河水

佛说:大王,你上面说二十岁时身体老于十岁,现在六十更是岁月变迁
可是你三岁时见到的恒河与十三岁见到的恒河,水有什么变化吗
波斯匿王:与三岁时一样,直到今年我六十岁,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佛说:你现在感伤头发花白脸有皱纹,比童年时衰老
那你现在观看恒河水与童年时观看,有衰老的变化吗
波斯匿王:没有,世尊

佛说:大王,你的相貌虽然会衰老变化
而能见的见性不会衰老变化,能皱的才会变,不皱的一定不变
变化的会生灭,不变的当然没有生灭,又怎么会有生死呢
为什么要信末伽棃等人说此身死后不复再生

波斯匿王听后明白了,并且相信人死后不是断灭
因为自性不生不灭,而是随着今生善恶业继续投生他处

波斯匿王与在场大众都消除了疑惑
内心非常欢喜,从来没有这样欢喜过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3 11:36
                                                                                                                                                            (本楼用时约3小时)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学习解说]:

阿难从座位站起来,跪在地上合掌礼佛说:

世尊,如果见性必定不生不灭,为什么世尊还说我们遗失了真心佛性,以假为真颠倒行事?

惟愿世尊慈悲,以佛法甘露洗除我们的无明业障


【尘垢】
(术语)烦恼之通称。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结也。”不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垂下金色的手臂,手掌向下
问阿难:你现在看我的手是正?是倒?

阿难说:世间众生认为这样是倒
而我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正?哪个是倒?

佛告阿难:如果世间人以此为倒,那么世间人以哪个为正?
阿难回答说:如来将手臂竖起来,兜罗绵手指向天空,这样是正


【母陀罗】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学习解说]:

佛立即竖起手臂,对阿难说:
如果倒正只是首尾颠倒换个方向
那么世间人要用多一倍的迷惑来观看

由此可知你的身与如来清净法身相比较
如来之身叫做正遍知,而你的身叫做性颠倒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
你的身与佛身相比,到底是哪里颠倒了?


【正遍知】
梵语 asmyak-sam!buddha,音译作三藐三佛陀。佛十号之一。又作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觉、正真道、正等觉、正等正觉、正觉等、正等觉者。三藐,正之意;三,遍之意;佛陀,知、觉之意。正遍知,即真正遍知一切法。此外,梵语 samyaksam!bodhi,音译作三藐三菩提,旧译作正遍知、正遍知道,新译为正等觉、正等正觉。“菩提”系就法而言,“佛陀”则就人而名;故三藐三菩提宜谓正遍知、正等觉,三藐三佛陀则应指正遍知者、正等觉者。((参见:十号)480、“正觉”200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p2001
FROM:【佛光大辞典】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学习解说]:

被佛这么一问,阿难与在场大众都瞪大眼睛看着佛,不知身心到底哪里颠倒

佛慈悲怜悯阿难及诸大众,发出如海潮般的音声,遍告与会大众说:我常常说,诸法唯心所现

你的身体和你的心,也都是妙明真心所现出来的物体

为何你们遗失本自具足的妙明真心和宝贵的自性,以假为真,被境所迷?


【海潮音】
(术语)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又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法华经普门品曰:“梵音海潮音。”楞严经二曰:“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长水之义疏曰:“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心】
(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情,谓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经上曰:“色心是众生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

众生因为无明黑暗,不知真空
因此执着虚空,生起妄见,执着色相,进而执着五蕴之肉身

又被种种因缘牵引,内心不得安定
常常追随六尘向外奔波,以为那个才是自己的心

一旦执着那个为妄心,必定迷惑心在色身内
不知色身和外面的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所现出来的
就好像舍弃百千个清净明澈的大海,却只认一个水泡当做大海

这样看来难怪你们会执迷
这就好比我上面垂手的例子,如来说这些都是可怜悯的人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学习解说]:

阿难承蒙佛慈悲教诲,流泪叉手对佛说:
我虽然承蒙佛微妙法音的教诲,明白妙明真心本自具足不生不灭

但我观察自己还是用攀缘心领悟到的
我现在虽然知道妙明真心人人本有,可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惟愿佛慈悲哀愍,宣讲更多圆妙的佛法道理,拔除我的疑惑,令心归向无上菩提


【圆音】
(术语)圆妙之声音。谓佛语也。楞严经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你们用攀援心听我说法
那么法也是攀援法,不能得知诸佛本性、本体(即真如自性)

好比有人伸手指向月亮,旁边的人应当顺着手指看向月亮
如果旁边的人只看到手指以为是月亮,岂不是既失去了月亮,又失去了手指吗

为什么呢,因为他把手指当做月亮了
何止失去了手指,更是不明白光明与黑暗,为什么呢
因为他把没有光明的手指当做光明的月亮了,就是不明白黑暗与光明的本质区别


【法性】
诸法的本体、本性。这种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无情方面,叫做“法性”。法性也就是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学习解说]:

你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如果以妄心分别听我说法,以为是你心
那么,这个心应当离开音声仍然有分别性

比如客人住宿旅店,只是暂时然后便离开,不会长期住这里
而旅店主人则不同,他始终都不会离开,所以才叫店主

回说真心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确定是真心,那么真心自性必定始终都在
为何你离开声音就无法分别,就没有分别的自性呢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学习解说]:

何止离开声音就没有分别的自性
就是看到我的相貌,假如离开色相也没有分别的自性

因此你所用的心都会随着六尘而生灭
就像住店的旅客,你用什么来做自己的主人呢


【冥谛】
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谛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冥性、自性。(金七十论卷上、百论疏卷上、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参见:二十五谛)177)p4056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4 09: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4 09:53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如果我的心性都有所归还

为什么如来又说妙明真心不生不灭无所还呢

惟愿世尊慈悲哀愍,为我宣说其中的道理


【心性】
梵语 citta-prakr!ti,巴利语 citta-pakati。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心之本性有清净、染污,或二者皆不是,或二者皆是等说,于佛教思想史上为经常论议之事,而以心性本净说为其主流。原始佛教之心性说,在增支部经典(A.N.I. 5, 6)中虽仅言心(梵 citta,巴同),然就其意义而言,已关呼心之本性问题,亦即主张心之本性清净。故知原始佛教之心性问题,系以心性清净说为其主。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破之,立心性净不净各异说。据异部宗轮论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虽以客尘随烦恼之杂染,然非为心之本体。
 在大乘佛教中,所言心性说乃继原始佛教以来之心性本净说而发展,此乃其特色,并可由此心性本净说溯大乘佛教思想之源流。惟心性本净说在初期、中期及后期之大乘经论中皆提及,多方述及心性本净客尘烦恼之思想型态,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形成大乘思想之发展,故大乘经论“心性说”之特色,与部派佛教之诸论书中所言心之本性是净是染之心理问题有异,而成为解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随想论、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顺正理论卷七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大乘庄严经论卷六、辩中边论卷上、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p140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你看这大讲堂门窗开向东方
当太阳生到天空时,则有阳光照耀大地

晚上没有月光时,到处都是黑暗
云雾环绕时,天空则昏暗

门窗之间的缝隙,则通透
有墙壁的地方,则堵塞不通

见到不同的东西,则用攀援心而分别
无形相时,则遍是虚空

天气昏暗尘沙漫天,则昏尘不清明
天色清朗时,又看到清净的样子


【顽虚还空】
顽者,无知也。顽虚者,谓无形相,顽然无有知觉也。经云:顽虚之中,遍是空性,而言还者,谓无形相之碍,则遍是虚空,若有形相则不见其虚矣。是则顽虚即空,故复还于空也。当知所见之虚则可还,能见之性不可还也。若能见之性亦可还者,则不虚时无复见其形相矣。故曰顽虚还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学习解说]:

阿难,你看这些种种现象
我现在就把他们各自送还到本因处

什么是本因呢
阿难,这些变化相,明可以归还太阳,为什么
因为没有太阳则不能明,所以明属于太阳,因此归还太阳

暗归还黑月;通归还门窗;塞归还墙壁;缘归还分别心,顽归还虚空
郁[土+孛]归还尘沙;清明归还晴天,世间一切现象都不超出这些变化

你见这八种变化相,其中见性能归还给谁呢
因为如果归还于明,那么黑暗时应当见不到暗才对

可是现在虽然有明暗等种种差别相,但是见性没有差别
那些可以归还的自然不是你,而不能归还的不是你又是谁呢

因此可知,你的妙明真心本自具足
可惜你自己迷惑不清,丧失本有的真心,妄受生死轮回之苦
所以如来说都是可怜悯的人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礙;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礙。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我虽然知道了见性无法归还
但是如何证明,一定是我的真心自性呢

佛告诉阿难:我现在问你
你还未证无漏境界,承蒙佛力加持,得以见到初禅境界
而阿那律见到的阎浮提世界,犹如观看手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

诸佛菩萨见成百上千世界中的十方如来
甚至微尘数那么多的清净国土也是这样,都能清楚的见到
而众生看到的,只不过分寸距离

阿难,我和你观看四天王住的宫殿
水陆虚空虽有昏暗光明等现象,无非都是前尘影像

你应当在这里分别清楚是自体还是他物
现在我要你在这里好好抉择,哪个是我体?哪个是物象?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学习解说]:

阿难,你所见到的一切,从日月宫开始,这些都是他物,不是你的自体

一直到七金山,遍观一切,虽然有种种光明,但也是他物,不是你的自体

渐渐再看,云彩鸟儿,风吹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这些都是他物,不是你的自体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学习解说]:

阿难,这些无论远近,你所见到的物象,虽有种种差别
但见性没有差别,这个妙明真心,就是你的见性

如果你说见性是物的话,那么你应当也能见到我所见到的地方
如果真能见到我所见到的地方,那么我不见时,你为何见不到我不见的地方呢
如果你能见到我不见的地方,自然不是你不见的地方
如果你见不到我不见的地方,自然不是物象,为什么不是你的自性呢

另外如果见是物,那么你见物时,物也应当见到你
这样岂不是纷乱不清了吗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学习解说]:

阿难,你见时,是用你的见性,不是我的见性

要知道见性能周遍一切物象,不是你的又是谁的呢

为何不相信自己的真心自性,找我证实?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5 10:3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6 10:20 编辑

                                                                                                                                                          (本楼用时2.5小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见性周遍,必定是我
那么我与如来观看四天王胜藏宝殿和日月宫时,能遍见整个娑婆国土
为什么回到精舍,只能见到寺院讲堂的屋檐和廊屋?

世尊,本来能遍观整个娑婆世界
为什么现在只能看到室内的东西,是见能将大缩成小的吗

还是因为墙壁把见性阻断了,我现在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惟愿世尊慈悲,为我演说其中的道理


【伽蓝】
(术语)僧伽蓝摩Sam%gha%ra%ma之略,译曰众园。为僧众所住之园庭,寺院之通称也。(参见:僧伽蓝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世间一切物象都属于前尘影像,不应说见有舒缩
比如空中有个方形的器具,中间能见到方形的虚空

我问你:这个方形的虚空是固定不变呢,还是不固定呢?
如果固定不变,再安一个圆形器具,虚空应该不会有圆形

如果是不固定的,那么方形器具应该不会有方形虚空
你说不清楚道理为何,其实道理就是这样的啊,见性如同虚空
不论圆方还是大小都是前尘影像,见性没有障碍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不希望见到方形和圆形,除去器具就好了
空了就没有形状了,所以不应当说如何除去虚空

好比你刚刚说回到室内见性缩小了,那么仰望太阳时,难道你的见性与太阳一平了吗
如果墙壁能把见性夹断,那么在墙壁上穿个小孔,还是什么都看不到吗,不是这样的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认为肉身是自己,失去真心佛性,常常被境转,执着分别大小
如果知道相由心生,心能转物,就能像如来一样身心圆明,如如不动,在一毛端含受十方国土

--------------------

关于心能转物,我们应当如何按部就班实修验证呢,善知识慈悲教导:

【师兄,怎样做才能“心不随物转”?怎样做才是“心能转物”?
>>>>>>

这要先做好基础修行,消除一些重大业障后会比较容易
所以百万或千万次数的念佛或持咒或诵经是很重要的,
这些都是基础,实修多年的佛弟子都是念佛或持咒上千万的,所以不用惊讶
有这些基础和练习,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渐练习各种次第的观照(觉观)法门
这样就能逐渐[心不随物转]
并且思维各种次第佛法正知见来转念,转化凡夫念为正念
而且智慧逐渐增上后,就能达到[心能转物]
这边先解说观念,以后您该学习的时候才解说各种次第修行的方法


(详见:[略说]为什么精进念佛诵经后,拉肚子,眼皮跳,耳鸣,脸皮麻,身体气动,或遇到坏事...?)

相关阅读:什么是相由心生?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学习解说]:

阿难问佛,如果见性一定是我的真如心性,现在我的面前,那我身心又是什么
然而我的身心确实有知觉是可以分别的,见性没有分别,又是如何分辨我身呢

如果见性确实是我真心,令我能见
那么见性是我,身体就不是我了

为什么如来先前说,物能见我?
惟愿世尊慈悲,为我解说其中的道理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著。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你说见在你面前,这是不正确的
如果真在你面前,你应该能见到,应该有个存在的地方,并且指出来

现在我与你坐在祇陀林,遍观林渠及其殿堂,上面是日月,前面是恒河
这些你都可以用手指出来,阴暗的地方是树林,光明的地方是太阳,障碍的是墙壁,通透的是虚空

甚至小草小树,虽然大小不同,但只要有形都能指出来
如果见性一定在你面前,也应当用手明确的指出来才对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学习解说]:

阿难,要知道如果虚空是见,哪个是空啊?如果物是见,哪个又是物?

你再仔细分析这些物象,找出见性指给我看看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

阿难说:我在重阁讲堂,远看恒河,上望日月
眼睛看到的,手能指出来的都是物,不是见性

世尊,如佛所说,我还是个有漏的初学声闻
就是菩萨也不能离开这些物象,另外指出一个自性

佛说:是这样的


【有漏】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6 10: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7 11:22 编辑

                                                                                                                                                   (本楼用时2.5小时)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学习解说]:

佛又告阿难:如你所说,没有见性能离一切物另外有自性
因此你所指出来的都是物,不是能见的自性

我现在告诉你,你和如来坐在祇陀林观看林苑和日月宫
这些种种差别象,一定没有能让你指出来的见性

可是你再仔细观察
这些所有物象中,哪个不是见呢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佛言:“如是,如是。”】

[学习解说]:

阿难说:我确实能看见祇陀林的所有景象,但我不知道哪个不是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树不是见,如何见到树?如果树是见,哪个是树?

以此类推,如果虚空不是见,如何见到虚空?如果虚空是见,哪个是虚空?

我又思惟,所有物象中没有一个不是见的

佛说:是这样的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棃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学习解说]:

会中所有未证阿罗汉的众生听佛这样说,都茫然不知其意而心生恐慌

如来悉知悉见众生心,知道大家惊恐不安,因此心生怜悯安慰阿难及大众说:

在座的善男子们,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不像外道末伽棃说的四种不死矫乱论,你们应当仔细思惟


【无学】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法王】
佛的尊称,因佛于法很自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死矫乱论】
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过去而起之分别见解。即针对不死(一说为所事之天)之问题,自己并非如实了知却矫乱回答他人者。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不死矫乱论、四不死矫乱论。即:(一)就善恶业报之问题,随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二)就他世有无之问题,随问者之所见而答以如是如是。(三)就善不善法之问题,答以非善非恶。(四)取他人之见解而作为问题之答案。此类主张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中之“不死矫乱宗”。(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大乘义章卷六)((参见:六十二见)1241)p969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怜悯四众弟子
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恭敬合掌对佛说:
世尊,这些众生没有明白如来说的见精与色空的真实义

世尊,如果前尘色空等物象是见性,应当能指出来
如果前尘色空等物象不是见性,应当看不到

所以大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理解了
因此感到惊恐,这不是因为从前善根微薄的原因

惟愿如来再为我们慈悲宣讲,物象与见性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在物象与见性中间,假如物象是见却指不出来,不是见却能看见?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学习解说]:

佛告文殊菩萨及在场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安住于正定中

他们明白见与所见的影像以及心想之相,如同虚空中的花一样虚幻

(注:这让末学想到梦中的景象,如果有见为何醒来什么也没有,如果没有见为何梦中清楚的见到?)

见性与所见的影像其实都是菩提妙净明体,为什么要在中间按个是与不是呢

文殊,我现在问你,就像你的名字叫文殊,还有另一个文殊吗?还是没有?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缘】
(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参见:四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分】
唯识宗所立四种心法(心识之作用)之第二种。又作能取分。即指诸识之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之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识之对象)之主体作用。“见”即见照、心性明了之义,谓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象。见分有五义:(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二)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即眼、耳等六根、六识),以根、心俱有照烛义之故。(三)能缘名见,此通于内三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能缘自证分),以内三分俱皆能缘之故。(四)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理之故。(五)推度名见,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佛地经论卷三、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参见:四分)1663)p2991
FROM:【佛光大辞典】

【菩提】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学习解说]:

是的世尊,我真文殊,没有另一个文殊

为什么呢,如果有[是],就会有一个[不是],这样就变成二个文殊了

然而我今日没有是与不是这两个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学习解说]:

佛说:见性与前(六)尘等物(影)象也是这样(没有是与非二相)
本来都是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只因妄念生起而执迷于外境

比如第二月,文殊,真月只有一个,中间并没有是与非
所以你现在观察思惟这见性与物象都是妄想而已,在见性与物象中不能找出是与非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诚如佛所说,见性周遍十方法界,不生不灭

与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和娑毗迦罗认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

以及投灰等外道者,他们都说真我遍十方法界,他们说的与佛说的有什么区别呢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志】
梵语 bra^hmaN!a。<一>音译婆罗门、梵士。意译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玄应音义卷十八载,婆罗门应作婆罗贺磨拏,意指承习梵天之法者。自称由梵天之口而生,为四姓中之最殊胜者,故独取梵之名。瑜伽论记卷十九之上载,梵为西国之言,译为寂静、涅槃;志为本地语,矢志求梵,故合称梵志。散见于经典中之长爪梵志、螺髻梵志均为著名之佛弟子,亦可知皆出自婆罗门。又梵志之女,或志于梵道之女,称为梵女。(中阿含卷四十八马邑经、增一阿含经卷九、法句经卷下、大日经疏卷四)((参见:婆罗门)4463)
 <二>通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三>相对于“尼干(尼犍)”,而称在家之婆罗门为梵志。法华文句记卷九上载,在家事梵称为梵志,出家之外道通称尼干。然于法华经要解卷五所载则相反,在家之外道称为尼犍,而出家之外道称为梵志。p4632
FROM:【佛光大辞典】

【娑毗迦罗】
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仙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4077
FROM:【佛光大辞典】

【冥谛】
(术语)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是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曰冥谛,又云冥性。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论云: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为不从因缘?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若不从者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楞严长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梵云僧伽奢萨呾罗,此云数论。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谛,计以为常。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我思胜境,冥性却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我若不思,冥谛不变。既无缠缚,我即解脱。名为涅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7 11:5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17 12:19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45分钟)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曾在楞伽山为大慧等弟子们演说:
有些外道常以为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而我(指佛)说是因缘
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等为缘,所以与他们说的不同

阿难说,我现在观察觉知的心是自然
因为不生也不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所以不是因缘所生,对吗
还请世尊慈悲开示令我远离邪见,获得真实妙觉明心


【因缘】
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出谷子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性】
能使人觉悟、觉知之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我今日用了很多方便法开示你,让你明白真实义
可你始终没有领悟,现在又迷惑说是自然

阿难,如果一定是自然,你应当观察清楚它的自然体是什么
你再观察看看见性中以哪个为自然体?明是见性的自然体?还是暗?是空?还是塞?

阿难,如果明是应当不见暗;如果以空为自然体应当不见塞
如果以暗为自然体,则明亮时,见性则断灭,又如何见到明呢?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说:如果见性必定不是自然,我现在思惟见性是从因缘生的

可我还是不明白,没有彻底弄清楚,还请如来慈悲为我解说其中的道理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学习解说]:

佛说:你说见性从因缘生
我再问你:你现在因为见,所以见性现前

这个见性是因明而见?因暗而见?因空而见?因塞而见?

阿难,如果见性因明而有,那么应当看不见暗
如果因暗而有,应当不见明,包括空与塞,道理与明暗都是相同的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见性是缘于明见?缘于暗见?缘于空见?缘于塞见?

阿难,如果缘于空见,应当看不见塞;如果缘于塞见,应当看不见空

包括明与暗,道理与空塞都是相同的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学习解说]:

所以啊应当知道见性非因非缘,非自然非不自然
见性与物象中没有是与不是,若能离一切相,这就是佛法

你现在为什么在因缘和自然中用心?和在各种世间虚妄相上分别执着?
这就好像你用手撮摩虚空,只是徒劳用功而已,虚空怎么会被你捉住呢

-------------

关于【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末学思维:

一,如何离一切相?
这要知道和明白什么叫「见性」?

【什么叫「见性」?
就是明白「法性」原理,
「见」就是明白,「性」就是一切原理,就是一切性、法性、佛性、菩萨性、善性、众生性、凡夫性...

「见性」就是对「一切」,不论是佛法、佛经、世俗、任何言语文字,没有疑惑,能深入佛义、明白原理
而能以迈向成佛之路的次第道理和方法来教导众生,为不同次第众生做合适的演说而不离正法,这样叫「见性」】


【什么才是「见性」?
「见性」是代表「智慧」,就是有明白原理的智慧,这才是「见性」!
「见性」就是明白原理,明白现象(表相),明白本质和变化,而且是以佛法的知见和思维,而迈向解脱成佛的方向,这才是见性!】



二,怎样离一切相?

经中教导:不二法门 ~ 维摩诘所说经

【所以佛菩萨事实上是不会着相】
【而是清净有智慧的在适当时机给予众生引导和教导
这就是金刚经讲的不着四相,无所住而生其心】


(详见:[法门实修]提供初学佛者,尽快消业,快速成长的实修方法 225#)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见性非因非缘

世尊为什么常常对比丘宣说见性有四种缘呢

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个怎么理解呢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学习解说]:

佛回答说:阿难我说的世间各种因缘不是第一义谛

阿难,我再问你:世间人都说我能见,怎样叫见,怎样叫不能见


相关阅读:
[略说]无量义,第一义,方便义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学习解说]:

阿难说:世间人在日光 月光 和灯光下,见到的种种物相,叫做见

如果在一个没有日光 月光 和灯光的情况下,黑暗的地方,叫做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如果没有光明叫不能见,那么应当连暗也见不到

如果能见到暗,这说明只是因为没有光明,为什么要叫不能见

阿难,如果在黑暗处看不见光明是不能见,那么换到光明处不见暗也应当是不能见,这两种现象都叫不能见

如果只是明暗两种现象相互侵凌劫夺,并不是你的见性或有或无

所以应当知道不论明暗都叫做见,为什么是不能见呢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8 07:31
                                                                                                                                             (本楼用时2小时25分钟)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见明时,见性不是明;见暗时,见性不是暗;
见空时,见性不是空;见塞时,见性不是塞,这样才是正确的

为什么你后来又说见是因缘、自然以及和合相呢
你们这些声闻弟子根器下劣实修不足,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我今日对你的教诲,你要常常思惟它的义理,不要在成佛的道路上懒散和懈怠

-------------

经文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思惟,可见思惟在修行中非常重要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也特别教导了思惟的重要性:

【复次善男子。一切善法无不因于思惟而得。何以故。
有人虽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专心听法。若不思惟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信佛法僧无有变易而生恭敬。当知皆是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因得断除一切烦恼。
以是义故。思惟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详见: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刚刚您为我们宣说见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与不和合相,这些我们还没有彻底弄清楚

现在又听您说“见见非见”,我们更加不明白和不理解了

惟愿世尊慈悲,加持我们拥有智慧之眼目,让我们获得清净,恢复本觉妙心

说完这些话,阿难悲伤的流下眼泪,恭敬顶礼世尊,等待佛慈悲的教诲


【觉心】
本觉的妙心,亦即觉悟不迷的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慧目】
(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又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寄归传一曰:“既无慧目,谁鉴是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施】
把自己的东西布施给别人。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无畏施。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及在座大众
准备为他们演说大陀罗尼(总持,总摄一切法,持无量义)诸三摩提(定)妙修行路

世尊告诉阿难说:你虽然记忆力强且听闻很多佛法
但是还不能精微周密的好好观照这颗妄心,所以无法止息一切杂念

你现在仔细听,我要为你开示
也令未来世无明烦恼的众生能够以此修行,获得无上菩提


【有漏】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之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奢摩他】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陀罗尼】
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一切众生轮回流转都是由于两种颠倒妄见造成的

哪两种妄见呢?一是众生别业妄见,二是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学习解说]:

什么是别业妄见呢
阿难,比如世间有人眼睛生翳,夜晚见到灯光另有圆影,五种颜色重叠

你怎么认为呢
这个圆影是从哪里来的,是灯有色?还是见有色?

阿难,如果是从灯有的圆影
那么眼睛正常的人为什么见不到圆影,只有生翳的人自己才能见到

如果是从见有的圆影
那么见已经变成圆影,那个眼睛生翳的人看见的圆影又是怎么回事呢


【赤眚】
赤 : 赤 chì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
眚 : 眚 shěng 眼睛生翳:目眚昏花。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如果圆影离开灯另外存在,旁边张设的帷帐也应该有圆影

如果圆影离开见可以另外存在
应该不是只有眼睛生翳的人才能看见,可是现在为什么只有生翳人才能看见呢

所以应当知道,色(圆影)是从灯有
翳病的人才能看见圆影,圆影和见是翳病引起的,如果眼睛正常就看不见圆影
所以不应该执着圆影是从灯有,还是见有,也不应该说不是从灯有,不是见有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学习解说]:

这就好比第二月,既不是月亮本体也不是月亮影子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月亮是捏眼睛捏出来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说,捏出来的月亮是真的还是假的

回说圆影也是这个道理,翳病引起的

为什么要说是灯有还是见有?甚至分别执着不是灯有,不是见有?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19 10:01
                                                                                                                                                      (本楼用时2小时15分钟)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学习解说]:

什么是同分妄见呢
阿难,这个阎浮提世界,不算大海中间平地有三千洲
正当中的大洲由东往西有二千三百个大国
其余小洲在诸海中,或有二三百国,有的只有一国二国,也有三十、四十、五十国

阿难,如果其中有个小洲只有两国
其中只有一国人民共(恶)业所感,恶缘重重遭遇种种不详的事情
比如见到二个太阳或者见到两个月亮,甚至灾异天象等各种恶相
这些恶事只有一国能见到,另一个国土根本没有这些灾相,甚至连恶的声音都听不到


【晕适】
1.谓出现日晕或月晕的变异天象。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佩玦】
1.有缺口的环形佩玉。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彗孛】
1.彗星和孛星。孛,古人指光芒四射的一种彗星。旧谓彗孛出现是灾祸或战争的预兆。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飞流】
1.快速飞行。
2.指瀑布﹐飞泉。
3.流星。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三表》:"则天变彰于飞流﹐地眚见于震压。"《魏书.术艺传.张渊》:"及其灾异之兴﹐出无常所﹐归邪缤纷﹐飞流电举。"一说﹐指飞星和流星。两者微异。魏收注:"飞﹐飞星也。流﹐流星也。飞星与流星各异:飞星焱去而迹絶﹐流星迹存而不灭。"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似前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学习解说]:

阿难,我现在为你以此二事再来明鉴清楚
阿难,比如那些别业妄见的众生看见灯光中现出的圆影
虽然很像是前境,然而你见到的圆影是因为眼睛生翳造成的,不是外物造成的
然而若能知道因为眼睛生翳而有的圆影,终不会迷失自性被境转


【合明】
1.谓明鉴如日月。喻圣人的明察睿知。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色】
梵语 ru^pa,巴利语同。ru^pa 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 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见: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p2541
FROM:【佛光大辞典】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学习解说]:

例如今日用眼睛看见山河国土以及众生,都是无始以来见病所形成的

你现在见我和你以及世间一切众生都是眼睛生翳如同圆影一样虚幻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学习解说]:

阿难,那些同分妄见的众生与别业妄见眼睛生翳人

一个是只有一个人,另一个是一国人

一个人见到的圆影是翳病所生,而一国人遇到的灾难等不详之事都是共业而感所引起的

二者都是无始以来遗失真性,妄见而生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学习解说]:

例如阎浮提三千洲中四大海和娑婆世界以及十方诸有漏国土的众生

原本都具有觉明无漏妙心,只因无明堕入见闻觉知的虚妄相中,执着有生有死

如果能远离这些和合及不和合的虚妄相,才能灭除生死执着,获得圆满菩提,不生不灭,清净自在


【四大海】
(名数)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参见:九山八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见闻觉知】
(术语)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又云识。智度论四十曰:“问曰:何以故三识所和合为一,三识所知别为三?答曰:是三识助道法多,是故别说。余三识不尔,是故合说。是三识但知世间事,是故合为一。余三亦知世间,亦知出世间,是故别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漏】
<一>梵语 sa^srava。为“无漏”之对称。漏,梵语 a^srava,乃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在四圣谛中,苦谛、集谛属于迷妄之果与因,为有漏法;灭谛、道谛则为觉悟之果与因,为无漏法。有漏、无漏之法,在修行之因、果当中,具有极重要之地位。
 有漏之异称有多种,据俱舍论卷一所举,即取蕴、有诤、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此外,尚有有染、有染污、有覆、尘垢等异称。另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举出六种有漏,即:漏自性、漏相属、漏所缚、漏所随、漏随顺、漏种类。(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一、卷四十九、俱舍论光记卷一、卷二、俱舍论宝疏卷一、卷二)((参见:六漏)1299、“有漏法”2453、“有漏无漏”2455)
 <二>为三漏之一,四漏之一。乃“欲漏”、“无明漏”之对称。据俱舍论卷二十载,于色、无色二界之六十二种烦恼中,除十种痴烦恼(无明)外,其余之五十二种烦恼,皆称为有漏。(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参见:三漏)646)p245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1 09:5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22 10:14 编辑

                                                                                                                                                     (本楼用时3小时)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你虽然知道真心自性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
可是你并不知道真心自性也不是从和合与不和合而生的


【本觉】
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学习解说]:

阿难,我现在还是以前尘来问你
因为你现在还是以世间一切虚妄相而起疑惑,以为证菩提心的也是用这个(妄)心

总之世尊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见性不与明和,不与暗和,不与通和,不与塞和
见性不与明合,不与暗合,不与通合,不与塞合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重新思惟
这个妙觉见性与诸尘相及心念虑不和合,这样对吗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说:你现在又说不和合
我再来问你:是不与明和,还是不与暗和?不与通和,还是不与塞和?

如果不与明和,那么见与明一定有个边际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哪里是明,哪里是见,边际又在哪里?

阿难,如果光明没有被见到,那么他们之间就不相关
既然不相关,如何知道光明在哪里,又如何能知道哪里是边际呢
还有暗与通及诸群塞,也是这个道理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继续告诉阿难,还说这个妙明见性
是不与明合,还是不与暗合?不与通合,还是不与塞合?

如果不与明合,那么见性与明相应该是彼此背离的,好比耳朵与光明不相接触
既然相互背离,如何能见到光明在哪里,又如何明辨和合还是不和合呢
还有暗与通及诸群塞,也是这个道理


【性相】
1.佛教语。性指事物的本质,相指事物的表象。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学习解说]:

阿难,你还是没有明白一切有为法的虚幻不实
随缘生灭,妄以为真,不知这些其实都是第八识变现出来的
甚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也都是缘生缘灭,虚妄不实

所以你不知道生灭去来的真相
不知这些本来都是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妙真如性
然而众生在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中寻求去来生死,这是不可能的

------------------

【其实在宇宙中或法界中,有个甚深的原理,那就是佛法讲的[唯心所现]
这是一种超科学,也是超心理学,目前的人类科学正在研究中(而且远远落后和不足),但是佛陀已经早在佛经中告诉了大家
[唯心所现]的意思就是由众生自己的心念就能决定自己所存在的生命型态,以及变现整个宇宙的外观和相貌
而娑婆世界就是一种物以类聚的五浊恶世,是由同类恶心恶业众生所共同吸引和干扰而成就的痛苦世界

不过现在大家明白了佛法中的心法和甚深法,明白了[唯心所现]的道理
那就可以由自己学习转念,发起正向心来改变自己和周遭环境,随着正向心的增上,正报和依报就会随之改善
这样大家就能慢慢体会佛经上讲的[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只要您慢慢契入甚深观照,就能明白娑婆世界也是净土,无处不是净土】

(详见:[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众生都一直在用自己的神通,因为心念没停过,每个心念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神通并没有停过
每个生命的正报和一切外在依报都是众生自己第八识的神通作用创造出来的
众生心都是妄念,所以,就是以妄念造就自己的轮回业报,随着自己的妄念,一直轮回,神通并没有停止】


【对「实相」来说,妄念是虚幻的,但是,对众生的轮回来说,妄念就是轮回的根本
妄念就是错误的心念作用,因为妄念的心识作用,所以,造成第八识神通走向六道轮回】


【神通只是心念的作用,第八识的展现,无所不在
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个负面和正面心念,不要小看心念的力量
因为,放眼所及,全都是心念作用的展现,全都是第八识展现的神通】

(详见:闲聊「神通」)


【关于[唯心所现],其实,不明白佛法的人都会解释成"一切都是心变现的",也就是"一切唯心造"

而且可能把[唯识所变]的识当作第六意识

佛弟子对于这些名相应该要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如果我们读过楞伽经和解深密经就会知道,

心,意,识分别指第八.七.六识

识这个字, 有时候是指第六识, 有时候指第八识

例如五蕴~色受想行识, 这边的识指第八识

[唯心所现]的心是指第八识,心王
[唯识所变][唯识所现]的识一样也都是指第八识,心王,就是阿赖耶识
意思是阿赖耶识可以变现出一切, 这在密严经也讲的很清楚】

(详见:[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所现])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浮尘】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入】
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2 10:2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22 10:25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40分钟)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为什么说五阴也是本自具足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比如有人以清净目观看晴朗的虚空,只是看晴朗的虚空,其他什么也没有

这个人因为眼睛一直盯着虚空不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疲劳
于是眼前就会出现一些狂花,还有其他一些乱相

你知道吗,色阴也如同狂花一样虚妄不实
阿难,这些狂花既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目中出

阿难,如果从空中来,既然能从空中来,就能再从空中回去
可是如果有出有入就不叫虚空了,虚空如果不是空的自然不能容纳狂花有来有去

如果狂花是从眼睛出来的,既然能从眼睛出来就应该能从眼睛回去
如果真是从眼睛出来应该能见到,如果能见到的话,那么狂花回去时应该也能见到眼睛啊
如果见不到眼睛,难道狂花出来时障碍在空中?回去时障碍在眼睛?

如果等到重新再见狂花时,说明眼睛没有障碍
那么为什么要等到晴空出现,才叫做清明的眼睛
因此应当知道,色阴是虚妄的,并非因缘、自然而有


【翳】
用羽毛做的华盖。
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掩蔽物:“兵不解翳”。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翳】
于计切,目生障也。
FROM:【祖庭事苑】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譬如有人手脚都很放松逸乐
全身也非常舒适,舒适到甚至忽然忘记了身体的存在

后来这个人将两只手掌在虚空中摩擦,然后出现涩滑冷热的现象
知道吗,受阴也是这样的,就像两手摩擦出现涩滑冷热的现象这样虚妄

阿难,涩滑冷热的现象不是真实的
涩滑冷热的现象既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手掌里出

阿难,如果是从空中来的话,既然能触到手掌,为什么触不到身体?
再者触到与否,不应该由虚空来选择

如果从手掌中生出来的
应该不需要两手相摩擦才知道涩滑冷热

如果真是从手掌生出来的,合掌时有触到
分开手掌时也应该知道触如何回去(手掌中)呀
而且臂腕骨髓也应当有触才对,应当知道出入的踪迹

如果真有一个物体在身中有去有来
为什么要等到手掌相摩擦时,才叫做触呢
因此应当知道,受阴也是虚妄的,并非因缘、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比如有人谈论酢梅时口中会有口水流出
心里想着站在悬崖边上时,脚心就会有酸涩不听使唤的感觉
要知道,想阴也是这样虚幻不实的

阿难,谈论酢梅而有口水出来
这既不是从梅生出来的,也不是从口进入的

阿难,如果是从梅生出来的
梅可以自谈自说,为什么还要等人来说?

如果是从口中进入的应该用口听闻,为什么用耳朵听呢
如果是耳朵听闻到的,为什么口水不是从耳朵里流出来呢

心想站在悬崖上,脚心会酸涩不听使唤的道理也是这样的
因此应当知道,想阴也是虚妄不实的,并非因缘、自然而有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比如波浪,都是后浪推前浪
这样相续向前,前后浪不会互相逾越,行阴也是这样的

阿难,这种流性不是因为空生,也不是因为水有
但是又不离空和水

阿难,如果是因为虚空而有流性
那么十方法界遍虚空都会被水淹没在其中了

如果因为水而有流性,那么暴流应该不是水性
如果说就是水性,那么由浑浊变为澄清时应该不是水的本体了
因此应当知道,行阴也是虚妄的,并非因缘、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比如有人拿着频伽瓶装满虚空后,拿到别的国家
要知道,识阴(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也是这样的

阿难,瓶中的虚空既不是从彼地来,也不是从此地进入
阿难,如果是从彼地来的,那么彼地的虚空应该少一块

如果是从此地进入的,那么开瓶倒虚空时,应该见到虚空出来
因此应当知道,识阴也是虚妄的,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

由上面的教导,可知五阴是虚妄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实修正念观照呢

相关阅读:如何[正观五阴],[观五受阴细微生灭相]? ~ 持世经


【五蕴】
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它包括了五根、五境,及法外所摄色;
二、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根境相触,而生起苦、乐、舍(非苦非乐)等感受的心理作用;
三、想,就是想像,依受而生起对事物的想像,或作取舍迎拒的抉择;
四、行,就是意志和行为,依想像取舍而生起善恶行为的心理;
五、识,就是了别与认识,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因上述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又名为“五阴”。又色蕴是属于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识】
心和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以了别为性,有了别认识的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3 09:49
                                                                                                                                                        (本楼用时2小时50分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为什么说六入原本也是从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呢
阿难,接着之前说的那个人,因为眼睛一直盯着虚空看而有疲劳相
所以眼睛和狂花其实都是妙真如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众生执着被明暗两种妄尘迷惑,见在中间发生就做见闻性
这个见性离开明暗两种妄尘,必定没有实体的

阿难,要知道这个见性
不从明暗中来,不是从眼根生,也不是从空中出来的

为什么呢
如果从明中生,暗则随即消灭了,应该见不到暗
如果从暗中生,明则随即消灭了,应该见不到明

如果从眼根中生
那么离开明暗二相,能见的自性就没有了

如果从空中生,虚空若能自己看自己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眼入(眼根与色尘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
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

阅读六入(六根入六尘)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下面这篇文章及视频
详见:转载[视频] : 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
末学觉得这个视频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六入(六根入六尘)的虚妄与不实


【妙真如性】
(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入】
六根入六尘,叫做“六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比如有人用两手指迅速的塞耳朵
耳根过度疲劳,头中就会出现声响
耳朵和声响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众生执着动静两种妄尘,闻在中间发生就叫听闻性
这个听闻性离开动静两种妄尘,必定没有实体

阿难,要知道闻性
不从动静来,不是从耳根出,也不是从空中生出来的

为什么呢
如果从静中来,动则随即消灭,应当看不见动
如果从动中来,静则随即消灭,应当看不见静

如果从耳根中生
那么离开动静时,能闻的自性就没有了了

如果从空中生,虚空如果有闻性,就不叫虚空了
再者,如果虚空自己能闻,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耳入(耳根与声尘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
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耳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耳根也,耳根与声境涉入,故曰入。新译曰耳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比如有人急畜鼻子
时间久了鼻子过度疲劳就会出现冷触的感觉

因为有触所以开始分别通与塞虚与实,甚至各种香气臭气
而鼻子与冷触虚实香臭,其实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众生执着通和塞两种妄尘,所以闻在中间发生就叫嗅闻性
这个嗅闻性离开通塞两种妄尘,必定没有实体

要知道,这个嗅闻性
不从通塞来,不从鼻根出,不从空中生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从通来,塞则随即消灭,怎么知道塞
如果因为塞有,通则无法闻到,如何知道有香臭等触觉

如果从鼻根生
那么在没有通塞时,能嗅的自性就没有了

如果从虚空中来,嗅闻自然可以嗅你的鼻子
再说虚空如果自己有嗅闻性,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
鼻入(鼻根与香尘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比如有人用舌头舔嘴唇,时间久了舌头就会过度疲劳
如果这个人病了舌头就会有苦味,没病的时候舌头会略有甜味

不论苦还是甜都在舌头上显现出来,舌头不动时淡淡的不苦也不甜
要知道舌头与苦甜等现象,其实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众生执着甜苦、淡两种妄尘,所以知味在中间发生就叫知味性
这个知味性离开甜苦及淡二种妄尘,毕竟没有实体

阿难,要知道这个知味性
不是从甜苦中来,不是从舌根生,也不是从虚空中来的

为什么呢
如果从甜苦中来,淡味便随即消灭,如何知道淡味呢

如果从淡中来,甜味随即消灭,又如何能知道甜和苦呢
如果从舌根生,那么在没有甜苦淡味的时候,知味的自性就没有了

如果从虚空出,既然虚空能知味,就不是你的口知
另外,虚空自己能知道味道,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
舌入(舌根与味尘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4 08:5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25 07:18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10分钟)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比如有人用冷手触摸热手
如果冷势超过热度,热手就会逐渐变冷
如果热度超过冷势,冷手就会逐渐变热

像这样相互触摸时,冷热会相互涉入
身体与触觉也是这样,可以相互涉入的
这种现象其实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离合两种妄尘,觉在中间发生就叫知觉性
这个知觉性离开离合两种妄尘,必定没有实体

阿难,要知道知觉性
不是从离合来,不从违顺有,也不是从身根出,更不是从空中生

为什么呢
如果从合来,离则随即消灭,如何能觉知到离呢
违顺二相,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从身根中出
那么没有离合违顺时,能知觉的自性也就没有了
如果从空中生,虚空如果有知觉性,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身入(身与触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
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比如有人困了想睡觉,睡好了就会醒来,这是颠倒的生住异灭相
其实意根与尘相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

因为生灭两种妄尘,知集在中间发生就叫做觉知性
这个觉知性离开寤寐生灭两种妄尘,必定没有实体

阿难,要知道这个觉知性
不是从寤寐来,不从生灭有,也不是从意根出,更不是从空中生

为什么呢
如果从寤来,寐则随即消灭,如何能知道寐时是怎样的呢

如果从生有,那么灭时谁知道是怎样的呢
如果从灭有,生时又有谁知道是怎样的呢

如果从意根中出
那么没有寤寐二相时,能觉知的自性也就没有了

如果从空中生,虚空如果有觉知性,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意入(意根与法尘互相涉入)的现象其实都是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
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为什么说十二处也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你看这祇陀林和各个泉池
你认为这些现象是色相生于眼见呢,还是眼根生出色相呢

阿难,如果眼根生出色相,可是当见到虚空时是没有形象的
既然没有形象(色相),说明眼根生色相不成立,空相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色相生于眼见,可是虚空并没有色相,如何看得见?
既然如此,谁能知道哪里是空?哪里是色?

因此应当知道,眼见与色空没有一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色尘和眼见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十二处】
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二处】
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 a^yatana 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十二处摄尽一切法,若配于五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十色处,相当于色蕴;意处即为识蕴,赅摄六识及意界之七心界;法处为受、想、行三蕴,即赅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p343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葉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你在祇陀林园中听到餐前击鼓的声音时
你认为是声尘来到你的耳边?还是耳朵跑到声音那边去呢?

阿难,如果声尘来到耳边,就如我去室罗筏城乞食,祇陀林应该没有我
如果钟声必定会来到你阿难耳边,那么目犍连和迦叶应该听不到
更何况其他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为什么一听钟声都来到用餐的地方?

如果耳朵跑到声音那边去,就如我去室罗筏城乞食,祇陀林应该没有我
你的耳朵既然已经跑到击鼓处,那么钟声一齐击出,你在这里应该听不到
更何况其中还有各种象马牛羊的叫声呢,也应该听不到

如果声尘没来到耳边,耳朵也没跑到声音那里去,更应该什么也听不到了
因此应当知道,听和声根本没有一定的处所
也就是说声尘和耳根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5 07: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25 15:33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你嗅香炉里的旃檀香,这个香点燃一株室罗筏城四十里内都能闻到香气
你认为这个香气是从旃檀木里生出来的?还是在你的鼻子里生出来的?还是在虚空中生的呢?

阿难,如果香气是从鼻子生出来的叫做鼻所生
那么香气应当从鼻子出来,可是鼻子并不是旃檀,为什么鼻中会有旃檀香的气味呢

你说闻到了旃檀香气,那么香气应当从鼻子吸进来
可是上面说如果鼻子能生出旃檀香气,就不应该说是闻到的香气

如果香气是从虚空生出来的,因为虚空的空性恒常不变,香也应当常在
哪里还需要藉由炉子燃烧旃檀木呢

如果香气是从木中生出来的,那么香的本质就要通过燃烧才有烟
可是当烟气向天空飞升,没有多远时,为什么室罗筏城四十里内的人都能闻到呢

因此应当知道,香味鼻子与闻性没有一定的处所
嗅与香尘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知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你常在早晚托钵乞食,可能会遇到酥酪、醍醐这些美味
你认为这味道是从空中生呢?还是从舌根生?还是从食物中生出来呢?

阿难,如果味道从舌根生,可是在你口中只有一个舌头
它既然已经成了酥味,那么再遇到黑石蜜时应该不会变化成其他味道

如果不变移,又无法知道所有食物的味道,就不能叫做知味
如果变移,舌头又不是多体,为什么通过一个舌头而能知道多种味道呢

如果味道是从食物中生出来的,可是食物没有分别的识心,如何自己知道味道
如果食物自己知味,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通过你的舌头才知道味道呢

如果味道是从虚空生出来的,你吃一下虚空看看是什么味道?
如果虚空是碱味,不应该只是舌头有碱味,面部也应该有碱味
甚至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有碱味,这样大家岂不成了海里的鱼?

既然常常在碱味中,应该不认识淡味
如果不认识淡味,也应该不知道碱味
碱味和淡味都不知道,如何叫做知味呢

因此应当知道味道舌头与尝都没有一定的处所
尝与味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外境明了分别,叫做识。唯识论说:“识谓了别。”又说:“识以了境为自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时】
(名数)朝夕二时也。佛祖统纪智顗传曰:“二时慈霔。”同注曰:“此早晚两讲之明据。”【又】一、迦罗时,梵语迦罗Ka%la,译作实时,佛于律中试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等,是实时也。二、三昧耶时,梵语三昧耶Samaya,译作假时,于诸法迁流上假立长短之时者,如诸经之初言一时Ekasminsamaye是也。见智度论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味】
(术语)味之最佳者也。楞严经曰:酥酷醍醐,名为上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你常早晨起来用手摸头
你认为这个触觉在手上?还是在头上?

如果在手上,头应该没有知觉,怎能形成触呢
如果在头上,手应该没有知觉,如何叫做触呢

如果头和手分别都有知觉,那么你阿难的身体应该有两个
如果头和手触摸一下都有知觉,那么手与头应当是一个身体

如果是一体者,触则不成立
如果是两个身体,那么头和手都有知觉,到底是谁先触的谁呢,不应该虚空与你成触

因此应当知道知觉和触与身体都没有一定的处所
尝与味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你常在意识中攀缘善、恶、无记三业,生成法则
你认为此法是从心生出来的?还是离开心另有处所?

实际上,法与心与上面说的五入一样,都没有一定处所
意根与法都是从真如自性中现出来的虚妄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意】
(术语)思量事物曰意。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止观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又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之摄论一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起信论义记中末曰:“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所缘】
(术语)称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缘者攀缘之义也。俱舍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有彼所缘故名有所缘,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起,犹如羸人非杖不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性】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具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
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的一切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的一切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之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尘】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6 10:08
                                                                                                                                                                (本楼用时2.5小时)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为什么说十八界也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如你所知道的眼根和色尘为缘,生出眼识

你认为这个眼识是因为眼所生,以眼为界?还是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阿难,如果因为眼所生,那么在没有色和空的情况下,是无法分别的

纵使你有眼识又有什么用呢
你所见到的不是青黄赤白,眼前没有任何显示,如何立界呢

如果因为色而生,那么虚空没有色相时,你的眼识也应当消失,可是为什么眼识还能知道虚空呢
如果色尘发生变化时,你也知道发生变化了,但是你的眼识不改变,界要如何立呢

如果眼识随着色尘变化而发生变化,界相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眼识不随色尘变化,就会一直存在
可是眼识既然是从色尘生的,应该不知道虚空在哪里才对

如果眼识是眼根和色尘是共生的
那么不论合时生,还是离开生都是体性杂乱,如何立界呢

因此应当知道,眼色为缘生眼识界是不正确的
眼根与色尘以及色界并非因缘,非自然性,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虚妄相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耳根和声尘为缘,生出耳识
你认为耳识是因耳所生,以耳为界?还是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阿难,如果因为耳生,那么在没有动静时,耳就无法知道
既然耳根都无法知道,识又是什么形象或相貌呢
所以如果耳识从耳生,那么在没有动静时,闻则不成立

如果耳识从声尘生,那么与耳闻就没有关系了
如果无闻声相也就不存在了,如何生识呢

因此应当知道,耳根和声尘为缘生出耳识,这三处都没有一定处所
耳与声以及声识界三种都是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虚幻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鼻根和香尘为缘,生出鼻识
你认为鼻识是因鼻所生,以鼻为界?还是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阿难,如果鼻识是从鼻根生,那么你认为哪个是鼻
是把肉肉的那个当作鼻?还是把能嗅气味的当作鼻?

如果把肉肉的那个当作鼻,那么它是属于身上的一部分
身体被碰触而有知觉这叫身识不是鼻识,而且既然是触尘,鼻根尚且不知道,如何立界呢

如果鼻识是因为嗅觉而知,那么你认为哪个知道呢
如果是因为肉鼻而知,这是身根与触尘的关系,与鼻识没有关系

如果鼻识因为虚空而知,既然虚空自己能知道,肉鼻应该无觉知
因此则应该是虚空是你,还有你的身体也应该无知觉,阿难你今日应该无所在了

如果鼻识因为香尘而知,那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香气臭气必定从鼻中出,那么没有香臭气味时,你自己嗅鼻看看是香还是臭

臭则不是香,香则不是臭
如果香臭都能闻到,那你一人应该有两个鼻才对
应该有两个阿难来问我问题,到底哪个才是你的身体?

如果鼻子只有一个,香臭都能闻到
那么臭味一会变成香味,香味一会变成臭味,界如何立呢

如果鼻识因为香尘生,就好像眼识因色而见,但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
同理鼻识因香而能嗅,但却不能嗅自己的鼻子,也不应该知道香味才对

知道香味说明不是从香尘生,不知道香味说明不是鼻识
如果鼻识不知道香到底在哪里,如何立界呢

因此应当知道,鼻根和香尘为缘生出鼻识,这三处都没有一定处所
鼻与香以及香识界三种都是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虚幻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7 09:10
                                                                                                                                                         (本楼用时2小时)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舌根和味尘为缘,生出舌识
你认为这个舌识因舌所生,以舌为界?还是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阿难,如果舌识从舌根生
那么世间这些甘蔗、乌梅、黄连、盐、细辛、姜、桂都没有味道了
你尝尝自己的舌头是甜还是苦?

如果舌头是苦味,那么谁来尝的舌头?
舌头如果不能自尝,那么谁来知觉是苦呢?
如果舌头不是苦味,味道自然不是从舌生出来,界该如何立呢

如果舌识从味尘生,那么识就变成味了
如同舌根不能自己尝自己是一个道理,为什么能只知道有味无味呢

另外所有这些味道并不是从一种东西生出来的,既然有多种味道,识也应该有多体
识如果只有一体,那么不论是咸是淡是甘是辛都应该是一个味道,应该没有区分

既然都是一味不能分别,就不应该叫识
为什么还说舌根和味尘为缘生出舌识呢

因此应当知道,舌根和味尘以及舌识界根本没有一定处所
舌根和味尘以及舌识界三种都是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虚幻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身根和触尘为缘,生出身识
你认为这个身识是因身所生,以身为界?还是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如果身识因为身根而生,那么在没有合离的情况下,如何会有身识?
如果身识因为触尘生,那么与你的身体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可是谁来知道是合还是离?

阿难,物没有触觉,身体有触觉
身知是因为有触,有触则是因为有身根

但是既然身识从触尘生,就与身根没有关系
如果身识因为身根而生,那么就与触尘没有关系

身根和触尘原本没有一定处所
二者和合就是身的体性,分离就是虚空等相

内外不成立,中间如何成立呢
中间的身识如果不成立,内根和外尘也都空掉了
那么你的身识从哪里立界呢

因此应当知道,身根和触尘以及身识界根本没有一定处所
身根和触尘以及身识界三种都是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虚幻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今汝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意根和法尘为缘,生出意识
你认为这个意识是因意所生,以意为界?还是以法所生,以法为界?

阿难,如果意识因意根生,那么必定有所思的法尘为缘
如果没有法尘,意则无法生起,如果连根尘都不存在 ,意识将有什么用处呢

如果意识因法尘生,那么世间诸法都不离开色、声、香、味、触这五尘
你观察看看色法、声法、香法、味法和触法,相状分明,分别与五根对应,不是意根所摄

如果你的意识必定依法尘生,你现在仔细观察,法尘是什么形状呢
如果离开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终无所得

因此应当知道,意根和法尘以及意识界根本没有一定处所
意根和法尘以及意识界三种都是都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现出来的虚幻相,并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心】
(术语)六识或八识之心王也。楞严经一曰:“一切世间十种众生,同将识心居住身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29 10:16
                                                                                                                                                      (本楼用时2小时15分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来常说因缘和合
说一切世间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发生

为什么如来又排摈因缘和自然?我想不通原因是什么
惟愿世尊慈悲哀愍,为我们开示,解说这其中的道理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又如植物的枝干是坚性的地大;体内的水分是湿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发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气吐出氧气是动性的风大。如再以星球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坚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湿性的水大;其内部的岩浆,是暖性的火大;星球与星球间互相吸引是动性的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物质现象之中,所以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告阿难:你要先厌离声闻缘觉小乘法,要先发大心、发无上菩提之心
然后我再为你开示第一义谛,告诉你为何会被世间不切实际的因缘和自然性而缠敷障碍

你虽然多闻,但如同卖药人,当真药摆在面前时却不能分辨真假
所以如来说,这才是真的可怜悯的人

你要好好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开示,也让未来修大乘法的人都能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不语,等待佛的开示


【戏论】
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学习解说]:

阿难,如你所说世间一切变化由地水火风和合发生
阿难,如果四大的体性是不和合的,就不能与其他诸大和合,好比虚空不能与诸色和合

如果四大的体性可以和合的话,那就会同时变化始终相成,生生死死犹如火轮没有停歇
阿难,就像水结成冰,冰又有化成水一样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你看大地,粗的是大地,细的是微尘
还有邻虚尘(极细微的微尘),这个微尘分析到最后实则都是空性

阿难,如果这个邻虚尘分析到最后是虚空
那么,照这样分析虚空应该也能生出色相

你现在说,因为和合而能出生世间一切相
那么你不妨观察一个邻虚空看看,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成的

另外邻虚尘分析到最后是虚空
那么是用几个色相和合成为虚空的

如果色相和合色相,应该还是色相,而不是虚空
如果虚空与虚空和合,应该是虚空,而不是色相
色相可以分析,虚空如何和合呢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性中,色就是真空,空就是真色(与心经说法是一致的)
自性原本清净周遍法界,随众生(妄)心而现差别相

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才误以为是因缘或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妄)心执着的产物,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没有真实义


【邻虚】
1.佛教语。极细微的物质,近于虚无。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如来藏性】
(术语)一切众生之性隐藏如来之功德,谓之如来藏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卢频螺,迦葉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燃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你观察看看城中做饭的家庭
他们在生火时,都是手拿凹面铜镜到太阳下求火

阿难,你说四大和合
我与你及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被称为一个团体

虽然称为一个团体,但是追其根本,每个人都有自身,都有姓氏名字
比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卢频螺,是迦葉波种;还有你阿难,是瞿昙种姓

阿难,如果火是和合而有
那么你手拿铜镜在太阳下求火,这火是从镜中出?还是从艾草出?还是从太阳来的?

阿难,如果火是从太阳来的
能点燃你手中的艾草,那么来的时候为什么没能烧到树木

如果火是从凹面铜镜出来的
能点燃你手中的艾草,为什么铜镜没有被烧化呢
还有你手拿铜镜,都没有感到发热发烫,镜子怎么会被熔化呢

阿难,如果火是从艾草来的
为何要借助太阳和凹面铜镜才能生出火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铜镜握在手里,太阳挂在天上,艾草从地里长出来,火是从哪里出来的
太阳和铜镜相隔很远,无法和合,火不应该自己冒出来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性中,火即是真空,空即是真火,本自清净周遍法界

阿难,要知道世人执着心重
一边执着铜镜,一边执着火,甚至遍法界的执着

实则哪有一定处所呢,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或自然性


【阳遂】
1.清畅通达貌。
2.亦作"阳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
3.古代车上的一种采光装置。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30 10:1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30 15:16 编辑

                                                                                                                                                  (本楼用时2.5小时)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水性是流动不固定的
比如室罗城的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
他们制作幻药时,在月光皎洁的晚上,手执器具在月下承取露水

你认为这水是从珠中出?还是从空中自然有?还是从月亮出的?
阿难,如果从月亮出,既然月亮能令珠出水,那么经过的树林都应该吐出水来

既然这么多地方都有水,为什么非要用器具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取露水呢
如果林木没有水,那就说明水不是从月亮出的

如果水是从虚空生出来的,那么虚空无边,水也应该无边,应该到处都是才对
可是为什么还有水、陆、空呢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月亮在天上,珠因为手持,承接珠的盘子是自己做的
那么水是从哪里流到这里的?月亮和珠相隔很远,无法和合,也不应该水自己生出来?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性中
水就是真空,空就是真水,本自清净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有现量

一边执着珠,一边执着水,甚至遍法界的执着
实则珠和水哪有一定处所呢,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和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心妄想分别与执着,毫无实义(就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迦毗罗仙】
迦毗罗,梵名 Kapila。数论外道之祖。又作劫比罗仙、迦毗梨仙、紧闭罗仙、迦夷罗仙、柯箄罗仙、迦比罗仙。全称迦毗罗大仙。意译为黄头仙、龟种仙、金头仙、赤色仙等。此仙人鬓发、面色皆黄赤,故有黄赤色仙人之名。约生于纪元前六世纪。生而自然具备法、智、离欲、自在等四德,见此世间之盲闇、沉迷,遂起大悲心,先为婆罗门阿修利(梵 Asuri)说二十五谛之义,次为般遮尸诃(梵 Pan~cas/ikha)说法,所说之法达十万偈,名为“僧佉论”。然现今学者谓迦毗罗仙乃金胎神(梵 HiraN!yagarbha)之人格化,而以为历史上并无其人;然此说迄未有定论。(贤愚经卷十、金七十论卷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法华文句科本卷八、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3963
FROM:【佛光大辞典】

【白月】
(杂语)又曰白分S/uklapaks!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r!s!n!apaks!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诸】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2.传说中仙人住所。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三量】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是;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必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言教才知道的意思。
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是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心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风性没有自体,动静无常
你常常在大众中整理僧服,当僧衣碰到别人时,则有微风吹拂他的面部

你认为这风是从袈裟生出来的?还是从虚空生出?还是从面部生出来的?
阿难,如果风是从袈裟生出来的,那你就是披风,衣服应该随风飘舞和离开你的身体

我现在为你们说法,你再看看我的衣服,风在哪里?
不应该说衣服中有藏风的地方

如果风从虚空生出,当你衣服静止不动时,为什么没有风吹面部呢
虚空常在,风也应该常有,那么无风时,虚空也应当消失不在才对
风消失停止时可以看见,虚空消失不在是什么样子呢

虚空如果有生灭,就不叫虚空了
既然叫虚空,为什么会有风生出呢

如果风是从面部生出来的,能从他人面部生出来,应当也能吹到你才对
可是现在为什么世倒过来的,因为你整僧服而有风吹到他?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整理僧服的是你,面部是他人的,而虚空寂静不动
风是从哪里来的呢?风和虚空本体不同无法和合,不应该自己生出来呀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性中,风就是真空,空就是真风
本自清净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有现量

阿难,就像你在整理衣服时就会执着有风出,甚至遍法界的执着
实则这风哪有一定处所呢,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和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心妄想分别与执着,毫无实义(就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礙,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应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空性没有形象,因色显现

比如室罗城离河很远,诸刹帝利(田主或王种)、婆罗门(修净行的种族)、毗舍(商人)
首陀(农人奴隶阶级)、兼颇罗堕(利根仙人、辩才、满、满正)、旃陀罗(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人

搬到新的住处时,凿井求水
挖土一尺则有一尺虚空露出来,挖土一丈则有一丈虚空露出来,虚空深浅要看挖出多少土来决定

阿难,你认为虚空是因土而露出?还是因凿而出?还是没有原因自己生出?
阿难,如果空是无因自生,那么未凿土前为什么不是通达无碍,而是大地呢

如果空因凿土而出,那么土凿出来时应该看见有虚空进入
如果土已经凿出,却不见虚空进入,为什么说空因凿而有呢

如果没有出入,这说明空和土没有差异,无差异则是相同
那么凿土出来的时候,空为什么不跟着一起出来呢

如果空因凿出,那么凿出来的应该是虚空,不应该是土
如果不因凿出,凿出来的只是土,为什么还会看到虚空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凿是因为人手来运转土
土是因为被凿出来被移动了,可是虚空因为什么而有呢

凿和空是虚实不同的,如何相互和合
既然不能和合,也不应该说虚空自己生出来的

虚空圆融周遍,本不动摇,加上地水火风称为五大
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的心已经迷糊了,不能悟知四大本是如来藏
你应当观察虚空是出是入,还是不出不入?

你还完全不知道如来藏性中
性觉(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就是真空,空就是真觉
本自清净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有现量

阿难,比如将一口井的土挖出,就会有一口井的虚空
十方虚空也是同理,哪有一定处所呢

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或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心妄想分别与执着,毫无实义(就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七大】
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是四大,空即虚空的本性,见即眼根的见性,识即八识。因为以上七大周遍于法界,所以叫做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刹帝利】
印度四姓阶级之第二,华译田主,或王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毗舍】
(杂名)Ves/a,又曰鞞舍。天竺四姓之一。译曰商。(参见:吠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陀】
又叫做首陀罗,是古印度四大姓之一,也是农人、奴隶阶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颇罗堕】
梵名 Bharadva^ja。为印度古代婆罗门六姓之一,或婆罗门十八姓之一。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满、满正。又作颇罗吒。据妙法莲华经序品载,日月灯明佛之俗姓即为颇罗堕。(法华义疏卷二、卷三、法华文句卷三、法华玄赞卷二)p5949
FROM:【佛光大辞典】

【旃陀罗】
(杂名)Can!d!a%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为业者。男曰旃陀罗。女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为自标故。”玄应音义三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之竹,若不然王即与其罪也。”法显传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同二十三曰:“旃荼罗,此云执暴恶人,亦言恶杀。”阿育王经三曰:“旃陀利女,翻下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7-31 08:0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7-31 08:12 编辑

                                                                                                                                                             (本楼用时2.5小时)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见觉无知,是因色和空而显现
比如你现在在只陀林,白天是光明,晚上是黑暗
半夜时月光皎洁就有光明,月光遮蔽就是昏暗,都要因见才能知道明暗等现象

那么,你认为这个见,与明、暗及虚空是一体?不是一体?
阿难,如果见与明暗及虚空是一体的话,那么明暗不能同时存在
因为暗时就没有光明,明时就没有黑暗

如果见与暗是一体,明时见就消失了
如果见与明是一体,暗时见也消失了

既然见都消失了,如何知道是明是暗呢
明暗虽然不同有差别,但是见性没有生灭,他们如何成为一体?

如果见精与明暗及虚空不是一体的话
那么离开明暗和虚空,你来分析看看见是什么形象?

离开了明、暗及虚空,见就如同长毛的乌龟或长角的兔子一样
明、暗、虚空分别不同,见如何立呢

明暗的体性是相互违背的
因为明时暗灭,暗时明灭,所以如何成为同一体?
如果离开明、暗、虚空,见又不成立,为何不是一体呢

虚空和见原本没有边际,为何不是一体?
黑暗和光明相虽不同,但见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为何是非异呢

你再仔细观察分析看看,明来自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塞归于大地
可是见精从哪里生呢,见精虽然不与他们和合,可是也不应该自己生出来

见闻觉知,圆融周遍,本不动摇
要知道无边无际的虚空和动摇的地水火风同称为六大,都是如来藏性,不生不灭

阿难,你的心性沉沦,无法领悟自己的见闻觉知本是如来藏
你观察看看见闻觉知是生是灭?是同是异?是非生灭?是非同异?

你还完全不知道如来藏性中,见就是觉明,觉明才是真见
本自清净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有现量

眼根的见性能周遍法界
听嗅尝触都能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有一定处所?

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或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心妄想分别与执着,毫无实义(就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七大】
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是四大,空即虚空的本性,见即眼根的见性,识即八识。因为以上七大周遍于法界,所以叫做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中宵】
1.中夜,半夜。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白月】
1.皎洁的月光。
2.见"白分"。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揵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学习解说]:

阿难,识性没有根源,是因六根和六尘而有显现
你现在用眼睛遍观法会圣众,眼睛巡视时就像看镜中的影像一样没有分别不做分析

你的眼识在这些圣众中依次指出
这位是文殊菩萨,这位是富楼那,这位是目揵连,须菩提和舍利弗

你认为能了知的识是从见生?还是从相生?
是从虚空中生?还是没有原因自己突然而生?

阿难,如果你的眼识从眼根生,那么在没有明暗色空的时候,应该也没有你的见性
如果连见性都没有,眼识从哪里发生呢

如果眼识从相生,不从见生
那么就会既不见明也不见暗,如果连明暗都看不见,如何发生眼识?

如果眼识从虚空生,既不从见生也不从相生,那要如何分辨?
如果不能知道明暗色空,没有这些境相,见闻觉知如何安立?

如果眼识没有原因突然而生,为什么不在白天生出眼识看明月?
你再仔细观察看看,见托眼睛,相推前境,有形状的东西是色相,无相的是虚空,眼识是从哪里生出呢

识属于动,见则不动,所以不可能和合发生
闻听觉知也是一样,可是又不应该说识是没有原因突然生出的

如果识心没有来处,应当知道见闻觉知也是圆满湛然的
与虚空及地水火风同称为七大,都是圆融周遍,本如来藏,不生不灭的

阿难,你的心性粗浮,不能领悟自己的见和闻本来都是如来藏性
你应当观察看看六处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还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性中,识就是真知,明就是真识
妙觉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虚空,哪有一定处所?

无非都是业力感召现出来的虚幻相
只是世间人无知缺少出世间智慧,误以为是因缘或自然性
其实都是识心妄想分别与执着,毫无实义(就像梦境一样虚幻不实)


【了知】
1.明知;领悟。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含吐】
1.谓调和。
2.孕育产生。
3.形容出没,隐现。
4.犹出入。比喻不相上下。
5.谓吸气﹑吐气。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1 10:5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8-1 11:04 编辑

                                                                                                                                                        (本楼用时1.5小时)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礙。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及在座大众承蒙如来微妙开示,身心空寂(清净),无有挂碍
在座大众各自都知道真心能遍、能见十方虚空法界,就像观看手掌中的一片叶子一样

一切世间各种所有的物象,都是真心自性变现出来的
它圆融周遍,含裹十方法界

反观父母生下我们的色身
就好比十方虚空中的一个微尘,若有若无

又像大海中的一个泡沫,若起若灭
不过现在已经清楚和明白真心自性不生不灭了

阿难接着合掌礼佛,内心从来没有过的法喜充满
然后又以偈诵的方式赞叹佛


【荡然】
1.放纵;无拘束。
2.毁坏;消失。
3.坦荡;宽大。
4.空寂貌。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妙明】
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元心】
(术语)绝待圆满之一心也。为森罗万象之元,故谓之元心。与起信论之一心同。楞严经三曰:“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学习解说]:

阿难称赞如来是妙湛总持不动尊
称赞如来所修行的首楞严三昧是世间稀有难得的无上妙法
(相关阅读:[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希望这无上妙法也能消除阿难无量劫来的颠倒妄想
不需要经过无央数那么久的时间,也能获得清净法身

愿早日证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
然后普渡无量无边还在随业流转轮回中的众生

愿将这深(发)心奉还给微尘数世界的所有众生
发心发愿救度众生出离苦海,远离轮回,这样才是报佛恩

阿难伏跪在地上,祈请世尊为他做证明,请佛慈悲加持他
因为他发愿要先入五浊恶世救度苦难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他也不成佛
注:地藏王菩萨也发了这样的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阿难再次称赞如来具足大雄大力大慈大悲
希望世尊审除阿难身上更微细更深入的烦恼和业障

令他早日获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
到十方法界为一切所有众生演说佛法

即使虚空的空性可以销灭
我阿难的发心也不会动摇,始终坚固不变

----------------------

关于报佛恩,妙法莲华经也教导我们这样做:

【将自己从佛法得到的好处告诉别人, 让众生都能获益,
自己精进学佛解脱轮回之苦, 也帮助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这样就是报佛恩】


(详见:如何报佛恩 ~ 妙法莲华经)


【烁迦罗】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FROM:【佛光大辞典】

【舜若多】
(术语)S/u%nyata%,译作空性。有二释,一指虚空之实体,名为空性。空即性之持业释也。楞严经三曰:“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长水疏曰:“舜若多,云空也。虚空之性不可销灭。”二指诸法之空无谓之空,空之性名为空性。空之性之依主释也。指真如之体,生法之二空为门,而显中道之真如,故谓真如为空性。非言真如之体是空也。唯识述记一本曰:“非性是空,说为二空。从能显说,梵言舜若,可说如空名舜若多。如是空性,即是二空所显实性也。故言空者。从能显说,二空之性,名二空性。依士释名,言真如空未善理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雄】
佛的德号,因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刹】
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深心】
1、求法之心很深重。
2、志求高深佛果的心。
3、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
佛陀的尊称,因佛陀是以诸功德来作庄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首楞严】
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坚固。涅槃经说:“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力如是。”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总持】
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动明王】
梵名阿遮罗囊他,华译不动尊,又译无动尊。在密教,大日如来为一切诸尊之总体,为自性轮身,此尊则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为五大明王之主尊。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僧祇】
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3 08:1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8-4 11:09 编辑

                                                                                                                                                        (本楼用时1.5小时)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学习解说]: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
袒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掌,恭恭敬敬的对佛说:
大威德世尊,赞叹您善用智慧方便,为众生演说这能成就佛道的第一义谛

世尊您常在能为众生演说佛法的人群中说我是第一
可是我今日听闻如来演说的微妙法音,就好像聋子在百步外听蚊子的叫声
因为离的很远,连蚊子的影子都看不见,更何况是听到声音呢

佛啊您虽然清楚明白的为我演说义理,消我疑惑
可是我还是不能明白第一义谛是什么,还是不能完全解除疑惑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文句云:富楼那,翻满愿;弥多罗,翻慈;尼,女也。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怀子,父愿获从,诸遂愿故言满愿。弥多罗尼,翻慈行,亦云知识。四韦陀有此品,其母诵之,以此为名。或名弥窒(音质)子,翻善知识。支谦译度无极经:名满祝子,谓父于满江祷梵天而得其子。西域记云:布剌拏梅呾丽衍尼弗呾罗,唐言满慈子。旧讹略云弥多罗尼子。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虽尽诸漏,今闻如来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学习解说]:

世尊,就像阿难虽然他已经明白道理了,但顽固的习气未能马上消除

法会中像我们这些已经证得无漏的弟子们,虽然已经不被烦恼束缚并证得无漏

但是今日听闻如来演说的第一义谛,还会有一些疑惑和不解


关于开悟的相关阅读:
[略说]真假开悟
[问答]浅谈开悟
[空想开悟] [空谈开悟]
您懂金刚经吗?您真的开悟了吗?您真的实证了吗?
[实修案例问答]真假菩萨&开悟&惭愧忏悔心实修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世尊,如果世间一切六根、六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那么为什么会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各种有为法呢


【有为】
有因缘造作之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学习解说]:

还有如来说地水火风四大也是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不生不灭,湛然常住

可是世尊,如果大地的性质也是周遍无碍,那么为什么会有水呢?(应该填平所有水处才是)

如果水性周遍法界,应该水火不容才对,为什么还会有火呢?

世尊,地性是实有和障碍的,而虚空是虚无和畅通的,为什么这两个能同时周遍法界?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学习解说]:

我实在不知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惟愿如来为我及大众慈悲开示,解除我们的疑惑

说完这些话后,五体投地顶礼如来,渴望如来慈悲教诲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4 11:1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8-5 14:42 编辑

                                                                                                                                                                (本楼用时2小时)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告诉富楼那以及会中诸阿罗汉:
今日如来将为你们宣说无上妙法中的第一义

令你和会中声闻弟子以及一切未证人空法空,还有不回小向大的阿罗汉等
全都获得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佛法

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解说
富楼那等大众都默默的等待佛的开示


【无学】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胜义】
梵语 parama^rtha,巴利语 paramattha。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据显扬圣教论卷十九、辩中边论卷中等所说,如圣道、涅槃、真如等,均为超越世间习俗之真理,故称胜义谛(梵 parama^rtha-satya,巴 paramattha-sacca);反之,世间通俗之道理,则称世俗谛。此外,取其真实有之义,相对于世俗之施设安立,而取胜义之名者,如胜义善与世俗善、胜义根与扶尘根、胜义法与法相法。其中,无为之善法属于胜义善,有为之善法则属世俗善,或称有漏善:凡依有漏心而行皆属世俗,故有漏心即是世俗心,以世俗为对象之有漏智,是世俗智;以世俗智断除烦恼,即是世俗道。此外,佛教一般阐论法门之义理,称为法相法;真实不虚,不变不易之择灭涅槃,称为胜义法。
 据成唯识论卷八载,胜义、世俗各分为三种,故立三胜义、三世俗。分别如下:(一)义胜义,指成为殊胜智慧之对象,即真如。(二)得胜义,指证得之涅槃。(三)行胜义,又作正行胜义,指趣向胜境行之无漏智。以上相当于四胜义谛中之第四、第三、第二。又配属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而立三世俗如下:(一)假世俗,指无有自性之实体而唯有假名者,配属遍计所执性。(二)行世俗,指一切迁流无常之有为法,配属依他起性。(三)显了世俗,指真如之圆成实性,真如乃断除烦恼之依他起性,亦不含遍计所执性者。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第一、第二与第三、第四。于同书卷九,又将三世俗尽摄入依他起性,而谓胜义为圆成实性。
 此外,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列举七种真如,谓为胜义谛。同书卷六中,另立三世俗,即:(一)世间俗,指无有实体,唯依假名而立之物,例如田、家等。(二)道理俗,指依于蕴、处、界等之体而立者。(三)证得俗,指依于四沙门果等趣往菩提之道而立者。以上相当于四世俗谛中之前三者。(解深密经卷一胜义谛相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俱舍论卷一、卷十三、卷二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参见:二谛)244、“第一义谛”4760)p4865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性声闻】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声闻无漏种子者。唯修声闻之因,证声闻之果,不更进求佛道,是曰定性声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空】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
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幻不实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乘】
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学习解说]:

佛说,富楼那,如你所说
如来藏中原本都是清净的,为什么会忽生山河大地?

你平常是否有听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吗?
富楼那回答:是的,世尊,我常常听佛宣说这个道理

佛又问:你如何理解觉明?
是自性本自清明叫做觉?还是觉性原本不清明,需要有个明才叫明觉?

富楼那回答:如果没有明而叫明觉,则无所明


【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觉】
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觉性。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明】
1、智慧的别名。
2、真言陀罗尼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学习解说]:

佛说,如果没有一个明就是无所明,那么这不是真正的明觉

真正的觉不需要加任何东西,如果非要加个明,就变成了妄念的明觉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礙,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学习解说]:

如此当妄念生起时,就会出现虚妄的境相,进而引发种种执着和烦恼
妄心一生起时就会变为世界,寂静无相时就是虚空

表面看虚空大都是一样的,但是世界是不同的
而你们原本清净的自性,因为随着境界转,就变成了有为法

觉性的光明和虚空的晦昧,相互对待倾夺
就会出现摇动的相,因此就有风轮控制世界

因为相互对待摇动,而有金银宝矿这些坚硬的相出现
因此就有金轮保持国土

坚硬的金相和摇动的风相,彼此相互摩擦
因此就有了火光出现  

火能融金,金和火二相之间相互作用
而有水轮出现,含遍十方世界


【金轮】
(杂名)世界之最底为风轮,此风轮依止虚空,其厚为十六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之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之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曰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自水面至金轮,其深八万由旬。可以知地轮之厚矣。见俱舍论十。【又】转轮圣王所感得之七宝之一。此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之差等,因之而生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优劣。俱舍论十二曰:“谓铁轮王王一洲界,铜轮王二,银轮王三,若金轮王王四洲界。契经就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转轮王,余转轮王应知亦尔。”唐则天称金轮圣神皇帝,用此事也。【又】金轮圣王之略。尊帝王而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6 09:20
                                                                                                                                                   (本楼用时1小时45分钟)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学习解说]:

火气上升,水性下降
二者交互,湿的地方形成大海,干的地方形成水中的陆地和沙堆
所以,大海中常有火光生起,陆地上常有江河流水

水势较劣,不及火势,因此二者相互作用结成高山
所以山石之间能击出火焰,相融则有水流出

土势较劣,不如水势,二者相互作用就有了草木
所以山林遇到大火时会变成灰土,因绞而有水出

以四大交互发生,递相为因缘,成住坏空,让世界相续不断


【洲】
水中的陆地:沙洲。洲渚。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七大洲。洲际导弹。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潬】
古同“滩”,水中沙堆。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递相】
1.轮流更换。
2.犹互相。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林薮】:
1.山林与泽薮。
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绞】
拧,扭紧,挤压:绞车。绞痛。绞心。绞肠痧(霍乱病的俗称)。绞尽心力。
用绳子把人勒死:绞刑。绞杀。
缠绕:绞缠。绞结。
量词,用于纱或毛线等。
摘自:在线汉语词典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学习解说]:

还有,富楼那,无明妄念不是从他处来的
问题不在外境,而是自己犯了觉上加明的错误

妄念一生起,就无法逾越虚幻的境相了
因此听不出声尘,见不超色尘

还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妄尘也就形成了
进而有了见、闻、觉、知的限制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蒱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

[学习解说]:

业力相同的众生就会随着业缘牵引,彼此纠缠前来投胎
投胎的中阴身见到有光明处,就会生起欲想前来投胎

所以说欲爱之心是投胎的种子,并且最后形成胎
还有父母交媾的行为也是吸引或感召业力相同的众生入胎的条件

胎卵湿化这四种生法
随着他们各自的业因而感召相应的业果


【羯罗蓝】
梵语 kalala,巴利语同。指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又作迦罗逻、歌逻逻、羯剌蓝。为胚、胎之义。意译作凝滑、和合、杂秽、胞胎、膜。为胎内五位之一。即托胎以后初七日间之状态。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大五四·六二二上):羯逻蓝(梵语,旧言歌逻逻,此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
 瑜伽师地论卷一之中,以此位为色与心、心所之共同安危之所依处,故称为“依托”;书中并阐明此位乃吾人之“识”之最初依托处。(杂阿含经卷四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卷三十八、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俱舍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九、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四、慧苑音义卷下)((参见:胎内五位)3933)p6143
FROM:【佛光大辞典】





【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学习解说]:

卵生是因为乱想而投生;胎生是因为欲爱之情而投生
湿生是因为湿气而投生;化生是因为随业变化而投生

众生就这样因为情和想而不断变化受报
随着业力或升或沉,以这样的因缘而相续不断


【化生】
梵语 upapa^duka,巴利语 upapa^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属化生,人、傍生、鬼等三趣则有一部分为化生,如劫初之人为化生,龙、金翅鸟为傍生之化生者,鬼通胎、化二种,故五趣中以化生为最多。凡化生者,不缺诸根支分,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据俱舍论卷九载,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又依经中所载,生于净土者亦多为化生。(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无量寿经卷下(康僧铠译)、俱舍论卷八、往生论)((参见:四生)1680)p132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7 08:49
                                                                                                                                       (本楼用时1小时15分钟)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学习解说]:

富楼那,妄想和欲爱相结合纠缠,就会彼此不分离
所以世间的父母子孙都是这样,因为不能舍离而轮换投生没有间断
这些众生都是因为贪欲为根本,所以不断投生

因为贪爱之心不断滋生和增长
所以世间卵、化、湿、胎四类众生,就会出现弱肉强食,互相吞食的现象
这些都是因为杀贪为根本,所以生死不断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学习解说]:

以人吃羊为例
今生羊死后也会反过来投生为人,而人死后也会堕落为羊
今生被吃的,来生就会反过来吃对方

甚至十类众生也是这样彼此吃来吃去
生生死死,轮回报复,随业流转,没有出期
这些都是因为盗贪为根本,所以轮回不止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学习解说]:

你欠我命,我还你债
即使经历百千劫,都还陷在生死苦海不得出离

你爱我心,我怜惜你的美色
即使经过百千劫,都还常在欲爱里彼此纠缠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杀盗淫三个根本业障导致的
所以业果就相续不断


【业果】
业,指善恶业;果,即由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又作业报。由业而报果,此乃自然之法理,称为“业果法然”。此外,业与果乃彼此相接相续者,业为因,果为报,因果接续,无穷无止。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中):“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参见:业报)5500)p5498
FROM:【佛光大辞典】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学习解说]:

富楼那,以上说的这三种相续: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都是颠倒的

都是因为觉上加明导致的虚妄相,都是从妄想知见中生出来的山河大地等诸有为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10 08:42
                                                                                                                                                               (本楼用时1.5小时)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学习解说]:

富楼那说,如果原本就是觉明,与如来的清净光明心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增加或减少

那么为什么会忽然的莫名其妙生出山河大地等等各种有为相呢

如来今日已经证得妙空明觉,那么这些山河大地等等有为相还会不会再出现呢


【妙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学习解说]:

佛用一个比喻告诉富楼那
比如有个迷路的人,在一个聚落把南当作北
你认为他这个迷,是因迷而生出来的,还是因悟生出来的

富楼那说,这个迷路的人既不是因迷又不是因悟
为什么呢,因为迷惑原本就没有根,为什么因迷而生呢

悟就是觉悟的意思
既然觉悟了更不会生出迷来,为什么说因悟而生呢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

佛说,这个迷路的人正在迷失中找不到方向时,忽然有人给他指路

富楼那,你认为这个人迷途归反后,在聚落里还会在迷路吗

不会,世尊,富楼那回答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学习解说]:

富楼那,十方如来也是一样啊
如果明白了迷惑原本就没有根,迷原本就是空性的,还会再迷吗

以前根本就没有迷,只是好像有迷而已
一旦明白了觉悟了,迷就会消灭,所以说觉就不会生迷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忽有愚人于彼空华所灭空地,待华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学习解说]:

比如眼睛有翳病的人见到空中的花
当他翳病治好了,空中的花就会消失不见了

然而愚痴的人却在花消失的地方,继续等花再出来
你观察看看这种人是愚痴还是聪明呢




【富楼那言:“空元无华,妄见生灭;见华灭空,已是颠倒;敕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学习解说]:

富楼那说,空中原本就没有花,都是因为妄见才有出没

见到虚空中有花生出和消灭,已经是颠倒无明了,还要再等花来,这更是狂痴

为什么世尊要问这个人是愚痴还是有智慧呢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说,如你所说,道理都是相同的
可是为什么你还要问我,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为何会出山河大地?

又比如金矿里的金石,在开采前是混杂的
开采后才是纯正的金子,不会再有杂物混合进来

又好比木头已经燃烧成灰,不可能在回去做木头了
道理都是相同的啊,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也是同理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12 10:21
                                                                                                                                                   (本楼用时2小时)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学习解说]:

富楼那,你又问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为什么水和火不会互相陵灭

还有你对虚空和大地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虚空和大地相互之间可以彼此容纳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学习解说]:

富楼那,比如虚空,本体并非有很多相
然而虚空虽然是空的,但是虚空并不拒绝一切相的显现

为什么呢,富楼那,其实这个虚空:
太阳照耀就会有光明,乌云密布就会出现昏暗

有大风吹起时就会摇动,雨过天晴则会很清凉
气凝的时候就会出现浊相,尘土聚集时则有霾,水澄清时则有映相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学习解说]:

你是如何认为呢,以上那些相貌是怎么有的呢
是因为日月云风等而生的?还是因为虚空而有?

如果因为日月云风而生的话
富楼那,当太阳照耀时就是日明,十方世界应该同是日色
可是为什么空中会看到一个圆日?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学习解说]: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的光明,那么虚空应当能自照
可是为什么在半夜和云雾天气时,就没有光明了

因此应当知道,光明不是从日月风云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
但是又不能离开日月风云和虚空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学习解说]:

虽然虚空有各种相,实则都是虚妄的,无可指陈的
就像空中的花,本无实体,都是虚幻的,如何能彼此相互陵灭呢

所以应当观照如来藏性才是真正的妙觉圆明
真心自性本来是没有地水火风的,为什么还要问不能相互容纳的问题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学习解说]:

真心自性其实也是同理,与虚空的比喻是一样的

当你用凡夫妄心观空时,就会有空显现,地水火风也是一样

如果都用妄心执着这些相,那么就会全都显现出来




【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学习解说]:

为什么全都能显现出来呢
富楼那,这就好比水中映现一个太阳的影子

两个人同时观看水中的日影然后各自分开,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走
则会看到两个日影跟随他们,东西都会有个太阳的影子,可见啊太阳没有准确的地方

实际太阳只有一个,为什么会两个人都能看到有个日影跟随呢
其实这就是众生用妄心到处执着而显现的虚妄相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学习解说]:

富楼那,你用凡夫以为的色和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这是不对的
因为如来藏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的

你如果使用妄心,那么如来藏就会显现虚妄的境相
所以会有风动,空澄,日明,云暗这些相

众生无明没有智慧难以分辨,就会背离觉性与六尘合
因此发生劳相,生出种种世间相


【妙明】
妙明的真心,即无漏的真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学习解说]:

我以妙明的真心,不生不灭,与如来藏合
而如来藏本来就是妙净觉明,圆融遍照十方法界

所以在如来藏性中,一可以化作无量,无量也可以化为一
小的东西也能现出大的相,大的东西也可以现出小的相

这个如来藏性就是这样遍满十方法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
在一根毛发尖上也能现出佛国净土,即便是在微尘里也能转大法轮演说佛法

如此若能灭除尘劳与妙觉真心合,就能显露真心佛性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14 08:53
                                                                                                                                                       (本楼用时1.5小时)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棃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学习解说]:

人人本具的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凡夫妄)心,非空
非地水火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乃至非意识界

非明非无明,明和无明都不应该执着,如是乃至非老非死,又非老死尽
非苦集灭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布施)、非尸罗(持戒)、非毗棃耶(忍辱)
非羼提(精进)、非禅那(禅定)、非般剌若(般若智慧)、非波罗蜜多(到彼岸)

乃至非怛闼阿竭(如来),非阿罗诃(应供)、三耶三菩(三藐三菩提)
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怛闼阿竭】
(术语)译曰如来。(参见:多陀阿伽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罗诃】
(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耶三菩】
(术语)Samyaksam%bodhi,与三藐三菩提同。阿阇世王经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蜜】
(术语)Pa%ramita%,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棃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学习解说]:

以上那些世间和出世间[俱非]之法,都是如来藏元明心妙

又如来藏即心、即空,即地水风火
即眼耳鼻舌身意,即色声香味触法

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即苦集灭道;即智、即得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棃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蜜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学习解说]:

以上那些世间与出世间[俱即]之法,同样都是如来藏妙明心元
如来藏就是这样奥妙,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为何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以及超出三界的声闻缘觉
要以凡夫妄心来推测佛的境界?要用世间错误的知见和观念评判佛的知见?

其实众生皆具如来藏性,只是没有正确启用
这就像琴瑟箜篌琵琶,虽然能弹出美妙的音声
但是如果没有琴师的妙指,乐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三有】
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
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世间】
(术语)对于世间之称。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即苦集二谛,世间也,灭道二谛,出世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起信论曰:“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胜鬘经曰:“世间出世间善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学习解说]:

你和众生也是一样啊,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具足
比如澄清的海面,无相不现,可是你一动妄念,尘劳就会先生起来

这都是因为修行不用功,不能时刻勤修无上菩提道,甚至贪爱小乘法,以少为足


【海印】
佛所得之三昧名,比喻佛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风平浪静澄清之海面,无相不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学习解说]:

富楼那对佛说:我与如来拥有无二无别的如来藏性

可我因为往昔用无明妄想修行,经过这么久还在轮回中不得出离

世尊,各种妄念全部都灭除了,唯有真常不变

请问世尊,一切众生为何会生出妄想?为何自己遮蔽真心自性,遭受沦溺?

【真常】
真实、常在的境界,即涅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16 09:39
                                                                                                                                                        (本楼用时1.5小时)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学习解说]:

佛告富楼那,你虽然在道理上明白了,但你还有少量的疑惑没有消除
我现在用世间上的事情问你,你听没听说过室罗城中有个人叫演若达多

他早晨照镜子,喜欢镜子里的头眉毛眼睛,却嗔恨自己没有那样漂亮的头等相貌
甚至还以为自己是个魑魅鬼,无缘无故狂走出去

你认为呢富楼那,这人为何无缘无故狂走出去?
富楼那说:这个人因为心里发狂,没有其他原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学习解说]:

佛说,真心自性,本圆明妙
现在既然把它叫作妄,原因是什么呢
既然妄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还要叫它妄呢

这些妄想辗转相续,从最初的迷积累到后来更多的迷,甚至经历很多劫
虽然佛将真相告诉众生,但是众生还是不能迷途归反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学习解说]:

这个迷惑的因,是因为迷才有
如果知道这个迷是没有原因的,妄想就消除了

好比梦醒的人,说梦中事
自己心里虽然明白,但无法将梦境给拿出来

更何况本来就没有原因,就像演若达多哪有什么原因呢
只要狂性消灭,就知道头并没有丢掉,所以 并不是从外面找回来的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学习解说]:

富楼那,虚妄就是这样发生的,哪有一个原因呢
你只要心不分别,那么世间、业果、众生这三种相续就会断灭,也不会再生出相续的因缘

你心中的狂性自然就会停歇
心只要不向外攀缘,真心佛性就会显露出来
这个胜净明心原本就是周遍法界的,不需要从外面获得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学习解说]:

就好比有人的衣服里系了一块如意珠
可是当事人自己并不知道,反而四处流浪,乞食过日
虽然这么贫穷,但如意珠从来没有消失过

如果遇到智者告诉他身上有如意珠,就能免受诸苦,获得富饶
这时他就会明白,如意珠不需要从外面获得,因为自己本来就有

--------------

这里的如意珠,就相当于众生的佛性,本自具足,不需要向外求
只要清净自心,去除分别执着以及一切凡夫妄念,佛性自然显露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来到佛前
对佛说:世尊说断除杀盗淫三种恶因,心中的狂性就会停歇

妄念停止,心清净,就会生出智慧
所以智慧不是从外面获得的,而是要清净自心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学习解说]:

(阿难接着说)这应该就是因缘法啊,为什么如来说不是因缘呢?
我也是从十二因缘法而开悟的

世尊,这个道理,并非只有我是这样获得开悟的
包括有学声闻,还有大目揵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
他们也是听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发心修行获得开悟,证得无漏的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声闻】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S/ra%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志】
(术语)Brahmaca%rin,婆罗门四时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伦记十九曰:“梵者西国音,此翻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于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论三十四曰:“婆罗门至彼王所,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去诸乱想。”演密钞二曰:“梵志者,梵净也。谓以净行为志者名为梵志。”俱舍光记十二曰:“婆罗门,此云梵志。”【又】对尼乾子谓在家之婆罗门云梵志。法华文句记九曰:“在家事梵,名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干。”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论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漏】
(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棃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学习解说]:

可是世尊现在又说菩提不是从因缘生
那么王舍城拘舍梨等人说是自然的道理,难道是对的吗
惟愿世尊慈悲,为我们开示真义,消除我们的疑惑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20 10:21
                                                                                                                                             (本楼用时1小时)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比如城中的演若达多

他的狂性因缘如果灭除,那么不狂性自然就会出来

因缘和自然在道理上讲,应该是这样的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学习解说]:

阿难,演若达多的头本来是自然在的
可是,为何会心生恐怖发狂出走?

如果头本来是自然的,只是借着照镜子的因缘让他发狂出走
那么,他为什么不自然发狂呢?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学习解说]:

头本来就没有丢失,发狂恐怖的心是妄念而生的
头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要说是因为照镜子而丢失呢

狂性如果也是自然的,本来就有发狂恐怖的心
那么在他没有发作之前,又是潜在在哪里的呢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学习解说]:

如果说不狂才是自然的,为什么又会发狂出走?

如果知道头本来就在,应该不会发狂出走才对

所以说不论因缘或是自然,这些都是戏论之说

所以我说,如果能断除三缘(世间相续、业果相续、众生相续)

菩提心就会生出来,菩提心一生,生灭的心就会灭除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学习解说]:

只有将生灭的心灭除,才能无功用道(不假借身、口、意而任运自在之道),才有定力不随妄念转
反之如果是自然,就有生灭了

无生灭的叫做自然,比如世间诸相混杂和合成为一体,叫做和合性
不是因为和合成为一体的,叫做自然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26 09:35

                                                                                                                                 (本楼用时1小时25分钟)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学习解说]:

你现在离修证成佛还很遥远
还要经过累劫辛苦修行才能证得

你虽然能忆持十方如来宣说的三藏十二部经,以及如恒河沙那么多的清净妙理
但是这些只不过都是戏论(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而已

-----------------

关于戏论,善知识教导:
【对于佛法名相的真知实证
这是要透过生活和时间来考验
要透过行菩萨道的历程来验证
不是口头说说或讨论就能代表的
所以,如果堕入文字相中,即是戏论,非真智实证】

(详见: [略说]如何真知实证?)

相关阅读:《瑜伽师地论》:如何依「八正道」实证「闻、思、修」三种智慧?


【菩提】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忆持】
(术语)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也。观无量寿经曰:“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戏论】
(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一切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大日经疏十九曰:“戏论者,如世戏人以散乱心动作种种身口,但悦前人而无实义。今妄见者所作者亦同于此,故名戏论也。”大乘玄论二曰:“戏论是借譬之名。(中略)于道无所克获,如小儿戏论为耳。”嘉祥法华义疏二曰:“无记心中往复言论名为戏论。中论云: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二者见论。”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法华经信解品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学习解说]:

你虽然对因缘和自然比较明了,人们都称你是多闻第一
但是累劫以来就是因为你一直都是熏习多闻,而缺乏实修实证的功夫
所以面对摩登伽的刁难无法脱离

(可见只是多闻而不实修是没有定力可言的)
否则(如果有实证定力)何必需要楞严神咒来灭除摩登伽女心中的淫欲之火?

摩登伽女现在已证阿那含果
世间贪爱之心已经灭除,你也可以解脱世间欲爱的纠缠了

---------------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修行无法突破、无法增上呢?为什么浮浮沉沉呢?
这是因为,修行是靠实修实证,而多数人一开始修行、听经闻法,这顶多来说只是闻慧
也就是说,这不是自己实修实证的定力和智慧,只是听来的道理
就算自己以为了解,或有人因此以为自己就是上等根器或已经亲自实证,那和真实的实证是两回事
也就是说,这听闻而来的道理,自己尚未真正真实实修,也没有真实的证量
所以,遇到世俗诱惑或考验的时候,马上就会破功了,又或者说根本没有功可破,因为本来就没有实修,又何来破功之说】


【所以,听闻而来的佛法知见,在听闻之后,还是要自己亲修实证的
尤其,如果面对诱惑或考验每每不能突破的修行者,那就是要从戒律上开始,先远离诱惑和恶习
也就是说,您还没有真实的佛法智慧和定力去面对世俗的诱惑和考验,这时候就要从基础的戒律开始,避免自己堕落
另外,则是要从实修定课上去培养定力,所以,戒律和实修定课都是不可或缺的
透过守持戒律和实修定课,才能逐渐由「戒、定」的实修而逐渐生起真实的智慧,才能与之前听闻的佛法智慧相应与相印
这样才能真正突破修行的种种关卡,才能真正破除种种障碍,才能真正迈向解脱与成佛之路】


(详见:解析:为什么修行反复,总是无法突破? )


【阿那含】
声闻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华译为不还,或是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爱河】
犹言情天欲海。爱欲溺人,故以河喻之。此外,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亦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经卷二十六有“随生死流,入大爱河”之语。楞严经亦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之说。p5459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学习解说]:

所以啊阿难,你虽然历劫忆持如来宣说的三藏十二部经
不如修证一日无漏业(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
远离世间憎爱之苦因


【无漏】
(术语)Ana%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睺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学习解说]:

比如摩登伽以前是一位淫女
由于楞严神咒的威力消除了爱欲之心

现在法会中名叫性比丘尼
她与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都能悟知过去世之种种善因

知道累世因为贪爱而种下苦因
若能一念熏修无漏善业,便能出离生死,蒙佛授记
可是你们为何还要自己欺骗自己,还在六尘上执着不放呢


【宿因】
过去世所造之业因。因虽通善恶,惟宿因一般均指善因而言;如业虽有善恶,而宿业多指恶业。((参见:宿世)4509)p4509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学习解说]:

阿难及与会大众听完佛的慈悲教诲后疑惑消除,终于明白实相的道理
此时他们身心轻松安祥,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舒适和快乐

阿难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对佛说: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用方便消除我心中的疑惑
又能用种种因缘方便之法,引导一切流浪生死的无明众生出离苦海


【沉冥】
沈者沈于生死,冥者冥于无明。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轻安】
是一种在禅定中感到身心轻松安祥的状态。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实相】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宝王】
佛陀的尊称,因佛陀是以诸功德来作庄严。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28 09:14
                                                                                                                                                         (本楼用时1.5小时)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学习解说]:

世尊,我现在虽然承蒙佛的开示
知道如来藏周遍十方法界,包括十方如来国土也在其中

所以您训斥我一向多闻,没有实修实证的功夫
我现在犹如在旅行中飘泊的人,忽然承蒙天王赐予一间华丽的屋子
虽然有了这间屋子,但是要找到门才能进入

惟愿如来不舍弃大慈大悲心,开示我及会中所有愚痴的众生
舍弃小乘,毕竟获得如来无余涅槃(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

令诸有学都能知道,如何修行获得陀罗尼
并且清楚明白法性原理,入佛正知正见中


【陀罗尼】
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余涅槃】
梵语 nirupadhis/es!a-nirva^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二十一、卷八十六、成唯识论卷十)((参见:有余涅槃)2459)p51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学习解说]:

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一心等待佛陀慈悲开示

这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众,对于求取正觉成佛的心不得自在
以及为未来末法时期,发菩提心的众生开示大乘修行的方法

于是对阿难及各位大众说:你们一定要先发菩提心
然后在修行过程中,还要能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不放逸不懈怠
这就一定要明白最初发心和二决定义,那么什么是初发心二决定义呢


【五体投地】
(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菩提心】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亦即大乘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初心】
(术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止观一曰:“初心尚尔,况中后心。”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观行不堪深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决定义】
决定,断然不易之义。楞严经卷二载,如来令阿难甄别真妄,一以审因心果觉之异同,一以审烦恼根本之生起,有二种决定义,即:(一)审因心果觉,阿难不知众生本具之因心即如来所证之果觉,如来所证之果觉即众生本具之因心,故如来令其谛审观察,决定知因心与果觉二者,本来不异。若能即此不异之心,而为立进修之本,则无上菩提,决定成就。(二)审烦恼根本,阿难不知烦恼根本,随所作业妄受生死,无解脱之时,故佛令其审观详察,决定知烦恼体性,及所作之业与所受之报,本来虚幻不实。若能穷此颠倒之源,则正行成立,无上涅槃,决定可证。p19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学习解说]:

阿难,第一义是指,你们如果舍弃小乘修行菩萨乘入佛知见

应当仔细观察因地发心,与所证的果位,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果地】
相对于“因位”、“因地”而言。即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又作果位、果极。又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地各异,而声闻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别等。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二上):“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p332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因地发心是以生灭(攀缘)心而修行
想要上求佛道,证得不生不灭的果,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你应当观照这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坏灭的
阿难,你观察看看世间哪一样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和坏灭呢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学习解说]:

但是从来没听说过虚空会烂坏的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会被主观造作,所以自始至终都不会坏灭

在你身中坚固的地方好比是大地,湿润处好比是水,温暖的地方好比是火,动摇处好比是风
由于这四种缠缚,让你的妙觉真心分成视、听、觉、察,由四大变成了五叠浑浊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礙,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什么是浊呢?
阿难,比如清水本来是清洁的,尘土和灰沙的本质是留碍的
如果有世间人取来一把尘土投入清水中,土就失去了留碍,水也失去了清洁

二者参和在一起就变成了浑浊的状态,这样就称之为浊
而你身中的五叠浑浊也是这样的道理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8-30 09:47
                                                                                                                                        (本楼用时1.5小时)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学习解说]:

阿难,你见虚空遍布十方世界
虚空的空性没有本体,虽然能见但是没有知觉

可是当看见和虚空相互交织起来,世间虚妄之相就出现了
这就是第一重浊相,叫做劫浊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礙,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学习解说]:

你的身体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假和而成的
见闻觉知被这个假和的身体所留碍,就是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

根尘相互交织,妄相就出现了
这就是第二重浊相,叫做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学习解说]:

又由于你心(八识)中存留的记忆,形成错误的凡夫知见,且不断攀缘六尘
六识如果离开六尘则没有体相可得,反之六尘离开六识也是一样没有可得之相

所以六识和六尘就这样相互交织,将错误妄念的种子留在八识田,形成浑浊
这就是第三重浊相,叫做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学习解说]:

还有,你由于从早到晚,生灭的凡夫妄心没有停歇
而且念念都是与世俗习气相应,最后随业流转到别的国土
这种生灭不停歇的妄见和果报相互交织,就形成第四重浊相,叫做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学习解说]:

你的见闻觉知原本没有异样
只因被六尘隔离,无缘无故生出异相

然后不断相互交织,扰乱真性,妄成浑浊
这是第五重浊相,叫做命浊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学习解说]:

阿难,你现在想从见闻觉知上,契入常乐我净的境界
那么应当认识清楚生死的根本,依照不生不灭的自性来消除无明妄想
只有以不生不灭的自性为因地发心,并且精进用功修行,才能证得佛果


【常乐我净】
<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佛性论卷二)((参见: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净的。此亦即四颠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为对治此四颠倒,而教之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参见:四颠倒)1852)p453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学习解说]:

比如想将染污的水变清,需要将它倒入静止的容器中
慢慢沙土就会自己下沉,清水浮现,这是初步降伏客尘烦恼

接着再把沉底的泥土清理出去,剩下的就只有清水了
这样叫做永远断除根本无明

内心清明了,就不会再被一切外相所烦恼
这样才能契入不生不灭的真如境界,获得清净妙德


【客尘】
(术语)形容烦恼者。烦恼非心性固有之物,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为客。为污心性者,故名之为尘。维摩经问疾品曰:“菩萨断除客尘烦恼。”注“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宝窟下末曰:“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日本太子之维摩经疏四曰:“一切不善,理非恒有,终必有遣除之义,故为客。”最胜王经一曰:“烦恼随惑,皆是客尘。法性是主,无来无去。”楞严经一曰:“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圆觉经曰:“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妙德】
(术语)文殊师利(Man^jus%ri)菩萨之译名。法华文句一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释门正统二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学习解说]:

第二义就是,你们必须要发大乘心,也就是菩提心
对于大乘佛法要拿出勇猛精进之心,并且决定弃舍小乘诸有为法

应当仔细观察烦恼的根本
都是无始劫来【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
其中到底是谁在造业?谁在受报?


【发业润生】
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所谓发业,系指发业之惑之作用,乃以分别起之烦恼为主,其中更以与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无明所发之业为主,又通于俱生起之烦恼。以分别起之烦恼为主者,此系就行相增胜而言;以分别无明为主者,则是由于与他惑相比而有殊胜之作用。
 所谓润生,系指润生之惑之作用,即俱生起之惑,乃以与第六识相应之贪烦恼为主,例如临终若有贪爱之惑,顾恋自体及境界等,由之遂润“中有”之生,此为增上之用。相当于十二因缘之爱、取二支,能滋润五果之种子,令生现行,故称润生。其中,有正润与助润之别,“正润生”为俱生起之惑,于修道时断除之;“助润生”通于分别起之惑,为见道时所断除。
 此润生之惑,若于凡夫,必有现行,圣者则不然;二乘三果无现行之贪爱,而仅为种子之润生。然七地以前之菩萨,为利他之行,故起惑,是为现行之润生。又俱舍宗以欲界九品之修惑能招感七大生,此乃意谓于欲界九品之修惑上具有润生之作用。另于天台宗之教义,谓三乘共十地之第九菩萨地,为化他之行,乃有“扶习润生”之作用,此即谓菩萨以其誓愿力而添力于见思习气中,并以之发业润生,受生三界。(俱舍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成唯识论卷八、俱舍论光记卷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惑)4943)p5164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学习解说]:

阿难,你想证得无上菩提
如果不仔细观察烦恼的根本
就不能知道六根六尘之间到底哪里生出颠倒

如果连颠倒的原因都找不到
如何能降伏烦恼,证得佛的果位呢


【颠倒】
(术语)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也。是为无明之所使然,倒见事理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曰:“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注曰:“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宗镜录七十八曰:“颠倒是烦恼根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2 10:28
                                                                                                                                                  (本楼用时1小时)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学习解说]:

阿难,你观察世间解结的人
如果不知结(疙瘩)在哪里,如何解开?

不过没听说虚空能被你破坏的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无形无相,没有结需要去解

你之所以需要解结,都是因为被眼耳鼻舌身意障碍了
眼耳鼻舌身意就像家里的小偷,偷走了本有的清净自性
所以从无始劫来众生都被缠缚在一起,不能超越生死轮回之苦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学习解说]:

阿难,什么是众生世界?
世就是迁流的意思,界是方位的意思

你现在要清楚明白,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是[界],也就是方位
过去、未来、现在是[世],也就是时间在迁移流动的意思

方位有十个方向
时间迁流有三世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学习解说]:

一切众生都是因为执着虚妄之相
所以久久的被色身牵绊其中,限制在世界的相互牵涉中

世界的方位虽然有十方,但是世间人只看到东年西北四方
上下没有固定位置,中间也没有固定方向,所以这些都看不到

总计从始至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各都具有一千二百功德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学习解说]:

阿难,你在六根中观察看看他们的优劣
比如用眼睛见东西,后面是黑暗,前面全是光明,左右旁边只能看到三分之二

总论眼睛的功德并不完全,功德只有三分,一分没有功德
因此应当知道眼根只有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学习解说]:

耳朵听声,能听十方所发出来的声音,无有遗漏和障碍
所以应当知道耳根最圆满,具有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学习解说]:

鼻子嗅闻,一呼一吸,有出有入
但是,呼吸之间会有短暂的停滞
所以鼻根功德三分缺一,也是只有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学习解说]:

舌根能宣扬一切世间、出世间的道理
说出来的话虽然有地方分别,但是道理都是想通且无穷尽的
所以应当知道舌根功德也是圆满的,具有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学习解说]:

身体虽有触觉的感受,但是要能和身体接触到才行,一旦与身体离开就不知道了
所以应当知道,身根的功德也是三分缺一,只有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学习解说]:

意根虽然默默无闻
但是十方三世一切世间,还是出世间法
不论圣者还是凡夫,无不包容,尽其涯际
所以应当知道意根也最圆满,具有一千二百功德[/td][/tr]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3 10:21
                                                                                                                                 (本楼用时1小时20分钟)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学习解说]:

阿难,你现在想要逆着生死洪流(欲望),返求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
应当好体验看看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通?

如果能在六根中悟通,功德圆满的圆通根
那么逆着生死洪流(欲望),转化业力就很快了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学习解说]:

我已经完全说明六根功德,谁最圆满了
随你自己仔细选择,我再告诉你如何增进修行

十方如来于六根六尘六识中依次修行,都获得了圆满无上菩提
六根六尘六识不论依哪个起修,都能成就,他们并无优劣之分


【十八界】
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作用。兹列表说明如下: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学习解说]:

但是因为你的根性下劣,所以不能体悟圆满自在的智慧
因此我才要为你说明六根功德的圆满程度,令你能够正确选择,然后一门深入

若能一根深入达到没有妄念的境界
那么六根也会同时获得清净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

如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同时获得清净呢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齐头数!】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你现在已经证得须陀洹果
已灭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即于见道时所断的八十八使见惑)

然而你还不知道六根中积累了很多无明习气,这些习气都要实修实证才能断除
何况这里面还有生、住、异、灭四相无明在障碍


【须陀洹果】
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见所断】
三所断之一,即于见道时所断的八十八使见惑。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
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学习解说]:

你先观察六根是一还是六?阿难,如果说是一的话
耳朵为什么不见,眼睛为何不能听,头为什么不会走路,脚为什么不会说话

如果说是六的话,那我现在在法会为你宣扬微妙法门
你的六根,是谁(哪一根)来领受的?




【阿难言:“我用耳闻。”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学习解说]:

阿难回答说:我用耳朵(来)听闻
佛说,你的耳朵自己能听闻,为何还要用身体和口呢

你为什么还要用口来说话和提问
为什么要用身体来恭敬承受佛的开示呢

因此应当知道,不能说六根是一个还是六个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学习解说]:

阿难,六根不是一个也不是六个
你因为无始以来颠倒妄见,才会幻化出六根来

你虽然已证须陀洹果,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
但是还没有达到【入一无妄】的境界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比如在虚空中摆放各种模型器具
不能因为模具形状不同,而说虚空是圆形,或是方形的

因为除去模具,虚空就是无形无相的
虚空为何要因为你说不同,就变成各种各样的呢

所以你应当知道,六受用根也是一样,非一非六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5 08:46
                                                                                                                                         (本楼用时1.5小时)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学习解说]:

由于明和暗两种尘相相互作用,在妙圆自性中生起妄见

见精与色尘相映,形成眼根,眼根原本是清净四大。形状像葡萄一样

见精寄托在浮尘眼根上,不断攀缘,执着在色相上


【浮根】
(术语)又曰扶尘根。五根有二种,在内正有发识取境之用者,名为胜义根。眼之如葡萄,耳之如卷叶,外形谓为浮根扶根或扶尘根。浮者浮虚不实之义也。楞严经一曰:“我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学习解说]:

由动和静二相相互攻击,于妙圆自性中发起听闻
闻精与声尘相映结合成为耳根,耳根原本也是清净四大
耳朵像新卷叶一样,闻精就寄托在浮尘耳根上,不断向外攀缘,执着在声尘上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学习解说]:

由于通和塞两种尘相发生,在真心自性中就发生了嗅
嗅精与香尘相映,吸纳香尘成为鼻根,鼻根原本是清净四大
鼻子的形状像双爪下垂,嗅精就寄托浮尘肉鼻上面,攀缘外境,流逸香尘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学习解说]:

由于恬和变两种尘相参杂,在真心自性中就发生了尝
尝精与味尘相映成为舌根,舌根原本是清净四大,形状像半弦月
尝精寄托在浮尘舌根上,攀缘外境,流逸味尘


【偃月】
1.横卧形的半弦月。
2.泛称半月形。
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4.营阵名。
5.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学习解说]:

由于离与合两种尘相互相接触,在真心自性中就发生了觉
觉精与触尘相映,形成身根,身体原本是清净四大,形状像腰鼓颡
觉精寄托在浮尘身根上,攀缘外境,流逸法尘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学习解说]:

由于生和灭两种尘相互相相续,在真心自性中就发生了知
知精与法尘相映,形成意识,意根原本是清净四大
意根好比是幽暗室中见东西,知精寄托在意思上,攀缘外境,流逸法尘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

[学习解说]:

阿难,以上六根原本都是妙明真心,如来藏性
可是因为觉上加觉,而失去了原本的妙精明性
与妄相相互结合,最终变成了妄明妄觉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学习解说]:

所以你现在离开明与暗,就没有见体
离开动与静,就无法听闻
离开通与塞,就没有嗅性
离开恬与变,就没有尝性
离开离与合,就没有触性
离开生与灭,就没有了知性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

[学习解说]:

你若能不随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这十二诸有为相流转

随你从中选拔哪一根,远离妄尘障碍,伏归真心,就能发出本自明耀的作用




【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学习解说]:

清净自性显露后,其他五根也会随之都解脱
不会再被外尘牵引生起妄知妄见,不必依靠浮尘六根,只是寄托在上面
因此六根可以互相为用,不受局限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7 10:03
                                                                                                                              (本楼用时1小时45分钟)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憍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葉,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学习解说]:

阿难,你可知道就在这个法会中
阿那律陀尊者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殑伽神女不用鼻子就能闻香,憍梵钵提异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葉久灭意根不因心念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杂,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那律】
梵名 Aniruddha,巴利名 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少/兔]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五分律卷十五、众许摩诃帝经卷二等载为斛饭王之子,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三则载为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归乡,阿那律与阿难、难陀、优波离等,即于其时出家为佛弟子。出家后之阿那律,修道精进,堪称模范。彼尝于佛说法中酣睡,为佛所呵责,遂立誓不眠,而罹眼疾,至于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经”、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那律品、大智度论卷十一)p3625   
FROM:【佛光大辞典】

【跋难陀龙,无耳而听】
梵语跋难陀,华言善欢喜。谓其能护国土,雨泽以时,瓶沙王年为一会以报之,百姓闻皆欢喜故也。以其无耳能听,故云无耳而听。(梵语瓶沙,又云频婆娑罗,华言模实,以身模充实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殑伽神女】
殑伽,亦云“恒伽”,此云“天堂来”。河从无热恼池南面银象口出,流入东印土,主河之神是女,非鼻闻香。未见其缘。殑,其陵切。
FROM:【祖庭事苑】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
梵语舜若多,华言虚空。即主空神也。纂要云:但无粗相之身,亦有微妙之色。经云:如来光中,映令暂现,其质如风,以其无身,而能知触。故云:无身觉触。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

阿难,你的六根如果能够拔除妄见,就能生出智慧之光
对于浮尘以及器世间一切现象,就能像热汤融冰一样消除妄念,成就无上知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学习解说]:

阿难,再比如世间人特别喜欢依靠眼睛来分辨
如果让他马上将眼睛闭上,黑暗相就会马上现前
这是六根黯然,头和脚也是一样,都看不到了
但是如果让他用手触摸身体,通过手一样能辨别头和脚在哪里
可见能知的觉性始终都在的,不需要六根也能知道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学习解说]:

世间人以光明为能见之因,在黑暗中则什么也看不见
他们不明白本自具足能见的觉性,见性显露,一切黑暗相都不能起到障碍的作用
何况根尘已经销尽,觉明的自性为何不能成就圆融的妙用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您所说,想要证得不生不灭佛果,那么因地发心要与果位相应
世尊,比如这七种果位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虽然是七种名,叫法不同,但是清净圆满,常住不坏,好像金刚王的本性是相同的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学习解说]:

如果见和听,离开明暗、动静、通塞,就没有自体了
好像这念心,离开前尘本无所有
那么要用什么来修因,获得如来七种不生不灭的佛果呢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

[学习解说]:

世尊,如果离开明与暗,见就没有了
如果没有前尘,这念心就消灭了
所以我经过仔细推求,好像根本没有我的心和我心所在的地方
那么要用什么来修因,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呢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恡。】

[学习解说]:

如来先前说过湛精圆常,如果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成为戏论了
可是,为何如来现在又说用这颗心来修行呢
我实在不知道原因,惟愿世尊慈悲教导,开我只会消我疑惑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你虽然广学多闻,但却没有实证的功夫
心中只知道颠倒的原因,可是真正面对颠倒时,却不能识破它
恐怕你的诚心还没有被信服,现在我就为你解除心中的疑惑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8 10:07
                                                                                                                                     (本楼用时1小时45分钟)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


[学习解说]:

这时,佛让罗睺罗击打钟一下
问阿难:你现在闻否?
阿难和大众回答:我闻

钟声消失后,佛又问:你现在闻否?
阿难和大众回答:不闻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学习解说]:

这时罗睺罗又敲击钟一声,佛又问:你现在闻否
阿难及大众回答说:都有闻
佛问阿难:你是如何理解闻与不闻?

阿难及大众回答佛说:
敲钟时发出的声响是有闻;声响消失后是无闻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


[学习解说]:

佛又让罗睺罗敲钟一下,然后问阿难:现在有声音否
阿难及大众回答说:有声

等了一会声音消失后,佛又问:现在有声音否
阿难及大众回答说:无声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学习解说]:

过了一会,罗睺罗再一次撞钟,佛又问:现在有声否
阿难及大众回答说:有声

佛问阿难,你是如何理解有声和无声的?
阿难及大众一同回答佛说:钟被撞击时如果发出声响是有声;声响消失就是无声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及大众说:你说的话为什么自相矛盾呢
大众及阿难同时问佛说:我们哪里自相矛盾呢

佛说:我问你们能闻否?你们说有闻;我又问你们有声否?你们说有声
一会回答说有闻,一会又回答有声,回答不定,怎么不是自相矛盾?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

[学习解说]:

阿难,声音消失你说是无闻
如果真的无闻,闻性消灭,会像枯木一样
可是钟声再击,你为何又能知道

知道或不知道,这是声尘或有或无,哪是闻性或有或无?
如果闻性真的没有了,那么如何知道这个没有呢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学习解说]:

因此,阿难,声在闻中会有生灭,并非你的闻性随着声音而有生有灭
你都颠倒不清,将声音当做闻性,难怪会将真常不生灭法当做是断灭法
所以不应该说,离开了动静闭塞开通,就没有闻性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学习解说]:

这就好比熟睡的人,家人在他睡觉时捣练舂米
他在梦中听到音声,以为是击鼓或撞钟发出来的声音
于是在梦中奇怪为什么钟会发出木石的声响

醒来后才知道是舂米的声音
并告诉家人,自己在做梦时,将舂米的声音当做是击鼓撞钟的声音了


【舂】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舂米。舂药。
摘自:在线汉语字典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

阿难,这个人在梦中,哪还有动静闭塞开通
虽然在熟睡,但是闻性不会昏沉
即使身体消亡生命尽了,闻性也不会跟着你一同消灭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学习解说]:

众生因为从无始来,追寻色声等尘相而随着妄念不断流转
从来都不知道自性本来都是清净光明不生不灭的

不修真常法,反而去追逐生灭法
因此生生世世流转六道不得出离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学习解说]:

如果舍弃生灭无常法,常修真常不灭法
智慧之光显露后,根尘和识心就会消除

想相是尘,识心是垢,远离二者妄想和分别
你的法眼就会得到清明,为何不能得到无上知觉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10 09:33
                                                                                                                                                            (本楼用时2小时)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虽然您为我们解说第二决定义,教我们从六根解结
可是我观察世间人如果不知道结的根源在哪里,我相信他们终归还是无法顺利解结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学习解说]:

世尊,我和法会中的初学声闻也是这样
从无始来与无明在一起,不断生死轮回流转

虽然得到一些多闻的善根
如今可以出家修行,但是就像隔日的疟疾不能彻底根除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学习解说]:

惟愿世尊慈悲,可怜我们这些沦溺于生死苦海的人
为我们开示身心所结到底在哪里,如何彻底解除?

也令未来那些苦难的众生免遭轮回苦,不堕入三界
说完这些话,在场大众都五体投地,泪如雨下,一心等待佛陀慈悲开示


【三有】
(名数)三界之异名也。生死之境界,有因有果谓之有。三有者,三界之生死也。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也。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也。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智度论一曰:“三有爱著心。”颂疏界品一曰:“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遁麟记一曰:“言三有者,即三界之异名。”【又】一本有,现生之身心。二当有,未来之身心。三中有,本有与当有中间所受之身心。欲界色界之生死,必有中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及会中诸初学声闻
也为未来一切众生,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获得智慧之眼

于是佛用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头顶
这时,十方一切佛世界都发生六种震动

有如微尘那样多的如来在自己的佛国世界,从头顶发出宝光
宝光同时也照射到祇陀林,灌释迦牟尼佛的头顶
在场大众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内心都十分欢喜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学习解说]:

于是,阿难及在场大众听到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对阿难说:
善哉,阿难,你想知道让你生死轮回的无明根本为何?
其实就是你的六根,没有他物

你还想知道的无上菩提之道,令自己能够快速证得涅槃的境界
也是你的六根,没有他物


【寂静】
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做“寂”,杜绝一切之苦患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境界。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学习解说]:

阿难虽然听到诸佛慈悲开示,但是内心仍未明了
所以稽首问佛说:为什么令我生死轮回的是六根,没有他物呢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根和尘是同一个源头,所以结缚和解脱也不是两个
而识性只不过是虚妄的,犹如空中花一样虚幻不实

阿难,知见是由尘相引发的,尘相是通过六根显现的
所以知见和尘相,都没有自性

你现在是在知见上又建立一个知见,这就是无明的根本
如果你能放下知见(我执及分别执着),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如何更有他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诵的方式重新宣说法义
真心自性和有为法本质都是空的,因为有为法是依着因缘而有生灭
所以虚幻不实

而无为法因为没有生灭(无因缘造作)
所以也是虚幻不实的,犹如空花一样


【无为】
无因缘的造作,即真如的别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11 11:2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1-9-11 11:44 编辑

                                                                                                                                            (本楼用时1小时20分钟)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学习解说]:

之所以要说空花虚妄,是为了要显示[真]
但是佛法中的真,并不是对立法,比如有真有假
所以如果将真和妄看成是对立的,那么真和妄就都变成了妄

既然说真或不真都不对
那么根尘之所见又是什么呢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学习解说]:

既然根和尘都没有实性,就像两根芦苇相互依靠
所以结缚和解结同样都是因为六根,是凡夫还是圣人都要从六根上用功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学习解说]:

你观察芦苇中的性,其实说空说有都是不对的
迷时就是无明,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便得解脱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学习解说]:

解结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来,一根解脱,其他五根也随之解除
而且应当选择最圆通的一根来修,这样才容易成就正等正觉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学习解说]:

第八识里有各种微细习气的种子,而这些都是轮回流转的因

因为“第八识是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
所以说真说妄,都容易让不明就里的人产生迷惑
所以我常常不随便对人演说这个道理


【陀那】
(术语)D!a%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铢。见大乘法数二。【又】(术语)阿陀那(A^da%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赖耶识】
八识中之第八识,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参考阿赖耶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
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


[学习解说]:

众生不明白根尘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执迷其中随妄心转,将本来不是虚幻的法,也变成虚幻的法了

如果能明白这些都是虚妄相,不去执着
就没有虚幻的法了,可是也会连不是虚幻的真法也没有了

如果不是虚幻的真法都没有
那么虚幻的法,更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就是妙莲华的道理,指(佛的真知灼见,在染亦不污,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金刚王宝觉(如来正觉之德称),如幻三摩提(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



【妙莲华】
(喻)佛的真知灼见,在染亦不污,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金刚王宝觉】
(术语)如来正觉之德称。楞严经五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生?是名妙莲华金刚宝觉。”同长水疏五上曰:“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里名王宝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三摩地】
(术语)同于如幻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三昧】
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变现种种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师之变现男女、兵众等,皆能如意而无所拘碍。菩萨即住于此三昧中,虽以如幻三昧之变化无碍广度众生,亦了知一切诸法如幻之理,故菩萨不执著度化众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此外,如幻三昧又为二十五三昧之一,用于破二十五有中之南阎浮提有。(圆觉经、大智度论卷五十)((参见:二十五三昧)174)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学习解说]:

若能如此修行,弹指间就能超过无学(第四果阿罗汉)
此阿毗达磨(大法,无比法),是十方诸佛都依此修行的法,最后证得了涅槃


【无学】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毗达磨】
(术语)Abhidharma,又作阿鼻达磨。论部之总名。旧称阿毗昙。译曰大法,无比法。大法,无比法,乃真智之尊称,凡论部为发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无比法之名。新称阿毗达磨。译曰对法。对法者智慧之别名。以智慧对观诸法真之理义。盖论部问答决择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发达。智慧为对观真理者,故转指论部对观真理者,即谓之阿毗达磨。出三藏记十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大乘义章一曰:“阿毗昙者,此方正翻,名无比法。阿,谓无也。毗,谓比也。昙,谓法也。”西域记三曰:“阿毗达磨藏,或曰阿毗昙藏,略也。”玄应音义十七曰:“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音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或云向法,以因向果故。或名对法,以智对境故。”起信论疏曰:“今译为对法,谓阿毗是能对智,达磨是所对境法,谓以正智。妙尽法源,简择法相,分明指掌,如对面见,故云对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薄伽梵】
梵语 bhagavat,巴利语 bhagava^ 或 bhagavant。为佛陀十号之一,诸佛通号之一。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嚩誐帝。意译有德、能破、世尊、尊贵。即有德而为世所尊重者之意。在印度用于有德之神或圣者之敬称,具有自在、正义、离欲、吉祥、名称、解脱等六义。在佛教中则为佛之尊称,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别、受众人尊敬、能破除烦恼等众德,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四种意义。另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薄伽梵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种意义。此外,亦有将佛与薄伽梵并称为“佛薄伽梵”者。(大智度论卷二、清净道论卷七、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世尊)1522、“婆伽婆”4453)p651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15 09:34
                                                                                                                                                     (本楼用时1小时)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学习解说]:

阿难及大众,听到佛说这无上慈悲的教诲,义理透彻
思路开通,心目明朗,大家都赞叹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心目】
(术语)心与目,即意识与眼识也。得见色境者,五后之意识与眼识相依而成之,故曰心目。又爱憎所见之境等,独由于五后之意识也。楞严经一曰:“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色相故,心生爱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学习解说]:

阿难合掌顶礼佛陀说:我今日听佛演说这无遮大悲的佛法
可是心里还没完全明白“六解一亡”和按照次第解结的方法

惟愿世尊慈悲,怜悯会中以及后世众生
再为我们布施法音,解开我们内心的疑惑,洗除我们的尘垢


【无遮】
(杂名)宽容物而无遮也。圆觉经曰:“惟愿不舍无遮大悲,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楞严经一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设无遮广大供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棃,揽七宝机,引手于机,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在师子座上整理涅槃僧(内衣),收拢僧伽棃(大衣)
揽着七宝几,用手取来劫波罗天(夜摩天)供奉的华巾,然后在大众面前打了一个结

问阿难:这是什么?
阿难和大众同时回答:这个是结


【涅槃僧】
(衣服)Niva%sana,又作泥洹僧。新称泥嚩些那。又曰厥修罗(Kusn^laka),译言内衣。即裙也。行事钞下一之二曰:“涅槃僧法(此云内衣),僧祇佛于僧前自著内衣。又,泥婆珊那,泥伐散那,泥婆娑,旧称涅槃僧。教诸比丘,因制式。”资持记中三之四曰:“涅槃僧,此云内衣,即是裙也。以西土裙法横叠围身,长绳四绕使正,多致不齐。”同下一之二曰:“翻内衣,西国本无裈裤,即以此衣衬体著故。”慧琳音义八十二曰:“泥缚些那,僧方裙也,旧云涅槃僧。”西域记二曰:“泥嚩些那,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缁。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伽梨】
(衣服)Sam%gha%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为三衣中之最大者,故称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三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品。西域记二曰:“僧伽胝,旧曰僧伽梨,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云僧伽胝。译云合,或云重,谓割之合成,又重作也。此一衣必割截成,余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诸有部等多则不割。若圣辨部、大众部等则割截之。若不割者直安帖角及以[巾*句]纽而已。”寄归传二曰:“僧伽胝,译为复衣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劫波罗天】
(界名)译曰时分天。楞严经一曰:“取劫波罗天所奉华中,于大众前,绾成一结。”(参见:时分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时分天】
p0915即夜摩天。如夜摩天中说。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
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
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学习解说]:

如来又打了一个结,再问阿难:这是什么?
阿难及大众同时回答:这还是结

如来依次又打结,一共打了六个结
每打一个结,就问阿难,这是什么?
阿难和大众都一一回答佛:这个是结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我打第一个结时,你说是结
可是这条华巾只有一条,为什么我打第二第三个结时,你们还说是结?

阿难回答佛说:世尊,这条华巾虽然只有一个
世尊打一个结就是一结,如果打一百个结就是百结

何况这条华巾只有六个结,既不是七,也不是五
为何如来只允许第一个叫结,不允许第二第三也叫结呢?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这条华巾你也知道它是一条
我打六个结时,就有六个结的名字
你再仔细观察,华巾本体相同,因为六个结而有差异,你觉得呢

最初打的结就叫第一结,依次知道第六个就叫第六结
我现在想将第六结变成第一结,可以吗

不可以,世尊,第六结是最后打出来的,不能排在第一位
纵使让我尽其所能的辩解和说明,也不能打乱六结的次序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19 10:55
                                                                                                                                                              (本楼用时1.5小时)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


[学习解说]:

佛说:是这样的,六个结是不同的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一条华巾造成的
所以打乱六结的顺序,是不对的

其实你的六根也是同理
原本是通用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各不相干的六根

佛对阿难说:想必你也想解除六结,变成一结
可是你知道要如何才能做到吗




【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学习解说]:

阿难说:由于这六个结的存在,所以才有是一是六的争执
如来现在说想把它解除,如果没有结了,就没有一和六的问题了
连一都没有,哪里还会有六呢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学习解说]:

佛说:是的,六解一亡也是这个道理
由于你无始劫来心念狂乱不清净,被错误知见影响,久了变成尘劳
就像眼睛始终盯着虚空,久了就会产生疲劳,眼前出现狂花

然而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
归根到底其实都是虚空中出现的狂花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学习解说]:

阿难说:既然狂花和六结都是虚妄相,那么应当如何解除呢
这时如来将手中的华巾放到左边,问阿难:这样能解吗
不能,世尊



【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学习解说]:

然后又将华巾放到右边,又问阿难:这样能解吗
不能,世尊

佛对阿难说:我刚刚将华巾分别牵到左边和右边既然都不能接触,你有什么好方法解除它吗
阿难回答佛说:世尊,应当从结心处解除,就能散开了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学习解说]:

佛对阿难说:是的是的,如果解结,要从结心处开始
阿难,我说的佛法从因缘生,不是世间人所认为的因缘和合

如来所说的世间、出世间法
都能清楚知道其中是什么因缘形成的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学习解说]:

甚至就是连恒河沙界外的雨滴数量,也能准确无误的知道
而且眼前看到的这些:直直的松树、弯曲的荆棘、白色的鹄、黑色的乌鸦,全部都知道原因

所以,阿难,你随意选择六根中任何一根,看清楚它是虚妄不实的
只要解除一根的结,六根的尘相都会随之消灭
妄相消除后,真心自性还怕不显现出来吗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学习解说]:

阿难,我现在问你,这条劫波罗巾现在有六个结
如果同时解除,可以吗

不可以,世尊
六结是按照次序打出来的,现在应当按照次序解除

打结的时候都不是同时进行的
解结同样不能同时解除的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学习解说]:

佛说,解除六根也是同理
先要解除人空,然后在解除法空,最后做到我与法皆空
这样就是菩萨,从三摩地正定证得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


【俱空】
我与法皆空,为三空之一。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生法忍】
简称无生忍。无生法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真智安住在此理上,不再退堕,叫做“无生法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礙!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学习解说]:

阿难及诸众生,承蒙佛慈悲开示,终于明白了,没有任何疑惑
然后合掌,顶礼佛的双足对佛说:我们现再身心舒畅,非常快乐
虽然明白了六解一亡的道理,可是还没弄清楚圆通本根的意思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1-9-21 09:36
                                                                                                                                                        (本楼用时1小时50分钟)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学习解说]:

世尊,我们这些有学声闻累世在六道轮回里漂流,孤苦无依
今日得到佛的慈悲开示和救度,就像失去母乳的婴儿忽然遇到了母亲

希望能够借此机缘成就道业
惟愿世尊慈悲,为我们演说更深入的佛法,成就如来最后的开示
说完这些话,五体投地,希望佛能传授更深入的佛法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普告会中诸大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
你们如何在佛法中,是如何修成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阿罗汉
我现在问你们,你们最初发心悟十八界,哪个法门最方便,最为圆通?


【漏尽】
(术语)梵语A^sravaks!aya Ks!in!a%s/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
在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有学是还要上进修学的意思,无学就是学道圆满不更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学习解说]:

憍陈那五比丘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后,对佛说:
我在鹿苑及在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听佛的音声而悟明苦集灭道的道理

如来印证我叫做阿若多
妙音密圆,我从音声证得阿罗汉
佛问圆通,以我实修经验是以音声为最上


【憍陈那】
(人名)Ka%un!d!inya,巴Kon!d!an^n^a,旧称憍陈如。亦曰拘邻。尊者之姓。译曰火器,了本际。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憍陈那,旧云憍陈如,讹也。此云火器,是姓也。阿若是名,亦云初智,以最初悟无生而得智由本愿也。”五比丘之笔头人。初释尊出家求道,净饭王命供奉共为苦行。后释尊观破苦行于成道无效而弃之,彼以此为释尊破戒堕落,与他四比丘共去,后于波罗捺国鹿野园受释尊教化,为弟子。即佛最初之弟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参见:四谛)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若多】
(人名)比丘名。译曰无知。见阿若憍陈如。楞严经一曰:“阿若多五比丘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学习解说]:

优波尼沙陀从座位上起立,顶礼佛足,对佛说:
我也是缘于佛陀最初成道,观见色身污秽不净生起大厌离心

悟知色性都是不净的,比如白骨化为微尘后终归于虚空,色变成了空,由此成就无学阿罗汉
如来印证我叫尼沙陀,妙色密圆,我从色相证得阿罗汉
佛问圆通,以我实修经验是以色因最上


【不净】
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之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他身不净之观法,称为不净观。((参见:七种不净)114)p991
FROM:【佛光大辞典】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学习解说]:

香严童子立即从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对佛说:
我是因为听闻如来教我谛观有为相(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我告辞佛陀后,见到比丘们烧沉香水,香气飘来鼻中
我观香气既不是从木来,也不是从虚空来,不从烟来,也不从火来,来去无所从

由此因缘令我意消,成就无漏阿罗汉,如来印证我为香光庄严
佛问圆通,以我实修经验是以香严为最上


【有为法】
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香严】
香光庄严的简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学习解说]:

药王药上两位法王子及会中五百位梵天众立即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
我无始劫来都是为人看病的良医,口里尝遍娑婆世界十万八千草木金石

所以清楚的知道其药性苦、醋、咸、淡、甘、辛等各种味道
并且知道两种或多种以上和在一起使用的药性,是冷是热,有毒无毒

承蒙如来慈悲教导和开示,知道这些味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既不是身心,又离不开身心,因此而开悟
如来印证我们两兄弟为药王、药上二菩萨名

今在会中为法王子,因为味尘而觉悟,登上菩萨果位
佛问圆通,以我们的实修经验是以味因为最上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学习解说]:

跋陀婆罗和他的同伴十六开士(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立即从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对佛说:
我们最初跟随威音王佛闻法出家,就在我们排队入浴室洗澡时
忽然悟到水既不洗尘,也不洗体(四大假合之身)
佛问圆通,以我实修经验是以触因为最上


【十六开士】
(名数)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也。碧岩七十八则曰:“古有十六开士于浴僧时随例入浴。”(参见:十六菩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