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转贴]食品真相大揭密~ 第三章 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偷换成了“假货”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0-7-16 15:22
标题: [转贴]食品真相大揭密~ 第三章 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偷换成了“假货”
[转贴]食品真相大揭密~ 第三章 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偷换成了“假货”
[转贴及解说]:首楞严三昧
作者介绍:
安部司
1951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毕业于山口大学化学系。
曾任职于食品添加物公司,现为自然海盐产品「最进之盐」研究技术部长、有机农业JAS判定员、水质第一种公害防止管理者。
对食品的内幕及食品添加物的真相知之甚详,被称为「食品添加物之神」。
安部先生以食品添加物的真相为主题的演讲在日本场场爆满。
P.S. 这本书的内容总共分为七集,为了帮助大家能对食品添加物的危害能有更完整的了解,请大家务必先从第一集开始观看唷...
第三章 餐桌上的调味料被偷换成了“假货”
特价酱油为什么便宜
“啊,太好了,还没有卖完。”
傍晚,M女士(37岁)匆匆忙忙跑进超市,发现还有几瓶特价酱油没有卖完,长舒了一口气。今天是酱油的特价日。
“平常1升要258日元的酱油,一个月一次的特价只要138日元。我们家一直都是买这个价钱的。”
M女士有点得意地微笑着,真是一个会节约的家庭主妇。
但是,M女士购买的这种特价酱油,说穿了就是“仿酱油调味料”。
仿酱油调味料是什么呢?
那是采用与传统酿造酱油完全不同的生产方法制成的酱油的替代品。要说它是完完全全的假货可能不妥,但它确实是和纯正酱油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些用添加剂制造的“假货”,如今正在调味料的市场中大行其道。我们餐桌上的正品调味料,正不知不觉地被偷换成假货。
调味料是构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饮食文化就快要被调味料毁了。
这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吗?
传统酿造酱油的原料是大豆、小麦、盐和麴菌。麴菌产生的酶把大豆、小麦的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把淀粉转变为糖分。这就是酱油鲜美味道的根本。
这种鲜美是化学不能够解释的复杂的味道,其中有甜有酸还有香味。
另外,酱油的颜色是氨基酸和糖的一部分相结合产生的。
这种天然酿造的纯正酱油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发酵才能做好。
仿酱油调味料的做法
———这就是开发酱油替代品的初衷。
酱油味道的根本是氨基酸。
如果不经过长时间发酵,用盐酸分解大豆蛋白质的方法也可以轻松获取氨基酸。使用被榨过油的脱脂加工大豆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制造商根据“由蛋白质制成氨基酸”这一原理,从鸟的羽毛里提取氨基酸。
这样得到的氨基酸是制造特价酱油的基础,但根本就丧失了酱油原本的味道、香味、颜色。
将其做得和真的酱油一样,全是添加剂的功劳。
首先,用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做出味道,用甜味剂做出甜味,用酸味剂做出酸味。还要加入多种增稠多糖类做出浓稠的黏糊状,并通过焦糖色素来着色。另外,为了增加香味,也会添加少许纯正酱油。因为不能长期保存,所以还要加进防腐剂。
这样,仿酱油调味料就做成了。
它看上去和真的酱油一模一样,但制作方法大相径庭。刚才说了,纯正酱油要花上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做好,而仿酱油调味料只是通过简单的混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完成,很简单。
这种调味料的味道和纯正酱油所带有的那种复杂的味道根本不能比。用来烹饪的话,差别会很明显
“1升1000日元”和“1升198日元”的区别
商家把以前的酱油称作“纯大豆酱油”,而把仿酱油调味料称作“新式酿造酱油”。
纯大豆酱油和新式酿造酱油的区别,只要看了配料表马上就会明白。
纯大豆酱油的原料只有大豆、小麦、盐和麴菌,没有添加剂,而新式酿造酱油列出了一串添加剂的名字。
传统的纯大豆酱油是1升1000日元,新式酿造酱油是1升198日元,如果是特价的话更加便宜,就像M女士买的那种只要138日元。
因为制作方法不同,价格相差这么大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虽说都是酱油,但把用氨基酸液体及添加剂做成的类似酱油的调味料,与纯大豆酱油等同起来合适吗?技术熟练的酱油制作者要花上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做出纯大豆酱油,这种等同难道不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吗?
因此必须清楚地标明,这不是酱油,而是仿酱油调味料或仿酱油盐水,以便和真的酱油区分开来。
正如女性都喜欢的钻石,真的钻石价格是很贵的,另外还有一种人工钻石,价格比真的钻石要便宜得多。它们看上去很像,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根本不能在同一层次上进行比较。
纯大豆酱油和新式酿造酱油之间的差别也是这样。
料酒也有纯米料酒和料酒式调味料之分
“真品”的样子出售的。
特别是料酒,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
料酒本来是用烧酒、糯米和曲子做成的。把糯米和麴菌放在烧酒中酿半年到一年,通过麴菌的作用,使糯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和低聚糖,酿出各种甜味,同时还能生成氨基酸、酸味和香味,形成料酒所独有的风味。
这种料酒喝起来味道很好。以前在厨房干活的妇女们的一大乐趣就是偷喝料酒。它也被当作正月的屠苏酒来喝。
但是现在的料酒根本不能喝,因为它和以前的料酒在制作方法及味道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把以前的料酒叫做纯米料酒的话,现在超市里销售的只能算是料酒式调味料。
这种料酒式调味料,又分为发酵调味料和仿料酒调味料两种。
发酵调味料是用米和高粱为原料发酵出酒精,通过葡萄糖、谷氨酸钠(化学调味料)、酸味剂等调和制成的。把味道调得甜一点就成了料酒。
而仿料酒调味料以糖浆为原料,同样使用谷氨酸钠、酸味剂等调味,用焦糖色素着色。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添加剂把糖浆制成料酒样子而已。味道和烹饪效果不能和真的料酒相比。酒精度还不到1度。
所以说,这种仿料酒调味料不是纯米料酒,这一点大家不要搞错。它们的制造方法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
分别用它们煮青花鱼,就能很容易分清楚。用仿料酒调味料,早上煮的东西,晚上就没有了颜色,而且变得很腥。而使用纯米料酒,即便过了两三天,鱼还很有光泽、很好吃,非但不腥,而且回热时也不会烂。
“只用米做成的纯米酒”
一天下午。31岁的K先生打算买点优质的米酒送给那些曾经关照过他的人,于是他浏览购物网站,搜索着各式各样的酒。
他的目光停留在某个地方酒窖的米酒上。
上面赫然写着:“只用米做成的纯米酒!喝了就知道不一样。”
“只用米做成的?难道米酒不都是用米做成的吗?”
如果用米做原料是理所当然的话,就应该不必特意强调是“只用米做成的纯米酒”。
“那么,其他的米酒是怎么做成的呢?”
抱着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K先生开始搜索起来。
K先生的怀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最近总说纯米酒是“好喝的酒”,是“好酒”。但是仔细一想,强调是仅用米制成的纯米酒,说明还存在用其他东西制成的米酒。
和酱油、料酒一样,米酒也存在“真货”和“仿真货”两种。
非纯米酒的制作方法
传统米酒的制作方法是在米里放入麴菌,再用酵母进行发酵。麴菌使米中的蛋白质变成氨基酸,产生甜味、酸味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味道。
这是米酒(纯米酒)本来的制作方法。
但是,这种制作方法成本高、时间长,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那该怎么办?
那就在酿酒的过程中,加入酿造用酒精增加分量。然后再加进葡萄糖、麦芽糖、谷氨酸钠、乳酸和琥珀酸等调味料。
也就是把纯米酒掺入酒精增加分量后再来卖,所以又被称为“勾兑酒”。
只是由于其中含有一部分纯酿造的米酒,就自诩为“纯酿造”。细看这种纯酿造酒的“背面”,除了米、麴菌之外,应该还清楚地写着“酿造用酒精”。
1瓶纯米酒可以做出10瓶酒
我在添加剂公司任职期间,也经常开发勾兑酒。1瓶纯米酒可以做出好几瓶普通的酒,成本降低了,自然卖的也就便宜了。
但要稀释纯米酒,不仅仅是简单地掺入酒精,还需要相当的技术。
纯酿造米酒是在由米和麴菌酿成的纯米酒中掺入固定的酒精量制成的,但一般米酒掺入的酒精量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普通米酒能够通过加入各种东西来调味。
普通米酒当然比纯米酒便宜,但更便宜的是合成米酒。
合成米酒是在酿造用酒精里添加各种成分,制作出类似米酒味道的酒。酒馆和超市里摆着的最便宜的酒就是这种合成米酒。
米酒大致可分为纯米酒、纯酿造米酒、普通米酒、合成米酒这几种。纯米酒价格最贵,其次是纯酿造米酒、普通米酒、合成米酒。
另外,米酒还有 “精酿”和“特精酿”之分,这是因为所使用的米不同,也就是米的精磨程度不同。米的外侧是蛋白质,中间淀粉较多,削去外面只用中心部分的话,糖分多,就能造出有甜味的酒。
不要光看价格购买
以上就是米酒的现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三倍增酿米酒”,简称“三增酒”,是在酿成的15度的米酒中加入酒精、水、添加剂等,使勾兑出来酒的量,相当于原来米酒的三倍。
纯米酒具有的质量一个个都被添加剂替代,以增加重量、降低成本———这其中显示出添加剂的强大力量。
如果仅用米做成的纯米酒是“好酒”、“好喝的酒”,那其他的酒又是怎么制成的呢?在这里也希望大家具有这样一种“简单的怀疑”精神,对待前文提到的酱油和料酒也是一样。
看到特价品,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会这么便宜。
“今天便宜!”
“省钱、划算!”
一看价钱就买了。
所以像我这样的“坏商人”就会一个劲儿地开发便宜的假货、膺品。于是,家庭主妇们就更加高兴。
恶性循环就是这么形成的。
不要被盐所欺骗
接下来是盐。
制盐行业内也存在着严重的欺骗和弄虚作假。
超市里摆着各种各样的盐。有的人的厨房里也有若干种的盐,根据不同的用途或心情分开来用。
盐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①精制盐
从海水中提取出氯化钠。氯化钠的纯度很高,其他的杂质基本都被去除了。一直以来,我们使用的就是这种食盐。
②进口盐
即所谓的岩盐或天日盐,还有一部分海盐。多产于墨西哥、澳大利亚、中国。
③再生加工盐
把从墨西哥或澳大利亚进口的岩盐、天日盐溶入海水,加入氯化镁再生加工而成。
④自然海盐
通过海水的蒸发而产生的盐。这是采用传统的办法生产出来的完全不改变其成分的传统盐,叫做“自然海盐”。
盐的味道出自海里的矿物质
盐的味道是由所含矿物质成分的多少决定的,同酱油一样,它的味道是复杂的混合。
人们都说“盐使血压上升,对健康不好”(确实99%的盐都是这样),但富含矿物质的盐不仅味道好,而且不会使血压上升(反而会下降),对身体有好处。
上述四种盐中,含矿物质最丰富的是自然海盐。它含有钠、钾、钙、镁、铁、铜、亚铅等矿物质。
再生加工盐也被当作是“用海水制作的富含矿物质的盐”。它是将岩盐及自然结晶的天日盐溶入海水中,煮沸之后产生的结晶。
然而,岩盐也好,天日盐也好,矿物质含量都很少。让盐自然结晶,其中的矿物质就会流失,只剩下纯度很高的盐。
那怎么办呢?于是便加进了氯化镁、氯化钾。这样,“饱含海洋矿物质”的盐就制作完成了。
如何让人把不是从海里提取的盐,当成是从海里提取的富含矿物质的盐?为了看上去像模象样,要用铁锈(铁氨盐)将其染成茶色。
这是因为有的人会像鉴别糙米和红糖那样,认为“茶色是自然的颜色”而加以购买。
要求公开盐的资讯
1千克60日元的,也有7000日元的。同酱油一样,不同的盐价格相差很大。
既有"酱油调味料”虽然是假酱油,但酱油行业已将资讯完全公开。尽管大多数人不看,但产品背面全部都写着,所以只要有点常识,谁都能分清楚“酱油”和“仿酱油”。
而盐的行业资讯还没有做到完全公开。产品背面也未必写着所有的资讯。
我们经常买的“xx的自然盐”,不是在xx提取的盐,而是在进口盐里加入添加剂制作而成的。这一事实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分不清含有矿物质的盐和不含矿物质的盐的区别。
但是,请大家不要误解,我不是说“只有富含矿物质的自然海盐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不能买”。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用途选择不同价位的盐是可以的。
只是,不用说制作方法,我们连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知道,因而无法区分开来使用———我想说,这才是问题所在。
醋和糖也泛滥着“假货”
除此之外,醋和糖的传统做法也被取代,使用添加剂制作假货的生产方式成为主流。情况大同小异,就不详述了,在这里只针对红糖说一说。
红糖、精制白糖营养价值相差不大,但自从有人说“精制白糖对身体不好,红糖好”之后,红糖就开始热卖起来。
那制造商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把精制白糖用焦糖色素染色后作为红糖出售。粗糖也是用焦糖色素染色的。
因为只是把外层染过而已,所以上了色的粗糖泡在水中时,茶色就会溶解,露出透明的粗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红糖、粗糖都是经染色后出售的,也有没有染色的真品。
在超市里比较一下产品背面的标示,就很容易明白。染过色的写有“焦糖色素”。
“红糖里应该不会使用添加剂。”在说这句话之前,先请看一下食品的“背面”。
饮食文化的崩溃
前面讲了一些常用调味料的情况。
你家的调味料真的没有问题吗?
请走到厨房里,看一下食品的“背面”。不知什么时候起,餐桌已经被“xx式调味料”所占据。
不单单厨房里的情况是这样,超市里卖的寿司、纳豆附带的小袋酱油,面馆里的拉面汤———这些也都是酱油式调味料。桶装面、冷冻食品、副食品都是一个样。
不知不觉间,我们把这些用添加剂做成的假货、膺品吃进了嘴里。
请看一看你家厨房里的调味料。
糖、盐、醋、酱油、酱,还有料酒、汤料……
怎么样,“背面”写着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吧。那些就是食品添加剂,我在后面还会详述的。
孩子们把膺品的味道当作真品的味道
事实上,调味料市场早已充斥着假货了。而孩子们把那种膺品的味道当作了真品的味道。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吗?
有些生活书刊经常详细地介绍怎样买到便宜东西的小技巧,甚至还有“酱油138日元、砂糖98日元”这样的最低价格表。
“买的便宜=贤慧主妇!”
就差这样说了。
但是,这些书刊丝毫没有提及“为什么会这么便宜”这一关键问题。
有的酱油要1000日元,而特价酱油才198日元,为什么价格会相差5倍?
再重复一遍,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是很重要的。
我们平常不大会看,其实原因都在“背面”写得清清楚楚。
根本不加以比较,就直奔特价酱油的人,难道真的是“贤慧太太”、“聪明消费者”吗?
调味料是饮食的关键,我们值得自豪的饮食文化,就要从调味料开始崩溃了。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