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莲),学习〈普贤行愿品〉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莲    时间: 昨天 13:36
标题: 佛弟子(净莲),学习〈普贤行愿品〉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净莲,发心学习<普贤行愿品>(诸佛共愿,若能由初学大乘的因地,以诸佛共愿成为修行基础,那可直接走往大乘成佛之路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弟子能够落实[戒][定][慧]三者平衡
深入经藏,增长智慧,解悟通达佛经义理,恢复自性,自利利他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
感恩护法圣众的慈悲护佑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师兄们一路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佛菩萨  顶礼


[注:所有相关解说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莲    时间: 昨天 13:50



【普贤行愿品】:(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名。即四十华严经之第四十卷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一卷,唐般若译,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唐时流入日本的梵本很多,据日本各家请来目录,如空海、圆仁、惠运、圆珍诸录,都有梵本《普贤行愿赞》,圆行、圆仁二录有梵汉对译《普贤行愿赞》。1767年日本高僧慈云曾依古写本加以校讐,1902年日本渡边海旭又依慈云手写本并尼泊尔写本及西藏刻本对校刊行。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看来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本经正式的异译本,最初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是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出三藏记集》卷二)。

  其次是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在北京图书馆中藏有敦煌出土写本六本,此芥字五十六号四纸一百零三行的一本最为完整。据陈垣《敦煌劫余录》说是唐译。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其次是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师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从前的人说都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最后译出的就是这作为四十卷《华严经》最后一卷的《普贤行愿品》。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其献经愿文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云云。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经的译者般若(一作般刺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文殊胜地,携梵筴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本经的注释,藏译中有印度诸论师的著作五种:一、《贤行愿王大会疏》,龙树著,特勒繃巴共罗登喜饶译,十九页。二、《普贤行愿义摄》,陈那著,失译,二十页。三、《贤行愿王广注》,释迦亲友著,释迦信诃共吉祥积译,三十三页。四、书名同上,庄严贤著,若那嘎瓦共吉祥积译,十八页。五、《贤行愿注》,世亲著,阿难陀共跋陀罗波罗译,十六页(以上五种见德格板丹珠尔函一百六十三b至二百六十九a页)。汉文注疏有: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六卷,唐澄观疏,宗密钞。二、《华严经普贤行愿赞别行疏钞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宋遵式治定。三、《华严经行愿品》(即四十卷《华严经》)疏第十卷下半卷,唐澄观疏。四、《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宋净源集。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除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本经的偈颂,经中称为"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共有六十二颂,每颂七言四句,共一千七百三十六字。异译各本中,晋译只有四十四颂八百八十字,敦煌逸经二种各有六十颂一千六百八十字,不空译本除与本经相当的六十二颂外,还有八大菩萨赞十颂(每颂五言四句共二千字)
  和速疾满普贤行愿陀罗尼。

  《别行疏》将本经偈颂分科如下:

  普贤行愿颂三


  甲一、正示普因二

  乙一、别颂十门八

  丙一、礼敬诸佛二颂

  丙二、称赞如来二颂

  丙三、广修供养三颂

  丙四、忏除业障一颂

  丙五、随喜功德一颂

  丙六、请转法轮一颂

  丙七、请佛住世一颂

  丙八、颂后三门二

  丁一、合颂三门二

  戊一、总标回向一颂

  戊二、别颂三门三

  己一、常随佛学二颂

  己二、恒顺众生二颂

  己三、普皆回向二

  庚一、别发大愿十

  辛一、受持愿(护法愿)二颂

  辛二、修行二利愿二颂

  辛三、成熟众生愿二颂

  辛四、不离愿(心行愿、愿不离善友及不离一乘)二颂

  辛五、供养愿二颂

  辛六、利益愿(三业不空愿、愿以三业利益众生不令空过)二颂

  辛七、转法轮愿(摄法上首愿、愿为佛上首弟子摄取一切佛法转授众生)三颂

  辛八、净土愿二颂

  辛九、承事愿二颂

  辛十、成正觉愿三颂(这十愿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初地菩萨所发供养、受持、转法轮、修行二利、成熟众生、承事、净土、不离、利益、成正觉等十愿,但次第不同)

  庚二、总结大愿二

  辛一、总结十愿三颂

  辛二、结归文殊普贤三

  壬一、偏同普贤二颂

  壬二、双同二圣三颂

  壬三、结归回向一颂

  丁二、愿生净土四颂

  乙二、总颂十门一颂甲二、显经功德二

  乙一、校量闻经益二颂

  乙二、显众行益五颂

  甲三、结劝受持三颂本经的"乃至虚空世界尽"以下九颂,晋译没有这一段文,其余三种异译,这九颂都在"文殊师利勇猛智"句的前面。藏译五种释论所依的经文也如此,它们对于颂文的分科,因此也与澄观疏不同。藏译五家释论的分科大体都是一致的,其科分如下:

  普贤行愿颂二

  甲一、十义十

  乙一、礼敬(摄称赞)四颂

  乙二、供养三颂

  乙三、忏悔一颂

  乙四、随喜一颂

  乙五、请转法轮一颂

  乙六、请佛住世一颂

  乙七、善根回向一颂(以上称普贤行愿品支)

  乙八、彼(七支)广开十六

  丙一、意乐(供养诸佛、净佛刹土、与有情乐)四颂

  丙二、不忘失善提心三颂

  丙三、无染妙行一颂

  丙四、利益有情一颂

  丙五、甲胄(披誓愿甲)一颂

  丙六、菩萨为助伴一颂

  丙七、善知识欢喜一颂

  丙八、现见诸佛一颂

  丙九、普持正法一颂

  丙十、得无尽藏一颂

  丙十一、八种趣入七

  丁一、趣入见佛及刹土二颂

  丁二、趣入佛语一颂

  丁三、趣入转法轮一颂

  丁四、趣入住劫一颂

  丁五、趣入佛行境一颂

  丁六、趣入佛刹庄严一颂

  丁七、趣入往诣佛前一颂

  丙十二、十种力二颂

  丙十三、对治一颂

  丙十四、八种事业二颂

  丙十五、回向普皆随学四颂

  丙十六、总摄一颂

  乙九、彼究竟一颂

  乙十、彼功德二

  丙一、现法功德五颂

  丙二、后世功德二颂甲二、总结二

  乙一、总结全经一颂

  乙二、诵已普回向六颂(释迦亲友所依经文更有以读诵功德回向二颂)

  总之,此经以十大行愿为所诠,以证入华严法界为旨趣,以利益有情广大意乐为入门,以往生净土为方便。《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终极,总摄华严入证因果,此经又是《入法界品》的终极。法藏《华严经文义纲目说》说:以前《华严经》无流通分,是经文传来未尽。本经既有流通分,又与《入法界品》文势联贯,因而后人也有把它续于《华严经》八十卷之后作为《华严经》末卷的。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其,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此经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明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本经最后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又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由。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普贤行愿品】:一卷。唐·般若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册。它的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是般若所译四十卷《华严经》的标题,《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乃以为品名,专指《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唐时流入日本的梵本很多,据日本各家请来目录,如空海、圆仁、惠运、圆珍诸录,都有梵本《普贤行愿赞》,圆行、圆仁二录有梵汉对译《普贤行愿赞》。1767年日本高僧慈云曾依古写本加以校雠,1902年日本·渡边海旭又依慈云手写本并尼泊尔写本及西藏刻本对校刊行。

《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看来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本经正式的异译本,最初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它的梵本是由支法领从于阗请来,元熙二年(420)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

其次是敦煌出土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在北京图书馆中藏有敦煌出土写本六本,以芥字五十六号四纸一0三行的一本最为完整。据陈垣《敦煌劫余录》说是唐译。此二本比另外二种唐译本(般若译和不空译)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颂,勘藏文译的五种释论中,也只有释迦亲友释论所依的经文才有这两颂,较早的龙树等释论等都缺这两颂。由此可见两种敦煌本所据的梵本传来似属较早。就译文的朴拙的情形看,这两本的译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其次是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其梵本系不空本人于天宝五年(746)从师子国带来,天宝十二年(753)至武威,住开元寺译出。据《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说,《普贤菩萨行愿赞》和《文殊师利发愿经》,从前的人说都是贤吉祥菩萨造,但《疏钞》根据贞元译本肯定它们都是佛经。

最后译出的就是这作为四十卷《华严经》最后一卷的《普贤行愿品》。据经后记,此经梵本是乌荼国(今印度奥里萨地方)王于贞元十一年(795)所献。其献经愿文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修行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云云。据此可知四十卷《华严经》即《华严》十万偈的一部分,《普贤行愿品》则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经的译者般若(一作般剌若,或译智慧,734~?),姓乔答摩,北印度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国北部喀布尔地方)人,曾游那烂陀等寺,亲近过诸大论师,广学大小乘诸论,后又往南印度乌荼王寺,师事达摩耶舍学五部密法。因慕五台文殊胜地,携梵箧乘舶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来广州,次年到长安。贞元二年(786)起,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等经,六年敕号‘般若三藏’。贞元十一年(795)乌荼国王进《华严经》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翻译,般若自选梵文,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虚润文,道章校勘证义,大通证禅义,澄观、虚邃详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任专知官。德宗每日亲到译场,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说欲(告假)。于贞元十四年(798)译毕进上。五月诏澄观造疏,澄观乃述疏十卷,又述《行愿品别行疏》一卷,从此时起本品就别行了。

本经的注释,藏译中有印度诸论师的著作五种︰(1)《贤行愿王大会疏》,龙树着,特勒绷巴共罗登喜饶译。(2)《普贤行愿义摄》,陈那着,失译。(3)《贤行愿王广注》,释迦亲友着,释迦信诃共吉祥积译。(4)《贤行愿王广注》,庄严贤着,若那嘎瓦共吉祥积译。(5)《贤行愿注》,世亲着,阿难陀共跋陀罗波罗译。

汉文注疏有︰(1)《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六卷,唐·澄观疏,宗密钞。(2)《华严经普贤行愿赞别行疏钞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宋·遵式治定。(3)《华严经行愿品》(即四十卷《华严经》疏第十卷下半卷)唐·澄观疏。(4)《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宋·净源集。

本经的内容,从广义来说,就是《华严经》的内容。《别行疏》说︰‘西域相传,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又说︰本经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入’是‘悟、解、证、得’;‘法界缘起’是《华严经》的宇宙观;‘普贤行愿’,广义指三世诸佛同有的因位行愿,要义就是本经所列举的十大行愿。说明法界缘起要由修十大行愿才能证入,是本经的主要内容。

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行的文势,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4)忏除业障,(5)随喜功德,(6)请转法轮,(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长行有十大段,说明这十种行愿的内容。每一行愿都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说明无尽。最后说明受持此经殊胜功德。
此经在传来以前已在西域广泛流行。《开元释教录》卷三附注︰‘经后记云,外国四部众礼佛时,多诵此经,以发愿求佛道。’《行愿品疏》卷十说此十大行愿即是常行礼忏,但诸经论开合不同。例如《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有供养、赞德、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八种,其余或礼、赞合一为七,或更略去供养为六,或更将发愿、回向合一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礼、赞为四,或更除回向为三(如《大智度论》),或惟忏悔、回向为二(如《善戒经》)。

此经和密宗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据十大行愿来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普贤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摄常随佛学、恒顺众生)、随喜(摄称赞)、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即摄十愿(《三密抄料简》卷上)。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亦说普贤行愿。可见此经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响极普遍。

本经最后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又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往生论说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亦略摄十大行愿。宋沙门义和因‘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于乾道元年(1165)集《华严经》和各种疏记中有关念佛法门文字录为《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乐邦文类》卷二)。《普贤行愿品》后世成为净土宗要籍,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并行,称净土四经。此外,汉文的一切忏仪也普遍应用普贤十愿。

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别行疏》说本经‘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这可以说明本经在佛教中广泛应用的原由。(隆莲)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作者: 净莲    时间: 昨天 16:33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2 17:02 编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学习用时 2 小时 30分钟 以上


-- [经文]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末学解说]

尔时,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摩诃萨称叹如来之殊胜功德后,对诸菩萨及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说:

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连续不断演说,也不可穷尽。

想要成就此功德门,应当修习十种广大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是哪十种呢?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经文] --

善财白言:

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末学解说]

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问到:

大圣(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如何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乃至普皆回向呢?

注解: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大圣】:梵语 maha^-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大圣观自在菩萨、大圣不动明王、大圣欢喜天等,概皆出于尊敬之意。(佛本行集经卷十七剃发染衣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送使品、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明网菩萨品)p874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

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告诉善财(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说:

善男子!讲礼敬诸佛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世尊,

我因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之力,生起深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诸佛如同在眼前,全部以清净的身、语、意业,常修礼敬(即礼拜恭敬之意);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显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之身,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身都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佛陀;

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我此礼敬才会穷尽,然而因虚空界不可穷尽,所以我此礼敬,没有穷尽。

像这样乃至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此礼敬才会穷尽。

然而因众生界乃至烦恼没有穷尽,所以我此礼敬,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菩萨者,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伏道者,伏即潜伏之义。谓普贤能伏初起微细无明,居等觉位,在众菩萨之首,故云伏道之顶。断道者,谓断初起微细无明惑也。邻者,近也。极圣者,佛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财童子】:《华严经》〈入法界品〉里的主要人物。也是以‘五十三参’事迹为人所知的佛教青年。
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缘的果报,因此当他初住母胎之时,他家里就自然而有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而且,据《华严经》所载,他已曾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

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沿着南方而下,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类,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不只要谦冲自牧、到处求法,而且所学的对象也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只要其人有任何长处,则即使是外道,也不妨前往虚心学习。这种心态,确实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礼敬】: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致敬之仪分为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亦载(大二四·二七三上):“凡是口云:‘我今敬礼’,但是口业申敬;若时曲躬,口云:‘畔睇’,此虽是礼,而未具足。(中略)有二种敬礼,云何为二?一者五轮著地,二者两手捉腨,而皆口云:‘我今敬礼。’”又于普贤十种行愿中以“礼敬诸佛”为第一大愿。(四十华严经卷十三、大宝积经卷四十三、方便心论)((参见:和南)3125、“敬礼”5465、“礼”6582)p6585 FROM:【佛光大辞典】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

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

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称赞如来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尘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陀,

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有菩萨海会(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围绕,我当全部以甚深胜解(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现前(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各以超过辩才天女(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文艺女神。音译作萨啰萨伐底、娑罗室伐底。又作大辩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功德天、大圣辩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略称辩天。在梨俱吠陀中,彼为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能除人之秽,予人财富、子孙、勇敢。在梵书与摩诃婆罗多中,为语言女神。后为梵天之妻(或为女儿),为语言、知识女神,据传为梵语及天城体字母之创造者,并掌管诗歌、音乐,为艺术和科学之保护者,最后成为智慧与雄辩女神)之微妙舌根,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舌根发出无尽音声海,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音声发出一切言辞海,

称扬赞叹一切如来种种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像这样,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赞叹才会穷尽。

然而因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乃至烦恼没有穷尽,所以我此赞叹,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胜解】:梵语 adhimoks!a,巴利语 adhimutti。又作信解。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识百法中五别境之一。殊胜之了解之义。即于所缘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确定之判断)。然有关胜解一语,各家之解释互异,说一切有部与俱舍宗谓胜解为十大地法之一,能与一切心所相应,即于一切心品遍起。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不论是与非、邪与正,皆能审决,为此心所之作用。如心对境时,其为花、为月,心即印可其为花、月,故一切心品必定有此心所。然唯识宗则以其为五别境之一,不能遍于一切心所。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不能引转,故犹豫境胜解全无,非审决心亦无胜解,由斯胜解非遍行摄。有说心等取自境时无拘碍,故皆有胜解,彼说非理。”此谓胜解于决定之境审决时,始能称其为胜解。若于犹豫之境,心存疑问,无法审决,则无胜解,故非遍行。
 又上座部主张胜解即“决定”,而与“智相”无别。说一切有部则以“印可”为胜解之别作用,谓“印可”乃经由胜解以衍生之另一作用,故异于胜解或智相等;而“智相”之外别有其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谓择灭乃无为解脱之自性,胜解为有为解脱之自性。(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十六、卷二十八)p4867 FROM:【佛光大辞典】


【现前】: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辩才天】: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之文艺女神。音译作萨啰萨伐底、娑罗室伐底。又作大辩天、大辩才天女、大辩才功德天、大圣辩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略称辩天。在梨俱吠陀中,彼为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能除人之秽,予人财富、子孙、勇敢。在梵书与摩诃婆罗多中,为语言女神。后为梵天之妻(或为女儿),为语言、知识女神,据传为梵语及天城体字母之创造者,并掌管诗歌、音乐,为艺术和科学之保护者,最后成为智慧与雄辩女神。有时亦被视为毗湿奴之妻。与吉祥天同受普遍之信仰。
 此神被佛教引用之后,守护受持金光明经者。根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大辩才天女品所载,彼为八臂,手持弓、箭、刀、槊、斧、杵、铁轮、罥索等武器。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有辩才天奏琵琶之图像,琵琶即为辩才天神之象征。其种子为[fan(su)](su),三昧耶形为琵琶,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萨啰娑嚩底曳莎诃”。
 现今印度教徒所崇奉之像为乘雁鸟(梵 ham!sa),具有四臂,右第一手持花,第二手持梵夹,左第一手持大自在天之华鬘,第二手持小鼓。又有为梵天所抱之像,或乘孔雀、弹琵琶,前方有持旗之侍者。(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拏罗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经疏卷五、卷十、卷十四、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p6873  FROM:【佛光大辞典】

【功德海】:(譬喻)功德之深广,譬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曰:“智慧甚深功德海,普现十方无量国。”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作者: 净莲    时间: 半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净莲 于 2024-10-22 17:55 编辑



学习用时 2 小时 15 分钟 以上


-- [经文] --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末学解说]

接下来,善男子!讲广修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者:

所有穷尽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尘数的佛陀,一一(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佛所,都有种种菩萨海会(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围绕,

我因普贤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之力,生起深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现前(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全都以最上殊妙的诸供养具进行供养。

即是:华云、鬘((植物)末利之译语。【又】璎珞也)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数量如同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王;

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同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同大海水,以这样的诸供养具,常进行供养。

善男子!种种供养中,以法供养(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为最。

即是: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供养。

善男子!前面所讲的供养虽有无量功德,但相比法供养之一念功德,则不及其百分之一,不及其千分之一,也不及其百千俱胝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分、迦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分之一。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诸如来尊重法的缘故,因为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能出生诸佛的缘故。因为如果诸菩萨行法供养,则能获得成就供养如来,像这样的修行是真供养的缘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当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穷尽、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供养才会穷尽。

然而因虚空界(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乃至烦恼不可穷尽,所以我此供养,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没有疲惫厌倦。

注解:
【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界】:就事相来说,法者诸法,界者分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各有其差别不同的相,而且不能混淆,名“事法界”;就理体来说,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名“理法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虚空界】:(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一】:梵语有 vyasta, ekaika, pratiks!aN!am 等字。含有每一、逐一、各各、任一等意。梵网经开题(大六二·二中):“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上):“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p1FROM:【佛光大辞典】

【极微】:梵语 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物质(色法)分析至极小不可分之单位,称极微。依俱舍论卷十二谓,以一极微为中心,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极微而成一团,称作“微”,又称“微尘”,亦即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始为天眼等之所见。微尘,梵语 aN!u-rajas,音译作阿拏、阿菟,又作阿耨尘。
 集合七微尘,谓一金尘,七金尘谓一水尘,七水尘谓一兔毛尘,七兔毛尘谓一羊毛尘,七羊毛尘谓一牛毛尘,七牛毛尘谓一隙游尘(又作向游尘)。金尘、水尘能够通过金中、水中之空隙,故尘有极微细之意。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乃表示尘如兔、羊、牛的毛端之微细。隙游尘则指如窗隙间,吾人肉眼可视之光中浮游细尘而言。
 极微集合形成具体物质之时,至少须具足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四微)始能形成。因不能缺少其一,故称“八事俱生,随一不减”。(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论卷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p5479 FROM:【佛光大辞典】

【海会】:(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演密钞曰:“海会众也。”华严经传记一曰:“普贤等海会圣众。”【又】总墓之名。海众同会一穴之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行愿】:指修行与誓愿。行与愿必须合一,若只有愿而无行,则永远不能达到目的。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信解】:(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前】: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上二界为不现前界,欲界则为现前界。对四方僧伽而言,常住僧伽称为现前僧伽,其所用之资具称为现前僧物。又菩萨乘十地之第六地,为真如净性显现之位,乃引生无分别最胜般若而令现前之阶位,故称为现前地。又供养眼前之佛身、塔婆等,称为现前供养,为十种供养之一。于授戒时,小乘须具备现前十师,大乘则仅须现前一师即可,称为现前师。(无量寿经卷上、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p4727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见】: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p3461FROM:【佛光大辞典】

【鬘】:(植物)末利之译语。【又】璎珞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须弥山】:须弥,梵名 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 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著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 Yugandha^ra,巴 Yugandhara)、伊沙陀(梵 I^s!a^dhara,巴 I^sadhara)、诃罗置(梵 Khadiraka,巴 Karavi^ka)、修腾娑(梵 Sudars/ana,巴 Sudassana)、阿沙干那(梵 As/vakarN!a,巴 AssakaN!N!a)、毗那多(梵 Vinataka,巴同)、尼民陀(梵 Nimim!dhara,巴 Nemindhara),铁围山(梵 Cakrava^d!a,巴 Cakkava^^la)。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咸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咸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见:九山八海)127)p536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供养】:<一>二种供养之一。又作法供。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并以之施与众生,称为法供养。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又指大乘义章所说十种供养中之至处道供养。意谓佛果是其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故称至处道。大乘义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处道供养,维摩经中名法供养,地论之中名行供养。”
 <二>即供养法,指供养佛、法、僧三宝中之法宝。即供养佛所说之教理行法,或供养经卷。p3356FROM:【佛光大辞典】


【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那由他】:数目字,相等与今天的亿数,亦有说为千亿的,各说不同。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迦罗分】:(杂名)又云歌罗分,哥罗分。迦罗为分数之名,故云迦罗分。(参见:迦罗)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婆尼沙陀】:(术语)(参见:邬波尼杀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邬波尼杀昙】:(杂语)Upanis!ad,又作坞波尼杀昙,优波尼沙陀。译曰近少,微细,因等。慧苑音义上曰:“优波尼沙陀分,正云坞波尼杀昙。言坞波者近也,尼杀昙者少也。”慧琳音义一曰:“优波尼沙陀分,梵语算法。数之极也,大论释为微细分析至极之言也。”同十曰:“义译为微细,极至邻虚,名坞波尼杀昙。”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邬波尼杀昙分,又言优婆沙陀分,此数之极也。”能断金刚论下曰:“邬波尼[(?*文)/心]昙,译为因。”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众生界】:“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p47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

通过学习上述佛经可知

一、[法供养]具体都是哪些呢?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二、为什么[法供养]功德不可思议呢?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

由此,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法供养],什么是[最上法供养]?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
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
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
至不退转,成就六度;
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
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
空、无相、无作、无起;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
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
背生死苦,示涅槃乐;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
是名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依于智,不依识;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于法,不依人。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
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见,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云何『法供养』『最上法供养』~ 维摩诘所说经

关于[供养],末学记得自己最初在学习《地藏经》时曾有过疑问
佛菩萨应当不需要财物供养,为什么佛经中还屡次提到要进行种种供养呢?

善知识教导:
佛菩萨早已经成就,不需要这些供养
佛菩萨自己从初修时期就不断供养众生和诸佛菩萨
供养是让我们学佛成佛的方法
供养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因为慈悲众生,2.因为舍离物欲

所以佛菩萨才是真正供养众生的人
因为佛菩萨用佛法普渡众生,才是真正的供养者
我们凡夫只是学习佛法,学习供养当中而已

所以,应当树立正确的知见,行[真供养][法供养]
真正让自己成佛,也让众生成佛,才是真供养

您如果您没钱或环境上限制
发起无上心,愿意恢复自己佛性,也帮助众生恢复佛性
用清净慈悲心发起光明心,融合诸佛慈悲光明愿力,遍照一切众生都光明自在
这样就是最好供养
真心的慈悲和光明就能感染众生也恢复光明自性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


以上
深深忏悔自身业障深重,存在诸多不足,实修尚浅
愿佛菩萨加持、善知识教导,开启智慧,不断增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