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妙法莲华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0 11:34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妙法莲华经〉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1 10:20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发心按照次序补齐上述佛经,故本次学习《妙法莲华经》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通过本次学习能够了解菩萨的成佛法门,愿透过此次学习与熏修能够生起菩萨发心,祈愿能与佛心相应(印),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0 11:3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21 22:22 编辑

习经目录: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1、介绍与会大众

2、佛示现六种瑞相
(1)、说法瑞相
(2)、入定瑞相
(3)、雨华瑞
(4)、地动瑞
(5)、众喜瑞相
(6)、放光瑞相

3、弥勒菩萨代众生请(法)问文殊菩萨,佛现六种瑞相有何因缘?

4、弥勒菩萨再次以偈颂方式请问文殊菩萨瑞相因缘

5、文殊菩萨解除大众心中疑念,说佛将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而有此瑞相

6、文殊菩萨再次以偈颂方式为大众解说佛现瑞相的因缘


方便品第二

1、世尊赞叹诸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2、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宣说法义

3、舍利弗代众生三次请(法)问佛:世尊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义理如何?

4、业障深重及增上慢者无缘听闻法华经

5、诸佛世尊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6、三世诸佛皆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以佛之知见觉悟众生,为令众生证入佛之知见

7、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大众解说诸佛说法唯有一佛乘


譬喻品第三

1、舍利弗闻佛方便说法后,清楚认识到修行小乘法是自己的过错,并非世尊心有分别

2、舍利佛再次以偈颂方式叙述自己闻佛方便说法后已断除一切疑惑

3、世尊为舍利佛授记成佛

4、佛为大众宣说火宅三车的譬喻

5、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众生解说火宅三车的譬喻


信解品第四

1、众僧之首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弟子,通过譬喻说明自己对义理的领悟

2、摩诃迦叶通过譬喻以偈颂方式向佛述说对义理的领悟


药草喻品第五

1、世尊说法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2、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法义


授记品第六

1、佛为迦叶授记成佛

2、佛为大目犍连授记成佛

3、佛为须菩提授记成佛

4、佛为迦旃延授记成佛

5、佛为大目犍连授记成佛


化城喻品第七

1、释迦牟尼佛赞叹佛智净微妙能通达无量劫

2、介绍大通智胜佛成就佛道以及十六王子与十方梵王请佛演说妙法

3、佛为大众演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无量无边众生获得声闻果位

4、佛又用二万劫时间为大众演说大乘《妙法莲华经》

5、十六王子闻法修行终成佛道

6、一佛乘才是真实涅槃,小乘涅槃只是佛为慈悲众生的方便说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1、佛为富楼那授记成佛

2、佛为憍陈如及五百阿罗汉授记成佛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1、佛为阿难授记成佛

2、佛为罗睺罗授记成佛


法师品第十

1、听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而能一念生欢喜者,佛皆为其授记成佛

2、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及恭敬供养者,于未来世必得作佛

3、读诵法华经者,当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为如来肩所荷担

4、世尊以偈颂再次宣讲法义

5、法华经是诸佛秘要之,是一切经典中最为难信难解的经典

6、书写、受持、读、诵、供养、为他人演说法华经者,诸佛护念,常与如来共宿

7、礼拜供养装有《法华经》的七宝塔,当知此人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若有见闻法华经,且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应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


见宝塔品第十一

1、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

2、大乐说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踊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3、大乐说菩萨蒙佛神力加持提出愿见多宝佛的请求

(1)多宝佛的深重愿:要将十方世界说法的诸分身佛聚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2)释迦牟尼佛将娑婆世界变化为清净国土,迎接诸分身

(3)所有分身佛相聚在娑婆世界宝树下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打开七宝塔

4、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法义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1、释迦牟尼佛往昔作国王时因听仙人(即提婆达多)宣说《法华经》而成佛

2、提婆达多过无量劫将成佛,佛号叫天王如来

3、若听闻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能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三恶道,常生佛前莲华化生尝闻此经

4、智积菩萨代众生请(法)问文殊菩萨:若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5、文殊菩萨讲述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成佛

6、由于女身非法器及五障,因此智积菩萨与舍利弗不相信龙女能在须臾顷成佛

7、龙女为大众示现成道


劝持品第十三

1、药王菩萨与大乐说菩萨及二万眷属、还有五百阿罗汉及有学无学八千人,在佛前发愿广说此经

2、佛为摩诃波阇波提及六千有学无学比丘尼转次授记成佛

3、佛为耶输陀罗授记成佛

4、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耶输陀罗比丘尼及其眷属们发愿在他方世界广为宣说《法华经》

5、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最后也发愿将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安乐行品第十四

1、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菩萨在恶世中该如何宣说《法华经》?

2、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3、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之)口安乐行

4、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之)意安乐行

5、若有菩萨想在后恶世中宣说《法华经》,应当安住(四法之)誓愿安乐行

(1)菩萨当以慈心对待在家出家之人,以大悲心对待非菩萨

(2)有能成就誓愿安乐行的菩萨说法无有过失、还能得到诸天昼夜守护、诸菩萨神力护念

(3)根器次第不足者,佛不为其说《法华经》

6、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法义





(陆续增补....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0 11:3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8:45 编辑

(本次学习:3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序品】
(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缘由,文殊说过去所见证言其当说法华。以为一经发起之由序,故名序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介绍与会大众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㝹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学习解说]:

如是我闻(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一时(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一万两千大比丘众在一起,他们皆是阿罗汉,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心得自在

这些大比丘众的名字叫: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㝹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都是大家众所知道或熟悉的大阿罗汉

还有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故仍须学习戒、定、慧三学者。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余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和无学(证得阿罗汉果者,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学习,称为无学)共两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又称波提夫人。即佛母摩诃摩耶之妹,释迦牟尼佛之姨母)与眷属共六千人在一起;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悉达多太子的夫人,罗睺罗的母亲)也与眷属在一起

还有八万大菩萨皆在成佛路上获得不退转,全都获得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乐说辩才(第三地之菩萨,内智明而好为众生振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佛菩萨由无生正观而作流演圆通之说法,称为法轮。此法轮乃菩萨证不退之法而转者,愈增愈进,恒不退失,又其所说之理有进无退,且能令众生得不退转,故称不退转法轮),这八万大菩萨已供养无量百千诸佛,在诸佛所广种善根福德,常常被诸佛称叹,这些大菩萨修慈悲心证入佛的平等大慧,通达广大的智慧,最终获得开悟,这八万大菩萨的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化无数百千众生

他们的名字叫: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大菩萨摩诃萨共八万人在一起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到八万大菩萨【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

由此可见,修习慈悲心对于解脱成佛的重要!

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

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在大悲心陀罗尼相貌中,慈悲心排在第一位: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大悲咒的功德威力

身为实修者,该如何生起悲心?

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佛陀解答如下)
1.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2.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3.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4.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5.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6.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7.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8.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
9.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10.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11.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醎水。是故生悲。
12.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13.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14.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15.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16.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17.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18.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19.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20.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21.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
22.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23.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24.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25.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26.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27.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28.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29.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30.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31.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32.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33.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34.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35.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注: 可能有人看到佛陀讲这么多生出悲心的例子就会跳过去,其实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因为慈悲所以讲出这么多,让佛弟子能入观想而产生悲心,因为智慧才能讲出这么多
所以这段千万要好好观想,入心观照,就能生出悲心,这是修悲心最好的观法)

36.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注: 我们还没得道,所以就是要像上面这样边观) —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对于在家修行的佛弟子,要知道,
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注: 这点很重要,佛陀讲这么多就是要我们在家凡夫能真心发露慈悲心,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福报) — 如何修悲心(如何生起悲心) ~ 优婆塞戒经: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最后一同来学习大菩萨的境界,十种清净慈心悲与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慈。何等为十?所谓:

等心清净慈,普摄众生无所拣择故;
饶益清净慈,随有所作皆令欢喜故;
摄物同己清净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
不舍世间清净慈,心常缘念集善根故;
能至解脱清净慈,普使众生除灭一切诸烦恼故;
出生菩提清净慈,普使众生发求一切智心故;
世间无碍清净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
充满虚空清净慈,救护众生无处不至故;
法缘清净慈,证于如如真实法故;
无缘清净慈,入于菩萨离生性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所谓:

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故。
无疲厌清净悲,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故。
难处受生清净悲,为度众生故。

善趣受生清净悲,示现无常故。
为邪定众生清净悲,历劫不舍弘誓故。
不着己乐清净悲,普与众生快乐故。
不求恩报清净悲,修洁其心故。
能除颠倒清净悲,说如实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着、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如是知已,于诸众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净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故。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名:真实智为其开示涅槃法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十种清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名词解释:

【慈悲】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涅槃经说:“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慈悲】
慈,梵语 maitrya,maitri^,巴利语 metti;悲,梵语 karuN!a,巴利语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 maha^-maitri^-maha^-karuN!a^)、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p5805 FROM:【佛光大辞典】

【彼岸】
<一>梵语 pa^ra,巴利语同。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
 <二>梵语pa^ramita^。音译波罗蜜多。全称为到彼岸。即自迷界之此岸至悟界之彼岸。((参见:波罗蜜)3445)
 <三>日本佛教用语。“彼岸会”之略称。((参见:彼岸会)3204)p3204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智】
(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慧】
<一>梵语 tatha^gata-jn~a^na-dars/ana。即佛之智慧。乃最高无上之圣智,指诸佛所证之平等大慧。又作佛智、佛知见、佛智慧。如来出现于世,即为说此佛慧。法华经卷一(大九·八上):“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同经又谓(大九·二上)“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者,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其为通达大智,具大慈悲功德故。(无量寿经卷下)
 <二>宋代云门宗僧法泉之禅师号。随州(湖北随县南)人,俗姓时。自幼才敏,依龙居山智门院之信挥出家,受具足戒后,参谒云居晓舜,并嗣其法。初住大明寺,复历住千顷、灵岩、蒋山等名山;又奉诏住于大相国寺智海禅院,谥号“佛慧禅师”。又以师一生遍览群籍,所读之书无以计量,故世人多美称为“泉万卷”。(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十一、联灯会要卷二十八、嘉泰普灯录卷三、五灯会元卷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续传灯录卷十一)
 <三>(1255~1325)即元代临济宗杨岐派灵山道隐禅师。“佛慧禅师”为其谥号。仁宗延祐六年(1319),师东渡日本弘法,其门流称佛慧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参见:道隐)5662)
 <四>(1538~1628)明代临济宗僧。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史。号幻也。自幼即立志出家,十四岁时,参礼天台之松谷禅师。后从松谷之劝勉而游历诸方,投燕都(北平)之笑岩德宝门下,并嗣其法。是后,历住燕山(河北玉田西北)之天宁寺、浙江嘉兴之天宁寺。崇祯元年八月示寂,世寿九十一。(五灯全书卷六十四、续灯存稿卷十)p2748 FROM:【佛光大辞典】

【耶输陀罗】
悉达多太子的夫人,罗睺罗的母亲,她后来跟随摩诃波阇波提出家。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乐说辩才】
(术语)第三地之菩萨,内智明而好为众生振辩才也。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不退转法轮】
又作不退轮。佛菩萨由无生正观而作流演圆通之说法,称为法轮。此法轮乃菩萨证不退之法而转者,愈增愈进,恒不退失,又其所说之理有进无退,且能令众生得不退转,故称不退转法轮。(法华义疏卷二(嘉祥)、注维摩经卷一)p985 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波阇波提】
梵名 Maha^praja^pati^,巴利名 Maha^paja^pati^。又作摩诃钵剌阇钵底、摩诃卑耶和题。或略称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胜生主、大生主、大世主。又称波提夫人。或称摩诃簸逻阇钵提瞿昙弥(梵 Maha^praja^pati^-gautami^,巴 Maha^paja^pati^ gotami^)译作大爱道瞿昙弥、瞿昙弥大爱,或略称瞿昙弥。梵语 gautami^,意为释迦族瞿昙姓之女。摩诃波阇波提为古印度天臂城善觉王之女。即佛母摩诃摩耶之妹,释迦牟尼佛之姨母。
 释尊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为佛门有比丘尼之始。彼出家后亲自统理比丘尼,住于精舍附近之尼院,为请求出家之女众授具足戒,助佛陀化导甚多。后于佛陀入灭之前三月,由于不忍见佛陀灭度,乃于毗舍离城结跏趺坐,由初禅天渐次入于四禅天而舍命,其时欲界之诸天皆悲泣涕零。(增一阿含经卷九、中本起经卷下、贤愚经卷三、卷十二、四分律卷十二、五分律卷二十九、俱舍论光记卷十四)p6078 FROM:【佛光大辞典】

【学无学】
梵语 s/aiks!a-as/aiks!a,巴利语 sekha-asekha。“学”与“无学”之并称。学,即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故仍须学习戒、定、慧三学者。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余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相对于此,证得阿罗汉果者,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学习,称为无学。以上系小乘之说,大乘佛教则谓十地以前之菩萨皆为有学,佛果方为无学。法华文句卷八上(大三四·一○七中):“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研修真理,慕求胜见,名之为学,学位在三果四向真无漏慧也。阿罗汉果研理已穷,胜见已极,无所复学,故名无学。”(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法华义疏卷九)((参见:阿罗汉)3692)p6217 FROM:【佛光大辞典】

【知识】
(名数)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与六粗相中之智相同。就心体云智识,就无期之相云智相。(参见:智相)。【又】(术语)朋友之异名。如云知人,我知其心识其貌之人也。又我所知之人也。非多知博识之义。诸经之初有“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即就为人所知而云:其人善,为善友善知识。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曰善知识,又单云知识。又劝善友使喜舍三宝,谓之劝知识,唱知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时】
梵语 ekasmim! samaye,巴利语 ekam! samayam!。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乃经典序文六种成就之一。金刚仙论卷一(大二五·八○一上):“既曰我闻,说必有时,故次云一时。然时有多种,或有一念时,有日夜时,有百年时,有一劫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中略)。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某月某日说,故不知何时也。”又据天台观经疏之说,时有二种,即:(一)迦罗,乃短时之意。又称实时。(二)三摩耶,长时之意。又称假时。然不论时之长短、假实,于佛说一经毕时,总称一时。(大智度论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法华经文句卷一)p63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是我闻】
梵语 evam! maya^s/rutam!,巴利语 evam! me sutam!。又作我闻如是、闻如是。为经典之开头语。释尊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之阿难(梵 A^nanda)言其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之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释尊之言行。又“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此即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大智度论卷一、卷二、佛地经论卷一、法华文句卷一上、注维摩诘经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六成就)1266)p2366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译。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在什译前一百二十年,即西晋太康七年(286),就有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什译后一百九十五年,即隋仁寿元年(601),又有阇那崛多、达摩笈多重勘梵本,补订什译,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译,今皆并存。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六卷,《萨芸芬陀利经》六卷,《方等法华经》五卷三译阙本。但据现代学者考证,似属误传,实际只有今存的三种译本。历代以来世所广泛流传,讲解注疏,唯据什译。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阇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流通本的内容。今依其品次,简介如下:

  一、《序品》,叙述佛在耆阇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表示将说《法华》的缘起。

  二、《方便品》,佛从三昧而起,告舍利弗:"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说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

  三、《譬喻品》,舍利弗于佛前受记,佛为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之旨。

  四、《信解品》,须菩提、摩诃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即以长者穷子譬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

  五、《药草喻品》,佛说三草二木,以喻众生根机有别,"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六、《授记品》,佛为摩诃迦叶等四大声闻授记。

  七、《化城喻品》,佛言昔为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时,曾教与会之众。又为说化城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八、《五百弟子受记品》,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当来成佛的记莂。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阿难、罗睺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

  十、《法师品》,佛告药王菩萨关于聆闻、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一、《见宝塔品》,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说《法华经》。

  十二、《提婆达多品》,提婆达多蒙佛授记,文殊宣扬《法华》,龙女献珠成佛。

  十三、《持品》,药王、大乐说等菩萨大众以及已受记的罗汉众等发愿奉持、广说《法华》。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输陀罗皆蒙授记。

  十四、《安乐行品》,佛告文殊,欲说《法华》,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赞毁等语)、意(离嫉谄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

  十五、《从地涌出品》,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佛告弥勒,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十六、《如来寿量品》,佛应弥勒请问,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

  十七、《分别功德品》,是说当时与会大众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亦皆获诸功德。

  十八、《随喜功德品》,佛告弥勒随喜听受《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九、《法师功德品》,佛告常精进菩萨关于受持、读诵等五种法师功德。

  二十、《常不轻菩萨品》,佛告得大势菩萨有关常不轻菩萨往昔因中的常不轻行和受持、解说《法华》的故事。

  二一、《如来神力品》,佛于众前现其神力,嘱于如来灭后,应对《法华》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和如说修行。

  二二、《嘱累品》,佛以右手摩大众顶,嘱咐受持和广宣此经。

  二三、《药王菩萨本事品》,佛告宿王华菩萨关于药王菩萨往昔闻法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本事,并说受持《法华》、《药王本事》的功德,以及命终往生安乐。

  二四、《妙音菩萨品》,佛告华德菩萨关于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说此经典的本事。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名号因缘、称名作用和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二六、《陀罗尼品》,药王、勇施菩萨等各自说咒拥护受持、讲说《法华》者。

  二七、《妙庄严王本事品》,佛说妙庄严王于往古世为其二子所化的本事。

  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普贤问佛,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法华》?佛告成就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四法,当得《法华》。普贤白佛,凡持此经者,必得守护。

  此经全文大段分科,古代主张不一。自从隋智顗作《玄义》、《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并判上十四品为迹门,下十四品为本门后,学人多依其说。

  以上二十八品广泛开演大乘教义。其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优婆塞戒》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等论里曾引用其文,世亲为之撰写了《优菩提舍》(论议,亲传,口诀。有二汉译)。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曾长时期广泛地流行。迄今已发现了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写本四十余种,克、疆两地是五至九世纪的,但其数量少而残缺不全;尼、藏两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其数量和完整程度都较前者为佳。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对这些梵文写本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曾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中国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所书的此经梵文贝叶写本。全经共一百三十四页,二百七十四面,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很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此经曾由日帝觉和智军译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对照日译出版了《藏梵传译法华经》。

  十九世纪以来,此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以及原文等的出版。

  此经自罗什的汉译本问世后,随即于汉地盛传开来。在《高僧传》所列举的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于敦煌写经里也是此经所占的比重最大,仅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就达七十余家,陈、隋之际智顗依据此经立说而创天台宗。隋、唐以后,乃至明、清,一直流传不衰。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尤其在日本,六世纪就有圣德太子撰写此经《义疏》。九世纪传教大师续开台宗,特倡此经。十三世纪日莲专奉此经与经题立日莲宗。
  现代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教团,都是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的。

  由于流传的因缘殊胜,出现了此经的伪作。早在隋代的《众经目录》中就有《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等三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此经注疏很多,现存主要的有:刘宋道生《略疏》二卷;梁法云《义记》八卷;隋智顗《玄义》二十卷、《文句》二十卷,吉藏《玄论》十卷、《义疏》十二卷;唐窥基《玄赞》十卷,湛然《玄义释籤》二十卷、《文句记》三十卷;宋法照《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慧洪、张商英《合论》七卷;元徐行善《科注》八卷;明一如《科注》七卷,传灯《玄义辑略》一卷,德清《通义》七卷,智旭《纶贯》一卷、《会义》十六卷;清通理《指掌疏》七卷。新罗元晓《宗要》一卷。日本圣德《义疏》四卷,最澄《大意》一卷,日莲《注》十卷等。(本文为王新据原稿改写) 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1 10:21
(本次学习:4楼~6楼 共用时2.5小时)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学习解说]:

(继续介绍法会成员)

法会中还有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在一起;

又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一万天子在一起;

还有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在一起;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一万二千天子在一起;

还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

还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

还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

还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

还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

还有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在一起;大家各自顶礼佛足,然后退坐一边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1 10:2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8:47 编辑

2、佛示现六种瑞相

(1)、说法瑞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被四众围绕,大家都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世尊,世尊为诸位菩萨演说大乘无量义经,这是一部教导菩萨的修行方法,是一部诸佛护念的大乘经典


名词解释:

【序品】
(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缘由,文殊说过去所见证言其当说法华。以为一经发起之由序,故名序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瑞】
又作法华六瑞。佛欲说法华经前所示现之六种瑞相。法华经为佛讲说出世本怀之经,故先现六种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称作法华六瑞序,为三世十方诸佛说此经前必定示现之教化法式。六瑞即:(一)说法瑞,佛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二)入定瑞,佛说无量义经毕,即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三)雨华瑞,佛入定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四)地动瑞,雨华之后,大地起六种震动。(五)众喜瑞,会中大众见此殊胜,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六)放光瑞,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一万八千之佛土。(法华经卷一序品、法华经文句卷二下)p1296 FROM:【佛光大辞典】




(2)、入定瑞

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学习解说]:

佛说完无量义经后,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无量者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谓之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名词解释:

【无量义处三昧】
(术语)梵语Anantanirdes/apratis!t!ha%na sama%dhi。佛说法华前,先说无量义,次入此三昧也。无量者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也,义处为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也,生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谓之无量义处三昧。佛既说无量义后,将说实相,于中间入此定,依所出之无量义故为无量义经之三昧,依所归之义处,则为法华经之三昧,因而通于前后。法华文句二曰:“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罗汉缘觉菩萨佛。此等诸法名为无量,实相为义处,从一义处出无量法,得为无量法入一义处。”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3)、雨华瑞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学习解说]:

这时天空如下雨般落下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纷纷散落在佛以及法会大众身上



(4)、地动瑞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学习解说]:

普佛世界都发生六种震动



(5)、众喜瑞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学习解说]:

这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在座大众都从未见过这样殊胜的场面,大家都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6)、放光瑞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学习解说]:

这时佛从眉间放白毫相光(三十二相之一,即如来和菩萨眉间生白毛之相),普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将六道众生看的清清楚楚,又见现在诸佛及听闻诸佛演说经法,并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行获得道果,又见诸大菩萨广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又见诸佛入灭,之后起建七宝塔供养佛舍利


名词解释:

【四众】
梵语 catasrah! pars!adah!,巴利语 catasso parisa^。<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p1763 FROM:【佛光大辞典】

【般涅槃】
(术语)译为入灭。常略曰涅槃。(参见:涅槃)。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圆。涅槃,此云寂。”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得道】
又作得度。道,指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得道,即三乘行戒、定、慧而证得道果。亦即得无漏之圣道,或菩萨之无生法忍、无上菩提佛果,故通常又与“成佛”一词并用,而称“成佛得道”。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谓入此法位,不复堕凡夫之数,称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然不能令其动,闭三恶趣门,入诸菩萨数中。
 得道之因缘有多种,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或依佛说法得道,或遇佛放无量光明得道,或由佛遍身毛孔散发出众妙香,使众生闻之而得道等,概皆依众生因缘不同而得道方式有别。又得道必依欲界之身,故于三界之中,欲界众生自然印有得道之因缘;无色界以无身之故,不得听闻正法;色界之众生执著胜定之乐,无苦受,无厌心,故亦难得道。(中阿含卷二十九请请经、大智度论卷三、卷八、俱舍论卷二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五)p4555 FROM:【佛光大辞典】

【七宝塔】
亦即多宝塔。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时,忽于地下涌现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横二百五十由旬。多宝如来全身舍利,坐于其中。(法华经见宝塔品)p124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迦尼吒天】
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译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天。位于第四禅天之最顶位,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之天处之究竟,故又称质碍究竟天、色究竟天。过此天则为无色界之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眉间白毫相】
梵语 bhru^-vivara^ntarorN!a^-kes/a。又作眉间毫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洁白右萦相。略称毫相、白毛相、白毫相。三十二相之一,即如来和菩萨眉间生白毛之相。法华经卷一序品载,佛眉间白毫相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是知佛眉间之白毫相柔软清净,宛转右旋,发放光明。又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此乃得白毫相之缘由。而古来佛像雕造,多于眉间嵌入白玉、水晶等,以表示此相。我国大同云岗石窟之
诸大佛像,都嵌入巨大宝石,然大都为人所盗取。(佛本行集经卷九、无上依经卷下、往生要集卷中)p3895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1 10:22
3、弥勒菩萨代众生请问文殊菩萨,佛现六种瑞相有何因缘?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心想,世尊今日示现种种瑞相有何因缘?可是现在佛已经入于三昧,我应当向谁请教呢?

后来又想到可以请问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曾经已经亲近供养过无量诸佛,一定能见过这种希有瑞相,我现在应该请问文殊菩萨

这时法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诸天、龙、鬼神等,见佛示现种种瑞相也是不知道应当向谁请教


名词解释:

【序品】
(术语)经中一部之序之部分也。【又】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一品,先现六瑞,而起众疑,因众之疑而使弥勒向文殊问其缘由,文殊说过去所见证言其当说法华。以为一经发起之由序,故名序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王子】
梵语 kuma^rabhu^ta。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阿弥陀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四、卷三十二、注维摩经卷一)p334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2 11:03
(本次学习:7楼 共用时2小时)

4、弥勒菩萨再次以偈颂形式请问文殊菩萨瑞相因缘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学习解说]:

这时,弥勒菩萨想要解除心中疑念,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大众心中也有疑念,便主动请问文殊菩萨:是什么因缘令佛示现种种瑞相,放大光明遍照东方世界,并且得见庄严佛国净土?接着弥勒菩萨重复又以偈请问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
    眉间白毫,大光普照,
    雨曼陀罗、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悦可众心?


[学习解说]:

文殊菩萨,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为何眉放白毫相光,以此光明普照东方国土,空中纷纷落下曼陀罗及曼殊沙花,散发旃檀香,微风吹过令大众心生喜悦




以是因缘,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因此大地庄严洁净,并且发生六种震动,令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见此殊胜瑞相全都心生欢喜,身心愉悦舒畅,从来没有过的快意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
    生死所趣,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学习解说]:

佛从眉间放大光明普照东方世界一万八千国土,都变为金色,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天,所有世界一切六道众生所做善恶业缘、受报好坏等生死轮回,全都清晰可见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学习解说]:

又见诸佛演说微妙经典,佛说法的音声既清净又柔和,教化无数亿万菩萨妙法,令人欢喜乐闻,诸佛分别在各个世界讲说正法,以种种因缘和无量譬喻,为众生演说法义,令众生心开意解


名词解释:

【圣主】
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七三上):“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p5577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
    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遭受苦难,厌恶老去和病死,佛就为他们解说涅槃的快乐与解脱的方法

如果有人有些福报,曾经供养过佛,又一心追求胜法,佛就为他们解说十二因缘法

如果有佛子,修种种行法,为求无上佛智,佛就为他们解说清净的佛道之理


名词解释:

【净道】
(杂语)清净之佛道也。法华经序品曰:“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缘觉】
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车&#149938;马脑,
    金刚诸珍,奴婢车乘,
    宝饰辇舆,欢喜布施,
    回向佛道,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诸佛所叹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我住在此世界,见闻过千亿多的事情,今日简略说说

我见那些国土有恒河沙数菩萨以种种因缘上求佛道,有的广行布施,金银珊瑚珍珠玛瑙等等各种珍宝,还有奴婢车马等等都能欢喜布施,并将此功德回向早日成就佛道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学习解说]:

有的菩萨广行布施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还有菩萨广行布施身肉手足以及妻子,还有菩萨广行布施头目身体,欢喜施与,为求无上佛智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
    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我还见到很多国王都前往佛的住处询问无上佛道,然后便舍弃国土、宫殿和臣妾,他们剃除须发,身披法衣修行

又见菩萨现比丘相,独自在安静处诵持经典;又见菩萨在深山中勇猛精进思维佛理;又见菩萨远离贪欲,常在空闲处,深入修习禅定,获得五种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安住于坐禅之意)合掌,以千万亿偈颂称赞诸佛!


名词解释:

【安禅】
安住于坐禅之意。与“安心法门”、“安乐法门”同义。若因安住坐禅而心呈平静,则称为安禅静虑。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珠慧海章(大五一·四四一中):“拔生死深根,获见前三昧;若不安禅静虑,到遮里总须茫然。”
 祖师坐禅修行而成为证迹之石床,被传称为安禅石、坐禅石;此乃源于昔时释尊坐于菩提树下之石上而成道之因缘。
 此外,坐禅不受环境之支配,一心自由无碍,而不局限于闲静之山间水畔,称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碧岩录第四十三则(大四八·一八○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p240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服】
又名法衣,为三衣的总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2 22:49
(本次学习:8楼~9楼 共用时2.5小时)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为众讲法,
    欣乐说法,化诸菩萨,
    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
    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学习解说]:

又见菩萨智慧深远,志向坚固,能向诸佛请问佛法,并且在听闻之后还能如法受持

又见佛弟子定慧具足,以无量譬喻为众生讲法,教化菩萨破除魔扰,将法音传播传播得很远

又见菩萨寂然(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宴默(安然而沉默),即使得到天龙的恭敬礼拜,也不会动心露出欢喜之心

又见菩萨在林中放出光明,救地狱苦难众生入于佛道

又见佛弟子,不贪睡眠,常在林中经行,勤求佛道


名词解释:

【宴默】
安然而沉默。默即无言,与说相对。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现无穷妙理。(大明三藏法数卷四)p4085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然】
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法鼓】
(喻)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音,传播得很远。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法鼓】
<一>譬喻佛说之法如鼓,可诫众进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大集经卷五十六、无量寿经卷上)
 <二>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称为法鼓;西北角之鼓,称为茶鼓。法鼓乃于法会之前告知大众之用,或用于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入室之际。(禅林象器笺呗器门)p3417 FROM:【佛光大辞典】

【破魔】
梵语 ma^ra(-sainya)-pramardana,或 ma^ra-pramathana。乃击破魔军之意。与“降魔”同。释尊于菩提树下定坐成正觉之时,尝有魔王波旬来妨扰,然终被世尊击退降伏,此亦为八相之一。在佛性论卷四则把八相敷衍细分为十四事,其中之第十一即为破魔军。相当于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转身清净成菩提品第八之降伏诸魔众。此魔亦可比喻为烦恼,故转称断灭烦恼为“破魔”。(摩诃止观卷八下)p4236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
    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摄念山林,
    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学习解说]:

又见比丘比丘尼具足圆满之戒,行住坐卧也是很有威德和仪则,他们清净持戒犹如宝珠,为求无上佛道

又见佛弟子安住忍辱,即使遇到恶人捶打皆能修习忍辱,为求无上佛道

又见菩萨远离戏笑处以及愚痴的眷属,他们常常亲近有智慧的人,一心摄念在山林中修习消除散乱,始终为求无上佛道


名词解释:

【威仪】
(术语)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则者。法华经序品曰:“又见具戒,威仪无缺。”观无量寿经曰:“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疏一下曰:“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左传曰:“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则谓之仪。”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具戒】
(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为具足圆满之戒。行事钞上之三曰:“欲绍降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参见:具足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
    百种汤药,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价直千万,
    或无价衣,施佛及僧,
    千万亿种,栴檀宝舍,
    众妙卧具,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华果茂盛,
    流泉浴池,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种种微妙,
    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
    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又见佛子,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学习解说]:

又见菩萨将上好的美味佳肴及汤药供养诸佛与布施僧众,还将价值千万名贵的衣服也供养诸佛与布施僧众,还有宝舍和众妙卧具供养诸佛与布施僧众,还将清净的园林,里面有茂盛的花果,还有流泉浴池都供养诸佛布施僧众,他们用各种上好美妙的物品欢喜布施,为求无上佛道

又有菩萨教化无数众生,为他们演说寂灭法(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

又见菩萨观诸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无有二相(末学注:空有不着)犹如虚空

又见佛弟子心无执着,以深妙的智慧求无上佛道


名词解释:

【妙慧】
(术语)深妙之智慧也。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性】
梵语 dharmata^,巴利语 dhammata^。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各相,例如蜡炙火溶,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释尊曾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开示诸法实性之义,谓法性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复于一切处通照平等,于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谓法性无有分别,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能证得究竟体相。故若有依趣法性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一般对法性与如来藏加以区别,即广指一切法之实相为法性,然亦有主张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如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说如来之法性与大乘止观法门卷一等即属此说。(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菩萨地持经卷一、成唯识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乘玄论卷三)((参见:真如)4197、“真理”4221)p3358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
    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
    无数恒沙,严饰国界,
    宝塔高妙,五千由旬,
    纵广正等,二千由旬,
    一一塔庙,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宝铃和鸣。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
    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我还见到有些菩萨在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又见到佛弟子建造如恒河沙多的佛塔庙,庄严国土,宝塔高大而美妙,高有五千由旬,长宽相同都是两千由旬,每一座塔庙都悬挂上千个幢幡,宝铃发出悦耳的声音,诸天龙神人及非人常常用香花及演奏各种伎乐供养塔庙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
    为供舍利,严饰塔庙,
    国界自然,殊特妙好,
    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
    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诸佛神力,智慧希有,
    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诸佛弟子为了供养佛舍利,将塔庙装饰的非常庄严美妙,犹如天树王(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开满鲜花

我及法会众生借助佛大光明,方能见到此国土种种殊胜的景象,诸佛神通力不可思议,智慧稀有,放一净光便能照亮无量国土,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殊胜场面


名词解释:

【神力】
梵语 r!ddhi,巴利语 iddhi 。又作神通力。谓佛菩萨所示现的种种神变不可思议之力。诸经中,多处载有佛菩萨显现神力之说,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尝于百亿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至于上梵世,其一切毛孔均放出无量无数色光,悉皆遍照十方世界。智顗之法华文句卷二十九(大三四·一四一下):“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窥基之法华经玄义赞卷十(大三四·八四一上):“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p4244 FROM:【佛光大辞典】

【天树王】
(杂名)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故名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法华经序品曰:“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
    何所饶益,演斯光明,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
    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
    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
    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学习解说]:

文殊菩萨,愿您为众生解除疑念,世尊为何放大光明?请您现在就为他们消除疑念吧,令他们法喜充满,世尊为何示现大光明?佛坐道场是为了演说妙法?还是要为众生授记?世尊这次示现诸佛国土众宝装饰清净庄严以及令我们见到诸佛,其中必定不是小因小缘之事,文殊菩萨你应当知道,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龙神都在观察您,希望您能为大家解除疑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2 22: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8:50 编辑

5、文殊菩萨解除大众心中疑念,说佛将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而有此瑞相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对弥勒菩萨及法会大众说,依我看来,世尊今日想要演说大法,诸位善男子,我过去曾经见过这种瑞相,佛放大光明然后演说大法,因此可以知道,今日也是这样,为了令在座众生全都听闻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以示现此瑞相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学习解说]:

比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那时有一位佛名叫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为众生演说正法,义理深远,语言巧妙

日月灯明如来次第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度脱生老病死,获得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十二因缘法(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种智


名词解释: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二因缘】
梵语 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
 (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 avidya^)、行(梵 sam!ska^ra)、识(梵 vijn~a^na)、名色(梵 na^ma-ru^pa)、六处(梵 s!ad!-a^yatana)、触(梵 spars/a)、受(梵 vedana^)、爱(梵 tr!s!N!a^)、取(梵 upa^da^na)、有(梵 bhava)、生(梵 ja^ti)、老死(梵 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二)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在世之五果。
 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著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三)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四)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观十二缘起,与四谛观同为佛教重要之观法,据传释尊因观此而开悟证果。据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四,依无明而行等顺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顺观;于老死等支各立苦集灭道四谛,从老死逆次观迷之生起者,称为杂染逆观。由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顺观;由老死灭而生灭等逆次观悟之现成者,称为清净逆观。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著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中阿含经卷十涅槃经、卷二十四大因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卷四十六放牛品、法华玄义卷二、法界次第初门卷中)p337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谛】
谛,梵语 satya,巴利语 sacca,审实不虚之义。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四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教义之大纲,乃释尊最初之说法。四谛依次称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或苦圣谛、苦习谛、苦灭谛、苦灭道圣谛,或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或苦圣谛、集圣谛、真圣谛、道圣谛。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等所说四谛之义,即:(一)苦谛(梵 duh!kha-satya),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审实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亦即对人生及环境所作之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苦谛即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二)集谛(梵 samudaya-satya),集,招聚之义。审实一切烦恼惑业,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三)灭谛(梵 nirodha-satya),灭,即寂灭;审实断除苦之根本─欲爱,则得苦灭,可入于涅槃之境界。灭谛即关于灭尽苦、集之真谛。(四)道谛(梵 ma^rga-satya),道,能通之义。审实灭苦之道,乃正见、正思惟等八正道,若依此而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道谛即关于八正道之真谛。
 四谛系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后世虽以四谛为声闻之法,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脱之说外,于大乘经典中亦有此四谛之说,如胜鬘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卷十三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有所发挥。
 关于四谛之自性,诸部有多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阿毗达磨之诸论师以五取蕴为苦谛,有漏因为集谛,择灭为灭谛,学、无学法为道谛。关于四谛现观之次第,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记载,先观苦谛,依次观集谛、灭谛、道谛。
 此外,四谛之理分为三阶段,而各有四种行相之说,称为三转十二行相。若以苦谛为例,三转即:(一)初转是“说此为苦谛”之示转。(二)第二转是“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苦谛”之劝转。(三)第三转为“已遍知(乃至修习)苦谛”之证转。其他集、灭、道谛亦各有三转。所谓十二行相,据杂阿含经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四载,即指在三转中,各设有眼、智、明、觉四行相,而于各谛中均有十二行相。另有一种解释则不考虑眼、智、明、觉,而认为每一谛有三转,四谛则共有十二行相。
 然有部教学之修证论中认为,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即:观苦谛有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即一切万法无恒存性,为苦、为假相之存在,且无实体性;观集谛有因、集、生、缘四行相,即爱执为苦之因,其集聚苦而为苦生起之助缘;观灭谛有灭、静、妙、离四行相,谓苦灭之理想境界即灭系缚、静烦恼、殊妙境、离灾祸;观道谛有道、如、行、出四行相,谓至苦灭之圣道,为圣者实践之正道,合于正理,趋向理想境,而超出迷妄之生存。此四善根位之次即入见道,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此见道即为预流向,至于预流果以后则属修道,若以通于预流向、预流果之十六心现观四谛,称为圣谛现观。其中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前十五心属见道。
 复次,观欲界四谛之智,称为法智;观上二界(色界与无色界)四谛之智,称为类智,而此法智与类智又各有忍与智。此即言,在无间道,以忍断烦恼;在解脱道,则以智证真理。就苦谛而言,乃是以苦法智忍(简称苦法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苦谛所迷之烦恼,以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并证苦谛之理,以苦类智忍(简称苦类忍)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断烦恼,以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而证理,即以此四心现观苦谛。故准此而言,对集、灭、道三谛亦各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等,总共则有十六心,称为八智八忍,或八忍八智。此外,依次观四谛之无漏清净,可分别产生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此四智与世俗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并称为十智,乃统括一切有漏智与无漏智之总称。
 大乘佛教在显扬圣教论卷七中,依四谛之内容开演为行苦谛、坏苦谛、苦苦谛、流转谛(以上系由苦谛展开)、杂染谛(相当苦、集二谛)、流息谛(相当于灭谛)、清净谛(相当于灭、道二谛)、正方便谛(相当于道谛)等八种,称为八谛。又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小乘之四谛观乃不完全、不究竟,后更有修作,故称有作四谛;大乘之四谛则完全而究竟,后更无修作,故称无作四谛;此二者亦合称为八谛。
 又天台宗智顗大师依胜鬘经、涅槃经之说,别立浅深不同之四种四谛,与藏、通、别、圆四教相配当:(一)生灭四谛,为藏教所说,就有为生灭之事,而观四谛之因果为实有生、灭。(二)无生四谛,又作无生灭四谛。为通教所说,就因缘诸法即空无生,而观四谛迷悟之因果,均是空无而无生灭。(三)无量四谛,为别教所说,就界内界外恒沙无量差别,而观一切现象皆由因缘生,具有无量之差别,因而四谛亦有无量之相。(四)无作四谛,圆教所说,就迷悟之当体即实相,而观迷与悟之对立矛盾即非矛盾,而皆为实相。
 另法相宗于四谛中之灭谛立有自性灭、二取灭、本性灭等三灭谛;在道谛中立有遍知道、永断道、作证道等三道谛,此系由于灭谛与道谛中各具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故。(杂阿含经卷十五、卷十六、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五念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九“十上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四、卷四十二、四谛经、转法轮经、旧华严经卷四、卷五、新华严经卷十二“四圣谛品”、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二、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六差别品、五分律卷十五、善见律毗婆沙卷四、集异门足论卷七、品类足论卷七、法蕴足论卷六、杂阿毗昙心论卷八、成实论卷二、中论卷四观四谛品、大智度论卷十一、卷十八、卷四十八、卷九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卷六十七、卷九十五、显扬圣教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至卷十、成唯识论卷九、顺正理论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四谛论、法华经玄赞卷七末、法华经玄义卷二下、中观论疏卷十本、大乘义章卷三本、摩诃止观卷一之三、卷一之四)p1840 FROM:【佛光大辞典】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号】
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梵 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 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 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 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 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 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 s/a^sta^ 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梵 buddha),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大智度论卷二、卷二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末)p48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4 11:4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5 11:20 编辑

(本次学习:10楼 共用时2.5小时)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殖诸善本。

[学习解说]:

之后又有佛名叫日月灯明,同名叫日月灯明的共有二万佛,他们都是同一姓氏,姓颇罗堕

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不论初佛后佛,他们都是同一佛号,名叫日月灯明,十号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最后一尊佛未出家时有八位王子,其中一位名叫有意,第二位叫善意,第三位叫无量意,第四位叫宝意,第五位叫增意,第六位叫除疑意,第七位叫向意,第八位叫法意,这八位王子威德自在,分别统领四天下,这些王子听到父亲出家后获得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全都跟随父亲出家,发大菩提心,清净修行,成为法师,这些王子已经在千万佛所种下了善根


名词解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颇罗堕】
梵名 Bharadva^ja。为印度古代婆罗门六姓之一,或婆罗门十八姓之一。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满、满正。又作颇罗吒。据妙法莲华经序品载,日月灯明佛之俗姓即为颇罗堕。(法华义疏卷二、卷三、法华文句卷三、法华玄赞卷二)p594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号】
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虽称十号,然一般皆列举十一号,即:(一)如来(梵 tath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二)应供(梵 arhat),音译阿罗汉,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三)正遍知(梵 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梵 vidya^-caraN!a-sam!panna),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五)善逝(梵 sugata),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六)世间解(梵 loka-vid),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七)无上士(梵 anuttara),如诸法中,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八)调御丈夫(梵 purus!a-damya-sa^rathi),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槃。(九)天人师(梵 s/a^sta^ deva-manus!ya^N!a^m!),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十)佛(梵 buddha),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十一)世尊(梵 bhagavat),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大智度论卷二、卷二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末)p480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学习解说]:

这时,日月灯明佛演说无量义这部大乘经,“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其得证佛果”,无量义经是一部诸佛护念的经典

日月灯明佛说完无量义经后,在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三昧(无量,乃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义处,乃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生出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称为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这时,天空如下雨般落下各种妙花散在佛及大众身上,所有佛土都发生六种震动,法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以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从未见过这种殊胜瑞相,大家都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


[学习笔记]:

感恩诸佛菩萨 善知识 老师慈悲加持护念!

学习解说这段佛经时,心中一念而过:无量义就是次第说法(注:当下的体会这样说并不严谨,或者可以这样说,无量义的教导是要我们明白次第说法的重要!)

无量义与次第说法,就像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
「般若波罗蜜多」

因此,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思维,也可以这样理解:

无量义是从修行原理上的分析与解说,而次第说法是无量义的具体实修实践验证方法

因为众生心无量,所以义无量,因此要应机说法,自修也是同理,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爬楼梯一层一层更利于(容易)稳定增上


名词解释:

【教菩萨法】
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如来以此教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萨,随顺法器,令其得证佛果,故名教菩萨法。(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量义处三昧】
梵语 anantanirdes/apratis!t!ha^na-sama^dhi。指佛陀欲说法华经时所入之三昧。无量,乃三乘、五乘等无量法门,即无量义;义处,乃无量义之依处,即实相。生出无量法义依处之实相无相三昧,称为无量义处三昧。佛陀既已说无量义之后,将说实相,则于中间入此三昧,依所出之无量义,故为无量义经之三昧;依所归之义处,则为法华经之三昧。(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卷二)p511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惓。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普照东方一万八千佛土没有任何遗漏之处,就像今日所见到的佛土一样

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那时法会中有二十亿菩萨喜欢听佛说法,这些菩萨从未见过如此光明普照佛土,因此都想知道佛放白毫相光的因缘,那时有一位菩萨名叫妙光,妙光菩萨有八百位弟子

这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中起来,为妙光菩萨演说大乘经,名叫妙法莲华,教化菩萨法,一切诸佛所护念,六十小劫没有离开座位,会中大众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说法犹如一顿饭的时间,所有大众没有一人心生懈怠疲倦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学习解说]:

日月灯明佛经六十小劫演说此经后,马上在大众中宣说:如来于今日中夜(今午后十时至翌日午前二时之间),当入无余涅槃(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

这时有一位菩萨,名叫德藏,得到日月灯明佛为他授记,然后告诸比丘:这位德藏菩萨在我涅槃后成佛,佛号叫净身多陀阿伽度(如来)、阿罗诃(应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日月灯明佛授记完后便于中夜入于涅槃

日月灯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为大众演说《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日月灯明佛的八位王子都以妙光菩萨为师,妙光菩萨教化他们令发无上菩提心,这些王子在修行过程中供养无量百千亿佛后终成佛道,最后成佛者名叫燃灯

在这八百位弟子中,其中有一位名叫求名,因为贪求名闻利养,虽然也读诵此经但却不通利(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总是忘记,所以叫求名,但是此人因为广种善根得缘故,能够值遇无量百千万亿诸佛,广修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弥勒菩萨,你知道妙光菩萨是谁吗,就是我,求名菩萨就是你,今日佛现瑞相与之前的瑞相没有两样,所以我想着今日如来要为大家演说妙法莲华这部大乘经,一部教化菩萨的法,一部诸佛护念的经


名词解释:

【通利】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余涅槃】
梵语 nirupadhis/es!a-nirva^N!a。为“有余涅槃”之对称。四种涅槃之一,九谛之一。新译为“无余依涅槃”。依,指依身,即人之身体。无余依涅槃系指断烦恼障,灭异熟苦果五蕴所成之身,而完全无所依处之涅槃。(中阿含卷二“七车经”、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卷二十一、卷八十六、成唯识论卷十)((参见:有余涅槃)2459)p5139 FROM:【佛光大辞典】

【中夜】
梵语 madhyama-ya^ma,巴利语 majjhima-yama。为六时之一。又作夜半。即今午后十时至翌日午前二时之间。((参见:三时)596)p1020 FROM:【佛光大辞典】

【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术语)多陀阿伽度者如来。阿罗诃者应供。三藐三佛陀者正遍知。如来十号中之三号。(参见:十号)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5 11:2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8:51 编辑

(本次学习:11楼 共用时2.5小时)

6、文殊菩萨再次以偈颂方式为大众解说佛现瑞相的因缘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加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希有事。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在大众中,再次以偈颂方式说:

过去无量无数劫以前,有一位佛名叫日月灯明,这位日月灯明佛广为众生演说佛法,度化无量无数亿菩萨证入佛智

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生有八位王子,这八位王子见到大圣(佛之尊号)出家后也都跟随出家修行

那时,佛为大众演说大乘无量义经,说完此经后,便在法座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三昧,然后空中纷纷落下各种妙花,天鼓无人敲打自己演奏,诸天龙鬼神都前来供养这位佛,一切佛土发生六种震动,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示现稀有瑞相


名词解释: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颇梨色,  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乾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学习解说]:

日月灯明佛的光明能普照东方一万八千佛土,令众生都亲眼见到生死轮回的现象

又见诸佛国土以众多宝贝庄严;又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乾闼婆、紧那罗都欢喜供养日月灯明佛

又见诸佛如来自然成就佛道,诸佛身色如同金山,端严微妙如同洁净的琉璃内现真金像

世尊为大众演说甚深妙法,一一诸佛国土有无数声闻众生,这些都是藉由佛光普照得见到

或有诸比丘在山林中精进受持净戒,就像守护明珠一样;又见诸菩萨深入禅定,身心寂然不动,为求无上佛道;又见诸菩萨深入修习各种禅定,了知诸法寂灭相(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然后到各个佛土演说法义为求无上佛道


名词解释:

【寂灭相】
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二五·六六八中):“涅槃即是寂灭相。”又远离一切差别之相,称为寂灭无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圆觉经)((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学习解说]:

这时,四众弟子见日月灯明佛现大神通力,内心非常欢喜,然后互相询问:是什么因缘让佛显现大瑞相?

日月灯明佛这时也从三昧中起来,然后赞叹妙光菩萨说,你是世间眼(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你能奉持法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我所说的法唯有你能证知

得到世尊的赞叹,妙光菩萨非常欢喜,然后世尊为大众演说法华经长达六十小劫没有离开过座位,这位妙法法师闻后全部都能受持,佛说完此经后,对大众说诸法实相义我已经为你们演说完毕,我今日半夜将入涅槃,你们要一心精进的修行,远离放逸,要知道诸佛难值难遇,亿劫才能遇到一位佛


名词解释:

【法藏】
(术语)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又】(术语)佛所说之教法也,教法含藏多义,故名法藏。多法集积,故又曰法蕴,其数有八万四千,释之者有多义,法华经序品曰:“此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同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贤劫经曰:“佛初发至分舍利凡有三百五十度门,一一皆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又对四分,合八千四百,一变十合八万四千。”俱舍论一曰:“有师言如来说八万部法蕴经,一一法蕴有六千颂,如法蕴足论有六千颂。又有师说就所诠法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其数八万四千因之显一法门之教门为一法蕴,其数八万。然如实说,所化有情,有贪嗔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多论一曰:“八万法藏者,树之根须枝叶多,名为一树,佛为一众生始终说法名一藏,如是有八万。有曰佛名一座说法为藏,如是有八万。有云十六字为半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如是有八万。有云每半月说戒,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自说六万大千偈为一藏,如是有八万,有云佛说尘劳有八万,法药亦有八万,名八万法藏。【又】(杂名)纳经之库藏曰法藏,亦云宝藏。【又】(菩萨)无量寿佛在因位时之名也。(参见:法藏比丘)。【又】(人名)华严之祖贤首法藏法师讳法藏。康居国人。姓康氏。来居长安。往侍智俨。尽得其教。以巾帻说法。武后度之为僧。乙未,诏师开示华严宗旨。方序经题,口出白光,须臾成盖。后大悦,赐号贤首。诏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既毕,诏讲新经。大地震动。即日指殿隅金狮子为晓譬之因。其说著金师子章。睿宗受内禅,请师授菩萨大戒。师讲华严三十余遍。楞伽密严梵网起信心经皆有义疏。先天元年,终于大荐福寺。赠鸿胪卿。是为华严三祖。”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间眼】
(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又化城喻品曰:“佛为世间眼。”智度论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参见:世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槃,
  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  号曰燃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


[学习解说]:

八位王子听到佛将入涅槃,都生起悲伤之心,日月灯明佛安慰大众不要悲伤,说德藏菩萨已经通达无漏实相清净之法,在我之后将要作佛,名号叫净身,也能度化无量众生,佛灭度后,大众将佛的舍利建塔供养,有恒河沙数多的比丘比丘尼更加精进修行,为求无上佛道

这位妙光法师承继佛愿为众生广宣法华经长达八十小劫,这八位王子也得到了妙光菩萨的开化,坚固无上菩提心,供养无数诸佛,最后都相继成佛并得到授记,最后成佛的名叫燃灯佛,也度化了无量众生


名词解释:

【天中天】
(术语)佛之尊号。天为人之所尊,佛更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也。佛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又为佛之小字。释氏要览中曰:“一日抱太子谒释迦增长大天神庙,庙神石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于天神中更为尊胜,宜名天中天。”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圣主天中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开化】
佛经谓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为“开化”。《法华经·序品》:“是诸八王子,妙光(佛)所开化。”《无量寿经》卷上:“入众言音,开化一切。”《坛经·机缘品》:“(智)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后引申为开创教化和趋向文明之意。《宋书·顾觊之传》:“兴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常正)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无漏实相】
(术语)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法华经序品曰:“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著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
  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学习解说]:

这位妙光菩萨有一位弟子,常常懈怠、贪求名利,常常与贵族大姓人往来,不能精进修行,因此叫他求名,由于他也做了很多善业,见到以及供养无数诸佛,同时也具足了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以今日得见释迦牟尼佛,将来也要成佛,名号叫弥勒佛,也将度化无量无数众生

日月灯明佛灭度后,懈怠的那个人是你,妙光菩萨是我,我见日月灯明佛所现的瑞相也是这样,因此知道今日释迦牟尼佛要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殊胜瑞相是诸佛的善巧方便、助发实相义,你们应当合掌一心听法,佛将断除求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的所有疑惑


名词解释: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6 10:3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7 10:41 编辑

(本次学习:12楼~13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1、世尊赞叹诸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从无量义三昧中安详起来,告诉舍利佛:诸佛智慧甚深、难解难入,一切声闻和辟支佛都不能了知

为什么呢,因为佛曾经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而且勇猛精进,佛的名号普闻天下,成就了甚深妙法,佛随缘说法,义理难解

舍利弗,我从成佛以来,以种种因缘譬喻广为众生演说佛法,善巧方便引导众生远离贪着,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如来具足方便知见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

舍利弗,如来的知见广大而深远,无量无碍,如来的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还有禅定及解脱三昧都深入无际,成就一切稀有之法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末学注: 知众生心众生性),所以能随顺众生次第善巧解说诸法,而且言辞柔软,能令众生闻之而心生欢喜

舍利弗,总之无量无边稀有之法佛都已成就


名词解释:

【未曾有】
梵语 adbhuta-dharma,巴利语 abbhuta-dhamma。译为希法、胜法、奇特法、未曾有法、未曾有经。音译为阿浮陀达磨、阿浮多达磨、頞浮陀达磨、阿浮达磨。乃原始佛教经典基本型态之一。佛陀入灭以后,弟子们取佛陀之言行,依其性质,类集为九部经或十二部经;“未曾有”即为九部经之一,亦为十二部经之一。乃在经典中记录有关佛之神秘不可思议,种种向所未有之奇特境界,或赞叹佛之伟大功德者。例如佛陀诞生时,其身放大光明,烛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幽闇之处,复照十方无量诸佛之三千大千世界。其时于佛母前有清净之池,以浴太子。又有梵王执盖、帝释洗身、二龙吐水等无量希有之事,凡此种种,皆称为未曾有经。另据成实论卷一载,举凡劫尽之大变异事、诸天之身量、大地之震动等不可思议之事,皆为“未曾有经”所记载者,并不限指佛之不可思议事。又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载,宣说“未曾有法”之人,有如来、声闻弟子、在家居士等三种之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显扬圣教论卷六、卷十二、大乘义章卷一)((参见:十二部经)344)p193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所畏(梵catva^ri-vais/a^radya^ni,巴catta^rivesa^rajja^ni,藏mi h!jigs-pa bshi)】

指佛菩萨在说法作师子吼时,所具有的四种智力。又称四无畏。此中,佛的四无所畏与菩萨的四无所畏不同。

(一)佛的四无所畏︰佛具十力之智,于大众中说法,无恐惧之相,故名无所畏。

(1)正等觉无畏︰谓佛于一切法等皆觉知,即使面对因不知诸法而施种种问难的众生也不怖畏。此无畏又称一切智无所畏,因佛于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尽悉知见,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稳,得无畏,故有此称。

(2)漏永尽无畏︰又称漏尽无所畏,谓佛自宣言,我诸漏已尽,更不怖畏外难。

(3)说障法无畏︰谓佛说‘染法必能为障’,并对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难无所怖畏。此无畏又称说障道无所畏,意指佛无畏地宣说‘染法能障碍圣道’。

(4)说出道无畏︰谓佛说能出离之道,修道必能出离苦果。此无畏又称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佛无畏地宣说能尽灭诸苦的道法。

以上四无所畏,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所述,前二显佛自利之圆德,后二显佛利他之圆德。自利德中,第一是智德,第二是断德;利他德中,前者令修断德,后者令修智德。

又依《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正等觉无畏系以十智(世俗、法、类、苦、集、灭、道、他心、尽、无生智)为性,相当于十力中的处非处智力。漏永尽无畏系以十智或除去苦、集、道、他心智外的六智为性,相当于漏尽智力。说障法无畏系以除去灭、道智之外的八智为性,相当于业异熟智力。说出道无畏系以十智或除去灭智的其余九智为性,相当于遍趣行智力。此等智性之所以称为无畏,系因有智而不怯惧他人之故。

此外,小乘经论中常以此四无畏及十力、三念住、大悲等,作为佛的十八不共法。关于佛之四无所畏,大乘之所说与小乘大体相似,但对于体性之智,则于十智之上更立如实智。且说彼等非隔历不融,一一皆具甚深之德,《大乘义章》卷十九且从多方面论其相异之处。

(二)菩萨的四无所畏︰菩萨具诸智慧,于众中说法,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此四种略如下列︰

(1)能持无所畏︰谓菩萨闻持、忆念一切法不忘失,于众中说法时无所怖畏。

(2)知根无所畏︰谓菩萨知一切众生根机之利钝,随其所应说法无所畏。

(3)决疑无所畏︰谓菩萨抉择一切众生疑难,如法应答无所怯惧。

(4)答报无所畏︰谓菩萨对一切所问,如法自在于应答酬报无所怖畏。

另依《大乘义章》卷十一所述,菩萨四无所畏系指︰

(1)总持不忘说法无畏︰相当于能持无所畏。‘总持’有闻持、义持两种。前者能听闻教法,受持名句;后者谓能受持教法之义理。菩萨能以此二种,不忘名义,教化众生,无所怖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相当于知根无所畏。‘法药’有世间、出世间二种。世间法是三界法,出世间法是三乘法。根性亦准于法。菩萨了知此法与根性,教化无畏。

(3)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相当于答报无所畏。‘问答’分能问与能答二方面。能问谓诘问一切异见,悉加摧破,寻问一切正法,悉无误谬。能答谓对无量众生之一时问难或一一众生之无量诘问,一时悉能酬对。菩萨以此力用,教化度生,无所怖畏。

(4)能断物疑说法无所畏︰相当于决疑无所畏。菩萨长于分别解说,巧开物心,裂断疑网,说法教导,无所怖畏。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杂心论》卷六;《成实论》卷一;《杂集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五。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力无所畏】
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又作四无畏,即:(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九)((参见:十力)361、“四无所畏”1773)p322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蜜】
梵语 pa^ramita^,巴利语 pa^rami^ 或 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a^ramita^,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a^rami^,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著、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著、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a^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s/i^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a^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毗梨耶(梵 vi^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a^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n~a^)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a^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a^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n~a^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a^pit!aka)、佛种姓(巴Buddhavam!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a^)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i^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n~n~a^)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a^na)波罗蜜、慈(巴 metta^)波罗蜜、舍(巴 upekkha^)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道法】
(术语)至涅槃正道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经曰:“为沙门受道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方便品】
<一>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系讲说三乘方便与一乘真实者,故称方便品。
 <二>为维摩经第二品之品名。其内容记叙维摩诘居士以各种方便化益众生,且于毗耶离城权现疾患,为探病者说色身之无常犹如聚沬、浮云,使彼等发真正道意。p1439 FROM:【佛光大辞典】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学习解说]:

世尊接着对舍利弗说,不需要再说了,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只有佛与佛才能究竟明白诸法实相: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据外者,谓相在外而可依据也。)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据内自分不改,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
  [三、如是体],体即体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俱以色身而为体质,是名如是体。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能运为造作,是名如是作。
  [六、如是因],因即习因,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善恶业因,皆由自种而生,习续不断,是名如是因。
  [七、如是缘],缘即缘助,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有缘起之法,助成习因,是名如是缘。
  [八、如是果],果即习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是名如是果。
  [九、如是报],报即报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果,而感其报,是名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谓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此之本末,皆同实相,一理平等无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名词解释:

【十如是】
﹝出法华经玄义﹞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之义也。(十法界者,地狱界、畜生界、饿鬼界、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也。空假中者,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据外者,谓相在外而可依据也。)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据内自分不改,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
  [三、如是体],体即体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俱以色身而为体质,是名如是体。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能运为造作,是名如是作。
  [六、如是因],因即习因,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善恶业因,皆由自种而生,习续不断,是名如是因。
  [七、如是缘],缘即缘助,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有缘起之法,助成习因,是名如是缘。
  [八、如是果],果即习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是名如是果。
  [九、如是报],报即报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果,而感其报,是名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谓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此之本末,皆同实相,一理平等无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如是】
指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又作十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五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即谓一切诸法之本来相状(实相)具足十种如是。智顗用以与十法界、三种世间等相配而构成“一念三千”之理论。然历来诸家于十如是所解各有异说,智顗之师慧思主张上文应在“如”字断句,而称为十如,或称十如实相、十如境。又此经文系归纳法华经中之“开会”要义,即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会三归一等思想,故称略开三显一、略法华等。对此,日本天台宗亦盛行有关之各种口传。智顗以前诸师对此文之解释,或单称智慧之作用、或谓佛之十力作用、或解为叙说三乘法之内容。
 对上述各种解释,智顗皆不以为然,盖此十如是含摄下列诸理:迷悟与依正二报,事(现象)与理(本体)一体无别,权(假之事物)与实(真实)融于一如。依法华文句卷三下,则自十法界、佛界、离合与位次等四方面加以解释。据法华玄义卷二上载,于空假中三谛,此应有三种不同读法,即:是相如(即空)、如是相(即假)、相如是(即中)。十如是之中,“相”意即相状,指外在之形相;“性”意即不变,指内在之本性;“体”即以相、性为属性之主体。“力”即体所具有之潜在能力;“作”乃显现动作者;“因”指直接原因;“缘”为间接原因;“果”即由因、缘和合所生之结果;“报”指果报。以上之因缘果形成后世之报果。“本末究竟等”之中,“本”指开始之相,“末”指最末之报,“等”指平等;即以上之如是相乃至如是报,皆归趣于同一实相而究竟平等,故说本末究竟等。(摩诃止观卷五上)((参见:三转读文)695、“别解四类十如是”2803、“通解十如是”4806)p427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6 10:34

2、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  诸天及世人,
  一切众生类,  无能知佛者。
  佛力无所畏、  解脱诸三昧,
  及佛诸余法,  无能测量者。
  本从无数佛,  具足行诸道,
  甚深微妙法,  难见难可了。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宣说法义:如来的智慧不可思议,诸天及世间一切众生都无法得知佛的境界,佛的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还有禅定及解脱三昧以及其他道法都深入无际,无有能知道者,如来跟随无数诸佛,尽行无量道法,成就的甚深微妙之法,一般众生很难明白


名词解释:

【不可量】
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于无量亿劫,  行此诸道已,
  道场得成果,  我已悉知见。
  如是大果报,  种种性相义,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


[学习解说]:

佛已于无量亿劫修行诸法得成道果,我已悉知悉见,这些大果报及种种法性原理唯有我及十方佛才能清楚明了,此法不可以用语言为众生随意宣说,因为众生即使听闻也不能理解(末学注: 也就是说对于增上实修没有意义),除非是诸菩萨众生,他们信力坚固


名词解释:

【性相】
指体性与相状。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称为性;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称为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一)性与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二)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研究万象之性与相之关系,称为性相学。以本体与道理为中心,而探求万象与人生之宗派,称为性宗或法性宗,如三论宗、华严宗等。以现象的变化差别之相状为主题而加以考究之宗派,称为相宗或法相宗,如俱舍宗、唯识宗等。主张两者有关连性而加以融合者,称为性相融会。p3231 FROM:【佛光大辞典】





   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如是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假使满世间,  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度量,  不能测佛智。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  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能知。


[学习解说]:

诸佛弟子们曾经供养诸佛,已断除一切烦恼,获得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这些人假使充满整个世间,且智慧如同舍利弗一样,共同度量佛的智慧,也无法得知

假如这些人充满整个十方世界,拥有如舍利弗一样的智慧,共同度量佛的智慧,也无法得知

辟支佛拥有锐利的智慧,也断除一切烦恼获得最后身,即使辟支佛便满十方世界,数量如竹林那么多,他们共同一心用亿无量劫的时间思维佛智,都不能得到一点点

初发心菩萨供养无数诸佛,了达诸法义理,又能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假使新发意菩萨如同稻麻竹苇那么多,充满十方世界,他们共同一心以妙智用恒河沙劫时间思量佛智,也无法得知

不退转诸菩萨即使像恒河沙那么多,他们共同一心思量佛智,同样也是无法得知


名词解释: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参见:不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新发意】
<一>梵语 nava-ya^na-sam!prasthita。又作初发意、初发心、新发心。略称新发、初心。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新发意之菩萨相当于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以其修学佛道日浅,故又称新学菩萨。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六中):“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大智度论卷六十一(大二五·四八九下):“般若波罗蜜随喜义,不应新学菩萨前说。何以故?若有少福德善根者,闻是毕竟空法,即著空作是念:‘若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者,我何为作福德?’则忘失善业。以是故,新发意菩萨,先教取相随喜,渐得方便力,尔乃能行无相随喜。”此因新发意菩萨学解未熟,故不宜对之说般若无相之理。(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品般若经卷一习应品、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助念佛三昧品、净土十疑论)
 <二>于日本净土真宗,系指新近得度之男童。p5468 FROM:【佛光大辞典】

【利智】
(术语)对于愚钝而言。智慧明能分是非之别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往生要集上本曰:“利智精进之人未为难。”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告诸声闻众,  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着,  引之令得出。


[学习解说]:

佛又告舍利弗,甚深微妙法不可思议,我今日已经证得,唯有我与十方佛知道其实相,舍利弗你应当知道,诸佛所说法无有异样,对佛所说的法应当生起绝对的信心,世尊今日要说真实法,告诉诸声闻及缘觉众生,为了令众生脱离苦难的束缚都获得解脱,才以善巧方便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法,目的是为引领众生从执着中解脱出来


名词解释:

【信力】
信力者,谓由信而有势力也。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信正道助道,遮诸烦恼,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7 10:4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7 10:50 编辑

(本次学习:14楼 共用时2.5小时)

3、舍利弗代众生三次请(法)问佛:世尊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义理如何?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学习解说]:

这时,法会中已经断除烦恼的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一千二百人,以及发心求声闻、辟支佛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心想:世尊今日为什么殷勤称叹诸佛方便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佛所讲的法义理难知,一切声闻及辟支佛都不能明了?佛所说的一切法,我们只要如法实修都能获得解脱,可是今日不知佛要表达的意思是怎样


名词解释:

【一解脱】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由自在之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解脱,因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二、法华经方便品)p7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若憍陈如】
(人名)A^jn^a%ta-kaun!d!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知无耳。无量寿、文殊问、阿毗昙、婆沙、皆称为了本际。”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阿若多,解也。憍陈那,婆罗门姓之一姓也。憍陈如,讹也。”饰宗记七末曰:“婆沙八十二云:以憍陈那先见法故,因斯号彼为阿若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漏尽】
(术语)梵语A^sravaks!aya Ks!in!a%s/rava,凡人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至三乘之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烦恼,谓之漏尽。法华经序品曰:“诸漏已尽逮得己利。”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观察四众弟子心中也有疑念,于是对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让您殷勤称叹诸佛善巧方便以及甚深难解之法?

我从修行以来,从未听佛说过,今日四众弟子也都心生疑念,唯愿世尊解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为何殷勤称叹诸佛善巧方便以及甚深难解之法?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  久乃说是法,
  自说得如是,  力无畏三昧、
  禅定解脱等,  不可思议法。
  道场所得法,  无能发问者;
  我意难可测,  亦无能问者。
  无问而自说,  称叹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  诸佛之所得。
  无漏诸罗汉,  及求涅槃者,
  今皆堕疑网,  佛何故说是?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再次以偈颂方式请问佛:

佛的智慧犹如日光一样能破众生无明痴闇,佛已证得十种智力、四无所畏、三昧、禅定和解脱等不可思议法,所以无有这种善于发问的人,佛今日无问自说称叹诸佛所得甚深微妙之法,令已断除烦恼的阿罗汉以及求涅槃的佛弟子都心生不解,不明白佛为什么要这样说?

------------------

[学习笔记]:

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一[善问难]。 (善于发问)
二[善能答]。
(善于答问)
善问难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谓[如来]也。

善男子。因是[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名词解释:

【圣尊】
(杂语)佛之尊号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佛救世之圣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慧日】
<一>梵语 jn~a^na-diva^kara。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闇。与“慧光”、“慧照”等同义。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无量寿经卷下、华严经探玄记卷二)
 <二>(680~748)唐代净土宗僧。东莱(山东)人,俗姓辛。幼见从印度归来之义净,深受其影响,遂誓游印度。于中宗嗣圣十九年(702),乘船经昆仑(今康道尔群岛)、佛誓(今苏门答腊)、师子洲(今斯里兰卡)等,三年始达印度。乃礼谒圣迹,寻求梵文经典,参访善知识,历时十三年。师独影孤征,远涉雪岭胡乡,备经艰苦,遂深厌此娑婆世界,乃寻求有乐无苦、速生佛国之法,遍问印度之三藏学者,皆赞净土。未久,至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有一山,山有观音像,师以顶礼圣像,断食毕命祈请,终至第七日之夜感观音现紫金色相,为其摩顶开示。师遍游七十余国,凡历十八年,于开元七年(719)始归长安,呈献佛像与经典,玄宗遂敕赐“慈愍三藏”之号。师勤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教义。著有往生净土集三卷、般舟三昧赞等。天宝七年于洛阳罔极寺入寂,世寿六十九。又师之净土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故有将其净土学说同净土大师慧远和善导两流并列,称为慈愍流。(宋高僧传卷二十九、佛祖统纪卷四十)
 <三>(1271~1340)元代曹洞宗僧。明州定海(浙江)人,俗姓沈。号东明。幼即志干清爽,九岁入奉化大同寺为童侍。十三岁落发,十七岁受具足戒。后参访直翁德举而契悟,遂任侍香。未久,历游天童、灵隐、万寿、蒋山等地。后又至姑苏掌承天寺藏钥,未久东归明堂之白云寺开教,并继嗣直翁之法,居止六年,德风被及四方。元至大二年(1309,日本延庆二年),应日僧之请赴日,于禅兴寺传戒。翌年迁圆觉寺,住七年,大扬曹洞宗风。时曾创建白云庵。后以幕府之命,历住建长、万寿、东胜、寿福诸刹,接引众人三十年如一日。日本历应三年(即元至元六年)于白云庵示寂,世寿六十九,法腊五十三。世称东明慧日。著有宗门无尽灯论,其法流称东明流,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延宝传灯录卷四、日本高僧传卷二十六、日本洞上联灯录卷一)p6022 FROM:【佛光大辞典】





   其求缘觉者,  比丘比丘尼,
  诸天龙鬼神,  及乾闼婆等,
  相视怀犹豫,  瞻仰两足尊,
  是事为云何,  愿佛为解说。
  于诸声闻众,  佛说我第一。
  我今自于智,  疑惑不能了,
  为是究竟法?  为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
  愿出微妙音,  时为如实说。
  诸天龙神等,  其数如恒沙,
  求佛诸菩萨,  大数有八万,
  又诸万亿国,  转轮圣王至,
  合掌以敬心,  欲闻具足道。


[学习解说]:

求缘觉的比丘比丘尼以及诸天龙鬼神乾闼婆等,都心怀不解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望向世尊,希望世尊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

在声闻众中,佛说我是第一,可是我也不能明白佛的意思,现在大家都合掌看向佛,等待佛以微妙之音宣说真实法义,解除我们心中的疑惑

法会有如恒河沙数多的天龙神,八万上求佛道的菩萨,以及万亿国土的转轮圣王都恭敬合掌,等待佛的开示




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学习解说]:

这时,佛阻止舍利弗说,不用再说了,如果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一切世间诸天及人都会惊讶和怀疑

舍利弗再次对佛说,世尊,唯愿您为我们解说,为什么呢,因为会中无数百千万亿众生都曾见过佛,他们都是利根根器,拥有智慧,对您的法,一定能心生敬信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  唯说愿勿虑。
  是会无量众,  有能敬信者。”


[学习解说]:

舍利弗再次以偈颂方式请佛宣说甚深微妙之法

于法自在的佛,愿您不要忧虑,为我们解说这甚深微妙之法,会中无量众生一定有能心生敬信的人


名词解释:

【无上尊】
(术语)人天中,佛最尊胜,故号无上尊。无量寿经上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涅槃经二曰:“当念勤精进,顶礼无上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王】
(术语)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又】(职位)元世祖尊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西天佛子。明代因之。西藏封法王者三人。曰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皆红教喇嘛也。清代虽无法王之名号。然如青海等处有诺们罕。即法王之义。【又】(杂名)国王崇奉佛法,亦称佛王。阿育王经一曰:“八万四千塔一时俱成,王起塔已,守护佛法,时诸人民谓为阿育法王。”即其例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  我法妙难思。
  诸增上慢者,  闻必不敬信。”


[学习解说]:

佛又阻止舍利弗说,如果真的演说此法,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惊讶和怀疑,增上慢比丘将会坠于恶道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对舍利弗说,还是不要再说了,此法妙难思,那些增上慢的人听到后一定不能心生敬信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8 10:3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18 10:33 编辑

(本次学习:15楼~18楼 共用时2.5小时)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  愿说第一法,
  我为佛长子,  唯垂分别说。
  是会无量众,  能敬信此法,
  佛已曾世世,  教化如是等,
  皆一心合掌,  欲听受佛语。
  我等千二百,  及余求佛者,
  愿为此众故,  唯垂分别说。
  是等闻此法,  则生大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再次对佛说:唯愿佛为我们演说!今日法会中这些百千万亿佛弟子们,由于生生世世接受佛的教化,他们一定能心生敬信之心

舍利弗接着以偈颂再次对佛说:

无上尊胜的佛,请您为我们演说妙法,我及会中无量众生都能心生敬信心,佛曾生生世世教化我们,所以我们都一心合掌,心生大欢喜等待佛的开示


名词解释:

【无上两足尊】
(术语)佛之尊号。两足谓如人类有两脚者,以佛于两脚众生中无上尊胜故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8 10:32

4、业障深重及增上慢者无缘听闻法华经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对舍利弗说:你已经三次祈请了,怎好不为你解说呢?你们要仔细听认真思维,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世尊说完这些话以后,会中有五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人从座而起,礼拜佛后退出法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些人业障及我慢心都比较重,他们未得圣法却说已得,为证圣道却说已证,因为这些过失所以不能安住法会

世尊也是默然允许他们离开没有阻止

这时,佛对舍利弗说:法会留下来的这些众生都不是小枝小叶,他们的心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舍利弗,那些我慢的人退出法会也好,你们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你们解说

舍利弗说,非常期待佛为我们解说


名词解释:

【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得谓得】
指未得圣法而谓已得,由此而起慢心,为一种增上慢之心。其同类用语尚有未见谓见、未知谓知、未获谓获、未触谓触、未证谓证等,经论中常以此类用语形容尚未完成修行境地,却生起自大自是的傲慢心之修行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七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十诵律卷二、品类足论卷一辩五事品、大乘义章卷五末)((参见:慢)5812、“增上慢”5965)p1936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8 10:32

5、诸佛世尊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
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候不到不会说,时候到了才会说

此妙法犹如优昙钵花,一开即敛不容易看见,舍利弗,你们应当相信佛所说的话无有虚妄

舍利弗,诸佛随缘次第说法,义理难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佛是以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演说诸法,此法并非靠思维而能理解,唯有佛与佛之间才能明白,为什么呢

因为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

舍利弗,什么是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在世间呢,诸佛世尊出现在世间是为了令众生:
开佛知见(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
示佛知见(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悟佛知见(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
入佛知见(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舍利弗,这就是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和意义


名词解释:

【开示悟入】
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依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诸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即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间。关于“开示悟入”之解释,法华文句卷四上,以四位、四智、四门、观心等四种不同立场,阐释开示悟入之理,并一一配列之:(一)就四位而言,四位系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大阶段。(1)以“开”配当十住位;谓于此阶位之初,能破除无明,开显如来藏,而见实相之理。(2)以“示”配当十行位;谓于此阶位,惑障既除,知见之体亦自彰显,此“体”圆备万德,故举凡法界之众德,无不一一显示分明。(3)以“悟”配当十回向位;谓于此阶位,既已除障显体,明了法界众德,则必事理融通。(4)以“入”配当十地位;于此阶位,事理既融,故自在无碍,任运自如,而入萨婆若(一切智)海。
 (二)就四智而言,(1)以“开”配当道慧;谓于“实性”之中得以开发佛之智见。(2)以“示”配当道种慧;谓能了知十法界中诸道之种别,并了知解惑之相,一一皆为佛之知见所显示者。(3)以“悟”配当一切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即了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一切种智;谓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灭相”而识知种种行类相貌,此即入于佛之知见。
 (三)就四门而言,四门系指天台圆教所立之四法门。(1)以“开”配当空门;谓于空门所诠“一空一切空”之理中得以开发佛之知见。(2)以“示”配当有门;谓有门所诠“一有一切有”之理即显示佛之知见。(3)以“悟”配当亦空亦有门;谓了达“一切亦空一切亦有”之理即体悟佛之知见。(4)以“入”配当非空非有门;谓证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之理即入于佛之知见。
 (四)就观心而言,此系由天台宗所说“一心三观”中来直接阐释此开示悟入之理。三观,指空、假、中三观。(1)谓了观“心性三谛”之理不可思议,且此观明净,无有疑滞,故名为“开”。(2)又此一观境虽不可思议,然能于空、假、中之心中宛然分别而不滥,故名为“示”。(3)谓空、假、中之心,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故名为“悟”。(4)空、假、中之三观并非个别存其空、假、中三者,而系齐照空、假、中于一心之中,故名为“入”。(法华经论卷下、法华经义记卷三、法华经玄义卷五上、维摩经玄疏卷四、法华义疏卷三(吉藏)、法华经玄赞卷三末、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台宗二百题卷十五)p5305 FROM:【佛光大辞典】

【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开启众生本有的佛性,使其显现出来。‌‌

具体来说,开佛知见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的智慧,但由于无明遮蔽,未能显现。通过修行,可以破除无明,开启本有的佛性,显现出智慧之光。这一过程包括破除无明、开启佛性、显示佛知见等步骤。

开佛知见在佛教经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法华经》中提到“开示悟入”是佛出世的本怀,强调了开启智慧的重要性。— 摘自百度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8 10:32

6、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皆以佛之知见开示众生,以佛之知见觉悟众生,为令众生证入佛之知见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学习解说]: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常以一事教化菩萨,就是以佛的知见开示教法使之觉悟,舍利弗,如来只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没有二乘、三乘,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都是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都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出世后,也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亿佛土中,诸佛世尊为令众生获得利益,也是以无量无数善巧方便,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演说佛法,此法也是一佛乘,闻法众生在诸佛处听闻正法而能究竟获得一切种智(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舍利弗,一切诸佛教化菩萨都是以佛的知见开示众生,以佛的知见觉悟众生,为了令众生证入佛的知见!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示悟】
(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9 08:42
(本次学习:19楼~20楼 共用时2.5小时)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学习解说]:

舍利弗,我也是这样,深知众生有种种欲望和执着,所以随顺众生因缘,以种种譬喻、善巧方便为他们说法

舍利弗,随顺众生因缘次第说法是为了让众生能够获得一佛乘证入佛智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学习解说]:

舍利弗,十方世界无有二乘(声闻乘与缘觉乘),更何况是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舍利弗,诸佛出现在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要知道在这劫浊乱世中,众生烦恼之心贪嗔痴深重,造作各种不善业,诸佛才以善巧方便将一佛乘分为三种修行方法教导众生

舍利弗,如果我的弟子认为自己是阿罗汉、辟支佛,却不知道诸佛如来教化菩萨只有一佛乘的话,此人非佛弟子,不是阿罗汉、辟支佛


名词解释:

【垢】
梵语 mala。烦恼之异名。指污秽心之垢物。又以贪、嗔、痴称为三垢,故有烦恼垢、尘垢、垢秽、惑垢、染垢等名词。此外,烦恼垢系由根本烦恼所流出,其相污且粗,故亦以“心魔贼”喻称之,谓其能贼害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善法。据俱舍论卷二十一载,垢属于小烦恼地法之一,而以恼、害、恨、谄、诳、憍等合称六烦恼垢,略称六垢。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举出:欲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盖为烦恼之垢腻,称作心垢。同论卷二十复举出:疑、不思惟、怖、悲、恶、睡眠、过精进、软精进、无能、若干想、著色等,称为十一心垢;希望、嗔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燋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诤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称为二十一心垢。(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大乘义章卷五)p3766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无明,终于悟十二因缘之理,可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又名大乘,其行人于无数劫间,修六度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可证无上佛果。
  2、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即声闻乘,中乘即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乘】
乘为运载之意。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种之别,故称二乘。<一>指大乘与小乘。佛陀一代所说之教法可大别为大、小二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梁译摄大乘论卷上)
 <二>声闻乘与缘觉乘。即小乘法分为二种:(一)直接听闻佛陀之教说,依四谛理而觉悟者,称声闻乘。(二)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觉悟者,称缘觉乘。(大宝积经卷二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华严五教章卷一)
 <三>一乘与三乘。出自华严五教章卷一。(一)法华以前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证道有别,是为三乘。(二)法华会上,会三乘归于一佛乘,是为一乘。p206 FROM:【佛光大辞典】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

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学习解说]:

舍利弗,这些比丘、比丘尼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认为自己在生死界中是最后的身体,很快将获得究竟涅槃,便不再志求无上菩提,要知道这种人是增上慢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真有实证阿罗汉,哪有不相信一佛乘的道理,除非佛灭度后,现前没有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灭度后,很难有人能受持读诵解义此经,如果值遇其他诸佛,方能决定明了其义理,舍利弗,你应当一心信解(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受持佛说的话,诸佛如来从不说虚妄语,要相信没有其他乘,唯有一佛乘


名词解释:

【信解】
(术语)闻佛之说法初信之,后解之,谓之信解。又钝根者信之,利根者解之,谓之信解。又信者破邪见,解者破无明。法华经序品曰:“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同嘉祥疏二曰:“信解者,始名为信,终称为解。又钝根为信,利根为解。”同七曰:“信破邪见,解破无明。”【又】七贤之第三。(参见:七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决了】
(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19 08:43

7、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大众解说诸佛说法唯有一佛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  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  唯有诸贞实。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

那些我慢不信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量有五千,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不能严谨持戒,反而护惜自身业障或瑕疵

这些小智的人已经离开法会,他们在大众中是糟糠,他们福德浅薄,不能堪受法器,而留下的这些众生并非小枝小叶,他们心地诚实无谄曲都是堪受法器的人




   舍利弗善听!  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  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  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  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  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  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祇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槃。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要仔细听,诸佛所得法以无量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不论众生心之所想,或造作种种行为,种种欲望以及前世所作各种善恶业佛都悉知悉见,诸佛都以种种因缘、譬喻、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令他们心生欢喜

或者为其演说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或说伽陀(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或说本事(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或说本生(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说种种因缘、譬喻以及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或者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

这些钝根众生乐修小乘法,他们贪恋世间生死,在无量诸佛面前不能深入修行妙法,他们被种种烦恼所苦,所以我为他们解说涅槃的快乐


名词解释:

【小法】
(术语)小乘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钝根乐小法。”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优波提舍】
梵语优波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辩论诸法之事,是为论议。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相见论说妙法等是也。(梵语提婆达多,又云调达,华言天热。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祇夜】
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或云偈。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为颂。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生(巴Ja^taka)】

音译为阇多伽、阇陀,意译为生、本起、本生,或《本生经》、《本生谭》。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或指此等故事的故事集。为九部经之一,或十二部经之一。

(一)指佛陀前生的菩萨行事︰可分为经师与律师所传。经师所传,以佛往昔生中的德行为主,但直说过去事(实为‘本事’),仅结说‘即是我也’,未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律师所传,体裁为‘本生’。由三部分构成︰(1)当时的因缘;(2)佛说过去早已如此,广说过去;(3)结合当前的人事。其对象通于佛及弟子,不限于世尊。晚期共传的菩萨大行之‘本生’,即综合经、律所传而成的。

(二)指本生故事的故事集︰南传巴利经藏之《小部》中,第十即为各种本生故事之汇集。全部共五四七种本生故事(其中以动物为故事主角的有一百五十多种)。多以散文、韵文写成。且以篇幅长短或偈颂数之多寡,分为二十二集。长篇之偈,其性质为首尾一贯独立的本生故事。短偈则为强调故事主旨的警世金言或类似歌谣者。欲理解这些短偈的意义,须仰赖《本生注》(Ja^takat!t!hakatha^)。

巴利文《本生经》约成书于西元前三世纪,作者不详。或系时人以当时流传之故事为底本,再融入佛教色彩而成。其现行本乃丹麦学者华斯勃尔(Fausbo|ll,Micheal Viggo)耗二十年(1877~1897)之力,详校取自缅甸、锡兰之原本而出版的《本生谈及其注释》(The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共为七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含因缘谈、本生故事五四七篇及注释。第七卷有编者的序说及索引。本书之全译本为德译本及日译本。日译本收在《南传大藏经》中。缅甸、泰国、锡兰等南传佛教国家所传,仅为巴利原文本,未加注释。

此外,汉译的本生经典籍,现存的有︰《六度集经》(八卷,吴·康僧会译,为现存汉译中最古而最重要者)、《菩萨本缘经》(三卷,吴·支谦译)、《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菩萨本行经》(三卷,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宋·绍德、慧询等译),此上均属综述多种本生,且以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另有以一部经专说一个本生故事的,如《长寿王经》、《金色王经》、《月光菩萨经》等。也有在经中兼述本生故事的,如《贤愚经》中有修楼婆王本生、尸毗王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杂宝藏经》中也有王子本生、睒仙人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其他各大小乘经中,散说一种乃至数种本生故事的也不在少数。
本生故事也散见于梵语文学故事集中,如《五卷书》(Pan~catantra)、《故事总汇》(Kathasa^ritsa^gara)及《本生鬘》(Ja^taka-ma^la^)等。

◎附一︰金克木《梵语文学史》第二篇(摘录)

在巴利语文献中,经里的《小部》所包括的一部叫做《本生经》(唐朝义净译作社得迦)的寓言故事集就是这一类的作品。巴利语的《本生经》是编在一起成为一部的,共有五四七个故事(内有重复)。汉译的佛经中有十几部这类著作,每部包括的故事数目从几个、几十个直到一二一个;此外还有一些是单独译出的以及在经律中夹杂的。巴利语的经注里面也还有很多故事。这一些寓言故事,无论是不是采取《本生经》的格式,都明显带有民间文学的印记,而且有的已是经过加工到了小说的程度。它们反映了佛教徒当时所联系的社会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揭露这些阶层的苦难和斗争,而加上佛教教义为指引。这一类故事和另外一种完全是夸张想像以至堆砌词藻的经和故事显然是两种风格,有两种来源,起两种作用。这些文献是经过长期发展而积累的。现在举例说明一下和史诗反映类似的社会矛盾并大体属于同一时代的故事。

所谓《本生经》是把寓言或故事加上头尾,指出其中的善人就是佛陀的前身,是个菩萨,而恶人就是佛的敌人,其他重要人物就是佛的弟子、信徒、妻子、儿子等等。这些故事是经过加工的,不仅思想上按照佛教要求改造过,而且艺术上也往往显出加工的痕迹,有的在当时水平说来可以算是很精致的艺术品。文体主要是散文,里面夹杂一些诗句。从汉译的同类书的纷繁可以推测当时有很多种集子流传。唐朝(七世纪)的和尚义净记述他在印度和南海见闻时,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里说,当时印度的戒日王要求臣下献出文学作品,一次得到五百册之多,几乎都是‘社得迦’,就是用佛本生故事做题材的作品。在印度的佛教壁画和雕刻中也有很多以本生故事为内容。晋朝法显和唐朝玄奘的记载印度情况的书中都对各地有关佛的本生故事的传说津津乐道。法显还说在师子国斯里兰卡奉佛在城中巡行时有著名本生故事的表演。我国佛教壁画中也有这类故事。可见佛教徒编订的这类作品流传的长久和广远。

《本生经》里的主要人物,除四分之一以上的故事中以动物形象出现以外,多数是些贵族,还有修道人、商人、手工业者、妇女。以贵族为主角的一些长篇故事更显露出时代的特点。下面举几篇为例。

巴利语《本生经》的第五三一篇是一个传奇式的作品。这相当于三国时译出的《六度集经》卷八的《遮罗国王经》(全书的第八十四个故事)。宋朝译出的另一部本生故事书《菩萨本生鬘论》卷二里也有这个故事的轮廓,但是文学性、人民性和斗争性都失去了,还加上了很多佛教的教理。这个故事说一个王子生得很丑,可是有极高智慧,擅长各种技艺。他按照自己塑造的理想形象娶了一个极美丽的贵族公主。他因为自己丑,白天不敢相见。最后公主仍然发现了他的丑陋,回了本国。这王子又赶去用种种方法表现自己的手艺,要实现他自己所说的,‘让她回去好了,我要用自己的能力使她回来。’他弹琴奏乐,当各行学徒,做精致的陶器,画扇子,编花环,最后当了国王的厨子(奴隶),才见到公主,但仍受了她的骂。后来公主的女奴帮助他,也和公主起了冲突。最后七王来争公主,围了城;公主的父亲要把她砍成七块分给七王;她才折了骄气,去求王子打败敌人。在《本生经》里,这个故事有诗,有文,有曲折细致的描写,比汉译的传本加工更多些。这故事表现了有智慧有技艺的奴隶如何胜过贵族,平民的智慧和勇敢如何胜过贵族的姿容和骄傲。这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主题。它歌颂的不是贵族,而是奴隶,不是身份,而是技艺。

《本生经》第五四七篇也是一个王子的故事。这故事在汉译佛经中出现了不下七次之多。法显说锡兰的迎神赛会表演时提到它,义净也说它被写成诗歌传遍印度。汉译除《六度集经》卷二的一篇以外,独立的经就有两部。在义净译的律中也有这个故事。汉译称这个故事的主角为须大拿太子(巴利语本的名字不同,义净曾说明二名实指一人)。他完全被写成一个佛教的理想人物,布施一切,连自己的儿子也送给人去当奴隶。这个故事还有着使我们联想到《罗摩衍那》的情节。这位王子把保卫国家的大象送给了敌人。他父亲把他放逐到森林去。他的妻子愿跟他去受苦。关于他的放逐的描写以及他和妻子的对话正是《罗摩衍那》式的文章。从汉译也可以看得出原来的创作者所著重描写的是社会情况和劳累受苦的人(例如他的妻子)的感情。尽管它经过了佛教徒的全面加工,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出它所孕藏的民间传说的面貌。它所描写的当时社会的苦难(例如两个孩子被强迫带去做奴隶时的情景),以及所表现的作者的同情,是我们可以赞许的。就这一点可以说它是暴露奴隶社会的惨酷现实的,血迹斑斑的画面。

《本生经》也有明显地谴责贵族并且直接写到阶级斗争的故事。例如第七十三篇就是说一个忘恩负义的国王还不如蛇、鼠和鹦鹉。他的奴隶把他扔在河里要淹死他。他和那三个动物都被一个修道人救了。后来他要鞭死恩人的时候,人民知道了,大家合起来把这个暴君打死了。又如第五三七篇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一个杀人者的故事,其中说到一个国王吃人肉,派人暗地杀人,后来被发现了,臣民群力把他赶跑了。这个故事相当于汉译《六度集经》卷四〈普明王经〉和《贤愚经》卷十一〈无恼指鬘品〉;前者加了一些大臣劝谏国王不应残暴的话,后者比较详细地写了群众包围国王要杀他的情景。

从这些本生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徒和社会上的一般人民是有联系的,因而没有脱离文艺的源泉,能够吸收民间文学。巴利语文献的《小部》中有些佛教徒作的诗也略微反映出佛教的社会背景。这是巴利语文献所独有的,长老、长老尼的诗集。一部名为《上座僧伽他》,一部名为《上座尼伽他》。‘伽他’就是佛教徒的这种诗体的名字。

◎附二︰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四章(摘录)

‘本生’可分为二︰经师所传的‘本生’,在传述先贤的盛德时,以‘即是我也’作结;这就成为释尊的‘本生’,也就是菩萨的大行。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在说某人某事时,进一步说︰不但现在这样,过去已就是这样了。叙述了过去生中的故事,末了说︰当时的某某,就是现在的某某。这一类型的‘本生’,《僧祇律》最多,共存五十三则。《十诵律》与《根有律》,也有这一类型的‘本生’。然《僧祇律》的‘本生’,都在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中,而《根有律》特重于‘破僧事’。传说佛为了提婆达多(Devadatta)破僧,‘广说五百本生’,这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律的特色。

这一类型的‘本生’,分别说部(Vibha^-jya-va^dina^h!)系也是有的。与偷罗难陀(Sthu^lananda^)比丘尼有关的,《铜鍱律》有‘黄金鸟’,显然为‘本生’的体裁。《四分律》也有‘黄金鸟’本生;《根有律》说有︰‘宝珠鹅’(黄金鸟的传说不同)、‘贪贼’、‘丑婆罗门’、‘不贞妻’──四‘本生’。但是,《僧祇律》、《五分律》、《十诵律》,却都是没有的。与提婆达多有关的,《铜鍱律》有‘小象学大象’事。虽没有具备‘本生’的文学形式,而确是释尊与提婆达多的前生。‘小象学大象’事,《四分律》与《五分律》,都明确的是‘本生’体裁。《僧只律》的‘本生’很多,但有关提婆达多的,仅有一则──‘野干主’。关于提婆达多的,《铜鍱律》一则,《四分律》三则,《五分律》四则,《十诵律》一则,而《根有律》多达三十六则。在这一比较下,明确的可以看出︰上座部(Sthariva^h!)系统律部的‘本生’,有集中的倾向。重视佛教的问题人物,以提婆达多、偷罗难陀比丘尼的恶行为主,而广泛的传说,集录出来。这与《僧祇律》的本生,对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而说,没有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是非常不同的。这到底谁古谁今呢!

依律部所传的‘本生’,而论究成立的先后,是不能以有无、多少为准量的。

(1)先应确认‘本生’所表达的意义,这是关联于前生后世,善恶因果的具体化。善恶因果,是佛法的重要论题。然在佛法的开展中,一般的要求,不是抽象的原理、法则,而要有具体的因果事实,可以指证。于是,传述的古人善行,指证为‘即是我也’。对现在的释尊说,这是前生的善行、高德,而形成前后的因果事实;这是经师所传的‘本生’。律部中,举为例证的世间事──过去的人(畜生及非人)物,对现在的佛弟子,在传说中也成为前生后世的因果系;这是律师所传的‘本生’。

(2)经师与律师所传的‘本生’,是同类的善恶因果;这是佛法中,善恶因果具体化的早期形态。我们知道,浑括而简要的佛法根本思想,是但说善恶因果,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但立善恶二性的大众部(Maha^sa^m%ghika^h!),就是这一思想的继承者。上座部的特色,是三性论,于善、恶外,别立无记性。分别说部,及从先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中的‘持经者’,都立三性说。说一切有部论师,及犊子部(Va^tsi^putri^ya^h!),成立四性说︰善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无覆无记性。‘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的异熟因果,在上座部系,尤其是说一切有部论师中,发扬广大起来。如认清佛法思想的开展历程,那末律部本生所表现的,具体的因果事实,正是初期的善因善果,不善因不善果的说明;与大众部的思想,最为契合。同类的善恶因果说,在上座部中,渐为异熟因果所取而代之(‘譬喻’),但仍或多或少的,留存于上座系统的律部。

(3)在部派中,学风是不尽相同的。从上座部而流出的阿毗达磨(Abhidharma)论师,是究理派。对于‘本生’、‘譬喻’等,取审慎的抉择态度。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说︰‘诸传所说,或然不然’。属于《十诵律》系统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说(大正23·509b)︰‘凡是本生、因缘,不可依也。此中说者,非是修多罗,非是毗尼,不可以定义。’

‘本生’、‘因缘’、‘譬喻’等,与经律相结合,而不是经律的实体;这是不可以作为定量的。所以重阿毗达磨的学派,对于本生、譬喻,不予重视。为罽宾(Kaspi^ra)论师所重的,‘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的《十诵律》,真正的意义在此。铜鍱部(Ta^mra-s/a^ti^ya^h!)重律,也有发达的阿毗达磨论。《铜鍱律》仅有‘黄金鸟’本生,及‘小象学大象’,可与《十诵律》作同样的理解。反之,大众部是重于修证,重于通俗,重经法而没有阿毗达磨论的(晚期也有)。《僧只律》保持了简略的,杂乱的古形(律藏的全部组织,《僧祇律》是古形的,下文当加以证实),却富有同类因果的‘本生’。在说一切有部中,本为持经者(上座部本重经)所用的《根有律》,有非常丰富的‘本生’与‘譬喻’。所以论究律中的‘本生’,有无与多少不一,有关学风的不同,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铜鍱律》仅‘黄金鸟’为‘本生’,还有近于‘本生’的‘小象学大象’。《铜鍱律》编集完成时,当时的佛教界,就只有这二种‘本生’吗?还是学风不同,简略而不多采录呢?仅有二项,而与上座部的其他律部,特重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恰好相合,这是不能不引为稀奇的!上座律与大众律,对于风行古代的‘本生’,态度是显然不同的。同类因果的‘本生’传说,是古老的,与大众部的思想及学风相合。所以在《僧祇律》的编集中,保存的最多。铜鍱部是重论的,与某人某事相结合的‘本生’传说,在《铜鍱律》的编集中,仅保留了上座部系所特重的,有关提婆达多与偷罗难陀的‘本生’。律部的集成,与部派成立的时期,相去不能太远(集成定本,以后只能有多少修正与补充,不能有太大的变动)。说一切有部──经师与论师分化时期,比化地部(Mahi^s/a^saka^h!)、法藏部(Dharmagupta-ka^h!)、铜鍱部要迟一些。那时的说一切有部律,提婆达多的‘本生’,已经不少。论师系加以删略,重为编定,成为《十诵律》。持经的譬喻者,继承旧有的学风,扩充(‘譬喻’部分更多)改编,成为《根有律》。

[参考资料] 前田惠学《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宫本正尊编《大乘佛教の成立史的研究》;干潟龙祥《本生经类の思想史的研究》;M. Winternitz着·中野义照译《印度文献史》;Rhys Davids《Bud-dhist Birth-Stories》;E. Senart《Essai sur lale/gendedu Buddha》。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修多罗】
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法也、常也,乃圣教之总名。今言修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伽陀】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本事】
<一>梵语 iti-vr!ttaka, ity-uktaka,巴利语 itivuttaka。音译伊帝曰多伽、伊帝目多伽、伊帝越多伽、一目多迦、一筑多。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其义有二:(一)若是梵语 iti-vr!ttaka,即“如是之事”,译作出因缘、本事经、本事说,乃叙述佛陀及佛弟子在过去世之因缘事迹。(二)若系梵语 ity-uktaka,即“如是言说”,译作如是语经、此事过去如是。后者乃指以“佛如是(斯)语”开始之经。在巴利语三藏之小部经典第四分中,共收集一一二经,即如是语经(Itivuttaka),性质相当于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所说之“如是语经”。(瑜伽师地论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乘义章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参见:如是语经)2366)
 <二>凡七卷。为本事经之略称。玄奘译于唐永徽元年(650)。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于现存巴利经典中之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现代学者多推测此二经出于同一源流,惟巴利本如是语经共由四篇一一二经所成,比本经少二十六经。  
  又十二部经中之“本事”,其原语语意有二:(一)系汇集佛陀或佛弟子过去世本生故事之经典,(二)指以“佛如是言说”为开始之经典。然本经之内容皆仅以“如是语”为每一经之起结,结构方面则以法数之次第增加为基础,并未包含任何本生故事。于汉译经典系统中,古来皆以本经摄属阿含经典,现代学者甚至认为本经乃阿含经典中之最早成立者,或与最古者先后成立。又明代智旭大师认为,自经中所阐示之教法内容观之,本经应属杂阿含经;然现在一般学者多从本经递增法数之体裁而主张应属增一阿含经。
 又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所载,除本经之外,另有一卷本之本事经,然以(大五五·六七八中):“文言冗杂,义理浇浮”,古来皆视之为伪经。(大唐内典录卷五、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八、南北两传の本事经(渡边海旭,壶月全集上卷))p1959 FROM:【佛光大辞典】

【伽陀】
(饮食)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见:何伽陀)。【又】(术语)Ga%tha%,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三十二字者,谓之为首卢伽陀S/loka。二别,必以四句而文义具备者,不问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谓之结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别二种,因而通之伽陀,单译为句,别之伽陀,译为颂。次,结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种:一单独结句以演法义,又赞叹佛德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伽陀,译为孤起颂,或不重颂。二前说之散文经义重结于伽陀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祇夜Geya,谓为应颂,或重颂。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别。嘉祥法华义疏三曰:“偈有二种:一首卢偈,凡三十二字。盖是外国数经之法,数经之法者,莫问长行与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卢偈也。”净土论注曰:“偈是句数义。”(此首卢伽陀之释)。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西域记三曰:“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伽陀此方当颂,或言摄,言诸圣人所作,不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陀。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陀,或言伽他,讹也。旧言偈者,亦伽陀之讹也。”(已上结句伽陀之总释)。大乘义章一曰:“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玄义一下曰:“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法华玄论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云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已上结句伽陀之别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学习解说]:

我以种种善巧方便令众生证入佛慧,以前我从未说过你们将会成佛,那是因为时机未到,今日正是时候,所以要为你们演说大乘经

我有九部法(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都是随顺众生根器而次第演说,为令众生契入大乘佛法,因此今日要为你们演说妙法莲华经


名词解释:

【九部经】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经为小乘经之分类者也。然大乘义章第一,法苑义林章第二本等。谓以九部为大乘经中之内容分类,十二部经中,菩萨大乘之人,无犯戒等,故无尼陀那(即缘起),机根胜,故无阿波陀那(即譬喻),无征诘问答之要,故无优波提舍(即论议)云。然此九部之名目,与南方所传一致,则涅槃经所说,以九部为小乘经之分类,似不容疑。但涅槃九部中,第八有毗佛略。毗佛略Vaipuya,译言方广,或方等,通常以之为大乘之异名,故以此九部为大乘经之分类,亦自有据。南方所传者,无此毗佛略,代以毗陀略Vedaa,置于第九,毗陀略有破碎或执明及获明之义,与毗佛略之意不同。涅槃之九部中列毗佛略者,恐为毗陀略之写误也。若不然,则所谓过九部经有方等典者,不得不全陷于无意味。既言过九部经有方等(即毗佛略),则毗佛略不应存于九部中也。(二)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优陀那,尼陀那,伊帝目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也。十住毗婆沙论第九念佛品曰:“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如是语经、斐肥儸、未曾有经。”是涅槃之九部中除阇陀伽加尼陀那也。(三)修多罗、祇夜、伽陀、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也。法华经第一方便品曰:“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又曰:“我此九部经,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此古来传为小乘之九部者。言十二部经中,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义,故无和伽罗那(即授记),法浅易咨,故无优陀那(即无问自说),未显广理,故无毗佛略(即方广)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0 07:09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1楼 共用时2.5小时)

   有佛子心净,  柔软亦利根,
  无量诸佛所,  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  说是大乘经,
  我记如是人,  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净戒故。
  此等闻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为说大乘。
  声闻若菩萨,  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  皆成佛无疑。


[学习解说]:

一些身心清净的佛弟子,他们身心柔软且是利根器,在无量佛所修行甚深妙法,听佛为他们演说大乘经,我说这些人来世必将成佛,因为他们皆以深心念佛和清净持戒的缘故

这些众生听到自己将要成佛心中充满大欢喜,佛悉知悉见众生心,所以为他们演说大乘经,不论是声闻或菩萨凡是听我说法者,哪怕只有一偈将来都必定成佛


名词解释:

【深心】
梵语 adhya^s/aya。为三心之一。又称深信。此词于佛典中之语义,颇有异解。惟通常系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扫除犹疑不定而对佛法真实确信之心,或指乐集诸功德善行,又深信爱乐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中):“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中略)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中列举十种深心之名(大九·五五一上):“何等为十?一净心,二猛利心,三厌心,四离欲心,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无足心,九胜心,十大心。”观无量寿经载,若有众生欲往生净土,若发三心即便往生,深心即为其一。善导释为深信之心。另外亦指凡夫执迷之深固,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八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大智度论卷七十一)((参见:三心)532)p465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学习解说]:

在十方国土中都只有一佛乘,没有大小乘之分,更没有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法,除非是佛的方便说,佛以假名(即立于众缘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设之名词)为引导让众生证入佛智,所以诸佛出现在世间只为这一件事,根本没有大小乘,更没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诸佛从不会以小乘法救度众生


名词解释:

【假名】
梵语 prajn~apti,巴利语 pan~n~atti。意指假他而得之名。略称假。亦即立于众缘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设之名词。成实论卷十三灭尽定品分假名为二种:(一)如人乃五阴之因缘和合,称为因和合假名。(二)诸法从众缘而生,无定性,但有名字,称为法假名。盖大乘虽有浅深之别,而人、法并皆假名无殊。至如中观派,则认为于缘生之法在俗谛之上虽为假有,然于真谛之上则是皆空。另瑜伽派主张,如依聚集之义,所集成者,有聚集、相续、分位之性,故称为假有,而心、心所、色等能集成者,由缘而生,则为实有,依此实有之法,得论假有,故依他起性乃通假、实。
 大乘义章卷一假名义就假名设四义(大四四·四七七下):“言假名者,释有四义:一、诸法无名,假与施名,故曰假名,如贫贱人假称富贵,如是等也。二、假他得名,故号假名,如假诸阴得众生名,假栋梁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又复大小长短等事,假他得名,大假小故,得其大名,小亦如是。(中略)三、假之名,称曰假名,世俗诸法,各非定性,假他而有,名为假法,树假之称,故曰假名。四者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
 此外,大乘义章同卷又举出一假、二假、三假、四假之别,即:(一)一假,谓一切法皆因缘集起,故为假名。(二)二假,(1)就生、法分别,有众生假名、法假名。(2)就因和、法和分别,有因和合假、法和合假。(三)三假,即名假、受假、法假。(4)四假,即因生假、因成假、相待假、相续假。然摩诃止观卷五下则仅列举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等三假之名。又假名之法非实有,故称为假名有、假有;其性为空,故称为假名空;缘假名之法,则称为假名心;观照之,则为假观、假想观;主张一切法假有无性,则称为假名宗;无实德,唯有名号者,称为假名比丘、假名菩萨。(大品般若经卷二、菩萨地持经卷一、卷二、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成实论卷十一立假名品、成唯识论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参见:假)4376)p437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方佛土】
(杂语)犹言大千世界。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若人信归佛,  如来不欺诳,
  亦无贪嫉意,  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  而独无所畏。
  我以相严身,  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  为说实相印。


[学习解说]:

佛自己都住在大乘法中,并以禅定和智慧为庄严,所以必定会以大乘法救度众生

佛自己已经证得无上道获得了大乘平等法,如果佛以小乘法哪怕只教化一人都当堕入悭贪,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有人信佛归依佛,佛是不会欺偏佛弟子的,更不会心怀悭贪和嫉妒,只会心怀慈悲的帮助众生断除恶业恶念,所以佛在十方国土演说佛法无所畏惧

佛以光明之相庄严身体,又将光明遍照整个世间,为众生演说实相印(实相,指诸法实相之义理。此种实相为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故称实相印。一切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


名词解释:

【实相印】
又作一法印。实相,指诸法实相之义理。此种实相为佛佛相递持的真理之印,故称实相印。一切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之,一切大乘经则以此实相印印之。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p5788 FROM:【佛光大辞典】

【定慧】
(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六波罗蜜多经八曰:“佛果大菩萨,定慧为明本。”六祖坛经曰:“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  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  今者已满足,
  化一切众生,  皆令入佛道。
  若我遇众生,  尽教以佛道,
  无智者错乱,  迷惑不受教。
  我知此众生,  未曾修善本,
  坚著于五欲,  痴爱故生恼。
  以诸欲因缘,  坠堕三恶道,
  轮回六趣中,  备受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长。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  具足六十二,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谄曲心不实,
  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
  亦不闻正法,  如是人难度。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原本就立下誓愿要令一切众生都像我一样成就佛道,今日如果所愿因缘已具足,我将教化一切众生皆悟入佛道

如果我不论遇到怎样的众生都一律以大乘法说教,会令那些无智的人心生迷惑,领他们无法领受教法,我知道这些众生善业缺少,而且贪着五欲,因为愚痴而烦恼重重,因此毕竟堕入三恶道,流转于六道遭受种种苦报

这种都是福德浅薄之人才会被种种苦报所逼迫,他们邪见充满,所以深深的贪着和追求世间种种虚妄法,我慢心重,心底不诚实,因此在千万亿劫中都听闻不到佛的名字,也听闻不到正法,这种人很难度化


名词解释:

【谄曲】
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虚妄法】
(术语)色声等五欲之法,其体虚假不实,故云虚妄。法华经方便品曰:“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邪见】
梵语 mithya^-dr!s!t!i,巴利语 miccha^-dit!t!hi。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盖俱舍家谓拨无因果为邪见;唯识家则主张拨无因果及四见以外之所有邪执,均称为邪见。
 另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载,五见虽同为邪推度,但因邪见之“无行相”过患特重,故特称之为邪见。又谓邪见坏事,谤因果及三宝,坏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并破坏现量,为暴恶之见,故别立此名。(俱舍论卷十九、成唯识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一、卷十、成实论卷十、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八)((参见:八邪行)283、“十善十恶”468、“五见”1099)p3033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故舍利弗!  我为设方便,
  说诸尽苦道,  示之以涅槃。
  我虽说涅槃,  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佛子行道已,  来世得作佛,
  我有方便力,  开示三乘法。
  一切诸世尊,  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  皆应除疑惑,
  诸佛语无异,  唯一无二乘。
  过去无数劫,  无量灭度佛,
  百千万亿种,  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  种种缘譬喻,
  无数方便力,  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  皆说一乘法,
  化无量众生,  令入于佛道。


[学习解说]:

所以,舍利弗,我以种种善巧方便为众生解说断除苦道的方法,令他们超越生死和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我虽然也说是涅槃,但诸法寂灭相原本是不著一切相的,诸佛子只要依法修行,将来一定能成佛

我通过善巧方便为众生开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实则一切诸佛都只说一佛乘法,今日在座大众应当消除疑惑,因为诸佛的话没有两样,只有一佛乘没有二乘法

过去无数劫以前无量佛灭度,他们也是以种种因缘和譬喻,以种种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诸法,这些诸佛世尊等都只说一佛乘法教化无量众生令入佛道


名词解释:

【寂灭相】
涅槃的境界不著一切之相,故云“寂灭相”。智度论说:“涅槃即是寂灭相。”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涅槃】
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和无明三种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合而言之,就是当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都达到究竟圆满之领域,连生死和烦恼也都超越了、杜绝了,就叫做“涅槃”。这也是圣者所证得的不生不灭、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它也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又诸大圣主,  知一切世间,
  天人群生类,  深心之所欲,
  更以异方便,  助显第一义。
  若有众生类,  值诸过去佛,
  若闻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进禅智等,  种种修福慧。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  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还有,诸佛了知世间一切众生种种欲望,更是以特殊方便助显佛乘

如果众生值遇过去诸佛,听佛闻法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人都已经成就佛道

诸佛灭度后,如果众生人心善良慈悲且柔软,这些人也已经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第一义】
(术语)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义,圣智之自觉也。大乘义章一曰:“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中论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过,故称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胜鬘宝窟上末曰:“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法华义疏四曰:“第一义者,一实之道,理极无过为第一。深有所以,称为义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楞伽经二曰:“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碧岩第一则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异方便】
即指佛为使众生开悟所用之特异方法。后代诸师根据不同经典,所作之解释各异:(一)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下):“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根据此经文,法华文句卷十二乃解释为:若用圆妙之正观,即是实相之方便;若用七方便观而助显第一义,则称为异方便。(二)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下):“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根据此经文,智顗之观无量寿经疏认为:异方便即是该经所说之十六观,而非以直观称为方便;又以佛力之故而见彼佛国,亦是方便。(法华玄赞卷四、观经疏玄义分、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上(隋代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中(宋代元照))p515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1 11:3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1 11:3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2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诸佛灭度已,  供养舍利者,
  起万亿种塔,  金银及颇梨、
  砗磲与马脑、  玫瑰琉璃珠,
  清净广严饰,  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  栴檀及沉水,
  木榓并余材,  砖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  积土成佛庙,
  乃至童子戏,  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诸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的人,建造万亿佛塔并用七宝进行装饰,或者用石头、木材、砖瓦、泥土、栴檀及沉水建盖佛庙的人,乃至小孩子做游戏用沙子堆成佛塔,以上这些人都已经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童子戏作佛事】
(本生)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为城。城中复作舍宅仓储,以土为麨著仓中。此二小儿见佛三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于是掬仓中土名为麨,奉上世尊。无胜在傍合掌随喜。德胜于是说偈赞曰。(中略)佛言: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圣王四分之一,于花氏城作正法王,号阿恕迦。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人为佛故,  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  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  鍮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  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  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皆已成佛道。
  彩画作佛像,  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  皆已成佛道。
  乃至童子戏,  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  而画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  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  皆已成佛道。
      但化诸菩萨,  度脱无量众。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用各种材料雕刻诸佛形像,他们都已经成就佛道了

或者用七宝、白铜、铅锡、铁木及泥等制作佛像,这些人也已经成佛了

或者用彩画绘画百福庄严的佛像,这样的人也已经成佛了

乃至小孩子做游戏,用草木或者笔或者用手指画佛像,这些人也能渐渐积累功德,具足大悲心,最终成就佛道,教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生




   若人于塔庙、  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  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  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  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  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  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  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  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  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  在世或灭度,
  若有闻是法,  皆已成佛道。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到佛塔庙在佛像前用花、香、幡盖恭敬供养,或者请人演奏,击鼓、吹角贝、箫和笛、弹琴和琵琶等等尽心供养诸佛,或者以欢喜心称扬歌颂赞美佛的功德,哪怕只是一句微小的音声,都已经成就佛道

如果有人以散乱心乃至用一枝花供养佛像,也能渐渐见到无数佛,或者有人礼拜、合掌、或者只举起一只手、或者只是微微低下头,以这样的方式供养佛,这样的人也能渐渐见到无数佛,成就无上佛道,广度无数众生

如果有人以散乱心进入塔庙,只要能称念一声南无佛,这样的人也已成就佛道,在过去世不论佛在世或灭度,如果有听闻这部妙法,这样的人都已成就佛道




   未来诸世尊,  其数无有量,
  是诸如来等,  亦方便说法。
  一切诸如来,  以无量方便,
  度脱诸众生,  入佛无漏智,
  若有闻法者,  无一不成佛。
  诸佛本誓愿,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众生,  亦同得此道。
  未来世诸佛,  虽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  其实为一乘。
  诸佛两足尊,  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  是故说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  导师方便说。
  天人所供养,  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  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  亦说如是法。
  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  其实为佛乘。
    知众生诸行,  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  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  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  随应方便说。
  今我亦如是,  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  宣示于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  皆令得欢喜。


[学习解说]:

未来无量诸世尊也是以善巧方便的方式为众生说法,一切诸佛如来都是以无量善巧方便为众生次第说法,令他们证入佛的无上智慧,所以所有听闻此法的众生没有不成佛的,因为诸佛在因地所立的根本誓愿就是令众生都能成就佛道

未来世诸佛虽然有无量百千亿法门,但其实都是一佛乘,诸佛深知诸法无自性(诸法无存在之实体),“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只说一佛乘,没有其他乘,其他都是佛的方便说

现在如恒河沙数多的十方佛出现在世间,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同样也是以善巧方便次第为众生说法,虽然为众生示现种种道法,但其实都只是一佛乘

诸佛深知众生所想和所行,知道众生过去所造的业力、欲望、精进力以及利钝根器,因此能以种种因缘、譬喻次第说法

我也是这样的,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便以种种法门引导众生的认识佛道,我以无上的智慧力深知众生心 性、欲,因此能方便说法令他们都心生欢喜


名词解释: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两足尊】
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足。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两足尊】
梵名 Dvipadottama,巴利名 Dvipada-set!t!ha。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为佛之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尽智、无生智等无漏之无学法,及十力、四无畏等诸不共法,故此尊号有二义,即:(一)于天、人之中,所有两足生类中之最尊贵者。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等载,佛为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之第一。(二)以两足喻为权实、戒定、福慧、解行等,佛即具足此两足,而游行法界,无所障碍。(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日经卷五阿阇梨真实智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法华玄赞卷三、金光明文句记(会本)卷三、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誓】
(术语)梵语三昧耶Samaya,一译本誓,原为因本之义。诸佛菩萨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约,谓之本誓。二教论下曰:“各各以本誓加持。”往生礼赞曰:“本誓重愿不虚。”理趣释曰:“三昧耶者名为本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漏智】
梵语 ana^srava-jn~a^na。指证见真理,远离一切烦恼过非之智慧。为“有漏智”之对称。于小乘,证见四谛理之智,称为无漏智。有法智、类智之分别。证得欲界四谛法理之智,称为法智。证得色、无色等二界四谛法之智,称为类智;盖其境智与法智相似,故称类智。若由境之差别则分为苦、集、灭、道等四智。于无学位又分尽智、无生智,此二智皆证见四谛之法理。小乘谓无漏智于见道始生起,而渐次修习。
 于大乘唯识宗则分无漏智为根本、后得二智,根本智为唯识之性,即证得真如理性之无分别智;后得智由根本智所出,为唯识之相,即了知因缘现起之万象。大乘谓无漏智于初地见道始生起,而渐次修习,遂证佛果。(法华经方便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俱舍论卷二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三)((参见:十智)472)p5130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当知!  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
  深著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蔽,  盲瞑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我始坐道场,  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  着乐痴所盲,
  如斯之等类,  云何而可度?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以佛眼观察六道众生无有福报和智慧,他们堕入生死轮回遭受种种苦难,他们贪着五欲就像牦牛贪爱尾巴一样,因为无明贪爱的缘故无法见到光明,他们不求佛道以及断除苦难,深深的被错误知见笼罩以苦为乐

我因此生起大悲心,最初在道场经行经过二十一日就思维这件事情,我所得到的智慧是微妙第一的,可是众生钝根器又迷恋于世俗,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如何度化他们呢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2 10:5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3 11:00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3楼 共用时2.5小时以上)

   尔时诸梵王,  及诸天帝释、
  护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  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  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  ‘若但赞佛乘,
  众生没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坠于三恶道。
  我宁不说法,  疾入于涅槃。
  寻念过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  十方佛皆现,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  得是无上法,
  随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为诸众生类、  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  但为教菩萨。’


[学习解说]:

这时,所有大梵天王、天帝释、护国四天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以及他们的眷属都来到佛的面前恭敬合掌顶礼,祈请佛为他们演说妙法

佛暗自思维,如果称赞一佛乘恐怕深陷苦海中的众生不能相信此法,甚至可能会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因此堕入三恶道,如果这样我宁愿不为他们说法,不如直接入涅槃

转念又想过去诸佛广行方便法,我今日也应该为众生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想到这里,十方诸佛全都出现,并用梵音安慰说,善哉,释迦牟尼佛,你是世间第一导师,获得了无上妙法,效仿一切诸佛的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

我们也获得这无上妙法,并且分别为众生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对于智慧缺少、喜欢小乘法的人来说,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佛,虽然对他们说的是三乘方便法,但最后都是为了教化菩萨修佛乘


名词解释:

【释迦文】
(佛名)释迦牟尼之讹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破法】
众生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与“谤法”同义。(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参见:异端)5156)p4234 FROM:【佛光大辞典】

【护世四天王】
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四方之半腹,常守护佛法,护持四天下,令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众生,故称护世,又称护国。(长阿含卷十二大会经、增一阿含经卷九、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四天王护国品、阿育王经卷六)p6866 FROM:【佛光大辞典】

【大自在天】
又名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  喜称南无佛。
  复作如是念:  ‘我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  我亦随顺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罗柰。
  诸法寂灭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  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罗汉,  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  赞示涅槃法,
  生死苦永尽,  我常如是说。
  舍利弗当知!  我见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  无量千万亿,
  咸以恭敬心,  皆来至佛所,
  曾从诸佛闻,  方便所说法。
  我即作是念:  ‘如来所以出,
  为说佛慧故,  今正是其时。’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听到诸佛清净微妙的音声,马上心生欢喜称念南无佛,接着又想到,我出世在这五浊恶世,也应当像诸佛那样随顺众生根器为他们次第说法

想到这里,马上去了波罗奈国鹿野苑,以善巧方便为五比丘(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说法,这称之为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然后就有了阿罗汉和法僧等不同叫法,从久远劫以来,我都赞叹这种(超越生死和烦恼的)涅槃法,因为此法能令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见到无量千万亿立志求证佛道的佛子们,他们都以恭敬心来到佛的住所,都曾听过佛说的方便法,所以我在想,如来出世在世间,就是为了让众生了知佛的智慧,而今日正是时候


名词解释:

【三聚经】
(经名)佛,为比丘说至恶趣法,至善趣法,至涅槃法之三法聚。由一而增至十。摄于长阿含经十。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法轮】
梵语 dharma-cakra-pravartana,巴利语 dhamma-cakka-ppavattana。又作转梵轮。为八相成道之一。释尊一代化仪总有八种相,其中,转法轮即指释尊为令众生得道而说法。 cakra 一词本为印度古代之战车,以回转战车即可粉碎敌人,譬喻佛陀所说之教法于众生之中回转,即可破碎众生之迷惑。又转轮圣王转动金轮,以降伏怨敌;而释尊以说法降伏恶魔,故称转法轮。释尊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四谛法,此为转法轮之始,称为初转法轮。
 关于初转法轮之时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为佛成道三七日之后。十地经论卷一载第二七日后。四分律卷三十一载六七日后。方广大庄严经卷十载七七日后。五分律卷十五载八七日后。大智度论卷七、卷三十四载五十七日后。
 相对于鹿野苑之初转法轮,大乘经典称自经为第二或第三度转法轮。大般若经卷十二无作品载,鹿苑四谛之法轮为初转,开说般若之法为第二法轮转。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鹿苑之四谛说法为初时;般若皆空之说,为第二时;深密中道之教,为第三时。又真谛及玄奘立“三法轮”之说,初时之有教为转法轮,第二时之空教为照法轮,第三时之中道教为持法轮。吉藏所撰之法华游意复依法华经卷二之文,别立三法轮,谓华严一乘教为根本法轮,中间之三乘教为枝末法轮,法华之会三归一为摄末归本法轮。此等皆系就释尊说法之内容,而于转法轮立有诸种分别。
 此外,诸经论亦有就诸佛菩萨所说法之不同,而立法轮之名,如海龙王经卷三女宝锦受决品,谓宝锦女转无动轮、本无轮、无断轮、无著轮、无二轮、无言法轮、清净轮、断诸不调轮、无乱轮、至诚轮、空无轮等诸法轮。悲华经卷五载,菩萨成就四清净法,转虚空法轮、不可思议法轮、不可量法轮、无我法轮、无言说法轮、出世法轮、通达法轮等。旧华严经卷三十一载,一切诸佛转妙法轮、无量法轮、一切觉法轮、知一切法藏法轮、无著法轮、无碍法轮、一切世间灯法轮、示现一切智法轮、一切诸佛同一法轮等。
 新华严经卷五十九载,如来转法轮有十种事:(一)具足清净之四无畏,(二)出生四辩随顺之音声,(三)善能开阐四真谛之相,(四)随顺诸佛之无碍解脱,(五)能令众生之心皆净信,(六)能拔众生诸苦之毒箭,(七)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随出音声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随所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法华经玄赞卷二、卷四等,广就五门分别法轮之体,即:八圣道为法轮之体;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性等诸法为法轮之境;五蕴之功德为法轮之眷属;闻思修三慧为法轮之因;菩提涅槃为法轮之果。
 又释尊转法轮之像,称转法轮像。说法之高座,称转法轮座。说法之堂宇,称转法轮堂。(杂阿含经卷十五、长阿含经卷一、增一阿含经卷十、卷十四、中本起经卷上、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佛国品、菩萨处胎经卷五、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十一、卷十二、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一、卷八十二、大智度论卷一、卷五十二、卷六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卷九十五、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见:法轮)3423)p6619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比丘】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奈】
(地名)Va%ran!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三曰:“婆罗痆,女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城。”西域记六曰:“波罗痆(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奈国,讹也。中印度境。”法华义疏四曰:“波罗捺,此云鹿林。又翻为绕河城,城有水绕。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林是其别处。”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曰:“何故名婆罗痆斯?答:此是河。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是城亦名婆罗痆斯。”十二游经曰:“波罗奈,此云鹿野,一名诸佛国。”法华科注曰:“婆罗痆斯国都城东北有河,同名婆罗痆河,河东北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其侧大林名施鹿林,亦鹿苑。”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圣师子】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当知!  钝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无畏,  于诸菩萨中,
  正直舍方便,  但说无上道。
  菩萨闻是法,  疑网皆已除,
  千二百罗汉,  悉亦当作佛。
  如三世诸佛,  说法之仪式,
  我今亦如是,  说无分别法。
  诸佛兴出世,  悬远值遇难,
  正使出于世,  说是法复难。
  无量无数劫,  闻是法亦难,
  能听是法者,  斯人亦复难。
  譬如优昙花,  一切皆爱乐,
  天人所希有,  时时乃一出。
  闻法欢喜赞,  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过于优昙花。
  汝等勿有疑,  我为诸法王,
  普告诸大众,  但以一乘道,
  教化诸菩萨,  无声闻弟子。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顿根和缺少智慧的人都有傲慢心,不能相信此法,今日我要在留下的菩萨当中演说无上佛道之法,菩萨听闻这些法能断除所有疑惑,会中一千二百阿罗汉都将成佛

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说法仪式那样,我今日也这样说无分别法(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无分别法),诸佛出现在世间是非常难值难遇的,即便值遇佛出世,但是不一定都能演说妙法,所以也是非常难得的

哪怕无量无数劫,能听闻此法者都是很难的,就像优昙花一开即敛不容易看见,听闻此法者如果能欢喜赞叹,哪怕只有一句赞叹的话,都是在供养一切三世诸佛,此人特别稀有,胜过优昙花

你们不要心有疑念,我是诸法之王,在这里普告大众,佛只以一佛乘教化一切菩萨,没有声闻等其他乘法


名词解释:

【无分别法】
诸法实相之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称无分别法。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一○上):“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汝等舍利弗,  声闻及菩萨,
  当知是妙法,  诸佛之秘要。
  以五浊恶世,  但乐着诸欲,
  如是等众生,  终不求佛道。
  当来世恶人,  闻佛说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堕恶道。
  有惭愧清净,  志求佛道者,
  当为如是等,  广赞一乘道。
  舍利弗当知!  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  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  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  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


[学习解说]:

舍利弗,还有法会声闻及菩萨,你们应当知道此妙法是诸佛的秘要(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

众生在这五浊恶世中只想着追求各种欲望,他们从不知道要求学佛道而获得解脱,未来世的众生如果听佛演说一乘法,还会心生怀疑不能信受,甚至还会毁谤正法,因此堕入三恶道,还有一些清净惭愧的众生,他们立志上求佛道,佛就为他们演说一佛乘

舍利弗,你应当知道,诸佛说法都是一样的,诸佛以万亿种方便随缘为众生次第说法,你们既然已经知道此妙法,诸佛都是随众生因缘次第说法,你们不要在有疑惑了,应当心生大欢喜,并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将来也能成佛


名词解释:

【一佛乘】
(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同品曰:“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刹土中,唯有一佛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秘要】
(术语)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同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广说诸佛秘要法藏。”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秘者,盖称叹之辞也。如世秘方,千金不传。今亦尔也。所言要者,宗归一也。”同九曰:“言约理周,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笔记]:

学完这部方便品,对于一佛乘(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教导,认识更加深刻,方向更加明了,信心有所增上!

在学习过程中内心一直都是不由自主的深深感恩清净光明净土,深深感恩善知识的法布施!

让学生能够提前知道次第说法和佛性等知识要点,因此再与经文结合学习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困惑,读着经文反而觉得很亲切很欢喜,再次深深感恩!

为什么佛只说一佛乘?

由此想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夜睹明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 摘自百度”

详见经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上述经文“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只要能够放下妄想和执著,就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 摘自百度”

所以,经中讲: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

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因此,

「法华经」讲「唯一佛乘」,就是说只有成佛才是正途,才是唯一的「道」路,就是要菩萨发起成佛的佛乘「妙心」而显露「佛性」—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然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只是佛随顺众生根器的方便说,并非是终点

回到经中,佛对舍利弗说:

      舍利弗当知!  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  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  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  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3 10:38
(本次学习:24楼~25楼 共用时2.5小时)


譬喻品第三

1、舍利弗闻佛方便说法后,清楚认识到修行小乘法是自己的过错,并非世尊心有分别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

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脱。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

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弗欢喜自在的从座而起,合掌瞻仰世尊说:今日听闻此法内心生起从来没有过的欢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我听佛说法时,见到佛为诸菩萨授记而没有我,因此感到非常伤心,我常常独自在山林和树下心想,我和他们都同入法性(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为什么如来要以小乘法教化我们?现在终于知道是我们的过错,并非世尊心有分别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有听闻成就无上菩提的因,必定修大乘法而获得解脱,然而我们并不了解这些方便法,最初听佛说法便信受取证那时所听闻的法了

世尊,我从过去修行以来终日责备自己,今日听佛宣说妙法,已经断除心中的疑念,身心舒适而安稳,今日终于知道我们也是佛子(信受奉行佛陀教法的人)


名词解释:

【法化】
(术语)正法之教化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宣扬助法化。”华严经二十六曰:“独居其上,宣布法化。”涅槃经七曰:“光扬如来无上大事,开显方等大乘法化。”【又】吾弟子谓之法化。以法化之之意。大广智三藏愿赞曰:“金刚智之法化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口】
又作佛说。指从佛口所出之言语;或指佛之尊贵金口。又形容从佛口所说之经文为“佛口金言”。金言,因尊重佛说而称。此外,若形容口是心非,谓口出之言如佛之慈爱言语,然其内心却犹如蛇蝎之恶毒,则称为“佛口蛇心”。同义语另有“外面如菩萨,内心如夜叉”。p2609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子(梵buddha-putra、tatha^gatasya putrah!,巴buddha-putta,藏san%s-rgyas-sras)】

(一)指信受奉行佛陀教法的人︰与法子、行者同。《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大正9·10c)︰‘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吉藏《法华经义疏》卷五释之云(大正34·513c)︰‘悟解一乘,堪绍继佛种,始为真佛子。’

(二)佛称一切众生为佛子︰如《法华经》〈譬喻品〉(大正9·14c)︰‘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在《法华经义疏》中,吉藏设立二义,说明佛子的义旨。此二义即︰(1)众生与佛子同源,众生本性清净,佛子亦然;(2)诸佛之护念众生,如父母之念子,所以称众生为佛子。

(三)《华严经大疏》说佛子有三种︰一切众生是佛子,但凡夫是外子,声闻、缘觉是庶子,唯菩萨是真子;此乃以世俗伦理之譬喻贬斥凡夫与二乘。

(四)受持大乘菩萨戒者也称为佛子︰所以《梵网经》或《菩萨璎珞本业经》等,常以‘佛子’称持戒者。而四分律宗则根据《四分律》之序文中有‘如是诸佛子’与‘佛子亦如是’等语,作为该宗分通大乘之佐证之一。

(五)为阿罗汉的通称︰参见附录所引印顺《如来藏之研究》文。

◎附︰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二章第四节(摘录)
佛子,是阿罗汉(arhat)的通称。佛赞五百阿罗汉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印度的婆罗门(brahma^),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所以佛说︰阿罗汉们是从听闻佛口说法声(所以名为声闻)而生,从法──法性寂灭的证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样的圣性,能继承如来觉世的大业,所以名为佛子。经中或称之‘佛之爱子’。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解说为(大正8·562b)︰‘须菩提为随佛生。随何法生故名随佛生?诸天子!随如行故,须菩提随如来生。’

须菩提(Subhu^ti)是著名的圣者,被称为随如来生。如来是从如(tatha^)而来︰须菩提是随顺真如而行的,所以名为随如来(佛)生。阿罗汉,古代是称为‘佛子’、‘胜者之子’,或‘如来之子’的。在‘佛子’中,有如来的长子,如《杂阿含经》说︰‘汝(舍利弗)今如是为我长子,邻受灌顶而未灌顶,住于仪法,我所应转法轮,汝亦随转。’在佛经中,每以轮王(cakra-varti-ra^jan)的正法化世,比喻如来的出世法化世。轮王的长子,有继承轮王事业的义务,也就用来比喻舍利弗(S/a^riputra)的助佛扬化。由于舍利弗在佛涅槃以前就涅槃了,所以释尊的荼毗大典,结集经律,由摩诃迦叶(Maha^ka^s/yapa)出来领导,摩诃迦叶也就以轮王长子为喻,表示自己是如来长子了!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四分律》卷一;《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梵网经》卷下;《佛性论》卷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法性】
梵语 dharmata^,巴利语 dhammata^。指诸法之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又作真如法性、真法性、真性。又为真如之异称。法性乃万法之本,故又作法本。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即以一切法之总相、别相同归于法性,谓诸法有各各相(即现象之差别相)与实相。所谓各各相,例如蜡炙火溶,顿失以前之相,以其为不固定者,故分别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无自性),即说空为诸法之实相。对一切差别相而言,因其自性是空,故皆为同一,称之为“如”。一切相同归于空,故称空为法性。又如黄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质,一切世间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故说此诸法本然之实性为法性,此与圆觉经所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同义。释尊曾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开示诸法实性之义,谓法性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作;复于一切处通照平等,于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谓法性无有分别,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能证得究竟体相。故若有依趣法性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一般对法性与如来藏加以区别,即广指一切法之实相为法性,然亦有主张法性与如来藏同义之说。如大般若经卷五六九法性品说如来之法性与大乘止观法门卷一等即属此说。(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菩萨地持经卷一、成唯识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大乘玄论卷三)((参见:真如)4197、“真理”4221)p3358 FROM:【佛光大辞典】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译。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在什译前一百二十年,即西晋太康七年(286),就有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什译后一百九十五年,即隋仁寿元年(601),又有阇那崛多、达摩笈多重勘梵本,补订什译,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译,今皆并存。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六卷,《萨芸芬陀利经》六卷,《方等法华经》五卷三译阙本。但据现代学者考证,似属误传,实际只有今存的三种译本。历代以来世所广泛流传,讲解注疏,唯据什译。什译本原是七卷二十七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共达摩摩提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阇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什译,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而成了现行流通本的内容。今依其品次,简介如下:

  一、《序品》,叙述佛在耆阇崛山说《无量义经》后,即入三昧现瑞,表示将说《法华》的缘起。

  二、《方便品》,佛从三昧而起,告舍利弗:"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于是舍利弗三请,世尊说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说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

  三、《譬喻品》,舍利弗于佛前受记,佛为宣说火宅四车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之旨。

  四、《信解品》,须菩提、摩诃迦叶等闻佛说法,欢喜踊跃,即以长者穷子譬喻,体现领会佛意,深信理解。

  五、《药草喻品》,佛说三草二木,以喻众生根机有别,"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六、《授记品》,佛为摩诃迦叶等四大声闻授记。

  七、《化城喻品》,佛言昔为大通智胜如来第十六王子时,曾教与会之众。又为说化城喻小法,以示方便,引入佛慧。八、《五百弟子受记品》,富楼那、憍陈如和五百阿罗汉皆受当来成佛的记莂。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阿难、罗睺罗和学无学二千人皆得受记。

  十、《法师品》,佛告药王菩萨关于聆闻、随喜、受持、解说《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一、《见宝塔品》,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说《法华经》。

  十二、《提婆达多品》,提婆达多蒙佛授记,文殊宣扬《法华》,龙女献珠成佛。

  十三、《持品》,药王、大乐说等菩萨大众以及已受记的罗汉众等发愿奉持、广说《法华》。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输陀罗皆蒙授记。

  十四、《安乐行品》,佛告文殊,欲说《法华》,应当安住四法,即身(离权势等十事)、口(离说轻慢赞毁等语)、意(离嫉谄等过,修养自心)、誓愿(发愿令人住是法中,修摄自行)四安乐行。

  十五、《从地涌出品》,众多菩萨和眷属从地涌出,向多宝、释迦如来礼拜;佛告弥勒,此菩萨众皆是佛于娑婆所化而发心者。

  十六、《如来寿量品》,佛应弥勒请问,为说久远劫来早已成佛,但为教化众生,示现灭度。

  十七、《分别功德品》,是说当时与会大众闻法受益,后世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此经,亦皆获诸功德。

  十八、《随喜功德品》,佛告弥勒随喜听受《法华》的种种功德。


  十九、《法师功德品》,佛告常精进菩萨关于受持、读诵等五种法师功德。

  二十、《常不轻菩萨品》,佛告得大势菩萨有关常不轻菩萨往昔因中的常不轻行和受持、解说《法华》的故事。

  二一、《如来神力品》,佛于众前现其神力,嘱于如来灭后,应对《法华》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和如说修行。

  二二、《嘱累品》,佛以右手摩大众顶,嘱咐受持和广宣此经。

  二三、《药王菩萨本事品》,佛告宿王华菩萨关于药王菩萨往昔闻法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本事,并说受持《法华》、《药王本事》的功德,以及命终往生安乐。

  二四、《妙音菩萨品》,佛告华德菩萨关于妙音菩萨过去供养云雷音王佛的因果和处处现身说此经典的本事。

  二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为无尽意菩萨解说观世音的名号因缘、称名作用和三十三应普门示现等功德。

  二六、《陀罗尼品》,药王、勇施菩萨等各自说咒拥护受持、讲说《法华》者。

  二七、《妙庄严王本事品》,佛说妙庄严王于往古世为其二子所化的本事。

  二八、《普贤菩萨劝发品》,普贤问佛,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法华》?佛告成就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众生之心四法,当得《法华》。普贤白佛,凡持此经者,必得守护。

  此经全文大段分科,古代主张不一。自从隋智顗作《玄义》、《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并判上十四品为迹门,下十四品为本门后,学人多依其说。

  以上二十八品广泛开演大乘教义。其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优婆塞戒》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等论里曾引用其文,世亲为之撰写了《优菩提舍》(论议,亲传,口诀。有二汉译)。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曾长时期广泛地流行。迄今已发现了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写本四十余种,克、疆两地是五至九世纪的,但其数量少而残缺不全;尼、藏两地是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其数量和完整程度都较前者为佳。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对这些梵文写本从佛学、语言学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曾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中国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所书的此经梵文贝叶写本。全经共一百三十四页,二百七十四面,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很受专家学者的重视。

  此经曾由日帝觉和智军译成藏文。1924年河口慧海把它同梵本对照日译出版了《藏梵传译法华经》。

  十九世纪以来,此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以及原文等的出版。

  此经自罗什的汉译本问世后,随即于汉地盛传开来。在《高僧传》所列举的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于敦煌写经里也是此经所占的比重最大,仅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就达七十余家,陈、隋之际智顗依据此经立说而创天台宗。隋、唐以后,乃至明、清,一直流传不衰。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尤其在日本,六世纪就有圣德太子撰写此经《义疏》。九世纪传教大师续开台宗,特倡此经。十三世纪日莲专奉此经与经题立日莲宗。
  现代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教团,都是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的。

  由于流传的因缘殊胜,出现了此经的伪作。早在隋代的《众经目录》中就有《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等三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此经注疏很多,现存主要的有:刘宋道生《略疏》二卷;梁法云《义记》八卷;隋智顗《玄义》二十卷、《文句》二十卷,吉藏《玄论》十卷、《义疏》十二卷;唐窥基《玄赞》十卷,湛然《玄义释籤》二十卷、《文句记》三十卷;宋法照《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慧洪、张商英《合论》七卷;元徐行善《科注》八卷;明一如《科注》七卷,传灯《玄义辑略》一卷,德清《通义》七卷,智旭《纶贯》一卷、《会义》十六卷;清通理《指掌疏》七卷。新罗元晓《宗要》一卷。日本圣德《义疏》四卷,最澄《大意》一卷,日莲《注》十卷等。(本文为王新据原稿改写) 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3 10:39
2、舍利佛再次以偈颂方式叙述自己闻佛方便说法后已断除一切疑惑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闻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怀大欢喜,  疑网皆已除。
  昔来蒙佛教,  不失于大乘,
  佛音甚希有,  能除众生恼,
  我已得漏尽,  闻亦除忧恼。
  我处于山谷,  或在林树下,
  若坐若经行,  常思惟是事,
  呜呼深自责,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无漏法,
  不能于未来,  演说无上道。


[学习解说]:

舍利弗再次以偈颂方式说到:我听到佛说的法心生大欢喜,这是从来没听过的妙法,心中的疑惑也因此而断除,佛的法音殊胜而稀有能消除众生一切烦恼,我已经获得漏尽(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听闻佛说的妙法以后更断除一切忧恼

我在山谷、树林下常常思维和自责为什么要自欺呢,我们也是佛的弟子,都得到“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可是却不能在将来演说无上道法(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独经行时,  见佛在大众,
  名闻满十方,  广饶益众生。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
  我常于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问世尊,  为失为不失?
  我常见世尊,  称赞诸菩萨,
  以是于日夜,  筹量如此事。


[学习解说]:

佛的金色之身具有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还有十力(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八十种妙好(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还有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等功德,我都失去了

我独自经行时,见到佛在大众中名声遍布十方世界广利众生,而我却失去了这些利益,是我自己障碍了自己,我常常日夜思维这件事情,想要请教世尊我到底是失去了还是没有失去?因为我常常见到世尊称赞诸菩萨,所以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情


名词解释:

【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一>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一)出自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7)欲无减,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8)精进无减,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9)念无减,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10)慧无减,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减。(11)解脱无减,佛远离一切执著,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减。(12)解脱知见无减,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闇障。(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以上三项,乃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二)即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此十八种乃诸佛初成道时,于尽智位所修得之法,为余之圣者所无。即唯佛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心;得大悲,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之行相。十力为: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偏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所畏为: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三念住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
 (三)有余师所说佛之十八不共法。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举:一切智、功德无量、大悲、智慧中自在、定中自在、变化自在、记别无量、记别不虚、言无失、智慧无减、常施舍行、常观众生、不失念、无烦恼习、无有能如法出其失、无能见顶、足下柔软、得神通波罗蜜故,转众生心令欢喜得度。大抵此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另外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之四十不共法品说佛四十不共法,卷十一说四十四不共法,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出佛一百四十不共法。(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毗婆沙论卷十七)
 <二>菩萨之十八不共法。出自宝雨经卷四。即:(一)行施不随他教。(二)持戒不随他教。(三)修忍不随他教。(四)精进不随他教。(五)静虑不随他教。(六)般若不随他教。(七)行于摄事,能摄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复能示现于最上乘而得出离。(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现于生死涅槃,而得安乐,言音善巧能随世俗。(十二)智为前导,虽现前起种种受生,而无所作,离诸过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语意业。(十四)为摄诸有情,恒不舍离,常能忍受一切苦蕴。(十五)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十六)虽于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宝坚固清净庄严。(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时,以缯及水系灌其顶。(十八)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又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出菩萨十不共之说,与宝雨经所载雷同。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十八不共法,亦有不少与前载相通者。(自在王菩萨经卷下、华严经疏卷五十二、大乘义章卷十六)p350 FROM:【佛光大辞典】

【八十种好】
梵语 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p26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力】
梵语 das/a bala^ni。即十种智力。<一>指如来十力,唯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即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十种。又作十神力。谓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十力即:(一)处非处智力,又作知是处非处智力、是处不是力、是处非处力。处,谓道理。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二)业异熟智力,又作知业报智力、知三世业智力、业报集智力、业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又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定力。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四)根上下智力,又作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根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五)种种胜解智力,又作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六)种种界智力,又作是性力、知性智力、性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七)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至处道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八)宿住随念智力,又作知宿命无漏智力、宿命智力、宿命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九)死生智力,又作知天眼无碍智力、宿住生死智力、天眼力。谓如来藉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十)漏尽智力,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结尽力、漏尽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杂阿含经卷二十六、新译华严经卷十七、菩萨地持经卷十建立品、俱舍论卷二十七、大毗婆沙论卷三十)
 <二>菩萨之十力。指在十回向中,第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位之菩萨所具足之十种作用。十者即:深心力(直心力)、增上深心力(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智慧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游戏神通力)、菩提力、转法轮力等。同时,首楞严三昧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各曾列举类似之十力。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举出自在王者力、断事大臣力、机关工巧力、刀剑贼盗力、怨恨女人力、啼泣婴儿力、毁呰愚人力、审谛黠慧力、忍辱出家力与计数多闻力等世间十力。(新译华严经卷五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四)p36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法】
梵语 ana^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即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皆无“随增”烦恼,故称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为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缘缺,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皆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故皆为无漏法。此即无为之无漏法。又道谛三十七品为有为法,其中,唯有七觉支、八正道属于无漏法,其余之四念住等皆通于有漏与无漏之法。
 此外,说一切有部于十八界中,以意、法、意识等后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法,而以五根、五境、五识等前十五界为有漏法;此部并认为,佛之生身为他所缘,起随增烦恼,故为有漏法,而非无漏法。然于大众部等,则认为佛身永断烦恼习气,与十八界同为无漏法。(顺正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论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有漏法)2453)p5129 FROM:【佛光大辞典】

【漏尽】
梵语 a^srava-ks!aya, ks!i^na-a^srava。漏,烦恼之异称。以圣智断尽烦恼,称为漏尽。与“无漏”同义。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中):“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参见:无漏)5128)p5826 FROM:【佛光大辞典】





   今闻佛音声,  随宜而说法,
  无漏难思议,  令众至道场。
  我本着邪见,  为诸梵志师,
  世尊知我心,  拔邪说涅槃。
  我悉除邪见,  于空法得证,
  尔时心自谓,  得至于灭度;
  而今乃自觉,  非是实灭度。


[学习解说]:

今日听佛演说这个方便法真的是不可思议

我原本心有邪见,是世尊善知我的心,为我拔出错误知见,演说涅槃法

我才断除邪见证得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

那时自以为得到了灭度,然而今日发觉并非真正的灭度




   若得作佛时,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众,  龙神等恭敬,
  是时乃可谓,  永尽灭无余。
  佛于大众中,  说我当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
  佛以种种缘、  譬喻巧言说,
  其心安如海,  我闻疑网断。


[学习解说]:

如果真的成佛了应该具有三十二相,而且天人夜叉龙神等众生都会前来恭敬供养,那时才是真正得到了灭度

佛在大众中说我将来要作佛,听到佛的话我所有的疑惑全都断除了

最初听佛说法时心中生起了大大的疑惑,心想是魔来扰乱我的心吗?

佛以种种因缘、譬喻,善巧方便为我说法,令我今日断除所有疑惑


名词解释:

【灭度】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谓命终证果,灭障度苦。即涅槃、圆寂、迁化之意。此谓永灭因果,开觉证果。即永远灭尽“分段、变易”等二生死,而度脱“欲、有、见、无明”等四暴流。((参见:涅槃)4149)p5507 FROM:【佛光大辞典】

【空法】
(术语)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般若经说之。宝积经七十八曰:“欲除如是过,当离诸利养。远离在空闲,修习于空法。”中论二曰:“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法华经弟子授记品曰:“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又】谓小乘之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4 10:27
(本次学习:26楼~27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佛说过去世,  无量灭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说是法。
  现在未来佛,  其数无有量,
  亦以诸方便,  演说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从生及出家、
  得道转法轮,  亦以方便说。
  世尊说实道,  波旬无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堕疑网故,  谓是魔所为,
  闻佛柔软音,  深远甚微妙,
  演畅清净法。  我心大欢喜,
  疑悔永已尽,  安住实智中。
  我定当作佛,  为天人所敬,
  转无上法轮,  教化诸菩萨。


[学习解说]:

佛说过去无量诸佛也是以方便法为众生说法,现在及未来无量诸佛也以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演说佛法,如今世尊从出生到出家再到为众生说法都是根据众生因缘次第而演说

世尊说的都是真实正道之法,所以我确定知道并非魔来扰乱,是我自己因为心堕入疑惑中,误以为是魔来扰乱,如今听到佛柔软的说法声,我内心生起大大的欢喜,疑惑也已断除,我要安住在这真实的智慧中,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并且被天人所恭敬,我也要为诸菩萨演说妙法


名词解释:

【实道】
(杂语)真实之正道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4 10:28

3、世尊为舍利佛授记成佛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舍利佛,我今日对着所有大众告诉你,我过去曾在两万亿佛所常常教化你,你也跟随我一起修习佛法,我以各种方便引导你生我法中

舍利佛,过去我就教你立志上求佛道,你今日已经忘记了, 自以为现在已经得到灭度,我今日要让你忆念起过去曾经发过的誓愿,所以我要为在坐声闻大众演说大乘经,名叫妙法莲华,这是一部教导菩萨的法门,是一部诸佛所护念的经典


名词解释:

【宿愿】
过去世的誓愿。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本愿(梵pu^rva-pran!idha^na,藏smon-lam-gyikhyad-pa)】

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或菩萨于过去世所发起的誓愿。

佛菩萨所发的本愿有多种。就中,一切菩萨悉皆发无上菩提心,被弘誓铠救度无量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以期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又分别发净佛国土的大愿,于十方各净其国土,成就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有作三十六愿,或作二十四愿者);《道行般若经》卷六〈恒竭优婆夷品〉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佛国经》卷上所载之二十愿等,皆为净佛国土之本愿。如《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之弥勒十善愿;此等乃秽土成佛的本愿。

此外,另有特别为除众生诸病,或为众生拔除一切苦恼及恐怖而立之誓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载述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的十种行愿等。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有别于本愿。后者专指过去因位所发的宿愿。

净土宗特称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为本愿,或王本愿。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类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三愿。善导解释第十八愿为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不问何等恶人皆得成就。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将四十八愿中之重要八愿,即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九、二十等分为真愿及假愿。前六愿为真愿,后二为假愿,此称为真假八愿。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者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故第十八愿又称若不生者誓。

又,成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或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赞叹称扬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本愿一语,也用作指人的宿愿、宿志。《俱舍论》卷九云(大正29·46a)︰‘苾刍尼由本愿力故,彼于世世有自然衣。’

◎附︰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一章第二节(摘录)

大乘净土法门,与本愿(pu^rva-pran!id-ha^na)有关。本愿,是菩萨在往昔生中,当初所立的誓愿。菩萨的本愿,本来是通于自利利他的一切,但一般净土行者,特重净土的本愿,本愿也就渐渐的被作为净土愿了。净土所以重视本愿,是可以理解的。原始佛教所传的七佛,佛的究竟圆满,当然是相同的,但佛的寿量、身量、光明,度化弟子的多少,佛与佛是不同的。这也许是不值得深究的,但释尊的时代,社会并不理想,佛教所遇的障碍也相当多,于是唤起了新的希望(愿),未来弥勒成佛时,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世界。弥勒的人间净土出现了,又发生了弥勒为什么在净土成佛,释尊为什么在秽土成佛的问题,结论为菩萨当初的誓愿不同,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h!)《佛本行集经》所说。依菩萨的本愿不同,成就的国土也不同。传说的十方佛净土,并不完全相同,这当然也归于当初的愿力。还有,佛法是在这不理想的现实世界中流传的。修菩萨行的,为了要救度一切众生,面对当前的不理想,自然会有未来的理想愿望。在菩萨道流行后(透过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庄严国土的愿望,是会发生起来的。所以说到未来的佛土,都会或多或少的说到了菩萨的本愿。

阿弥陀净土法门,汉译与吴译本,是二十四愿;赵宋译本为三十六愿;魏译与唐译本(及梵本)是四十八愿。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数目是那样的层次增加!《大乘佛教思想论》,见到《小品般若经》的六愿,《大品般若经》的三十愿,于是推想为︰本愿是以六为基数,经层级的增加而完成,也就是从六愿、十二愿、十八愿、二十四愿、三十愿、三十六愿、四十二愿,到四十八愿。该作者竟然在《阿■佛国经》中找到了十二愿、十八愿,于是最可遗憾的,就是没有发见四十二愿说了。不过,这一构想,与事实是有出入的!如《阿■佛国经》的十二愿,是无关于净土的菩萨自行愿。《大乘佛教思想论》解说为十八愿的,学者的意见不同,或作二十愿,或作二十一愿,实际上,并没有确定的数目。而且在〈诸菩萨学成品〉中,也有说到本愿的。所以,以六为基数的发展说,只是假想而已!从经典看来,菩萨所立的佛国清净愿,如《阿■佛国经》,没有预存多少愿数目的意思。在净土本愿流行后,于是有整理为多少愿的,如《阿弥陀经》说︰‘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则奉行之。’对不同净土的不同形态,加一番选择,然后归纳为二十四愿。结为二十四愿,正是整理成二十四愿。所以菩萨本愿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或是自行愿,如普贤的十大愿,也是自行愿的一类。或是净佛国愿,有的说多少就多少,有的整理成一定的数目,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资料] 玉城康四郎(等)编《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开展》;望月信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西义雄(等)《大乘菩萨道の研究》;宫本正尊编《佛教の根本真理》;《讲座·大乘思想》第五册〈净土思想〉。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


[学习解说]:

舍利佛,你将在未来世,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并且受持和奉行正法,圆满菩萨道,最终成就佛道

佛号叫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

国土名叫离垢,国土平整,清净庄严,人民安稳快乐,离垢国土地面都是琉璃,黄金为绳界,两旁各有结满花果的七宝树,华光如来也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教化众生




“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

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殖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学习解说]:

舍利佛,华光如来虽然不是出世在五浊恶世,但是因为过去世发过的誓愿,所以也以三乘法教化众生

华光如来出世时,劫名叫大宝庄严,为什么叫大宝庄严呢

因为国土中以菩萨为大宝的缘故,离垢国土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多菩萨,多到用算数譬喻都无法知道数量,除佛以外没有人能知道具体数量是多少

华光如来行走时,足下会有宝莲花出现在脚下

国土中的菩萨并非是初发心菩萨,而是久植善根在无量百千万亿佛所清净修行,常被诸佛称叹,这里的菩萨常修佛的无上智慧,具有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门,志念坚固,就是这样的菩萨充满国土


名词解释:

【佛慧】
<一>梵语 tatha^gata-jn~a^na-dars/ana。即佛之智慧。乃最高无上之圣智,指诸佛所证之平等大慧。又作佛智、佛知见、佛智慧。如来出现于世,即为说此佛慧。法华经卷一(大九·八上):“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同经又谓(大九·二上)“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者,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其为通达大智,具大慈悲功德故。(无量寿经卷下)
 <二>宋代云门宗僧法泉之禅师号。随州(湖北随县南)人,俗姓时。自幼才敏,依龙居山智门院之信挥出家,受具足戒后,参谒云居晓舜,并嗣其法。初住大明寺,复历住千顷、灵岩、蒋山等名山;又奉诏住于大相国寺智海禅院,谥号“佛慧禅师”。又以师一生遍览群籍,所读之书无以计量,故世人多美称为“泉万卷”。(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十一、联灯会要卷二十八、嘉泰普灯录卷三、五灯会元卷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续传灯录卷十一)
 <三>(1255~1325)即元代临济宗杨岐派灵山道隐禅师。“佛慧禅师”为其谥号。仁宗延祐六年(1319),师东渡日本弘法,其门流称佛慧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一。((参见:道隐)5662)
 <四>(1538~1628)明代临济宗僧。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史。号幻也。自幼即立志出家,十四岁时,参礼天台之松谷禅师。后从松谷之劝勉而游历诸方,投燕都(北平)之笑岩德宝门下,并嗣其法。是后,历住燕山(河北玉田西北)之天宁寺、浙江嘉兴之天宁寺。崇祯元年八月示寂,世寿九十一。(五灯全书卷六十四、续灯存稿卷十)p2748 FROM:【佛光大辞典】

【德本】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寿经上曰:“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无量寿经上曰:“系念我国植诸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学习解说]:

舍利佛,华光佛的寿命是十二小劫,国土人民的寿命是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为坚满菩萨授记成佛,对诸比丘说:坚满菩萨在我之后将成佛,佛号叫华足安行如来,应供,正遍知三号具足,其佛国土与华光佛的国土一样清净庄严

舍利佛,华光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三十二小劫


名词解释:

【像法】
梵语 saddharma-pratiru^paka。三时之第二时。以其乃相似于正法时之教法,故谓之像。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之运行状况,可区分为正法、像法、末法等三时。像法即为像法时之略称。此时期仅有教说与修行者,而欠缺证果者。
 又正像末三时之时限,有多种说法,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摩诃摩耶经卷下谓像法为一千年;贤劫经卷三、卷七、大乘三聚忏悔经、悲华经卷七、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五等则载为五百年。((参见:正像末)2002)p5756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力等功德,  证于无上道。
  过无量劫已,  劫名大宝严,
  世界名离垢,  清净无瑕秽。
  以琉璃为地,  金绳界其道,
  七宝杂色树,  常有华果实。
  彼国诸菩萨,  志念常坚固,
  神通波罗蜜,  皆已悉具足。
  于无数佛所,  善学菩萨道,
  如是等大士,  华光佛所化。
  佛为王子时,  弃国舍世荣,
  于最末后身,  出家成佛道。
  华光佛住世,  寿十二小劫,
  其国人民众,  寿命八小劫。
  佛灭度之后,  正法住于世,
  三十二小劫,  广度诸众生。
  正法灭尽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广流布,  天人普供养。
  华光佛所为,  其事皆如是,
  其两足圣尊,  最胜无伦匹。
  彼即是汝身,  宜应自欣庆。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继续以偈颂方式为舍利佛授记说:舍利佛来世将成佛,佛号叫华光如来,将度化无量无边众生,因为过去曾经供养无数诸佛,具足菩萨万行,最终证得无上佛道

经过无量劫后,劫名叫大宝严,国土名叫离垢,国土清净庄严,大地是琉璃,绳界是黄金,两边是结满花果的七宝树,这里的菩萨都志念坚固,具有大神通,在无数佛所修学菩萨道

华光佛作王子的时候舍弃世间荣华富贵出家修道,华光佛的寿命是十二小劫,国土人民的寿命是八小劫,华光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正法灭尽后,像法也住世三十二小劫,佛的舍利广泛流布,受到天人的恭敬供养

华光佛的事迹就是这样的,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无有能比的,华光佛就是你舍利佛将来的成就,所以你应当欢喜庆幸!


名词解释:

【两足尊】
佛的尊号,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足。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两足尊】
梵名 Dvipadottama,巴利名 Dvipada-set!t!ha。又作无上两足尊、二足尊。为佛之尊号,因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尽智、无生智等无漏之无学法,及十力、四无畏等诸不共法,故此尊号有二义,即:(一)于天、人之中,所有两足生类中之最尊贵者。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等载,佛为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之第一。(二)以两足喻为权实、戒定、福慧、解行等,佛即具足此两足,而游行法界,无所障碍。(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日经卷五阿阇梨真实智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法华玄赞卷三、金光明文句记(会本)卷三、禅苑清规卷九沙弥受戒文)p307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5 10:5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5 10:59 编辑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28楼~2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尔时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众,见舍利弗于佛前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大欢喜,踊跃无量,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

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与无数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于佛——所散天衣,住虚空中,而自回转;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而作是言:“佛昔于波罗㮈初转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学习解说]:

这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众,见到佛为舍利佛授记都心生大欢喜,他们都各自脱下穿在身上的衣服用来供养佛

释提桓因、梵天王等,还有无数天子也脱下天妙衣、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等供养佛,天衣在空中回转,空中还有百千万种天乐在同时演奏,还有各种天花如下雨般纷纷落下,这时空中有声音说:佛过去在波罗奈初转法轮,今日将再转无上最大法轮。




尔时诸天子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昔于波罗㮈,  转四谛法轮,
  分别说诸法,  五众之生灭。
  今复转最妙,  无上大法轮,
  是法甚深奥,  少有能信者。
  我等从昔来,  数闻世尊说,
  未曾闻如是,  深妙之上法。
  世尊说是法,  我等皆随喜。
  大智舍利弗,  今得受尊记,
  我等亦如是,  必当得作佛。
  于一切世间,  最尊无有上,
  佛道叵思议,  方便随宜说。
  我所有福业,  今世若过世,
  及见佛功德,  尽回向佛道。”


[学习解说]:

这时,各位天子再次以偈颂方式说到:世尊过去在波罗奈国为五比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等法,今日又说妙法莲华经转无上大法轮,此法甚深一般人很难相信,我们从过去到现在从未听过这种甚深微妙之法

今日能听到妙法我们都心生大欢喜,看到大智舍利佛今日蒙佛授记,而我们将来也将成佛,在一切世间成就最尊无上的佛,真是赞叹佛法不可思议和善巧方便

我愿将过去及今生修行以来的所有福德全都回向大众早日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波罗奈国】
波罗奈,梵名 Va^ra^N!asi^ 或 Va^raN!asi^, Vara^N!asi^, VaraN!asi^,巴利名 Ba^ra^N!asi^。中印度古王国。又称波罗奈斯国、波罗捺国、婆罗痆斯国、波罗捺写国。旧称伽尸国(梵 Ka^s/i)。近世称为贝那拉斯(Benares),即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据大唐西域记卷七载,此国都城临西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居民殷盛,人性温恭,多信外道,少敬佛法,僧徒多学小乘正量部法。其大城之东北有婆罗痆河(梵 VaraN!a^),河西有阿育王塔,河东北十余里有弥勒菩萨、护明菩萨之受记旧址,城西北之鹿野苑,即佛陀成道后最初教化五比丘之地,尔后,佛常游化至此教化众生,系六大说法处之一,今城内有数以千计之印度教寺庙,其中有著名之金寺。
 此地夙以学术兴盛,与北印度呾叉始罗(梵 Taks!asila^)皆为婆罗门教学之中心地,玄奘游历至此时,湿婆派盛行。一一九四年回教徒入侵后,佛教几至绝迹。今则不仅成为印度教之圣地,亦为佛教、耆那教之圣地。又此国古以产棉布著称,著名之波罗捺衣(梵 ba^ra^N!a)即产于此。(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善见律毗婆沙卷六、大智度论卷三、慧琳音义卷十)p344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5 10:5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6 08:34 编辑

4、佛为大众宣说火宅三车的譬喻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

[学习解说]:

舍利佛对佛说,世尊,我今日已经断除一切疑惑,而且已经得到佛的授记,可是在座一千二百有学之人常常听佛教化说:佛法能令众生出离生老病死获得涅槃,这些有学无学之人他们各自已经远离我见等,认为自己已经获得涅槃,然而今日听佛说法让大家又都陷入疑惑之中,世尊,请您为在座弟子解说其中的原因为他们断除疑惑


名词解释:

【学地】
指修学佛道时,尚残留有余地之修行境地。就小乘而言,由修戒、定、慧三学,而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前三果是为有学,第四果为无学;其中,有学之阶段即为学地。p621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学习解说]:

佛对舍利佛说,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方便说法为令众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为教化菩萨而说的

不过,舍利佛,今日我再以另一种譬喻说明这件事,令在座有智慧的人心开意解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歘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学习解说]:

舍利佛,假如有个国土,国中有位大长者年岁已高,有很多财富、田宅、奴仆,家业广大,但是国中只有一扇门,国中所有人都住在这里,可是因为年久日化堂阁朽坏,墙壁破落,根柱腐败,梁栋倾斜,四周又同时燃起大火正在焚烧这座旧宅

长者的孩子们有三十多个都在这个旧宅中,长者见到大火从四面燃起大惊失色,心想,我虽然能从这里安稳出去,可是这些孩子们还在火宅里游戏,他们对燃起的大火不知不觉,不惊不怖,大火马上就要烧到他们了,却仍然没有想要出离的意思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学习解说]:

舍利佛,长者又在想,自己身手有力可以用衣服掩护逃离出去,可是又想,这座旧宅只有一扇大门而且狭小,孩子们认识不到危险系数,还在贪恋游戏,很有可能会被大火烧到,我应当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的危险性,避免他们发生不幸

想到这里,快速来到孩子这里,任凭父亲怎么相劝,这些孩子因为被游戏吸引,谁都不肯相信也不担心被火烧,还是没有出离的意思,更不知道什么是火?什么是宅?以及为什么会失火?只顾东奔西跑不理会父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者又想,这座旧宅已经被大火燃烧,我和孩子们如果不赶快出去一定会被大火焚烧,我要找个方便办法让他们免受伤害

父亲了解孩子们都喜欢玩各种奇异的物品,便对他们说,我有你们喜欢的玩具,那些玩具稀有难得,你们如果不过来取,一定会后悔的,现在门外有各种羊车、鹿车、牛车可以给你们玩耍,你们如果能从火宅迅速出来,随你们喜欢,随便使用这些车子

孩子们听说有好玩的玩具,正和心意,纷纷争着往外跑,长者见到孩子们都安全出离火宅,非常高兴,这时孩子们问父亲要许诺送给他们的羊车、鹿车、牛车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绞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学习解说]:

于是,长者分别赐给每个孩子一辆车,车子又高又大,车身用各种宝贝装饰,周边是栏杆,上面悬挂着铃铛,上面还有幡盖,也以各种珍奇杂宝装饰,宝绳相互交织,华缨自然下垂,车内还有枕头和铺盖

白牛肤色洁白,体型健壮,步伐平稳,跑起来犹如疾风,还有很多仆人在旁边侍卫,为什么呢,因为这位长者财富丰厚,各种宝贝都应有尽有,于是在想,自己的财富无量无边,不应当拿劣等的小车给孩子们

他们都是我的亲生儿子,没有偏爱之说,我要拿出七宝大车送给他们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即使送给一国人民都没有问题,更何况是给自己的孩子呢,这时每个孩子都拥有一辆大白牛车,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礼物,超出所期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6 08:37
接续楼上~ (本次学习:30楼 共用时2.5小时)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舍利弗说,你认为长者赐予他的孩子们珍宝大车,是在说虚妄的话吗

舍利弗回答世尊说,不是,因为长者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的孩子免遭火难,所以不是虚妄语,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能保全身命已经是得到了完好之具,更何况还能出离火宅?

世尊,如果长者连最小的车子都不赐予都不是妄语,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长者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出离火宅,何况后来不但顺利将孩子救出,还赐予他们每人一辆珍宝大车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


[学习解说]:

佛对舍利弗说,很好,很好,就像你所说的,舍利弗,如来也是这样

他是一切世间众生的慈父,已经超越一切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已经成就无量知见、十种智力、四种无畏,具有大神通力和智慧力,如来具足方便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心怀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来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火宅中,为度化众生远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贪嗔痴三毒,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众生被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所烧煮,又被五欲财利困扰所受苦,因为心有贪着和追求的缘故,不但现世受苦,命终之后还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继续受苦,如果投生天上或人间同样要遭受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种种苦受

众生陷入其中还以苦为乐,无知无觉,更不求解脱,在这犹如火宅的三界中东奔西走,虽然遭受大苦却不以为患




“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学习解说]:

舍利弗,佛见到这种事情便在心里想,我是众生的慈父,我应当救拔他们出离苦海,教给他们无量无边佛的智慧,让他们在佛智中欢喜游戏

舍利弗,如来又在心里想,如果我只是以神通力和智慧力在众生面前称赞如来种种功德,他们不能得度,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众生连世间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都没有解脱,他们还在三界火宅中遭受众苦,又如何能理解和明白佛的智慧呢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

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学习解说]:

舍利弗,如同那位长者虽然身手有力而不用,最后以善巧方便把他的孩子们救出火宅,然后赐予每人一辆珍宝大车

如来也是这样,虽然有十种智力,四无所畏而不用,却以智慧方便在三界火宅中救拔众生出离苦海,为他们演说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并劝告他们不要在三界火宅中以苦为乐,切勿贪着这里粗劣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如果贪恋就会被大火所烧

而是应当尽快发心修行出离三界,这样就能得到声闻乘、辟支佛乘和佛乘,我今日为你们保证此事绝无虚言,你们应当勤行精进,如来用这样的方便引导众生,然后又说:你们应当知道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三乘法都是佛所称叹的法门,乘指的是三乘,透过修习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最终获得无量安稳和快乐


名词解释:

【根力觉道】
(术语)五根与五力,七觉支与八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学习解说]:

舍利弗,如果众生具有一定的智慧,听闻世尊说法后能够信受而且勤行精进,他们为了想要快速出离三界而自求涅槃,这类众生是声闻乘,如同长者儿子为求羊车出离火宅(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载物)

如果众生听闻世尊说法后能够信受并且勤行精进,他们为了求自然智慧,喜欢独自修行,深知十二因缘法,这类众生是辟支佛乘(也叫缘觉乘、独觉乘),如同长者儿子为求鹿车出离火宅(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好像一辆鹿车只能载少许的货物)

如果众生听闻世尊说法后能够信受并且勤行精进,他们上求佛智,能够深入如来知见、十种智力、四无所畏,怜悯安乐无量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类众生是大乘,菩萨如果上求大乘就叫做大菩萨,如同长者儿子为求牛车出离火宅(牛车是形容菩萨乘不但自度且能普度众生,好像一辆大牛车能运载许多的货物)


名词解释:

【三车】
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形容声闻乘只能自度,不能度他,好像一辆小小的羊车不能载物;鹿车是形容缘觉乘能自度兼度亲属,好像一辆鹿车只能载少许的货物;牛车是形容菩萨乘不但自度且能普度众生,好像一辆大牛车能运载许多的货物。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乘】
梵语 pratyekabuddha-ya^na。指到达缘觉果之法门,亦即指十二因缘之法。由此义,亦将缘觉之机类直接称为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即观察十二因缘之理,以期于一向一果中入于涅槃者。((参见:二乘)206)p6134 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乘】
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五乘之一。指能成就声闻果之四谛法门。乘,为运载之意,指能乘载众生至彼岸者;即指佛陀之教法。声闻之人由观四谛之理而出离生死,以达涅槃,故称四谛法门为声闻乘。又指声闻之机类。(称赞大乘功德经、法华玄论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见:二乘)206)p6499 FROM:【佛光大辞典】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

[学习解说]:

舍利弗,那位长者见到孩子们都平安出离火宅到达安全处,想到自己有无量财富应当赐予他们珍宝大车

如来也和那位长者一样,如来也是一切众生的慈父,教化无量亿众生出离三界苦,远离一切怖畏艰险,令众生获得涅槃的快乐




“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学习解说]:

如来在心里想,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十力、四无所畏等等许多佛法宝藏,所有众生都是我的儿子,应当平等赐与他们大乘佛法,不可以让一些人自己灭度,应当让他们都进入如来的灭度,令出离三界的众生都将证得与佛一样的禅定、解脱与法喜

舍利弗,如同那位长者最初以三种车诱导儿子们出离火宅,然后赐与他们每人一辆珍宝大车,但是长者并没有讲虚妄的话

如来也是这样,虽然以三乘法引导众生,但是最终都要以大乘法令众生获得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有无量智慧、十力、四无所畏等等很多佛法宝藏,能布施一切众生大乘佛法,可是众生不能全部领受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7 08:4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28 10:44 编辑

(本次学习:31楼 共用时2.5小时)


5、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为众生解说火宅三车的譬喻

“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而复顿弊,  
      堂舍高危,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基陛隤毁,
      墙壁圮坼,泥涂褫落,
      覆苫乱坠,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杂秽充遍。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乌鹊鸠鸽、
  蚖蛇蝮蝎,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狖狸鼷鼠,  
      诸恶虫辈,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而集其上。


[学习解说]:

舍利弗,因此诸佛将一佛乘以善巧方便分别为众生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

世尊再次以偈诵方式说到:比如有位长者有个大宅因为年久失修,柱子已经腐朽,大梁已经倾斜,墙壁泥沙已经脱落,杂草丛生,杂秽到处都是,宅中住有五百人,还有飞禽走兽虫蛇等等各种动物众生,宅内到处都是屎尿,臭味熏天,一片狼藉




   狐狼野干,咀嚼践蹋,
  䶩啮死尸,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处处求食。
  斗诤揸掣,嘊喍㘁吠,  
      其舍恐怖,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魑魅魍魉、
  夜叉恶鬼,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诸恶禽兽,
  孚乳产生,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争取食之,
  食之既饱,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甚可怖畏,
  鸠槃荼鬼,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一尺二尺,
  往返游行,纵逸嬉戏,
  捉狗两足,扑令失声,
  以脚加颈,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其身长大,
  裸形黑瘦,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叫呼求食,
  复有诸鬼,其咽如针,
  复有诸鬼,首如牛头,
  或食人肉,或复啖狗,
  头发蓬乱,残害凶险,
  饥渴所逼,叫唤驰走,
  夜叉饿鬼,诸恶鸟兽,
  饥急四向,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恐畏无量。

[学习解说]:

狐狸和狼在咀嚼死尸,尸骨和血肉被践踏的一片狼藉,还有一群狗他们惊慌失措到处觅食也在争抢食物,宅内非常恐怖

而且宅内到处还有各种吃人肉的鬼怪,还有各种毒虫、凶恶的禽兽,他们相互争抢食物,夜叉恶鬼吃饱以后恶心增长,与其他众生相互争斗,非常恐怖

鸠槃荼鬼蹲在土堆,有时离地一尺二尺高,他们往返游戏,捉住狗的两脚使它们扑倒在地,或者用脚夹住颈部恐吓狗

还有一些鬼他们身材高大皮肤黑瘦常常叫唤着发出恶声寻找食物,还有一些鬼咽喉细如针,还有一些鬼长的类似牛头的摸样,或者吃人肉、或者吃狗肉,这些鬼头发蓬乱,凶狠险恶,被饥渴逼迫的一边叫唤着一边到处走动

还有一些夜叉恶鬼以及各种恶鸟恶兽被恶的到处窥看寻找食物,总之宅内这种恐怖的事情非常多




★   如是诸难,恐畏无量。  
  是朽故宅,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未久之间,
  于后舍宅,欻然火起,  
  四面一时,其炎俱炽。  
  栋梁椽柱,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墙壁崩倒。  
  诸鬼神等,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鸠槃荼等,
  周章惶怖,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  
  毗舍阇鬼,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饮血啖肉。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竞来食啖,  
  臭烟熢㶿,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争走出穴,  
  鸠槃荼鬼,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头上火燃,
  饥渴热恼,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学习解说]:

这座宅院属于一个人,此人最近外出不久后院就起火了,接着四面都燃起大火,房梁等都发出爆炸声和出现倒塌,宅内诸恶鬼等都大声叫唤,鸟兽等因为出不来都感到非常恐怖,恶兽毒虫都躲藏在洞穴中避难,毗舍阇鬼因为福德浅薄被大火逼迫相互残害饮血食肉,狐类众生先被烧死,其他恶兽都争着来抢夺食物,宅内臭味充满,浓烟滚滚

蜈蚣、蚰蜒、毒蛇类的众生因为大火逼迫都争相走出穴洞,然后被鸠槃荼鬼随取而食,还有一些饿鬼头上燃着火苗,饥渴难耐到处闷走,这座旧宅已经变得非常恐怖又是毒害又是火灾各种灾难一起发生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欢娱乐着。’  
  长者闻已,惊入火宅,  
  方宜救济,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及诸夜叉、  
  鸠槃茶鬼,野干狐狗、  
  雕鹫鸱枭,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虽闻父诲,
  犹故乐着,嬉戏不已。


[学习解说]:

这时宅主站在门外听到有人说他的儿子在里面玩游戏,这些小孩子年幼无知沉迷游戏不知逃离

长者听到后马上进入火宅告诉儿子们这里十分危险,这里有各种恶鬼毒虫正在觅食,还有熊熊大火正在燃烧而且不断蔓延,可是这些孩子一点出离的意思也没有,还在埋头沉迷于游戏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离诸苦难。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者心想这座宅子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了,可是这些儿子却如此沉迷游戏不听我的劝告,这样下去他们一定会被大火烧身

长者马上又想应当找个方便的办法让他们出来,于是告诉儿子们自己有种种上好的玩具,有羊车鹿车大牛车停在外面,等他们出来送给他们玩,这些儿子听到这里,马上抢着跑出火宅,避免这场火灾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言:‘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生育甚难,  
  愚小无知,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贪乐嬉戏。
  我已救之,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我今快乐。’ 
  尔时诸子,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唯垂给与。’


[学习解说]:

长者见到儿子们都安全出离火宅,高兴的说我今日非常快乐,因为生育抚养这些孩子们并不容易,他们幼小无知进入险宅,那里充满各种恶兽、毒虫和鬼怪,又赶上宅内起火,而这些孩子们却在里面沉迷于游戏,今日能将他们救出来我非常高兴

这时这些孩子们请父亲赐与他们三种宝车,父亲兑现先前的承诺,将三种宝车送给他们




   长者大富,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砗磲马脑,  
  以众宝物,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以为茵蓐。  
  上妙细㲲,价直千亿,
  鲜白净洁,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自在无碍。


[学习解说]:

长者财富丰足藏有很多珍宝,三种宝车都是用各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打造的
宝车四周是栏杆,上面悬挂着铃铛,上面还有幡盖,各种珍奇杂宝装饰,宝绳相互交织,华缨自然下垂,车内还有枕头和铺盖

大白牛肤色洁白,体型健壮,还有很多侍卫服侍,儿子们得到这样的宝车各个都欢喜不已,他们乘坐宝车四处游玩,自在无比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深着世乐,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如来已离,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贪着深故。
  以是方便,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知三界苦,  
  开示演说,出世间道。


[学习解说]:

世尊对舍利弗说,我和那位长者一样,我是世间一切众生的父亲,众生因为缺乏解脱智慧而贪着世间所谓的快乐,殊不知三界如火宅没有安乐处,生活在这里的众生常要面对生、老、病、死等各种忧患所困扰

如来已经远离这些三界火宅并获得永恒的安稳和快乐,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众生都是我的儿子,唯有我能救护他们,虽然我有教化他们出离三界却不能信受,说明他们对世间贪欲太重,所以我要用方便为他们演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让他们了知三界苦再令他们出离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8 10:46
(本次学习:32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是诸子等,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不退菩萨。
  汝舍利弗!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得成佛道。  
  是乘微妙,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学习解说]:

佛弟子们如果能信念坚定,则能具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以及拥有六种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还能获得缘觉果位以及修行不退转,舍利弗,我以种种譬喻为众生演说一佛乘,你们如果能信受我所说的法,将来一定都能成就佛道

这些大乘微妙之法最为清净和第一,在世间没有能超过此法的,一切众生都应当称赞、恭敬供养和礼拜,诸佛如来有无量亿千功德,有十种智力、禅定、智慧等等各种法门,获得这些大乘的佛弟子们常常都能在法喜中游戏和体会其中的快乐,能与诸菩萨及声闻众生透过修行这大乘法最终成就佛道,因此除了佛以方便度化众生外,没有二三乘法,只有一佛乘


名词解释: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参见:不退)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通】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学习解说]:

佛对舍利弗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而我则是你们的父亲,你们累劫被各种苦难所烦恼,我现在就为你们拔出烦恼令你们出离三界

我虽然先前说:你们已经灭度,但是并非真正断除生死、并非真实灭度,如果有菩萨在大众中能一心听佛演说实相之法,诸佛世尊虽然以方便法说教,但是接受佛所教化的众生都将是菩萨




   若人小智,深着爱欲,  
  为此等故,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  
  深着苦因,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智慧不足深深贪着世间爱欲,世尊便为这些众生说苦谛(四谛之一。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谛),这些众生听后心生欢喜,认为这是从来没听过的法,以为这就是实相之法

像这样如果不知道苦的根源是什么,总是深深的执着苦因不能舍弃,佛便为这些众生说方便法,说诸苦的根源是贪欲,灭除贪欲诸苦也就灭尽了,这是第三谛灭谛,想要得到灭谛就要透过修行远离诸苦获得解脱

这些人在哪里得到解脱了?只是远离了虚妄而叫解脱,其实并没有真正获得解脱,所以佛说这些人没有真实灭度,这些人还没有得到无上佛道,所以我不愿意看到众生停在这里,我要令他们都得到真正的灭度

我是法王(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于法自在,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和快乐,所以出现在世间


名词解释: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苦本】
(术语)贪欲者是苦之根本。法华经方便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龙树传曰:“是时始知欲为苦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苦谛】
(术语)四谛之一。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谛。(参见:苦圣谛)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  
  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
  一切声闻,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力所不及。


[学习解说]:

舍利弗,我的法印(法印系指佛教之旗帜、标帜、特质,乃证明为真正佛法之标准)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才说,不是随便宣传的,如果有人听后能够随喜顶受,要知道此人则是菩萨阶位,并且修行不退转

如果有人能够信受这部经典,此人曾经一定见过以及恭敬供养过过去佛,还听佛演说过这些妙法

如果有人能够相信你说的妙法,此人就是见到了我释迦牟尼佛,也是见到了你舍利弗以及比丘僧和诸菩萨

这部法华经是为有智慧的人而说的,智慧不足的人听闻后会心生迷惑和不解,包括一切声闻及辟支佛都无法明白这部经典的真实法义


名词解释:

【阿鞞跋致】
(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印】
<一>梵语 dharma-mudra^。与“法本末”、“法本”、“相”、“忧檀那”(梵 uda^na)等词同义。法,指佛法、佛教;印,即旗印、印记、标帜。法印系指佛教之旗帜、标帜、特质,乃证明为真正佛法之标准。又印有真实、不动不变之义,例如王者之印,能为证明。吉藏之法华义疏卷六载,印,印定诸法不可移改。又以文为印,将文定理,谓理与文相应者乃为实理,故称法印。后世称杂阿含经卷十所指之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者,为三法印。又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四法印、四忧檀那。此四者加一切法空,则称五法印。据法华玄义卷八上载,三法印系小乘之法印,而大乘仅有诸法实相之一法印,即一实相印。(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菩萨地持经卷八、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一)
 <二>日本僧位之一。全称法印大和尚位。即僧正之位,乃日本僧纲之最上位。日本僧位之制度原为满位、法师位、大法师位等三位,僧纲与凡僧二职皆可同授此三阶位,不分位号,亦无尊卑。真雅鉴于此弊,遂于清和天皇贞观六年(864)上奏,请于三阶之外更制定法桥上人位、法眼和上位、法印大和尚位等,以为律师以上之位。法印大和尚位宜僧正之阶位为之,法眼和上位宜僧都之阶位为之,法桥上人位宜律师之阶位为之。因此,真雅亦为日本受赐法印大和尚位僧正之第一人。((参见:僧官)5731)p3343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29 10:27
(本次学习:33楼 共用时2.5小时)

接续楼上~



   汝舍利弗!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况余声闻。  
  其余声闻,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深着五欲,
  闻不能解,亦勿为说。
  若人不信,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此人罪报。


[学习解说]:

舍利弗,对于这部经典你都是因为信受而契入,更何况是其他声闻众生呢,其他众生如果也能信受佛的话便能契入义理

还有,舍利弗,对于傲慢、懈怠、执着我见的人,不要为他们说这部经典,这些人智慧浅薄贪着世间五欲即使听了也不能理解,所以不要为他们演说

如果因为缺乏信心而毁谤此经,就会断除一切成佛的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或者听后皱眉心生怀疑的人都将感召相应的罪报,你要仔细听这些众生将会得到哪些罪报


名词解释:

【佛种】
<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佛在世,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至无数劫,
  从地狱出,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其影[乞*页]瘦, ([乞*页]:音同窟,秃头的意思)
  黧黮疥癞,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死被瓦石。
  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若作馲驼,或生驴中,
  身常负重,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余无所知。  
  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学习解说]:

如果佛在世或灭度后,毁谤这部经典的人,见到有人读诵、书写、受持此经而生轻视心、憎恨和嫉妒,怀恨在心,这种人的罪报你今日要仔细听

他们命终后将会堕入阿鼻地狱一劫时间,一劫过后还将继续展转到其他地狱受报,长达无数劫之久

出离地狱后将堕入畜生道,如果投身为野狗和狐,则是骨瘦如柴,而且全身长满疥癞,人人都讨厌并用棍子打、用石头砸

因此要常常忍饥挨饿,生时遭受这些种种苦,死后还要被埋在瓦石下面,这都是因为毁谤此经感召的罪报

如果堕入畜生道投生为骆驼或驴,常常还要背负重物,被人用棍棒捶打

他们心中每天只想着喝水吃草其他一无所知,这些就是毁谤此经感召的罪报


名词解释:

【野干】
(动物)(参见: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作野干,来入聚落,
  身体疥癞,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之所打掷,
  受诸苦痛,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更受蟒身。
  其形长大,五百由旬,
  聋騃无足,宛转腹行,
  为诸小虫,之所唼食,
  昼夜受苦,无有休息。
  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学习解说]:

如果投生为狐在村庄里寻找食物,因为他们全身长满疥癞,而且只有一只眼睛

村里的孩子们见到后都会用石头追打他们,遭受各种苦痛,有时还会被打死

死后再投生为蟒蛇,身长五百由旬,耳聋无足,移动时需要用腹部前行

他们常被各种小虫啃食,昼夜受苦不得停歇,这些都是因为毁谤此经感召的罪报




   若得为人,诸根闇钝,
  矬陋挛躄,盲聋背伛。
  有所言说,人不信受,
  口气常臭,鬼魅所著。
  贫穷下贱,为人所使,
  多病痟瘦,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顺方治病,
  更增他疾,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无人救疗,
  设服良药,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抄劫窃盗,
  如是等罪,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如恒河沙,
  生辄聋哑,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学习解说]:

如果投生为人则眼、耳、鼻、舌、身等六根愚钝,身材矮小,耳聋、眼盲、驼背,说话别人都不相信

他们口气臭恶,鬼魅附身,贫穷下贱、被人使唤,身体多病消瘦,一生无依无靠,虽然主动亲近他人,但是人家都不在意

如果从事医道,即使开出正确的药方也会增加病患的疼痛或导致死亡

如果自己生病,不但没有人为他治疗,而且即使服用好药也会增加病痛

还有抢劫盗窃等恶事也会常常被自己遇到

这样的人永远见不到佛,听不到佛法的教化,常常生到灾难的地方

他们耳聋心乱永远听不到佛法,这样的日子要经过无数劫恒河沙那么久

他们长期在地狱受苦就像游公园,在其他恶道受苦时就像在自己家中,这些都是因为毁谤此经感召的罪报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若得为人,聋盲喑哑、
  贫穷诸衰,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垢秽不净,
  深着我见,增益瞋恚,
  淫欲炽盛,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告舍利弗:‘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亿百千佛,
  殖诸善本,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学习解说]:

如果得到人身,也是眼盲、耳聋、喑哑,贫穷和衰败伴随自己

或者疾病缠身,会有水肿、疥癞等各种疾病犹如衣服一样常出现在身上,体臭垢秽不净

他们深深执着我见,脾气暴躁,嗔恨心重,淫欲心炽盛,这些都是毁谤此经感召的罪报

佛对舍利佛说,毁谤此经的人如果详细说其罪过无有穷尽,因此我说不要对这些人说这部经典

如果遇到有智慧的人,他们广学多闻又是利根器而且上求佛道,可以为他们演说这部经典

要知道这样的人曾经见过一亿百千佛,他们广种善根信心坚固,所以可以为他们演说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人无瞋,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修行精进不懈,常修慈悲心,甚至为求无上佛道不惜身命,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如果有人对法能够心生恭敬,远离一切凡夫愚痴的人,独自在山泽中修行,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舍利佛,如果见到有人亲近善友,远离恶友,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如果见到佛弟子持戒清净,有心学习大乘经,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如果有人心无嗔恨,内心柔软质直,常常怜悯一切众生,恭敬诸佛,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如果有佛弟子在大众中,以清净心和种种因缘、譬喻为众生次第说法,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名词解释:

【凡愚】
(杂语)凡夫愚痴之人也。大日经疏二十曰:“以不知心实相故而生妄执,名为凡愚,若了知者即名诸佛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妙法华经。”


[学习解说]:

如果有比丘为求无上佛智而四方求法,以恭敬心合掌顶礼受持大乘经典,对于其他经典哪怕一偈也不受持,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如果有人以至诚心像求佛舍利一样求取这部经典,得到后能够顶礼受持,不再求取其他经典,也不曾想过学习外道典籍,这样的人可以为他们说此经典

佛对舍利佛说,我上面说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上求佛道的人有各种相貌说也说不完,这些人能信受和理解大乘法义,你应当为他们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30 09: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0-30 11:10 编辑

(本次学习:34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学习完毕,这品主要讲了佛为大众宣说火宅三车的譬喻,进一步说明三乘只是方便,一乘才是真实

下面节录几段印象深刻的经文,思维学习:

1、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恋着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这段经文让末学深刻体会到修行其实是自己的事,要自己作出改变才行,诸佛菩萨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正如经中长者虽然自己身手有力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出离火海,可是并不能让那些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们生起出离心

因此长者要使用一些方便法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动念出离,否则即使父亲如何善言诱喻还是了无出心(就像佛不度无缘之人)

由此想到,修行成佛也是同理:

成佛则是要靠自己修行,靠自己消除贪嗔痴,佛菩萨只能引导和教导,没办法代替众生修行和成佛

自己的贪嗔痴和妄念,就是要靠自己学习消除

只有靠自己转念和认清法界实相,逐渐消除贪嗔痴,这样才能成佛

这才是科学,这才是真正的原理,真正的原理在佛经中都有说明

想成佛,就是要靠自己实修,清除第八识中的妄念种子,这样才能成佛



累世所累积的妄念习气,是无法靠其他外力清除的

全要由自己先相信佛法,然后依法修行,从实修中逐渐清除自己累世所累积的妄念种子和习气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任何成就(不论世俗成就或修行成就),都必须自己真才实料的去面对和突破以及增上次第

由这些过程逐渐显露原本圆满的佛性,才能逐渐成佛
能不能成佛,靠的是众生自己要转念,要转邪为正,要消除妄念和习气,要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观念
想成佛必须靠智慧解脱,就是自己在知见观念和实力上提升,恢复到佛性的状态

这过程就必须靠自己实修来消除妄念和习气,如此让佛性显露,就能逐渐成菩萨,最后成佛 —
超度和成佛是两回事

2、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由羊车、鹿车、牛车,想到以欲钩牵的善巧方便

很早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比喻,是说让众生真正放下并不容易,但是如果给他一个更好的东西替代就容易放下

比如众生手上有块好看的石头,这时候你让他放下很难,但是如果你用一块钻石交换,他就很容易放下手中的石头

佛菩萨也是这样,比如藉由极乐世界的美好引导我们发愿往生,众生自然会逐渐放下对世俗的执着

再比如,先满足众生世俗需求和心愿为方便,令生起信心,再慢慢引导逐步增上

这些都是本文所讲到的重点次第说法,更是诸佛菩萨智慧的体现!

经常看到有些不明白深义的佛弟子,不能忍受佛弟子向佛菩萨索求愿望
而且把佛弟子向佛菩萨求愿望当作外道求神的表现
例如,常听到有人斥责说~把佛菩萨当神拜!

其实,一般凡夫众生有所求是很正常的,
多数人念佛拜佛都是为了世俗凡夫的愿望,这是很通俗正常的
所以看看佛经,例如,地藏经,药师经,普门品,阿弥陀经....
佛经上讲佛菩萨能满足众生的愿望,这种经文太多太多了
佛菩萨也没反对啊!而且还公开告示呢!

佛菩萨难道不知道众生应该求真正的解脱吗?
为什么还像神教一样,弄这种满足众生的愿望
而且一大堆佛经都讲佛菩萨能满足众生的愿望

佛菩萨当然知道,
而且佛菩萨更知道对于一般凡夫众生就是应该要这样普救
而对于已经学佛的佛弟子,则教导要远离外道知见和行为
而对于真正行菩萨道的菩萨行者,则教导要平等看待和救度一切众生,包含一切外道邪魔...
这就是佛菩萨真正的智慧和方便,就是教导不同众生的次第方便

所以,一般已经有正知见的佛弟子,是非分明,也知道要远离外道
但是,看看许多民间信仰或外道,也都拜观世音菩萨,菩萨没有斥责和远离,
这就是菩萨的智慧方便,循循善诱,引导众生入正法,引导众生慢慢走向解脱成佛之路
佛菩萨站在至高处,心量无限宽广

佛菩萨教导一般凡夫众生念佛持咒就能满足愿望
佛菩萨也教导众生要分辨是非,俱足正见,远离邪见
佛菩萨也教导另外一些众生要无分别执着,无所求
另外佛菩萨也教导众生念佛持咒退除鬼神魔扰
不过佛在经上也说真正的菩萨久修深法,俱足平等心,不畏惧鬼神邪魔
这都是佛法,只是次第不相同,执着也不相同,心量也不同
真正站在至高处的佛菩萨,心量无边际,才能无所挂碍

所以,没有对不对,只有懂不懂,明白不明白,仅是次第过程的不同 —
[略说]凡夫或佛弟子有所求不对吗?谁能真正无所求?

3、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由这段经文可以知道,说三乘法不是佛有分别,而是众生并非都能信受大乘法,因为如果不信并加以毁谤,必然感召种种罪报,这样不但没起到度化的作用,反而令他们受苦受报,这不是诸佛想看到的,所以佛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

善男子,有诸众生,于声闻乘、独觉乘法,未作劬劳正勤修学,如是众生根机未熟,根机下劣,精进微少,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若有为说微妙甚深大乘正法,说听二人俱获大罪,亦为违逆一切诸佛

诸佛慈悲为怀,以护念众生的缘故而说三乘法,讲众生能接受的法,这都是过程和方便,最后都要以大乘法令众生获得解脱!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0-31 10:0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 08:53 编辑

(本次学习:35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名词解释:

【信解品】
乃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四品。信者,闻而不疑;解者,领悟于心。法华经之第二品为方便品,第三品为譬喻品。因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领悟其意,故世尊便于譬喻品中广引三车一车之譬,而说会三归一之旨。于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彼等欲述所悟之旨,乃于此品说长者穷子之譬,以慈悲之长者譬佛,以愚昧之穷子譬三乘,而以财产相续(付财)譬成佛之记别,以自彰其领悟之境界与法悦。此譬喻又分五大要节,天台宗从之建立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等五时之教判,五大要节是指:(一)父子相失,譬喻中途退失大乘心。(二)父子相见,譬喻华严之“拟宜”。(三)父命追诱,表示由阿含进入方等时所受的弹呵之益。(四)领知家业,譬喻般若时之转教。(五)正付家业,譬喻法华之开显。p3721 FROM:【佛光大辞典】





1、众僧之首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通过譬喻说明对义理的领悟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

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老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这里听到之前从未听过的妙法,还见到佛为舍利弗授记成佛,大家都生起稀有之心,内心非常欢喜,他们从座而起,先整理衣服将右肩露出,然后右膝跪地,一心合掌恭敬瞻仰世尊,说:我们是僧众之首,年纪衰老,自认为已经获得涅槃,便不再进求无上菩提

世尊从过去说法已经很久了,我们听法时常常出现身体疲倦和懈怠,心中只想着空(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无相(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无作(指无因缘之造作),对于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等菩萨法门无法生起欢喜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教我们出离三界证涅槃

而且今日我们已经年纪衰老,对于佛教化的菩萨法门发无上菩提心不能生起好乐之心,我们今日见到您为声闻弟子授记成佛,心中特别欢喜,今日忽然听闻这稀有的妙法,非常庆幸能获得大利益,而且是不求自得


名词解释:

【无作】
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一>梵语animitta。无形相之意。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另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师子吼菩萨品载,涅槃无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称无相。
 此外,赖宝之真言名目载,无相有浅略、深秘二义,即:(一)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假,自性为空,一相不存,无色无形,此为浅略之无相。(二)一相之中虽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为无色无形之无相,乃系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之义,故为深秘之无相。前者表示显教遮情之意,后者为真言表德之义。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无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无相行;就“观”而言,可分有相观、无相观;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无相土。(大品般若经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六十一,百论卷上舍罪福品)((参见:有相无相)2437)
 <二>(684~762)唐代禅僧。俗姓金,世称金和上、东海大师。原为新罗王族,于新罗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后,开元十六年(728)随入唐使航海来华。谒玄宗,住禅定寺,未久入蜀,至德纯寺,欲师事处寂,时处寂因病不得引见,然无相燃一指供养,遂得留止二年。二十四年,处寂遣人唤无相,付嘱从智诜所传之达磨衣,遂隐山中修头陀行。后应请开禅法,住成都府净众寺,化导二十年。天宝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见之,礼锡丰隆。宝应元年(762)五月,将信衣付嘱予无住,十九日坐化,世寿七十九。师于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设道场说法,先引声教念佛,次说无忆、无念、莫忘三句。后世之净众宗,即指无相之法系。其传承及教旨,见于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宋高僧传卷十九、神僧传卷七、历代法宝记、景德传灯录卷四、禅学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净土教理史(望月信亨)、禅宗史研究(宇井伯寿))p510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相】
(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参见:有相)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空】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梵S/u%nyat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

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虎珀、颇梨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有子息,一旦终没,财物散失,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学习解说]:

世尊,我们今日想通过譬喻来说一下心中的感受,譬如有人年幼时逃离父亲一直住在他国,随着年龄增长直到五十岁还是穷困潦倒,需要四处打工换取饮食和衣物

后来渐渐漂泊来到自己的国家,他的父亲先前因为寻找儿子不成便在这个城中住下,家业富足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虎珀、颇梨珠等堆满库房,算是应有尽有,还有很多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也是多到数不清,生意更是遍布他国

这时贫穷的儿子路过这里,来到父亲所在的城市,父亲时常想念儿子与自己离别五十多年,但未曾向任何人说起这事,只是自己一个人思维懊悔年龄已老,可是家中金银珍宝财物却没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一旦自己命终财物只能散失,没有他人可以继承,因此常常想着如果能找到儿子就将所有财物交给他继承,自己也能放下忧愁,坦然快乐,无忧无虑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学习解说]:

世尊,这时他的儿子展转来到父亲住处,远远的看到父亲坐在师子床,旁边有很多婆罗门、刹利、居士恭敬围绕,父亲身上佩戴着真珠璎珞价值有千万量金,仆人们分别站在两边,屋内铺有宝帐,上面悬挂着花幡自然下垂,地上喷洒香水,还有各种名花和宝物作为摆设,看上去特别庄严有威德

穷儿子见到父亲有这么大的势力马上心生恐怖后悔来到这里,并暗自心想:这家主人或者是国王或者是与国王相当的地位,这里不是我这种人该来的地方,不如去贫穷一点的地方更容易找到工作,如果长时间待着这里恐怕会被他们压迫我做工,想到这里马上快速离开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躄地。

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审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学习解说]:

这时,坐在师子座上的长者认出了儿子,心中生起大欢喜,心想:我仓库中的财物终于有人继承了,我日夜思念的儿子忽然来到我的身边,既意外又惊喜

长者马上派人将儿子追赶回来,儿子见状惊愕不已,大叫着说:你我互不相干,为什么要捉我?使者怕他逃跑,便强行将他带回来,这时穷子心想自己无罪被抓肯定必死无疑了,想到这里更加惊慌和恐怖最后晕倒在地

父亲远远见到这种情形,对使者说:不要对他强来,先用冷水泼面让他醒过来,然后不要和他说话,为什么呢,因为父亲知道儿子意志低劣卑微,眼前的豪华和富贵不能让他马上适应,长者知道目前要通过方便法让儿子逐渐适应,所以不对任何人说他是自己的儿子,就将儿子放了,穷儿子开心的去贫穷的地方找工作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既已得之,具陈上事。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者使用方便引导儿子,他秘密派遣两个普通人去见儿子,告诉儿子有个地方可以给双倍薪酬,如果答应就把他带回来,如果问是做什么工作就告诉他除粪,然后安排两个普通人与儿子一起做这个工作




“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诸有所须瓫器米面盐醋之属,莫自疑难,亦有老弊使人须者相给,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如余作人。自今已后,如所生子。’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

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学习解说]:

这时穷子先取得报酬,然后跟着两个普通人一起除粪,过了一些日子父亲透过窗户看见儿子瘦弱憔悴,全身沾满粪土污垢不净,马上脱掉自己华丽的衣服换上粗布旧衣,手拿除粪的工具对做工的人们说,你们要勤快做工,不要懈怠

长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了能靠近儿子,然后又儿子说:你常在这里做工不要离开,我给你加薪,日常各种生活用具我也会让人给你送过来,我会像父亲一样对待你,因为我的年纪已经大了,你还年轻有力,你长年在这里做工都不见你有任何懈怠和怨言,所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儿子

穷子虽然非常高兴能与长者相遇,但是他还没有摆脱自己是下贱人的身份,因此又在这里做了二十年除粪的工作,经过这些年以后,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

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悕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


[学习解说]:

这时,长者身患疾病自己知道很快就要离开人世了,于是对穷儿子说:我有很多金银珍宝堆满整个仓库,这些你都知道,今日你和我就是一家人,所以你要更加用心管理这些财物不要漏失

穷子答应长者会好好掌管这些财物,然而没有想要取得一餐之意,可是他卑微下劣的心仍然没有舍弃,又经过一些时间,父亲知道儿子已经舍去先前卑微下贱之心,逐渐成就了大志,便在临终时召集儿子和所有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等,对他们宣布说:各位应当知道,此人是我的儿子,是我亲生的儿子,他在很小的时候从我身边逃走长达五十年之久,他原本叫某某,我叫某某,之前他在城中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忽然相遇,他确实是我的儿子,我确实是他的父亲,今日我将所有财物都交给他继承




“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着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而便自谓:‘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弘多。’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学习解说]:

这时,穷子听到父亲所说的话心生大欢喜,心想:我原本从来没想过要得到这些财宝,今日却不求自得

世尊,这位富有的长者就是如来,我们都是佛子,如来常说我们都是佛的儿子,世尊,我们因为贪着三苦(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所以在生死轮回中遭受剧苦逼身的烦恼,我们迷惑无知贪着小乘法,今日听了世尊说的法令我们清除诸法戏论之粪,过去我们勤行精进只得到涅槃一日之价,却非常欢喜和自以为足,认为已经得到很多了

然而世尊早就知道哦我们贪着小乘法却随顺我们,心无分别的说:你们应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世尊便以方便法为我们演说如来智慧,我们因此得到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已经得到很大的成就,便不再志求大乘佛道,我们还为菩萨说法,可是自己却没有志求大乘法的意愿,为什么呢,因为佛知道我们贪着小乘法,便随顺因缘为我们演说小乘法,我们始终不知道自己就是真的佛子

今日我们终于知道,世尊于法无有吝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原本都是佛子,只是因为贪着小法而无缘听闻大乘法,如果我们发心志求大乘法,佛一定会为我们演说,所以我们就像穷子一样,原本无心求大乘法今日却不求而得,作为佛子应该得到的,今日我们已经全部都得到了


名词解释:

【宝藏】
谓贮藏珍宝之库藏。有二喻:<一>比喻能济度众生苦厄之妙法。又称法藏。无量寿经(大一二·二六九下):“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二>比喻本来之自性,亦即佛性。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下):“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p6764 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
(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一切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大日经疏十九曰:“戏论者,如世戏人以散乱心动作种种身口,但悦前人而无实义。今妄见者所作者亦同于此,故名戏论也。”大乘玄论二曰:“戏论是借譬之名。(中略)于道无所克获,如小儿戏论为耳。”嘉祥法华义疏二曰:“无记心中往复言论名为戏论。中论云: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二者见论。”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法华经信解品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热恼】
(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苦】
(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 09:0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9:00 编辑

(本次学习:增补35楼内容+36楼 共用时2.5小时)

2、摩诃迦叶通过譬喻以偈颂方式向佛述说对义理的领悟

尔时摩诃迦叶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今日,闻佛音教,
  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佛说声闻,当得作佛,
  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譬如童子,幼稚无识,
  舍父逃逝,远到他土,
  周流诸国,五十余年。
  其父忧念,四方推求,
  求之既疲,顿止一城,
  造立舍宅,五欲自娱。
  其家巨富,多诸金银、
      砗磲马脑、真珠琉璃;
  象马牛羊、辇舆车乘;
  田业僮仆、人民众多。
  出入息利,乃遍他国,
  商估贾人、无处不有。
  千万亿众,围绕恭敬,
  常为王者,之所爱念,
  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以诸缘故,往来者众,
  豪富如是,有大力势。
  而年朽迈,益忧念子,
  夙夜惟念,死时将至。
  痴子舍我,五十余年,
  库藏诸物,当如之何?


[学习解说]:

这时,摩诃迦叶再次以偈颂对佛说:我们今日听佛说法十分欢喜,佛说声闻众生也将成佛,如同无上宝贝不求自得

譬如年幼的孩子因为无知从父亲身边逃离去到他国五十余年,父亲整日思念到处寻找未果便在一个城中落脚住下并建造舍宅

后来家业兴旺很多金银珠宝、象马牛羊、田业僮仆、人民众多,生意更是遍布他国,身边围绕很多群臣豪族

可是父亲因为年纪已大,日夜思念丢失的儿子,心想如果自己命终以后,这些家业该由谁来继承呢




   尔时穷子,求索衣食,
  从邑至邑、从国至国。
  或有所得,或无所得,
  饥饿羸瘦,体生疮癣。
  渐次经历,到父住城,
  佣赁展转,遂至父舍。
  尔时长者,于其门内,
  施大宝帐,处师子座;
  眷属围绕,诸人侍卫,
  或有计算,金银宝物,
  出内财产,注记券䟽。
  穷子见父,豪贵尊严,
  谓是国王,若是王等。
  惊怖自怪,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我若久住,
  或见逼迫,强驱使作。’
  思惟是已,驰走而去,
  借问贫里,欲往佣作。
  长者是时,在师子座,
  遥见其子,默而识之。
  即敕使者,追捉将来。


[学习解说]:

这时,穷子四处寻找工作,从一国展转到另一国,有时有所得,有时无所得,常常饿着肚子,身体不但瘦弱还生了疮癣

这次展转来到父亲城中,见到父亲坐在师子座上,上面挂着宝帐,很多眷属和侍卫围绕在身旁

穷子见到父亲豪贵尊严,心想要么是国王要么与国王地位相当,不由得惊慌害怕起来,责怪自己不应该来到这个地方

然后心想自己如果长久待在这里恐怕会被逼迫做工,不如赶紧离开,去贫穷的地方找个工作,长者这时认出了儿子,马上派人把他捉回来




   穷子惊唤,迷闷躄地:
  ‘是人执我,必当见杀,
  何用衣食,使我至此?’
  长者知子,愚痴狭劣,
  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即以方便,更遣余人,
  眇目矬陋,无威德者:
  ‘汝可语之,云当相雇,
  除诸粪秽,倍与汝价。’
  穷子闻之,欢喜随来,
  为除粪秽,净诸房舍。
  长者于牖,常见其子,
  念子愚劣,乐为鄙事。
  于是长者,着弊垢衣,
  执除粪器,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语令勤作:
    ‘既益汝价,并涂足油,
  饮食充足,荐席厚暖。’
  如是苦言:‘汝当勤作。’
  又以软语:‘若如我子。’ 


[学习解说]:

穷子吓得大叫然后晕倒在地,心想:他们抓我,必死无疑了,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长者知道儿子愚痴卑劣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也不会相信自己是他的父亲

便以方便派遣两个身材矮小没有威德的普通人找他,对他说某地有除粪的工作可以做,工钱可以拿到双倍,穷子听到非常欢喜跟随两人过来做工

长者透过窗户见到愚笨卑劣的儿子很喜欢做除粪的工作,于是换上粗布旧衣拿着除粪器来到他的住处,让他勤奋做工

又给他加了工钱,让他饮食充足,铺盖厚实暖和,苦口相劝要他勤奋做工,说自己拿他就像儿子一样看待




   长者有智,渐令入出,
  经二十年,执作家事。
  示其金银、真珠颇梨;
  诸物出入,皆使令知。
  犹处门外,止宿草庵,
  自念贫事:‘我无此物。’
  父知子心,渐已广大,
  欲与财物。即聚亲族、
  国王大臣、刹利居士。
  于此大众,说是我子,
  舍我他行,经五十岁。
  自见子来,已二十年。
  昔于某城,而失是子,
  周行求索,遂来至此。
  凡我所有,舍宅人民,
  悉以付之,恣其所用。
  子念昔贫,志意下劣,
  今于父所,大获珍宝,
  并及舍宅、一切财物。
  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长者有智慧,渐渐培养儿子掌管家事长达二十年,家中所有金银珍宝的出入情况都让儿子知道

可是儿子还是住在门外的草庵中,自己始终认为不会拥有像父亲一样的财宝

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意,便耐心等待逐渐见到儿子有所改变开阔心量,想要将财物全部给他

于是聚集所有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在他们面前说此人是他的儿子,离开他已经有五十年了

过去在某城丢失的儿子就是此人,经过四处寻找来到这里,今日我将所有家产全部交给儿子继承

贫穷卑微的儿子今日得到父亲所有家产,心生大欢喜,因为他从未想过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佛亦如是,知我乐小,
  未曾说言:‘汝等作佛。’
  而说我等,得诸无漏,
  成就小乘,声闻弟子。
  佛敕我等,说最上道,
  修习此者,当得成佛。
  我承佛教,为大菩萨,
  以诸因缘、种种譬喻、
  若干言辞,说无上道。
  诸佛子等、从我闻法,
  日夜思惟,精勤修习。
  是时诸佛,即授其记:
   ‘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但为菩萨,演其实事,
  而不为我,说斯真要。
  如彼穷子、得近其父,
  虽知诸物,心不希取。
  我等虽说,佛法宝藏,
  自无志愿,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也是这样,知道我喜欢小乘法,所以从来不对我说你将来可以作佛,而说我们会获得无漏断尽一切烦恼,成就声闻弟子

佛教导我们演说无上佛道,只要如法修行的人都能获得成就,我们承蒙佛的教导以种种因缘譬喻和方便为大菩萨演说无上佛道,他们日夜思维,勤行精进的实修,最后得到佛的授记,说你们将来可以作佛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只为菩萨演说,并非为我们二乘人说真实精要

如同那位穷子守在父亲身边,虽然知道财物无量但却无心求取,我们虽然为菩萨演说佛法宝藏(比喻能济度众生苦厄之妙法),但是自己却无心求取妙法


名词解释:

【宝藏】
谓贮藏珍宝之库藏。有二喻:<一>比喻能济度众生苦厄之妙法。又称法藏。无量寿经(大一二·二六九下):“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二>比喻本来之自性,亦即佛性。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下):“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p6764 FROM:【佛光大辞典】

【真要】
(术语)真实精要之理也。法华经信解品曰:“说斯真要。”唯识枢要上本曰:“究畅真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秘藏】
(术语)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嘉祥疏九曰:“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如人妙宝蕴在于内,故名为藏。”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槃经曰:“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又真言总称为秘藏。大日经疏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同七曰:“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 07:38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4 10:35 编辑

(本次学习:37楼 共用时2.5小时)

   我等内灭,自谓为足,
  唯了此事,更无余事。
  我等若闻,净佛国土,
  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
  皆悉空寂,无生无灭,
  无大无小,无漏无为。
  如是思惟,不生喜乐。
  我等长夜,于佛智慧,
  无贪无著,无复志愿;
  而自于法,谓是究竟。
  我等长夜,修习空法,
  得脱三界,苦恼之患,
  住最后身、有余涅槃。
  佛所教化,得道不虚,
  则为已得,报佛之恩。
  我等虽为,诸佛子等,
  说菩萨法,以求佛道;
  而于是法,永无愿乐。
  导师见舍,观我心故,
  初不劝进,说有实利。
  如富长者,知子志劣,
  以方便力,柔伏其心,
  然后乃付,一切财物。


[学习解说]:

我们获得小乘果位便自以为足停留这里,不求他乘,我们即便听闻殊胜的佛国净土以及教化众生也不会心生向往和喜乐,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法皆空(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无有生灭和大小,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因此我们对其他乘没有心生向往,长久以来我们对于佛的无上智慧都心无贪求,对于自己所证得的法认为是究竟,我们长久以来修习空法才得以出离三界苦,得到最后身(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证无余涅槃,佛所教化的法真实不虚,我们证得无余涅槃也算是报佛恩

我们虽然也为佛弟子演说菩萨法令他们上求佛道,但是我们自己对于大乘法却一直没有愿求,佛悉知悉见众生心,知道我们不喜欢大乘法,而为我们演说小乘法,如同富有的长者,知道儿子志向低劣,先以方便法逐渐引导调伏卑微之心,最后才将所有家业都交给他继承


名词解释:

【最后身】
梵语 antima-deha,巴利语同。即生死身中最后之身。又作最后生、最后有、最后末身。小乘指断一切见思烦恼、证无余依涅槃之阿罗汉,大乘则指证佛果之等觉菩萨之身。最后身菩萨与一生所系(一生补处)菩萨之异同,有各种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一所载,释迦牟尼佛由睹史多天降生,而于净饭王宫出生之身,为最后身菩萨;其住于睹史多天之身,则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本所载,在菩萨修行成满至成佛之三阿僧祇劫中,地前第一阿僧祇劫为第一生,初地至七地第二阿僧祇劫为第二生,八地以上第三阿僧祇劫为第三生,故七地以前为一生所系之菩萨,八地以后则为最后身菩萨。(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记品、菩萨地持经卷十、俱舍论卷五、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卷四十七、显扬圣教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七、瑜伽论略纂卷十一、法华经玄义卷四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p5043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无为无漏有为】
无为,为真理之异称。无漏无为,指远离有漏杂染之法,为“无漏有为”之对称。无漏无为与无漏有为皆远离有漏杂染之法,故同称无漏。有为、无为之区别,乃从无漏法之本体与作用来分别。无漏法之本体凝寂湛然不动,其作用则自在而应用无穷;故以本体观之,是为无为,若由作用而言则称有为。p5131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寂】
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吉藏于维摩经义疏卷二有所解释,谓不著世间,即善能入于空寂而舍弃其心;亦即虽处于世间而常入空寂。又所谓善入,即出入自在而不乖离空寂之真义。
 此外,于禅林,有“空寂灵知心”一语,意指排遣主客对待所显现的灵妙之心。(杂阿含经卷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央掘魔罗经卷二、修行道地经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无量义经说法品、摩诃止观卷四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p3480 FROM:【佛光大辞典】





   佛亦如是,现希有事,
  知乐小者,以方便力,
  调伏其心,乃教大智。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
  非先所望,而今自得,
  如彼穷子,得无量宝。
  世尊我今,得道得果,
  于无漏法,得清净眼。
  我等长夜,持佛净戒,
  始于今日,得其果报,
  法王法中,久修梵行,
  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我等今者,真是声闻,
  以佛道声,令一切闻。
  我等今者,真阿罗汉,
  于诸世间,天人魔梵,
  普于其中,应受供养。


[学习解说]:

佛也是这样,虽然示现稀有妙法,但更清楚明白声闻人喜欢小乘法,便以方便力逐渐引导和调伏,然后再教导无上大乘佛法

我们今日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妙法,并非先前就有所期望,而是不求自得的,如同那位穷子不求自得无量财宝

世尊,我们今日获得道果,远离一切烦恼垢染获得清净法,我们长久以来严谨持戒,直到今日才获得果报

我们在佛的法中长久清净修行终于获得佛果,我们今日是真正的阿罗汉,应受世间一切天、人、魔、梵的供养


名词解释:

【梵行】
梵语 brahma-carya^,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娑罗门将一生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即称梵行期(梵 brahma-ca^rin),于此期间,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并学吠陀、祭仪等。于佛教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又于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以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称为梵行具足。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以八正道为梵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住知法等七善法,即称梵行具足。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增一阿含经卷三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法华义疏卷七)((参见:五行)1085)p463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大果】
即佛果。对于等觉而言,称为无上果;对于二乘小果而言,称为大果。法华经信解品(大九·一八下):“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p507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漏法】
梵语 ana^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即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三种无为法,及七觉支、八正道等道圣谛之法,皆无“随增”烦恼,故称无漏法。其中,择灭无为,为灭谛涅槃之道果,以离系(远离烦恼之系缚)为性;非择灭无为,由于缘缺,永远障碍未来法之生起;虚空无为,仅以无碍为性,皆无作用,非诸漏随增之依处,故皆为无漏法。此即无为之无漏法。又道谛三十七品为有为法,其中,唯有七觉支、八正道属于无漏法,其余之四念住等皆通于有漏与无漏之法。
 此外,说一切有部于十八界中,以意、法、意识等后三界通于有漏与无漏法,而以五根、五境、五识等前十五界为有漏法;此部并认为,佛之生身为他所缘,起随增烦恼,故为有漏法,而非无漏法。然于大众部等,则认为佛身永断烦恼习气,与十八界同为无漏法。(顺正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论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有漏法)2453)p5129 FROM:【佛光大辞典】

【清净眼声闻】
p0961 瑜伽六十七卷九页云:慧解脱阿罗汉、名清净眼。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
  怜愍教化,利益我等,
  无量亿劫,谁能报者。
  手足供给,头顶礼敬,
  一切供养,皆不能报。
  若以顶戴,两肩荷负,
  于恒沙劫,尽心恭敬;
  又以美膳、无量宝衣,
  及诸卧具、种种汤药,
  牛头栴檀,及诸珍宝,
  以起塔庙,宝衣布地。
  如斯等事,以用供养,
  于恒沙劫,亦不能报。


[学习解说]:

世尊对众生的恩德广大,慈悲怜悯教化众生,给众生带来无量利益,这种恩德无量亿劫也无法回报,即使供养手足,都难以报答

如果将佛戴在头顶或扛在肩上,经过恒河沙劫一心恭敬,或以各种美食种种汤药及各种珍宝,或建立塔庙用宝衣铺地等等做种种供养,经过恒河沙劫也不能报答佛的恩德




   诸佛希有,无量无边,
  不可思议,大神通力,
  无漏无为,诸法之王。
  能为下劣,忍于斯事,
  取相凡夫,随宜为说。
  诸佛于法,得最自在,
  知诸众生,种种欲乐,
  及其志力。随所堪任,
  以无量喻,而为说法。
  随诸众生,宿世善根,
  又知成熟、未成熟者,
  种种筹量,分别知已,
  于一乘道、随宜说三。”


[学习解说]:

诸佛拥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大神通力,能随顺众生根器应机施教

诸佛于法获得大自在,深知众生心、性、欲,知道哪些众生因缘是否成熟

因此能以无量譬喻,随缘方便为众生演说,将一佛乘法分别开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


------------------------


《妙法莲华经》信解品,主要讲的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四位声闻弟子听佛说法后,通过譬喻方式“以慈悲之长者譬佛,以愚昧之穷子譬三乘,而以财产相续(付财)譬成佛之记别,以自彰其领悟之境界与法悦”

通过本品经文,末学体会在修行过程中[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经文如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经中说众生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如来广大智慧,而不是说我们没有如来智慧德相(即佛性)

所以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如法去除妄想执着,最后都能一定成佛,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信心,没有信心这是凡夫妄念,应当去除

同理可以参考,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就是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金刚经讲~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所以不信佛说这是业障,应当及时忏悔消业,要清楚明白说三乘法不是佛有分别,而是众生并非都能信受

如果我们发心志求大乘法,佛一定会毫无保留为我们演说,就像穷子一样必将获得无量财宝!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3 08:4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6 11:14 编辑

(本次学习:38楼~3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妙法莲华经》第四品 信解品,主要讲的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四位声闻弟子听佛说法后,通过譬喻的方式,“以慈悲之长者譬佛,以愚昧之穷子譬三乘,而以财产相续(付财)譬成佛之记别,以自彰其领悟之境界与法悦 -FROM:佛光大辞典”

此信解品中,重点讲的是[信]与[解]的修行

关于[信],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经文如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经中说众生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如来广大智慧,而不是说没有如来智慧德相(即佛性)

所以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如法去除妄想执着,最后一定成佛,我们自己首先要有信心,因为没有信心是凡夫妄念,应当断除

同理参考,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就是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金刚经讲~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所以不信佛说这是业障,应当及时忏悔消业

我们应当清楚明白三乘法的教导并非佛有分别,而是众生自己不能信受的缘故

如果我们都能发心志求大乘妙法,佛一定毫无保留的为我们演说,如同穷子一样必将获得无量财宝(宝藏)!


关于[解],

回说《妙法莲华经》“第三品为譬喻品。因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领悟其意,故世尊便于譬喻品中广引三车一车之譬,而说会三归一之旨- FROM:佛光大辞典”

由此可知,能信(信者破邪见)是好事,但是信后若能解(解者破无明)才是真正明白和有智慧,这样才能成就真正功德

所以,信也有次第、阶段、深浅以及智慧差别:

例如:误信外道邪见,这叫「邪信」或「迷信」
关于迷信,这不是一定是指在宗教上,也可能是对各种人事物的着迷,这都可叫迷信
例如:有人迷信科学,但是,其实人类的科学相较于宇宙还是很肤浅、也常发生错误,所以这叫迷信科学
又例如迷信偶像,认为欣赏的歌星或影星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或一味的跟随或追星,这也是一种迷信

就算都是「信佛」或都叫「信佛」,那也有各种不同次第上的差别
虽然如此,不过,如果能信佛,总的来说还是好的,而这其中的次第差别则是来自于众生的累世业障
所以,在信佛的过程,因为业障和智慧的差别,就会产生不同次第的信解

例如:把「信佛」当作拜神来看,完全不懂佛法,这种信佛也叫「迷信」
又例如虽然信佛,但是无知、无智、不明白原理,那也还是在「愚信」的阶段
相反,如果能深入经藏的智慧,而明白法性原理和众生性,那就是「智信」
而且,因为通达原理,所以印证真实,所以也叫「真实信」
另外,如果能依佛所说,那也叫「如法信」、「如说信」,虽还不能明白原理或印证真实,但是,依佛所说才是保障

所以,谈到信,那要看信的原因在哪?!
你会相信一个宗教或人或观念或学说,原因在哪?是表相吸引了你,还是道理原理吸引了你?
如果只是因为某人容貌好看,或亲切?如果是这样,是因为喜欢表相,那就是堕入情绪中,还算是迷信和愚信的阶段
虽然,佛菩萨也都相好圆满、亲切慈悲、普渡众生而让众生容易接受和相信
但是,这都还没到明白原理的「智信」或印证真实的「真实信」阶段,还是属于初学者的迷信和愚信阶段 — 迷信、愚信、智信、真实信

只有做到智信才是能[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佛修行过程中深入法性原理印证真实!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3 08:5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9:30 编辑

药草喻品第五

1、世尊说法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药草喻】
为法华七喻之一。又作云雨喻。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以雨比喻佛陀之教法,以草木比喻众生之机类,而以药草比喻为三乘人之根性。药草有三种,即小草、中草、大草。小草比喻人、天,中草此喻声闻、缘觉,大草比喻菩萨。药草虽有大小不同,若蒙云雨滋润,皆得敷荣郁茂,能治众病;故以之比喻三乘人之根器虽高下不同,若蒙如来慈云法雨润泽,则能成大医王,普救群生。
 据法华经药草喻品所载,系以三草二木比喻五乘之机类,然菩萨乘中之大草、二木,诸宗之解释各自不同。在天台宗,依法华文句卷七所说,则以大草比喻藏教菩萨,以小树比喻通教菩萨,大树比喻别教菩萨;即以三草二木比喻为五乘七方便人。((参见:三草二木)603)p6696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对迦叶尊者及其他弟子说,很好,很好,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迦叶所说,如来有无量无边功德,即使经过无量亿劫也说不完

迦叶,要知道如来是诸法之王,凡是佛所说的都真实不虚,佛以智慧方便为众生演说法义,能令一切众生到达佛的智地,如来通过智慧观察知道一切诸法的归趣,也知道一切众生心性欲,又能于诸法究竟明了,因此能开示众生一切智慧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学习解说]: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生长的卉木丛林以及各种药草,种类很多,各种各样

当空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密云普降大雨时,所有卉木丛林各种药草,不论根、茎、枝、叶,是小、是中、还是大,包括所有大树或小树,全都各有所受

一场大雨令所有植物都能得到生长和开花结果,虽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但随其所需分别不同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学习解说]:

迦叶,要知道如来普度众生也是同理,如来出现在世间如同空中的密云

如来以大音声遍布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同密云遍布三千大千国土

如来在大众中唱到: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能令未得度者获得得度,未解脱者获得解脱,未安稳者获得安稳,未涅槃者获得涅槃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你们天、人、阿修罗都应该到这里听法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学习解说]:

这时,无数千万亿众生都来到佛的住处听佛说法,如来观察众生根器利钝以及精进懈怠等情况,然后随顺众生因缘为他们说法,令他们都心生欢喜很快获得利益,这些众生听闻佛法后现世获得安稳,命终还会生到善处,常常以道为乐闻法修行,因此远离各种障碍,在诸法中次第成就渐渐入道

如同密云普降大雨,能滋润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所有植物都能随其所需,各自生长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

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学习解说]:

如来说的法都是一相一味(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所谓: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无涅槃的相)、灭相(无生死涅槃的无相)

如果有人听闻后能够受持、读诵、如法修行,所得到的功德很难觉知,为什么呢

因为唯有如来才能知道众生的本性,知道众生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以及为什么要念、要思、要修?还有知道众生以怎样的方式去念、去思、去修?知道众生以怎样的得到怎样的法

众生的因缘次第唯有如来如实明了能见,如同卉木丛林诸药草自己都不知道是上根性、中根性,还是下根性

可是如来知道一相一味(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无涅槃的相)、灭相(无生死涅槃的无相),终究都归于空,因为佛知道这个道理,观察到众生还有很多欲望,所以为了保护众生才不急着为他们演说无上佛智


名词解释:

【三相】
解脱相、离相、灭相。解脱相是无生死的相;离相是无涅槃的相;灭相是无生死涅槃的无相,连无相亦无,即是非有非无之中道妙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一相一味】
乃指实相一味之法。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故称一相一味。法华经卷三(大九·一九下):“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中略)。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佛亦如是。”盖一相,指众生之心体;一味,指如来之教法。若以一地喻众生心体,以一雨喻如来教法,则一地合一雨,一相合一味,真如之体(众生心体)乃与一实之理(如来教法)相契合而无间隔。p57 FROM:【佛光大辞典】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学习解说]:

迦叶,你们这些人真的非常稀有,能知道如来随顺众生因缘次第说法,而且还能信受,这是非常稀有的,因为诸佛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4 10:3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9 09:30 编辑

(本次学习:增补39楼习经内容+40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种种说法。
  如来尊重,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则能信解;
  无智疑悔,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颂方式继续说:佛出现在世间,随顺众生心性欲而演说佛法,如来智慧深远,能长期观察众生根性不急着为他们演说重点要义

如果有智慧的人听了,则能相信和理解,如果没有智慧的人听了,则会永远失去解脱的机会

所以,迦叶,如来随缘度化众生,令他们获得正知见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遍覆一切;
  慧云含润,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令众悦豫。
  日光掩蔽,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四方俱下,
  流澍无量,率土充洽。
  山川险谷、幽邃所生,
  卉木药草,大小诸树,
  百谷苗稼,甘蔗蒲萄,
  雨之所润,无不丰足,
  干地普洽,药木并茂。
      其云所出,一味之水,
  草木丛林,随分受润。
  一切诸树,上中下等,
  称其大小,各得生长,
  根茎枝叶,华果光色,
  一雨所及,皆得鲜泽。
  如其体相,性分大小,
  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学习解说]:

迦叶,你应当知道,譬如密云遍布上空,雨水普润一切卉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蒲萄,,干旱的大地也得到了湿润,所有被雨水滋润的植物都长势茂盛

同是一片密云落下的雨水,所有草木丛林随其所需而取用,一切树木有上中下三种,不论大小都各随所需得到生长,根茎枝叶,华果颜色都鲜艳有光泽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
  譬如大云,普覆一切,
  既出于世,为诸众生,
  分别演说,诸法之实。
  大圣世尊,于诸天人、
  一切众中,而宣是言:
  ‘我为如来,两足之尊,
  出于世间,犹如大云,
  充润一切。枯槁众生,
  皆令离苦,得安隐乐,
  世间之乐,及涅槃乐。
  诸天人众,一心善听,
  皆应到此,觐无上尊。’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
  安隐众生,故现于世。
  为大众说,甘露净法,
  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以一妙音、演畅斯义,
  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学习解说]:

佛也是一样,出现在世间譬如密云遍布一切,为众生分别演说诸法实相的义理

大圣世尊在大众中这样说:我是如来福慧具足,犹如密云能普润一切,所以出现在世间,令众生全都离苦得乐,或得到世间之乐或得到涅槃之乐

诸天人众都应当来到这里一心听法和恭敬礼拜,我是世尊,没有人能超过我

为了令众生获得安稳,而宣说如甘露般的清净法,此法能令众生获得解脱,证入涅槃

佛以一种妙音分别演说法义,常为大乘而随缘说法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我无贪着,亦无限碍,
  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如为一人,众多亦然,
  常演说法,曾无他事。
  去来坐立,终不疲厌,
  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
  威仪具足,及不具足,
  正见邪见,利根钝根,
  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学习解说]:

佛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都没有爱憎之心,佛没有任何贪着,也没有任何障碍,能长久为众生平等说法,不论对一个人还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说

不论去来还是坐立,始终不会感到疲倦,为令世间众生获得利益,犹如雨水普润一切万物,不论贫穷或富贵、持戒或毁戒、有威仪或无威仪、知见正确或错谬、利根或者顿根,佛都会像雨水一样平等普润,没有懈怠和疲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5 11:1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6 10:38 编辑

(本次学习:41楼 共用时2.5小时)

★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
  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
  释梵诸王,是小药草。
  知无漏法,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及得三明,
  独处山林,常行禅定,
  得缘觉证,是中药草。
  求世尊处,我当作佛,
  行精进定,是上药草。
  又诸佛子,专心佛道,
  常行慈悲,自知作佛,
  决定无疑,是名小树。
  安住神通,转不退轮,
  度无量亿、百千众生,
  如是菩萨,名为大树。


[学习解说]:

一切众生听我说法都能随着自己的领悟能力而获得相应利益,或者处在人天中,做转轮圣王(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帝释与梵王,这些人是小药草

知道远离烦恼垢染的清净法,能获得涅槃、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和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他们独自在山林中修习禅定,证得缘觉果位,这些人是中药草

来到世尊的住处求无上菩提想要作佛,而且勤行精进禅定,这些人是上药草

还有一些佛弟子专心修行佛道,常常修习慈悲心,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作佛,这些人是小树

安住在神通中,常常为众生宣扬佛法,度化无量无边众生,这样的菩萨是大树


名词解释:

【六通】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漏法】
(术语)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释梵】
又作梵释。指帝释与梵王。此二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为经论中常见之守护神。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目连侍左,阿难在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无量寿经卷上、无量寿经义疏卷上、观经玄义分)p6836 FROM:【佛光大辞典】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
  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
  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
  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
  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
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为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佛以此喻,方便开示,
  种种言辞,演说一法,
  于佛智慧,如海一渧。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
  一味之法,随力修行。
  如彼丛林,药草诸树,
  随其大小,渐增茂好。
  诸佛之法,常以一味,
  令诸世间,普得具足,
  渐次修行,皆得道果。


[学习解说]:

佛平等说法,就像同一片密云洒落的雨,能随顺众生所接受的程度而各自受益,就像那些草木需要不同雨量的滋润

佛用这样的比喻和方便为众生开示法义,通过种种言辞演说一乘妙法,这些在佛的智慧中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海水

佛的教法如雨水般充满整个世间,佛以一乘法随众生接受程度而教化,如同那些丛林、药草等,随其大小接受不同雨量而生长

诸佛常以一乘教法令世间一切众生需求得到满足,然后渐次修行,最后证得道果


名词解释:

【一味】
(术语)如来之教法,譬如甘味。教法之理趣,唯一无二。故名一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涅槃经五曰:“又解脱者,名为一味。”深密经四曰:“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三藏法数四曰:“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三教也。”法华经义疏八曰:“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雨】
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p3365 FROM:【佛光大辞典】





   声闻缘觉,处于山林,
  住最后身,闻法得果,
  是名药草,各得增长。
  若诸菩萨,智慧坚固,
  了达三界,求最上乘,
  是名小树,而得增长。
  复有住禅,得神通力,
  闻诸法空,心大欢喜,
  放无数光,度诸众生,
  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学习解说]:

声闻缘觉弟子独处在山林中修行,色身是生死界中最后之身,来世将证得道果,这些人如同药草接受雨润得到增长一样

菩萨弟子智慧坚固,了悟通达三界忧苦烦恼的真相,志求最上佛乘,他们如同小树接受雨润得到增长一样

还有在禅定中获得神通力的佛弟子,他们听闻诸法空义后都十分欢喜,身放无数光明度化众生,这些人如同大树接受雨润得到增长一样


名词解释:

【了达】
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p166 FROM:【佛光大辞典】

【最后身】
(术语)谓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及等觉菩萨之身也。法华方便品曰:“得阿罗汉最后身。”胜鬘经宝窟中末曰:“最后身菩萨,菩萨之人,于最后生未成佛前名最后。”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
  譬如大云,以一味雨,
  润于人华,各得成实。
  迦叶当知!以诸因缘、
  种种譬喻,开示佛道,
  是我方便,诸佛亦然。
  今为汝等,说最实事:
  ‘诸声闻众,皆非灭度。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学习解说]:

所以迦叶,佛说的法犹如密云,以一味之雨滋润众生,令大家各自都能获得成长

迦叶你应当知道,以种种因缘、譬喻开示佛法是佛的善巧方便,诸佛也是这样教化及利益众生的

我今日为你们说的是最真实的法,在座所有声闻大众都没有证得涅槃,你们所修行的是菩萨道,只要按部就班循序进行,将来必定作佛


-------------------------------


[学习笔记]:

“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以雨比喻佛陀之教法,以草木比喻众生之机类,而以药草比喻为三乘人之根性。

药草有三种,即小草、中草、大草。小草比喻人、天,中草此喻声闻、缘觉,大草比喻菩萨。FROM:佛光大辞典”

末学在学习药草喻品时,也有结合无量义进入思维

比如,佛陀的教法如雨水般平等不二滋润万物

可是小草、中草、大草因为各自受用程度差异而有不同的理解

小草认为佛陀的降水量只有5毫米,中草认为是10毫米,大草认为是15毫米

可是他们的理解都是不究竟的(但不能说是错误的),因为那只是他们当前次第所能接受的程度,也就是无量义

究竟的实相是佛以一云之雨(一味大乘妙法)普润众生,没有分别

如同,

无量义经说法品第二~

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

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

又如,

无量义经说法品第二~

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

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辩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

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

善男子!是故,初说、中说、今说,文辞是一,而义差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

经中,虽然佛同样都是演说四圣谛及十二因缘法

但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以及修行方式,详见:

大般涅槃经:甚深四圣谛法

大般涅槃经:甚深十二因缘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末学心生惭愧和忏悔

忏悔自己次第不足,不能全数领受佛陀的法雨与智慧,深深惭愧与忏悔!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6 10:40
(本次学习:增补41楼笔记+42楼~43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授记品】
即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六品。于正法华经称为“授声闻决品”。属于法华三周说法(法说周、譬说周、因缘周)之譬说周。佛陀令中根之迦叶、须菩提、迦旃延、目犍连四大声闻回小向大,并为之宣说当来作佛现前授记之品。((参见:三周说法)560)p4589 FROM:【佛光大辞典】



1、佛为迦叶授记成佛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国界严饰,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其土平正,无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为地,宝树行列,黄金为绳,以界道侧,散诸宝华,周遍清净。其国菩萨无量千亿,诸声闻众亦复无数,无有魔事,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学习解说]:

世尊说完上面的偈诵后,对法会大众说:我的这位弟子摩诃迦叶在未来世将朝见三百万亿诸佛世尊,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广为众生宣说诸佛世尊无量妙法,并在最后一次轮回之身时证果成佛,佛号叫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国土名叫光德,劫名叫大庄严,佛寿十二小劫,光明如来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国土庄严,没有任何污秽恶浊、瓦砾、荆棘等不净之物

国土平整,没有高低、坑洼和土山,地面全都是琉璃,宝树排列非常整齐,道路两旁是黄金制成的绳子,空中飘落宝花,国中一片清净,国中有无量千亿菩萨,声闻众生也有无量无数,国中没有魔事发生,虽然有魔和魔民,但他们都是佛教护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树,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又以偈诵方式说到:各位比丘,我以佛眼(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观见迦叶在未来世经过无数劫后将作佛,他将在未来世供养朝见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为求无上佛智而清净修行,供养福慧具足的佛以后,修习一切无上佛智,并在最后一次轮回身时证果成佛

他的国土清净庄严,地面是琉璃,各种宝树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边界是黄金制成的绳子,见到的人都心生欢喜,国中常常散发好闻的香气,空中飘落名花,奇妙而庄严,国土平整没有坑洼和土山

国中的菩萨数量不可称计,他们内心调和且柔软,而且都获得了大神通力,菩萨们奉持诸佛教导的大乘经典,声闻众生的数量也是不可称计,即使用天眼观察也不能得知具体数量

佛的寿命是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也住世二十小劫,光明世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名词解释:

【佛眼】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6 10:41

2、佛为大目犍连授记成佛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须教食。


[学习解说]:

这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他们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目不转睛的对佛说:

大威德世尊,您是法王(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请您慈悲怜悯我们,我们见到您为迦叶尊者授记成佛时,就像甘露洒下来,令我们除去热恼,获得清凉

我们好比从饥饿的国家出来,忽然遇到大王的饭食,心中却犹豫怀疑和害怕,不敢吃这些食物,如果得到大王的指示才敢吃

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每当想起小乘的过失,却又不知该如何得到大乘的无上佛慧,虽然佛说过我们将作佛,可是内心还是有一些怀疑和恐惧

就像饥饿的人不敢吃大王的饭一样,如果我们能得到佛的授记,内心才会感到安稳和快乐

大威德的世尊,您常常都想着令世间众生获得安稳,愿您也为我们授记,我们就像饥饿的人需要国王的指示才敢吃饭一样


名词解释: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7 10:37
(本次学习:44楼~46楼 共用时2.5小时)


3、佛为须菩提授记成佛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是须菩提,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常修梵行,具菩萨道。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号曰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劫名有宝。国名宝生。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棘、便利之秽,宝华覆地,周遍清净。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声闻弟子,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诸菩萨众,无数千万亿那由他。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处虚空为众说法,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学习解说]:

世尊知道诸大弟子们心中想的是什么,于是对诸位比丘说:须菩提,在未来世将朝见三百万亿那由他佛,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常常清净修行,圆满菩萨道,并在最后一次轮回果报身中证果成佛

佛号叫名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劫名叫有宝,国土名叫宝生,土地非常平整,地面都是玻璃,宝树非常庄严,国中没有土丘,坑洼、沙砾、荆棘、没有污垢,各种宝花铺在地上,清净无染

国中人民住在七宝台和珍宝楼阁中,国中声闻弟子无量无边,即使用算数譬喻都无法知道具体数量,诸菩萨众也是无量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

名相如来的寿命是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名相如来常常在虚空中为大众说法,度化无量菩萨及声闻大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今告汝等,  皆当一心,
  听我所说:  我大弟子,  须菩提者,
  当得作佛,  号曰名相。  当供无数,
  万亿诸佛,  随佛所行,  渐具大道。
  最后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
  犹如宝山。  其佛国土,  严净第一,
  众生见者,  无不爱乐,  佛于其中,
  度无量众。  其佛法中,  多诸菩萨,
  皆悉利根,  转不退轮,  彼国常以,
  菩萨庄严。  诸声闻众,  不可称数,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脱,
  有大威德。  其佛说法,  现于无量,
  神通变化,  不可思议。  诸天人民,
  数如恒沙,  皆共合掌,  听受佛语。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说到:诸位比丘,今日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情,你们要一心聆听,我的大弟子须菩提未来将作佛,佛号叫名相,他将供养无数万亿诸佛,跟随诸佛修行渐渐具足无上佛道,在最后一次轮回身时证得三十二相,犹如宝山一样端正殊妙

国土清净庄严为第一,众生见了都没有不欢喜的,佛在国中度化无量无边众生,国中有很多菩萨,他们都是利根器,证得不退转,国中常以菩萨为庄严,声闻众生数量同样是多到不可称计,他们都获得了三明(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六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尽通),和八解脱(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具有大威德,名相佛说法时,能显现无量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如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天人民都恭敬合掌听佛说法,名相佛的寿命是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


名词解释:

【六神通】
梵语 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此外,杂阿含经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等亦举出三种神变之说,三种神变又称三示现,乃佛陀教化众生所施设之三种妙用,即:(一)随时可现身出没之“神通神变”(巴 iddhi-pa^t!iha^riya),(二)知他人之心之“记心神变”(巴 a^desana^-pa^t!iha^riya)。(三)如何求菩提、断烦恼之“教诫神变”(巴 anusa^sana-pa^t!iha^riya)。三种之中,又以教诫神变最为殊胜。(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八、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p129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梵语 tri-vidya,巴利语 ti-vijja^。<一>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即:(一)宿命智证明(梵  pu^rva-niva^sa^nusmr!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宿住随念智作证明、宿住智证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二)生死智证明(梵 cyuty-upapatti-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死生智证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或由邪法因缘成就恶行,命终生恶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缘成就善行,命终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状之智慧。(三)漏尽智证明(梵 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vidya^),又作漏尽智明、漏尽明、漏尽智。即了知如实证得四谛之理,解脱漏心,灭除一切烦恼等之智慧。
 又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二载,宿命明见过去事而生厌离,天眼明见未来事而生厌离,漏尽明既已厌离,乃欣乐涅槃;此外,宿命明可断除常见,天眼明可断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此二边而安住于中道。若与六神通相配,则此三明依序以六通之第五、第二、第六为自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大智度论卷二、集异门足论卷三、卷十五、杂阿毗昙心论卷六、俱舍论卷二十七)((参见:六神通)1290)
 <二>菩萨明、诸佛明、无明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菩萨明即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涅槃经会疏卷十六、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p569 FROM:【佛光大辞典】

【八解脱】
梵语 as!t!au vimoks!a^h!,巴利语 at!t!ha vimokkha^。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八者即:(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参见:八胜处)296)p304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7 10:37

4、佛为迦旃延授记成佛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

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道侧,妙华覆地,周遍清净,见者欢喜。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声闻众及诸菩萨,无量万亿庄严其国。佛寿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学习解说]:

世尊又对诸比丘说:我今日对你们说,大迦旃延在未来世将以各种供具恭敬供养和尊重八千亿诸佛,诸佛灭度后,分别建造塔庙高千由旬,长和宽五百由旬,塔庙皆以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珍珠、玫瑰、七宝建成,然后以各种花、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

之后还以这样的方式供养二万亿佛,然后具足菩萨道,最后证果成佛,佛号叫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国土平整,琉璃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在道路两侧,妙花铺地,国土一片清净,众生见到都心生欢喜,国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四恶道,只有很多天、人、声闻、菩萨,数量无量万亿多庄严着国土

此佛寿命是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  皆一心听,  如我所说,
  真实无异。  是迦栴延,  当以种种,
  妙好供具,  供养诸佛。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亦以华香,  供养舍利。
  其最后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觉。
  国土清净,  度脱无量,  万亿众生,
  皆为十方,  之所供养。  佛之光明,
  无能胜者。  其佛号曰,  阎浮金光。
  菩萨声闻,  断一切有,  无量无数,
  庄严其国。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方式说到:诸位比丘你们要一心听我说话,这位迦旃延将以种种美妙的供具供养诸佛,诸佛灭度后,分别建造七宝塔,又以香、花供养佛舍利,然后在最后一次轮回果报身中证得佛的智慧,成就无上正觉

此佛国土清净,国中无量万亿众生得到佛的度脱,佛的光明无有能胜过他的,此佛名叫阎浮金光,国中有无量无边菩萨和声闻大众,庄严着国土


名词解释:

【一切有为法】
指有作为、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法。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华严经卷二十五(大九·五五六上):“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伪诳诈,假住须臾,诳惑凡人。”p1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7 10:38

5、佛为大目犍连授记成佛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我今语汝,是大目犍连,当以种种供具供养八千诸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以用供养。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喜满,国名意乐。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散真珠华,周遍清净,见者欢喜。多诸天、人、菩萨、声闻,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学习解说]:

世尊又对大众说:这位大目犍连将以种种供具恭敬供养八千诸佛,诸佛灭度后分别建造的塔庙,高一千由旬,长和宽都是五百由旬,塔庙由金、银、琉璃、砗磲、马瑙、珍珠、玫瑰、七宝所建,以各种花、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

之后还是以这样的方式供养二百万亿诸佛,然后证果成佛,佛号叫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劫名叫喜满,国名叫意乐,国土平整,琉璃铺地,宝树庄严,空中飘落珍珠花,国土一片清净,见到的众生都心生欢喜,国中天、人、菩萨、声闻众生数量无量无边

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寿命是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  大目犍连,  舍是身已,
  得见八千,  二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道故,  供养恭敬,  于诸佛所,
  常修梵行,  于无量劫,  奉持佛法。
  诸佛灭后,  起七宝塔,  长表金刹,
  华香伎乐,  而以供养,  诸佛塔庙。
  渐渐具足,  菩萨道已,  于意乐国,
  而得作佛。  号多摩罗,  栴檀之香。
  其佛寿命,  二十四劫,  常为天人,
  演说佛道。  声闻无量,  如恒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萨无数,
  志固精进,  于佛智慧,  皆不退转。
  佛灭度后,  正法当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尔。  我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数五百,  皆当授记。  于未来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缘,
  吾今当说,  汝等善听。”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以偈颂方式说到:我的弟子大目犍连在舍去这个身子以后,将朝见八千加二百万亿诸佛世尊,为了上求佛道他常以恭敬心供养诸佛,到诸佛住所跟随诸佛清净修行长达无量劫的时间

诸佛灭度后,分别建造七宝塔,并以花、香等供养佛塔庙,渐渐具足了菩萨道,在意乐国中成佛,佛号叫多摩罗栴檀之香,佛寿是二十四小劫,国中声闻大众如恒河沙那样无量无边,都具足三明六通,具有大威德,菩萨数量也是无量无边,诸菩萨们都志愿坚固,精进修行,得不退转

佛灭度后,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小劫,我的弟子们有五百位具足大威德并得到佛的授记,他们在未来是都将作佛,我与你们因为宿世因缘,所以今日为你们演说,你们要认真仔细听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8 10:12
(本次学习:47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学习笔记]: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属于法华三周说法(法说周、譬说周、因缘周)之譬说周。佛陀令中根之迦叶、须菩提、迦旃延、目犍连四大声闻回小向大,并为之宣说当来作佛现前授记之品。FROM:佛光大辞典”

关于【三周说法】

又称法华三周。天台宗就法华经迹门正宗分之开权显实之说相而立之名目;亦即佛为令声闻悟入一乘实相之理,遂就上中下三根之机而反覆说法三回,称为三周说法。即:

(一)法说周,又称初周。乃佛为上根人,就法体而直说诸法实相、十如之理;开三乘之权,使其了悟一乘之实。此时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授记,即法华经方便品中所谈。

(二)譬说周,又作中周。乃佛对法说周不悟之中根者,更作三车一车之说。初许三车是施权,后赐一大车是显实,使之了悟一乘之理。此时有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须菩提等四大弟子领解授记,即譬喻品中所谈。

(三)宿世因缘周,又作下周,略称因缘周。乃佛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说其宿世为大通智胜佛下之一乘机种,使彼等了悟宿世久远之机缘而得悟。此时有富楼那、憍陈如等千二百声闻领解授记,亦即化城喻品中所谈。

此三周分反覆正说(佛说)、领解(表明弟子之领解)、述成(佛对弟子之领解认可)、授记(佛对弟子成佛作预言)四阶段。循此以度化上、中、下三根,可谓周备完足。(法华经义记卷三、法华经义疏卷八(吉藏)、法华文句卷四上、法华经玄赞卷三)p560 FROM:【佛光大辞典】


回说在学习过程中,当末学看到佛在授记前,分别对弟子们说来世他们将奉觐供养多少多少佛时不仅思考: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个?与成佛有什么关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供养?

带着问题先来学习普贤行愿品之广修供养,看看什么是供养?供养有几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何谓法供养?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其中,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

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由这段经文可以知道,法供养就是本经佛对中根之迦叶、须菩提、迦旃延、目犍连四大声闻回小向大的教导,不但如此,由这段经文还可以知道法供养才是真供养!

也就是说,

能够自度或度他的一切佛法都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帮助自己成佛,也帮助众生成佛,这一切相关的精进都是最好的供养
任何精进佛事的奉献身心都是最好供养

佛菩萨早已经成就,不需要这些供养
佛菩萨自己从初修时期就不断供养众生和诸佛菩萨
供养是让我们学佛成佛的方法
供养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因为慈悲众生,2.因为舍离物欲

所以佛菩萨才是真正供养众生的人
因为佛菩萨用佛法普渡众生,才是真正的供养者
我们凡夫只是学习佛法,学习供养当中而已

所以,真正让自己成佛,也让众生成佛,才是真供养

您如果您没钱或环境上限制
发起无上心,愿意恢复自己佛性,也帮助众生恢复佛性
用清净慈悲心发起光明心,融合诸佛慈悲光明愿力,遍照一切众生都光明自在
这样就是最好供养
真心的慈悲和光明就能感染众生也恢复光明自性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 让自己和众生恢复佛性光明,这就是最好供养

最后,关于供养诸佛与成佛的关系也更加清楚明白了,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以上是末学以当前次第的理解与思维,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9 08:3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6 08:22 编辑

(本次学习:48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1、释迦牟尼佛赞叹佛智净微妙能通达无量劫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成,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

“不也,世尊!”

“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末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学习解说]:

佛告诉诸比丘,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名叫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那时国名叫好成,劫名叫大相,此佛灭度已经很久了

假如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土地磨成墨,然后经过东方一千国土洒一点微尘大小的墨,再经过一千国土再洒一点微尘大小的墨,如此这样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土地磨成的墨都洒尽,你认为这些国家多不多呢?假如算师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计算能得出具体的数字吗

不能,世尊

诸位比丘,如果把此人所经过的国土不论点了墨的还是没点墨的都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劫,但是这位大通智胜如来灭度的时间远远超过此微尘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过我以如来知见的缘故,观察这久远劫的时间就如同在今日


名词解释:

【化城喻品】
(经名)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众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为止息,由此更使发心进趣真实之宝所也。然则小乘之涅槃,为一时止息而说,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中略)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中略)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边劫,
  有佛两足尊,  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尽此诸地种,  皆悉以为墨。
  过于千国土,  乃下一尘点,
  如是展转点,  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  点与不点等,
  复尽末为尘,  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  其劫复过是,
  彼佛灭度来,  如是无量劫。
  如来无碍智,  知彼佛灭度,
  及声闻菩萨,  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  佛智净微妙,
  无漏无所碍,  通达无量劫。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继续以偈颂方式说到:我想起在过去无量无边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大通智胜如来,假如有人将三千大千国土全部磨成墨,然后经过一千国土洒一点墨,如此这样将所有墨都洒尽,再将所经过的国土不论点了墨的还是没点墨的都磨成微尘,一粒微尘是一劫的话

这位大通智胜如来的灭度时间远远超过此微尘数无量劫,但是我以无碍的智慧观察大通智胜如来虽然灭度久远,可是如同就在今日,诸位比丘你们应当知道,佛的智慧清净而微妙可以通达无量劫


名词解释:

【无漏】
梵语 ana^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俱舍论卷二十、大乘义章卷五本)((参见:有漏)2452)p512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碍智】
(术语)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介绍大通智胜佛成就佛道以及十六王子与十方梵王请佛演说妙法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

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佛告诉诸位比丘:大通智胜佛的寿命有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佛在道场打坐修习破除魔军后本该获得无上佛智,然而诸佛法并未现前,如此这样身心不动的打坐经过一小劫乃至十小劫,诸佛法都还没有现前

这时忉利诸天先为大通智胜佛在菩提树下铺高一由旬的师子座,佛便在此座上获得无上佛智,这时诸梵天王如雨般撒落各种天花,覆盖面积有一百由旬,香风吹去枯萎的花,空中接着又落下鲜艳的花,如此这样不间断满十小劫供养于佛,直到佛灭度后空中还是常常飘落各种天花

四天王常常敲击天鼓供养佛,其他诸天演奏各种伎乐供养佛满十小劫,直到大通智胜佛灭度后也是如此


名词解释:

【四王】
指四天王。须弥山腰,住著四天王,各护一洲,因称护世四天王天,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南为增长天,西为广目天,北为多闻天。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于无量亿劫,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世尊甚希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静然安不动。
  其心常惔怕,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于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大通智胜佛经过十小劫,诸佛法才现前终成无上佛智

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叫智积,每个儿子都有种种珍奇的玩具,他们得知父亲成佛后都舍弃珍贵的玩具来到佛的住处

母亲哭泣着为儿子们送行,祖父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百千万亿人民跟随着一起来到道场,大家都想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大通智胜如来,来到道场后他们顶礼佛足绕佛三匝,一心合掌瞻仰世尊说到:

大威德世尊,为了度化众生经过无量亿劫成就佛道,世尊稀有难得,打坐时可以身心不动长达十小劫,今日不但见到世尊成就佛道,我们也得到了很大受益,所以内心非常欢喜

众生常常被苦恼逼迫,如同盲人看不到方向,又没有导师进行引导不知道该如何求解脱,长久以来造作恶业减损福报不能投生天道,从无明入无明永远听不到佛号
今日佛成就佛道,我们也得到了大利益,因此我们恭敬顶礼世尊,归依世尊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  百福自庄严,
  得无上智慧,  愿为世间说。
  度脱于我等、  及诸众生类,
  为分别显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众生亦复然。
  世尊知众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乐及修福,  宿命所行业。
  世尊悉知已,  当转无上轮。’


[学习解说]:

十六王子以偈诵称赞完大通智胜佛之后,又劝请世尊为众生说法,令众生获得利益和安稳

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烦恼没有能超过的,佛的相貌以百种福德作为庄严,智慧更是至高无上的,愿佛为世间众生演说微妙法,度脱我等及一切众生出离苦海,为我们分别开示使我们获得无上智慧

世尊深知众生所想,所行,智慧深浅或大小,欲望,修福多少,前世的业力,这些世尊都悉知悉见,请佛为我们演说妙法


名词解释:

【世雄】
(术语)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雄住佛所住。”净影大经疏曰:“世雄,佛之异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故曰世雄。”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同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0 08:43
(本次学习:4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学习解说]:

佛对诸比丘说:大通智胜佛成就无上正觉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国中原本日光和月光照不到的地方全部变成光明,众生之间全都能相互看见,他们都这样说:这里为何忽然生出众生,诸天宫殿和梵宫都发生了六种震动,光明遍照世界胜过天光

这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所有宫殿都被光明照耀,远超平日的光明,诸梵天王分别都这样想:今日宫殿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是什么因缘能出现这种瑞相呢,诸梵天王便相互议论此事,这时有一位名叫救一切的大梵天王以偈诵方式对大众说到:

我们的宫殿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到底是什么因缘呢,我们应当共同寻求真相,是有大德出生?还是有佛出世在世间?而有这么大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名词解释:

【大德】
(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中略)诸传纪私呼僧中贤彦多曰大德,非国朝所辅也。(中略)大历六年辛亥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阙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之始也。宪宗朝端甫为引驾大德,此带引驾为目。宣宗大中四年六月降诞日,内殿禅大德辩肇二人,此带禅学得名。”四分戒本序曰:“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唯愿哀纳受。


[学习解说]:

这时五百万亿国土中的诸梵天王带上宫殿,并用衣服盛满各种天花,一同前往西方寻求真相,他们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围绕,以及见到十六王子请佛说法

这时,诸梵天王顶礼佛足,绕佛百千圈,然后将天花撒在佛身上,所撒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高,又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菩提树高十由旬,然后将宫殿供养佛,说到:惟愿佛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我们供养的宫殿愿您接受

这时诸梵天王各自都来到佛前,异口同声以偈诵说到:稀有难得的世尊,具有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众生,您是天人的导师,能慈悲哀愍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受益,我们为了供养佛从五百万亿国中来到这里,我们今日将庄严的宫殿供奉给您,希望您能接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转于法轮,度脱众生,开涅槃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  唯愿演说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恼众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学习解说]:

这时,诸梵天王用偈诵称赞完佛以后,又这样说到:唯愿世尊为众生说法,度脱一切苦难众生,为他们打开通往涅槃的光明大道

这时,诸梵天王异口同声以偈诵方式说到:福慧具足的佛,惟愿您为我们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脱一切苦难众生

大通智胜如来默然应许了诸梵天王的请求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  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  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  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脱苦众生。


[学习解说]:

佛继续说,(除了东方)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中诸大梵王也分别见到各自宫殿被光明照耀,这是之从来没有见过的光明,所以都非常欢喜并因此而生稀有之心,他们随即相互议论此事

这时有一位名叫大悲的大梵天王用偈诵向大家说到:这是什么因缘让我们的宫殿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是有大德出生?还是有佛出世在世间?从前未曾见过这种瑞相,我们应当一同寻求真相,这多半是有佛出世,将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希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趣,  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学习解说]:

这时,五百万亿国土中的诸梵天王带上宫殿,并用衣服盛满各种天花,一同前往西北方寻求真相,他们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围绕,又见到十六王子请佛说法

这时,诸梵天王顶礼佛足,绕佛百千圈,然后将天花撒在佛身上,所撒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高,又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然后将宫殿供养佛,说到:惟愿佛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我们供养的宫殿愿您接受

这时诸梵天王分别都来到佛前,异口同声以偈诵说到:佛是诸圣中之上首,佛说法的音声如同迦陵频伽鸟一样动听悦耳,佛是慈悲哀愍众生的圣者,我们恭敬顶礼您

要经过很久很久世尊才会出现在世间,所以世尊出世非常稀有难得、难值难遇,而且已经有一百八十劫没有佛出现在世间了,因此三恶道的众生越来越多,诸天众生越来越少,今日佛出现在世间,为众生开启智慧之眼,救护世间一切众生,世尊就是世间众生的慈父,能慈悲哀愍和饶益一切众生,我们宿世与佛结了善缘,因此今日有缘与世尊相遇


名词解释:

【福庆】
(杂语)福利之可庆喜者。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眼想】
谓菩萨听法,当念此法如眼,开我昏暗,令生智慧,是名作眼想。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迦陵频伽鸟】
迦陵频伽,梵语 kalavin%ka,巴利语 karavi^ka。又作歌罗频伽鸟、羯逻频迦鸟、迦兰频伽鸟、迦陵毗伽鸟。略称迦陵频鸟、迦娄宾鸟、迦陵鸟、羯毗鸟、鹖鹎鸟、羯脾鸟、频伽鸟等。意译作好声鸟、美音鸟、妙声鸟。此鸟产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旷野亦多。其色黑似雀,羽毛甚美,喙部呈赤色,在卵壳中即能鸣,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或谓此鸟即极乐净土之鸟,在净土曼荼罗中,作人头鸟身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新华严经卷七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慧苑音义卷下、翻译名义集卷六)p3965 FROM:【佛光大辞典】

【圣主】
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七三上):“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p557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学习解说]:

诸梵天王以偈诵称赞完佛以后,又各自说到:惟愿世尊哀愍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度脱众生

这时诸梵天王又异口同声说到:请佛为我们讲经说法,度脱苦难众生令他们心生大欢喜,众生如果听了您的妙法,就能投生天道,恶道众生就能减少

大通智胜如来默然应许了诸梵天王的请求


名词解释:

【忍善】
(术语)忍耐而为善事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法相】
<一>诸法所具本质之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之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相宗。(解深密经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成实论卷一众法品、卷二“四法品”)
 <二>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
 <三>指真如、实相。与“法性”同义。((参见:法性)3358)p3373 FROM:【佛光大辞典】

【大圣】
(术语)佛之尊号。法华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妙宗钞上曰:“佛是极圣,故称为大。”法华弘传序曰:“非大圣无由开化。”【又】以名高位之菩萨。无量寿经上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二德胜名大,会正为圣。”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1 10:55
(本次学习:50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  是相宜求之。
  过于百千劫,  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南方有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也分别见到各自宫殿被光明照耀,这是从来没见到过的光明,因此都非常欢喜和激动,大家都生起稀有之心,然后相互议论此事,是什么因缘让我们的宫殿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呢?这时大众中有一位名叫妙法的大梵天王,以偈诵的方式对大家说到:

我们的宫殿能有这么威曜的光明并非没有因缘,所以我们应该一同寻求真相,这是百千劫以来从未有过的瑞相,是有大德出生?还是有佛出世在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  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  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见,  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花,  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悲,  唯愿垂纳受。’


[学习解说]:

这时五百万亿国土中诸梵天王带着宫殿,并将衣服盛满各种天花一同前往北方寻求真相,他们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围绕在身边,又见到十六王子请佛说法

这时,诸梵天王顶礼佛足,绕佛百千圈,然后将天花撒在佛身上,所撒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高,又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然后将宫殿供养佛,对佛说到:惟愿世尊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接受我们供养的宫殿

这时诸梵天王各自都来到佛前,异口同声以偈说到:能与世尊相见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世尊已破除一切烦恼,经过一百三十劫今日才得见世尊,世尊能令所有饥渴的众生得到法雨的滋润,从前我们没有见过拥有无量智慧的世尊,您如优昙钵花一样名贵,今日有幸能够相遇,我们的宫殿蒙佛光普照既庄严又华丽,大慈大悲的世尊请您接纳我们的供养


名词解释:

【优昙华】
又名优昙钵华,华译为灵瑞,或瑞应,花作红黄色,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及锡兰等处,二千年开花一次,开时仅一现,故人们对于难见而易灭的事,称为“昙花一现”。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唯愿世尊转于法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唯愿天人尊,  转无上法轮,
  击于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  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这时,诸梵天王用偈诵称赞完佛以后,各自又这样说到:唯愿世尊为众生说法,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度脱苦海获得安稳

这时,诸梵天王异口同声以偈诵方式说到:唯愿佛为我们演说妙法,击大法鼓(盖大法之声,犹如鼓音,能警醒人,令离生死之长夜,故称大法鼓),吹大法螺(盖大法之声,犹如螺贝,能警醒人,故称大法螺),雨大法雨(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度脱无量众生,我们一同祈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妙法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应许了诸梵天王的请求


名词解释:

【法雨】
以雨来比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法华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p3365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法螺】
指佛陀所宣说之大法。盖大法之声,犹如螺贝,能警醒人,故称大法螺。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三下):“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无量寿经卷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十八)((参见:法螺)3428)p801 FROM:【佛光大辞典】

【大法鼓】
指佛陀所宣说之大法。盖大法之声,犹如鼓音,能警醒人,令离生死之长夜,故称大法鼓。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参阅“法鼓3417”)p801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  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  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学习解说]:

这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也见到各自宫殿被前所未有的光明所照耀,大家都非常欢喜和高兴的生起稀有之心,然后相互议论此事,是什么因缘令我们的宫殿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呢?这时大众中有一位名叫尸弃的大梵天王,以偈诵的方式对大家说:

今日是什么因缘令我们的宫殿能有这么威曜庄严的光明?这种微妙的瑞相前所未有,是有大德出生?还是有佛出世在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裓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花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花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唯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学习解说]:

这时五百万亿国土中诸梵天王带着宫殿,并将衣服盛满各种天花一同前往北方寻求真相,他们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坐在菩提树下的师子座上,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围绕在身边,又见到十六王子请佛说法

这时,诸梵天王顶礼佛足,绕佛百千圈,然后将天花撒在佛身上,所撒的天花犹如须弥山那么高,又用天花供养佛的菩提树,然后将宫殿供养佛,对佛说到:惟愿世尊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接受我们供养的宫殿




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  救世之圣尊,
  能于三界狱,  勉出诸众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  广度于一切。
  于昔无量劫,  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  十方常暗冥,
  三恶道增长,  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  死多堕恶道。
  不从佛闻法,  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减少。
  罪业因缘故,  失乐及乐想,
  住于邪见法,  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  常堕于恶道。
  佛为世间眼,  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  故现于世间。
  超出成正觉,  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  喜叹未曾有。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今以奉世尊,  唯垂哀纳受。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学习解说]:

这时诸梵天王各自都来到佛前,异口同声以偈说到:

非常感恩我们能够得见诸佛,佛是救世的圣尊,能将众生从欲界、色界、无色界救出,具有智慧的佛慈悲哀愍一切众生,能为众生开启通向甘露涅槃之门,广度一切苦难众生

过去无量劫中都没有佛出世,所以十方世界一片灰暗,三恶道的众生越来越多,阿修罗道的众生也是一样,天道众生越来越少他们的福报享尽后多数都堕入三恶道

众生无缘听佛讲经说法,所以常常造作恶业,智慧也会逐渐减少,因此失去了修行的快乐住于邪见中,不知道修行善法,因为没有佛的教化所以常常堕入三恶道

佛能为世间众生指示正道,可是要经过很久很久才出现在世间,佛慈悲怜悯一切众生,佛已成就无上正觉,我及一切众生都感到特别欢喜和庆幸

我们的宫殿蒙佛广普照庄严无比,今日将宫殿供养世尊,请您慈悲接受,愿将此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我们与众生都能早日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世间眼】
(术语)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法华经序品曰:“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又化城喻品曰:“佛为世间眼。”智度论二曰:“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参见:世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甘露门】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门户也。即如来之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又】佛大胜多与菩提达磨并化,时号二甘露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善哉】
梵语 sa^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七以“萨”为“娑度”之讹略。古印度于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于赞同其弟子之意见时,亦发此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此外,持戒作法时亦用之,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一(大二四·四五六上):“娑度(译为善,凡是作法了时,及随时白事皆如是作,若不说者,得越法罪)。”(法华经卷七妙音品、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假品”、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大智度论卷五十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玄应音义卷二十、翻译名义集卷五)p4885 FROM:【佛光大辞典】

【普智天人尊】
为佛之尊号。佛之智德普照事理,为人、天中之最尊者,故称普智天人尊。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p499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唯愿世尊转于法轮,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  击甘露法鼓,
  度苦恼众生,  开示涅槃道。
  唯愿受我请,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无量劫习法。


[学习解说]:

这时,诸梵天王用偈诵称赞完佛以后,各自又这样对佛说到:唯愿世尊为众生说法,令一切众生度脱苦海获得安稳

这时,诸梵天王又异口同声以偈诵方式对佛说到:祈请世尊为众生说法,击甘露法鼓度脱一切苦恼众生,为众生开示通向涅槃的道路,愿您接受我们的祈请,以您微妙的音声为我们演说无量劫以来您所修习的妙法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2 10:5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6 08:24 编辑

(本次学习:51楼 共用时2小时)


3、佛为大众演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无量无边众生获得声闻果位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学习解说]:

这时,大通智胜如来应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祈请,马上为他们三转十二行法轮(指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一)示转,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以每一转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故成十二行相

不论沙门、婆罗门,或是天、魔、梵及世间一切众生都不能转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这四谛法轮

以及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

[学习笔记]:

关于
十二因缘,其实是讲有情生命的缘起, 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12个过程

就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相关阅读:大般涅槃经:甚深十二因缘


名词解释:

【三转十二行相】
梵语 tri-parivarta-dva^das/a^ka^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当三转四轮十二行法轮、四谛法轮三会十二转说、三转十二行法轮。指世尊三转四谛之法轮,每一转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三转者,四谛各有示相转(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相转(说此苦谛应知,集谛应断,灭谛应证,道谛应修)、证相转(说苦谛已知,集谛已断,灭谛已证,道谛已修)。此三转各具眼(梵 caks!us)、智(梵 jn~a^na)、明(梵 vidya^)、觉(梵 buddhi)等四行相,或三周循历四圣谛,故称十二行相。据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载,眼智明觉有两义:(一)眼,即法智忍;智,即诸法智;明,即诸类智忍;觉,即诸类智。(二)眼,观见之义;智,决断之义;明,照了之义;觉,警察之义。
 于每一谛中,皆有三转十二行相,故四谛合之,共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如以苦谛言之,谓“此是苦”,为示相转;谓“应遍知此苦”,为劝相转;谓“已遍知此苦”,为证相转。此三转依次可配于见道、修道、无学道;如是一一而转,每一转皆各具眼、智、明、觉等四行相,故于一苦谛即有三转十二行相。(杂阿含经卷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俱舍论卷二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法华经玄赞卷四、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参见:转法轮)6619)p69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转法轮】
<一>即三分释尊之教说为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乃三论宗吉藏所立之判教名称。略称三法轮、三轮。(一)根本法轮,为大菩萨直接宣示悟境之根本教说。华严经所说一因一果之一乘教属之。(二)枝末法轮,为尚不能理解佛法之薄福钝根者,将佛陀一代四十余年之教法(一乘教)分为方便之三乘而说诸经。此由根本之一乘教分化而来,故称枝末。(三)摄末归本法轮,将枝末之三乘教法,归结于根本之一乘教,此即法华经之教说。
 复次,如般若、净名等大乘经典,自其不废三乘之意义而言,可说是枝末法轮。或三乘入一乘之教,亦可称枝末法轮;若以直入一乘之教而言,则称为根本法轮。又三论宗之判教是:以声闻藏、菩萨藏二者为主,而以三转法轮为副。(法华经信解品、譬喻品、法华游意、中论疏卷一)
 <二>指佛陀三转四谛之法轮:(一)示转,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二)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以每一转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故成十二行相。((参见:三转十二行相)694)p69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学习解说]:

佛为天人大众说法时,有六百万亿那由他人因为“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获得了深妙的禅定,三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六通(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具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第二、第三、第四次说法时又有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众生因为“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此以后声闻众生的数量多达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名词解释:

【八解脱】
梵语 as!t!au vimoks!a^h!,巴利语 at!t!ha vimokkha^。谓依八种定力而舍却对色与无色之贪欲。又作八背舍、八惟无、八惟务。八者即:(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于外诸色修不净观。(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尽灭有对之色想,修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之。(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弃舍空无边心,修识无边之相而成就之。(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弃舍识无边心,修无所有之相而成就之。(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弃舍无所有心,无有明胜想,住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厌舍受想等,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此中前二者依初禅与第二禅,治显色之贪,第三依第四禅修净观,皆以无贪为性。第四至第七依次以四无色之定善为性,第八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又初二者各分为二,第三分为四,合谓八胜处。(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参见:八胜处)296)p304 FROM:【佛光大辞典】

【六通】
指六神通(梵 s!ad! abhijn~a^h!),为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智证通。(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长阿含卷九增一经)((参见:六神通)1290)p12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即叫做“三达”。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不受一切法】
谓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法华经化城喻品)p972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由他】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佛又用二万劫时间为大众演说大乘《妙法莲华经》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

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学习解说]:

这时,十六位王子都以出家做沙弥,他们诸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通利(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智慧明了,曾经已经供养百千万亿诸佛,清净修行志求无上菩提

十六位王子一同对佛说:世尊,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已经获得成就,祈请世尊也为我们演说无上妙法,我们一定如法修学。世尊,我们志愿求证佛的正知正见,这是我们的心愿,佛是知道的

这时转轮圣王带领的众人中有八万亿人见到十六位王子出家也要求出家,转轮圣王答应了


名词解释:

【诸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信、勤、念、定、慧等五根。亦泛言一切善根。(无量寿经卷上、出曜经裨要品)p6307 FROM:【佛光大辞典】

【通利】
(术语)能通其事而无碍如利刃也。法华经序品曰:“虽读诵诸经而不通利。”同化城喻品曰:“诸根通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弥】
梵语 s/ra^maN!eraka 或 s/ra^maN!era,巴利语 sa^maN!era。全称室罗摩拏洛迦、室罗末尼罗。又作室罗那拏。意译求寂、法公、息恶、息慈、勤策、劳之少者。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之意。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佛教僧团(即僧伽)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之出家男子。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梵 s/ra^maN!erika^,巴 sa^maN!eri^)。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译为勤策(勤策男),后者译称勤策女。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一)驱乌沙弥,年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之能力。(二)应法沙弥,年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不久即可参与出家生活之沙弥。(三)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所受之戒称勤策律仪,又称沙弥戒,凡十戒,即:(一)不杀戒,(二)不盗戒,(三)不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六)离高广大床戒,(七)离花鬘等戒,(八)离歌舞等戒,(九)离金宝物戒,(十)离非食时戒。
 又据沙弥十戒法并威仪法载,沙弥日常须守十四事、七十二威仪。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睺罗。至后世,对受持十戒之沙弥,称为法同沙弥,剃发而未持戒者,则称形同沙弥。此外,日本有所谓在家沙弥,系指剃发而有妻子之修行者。(四分律卷三十四、五分律卷十七、十诵律卷二十一、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俱舍论光记卷十四、释氏要览卷上、玄应音义卷二十三、翻译名义集卷三)((参见:七众)105)p2976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这时,大通智胜佛接受沙弥的请求,经过二万劫后,在四众弟子中演说《妙法莲华》这部大乘经,这是一部教化菩萨的法门,是诸佛所护念的经典

说完这部经之后,十六位沙弥为了求得无上佛智都一心受持读诵通利。大通智胜佛演说这部经时,十六位菩萨沙弥都一心信受,声闻众生也都能够信解,其他众生都心生疑惑

大通智胜佛演说这部经用了八千劫的时间始终没有休息,说完这部经之后便去静室,安住在禅定中长达八万四千劫的时间,十六位菩萨沙弥知道佛在静室住于禅定中,便各自升起法座用八万四千劫的时间为众生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分别度化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波罗蜜等义)(教导其行,如教导众生舍恶行善)(即获得义利,谓众生未得善法之味时,为免其心退,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即欢喜行成,谓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令他们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名词解释:

【示教利喜】
(术语)智度论五十四所谓,示者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也。如生死为丑,涅槃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言汝舍恶行善,是教也。利者谓未得善法之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而言,汝于因时勿求果,汝今虽勤苦,然报出时得大利益,导之以利,故名为利。喜者谓随其所行赞叹之,使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叹布施,则喜,故名为喜。诸佛菩萨以庄严此四事说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示教利喜】
为示、教、利、喜之并称。即佛陀说法教化之四种次第。又作示教赞喜、示教照喜。(一)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波罗蜜等义。(二)教,即教导其行,如教导众生舍恶行善。(三)利,即获得义利,谓众生未得善法之味时,为免其心退,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四)喜,即欢喜行成,谓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大四四·二七二中):“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又据净影之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所载,以示教利喜配于四谛三转法轮,有二说:(一)示相当于“示转”,教相当于“劝转”,利、喜相当于“证转”。(二)示相当于“示苦”,教相当于“断集”,利相当于“修道”,喜相当于“证灭”等。(杂阿含经卷四、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卷二游行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卷十七沙门果经、中阿含卷三伽蓝经、卷六梵志陀然经、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菩萨地持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义记卷七)p214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3 10:1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6 08:25 编辑

(本次学习:52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5、十六王子闻法修行终成佛道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从三昧起,往诣法座安详而坐,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希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于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

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学习解说]:

大通智胜佛经过八万四千劫之后从三昧中出定,坐在法座上普告大众说:这十六位菩萨沙弥非常稀有,他们诸根通利智慧明了,曾经已供养无量千万亿诸佛,并在诸佛那里常修梵行,受持佛的无上智慧,并为众生开示为令众生都能获得无上佛智

所以你们应当常常亲近和供养十六位菩萨沙弥,为什么呢,因为不论声闻、辟支佛,还是诸菩萨,如果能信受这十六菩萨所说的经法,能够如法修行不毁谤,那么都将获得无上佛智


名词解释:

【受持】
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须誓愿持守,不得有违。(二)受持经典,乃十种法行、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即受学经典之际,发净信解,以恭敬心阅读,并须时时讽诵、忆念。又信受佛之教法,称受持佛语;信受某部经典,如信受法华经,称受持法华。于日本日莲宗,谓行者于唱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之经题、受持法华经之际,立即可由凡夫身转为佛身,称为受持妙法成佛,略称受持成佛。(三)受持三衣,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僧众得受三衣后,须依法于适当之时、地穿著,如入聚落、听法等,得著大衣;于净处、习诵等,得著七条衣;于任何处所,得著五条衣。(妙法莲华经普贤劝发品、陀罗尼品、胜鬘宝窟卷上本、得度略作法、从容录第三则)p310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百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学习解说]:

佛告诸比丘,这十六位菩萨常常乐于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每一位菩萨所教化的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众生,他们生生世世都能与菩萨一起听经闻法并且一心信解,因为这个因缘所以能值遇四百万亿诸佛世尊直到今日




“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以为眷属。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怖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我今日告诉你们,那位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位沙弥弟子今日皆已成就无上正觉,现在正在十方国土说法,有无量百千万亿菩萨、声闻大众作他们的眷属

其中两位沙弥在东方作佛,一名叫阿閦佛,在欢喜国,另一名叫须弥顶
南方有两位佛,一名叫虚空住佛,另一名叫常灭佛
西南方有两位佛,一名叫帝相佛,另一名叫梵相佛
西方有两位佛,一名叫阿弥陀佛,另一名叫度一切世间苦恼佛
西北方有两位佛,一名叫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佛,另一名叫须弥相佛
东北方有两位佛,一名叫云自在佛,另一名叫云自在王佛
东北方的佛,名叫坏一切世间怖畏
第十六位佛就是我释迦牟尼佛,在娑婆国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6、一佛乘才是真实涅槃,小乘涅槃只是佛为慈悲众生的方便说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我们还是沙弥的时候,各自都曾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众生,众生从我们那里听经闻法都是为了早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些众生今日有的在声闻果位,我也常常教化他们上求佛道,这些人已经渐渐步入佛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我所教化的无量恒河沙数众生就是你们在座各位比丘以及我灭度后未来世的声闻弟子,我灭度后又有一些弟子不能听闻《妙法莲华经》,对于菩萨法门不知不觉,将自己所修小乘法的功德当作是涅槃

但是我在其他国土作佛,且有另外的佛号,所以虽然他们把小乘法的功德当作涅槃,但在另外国土可以上求佛智并听闻这部《妙法莲华经》,因此唯有一佛乘才能最终获得灭度,没有其他乘,除非是诸佛为众生方便说法


名词解释:

【灭度】
梵语 nirva^N!a,巴利语 nibba^na。谓命终证果,灭障度苦。即涅槃、圆寂、迁化之意。此谓永灭因果,开觉证果。即永远灭尽“分段、变易”等二生死,而度脱“欲、有、见、无明”等四暴流。((参见:涅槃)4149)p5507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如来知道自己的涅槃时间,如果众生心地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会集合诸菩萨声闻众为他们演说《妙法莲华经》,要知道世间没有二乘法可以获得灭度,唯有一佛乘可以灭度

你们应当知道,因为如来善巧方便,深知众生心性欲,知道众生喜欢小乘法,贪着世间五欲,所以才为他们说小乘涅槃,这样他们听到之后才能信受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4 11:1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6 08:26 编辑

(本次学习:53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

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惓。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举例说:譬如有五百由旬艰难险道,四处无人非常恐怖,但是必须通过这条道路才能到达藏有珍宝的地方,有一位导师他聪明智慧,非常清楚这道道路有多艰难和凶险,所以他要引导众人通过这条险道

其中有人中途想要退缩,他们对导师说:我们非常疲惫而且非常恐惧不想再前行了,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想回去,导师在心中想:他们真是可怜愍的人,为什么要舍弃珍宝退回去呢

想到这里,便以方便力在三百由旬处化作一个城,告诉众人说:你们不要恐惧也不要回去,现在你们可以到大城休息,想做什么都可以,如果进入城中很快就能获得安稳,想要继续前往珍宝处也是不成问题的

这时那些想退回去的众生都心生大欢喜的说到:我们可以远离恶道获得安稳了,于是众人继续前行进入化城,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度脱获得了安稳

这时,导师知道这些人已经消除疲倦便灭除化城,接着又对众人说:你们继续跟我走,珍宝处就在不远的地方,刚刚的大城是我化现的,为了让你们消除疲劳好继续前行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

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如来也是一样,如来是你们的大导师,如来知道各种生死烦恼恶道艰险以及长远,众生如果只听闻一佛乘,便不会想要见佛不想亲近诸佛,他们会在心里想:佛道长远,要经过很很久久的勤苦修行才能成就,佛知道这些众生心智胆怯下劣,才以方便力为众生说小乘法的有余涅槃

众生如果住于二地,如来便对他们说:你们已经接近佛的智慧了,应当观察和思维现在得到的涅槃并非真正的涅槃,这是如来的善巧方便,将一佛乘分别演说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法,如同那位导师为了消除众人疲劳而化现大城以便继续前行,最后再鼓励众人宝藏就在不远处,这座大城是化现的并非真实


名词解释:

【有余涅槃】
(术语)有余涅槃者,对无余涅槃而言。有余无余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余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余涅槃。即证得阿罗汉其身存生之间,为有余涅槃,其身死时,乃无余涅槃也。故有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报),无余涅槃者,无生死之因,亦无果也。又云有余依涅槃Sopa%dhis%es!anirva%n!a,无余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依者依身,身为人之所依,故名依身。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宝窟下本曰:“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唯识述记十末曰:“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余依。依者身也,(中略)此中有余,约二乘说,以言唯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二、唯就大乘说。变易生死之因尽,谓之有余涅槃,变易生死之果尽,而得佛之常身,谓之无余涅槃(凡夫之生死谓之分段,菩萨之生死谓之变易)。宝窟下本曰:“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累,变易生死果亦亡,则无复果累,故名无余也。”三、就大小相对说。小乘之无余涅槃,尚有惑业苦三道之残余,故云有余,大乘之无余涅槃,究竟而无残余,故云无余。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有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又曰:“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法华经譬喻品曰:“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宝窟下本曰:“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谓意生身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二涅槃】
(名数)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参见:涅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7、佛以偈诵方式再次宣说经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法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继续以偈颂方式说到:大通智胜佛在道场打坐修行经过十劫之久,佛法都没有现前、没有成就佛道

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大众常撒天花供养大通智胜佛,他们常击天鼓演奏种种伎乐,香风吹过枯萎的花退去,空中又落下鲜艳的花,这样经过十小劫之后大通智胜佛终成佛道

诸天及世间众生都心生大欢喜,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儿子与千万亿多眷属一同来到佛的住处,顶礼佛足,请佛讲经说法普润法雨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滋润


名词解释:

【圣师子】
(术语)佛之尊号也。佛为圣中之王,犹如狮子为兽中之王,故名。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狮子深净妙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花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法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花奉宫殿,  请佛转法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法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垓,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学习解说]:

世尊难值难遇,要经过久远劫才出现在世间,为令一切众生觉醒和了悟出离轮回之苦

东方五百万亿国土梵天王宫殿被前所未有的光明所照耀,诸梵天王见到此瑞相后都来到佛的住处,以天花和宫殿供养佛,然后又以偈颂方式称赞佛,请佛说法

佛知道说法时机未到,于是先接受了请求,然后默默的坐在法座上,接着还有西方、南方、北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方、下方诸梵天王的宫殿都被前所未有的光明所照耀,诸梵天王见到此瑞相后都来到了佛的住处,以天花和宫殿供养佛,然后请佛说法,因为世尊难值难遇,大家都希望大慈大悲的世尊能广开甘露门宣说妙法

世尊具有甚深无量的智慧,接受了众人的请求,为他们宣说四谛、十二缘法,宣说佛法时,有六百万亿众生都灭除一切烦恼,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世尊第二次说法时,又有千万恒河沙数众生心无爱著,不取受一切法,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名词解释:

【不受一切法】
谓心无爱著,于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法华经化城喻品)p97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量慧】
<一>为诸佛之通称。诸佛如来具有甚深无量之智慧,故称无量慧。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四上):“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法华经化城喻品、无量寿经卷上)
 <二>为阿弥陀佛之别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二愿为:愿光明无量,自成无量光之正觉,照破十方众生之无明黑闇。如阿弥陀经载,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其中,光明即智慧之相。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赞叹阿弥陀佛(大二六·四三上):“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p5121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维】
梵语 catasro vidis/ah!。指东南(梵 pu^rva-daks!iN!a^)、西南(梵 daks!iN!a-pas/cima^)、西北(梵 pas/cimottara^)、东北(梵 uttara-pu^rva^)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系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中阿含卷二十一说处经、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二见佛品、无量寿经卷下、大宝积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三、卷六)p1827 FROM:【佛光大辞典】

【觉悟】
觉醒了悟之意。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载,觉悟乃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之相。又六十华严经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见佛,彼光觉悟命终者,念佛三昧必见佛,命终之后生佛前。”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由此可知,觉悟有自了悟与从他而觉醒之别,其觉悟之程度亦有深浅不同。(六十华严经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p6798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5 09:44
(本次学习:54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学习解说]:

这时,十六位王子也发心出家作沙弥,一同祈请大通智胜佛演说大乘法,他们说:我们都希望能成就佛道,希望得到如世尊一样清净的智慧,佛非常清楚十六位王子的像法以及宿世的修行,因此以无量因缘和种种譬喻为他们演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以及各种神通之事,为他们分别演说真实法菩萨应当修行的方法,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时,有恒河沙数多的偈颂


名词解释:

【慧眼】
梵语 prajn~a^-caks!us。指智慧之眼。为二乘所证之眼。为三眼之一,五眼之一。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五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维摩经卷中、六十华严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下、思益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二十)((参见:三眼)616、“五眼”1151)p6044 FROM:【佛光大辞典】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学习解说]:

大通智胜佛说完《妙法莲华经》后在静室入于禅定中,一心静坐长达八万四千劫之久

十六位沙弥知道佛在禅定中,便发心为无量亿众生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在佛安然入寂时协助佛以正法教化众生

每一位沙弥都度化了六百亿恒河沙数众生,大通智胜佛灭度后,这些听法的众生常常生到诸佛国土与导师在一起修行

十六位沙弥终于圆满佛道,在十方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名词解释:

【法化】
(术语)正法之教化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宣扬助法化。”华严经二十六曰:“独居其上,宣布法化。”涅槃经七曰:“光扬如来无上大事,开显方等大乘法化。”【又】吾弟子谓之法化。以法化之之意。大广智三藏愿赞曰:“金刚智之法化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宴寂】
又作圆寂。涅槃(梵 nirva^N!a)之新译。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之意。又转为安然入寂。指离生死之苦,圆满成就果德之圣贤之死。又一般亦称僧侣之逝世。(法华经化城喻品、般若心经略疏)p4085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趣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譬如险恶道,  迥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惓,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于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学习解说]:

那些听闻佛法的众生各自在诸佛道场修行,有人得到声闻果位后也渐渐成就佛道

我曾经也以善巧方便引导你契入佛的智慧,因为这个因缘所以今日为你们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为了让你们能够成就佛道,因此你们不要心怀惊惧

就像有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充满各种毒蛇猛兽让人感到恐惧,很多众生都想要经过这长达五百由旬的险道,这时有一位导师充满智慧,他发心帮助一切众生通过险道,当众人感到疲倦想要退回时,导师慈悲他们都是可怜愍的人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等勤精进,  当共至宝所。’


[学习解说]:

导师便以神通力化现一座城,城中的房舍非常庄严,周边有园林、浴池、还有高高的楼阁,这里到处都是男女众生

导师化出这座城市后,安慰大众说:你们不要恐惧,你们只要进入这座城就能随心所欲得到快乐,众人进入大城后都心生大欢喜,以为自己已经得到解脱

导师知道大众已经消除了疲劳,便集合大家说:你们应当继续前行,这座城市是我化现的,因为我见你们特别疲惫想要退回去,所以以方便力化现了这座城市让你们能消除疲劳继续前行,所以你们应当继续努力,这样才能到达藏有珍宝的地方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槃。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于佛慧。


[学习解说]:

我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我是一切众生的导师,见到那些半路懈怠不能度脱生死苦海和烦恼险道的修行人,我会以方便力为他们说小乘有余涅槃,告诉他们:你们应当灭除苦恼,这样就能得到快乐,因此他们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这时在集合大众为他们演说真实法,告诉他们诸佛以方便力将一佛乘分别演说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实则只有一佛乘,为了令那些懈怠退缩的众生得到休息才那样说

今日为你们演说的才是真实法,你们所得到的有余涅槃不是真实的灭度,如果想要求得无上佛智应当继续发大精进心,如果你们能证得一切智、十力、具足三十二相才是真实的灭度

诸佛是一切众生的导师,为了令众生消除疲惫和懈怠才说的小乘涅槃,当众生解除疲惫后,还要引导他们契入佛的智慧!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6 08:31
(本次学习:整理42楼~54楼习经目录+55楼学习笔记 共用时2.5小时)


《化城喻品》学习完毕,在学习过程中末学粗浅体会这品及之前学过的几品目的好像都是在说佛法唯有一乘,说二(乘)三(乘)只是方便,并非究竟,回说这品同样告诉我们,“唯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由此反思,学佛修行不能以少为足

「以少为足」可能可以有两种意思:
1.通常,佛经中常说的是指:
把粗浅(粗糙浅薄)或初浅(初学浅薄)或微末少量的修行当作足够或圆满,不知道或不愿增上进步。
2.就是世俗中的安贫乐道。

本篇所要谈的是第一个意思:以偏概全,或以少为足,而故步自封
就是安于现况而驻足不前,就是自觉「现在还不错」而失去往前的动力。
或不知修行的次第(层次)、纲领,而以少为多、以少为足,自以为满足。
或将低次第的修行当作是高次第的修行,或是将部份的修行当成是全面圆满的修行。 — 以少为足

然而,
除了极少数人能自动自发,不断往目标进步 — 以少为足

末学检讨,
大部份人则是: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总是信心或大话满满,但是,经过不久,一切逐渐顺心后,就容易安于现状了。
(一般来说,刚开始都会有障碍,但是,经过努力,以及冤亲债主认可或达成共识,就容易趋于平顺) — 以少为足

我们要清楚明白,
如果还没成佛,,一切都只是方便 —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因为,
以学佛来说,成佛才是最终目标 — 以少为足

否则,
如果修行不持续努力,很容易就会被世俗的欲望和习气所淹没 — [略说]只要念佛就好?一门深入?一经通经经通?(初学佛弟子的种种分别执着)

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7 08:11
(本次学习:56楼 共用时2小时)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1、佛为富楼那授记成佛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着。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学习解说]:

这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听佛充满智慧且善巧方便的说法,又听闻佛为诸大弟子授记成佛,又听闻宿世因缘的事情,又听闻佛的大自在神通之力,内心非常欢喜,因为这些都是从来没有听过的

这时,富楼那立即从座而起,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后退在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世尊,心想:世尊特别奇特和稀有,能随顺世间众生性而方便说法,为众生拔除种种贪着,我们对于佛的功德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唯有世尊能够知道我们的深心本愿


名词解释:

【深心】
1、求法之心很深重。
2、志求高深佛果的心。
3、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

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祇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学习解说]:

这时佛对诸比丘说,你们见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了吗,我常常称赞他是说法人中的第一,也常常称赞他的各种功德,精勤护持佛法,协助我宣扬法义,能以正法教化四众弟子,富楼那具足解释佛法的能力,能令众生获得大利益

你们不要以为富楼那只有现在护持和协助我宣扬佛法,他曾在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和宣扬正法,过去他也是在所有说法人中排第一位,富楼那对于诸佛所说的空法通达明了,因此获得四无碍智(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他具足菩萨的神通之力,常修梵行(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那时候世人都认为富楼那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声闻弟子,于是富楼那便以声闻弟子的形象利益无量百千众生,教化了无量无边人,令他们发无上菩提心,富楼那为了清净庄严佛国土,常常广做佛事教化终生


名词解释:

【梵行】
梵即净也。谓菩萨无空有二边爱着之染,名之为净;以此净心,运于慈悲,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故名梵行。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无碍智】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无碍是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示教利喜】
为示、教、利、喜之并称。即佛陀说法教化之四种次第。又作示教赞喜、示教照喜。(一)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善,示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波罗蜜等义。(二)教,即教导其行,如教导众生舍恶行善。(三)利,即获得义利,谓众生未得善法之味时,为免其心退,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四)喜,即欢喜行成,谓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大四四·二七二中):“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又据净影之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所载,以示教利喜配于四谛三转法轮,有二说:(一)示相当于“示转”,教相当于“劝转”,利、喜相当于“证转”。(二)示相当于“示苦”,教相当于“断集”,利相当于“修道”,喜相当于“证灭”等。(杂阿含经卷四、长阿含卷一大本经、卷二游行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卷十七沙门果经、中阿含卷三伽蓝经、卷六梵志陀然经、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菩萨地持经卷二、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法华义记卷七)p2144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

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

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学习解说]:

诸位比丘,富楼那在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当中也是说法第一的人,今日也是说法第一的人,在贤劫中也是说法第一的人,富楼那都能护持和宣扬佛法,未来同样能护持和宣讲佛法,教化利益无量众生,令众生都发无上菩提心,富楼那为了清净庄严佛国土的缘故,常常勤行精进教化终生,这样渐渐具足菩萨道

经过无量阿僧祇劫后,富楼那将在这个国土成佛,佛号叫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法明佛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大地是七宝,平坦如手掌,没有山丘、沟壑,国中充满七宝台,诸天宫殿在虚空中,国中没有三恶道,也没有女人,一切众生都是化生没有淫欲心,国中众生都有大神通,身上可以放出光明,可以自由自在的飞行,他们志念坚固,精进不懈,充满智慧,具足三十二相

国中众生有两种饮食,一种是法喜食(指佛法。行者由于听闻佛法,心生欢喜,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物),另一种是禅悦食(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国中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他们都获得了大神通、四无碍智,能教化一切众生

国中声闻众生也是多到无法用算数计算,声闻众生也都具足六种神通,三明以及八解脱,这个国土有无量功德庄严的成就,劫名叫宝明,国名叫善净,法明佛的寿命有无量阿僧祇劫,法明佛灭度后,用七宝建造的舍利塔遍布国土


名词解释:

【禅悦食】

二食之一,九食之一。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大九·二七下):“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心地观经卷五(大三·三一四下):“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参见:九食)143、“二食”206)p647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喜食】
梵语 dharma-pri^ty-a^ha^ra。二食之一,九食之一。指佛法。行者由于听闻佛法,心生欢喜,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物。(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法华经卷四)((参见:二食)206、“食”3997)p3392 FROM:【佛光大辞典】

【七佛】
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  佛子所行道,
  善学方便故,  不可得思议。
  知众乐小法,  而畏于大智,
  是故诸菩萨,  作声闻缘觉,
  以无数方便,  化诸众生类。
  自说是声闻,  去佛道甚远,
  度脱无量众,  皆悉得成就,
  虽小欲懈怠,  渐当令作佛。
  内秘菩萨行,  外现是声闻,
  少欲厌生死,  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  又现邪见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众生。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继续以偈诵方式说到:诸位比丘你们仔细听,佛弟子的善巧方便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知道众生喜欢小乘法,对于大乘法会心生畏惧,所以诸菩萨以声闻缘觉的形象再以种种方便法教化众生

他们说自己是声闻弟子离佛道还很远,以这种方式令众生离苦得乐,渐渐成就佛道,这些声闻弟子实则是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故作声闻、缘觉等二乘人,以方便化诸众),只是外现声闻相,他们少欲、厌离生死,实际则是庄严佛土

他们为众生示现贪嗔痴三毒和邪见的相貌,只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


名词解释:

【内秘】
谓内秘菩萨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现小乘声闻自利之相。此因菩萨知众生畏于大智而乐闻小法,故作声闻、缘觉等二乘人,以方便化诸众生,如富楼那比丘、舍利弗等即是。法华玄义卷六(大三三·七五六中):“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p123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8 11:09
(本次学习:57楼~58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若我具足说,  种种现化事,
  众生闻是者,  心则怀疑惑。
  今此富楼那,  于昔千亿佛,
  勤修所行道,  宣护诸佛法。
  为求无上慧,  而于诸佛所,
  现居弟子上,  多闻有智慧。
  所说无所畏,  能令众欢喜,
  未曾有疲惓,  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  具四无碍智,
  知诸根利钝,  常说清净法。
  演畅如是义,  教诸千亿众,
  令住大乘法,  而自净佛土。
  未来亦供养,  无量无数佛,
  护助宣正法,  亦自净佛土。


[学习解说]:

如果我全部将这些化现的事情全部说出来,众生听闻后会心生疑惑

富楼那过去在千亿佛所勤修佛法,并且宣扬和护持佛法,为了求得无上佛慧他在一切弟子之上,多闻且有智慧,他说法无碍,能令听法者心生欢喜,说法时更不会感到疲倦

他获得了大神通、四无碍智,深知众生根器利钝,常常为众生演说清净法义,教化千亿众生安住大乘法,庄严佛净土,富楼那未来也将供养无量无数佛,护持和宣扬正法,庄严佛净土




常以诸方便,  说法无所畏,
  度不可计众,  成就一切智。
  供养诸如来,  护持法宝藏,
  其后得成佛,  号名曰法明。
  其国名善净,  七宝所合成,
  劫名为宝明。  菩萨众甚多,
  其数无量亿,  皆度大神通,
  威德力具足,  充满其国土。
  声闻亦无数,  三明八解脱,
  得四无碍智,  以是等为僧。
  其国诸众生,  淫欲皆已断,
  纯一变化生,  具相庄严身。
  法喜禅悦食,  更无余食想。
  无有诸女人,  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  功德悉成满,
  当得斯净土,  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  我今但略说。


[学习解说]:

富楼那常以各种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而且心无所畏,救度无量无数众生,成就一切佛智,富楼那供养一切诸如来,护持正法,最后终成佛道,佛号叫法明,国土叫善净,善净国是由七宝建成,劫名叫宝明

国中菩萨的数量特别多,而且都获得了大神通,国中声闻弟子数量也是无量无边,他们都获得了三明、八解脱、四无碍智,国中众生都已断除淫欲之心,国中所有众生都是化生,都具有庄严的身相

国中众生以法喜和禅悦为食没有其他饮食的想法,国中没有女人也没有三恶道,富楼那因为具足圆满功德而能得到如此庄严的佛国净土,国中贤圣之人特别多,像这样的事情我今日只是粗略说说


名词解释:

【贤圣】
(术语)外典谓之圣贤。内典谓之贤圣。贤者和于善之义。圣者会于正之义。和于善,虽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不断惑,在凡夫之位者,谓之贤。既发无漏智,证理断惑,次舍凡夫之性者,谓之圣。见道前七方便之位,名为贤。见道以上名为圣。大乘义章十七本曰:“和善曰贤,会正名圣,正谓理也。理无偏邪,故说为正。证理舍凡,说为圣矣。(中略)就位分别,见前已前调心离恶,名之为贤。见谛已上会正名圣,故仁王中,地前并名为三贤,地上菩萨说为十圣。”四教仪二曰:“言贤者,邻圣曰贤,(中略)贤者名直善也。”嘉祥仁王经疏三曰:“会真名圣。”俱舍义光记二十二曰:“贤谓贤和,圣谓圣正。”大乘中,仁王经有三贤十圣之目,璎珞本业经有四十二贤圣之称。小乘中,萨婆多宗立七贤七圣,成实宗立二十七贤圣。但贤有通别之二门。据别门,则贤居下位。据通门,则通于见谛以上。如经说贤者舍利弗贤者须菩提等,福田经所说之二十贤圣。俱舍论二十二曰:“分别贤圣品。”成实论一曰:“分别贤圣品。”大乘义章十七本曰:“贤圣义。”义林章五本曰:“二十七贤圣章。”各有所说。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
(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8 11:1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19 10:26 编辑

2、佛为憍陈如及五百阿罗汉授记成佛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得成为佛,号曰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五百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㝹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学习解说]:

这时,一千二百阿罗汉在心中这样想:我们非常高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欢喜,如果世尊能为见者都授记成佛,岂不是更加高兴?

佛知道一千二百阿罗汉的想法,对摩诃迦叶说: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我今日就为他们授记,我的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将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成就佛道,佛号叫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中,还有五百名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㝹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都将成就佛道,他们都是同一佛号名叫普明


名词解释:

【心自在者】
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大供养。此二类圣者皆已除尽一切障碍束缚,于禅定自在中,心无牵挂而能自由运作,故称心自在者。妙法莲华经卷四(大九·二八中):“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p1400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颂方式说到:憍陈如比丘将见无量诸佛,经过阿僧祇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常常放大光明,具足种种神通力,名声遍布十方,一切众生都心生恭敬,此佛常常为众生演说无上妙法,此佛名叫普明

普明佛的国土清净庄严,国中菩萨都勇猛精进,他们以无上供具到十方国土供养诸佛,供养之后心生大欢喜,顷刻间便可回到本国,这就是他们所具有的神通力,普明佛的寿命有六万劫,正法住世十二劫,像法住世二十四劫,佛法灭后天人忧恼

其中还有五百名比丘也将依次成佛,佛号都叫普明,之后为其他人授记,我灭度后某甲将作佛,所教化的世间与我今日是一样的,国土的庄严清净、以及各种神通力、菩萨声闻众生的数量、正法像法的劫数,佛的寿命等等都如同上面所说的一样

迦叶,你已经知道这五百阿罗汉已被授记成佛,其他声闻众生也将被授记成佛,那些不在法会中的人,你为他们来宣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9 10:28
(本次学习:59楼~60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受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学习解说]:

这时,五百阿罗汉在佛前得到授记后,内心非常欢喜,他们立即从座而起,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向佛忏悔并自责的说:世尊,我们常常以为已经得到灭度,今日才知道其实自己是个无智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应当证得如来的无上智慧,然而我们却以少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学习解说]:

世尊,譬如有人到亲友家吃饭,因为喝醉酒所以睡着了,这时亲友正好有事要出门,便把无价宝珠放在他的衣服里,然后就出门了,这个人因为醉酒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醒酒后又到别的国家为了得到衣食而辛苦工作,得到一点点报酬就很满足

后来亲友和他相遇,问他:为什么还是为了衣食这么辛苦,我为了让你得到安乐和满足,在某年日月在你衣服里放了一个无价宝珠,今天还在衣服里你却一直不知道,还到处为生活忧恼,真是愚痴,你今日可以将宝珠卖掉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常常称心如意,不会再为生活而苦恼了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学习解说]:

佛也是这样,身为菩萨时教化我们发无上菩提心,可是我们却不知不觉给忘记了,现在只是得到阿罗汉果就认为已经得到灭度了

今日世尊令我们重新觉悟,对我们说:诸位比丘,你们所证得的并非究竟灭度,我一直为了帮助你们种下佛的善根,我为你们示现小乘有余涅槃只是善巧方便,可是你们却以为那就是真实的灭度


名词解释:

【智愿】
(术语)智与愿也,又智之愿也,达于实相之理之智慧所发之大悲弘愿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切智心】
(术语)求一切智之心也。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末曰:“一切智心者,是第一义空相应心,或可是愿求佛种智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学习解说]:

世尊,我们今日才知道自己其实是菩萨,所以得到了佛的授记,因此我们都特别开心,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喜悦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槃分,
  如无智愚人,  便自以为足。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着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及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学习解说]:

这时,阿若憍陈如等人以偈颂说到:我们蒙佛授记内心非常欢喜,恭敬顶礼拥有无量智慧的佛,同时忏悔自己以少为足的过失,我们就像愚痴无智的人

譬如贫穷的人去亲友家吃饭,亲友非常富有准备了各种美味佳肴,最后还送给他一个无价宝珠放在衣服里,可是因为这个贫穷人醉酒睡着一点都不知道这件事情,醒酒后又继续到其他国家打工换取衣食,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只要得到一点点报酬就很满足

遗憾他自己并不知道衣服里有一个无价宝珠,后来亲友与他相遇告诉他衣服里有宝珠这件事,那个人果真见到有一个宝珠,内心非常欢喜,从此以后他也拥有很多财物,很富有,生活过的也很安逸

我们也是一样,世尊常常慈悲怜悯并教化我们发无上菩提心,可是我们缺乏智慧,得到小乘涅槃就自以为足,不再追求更高的智慧,今日佛让我们觉悟明了小乘灭度并非真实,因为只有得到佛的无上智慧才是真实灭度

我们今日听到佛为大家授记成佛,内心都充满了大大的欢喜


名词解释:

【佛宝】
(术语)三宝之一。佛者觉之义。能自觉,又使他觉,自他之觉行穷满者名曰佛。是为世之真宝,故称佛宝。佛宝有同体别相、住持、大乘、小乘等之别。(参见:三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闻无上】
p1263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闻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听象声、马声、车声、步声、螺声、大小鼓声、呼叫声、歌舞声、伎乐声,或复往听若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所说邪法;我说彼类、虽有所闻,非无所闻;而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闻。若有修植清净信爱,往听如来或佛弟子所说正法;我说彼类为无上闻。能自利益,广说乃至疾能证得如理法要。是名闻无上。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19 10:28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1、佛为阿难授记成佛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受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如来,我等所归。

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睺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睺罗所愿,住立一面。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和罗睺罗这样想:我们常常想到如果能得到佛的授记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于是阿难和罗睺罗立即从座而起,来到佛前顶礼佛足,一同对佛说:世尊,授记成佛应当有我们一份,我们都是一心皈依您

另外我们是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到的善知识,阿难常常作为佛的侍者护持法藏,罗睺罗是佛的儿子,如果佛为我们授记成佛,既满足了我们的心愿,又令大家众望所归

这时,会中二千名有学无学声闻弟子都从座位起来,偏袒右肩来到佛前,一心合掌仰望世尊,希望佛为阿难和罗睺罗授记成佛


名词解释:

【知识】
<一>知,通智。即大乘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指能起妄心智用,而分别可爱、不可爱等诸境界之作用。(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
 <二>即朋友之异称。吾人平时所谓知人一语,即指知其人之心识,此处乃引申为所知之人,而非多知博识之义。故就为人而言,其人若善,则为善友、善知识;若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说法引导我于善处者,是善友,故称善知识,又单称知识。又如劝善友,使其欣喜三宝,则称为劝知识、唱知识。(旧华严经卷五十八入法界品、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善知识品)((参见:善知识)4884)
 <三>日本佛教界转用为劝化、募缘之意。故凡捐赠予寺院之财物,称为“知识物”;书写劝化旨趣之文,称为“知识文”;以劝化为主旨而写就之经典,称为“知识经”。p3466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

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学习解说]:

这时,佛对阿难说:你来世将作佛,佛号叫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你将供养六十二亿诸佛并且护持法藏,然后成就佛道,将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数诸菩萨,令他们都成就佛道

国名叫常立胜幡,国土清净,大地是琉璃,劫名叫妙音遍满,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寿命有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这么长,即使有人用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计算也无法得知佛的寿命,海慧自在通王佛灭度后,正法住世的时间是一倍佛寿那么久,像法住世时间是两倍佛寿那么久

阿难,山海慧自在通王佛被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赞叹他殊胜的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颂方式说到:我今日对你们说,阿难将供养诸佛如来,然后成就佛道,佛号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国土清净,国名叫常立胜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将教化恒河沙数诸菩萨

山海慧自在通王佛有大威德,名声遍布十方,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寿命无量无边,正法住世时间是佛寿的一倍,像法住世时间是佛寿的两倍,犹如恒河沙数无量众生都种下了成佛的因缘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0 10:25
(本次学习:61楼~62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


[学习解说]:

这时,会中有八千位初发心菩萨在心里想:为什么我们这些菩萨没有得到佛的授记?是什么因缘令声闻弟子先得到授记呢?

世尊观察到这八千位初发心菩萨的想法后,对他们说:诸位善男子,我与阿难在空王佛面前同时发了无上菩提心

阿难喜欢多闻,我常精进,所以我已经成佛,阿难护持我法,也护持将来诸佛法藏,并且教化一切菩萨令他们成就佛道,这些是他的本愿,所以今天得到授记

阿难得到佛的授记以及国土庄严后,内心非常欢喜,终于如愿以偿,他立即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终于通达无碍,也想起了曾经发过的誓愿


名词解释:

【本愿】
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萨所发之本愿有多种,如一切菩萨悉发菩提心,以坚毅之弘誓救度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期于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若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各于十方净其国土,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亦有作三十六愿或二十四愿者)、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佛之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等皆为别愿。
 另如道行般若经卷六怛竭优婆夷品所说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閦佛国经卷上之二十愿等亦属别愿。其他,尚有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志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所说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十大愿,及旧译华严经所说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之十种行愿等,其中,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以别于因位发起之宿愿。
 庐山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等三愿。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为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亦即无论何等恶人皆可依此愿力而得救。净土宗即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于四十八愿中将重要之八愿分为真愿与假愿,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愿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愿为假,称为真假八愿。同时,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之众生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不成佛),故第十八愿亦称若不生者誓。
 此外,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即指末代浊世之众生。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又赞叹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以弥陀系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故。(悲华经卷二大施品、法华经譬喻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平等觉经卷一、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地藏本愿经、俱舍论卷九、往生论注、往生礼赞、安乐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参见:誓愿)5929、“愿”6726)p1976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学习解说]:

这时,阿难以偈颂说到:稀有难得的世尊,令我想起过去学习的无量诸佛法如同今日所听到的,我现在没有任何疑惑,愿一心安住于佛道,以种种善巧方便作佛的侍者以及护持诸佛法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0 10:26

2、佛为罗睺罗授记成佛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这时,佛对罗睺罗说:来世你将成佛,佛号叫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你将供养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常作诸佛的长子,就像今日你是我的长子一样

蹈七宝华佛的国土庄严,佛寿、所教化的弟子数量、正法与像法住世时间,这些都与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没有差别,而且将来也会作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的长子,之后将成就佛道


名词解释:

【十世界】
<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之义。(二)世界海,色类多、深广之义。(三)世界轮,齐用之义。(四)世界圆满,具德之义。(五)世界分别,不杂之义。(六)世界旋,正旋之义。(七)世界转,侧转之义。(八)世界莲华,敷发之义。(九)世界须弥,胜妙之义。(十)世界相,形貌之义。(华严经搜玄记卷一下)
 <二>出自新华严经卷七十五,指华藏世界海中十方无量诸世界种所摄之世界,与<一>不同,非十种各别之世界,而系一世界所知之相状。(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疏卷五十九)p40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  罗睺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  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  一心求佛道。
  罗睺罗密行,  唯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  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  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  以求无上道。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我作太子的时候,罗睺罗是我的长子,我今日成就佛道,他接受我宣讲的法义成为法子(指出家而归入佛之正法者),未来世罗睺罗将作无量亿位诸佛的长子,跟随诸佛一心上求佛道

罗睺罗的密行(罗睺罗原为法身之菩萨,住于圆顿之妙戒,然今示现声闻之身,持小乘之粗戒,而隐密本地之妙戒,故称密行)唯有我知道,现在他作我的长子是为了给众生示现,他的功德有无量亿不可称数之多,他一心安住于佛法为了圆满无上佛道


名词解释:

【密行】
即微细护持戒行。亦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悉能持守无缺。一如罗睺罗即以持戒坚固而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然依天台宗之意,密行有大、小乘之别,微细之护持为密行者,为小乘之意;若据法华之意,罗睺罗原为法身之菩萨,住于圆顿之妙戒,然今示现声闻之身,持小乘之粗戒,而隐密本地之妙戒,故称密行。(法华经卷四授学无学人记品、法华玄义释签卷八)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子】
<一>指出家而归入佛之正法者。或指随顺佛道,而由法抚育者。即佛所说法,本最极胜妙,为诸法本母,若人安住此正信,即得坚固增长,不坏净信。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上(大一·二一八上):“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三界一切悉是我子,皆同一法,而无差别;正法口生,同一法种;从法所化,是真法子。”即以归入正信之出家沙门为正法之口所化生,以其属同一法种,故称法子。又窥基之阿弥陀经疏谓,佛为法王,故称遵其法、入其法之佛子为法子。(胜鬘经颠倒真实章、法华经卷四授学无学人记品、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元照))
 <二>指接受某一大寺院授记为接法之人。以其次序之先后,又有大法子、二法子、三法子等名称。p333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

  “唯然,已见。”

  “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见到两千位(小乘以前面之三果为有学)、无学(阿罗汉果为无学)之人内心柔软清净,他们都一心看着佛

佛对阿难说:你看到这两千位有学、无学之人了吗

阿难说:看到了

阿难,这些人将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他们恭敬尊重护持法藏,之后这两千位有学、无学之人将同时在十方国土成就佛道,佛号都叫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寿是一劫,他们的国土清净庄严,国中声闻及菩萨众生数量、以及正法和像法住世时间都是一样的


名词解释:

【法藏】
<一>法,谓法性;藏,为含藏。又作佛法藏、如来藏,意指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
 <二>法,教法之意;藏,含藏之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三>纳藏经典之府库亦称法藏,或宝藏、经藏、轮藏、经堂。((参见:经藏)5557)
 <四>梵名 Dharma^kara。音译作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梵 dharma^kara,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参见:阿弥陀佛)3680)
 <五>(546~629)隋唐僧。颍川颍阴人,俗姓荀。二十二岁出家。因通鲜卑语,受知于北周武帝。后入终南山紫盖峰,独栖安禅。建德年间,武帝大肆灭佛。至宣帝即位,师上京请复佛法,常敕令蓄发,为菩萨僧,作陟峙寺主,师严拒不从。后复隐遁山林。至隋代,文帝兴复佛法,师始复出,为太平宫寺上座。唐贞观三年示寂,世寿八十四。(续高僧传卷十九)
 <六>(643~712)唐代僧。为华严宗第三祖。字贤首,号国一法师。又称香象大师、康藏国师。俗姓康,祖先康居国人,至其祖父,举族迁至中土,居于长安。早年师事智俨,听讲华严,深入其玄旨。智俨示寂后,乃依薄尘剃度,时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诸国语与梵文经书,遂奉命参与义净之译场,先后译出新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等十余部。尝为武后讲华严十玄缘起之深义,而指殿隅金狮子为喻,武后遂豁然领解,后师乃因之撰成金师子章。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致力于华严教学之组织大成,又注释楞伽、密严、梵网、起信等经论,并仿天台之例,将佛教各种思想体系分类为五教十宗,而推崇华严之组织乃最高者,华严哲学于现实世界中乃属理想世界之实现。于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于大荐福寺,世寿七十。著作甚多,计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华严料简、华严五教章、大乘密教经疏四卷、梵网经疏、大乘起信论疏、华严纲目、华严玄义章等二十余部。弟子主要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贤首大师碑传、宋高僧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
 <七>(1573~1635)明代临济宗僧。梁溪(位于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十五岁出家,长好禅旨,读高峰语录有疑,潜心参究,历十余年。一日,闻折竹声大悟。天启四年(1624),至金粟寺参诣密云圆悟,蒙其印可付法。开法于苏州虞山中之三峰清凉禅寺(三峰禅院),世称三峰藏公。其后,历住北禅大慈寺、杭州安稳寺,苏州圣恩寺等名刹。师聪敏绝伦,负操任气,学贯佛儒。潜心禅修,沉思有年,见地遂异,倡为新说。著五宗源,指责当世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华一事,而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一时诸方惊疑,论诤遂起。圆悟曾寄书告诫之,然不能夺其意。后于崇祯八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二。清代雍正年间,帝以政令指其教为魔说,毁其书,黜其徒,三峰一脉遂绝。其所著广录三十卷、弘戒法仪三卷、语录三十卷等,迄今仍流传于丛林间。(五灯严统卷二十四、五灯全书卷六十五)p342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槃。”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两千声闻弟子今日在我面前,我将为他们授记成佛,未来他们都将成佛,他们所供养的佛如同微尘数那样多,他们将护持法藏,之后各自在十方国土成就佛道

两千声闻弟子成佛的佛号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时坐道场证得无上佛慧,佛名都叫宝相,国土及弟子、还有正法与像法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这两千位宝相佛将以种种神通度化十方众生,他们的名声遍布十方,最后渐渐入于涅槃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  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  如甘露见灌。


[学习解说]:

这时,两千位有学(小乘以前面之三果为有学)、无学(阿罗汉果为无学)之人,听到佛的授记后内心非常欢喜

他们以偈颂说到:世尊的智慧犹如明灯,我们听到佛为我们授记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无量欢喜,如同沐浴在甘露之中


名词解释:

【学无学】
梵语 s/aiks!a-as/aiks!a,巴利语 sekha-asekha。“学”与“无学”之并称。学,即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故仍须学习戒、定、慧三学者。在四向四果中,除最后之阿罗汉果外,其余四向三果等七者皆为有学;相对于此,证得阿罗汉果者,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学习,称为无学。以上系小乘之说,大乘佛教则谓十地以前之菩萨皆为有学,佛果方为无学。法华文句卷八上(大三四·一○七中):“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研修真理,慕求胜见,名之为学,学位在三果四向真无漏慧也。阿罗汉果研理已穷,胜见已极,无所复学,故名无学。”(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法华义疏卷九)((参见:阿罗汉)3692)p621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1 09:5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1 10:01 编辑

(本次学习:63楼~66楼 共用时2.5小时)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名词解释:

【法师品】
(经名)法华第十品,为说五种法师功德及弘经方法之品,故谓之法师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种法师】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五种法师】
能弘扬道法之五种法师。又作五法师。即:
(一)受持法师,谓于如来之言教经论能坚固深信受之,又能忆持而不忘者。
(二)读经法师,能正心端坐,眼观经文而宣读者。
(三)诵经法师,于经能背诵而不须对文者。
(四)解说法师,能教授并解说经中之文句者。
(五)书写法师,能书写经文而流布广传于世者。
另于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列举出: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难晓须释等六种法师。又根据梵文本法华经法师品所列举者,有:受持(dha^rayis!yanti)、说话(va^cayis!yanti)、解说(praka^s/ayis!yanti)、亲近(sam!gayis!yanti)、书写(likhis!yanti)、记忆(anusmaris!yanti)、睹见(vyavalokayis!yanti)等,称为七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法华文句卷八上、法华疏私记卷八本、法华疏慧光记卷五十二)((参见:六种法师)1303、“法师”3378)p1181 FROM:【佛光大辞典】



1、听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而能一念生欢喜者,佛皆为其授记成佛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因对药王菩萨说法,进而告诉八万大士(菩萨之通称)说:药王,你见到法会中有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以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求声闻、求辟支佛、求佛道的人,所有这些众生在佛前听闻这部《妙法莲华经》哪怕一偈一句而能一念心生欢喜者,我都会为他们授记成佛


名词解释:

【大士】
(术语)菩萨之通称也,或以名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韩诗外传曰:“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言志,谓子路曰:勇士哉!谓子贡曰:辨士哉!谓颜渊曰:大士哉!”管子法法篇曰:“务物之人,无大士焉。”大士文本出儒传。法华文句记二曰:“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士谓士夫,凡人之通称。以大开简别故曰大等。”四教仪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大论以菩萨名大士亦开士,普贤观以声闻菩萨为大士,金光明以佛为大士,诸文不同。”释门正统四曰:“宋神宗宣和元年,诏改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梵Maha%sattv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学习解说]:

佛对药王菩萨说:如来灭度后,如果有人听闻这部《妙法莲华经》哪怕一偈一句而能一念心生欢喜者,我也会他们授记成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1 09:5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1 10:01 编辑


2、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及恭敬供养者,于未来世必得作佛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
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

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

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哪怕一偈,并将这部经典如同佛一样恭敬对待,以种种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供养,乃至合掌恭敬者

药王,你应当知道这些人曾经供养过十万亿佛,都在诸佛面前成就了大愿,因为怜悯众生而来到人间

药王,如果有人问:什么样的众生在未来世能成佛?

你应当回答:就是这些人在未来世必定能作佛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莲华经》一句,能以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供养这部经典以及合掌恭敬者,这样的人将受到世间所有人的恭敬和侍奉,应当像供养佛一样供养他们

要知道他们都是大菩萨,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慈悲怜悯众生来到世间,广泛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何况那些能够全部受持和供养的人?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学习解说]:

药王,你应当知道这样的人都是自己舍弃了清净的业报,在我灭度后因为怜悯受苦众生而来到五浊恶世为众生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在我灭度后,能为一个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哪怕一句,要知道此人则是如来的使者,是如来派遣他来为众生说法的,更何况是在大众中广泛为大家演说


名词解释:

【如来使】
(术语)佛灭后弘通经法者谓之如来使。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梵Tatha%gata-du%ta,Pres!t!a Krtyakar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1 09:59

3、读诵法华经者,当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为如来肩所荷担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学习解说]:

药王,如果有人以不善心在佛前毁骂佛,这个罪报都还是轻的,因为如果有人毁谤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哪怕只是一句恶语,他的罪报都要比前面的还重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学习解说]:

药王,如果有人读诵法华经,你应当知道此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此人所到之处人们都应当向他行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以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肴馔、各种伎乐供养此人,应当将天上的各种宝物奉献给他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欢喜说法,能在很短的时间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1 10:03

4、世尊以偈颂再次宣讲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  成就自然智,
  常当勤供养,  受持法华者。
  其有欲疾得,  一切种智慧,
  当受持是经,  并供养持者。
  若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当知佛所使,  愍念诸众生。
  诸有能受持,  妙法华经者,
  舍于清净土,  愍众故生此。
  当知如是人,  自在所欲生,
  能于此恶世,  广说无上法。
  应以天华香,  及天宝衣服,
  天上妙宝聚,  供养说法者。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如果有人想要安住佛道成就自然智(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应当常常供养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如果想要快速获得佛智还应当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并且供养受持此经的人

如果有人能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应当知道此人则是佛的使者因为怜悯众生来到世间,这些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他们舍弃了清净的国土而来到世间救度受苦众生,这些人能在五浊恶世广泛为众生演说无上妙法,人们应当以天花、香、天宝、衣服等供养这位说法的人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梵sarvatha^-jn~a^na,藏thams-cad-mkhyen-pa-n~id)】
三智之一。‘三智’指一切智、道种智、与一切种智。这三智分别是声闻缘觉二乘、菩萨与佛陀的智慧。此中,一切种智是指了知一切道、一切种、一相寂灭相与种种行类差别的佛智。天台宗认为这是中观所成之智。中观之智是了知一切皆中道,中则不偏,以绝对为义。一法若中,则一切众生因种和一切佛道法,皆有所归趋。一法既是如此,一切也是如此,所以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遮照同时,能知一相寂灭相与种种行类。《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云(大正25·646c)︰
‘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中略)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种智名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智,大小精粗无事不知,佛自说一切种智义有二种相,一者通达诸法实相故寂灭相,如大海水中风不能动,以其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种智亦如是,戏论风所不能动,二者一切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说,了了通达无碍,摄有无二事,故名一切种智。’

又,《般若无知论》说有所知则有所不知,圣心以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云一切智。因此,《往生论注》卷下云(大正40·839c)︰‘心入实相,可令无知,云何得有一切种智?’这里所谓的一切种智是真俗不二之智,也就是指佛智无知的智慧。

[参考资料] 《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三慧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卷五十;《大乘起信论》;《摩诃止观》卷三;《观音玄义》卷下;《释摩诃衍论》卷七。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自然智】
(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于众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则非修学可得,亦不可授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吾灭后恶世,  能持是经者,
  当合掌礼敬,  如供养世尊。
  上馔众甘美,  及种种衣服,
  供养是佛子,  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  受持是经者,
  我遣在人中,  行于如来事。
  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
  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
  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
  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
  有人求佛道,  而于一劫中,
  合掌在我前,  以无数偈赞。
  由是赞佛故,  得无量功德,
  叹美持经者,  其福复过彼。
  于八十亿劫,  以最妙色声,
  及与香味触,  供养持经者。
  如是供养已,  若得须臾闻,
  则应自欣庆,  我今获大利。
  药王今告汝,  我所说诸经,
  而于此经中,  法华最第一。


[学习解说]:

在我灭度的五浊恶世中,能受持此经的人,应当向他合掌礼敬,如同供养世尊一样,以上号的佳肴和各种衣服供养这位佛子,未来世如果有人能受持此经,则是我派遣他来到世间的,如果有人以不善心毁骂佛将获得无量重罪,不过如果有人以恶语毁骂读诵受持此经的人,他获得的罪报比前面的还要重

如果有人上求佛道于一劫中在我面前合掌以无数偈颂称赞我,由于赞佛的缘故将获得无量功德,但是如果有人称赞受持此经的人,他所获得福德将胜过前者

药王,我今日告诉你,我所说的经典中,这部《妙法莲华经》是第一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2 10:29
(本次学习:67楼~70楼 共用时2.5小时)

5、法华经是诸佛秘要之,是一切经典中最为难信难解的经典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学习解说]:

这时,佛又对药王菩萨说:我所说的经典有无量千万亿那么多,不论是已经说的、现在说的、还是将来要说的,在所有这些经典当中这部《妙法莲华经》是最难信难解的一部经典

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之藏,不可以随便向他人传授,这是一部诸佛世尊都守护的经典,从过去到现在都未曾显说,现在因为这部经典而引发很多怨恨和嫉妒,更何况是我灭度以后?

名词解释:

【秘要】
(术语)不妄示人之切要法门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同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广说诸佛秘要法藏。”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秘者,盖称叹之辞也。如世秘方,千金不传。今亦尔也。所言要者,宗归一也。”同九曰:“言约理周,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2 10:35

6、书写、受持、读、诵、供养、为他人演说法华经者,诸佛护念,常与如来共宿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学习解说]:

药王,你应当知道如来灭度后,如果有人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演说此经的人,如来将以他的衣服披在此人身上,而且还会得到他方现在诸佛的护念,此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应当知道此人常与如来住在一起,蒙佛如来以手摩头


名词解释:

【大信】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2 10:43

7、礼拜供养装有《法华经》的七宝塔,当知此人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药王,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人或说、或读、或诵、或书写,或经卷摆放的地方,都应当建造高高的七宝塔

塔中不需要安放舍利,为什么呢,因为此经已有如来全身,人们应当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此塔

如果有人见到塔后礼拜、供养者,要知道此人离证得佛的智慧已经不远了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2 10:44

8、若有见闻法华经,且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药王,有很多在家、出家行菩萨道的人,如果他们没有见闻、读诵、书持、供养这部法华经者,要知道此人不是真正行菩萨道,如果他们有听闻这部经典者才是真正在行菩萨道

如果有人上求佛道,他们如果能见到和听闻这部法华经的话,要知道此人离证得佛的智慧已经不远了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学习解说]:

药王,譬如有人口渴需要水,到高原挖井,如果见到土是干的便知道离水还很远,直到挖出来的土是湿的然后逐渐见到泥土便可以确定离水已经很近了

菩萨也是这样,如果未闻、未解、未能修习这部法华经者,要知道此人离证得无上佛智还很远,如果能够闻解、思惟、修习此经的人便可知道他们离证得无上佛智就很近了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菩萨将要证得的无上佛智都在这部《妙法莲华经》中,此经为众生开方便门示现真实相,这部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没有人能真正悟到,今日佛为了教化和成就菩萨而为他们开示法义




药王!若有菩萨闻是法华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新发意菩萨;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学习解说]:

药王,如果有菩萨听闻这部《法华经》后,表现为惊疑、怖畏,要知道此人是初发心菩萨

如果有声闻众生听闻此经后,表现为惊疑、怖畏的话,要知道此人是增上慢者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2 10:44

9、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应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

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学习解说]:

药王,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如来灭度后,想要为四众弟子演说这部《法华经》者应该如何说呢

有这样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然后为四众弟子广泛演说这部《法华经》

如来室,是指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如来衣,是指柔和忍辱心

如来座,是指一切法空(指诸法之自性为空)

然后以精进不懈怠的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弟子广泛演说这部《法华经》


名词解释:

【法空】
指诸法之自性为空。又作法无我(梵 dharma-naira^tmya)。为二空之一,三空之一。法空可从一切法无我与因缘生等二义论之。大毗婆沙论卷九(大二七·四五中):“尊者世友说言:‘我不定说诸法皆空,定说一切法皆无我。’问:‘若非我行相与空行相,俱能缘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别?’答:‘非我行相对治我见,空行相对治我所见。’”于说一切有部,认为法体恒有,故不说诸法皆空,而观一切法无我,以对治我见。然成实论卷十二灭法心品、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等谓,五蕴等之法无我,无实在不变之自性,故为空。
 又大乘义章卷一“二无我义”中,就四宗来分别空之义:(一)毗昙立性宗,仅说明生空,而不说法空。(二)成实破性宗,具说明二空。谓苦空无常等之集成诸法,称为法和合。法和合之中,空无定性,故为法空。(三)般若破相宗,亦说二空。谓不须待苦空无常等之离散破坏,凡假名之诸法即为空。(四)显实宗,亦说二空。分为二门:(1)依持门,妄想法之空,称为众生空;所依之真实寂,称为法空。(2)缘起门,真如之体寂,称为法空;缘用之寂灭,称为众生空。其中,破性宗之空为析空,破相宗之空为体空,显实宗之依持门之二空为三性三无性,缘起门之二空为真如之体用。(大智度论卷六、卷三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十、显扬圣教论卷十六)((参见:二空)202、“空”3467、“无我”5087)p3362 FROM:【佛光大辞典】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若于此经忘失句逗,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学习解说]:

药王,我会在他国派遣众生来做法会听众,也会派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听他说的法,这些派遣的人听闻妙法后便能信受,随顺不怀疑

如果说法者在空闲处,我会派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来听他说法,我虽然在其他佛国,但是时时都会令说法者得见我身,如果说法者忘记了经文,我还会说给他听令他能够全部都想起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3 08: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3 08:54 编辑

(本次学习:72楼~74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  应当听此经,
  是经难得闻,  信受者亦难。
  如人渴须水,  穿凿于高原,
  犹见干燥土,  知去水尚远;
  渐见湿土泥,  决定知近水。
  药王汝当知!  如是诸人等,
  不闻法华经,  去佛智甚远,
  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
  是诸经之王,  闻已谛思惟,
  当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如果有人想要断除懈怠,应当听听这部《法华经》,此经很难听得到,听后能够信受的人更难

比如有人口渴需要水在高原上挖土,如果挖出来的土是干的说明离水还很远,如果渐渐见到湿润的土或者是泥土,这就说明离水已经很近了

药王你应当知道,不听闻《法华经》的人他们离佛智还很远,如果有听闻这部深经的人他们决定了知二乘声闻法只是佛善巧方便之说,这部《法华经》是诸经之王,听闻之后还要认真思维,要知道这样的人才能接近于佛智




   若人说此经,  应入如来室,
  著于如来衣,  而坐如来座,
  处众无所畏,  广为分别说。
  大慈悲为室,  柔和忍辱衣,
  诸法空为座,  处此为说法。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发心为大众演说这部《法华经》应当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广泛为大众说法无所畏惧

如来室指的是大慈悲心,如来衣指的是柔和忍辱心,如来座指的是诸法空相


名词解释:

【无所畏不思议】
谓如来成无上正觉,具无上胜智,于诸众中,作狮子吼,转妙法轮,得大自在,故名无畏不思议。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说此经时,  有人恶口骂,
  加刀杖瓦石,  念佛故应忍。
  我千万亿土,  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  为众生说法。
  若我灭度后,  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  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女,  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  集之令听法。
  若人欲加恶,  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  为之作卫护。
  若说法之人,  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  读诵此经典,
  我尔时为现,  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  为说令通利。
  若人具是德,  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  皆得见我身。
  若人在空闲,  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  为作听法众。
  是人乐说法,  分别无挂碍,
  诸佛护念故,  能令大众喜。
  若亲近法师,  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  得见恒沙佛。


[学习解说]:

如果演说这部《法华经》时,被人恶口、或用刀、杖、瓦块、石头打骂,应当借机修忍辱,我将在千万亿国土示现清净坚固之身,在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

如果我灭度后,能为众生演说这部《法华经》的人,我会派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供养这位法师,引导大众都去听法

如果遇到有人用刀、杖、瓦块、石头伤害说法者,我会派人保护法师安全

如果说法的人独自在寂静空闲处读诵这部《法华经》,我会为他示现清净光明的佛身

如果说法者忘记了经句,我会帮助他让他能够顺利讲经说法

如果有人功德具足,或为四众弟子演说此经,或在空闲处读诵此经,我都令他们得见我身

如果有人在空闲处,我会派遣天、龙王、夜叉、鬼神等众生做他的听众,喜欢说法的人能得到诸佛慈悲护念,能令听法的众生也心生欢喜,众生如果能亲近法师便能快速成就菩萨道,跟随法师一同修学,还能得见恒河沙数诸佛


名词解释:

【清净光明身】
(术语)具清净光明之佛身也。法华经法师品曰:“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我者释尊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信女】
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女子,梵语叫做“优婆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清信士】
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梵语叫做“优婆塞”。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3 08: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5 17:03 编辑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1、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赞叹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踊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马脑、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供养宝塔。余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幡盖、伎乐,供养宝塔,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学习解说]:

这时,佛前出现一座七宝塔,高五百由旬,长和宽都死二百五十由旬,宝塔从地面涌出住在空中,塔上有各种宝物作为装饰,非常庄严,这座七宝塔有五千栏楯,千万龛室,无数幢幡作为严饰,万亿自然下垂的璎珞和宝铃悬在宝塔上面,宝塔四面散发多摩罗跋栴檀香充满整个世界,所有幡盖都是以金、银、琉璃、砗磲、马脑、真珠、玫瑰、七宝合成,幡盖高至四天王的宫殿

忉利天从空中如下雨般撒下曼陀罗华供养宝塔,其他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千万亿众,以一切华、香、璎珞、幡盖、伎乐,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宝塔

这时,塔中发出很大赞叹的音声说到: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指唯有一乘之佛慧;即佛宣说法华经之实智,此智亦为诸佛之实智)为众生演说《妙法莲华经》这是一部教化菩萨的法门,是诸佛所护念的经典,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


名词解释:

【平等大慧】
指唯有一乘之佛慧;即佛宣说法华经之实智,此智亦为诸佛之实智。盖以此智能证平等之理性,故称平等;又以众生皆可齐得此智慧,故称平等。法华经见宝塔品(大九·三二中):“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法华经科注卷四(卍续四八·四五四下):“平等有二:一法平等,即大慧所观中道理也;二众生平等,谓一切众生皆用因理以至于果,同得佛慧也。”p1915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三天】
梵名 Tra^yastrim!s/at-deva。六欲天之一。又作忉利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据正法念经卷二十五载,佛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登入此天,佛乃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三十三天及焰摩天之信仰,早于印度吠陀时代即已盛行。(长阿含经卷十八、佛地经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卷十一)((参见:忉利天)1930)p512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天王】
(天名)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之半腹有一山,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王各居之,各护一天下,因之称为护世四天王。其所居云四王天。是六欲天之第一,天处之最初也。称为四天王天Caturmaha%ra%jaka%yika%s,东持国天Dhr!itara%s!t!ra,南增长天Viru%d!haka,西广目天Viru%pa%ks!a,北多闻天Dhanada,又云Vais/raman!a。长阿含经曰:“东方天王,名多罗吒,领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将,护弗婆提人。南方天王名毗琉璃,领鸠槃荼及薜荔神,护阎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领一切诸龙及富单那,护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领夜叉罗刹将,护郁单越人。”婆沙论谓四天王身长一拘卢舍四分之一。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曰:“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3 08:53

2、大乐说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踊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又闻塔中所出音声,皆得法喜,怪未曾有,从座而起,恭敬合掌,却住一面。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踊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学习解说]:

这时,四众弟子见到又高又大的宝塔在空中,又听到从宝塔发出的音声后都心生从未有过的法喜,他们从座而起,恭敬合掌,退在一边

这时大乐说菩萨知道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大众心中的疑惑,因此请问佛说:世尊,是什么因缘令这座宝塔从地上涌出?而且塔中发出赞叹的音声?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祇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踊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诉大乐说菩萨:这座宝塔中有如来全身

过去无量千万亿阿僧祇世界,在东方有个佛国名叫宝净,国中有佛名叫多宝

这位多宝佛在行菩萨道时,发了这样一个大誓愿:如果我成佛灭度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的地方,我的塔庙为了听闻这部《法华经》,就会出现在说法的地方为作证明和赞叹这部经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4 10:2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4 10:28 编辑

(本次学习:75楼~77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其佛以神通愿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踊出其前,全身在于塔中,赞言:‘善哉,善哉!’

“大乐说!今多宝如来塔,闻说法华经故,从地踊出,赞言:‘善哉,善哉!’


[学习解说]:

多宝佛成道后,即将灭度时他在天人大众中对诸位比丘说:我灭度以后想要供养我全身的人应当建一座高大的塔

多宝佛以他的神通愿力在十方世界不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人演说《法华经》,宝塔都会从地涌现在大众面前,多宝佛的全身在塔中称赞:善哉,善哉

大乐说,今日多宝佛塔也是因为听闻《法华经》的缘故,从地涌现在大众面前并赞叹说善哉,善哉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4 10:27

3、大乐说菩萨蒙佛神力加持提出愿见多宝佛的请求

(1)多宝佛的深重愿:要将十方世界说法的诸分身佛聚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是时大乐说菩萨,以如来神力故,白佛言:“世尊!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是多宝佛,有深重愿:‘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故,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

“大乐说!我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愿欲见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


[学习解说]:

这时,大乐说菩萨藉由如来神力加持的缘故对佛说:世尊,我们愿见多宝佛身

佛对大乐说菩萨说:这位多宝佛有深重愿,就是如果多宝佛为了听《法华经》,涌现宝塔在诸佛面前时,想要让我示现全身给四众弟子见到的话,这位佛要将自己在十方世界说法的分身佛全都集合到这里,这样我才现身

佛继续对大乐说,我的分身诸佛都在十方世界说法,现在就他们集合到这里

大乐说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们也愿见世尊的分身诸佛,我们愿礼拜供养诸分身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4 10:28

(2)释迦牟尼佛将娑婆世界变化为清净国土,迎接诸分身佛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颇梨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

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诸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放白毫相光,立即见到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国土诸佛,国中大地都是琉璃,宝树、宝衣非常庄严,国土中有无数千万亿多菩萨,到处都是宝幔和宝网

那些诸佛都以大妙音为众生演说佛法,以及国中无量千万亿菩萨也都遍布各个国土为众生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耀的地方都是这种情景

这时十方分身诸佛分别对国中的菩萨说:我今日要去娑婆世界释迦牟尼的处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烧大宝香,曼陀罗华遍布其地,以宝网幔,罗覆其上,悬诸宝铃。唯留此会众,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学习解说]:

这时,娑婆世界立即变得清净,大地是琉璃,宝树庄严,黄金为绳,所有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都隐蔽不现,烧大宝香,地上遍布曼陀罗华,上面覆盖着宝幔和宝网以及宝铃,然后世尊又将法会大众留下来,将其他天人众生都移到了他方国土




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诸宝树下皆有师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加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学习解说]:

这时,诸佛各自将带来的大菩萨作为侍者坐在宝树下面,这些宝树高五百由旬,宝树的枝叶华果非常庄严,每个宝树下都有高五由旬的师子座都是用种种珍宝装饰的

诸位分身佛都在师子座上结加趺坐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然而这些诸佛连释迦牟尼佛一方的分身佛都没有容下




时释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诸佛故,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严饰,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种种诸宝以为庄校。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学习解说]:

这时,释迦牟尼佛为了容纳所有分身诸佛,又向八方变化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同样是国土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然后将天人移到他方国土

国中同样也是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高五百由旬,树枝叶华次第严饰,每棵宝树下都有一个师子座,师子座高五由旬,上面装饰着各种珍宝,国中没有大海、江河,以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种种山王,所有国土都变成一个佛国,国土净土,地面平整,幔帐以各种宝物装饰着,还悬挂着幡盖,诸天宝华遍布在地上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

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香,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为了让诸分身佛在这里都能坐得下,又向八方变化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国土同样非常清净,没有地狱、饿鬼、畜生及阿修罗,并且将天人移到他方国土,大地是琉璃,宝树庄严、高五百由旬,树上的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每棵宝树下都有一个师子座,师子座高五由旬,上面装饰着各种珍宝

国中同样没有大海、江河,以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种种山王,所有国土都变成一个佛国,国土平整,各种宝物装饰着幔帐,悬挂着幡盖,诸天宝华遍布在地上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5 10:47
(本次学习:78楼~79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3)所有分身佛相聚在娑婆世界宝树下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打开七宝塔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这时,东方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国土中的分身诸佛来到这里,接着十方诸佛都一一来到这里,每个方向都有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

这时,诸佛分别在宝树下师子座上派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侍者们都手持宝花,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们到了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的住所之后,像我这样说:您少病少恼吗?气力安乐吗?菩萨们和声闻们都安隐吗?

接着将宝花撒在佛身上供养佛,然后对佛说:彼某甲佛,愿开此宝塔,十方诸佛派遣的侍者都是这样做的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学习解说]:

这时,释迦牟尼佛见到所有分身佛都来到娑婆世界坐在宝树下师子座上,听到诸佛都想开宝塔,释迦牟尼佛立即从座而起住在虚空中,一切四众弟子也都合掌起立,一心看向佛

于是,释迦牟尼佛用右手打开七宝塔门,发出很大的音声,这时一切众会立即见到多宝如来坐在宝塔中师子座上,全身不散,如同在禅定中,接着又听到: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快宣说《法华经》,我是为了听闻《法华经》来到这里的

这时四众弟子等人见到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的佛这样说后都赞叹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他们用天花散在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身上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加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加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唯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学习解说]:

这时,多宝佛在宝塔中将一半座位分给释迦牟尼佛,接着说到:释迦牟尼佛可以坐在这里,释迦牟尼佛马上进入塔中结加趺坐坐在上面

这时,大众见到两位如来都在宝塔中师子座上结加趺坐,各自在心里想:佛的座位又高又远,唯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们都能住在虚空中

释迦牟尼佛立即以神通力将大众接到虚空,并以大音声对他们说:谁能在这娑婆国土广说这部《妙法莲华经》,现在正是时候,如来不久将入涅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5 10:48

4、世尊再次以偈颂宣说法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  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  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  如恒沙等,  来欲听法。
  及见灭度,  多宝如来,  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  天人龙神、  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  故来至此。  为坐诸佛,
  以神通力,  移无量众,  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  诣宝树下,  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  其宝树下,  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严饰,  如夜闇中,
  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十方国,
  众生蒙薰,  喜不自胜。  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再次以偈诵说到:多宝佛虽然已经灭度很久了,尚且为了听法来到这里,你们为何不勤求妙法呢

多宝佛灭度已经无央数劫还要处处听法,这是因为《法华经》难值难遇的缘故,多宝佛在因地曾发过大誓愿,即使灭度后也会前往各处听闻这部《法华经》

还有我的分身佛如恒河沙数那么多,他们也都会前来听闻《法华经》,并且面见已经灭度的多宝佛,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土来到说法处,为的是令正法久住

释迦牟尼佛为了令诸佛都有地方坐,便以神通力将无量众生移到他方国土,将娑婆世界变成清净的国土,诸佛都分别来到宝树下,坐在师子座上,光明庄严,犹如黑夜中点燃的火炬

诸佛身上散发妙香,飘香值至十方国土,众生闻到这种香气后都特别欢喜,譬如大风吹动小树枝,以这种方便令正法久住


名词解释:

【本愿】
梵语 pu^rva-praN!idha^na。指“因位”之誓愿。全称本弘誓愿。又作本誓、宿愿。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又“本”作根本解,虽言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唯以此愿为根本,故称“本愿”。广义言之,发愿之事端亦称弘誓。语出无量寿经卷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萨所发之本愿有多种,如一切菩萨悉发菩提心,以坚毅之弘誓救度众生,断除烦恼,累积德行,期于成就佛果,此称总愿,如四弘誓愿、二十大誓庄严等。若分别在净佛国土发大愿,各于十方净其国土,成就诸众生,或愿于秽土成佛,救度难化之众生,此等依诸菩萨各自之意乐所发之誓愿,称为别愿,如无量寿经卷上载述之阿弥陀佛(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梵本作四十六愿,异译经典亦有作三十六愿或二十四愿者)、悲华经卷七所说释迦佛之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弥勒之奉行十善愿等皆为别愿。
 另如道行般若经卷六怛竭优婆夷品所说之五愿、放光般若经卷十三梦中行品之二十九愿、阿閦佛国经卷上之二十愿等亦属别愿。其他,尚有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志愿,如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之十二愿、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所说之四十四愿、悲华经卷三之观世音救苦愿等。又有普贤菩萨十大愿,及旧译华严经所说初地及初学菩萨所发之十种行愿等,其中,现在初发之愿称为“唯发愿”,以别于因位发起之宿愿。
 庐山慧远将弥陀四十八愿分为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等三愿。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为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念佛)者即得往生净土之愿,亦即无论何等恶人皆可依此愿力而得救。净土宗即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日本净土真宗开祖亲鸾则于四十八愿中将重要之八愿分为真愿与假愿,即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愿为真,而十九、二十等二愿为假,称为真假八愿。同时,在第十八愿中,发誓念佛之众生若不能往生,则不取正觉(不成佛),故第十八愿亦称若不生者誓。
 此外,为本愿所救济之目标、对象者,称为本愿实机或本愿正机,即指末代浊世之众生。本愿所誓行之念佛,称为本愿行。又赞叹阿弥陀佛为本愿功德聚,以弥陀系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故。(悲华经卷二大施品、法华经譬喻品、大阿弥陀经卷上、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七虚空藏菩萨品、平等觉经卷一、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地藏本愿经、俱舍论卷九、往生论注、往生礼赞、安乐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参见:誓愿)5929、“愿”6726)p1976 FROM:【佛光大辞典】





   告诸大众:  ‘我灭度后,  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其多宝佛,  虽久灭度,  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  多宝如来,  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  当知此意。  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  当发大愿,  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  此经法者,  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  此多宝佛,  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  为是经故,  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  庄严光饰、  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  则为见我、  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诵和宣说这部《法华经》?多宝佛虽然灭度很久了,但是因为大誓愿而能师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诸位佛子们,谁能发心护持正法,令正法久住?

如果有能护持《法华经》者,则是供养我及多宝佛,这位多宝佛在宝塔中常常游行十方世界,为了护持《法华经》,也是供养诸分身佛,如果有人能宣说《法华经》,则是见我、见多宝如来以及分身诸佛

善男子,你们应当仔细思惟并发大誓愿,其他经典数如如恒河沙那么多,即使宣说这么多经典也不是很难,如果将须弥山放置他方无数佛土都不是难事,如果用脚指摇动大千世界,然后再抛到他方也不算太难


名词解释:

【师子吼】
梵语 sim!hana^da。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关于“师子吼”一词之语义,胜鬘宝窟卷上本举出三种:(一)如说修行,谓所说如所行,言行一致而无有虚说。(二)无畏说,谓胜鬘亲于佛前,对大众纵任辩才,阐扬妙法,而无所畏惧。此无畏又有二种:(1)不畏他,谓胜人临座而弘道绰然。(2)令他畏,谓能令外道惊愧,天魔慑惧。(三)决定说,谓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能上弘大道,下利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
 此外,维摩诘所说经注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十五等亦皆列举多种狮子吼之解释。其中,大智度论卷二十五并举出佛狮子吼与狮子吼之差别,即:狮子吼能令众兽惊怖,犹如濒临死亡之痛苦;佛狮子吼则无死亡之畏惧,且令闻者生喜乐心。
 另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出十种狮子吼。又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亦举出狮子吼之十一事。
 此外,于后世,一般多援引佛典中“狮子吼”一词,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或用以比喻悍妻所发出之恶声,闻之足以使人坦惧。(中阿含卷二十六师子吼经、长阿含卷十一阿閦夷经、无量寿经卷上、胜鬘经一乘章)p409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6 10:49
(本次学习:80楼~81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  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  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学习解说]:

(注:昨天学到,如果用脚指摇动大千世界,然后再抛到他方不算太难),如果佛灭度后,在恶世中能宣说这部《法华经》这才是比较难的

如果有人用手抓住虚空游行这还不是难的,如果在我灭度后有人能够书写或受持《法华经》,或者教人书写《法华经》这才是难的

如果将大地放置在脚趾甲上升到梵天这还不是难的,如果佛灭度后,在恶世中能够暂时读诵《法华经》这才是难的

如果坏劫时发生大火灾,有人身背干草遇到大火能不被火烧这都不是难的,如果在我灭度后有人受持《法华经》并为一人宣说此经这才是难的

如果有人受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并且为人演说,令所有听闻者都获得六种神通这都不是难事,如果在我灭度后听闻受持《法华经》,并且能提出义理之所归趣的问题这才是难的

如果有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河沙数众生获得阿罗汉果、具足六种神通这都不是难的,如果在我灭度后,能奉行和受持《法华经》这才是难的


名词解释:

【义趣】
(术语)义理之所归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了达诸义趣。”玄赞三曰:“是所说义,何所归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劫烧】
(术语)坏劫时之大火灾。法华经曰:“假令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阎曼德迦忿怒王仪轨曰:“夏雨玄云色,其状如劫烧。”维摩经佛道品曰:“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学习解说]:

我为了令一切众生获得无上菩提,在无量国土广说佛经,在这所有经典中这部《法华经》是第一,如果能受持此经者则是受持佛身

诸位善男子,在我灭度后谁能受持、读诵《法华经》?今日可以在佛前发大誓愿,这部《法华经》难以受持,如果有人能够暂时受持,我都会非常欢喜,诸佛也是一样,能够受持此经的人诸佛都会赞叹

受持此经的人则是勇猛、精进、持戒,这样的行者能去除尘垢和烦恼,能快速获得无上佛道,在未来世能够受持读诵此经的人是真佛子住在淳善地,在佛灭度后能解《法华经》甚深义理的人是诸天人世间之眼,所以一切天人都应当恭敬供养


名词解释:

【解义】
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佛子】
(术语)别教菩萨,始到初地,即证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谓为生于如来家之真佛子。唯识述记九末曰:“绍继佛种,令不断绝。乃至般若证真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头陀】
梵语 dhu^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胨、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梵 dhu^ta-guN!a)。
 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七)著弊衲衣,穿著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九)冢间住,住于墓地。(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行头陀,或游历诸方时,大乘比丘所常携带之十八种道具,称为头陀十八物,简称十八物。至后世,头陀行则转为巡历山野而能耐艰苦之行脚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法而言。行脚时,为防所用衣物染污而携带之盛物袋,称为头陀袋。后来埋葬死者时,挂其胸前,装盛死者旅途用具之袋,亦称为头陀袋。(十二头陀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六、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慧琳音义卷四十七)p636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6 10:5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1-27 09:44 编辑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提婆达多品】
(经名)法华经卷五最初之品名。记释迦如来往昔为闻法华经,奉事今提婆达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记提婆达多今虽为三逆罪,在无间地狱,然后来成佛,号天王如来,及八岁龙女依文殊菩萨之化导,于南方无垢世界现身成佛。于一经中为功德最胜之经文。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释迦牟尼佛往昔作国王时因听仙人(即提婆达多)宣说《法华经》而成佛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惓。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惓,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学习解说]:

这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弟子:我在过去无量劫中求闻《法华经》从未懈怠,在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无上菩提的心从未退转,为了具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从不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甚至是布施身命

那时世间人民的寿命无量,国王为求《法华经》舍弃王位,交给太子接管,然后击鼓宣布:谁能为我宣说大乘法,我将终身给他做侍者

这时有位仙人来到国王面前说:我有大乘《妙法莲华经》,如果你不违背我就为你宣说,国王非常欢喜立即服侍仙人,为他采果、汲水、拾薪等,甚至将自己的身体当床座,这样经过一千年,为了得到这部《妙法莲华经》,国王精勤服侍仙人,身心从来都不疲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  为求大法故,
  虽作世国王,  不贪五欲乐。
  捶钟告四方,  谁有大法者,
  若为我解说,  身当为奴仆。
  时有阿私仙,  来白于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间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当为汝说。’
  时王闻仙言,  心生大喜悦,
  即便随仙人,  供给于所须,
  采薪及果蓏,  随时恭敬与,
  情存妙法故,  身心无懈惓。
  普为诸众生,  勤求于大法,
  亦不为己身,  及以五欲乐。
  故为大国王,  勤求获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为汝说。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到:我在过去无量劫为求大乘法的缘故,虽然是国王但不贪恋世间五欲,我敲钟向四方人寻求大乘法,如果有人为我解说大乘法,我愿为他当奴仆

这时,有位仙人来到大王面前说:我有微妙法,这是世间稀有难得的法,如果你能修行的话,我就为你解说,国王这时心中生起大欢喜,立即跟在仙人左右服侍他,供给他一切所需

为仙人采果、汲水、拾薪等,甚至将自己的身体当床座,这样经过一千年,为了得到这部《妙法莲华经》,身心从来不会感到疲倦,国王为了一切众生而勤求大乘法,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身心快乐,因为国王勤求大乘法而最终成就佛道,今日为你们说说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学习解说]:

佛告诉诸位比丘:那时的国王是我的前身,仙人是提婆达多,由于提婆达多当时是善知识的缘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一檀波罗蜜 二尸罗波罗蜜 三羼提波罗蜜 四毗梨耶波罗蜜 五禅波罗蜜 六般若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八十种好(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紫磨金色,十力(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四无所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广度众生,这些都是因为提婆达多是我当时的善知识的缘故


名词解释:

【六波罗蜜】
梵语s!ad!-pa^ramita^, 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梵 da^na-pa^ramit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梵 s/i^la-pa^ramit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梵 ks!a^nti-pa^ramit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梵 vi^rya-pa^ramit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梵 dhya^na-pa^ramit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梵 prajn~a^-pa^ramit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菩萨地持经卷一、卷十、六度集经、大般若经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论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庄严经论卷八、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p1273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不共法】
(名数)是限于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于佛而不共同于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三、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之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故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是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是名无不知机己舍。七、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是名欲无灭,八、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是名精进无灭。九、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是名念无灭。十、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故名慧无灭。十一、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净尽而无余也。是名解脱无灭。十二、解脱知见无灭,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是名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一切诸法,各使解脱证入,是名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微妙清净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是名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是名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遍知而无碍,是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出智度论廿六。梵Avenikadharm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摄法】
(名数)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仁王经中曰:“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梵Catuh-sam%graha-vestu。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无所畏】
梵语 catva^ri vais/a^radya^ni,巴利语 catta^ri vesa^rajja^ni。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惧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又作四无畏。
 <一>佛之四无所畏(梵 catva^ri tatha^gatasya vais/a^radya^ni),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载,即:(一)诸法现等觉无畏(梵 sarva-dharma^bhisam!bodhi-vais/a^radya),又作一切智无所畏、正等觉无畏、等觉无畏。谓对于诸法皆觉知,住于正见无所屈伏,具无所怖畏之自信。(二)一切漏尽智无畏(梵 sarva^srava-ks!aya-jn~a^na-vais/a^radya),又作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漏尽无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三)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梵 antara^yika-dharma^nanyatha^tva-nis/cita-vya^karaN!a-vais/a^radya),又作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障法无畏。谓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并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四)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梵 sarva-sam!pad-adhigama^ya nairya^N!ika-pratipat-tatha^tva-vais/a^radya),又作说出道无畏、说尽苦道无所畏、出苦道无畏。即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有关四无畏之体性,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一)正等觉无畏,以十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一处非处智力同体。(二)漏永尽无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四智以外之六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十漏尽智力同体。(三)说障法无畏,以道、灭等二智以外之八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二业异熟智力同体。(四)说出道无畏,以灭智以外之九智为性,与十力中之第七遍趣行智力同体。
 另据顺正理论卷七十五载,四无所畏中,前二者显示佛自利之圆德,一为智德,二为断德;后二者显示佛利他之圆德,一为修断德,二为修智德。(大智度论卷二、成实论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乘义章卷十九、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
 <二>菩萨之四无所畏(梵 bodhisattva^na^m! catva^ri vais/a^radya^ni)。据大智度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即:(一)闻陀罗尼受持演说其义得无所畏(梵 dha^rani^-s/rutodgrahaN!a^rtha-nirdes/a-vais/a^radya),又作能持无所畏、总持无所畏、总持不忘说法无畏、闻法不忘失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一切闻能持故得诸陀罗尼故常忆念不忘故众中说法无所畏。谓菩萨能忆念教法,持之不忘,故于众中说法时对所说之义理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二)由证无我恼乱他相现行俱生不通达威仪路三业清净大守护成就无畏(梵 naira^tmya^dhigama^tpara-vihet!hana^-nimitta-samuda^ca^ra-sahaja^nadhigaterya^patha-trikarma-paris/uddha-maha^-raks!a-sam!panna-vais/a^radya),又作知根无所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所畏、一切众生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于众中说法得无所畏、知一切众生欲解脱因缘诸根利钝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了知众生根性之利钝,施与相应之说法,于此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三)常持法而不忘失毕竟通达慧方便救度有情见欢喜净诸障难无畏(梵 sadodgr!hi^ta-dharma^vismaraN!a-prajn~opa^ya-nis!t!ha^gata-sattva-nista^raN!a-prasa^da-sam!dars/ana-s/ubha^nantara^yika-vais/a^radya),又作答报无所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答法无所畏、以言词应答酬报其所问世无所畏、居一切众生听受问难应能随意如法而答故于众中诸法无所畏、不见若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有来难问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见如是少许相故于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对一切所问,能作如法便巧之答覆,更无所怖畏。(四)不忘失一切智心不于余乘而求出离能得圆满自在一切种利益有情无畏(梵 sarva-jn~ata^-citta^sam!pramos!a^nya-ya^na^nirya^N!a-sam!pu^rN!a-vas/ita^-sarva-pra^ka^ra-sattva^rtha-sam!pra^paN!a-vais/a^radya),又作决疑无所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决一切不退无上心不杂于他乘度诸有情遂得真实无畏、一切众生听受问难随意如法答能巧断一切众生疑故菩萨在大众中说法无所畏。谓听受有情之问难,能如法为彼等分别解说,以开解物心及断除疑网,说法教导而无所怖畏。(大乘宝雨经卷四、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p177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无畏】
(名数)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四无畏有佛与菩萨之二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力】
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力】
(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八十种好】
梵语 as/i^ty-anuvyan~jana^ni。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众好八十章。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始能具足。
 又有关八十种好之顺序与名称,异说纷纭。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一)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手足光泽红润。(五)筋骨隐而不现。(六)两踝俱隐。(七)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肢节均匀圆妙。(十三)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身肢润滑洁净。(十七)身容敦肃无畏。(十八)身肢健壮。(十九)身体安康圆满。(廿)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腹形方正、庄严。(廿三)脐深右旋。(廿四)脐厚不凹不凸。(廿五)皮肤无疥癣。(廿六)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手纹深长明直。(廿八)唇色光润丹晖,(廿九)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舌相软薄广长。(卅一)声音威远清澈。(卅二)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齿方整鲜白。(卅五)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眼净青白分明。(卅七)眼相修广。(卅八)眼睫齐整稠密。(卅九)双眉长而细软。(四十)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额广平正。(四六)身威严具足。(四七)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发香洁细润。(四九)发齐不交杂。(五十)发不断落。(五一)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五二)身体坚固充实。(五三)身体长大端直。(五四)诸窍清净圆好。(五五)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身相众所乐观。(五七)面如秋满月。(五八)颜貌舒泰。(五九)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相周圆妙好。(六四)身毛绀青光净。(六五)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顶相无能见者。(六七)手足指网分明。(六八)行时其足离地。(六九)自持不待他卫。(七十)威德摄一切。(七一)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顶骨坚实圆满。(七九)颜容常少不老。(八十)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p268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十二相】
梵语 dva^trim!s/an maha^-purus!a-laks!aN!a^ni,巴利语 dvattim!sa maha^-purisa-lakkhaN!a^ni。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关于三十二相名称之顺序,各有异说,今依大智度论卷四所载,即:(一)足下安平立相(梵 su-pratis!t!hita-pa^da),又作足下平满相、两足掌下皆悉平满相。即足底平直柔软,安住密著地面之相。系佛于因位行菩萨道时,修六波罗蜜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二)足下二轮相,又作千辐轮相。即足心现一千辐轮宝之肉纹相。此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或谓“足”亦指手足,故又称手足轮相(梵 cakra^n%kita-hasta-pa^da-tala)、手掌轮相。(三)长指相(梵 di^rgha^n%guli),又作指纤长相、指长好相、纤长指相。即两手、两足皆纤长端直之相。系由恭敬礼拜诸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表寿命长远、令众生爱乐归依之德。(四)足跟广平相(梵 a^yata-pa^da-pa^rs!N!i),又作足跟圆满相、足跟长相、脚跟长相。即足踵圆满广平,系由持戒、闻法、勤修行业而得之相,表化益尽未来际一切众生之德。(五)手足指缦网相(梵 ja^la^vanaddha-hasta-pa^da),又作指间雁王相、俱有网鞔相、指网缦相。即手足一一指间,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样,如雁王张指则现,不张则不现。此相乃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能出没自在无碍,表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六)手足柔软相(梵 mr!du-taruN!a-hasta-pa^da-tala),又作手足如兜罗绵相、手足细软相。即手足极柔软,如细劫波毳之相。系以上妙饮食、衣具供养师长,或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其拭洗等奉事供养而感得之相,表佛以慈悲柔软之手摄取亲疏之德。(七)足趺高满相(梵 ucchan%kha-pa^da),又作足趺隆起相、足趺端厚相、足趺高平相。即足背高起圆满之相。乃佛于因位修福、勇猛精进感得之相,表利益众生、大悲无上之内德。(八)伊泥延膊相(梵 aiN!eya-jan%gha),又作腨如鹿王相、鹿王腨相、两腨鹿王相。即股骨如鹿王之纤圆,系往昔专心闻法、演说所感得之相,表一切罪障消灭之德。(九)正立手摩膝相(梵 sthita^navanata-pralamba-ba^huta^),又作垂手过膝相、手过膝相、平住手过膝相。即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越膝。此相系由离我慢、好惠施、不贪著所感得,表降伏一切恶魔、哀愍摩顶众生之德。(十)阴藏相(梵 kos/opagata-vasti-guhya),又作马阴藏相、阴马藏相、象马藏相。即男根密隐于体内如马阴(或象阴)之相。此相系由断除邪淫、救护怖畏之众生等而感得,表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十一)身广长等相(梵 nyagrodha-parimaN!d!ala),又作身纵广等如尼拘树相、圆身相、尼俱卢陀身相。指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全等,周匝圆满,如尼拘律树。以其常劝众生行三昧,作无畏施而感此妙相,表无上法王尊贵自在之德。(十二)毛上向相(梵 u^rdhvam!-ga-roma),又作毛上旋相、身毛右旋相。即佛一切发毛,由头至足皆右旋。其色绀青,柔润。此相由行一切善法而有,能令瞻仰之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梵 ekaika-roma-pradaks!iN!a^varta),又作毛孔一毛相、孔生一毛相、一一毛相、一孔一毛不相杂乱相。即一孔各生一毛,其毛青琉璃色,一一毛孔皆出微妙香气。乃由尊重、供养一切有情、教人不倦、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之妙相,蒙其光者,悉能消灭二十劫罪障。(十四)金色相(梵 suvarN!a-varN!a),又作真妙金色相、金色身相、身皮金色相。指佛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此相系以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而感得。此德相能令瞻仰之众生厌舍爱乐,灭罪生善。(十五)大光相,又作常光一寻相、圆光一寻相、身光面各一丈相。即佛之身光任运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此相以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有,能除惑破障,表一切志愿皆能满足之德。(十六)细薄皮相(梵 su^ks!ma-suvarN!a-cchavi),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著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系以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之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十七)七处隆满相(梵 saptotsada),又作七处满肩相、七处隆相。指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处之肉皆隆满、柔软。此相系由不惜舍己所爱之物施予众生而感得,表一切众生得以灭罪生善之德。(十八)两腋下隆满相(梵 cita^ntara^m!sa),又作腋下平满相、肩膊圆满相。即佛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系佛予众生医药、饭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梵 sim!ha-pu^rva^rdha ka^ya),又作上身相、师子身相、身如师子相。指佛之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一如狮子王。系佛于无量世界中,未曾两舌,教人善法、行仁和,远离我慢而感得此相,表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廿)大直身相(梵 r!juga^trata^),又作身广洪直相、广洪直相、大人直身相。谓于一切人中,佛身最大而直。乃以施药看病,持杀、盗戒,远离憍慢所感;能令见闻之众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廿一)肩圆好相(梵 su-sam!vr!ta-skandha),又作肩圆大相、两肩平整相。即两肩圆满丰腴,殊胜微妙之相。系由造像修塔,施无畏所感得,表灭惑除业等无量功德。(廿二)四十齿相(梵 catva^rim!s/ad-danta),又作口四十齿相、具四十齿相。指佛具有四十齿,一一皆齐等、平满如白雪。此相系由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而感得,常出清净妙香;此一妙相能制止众生之恶口业,灭无量罪、受无量乐。(廿三)齿齐相(梵 sama-danta),又作齿密齐平相、诸齿齐密相。即诸齿皆不粗不细,齿间密接而不容一毫。系以十善法化益众生,复常称扬他人功德所感之相,表能得清净和顺、同心眷属之德。(廿四)牙白相(梵 sus/ukla-danta),又作四牙白净相、齿白如雪相。即四十齿外,上下亦各有二齿,其色鲜白光洁,锐利如锋,坚固如金刚。系以常思惟善法,修慈而感得此相。此妙相能摧破一切众生强盛坚固之三毒。(廿五)狮子颊相(梵 sim!ha-hanu),又作颊车相、颊车如狮子相。即两颊隆满如狮子颊。见此相者,得除灭百劫生死之罪,面见诸佛。(廿六)味中得上味相(梵 rasa-rasa^grata^),又作得上味相、常得上味相、知味味相。指佛口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此系由见众生如一子,复以诸善法回向菩提感得之相,表佛之妙法能满足众生志愿之德。(廿七)大舌相(梵 prabhu^ta-tanu-jihva),又作广长舌相、舌广博相、舌软薄相。即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则可覆至发际。系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而感之相;观此相,则灭百亿八万四千劫生死罪,而得值遇八十亿之诸佛菩萨受记。(廿八)梵声相(梵 brahma-svara),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廿九)真青眼相(梵 abhini^la-netra),又作目绀青色相、目绀青相、绀眼相、绀青眼相、莲目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系由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及欢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之相。(卅)牛眼睫相(梵 go-paks!ma^),又作眼睫如牛王相、眼如牛王相、牛王睫相。指睫毛整齐而不杂乱。此相系由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以思一子之心怜愍爱护而感得。(卅一)顶髻相(梵 us!N!i^s!a-s/iraskata^),又作顶上肉髻相、肉髻相、乌瑟腻沙相。即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之相。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自亦受持而感得之相。(卅二)白毛相(梵 u^rN!a^-kes/a),又作白毫相、眉间毫相。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如兜罗绵,长一丈五尺,右旋而卷收,以其常放光,故称毫光、眉间光。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此妙相。以上三十二相,行百善乃得一妙相,称为“百福庄严”。(中阿含经卷十一“三十二相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菩萨善戒经卷九、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p5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7 09:45
(本次学习:82楼~85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2、提婆达多过无量劫将成佛,佛号叫天王如来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告诉四众弟子:提婆达多过无量劫将成佛,佛号叫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叫天道

这位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宣说妙法,令恒河沙众生获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数众生发无上道心(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获得无生法忍,至不退转

天王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大众将天王佛的全身舍利安置在七宝塔中,塔高六十由旬,长和宽都是四十由旬,诸天人民以各种各样的花、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获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名词解释:

【无上道】
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盖如来所得之道,无有出其上者,故称无上道。具体称为菩提。又与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菩提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又为“无上道心”之略称。指愿求无上道之心。又称为菩提心。据众许摩诃帝经卷二载,叙述菩萨求无上道一事,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说明得值遇弥勒而闻法,求无上道成不退转。此种求无上道之心,即称无上道心。(出曜经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弥勒大成佛经、法华经疏(吉藏))((参见:菩提心)5200)p507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7 09:46

3、若听闻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能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三恶道,常生佛前莲华化生尝闻此经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学习解说]:

佛告诉诸比丘,未来世中,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能够净心信敬,不生疑惑,则能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还能生到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常听闻《法华经》,如果生到人天中则能享受妙乐,如果生在佛前则是莲华化生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7 09:46

4、智积菩萨代众生请(法)问文殊菩萨:若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踊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学习解说]:

这时,下方多宝佛的侍者名叫智积的菩萨对多宝佛说:我们回到自己的国土吧,释迦牟尼佛对智积菩萨说:善男子,稍等一下,这里有一位菩萨名叫文殊,你们可以相见以及论说妙法,然后再回去也不迟

这时,文殊菩萨坐在大如车轮的千叶莲华上,一起来的菩萨都坐在宝莲花上,他们从大海娑竭罗龙宫涌出来住在虚空中来到灵鹫山,从莲华上下来,来到佛所,顶礼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的佛足,之后来到智积菩萨这里,相互慰问,坐在一边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有证。”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踊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学习解说]:

智积菩萨问文殊菩萨:您住在龙宫所教化的众生有多少?

文殊菩萨回答说: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并非口能宣说心能测量的,稍等一会自然能得到证明,文殊菩萨还没有说完,就看到无数菩萨坐在宝莲花中从海涌出来到灵鹫山住在虚空中

这些菩萨都是文殊菩萨度化的,有的具足菩萨行能论说六波罗蜜,有的原本是声闻乘在虚空中说声闻乘的修行,不过今日他们都修行大乘空义,文殊菩萨对智积菩萨说:我在海中教化众生的数量就是这样的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  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  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  令速成菩提。


[学习解说]:

智积菩萨以偈颂说到: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勇健(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的文殊菩萨度化了无量众生,今日所有大众和我都亲眼见到了,赞叹文殊菩萨宣说实相义开示一佛乘法,开导教化一切众生快速成就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勇健相】
谓菩萨为众生故,于诸难行苦行而悉行之,不生退屈,是为勇健相。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大智】
(术语)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者。法华经序品曰:“普入佛慧通达大智。”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成就。”同慧远疏曰:“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学习解说]:

文殊菩萨说:我在海中常常为大众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问文殊菩萨:这部《妙法莲华经》义理甚深微妙,是所有经典中的宝,是世间稀有的经典,如果有众生勤行精进修行此经能快速成佛吗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7 09:47

5、文殊菩萨讲述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成佛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学习解说]:

文殊菩萨说:有一位名叫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的时候就很有智慧是个利根器,她善知众生善恶业行,并且获得了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诸佛所说的甚深秘藏(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都能受持,而且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在霎那间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获得辩才无碍

龙女慈悲众生犹如自己的孩子,她功德圆满具足,为众生宣说大乘妙法,她慈悲众生且内心柔和意志坚固,所以能证得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秘藏】
(术语)隐而不传于人曰秘。蕴蓄于内曰藏。秘藏者称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守护之不妄宣说故也。以非器而妄传,便为破法故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同嘉祥疏九曰:“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如人妙宝蕴在于内,故名为藏。”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注“肇曰:秘藏,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涅槃经曰:“愚人不解,谓之秘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又真言总称为秘藏。大日经疏三曰:“声闻经中以毗尼为秘藏,要择人简众方乃授之。若未发律仪不令听闻修习,摩诃衍中亦以持明为秘藏,未入漫荼罗者,不令读诵受持。”同七曰:“所谓甚深秘藏者,众生自秘之耳,非佛有隐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陀罗尼】
梵语 dha^r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换言之,陀罗尼即为一种记忆术。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盖菩萨以利他为主,为教化他人,故必须得陀罗尼,得此则能不忘失无量之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同时亦能自由自在的说教。有关菩萨所得之陀罗尼,诸经论所说颇多。及至后世,因陀罗尼之形式,类同诵咒,因此后人将其与咒混同,遂统称咒为陀罗尼。然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分,长句者为陀罗尼,短句者为真言,一字二字者为种子。
 关于陀罗尼之种类,依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载,陀罗尼分为四类:(一)闻持陀罗尼,得陀罗尼者耳闻之事不忘。(二)分别知陀罗尼,能区别一切邪正、好丑之能力。(三)入音声陀罗尼,闻一切言语音声,欢喜而不嗔。(四)字入门陀罗尼,听闻阿罗波遮那等四十二字门,即可体达诸法实相;盖以悉昙四十二字门总摄一切言语之故。上述之前三者称为“三陀罗尼”。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一)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二)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四)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有关修得此四陀罗尼之法,详载于大乘义章卷十一。
 天台宗据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之说,立有: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三陀罗尼,而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观。
 咒,名为陀罗尼,故对经、律、论之三藏而言,集聚咒之记录,称作陀罗尼藏、明咒藏、秘藏等。乃五藏之一。基于此之陀罗尼,有大随求陀罗尼、佛顶尊胜陀罗尼等,以及应不同诸尊之特殊修法,依修法之目的而诵相应之陀罗尼。此外,密教中,于供养祖师或祈亡者冥福之法会,诵持尊胜陀罗尼,称为陀罗尼会、陀罗尼讲会。(贤愚经卷十阿难总持品、大宝积经卷四无上陀罗尼会、卷一一五无尽菩萨会、海龙王经卷二总持门品、总释陀罗尼义赞、慧苑音义卷一)p360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8 09:15
(本次学习:86楼~90楼 共用时2.5小时)


6、由于女身非法器及五障,因此智积菩萨与舍利弗不相信龙女能在须臾顷成佛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学习解说]:

智积菩萨对文殊菩萨说:我见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无上菩提从未停止过,观三千大千世界哪怕芥子那么小的地方都是菩萨的舍身命处,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然后得成无上菩提,所以我不信龙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成佛

这时,龙女忽然出现在大众面前,恭敬礼拜佛,然后退在一边,以偈颂说到:

佛深知众生的罪福相貌,佛的智慧遍照十方法界,微妙的清净法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用以庄严法身,得到了天人的戴仰和龙神的恭敬,一切众生无不宗奉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学习解说]:

这时,舍利佛对龙女说: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证得无上菩提,这件事很难让人相信,为什么呢,因为女身垢秽,不是法器,如何能证得无上菩提?佛道“幽远难行,非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气魄,则难以成就”

还有女人身有五种障碍:一是不能作梵天王;二不能作帝释;三不能作魔王;四不能作转轮圣王;五不能作佛,所以女身如何能快速成佛呢?


名词解释:

【悬旷】
谓佛道之幽远难行,非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气魄,则难以成就。法华经提婆达多
品(大九·三五下):“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p6770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8 09:16

7、龙女为大众示现成道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

答言:“甚疾。”

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学习解说]:

这时,龙女有一个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献给了佛,佛立即接受,龙女向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说:我将宝珠献给世尊,世尊接受了,这件事快不快呢

智积菩萨和尊者舍利弗回答:很快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力观我成佛也是一样的快速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学习解说]:

这时,大众全都见到龙女忽然间变乘男子具足菩萨行,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这时,娑婆世界的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都远远看到龙女成佛,普为众生演说妙法,心生大欢喜,都远远的礼敬他,无量众生听闻妙法获得开解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到佛的授记,无垢世界发生六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得不退转,三千众生发菩提心得佛授记

智积菩萨和舍利弗以及法会一切大众都默然信受


名词解释:

【道记】
(人名)成道之记别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8 09:16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

【劝持品】
(经名)法华经卷第五,第十三品之名。品之前半说诸菩萨比丘等奉佛命受持法华而弘通之,品之后半,佛更说诸菩萨劝人受持弘通,故云劝持品。前半为持,后半为劝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药王菩萨与大乐说菩萨及二万眷属、还有五百阿罗汉及有学无学八千人,在佛前发愿广说此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学习解说]:

这时,药王菩萨与大乐说菩萨以及二万菩萨眷属来到佛前发愿说:唯愿世尊不要忧虑,我们在佛灭度后,一定奉持、读诵、演说《法华经》

未来的众生身处恶世,他们善根减少,多是增上慢者,贪求利养,增长不善根,远离解脱之道,虽然他们很难教化,但我们愿生起大忍力读诵、受持、演说、书写、种种供养这部《法华经》,甚至不惜身命


名词解释:

【后世】
(杂语)谓吾身之死后也。无量寿经下曰:“寿终后世尤深尤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

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学习解说]:

这时,众中有五百阿罗汉得佛授记,对佛说:世尊,我们也发愿将在其他国土为众生广说这部《法华经》

又有八千有学无学得佛授记,他们从座而起,合掌向佛说到:世尊,我们也发愿将在他方国土广泛演说此经,为什么呢,因为娑婆国土的众生心性恶劣、多是增上慢者,他们功德浅薄、瞋恨谄曲、心不诚实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8 09:17

2、佛为摩诃波阇波提及六千有学无学比丘尼转次授记成佛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

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

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习解说]:

这时,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六千有学无学比丘尼一同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目不转睛的看着佛

于是,佛对摩诃波阇波提说:为什么忧愁的看着佛,你是因为我没有为你授记吗?我今日就为你说说,你来世将在六万八千亿诸佛的教法中作大法师,还有六千有学无学比丘尼也都作法师

你这样修行渐渐具足菩萨道然后成佛,佛号叫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成就无上菩提


名词解释:

【憍昙弥】
(人名)Gautami^,巴Gotami^,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昙弥,俱昙弥。瞿昙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昙是姓,翻为泥土,弥者女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女声,为是佛姨母,故以女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呼佛,是释迦姓之本望也,今云乔答弥。于女声中,呼日炙甘蔗种,是佛母故以弥声呼,讹云憍昙弥。”文句二上曰:“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昙弥,此翻众主。”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8 09:17

3、佛为耶输陀罗授记成佛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学习解说]:

这时,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心里想:世尊为什么不给我授记呢?

佛对耶输陀罗说:你在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作大法师,渐渐具足佛道,在善国中将作佛,佛号叫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9 09:35
(本次学习:增补目录内容+91楼~92楼 共用时2.5小时)


4、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耶输陀罗比丘尼及其眷属们发愿在他方世界广为宣说《法华经》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

[学习解说]:

这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还有他们的眷属都心生大欢喜,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们来到佛前以偈颂说到:世尊是我们的导师,令天人获得大安稳,我们听到佛的授记后,都得到了心安和满愿

诸比丘尼说完偈颂,对佛说:世尊,我们也发愿在他方国土广泛宣说这部《法华经》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29 09:35

5、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最后也发愿将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看向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都是不退转菩萨,教化一切众生令不退转,还获得了各种陀罗尼

这些大菩萨们从座而起,来到佛前,一心合掌,心里想着:如果世尊命令我们持说《法华经》,我们会广为众生宣说此经

然后又在心里想:佛现在沉默不说没有命令我们,我们该如何做呢

这时,大菩萨们敬顺佛意,并且也为了满足自己的本愿,便来到佛前发愿说:世尊,我们在如来灭度后,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令众生书写、读诵、解说、正忆念,修习《法华经》,这些都是佛力加持,唯愿世尊在他方国土遥见和守护我们


名词解释:

【敬顺】
(术语)敬他顺他之命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敬顺佛故,发大誓愿。”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转不退法轮方便】
谓修菩萨行者,转无上法轮,化导一切众生,令其依教修学,增长菩提,行位不退,是为转不退法轮方便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鞞跋致】
(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唯愿不为虑,  于佛灭度后,
  恐怖恶世中,  我等当广说。
  有诸无智人,  恶口骂詈等,
  及加刀杖者,  我等皆当忍。
  恶世中比丘,  邪智心谄曲,
  未得谓为得,  我慢心充满。


[学习解说]:

诸菩萨一同以偈颂说到:唯愿世尊不要忧虑,在佛灭度后我们会广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如果遇到无智之人恶口打骂及用刀杖加害的话,我们会借此修行忍辱,恶世中的比丘他们邪知邪见心不诚实,没有证得却说已经证得,我慢心充满


名词解释:

【谄曲】
梵语 van%ka, kuhana。为欺瞒他人而故作娇态,曲顺人情。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又对物无所执著,称为无谄曲。金七十论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一上):“尼夜摩亦五:一不杀,二不盗,三实语,四梵行,五无谄曲。”(无量寿经卷上、菩萨地持经卷五、十住毗婆沙论卷八、十地经论卷二)p6167 FROM:【佛光大辞典】





   或有阿练若,  纳衣在空闲,
  自谓行真道,  轻贱人间者。
  贪着利养故,  与白衣说法,
  为世所恭敬,  如六通罗汉。
  是人怀恶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练若,  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  ‘此诸比丘等,
  为贪利养故,  说外道论议;
  自作此经典,  诳惑世间人,
  为求名闻故,  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  欲毁我等故,
  向国王大臣,  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  诽谤说我恶,
  谓是邪见人,  说外道论议。


[学习解说]:

有些在寂静处身穿纳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的人说自己是真修行,他们轻贱人间的修行者,贪着利养,为了得到世间人的恭敬而为在家人说法

这些人心怀恶念,常常想的都是世俗事,他们说:这些比丘是为了贪求利养,他们说的都是外道法诳惑世间人,他们常常在大众中这样毁谤,还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其他比丘众毁谤他人是邪见之人,所说的都是外道法


名词解释:

【六通】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兰若】
华译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总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纳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著之,十二头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衲。”注“法华经,衲衣在空间。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又】(杂名)禅僧多著纳衣,故一称曰衲衣。传灯录(多福和尚章)曰:“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我等敬佛故,  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  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  皆当忍受之。
  浊劫恶世中,  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  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  当着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  忍此诸难事。


[学习解说]:

我们因为恭敬佛的缘故都能忍受这些恶事,虽然被众生轻视,但是他们都是未来佛,所以对那些轻慢的话都应当忍受

在这五浊恶世中能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恶鬼侵入他们的身心来毁骂侮辱我们,我们敬信佛会以忍辱对待那些恶心之人,这样才能为他们宣说《法华经》,所以应当忍辱这些事情




   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  护持佛所嘱,
  世尊自当知。  浊世恶比丘,
  不知佛方便,  随宜所说法,
  恶口而颦蹙,  数数见摈出,
  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
  念佛告敕故,  皆当忍是事。


[学习解说]:

我们不贪爱这具色身,但为成就无上佛道,我们在来世会护持佛的嘱托,世尊一定是知道的,那些生在五浊恶世中的众生,不知道佛善巧方便的说法,他们常常出言恶口,远离塔寺,对于这些恶心众生,我们因为忆念佛的告诫,都能一一忍受




   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
  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
  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
  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
  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学习解说]:

不论是在村落还是城邑,只要有求法的人,我们都会到求法者那里为他们说佛所嘱托的法,我们是世尊的使者,为众生说法无所畏惧,我们一定善说妙法,愿佛不要忧虑,我们在世尊前以及诸十方佛前发下誓愿,佛一定知道我们的心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30 09:48
(本次学习:93楼~94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安乐行品第十四


1、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菩萨在恶世中该如何宣说《法华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对佛说:世尊,这些菩萨(指《劝持品》中的菩萨)特别希有,他们敬顺佛意,发大誓愿,在恶世中护持读说《法华经》

世尊,这些大菩萨们在恶世中该如何宣说《法华经》?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1-30 09:49

2、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学习解说]:

佛告诉文殊菩萨:如果菩萨想在恶世中宣说《法华经》,应当安住四法,一是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名词解释:

【四安乐行】
安乐,梵语 sukha-viha^ra。指四种可令获得安乐之行法。据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及法华文句卷八下等载,菩萨于恶世末法,弘扬法华经时,应安住于四种法,称为四安乐行。即:
(一)身安乐行,谓身若远离豪势、邪人邪法、凶险嬉戏、旃陀罗、二乘众、欲想、不男之人、危害之处、讥嫌之事、畜养年少弟子沙弥等十事,则可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故称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谓口若远离说过、轻慢、叹毁、怨嫌四事,则可得安乐,修摄其心,故称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谓意若远离嫉谄、轻骂、恼乱、诤竞四事,而为众生平等说法,则可得常好安乐,修摄其心,故称意安乐行。
(四)誓愿安乐行,谓于法华经不闻不问、不知不觉、不信不解之众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证得正觉时,必以神通力、智慧力导引之,使之入于法华实道中,发此誓愿而常好修摄自行,故称誓愿安乐行。四安乐行之名称有多种,然一般多用上述法华文句卷八下所举之身、口、意、誓愿等四安乐行之立名。
 此外,慧思之法华经安乐行义中,将上述四安乐行依次称为正慧离著安乐行、无轻赞毁安乐行(又作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无恼平等安乐行(又作敬善知识安乐行)、慈悲接引安乐行(又作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另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四,则依华严宗澄观之说,举出毕竟空行、身口无过行、心无嫉妒行、大慈悲行等四安乐行。
 关于修行四安乐行之菩萨,据法云之法华义记卷七载,佛为接引下品菩萨而说四安乐行,使其于五浊恶世中,藉修行此四安乐行,而于弘扬法华经之誓愿,不生退转之心。然天台大师智顗则认为系佛为圆教初发心之行者而说,使其能远离浊乱、忧恼,而自行化他。至于忍力成就之诸大菩萨,则因其神通自在,深知权实之义,能随顺众生之机缘以弘经度化,故不须特别示以修行之方轨。另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则于其法华义疏卷十,主张四安乐行系为小行之人而说,因其弘经之心常生退转,故佛明示修四安乐行能常受快乐,以策励之。
 另就四安乐行之行体而言,道生之法华经疏卷下,以四行之体依次为心栖于理、身口无过、离嫉妒、慈悲;法云以其为智慧、说法、离过、慈悲心;智顗则以止、观、慈悲三者为四行之通体;吉藏虽仅以正观为四行之通体,然因四行力用之不同,而有四种之别,即观实相之义为第一行,正观离过为第二、第三行,正观空寂(能拔苦与乐)为第四行。
 此外,法华文句卷八下,以依事、附文、法门三释,详解“安乐行”一词逐字之义。(法华玄义卷四之下、法华玄论卷八、法华经玄赞卷九、法华文句记卷二十三)((参见:安乐行)2407)p1687 FROM:【佛光大辞典】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悕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悕求。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文殊菩萨说:什么是菩萨摩诃萨行处?

如果菩萨能够忍辱、柔和善顺不卒暴、心不惊怖,于一切法中无所行、能观诸法实相、心不分别,这叫做菩萨摩诃萨行处

什么是菩萨摩诃萨亲近处?

如果菩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以及从事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逆路伽耶陀的人(意译作左顺世、逆世间行);也不亲近各种带有凶戏、相叉相扑以及那罗(伎戏)等种种表演或戏法;还要不亲近旃陀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以及畜养猪羊鸡狗和打猎捕渔诸恶律仪的人,这些人如果主动来求法就为他们说,但不要对他们有所希望,还有不要亲近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不要与他们打招呼,不要与他们一块待在房中或经行处或讲堂中,如果他们主动来求法可以为他们说,但是不要对他们抱有希望


名词解释:

【问讯】
梵语 pratisam!modana。敬礼法之一。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禅宗所用之作法有九种:(一)三巡问讯,于方丈小座汤(众僧坐于方丈室慢吮汤)之际,行揖坐、揖香、揖汤(揖即行礼)之三回问讯。(二)四处问讯,对僧堂之四板头(四板之头首)烧香问讯。(三)七处问讯,就僧堂内七处之炉烧香问讯。(四)座下问讯,在法堂之须弥座前问讯请法。(五)借香问讯,当维那于出班上香之际借住持香时,先向住持问讯,待烧香之后,再向住持行问讯礼,其时则称谢香问讯。(六)趺坐问讯,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众开示说法者)请住持趺坐,令侍者问讯。(七)请座问讯,于方丈行茶礼时,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问讯。(八)普同问讯,又作普问讯、普通问讯,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时问讯。(九)略问讯,又作小问讯,仅为合掌低头。此外,一般所行之问讯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大智度论卷十、大宋僧史略卷上、释氏要览卷中)p4412 FROM:【佛光大辞典】

【旃陀罗】
梵语 caN!d!a^la 之音译。又作旃荼罗、栴荼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印度社会阶级种姓制度中,居于首陀罗阶级之下位者,乃最下级之种族,彼等专事狱卒、贩卖、屠宰、渔猎等职。根据摩奴法典所载,旃陀罗系指以首陀罗为父、婆罗门为母之混血种。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二·六三六上):“或有一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种,或啖人种,或工师种。”(法华经安乐行品、观无量寿经、十诵律卷九)((参见:四姓)1705)p4117 FROM:【佛光大辞典】

【那罗】
(杂语)Nat!a,译曰力,伎戏。法华文句记九曰:“那罗,此云力。即是捔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名义集二曰:“那罗,翻上伎戏。”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逆路伽耶陀】
梵名 Va^malokaya^ta。又作缚摩路伽耶陀。意译作左顺世、逆世间行。谓行左道之顺世外道,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顺世外道主张最极端的唯物论见解,认为人生之目的乃在享受快乐,故被贬称为左顺世。北齐隐士刘虬注法华时,将之区分为顺世、左顺世两种,以顺世外道类比为重礼仪名教之儒墨者流,而以左顺世类比为弃仁绝义之老庄者流。现存梵文法华经中,相当于逆路伽耶陀处为 loka^yatamantradha^raN!a^,意为“持顺世之秘密辞者”,西藏之译本亦与此同,皆无缚摩(梵 va^ma)之语。va^malokaya^ta 恐与大乘入楞伽经卷四中之咒术词论(梵 mantrapratibha^na)同义。(法华玄赞卷九、玄应音义卷六)((参见:顺世外道)5353)p4328 FROM:【佛光大辞典】

【路迦耶底迦】
(流派)Loka%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译作顺世。四卷楞伽经谓之恶论,七卷楞伽经谓之世论。外道之名。随顺世间之凡情,计执是常是有等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嘉祥法华义疏十曰:“路伽耶陀者,旧云是恶解义。(中略)注经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礼仪名教儒墨之流也。(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为世间行。”慧琳音义十五曰:“路伽耶经,梵语,此名恶论义,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此则顺世外道,随顺世间凡情所说,执计之法是常是有等。”法华玄赞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恶答对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顺世外道。”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诸法实相】
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之表记,相对于小乘之三法印而称大乘一法印。根据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与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说,诸法实相唯佛所自证究尽,非名字、语言所能显示。盖外道、声闻等亦皆期望就诸法究明其真实相,然般若等经则以彼等所说未达究尽,而以不可得空为第一义真实谛。
 大智度论卷十八认为诸法实相即般若波罗蜜。谓世俗所说之诸法实相,仅为安国保家,并非真实;外道所说之诸法实相,皆堕于邪见法中,心有爱著,故非真实;声闻法中虽以无常、苦、空、无我等观诸法之实相,然彼等仅自求解脱老、病、死苦,不为一切众生,不具足智慧,故未能究尽实相;唯有菩萨于初发心即发大弘誓,起大慈悲,供养一切诸佛,以大利智舍弃净观不净观、乐观苦观等妄见心力之诸观,而观诸法之非净非不净,乃至非我非无我;复舍如上诸观,达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究竟之诸法实相。
 中论卷三观法品、大智度论卷十五、思惟略要法等,亦以远离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诸戏论,心行处灭,即诸法实相。三论宗嘉祥大师于大乘玄论卷四谓,实相乃般若实智之所照。天台宗智顗于摩诃止观卷一上谓,实相乃圆顿止观所观之境。盖中论与大智度论皆说“毕竟空”为诸法实相,而智顗却以中道为实相,并于法华经玄义卷八下、卷九上举出十二种实相之异名,例如妙有、如如、虚空佛性、非有非无中道等。故各宗对诸法实相之解释纷纭,另如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诸法实相,真言宗以阿字本不生为诸法实相,华严宗以一真法界为诸法实相,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成实宗以皆空为诸法实相,有部宗以苦、空、无常、无我为诸法实相。
 诸大乘思想中,最能独立表现诸法实相说者,首推龙树系之教义,其下又分立中论与大智度论两派。兹列举承袭此二思潮之三论宗与天台宗以说明之:
 (一)三论宗,依般若经说,特重中论(大三○·一中)“: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颂文。认为不可得空为诸法实相,此乃超越肯定、否定的绝对否定之不思议之理;亦即以为破尽一切迷妄时,即见不可得之真理。
 (二)天台宗对诸法实相有三重解释:(1)初重,认为依因缘所生之一切现象(诸法),系依因缘假现而无实体者;因诸法之本质为空理(实相),故称诸法实相。(2)第二重,空与有之一切称为诸法,另立超越空与有,而绝对肯定之中道之理(实相),此即为诸法实相。(三)第三重,现象世界之一切事事物物契合即空、即假、即中三谛之实相之理,此乃诸法即实相,而谓诸法实相。以上前二重系大乘偏教(偏于一边之教,指小乘及大乘中之权教)之说法;后一重乃大乘圆教之说法。
 此外,禅宗认为,诸法实相指诸佛或历代祖师悟道表现之本来面目。(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诸法无行经、佛藏经卷上诸法实相品、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日经疏卷一、大乘大义章卷中、注维摩经卷二、法华义记卷二、四念处卷三、三论玄义、宗镜录卷四十)p6305 FROM:【佛光大辞典】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不应对女人心生欲想而为她们说法,也不可以喜欢与女人相见

如果进入家中不可以与小女、处女、寡女说话,也不可以亲近五种男根不全的人,不可以单独进入他们家中,如果必须进入要一心念佛

如果为女人说法不能露齿微笑不能袒露胸膛

不要乐于畜养年纪小的弟子、沙弥、小儿,也不要与他们同师

要常常坐禅,在空闲处收摄心念,文殊师利,这叫做菩萨第一亲近处


名词解释:

【五种不能男】
指五种男根不全之人。又作五种不男、五种黄门(梵 pan~ca paN!d!aka^h!)。据十诵律卷二十一所举,即:(一)生不能男,又作生不男、生黄门(梵 ja^ti-paN!d!aka)。即生而不能淫者。(二)半月不能男,又作半不男、半月黄门(梵 paks!a-paN!d!aka)。即半月能淫,半月不能者。(三)妒不能男,又作妒不男、妒黄门(梵 i^rs!ya^-paN!d!aka)。即见他人行淫而起淫心者。(四)精不能男,又作变不男、变黄门、抱生黄门、触抱黄门(梵 a^saktapra^durbha^vi^-paN!d!aka)。即行淫时变失其男根者。(五)病不能男,又作犍不男、犍黄门、形残黄门(梵 a^pat-paN!d!aka)。即因朽烂而截去男根者。俱舍论卷十五则分黄门为扇搋(梵 s!aN!d!ha)、半择迦(梵 paN!d!aka)二类。扇搋即无男根者,有本性扇搋、损坏扇搋之别。半择迦为有男根而不具者,分嫉妒、半月、灌洒等三种。其中,本性扇搋相当生不男,损坏扇搋相当病不男,嫉妒半择迦相当妒不男,半月半择迦相当半月不男,灌洒半择迦相当精不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则以五种不男通称为半择迦,扇搋唯限于无根。即:生便半择迦、嫉妒半择迦、半月半择迦、灌洒半择迦、除去半择迦。此等扇搋或半择迦者,皆不得出家受具足戒。(四分律卷三十五、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顺正理论卷九、俱舍论卷三、法华文句记卷九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三之一、俱舍论光记卷三、玄应音义卷二十四、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p1175 FROM:【佛光大辞典】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学习解说]:

还有,菩萨应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只是为了适应众生因缘次第而有所说,菩萨如果能常常正观这些法相,就是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名词解释:

【实相】
梵语 dharmata^、bhu^ta-tathata^。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可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悉皆不可得。
 在鸠摩罗什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意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而“诸法实相”之说,为大乘佛教之标帜(即法印),亦即相对于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大乘佛教所立者称为实相印。一切诸法之真实相状,称为诸法实相,其内容虽依各宗而异,然自其各宗之立场判断,凡被视为最后而究竟者,俱以此语表示之。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在此一立场发展之下,至天台宗,则以最完全的自我发现,谓之诸法实相,亦即泯除本质(理)与现实(事)之差别,一切诸法完全调和之世界,于迷妄之凡夫中,亦可体现崇高之佛境界,表现出现象即实在、差别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为诸法实相乃佛祖之现成或本来面目;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实相法;密宗则有声字实相之说。又日本日莲宗将实相解释为本门之题目等,将真如之实相引至现实,论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论上阐明大乘佛教肯定现实之态度。(中论卷三、大般涅槃经疏卷三三十、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维摩经义记卷四末、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中)p578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  于后恶世,  无怖畏心,
  欲说是经,  应入行处,  及亲近处。
  常离国王,  及国王子、  大臣官长,
  凶险戏者,  及旃陀罗、  外道梵志。
  亦不亲近,  增上慢人,  贪着小乘、
  三藏学者,  破戒比丘,  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  好戏笑者,  深着五欲,
  求现灭度,  诸优婆夷,  皆勿亲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  无所畏心,
  不怀悕望,  而为说法。  寡女处女,
  及诸不男,  皆勿亲近,  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  屠儿魁脍,  畋猎渔捕,
  为利杀害,  贩肉自活,  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亲近。  凶险相扑,
  种种嬉戏,  诸淫女等,  尽勿亲近。


[学习解说]:

世尊再次以偈颂说到:如果有菩萨在恶世中没有恐怖心想要宣说《法华经》,应当将心入行处和亲近处,应当远离国王、王子、大臣、官长,远离凶险戏者以及旃陀罗(意译为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治狗人等)和外道,不要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的人、破戒比丘、戏笑的人、深深贪着五欲的人、求现世灭度的人,这些人都不应当亲近,如果这些人主动来求法,菩萨应该以无所畏心为他们宣说,但是不要对他们有所希望

寡女、处女以及五种男根不全的人不要亲近,屠夫、刽子手、打猎、捕鱼的人,他们为了利益而杀害众生,还有炫卖女色的人不要亲近,还有凶险的游戏、相扑、各种嬉戏和淫女等人不要亲近


名词解释:

【三藏学者】
(术语)指小乘之学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1 08:25
(本次学习:95楼~97楼 共用时2小时以上)

(接续楼上~)

   莫独屏处,  为女说法,  若说法时,
  无得戏笑。  入里乞食,  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  一心念佛。  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  能安乐说。
  又复不行,  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  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  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  亦无起灭,  是名智者,
  所亲近处。  颠倒分别,  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  是生非生。  在于闲处,
  修摄其心,  安住不动,  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  皆无所有,  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  不生不出,  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处。  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  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  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
  入于静室,  以正忆念,  随义观法。
  从禅定起,  为诸国王、  王子臣民、
  婆罗门等,  开化演畅,  说斯经典,
  其心安隐,  无有怯弱。  文殊师利!
  是名菩萨,  安住初法,  能于后世,
  说法华经。


[学习解说]:

菩萨不应单独为女人说法,说法时不应戏笑,进入众生家中乞食时需要叫上一位比丘,如果没有比丘同行一定要一心念佛,以上这些就是菩萨行处及亲近处

如果菩萨能够安住行处及亲近处,则能为众生宣说《法华经》;菩萨心不分别不执着有为无为法、不分别执着上中下三乘法以及是男是女,这就是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既不是恒常不变也不是生灭法,这些都是智者的亲近处

菩萨在空闲处应当摄受身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正观一切法犹如虚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的实相,这就是菩萨的亲近处

如果比丘在我灭度后能够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那么在宣说《法华经》时心则不会怯弱;菩萨在静室中正忆念及观照法义,菩萨从禅定中起,可以为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人演说此经,内心安稳没有怯弱

文殊师利,这样的菩萨能在后世为众生宣说《法华经》


名词解释:

【一相】
(术语)(一)谓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叹。”维摩经弟子品曰:“不坏于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于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见解也。外道小乘四宗论,谓一切法言一者,外道僧法论师之说也。盖中论八不中之非一,即非此僧佉之计。起信论,谓真如自性非一相,亦破此计。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颠倒】
梵语 vipari^ta,或 viparya^sa。略作倒。谓违背常道、正理,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反于本真事理之妄见。对于颠倒妄见之分类,诸经论所说有异。(一)二颠倒,即:(1)众生颠倒,众生不知真理,为烦恼所迷惑。(2)世界颠倒,众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所说出自首楞严经卷七、大明三藏法数卷八等。
 (二)三颠倒,又作三倒,即:(1)想颠倒,对于对象错误之想法。(2)见颠倒,错误之见解。(3)心颠倒,具有上述二种颠倒之心之自体即虚妄。所说出自阴持入经卷上、大集法门经卷下、大品般若经卷十一、七处三观经等。
 (三)四颠倒,又作四倒,即:(1)有为之四颠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实相,而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以无我为我。(2)无为之四颠倒,声闻、缘觉虽对有为之四颠倒具有正见,然却误以为悟境是灭尽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乐、我、净者。以上八种妄见合称八颠倒,或八倒。所说出自南本涅槃经卷二、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义章卷五末等。
 (四)七颠倒,指想倒、见倒、心倒、于无常常倒、于苦乐倒、于不净净倒、于无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记三颠倒与四颠倒之合称。所说出自瑜伽师地论卷八、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三等。
 此外,圆测于仁王经疏卷下列举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及贪、嗔、痴、过去因、未来果、现在因果等六颠倒,合为十颠倒。并主张以“四念处观”灭除四颠倒,以三善根观灭除贪等三毒,而以三世观灭除过、现、未三世之执著。又大集法门经卷上谓,有为之四颠倒,复个别具有想、心、见等三颠倒,总为十二颠倒。(六十华严经卷十、法华经卷六、无量寿经卷下、俱舍论卷十九、往生论注卷上、慧琳音义卷十五)p6731 FROM:【佛光大辞典】

【常住】
(术语)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常住有三种。(参见:三种常)。又常住物之略,又常住之果有七种。(参见:七常住果)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1 08:2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21 22:19 编辑

3、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之)口安乐行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学习解说]:

还有,文殊师利,如来灭度后,在末法时期想要宣说《法华经》,应当安住口安乐行

如果在宣说此经、或者读诵此经典时,不说他人过失以及经典的过失,也不轻视其他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对于声闻人也不说他们的过失,不称扬不赞美也不心生怨嫌,菩萨如果善修口安乐行则不会违逆所有听法者的心意,如果遇到问难者菩萨不以小乘法回答,应以大乘法为他们解说令众生获得佛智


名词解释:

【一切种智】
梵语 sarvatha^-jn~a^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p19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安乐行】
安乐,梵语 sukha-viha^ra。指四种可令获得安乐之行法。据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及法华文句卷八下等载,菩萨于恶世末法,弘扬法华经时,应安住于四种法,称为四安乐行。即:
(一)身安乐行,谓身若远离豪势、邪人邪法、凶险嬉戏、旃陀罗、二乘众、欲想、不男之人、危害之处、讥嫌之事、畜养年少弟子沙弥等十事,则可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故称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谓口若远离说过、轻慢、叹毁、怨嫌四事,则可得安乐,修摄其心,故称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谓意若远离嫉谄、轻骂、恼乱、诤竞四事,而为众生平等说法,则可得常好安乐,修摄其心,故称意安乐行。
(四)誓愿安乐行,谓于法华经不闻不问、不知不觉、不信不解之众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证得正觉时,必以神通力、智慧力导引之,使之入于法华实道中,发此誓愿而常好修摄自行,故称誓愿安乐行。四安乐行之名称有多种,然一般多用上述法华文句卷八下所举之身、口、意、誓愿等四安乐行之立名。
 此外,慧思之法华经安乐行义中,将上述四安乐行依次称为正慧离著安乐行、无轻赞毁安乐行(又作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无恼平等安乐行(又作敬善知识安乐行)、慈悲接引安乐行(又作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另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四,则依华严宗澄观之说,举出毕竟空行、身口无过行、心无嫉妒行、大慈悲行等四安乐行。
 关于修行四安乐行之菩萨,据法云之法华义记卷七载,佛为接引下品菩萨而说四安乐行,使其于五浊恶世中,藉修行此四安乐行,而于弘扬法华经之誓愿,不生退转之心。然天台大师智顗则认为系佛为圆教初发心之行者而说,使其能远离浊乱、忧恼,而自行化他。至于忍力成就之诸大菩萨,则因其神通自在,深知权实之义,能随顺众生之机缘以弘经度化,故不须特别示以修行之方轨。另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则于其法华义疏卷十,主张四安乐行系为小行之人而说,因其弘经之心常生退转,故佛明示修四安乐行能常受快乐,以策励之。
 另就四安乐行之行体而言,道生之法华经疏卷下,以四行之体依次为心栖于理、身口无过、离嫉妒、慈悲;法云以其为智慧、说法、离过、慈悲心;智顗则以止、观、慈悲三者为四行之通体;吉藏虽仅以正观为四行之通体,然因四行力用之不同,而有四种之别,即观实相之义为第一行,正观离过为第二、第三行,正观空寂(能拔苦与乐)为第四行。
 此外,法华文句卷八下,以依事、附文、法门三释,详解“安乐行”一词逐字之义。(法华玄义卷四之下、法华玄论卷八、法华经玄赞卷九、法华文句记卷二十三)((参见:安乐行)2407)p168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  安隐说法,  于清净地,
  而施床座。  以油涂身,  澡浴尘秽,
  着新净衣,  内外俱净,  安处法座,
  随问为说。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诸优婆塞,  及优婆夷,  国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义,  和颜为说。
  若有难问,  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
  敷演分别。  以是方便,  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  入于佛道。  除懒惰意,
  及懈怠想,  离诸忧恼,  慈心说法。
  昼夜常说,  无上道教,  以诸因缘、
  无量譬喻,  开示众生,  咸令欢喜。
  衣服卧具,  饮食医药,  而于其中,
  无所悕望。  但一心念,  说法因缘,
  愿成佛道,  令众亦尔。  是则大利,
  安乐供养。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能演说斯,  妙法华经。  心无嫉恚,
  诸恼障碍,  亦无忧愁,  及骂詈者,
  又无怖畏     加刀杖等,  亦无摈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  如我上说。  其人功德,
  千万亿劫,  算数譬喻,  说不能尽。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诵说到:菩萨想要常乐安稳说法,要在清净的地方布置床座以油涂身,沐浴洗去尘垢后,穿上干净的衣服,这样以清净的身心安坐在法座上随缘为众生说法

菩萨应当以微妙义理柔和善顺的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臣民说法,如果遇到问难者,可以以因缘譬喻分别演说法义,以这种方便法令他们发心求大乘,然后渐渐步入佛道

菩萨应当去除懒惰和懈怠,远离一切忧恼,昼夜以慈心为众生说法,以种种因缘无量譬喻破除众生无明,令他们全都心生欢喜。菩萨说法时要心无所求,只是一心说法唯愿成佛,而且不但自己要成佛,还要令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获得大利益

我灭度后,如果有比丘能如法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心中就没有嫉恚,没有各种烦恼障碍,没有忧愁,没有恶语相向的人,心无怖畏,也不会担心被撵出去,因为能安住容忍的缘故

有智慧的人能这样如实修心,此人所得到的功德即使经过千万亿劫也说不尽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1 08:2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21 22:19 编辑

4、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之)意安乐行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謟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学习解说]:

还有,文殊师利,在我灭度后,佛法快要灭尽时,受持读诵《法华经》的菩萨不要有嫉妒谄诳之心,也不要轻视口骂学佛者,不要说长道短。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不要令他们心生忧恼,不要对他们说:你们离佛道还很远,并不能获得佛智,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放逸懈怠的人

还有,不应当戏论佛法(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与人争论夺个高下,应当对一切众生生起大悲心,对待诸佛要像对待慈父一样,对一切菩萨应当生起大师想(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应当常常以深心恭敬礼拜十方诸大菩萨,应当以平等心为一切众生说法,应当顺应众生根器次第不多说也不少说,即使遇到深爱佛法的人也不要多说


名词解释:

【大师】
梵语s/a^str!,巴利语 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本事经作三种大师:(一)如来,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二)阿罗汉,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三)有学弟子,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闻,于诸经典,善知法义,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出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大三○·七五九中):“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为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名大师。”
 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下):“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此盖以佛所说戒及法为佛灭后之大师。
 又后世我国对人师中之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者,亦常尊为大师,如摄山大师(僧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智顗)、南岳大师(慧思)、嘉祥大师(吉藏)、贤首大师(法藏),又如近代之太虚大师、印光大师等。(长阿含卷十五究罗檀头经、大般若经卷四三四、十诵律卷五十二、大智度论卷二)p835 FROM:【佛光大辞典】

【戏论】
梵语 prapan~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常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大三○·八一五上):“此中能引无义思惟分别所发语言,名为戏论。何以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
 中论卷三观法品分戏论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谓于一切法取著之心,见论为于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九种戏论。三种为:(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九种为:(一)通计我,(二)约计是我,(三) 计我应生,(四)计我不更生,(五)计我有色应生,(六)计我无色应生,(七)计我有想应生,(八)计我无想应生,(九)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说二种戏论:(一)于真实之理生戏论,(二)于世间之事生戏论。此外,中观论疏卷一亦列举五种戏论。(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参见:爱论见论)5463)p64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2 09:3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2 09:42 编辑

(本次学习:98楼~102楼 共用时2.5小时)

(接续楼上~)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说:文殊师利,这些大菩萨在末法时期佛法将要灭尽时,有能成就意安乐行者,那么在宣说《法华经》时,没有人能恼乱他,能遇到好同学与他共同读诵此经,也能感召大众都来听他讲经,并且听后能够受持,受持以后还能读诵,读诵以后还能宣说,宣说之后还能书写,还能教人书写,供养经典,恭敬尊重赞叹经典


名词解释:

【诵】
(杂语)背文而闇持之也。止观四之一曰:“诵者背文闇持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  当舍嫉恚慢、
  謟诳邪伪心,  常修质直行。
  不轻蔑于人,  亦不戏论法,
  不令他疑悔,  云汝不得佛。
  是佛子说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于一切,  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萨,  愍众故行道,
  应生恭敬心,  是则我大师。
  于诸佛世尊,  生无上父想,
  破于憍慢心,  说法无障碍。
  第三法如是,  智者应守护,
  一心安乐行,  无量众所敬。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以偈诵再次说到:如果有人想要演说《法华经》,应当舍弃嫉妒、嗔恚、骄慢、谄诳、以及邪伪心,应当常修正直心,不轻蔑他人、不戏论佛法、不令他人心生疑悔,不对他人说你不能得到佛智

佛弟子说法应当常常柔和能忍,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之心,杜绝懈怠,十方大菩萨因为怜悯众生而能广行佛道,所以应当对他们心生恭敬,对于诸佛世尊应当像慈父一样看待,破除骄慢心才能说法无碍,这就是四法中的第三个意安乐行,有智慧的人应当一心修行意安乐行,能得到无量众生尊敬


名词解释:

【质直】
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据维摩经佛国品载,直心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此谓直心者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法华经寿量品(大九·四三中):“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中略)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方广大庄严经卷四)p6184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2 09:4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21 22:20 编辑

5、若有菩萨想在后恶世中宣说《法华经》,应当安住(四法之)誓愿安乐行

(1)菩萨当以慈心对待在家出家之人,以大悲心对待非菩萨人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学习解说]:

还有,文殊师利,在末法时期佛法将要灭尽时,有受持《法华经》的菩萨应当以慈心对待在家和出家人,对于非菩萨人应生大悲心,应当这样想:这些都是失去大利益的人,如来以善巧方便随宜说法,可是他们却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虽然这些人不问不信不解《法华经》,当我证得无上正觉时,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以神通力和智慧力引导他们安住一乘法中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2 09:40

(2)有能成就誓愿安乐行的菩萨说法无有过失、还能得到诸天昼夜守护、诸菩萨神力护念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学习解说]:

文殊师利,菩萨在如来灭度后有能成就誓愿安乐行者,那么在宣说《法华经》时,不会有过失,常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天人为了听法的缘故而能常常跟随和侍奉,如果菩萨在村落、城邑、空闲处遇到问难者,诸天人会昼夜为了听法的缘故而护卫菩萨,还能令听法者都心生欢喜

为什么呢,因为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念,文殊师利,这部《法华经》在无量国土中听到此经的名字都很难,更何况见闻、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呢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