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2 21:33
标题: 佛弟子淨慧,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经记录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缘起:深入经藏共修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弟子淨慧,发心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祈请佛菩萨慈悲护念加持,令弟子入清净光明心,看懂佛经深义及实修要点
认真写出正确的白话解说,早日增上智慧,自利利他


感恩善知识老师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深深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3 18:46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3 19:3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7 09:28 编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一. 经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名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华

二. 译者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唐代高僧,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

三. 出处 -  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四. 內容 -  全文二百六十字,其内容系庞大《般若经》之浓缩,为阐述般若真义之要典。
                全经举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

五. 汉译本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鸠摩罗什 译 (最古之汉译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代玄奘 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代法月 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利言等 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代智慧轮 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代法成 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宋代施护 译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3 20:3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2 15:58 编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由来:

昔日玄奘大师还没西行取经之前,曾经在空惠寺遇到一位患有疾病的僧人
这位僧人知道玄奘大师发愿西行取经,赞叹不已
但是这路途遥远及不便,还有种种无法预期的凶险及障难,还可能遇有生命危险
于是这位僧人传授玄奘大师「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心经),告知只要他受持这个法门,就可以确保西行取经一切平安
因此,玄奘大师就在取经的路途中按照这位僧人的教导来修持这个法门,结果都能化险为夷
终究平安抵达了印度

此事记载于《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并序 [燉煌出 S. 700])》中,原文节录如下:

梵本般若多心經者,大唐三藏之所譯也。三藏志遊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場內。遇一僧有疾,詢問行止。因話所之,乃難歎法師曰:「為法忘體。甚為希有。然則五天𮞧萬餘逞,道涉流沙,波深弱水。胡風起處,動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時,對荒兵之落葉。朝行雪巘,暮宿氷崖,樹掛猿猱,境多魑魅。層巒疊於蔥嶺,縈似帶雪之白雲;群木蔟於鷲峯,聳參天之碧嶠。逞途多難,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師若受持,可保來往」遂乃口受與法師訖。至曉,失其僧焉。

三藏結束囊裝,漸離唐境。或途經厄難,或時有𮤢齋饈,憶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則輙現珍𮒄但有誠祈,皆獲戩祐。至中天竺磨竭陀國那爛陀寺,旋遶經藏次,忽見前僧,而相謂曰:「逮涉艱嶮,喜達此方。賴我昔在支那國所傳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由斯經歷,保爾行途。取經早𨖼,滿爾心願。我是觀音菩薩。」言訖冲空。既顯奇祥,為斯經之至驗。信為般若,□為聖樞。如說而行,必超覺際。究如來旨,巨曆三祇。諷如來經,能銷三障。若人虔誠受持者,體理斯而懃焉。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3 21:2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5 00:07 编辑

(3楼~5  用时,2小时)

心经
(特点:简短,是让众生清净最好最短的经文,般若经的好处就是可随次第而解,坏处就是错解而不深入经藏和不遵守戒律) ——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末学先从【清净光明专辑】中节录与《心经》有相关的内容,在此学习如下:

关于心经的解说,可能充满各种不同的见解,
佛弟子应该多深入经藏,才能正确的明白佛陀的意思

由于
每个众生根器杂染不同,面对这些资讯的心态也不同,研读或修行的体会也不同
就如[无量义经]所说的,佛陀所说的同一佛经或法句,因为众生根器和执着不同,所以领悟不同,结果也不同
所以一般人对于心经,当然就会有各种解说和体会

虽然如此,大家也不用担心,只要发心纯正,真心想解脱轮回普渡众生成就佛道,佛菩萨就会不断的提携您
会运用各种方式,或苦或难,或提携或鼓励,来考验和引导众生,逐渐增上修行
所以对于心经,只要您实修不断增上,就会有不同阶段的体悟

如何修学佛经?
根据佛经上的教导,一般来说,修学佛经,有几个过程(这讲过非常多次了)
1.读诵书写,2.思维解义,3.生活中实修体验,4.弘扬佛法,为众生演说,同成佛道
这四个过程虽然是次第,但是也可以逐渐根据自己的水平同时多方平行进行
也就是读多少,就解多少,且实修多少,就说多少,这样同时进行也可以帮助整体全面的体会
此外,遵从佛陀的教导,多深入经藏,透过明白佛陀在不同佛经中的讲解,就能更明白每部佛经深入的涵义
这样随着对种种佛经的广博阅览和深入体会,您就能逐渐明白心经的深义

然而,
以一般人来说,刚开始读心经,依照字面的了解,大概都以为一切都是空,
透过念诵心经,逐渐接受心经的思想,然后放下执着,所以身心自然就逐渐清净舒展了

不过,这是一般初学者不明白心经中[名相](就是佛法中的专有名词)的情况
等到逐渐去了解名相,可能又发现许多自己无法了解的问题
所以,在很多佛经中,例如:小品般若经,摩诃般若经,大般若经,法华经…,
这些经上都有提到根器不足的众生对深法的惊疑畏惧甚至毁谤,
反之如果能深信深法没有疑惑,经上说这都是过去世就已经听闻深法或久修菩萨道了
所以[瑜伽师地论]上说,佛弟子面对深法应该勉强自己相信,这样才能增上修行
回说心经
其实,心经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浓缩,
能懂到什么程度,这要看您自己的实修情况,也就是佛性显露的情况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这样就讲完了

如果您看不懂,或看不到末学上面讲的那些内容,或不懂末学上面在讲什么
那您就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例如,您必须先弄清楚[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就是[心经]的解说,
该学的很多,例如[小品般若经][摩诃般若经][大般若经][大般涅槃经]….

要知道,
修行一定要按部就班把基础给落实,不要妄想自己可能是大根器
就是因为不是大根器,所以才弄不明白心经,才更需要落实基础实修
因此,末学以前在精进实修的帖子早就说明了,先落实精进实修以后谈心法和深法才容易明白
末学也常说,末学讲的很清楚,可是众生看的很模糊
再者,想弄清楚心经,确实应该先弄清楚楞严经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4 23:5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5 00:04 编辑

(6  用时,2小时)

末学今天继续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与《心经》相关的内容:

1.
金刚经虽然表面上文字浅显,就像心经一样
可是,金刚经讲的是菩萨心要,是为声闻转菩萨次第的弟子所讲的课程
尤其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心经是在讲实相第一义

当我们在学习甚深经典时,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就像,
末法凡夫虽然看了金刚经,有些人虽然自以为了解
但是其实和佛法深义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不用说实际的实证了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因为末法众生智慧不足
一读深经,就可能错解,而堕入自以为是的状态
所以许多外道行者甚至佛弟子,就可能因为无智的错解经义而堕入楞严经讲的五阴魔境中

这点只要详读楞严经就会明白

但是这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堕入魔境

因为甚深经法对任何众生,就如无量义经所说
随众生性(根器因缘和业障)而众生自得其义,因此次第就各不相同
因此众生只要读经,大都会得到各自的领会和好处
重点在于谦虚和我慢,以及累世的邪见因缘

只要不常保持谦卑心,不破除我慢,就容易堕入魔境
又或者因为过去世的外道邪见因缘,所容易走往错解的方向

至于许多人不明白的四相或其中的寿者相,
这在圆觉经或其他般若经中都讲的很清楚
请自行参阅
重点就是保持谦卑心,就不会走错路
才不会自以为明白了或开悟了或实证圣境了
最好先把楞严经50阴魔看清楚,才不会误入魔境而不自知
讲个最简单的自我测试,
所谓的地狱五条根~[财][色][名][食][睡],样样都无法破除
这还自以为得证无上法,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经上说这样自夸自傲的人只会堕入地狱

佛经很多,佛义很深远,千万别读过一两本经就自以为开悟了
多看看,就能逐渐知道自己的肤浅

看到,不代表知道
知道不代表全然明白
明白不代表全然实证
所谓半瓶水响叮当
众生应该明辨自己的处境,才能迈向真智 ——帖子详见:[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说到开悟,
若真开悟,自得心开,无不自在
不会需要别人的认可,也不会需要嚷嚷告诉别人
(因为凡夫不明白开悟,多说无益,而且自己若执着开悟,也非真开悟)
只有当下明白[实相义]的平静自在

真正开悟者,有大智慧,所以会根据次第,运用更多方便引导众生学佛,
而不是急于告诉别人自己是真正实证者


所以,禅宗祖师看到两个徒弟说自己开悟了
其中一个,祖师说,是的,你开悟了
另一个,祖师敲他的头,你去干事吧

若无实证,文字上论是非者,皆是虚妄

真假开悟,一看便明,若真不二,心无碍也,又何必在此说项
还是老实读楞严经,看看自己是否堕入魔境妄想比较重要 ——帖子详见:[略说]真假开悟

也因此,
修行如果不从戒律开始做起
如果不从六度的前四种次第做起〜[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空谈开悟又有何用,那只是空中楼阁
而且往往堕入楞严经讲的魔扰中

修行有次第,样样都要按部就班

讲个简单的道理
学骑车,是用想的就会骑了吗?
当然不是,是要不断的实际练习,这样才能学会骑车
开悟也是一样,要从[六度]的[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开始
然后学习[三昧观照],学习[禅定],最后逐渐明白[般若智慧]
这些都要实做,不是空想就能突然顿悟
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体会,最后才可能顿悟
酝酿要很久,最后明白只要一瞬间,那就是顿

许多开悟者,并不是突然开悟的
而是已经累积累世的修行资粮,累积了累世的修行智慧
所以今生资粮饱和,就会开悟,这是要真正累世实修才能办到
空想却不实修,哪会有经验和体会呢,这些在佛经上都讲的很清楚,
实证[首楞严三昧]的过程也是如此,由菩萨万行,最后才能得证

所以说,
还是老实的做好各种基础修行吧
念佛没超过千万,持咒没超过百万,那会有什么定力呢?
念佛拜佛持咒诵经只是修行的基础
这些都做不到,能叫做有定力吗?
大家都知道戒定慧
戒和定都做不到,能有开悟的智慧吗? ——帖子详见:[空想开悟] [空谈开悟]


2.
其实心经早就讲的很清楚,(这些在大般若经...等,甚深经典中也讲了很多)
早就把[界][蕴][入][四谛][十二因缘][八识]的实相讲清楚了
只是一般人没有看,或有看没有懂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楞严经卷四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帖子详见: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3.
金刚经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讲[不着四相]和[无住生心]
这其实就是讲般若实相的入门

举例来说,
如果我们执着[仇恨]或[情爱]或[苦乐]或[生死],那就是着于四相
就是无法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的执着
那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实证成佛

那么,
如何验证我执和破除我执呢?如何破除四相呢?
其实都在日常生活的实修
如[楞严经]所说,因次第尽,这要由生活中逐渐破除
如何在生活中实修来破除呢?
就是以[第六度般若蜜]的观念来落实六度般罗蜜的前五度
就是以[无住生心]和[不着四相]的观念,来落实[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这样就能逐渐实证[般若般罗蜜]

这在很多经中都讲的很清楚,例如[般若]系列经典或[大宝积经]... ——帖子详见:您懂金刚经吗?您真的开悟了吗?您真的实证了吗?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5 23:5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5 23:58 编辑

(7  用时,2小时)

末学今天继续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与《心经》相关的内容:

1.
想要清净很简单,经咒不用很多,心经就很够用了
听一些好听的佛乐,让自己融入气氛来念佛或持咒,这样就容易清净 ——帖子详见:[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83#
[心经]每天念诵至少3-7遍,心情不好就念[心经]调整 ——帖子详见:学佛应该循循善诱,切忌和家人起争执
诵经, 例如[心经], 透过义理思维,心情自然开阔 ——帖子详见:[简单方法]一般不懂佛法的初学者,如何藉由佛法消除世俗烦恼?
急躁和担忧也都是妄念,这讲过很多次了
每天念心经,逐渐领悟法义,慢慢就会进步的 ——帖子详见:[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84#
过去世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您现在是什么,而且正在做什么
所以应该把握现在,而不要留恋过去,这样才不会徒增事端
每天念诵[心经21遍],慢慢就会改善 ——帖子详见:[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88#


2.
人间难免有种种苦难,而众生往往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其实,众生的一切烦恼与问题,用「心经」中的一段话就可以完全解决了
那就是:「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对于世俗的困难、苦处或烦恼,只要心无挂碍,就能免除、消除一切恐怖,就能远离世俗颠倒的梦幻与妄想,
这样就能逐渐迈向真实解脱的大涅槃(究竟涅槃可作两种解释,1.究竟就是逐渐而终究,2.「究竟涅槃」就是指「大般涅槃」)

简单说,就是心(心量、心念、观念)超越了世俗,自然就能超越世俗的烦恼与业障,当然逐渐就能脱离六道业力的束缚

然而,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
那要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
这在「大般涅槃经」或「般若经」(泛指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有解释
(「心经」就是般若部经典的精华,是从般若经中节录而出)

「般若波罗蜜多」有几种面相的意义,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实相智慧」,就是「佛性」
「首楞严三昧」指功用、功能、状态,「般若实相智慧」则是指通达一切事相与原理的真实智慧,「佛性」则是指清净光明的本体

透过学习「首楞严三昧」,我们可以学习契入这些功用与状态
透过学习「般若实相智慧」,我们可以逐渐实证通达一切的智慧
透过认识「佛性」,我们可以学习逐渐契入清净光明的本体

当我们逐渐学习佛经中的正知见(佛陀的解脱智慧,对世俗的正确看法和观念),我们就可以逐渐提升智慧
藉由观念的改变和提升,并逐渐学习操作的方式与观行而契入光明的状态,而逐渐恢复清净光明的本体-「佛性」
这样,我们就能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与恐怖,就能究竟解脱而契入涅槃

所以说,透过上述三种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心无挂碍,逐渐远离世俗的颠倒梦想,逐渐究竟涅槃

因此,佛弟子都应该逐渐贯彻上述三种方向的修行,
至少,要天天读诵或背诵心经,逐渐契入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能降伏世俗和累世凡夫习气的障碍 ——帖子详见:「般若波罗蜜多」


3.
建议学佛应该由浅入深,
所以读经如果能先学习简单的经典,这样就比较容易
先了解和实修[基础的名相和解说],以后自然就能明白[甚深佛法]
就像爬楼梯,一阶一阶爬就很容易,如果一下子要跨上四五阶
这可能花了很多时间还做不到,又或者产生意外或因此不爬了
学佛的道理也一样

以下节录末学帖子([略说]念佛的速度与数量)
任何事情都没有一蹴可及的道理,
就像学骑车或者开车,或者人要从小学念到大学
或者像菩萨修证从初地到十地然后成佛,
就像爬阶梯要慢慢一阶梯一阶梯爬上去,这样才会轻松
一下子想要跨过好几阶梯,大都办不到或很困难
所以一千是个阶梯,一万也算是一个阶梯,三万是另一个阶梯
方法是有,但是每个方法是不同阶梯,要一个一个来
方法都在之前末学回答给您的帖子(念佛次第和心法次第)中,里面有非常多帖子
您要仔细阅读才能吸收,您如果还不能领会其中重点,那就还跨不上去
必须先累积您目前所处阶梯的修行资粮,精进却又平静的按部就班念佛

另外,当我们已经熟练现在的阶梯然后爬上一个阶梯
这时候对于新的佛经当然还是会有不明白的名相和经文
这时候可以查阅辞典或历代注解,如果还是不明白,就不用太执著
先看自己能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先读诵即可
这是因为自己的实修还要再提升,才能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不用心急 ——帖子详见:[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77#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6 23:5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7 00:10 编辑

(8  用时,2小时)

末学今天继续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与《心经》相关的内容:

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帖子详见:[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什么是实相呢?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也就是说,
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所以甚深佛法(例如:心经)说不生不灭

一切都操纵在众生自己, 要成佛或是要变成六道轮回众生都是由自己决定


因此,面对一切众生,和人生一切遭遇,您的态度可以决定您的未来

要[清净][光明][自在][无染]或者要[害怕][恐惧][痴迷].全都由自己决定
——帖子详见: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再者,
禅为什么是指实相,因为禅宗的六祖坛经讲的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而佛经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是在讲实相
在敦煌本六祖坛经中,六祖对禅的意义就已经讲的很清楚,节录如下

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其实六祖这段话就是契入实相的修法


回说,如果禅是指佛教讲的实相,禅就不是透过坐禅来取得的,也没有得不得的问题
因为,实相的甚深义理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无来无去,不可思议境地,不可得,亦不可说
就是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的甚深般若波罗蜜,
能明白实相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而且能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苦也是空
实相的意义就是心经的全部文字
,其内涵也在金刚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里面
所以,禅就是实相,就是深般若波罗蜜,就是心经,就是般若经,就是首楞严三昧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金刚三昧,就是师子吼三昧,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性
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在说明诠释同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多读一些佛经就会明白
例如,楞严经,首楞严三昧经,金刚经,金刚三昧经,心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
涅槃经,密严经,维摩诘经,解深密经,大日经,六祖坛经,圆觉经,,三种版本楞伽经
所以,真正明白禅,也就明白佛性,也明白首楞严三昧和金刚三昧,也明白般若波罗蜜
简单来说,禅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般若经讲的”两边不着,亦非中间”

心经说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般若经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
楞严咒则被称为咒中之王,首楞严三昧被称为楞严大定,是最高佛定,楞严咒心能生一切佛
这是因为般若波罗蜜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

佛性就是佛法的真密,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
其实,禅就是密,所以,佛在楞严经说持楞严咒如同入坛,
佛在首楞严三昧经中又说,首楞严三昧甚难,所以少有菩萨学习,菩萨多学其余三昧
首楞严三昧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才会,不是小菩萨就能得证的
楞严经中的金刚藏菩萨在密严经中承佛威力以首楞严三昧入诸佛密严国土,即实相境地
我们一般人修行六度波罗蜜,因为无法做到三轮体空,所以是属于有漏的,,所以我们尚未成就波罗蜜,只是练习修行六度
但是,甚深佛法讲的方便并不是有漏的,方便加上波罗蜜三字是指佛菩萨不可思议的无漏实相方便力,这在金刚三昧经或首楞严三昧经中皆有说明,,法华经的义旨也是在讲方便波罗蜜

因此,对禅有些了解后,我们就知道,禅在于行住坐卧间,禅在于当下了悟,住实相境地,
住亦无住故为真实,亦非真实,以无所得故,方便来说,以这样的精神境界,就能超越物质,

以现代科学来方便说,就如同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理论
这样的实相境地就能摆脱物质束缚回归能量,又能以能量自由变化为物质
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是虚是实,也非虚非实,这才是真实相
而凡夫执着于物质和肉体生命,所以,意识所执,肉体生命终结后又随意识执着堕落而生
这是因为不知道没有真实生灭的缘故,也就是不知道实相
——帖子详见: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说到质能互变理论,举例来说,就像「燃指、燃臂、燃身供佛」
事实上,这是一种心法上的问题,就是心量和定慧上的问题
关于这点,下面举个简单的世俗案例就能想明白

例如:当人们被激起母性光辉或爱国思想或正义感,就能不顾自身安危的救助子女、同胞、他人
「燃指、燃臂、燃身供佛」也是属于这种心量和精神上的问题,当心量无限扩大,身体(报身)也会随之改变,而产生质能互变作用

所以,如果修行者或佛弟子能契入等同(佛菩萨)的心量,能发起大心大愿,就能舍弃自身执着的问题
这种心量上、精神上的超越,就能产生不可思义的力量,可以超越凡俗的理解,或甚至六道轮回的生死


何况,以真相来说,众生本来就是一直轮回,执持肉身本来就不具意义
如果能发起大心而舍弃我执,就可能在心量和精神上增上次第,而超越现在的肉身,转生更有福报的天道或化身往生净土

当然,如果在观念上无法认同,那当然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是「心」的问题
佛法是心法,而且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这种甚深心念契入的问题,也难怪一般众生无法明白
所以,是否能修行这样的法门,这也会随众生根器、心量愿力和实修次第而有所差别
——帖子详见:「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以物质和表相来说,
(其实,执着物质表相才是迷信,只是众生不明白,再说,正当迷恋的当下,当然没人认为自己是迷信)
正确的说,佛法是一种超越地球科学的超科学,描述真正的真实,而且有实际的修行验证方法,是有实证方法的理论
透过对理论的理解和方法的修持,佛法可带领众生破除对现生现状的物质和表相迷信,
超越生死轮回和表相世界而逐渐进入真实(超越一切而来去自如的状态,可称为「如来」)



佛不是单一的,佛有十方佛,而且都可幻化无量,有无量变化
十方宇宙世界中都有许多佛,释迦牟尼佛只是化身出生在地球上而成的佛
所以,以地球人类的角度来看,除了释迦牟尼佛之外,其他佛也可算是外星人

更正确的说,佛是存在于整个虚空宇宙中,没有所谓外星或本星的差别,或所谓娑婆世界和他方世界(例如极乐世界)的差别
虽然宇宙十方世界都有佛,但是,佛不因世界而局限,虽以世界而成佛,但这只是佛普渡众生的一项方便

再者,也不可用地球人称「人」的称谓来称佛,因为真正的佛不是人,以人身为佛,只是佛渡化众生无量变化中的一种变化
因为,真正的佛可视为是一种精神的能量体,以佛法来说不生不灭
(符合地球科学的「能量守恒」或「能量不灭」原理)
但也能随时变化成地球人类,或变化成各种众生所习惯的相化或物质化形象或生命
(这由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理论就能明白佛或菩萨的法报化三身变化,例如:观世音菩萨32应化身)
所以,佛可存在于地球人类不可见的「反物质」或「暗物质」空间,当然也可存在于人类可见的物质空间中

有了「反物质」和「暗物质」的观念,相信可以帮助许多人消除对佛经或佛法中无法明白的种种疑惑
其实,佛经中讲的更多,如果多多深入研究,就能豁然开朗且融会贯通
——帖子详见:「眼见为凭」的迷信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7 21:2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8 09:55 编辑

(9  用时,3小时以上)

末学记得善知识曾经教导,同一部佛经如果有不同的译本,都应该广为学习才能比较明白经义

就像,
因为被大量的推广,所以很多人读「无量寿经-汇集本」,
不过 , 弥陀48愿真的要阅读原译本才会清楚, 其实不止弥陀48愿
无量寿经全部经文, 应该要参考三种或五种原译版本 , 相互参照, 这样会更明白经义
有这样的经验, 对日后深入经藏也会有所帮助
其实不仅无量寿经, 其他佛经如果有不同译本, 也都应该阅读
例如, 解深密经(另译 深密解脱经)有两种译本
楞伽经(有三种译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入楞伽经》10卷, 《大乘入楞伽经》7卷)... ——帖子详见:[弥陀48愿解析]:念持「阿弥陀佛」的当下现生利益

感恩善知识慈悲教导!

由于《心经》的经文内容比较短,因此,末学在此将相关的译本以表格方式来整理如下:

>>>

心经的七种汉译本

No. 251
No. 250
No. 252
No. 253
No. 254
No. 255
No. 25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呪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 诏译
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
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蒭众及大菩萨众俱。
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蒭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祕法要。」
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
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
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
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
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
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如是。
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见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是诸法性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证无得。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住,心无障碍。心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寂然。
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
「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着亦无罣碍;以无着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
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呪、无上明呪、无等等明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无上真言、是无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
「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莎婆诃」
故说般若波罗蜜呪。」
即说呪曰:
「竭帝 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 僧莎呵」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
即说呪曰: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 莎婆诃」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
即说呪曰:
谛 谛 波罗谛 波罗僧谛 菩提 娑(苏纥反)婆诃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真言。」
即说真言:
「唵() 誐帝 誐帝 播()囉誐帝 播()囉散誐帝 冒()地 娑缚(二合)()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祕密咒。」
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峩帝 峩帝 波囉峩帝 波囉僧峩帝 菩提 莎诃
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6]切身)()([7]) () 誐帝() 誐帝([8])() ()囉誐帝()() ()囉僧誐帝()()  ()()()
「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脩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囉、巘䭾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8 18:0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9 19:30 编辑
心经
(特点:简短,是让众生清净最好最短的经文,般若经的好处就是可随次第而解,坏处就是错解而不深入经藏和不遵守戒律) ——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属于甚深般若经典,全文只有260个字

清净光明净土在这次发起的深入经藏共修
按照[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此帖所说的,其实末学应该是要先从[心经]开始学习起的

末学惭愧,对于[心经]要怎么开始学习没有一个头绪可言
脑海中总是想到善知识有说过[楞严经]就是[心经]的解说,如果要懂[心经],那就一定要先弄懂[楞严经]
想到修行也有次第,每个过程也都是要按部就班来做的
所以末学就会想着等到那个时侯再来学习[心经]

不过,[心经]既然安排在此次品读经典中的第一个顺位,想必善知识和老师对我们就会有其用意和道理
因为这样,所以末学在完成《佛说阿弥陀经》的近期学习后,接着就来学习[心经]了

除了學習[心经]經文內容,这几天末学大部份时间是散念持诵[心经]的
这对于妄念比较多的末学来说,也开始渐渐体会到持诵[心经]的利益和好处,所以会更想要多一些时间来持诵

善知识有教导:
一般来说读[心经]会很有用,这有很多实际案例,又可防止非人干扰,经文请详见[般若经]
因为心经有般若智慧实义,读诵过程因为文义可生智慧,知空而灭妄念,
而且读诵心经有大功德,可得佛菩萨护佑,诵经过程又可转化妄念,练习定力,所以可解 ——帖子详见:[略说]有强迫症(或各种心理疾病)怎么办?
诵经, 例如[心经], 透过义理思维,心情自然开阔 ——帖子详见:[简单方法]一般不懂佛法的初学者,如何藉由佛法消除世俗烦恼?

而且,[心经]也
是让众生清净最好最短的经文 ——帖子详见: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以一般人来说,刚开始读心经,依照字面的了解,大概都以为一切都是空,
透过念诵心经,逐渐接受心经的思想,然后放下执着,所以身心自然就逐渐清净舒展了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想要清净很简单,经咒不用很多,心经就很够用了 ——帖子详见:[问答集锦]收录网友与末学短消息问答,仅供参考 83#
另外,心经也是可以读的,虽然心经的义理非常深
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因为心经短,文字不难,读诵起来还是容易的
而且这种很深的佛经,依照众生根器不同,还是多少能有些领会
——帖子详见:[略说]初机修行该读什么佛经?
[心经]的功德福报很大,而且是很重要的心法
读诵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增长智慧,放下对世俗的执着,这对您的处世很有帮助
[心经]对于增上光明心和放下尘染很重要,而且可以破除魔扰,所以才建议您要读心经
经有经的功能,恢复清净平等无染的光明心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8#

基于上面所述,末学想这应该就是[心经]安排在品读经典中第一个顺位的原因


也因此,善知识慈悲叮嘱我们,要
天天读诵或背诵心经,逐渐契入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样才能降伏世俗和累世凡夫习气的障碍 ——帖子详见:「般若波罗蜜多」

学生一定如说修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8 20:1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9 06:42 编辑

(10~11  用时,4.5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帝 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 莎婆诃」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末学今天来学习经题。。。

[心经]是属于甚深智慧经典,经题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根据所查询的佛学辞典,末学将相关的内容节录如下:

般若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ajñā。(一)又作波若、般罗若、鉢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解脱道论卷九分别慧品、粱译摄大乘论卷中、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卷七十二〕

波罗蜜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āramitā,巴利语 pāramī 或 pāramitā。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囉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梵语 pāramitā,有到达彼岸、终了、圆满等义;巴利语 pāramī,则有最上的、终极的等义。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盖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又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波罗蜜多有五因缘,即无染着、无顾恋、无罪过、无分别、正回向等。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载,波罗蜜有十七义,如修习胜利、无所着、无所见、无患累等。据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载,有二十义,例如一切所知诸妙善法能到彼岸、于菩萨藏差别法门正安住义等。
有关此岸、彼岸之说,各家亦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ā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śī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ā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4)精进波罗蜜,又作毘梨耶(梵 vī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ā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于一境。(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ñā)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ā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2)愿波罗蜜,又作鉢罗尼陀那(梵 pranidhā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后,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ñā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于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āpitaka)、佛种姓(巴 Buddhavaj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ā)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ī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ññā)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āna)波罗蜜、慈(巴 mettā)波罗蜜、舍(巴 upekkhā)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 p3445

六度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名数)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别真理也,此六度为万行之总体。前五为福行,后一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断惑证理,渡生死海也
(名数)六波罗蜜也。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度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其意一也。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仁王经上曰:「六度四摄一切行。」见波罗蜜条。

三昧父般若母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苦波罗蜜多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徧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

>>>


末学依文解义来理解,经题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什么是[波罗蜜多]呢? (=波罗蜜)
也就是
佛弟子都知道六度是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不过要究竟无漏才能称为波罗蜜
——帖子详见:[诸经辑要]什么是禅?什么是禅定波罗蜜?

经题,即菩萨行者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至解脱的彼岸所修的六波罗蜜,尤其以般若波罗蜜最为重要,因为能遍观诸法及了知实相智慧

要知道,这样的实相智慧并不是世俗所认知的聪明或智慧可以明白的
而我们佛弟子在学佛和修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学习如何深入佛法的智慧
因为深入生命与法界原理的范畴是属于智慧 ——帖子详见:聪明与智慧的差别

那么,我们在实修上是要如何落实呢?

善知识慈悲教导我们:
学佛修行的过程,我们必须透过一些方法来引导

例如,[布施],放生,施食来培养慈悲心,同理心,舍离心,欢喜心,感恩心
透过[戒律]和学习[忍辱],来断除上述讲的批斗挑拨种种负面的心念和行为
透过[精进]实修~念佛,持咒,拜佛,和[三昧(禅定)]观修,
来熟悉心识作用的运作和控制,增长专心和[定力],破除负面心念
透过读诵佛经,学习法义,明白法界真相,增长[智慧],破除执着,
次第增上清净慈悲平等光明心,而逐渐恢复佛性成佛


这就是[大乘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过程

也是逐渐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且深入[四无量心]的过程
透过上述六度的修行,逐渐生起[四无量心],深入[四无量心](佛门心法)
并且发起大愿心~
[四弘誓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

然后以[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六度]为基础,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他,同事)来引导众生

逐渐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这就是实修[首楞严三昧]的过程 ——帖子详见:[略说]心法实修的过程 ~ 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四弘誓愿&四摄法

再者,
大般涅槃经:
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帖子详见: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首楞严三昧]和[般若波罗蜜],这两者其实都是相同的

而这样的实修过程也就是心法实修的过程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19 16:5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19 17:02 编辑

(12  用时,3.5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接续楼上,末学今天继续学习经题。。。

此经题所阐述的,主要是讲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尤其以「般若波罗蜜」是最高的圆满达成
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能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且这种智慧是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智慧

般若波罗蜜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rajñā-pāramitā。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慧,称为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故又称诸佛之母。般若即慧,声闻、缘觉虽有所得,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不穷智之边际,故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唯菩萨求一切智,遂以之达于彼岸,称具足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于成佛时转为一切种智,故般若波罗蜜不属于佛,不属于声闻、辟支佛,亦不属于凡夫,唯属于菩萨。关于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大智度论卷十一举出多种说法。
又大乘庄严经论卷八详述般若波罗蜜之自性、因、果、业、相应及其品类,谓般若波罗蜜以正择出世间之法为其自性,以定持为其因,以获得善解脱为其果,以无上正择为其命,以正说正法为其业,以一切法之上首为其相应,以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为其品类。关于般若波罗蜜之修习法,诸经所举甚多,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举出五法,大乘宝云经卷二举出十法,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波罗蜜多品、大智度论卷四、大品般若经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说。又诸经中亦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及其异名者。〔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经卷八、放光般若经卷四摩诃衍品、大智度论卷十八、卷四十三〕(参阅「般若」4301) p4304


「般若波罗蜜」这种大智慧唯属于菩萨,是身为菩萨行者所应当要学习的

[初发意]乃至[十地]菩萨应学,[钝根][中根][利根][散心]皆所应学[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帖子中,就有相关经文: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罗蜜]。世尊!是略摄[般若波罗蜜]中,[初发意菩萨摩诃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摩诃萨]亦应学是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罗蜜],则知一切法略广相。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

佛言:「
[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
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
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正忆念摄心者能入
欲住[阿惟越致地],欲逮[一切种智]者能入。
是菩萨摩诃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当学,如[禅波罗蜜]所说当学,乃至如[檀波罗蜜]所说当学,是菩萨摩诃萨当得一切智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有魔事欲起即灭。
[末学学习笔记]:
从初发心菩萨行者到十地菩萨阶位都应当要学习「般若波罗蜜」的
不论是钝根、中根、散心或哪种根器的菩萨都可以进入此法门,因为法门是不会设有障碍的
如果是一心学习者,无论何种根器菩萨,皆能入此法门,这样的发心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有障碍
然而,对于懈怠少精进,或妄念重、没有时常保持正念而乱心者,这样就难以进入此法门
而对于修行精进不懈怠,正念正思惟能够摄心者,那就能够顺利契入
或是发心欲求阿惟越致地(不退转),或是求一切种智(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者,这样也能够契入
虽然说「般若波罗蜜」在六度中是最高的圆满达成
但学习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并不是只学习「般若波罗蜜」,六度中的其它波罗蜜也应当都要学习的
这样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此才能终究证得一切种智
而且,在学习「般若波罗蜜」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实修的,这样就不会有魔事

一切种智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rvathā-jñā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则指惟佛能得之智。即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中):「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五九上):「所谓禅定、智慧等诸法,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中略)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五十、卷八十四、往生论注卷下〕 p19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如是习、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是时无量阿僧祇国土中现在诸佛,念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得法,我亦当得。』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习[般若波罗蜜]。
若如是习[般若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不远离[萨婆若]念。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是菩萨福德甚多。
若有人教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自恣布施,教令持戒、禅定、智慧,教令得解脱、得解脱知见,教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须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
十方现在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故。 ——帖子详见:[初发意]乃至[十地]菩萨应学,[钝根][中根][利根][散心]皆所应学[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末学学习笔记]:
菩萨行者如果能够如说而行、如是学习、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那么就会得到无量无数国土诸佛的一切护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全都是修行「般若波罗蜜」而成就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是成佛的必备条件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行者应当要作正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来所得法,行者自己也应当如是得
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如是成就佛道
因此,菩萨行者应当要学习「般若波罗蜜」
如果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那就会很快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也因此,菩萨行者经常应不远离无量诸佛如来的一切护念 (亦即如说而行、如是学习、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

再者,如果菩萨行者能够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就算只有一弹指那么短暂的时间,那么,菩萨所获得的福德却是非常多的

如果有人教导娑婆世界无量国土中的众生随喜布施,或是教导持戒、禅定、智慧,或是教导令得解脱、得解脱知见
或是教导如何证得声闻四果、独觉、缘觉等等
然而,这些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都还不如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甚至于一弹指短暂的时间所修的「般若波罗蜜」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修「般若波罗蜜」自然就会生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须陀洹果乃至独觉缘觉等等
意思就是修「般若波罗蜜」就具足一切功德及圆满
十方现在诸佛也是从「般若波罗蜜」而成就的,乃至过去、未来诸佛也是同样从「般若波罗蜜」而成就的

萨婆若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0 23:1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0 23:19 编辑

(13  用时,4.5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接续楼上,末学今天继续学习经题。。。

此经题所阐述的,主要是讲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尤其以「般若波罗蜜」是最高的圆满达成
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能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且这种智慧是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智慧

但学习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并不是只行「般若波罗蜜」,六度中的其它波罗蜜也应当都要行持及落实的
这样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此才能终究证得一切种智

《六度集经》卷一也有提到:「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何谓为六﹖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进,五曰禅定,六曰明度无极高行。」

菩萨之高行,就是所谓的波罗蜜,也就是从生死此岸到达解脱彼岸的六种胜行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能疾速成佛

那么,菩萨行者行六波罗蜜时,应当要如何正观呢?

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帖子中,就有相关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自性空],云何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作是念:『是世间心皆颠倒,我若不行[方便力],不能度脱众生生死。我当为众生故,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菩萨为众生故,舍内外物,舍时作是念:『我无所舍。何以故?是物必当坏败。』菩萨作如是思惟,能具足[檀那波罗蜜]。

为众生故,终不破戒。何以故?菩萨作是念:『我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杀生,是所不应;乃至我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作邪见,若贪着声闻、辟支佛地,是所不应。』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能具足[尸罗波罗蜜]。

菩萨为众生故,不瞋心,乃至不生一念。菩萨如是思惟:『我应利益众生,云何而起瞋心?』菩萨如是,能具足[羼提波罗蜜]。

菩萨为众生故,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不生懈怠心。菩萨如是行,能具足[毗梨耶波罗蜜]。

菩萨为众生故,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散乱心。菩萨如是行,能具足[禅那波罗蜜]。

菩萨为众生故,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智慧。何以故?除智慧,不可以余法度脱众生故。菩萨如是行,能具足[般若波罗蜜]。

[末学学习笔记]:
菩萨在行六波罗蜜时,应当要作如是念:
「世俗凡夫所思所想所做皆是迷惑颠倒
虽一切法同样都是空性,然而,如果我不行方便力(指随众生根机而行方便,修习菩萨一切行),那就不能度脱众生生死
因此,我应当为众生而修习菩萨一切行,行[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经文[一切法自性空],那么,这里要怎么正确理解空呢?

善知识有相关的教导:
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其实,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
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所以,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帖子详见:「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回到经文继续来学习。。。

[末学学习笔记]:
菩萨为众生而行布施,舍弃自己内外物,施舍时应当作如是念:
「我在行布施时其实并没有所谓真的施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物必定会有无常败坏消失的一天。不仅物会无常,人也会无常,因此趁现在人和东西都还在的时侯就将它布施出去,行利益众生之事。」
菩萨作如是思惟时,就能具足[布施波罗蜜]

菩萨为众生,至始至终不毁破所受持之戒律,这是为什么呢?  
菩萨应当作如是念:
「我为众生故发广大菩提心,如果犯了杀生,那是不应该的,
乃至我为众生故发广大菩提心,如果有邪见,或是贪着声闻四圣果、独觉、缘觉等果位,那也是不应该的。」
菩萨作如是思惟时,就能具足[持戒波罗蜜]

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不起瞋心,甚至连瞋心的念头都没有
菩萨应当作如是念:
「我本来就是要利益众生的,又怎么能够对众生起瞋心呢?」
菩萨作如是思惟时,就能具足[忍辱波罗蜜]

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乃至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故不应生懈怠心
菩萨如是行,就能具足[精进波罗蜜]

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乃至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故不应生散乱心
菩萨如是行,就能具足[禅定波罗蜜]

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乃至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故至始至终不离智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除了智慧,就无法以其它方式来度脱众生
菩萨如是行,就能具足[般若波罗蜜]

说到智慧与度脱众生,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内容来学习:

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因缘和次第的众生,给予深浅不同的引导和启发
能够用浅薄简单的文字,讲出让众生能够普遍明白的道理
又或者,用隐含甚深意涵和智慧的文字,让众生深入思维,启发智慧
如果文字能利益众生,让众生断恶修善并启发解脱的智慧,那这样的文字就是慈悲和智慧
如果文字不能利益众生,那就像许多现代科技,很好玩,但是无益于解脱,只会更增加轮回的因子 ——帖子详见:文字游戏VS慈悲智慧(简单的外道辨识方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真正的菩萨用智慧解说来让众生觉悟, 而不是用神通

末学没有神通, 末学认为 ~ 最厉害的神通就是智慧, 最神奇的法术就是慈悲

很多人被误以为有神通,其实是凑巧,那是因缘,是行者修学久了所以见多识广,让初学者以为有神通,
其实那是佛菩萨的牵线, 也是行者智慧逐渐的展现, 也是对因果有深入的明白, 所以能看到三世因果,
初学者就会以为那是神通

虽然没有异于常人的神通, 但是只要我们一心发愿成佛普渡众生
慢慢就会对于佛经和实修, 逐渐融会贯通, 自然见多识广, 也能明白三世因果
佛菩萨自然就会引导众生跟我们学习, 这是被误会有神通的原因

神通并不希奇, 但是只要贪嗔痴没有断除, 就容易陷入魔障,
所以没有大智慧却想要神通,这是很危险的,
因此, 末学认为 ~ 最厉害的神通就是智慧, 最神奇的法术就是慈悲
——帖子详见:请问一下师兄您是四众弟子吗?你有没有异于常人的神通啊 ?。。
「慈悲」和「智慧」才是真正最强大的法术和神通
如果你有智慧,你就能自己明白上面这些道理,如果真慈悲,你就会有救度众生的心念,不论在梦中或生活中
而且,真正的神通,不局限于产生什么光帮众生解决病苦,(这就像医生只能医病,但佛法才能解轮回苦)
而是透过任何身口意或文字,能帮助众生生起正念而觉悟,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真正的智慧神通,能解轮回苦,才是真慈悲
所以,重要的就是心念和智慧的传达,这才是真正的神通,所以,透过第八识的展现,神通可以是任何形式,不可思议
——帖子详见:闲聊「神通」
能帮助解脱和成佛的道理,才是真正的智慧神通,而且一讲再讲,这才是慈悲神通 ——帖子详见:闲聊「神通」

因此,
有大智慧,才能生方便(万法),才能以种种方便引导众生,帮助众生解脱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1 22:59
(14  用时,4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接续楼上,末学今天继续学习经题。。。

此经题所阐述的,主要是讲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尤其以「般若波罗蜜」是最高的圆满达成
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能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且这种智慧是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智慧

「般若波罗蜜」,为何在六波罗蜜之中最为第一呢?

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帖子中,就有相关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波罗蜜无差别相,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波罗蜜虽无差别,若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得波罗蜜名字。须菩提!譬如种种色身,到须弥山王边皆同一色。五波罗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罗蜜]到[萨婆若]中一种无异。不分别是[檀那波罗蜜]、是[尸罗波罗蜜]、是[羼提波罗蜜]、是[毗梨耶波罗蜜]、是[禅那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诸波罗蜜无自性故。以是因缘故,诸波罗蜜无差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随[实义]无分别,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微妙?」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虽[实义]中无有分别,但以[世俗法]故,假说[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欲度众生生死,是众生实不生不死、不起不退。须菩提!
众生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无所有。以是因缘故,[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最妙。须菩提!譬如阎浮提众女人中,玉女宝第一最上最妙。[般若波罗蜜]亦如是,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最妙。」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以何意故,说[般若波罗蜜]最上最妙?」

佛告须菩提:「
是[般若波罗蜜]取一切善法,到[萨婆若]中住不住故。」
(摄受一切善法)
[末学学习笔记]:
以实相义来说,诸波罗蜜是没有差别相的
但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其余的五波罗蜜就无以得波罗蜜名字
也就是说,因为有[般若波罗蜜],所以其余的五波罗蜜才得以具足波罗蜜的名字
举例来说,众生有种种色身,而须弥山王殊胜微妙,最上高大,无有过者
如果鸟兽来到了须弥山王这边,因为须弥山王有金色边,此时的鸟兽也会与须弥山王皆同一色所谓金色
这些鸟兽此时与须弥山王虽同样都是金色,但其力势功德却不共等,所以鸟兽不得名为须弥山王
因此,其余的五波罗蜜也是同样的道理的

[般若波罗蜜]及至[萨婆若](一切种智),是一如无二无别
不分别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诸波罗蜜无自性,因为这样的缘故,是故诸波罗蜜无差别

末学在这边的理解,就是这五种波罗蜜虽各有不同,但若在[般若波罗蜜]为首来实践下是无差别的
这五种波罗蜜虽各有异,然而由[般若波罗蜜]方便善巧,摄受回向一切种智,因此诸相及差别皆不可得

虽然以实相义来说,是没有分别的
但以世俗法的缘故,而假名有[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为了度脱众生生死
然而以真实义来说,众生没有所谓的生与死,也没有所谓的起与退
众生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无所有,因此[般若波罗蜜]对于其余的五波罗蜜来说,是最高上最微妙的
就比如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在女人之中,玉女宝(指美女。颜色从容,面貌端正,冬则身温,夏则身凉,举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优鉢罗花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是属于第一最上最妙的
因此,[般若波罗蜜]也是同样道理的,对于其余的五波罗蜜来说是第一最上最妙的
而且[般若波罗蜜]能够摄受一切善法,摄受回向一切种智
所以说,不论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每一种都是需要[般若波罗蜜]为引导的,也才能够从生死此岸到达解脱彼岸

具体来说是如何的呢?
若以布施来说:
「布施」虽然是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的第一个修行要项
但是,根据佛经的教导,「布施」和「布施波罗蜜」是不相同的,
「布施」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那就不是「布施波罗蜜」,就不是「六度波罗蜜」之一
所谓的「三轮体空」,三轮是指「施者,受者,施物」
能够舍「施者,受者,施物」的布施才能称为「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才可称为「波罗蜜」,才是「布施波罗蜜」
——帖子详见: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菩萨有心布施之际,应提起大智慧,作有意义的利人大业,不可心怀着真布施,不怕假和尚的自误误人观念,应审慎布施时的心地是否正见、平等、慈悲否?受施者是否如法的可受你行施,而后三轮体空,达成布施波罗蜜自度度人,自利利人之菩萨道。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空。 ——帖子详见: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六波罗蜜当中,依序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是般若智慧;般若就是了达空性的道理。布施以后,了知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有,缘灭则无,本性皆空,所以没有布施者、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物品;持戒,没有能持之心,没有所持之戒,能所俱空,持而无持;忍辱,没有能忍之心、没有所忍之境。所以六度的每一度都有般若,都是能所俱空。我们做了善事,做了功德,要能所俱空,进一步连空亦不执著,能够依此修行,方能契悟本具的清净心 ——帖子详见:修行了数十年,读诵了数百部佛经,所以你是老修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2 11:0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2 11:09 编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接续楼上,末学今天继续学习经题。。。

末学依文解义,经题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就末学目前次第所能理解的来说
所谓[波罗蜜多](=波罗蜜),就是指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六度波罗蜜中尤以「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为最高最上微妙,而这种般若智慧是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智慧
所以这部经就是在讲「般若波罗蜜」,[心]就是指心法,就是专指「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最高的圆满达成,也就是透过「般若波罗蜜」而圆满达成[心]的一部经典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帖子详见:[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佛经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是在讲实相 ——帖子详见: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在这个过程中,就是透过「般若波罗蜜」来圆满达成[心]的一部经典

所谓[般若],末学查询佛学辞典所得知的相关内容

三般若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实相,则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整套的,一贯的。

也就是说,透过佛法经论中的文字来学习文字般若(工具),然后依文字来解其义理并生起观照(方法),进一步依观照来窥见心性,终究证得实相的境界(目的)
这样就能够至涅槃解脱的彼岸,圆满达成我们的[心]

而这个圆满的[心],就是恢复清净光明的本然佛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2 21:1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2 21:12 编辑

(15~16  用时, 4.5小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部经的内容是在说什么呢?

善知识曾教导:
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帖子详见:[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佛经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是在讲实相 ——帖子详见: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藉此,末学从【清净光明专辑】中节录与「实相」相关的内容,学习如下:


一. 什么是「实相」(法界的真相)?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二. 当众生不明白或不信「实相」的时侯 (=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当众生不明白心的实相的时候, 众生心就生灭如幻, 相由心生,因此造就许多短暂的表相
又因为贪着这些表相, 所以无数的生灭心念贪着而造就了累世的生死轮回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如果众生贪着世间情爱, 或沉溺于表相的人生苦难和仇恨, 这样就无法解脱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三. 什么是修行?
佛经上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所以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四. 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解脱轮回的诀窍=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
其实,轮回或解脱是可以自主的,
如果众生因为对表相的贪瞋痴, 这心念就不由自主, 就会堕入轮回
就像您对梦境中事物情境的执着, 这梦就一直持续, 如果您能破除梦境, 知道梦境是虚幻, 梦就醒了
如果众生对世俗能放下执着, 就能超越表相, 而投生清净的天道, 甚至脱离六道轮回的引力控制而成佛

六道轮回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
六道轮回的引力就是自己心念执着的力量
而这解脱轮回的诀窍, 就在于心念的超越和自主性
佛就是究竟圆满的超越者


如果众生不明白这道理, 也没有学习超越表相的理论和方法
这就会堕入心念的不自主性, 而与其他众生互相干扰, 形成共业引力而沉沦

如果您能知道这道理, 学习超越困境苦难和欲望贪着,
这样就能逐渐超越表相而成佛, 这就是罪性本空的道理,
因为罪就在于一念之间, 所以一切佛法都要以心为根本, 罪从心忏, 戒从摄心
所以,佛已经成佛了, 就算提婆达多怨恨他, 佛依然成佛了, 这就是自主性的原理

我们每个众生都可以自主而成佛, 不论你过去有多少罪业,
只要您有超越的智慧, 知道罪性本空, 就能超越一切苦难业障而成佛
重点就在于心念的清净, 断除贪瞋痴和世俗杂染
这样就能恢复佛性原本的清净, 俱足佛性圆满的功德能力, 如同诸佛一般
这就是般若智慧的奥妙, 也是法界的真相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药师经上说~
三恶道众生只要突然回想忆念过去世曾经学佛,曾经念过药师佛,都能因为当下一念念佛而回生善道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所以大乘佛法强调发心, 一念心善或一念大乘心,都可超越无量罪业
因为一切罪都起于心念对贪瞋痴的执着,
如果能由心念断除贪瞋痴, 就能断除恶业和障碍, 因为障碍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妄心~对情爱享乐的贪着,对苦难灾祸的惧怕,对仇恨钱财的执着

这其实不是什么秘密, 这就是法界的真相和原理
心的解脱和超越的实相就是如此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五. 如何实修?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3 18:3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3 21:16 编辑

(17  用时,4小时以上)

[心经]是属于甚深智慧经典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代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版本,经题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末学在此來学习[心經]的经题全名。。。

(末学惭愧,自己所读过的佛经甚少,所思惟的还很肤浅,实修也相当不足
光是这部经的经题,发觉自己在这方面也不容易讲清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以下就末学目前次第所能理解部份的来说)

末学依文解义,经题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所谓[波罗蜜多](=波罗蜜),就是指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说到波罗蜜,佛弟子都会想到六度波罗蜜
也就是大乘菩萨所必须学习及实践之六种修行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大乘菩萨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至解脱的彼岸所修的六度波罗蜜,尤其以「般若波罗蜜」最为重要,因为能遍观诸法及了知实相智慧
而「般若波罗蜜」这种大智慧唯属于菩萨,是身为菩萨行者所应当要学习的
所以这一部经典所要宣说的对象,就是指真正发起大心且愿意行菩萨道成就佛果

不论是初发心菩萨、久修菩萨、乃至到十地菩萨阶位的,都应当要学习「般若波罗蜜」的
也不论是钝根、中根、散心或哪种根器的菩萨都可以进入此法门,因为法门是不会设有障碍的
如果是一心学习者,无论何种根器菩萨,皆能入此法门,这样的发心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有障碍
对于修行精进不懈怠,正念正思惟能够摄心者,那就能够顺利契入

菩萨行者如果能够如说而行、如是学习、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那么就会得到无量无数国土诸佛的一切护念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全都是修行「般若波罗蜜」而成就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是成佛的必备条件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行者应当要作正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来所得法,行者自己也应当如是得
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如是成就佛道
因此,菩萨行者应当要学习「般若波罗蜜」
如果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那就会很快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也因此,菩萨行者经常应不远离无量诸佛如来的一切护念 (亦即如说而行、如是学习、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

再者,回说六度波罗蜜
佛弟子都知道六度是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
不过要究竟无漏才能称为波罗蜜
——帖子详见:[诸经辑要]什么是禅?什么是禅定波罗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如果是有漏的(无法三轮体空)就不是波罗蜜(究竟圆满到达彼岸)
因为[一切方便义的功德]都是为了逐渐让众生恢复原有圆满佛性, 究竟到达彼岸(原本平等无差别的圆满佛性) ——帖子详见:[功德]的[方便义]和[实相义]

具体来说是如何的呢?
若以布施来说:
「布施」虽然是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的第一个修行要项
但是,根据佛经的教导,「布施」和「布施波罗蜜」是不相同的,
「布施」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那就不是「布施波罗蜜」,就不是「六度波罗蜜」之一
所谓的「三轮体空」,三轮是指「施者,受者,施物」
能够舍「施者,受者,施物」的布施才能称为「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才可称为「波罗蜜」,才是「布施波罗蜜」
——帖子详见: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菩萨有心布施之际,应提起大智慧,作有意义的利人大业,不可心怀着真布施,不怕假和尚的自误误人观念,应审慎布施时的心地是否正见、平等、慈悲否?受施者是否如法的可受你行施,而后三轮体空,达成布施波罗蜜自度度人,自利利人之菩萨道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空。 ——帖子详见: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六度波罗蜜中尤以「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为最高最上微妙,而这种般若智慧是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智慧
「般若波罗蜜」能够摄受一切善法,摄受回向一切种智

佛经上也说:
诸波罗蜜虽无差别,若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因[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得波罗蜜名字。 ——帖子详见: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也因此,不论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每一种都是需要「般若波罗蜜」为引导的,也才能够从生死此岸到达解脱彼岸

六波罗蜜当中,依序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是般若智慧;般若就是了达空性的道理。布施以后,了知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有,缘灭则无,本性皆空,所以没有布施者、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物品;持戒,没有能持之心,没有所持之戒,能所俱空,持而无持;忍辱,没有能忍之心、没有所忍之境。所以六度的每一度都有般若,都是能所俱空。我们做了善事,做了功德,要能所俱空,进一步连空亦不执著,能够依此修行,方能契悟本具的清净心 ——帖子详见:修行了数十年,读诵了数百部佛经,所以你是老修行?!

所以这部经就是在讲「般若波罗蜜」,[心]就是指心法,就是专指「般若波罗蜜」,就是在讲实相义和甚深心要


什么是「实相」(法界的真相)呢?

善知识有教导: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什么是法界的真相呢?
就是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什么是修行?
佛经上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所以修行就是让自己认识法界实相,脱离虚妄表相,达到身心自在的状态
就是透过修行来恢复原本就圆满自在的佛性而成佛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如果知道实相而实修, 就逐渐能超越虚幻而成为佛菩萨那样的清净自在和威力无边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如何实修?
修行的方法
就是透过六根意识作用的观行,结合佛法正见和法义
透过观行和法义的结合,逐渐摆脱世俗和烦恼的干扰
让身心逐渐契入实相,达成身心一如的境界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观修还是由六根作用来起修
不论是观照或思维,都在六根六识的作用中
这是必然的,也是过程
重点是要带入佛法讲的正观和正念
然后由浅入深,逐渐契入实相义
这样才能逐渐契入真心佛性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不论是凡夫或是成佛,都在于心
这个心讲的就是由六识逐渐到清净第八识
这就是心法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46#
第八识如果净化无染,就是由佛性起作用,由清净心自在变化,这就是成佛 ——帖子详见:


所以,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题来看
也就是,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
在这个过程中,菩萨行者透过「般若波罗蜜」(实相义和甚深心要)来圆满[心](让自己和众生都恢复佛性)的一部经典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4 19:0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4 19:11 编辑

(18  用时, 5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是这部经的说法者,同时也是以菩萨行者的典范来为众生宣讲
行深般若波蜜多时,就是指修行的方法
在因地上用这样的方法来修行,所得到的果就能照见五蕴皆空(自利),度一切苦厄(利他)

所行的是甚深般若波罗蜜,这种大智慧唯属于菩萨,是行菩萨道行者所应当要学习的

什么是菩萨呢?
「菩萨」又叫「觉有情」,「觉」表示觉悟,「有情」的意思是有情众生
所以,「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菩萨」必须是有感的,能感动、也能感动人的,主动发心的,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最被华人所信仰的代表就是「寻声救苦」、「倒驾慈航」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大乘佛法修行上的果位称呼,如果凡夫(位)众生也能发起大乘心、行菩萨道,那也可以称为初学、或初发心的菩萨行者

所以这一部经典所要宣说的对象,就是指真正发起大心且愿意行菩萨道成就佛果的菩萨行者

善知识也教导我们:
大乘和小乘的差别,就在于修行者所俱备的心量,菩萨道行者必须能苦众生苦、能解众生难(苦难和疑难)
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态、发心、愿望和行为,才是决定我们是大乘或小乘行者的真正因素
如果没有真正的信(信心信念)愿(自度度人的愿心)行(真正落实),那么,世俗的证件或称号只是假象

真正的修行不是看学历或皈依证、出家证或世俗虚名,修行看的是真的工夫,真正的信愿行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修行者,都必须真正发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和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如果从「不二」、「中道」来看,一切都是清净无染无差别的
所以,佛以「首楞严三昧力」十方无量化身,
以「如来」的果位「倒驾慈航」成为「菩萨」来救度众生(或示现成佛,或32相普入众生界)
详细情况可参阅:首楞严三昧经、密严经

菩萨为什么能感动、又能感动人(众生),为什么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相关文章:[知苦&觉苦] 苦只是一种习气&觉苦也是一种训练

感动需要的是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
就是菩萨自己曾吃过苦,所以知道众生苦,
另外,看到众生苦,也能设身处地,想想自己也在苦中会如何
除了知苦,还要觉苦和救苦,就是弄清楚苦的来源和原理,然后帮助众生解决痛苦,因此称为「觉有情」

因此,如果我们在心念上不能感动,那就是没有同理心,就是没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信念和精神
也就是,自己在苦上面没有深入体会(可能自己还以苦为乐,无法解脱),对于众生的苦,也就不能感同身受
从心量上来看,就是自己还太自私、不懂关怀,平常只专注在自己身上,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心量太狭小
也因此,无法明白「法性」(因为自己没有深入诸法,没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众生性」(因为自己没有体念、关怀众生)
可参阅:「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除了自己在心量上没有真正发起大乘心,另外,在修行的细节上,就是没有真正参与世俗牺牲奉献的公益
因此,如果严格审核菩萨行的标准,那应该是看发心和愿、行,如果没有真正发起「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
那又怎能说自己是在修菩萨道、菩萨行呢?怎能说自己是菩萨行者呢?怎能说自己是大乘佛子呢?
就算自己曾有发心发愿,但是,如果没有真实行,那也是不合格的菩萨行者
——帖子详见:「觉有情」


关于「菩萨行」,在何等是[菩萨行]?何义故名[佛]?何义故名[菩提]?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帖子中有相关的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菩萨行。何等是[菩萨行]?」

佛言:「菩萨行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

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色空,行受想行识空,行眼空乃至意,行色空乃至法,行眼界空乃至意识界,行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内空,行外空,行内外空,行空空,行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诸法空、性空、自相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行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行慈悲喜舍,行无量虚空处、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行空三昧,行无相三昧,行无作三昧,行八背舍、九次第定,行佛十力,行四无所畏,行四无碍智,行十八不共法,行大慈大悲,行净佛国土,行成就众生。行诸辩才,行文字入无文字,行诸陀罗尼门,行有为性,行无为性,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作二]。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萨行]。」
[末学学习笔记]:
所谓的「菩萨行」,就是为求阿耨多罗(无上)三藐三菩提(正遍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之行
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此乃佛陀所觉悟的智慧
所以说,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成就这种觉悟
然后经文开始讲「菩萨行」的内容有哪些... ....
是故,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就是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也就是「菩萨行」

菩萨行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六度。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nuttara-samyak-saj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ā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乃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译为「无上正真道意」。
又梵语 anuttara-samyak-sajbuddha,音译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又可省略阿耨多罗,而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论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论注卷下、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慧苑音义卷上、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参阅「正遍知」2001、「正觉」2005) p3674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再者,大乘菩萨道的行者,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当要如何正观思维呢?
以下节录几段相关的经文来学习: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有法可取可舍不?」

佛言:「不也,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无法可取、无法可舍。何以故?一切法不取不舍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于何等法[不取不舍]?」

佛言:「[般若波罗蜜]于[色]不取不舍,于[受][想][行][识]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取不舍。」

「世尊!云何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若菩萨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言:「世尊!若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得增益善根?善根不增,云何具足诸波罗蜜?若不具足诸波罗蜜,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善根增益。善根增益故,具足诸波罗蜜。诸波罗蜜具足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何因缘故,色不念时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念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以念故,着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念故,无所著。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应有所著。」
——帖子详见: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
[末学学习笔记]:
修行「般若波罗蜜」,没有法可以取,也没有法可以舍,这是因为一切法不可取也不可舍的缘故
不可取也不可舍的法有哪些? 就像对于五蕴的[色]、[受]、[想]、[行]、[识],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全都不可取也都不可舍
为什么这些法全都不可取呢? 因为菩萨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不取[色]乃至不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是,如果菩萨都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要如何增长善根呢?
如果善根不增长,那要如何具足诸波罗蜜呢?
如果不具足诸波罗蜜,要怎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就是因为菩萨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时善根才会增长
善根增长了,那就具足诸波罗蜜
诸波罗蜜具足了,终究会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说,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反之,如果念[色]乃至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染着于欲界、色界、无色界
因此就是要无所着,所以说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有所着


「世尊!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当住何处?」

佛言:「菩萨摩诃萨如是行,不住[色]乃至不住[一切种智]。」

「世尊!何因缘故,[色]中不住乃至[一切种智]中不住?」

佛言:「
不着故不住。何以故?是菩萨不见有法可着可住。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不着不住法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若能如是行、如是修,是行[般若波罗蜜]。我今行[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若如是取相则远离[般若波罗蜜],若远离[般若波罗蜜]则远离[檀那波罗蜜],乃至远离[一切种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着处亦无著者,自性无故。菩萨摩诃萨若复如是取相,则于[般若波罗蜜]退。若退[般若波罗蜜],则是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得受记。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住是般若波罗蜜,能生檀那波罗蜜,乃至能生大悲。』若作是念,则为失般若波罗蜜。失般若波罗蜜者,则不能生檀那波罗蜜,乃至不能生大悲。
菩萨若复作是念:『诸佛知诸法无受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若作如是演说开示教诏,则失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佛于诸法无所知、无所得亦无法可说,何况当有所得?无有是处。」
——帖子详见: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
[末学学习笔记]:
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住于[色]乃至不住于[一切种智],因为无所着是故不住
也不能取相说自己是在修行「般若波罗蜜」
因为一旦取相就等于远离「般若波罗蜜」,也会远离[布施波罗蜜],乃至远离[一切种智]
也就是说,菩萨就是以不着不住来修行「般若波罗蜜」的,因为「般若波罗蜜」没有着处也没有著者,自性无故
因此,一旦取相,就等于退失「般若波罗蜜」,也就等同于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就无法得到授记

而且,也不能想如果住「般若波罗蜜」就能生[布施波罗蜜],乃至于能生起[大悲]
因为一旦这样想,就会退失「般若波罗蜜」,就不能生[布施波罗蜜],乃至不能生起[大悲]

再者,也不能想诸佛如来知诸法无受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一旦这样想,就会退失「般若波罗蜜」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诸佛如来于诸法无所知、无所得,也无法可说,既然是这样,更何况当有所得
所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的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云何无是过失?」

佛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作是念:『诸法无所有、不可取。若法无所有、不可取,则无所得。』若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着无所有法,则远离[般若波罗蜜]。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中无有着法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耶?檀那波罗蜜远离檀那波罗蜜耶?乃至一切种智远离一切种智耶?世尊!若般若波罗蜜远离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远离一切种智,菩萨云何得般若波罗蜜?乃至得一切种智?」


佛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生色是色、谁色,乃至[一切种智]不生是[一切种智]、谁[一切种智]。如是菩萨能生[般若波罗蜜],乃至能生[一切种智]。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观色若常若无常、若苦若乐、若我若非我、若空若不空、若离若非离。何以故?自性不能生自性,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色乃至观一切种智,能生般若波罗蜜,乃至能生一切种智。譬如转轮圣王有所至处,四种兵皆随从。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有所至处五波罗蜜皆悉随从,到萨婆若中住。譬如善御驾驷不失平道,随意所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御五波罗蜜不失正道,至萨婆若。」
——帖子详见:云何[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第一最上微妙?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末学学习笔记]:
为何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是不会产生过失的呢?
如果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想着"诸法无所有、不可取;如果法无所有、不可取,那就无所得"
如果一旦这样想,这样就会着『无所有法』,那就会远离「般若波罗蜜」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般若波罗蜜」中是没有『无所有法』这种东西的

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不生起[色]就是[色],或是谁[色],乃至对[一切种智]不生起就是[一切种智],或是谁[一切种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菩萨就能真正生起「般若波罗蜜」,乃至能真正生起[一切种智]

而且,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会去观照[色]是常还是无常、是苦还是乐、是我还是非我、是空还是不空、是离还是非离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自性不能生自性,乃至[一切种智]也是同样道理的

如果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如果能够正确观照[色]乃至观照[一切种智],就能生「般若波罗蜜」,乃至能生[一切种智]
譬如转轮圣王有要去的地方,由于圣王的福德力故,无论要去哪里,他的四兵将也会跟着随侍在旁
「般若波罗蜜」也是同样道理的,由于般若力的缘故,若有所要去的地方,其余的五波罗蜜也会跟着随从在旁,乃至一直到成就佛道
又譬如一个善于驾驭马车的人,一路上,可以将车马的前进操控的很好,所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般若波罗蜜」也是同样道理的,在前往彼岸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余的五波罗蜜调御的很好,令其不失正道,乃至一直到成就佛道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6 00:5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6 01:00 编辑

(19  用时, 3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接续楼上,末学继续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的「观」,末学就想到观照、观想、观相,这个就是指修行的法门

而经文所说的,观自在菩萨所用的修行方法就是般若观照的法门,因为观行的功夫得力,故能照见五蕴皆空,也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末学记得在习经帖15#中有学习到[三般若]

三般若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实相,则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整套的,一贯的。


[三般若]是指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也就是说,透过佛法经论中的文字来学习文字般若(工具),然后依文字来解其义理并生起观照(修行的方法)
进一步依观照来窥见心性,终究证得实相的境界(目的)

所以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经文就是在讲修行的方法,就是在讲[观照般若],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都是空相而离苦 (但这阶段还不是实相)

所以,末学今天就来学习[观照般若]的相关内容

观照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也。

观照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观察照见,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种修慧的方法。

观照
[佛光大辞典]
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论(大四五‧二一三上):「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参阅「五种般若」1183) p6970

五种般若
[佛光大辞典]
般若,梵语 prajña,慧之义。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依般若心经疏、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所载,五种般若即:(一)实相般若,指真如之理。此理为般若之实性,故称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指清净无漏之慧。此慧能照见诸法无相,悉皆空寂,故称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指般若之章句。语言文字能诠般若之理,其性空寂,故称文字般若。(四)眷属般若,指六度万行。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能成就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五)境界般若,指一切诸法。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界般若。
据金刚经疏记科会卷一,五种般若系罗什三藏就大智度论所说文字、观照、实相等三般若中,于观照中开出眷属,于实相中开出境界者。又吉藏之大品经义疏卷一举出自性、共有、方便、境界、文字等五种毘昙之说,其中,境界毘昙相当于实相般若,自性毘昙相当于观照般若,文字毘昙相当于文字般若。〔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二、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一上、般若心经会疏连珠记卷上、仁王经疏法衡钞卷一〕 p1183


另外,
[圆觉经]所教导的三种大乘净观成佛法门
[奢摩他](这就是止静),[三摩钵提](这就是观想),[禅那](这就是觉义,不二)
这全部都是转念的法门,透过三种不同方式,达到转化或破除妄念的目的 ——帖子详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奢摩他的重点在于静 尤其心静
三摩钵提的重点在于观想 就是想像
禅那的重点在于当下觉照 就是实相 ——帖子详见:[慈心三昧]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以禅那来说,
禅那,则是在分别中,了了分明,不起分别
初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息, 高深的修行则是实相般若智观照
禅那不像奢摩他那样安住守静,也不像三摩钵提那样幻化诸有
禅那是在空有中自在,住于实相,
如果说奢摩他是单一,三摩钵提就是无量,
禅那则是不空不有,依实相法在生活中面对一切如实观照
——帖子详见: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毗婆奢那
就是思维觉观义理,破除世俗虚妄(两边对立虚妄)
这是指观照佛经上讲的种种不同次第法义,观照生灭空有对立两边,以破除妄心

例如,最初浅的就是观照呼吸数息生灭两边不着,
甚深的义理例如,甚深四谛,甚深十二缘起,不二法,第一义谛,
又或者随文入观,思维[心经][般若经]等经的法义
初学者可取佛经上的一四句偈,随时观照日常生活中心态执着的对立两边
这没有场地时间任何一切限制,基本上就是张开眼觉观,开放式的状态下保持觉性


所以这些基本上都要熟悉佛经内容,才能正确且随时的练习观想或觉照实义
因此,熟读佛经,深入经藏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于法门和义理才能融会贯通
——帖子详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举例来说,
例如,
生气的时候,佛陀教导我们觉察没有来者与受者,
这属于义理的觉察,这样就能破除生气的妄心,

当然方法不只一种,上述三种类别的种种方法都可以
例如,念佛也行,光明定也行...

对于冷热问题可以修学[光明定],或者[观照生灭]破除冷热,也可以[置心一处修习止静]

蚊子叮咬(痒)的时候可以修学[慈心三昧],[光明定]也行

肚子饿的时候可以采用[奢摩他]的方式让烦恼[止静],
这时候烦恼业障就会止息,就不会感到饥饿

男女欲望来的时候,急忙烦躁的时候,担心害怕的时候,口欲来的时候,购物欲来的时候,
修止静或观想都行或者思维生灭虚幻

意见冲突的时候,修慈悲观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

生病的时候,太亮太吵睡不着的时候,想睡觉的时候,闻到臭味的时候,闻到美食的时候
这些念佛持咒或光明定或觉照生灭虚幻法义都行

看到美女俊男的时候,被毁谤或称赞的时候,为钱愁苦烦恼的时候,
遇到灾难的时候,为了婚姻生子苦恼的时候,
这些可以思维观照佛经讲的六道轮回法界真相的法义

昏沉的时候,修[光明定]或者[慈心三昧],浮躁的时候,修[止静]

被鬼神非人干扰的时候,这应该[观照实义]或者[慈悲观][慈心三昧]或者[光明定]都行

拥有神通的时候,享受轻安快乐的时候,自以为实证的时候
这些应该[观照实相义],以破除贪着

以上这些状态只要多练习,就会由浅入深,
觉观的能力就会逐渐变好,不容易堕入迷惑执着之中
日常生活就能逐渐随时保持在(或近于)禅定觉照的状态

基本上原理和行法就是如此,
至于佛弟子自己的领会和运用有多深
这就要看个人因缘根器和业障深浅影响的不同了 ——帖子详见:[分析解说]禅定觉观的实修练习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6 23:2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6 23:31 编辑

(20  用时, 5小时以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接续楼上,末学今天合并上述两段经文一起学习。。。

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经文一开头提到此能度一切苦厄,经文后面又说般若波罗蜜多能除一切苦
这就让末学想到观世音菩萨心系众生及慈悲救世的精神

因为
「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菩萨」必须是有感的,能感动、也能感动人的,主动发心的,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最被华人所信仰的代表就是「寻声救苦」、「倒驾慈航」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菩萨为什么能感动、又能感动人(众生),为什么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帖子详见:「觉有情」

除此之外,这两段经文也是在赞叹「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殊胜功德利益

同时勉励佛弟子应当要效法观世音菩萨的精神,发起大乘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离苦得乐,自利利他
如同善知识所教导的: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

所以,1[放下虚幻的人生执着],以及2[发起无上的光明愿力]
这才能真正解脱困苦
,不然若是为了生活的困难,这容易迷上加迷
先是苦迷,后来改变了有钱了是乐迷,轮回不已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这样才能快速的转变旧业,从黑暗转为光明 ——帖子详见: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


一. 《心经》是属于何种法门? 适应的根器? 为何又是初学者一开始最多学习的佛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能照见五蕴皆空,也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经文中的『深』,末学参照心经的七种汉译本来判断,这个字在经文这里是形容词
所以末学在这里解释为 「般若波罗蜜」是种甚深义理的法门,属于甚深法

关于甚深法,善知识有教导:
[金刚经]是深经
和[心经]一样都是[般若智慧]法门
什么是深经,就是讲实相智慧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18#
虽然,佛大悲无私,愿意把所有法门都教导给众生,让众生脱离苦海
但是,众生根器差别,无法信受所有法门,因此需要按照次第说法,教导不同次第法门

所以,不论是法华经或其他深经都经常提到:不能妄传或妄授深法
这不是有没有秘密的问题,而是众生根器差别的问题,所以必须按照次第传法或说法
不然,就会因为众生无法信受而怀疑毁谤,甚至影响其他广大众生
这不仅断送各自学法因缘,也是毁谤正法,有很严重的因果报应
就像,如果您对不信大乘的小乘行者说大乘法,那只会徒增怀疑毁谤的罪业
佛法虽没有秘密,但是要按照众生根器次第而说法或传法,就像因材施教
因此,佛经上才说甚深法不能随便乱说
,这才会有禅宗的师师密付本心
(佛经上说的如果都不信或不遵守,那还能说自己信佛吗?)
因为,次第不足,业障太深,就无法以心印心,就容易怀疑毁谤
只有真正符合大乘菩萨的根器,发起无上愿心,业除慧开,才能逐渐契入心印
——帖子详见:有没有密法?
佛经中教导要依照次第说法的重要性,凡是甚深法,都不能随便说,或广泛说
只有适当根器且具备信心,才能随缘而说
——帖子详见:[略说]佛咒的方便义和根本实相原理

尽管《心经》这部经的义理甚深,是甚深法
但对于一般人及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很多好处及利益的

比如说,
诵经, 例如[心经], 透过义理思维,心情自然开阔 ——帖子详见:[简单方法]一般不懂佛法的初学者,如何藉由佛法消除世俗烦恼?
以一般人来说,刚开始读心经,依照字面的了解,大概都以为一切都是空,
透过念诵心经,逐渐接受心经的思想,然后放下执着,所以身心自然就逐渐清净舒展了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一般来说读[心经]会很有用,这有很多实际案例,又可防止非人干扰,经文请详见[般若经]
因为心经有般若智慧实义,读诵过程因为文义可生智慧,知空而灭妄念,
而且读诵心经有大功德,可得佛菩萨护佑,诵经过程又可转化妄念,练习定力 ——帖子详见:[略说]有强迫症(或各种心理疾病)怎么办?
许多经上都说读般若智慧佛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读般若部的佛经是非常棒的,可以破除魔扰开智慧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18#


二.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

那么,这个甚深的「般若波罗蜜」是指什么呢?
末学在此从【清净光明专辑】中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实相的甚深义理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无来无去,不可思议境地,不可得,亦不可说
就是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的甚深般若波罗蜜,
能明白实相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而且能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苦也是空
实相的意义就是心经的全部文字
,其内涵也在金刚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里面
所以,禅就是实相,就是深般若波罗蜜,就是心经,就是般若经,就是首楞严三昧

而且,
大般涅槃经说,首楞严三昧就是金刚三昧,就是师子吼三昧,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性
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在说明诠释同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多读一些佛经就会明白
例如,楞严经,首楞严三昧经,金刚经,金刚三昧经,心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
涅槃经,密严经,维摩诘经,解深密经,大日经,六祖坛经,圆觉经,,三种版本楞伽经
所以,真正明白禅,也就明白佛性,也明白首楞严三昧和金刚三昧,也明白般若波罗蜜
简单来说,禅就是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般若经讲的”两边不着,亦非中间”
——帖子详见:什么是禅? 您坐禅吗? 禅是坐出来的吗?

由此可知,

实相的甚深义理 = 甚深的般若波罗蜜= 禅 = 首楞严三昧 = 心经 = 般若经(金刚经,小品般若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里面的内涵)

首楞严三昧 = 金刚三昧= 师子吼三昧 =般若波罗蜜 = 佛性

禅 = 心经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 = 般若经讲的”两边不着,亦非中间”

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角度来说诠释同一件事情
所以说,想要知道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如果其它的部份也能明白,这样也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三. 「般若波罗蜜」和佛咒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心经》说「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具大神力之陀罗尼),是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闇的陀罗尼),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形容最尊、最贵而无有与之相等者)

大神咒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大明咒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经名)放大光明破众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为明咒。」又明为咒之别名。佛于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为明。大明即大咒也。

大明咒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闇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

无等等咒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名)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无等等
[佛光大辞典]
梵语 asamasama。音译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维摩经义疏卷一(大三八‧九二二中):「诸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此外,又形容最尊、最贵而无有与之相等者,如般若心经于诸部般若经典中乃最为扼要之精髓,故古来又称为无等等咒、无等等明咒。〔法华经普门品、法华文句卷十、注维摩诘经卷一〕

善知识教导:
其实佛咒的根本义就是佛性,就是法界根本实相义
所以心经所讲的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明咒大神咒无上咒

因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请详见大般涅槃经)
本圆满具足一切功德,不生不灭,不着二相,所以能破除一切相和魔扰
简单说就是自性本自光明,功德本自具足,所以没有一切障碍
这就是佛咒的真相,所以首楞严三昧能破一切,因为佛性本自圆满
这都是讲同一个东西,就是实相
所以功德本自具足,这就是佛咒的实相和威力
佛性和般若波罗蜜才是真正的佛咒,无上咒

因为  佛咒的根本义 = 佛性 = 法界根本实相义
而且  般若波罗蜜 = 佛性 = 首楞严三昧
所以  般若波罗蜜 = 大神咒 = 大明咒 = 无上咒 = 无等等咒

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本圆满具足一切功德,不生不灭,不着二相,所以能破除一切相和魔扰
(简而言之,就是自性本自光明,功德本自具足,所以没有一切障碍)
功德本自具足,这就是佛咒的实相和威力
因此,佛性和「般若波罗蜜」才是真正的佛咒,无上咒

不过对于一般众生可能无法明白这实相的原理和内涵
所以佛咒变成了众生可揣测的表相方便义,
变成了一种有神力的咒语,变成了可以摧破障难的工具
其实这是因为众生不明白本自圆满的自性本体
因为不明白佛性不明白实相,所以佛咒变成了由佛性功德流露出的方便,变成了方便义
所以佛咒变成了可以佩带和念诵的咒语,再借由众生对佛咒的信心,逐渐引领众生回归佛性本体,启发自己的自性功德
佛咒就由方便义回到根本的真相~佛性的真实功德


一切佛法都是如此,念佛拜佛持咒诵经,都是如此
不过这可不能认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没用,因为方便与真实不一不异,都是圆满佛地的显露
您可以相信佛咒神力能摧破一切无明障碍,更应该相信自性功德圆满具足,光明无碍
——帖子详见:[略说]佛咒的方便义和根本实相原理
总之,
[一切方便义的功德]都是为了逐渐让众生恢复原有圆满佛性, 究竟到达彼岸(原本平等无差别的圆满佛性)
[念佛][持咒][诵经][施食][放生][回向][发愿][善行][六度]...等等一切佛法[方便义功德]都是如此
——帖子详见:[功德]的[方便义]和[实相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8 01:3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8 01:36 编辑

(21  用时, 2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接续楼上,末学继续学习上述经文。。。

这段经文其中讲到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藉由这样观空的般若智慧来照见五蕴皆空(自利),同时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利他)

关于「空」,末学在此从【清净光明专辑】中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佛法的真空]不是凡夫所认为的[什么都没有]
[真正的空]是[不着两边],就是[不二],不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真空]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只是不执着
[真空]就是~非[有]非[非有]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214#
有些初学者读过金刚经就容易说一切都是空
而不发心广度一切众生,圆满种种方便法
这种就是堕入空相,这是有问题的
因为自己还没办法破除这些肉体和精神的困难,痛苦还那么真实,
所以不要像有些读过金刚经的人[妄说一切都是空,而不会体谅众生苦,不知道方便和方法]

所以,心法的学习要有阶段性的次递增上
初学者不要妄说一切都是空
应该要学习初级的,先学一切相法,就是因果善恶和戒律规范
后来,逐渐[以空破有],破除自己对身体和一切相的执着
最后才逐渐[以不二破空有两边],
破除初浅次第心法的执着而契入真心,破除法执而圆满一切相
这样才不会堕入空境,而不知道普渡众生的方法和方便
才不会不懂圆满一切相,不懂[世间相]和[实相]不二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296#
关于[我空]和[法空],这要详读佛经才不会断章取义
建议您可以先完整的多读几次[维摩诘经]和[小品般若经]和[大般涅槃经]
这样您就会逐渐有体会

真正的空,不是在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修,
所以反观自己的实修次第,就能明白自己能否体会真正的空

以下提供两则经文帖,建议还是详读佛经会更好
维摩诘解说[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 维摩诘经
何谓[空]? ~ 大般涅槃经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31#
如果您难过或生气或心动或委屈或欲望难止,那就是根本不懂空,也是做不到空的最好证明
因为,如果真懂空,就不会随世俗假象和表相而流转和轮回,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挂碍和无法释怀
如果真懂「实相」和「空」,也就不会担心害怕,也不会想要女人或男人,不会堕入钱财的诱惑
因为,真懂空,真能放下,也就能放下这业报肉身,能结束这一生而随实证次第投生往更高的次第和精神境界(例如飞生天界或往生净土)

所以,嘴巴吃肉喝酒,心里想着俊男美女,或黄金珠宝,或沉迷于表相,例如:化妆,衣着,身材,名车,豪宅
另一方面对于苦难无法自主,例如:冷热问题(没吹冷气空调就受不了),或怕鬼,或病痛起来唉唉叫,或为情所苦
因为种种世俗表相和欲望或苦难而无法自主,随之喜怒哀乐,这样的人却自称自己不在乎和四大皆空,那就是自欺欺人,妄语造罪
还说别人修行也是一种追求欲望,那就是颠倒是非,邪见惑人,这是有很严重的邪见因果报应的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佛法的修行有次第之分,随各种不同次第而逐渐让修行增上,粗略可分为如下:
一开始学习善法阶段,先学分辨世俗善恶,断恶修善,因为这样才能逐渐断除恶习,避免自己受到欲望的迷惑和障碍
然后才学习空法,以空(法)破有(执),逐渐断除表相执著,就是破相
一般人若怕鬼,或被女色所迷,或怕蟑螂,或被世俗灾难所怖,这都是没做到破相,谈不上空
如上述所说,修行有次第,先断恶修善,然后才逐渐入空法,以「空」破「有」,最后又以「不二」「真空妙有」破「空」
(不二:不著「空」「有」或「有」「无」两边)
所以,「空」也是有各种不同深浅次第的(「大般涅槃经」中有说明种种不同的「空」)。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所以,修行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由戒定慧逐渐增上
先分辨是非善恶,守持戒律,断恶修善
然后,修持各种观行禅定,以空破有(相)
最后,以甚深智慧觉照,以「不二」「真空妙有」破除「空(无)」「有」两边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29 06:2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29 06:52 编辑

(22  用时,  4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段经文其中提到以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
因此,末学从【清净光明专辑】中学习及整理「空」的相关内容:


一. 以戒定慧来谈「空」
空是一种不执着、不贪求、能舍的智慧
这是知见观念上和实际上都能真正超越,而不随俗,能真正超越表相和世俗
这不是一般凡夫嘴巴随便说说的,而是真正身心一如,无求能舍,心无挂碍
所以,以这样的甚深心法念力和知见观念,就能超越轮回,随愿于法界中普渡众生
这阶段是戒定慧一如,事实上,就是因为真正契入,身心一致,所以自然成定成戒

再者,下一个次第
空是一种不堕入世俗表相欲乐苦受的定观
虽然还不能身心一如,还不能真正身心脱俗
但是透过定观觉照,就能保持空观,不堕入世俗和恶道轮回
——帖子详见:什么是空?


二. 从「虚幻」「空无」来谈空义
[佛法的真空]不是凡夫所认为的[什么都没有]
[真正的空]是[不着两边],就是[不二],不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真空]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只是不执着
[真空]就是~非[有]非[非有]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214#
「魔」是不是虚幻?「心魔」是虚幻吗?「外魔」是虚幻吗?
这要看「虚幻」怎么定义,也就是,你是从哪个方向来面对和着眼
(所以,其实佛法是很深奥的,根据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不同,说法、教法、修法就会不同
例如:你吃饭是虚幻吗?那你可以不要吃吗?你如果敢说什么都空,那你不要吃啊!
而佛法又常说世间一切都是虚幻,或甚至一切都是虚幻,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呢?

其实,「虚幻」并不是指「没有」,也不一定指「空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又哪来的佛呢?佛是空吗?佛不是空吗?
如果一切都是空,那六道轮回也是空吗?那众生又是什么呢?杀生也是空吗?
当然不是,那是众生或一些佛弟子误解了虚幻和空义
虽然不是,但是也不是「是」,而是应该看从何种角度来看,何种次第来看

以「虚幻」两字来说,佛法上讲「虚幻」,那是指变化无常,从「无常」上来看,一切都无法较真
这是说,一切都不可执着,因为一切都会生灭变化,而如果你执着了,你就输了,你就随执着的业力(念力)而轮回了

(通常,是随特性而决定轮回的方向,如果没有灵性,而沾染低俗的习性或恶性,那就会堕入同类的畜生性或鬼性之中)
(但是,轮回的业力并不单纯,还包含各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很复杂的,毕竟,人的一生很复杂,有很复杂的因果)
所以,讲一切都是空,这是一种摆脱执着的方法和观念,是一种修行上的次第法、对照法或方便法
就是让修行者破除不舍和执着,所以,这不是说你能不吃饭、不睡觉,也不是否定生命或众生的存在

从修行方法上来说,如果能观空,能放下,那么,心念就容易清净,如此而已,
这只是迈向究竟修行成就中的一个修行过程罢了
所以,「空无」可说是修行过程的一种观照方法,一般就是用来对治「我执」


另外,从「究竟实相」或「法界真相」来说,就是从佛的高度来说,「虚幻」就是指事情没有意义,
例如人生变化无常,到头来总是空,这是从结果论来说,也就是指「瞎忙」
因为从更高的次第来说,从宇宙真相来说,从轮回来说,从究竟真理来说,由往上提升来说
人执着于人生世俗,就像蚂蚁整天团团转一样,陷入轮回之中,没有解脱的一天
也就是说,众生因为众生性(各自的个性习气),
对不同事物有所执着,而堕入轮回之中,转生为相应次第的生命体
这从佛的角度上来说,或从究竟解脱或实相来说,众生就像整天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一样
就是自找麻烦,自作自受,就是瞎忙,所以说一切都是空

不过,在执着当下的众生,面对眼前的一切,当然不会觉得是空或虚幻
也因此,活得很累,忙忙碌碌,因为观念无法提升,所以生命也无法提升,更无法摆脱轮回,而且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你看着蚂蚁,蚂蚁不懂能转生,所以过着自己忙碌的生活
而蚂蚁的一切,根本没用,就如同虚幻一样,就是空
但是,蚂蚁会说,我也是要吃、要过生活啊,要照顾子孙啊,要存粮啊
所以,是不是虚幻,或是不是空,这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看能否超越
所以,「虚幻」不一定就是指「空无」或「没有」,也不是否定「六道轮回」和「众生」

此外,就像「念头」,你还记得你读本篇文章之前在想什么吗?应该早忘了吧
你还记得昨天或前天吃了哪些东西吗?就算刚吃完饭,美味的感觉也很快就消失了
而念头就是这么善变,所以念头也是如虚幻般的,也是无常的,生灭的

但是,你能说念头就是假的吗?感情是假的吗?吃饭是假的吗?
又或者痛的感觉是假的吗?心念是假的吗?
你和我都是假的吗?外魔是假的吗?佛菩萨也是假的吗?那你又为什么要修行解脱成佛?

念头是虚幻或空无吗?
其实也不是,因为,佛法上的观行(观修、观照)方法,也是靠念头
就像念佛也是靠念头,需要念念相续
所以,空或非空,其实是看方向方法立场而论,也就是看众生的根器、因缘、次第,也就是「相应」

从不二法、实相来说,一切观法也都只是方便,相对来说,就是一切法也是空,不应该执着

其实,不论「空」或「虚无」或「虚幻」,这就像爬楼梯,都是相对性的、次第性的
当你站在这一阶梯上,其他就是相对空无或虚幻的,而当你往上提升,其他阶梯又相对都是虚无的,尤其是下面的阶梯
而修行就是这样慢慢往上爬,所以,佛经上才说,度过彼岸后,「法船」也当舍
但是,当你还乘坐在这法船上,或对其他还乘坐在这法船上的人,那么这法船就是真实的、必须的
所以,世俗虽然虚幻,但是,修行者一样要吃饭,虽然念头终究也是虚幻,但是,修行一样要靠念头,要靠正念
而就算你修行成就了,成佛了,一样还是有其他众生,不是不存在,只是心中执不执着罢了
不执着而能救众生,救众生而能不执着,不论是法门还是众生,「无着(执着)生心」,这就是妙空(真空)妙心和妙行
——帖子详见:「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三. 观空对于破除魔障之间的关系
外魔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也是由偏差的或邪见的修行者而来的,例如外道鬼神或天魔,所以不是虚幻或空无
那么,为什么修行上某些次第的修法认为魔也是空呢?
这至少有两种次第不同上的问题
首先,观空也是一种修法,是次第修法,就是阶段性的过程修法,观空可以破除我执,也可以破相
所以,观空对于破除魔障也是有帮助或有用的,但是,这种程度的观空,也可能堕入空魔之中
关于「空」,在佛法上,也有各种不同次第的说法,可以参考「大般涅槃经」或「般若经」
所以,问题不在于「魔」是「真有」还是「虚幻」,而是在于你的心境和行为

以凡夫来说,认为世俗是真,执着于世俗,那么,你就不可能做到空无
所犯的杀生或情仇问题,就不可能摆脱,也必定会受鬼神或魔的干扰或障碍
也就是说,如果连不吃肉都做不到,那么也不可能摆脱一报还一报的因果问题
所以,当你吃肉喝酒乱搞男女关系,那是不可能脱离魔扰或魔障的
因为,这些业障或冤亲债主或鬼神或魔找上门的时候,你如何应对?你根本无法避免
所以,口上说空,那只是不了解空,也不可能空掉果报的

所以,如果透过修行、透过持戒,能戒杀断恶,而能逐渐放下世俗执着,
那么,就算鬼神或魔找上门,因为你内心清净无染,这所呈现的光明和定力
鬼神或魔是无法着力的或根本无法靠近的(因为超脱世俗,鬼神就没有着力的点,也害怕这样的光明)
所以,可能暂时让果报无法现前,但是,如果心念上有缺失,就可能马上受到附着
例如:悟达国师的人面疮(大悲水忏的由来)的公案故事,这就是最好案例

所以,观空能否真正起作用,那还要看实际的修行次第和行为,
还要看心念与空的次第,是顽空(堕入空境、空魔之中),还是(佛菩萨的)不二真空、妙空


所以,真正懂空的修行者,不是把吃肉杀生当作空(不论你空不空,众生都会讨报,那你如何面对?)
而是应该戒杀戒肉,而且面对该偿还的业障(过去世杀业的今生果报),是以坦然的心态来面对的
也就是应该以清净心来偿还果报
也就是真懂空的人,不仅能空掉欲望,那就不会吃肉或为吃肉而杀生
而且面对来讨报的冤亲债主,更能空掉担心和害怕或复仇或痛苦的念头,能空掉负面的心念,坦然的还债


所以,不是没有因果报应,也不是没有魔(不论是心魔或外魔都是存在的)
问题是你如何空掉欲望(而不是把吃肉杀生当作空),空掉负面心念、心魔,自然就不会招引外魔
而不是把吃肉杀生当作空,因为,杀生吃肉和众生牵扯的业力果报是空不掉的(有仇必报,恶性相聚),只能偿还或转化
如果你认为自己真懂空性,那就以空观偿还果报、无怨无悔,也就是真正超越生死问题,不然就是忏悔修行而求转化
所以,如何中止恶性循环?就是忏悔转化、坦然接受、放下执着而超越和升华

相反,如果因为贪欲吃肉和杀生,那么,这贪性欲念和仇念与恶性,就会牵扯在一起,就不可能解脱,就必定轮回

所以,空只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或心念,
并不是否定存在,并不是否定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或众生
就算是成佛了,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存在的,不论是佛还是其他型态众生(六道众生)都是存在的
所以,「空」或「虚幻」、「虚无」只是相应或对应次第的一种心念或态度或说法

例如:心中念善和持戒的人,投生(飞生)天界,因为不执着人间世俗,
所以,相应而生在天上,而天上也与天人的心念相应(成为依报),而没有人间的恶或污秽
也就是,对于天人来说,世俗人间是虚幻、空无的,而对人类来说,世俗人间是真实的,这也是相应而生

而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对于空或虚幻的相应理解和实修,也要有相应次第的提高
——帖子详见:「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四. 如何检视是否懂「空」且能做到「空」?
真正的空,不是在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修,
所以反观自己的实修次第,就能明白自己能否体会真正的空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331#
现代人,认为自己笨的少,大都自以为聪明
大部分修行人也都认为自己有智慧
尤其看过空法后,都自以为懂空
若真是如此
那就应该知道[难过][生气][心动][委屈]这些都只是负面心念和习气,虚妄不实
就应该知道自己不应该堕入[贪][瞋][痴]
就应该证明自己真的懂空且能空,不是吗?

其实,以众生的根器来说,
[听闻空法]是一回事,要透过[观修]的过程才能逐渐[渐空]和[真空]
[定][慧]若不能等观,那就是假的,就是说一口好佛法,就是口头禅
——帖子详见:您委屈吗?难过吗?生气吗?心动吗? 您真懂空吗?
如果您难过或生气或心动或委屈或欲望难止,那就是根本不懂空,也是做不到空的最好证明
因为,如果真懂空,就不会随世俗假象和表相而流转和轮回,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挂碍和无法释怀
如果真懂「实相」和「空」,也就不会担心害怕,也不会想要女人或男人,不会堕入钱财的诱惑
因为,真懂空,真能放下,也就能放下这业报肉身,能结束这一生而随实证次第投生往更高的次第和精神境界(例如飞生天界或往生净土)


所以,嘴巴吃肉喝酒,心里想着俊男美女,或黄金珠宝,或沉迷于表相,例如:化妆,衣着,身材,名车,豪宅
另一方面对于苦难无法自主,例如:冷热问题(没吹冷气空调就受不了),或怕鬼,或病痛起来唉唉叫,或为情所苦
因为种种世俗表相和欲望或苦难而无法自主,随之喜怒哀乐,这样的人却自称自己不在乎和四大皆空,那就是自欺欺人,妄语造罪
还说别人修行也是一种追求欲望,那就是颠倒是非,邪见惑人,这是有很严重的邪见因果报应的

而修行就是要让自己逐渐能明白「四大皆空」的道理,并且逐渐真正做到符合「四大皆空」(因此也不要不懂就乱批评修行过程中的任何人)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五. 以甚深法原理来谈「空」
甚深法原理,如果仍有世俗善恶之念,那就不是甚深空
也就是说,真正的甚深空理,没有人间世俗的善恶,不会堕入其中,因此不会造恶,也不会执世俗之善
恶人有恶念,所以造恶,但真正的甚深空法实修者,心中无恶,所以不会造恶,而且心中的善是真善,超越世俗之善
所以,甚深的真善是超越世俗善恶的,因为超越世俗善恶和假名,是无念又超越无念本身,(但要个名称)所以称为空或真善

也就是说,世俗的真,并不是真正真理的真,不同次第有不同次第所认为的真,一般人的真那只是世俗人间的真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六. 要如何实修「空」? 正确的观念应当如何?
因此,一般人应该由戒律上来下工夫,让自己逐渐减轻对世俗的执着和贪求
并且多阅读佛经,由观念上来修正,逐渐以佛经的知见来取代世俗知见,这样才能逐渐转变

不然,嘴巴上随意胡乱说空,实际上半点都舍不了看不开放不下
这样自欺欺人妄说空见,其实是在误导自己和别人,让自己和众生直直的往深渊中堕落下去
这不仅是造成累世邪见和愚痴的因果,也是让自己堕入三恶道的因果,所以不可不慎

因此,实修者应该随时反观自照,看看自己的斤两,别用自己的凡夫俗见妄谈空见空观和空法
——帖子详见:什么是空?
佛法的修行有次第之分,随各种不同次第而逐渐让修行增上,粗略可分为如下:
一开始学习善法阶段,先学分辨世俗善恶,断恶修善,因为这样才能逐渐断除恶习,避免自己受到欲望的迷惑和障碍
然后才学习空法,以空(法)破有(执),逐渐断除表相执著,就是破相

一般人若怕鬼,或被女色所迷,或怕蟑螂,或被世俗灾难所怖,这都是没做到破相,谈不上空
如上述所说,修行有次第,先断恶修善,然后才逐渐入空法,以「空」破「有」,最后又以「不二」「真空妙有」破「空」
(不二:不著「空」「有」或「有」「无」两边)
所以,「空」也是有各种不同深浅次第的(「大般涅槃经」中有说明种种不同的「空」)。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所以,修行不是简单的事情,要由戒定慧逐渐增上
先分辨是非善恶,守持戒律,断恶修善
然后,修持各种观行禅定,以空破有(相)
最后,以甚深智慧觉照,以「不二」「真空妙有」破除「空(无)」「有」两边
所以,绝对不是世俗人卖弄小聪明能明白的
想真正解脱轮回之苦,那还是要信佛,而不是信一些凡夫俗子
——帖子详见:辨析(分辨解析):四大皆空
一般来说,
A.对于一般众生[自修]来说,

1。先学习[是非善恶] [因果轮回]的观念,[分辨正邪],[断恶修善]
这样就能逐渐[断除恶报],[增上福报]
一般众生没有福报都是因为累世[恶业]多过[善业]
所以一定要先知道[是非善恶]和[因果业报],先[断恶修善]


2。然后是以[空]破[有],破除对于[苦受]和[福报]的执着
知道世间一切苦和乐都是生灭虚妄,毕竟空
这阶段应该精进实修,增上修定的工夫,
[以定力入空境],或[观照一切相毕竟空],来破除[苦受]和[欲望]的执着
所以末学之前常讲的[精进实修]拜佛念佛持咒诵经,这些都非常重要
没有这些工夫就不可能有定力


B.然后应该[发起大心,恢复佛性,普渡众生,回向法界]
所以这必须要实修[心法],以[不二]破除[空] [有]两边执着
就是[分辨正邪] [不取正邪] [空有不二]
这就是清净第八识,恢复佛性真常
这样才不会堕入着空的魔境当中
(就是楞严经50阴魔最后两种,没有回小向大的两种小乘果位[钝阿罗汉]以及[钝辟支佛])
——帖子详见:[略说]自修和普渡众生的阶段修行,以及分辨正邪,不取正邪的基础修行
心法的学习要有阶段性的次递增上
初学者不要妄说一切都是空
应该要学习初级的,先学一切相法,就是因果善恶和戒律规范
后来,逐渐[以空破有],破除自己对身体和一切相的执着
最后才逐渐[以不二破空有两边],
破除初浅次第心法的执着而契入真心,破除法执而圆满一切相
这样才不会堕入空境,而不知道普渡众生的方法和方便
才不会不懂圆满一切相,不懂[世间相]和[实相]不二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296#


七. 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普渡众生的方便
有些初学者读过金刚经就容易说一切都是空
而不发心广度一切众生,圆满种种方便法
这种就是堕入空相,这是有问题的
因为自己还没办法破除这些肉体和精神的困难,痛苦还那么真实,
所以不要像有些读过金刚经的人[妄说一切都是空,而不会体谅众生苦,不知道方便和方法]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296#
很多没有学佛的人也遭受到非人干扰的痛苦
这是因为他们杀生吃肉邪淫喝酒...
[大宝积经]讲的很清楚,这都是因为过去世业障所造成

这些人来到论坛求救,
我们可以用佛经教导的方法来提供帮助
而不是一开始就用深法,或者说那些都是假的,或说一切都是空
这些人大都没有学佛或者只是初学佛,他们并没有甚深佛法的观念,
也没有足够的福报智慧和定力能解脱这些苦难
所以退斥否定他们身受非人干扰的苦难,这难道是真正的慈悲吗

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可以运用佛经上佛说的消除非人附体干扰的方法
让这些人对佛法生起信心,逐渐退除附体干扰
然后才逐渐学习甚深佛法,而不是将之拒在门外

谈空大家都会谈,但是几个能有甚深定力的
没吃没喝或者病苦的时候能空掉吗? 自己难道对[财][色][名][食][睡]都能空吗?
自己难道对[女色][名利][财富][婚姻][事业][家庭][病苦]都没问题?都能空?都能见相非相?
有谁临命终不用靠[阿弥陀佛]接引的呢?
自己如果还做不到,就应该多同情众生的苦难,教导众生依靠佛力加持
毕竟要靠自己的定力和空性智慧来空掉这些苦难真的很难
就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才受到非人干扰啊
又如何要求这些人能空呢?
或者一开始就讲[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业重凡夫他们能明白吗?
所以还是依靠佛力才能解脱

我们自己如果没遇过非人干扰,
那是因为没有太重大的业障,或者自己没自觉
但是对于被干扰者,和非人,要有怨亲平等的慈悲
——帖子详见: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1#
有网友来求教蚊子叮人的事情
或者问婚姻或者外遇,求子女,
求教解除疾病,求工作,或者吃素吃肉问题
求问一堆世间问题

难道我们只能告诉他,一切都是虚妄吗?
能告诉他[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吗?
一切都空,所以不用吃饭睡觉了吗?
一切都空,也不用钱了吗?

非人干扰这个问题也是一样
佛法有循序渐进的次第方法
佛经都有教导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方法


会喜好迷惑于附体感应,这是不透彻
会厌恶有人发问附体感应的事情,这一样是不透彻
佛弟子应该依据佛经上教导的次第方便,帮助众生解决问题
——帖子详见:真正的菩萨行者有深空的智慧,但是也有普渡众生的方便 2#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6-30 06:2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6-30 06:36 编辑

(23  用时,  3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末学今天来学习关于「五蕴」的相关内容: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
『蕴』是指积聚之意,也就是说,众生的身心乃至世界,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所积聚而成

[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质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包含苦、乐、舍
[想]就是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
[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五蕴」的特性如下:
1. 「五蕴」又名「五阴」,『阴』是指障蔽的意思,是说这五种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因而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
2. 五蕴非有 --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所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当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就没有了
3. 五蕴皆空 -- [色](物质现象)由四大假合暂时而有,而[受][想][行][识](精神现象)由妄想分别而生,这五种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没有实体,当体即空


另外,在《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十二》也有相关的经文,节录部份内容如下:
尔时世尊告频婆娑罗王言:『大王!色是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亦是无常苦空无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如水泡不得久立,行如芭蕉中无有坚,想如所梦为虚妄见,识如幻化从颠倒起,三界不实一切无常。

经文中提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分别以聚沫、水泡、所梦、芭蕉、幻化来形容,可见世间诸法皆非坚实

色如聚沫不可撮摩 - 聚沫是指因风吹导致泡沫聚集在一起,众生的色身就像聚集的泡沫,不可撮摩,虚有相状,没有实体可言

受如水泡不得久立 - 水泡是指因风动或物击而暂时形成的小水泡,众生的感受就像水泡,没办法可以维持很长久,很快就没了

想如所梦为虚妄见 - 梦是因心中所想而起,等到梦醒了,梦中的一切也了不可得,皆是虚妄不实

行如芭蕉中无有坚 - 如果层层剥去芭蕉树,就会发现芭蕉树中间中空无实体,众生造作种种行,是很危脆且不坚实的

识如幻化从颠倒起 - 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由幻觉所成,随境界而生灭,没有实体可言

所以说,世界、色身及心念的任何一处,根本就不是真实不变的,是故不值得依靠


五阴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色(物质)、受(感受)、想(取相)、行(造作)、识(识知;觉知)。按: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由这五种积聚所构成。又译为「五蕴」。

五阴
[阿含辞典(庄春江)]
另译作「五蕴」(pañcakkhandha),包括:色阴(包括物质声音与光线等具窒碍性者之聚集)、受阴(感受之聚集)、想阴(心中的影像之聚集)、行阴(意志力之聚集)、识阴(认识之聚集),参看「阴」。

五阴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见五蕴条。

五蕴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五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毘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五蕴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FROM:【三藏法数】

【五蕴宅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FROM:【佛学大辞典】

【五蕴非有
 谓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当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五蕴皆空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从四大假合而有,从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色即是空
[佛光大辭典]
梵語 rūpaj śūnyatā 或 yad rūpaj sā śūnyatā。出自玄奘所譯般若心經。為「空即是色」之對句。色,廣義言之,乃物質之總稱。謂一切現象皆為空幻,無有實體。小乘以人為五蘊之假和合,無獨立自存之實體,故說「人無我」;大乘不但認為人無我,且以為五蘊自身亦虛假不實,而說「法無我」。所謂五蘊皆空,意謂不論物質現象(相當於色)或精神現象(受、想、行、識)均屬因緣所生法,無固定不變之自性;若以其為實有自性,則是虛妄分別,故色之本質為空。〔梵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五實際品、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維摩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大智度論卷九十、中論卷二觀行品、般若心經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華嚴注法界觀門〕(參閱「空即是色」3478) p2544

【五蕴喻
  ﹝出大庄严经﹞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一切众生,皆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故佛为瓶沙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此五种为喻焉。(梵语瓶沙,亦名频婆娑罗,华言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一、色如聚沫喻〕,色即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实。以譬众生色身亦如聚沫,虚假不实也。
  〔二、受如水泡喻〕,受即领受之义,水泡即浮沤也。谓水因风动,或因物系忽尔成泡,须臾即没。以譬众生所受苦乐之事,亦如水泡起灭无常也。
  〔三、想如阳燄喻〕,想即想念之义,阳燄即日光也。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燄如水溶漾,而实非水,渴者想为水。故以譬众生妄想,亦如阳燄本无实体,因念成想,皆是虚妄也。
  〔四、行如芭蕉喻〕,行即造作之义,谓芭蕉体是危脆之物,无有坚实。以譬众生造作诸行,亦如芭蕉之虚脆而无坚实也。
  〔五、识如幻事喻〕,识即分别之义,幻事即幻术之事也。谓如幻巾为马,幻草木为人,皆幻力所成,本无实体。以譬众生识心分别诸法,皆随境生灭,亦无有实也。
FROM:【三藏法数】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 07:50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 08:02 编辑

(24  用时,  3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以度一切众生的苦厄为其悲誓弘愿
当众生身处水火刀杖、夜叉罗刹、杻械枷锁等苦恼恐怖时
如果众生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必寻其音声,即时予以救护令其度脱

菩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藉由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皆空,是为自利,同时也能帮助众生度脱一切苦厄,是为利他

所谓的一切苦厄,是有哪些苦呢?  
末学从佛学辞典中节录部份内容来整理如下

二苦:
1.内苦 - 分为身苦和心苦。老病飢渴寒热等是身苦,忧愁嫉妒憎怒哀惧等负面心念或精神上所感受到的苦受是心苦
2.外苦 - 盗贼虎狼之害、风雨寒暑之灾

三苦:
1.苦苦 - 有情众生的身心已是苦聚,如果再遇到苦的环境逼迫,则是苦上加苦
2.坏苦 - 对于失去所爱的人事物时所感受到的苦
3.行苦 - 诸法迁流无常,无剎那常住安稳,以此逼恼身心所造成的苦

八苦:
1.生苦 - 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剎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
2.老苦 - 身心老化衰变时所产生的苦痛
3.病苦 - 因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
4.死苦 - 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
5.爱别离苦 - 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而感到的痛苦
6.怨憎会苦 - 与怨憎者相遇而感到的痛苦
7.求不得苦 - 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
8.五阴炽盛苦 - 一切苦的总称


那么,这一切的苦厄又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会产生痛苦?

根本来说,
痛苦其实是来自于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六根
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消除)一切苦厄],所以佛法上常讲六根必须清净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尘染,这样迷失本性(覆盖佛性)就会影响身心,产生痛苦

苦的来源是因为执[五蕴]为实有的关系

那要如何解脱痛苦?  修行的方法为何?

以佛法来说,
佛法上究竟解脱痛苦的方法就是清净六根, 放下对于六尘的执着,放下七情六欲,放下财色名食睡,
这要实际不断练习, 先冷静安静下来, 收摄六根, 不要乱想, 可以安住念佛或持咒
六根暂停歇息, 慢慢就能恢复平静,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佛性原本圆满的功德就能显露, 相由心生, 这时候身心就会调整为健康正常, 外在境遇也会改善

注: 此时,相(指身体和外在一切)由心(指心王,清净第八识,空如来藏,佛性)生
其实轮回也是由第八识所生,由第八识恶种子所生

请确实学习下列的方法,就能得到改善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随时练习这个心法, 这个心法非常重要

如果业障太重,烦恼不断,感觉很痛苦,可实行下列方法
一个月内读诵100部地藏经消除业障
娑婆世界众生业障很重,又大都不老实修行,怨天尤人不能吃苦,
所以如果觉得痛苦, 请尽快实行一个月内读诵100部地藏经消除业障

老实说, 众生要求太多做得太少, 所以烦恼痛苦不断
心无所求, 自然烦恼就会停歇
——帖子详见:[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再者,我们要如何[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真空的境界)

以因果来说,首先,我们也要知道,
因为[欲望]是因,[执着]是因,[无明]是因,[贪瞋痴]是因,[苦报]就是果
有因就有果

这个因果不是谁规定的,也不是谁给您的
这个因果现象是自己给自己的
就像您爱上了某人,这是因,
没看到对方就会难过,看到对方会欢喜,这都是果
这就是因果,问题就在于观念的执着,是自己给自己的,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说,一切
因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因为自己无明,所以产生和众生的共业干扰,而有苦报

因为一切都来自于累劫[第八识]的无明执着,只要众生造作无明业,就一定有果报
因为无明想不开想不透彻的是自己,自然就会承受无明所带来的苦
因为苦的来源就是无明执着,自己抓着不放又怎能不苦呢

所以真正不想承受苦报,就要去除自己的无明执着和自己的欲望

所以1.佛法教导众生应该先守戒,逐渐断除欲望,这样就不会受苦
2.再者,佛法教导众生现在承受苦报的时候
要观四相(我,人,众生,寿命)皆空,要观三轮体空
因为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承受苦报的时候,又因为执着于苦而陷入无明执着中
这个无明执着又会成为下一个苦的因

所以,佛法的教导就是先除苦因
1.一个就是现在对于[欲望]所产生的无明执着
2.另一个就是现在对于[苦报]所产生的无明执着
所以我们要对于世间的欲望尽量减少
另外对于种种不如意的苦报要尽量看开
这就是佛法的因果道理

所以,前面说要[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那就要断除一切欲望执着以及对于苦报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无明,而达到真空的境界


所以一般人虽然嘴上说空,
但是其实贪着欲望,又难以承受苦报,害怕苦果
这马上就显示不是真正的空

简单说,[真空]是不会对于吃肉喝酒行淫有欲望,而且对于苦受也不会执着
这才是[佛性本来清净][罪性本空]的意思,这必须达到[不二法门]的境界
所以对于病苦也不会执着,这请参考[维摩诘经],请参考下列帖子说明

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 ~ 维摩诘所说经


所以,如果真正达到[罪性本空]的境界,自己的心理层面是不会感受任何苦的
所以,如果有过去世的怨结找上门来报仇,自己也是能甘心受报而不觉苦的
虽然报仇者仍有无明执着,所以放不下仇恨,前来报仇雪恨
但是真正实证[罪性本空]者对于一般人所认为的苦受,是不会有任何起心动念的
因为[三轮体空](仇人,自己,之间的伤害辱骂所产生[苦]的觉受)
这才是真正明白且体证[罪性本空]

而且如果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方便,甚至可以运用方法让仇人放下仇恨
这样就能消除这个原本可能被伤害的果(例如被杀或被辱骂)
也能帮助众生逐渐放下执着,而逐渐进入解脱的修行 ——帖子详见:[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二苦
[佛光大辞典]
苦者,逼恼身心之谓。二苦乃内苦及外苦。(一)内苦,即四百四病之身苦与忧愁、嫉妒等心苦。(二)外苦,恶贼虎狼之害与风雨寒热之灾。〔大智度论卷十九〕 p205

二苦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内苦和外苦。内苦有二种,即一切疾病为身苦,忧愁嫉恨为心苦;外苦也有二种,即盗贼虎狼之害,和风雨寒暑之灾。

身苦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飢渴寒热等的痛苦。

三苦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苦苦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uhkha-duhkhatā。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飢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而生之苦,故称为苦苦。〔大乘义章卷三、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摩诃止观卷七上、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二〕(参阅「三苦」590) p3946

坏苦
[佛光大辞典]
梵语 viparināma-duhkhatā,巴利语 viparināma-dukkha。为行苦、坏苦、苦苦等三苦之一。又作变异苦。对所爱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坏之变化所生起之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风等四大互侵、互坏之苦,亦称坏苦。此外,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亦称坏苦。〔俱舍论卷二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显扬圣教论卷十五、大乘义章卷三〕(参阅「三苦」590) p6653

行苦
[佛光大辞典]
乃三苦之一。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剎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参阅「三苦」590) p2558

行苦
[佛光阿含藏]
行者,迁流之义,诸法迁流无常,以此逼恼身心之苦。苦苦: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之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变易苦:即坏苦,诸可意之乐受之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

八苦(梵aṣṭau duḥkhatāḥ,藏sdug-bsṅalbrgyad)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āti-duḥkhaṁ)︰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槃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剎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ā-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槃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剎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ā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槃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ṇ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杀害」,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av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ṃ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杀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īcchayā paryeṣamāṇo na labhatetad api duḥkhaṁ)。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ṃkṣepeṇa pañcopādā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ādā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 06:3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 14:52 编辑

(25  用时,  2小时)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学习上述经文。。。

舍利子,即是舍利弗尊者,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在讲[色]与[空]的关系,用「不异」和「即是」来作说明

[色],就是指五蕴中的色蕴,也就是一切物质的总称
[空],就是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来说是无实体的

「不异」,不异于,就是没有不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
「即是」,就是什么,即是什么的意思

末学以目前次第依文解义来初步理解这段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是要如何修行及学习这个法门

以五蕴中的色蕴来说,色蕴也就是所谓的物质,是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来说是无实体的
当物质因缘灭的时候是不异于[空],而当物质因缘生的时候是不异于[有]
也就是说,[色]和[空]虽然是两个各别的,但在因缘灭和因缘生的时候就会有[空]和[有]两种不同的显现

再者,物质只是暂时由四大假合而成,一旦离散,就归于空无,所以色即是空;
物质究竟来说并没有实体可言,只是暂时由四大假合而成,所以空即是色

至于五蕴中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同样道理的


色即是空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是就五蕴说有空即之理也。般若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梵Rūpaniśūnyatā。

色即是空
[佛光大辞典]
梵语 rūpaj śūnyatā 或 yad rūpaj sā śūnyatā。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乃物质之总称。谓一切现象皆为空幻,无有实体。小乘以人为五蕴之假和合,无独立自存之实体,故说「人无我」;大乘不但认为人无我,且以为五蕴自身亦虚假不实,而说「法无我」。所谓五蕴皆空,意谓不论物质现象(相当于色)或精神现象(受、想、行、识)均属因缘所生法,无固定不变之自性;若以其为实有自性,则是虚妄分别,故色之本质为空。〔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五实际品、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大智度论卷九十、中论卷二观行品、般若心经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华严注法界观门〕(参阅「空即是色」3478) p2544

色即是空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佛光大辞典]
梵语 śūnyatā va rūpam。「色即是空」之对句。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般若心经(大八‧八四八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下,注华严法界观门〕(参阅「色即是空」2544) p3478

空即是色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于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就五蕴而说有空不二之理者。色为色蕴,谓有四大五根等之一切形质者。此色蕴为因缘所生之法,无有实性,则是色无异于空也。此实性虽空,然因缘所会之处有色相,是空无异于色也。然则自实性言之,为色即是空(名之为真谛),自因缘言之,则为空即是色(谓之俗谛),而皆曰即是者,示不二也。即归于中道之一实谛。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3 07:0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3 07:14 编辑

(26  用时,  3.5小时以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自在菩萨,为何名为「观自在」呢?

由上述经文得知,菩萨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以甚深的般若智慧来观照五蕴皆空
因为观行的功夫得力,使身心得到自在,同时也能够自由的来去及普渡众生,自利利他

观自在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观音菩萨的别名,因观音菩萨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观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观自在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又机往救,自在无关,故以为名。前释就智,后释就悲。」见观音条。


然而,对一般的凡夫众生来说,众生执这个五蕴身为实有,六根又贪着外在的六尘境界
比如说:
眼睛看到好的东西就会想要去看,如果看到不好的东西就排斥
耳朵听到赞美时就喜悦,听到批评或不好的声音时就烦恼
鼻子闻到香味就欢喜,闻到不好的味道就烦恼
舌头尝到好吃的食物就高兴,吃到不好的食物就排斥厌恶
待在凉爽的天气里就感觉很舒服,但遇到大热天满身汗水就感觉不舒服
..........
其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考验及境界时时都有
无论喜好厌恶都是心随境转,都会让身心不得自在

所以说,如果自己的心不能由自己作主,一味地随外境而转,那就真的不得自在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自在?  如何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

末学结合【清净光明专辑】来学习,在此节录相关内容如下:


一. 两种对立性的概念 V.S. 本性清净
当我们看到大水引发的灾难,世人就会觉得大水很可怕
或看到飞机失事,也会感到非常恐怖
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喝水的清凉解渴,或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或想想飞机的便利
我们又会觉得有水和飞机是很幸福的事情
其实这些[苦][乐]的念头只在一瞬间
你当下想它,它就有,下一秒不想它,它就没有,所以苦乐是虚妄,念头是虚妄
念头如果沉迷于这些苦乐善恶正邪的虚妄中,这就是轮回业

所以地藏经说娑婆众生念念无不是业

这两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性本清净,飞机和水也是如此
但是痛苦的经验或灾难却会形成负面的思维和概念甚至烙印
美好的事情也可能令人沉溺于欲望之中,或陷入无尽的追求中


关于正邪,也是如此
正邪只是六道现象中的两面,只是两种概念,
就像[坠机的灾难]和[飞机的便利]两种对立性的概念,相对于本性清净,这些只是虚妄

不过,这不是说没有正邪,而是说,如果您没有超越概念和虚妄,就是陷入对立两边的两者之中
就像水和飞机法性清净,但是有种种现象,您如果没有超越,那就是堕入其中
当您还不能超越这些现象和正邪,那就是堕入现象中,那就是堕入正邪的两者之一
有人错解空法,错以为没有正邪,既然没有正邪,那就为非作歹
其实当您为非作歹的时候,那不就堕入邪之中了吗
所以,如果没有透析本性而超越万相,那就是堕入其中

因此,不论是痛苦或美好,或正邪,这些都只是清净本性外的感官虚妄现象
这些种种现象,就是六道中的轮回万象,若不能超越,那就是轮回
如果众生执着于这些感官现象,就无法见性,就无法解脱轮回
而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以上的道理,对于以前没听过的人可能是新奇的或难以接受的或觉得有道理的
不论如何,如果大家能尝试着进入清净冥想,就能逐渐从这些[苦乐][好坏][善恶][正邪]的对立中解脱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象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帖子详见:正邪


二. 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佛弟子虽然应该明辨是非,断恶修善,但是更应该让心量超越善恶,放下对立和执着,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而成佛

因为所谓的善恶和对错或是非,还是会因为不同众生或立场不同,或不同修行次第,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标准因此也不同
所以,各种自以为的善,可能并非真正的真善,是非对错也容易因为立场和方向不同而变样

例如:狗有狗的认知,鬼有鬼的认知,人有人的善恶认知(不同人的标准也不同),天人则有天人的标准

之所以僵持自己所认为的善恶或对错,其实只是自己以为的而已,众生会随自己的认知,因次第不同而堕入或投生到相对应的轮回中
只有不断提升高度和广度,提升至佛的观念次第,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轮回

因此,如果无法接纳各种不同的认知而更深入思维进而提升智慧,那就不可能明白众生性,也不可能提升次第而解脱成佛

佛法上真正甚深次第的真善,那是必须超越凡俗的是非对错和认知的,如果执持任何一边而起任何执念,这必定无法脱离轮回的
任何不同次第的执持善恶,都会随不同次第的善恶,而分别堕入六道中的恶道,或飞生六道中的善道,都无法真正解脱
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因此,虽然对于众生性和法性以及诸法万相都能明白,但却不堕入执念之中,能清净自在,光明自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也就是能明白一切六道众生的脾气习性和因果报应原理以及一切相的法性原理,而不堕入任何一种习性和执着之中,这才能真正自在解脱
——帖子详见:执持各自是非对错的轮回VS真正不二中道智慧的解脱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4 06:3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4 18:40 编辑

(27  用时,  3小时以上)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段经文,是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来学习这段内容。。。

所谓「空相」,是指诸法皆空的相状,或真空之体相
因缘生的一切法,无有自性,这就是空的相状

那么,这个相状,这个体相,内涵是什么呢?

也就是不生不灭(无生灭;一切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没有现象的本体,人们察觉到的现象,只是个幻相。因此现象既没有真实的存在过,当然也无所谓灭失)不垢不净(无垢净)不增不减(无增减)

诸法空相,也就是在讲实相
实相就是没有真正的生死,所以实义佛经中常说不生不灭
只是众生一再堕入累世习气和虚妄表相中而一直轮回
这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帖子详见:[略说] 修行和实相的原理
众生虽然表相上有生死,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绝对的死亡或出生
只是因为对六道的执着抓取不放,所以一直累世轮回
也就是因为种种无知害怕恐惧和情爱欲望贪着, 无法认清六道轮回的真相
因为对表相的执着,所以无法脱离轮回引力的控制 ——帖子详见:[略说]法界真相
这也就是法界的真相


经文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生灭是指"体"或"相"而言
垢净是指"质"而言
增减是指"量"而言

其实可以发现到,世间所有一切事物,其特性也脱离不了这三者
正因为凡夫众生对表相的执着而不能超越,所以就会有"体"或"相"的有无,"质"的好坏,"量"的多少,这是烦恼众生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也就是说,因为凡夫众生执着于表相,所以就会有生灭、有垢净、有增减

就像,
世俗上的一切不平等,那都是来自于凡夫(众生)的贪瞋痴妄想分别,
因为众生堕入世俗的虚幻假象中,才又产生一切一连串的种种不平等观念和执着,循环不已

所以,如果众生能放下一切执着,能破除一切虚幻,
自然有智慧能看到真相和实相,就能领悟佛陀悟道时所见的众生平等


这就像,金矿(众生)虽然混上其他杂质和矿物(世俗执着),但是,原本是金的特性(佛性)是不会消失的
这也就是佛陀讲的[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

所以,会有[差别相]或[众生相],这和众生平等并没有矛盾,
因为众生沉迷和执着于世俗假相,所以才形成差别相,而差别相本身来自于虚幻假相,
所以,差别相本身亦不真实,差别本身只是众生观念上的分别执着

不同的众生对世俗相有不同的观念执着,物以类聚而形成不同的群聚,而有不同团体或国家甚至六道的差别
以不断轮回和对生命宏观和永恒的角度来看,众生执迷虚幻假相,就如同一直在梦境中,浑然不知觉醒,
而一直活在爱恨情仇和担忧恐惧惊吓愤怒,以及肉体上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的轮回中,一世又一世,无法解脱

如果众生能放下执着,自然能超越世俗假相,就能见到真实,就能真正体会到众生平等
也就是说如果人人都能破迷就能显真,人人就都可以是真金,
人人既然都可以是真金,所以说众生平等

当然,如果您堕入世俗假相,而沉迷或执着于世俗,那在自己的观念中,就会呈现种种不公平
执着和沉迷的深浅不同,就会形成假相中的高低,就会形成不同次第的虚幻世界,这就是轮回有六道的差别
随着沉迷执着和观念水平的不同,相随心转,就会有种种苦乐不平等的差别和境遇,以致不同的投生轮回

总言之,若不能看破,就同是苦海沉沦人;但若能看破,其实六道只是假相,
实相中,是相非相,亦非非相,处处无不自在平等,无不光明清净


由以上可知,因为众生执着而有[众生相],故有种种差别的[众生性]
如[金刚经]所言,若能超越[众生相](和其他三相),
自然就能[见性](就是明白一切原理特性),也就是能明白众生平等的原理,和佛性的道理
——帖子详见: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然而,对菩萨来说,因菩萨证得空相,了知无生灭,无垢净,无增减
善知识教导:
到了学习般若智慧的菩萨行者, 才学不分别[生死][是非][善恶], 就是所谓的[不二法门], [实相义], [第一义]
以甚深佛法来说, 既然没有生死善恶执着, 又怎会堕入生死和善恶之中呢? 当然也不会造恶.
会去造恶, 是因为有恶的习气, 既然已经脱离恶想, 怎会有恶习气去造恶呢? 这是真正的清净.

但是为了普渡众生, 因为众生还是有[生死][善恶][痛苦快乐]的感受和观念, 大自然运行也有两极阴阳的反应,
众生觉得好的一面, 可以帮助生存的, 就是善, 就是生的一面, 就是佛法讲的[成住坏空]中众生喜欢的[成住]面,
所以, 普渡众生, 顺应众生, 甚深智慧菩萨虽没有善恶分别, 但是总以善法利益众生, 不造恶业
——帖子详见:[探讨解析]以佛法般若实义回覆: 2012马雅预言世界末日


总而言之,
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所以甚深佛法(例如:心经)说不生不灭

一切都操纵在众生自己, 要成佛或是要变成六道轮回众生都是由自己决定


因此,面对一切众生,和人生一切遭遇,您的态度可以决定您的未来

要[清净][光明][自在][无染]或者要[害怕][恐惧][痴迷].全都由自己决定
——帖子详见: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诸法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空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三曰:「须菩提常行无诤三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
真空之体相,名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藏略疏曰:「辨此空状,故云空相,或真空体相也。」

空相
[佛光大辞典]
指诸法皆空之相状,或指真空之体相。因缘生法,无有自性,即空之相状。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上):「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另据玄奘译之般若心经所说,诸法之空相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佛典中,性、相二字常为同义字,故亦可作空性。 p3479

空相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诸法皆空的相状。因缘生的一切法,无有自性,此即是空的相状

不生不灭
[国语辞典(教育部)]
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一切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没有现象的本体,人们察觉到的现象,只是个幻相。因此现象既没有真实的存在过,当然也无所谓灭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

不生不灭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不生不灭
[佛光大辞典]
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 p965

不生不灭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不增不灭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2.就法之无尽而言,众生无尽,佛亦无尽,而说二界无增减。

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也。起信论义记上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5 08:53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5 17:06 编辑

(28  用时,  2.5小时)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提到了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那么,其中的「不生不灭」是指什么?  为什么会讲「不生不灭」呢?
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中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来思维学习:

众生生死轮回累劫累世
没有真正的死亡和出生
因为根本没有死,也没有生,您还是您
佛性本体和诸佛菩萨一样圆满光明
只是众生被尘染覆盖,所以一直轮回更换躯壳而已

[成住坏空],这就是物质世间(器世间)的真相, 而且物质的生灭并不是真正的生死, 虽然肉体不断轮回改变, 但是[精神生命](这边用世俗说法,不用佛法名相)却是同一个,没有生死可言,
所以佛法讲不生不灭

以凡夫众生来说,
凡夫的佛性本体虽然不生不灭,但是凡夫执着于外相,所以离不开生灭 ——帖子详见:[问题解答]能不能举例说明“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离不开生灭”
之所以
有轮回, 有生灭, 这是因为众生堕入轮回和物质的执着中
内心抓着不放, 执着于[永恒不变的拥有], 所以产生烦恼

当变化来临的时候, 就产生惊惧和痛苦
所以真的有生灭, 有车,有房,有老死, 有地狱, 历历在目
因为,物质生灭是必然的, 这就是佛教讲的[成住坏空]

一般来说,当事物生起(或新生)时,我们会感到高兴,但事物一旦消失或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感到失望与痛苦
这是由于我们堕入轮回和物质的执着中,内心紧抓着不放,执着于永恒不变的拥有,所以产生了烦恼
因为我们堕入轮回和物质的执着中,所以也就真的有生灭,有种种物质及世间现象


那么,我们要如何超越,才能不受世间现象生灭所系缚呢?

这让末学想到有读过一则故事
有个小男孩在家中的碗里装满冰块,然后自己跑出去玩,等过几个小时后再回来,发现碗里的冰块没了,只剩下水
小男孩就对妈妈说冰块没了
小男孩的妈妈就跟他解释,冰块并没有凭空消失,它只是融化变成水了,而水也没有凭空出现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提升观念和心量,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时
就会发现并没有所谓真正的"生"或"灭",万事万物只是不断地在改变,一切都在变化中  (只是改变其显现的形式)


再者,善知识也教导我们:
如果超越物质生灭, 就会进入(体会)不生不灭的精神能量生命中(这是方便说)
生和死只是一个名词, 它代表的只是一种认知或概念,
如果把死亡改成转生, 气氛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 如果你问我真的有世界末日吗? 我可以跟你说, 我的念头中没有这个东西,
[有]和[没有]是你自己认为的, 生死也是, 只是一种文字和概念的连结,牵引着无明众生
不过真的没有世界末日吗? 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没有说[有]或[没有]世界末日, 我只是说我们的念头应该是清净的~没有这个分别[有]和[无]的念头,
这和[有念头]是两回事, [有念头]就会形成分别[有世界末日]或者[没有世界末日]
这种习气就会让自己堕入生死轮回的困境(和恐惧)中

众生认为有, 所以真的有, 生老病死都是, 有人可能认为"明明不是真的有生老病死吗?"
是的, 你认为那是生老病死, 那就是生老病死, 你认为[有]的当下, 你已经陷入其中,
念头就是这样奇怪, 固执很难改变, 可是如果你尝试转念或抽离, 当下就会不同,

其实,
实义佛法不在乎[有]和[没有], 佛法不被[有]和[没有]束缚, 佛法不堕入[有][无]中, 佛法不堕入[空][有]两边, 这就是清净
从[有]和[没有]的窠臼中脱离出来, 这就是自在, 生老病死的问题也是如此(如何解脱病苦,请详见维摩诘经)
然后帮助众生脱离生死的老旧观念, 因为累世不断的生死, 这种观念习气的累积实在太沉重
——帖子详见:[探讨解析]以佛法般若实义回覆: 2012马雅预言世界末日

也因此,
不论是痛苦或美好,或正邪,这些都只是清净本性外的感官虚妄现象
这些种种现象,就是六道中的轮回万象,若不能超越,那就是轮回
如果众生执着于这些感官现象,就无法见性,就无法解脱轮回
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不论如何,如果大家能尝试着进入清净冥想,就能逐渐从这些[苦乐][好坏][善恶][正邪]的对立中解脱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象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帖子详见:正邪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6 10:5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6 10:59 编辑

(29  用时,  3小时)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首先以五蕴为例,来揭示五蕴皆空,空有不二之理
而这诸法皆空的相状,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若以「不垢不净」来说
其中的[垢]或[净],就是指"质"的好坏而言,也就是两种对立性的概念

以世俗凡夫一般普遍的观点来说,[垢]就是污浊、肮脏、不好的,[净]就是清净、洁净、好的
而在烦恼众生界里,凡夫众生就是堕入在分别执着的两边 (包括末学自己,末学惭愧,自己经常就是这样的状况)
凡夫的佛性本体虽然不垢不净,但因为凡夫执着两边,所以就离不开[垢][净]

然而,对佛菩萨来说,佛菩萨处于佛性本体,没有所谓垢净的问题
为了普渡众生,所以也会用垢净相来引导众生,让众生能够逐渐明白「不垢不净」的实相


其实,一般人普遍认为[垢]就是污浊、肮脏、不好的,都是给予负面的观感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所认定的不好并不是绝对的
就像大便,我们会觉得它很脏、很恶心,但是如果放在所种植的花和蔬菜的泥土上,那就成了最好的肥料

同样的道理,
当我们看到大水引发的灾难,世人就会觉得大水很可怕
或看到飞机失事,也会感到非常恐怖
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喝水的清凉解渴,或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或想想飞机的便利
我们又会觉得有水和飞机是很幸福的事情
其实这些[苦][乐]的念头只在一瞬间
你当下想它,它就有,下一秒不想它,它就没有,所以苦乐是虚妄,念头是虚妄
念头如果沉迷于这些苦乐善恶正邪的虚妄中,这就是轮回业

所以地藏经说娑婆众生念念无不是业

这两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性本清净,飞机和水也是如此
但是痛苦的经验或灾难却会形成负面的思维和概念甚至烙印
美好的事情也可能令人沉溺于欲望之中,或陷入无尽的追求中


关于正邪,也是如此
正邪只是六道现象中的两面,只是两种概念,
就像[坠机的灾难]和[飞机的便利]两种对立性的概念,相对于本性清净,这些只是虚妄
不过,这不是说没有正邪,而是说,如果您没有超越概念和虚妄,就是陷入对立两边的两者之中
就像水和飞机法性清净,但是有种种现象,您如果没有超越,那就是堕入其中
当您还不能超越这些现象和正邪,那就是堕入现象中,那就是堕入正邪的两者之一

有人错解空法,错以为没有正邪,既然没有正邪,那就为非作歹
其实当您为非作歹的时候,那不就堕入邪之中了吗
所以,如果没有透析本性而超越万相,那就是堕入其中

因此,不论是痛苦或美好,或正邪,这些都只是清净本性外的感官虚妄现象
这些种种现象,就是六道中的轮回万象,若不能超越,那就是轮回
如果众生执着于这些感官现象,就无法见性,就无法解脱轮回
而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不论如何,如果大家能尝试着进入清净冥想,就能逐渐从这些[苦乐][好坏][善恶][正邪]的对立中解脱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象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帖子详见:正邪

因此,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相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7 10:2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7 10:29 编辑

(30  用时, 3小时以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及以目前所能理解的,来学习上述经文。。。

所谓诸法空相就是指本体,也就是真空的相状,即本来就是如此的意思,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此,真空之中没有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也就是说,没有五蕴则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反之,有五蕴则就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

因此《心经》一开头就教导我们,要以甚深的般若智慧,用观照的方法,进而见到(了悟)五蕴皆空的道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触六尘,观照色、声、香、味、触等都是虚妄的
进而见到(了悟)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皆空,这样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这道理,就像是认清烦恼和欲望的本质是虚妄的,这是从智慧思维的角度上去超越,所以能放下
如果能够不被影响,那当下就能清净自在,这时烦恼和欲望就变成空
关于这方面,末学在此结合【清净光明专辑】来学习如下:

说到烦恼和欲望的本质,末学记得善知识有相关教导:
在[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楞严经卷四]中的[初心第二决定义],讲的就是要看清楚烦恼的根源
这根源就是六根,因为六根贪着六尘,所以,认清楚烦恼所在
由断除六根烦恼,一门深入(此非一般讲的一门深入), 即可实证菩提

另外,在[维摩诘经],由[不二法门]来解[烦恼即菩提]
不二是指[空][有]不二,[正][邪]不二,[是] [非]不二....
这也就是[六祖坛经]讲的36对, 用意在离两边执着
所以,这并不是说[空]就是[有],也不是说[正]就是[邪],也不是说[是]就是[非]
不二不是指唯一, 而是指不着[空]不着[有],不着[正]不着[邪],不着[是]不着[非]

所以[烦恼]即[菩提],这是对立的两边
真正的不二实相义就是不着[烦恼]不着[菩提],两边都不执着,这才是[大乘第一义]
——帖子详见: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2#

其实《心经》就是在讲实相智慧
以实相义来观照思维的例子,比如说:
刻苦俭朴的修行人,突然得到一千万或一亿元,这会如何?
平常没钱的时候可能还能安贫乐道,可是真的得到一大笔钱呢?
又或者平常单身独自处于静处修行,内心平静
如果真的有个漂亮又有气质令人心动的女人愿意委身相许呢?
神通也是如此,平常说可以不要神通,可是如果真的有神通了又如何呢?
就像电影中的透明人或移动人(跳跃空间),都因为特殊功能而起了贪念和邪念
说到这边,谁能真正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

每个人想到这里可能都开始迷惑了,不知道如何面对
所以让末学来帮助您思考吧
先不用想欲望的问题,先从实相来观照思维,这样就容易摆脱困惑(这需要有觉察力)
先想想不论是大笔金钱或漂亮女人或神通,这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好好想想,不用急着看下去)
这些对于原本光明圆满的佛性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其实,佛性本来就圆满无缺,又何必金钱和女人或神通呢
所以,金钱女人神通只是凡夫欲求的妄想,根本对圆满的佛性没有任何用途
这样,以[实相义]观照思维,就能摆脱轮回的妄想

这样再次面对金钱女人神通的时候,就不会有贪着,或者至少能减低贪着的习气

如果能有这样的清净心和定力,然后,再给您一个课题
再次想想金钱女人神通有什么用......(请再次好好想一想,不用急着看下去)
这时候您可能又呆了
您可能会问~刚刚不是说金钱女人神通没用吗?现在怎么又问一次有没有用?
如果您能想到原因,那就还不错,代表您真正已经发心了

第一次问[金钱][女人][神通]有没有用,这是因为~
原本没有大笔金钱漂亮女人和神通,突然有了,这大都会让众生陷入欲望的迷惑中
所以必须发问,来让大家生起正念,思维实义,观照佛性圆满,以便破除虚妄
第二次发问,则是为了让大家在修行过程中真正实践普渡众生,不堕入顽空
所以大家应该思维[金钱]和[漂亮外貌]以及[神通]的方便作用
这就是第二次发问的用意,能藉由第一次的[心无挂碍],而实践第二次的[运用神通方便]

以上就是实义和方便的圆通道理
——帖子详见:[梦境解说]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8 11:3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8 15:39 编辑

(31  用时, 4小时以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及以自己目前所能理解的部份,来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首先以五蕴为例,来揭示五蕴皆空,空有不二之理
以甚深的般若智慧,用观照的方法,进而见到(了悟)五蕴皆空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这个空性的道理,也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也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而这个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即是诸法空相
所谓的[诸法][空相],就是在说这一切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诸法][空相],也就是一切法皆空的相状(真空=不二=佛性本体),其相状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诸法空相,所以经文后面就接着说,因为这样的缘故
如果对有情众生来说
真空(不二=佛性本体)是没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也没有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一般的凡夫众生对此心里就会想,这些不是明明都有吗?

那么,经文中说这些都没有,那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这让末学想到善知识所教导「真我」与「假我」 的这则帖子,节录相关内容如下:

这是说,「我」有两种,第一种是「假我」(=自我),第二种是「真我」(=法我)


一. 「假我」(=自我)

所谓的「假我」,
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自己』,而这通常就是指自己这个肉体或观念中的我
虽然
佛法上认为有真实的「法我」,而外道也认为有真实的我,不过,外道所认为的是真有「自我」,
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再者,
其实「自我」(不论肉体或观念上的我)没有真实性(这是从根本和究竟上来说),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但是,除了人道和畜生道,鬼道或天道并不是以肉身为身体,而是意念身,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而且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轮回真相,不知道法界的法性原理,不明白佛性,因妄念执着假象的我和客尘而轮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就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
凡夫众生把这些当作真实的,明明就有的
活在虚妄(假)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当中,把这五蕴当作真实的、实实在在的
把这种虚幻中的假我当作真实,所以心颠倒了,迷惑了,轮回不已
这就是「假我」,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


二. 「真我」(=法我)

什么是「真我」呢?
也就是
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是所谓的「见性」,同样这个「见」字,「如实见」是指真实明白

就像《心经》中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这个所谓的「见」,指的是真实明白(了悟)五蕴皆空旳道理
这并不是说五蕴真的没有(或空无),而是指能够「见」(如实明白)到五蕴的本质和空性原理,以这样的般若智慧,所以才能够度一切苦厄

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所以,就算在梦中,梦中能知见「法我」,这都是好的,因为『实有法我。法性实有』,梦中能见性,也能趣向解脱
也就是,真实的原理,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对众生的观念都有矫正作用,能让众生逐渐契入真实
反之,妄念,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不应该执着虚妄。简单说就是:『真理到哪里都是真理!』。

至于「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而且,
另外,有一点要再说清楚、深入说明的,就是:
不是知道有轮回,就说是知道真相或真我,也不是一直轮回的我就是真我
因为有些外道也知道有轮回,这就像,人都知道人会作梦,但是,不是这样就说人们都明白真相


这差别是说,「听说或知道」不见得真正明白「原理和法性」,也就是说,人人都作梦都轮回,难道说都知道真相?当然不是
只有真正明白原理,而且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能见性,都能明白原理,都能不堕入执着,这才能说自己明白、契入「法我」
也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不论梦中或轮回中(例如菩萨投生入世),真正的觉照,才是真正的见性,而这才是「法我」


总而言之,
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佛性」才是「真我」
因为众生的欲望和执着,「佛性」被「六尘」所覆盖,所以,才需要透过修行来除盖恢复「真我」「佛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8 20:3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0 16:09 编辑

(32  用时, 3.5小时)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末学以当下次第依文解义,及以自己目前所能理解的部份,来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其中提到了一切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就是诸法空相,空相,即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真空的体相,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而有情众生能成佛的「佛性」,这也是诸法中的一种
因此,对有情众生来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貌,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如此的
没有任何分别杂染,是本自清净光明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如同善知识教导的:
「有情众生」的「佛性」有「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因为这样的缘故
所以我们的本来面貌(佛性本体)是没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蕴」有积聚性,有阴覆真实之义)
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根」表示能生及增上的意思)
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尘」以染污为义,能染污情识,对六尘生六种贪)
也没有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六根+六识+六尘 = 十八界) (「识」是指心对于境的辨识、了别) (「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

经文中的「诸法空相」,这也让末学联想到善知识所教导的「法性本空」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因为「法」随「因缘」和「有情」而生灭,是客尘,不是主体,所以,佛经中有所谓的「法尘」和「法亦当舍」
因此,对有情来成佛来说「法性是空」,而「有情众生」的「佛性」才是「真常」

那么,对于实修者而言,要如何做到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又能做到「法性本空」呢?

这就像大学毕业生,可以继续修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以回头教导小学生、中学生或高中生
就像爬楼梯回头看,能看清楚下面各个阶梯高低不同,往上爬就不再执着下面阶梯的问题
回头教导低次第众生,这就要明白「法」和「法性」,也就是佛经常讲的:要按照次第说法
而又同时转头进修硕、博士,不执着低次第的「法」和「法性」,这就是「毕竟空」,就是「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也就是说:不论轮回或成佛,都是因为法(世法和出世法)。执着世间法,就轮回,反之,学习佛法、出世间法,则解脱成佛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也因此,「法」只是因缘、依报,随缘生灭,「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所以称「法性」毕竟空,而「佛性」「常乐我净」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鉢罗婆陀。(中略)或翻为聚,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者,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曷罗陀。」俱舍论光记一之余同。俱舍论一曰:「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颂疏界品一曰:「聚谓积聚,即是蕴义。」然新译之仁王经上,并用二义。曰:「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音译塞建陀。旧译为阴、众。乃积集之义,谓许多物事聚集一起,系指有为法而言,如五根、五境等诸色(物质)聚集,即称为色蕴。
诸师对蕴之解释有异。据辩中边论卷中载,蕴有三义:(一)非一义,谓不论其于时间或空间,均有许多质量。(二)总略义,谓聚集所有。(三)分段义,谓依性质不同而分类。俱舍论卷一亦载有三义:(一)和合聚义,谓种种物事聚集一起。(二)肩义,谓肩能荷担众物之故。(三)分段义。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则载阴有二义:(一)荫盖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二)积聚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此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以为「阴」之梵语音译为鉢罗婆陀,「众」之梵语音译为僧伽,故 skandha 译为「蕴」才是正译。 p6790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积集之义。有色蕴(物质)与心蕴(精神)的分别。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Indriya,能生之义。增上之义。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则名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则名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恶作业之力,则名为根性。俱舍论二曰:「根者是何义?最胜自在光显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大乘义章四曰:「能生名根,」俱舍光记三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能生的意思。2.增上的意思。

[佛光大辞典]
梵语 indriya 之意译。通常指器官、机能、能力之意。佛教用语中,「根」一词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方,且可衍生出枝干、花叶果实等。又如人类之眼、耳、鼻、舌、身等,不仅有助于人类之觉悟,且可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等,故以五根称之。教中经义,有关根之用法甚多,大别之,可有如下两大类: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称增上)之意。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其中除意根(心)外,前五根属感觉器官(五官)或是感觉机能,由物质(色)所形成,故称为五色根,简称为五根。数论派认为此五根具有知觉之作用,故称之为知根、五知根。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业根(手、足、口、大便处、小便处)及意根,而立十一根之说。而吠檀多学派则立十四根之说。
眼等五根分为司感觉作用之胜义根(相当于不可见的神经系统)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尘根(眼球、鼓膜等,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在一切有部认为此胜义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乐、苦、喜、忧、舍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觉,而与眼等五根区别,称为五受根。此外,信、勤、念、定、慧等亦称五根,以其能除烦恼、臻圣道,有其殊胜之作用,故亦以根称之,然为别于眼等五根,而称为五无漏根。又有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其本体多为意、乐、喜、舍、五无漏根等九根;未知当知根在见道,已知根在修道,具知根在无学道所引起,此三根又称三无漏根。
复次,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指命根与寿命。女根、男根即给予女、男具有性征之力量,特指性器而言。从男转变成女或由女转变为男之移性,称为转根。一般所称之二根,有指胜义根与扶尘根者,或指女根与男根者。
(二)根有根机、根性之意,表示受教者之性质、资质。因根有优劣之分,故有所谓利、钝二根之别,或上、中、下等三根,利、中、钝等三根之别。若以修道力修鍊之,从钝根、下根而渐修至利根、上根,称为鍊根或转根。各种转根之中,尤指由声闻(下根)至缘觉(中根),再往上至菩萨(上根)者。〔俱舍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四〕(参阅「三无漏根」629、「五根」1137) p4131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阅「极微」5479)
(二)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阅「境」5765) p5762

(梵rajas,巴raja,藏rdul)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微细的一种显色。《俱舍论》卷一将尘与云烟等都视为二十种色法之一;同论卷十二又说,七极微称为微尘(aṇu-rajas),七微尘为一金尘(loha-rajas),七金尘为一水尘(ab-rajas),七水尘为一兔毛尘(śaśa-rajas),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avi-rajas),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go-rajas ),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vatāyanacchidra-rajas)。意谓尘是一种显色,细分之,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其中,隙游尘意谓游离于隙光中的尘埃,即肉眼所能目视的微细尘埃。
又,此尘是无数的、常摇动的,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经中常以之喻为在俗,或比喻为烦恼,因而有尘垢、尘劳、尘世、俗尘、客尘,或远尘、脱尘等词汇
此外,真谛亦将梵语artha译为「尘」。artha的字义为「因」或「义」,指感觉的对象。如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对象,若加以执着则能染污心,故以尘为喻,称之为五尘。《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大正46‧666a)︰「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显识论》云(大正31‧879c)︰「集六种,谓六种贪爱,即六尘生六种贪。」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不净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梵语,婆哩惹儞Parijñ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章三曰:「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止观二曰:「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同四曰:「识是一期心主。」往生礼赞曰:「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阿含辞典(庄春江)]
1.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辨识、了别,如「眼识生」。2.从死到生的联系,如「识入母胎」。3.同「心」与「意」,如经文中常以「心、意、识」并用。

[佛光大辞典]
梵语 dhātu 之意译。音译为驮都,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一)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杂阿含经卷十二、相应部因缘篇第一、六十华严经卷五十八、法苑义林章卷五本〕
(二)梵语动词之语根,称为字界。 p3889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1.差别的意思,亦即事物彼此差别而无混杂。2.性的意思,亦即事物固有的本体。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0 03:0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0 03:09 编辑

(33  用时, 3小时)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学习上述经文。。。

《心经》教导我们,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也就是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生命的本来面貌(佛性)是没有生灭的,没有垢净的性质分别,也没有数量的增减

若以「不增不减」来说
末学想到佛门中常说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无论我们是处于圣或凡,我们的佛性不会因此有所增加或减少,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本来具足

这就像,金矿(众生)虽然混上其他杂质和矿物(世俗执着),但是,原本是金的特性(佛性)是不会消失的
这也就是佛陀讲的[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
——帖子详见:众生平等,&实相与差别相

众生和佛在佛性上是平等没有差别的
所不同的是,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与众生只是迷悟的差别而已

凡夫的佛性本体虽然不增不减,但因为凡夫对世间的种种执着,所以就离不开[增][减]

就像
以世俗来说,人们重视的在乎的是金钱地位权势财产学历外表长相
所以,正向积极进取的追求和创造上述这些人生价值,这对一般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正向」「积极」「进取」,这些虽然在一般人类社会上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因为人类社会中并不能真正慈善平等的对待众生,所以,人类并无法真正解决人类中的种种不平等和冲突
例如:无法做到真正均富,钱一定是自己的,世上有富人有穷人,没有富人真正为了众生而能散尽家财
因为贫穷和富有的悬殊和差别,想要生活就要有钱,想要有钱,就有竞争,竞争就会有冲突和打压
所以,人类社会中虽然号称「正向积极进取」或「正义」,但是并不是真正的慈悲平等
而且所谓的「正向积极进取」或「正义」可能正是个盲点,或是用来欺骗自己和别人的假象和面具
真正的慈悲平等应该是像「极乐世界」一样,能解决每一个人的烦恼,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反观,在人类的社会中,因为娑婆世界众生性低劣,没有真正的慈悲平等心,人人都想自己最富有,所以就成了所谓的五浊恶世
记得在一个日本的文集或小说中,提到或倡导在宇宙或法界中有个空间或世界
(佛菩萨经常会把某些能够提升众生的观念,藉由某些人而放入人类社会中,例如:书籍和电影)
那个世界没有「钱」这东西,人人都欢喜的工作和帮助他人,人人都欢喜的提供他人所需,这才是这世界的最高精神价值
因为不需要钱,当然就不需要赚钱,当然也不用为钱而苦,也就是说,想吃饭就去饭馆,免钱,任何生活所需都是如此

这样的社会当然就没有竞争或争斗或战争,没有富有和贫穷,这才是真平等,真富有
这世界的价值不需要由竞争和钱财来证明,而是由善心和布施来让彼此身心都得到满足
所以没有冲突和虚荣,没有自大自卑或高傲,没有满脸的愁苦和压力,没有自私和争夺引起的不愉快和灾难
因此,「钱」真的是一个需要的东西吗?又或者「钱」可能正代表着真正的「不文明」,也是人类私欲的表现

因此,
如果以佛法透彻宇宙法界的真相来看,心念的良善清净无执光明解脱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如果执着于物质表相,而使心念不能放下执着而解脱,那只会不断的纠结而轮回,
心念如果因为世俗的纠结而起更大的恶念邪念或甚至冲突斗争,
那不仅可能造成更大的世俗伤害,形成的内心阴影和执念会更加的根深蒂固,也就更难解脱轮回

所以,当一般人把自己的精力甚至一生都用在追求世俗名利地位,修行者则更在乎自己的心念和精神修养
因为,人生追求名利过程中的种种辛酸经历,或一般人经营人生过程的种种酸甜苦辣,
都可能令人的心念和性格变成阴暗或扭曲,这将会严重的影响来生,可能因此堕入三恶道
就算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也只能算是符合善道的心念和精神标准,而依照念力继续在善道中轮回

由此可知,在虚妄的相上去增加、计较、追求,只会更加难以解脱轮回

而只有明白和相信轮回真相的人,才会学习在人生中纠正和看管以及调整自己的心念,逐渐迈向解脱之路
所以,以佛法的宇宙法界观来看,不论是心念阴暗容易堕入恶道的众生,或正向进取而能保持在正道上,或有多伟大的世俗成就
如果没有相信因果轮回和解脱轮回的佛法,那么,不论今生或过去世是正或邪,众生往往只是不断的浮沉交替和轮回
所以佛经上说,应该把握生为人的时候,并认识学习解脱轮回的佛法,这样才有机会真正解脱六道轮回
——帖子详见:假面的正义&没有「钱」的世界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1 10:51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1 10:57 编辑

(34  用时, 3小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首先以五蕴为例,揭示五蕴皆空,空有不二之理
以甚深的般若智慧,用观照的方法,进而见到五蕴皆空的道理,也能度脱众生离苦得乐,自利利他
这个空性的道理,也只有真正不着两边的「不二」和「中道」,才能真正的自在解脱轮回,也才是真正的清净自在
所以,《心经》经文开宗明义就已经说明了--"以般若智慧来[照][见]" (「照」就是观照、思维、分析,「见」就是了悟、破除、放下)
这个就是这部经典所要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

然而,对一般的凡夫众生来说,始终活在虚妄的色、受、想、行、识当中
把这五蕴当作实实在在的,把这个五蕴的假我当作是我,这样当然看什么都不会是空的
于是心就颠倒了、迷失了,进而起了各种负面心念和烦恼,所以就不得自在
末学惭愧,这也包括自己也是如此的,对照《心经》经文和检视自己生活上的种种,明白到自己修行很差,简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发觉自己的智慧非常明显不足,定力太差,自己其实是非常初学,对于这些虚妄表相的执着是很深的

善知识教导:
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是~
并非有个创造宇宙和一切生命的全能的神,
生命也不是真正有死亡的终点
而是由一切众生的心念作用(第八识)造成自己不断的生死轮回
如果能不执着于虚妄表相,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
所以佛法说不生不灭,这才是真实相
——帖子详见:[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如果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现象,那首先就要让自己不执着于虚妄表相
那么,应该要怎么做呢?
这也让末学想到佛法实修上的「思维」

善知识在这方面有慈悲教导我们,末学在此学习如下:

思维则属于心理层次,不俱相,也可以是任何相,所以看起来不像认知上的修行
差别就在于细微处的心净,心净则观察能细微入里并入理
「思维」是诸多佛经中所强调的一项实修重点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能观察并思维入里,如此才能逐渐明白生活中的点滴佛理,
这才是真正在生活中修行,也才是真修行
所以,经上说(大般涅槃经),若不「思维」,历劫也无法修行成就
若过度执着表相或表法,很明显就是不明白法性(法的原理特性),也就是连「思维」的修行阶段都不足够
所以,这样的修行者大都在表相修行上卯足了劲,不过,因为不能真正入心而得清净,也就是不明白心法,
因此,表法修行者虽然事倍功半,但是定力和理解力的修行次第上,是比不上心法修持者的
而这并不是不公平,而是心法修持者过去世就已经有了心法修行的因缘,也少执着,所以今生和表法初学者当然也有所差异
当然,这也不是说表法不重要(以前说过,表相能显示存在,但却不代表真相),这只是显示不同的修行次第和过程,而在此只是说明
举例来说,许多修行者容易在犯错后苦恼,不断的犯错而又不断的苦恼
其实,只要深入思维,就能明白,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执着表相,执着在因为欲望而犯错,又执着在犯错后悔的苦恼上
会不断的犯错和苦恼,并且执着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佛法的「思维」修行上没有学习并且深入和契入

犯错是难免的,但是能否在错误中思维欲望和苦恼的本质,在错误中思维寻找探索解脱的出路,而不是只执着在犯与不犯
这样才是正确的解脱精神,为自己和众生在欲望与苦难中思索解脱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明白解脱苦难的真正原理,也就是法性和众生性
再者,如果有在思维微细道理上努力,思维本身这个过程,就能断除恶念和恶习,因为思考一个主题就能断除原本所想的恶念
尤其以修行佛法而进行的思维,那就是「正思维」,就能进而引起「正念」,甚至进入「正观」
所以,基本上,常「正思维」就能引起「正念」和「正观」,心念就能保持在「正念」上,就是随时「正观」,就是「正定」


常见许多修行者在修行表相上很用功,不过,久了却也无法在表相上保持用功,
这就是因为没有晋升到心法次第的实修,也就是里子没有增上次第,表相上的执着就无法长久
如果真正契入心法实修,生活点滴上都清净自在,表相上也不会造成执着或困难的
而之所以不断的犯错和苦恼,这正是因为没有去思考物性和法性的本质,所以才会在相上颠颠倒倒
如果能逐渐思维法理和本质,自然就能脱离表相而得清净自在,也不会被欲望所引诱,或被犯错所苦恼
这才是真正的深入佛法
,而不是在表相上打转,若在表相上打转,看似修行,其实是两回事,更可能误导众生和曲解佛法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修行被打回原形?
其实,那是因为根本就不明白原理,也就是内心的实际修行没有达到表相的真正成就
与其说被打回原形,其实是本质上没有达到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说不明白修行的细节原理,不明白法性和众生性和物性
也就是说,修行者应该改为心法修持,在心境上去思维体会种种细微的原理(不论是佛法或欲望或苦的感受)
这样不论在理上或本体上或表相上才能真正的改善和提升,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总要开始并持续努力就会真正改善


生活中处处有微妙佛理,是否能微小中见妙理,那就看佛子能否当下入心观察思维和体会了
当下若能入心清净,何时何处何事何法不都是修行?
——帖子详见:看似退步是向前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1 23:59
(35  用时,  3小时以上)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学习上述经文。。。

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尊者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其中提到了一切诸法的本来面貌是如何的
就是诸法空相,空相,即一切诸法皆空的相状,即真空的体相,也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这样的缘故
所以真空之中是无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 (「蕴」有积聚性,有阴覆真实之义)
也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 (「根」表示能生及增上的意思)
也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 (「尘」以染污为义,能染污情识,对六尘生六种贪)
也无眼界乃至意识界这十八界的 (六根+六识+六尘 = 十八界) (「识」是指心对于境的辨识、了别) (「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

那么,经文中的这个[无],是真的没有吗?  还是有什么含意呢?

末学想到善知识有教导:
凡夫常误解「空义」,所谓「空」,不是让自己不知不智不觉,而是应该不执着,而想「不执着」,那就要知智觉而后能放下
就像,当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真相,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
这就是透过知、智、觉,而能放下世俗执着,能「空」掉世俗
,所以,「空」不是不知不觉,而是「无执」

知道生命的真相(知),就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智),就不会堕入世俗的执着中(觉)
如此就能放下世俗执着,就能「空」掉世俗
末学目前所理解的,是指世俗并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在说,因为真正认识明白到才能放下执着,才能「无执」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就是因为能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这样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来普渡众生
反之,如果不明白一切法、一切法性,才会对世间相、一切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因此,
明白「法性」「众生性」,就不会堕入执着,就能成佛,而且还能依照「法性」「众生性」来依「次第法」普渡众生。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而这个所谓的「明白」,就是指
能真实的明白法性原理,这就是所谓的「见性」,同样这个「见」字,「如实见」是指真实明白
而且,
有一点要再说清楚、深入说明的,就是:
不是知道有轮回,就说是知道真相或真我,也不是一直轮回的我就是真我
因为有些外道也知道有轮回,这就像,人都知道人会作梦,但是,不是这样就说人们都明白真相


这差别是说,「听说或知道」不见得真正明白「原理和法性」,也就是说,人人都作梦都轮回,难道说都知道真相?当然不是
只有真正明白原理,而且不论在生活中或梦中都能见性,都能明白原理,都能不堕入执着,这才能说自己明白、契入「法我」
也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不论梦中或轮回中(例如菩萨投生入世),真正的觉照,才是真正的见性,而这才是「法我」


由以上归纳来说,经文中的这个[无],并不是指真的没有
而是在说,如果我们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上,能够真正认识明白到眼、耳、鼻、舌、身、意的原理和法性,那就是「真我」(=法我)
如果修行者能逐渐明白「法我」,不论生活中或梦中都能逐渐契入「法我」,这就能逐渐见到真实而解脱 ——帖子详见:「真我」与「假我」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3 06:5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3 06:59 编辑

(36  用时,  3小时以上)


善知识教导:
心经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浓缩,
能懂到什么程度,这要看您自己的实修情况,也就是佛性显露的情况
心经的内容,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到十二因缘和四圣谛,
然后破除前面所讲的种种方便次第两边执着,最后谈到菩提般若佛性实相
这样就讲完了
如果您看不懂,或看不到末学上面讲的那些内容,或不懂末学上面在讲什么
那您就要从基础开始学起
例如,您必须先弄清楚[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就是[心经]的解说,
该学的很多,例如[小品般若经][摩诃般若经][大般若经][大般涅槃经]….
想弄清楚心经,确实应该先弄清楚楞严经 ——帖子详见:[浅谈]学佛解经和实修的关系

再者,
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因此,「一切法」对「有情众生」来说,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一切法」虽有「法性」,「凡夫众生」因为对「器世间」(世俗)「一切法」的执着,所以,堕入轮回
但是,佛弟子若能明白「一切法」,明白「一切法性」,不堕入爱欲执着,就能因此成佛,故称「法性空」
也就是说,「凡夫众生」因为对一切世间相、世间法有所执着,所以堕入「六道轮回」
但是,修行者若能明白一切世间相、世间法、世间性,以及出世间法、性,而不执着,就是明白「法性空」,就能成佛
一切法随众生因缘而生,随因缘灭,这就是「法性空」;
不过,不是因为「法性空」就不应该明白「法性」,反之,明白「法性」才能不执着一切法,才能解脱,并运用一切法普渡众生
——帖子详见:「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末学之前学习《楞严经》的时侯,在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其实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所以,在此藉由这个机会再来学习《楞严经》这方面相关的经文

>>>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您至今仍未明了一切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比喻在空中飞扬或附于器物表面的灰尘)(这里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猶如种种变现出的幻化(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相,
皆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就像我们眼睛要去看的时候就会有,不去看的时候就没有,

其实,那些幻化虚妄之物相,是我们微妙觉悟光明的心性本体(就是真心)当中,由于一念无明妄动所创造出来的(体、相、用)
,如是乃至于五阴、六入、从十二处到十八界,都是因缘和合(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在虚妄之中生起,在因缘分离之后,虚妄也随之消灭,然而,您却不明白这些生灭去來之相本来就是如来藏,具有常住不变、微妙光明真实的清净体性,

然而,众生却心外求法,用错了方向,迷真起妄,在生死中轮回流转,了无所得。

正如善知识教导的:
其实[生命]并没有终结,只有两种情况,就是一直轮回或超越轮回,所以佛经上说实相不生不灭,非生非灭

生命轮回是由[心念]所主宰,如果我们的心念被外相所左右,那就会陷入[心][相]牵扯共业的轮回之中

因为心念是相的制造者,相由心生,但是心又受到外相影响而迷惑,所以形成滚雪球般的巨大谜团,变成累世轮回

因此,想要解脱轮回,不再生生世世被现象所困惑或因为轮回而痛苦,

那就要自己超越外相,让心念导向真实,这样心念就会成就正向的作用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帖子详见:[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浮尘
[佛光大辞典
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楞严经卷二〕 p4161

浮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一切有为之诸法,浮尘不实,尘翳真性,故曰浮尘。楞严经二曰:「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同长水疏曰:「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曰浮尘。」

浮尘
[国语辞典(教育部)
ㄈㄨˊ ㄔㄣˊ
在空中飞扬或附于器物表面的灰尘。宋.林逋〈寺居〉诗:「不厌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宋.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诗〉二○首之六:「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幻化
[佛光大辞典
()谓幻术师变化所现无实体之物。常用作譬喻。如说诸法皆由因缘假和合而生,空无实性,是为假有,喻如幻化之物相。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一下):「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幻与化。空法十喻之二。幻,谓幻术师之所作。化,谓佛、菩萨等神通力之变化。(参阅「十喻」470p1390

因缘和合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假法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对实法而云。由因缘和合而存在之假者。见假条。

假法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因缘假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4 10:27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4 10:32 编辑

(37  用时,  3小时以上)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为何说[五阴]是本如来藏(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妙真如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回无所有。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的眼睛本来很健康,他用他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明亮的天空,放眼望去,只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就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不过,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平白无故,眼睛动也不动地直视虚空,看久了之后眼睛疲劳,
结果在虚空中居然看到有花在飞舞着,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一切狂乱之相,

所谓的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是花还是什么,其实有时也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定义
这也让末学想到善知识的教导:
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就像自己的习气欲望或恐惧害怕而编织一些剧情一样
这就是佛经上讲的第八识习气种子
另外古装打扮的梦境,或许是自己的前世记忆
但是也不应该执着,因为梦境不一定绝对正确
这包含自己编织的情况,所以不能尽信
有些这种梦境也可能是冤债者投射自己的冤屈

那么,对于所看到的这一切相,我们应当要如何正确看待及面对呢?

总之,以光明心念佛持咒回向即可
所以睡觉要练习光明心定

其实每个人晚上都会作梦,只是自己不知道
而且众生的妄念随时都有,只是没有禅定力,所以不知道
普通的修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这种出现种种梦境的情况
这是因为更粗的妄念消除一些后,自己稍微有一些清净力
所以能察觉一些梦境和妄念
这需要修行更高的三昧力,放下细微执着
就能逐渐清净,然后又发现更细微的念头
——帖子详见:[案例]梦也可能是自己的妄念编织而成

回到经文。。。
照理说本来应该只会看到晴空万里的虚空而已,是不会看到虚空花及这些狂乱之(也就是无中生有,本来就没有的东西)
这个虚空花及狂乱之相,是因为眼睛瞪久了而在虚空中所看到的这一切相,也就是色相(就是[五阴]中的[色阴])
无缘无故一直用眼睛去瞪,这也意谓着本来好好的却没事找事做,就是无故去执着它
妄心就有妄心的因果,因为执着,结果就产生了色相(假相)

色相,可以分为[身]和[境]两种,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构成
[身]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有生老病死的现象)
[境] -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 (有生住异灭的现象)

不论是生老病死或生住异灭的种种现象,都是随时持续不断地在变化中,都是无常,都是虚妄的,都是毕竟空
是故,狂乱之相非相
这个也就是[色阴]的现象


也因此,
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因为我们的佛性本来圆满光明具足一切功德,和诸佛菩萨都一样
所以凡夫的担心害怕或生气本来就是多余的
我们如果去除这些多余的妄念,就会和诸佛菩萨一样
所以不用担心生死种种问题,反而能让我们精神超越,不会堕入轮回
相反地,担心害怕或生气就会堕入轮回,产生业报身,这不是很呆吗

[心经]和其他般若佛经早就说明了实相~不生不灭,不生不死,不老不死
所以一点都不用担心,这样就更容易超越而达到佛性本心的状态

明白这样的道理,更能光明自在的营造正向的人生
按部就班做好该做的事情,把正确的观念告诉众生,帮助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这样才是真正正面积极的人生 ——帖子详见:[略说]凡夫的忧苦,本来就是妄念


【五蕴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余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余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象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飢、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余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FROM:【佛学次第统编】


【五蕴(二)
  法界次第云:「名色开之为五阴。」所以开为五阴者,以惑者迷名遍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大乘广五蕴论名五蕴,蕴者集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翻译名义云:「积聚有为,盖覆真性也。」五蕴者,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一、色蕴 有形质碍之法名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名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也。但如论所云: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一、云何四大种 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二、云何四大所造色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及触一分、无表色等。
    一、云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兹略不释。
    二、云何色 谓眼之境,显色、形色及表色等。
    三、云何声 谓耳之境,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四、云何香 谓鼻之境,好香、恶香、平等香。
    五、云何味 谓舌之境,甘、酸、咸、辛、苦、淡等。
    六、云何触一分 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飢渴等。
    七、云何无表色等 谓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二、受蕴 领纳所缘名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俱境既有违顺非违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名受蕴者,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也。但如论云:云何受蕴?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受谓色之领纳也。
  三、想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名想蕴者,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如论云: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
  四、行蕴 迁流造作名行。行有六种,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名行蕴者,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但如论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一、云何余心法 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是诸心法,三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决定。
    一、云何为触至瞋,兹略不释。
    二、云何慢 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三、云何无明 谓于业果及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四、云何见 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一、云何萨迦耶见 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等。
     二、云何边执见 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三、云何邪见 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
     四、云何见取 谓于三见及所依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
     五、云何戒禁取 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
    五、云何疑至伺,兹略不释。
   二、云何心不相应行 谓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谓此与彼不可施设异不异性,此复云何?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
  五、识蕴 了别所缘之境名识。名识蕴者,谓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如论云: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四大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色蕴┤     │色(显色、形色、表色等)
  │  │     │声(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
  │  └四大所造色┤香(好香、恶香、平等香)
  │        │味(甘、醋、咸、辛、苦、淡)
  │        │触一分(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
  │        └无表色等(有表业、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受蕴……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想蕴
  
  │      ┌三遍行……触、作意、思
五蕴┤      │五别境……欲、胜解、念、三摩地、慧
  │      │十一善……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
  │      │     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
  │      │   ┌贪、瞋、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
  │  ┌余心法┤六烦恼┤      增上慢、卑慢、邪慢)
  │  │   │   └无明、见(萨加耶见、边烛见、邪见、
  │  │   │         见取、戒禁取执疑
  │行蕴┤   │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
  │  │   │二十随烦恼┤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
  │  │   │     └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   └四不决定……恶作、睡眠、寻、伺
  │  └心不相应行……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同分、
  │          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
  └识蕴……六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染污意、阿赖耶识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如来藏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又称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藏。依大乘佛典所述,如来藏虽为潜伏于众生杂染身中的烦恼所缠缚,然本性清净,不受污染,具足无量性德而常恒不变。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云(大正16489a)︰
「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
《大方等如来藏经》更以九喻彰显其特质,即︰
(1)如未开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具天眼者见之,即除去萎花,使其显现。
(2)如淳蜜在巖树中,无数群蜂守护围绕之,有人以巧智方便拂彼蜂,得随意取蜜。
(3)如粳粮未离皮[HK3162-7],贫愚轻贱之人谓为可弃,若除荡精白,贵显王侯亦用之。
(4)如真金堕不净处,经年累月毫无朽坏,有天眼者知之,自不净中出真金,随意受用。
(5)如贫家有珍宝藏,但家人不知,又无语者,遂不能开发此宝藏。
(6)如菴罗果之种子,在核内不坏,种于地,成大树王。
(7)如有人以鼠裹真金像,行诣他国,于途中忽命终,金像遂弃置旷野,遭行人践蹈。得天眼者见之,取出金像,众皆礼敬。
(8)如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而不自知,常作下劣生贱子之想。
(9)如铸师将初铸成之真金像倒置于地,外虽焦黑,但内像不变,开模出像,金色晃耀。

【如来藏
  藏即含藏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藏。
FROM:【三藏法数】

【如来藏心
 (术语)真如心之异名也。(参见:真如心)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心
 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藏性
 (术语)一切众生之性隐藏如来之功德,谓之如来藏性。
FROM:【佛学大辞典】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
FROM:【佛学常见辞汇】

狂华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杂语)空华之狂乱者。劳目之人见之。楞严经二曰:「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睽以劳目,则于虚空别见狂华。」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4 18:05
(38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虚空花及这些狂乱之相,它们是怎么来(出现)的呢?
如果是虚妄的,那它就不是从虚空中来,也不是从眼睛而出的,

因为:

(1)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既然是从虚空中来,那它消失的时候也会回归到虚空里去,
如果虚空中有出入可言的话,那就不叫虚空了,
虚空若不是虚空,那自然就容纳不下花或狂乱之相,
就像阿难的身体是色相的一种,色相是质碍的,既然如此,当然就装不下另一个阿难

(2)如果是从眼睛而出的,既然是从眼睛出,那它消失的时候就会回归到眼睛里去,
若是如此,花及狂乱之相就会具有见(看见)的功能,
若是有看见的功能,等到花及狂乱之相要回归到眼睛的过程中,它们就会看到眼睛的,
若是没有看见的功能,等到花及狂乱之相从眼睛要出来或回归的过程中,它们就会障碍眼睛的视线,
再者,如果花从眼睛出来出现在虚空中,眼睛里面照理说应该就没障碍了,放眼望去,就应该是晴空万里的虚空
为什么非要等到睛空万里的虚空状态(什么东西都没有)时,眼睛放眼望去才算清明呢?
也就是说,虽然虚空中有花或狂乱之相,此时的眼睛里面没障碍(心不执着)时,这样也可以称之为清明眼的

所以说,[色阴]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1.遮蔽;障蔽。
2.隐藏。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5 23:04
(39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身体手脚很健康,他的全身都感到舒适安稳平定,没有什么异状,
当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就像忘记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彷彿生死不存在似的,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感受,

不过,直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平白无故用他的两只手掌在空中亘相摩擦,于是就在这个时侯,他的两只手掌产生了涩滑冷热等种种感受,这个就是受阴,

阿难! 其实这些幻触感受不是从虚空来的,也不是从手掌而出的,

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既然能够触及手掌,那为什么却不能触及身体呢?
也就是说,如果是从虚空中来的,那手掌和身体都会有涩滑冷热等种种感受,
所以这感受不可能是从虚空中而来的,也不可能选择所要接触的是哪一个部位;

如果是从手掌而出的,那应该不是等到两手掌摩擦后才会有感受,它自己单独手掌就应该会有感受才对,
若真的是从手掌而出的,两手掌在相合的时侯就会感受到,就算两只手掌分开后也应该会有这种感受,
也就是说,平常的时侯就有这个感受,跟两手掌要不要相合是没有关联的,
而且,不仅平常就有这个感受,这个感受应该是遍及身体各部位的,

如果是从手掌而出的,那就会有出有入,
就算两只手掌分开后,那个感受也会回归到身体的臂腕骨髓里去,所以臂腕骨髓也会觉知到那个感受,也知道那个感受进入时的踪迹是如何的,
既然知道那个感受,那就表示臂腕骨髓必定有一个觉知之心在那里,所以才会知道出入的踪迹是如何的,
自己就知道有一个物在自己身中往来,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又何需等到两只手掌在那边相合才会有触受呢?

所以说,[受阴]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6 22:2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6 22:28 编辑

(40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
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悬崖,与说相类。
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譬如有人在谈论间聊到酸梅,就想到酸梅,口中就不自觉地流出口水来;或是一想到自己站在很高的悬崖上,顿时就会感觉到脚的足心会有一种酸涩感,這種遇到境界而在心中所浮現的想法念頭,就是想陰

想阴是虚妄的,那么,这些想法念头又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若以酸梅的例子来说,其实这个想阴不是从梅子来的,也不是从嘴巴进入的,

阿难! 如果是从梅子来的,梅子自己就能靠自己讲,梅子边讲然后它自己就能够边流出口水来,又何需等到人谈到酸梅时才会流出口水来呢?

如果是从嘴巴进入的,那应该是由嘴巴自己去听闻后,嘴巴自然就会自己流出口水来,又何需等到耳朵听到后才使嘴巴流出口水来呢?
如果仅仅是靠耳朵听闻后才有作用的,那为什么口水不会从耳朵流出呢?

至于站在悬崖上的例子,也可以用这样来推理思维的

所以說,[想阴]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俱舍论四曰:「想,谓于境取差别相。」唯识论三曰:「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jñā,巴利语 saññā。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ñā(知)与接头语 saj(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复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瞋(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净土)等三想之中。〔大毘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毘达磨论卷上〕 p5451

想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五蕴之一。人有想象事物善恶邪正种种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蕴。俱舍论二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想蕴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jñā-skandha。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象事物善恶邪正,或想象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蕴」1212) p5452

融通妄想
[佛光大辞典]
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其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系由想互通之故。此心、境相随而无间断,皆属妄想,故谓为融通妄想。(参阅「五妄想」1075) p6288

五妄想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谓五蕴。(一)坚固妄想,即色蕴。众生之体、心、命等皆为妄想相之结合,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色身称为坚固妄想。(二)虚明妄想,即受蕴。众生由欲想,而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此即受蕴无实体,本为虚妄,故受蕴称为虚明妄想。(三)融通妄想,即想蕴。心为虚妄,而能使动实有之身体,此心形二者由想融通,故想蕴称为融通妄想。(四)幽隐妄想,即行蕴。众生一生之中,其身体之变化无片刻停息,而幽然无觉,故行蕴称为幽隐妄想。(五)颠倒妄想,又作微细精想。指识蕴。众生之识(心)为虚妄颠倒,如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流急微细而不可见,故识蕴称为颠倒妄想。〔首楞严经卷十〕 p1075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8 02:39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18 02:41 编辑

(41  用时,  2.5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
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
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这个行阴就譬如瀑流一样,水流动的很快,一个波浪接着一个波浪,前浪后浪相继前进,一个接着一个而不超越,没有歇息的时侯,这个就是行阴。

阿难! 行阴这种犹如水流动的性质,不是从虚空中而生的,也不是因为水的存在而有的,也不是水的体性的缘故而有的,也不是离开虚空或水就有的。

阿难!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的,那所有十方无尽的虚空就会呈现无尽的水流相貌,所有世界肯定都会被水给淹没了;

如果是因为水的存在而有的,那这种流动很快的瀑流,也应该会呈现其它各种水的流动快慢相貌,而不是只有流动很快的瀑流而已;

如果是因为水的体性的缘故而有的,那么当水澄清(非瀑流状态)的时候,那个流动很快的瀑流又在哪里呢? 所以这跟水的体性是无关的;

如果是离开虚空或水就有的,可是虚空没有分所谓的内外,另外,瀑流也离不开水,离开水后是不可能会有流动性的相貌的。

所以说,行阴是虚妄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行蕴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jskāra-skandha,巴利语 savkhā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五蕴」1212) p2567

行蕴(梵samskāra-skanda,巴sankhāra-khan-dha,藏ḥdu-byed-kyi phuṅ-po)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心意行为之汇集。潜在性的形成力之汇集。亦即由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时间性的、现象性的存在群。因果性存在之汇集。
行蕴为五蕴之一。狭义是指「思」(善恶的意志),广义乃包含非受、想、识三蕴所摄之精神作用(心所法),以及以物质精神为动力的心不相应法。在俱舍宗的七十五法中,合四十四心所及十四不相应而成的五十八法,名为行蕴;在经部与大乘佛教,则以六思身(即六识相应之思)为行蕴,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云(大正31‧664a)︰
「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三章(摘录)
「行」是无常迁流之意,与「有为」同义,也意指现象
可是,「行」这个字,普通是复数,所以谓之「诸行」。「诸行」一词的概念内容,有广狭二种涵义。「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其次是五蕴中的行,十二缘起中的行是最狭义的。而五蕴之行的内容也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不同。
汉译译为「行」的印度语,除了saṁs-kara,saṅkhara之外,尚有下列各种。譬如,梵行的行与身行、语行、意行的caryā、cariyā;明行足的caraṇa;《佛所行赞》的carita;行坏与正行的ācāra;其他︰cara,kṛtya,kicca,pratipat,paṭipadā,vrata,vata等等也译作「行」。现在在这里所探讨的问题,是拟就「行」(saṁskāra,saṅkhāra)概念内容的广狭,加以说明。
首先(a)最广义的「行」是一切行,也是诸行无常的「行」。如前所述,是指现象的一切,因此并不只包含五蕴之中的行蕴而已,而是包含五蕴全体。(b)其次是五蕴中的行蕴,在这里的行是指「造作」的意思,指的是「心的活动」。可是受蕴、想蕴、识蕴也全都是心的活动。所以这里的行蕴,是指除去了受、想、识三蕴的其他「心的活动」而言。包含有作意(唤起注意力的作用)、触(根境识的接触作用)、思(意志作用)、定(精神统一)、念(不忘)、慧(知的作用)等种。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恶的意志作用──思(cetana)。用「思」来说明行蕴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行只是思的话,这是行的最狭意义,并不恰当。
到部派佛教时代,行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数十种之多,这是由心所法的名称所计算出来的,这叫作心相应行(cittasamprayukta-saṁskāra)。在说一切有部等派里,在行蕴里,也设有心不相应行(cittaviprayukta-saṁskāra),这是原始佛教中所没有的想法,是指那种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的发动心与物的力量,共有得、非得、生、住、异、灭……等十四种。附带一提的是巴利佛教中并没有心不相应行。总而言之,说一切有部等派所说的行蕴范围,比原始佛教时代是更为广泛的。
(c)最后要说的行是十二缘起的第二支,在这里,行的意思与业(karma,kamma)的意思相近,指的是由身、语、意而来的善恶行为。这比行蕴的代表──思(善恶的意志)的内容要广泛一点,包含(由思所引起的)身语所引起的实际行动以及习惯力。

瀑流
[佛光大辞典]
又作暴流。即烦恼之异名。谓三界烦恼能使善品流失,犹如洪水之令家屋树木流失。盖瀑流,有漂激、腾注、坠溺之义,以诸烦恼亦能漂激、腾注、坠溺有情,令其于三界六道生死流转不已,故以暴流喻之。而此烦恼即指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称为四瀑流。
唯识宗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恒常持续进行,亦比喻为瀑流。唯识三十论颂(大三一‧六○中):「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中略)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舍。」〔大毘婆沙论卷四十八、俱舍论卷二十〕(参阅「四暴流」1831) p6574

瀑流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洪流,比喻能让人流转生死的烦恼。又译为「暴流」。

八识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兹列表说明如下:
  ┌1眼识──眼根缘色尘┐
  │2耳识──耳根缘声尘│
  │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4舌识──舌根缘味尘│                     │
  │5身识──身根缘触尘│                     │七
  │6意识──意根缘法尘┘                     ├转
八 │       ┌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识
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       └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为义)┘
  │             ┌能藏 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        ┌华译藏识┤所藏 受第七识所薰习───┐
  │        │    └执藏 受第七识所执取   ├心(集起
  └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              │为义)──根
           └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     本
                                    识

【末那识 】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FROM:【佛学常见词汇】

【第七识 】
 又名末那识,为我法二执的根本。
FROM:【佛学常见词汇】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19 02:22
(42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缾,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缾中既贮空去,于本缾地,应少虚空。
若此方入,开孔倒缾,应见空出。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这个识阴,就譬如有人拿了一个频伽缾(以缾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缾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用来装虚空,装满了之后,再把瓶子两边的孔给塞住,这样就(当作)把虚空储存在这个瓶子里了,然后随身带着这个瓶子远行到千里外的一个国家,打算在那个国家继续受用(享用)这个瓶子里面的虚空,这个就是识阴。

阿难! 这个虚空既然被装在瓶子里,那是要怎么在不同的地方出入的呢?
其实这个虚空,不是从原本装满的那个地方而来的,也不是在千里外的国家跑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阿难! 因为如果是从原本在装满的那个地方而来的,而且确实有将虚空储存在瓶子里了,那么照理说原本的那个地方应该会少了一个瓶子的虚空;

如果是在千里外的国家才会出现这个虚空,那么此时将瓶盖打开倒出来,应该会有虚空跑出来才对,而且在这个国家也会因此多增加一个瓶子的虚空,
可是在事实上并没有数量增减的情况发生(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

所以说,识阴本来就是虚妄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频伽缾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物名)缾形似频迦鸟,故名。佛以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楞严经二曰:「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缾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者,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同长水疏曰:「频伽,好声鸟也。瓶形似彼,识阴无形。在有情身,如空盛空。」

频伽缾
[佛光大辞典
缾,与瓶同。以缾之形状似频伽鸟而得名佛陀以频伽缾比喻无空之去来,无识之生灭。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谓,譬如有人取频伽缾来贮藏空而行千里,开孔倒缾,而不见空出。如是虚空,非彼方来,亦非此方入,识、蕴亦复如是;故知识、蕴虚妄,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性。 p6364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0 05:52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0 05:54 编辑

(43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为何说[六入]是本如来藏(指隐藏于一切众生之贪瞋烦恼中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妙真如性?」

六入
[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眼、耳、鼻、舌、身、意。

【六入
  六入之义,前条已叙,兹总明之。六根或六尘,皆谓六入。但分别言,六根为内六入,六尘为外六入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

六入
[佛光大辞典
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入者,涉入、趋入之义;处者,所依之义。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大乘义章卷四、法界次第卷中之下〕 p1240

六入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别名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六入
  六入者,即六根也。谓四七日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此之六根,能入诸尘,故名为入,是为胎中现在果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FROM:【三藏法数】

【六根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FROM:【佛学大辞典】

六根
[佛光大辞典
梵语 sad indriyā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剎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剎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p1284

【六入
  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箇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FROM:【三藏法数】

【六入
  ﹝出法界次第﹞
  入,即趣入之义。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一、眼入〕,谓眼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声,故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为识所依,能入于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为识所依,能入于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为识所依,能入于触,故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分别五尘,能入于法,故名意入。
FROM:【三藏法数】

【六根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
  〔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
  〔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
  〔三、鼻根〕,谓鼻能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是也。
  〔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
  〔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
  〔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FROM:【三藏法数】

【六根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此之六根,尚有其他六受、六入、六处等名义,另详他章,兹不细及,以免繁絮。
FROM:【佛学次第统编】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
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关于前面提到五阴中的[色阴]- 也就是不动目睛,瞪发劳者,在这样情况下看到的一切色相,
无论是眼睛本身和所看到的一切色相,这两者都是假相,也皆是来自菩提心中的妙觉明体,因心而生,

而这个眼睛,因为有了明暗二种妄尘(可看的对象)而引发能够"看"的作用,
即眼根领纳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而这个景象被吸到眼根里,然而就可以阅读、观看,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这个就是所谓「见」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见」没有明暗二尘,没有东西可看,那就不会有「见」的作用。」


妄尘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妄为虚妄,尘为尘坌,一切世间之事物,体性虚妄,且污圣道,如尘坌,故名妄尘。楞严经七曰:「生灭二种妄尘。」

[佛光大辞典]
(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种形色,合为二十种色法,共为眼根之对象。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尘又有微尘、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游尘等分别,七个极微,合为一微尘;七个微尘,合为一金尘;七金尘合为一水尘;顺次类推。此处,尘意指微细之物质。尘常浮动,且附着于他物而染污之,故喻称烦恼为尘垢、尘劳、客尘,或俗尘。〔长阿含卷一大本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法轮品〕(参阅「极微」5479)
(二) 梵语 artha, visaya。真谛等旧译家将之译作尘,新译作境或境界。为引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思惟作用之对象、对境。计有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之六境、六尘。译作尘,盖取色等六境具有染污情识之义。〔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二、卷一三六、俱舍论卷一、卷二、成实论卷四根尘合离品〕(参阅「境」5765) p5762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
指不净和能污浊人们真性的一切事物,如四尘五尘六尘等是。

眼根
[佛光大辞典]
梵语 caksur-indriya,巴利语 cakkhundriya。音译斫蒭。单称眼。为眼识之所依,能看取色境,即为不可见有对(有碍)之净色。五根或六根之一,为十二处中之眼处(梵 caksur-āyatana),十八界中之眼界(梵 caksur-dhātu)。普通所称之「眼」指眼球;然于大毘婆沙等经论分为二种,谓可见而由筋肉所组成者,为扶根(扶尘根);对此,不可见而有能见之作用者为眼,称为胜义根。其中,扶根以四尘为体,为可见有对;胜义根以清净之大种所造之色为体,为不可见有对。
关于眼取境时,是眼识能见色,或眼根能见色等问题,历来有四种说法,而以其中之「根见」为大毘婆沙论所认可,故于论中一一评破其他三说,即:(一)根见,为世友所主张,称为「根见家」,谓眼根观照色境之力用,称为见,眼识则仅能了别眼根所观照之境。若谓眼识能见色,则识为无障之法,故应可见被障蔽于壁外之境,然其识见既不能成立,此即为「根见」之证明,即根为有障、有对之法,故不能见被障之色。(二)识见,为法救所主张,若谓眼识可见色,识应有见相,然识无见相,故识见之理为非。(三)根识相应之慧见,若谓根、识相应之慧能见色,则与耳识相应之慧,亦应闻声,然慧无闻相,故慧见之理非。(四)根识和合见,若谓根识和合而见色,应于一切时皆能见色,以无时不和合,故理为非。
对此根见或识见之问题,大乘唯识主张根识和合见。盖唯识宗认为一切诸法皆为第八识所变现,而无小乘所说的由极微所成之根境,故认为「根」仅具有「识」所借以攀缘而变现「境」之功能以外即无其他功能。又诸经论关于眼之种别,亦有多种说法,或谓异熟生、长养二种,或说三眼、四眼、五眼、十眼等。瑜伽师地论卷三对于眼之种类,记载最详,论中由一种「能见之眼」增数至过去眼、现在眼、未来眼、内眼等之十一种眼。〔杂阿含经卷十三、大毘婆沙论卷十三、俱舍论卷二、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参阅「眼」4742、「眼识」4744) p4743

根门
[佛光大辞典]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与进入种种妄尘之门户,故称根门。杂阿含经卷十一(大二‧七三下):「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住。」 p4137

妄心
[佛光大辞典]
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之说。由妄心而生之境界,称为妄境界;盖诸法之本体,本来无自性而不可得,然因妄缘之故,以为实有,故妄境界又称妄法、妄境、妄有。又由虚妄之因缘所现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乃凡夫有情之烦恼执着,称为妄尘。此外,以妄心分别计度事物,称为妄计。〔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 p2339

无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1 08:25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1 08:27 编辑

(44  用时,  2.5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那么,这个看见的功能(作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其实,这个看见的功能不是从明暗二种妄尘而来的,也不是从眼根自己而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中而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1)以尘境来说
如果是从明尘而来(因明而见),暗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暗尘就没办法看;
如果是从暗尘而来(因暗而见),明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明尘就没办法看。
既然离尘那就没办法看(看的功能就不成立),所以就不是从明暗二种妄尘而来

(2)以眼根来说
如果是从眼根自己而出的,眼根靠自己就有办法有看见的功能,那就不需要明暗二种妄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所说「见」的作用就不成立,
我们的这个眼睛,因为有了明暗二种妄尘(可看的对象)而引发能够"看"的作用,
即眼根领纳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而这个景象被吸到眼根里,然而就可以阅读、观看,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见」没有明暗二尘,没有东西可看,那就不会有「见」的作用。
再者,如果没有明暗二种妄尘就能够有「见」,那这个见精,这个本性,又是什么呢?

(3)以虚空来说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的,表示虚空自己有「见」的功能,往前看就会看见明暗二种妄尘,回归的时候就会见到眼根,这就表示虚空自己在那边看见,那这又与您的[眼入]又有什么关联呢?


因此,[眼入]本来就是虚妄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2 08:54
(45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
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譬如有一个人,他用两个手指急塞他的两边耳朵,致使耳根产生疲劳的相状,结果头中发出声音,
无论是耳朵本身和所听到的一切声音,这两者都是假相,也皆是来自菩提心中的妙觉明体,因心而生,是心的现象,也是心的一个作用

而这个耳朵,因为有了动静二种妄尘(可听的对象)而引发能够"听闻"的作用,
即耳根领纳所听闻到的声音,而这个声音被吸到耳根里,然而就可以听闻,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这个听闻性,就是所谓「听闻」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听闻」没有依着动静二尘,没有声音可听,那就不会有「听闻」的作用。

那么,这个听闻的功能(作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其实,这个听闻的功能不是从动静二种妄尘而来的,也不是从耳根自己而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中而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1)以尘境来说
所听闻的声音可分为有声音和没有声音,有声音就是动尘,没声音就是静尘。
如果是从静尘而来(因静而见),动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动尘就没办法听;
如果是从动尘而来(因动而见),静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静尘就没办法听(觉察)的到。
既然离尘那就没办法看(听的功能就不成立),所以就不是从动静二种妄尘而来

(2)以耳根来说
如果是从耳根自己而出的,耳根靠自己就有办法有听闻的功能,那就不需要动静二种妄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所说「听闻」的作用就不成立,
我们的这个耳朵,因为有了动静二种妄尘(可听的对象)而引发能够"听"的作用,
即耳根领纳所听到的声音,而这个声音被吸到耳根里,然而就可以听闻,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听闻」没有动静二尘,没有声音可听,那就不会有「听闻」的作用。
再者,如果没有动静二种妄尘就能够有「听」,那这个闻的体,就没有自性可言了

(3)以虚空来说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的,表示虚空自己有「听闻」的功能,那还能叫做"虚空"吗?
如果虚空自己有听闻的功能,这就表示虚空自己在那边听闻,那这又与您的[耳入]又有什么关联呢?


因此,[耳入]本来就是虚妄的,既然虚妄不实,那就不会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耳根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六根之一。对于声境而生耳识者。即耳官也。

耳根
[佛光大辞典
梵语 śrotrendriya,巴利语 sotindriya。音译戍缕多因姓唎焰。乃六根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二十二根之一。略称耳。指耳识之所依,由此取声境无见有对之净色。依俱舍论卷二所载,耳根之极微在耳穴内旋环而住,恰如卷成筒状之桦皮,能听闻远处之声响。然声响若逼近耳根即不能闻,故与眼根同为离中知,均取非至之境。又耳根于十二处中称为耳处,于十八界中称为耳界。此外,梵语 śrotra,意译作耳、能闻。音译除戍缕多外,又作述噜怛罗、羯[*拏、羯叻拏(梵 karna)。〔大毘婆沙论卷一四二、品类足论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识论卷四、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之五根章、梵语杂名〕(参阅「十二处」343、「十八界」356、「六根」1284、「耳识」2510p2509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3 07:28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4 17:09 编辑

(46  用时,  3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
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譬如有一个人,本来好好的都没事,
但直到有一天,他无缘无故用很快的速度将自己鼻子吸气,一直吸一直吸,不断地吸饱吸满,结果久了就产生疲劳的相状,
此时在他的鼻中嗅闻到冷的感触(正常来说是没有的),因为这样的感触而有了通、塞、虚、实的分别,

鼻子因为有了通塞二种妄尘(可闻的对象)而引发能够"嗅闻"的作用
当鼻子通畅的时候就会有嗅闻的作用,如是乃至香气臭气等各种气味变化;当鼻子阻塞不通的时候就不会嗅闻到味道,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其实,无论是鼻子本身和所嗅闻到的一切味道(包含有闻到没闻到),也不论味道是香的是臭的或如何的变化,
这都是由于尘劳而引发的,全都是假相(所以不要陷入相中而迷惑了)
也皆是来自菩提心中的妙觉明体,因心而生,是心的现象,也是心的一个作用。
(本来好好的,只有一个菩提心,本来是没有这些分别的,但是我们却自己在那边分别,而这些分别都会有生灭的现象)

然而,这个鼻子,因为有了通塞二种妄尘(可被闻的对象)而引发能够"嗅闻"的作用,
即鼻根领纳所闻到的味道,而这个味道被吸到鼻根里,然而就可以嗅闻,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这个嗅闻性,就是所谓「嗅闻」的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嗅闻」没有依着通塞二尘,没有对象可闻,那就不会发挥「嗅闻」的作用。

所以说,以六入的[鼻入]来说,不论是通、塞、虚、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这些分别的,
鼻子,因为通塞二尘,而产生了嗅闻性,
也就是说,因为疲劳(尘劳)而产生了幻相、假相

这让末学联想到善知识的相关教导,在此学习如下:

就像正邪
其实正邪只是一种概念, 意思是说正邪其实也是虚妄的

其实不仅是
[正][邪]这对立词,还有[苦乐][好坏][善恶]
我们可以用这些案例来说明正邪是虚妄
(以下就是相貌的案例解说)

为什么说这些是虚妄呢?

比如说:
当我们看到大水引发的灾难,世人就会觉得大水很可怕
或看到飞机失事,也会感到非常恐怖
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喝水的清凉解渴,或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或想想飞机的便利
我们又会觉得有水和飞机是很幸福的事情
其实这些[苦][乐]的念头只在一瞬间
你当下想它,它就有,下一秒不想它,它就没有,所以苦乐是虚妄,念头是虚妄
念头如果沉迷于这些苦乐善恶正邪的虚妄中,这就是轮回业

所以地藏经说娑婆众生念念无不是业

这两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性本清净,飞机和水也是如此
但是痛苦的经验或灾难却会形成负面的思维和概念甚至烙印
美好的事情也可能令人沉溺于欲望之中,或陷入无尽的追求中


关于正邪,也是如此
正邪只是六道现象中的两面,只是两种概念,
就像[坠机的灾难]和[飞机的便利]两种对立性的概念,相对于本性清净,这些只是虚妄
不过,这不是说没有正邪,而是说,如果您没有超越概念和虚妄,就是陷入对立两边的两者之中
就像水和飞机法性清净,但是有种种现象,您如果没有超越,那就是堕入其中
当您还不能超越这些现象和正邪,那就是堕入现象中,那就是堕入正邪的两者之一
有人错解空法,错以为没有正邪,既然没有正邪,那就为非作歹
其实当您为非作歹的时候,那不就堕入邪之中了吗
所以,如果没有透析本性而超越万相,那就是堕入其中

就像水和飞机法性清净,但是有种种现象
性是真的,但外在所呈现的相(现象)是虚妄的、是假的

也因此,
不论是痛苦或美好,或正邪,这些都只是清净本性外的感官虚妄现象
这些种种现象,就是六道中的轮回万象,若不能超越,那就是轮回
如果众生执着于这些感官现象,就无法见性,就无法解脱轮回
而修行就是学习面对真正的真实,学习超越这些六道万相


以上的道理,对于以前没听过的人可能是新奇的或难以接受的或觉得有道理的
不论如何,如果大家能尝试着进入清净冥想,就能逐渐从这些[苦乐][好坏][善恶][正邪]的对立中解脱
就能逐渐明白清净本性的真实,就能逐渐脱离外表假象的虚妄
就能逐渐体会超越物质肉体世界的精神能量世界的真实

再讲个很有力的案例,是个佛教徒喜欢讲的案例
那就是电影《骇客任务》(黑客帝国)(英语:The Matrix)
虽然母体中的一切都是假象,但是在人类的感官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
最终,主角超越那些假象,所以在母体中变得能穿透能飞翔,变得无所不能

其实这电影讲的母体中的一切,就是影射六道轮回的一切假象
这也是佛菩萨藉由现代方便,引导导演以电影来告诉众生这个真实的概念
总之,超越肉体感官的一切苦乐
您才能逐渐体会清净本性,才能逐渐迈向解脱之道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4 10:3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4 10:41 编辑

(47  用时,  3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继续说:「那么,这个嗅闻的功能(作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其实,这个嗅闻的功能不是从通塞二种妄尘而来的,也不是从鼻根自己而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中而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1)以尘境来说
如果是从通尘而来(因通而嗅),塞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塞尘就没办法嗅闻,又如何知道无法嗅闻呢?
如果是从塞尘而来(因塞而嗅),通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通尘就没办法嗅闻,又如何能分辨香味臭味等各种气味变化呢?
也就是说,一旦离开尘那就没办法闻(嗅闻的功能就不成立)
因此在这里,既不是通尘,也不是塞尘,所以就不是从通塞二种妄尘而来

(2)以鼻根来说
如果是从鼻根自己而出的,鼻根靠自己就有办法有嗅闻的功能,那就不需要通塞二种妄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所说「嗅闻」的作用就不成立,
我们的这个鼻子,因为有了通塞二种妄尘(可闻的对象)而引发能够"嗅闻"的作用,
即鼻根领纳所闻到的,而这个所闻到的被吸到鼻根里,然而就可以嗅闻,吸收这一方面的讯息,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嗅闻」没有通塞二尘,没有可闻的对象,那就不会有「嗅闻」的作用。
再者,如果没有通塞二种妄尘就能够有「嗅闻」,那这个闻的体,就很奇怪了

(3)以虚空来说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的,表示虚空自己有「嗅闻」的功能,自然也能「嗅闻」到您的鼻子,
那这个虚空就很不单纯了,还能叫做"虚空"吗?
如果虚空自己有嗅闻的功能,这就表示虚空自己在那边嗅闻,是个独立的个体,那这与您的[鼻入]又有什么关联呢?
这就很不合理了

由于尘和根是因缘法,而空是自然法
综合以上三个方向来说,因为找不到它的来源可得,所以[鼻入]本来就是虚妄的,既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5 08:24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5 08:25 编辑

(48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譬如有一个人用他的舌头去舔嘴唇,舔来舔去,舔久了就产生了疲劳的相状。
这个人若是有生病,那他在舔的时候会感到有苦味;若是没生病,在舔的时候会感到有微甜味。
藉由甜味与苦味来显示有这个舌根的存在,然而,平常若是没有刻意用舌头反覆去舔嘴唇时,就会经常保持一种淡淡的意境。

舌头平常不去舔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或有没有味道,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舌头还会尝出甜味与苦味? 这个味道又是从哪里跑出来的呢?

这让末学联想到【清净光明专辑】中,善知识对一位佛友在实修现象的教导及回覆,在此学习如下:

几天前我背起大悲咒了哦  现在每晚睡觉前五遍  真是不错啊
念了几天后,我觉得嘴巴时不时有凉爽的感觉,口水的味道貌似也不到同,感觉到甜~
尤其是念大悲咒的时候,如果很专注的话,嘴巴会好像突然间很灵活,凉爽轻松的感觉,
这是好现象么?还是身体太差了的假象~
>>>>>>
这样很好,这很正常,是感应,也是业障逐渐清净的现象,实修后就能知道这些
所以为什么众生问的问题末学大概都能回答,
因为末学苦修很久了啊,所以各种实修现象都见识和体会过

(这可不是炫耀啊!是要您们好好实修,这样自己就能逐渐明白)
其实是凡夫业障重大的时候无法发觉自己的身心污染业障
等到逐渐修行清净之后,就会慢慢发觉这些差异现象
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以前那么糟糕
——帖子详见:法门实修帖 9#

由此可知,不在于所吃的东西或表相
一切都是心的作用

佛法是心法。
以前也说过(请参阅:[略说]什么是因果轮回?佛?佛法?佛教?佛门心法?):
众生虽不懂心法,但是,心法其实不稀奇,众生随时都在用心法,只是方向和佛菩萨不一样
修行人用的是正向心,所以可以逐渐修行成为佛菩萨,有种种神通变化
凡夫众生用的是凡夫心,所以变成六道各种众生,也造成六道各种相貌和环境,而这些也算是不可思议的神通
不论是佛菩萨的神通或众生心所变造的六道轮回,这些不可思议都来自于第八识心的神通能力
如果正向清净光明,就成为佛菩萨,如果充满凡夫情欲和妄想杂念,那就随着不可思议的念力引力而沦落六道
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所以说「佛法是心法」,众生也离不开心法,一切都是心的作用
——帖子详见:「法器」与「开光」「加持」

因此,
佛法是心法,心纯净,就会有清净的效果,心光明,就能感染一切,相反亦然 ——帖子详见:「法器」与「开光」「加持」

那么,对于实修者来说,应该要怎么正确的吃呢?
首先我们应该:良心和感恩心的吃,才能吃出健康的身心和美好的环境
相反,不尊重生命的吃,贪婪的吃,纵欲的吃,那就会吃坏我们的身心和环境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可能边看电视边吃东西,我们不再专心吃东西,不感恩食物和种植的人们
因为不再用心,忙碌的吃,所以感官变得迟钝,而依赖更重的口味,而不尊重食物和自然以及生命

实修者吃东西时候,应该如实发起感恩的心,真正感恩「观世音菩萨」(或您所依赖的其他佛菩萨)
虽然自己还愚痴无智,不能完全舍弃世俗的诱惑,
但是,真正真诚的面对佛菩萨,真正感恩的心,让我们能与佛菩萨相应甚至相印
当下身心就能得到舒适,甚至放下所吃的东西,而不再觉得忧苦恼热
而能得到当下短时间的轻安解脱,眼睛可能突然变得明亮,感官也变得轻松而敏锐
如果我们逐渐放下所有执着,我们就能真正获得解脱,和佛菩萨一样来去自如


如果我们能专心的吃,感恩的吃,就算只是一块传统豆腐,不加任何调味料
我们也能吃出满嘴芳香,散发天然食物本身的自然香甜,也能因此感到非常饱足和满足
而且不会让种种化学毒物或添加物造成我们身体的负担,身心也都会因此而更健康
而由这样天然无负担的美味,冥思观想转为身心的轻安和清净光明,逐渐摆脱表相和欲望的诱惑

恢复我们的良心感恩心和真心,我们就能吃得更美味,而让身心都得到真正的提升
也能减少粮食的浪费和自然的破坏,更能因此缔造无污染的环境
这就是良善的身心正报,就能改变环境依报,也变得美好


不仅吃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该如此,食衣住行都如此,这样就会呈现最好的生活和身心状态
——帖子详见:「吃」的次第和学问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6 11:36
本帖最后由 淨慧 于 2024-7-26 11:41 编辑

(49  用时,  2.5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譬如有一个人用他的舌头去舔嘴唇,舔来舔去,舔久了就产生了疲劳的相状。
这个人若是有生病,那他在舔的时候会感到有苦味;若是没生病,在舔的时候会感到有微甜味。
藉由甜味与苦味来显示有这个舌根的存在,然而,平常若是没有刻意用舌头反覆去舔嘴唇时,就会经常保持一种淡淡的意境。


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
【学习解说】
其实,无论是舌头本身和所尝出的一切味道(包含有味道没味道),也不论味道是甜苦(有味道)或淡(没味道)
这都是由于尘劳而引发的,也就是一种疲劳现象所引起的,全都是幻觉、假相,
也皆是来自菩提心中的妙觉明体,因心而生,是心的现象,也是心的一个作用。
(本来好好的,只有一个菩提心,本来是没有这些分别的,但是我们却自己在那边分别,而这些分别都会有生灭的现象)

然而,这个舌头,因为有了[甜苦][淡]二种妄尘(可被尝的对象)
舌头为了想要尝出它的味道,所以就会有一个知味的功能(知味性)
即舌根领纳所尝到的味道,而这个味道被吸进到舌根里,然后就分别那个味道,知道是什么样的味道,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知味」没有依着[甜苦][淡]二尘,没有对象可尝,那就不会发挥「知味」的作用。

所以说,以六入的[舌入]来说,不论是酸、甜、苦、辣,不论有味道或没味道,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这些分别的,
舌头,因为[甜苦][淡]二尘,而产生了知味性,
也就是说,因为疲劳(尘劳)而产生了幻相、假相。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
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
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学习解说】
那么,这个尝味的功能(作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 其实,这个尝味的功能不是从[甜苦]尘而来,也不是从[淡]尘而来,也不是从舌根自己而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中而来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1)以尘境来说
如果是从[甜苦]尘(有味道)而来,[淡]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淡]尘就没办法尝味,又如何知道没味道呢?
如果是从[淡]尘(没味道)而来,[甜苦]尘就会随即消灭,那对于[甜苦]尘就没办法尝味,又如何能分辨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变化呢?
也就是说,一旦离开尘那就没办法尝(知味的功能就不成立)
因此在这里,既不是[甜苦]尘,也不是[淡]尘,所以就不是从妄尘而来

(2)以舌根来说
如果是从舌根自己而出的,舌根靠自己就有办法有尝味的功能,那就不需要[甜][淡][苦]这些妄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前面所说「知味」的作用就不成立,
然而,这个舌头,因为有了[甜苦][淡]二种妄尘(可被尝的对象)
舌头为了想要尝出它的味道,所以就会有一个知味的功能(知味性)
即舌根领纳所尝到的味道,而这个味道被吸进到舌根里,然后就分别那个味道,知道是什么样的味道,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知味」没有依着[甜苦][淡]二尘,没有对象可尝,那就不会发挥「知味」的作用。
再者,如果没有[甜苦][淡]二种妄尘就能够有「知味」,那这个尝的体,就很奇怪了

(3)以虚空来说
如果是从虚空而来的,表示虚空自己有「知味」的功能,自然也能尝到您的舌头,
那这个虚空就很不单纯了,还能叫做"虚空"吗?
如果虚空自己有尝味的功能,这就表示虚空自己在那边尝味,是个独立的个体,那这与您的[舌入]又有什么关联呢?
这就很不合理了

由于尘和根是因缘法,而空是自然法
综合以上三个方向来说,因为找不到它的来源可得,所以[舌入]本来就是虚妄的,既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作者: 淨慧    时间: 2024-7-29 23:02
(50  用时,  2小时)


关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末学继续从《楞严经》中学习相关的经文。。。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
【学习解说】
世尊说:「阿难! 譬如有一个人,他用他一只冷手去触碰热手,
若是冷手的冷势是比较多的,那热手的那只就会受到影响而降温;
若是热手的热势是比较多的,那冷手那只就会受到影响而升温。
如是以此这样两手互相接触所产生的触感,和两手分开后的那种感觉是明显不同的,无论是接触(合)或分开(离),都会知道,
而且两只手温度不同,就会因为触碰久了后产生了疲劳的相状,因而成冷或成热。


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学习解说】
其实,无论是身体本身和一切触感(包含有接触没接触),也不论触感是舒服(顺)或不舒服(违)
这都是由于尘劳而引发的,也就是一种疲劳现象所引起的,全都是幻觉、假相,
也皆是来自菩提心中的妙觉明体,因心而生,是心的现象,也是心的一个作用。
(本来好好的,只有一个菩提心,本来是没有这些分别的,但是我们却自己在那边分别,而这些分别都会有生灭的现象)

然而,这个身体,因为有了[离][和]二种妄尘(可被触受的对象)
身体为了想要知道它的触受,所以就会有一个知觉的功能(知觉性)
即身根领纳所感触到的,而这个触受被吸进到身根里,然后就分别那个触受,知道是什么样的触感,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知觉」没有依着[离][合]二尘,没有对象可触,那就不会发挥「知觉」的作用。

所以说,以六入的[身入]来说,不论是离、合、违、顺,不论有感觉或没感觉,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这些分别的,
身体,因为[离][合]二尘,而产生了知觉性,
也就是说,因为疲劳(尘劳)而产生了幻相、假相,
但它只要一离开[离][合]二尘,那就不会有知觉性,什么都没有, 表示是假的、不存在的,
因此,它毕竟无体


(...未完待续,阿弥陀佛)
===========================================


以上,深深忏悔自己实修还很浅,还有很多不足,愿努力实修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