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梵网经菩萨戒》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1 15:41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梵网经菩萨戒》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15 16:12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愿按照次序补齐上述所列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梵网经菩萨戒》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令弟子能够与佛心相应(印),认真学习菩萨戒条,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2 16:1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9 11:17 编辑

梵网经菩萨戒

习经目录:



一、十重四十八轻戒卢舍那佛的心地法门


二、十重戒

1、不杀戒
2、十重戒之不盗
3、十重戒之不淫
4、十重戒之不妄语
5、十重戒之不酤酒
6、十重戒之不说四众过
7、十重戒之不自赞毁他
8、十重戒之不悭惜不加毁
9、十重戒之嗔心不受悔戒
10、十重戒之谤三宝戒


三、四十八轻戒

1、四十八轻戒之不敬师友戒
2、四十八轻戒之饮酒戒
3、四十八轻戒之食肉戒
4、四十八轻戒之食五辛戒
5、四十八轻戒之不教悔罪戒
6、四十八轻戒之不供养请法戒
7、四十八轻戒之不听法戒
8、四十八轻戒之心背大乘
9、四十八轻戒之不看病戒
10、四十八轻戒之不畜杀具
11、四十八轻戒之国贼戒
12、四十八轻戒之贩卖戒
13、四十八轻戒之毁谤戒
14、四十八轻戒之焚烧戒
15、四十八轻戒之横教戒
16、四十八轻戒之倒说经律戒
17、四十八轻戒之恶求戒
18、四十八轻戒之作师授戒戒
19、四十八轻戒之挑拨是非戒
20、四十八轻戒之常行放生
21、四十八轻戒之报仇戒
22、四十八轻戒之傲慢不请法戒
23、四十八轻戒之轻视众生不能法布施戒
24、四十八轻戒之学习邪见二乘外道俗典戒
25、四十八轻戒之不能善和斗诤戒
26、四十八轻戒之独受利养戒
27、四十八轻戒之别受请戒
28、四十八轻戒之别请僧戒
29、四十八轻戒之邪命戒
30、四十八轻戒之于斋日斋月犯戒
31、四十八轻戒之不赎佛菩萨等形像及一切经律戒
32、四十八轻戒之侵损众生利益及长养猫狗戒
33、四十八轻戒之不可以占卜及参与世间娱乐游戏戒
34、四十八轻戒之不起一念二乘外道心戒
35、四十八轻戒之不发愿戒
36、四十八轻戒之不发十三种愿戒
37、四十八轻戒之冒难游行戒
38、四十八轻戒之乖尊卑次序戒
39、四十八轻戒之不修福慧戒
40、四十八轻戒之拣择受戒戒
41、四十八轻戒之为利作师戒
42、四十八轻戒之为恶人说戒戒
43、四十八轻戒之无惭受施戒
44、四十八轻戒之不供养经典戒
45、四十八轻戒之不化众生戒
46、四十八轻戒之说法不如法戒
47、四十八轻戒之非法制限戒
48、四十八轻戒之破法戒


四、持戒所得五种利益,以及如何受持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2 16:12

(本次学习:3楼共用时3小时)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

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学习解说]:

这时,卢舍那佛(报身佛)为大众简略开示百千恒河沙不可说心地(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法门,这个法门过去一切诸佛已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诸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经百劫修行这个心地法门,所以称为卢舍那,你们可以将我说的这个法门转教给一切众生令他们

这时,卢舍那佛在莲华台藏世界狮子座上放大光明,告诉千花上佛:你们可以持此法门转教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要为他们次第解说这心地法门,你们自己也应当一心受持读诵如法而行


名词解释:

【毛头】
<一>即毛道。为凡夫之异称。又指极小之场所。
<二>禅林中为人剃净毛发者之职称。又作剃头行者。(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p1484 FROM:【佛光大辞典】

【毛头】
就是指我们一根头发、一根汗毛那么小。FROM:百度

【心地】
<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位之心(菩萨之阶位)。菩萨系根据心而修行,故喻心为地,称为心地。
<三>在禅宗,达摩所传之菩提即称“心地”。p1399 FROM:【佛光大辞典】

【卢舍那佛】
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FROM:百度




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花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花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炎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学习解说]:

这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花藏世界师子座上起身告退,他们全身放出不可思议光明,光中化现无量诸佛,以无量青黄赤白等各色莲花供养卢舍那佛

他们受持了这个心地法门以后,都纷纷从莲华藏世界离开,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回到阎浮提菩提树下,再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然后坐在金刚千光王座以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

然后又从座而起,到帝释宫说十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又从座起,到炎天中说十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违逆行、四无屈挠行、五无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又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一救诸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又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一出家清净禅,二近善知识清净禅,三阿兰若处禅,四离戏论愦闹禅,五身心柔软禅,六智慧寂静一切音声禅,七七觉八道禅,八离味著诸烦恼禅,九通明清净禅,十内智方便游戏神通禅)

又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发光;四焰慧;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

又到初禅(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惟能力)中说十金刚(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侍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修行、自行满足、令他愿满)

又至二禅(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惟,唯有意识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中说十忍(音声忍,顺忍,无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

又至三禅(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中说十愿

又至四禅(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指自性清净心)莲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的心地法门


名词解释:

【本源】
指自性清净心。亦即根本之处。盖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然为后起之客尘烦恼所污染。得闻圣法之贤者了知此事,即精勤修习心性,还其清净而得解脱。梵网经卷上(大二四·九九七下):“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之圆觉经略疏序(大三九·五二三中):“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保福从展传)p197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禅天】
梵名 Caturdhya^nabhu^mi。又称四静虑天、四静虑处、四生静虑、生静虑。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之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之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一)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惟能力。(二)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惟,唯有意识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三)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四)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前三禅天各有三天,第四禅天则有八天,合为色界十七天。其一一天之名称及名义之由来,分载于俱舍论卷八、顺正理论卷二十一。然关于色界诸天之废立,其他经论亦有举出十六天、十八天、二十一天、二十二天者。又狭义之四禅天仅指第四禅天,包含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等八天。(长阿含经卷二十、佛本行集经卷九、大般若经卷四○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卷一三六、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九、俱舍论光记卷八、卷十一)((参见:四禅)1843、“色界”2545)p1846 FROM:【佛光大辞典】

【四禅】
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俱舍论》卷二十八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所谓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对治支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者,则为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三禅天】
指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天。又作第三静虑、第三禅。因离第二禅之喜,更生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其为仅有之意识,有乐、舍二受与之相应。此地意识怡悦之相,至极静妙,故立乐受。于色界十八天中,少净、无量净、遍净等三天即为三禅天。于三地中,属于无寻无伺地。(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俱舍论卷八)((参见:色界)2545)p686 FROM:【佛光大辞典】

【二禅】
梵语 dviti^ya-dhya^na。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为二禅之自性支;内等净谓二禅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其内之信相明净,亦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于三受中感受喜乐之二受。所谓喜乐二支,乃依此定而胜生喜乐,故又称为定生喜乐。(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参见:四禅)1843)p24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忍】
<一>菩萨断无明之惑,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所得之十种安住心。即:(一)音声忍,又作随顺音声忍、随声忍。闻说一切真实法不怖畏,能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忍。(二)顺忍,如实观察诸法而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三)无生法忍,略作无生忍,即观一切法无生无灭平等寂静。(四)如幻忍,观一切法皆如幻,一备一切,一切成一,因缘虚集无定性。(五)如焰忍,觉悟一切世间如热时之焰,为诳相之虚集,无有真实。(六)如梦忍,解知一切世间如梦中所见,非有非无,不坏不著。(七)如响忍,善觉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如响,不从内出、外出、内外出,但从缘起,而亦能以种种巧便说法。(八)如电忍,又作如影忍。菩萨照见一切法,如电光照诸色像,无有分别。(九)如化忍,菩萨知一切法非有非无,如世之化法,故不取不舍。(十)如虚空忍,又作如空忍。如虚空之寂无所有、清净体性、平等无差别、不生不灭,菩萨知一切法亦复如是。又菩萨之心如虚空无所分别,于一切法无所不容,菩萨之身口意如虚空之广大无边、不生不灭。又据仁王护国般若经疏载,通教菩萨观五阴三界及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即:(一)戒忍,(二)知见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脱忍,(六)空忍,(七)无愿忍,(八)无相忍,(九)无常忍,(十)无生忍。(旧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忍品”、大乘义章卷十四)
 <二>指菩萨之十种忍受行。即:(一)内忍,菩萨能忍受身心之苦痛,不生苦恼。(二)外忍,能忍受外来之苦恼,不生嗔恚。(三)法忍,若闻诸经微妙幽深之法义能不惊怖而勤求读诵。(四)随佛教忍,又作佛印可忍。若起嗔恼毒心时,能思惟此身依何而生、法相因何缘起,以不见嗔因、不见从生之处、缘起之处而止灭嗔怒之心。(五)无方所忍,又作无分限忍。菩萨于一切时、一切处常生忍心。(六)修处处忍,又作无分别忍、平等忍。不问亲疏尊卑,乃至旃陀罗,皆能以平等心同忍受之。(七)非所为忍,又作不待事忍,不见事忍。非为事缘、怖畏、行恩、顺世、惭愧等原因而忍受,系无所为而常修忍。(八)不逼恼忍,又作无恚忍、不扰动忍、不摇动忍。若遇恶境受屈辱,菩萨亦能忍受之。(九)悲心忍,受众生之骂辱触恼不生嗔恚,反起悲心怜悯之。(十)誓愿忍,又作成就誓愿忍。菩萨忆念初于诸佛前发拔济众生之誓愿,今若嗔恼于众生,则尚不能自度,岂能利彼?如此思念遂不起嗔恚而忍受之。菩萨于因位之修行,具足此等之忍,即能代一切众生受苦而成就愿行。(宝云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上)p43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金刚心】
(名数)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余,故曰觉了诸法。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之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故曰化度众生。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藏之具庄严之,故曰庄严世界。四、善根回向,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之众生,故曰善根回向,五、奉事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奉事供养无量无边之一切诸佛,悉使周遍而无所阙少,故曰奉事大师。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故曰实证诸法,七、广行忍辱,菩萨或被众生呵骂,或被众生楚挞,或被截手足,或被割耳鼻,如是一切,皆能忍受,无有嗔恨,故曰广行忍辱。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之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故曰长时修行。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故曰自行满足。十、令他愿满,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故曰令他愿满。见华严经五十五。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禅】
禅定自初步至高度之十种阶段。即:(一)出家清净禅,(二)近善知识清净禅,(三)阿兰若处禅,(四)离戏论愦闹禅,(五)身心柔软禅,(六)智慧寂静一切音声禅,(七)七觉八道禅,(八)离味著诸烦恼禅,(九)通明清净禅,(十)内智方便游戏神通禅。(大藏法数卷五十八)p50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回向】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p45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行】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
 <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见:十善十恶)468)p42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住】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本业经十地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十住断结经卷一至卷四、大乘义章卷十四)p430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住】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二个十位名十住,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也。又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
  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世界】
<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之义。(二)世界海,色类多、深广之义。(三)世界轮,齐用之义。(四)世界圆满,具德之义。(五)世界分别,不杂之义。(六)世界旋,正旋之义。(七)世界转,侧转之义。(八)世界莲华,敷发之义。(九)世界须弥,胜妙之义。(十)世界相,形貌之义。(华严经搜玄记卷一下)
 <二>出自新华严经卷七十五,指华藏世界海中十方无量诸世界种所摄之世界,与<一>不同,非十种各别之世界,而系一世界所知之相状。(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疏卷五十九)p407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

于寂灭道场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品竟。


[学习解说]:

这时释迦牟尼佛从莲华藏世界的东方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以后,下生(谓菩萨自天上界降生于下界)南阎浮提迦夷罗国,父亲叫白净,母亲叫摩耶,本人叫悉达,他七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次第为他们说法,这时佛观察诸大梵天王网罗幢,说无量世界也如网孔一样,每一个世界都各各不同,我今日已经八千次往返来到这个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开示心地法门


名词解释:

【寂灭道场】
(术语)化身佛证有余涅槃之道场也。如释尊在摩竭陀国迦耶山头尼连禅河边之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是也。晋华严经一曰:“一时佛在摩竭陀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寂灭道场】
又作阿兰若法菩提场。即指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为释尊成道之处。略称寂灭场、寂场。此菩提树又称寂灭树、寂场树。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谓,寂灭有四义:(一)障灭,谓“性灭”及“治灭”。(二)证灭,谓证悟寂灭之理故。(三)显其灭德,谓示现佛之十身及普贤等法。(四)益物成灭之故。然新华严经译为阿兰若法菩提场。华严经疏卷四释其字义谓,阿兰若,即寂静之义。菩提场者,菩提,即觉之义,谓能证悟大智圆明究竟之境;场,即证悟菩提之处。又历来之华严说法会座有“七处八会”之说,然智俨之华严经大义纲目、智顗之法华玄义卷一下等,皆以寂灭道场为华严之总会处。(法华玄义卷十上、卷十下、法华文句卷二上、卷九上、卷九下、华严游意、华严经略策)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下生】
谓菩萨自天上界降生于下界。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大三·六二三下):“尔时菩萨语天子言:‘(中略)我应下生阎浮提中,迦毗罗旆兜国,甘蔗苗裔,释姓种族,白净王家。’”同经又谓(大三·六二四下):“尔时兜率天宫有一天子,作是念言:菩萨已生白净王宫,我亦当复下生人间。”佛陀之八相成道中仅有第一降兜率与天界有关,其他皆与人间界有关。(佛本行集经卷七俯降王宫品、三弥勒经疏)((参见:八相)289)p711 FROM:【佛光大辞典】

【无尽藏】
(术语)谓德广无穷为无尽,包含无尽之德曰藏。大乘义章十四曰:“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探玄记十九曰:“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维摩经佛道品曰:“以祐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又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一切凡夫众生愚痴昏暗的人,演说本师卢舍那佛初发心中常诵的戒,这是个金刚宝戒(谓戒法坚固不坏,因受持戒法可破除烦恼迷妄,功德坚固无比,故将戒法比喻为坚利之金刚),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本源(指自性清净心)及佛性种子(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十波罗提木叉是法戒,所以三世一切众生都应当顶戴受持,我现在就为你们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此戒是一切众生获得自性清净的根本


名词解释:

【波罗提木叉】
(术语)Pratimoks!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为定共戒道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一上曰:“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也。”大乘义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脱。(中略)戒行名为解脱,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恶故。”华严探玄记三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定共戒与道共戒),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名。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故。”希麟音义八曰:“钵喇底木叉,旧云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即七众别解脱律仪也。”巴Pa%timukha,列记戒律项目之书也,普通呼为戒本。布萨之日,于僧众现前,读此各条,令比丘忏悔犯非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性】
梵语buddha-dha^tu 或 buddha-gotra。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为如来藏之异名。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原始、部派佛教等,不说佛、菩萨以外者之成佛,故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据世亲之佛性论卷一,有部等部派主张众生无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依此,分决定无佛性、有无不定、决定有佛性三类众生。对此,分别说部以空为佛性,一切众生悉以空为本,从空所生,故主张本性皆具佛性。同书卷二复将佛性分为三位(称三位佛性、三佛性),即:(一)住自性佛性,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二)引出佛性,通过佛教修行所引发之佛性。(三)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圆满显发者。
 中、日诸宗派于此亦有诸说而互相论难。(一)天台宗立正、了、缘之三因佛性之说,即:(1)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本具之三谛三千之理。(2)了因佛性,观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缘因佛性,能起智慧之缘的所有善行。其中,前者属性(先天),后二者属修(后天),但本来性修不二、圆融无碍,三佛性是非纵非横(非前后继起,亦非同时并列)。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槃之断德),即称为五佛性。以其因果不离,故为因位、果位互具。(二)据华严宗,众生之佛性圆满具足一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为佛性、觉性,以此与非情具有之真如之理称为法性加以区别,故主张成佛唯限于有情。(三)据密宗,森罗万象悉是大日如来之法身,故立悉有佛性之说。(四)三论宗废有关佛性之种种议论,以为别说因果即是迷执,故称非因非果之无所得中道为佛性。(五)法相宗说二种佛性,即:(1)理佛性,所有存在本体之真如理。(2)行佛性,含藏于各人阿赖耶识中成佛之因之无漏种子。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种姓说,即菩萨、声闻、缘觉证悟所得之三种定姓、不定姓及永不能成佛之无姓;主张唯菩萨定姓与不定姓者具有行佛性。(六)禅宗虽言证悟众生本来之面目,但却否定执迷佛性有无等问题,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七)净土宗承认理佛性之说,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净土真宗主张成佛系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谓如来给予众生之信心为佛性,此即信心佛性说。
 此外,诸经典亦见佛种、佛种性等语,意谓成佛之因,但其内容依经各异,通常多指众生本具之佛性,或指烦恼、菩提心、菩萨之修行、称名等。(大般泥洹经卷四分别邪正品、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八、菩萨善戒经卷一、入楞伽经卷二、卷七、解深密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大乘玄论卷三、大般涅槃经疏卷二十五、华严经疏钞卷三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六、大乘义章卷一佛性义、法华经玄赞卷一、法华玄义卷五下、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中观论疏卷一末)((参见:五姓)1107、“佛种”2744)p2633 FROM:【佛光大辞典】

【本源】
指自性清净心。亦即根本之处。盖众生之自性本来清净,然为后起之客尘烦恼所污染。得闻圣法之贤者了知此事,即精勤修习心性,还其清净而得解脱。梵网经卷上(大二四·九九七下):“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之圆觉经略疏序(大三九·五二三中):“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保福从展传)p1973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宝戒】
<一>谓戒法坚固不坏,因受持戒法可破除烦恼迷妄,功德坚固无比,故将戒法比喻为坚利之金刚。(心地观经卷三)
 <二>指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又作一心金刚戒。即本有无作之一心性戒,一得而永不失,具有无比之大用。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三下):“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又金刚宝戒为日本天台宗所立圆顿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之异名,此戒系最澄依我国天台智者大师之说而设。((参见:圆顿戒))5411 p357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3 18:13
(本次学习:4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我今卢舍那,  方坐莲花台,
  周匝千花上,  复现千释迦。
  一花百亿国,  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  一时成佛道。
  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
  千百亿释迦,  各接微尘众,
  俱来至我所,  听我诵佛戒,
  甘露门则开。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十重四十八,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学习解说]:

我卢舍那今日在莲花台坐,周围是千花和千位释迦牟尼佛,一一花中有百亿国土,每一国土都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成就佛道

这千百亿释迦牟尼佛都是卢舍那本身,这千百亿释迦牟尼佛都各自接众生到莲花台藏我的处所,听我诵佛戒,开启甘露门(甘露为涅槃之譬喻,故趋赴涅槃之门户譬之为甘露门)

这时千百亿释迦回到各自道场坐在菩提树下,诵我本师卢舍那十重(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四十八轻戒((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此戒犹如日月的光明,又如璎珞宝珠,微尘数菩萨众因此而成就无上正觉

此戒卢舍那佛有在诵,我也有诵,你们初发心菩萨也应当顶戴受持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单要自己诵持,还要转授其他一切众生受持此戒

你们认真听我诵这佛法中的戒藏(谓一戒之中包含收藏一切真理)波罗提木叉(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者,故称波罗提木叉),还应当具足信心

你们是未来佛,我是已成佛,要常常生起这样的信心戒品(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才能具足,你们都应当摄心受持此佛戒,这样就能入诸佛位(佛果之位也),这样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大众也会对持戒者心生恭敬,你们要认真听我诵


名词解释: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佛位】
(术语)佛果之位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戒品】
(术语)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是梵网经中之一篇章。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提木叉】
梵语 pra^timoks!a 或 pratimoks!a,巴利语 pa^timokkha 或 pa^t!imokkha。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钵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梵 pramukha,巴 pamukha)者,故称波罗提木叉。若持戒则能远离惑业之系缚,得无漏清净智,系世间诸学中之最上者,故有无等学之誉,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于诸光明,日光为王;于诸山中,须弥为最;一切世间学,波罗提木叉为最;(中略)佛以无等学而制。”又戒律能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亦称随顺解脱。
 此戒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此外,戒本即收集诸戒法之条目而成,系比丘于半月布萨日忏悔所用,若犯戒者,则于此日由上座比丘诵戒条,复于僧众前发露忏悔。(大般涅槃经卷下、毗婆尸佛经卷下、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参见:别解脱律仪)2806)p3444 FROM:【佛光大辞典】

【戒藏】
<一>谓一戒之中包含收藏一切真理。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四上):“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
 <二>指说戒律之一切经典类。
 <三>指藏于戒法中,本来具有之佛心、佛性。p2919 FROM:【佛光大辞典】

【甘露门】
梵语 amr!ta-dva^ra。<一>即指如来之教法。甘露为涅槃之譬喻,故趋赴涅槃之门户譬之为甘露门。又作甘露法门。长阿含经卷一(大一·八下):“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
 <二>指五世纪之佛大先与菩提达磨(?~535)共从般若多罗学道,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佛大先为北印度罽宾国人,乃说一切有部之一师,为禅法之传持者。菩提达磨为南天竺香至国王子,乃西天第二十八祖,为我国禅宗初祖。p2055 FROM:【佛光大辞典】

【本身】
(术语)禅家言本身即本心。(参见:本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戒】
<一>乃开发众生本有佛性至佛果之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又称佛性戒、佛乘戒、一心戒、金刚宝戒、菩萨戒。系大乘戒之总称。盖一切意、识、色、心皆摄入此佛性戒中,故众生受持佛戒即入诸佛位。(梵网经卷下)
 <二>指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诸佛离一切相而住于戒,此戒即是佛戒。(大日经疏卷十七)
 <三>密教中,特指三昧耶戒。又称佛性三昧耶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参见:三昧耶戒)583)
 <四>指佛陀所说一般之戒法。p262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

[学习解说]:

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要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称为戒,也称为制止。佛随即口中放出无量光明,这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于、十六大国王,都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学习解说]:

佛告诉诸菩萨:我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你们这些初发心菩萨也应当这样诵,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诸菩萨也应当诵

因此佛说此戒时口中发出光明这是有因缘的,此戒是一切诸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一切大众和佛弟子的根本,所以一切大众诸佛弟子都应当受持、读诵和学习

诸位佛子要仔细听,如果能够受持佛戒者,不管是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还是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只要能明白法师的话就能得戒和称为第一清净的人


名词解释:

【十金刚心】
<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以其坚固如金刚,故称十金刚心。即:(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不使有任何遗余。(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严之具庄严之。(四)回向善根,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众生。(五)事奉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事奉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使周遍无所缺少。(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七)广行忍辱,菩萨被众生呵骂,或楚挞,或被截手足、割耳鼻,如是悉皆能忍受,无有嗔恨。(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十)满足他愿,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
 <二>地前菩萨所修行之十种心。梵网经卷上说三十心,其中金刚心为最后之十心。从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有十金刚心向果,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从此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卷二以此十金刚心类似于圆教之十信;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上则谓十金刚即十回向。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长养】
<一>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二>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所修之十种心。即十长养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此十种心系合四无量心、四摄心与定、慧而成者,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认为十长养心即十行法门。(梵网经心地品) 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发趣心】
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略称十发趣。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道昉之梵网经合注卷一,将此十心配合十波罗蜜。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于璎珞经等所说之十住位,谓十住乃三贤初入位之始,故称发趣。此外,亦有以十发趣即同于华严经十住品、菩萨本业经中之十住之说,然华严等之十住与此十发趣之行相恐有异。另一说谓十发趣与十金刚等皆为菩萨之阶位。(梵网经卷上、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菩萨戒本述记卷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知周))((参见:五十二位)1044)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是事应当学,敬心奉持。”

[学习解说]:

佛告诸佛弟子:有十重波罗提木叉(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卖酒)、说四众过戒(谈论出家、在家男女佛教徒之过失)、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悭惜财、法,毁谤布施财、法之事)、嗔心不受悔戒(起嗔心亦不接受对方之追悔)、谤三宝戒(谤佛法僧),不论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为其所禁),如果受了菩萨戒而不诵此戒者,就不是菩萨不是成佛的种子。此戒连我都要诵,还有一切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经为你们略说菩萨戒相,你们应当好好学习,恭敬心奉持


名词解释:

【十重禁戒】
<一>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十波罗夷、十不可悔戒、十重禁、十重戒、十无尽戒、十重。相对于四十八轻戒而言。即梵网经卷下载: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卖酒)、说四众过戒(谈论出家、在家男女佛教徒之过失)、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悭惜财、法,毁谤布施财、法之事)、嗔心不受悔戒(起嗔心亦不接受对方之追悔)、谤三宝戒(谤佛法僧),不论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为其所禁。菩萨璎珞本业经亦举有十戒,称为十不可悔戒。小乘律系应有犯罪者一一制定(随犯随制);而十重禁及四十八轻戒则被视为释尊成道之初一时之制戒,故犯此十重禁者构成破门罪,即为犯波罗夷罪,丧失佛教徒之资格。(戒律学纲要第七篇(圣严))
 <二>密教十波罗夷。或称密教十重戒。有二种:(一)出自大日经疏卷十七。即:(1)不舍佛宝。(2)不舍法宝。(3)不舍僧宝。(4)不舍菩提心。(5)不谤一切三乘经法。(6)不悭吝一切法。(7)不起邪见。(8)不阻止他发大心,亦不得见其懈怠而不劝发。(9)不差机说法。(10)不施一切不饶益他物。(二)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1)不应退菩提心。(2)不应舍三宝,归依外道。(3)不应讥谤三宝及三乘教典。(4)于大乘教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5)若众生已发菩提心者,不应说令彼退菩提心趣向二乘之法。(6)未发菩提心者,亦不应说令彼发二乘心之法。(7)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之前不应辄说深妙大乘。(8)不应发起诸邪见等法。(9)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令彼以嗔恨心求如是物,不能办得,而退菩提心。(10)于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处,皆不应作及教人作,或见作随喜;此与利他法及慈悲心相违背之故。(三昧耶戒仪资秉记)((参见:十戒)439)p461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重戒之不杀戒

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子,如果自杀、教别人杀、赞叹杀、见杀随喜、乃至用咒杀,包括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生命的都不能杀,菩萨应当常常心生慈悲心、孝顺心,要以各种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杀生行为,否则此人犯波罗夷罪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有关杀的戒律
这里所讲不是成为事实才算犯了杀戒,包括生起杀心、赞叹或随喜别人杀、还有过程或因缘等等,全都算做持戒的内容或范围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因为《楞严经》讲过“摄心为戒”,所以身为(初发心)菩萨应当从根本处断除恶习,

其中,经文中提到“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
慈悲心很好理解,诸佛菩萨都是以慈悲为怀普利众生,可是孝顺心该如何理解呢
末学以当前次第思维:因为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到
善男子。众生恩者。 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因此,应当视一切众生应当像现世父母一样对待和孝顺,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4 16:00
(本次学习:5楼共用时3小时)

2、十重戒之不盗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偷盗、教别人偷盗、利用方便偷盗、以及构成盗因、盗缘、盗法、盗业的心念与行为,乃至抢劫贼人的物品,总之一切财和物包括一针一草都不能盗,菩萨应对一切众生生孝顺心、慈悲心,应当时常帮助众生得到幸福快乐,反之如果盗取他人财物者犯波罗夷罪(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


名词解释:

【波罗夷】
梵语 pa^ra^jika,巴利语同。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又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修行人若犯此戒,则:(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道果无分。(二)自教团中放逐,不得与僧同住。(三)死后必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比丘之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合称为四重八重。
 在大乘戒中,菩萨之波罗夷罪不同于小乘,且诸经论之说法亦有不同,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以杀、盗、淫、妄、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不受悔、谤乱三宝等十罪立十波罗夷。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以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四法为根本罪;大日经疏卷十七则除此四法外,加不谤一切三乘经法、不应于一切法生于悭吝、不得邪见、于发大心人前劝发其心不令退息、于小乘人前不观彼根而为说大法及行施等六戒,总为菩萨之十重戒。(十诵律卷一、摩诃僧祇律卷二、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十七、卷二十三、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参见:十戒)439、“四重八重”1737、“制裁”3088、“律”3789)p3442 FROM:【佛光大辞典】




3、十重戒之不淫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行淫、教人行淫,乃至不得与一切女人任意行淫,或者构成淫因、淫缘、淫法、淫业的心念与行为,乃至不可以与畜生、诸天鬼神及非道行淫。菩萨应当对一切众生起孝顺和救度之心,应当将净法(如法而离罪障之意)教给众生,反之如果与众生行淫,甚至六亲不认不分辈分乱伦的话,此人犯波罗夷罪


名词解释:

【净法】
<一>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净或净。四分律卷四十三载五种食果物之净法:(一)如以火烧,则称火净。(二)如以刀削,则称刀净。(三)果实有腐坏处,称为疮净。(四)鸟所啄伤,称为鸟啄破净。(五)不堪为种子,称为不中种净。又说有五种净,即皮剥、掳、腐、破、瘀燥。五分律卷二十六载食果五净、食根五净、食茎三净。关于食果物之净法,诸律所载稍异。
 有关衣之净法,十诵律卷十五载,比丘若得青、泥、茜等色之衣,作二种净;得黄、赤、白等色之衣,作三种净。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迦絺那衣有截净、染净、点净、刀净等四种净法;另外卷十八则依衣之类别而说不同之净法。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载有关比丘之住所及戒行之净法有五种,即制限净、方法净、戒行净、长老净、风俗净。又十诵律卷五十六列举僧坊净法、林净法、房舍净法、时净法、方净法、国土净法及衣净法等。(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五分律卷九)
 <二>指佛陀所说之正法。以其法能令众生超三界,得解脱,身心清净,故称净法。((参见:正法)1992)p4701 FROM:【佛光大辞典】




4、十重戒之不妄语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打妄语、教人打妄语、方便妄语,以及构成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的心念和行为,乃至未见说有见,有见说不见,还有身心妄语。菩萨应当常说正语(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又以正语亦必为合呼道理之语,故又称顺理语),拥有正见(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也要帮助一切众生说正语持正见,反之如果令众生说邪语持邪见造邪业的话,就是犯波罗夷罪


名词解释:

【正见】
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语】
<一>梵语 samyag-va^c,巴利语 samma^-va^ca^。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又以正语亦必为合呼道理之语,故又称顺理语。((参见:八正道)280)
 <二>梵语 Va^s!pa,巴利名 Vappa。音译婆师波、婆涩婆、婆师婆、婆犯、婆敷。意译作起气、泪出。为佛陀成道时最初度化的五比丘之一。释尊逾城出家后,净饭王敕命正语与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亲侍释尊。其后,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即首先度化彼等。(中阿含卷八侍者经、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转妙法轮品)((参见:婆师波)4457)p2003 FROM:【佛光大辞典】




5、十重戒之不酤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买卖酒、教人买卖、以及构成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的心念和行为,要知道一切酒不得买卖,因为酒是引发罪业的因缘。菩萨应当帮助一切众生开启明了通达的智慧,不应当令一切众生心生颠倒,就是犯波罗夷罪



6、十重戒之不说四众过

若佛子!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恶闻外道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的罪过,或者教他人说其罪过,以及构成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的心念和行为的都要断除。菩萨听闻外道恶人及二乘人说佛法是非法非律时,应当对他们心生慈悲心,应当发心教化他们对大乘佛法生起善信,菩萨如果也跟着外道等恶人说大乘佛法的罪过就是犯波罗夷罪



7、十重戒之不自赞毁他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称赞自己毁谤他们,并且也教人这样做,以及构成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的心念和行为,这些都应当断除。因为菩萨应代一切众生承受忍辱等恶事,将好事送与他人,如果菩萨称扬自己功德隐藏他人做的好事,令他人受到毁谤的话,就是犯波罗夷罪



8、十重戒之不悭惜不加毁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悭贪、教人悭贪,以及构成悭因、悭缘、悭法、悭业的心念和行为都应当断除。菩萨见到一切贫穷的乞讨者应当随缘给与一切所求,否则如果菩萨以恶心和嗔心对待乞求者,甚至连一针一草一钱都不肯布施,不为求法者说一句一偈一微尘那么少的佛法,反而辱骂乞讨者的人,就是犯波罗夷罪



9、十重戒之嗔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起嗔心、教他人起嗔心,以及构成瞋因、瞋缘、瞋法、瞋业的心念和行为都应当断除。菩萨应当对一切众生无诤,应当对他们常生慈悲心,如果对一切众生或者非众生恶口辱骂或者用手打或者用刀杖打,即使这样还不能解除心中的嗔恨,即使对方好言道歉也不能熄灭嗔恨之心的人,就是犯波罗夷罪



10、十重戒之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自己毁谤佛法僧三宝、教人毁谤佛法僧三宝,以及构成谤因、谤缘、谤法、谤业的心念和行为的都应当断除,菩萨见到外道及恶人毁谤佛法僧三宝哪怕只有一句,都会如同三百矛刺心,更何况是自己毁谤,对三宝不生信心和孝顺心,反而帮助恶人邪见的人一同毁谤,这样的人就是犯波罗夷罪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学习解说]:

以上就是菩萨十重戒,你们都应当学习,任何一戒都不要犯哪怕只是微尘少的错误都不可以,更何况是犯十种重戒?

如果有犯戒者,现在的身体不能发菩提心,还会失去王位、转轮王位,比丘、比丘尼位,还会退失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十地等一切都会失去

然后堕入三恶道中,二劫或三劫之久都听不到父母佛法僧三宝的名字,所以这十重戒的每一个戒都不能犯

你们这些今学、当学、已学的诸位菩萨,应当敬心奉持这十重戒,八万威仪品(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中有更多解说

佛告诉诸菩萨:以上就是十重戒,下面继续说四十八轻戒


名词解释:

【八万威仪】
大乘菩萨有八万之威仪。八万是八万四千之略,是形容数量很多。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万威仪】
(术语)三千之威仪,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者说云。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而成二万一千,约之于贪嗔痴之三毒与三毒等分而成八万四千。见大藏法数六十八。法界次第下之上曰:“三千威仪,八万律行。”撰择集曰:“不犯威仪有二:一大乘谓有八万,二小乘谓有三千。”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现身】
<一>现在之身体。
<二>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示现种种身体。如现身佛、应化身即是。又作现身度生。又以神通力示现种种身形,为人说法,称为现身说法。就广义而言,万法自体无言之说法,亦称为现身说法。即万物之当体,能陈说无限真理,如“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又称无情说法。((参见:应身)6432)p4726 FROM:【佛光大辞典】

【波罗提木叉】
梵语 pra^timoks!a 或 pratimoks!a,巴利语 pa^timokkha 或 pa^t!imokkha。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钵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此戒以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乃诸善法中之最初门(梵 pramukha,巴 pamukha)者,故称波罗提木叉。若持戒则能远离惑业之系缚,得无漏清净智,系世间诸学中之最上者,故有无等学之誉,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于诸光明,日光为王;于诸山中,须弥为最;一切世间学,波罗提木叉为最;(中略)佛以无等学而制。”又戒律能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亦称随顺解脱。
 此戒包括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堕、波罗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法等八种。此外,戒本即收集诸戒法之条目而成,系比丘于半月布萨日忏悔所用,若犯戒者,则于此日由上座比丘诵戒条,复于僧众前发露忏悔。(大般涅槃经卷下、毗婆尸佛经卷下、梵网经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八)((参见:别解脱律仪)2806)p344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5 11:41
(本次学习:6楼共用时3小时)

三、四十八轻戒

1、
四十八轻戒之不敬师友戒

佛言:“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上、阿阇梨、大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如果佛弟子将要受国王位、转轮王位、百官位时,应当先受菩萨戒,这样一切鬼神都会保护国王及百官,诸佛也会欢喜,受戒以后还应当生起孝顺心、恭敬心,见到上座、和尚、轨范师、同行等,应当起身迎接,礼拜问讯。否则如果菩萨生的是骄慢心、痴心、不能起身迎接礼拜,也不能如法供养,而且不能卖身、国城、七宝等供养者,就是犯轻垢罪(为重罪(波罗夷罪)之对称。其罪虽轻,然污黩清净之行,故称轻垢罪)


名词解释:

【轻垢罪】
为重罪(波罗夷罪)之对称。其罪虽轻,然污黩清净之行,故称轻垢罪。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轻垢罪篇(大四○·六三四中):“轻垢者,简前重戒,是以名轻,简异无犯,故亦名垢。又释,黩污清净行名垢,体非重过称轻。”梵网经卷下列有四十八种轻垢罪。((参见:四十八轻戒)1636)p5939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阇梨】
华译为教授、轨范师、悦众等,即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说有五种的阿阇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四十八轻戒之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生酒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因为饮酒而生出无量过失,如果伸手拿酒器给人饮酒,将会五百世无手,更何况是自己饮酒?因此不可以教一切人饮酒,甚至不可以教一切众生(比如畜生)饮酒,更何况是自己饮酒?如果故意饮酒、教人饮酒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持酒戒,除了这里讲到犯戒者会遭受五百世无手的果报外
下面从戒定慧上来说,饮酒还有其他各种过失,所以佛弟子应当断除
喝酒是习气,习气本来就是会造成轮回

所以究竟来说(从智慧层面来说)喝酒一定要断除的,

所以除了戒经说不能喝酒,楞严经也说要断除喝酒


再者,喝酒影响禅定,喝酒还会破坏大脑细胞,

所以从禅定上来说,喝酒也是绝对不好的 ——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3、四十八轻戒之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故意吃肉,则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因此一切肉都不可以吃,一切众生见到吃肉的人都会远离,因此一切菩萨不可以吃众生肉,因为食肉有无量罪业,如果故意食肉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断肉戒,这段经文只是简单介绍了吃肉断大慈悲佛性种子的罪过,实际吃肉还有很多过失

善知识在佛弟子为什么不吃肉中也有详细解说

如果清楚明了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就能从因上断除恶习

要知道,食肉者堕阿鼻地狱,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

还有,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4、四十八轻戒之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弟子不可以吃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这五种辛菜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食,如果故意吃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不可以吃五辛?《楞严经》也有明确教导: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楞严经]三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

名词解释:

【五辛】
辛,梵语 parivyaya,西藏语 spod(药味之义)。指五种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荤。与酒、肉同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此五种之辛,熟食者发淫,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然诸饿鬼等则舐其唇吻,常与鬼住而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为其说法,毁犯禁戒,赞淫怒痴,令人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之五种辛菜。
 关于五辛有诸多异说,然可约略归为如下两说:(一)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种,此为梵网经卷下等所举。然诸家对五辛之解说,亦颇不同。据菩萨戒义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义寂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载: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葱(茖葱),即是薤、山葱、革山葱。慈葱,即是葱、胡葱、[卄/糾]葱、春葱。兰葱,即是炝、小蒜、家葱、野生。兴渠,即是蒠蒺、芸薹、[卄/考]咾子、阿魏药、殑渠卢、形具。
 (二)指蒜、葱、兴渠、炝、薤等五种,为菩萨戒义疏卷下、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智周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等所举。
 此外,翻译名义大集亦举出:蒜(梵 las/una)、葱(梵 lata^rka)、小根菜(梵 pala^N!d!u)、炝(梵 gr!n~jana)、兴渠(梵 hin%gu)等五种。又大藏法数卷三十一举出:葱、薤、蒜、韭、胡荽等五种。
 据弘赞之梵网经菩萨戒略疏卷四载,大蒜又称葫,汉朝张骞出使大宛国时持回,为今人所常食者。另就兴渠之梵名而论,翻译名义大集举出两说:(1)形具(梵 hin%gu),又作兴旧、兴宜、形虞、兴瞿。依辞典之解释,形具为从 Asa foetida 之根取出之物,可供作药用及调味用,其学名为 Ferula asa foetida。(2)殑渠卢(梵 guggula, guggulu),译作蔓菁。为 Amyris agallochum 树之渗出物,可供作香料、药用。据宋高僧传卷二十九慧日传载,我国不产此物,而产于于阗,根粗如细蔓菁之根而白,其臭如蒜。另据玄应音义卷十九举出,兴渠出于阇乌荼娑佗那国。又据演培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载,其原产地在伊朗及北印度。
 禁食五辛之戒律虽为修行者所应严格持守,然若因重病而非食五辛不得痊愈者,佛陀亦特别开许。据诸经要集卷二十所引僧祇律、十诵律、五分律等之记载,因病食蒜之比丘,应在七日中别居于一僻静之小房内,不得卧僧床褥,复不得至大众方便处、讲堂处、佛塔、僧堂等处,亦不得就佛礼拜,仅能在下风处遥礼,于七日满后,需澡浴熏衣,方得入众。
 此外,道家将炝、薤、蒜、芸薹、胡荽等五辛列为禁食,练形家则以小蒜、大蒜、薤、芸薹、胡荽等五辛为禁食。(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入楞伽经卷八、菩萨戒经会疏集注卷六、法苑珠林卷九十二、释氏要览卷中、翻译名义集卷三什物篇、慧琳音义卷六十八)p1099 FROM:【佛光大辞典】




5、四十八轻戒之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遇见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七逆、八难,以及一切犯戒者,应当教他们忏悔业障。如果菩萨见到他人犯戒,不教众生忏悔业障,而且还和自己同住、共同接受供养、共其布萨(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同一住众说戒,而不举出对方过失、不教他人忏悔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要教导众生忏悔业障,因为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 真心忏悔和老实改过就是最好的转业方法
忏悔后就应该发起信心,让自己成为清净慈悲光明的人,而且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
这样就能逐渐和佛菩萨的清净慈悲光明相应而逐渐摆脱黑暗习气
所以,信为功德母,忏悔是第一门,惭愧忏悔心是心法的第一步 —— [略说]如何确保能真正消除累世业障呢?心法实修第一步[惭愧忏悔心]

名词解释:

【布萨】
梵语 pos!adha, upavasatha, upos!adha, upava^sa, 巴利语 uposatha 或 posatha。又作优波婆素陀、优婆娑、布萨陀婆、布洒他、布沙他、邬波婆沙、逋沙陀、褒洒陀、乌逋沙他。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长住、近住、共主、断、舍、斋、断增长,或称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梵 uposatha^ga^ra,即说戒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
 布萨一制系源于印度吠陀以来之祭法,即在新月祭(梵 dars/a-ma^sa)与满月祭(梵 paurN!a-ma^sa)之前一天举行预备祭,称为布萨;祭主于此日断食,安住于清净戒法中,令身心俱净。其后传至佛陀时代,外道尼乾子等仍有集会一处,持断食等四戒之作法,佛陀亦准许于僧团中用其行事,故知佛教之布萨即依准此一风习而来。惟若依佛制,则应诵念全部之波罗提木叉,但若遇八难等诸缘,则仅诵念其中之一部分即可,故知为因应情事之缓急,说戒亦有广、略之分别。
 四分律卷五十八将布萨分为三语布萨、清净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自恣布萨等四种;五分律卷十八列举心念口言、向他说净、广略说戒、自恣布萨、和合布萨等五种;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则举出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僧布萨、众布萨、一人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净布萨、敕布萨等九种。至于布萨日之日期,诸经律各有异说。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即六斋日)行布萨。四分律卷五十八则以一日、十四日、十五日为布萨日。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等为布萨日。大致说来,半月中三度说戒,稍嫌过繁,后乃产生半月一回之制。又布萨及持斋之风气在我国及日本古来即颇为流行。(杂阿含经卷四十、毗尼母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六、十诵律卷五十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法苑珠林卷八十八、玄应音义卷十四)((参见:布萨日)1911)p1910 FROM:【佛光大辞典】




6、四十八轻戒之不供养请法戒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如果佛弟子见到大乘法师、大乘同修等,一同到寺庙、舍宅、城邑,不论百里千里,都应当起身迎来送去,礼拜供养,应当日日供养各种美食、床、医药等,应当尽力满足来者的一切需求

还应当常请法师三时(晨朝,日中,黄昏)说法,每天三时礼拜供养,不应生瞋心,不生患恼之心,应当有为法灭身而在所不惜的精神,菩萨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犯轻垢罪

============

这也是普贤十愿中:广修供养(第三大愿)和请转法轮(第六大愿)两个大愿

其中广修供养,不仅要供养佛菩萨,对任何人也都要供养

而请转法轮,不是只靠佛菩萨为众生转法轮开示佛法,菩萨行者也要共同齐心将佛法甘露遍撒众生


名词解释:

【三时】
(名数)晨朝,日中,黄昏也。【又】谓正像末之三时。佛灭后,正法行时为正法,正法后,似法行时为像法,像法之法渐灭时为末法。此三时之年限,经说不同。(参见:正像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6 12:17
(本次学习:7楼共用时3小时)


7、四十八轻戒之不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遇到有讲毗尼经律的地方,不论是在大宅、山林或树下等一切地方,新学菩萨都应当前往听受和咨询请教,如果不前往听法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不听法戒,
佛经上说~佛法在恭敬心中求
佛法中也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
[略说]求法须知

这是因为
傲慢是魔障 —— 「普贤十愿」之「请佛住世」
如果自以为满足,不能努力求上进,那当然无法增上次第,更可能懈怠而沉沦于生死轮回——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所以
真心学习和求法者,应该谦虚学习 ——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名词解释:

【毗尼】
(术语)Vinaya,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疏曰:“毗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黄庭坚诗曰:“心洁似毗尼。”(参见:毗奈耶)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尼】
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治贪嗔痴等恶也。又言调伏,谓能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8、四十八轻戒之心背大乘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背离大乘经律的教导、还说大乘不是佛说,但却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的邪见者就是犯轻垢罪

=============

善知识教导:
学佛最重要的是信心,而不是怀疑 —— 「由大乘发心堕入小乘次第」的实际案例分析

尤其
因为大乘不可思议,难懂难信,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因此
小乘和大乘的根本差异就是心量和观念(知见,认知)的不同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有些众生对大乘没有信心,实际是自己心量太狭小,所以才会无法相应
因为大乘的观念广大无量无边,有无量变化,所以世人难以理解,以为迷信
因此,大乘的基础建立在[信]上,只有信才能深入大乘,所以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因此切记
以大乘行者来说,
如果是初学者,那就应该避免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
这在很多大乘佛经中都是这样教导的(请查旧帖,这讲过很多次了)
这是为了避免初发心的大乘行者因为接触小乘经论和行者而退失大乘心或毁谤大乘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名词解释:

【禁戒】
禁非戒恶。佛所制的禁戒,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和具足戒等的分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禁戒】
梵语 sam!vara,巴利语同。佛为防止弟子们身、口、意之过非而制定之戒律。音译作三婆逻、三跋罗。又作律仪。三藏中律藏专明禁戒者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之别。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一护法品谓,持守禁戒者即为佛弟子,毁坏禁戒者即为魔弟子。又梵语 vrata(音译作没栗多),亦译作禁戒,即非长时期所持之戒,而系因应于短期内发愿修法所制之禁戒。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谓行者持诵时,或心一月乃至年岁等,此事了时,此禁亦罢。”((参见:戒)2896)p5539 FROM:【佛光大辞典】




9、四十八轻戒之不看病戒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疾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养令差。而菩萨以恶心瞋恨,不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见到身患疾病的人,应当像供养佛一样的悉心照顾病患,因为在八种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如果父母师长弟子身患疾病,或者身根不全,被各种病苦折磨,菩萨行者应当悉心照顾直到痊愈,菩萨行者如果以恶心或嗔恨心不去照顾病患,或者在城邑、旷野、山林、道路遇到病患不能过去帮助的人,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行菩萨道,如何慰问病患?自己患病又如何调伏的问题,善知识在帖中有非常详细的解说,感恩善知识慈悲分享与教导!


名词解释:

【八福田】
<一>谓佛、圣人、僧三种为敬田;和尚、阿阇黎、父、母等四种为恩田;救济病人为病田,又称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称为“田”。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亦犹农人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一)佛田,佛,梵语 buddha。音译佛陀,意译为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能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称佛田。(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等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称圣人田。(三)僧田,僧,梵语 sam!gha。音译僧伽,意译为和合众。谓处众和尚,敬顺无诤,是佛弟子。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僧田。(四)和尚田,和尚(梵 upa^dhya^ya),即教授师。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若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称和尚田。(五)阇黎田,阇黎,梵语 a^ca^rya。音译阿阇黎,意译为正行。以能纠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若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称阇黎田。(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成长,教诫育养,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父田。(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罔极。为人子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称母田。(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予汤药,则能获福,故称病田。(摩诃摩耶经卷下、梵网经戒本疏卷三、法苑珠林卷二十一)
 <二>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所举八种福田:(一)旷路义井,谓于旷远道路,穿凿义井,以济往来渴乏之人,是为福田。(二)建造桥梁,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三)平治险隘,谓道路巇险之处,则平坦之;窄隘之处,则开辟之。以免往来颠坠之患,是为福田。(四)孝养父母,谓父母为形生之本,教养鞠育,爱念切至,当竭力奉养,顺适亲意,以报劬劳之恩,是为福田。(五)恭敬三宝,佛法僧三者,可尊可贵,称之为宝。以其具大功德,普济群生,超登觉岸。故当皈依恭敬,是为福田。(六)给事病人,谓病患之人,众苦集身,实可悲悯。当给施汤药及所须之物,使其四大调和,身得安乐,是为福田。(七)救济贫穷,谓贫穷之人,所须缺乏,饥馁逼切,无所哀告,当起慈悯之心,随其所需,皆周给之,是为福田。(八)设无遮会,无遮,即周遍之义。谓修设普度大会,使一切沉魂滞魄,悉仗三宝慈力,皆得脱离苦趣,而获超升善道,是为福田。p305 FROM:【佛光大辞典】




10、四十八轻戒之不畜杀具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余一切众生。若故畜一切刀杖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当广明。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收藏刀、杖、弓箭、斧等工具,以及罗网等杀生用的工具,菩萨对于杀害父母的仇人,都不可以报仇,更何况是杀害一切众生呢,如果故意收藏这些杀生的工具,就是犯轻垢罪,以上十戒应当敬心奉持

=============

为什么说畜杀具属于轻垢罪,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
因为收藏杀生工具虽然不是直接参与杀生,但收藏本身就是变相给从事恶业的人提供了市场
试想如果大家都不购买,自然就不会有市场,卖家没有生意可做,自然也会另谋出路,避免一直从事恶业了
由此可知因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菩萨行者为了自利利他,更要从因上帮助众生根本断除这些因缘才能避免造业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7 12:01
(本次学习:8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11、四十八轻戒之国贼戒

佛言:“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弟子不可以为了个人利养而出卖国家,两国发生战争会残杀无量众生,菩萨不可以在军队中往来,更何况是当国贼,如果故意这样做的话就是犯轻垢罪



12、四十八轻戒之贩卖戒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自作况教人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贩卖人口、奴婢、六畜,不可以卖棺材等,自己不可以卖,也不可以教他人卖,如果故意卖的人就是犯轻垢罪


名词解释:

【六畜】
(名数)以狗等六畜譬众生之六根,警六情之放纵者。(参见:六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3、四十八轻戒之毁谤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恶心毁谤他人、善人、法师、僧人、国王、贵人等,否则就是犯七逆(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应当对父母、兄弟和亲人生起孝顺心和慈悲心,相反如果加害他们的话就是犯轻垢罪

==============

身为佛弟子对外不可以毁谤他人,对内比如父母兄弟亲人也应当生起孝顺心和慈悲心,不可以伤害到他们

因为,佛弟子不仅自己要解脱成佛的能力,更要发心帮助一切众生都出离轮回获得解脱,而菩萨四摄法就是帮助佛弟子摄受众生的法门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法门,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例如:对于家人或亲友可以不定时送一些小礼物,或随时微笑,适时关怀或鼓励或赞美,或布施劳力做家事,或和颜悦色适时的宣导正知见,
以上这些都是布施的范畴,以此维持彼此良好互动,增进感情和互信,这样就容易引导亲友信受佛法
所以,对家人不要吝啬布施小礼物,不要吝啬微笑和赞美,要布施劳力多做家事,要教导亲友吃素和因果
因此,不是布施外人才叫做布施,布施家人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这点要弄清楚,才不会内外失衡,才不会令家人讨厌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嫌恶嘲讽挑拨恶口只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人,更不用说修行和普渡众生
因此,和亲友或众生说话,切忌嘲讽挑拨和恶言相向,这也是基本的十戒范畴.如果犯戒就不可能有定慧可言.
再者,嘴巴都管不好,怎能说自己是修行人呢?嘴巴管不好,都是自己的心念出了问题,应该先检讨自己,好好忏悔.
心美就能看到美好处,心好就能看到众生的好处,所以,不要吝啬赞美和鼓励以及关怀的言语
赞美鼓励以及关怀更容易使亲友和众生能接受自己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人,只要是正业正行,都应该支持,并且平常应该多宣扬正确知见和正业以及正行
亲友或众生如果有任何一点一滴的善念或善行,都应该全力支持和帮忙,千万不可轻视或嘲笑或不在乎
例如:如果家人想放生或去佛寺或乐捐,那应该放下自己的私事或定课,陪家人行善
又或者,平常多宣扬正知见,帮助亲友和众生建立正行和善行的基础观念,促发众生能行善,这也是利行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例如:多参与各种文化慈善或爱心活动,加入各种社会服务的义工或志工,关怀病人老人孤儿和弱势或伤残
如果能如此,这样的佛弟子必定是融入社会,受人爱戴和喜欢的人,
如此广结善缘的良好互动,定能得到互惠的回报,定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伴侣,
也更能得道多助,更有实力能帮助众生,以及落实普渡众生的菩萨行
一般人找不到好工作和伴侣,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就是不懂[只要正向的付出,就会有正向的回报],就是不懂因果
如果自己是个光明乐观进取,有爱心有善心,帮助众生又工作认真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所以,只要努力正向的融入社会和人群,就能自利和利他,就能落实菩萨道.
对于家人或亲友或工作伙伴也是如此,学佛后不可就少了和家人说话或相处或少做家事
应该透过相处或共同做家事,或关怀健康上工作上学业上的情况,来增进引导家人学佛的机会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名词解释: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七逆罪】
又作七遮罪、七遮。略作七逆。乃不顺理行,能障碍受戒之七种重罪。即:(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大四六·一八四中):“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杀和尚及阿阇黎,以为七逆。”盖以和尚与阿阇梨为授戒师,若曾杀害者,对现前之戒师亦不生殷重心,从而不能得戒,故称遮罪。(梵网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法藏))p104 FROM:【佛光大辞典】




14、四十八轻戒之焚烧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焚烧山林和旷野,四月乃至九月如果放火烧到他人房屋、城邑、寺庙、田木、鬼神、官物等都不可以,因为一切有主的物品都不能烧,如果故意要烧的话就是犯轻垢罪

==============

焚烧山林会伤害很多无辜众生,如果佛弟子(明知故犯)恶心执意去做势必要承担相应的果报,因为恶心造作能令因缘具足

以心念的立场,看事业的造作因缘,有「不具足」的因缘,也有「具足」的因缘,造业情形,若以杀生业行来说,如果不是自己想要杀的,是环境所迫,不得不杀,将要杀生时,曾经为自己将要进行的杀生行为后悔苦恼,这样的一念后悔之心生起,造作的业力就会削减势力。

例如:从前农业社会的世俗家庭,都有饲养家禽,准备作为拜拜用的牲礼,要准备牲礼时,当家的长辈会叫媳妇杀家禽,长辈的指使,当晚辈的人自己做不了主,不杀不可,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曾经为自己将要进行的杀生行为后悔苦恼,造作的业力就会削减势力。或正在造作杀业的时候,看见生命被自己杀死的痛苦状况,心里很难过、很后悔,这样的一念后悔之心生起,杀生业力也会减轻。或已经造作杀业了,为了让自己杀害的众生,得以超生,赶快念佛、念往生咒,这样子虽然犯杀,可是杀后有后悔关怀之心,造作的业力也会削减势力。

以上所分析的造业情形,业道因缘是属「不具足」的因缘,业行的罪过是会减轻的,业力成长势力也会比较微弱。

如果造业的时候,完全是以业行心态在造业,杀生完全是为杀生,偷盗完全是为偷盗,没有其他善法正念混合在里面,这种造业力量集中的事业,是属于「具足」的事业因缘,即使所造的业行,只是甩弃一叶树叶的行为,如果用的是像伊罗钵龙甩弃伊罗树叶的狠毒心态,也是属于「具足」的事业因缘,轻业也会因为这一念「具足」的恶念势力,转成大罪过。

另外,《地藏经》中讲
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 造何种恶业会有何种果报? ~ 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可见,不论从心念还是因缘果报看,我们都应当避免这些愚痴(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15、四十八轻戒之横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他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教导其他佛弟子、外道、六亲、一切善知识受持大乘经律,应当教导他们信解大乘义理,引导他们发菩提心,十发心(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十长养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十金刚心(即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侍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修行、自行满足、令他愿满),并且在这三十心中教他们一一按照次第解义和受用,反之如果菩萨以恶心嗔恨心教他们学习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的话,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不能“横教他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因为小乘并未达到修行圆满的境地

所以,[维摩诘大士]指责佛陀声闻十大弟子的[富楼那]不知道众生根器,而以小乘法误导大乘根器,
所以经上说
1.[欲行大道,莫示小径]
2.[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3.[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
又例如在[法华经]也教导应以大乘法回答问难,不应以小乘法答
而且在[法华经]或其他佛经也都教导[初发心菩萨行者]或[新学菩萨]不应该接触[小乘经论]和[小乘行者],这都是为了避免初发心菩萨行者或新学菩萨退失菩提心 ——
[解析]欲学大乘正法,先要勤修声闻独觉法?

比如
小乘的思想环绕在苦上面,
因为畏苦,所以离苦,所以是出离心厌世心
所以思维世间一切是苦,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一切都不实都是空
所以小乘追求厌世离苦的小乘空境涅槃

反观大乘思想,则完全不同
大乘的思想在于空有不二,在于佛性(涅槃经:常乐我净)
所以是清净心慈悲心欢喜心平等心光明心无畏心勇猛心

大乘菩萨普渡众生,所以为了众生入六道而不畏苦,自性光明自在,于外则广行方便
大乘的涅槃则是离空有两边的真正大涅槃

以上可知大乘小乘发心和修行的差别
所以,佛陀在经上要初学大乘的佛弟子暂时先远离小乘行者和经典
以免退了初发心 ——
[探讨]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名词解释:

【十金刚心】
<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以其坚固如金刚,故称十金刚心。即:(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不使有任何遗余。(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严之具庄严之。(四)回向善根,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众生。(五)事奉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事奉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使周遍无所缺少。(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七)广行忍辱,菩萨被众生呵骂,或楚挞,或被截手足、割耳鼻,如是悉皆能忍受,无有嗔恨。(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十)满足他愿,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
 <二>地前菩萨所修行之十种心。梵网经卷上说三十心,其中金刚心为最后之十心。从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有十金刚心向果,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从此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卷二以此十金刚心类似于圆教之十信;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上则谓十金刚即十回向。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长养】
<一>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二>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所修之十种心。即十长养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此十种心系合四无量心、四摄心与定、慧而成者,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认为十长养心即十行法门。(梵网经心地品) 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发趣心】
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略称十发趣。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道昉之梵网经合注卷一,将此十心配合十波罗蜜。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于璎珞经等所说之十住位,谓十住乃三贤初入位之始,故称发趣。此外,亦有以十发趣即同于华严经十住品、菩萨本业经中之十住之说,然华严等之十住与此十发趣之行相恐有异。另一说谓十发趣与十金刚等皆为菩萨之阶位。(梵网经卷上、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菩萨戒本述记卷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知周))((参见:五十二位)1044)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用】
(术语)又作法要。(参见:四个法要)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8 11:49
(本次学习:9楼共用时3小时)

16、四十八轻戒之倒说经律戒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发心先学习大乘经律,并且广泛理解法义,见到后学及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佛法,应当如法演说一切苦行,比如烧身、烧臂、烧指,如果不能这样供养的人就不是出家菩萨

甚至遇到饿虎、狼、狮子、一切饿鬼,也应当舍弃身肉手足去供养它们,然后再按照次第为他们演说正法,使他们心开意解

如果菩萨只为利养,对前来求法的众生或答或不答,或颠倒说法,或毁谤佛法僧三宝的话,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为新学菩萨演说一切苦行,比如烧身、烧臂、烧指的教导,末学停在这里想了很久,后来查找和学习清净光明专辑才有点明白

首先请见佛在《华严经 离世间品》中的解说: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何等为十?所谓:


为成就劣解众生故,示行苦行;

为拔邪见众生故,示行苦行;

不信业报众生令见业报故,示行苦行;

为随顺杂染世界法应尔故,示行苦行;

示能忍劬劳勤修道故,示行苦行;

为令众生乐求法故,示行苦行;

著欲乐、我乐众生故,示行苦行;

为显菩萨起行殊胜,乃至最后生犹不舍勤精进故,示行苦行;

为令众生乐寂静法,增长善根故,示行苦行;

为诸天、世人诸根未熟,待时成熟故,示行苦行。


是为十。

菩萨以此方便调伏一切众生。」—— 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由此可知,示现苦行可以善巧方便,调伏一切众生

上面是「华严经」所介绍的「菩萨苦行」的十种原因,其他佛经当然还有介绍,
例如:佛陀成佛之前,过去累生累世行菩萨道,以自己的「眼、头、身、手、脚、骨、髓、血、...」布施供养众生
因为累生累世和众生结善缘,所以能普渡众生,众生能因为佛陀过去世布施的善因缘而信奉佛法。
所以,可知苦行当然可以是修行,而且经上说,去「极乐世界」虽然比较保险,可以不退转
但是,如果能在「娑婆世界」难行能行,功德更胜「极乐世界」中的修行(详见「维摩诘经」),而且更快成佛(详见「大悲莲华经」)
而且,去「极乐世界」并不是学佛的终点,只是一个方便摄受业重无法吃苦众生的方便净土,
而大菩萨都示现往生净土,这只是起一种带头作用,鼓励众生信佛和往生净土,
实际上,诸大菩萨都以「首楞严三昧」分身普入十方世界和六道普渡众生(详见「首楞严三昧经」、「密严经」)。——
以「法性原理」和「众生性」来看『苦行』的真假与可否

由上面这段教导可以知道,示现苦行能与众生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因为众生能因此善因缘而信奉佛法


关于大乘佛经中的燃指、燃臂、燃身供佛的事情,虽然世俗人或佛弟子可能无法明白
但是,这只要从法性原理来深入思维观照,就能明白这是有道理的

据法师考证,在小乘经中并没有燃指、燃臂、燃身供佛的记载
但是,在大乘经中,确实出现不少燃指、燃臂、燃身供佛的说法,例如:梵网经、法华经中都有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种小乘不讲、到了大乘才讲的事情,其实很多

这是因为,大乘的心量与定慧次第和小乘不同,例如:大乘吃素,大乘修四无量心和六度波罗蜜、发四弘誓愿
另外,大乘的观行也与小乘不同,例如:小乘以不净、无常、苦、空、无我为主;大乘以清净、慈悲、光明、圆满、喜乐为主
小乘观的法相为白骨或死尸等苦相或恐怖相,大乘观的法相则是佛菩萨相或法界或净土
在智慧方面的思想观念,大乘也与小乘不相同

所以,以法性原理来看「燃指、燃臂、燃身供佛」
事实上,这是一种心法上的问题,就是心量和定慧上的问题
关于这点,下面举个简单的世俗案例就能想明白

例如:当人们被激起母性光辉或爱国思想或正义感,就能不顾自身安危的救助子女、同胞、他人
而「燃指、燃臂、燃身供佛」也是属于这种心量和精神上的问题,当心量无限扩大,身体(报身)也会随之改变,而产生质能互变作用

所以,如果修行者或佛弟子能契入等同(佛菩萨)的心量,能发起大心大愿,就能舍弃自身执着的问题
这种心量上、精神上的超越,就能产生不可思义的力量,可以超越凡俗的理解,或甚至六道轮回的生死

何况,以真相来说,众生本来就是一直轮回,执持肉身本来就不具意义
如果能发起大心而舍弃我执,就可能在心量和精神上增上次第,而超越现在的肉身,转生更有福报的天道或化身往生净土

当然,如果在观念上无法认同,那当然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是「心」的问题
佛法是心法,而且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这种甚深心念契入的问题,也难怪一般众生无法明白
所以,是否能修行这样的法门,这也会随众生根器、心量愿力和实修次第而有所差别 ——
「转念」与「定、慧修持」的法性原理

由上面这段教导可以知道,示现苦行还能扩展新学菩萨心量及愿力,引导他们“契入等同(佛菩萨)的心量,能发起大心大愿”

最后由下面这段世俗案例
例如:当人们被激起母性光辉或爱国思想或正义感,就能不顾自身安危的救助子女、同胞、他人

末学也分享一个小小的粗浅体会:那是夏天的时候,师兄们都在练习布施身血喂蚊子。下班吃过晚饭后,天色已黑,末学来到小区广场坐在长椅上,旁边是一片小树林,先入清净光明休息室,愿与佛心相印,愿清净慈悲自性佛光遍照一切众生,然后心想光明和佛菩萨以及挨饿的蚊子众生,耳边不停的传来嗡嗡嗡的声音,数量虽然不是一只两只,但末学心里却是无比的光明和欢喜,而且周遭也是无比的祥和、光明和安宁。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被尊重和爱护,能让蚊子众生饱腹和延长生命,末学感到高兴和自豪


名词解释:

【义味】
以食味比喻法义,谓依文生义,犹如依食生味。或谓义者言义,味者趣意,即指言与意。p556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9 11:3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30 12:43 编辑

(本次学习:10楼共用时3.5小时)

17、四十八轻戒之恶求戒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物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为了得到饮食、钱物、利养、名誉,而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为索取个人所需,甚至横取财物求得名利,这些行为都是恶求,如此这样贪心多求、或教他人求,缺少慈心、孝顺心者,就是犯轻垢罪

===========

佛弟子不应当贪心多求,而是应该少欲知足

要知道
我们所处在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五浊恶世
有了福报后,往往不信因果,
往往纵容自己的欲望和脾气而造恶业,然后又堕入恶道
经过累劫恶道中的煎熬,业障逐渐消除,回生人道继续受苦
因为受苦而行善或念佛求福,来生可能因此得福
可是因为没有求智慧解脱,所以每每因为享受福报而堕落,又继续轮回 ——
[倒果为因的邪见]为何行凶做恶的人都多子多福!?

因此,正确的做法和修行方向应当是
求解脱(轮回)、求智慧(圆满)、求清净(法身),而不是求世俗利益与福报,如是因,如是果 —— 有所求,应所求

所以,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教导
一切圣人虽得道果不自称说,不称说故心不恼恨,是名[知足]。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大乘大涅槃经]欲见[佛性],是故[修习少欲知足]。——一切圣人虽得道果不自称说。 欲见[佛性],是故[修习少欲知足] ~ 大般涅槃经

18、四十八轻戒之作师授戒戒

若佛子!学诵戒者,日夜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昼夜六时诵持菩萨戒律,深入了解义理明白佛性,菩萨如果对这些戒律因缘不解一句一偈而说能解者,就是自欺欺人的恶行,如果不能解一切法,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作师授戒的行为末学理解其中是虚荣心在作怪进而自欺欺人

如果授戒者自己连戒律都没有了解和深入实修就招揽徒众,这样“很容易招鬼神魔扰”“学魔却以为是学佛”

相关阅读:选择师父很重要,如果没吃素,天魔化作佛身,学魔却以为是学佛 ~ 楞严经

这种做法就是在破坏众生的法身慧命,命终师徒二人都会堕入恶道,所以绝对行不得!


名词解释:

【授戒】
梵语 s/i^la sama^dha^na。即授制戒,令受者受持之意。就能授而言,称为授戒;就所授而言,则称受戒。受戒得戒体,称为得戒。授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仪式,称为戒仪。((参见:受戒)3101)p458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时】
<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印度,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在六时行道。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长阿含经卷二十二、舍利弗悔过经、十住毗婆沙论卷六分别功德品、大智度论卷七、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十五、大唐西域记卷二)((参见:三时)596、“时”4121)
<二>指一年分为六期。即渐热、盛热、雨时、茂时、渐寒、盛寒等六时。(大唐西域记卷二)((参见:三际)668、“历”6227)
<三>时解脱阿罗汉于得好衣、好食、好卧具、好处所、好说法、好同学之时(六时),可入定得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一○一)p1283 FROM:【佛光大辞典】




19、四十八轻戒之挑拨是非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见到持戒比丘行菩萨道而恶心挑拨两头是非,毁谤和欺骗贤圣之人,如此无恶不造的人,就是犯轻垢罪

============

佛在《华严经 离世间品》中讲过有十种退失佛法的行为当远离,其中有:

... “轻慢善知识退失佛法”... “诽谤正法退失佛法”... “断菩萨行退失佛法”... “嫌恨诸菩萨退失佛法” —— 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 ~ 华严经 离世间品

可见“斗构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的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退失佛法),我们都应当引以为戒!



20、四十八轻戒之常行放生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

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以慈心广行放生,因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是因为这些累世父母而受生,所以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我杀生吃众生肉,就是杀我父母,也是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风火是我本体,所以应当常行放生

还应当常常教人放生,如果见到世间人杀害畜生,应当以各种方便救护众生脱离苦难,还应当常常为众生讲说菩萨戒救度那些没有正见的众生,如果家中有父母或者兄弟死亡,应当请法师为亡者讲说菩萨戒经,为亡者祈福得以升到人间或天上,如果不是这样做的就是犯轻垢罪

以上十戒,应当如是学和敬心奉持

============

由“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想到志公禅师的故事

出自志公和尚语录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这是什么意思呢?‘孙儿娶祖母’,你说怪不怪?原来,这位祖母在临终时,她拖著孙儿的手,心里很舍不得。她说:‘你们都成家立业,惟独我这个小孙儿,没有人照顾。唉!怎么办呢?’说完便去世。她到了地府,阎罗王便判她:‘你既然这样宠爱孙儿,还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顾他。’于是,祖母便托生来做孙子的太太。所以世间上的前因后果,有时是很可怕的。

志公和尚往炕上看看,便说:‘猪羊炕上坐’,往菜锅里一看,便说‘六亲锅里煮’。原来,从前被人宰的猪呀羊呀,现在都回来吃人,抵偿宿报!以前专吃猪羊的六亲眷属,现在反而回来受人烹割,在锅子里还债。

‘女吃母之肉’。在外面,一个女孩子正在吃猪蹄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只猪原来是她前世的母亲。‘子打父皮鼓’。志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乐的,打锣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热闹!有个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驴皮造的,而这驴竟然是他前世的父亲啊!于是,‘众人来贺喜’大家都以为这是喜庆之日,但志公和尚只叹息:‘我说真是苦!’其实是人以苦为乐呀!大家听了这段公案后,应该知道杀生食肉的可怕。—— 摘自网络

由此可知《楞严经》中讲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的因果循环真实不虚,我们都应当戒杀素食,广行放生才是正途!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30 12:29
(本次学习:11楼共用时3小时)


21、四十八轻戒之报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身为佛弟子不可以以怨报怨,以打报打,即使父母兄弟六亲被杀也不可以报仇,即使国主被杀也不能报仇,要知道杀生报仇有违孝道,因为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也不能畜养打骂奴婢(佣人),避免天天犯身、口、意三业,更何况是犯七逆罪(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所以出家菩萨如果没有慈悲心想要报仇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报仇,除了本文讲到“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因为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之外

如果从“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的角度讲,报仇其实也是因为心有执着和无明(执着当下亲人和不明法界真相)

由于这样的因,所以当父母兄弟六亲被杀害后,心中就会有痛苦(苦报)

因为无明想不开想不透彻的是自己,自然就会承受无明所带来的苦
因为苦的来源就是无明执着,自己抓着不放又怎能不苦呢
所以真正不想承受苦报,就要去除自己的无明执着和自己的欲望
佛法教导众生现在承受苦报的时候
要观四相(我,人,众生,寿命)皆空,要观三轮体空
因为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承受苦报的时候,又因为执着于苦而陷入无明执着中
这个无明执着又会成为下一个苦的因
所以我们要对于世间的欲望尽量减少
另外对于种种不如意的苦报要尽量看开
这就是佛法的因果道理

所以,前面说要[观空]来断除究竟苦
那就要断除一切欲望执着以及对于苦报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无明,而达到真空的境界
真正实证[罪性本空]者对于一般人所认为的苦受,是不会有任何起心动念的
因为[三轮体空](仇人,自己,之间的伤害辱骂所产生[苦]的觉受)
这才是真正明白且体证[罪性本空] ——
[解析]因果苦报的原理&罪性本空

名词解释:

【七逆】
七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业】
梵语tri^N!i-karma^N!i。<一>身口意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绮语则为口善业。(三)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则为意善业。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别译杂阿含经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三、集异门足论卷六、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见:业道)5502)
 <二>就善、恶、无记等三性分业为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一)善业(梵 kus/ala-karma),指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为因缘之业。(二)恶业(梵 akus/ala-karma),又作不善业,指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三)无记业(梵 avya^kr!ta-karma),非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亦非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发智论卷十一)((参见:三性)563)
 <三>又作三受业、三受报业。就苦、乐、舍三受,分业为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一)顺乐受业(梵 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乐报业,指福业及顺第三静虑而受之善业。(二)顺苦受业(梵 duh!kha-vedani^ya-karma),又作苦报业,指非福业。(三)顺不苦不乐受业(梵 aduh!kha^sukha-vedani^ya-karma),又作不苦不乐报业,指能感一切处阿赖耶识之异熟业及第四静虑以上之善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
 <四>又作三时业、三报业。就现、次、后等三生之报,分业为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顺后次受业。又作现报业、生报业、后报业。(一)顺现法受业(梵 dr!s!t!a-dharm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此生成熟之业。(二)顺次生受业(梵 upapad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二生成熟之业。(三)顺后次受业(梵 apara-parya^ya-vedani^ya-karma),即此生所造,于第三生以后次第成熟之业。(俱舍论卷十五、瑜伽师地论卷九十)
 <五>就界之上下及所感果之爱与非爱之别,分业为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一)福业(梵 puN!ya-karma),招感欲界善果之业;此业能招可爱之果以益有情。(二)非福业(梵 apuN!ya-karma),又作罪业。招感欲界恶果之业;此业能招非可爱之果以损有情。(三)不动业(梵 anin~jya-karma),招感色界及无色界善果之业。又色界、无色界之业,以定力之故,初禅之业必感初禅之果,二禅之业必感二禅之果;其业与果皆不动转,故称不动业。反之,欲界之业则能为他缘所动转,故称动业。(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五、俱舍论卷十五、顺正理论卷四十)
 <六>就施、戒、修,分业为施类福业事(梵 da^na-maya-puN!ya-kriya^-vastu^ni)、戒类福业事(梵 si^la-maya-puN!ya-kriya^-vastu^ni)、修类福业事(梵 bha^vana^-maya-puN!ya-kriya^-vastu^ni)。又作三福业事(梵 tri^N!i puN!ya-kriya^-vastu^ni)、三类福业事、三性福业事。略称三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大三○·三一九下):“施性业者,谓若因缘,若等起,若依处,若自性。彼因缘者,谓以无贪、无嗔、无痴为因缘。彼等起者,谓无贪、无嗔、无痴俱行,能舍所施物,能起身语业思。彼依处者,谓以所施物及受者为依处。彼自性者,谓思所起,能舍所施物身业语业。如施性业,如是戒性业、修性业,随其所应应知。此中,戒性业因缘、等起如前,自性者,谓律仪所摄身语业等。依处者,谓有情、非有情数物。修性因缘者,谓三摩地因缘,即无贪、无嗔、无痴。等起者,谓彼俱行引发定思。自性者,谓三摩地。依处者,谓十方无苦无乐等有情界。”(中阿含卷十一牛粪喻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
 <七>就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等三种之别,而分业为律仪所摄业、不律仪所摄业、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一)律仪所摄业,又作律仪业。有三种:别解脱律仪所摄之业、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之业、无漏律仪所摄之业。(二)不律仪所摄业,又作不律仪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列举十二种不律仪类所摄之业,即:屠羊、贩鸡、贩猪、捕鸟、罝兔、盗贼、魁脍、守狱、谗刺、断狱、缚象、咒龙。(三)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除上述之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外,其余一切善、不善、无记业均是。(发智论卷十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参见:非律仪非不律仪)3709)
 <八>就三世,分业为过去业、未来业、现在业。(一)过去业,谓住于习气之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之业。(二)未来业,谓未生未灭之业。(三)现在业,谓已造已思而未谢灭之业。(发智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九)
 <九>就三界之所系,分业为欲界系业、色界系业、无色界系业。(一)欲界系业,谓能招感欲界之异熟而堕于欲界之业。(二)色界系业,谓能招感色界之异熟而堕于色界之业。(三)无色界系业,谓能招感无色界之异熟而堕于无色界之业。(发智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就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学业、无学业、非学非无学业。(一)学业(梵 s/aiks!a-karma),异生、非异生之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二)无学业(梵 as/aiks!a-karma),无学相续中之所有善业。(三)非学非无学业(梵 naivas/aiks!a-na^s/aiks!a-karma),除前二种外,其余相续中之所有善、不善、无记业均是。
 <十一>就断与非断之别,分业为见所断业、修所断业、无断业。(一)见所断业(梵 dars/ana-heya-karma),即招感恶趣之不善等之业。(二)修所断业(梵 bha^vana^-heya-karma),即招感善趣之善、不善、无记业。(三)无断业(梵 aheya-karma),即世、出世之诸无漏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十二>就身语意三业之染污情形而分业为曲业、秽业、浊业。据俱舍论卷十五载,即:(一)曲业,依谄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二)秽业,依嗔而生之身语意三业。(三)浊业,依贪而生之身语意三业。然瑜伽师地论卷九另有异说。(发智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七、大乘义章卷七)
 <十三>就应作、不应作、非应作非不应作等三种之别,分业为应作业(梵 yoga-vihita-karma)、不应作业(梵 ayoga-vihita-karma)、非应作非不应作业(梵 nayoga-vihita-na^yoga-vihita-karma)。俱舍论卷十七(大二九·九二上):“有说,染业名不应作,以从非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坏轨则身语意业亦不应作,谓诸所有应如是行,应如是住,应如是说,应如是著衣,应如是食等;若不如是,名不应作。由彼不合世俗礼仪,与此相翻,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以从如理作意所生。有余师言,诸合轨则身语意业亦名应作,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随其所应,二说差别。”(顺正理论卷四十三)
 <十四>就喜、忧、舍三受,分业为顺喜受业(梵 saumanasya-vedani^ya-karma)、顺忧受业(梵 daurmanasya-vedani^ya-karma)、顺舍受业(梵 upeks!a^-vedani^ya-karma)。(俱舍论卷三、俱舍论光记卷三)p638 FROM:【佛光大辞典】




22、四十八轻戒之傲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最初出家对于义理未有所解,但却自恃聪明有智慧、或者因为自身高贵、年长、出自大姓、高门、大解、富贵、财宝丰厚而心生憍慢,不向先学法师虚心请教,比如法师年少、或小姓、或卑门出身、贫穷、身根不具全,但却很有德行,能解一切经律,新学菩萨不应该看法师出身卑微而不请教法师第一义谛,这样就是犯轻垢罪

=============

由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六祖慧能讲过:“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所以修行者如果自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或者因为法师”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这就是分别心,就是不明白佛性平等,就是障道的因缘

所谓「我慢高山,法水不入」,真心学习和求法者,应该谦虚学习,才能见性 —— 由「法性原理」看「法华经」与「普门品」


23、四十八轻戒之轻视众生不能法布施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以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在佛灭度后,如果有心受持菩萨戒,应当在佛菩萨像前自己受戒,应当在佛前忏悔七日,如果相貌变得好看了说明已经得戒。如果没有获得好的相貌,应当继续在佛前忏悔十四日、二十一日,乃至一年,直到获得好的相貌,如果得不到好的相貌,虽然有在佛前受戒也不得戒

如果先前有在法师前受菩萨戒,不需要见到好的相貌,因为由法师师师相授的缘故,不需要见到好相,所以如果在法师前受戒立即就能得戒,只要真诚心受戒便能得戒

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授戒的法师,可以在佛菩萨形像前自行受戒,但是要能见到好的相貌,如果法师自倚能解大乘经律,并与国王太子百官为善友,所以当有新学菩萨来问经义律义时,法师以轻视傲慢等恶心不好好如法答问者,就是犯轻垢罪

=============

由这段经文,让末学想到善知识常常感恩众生

末学也是因为感恩佛菩萨,感恩众生
所以做这样的事情
发心普渡众生,让自己和众生都尽快成佛
这样就是对佛菩萨最好的感恩方式
也是感恩累世父母和感恩曾经提携过我们的人的最好方式 ——
佛友精进实修报告,阶段3

为什么要感恩众生呢,其实这只要明白什么是学佛就清楚了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所以应该感恩众生,又怎会生气呢?
如果这道理都不懂,那怎能说自己在学佛呢?
所以,学佛是透过行菩萨道普渡众生来让自己更圆满,而才能圆满众生
而不是和众生起争执,两败俱伤,结怨遗祸累世
所以,可不要一再的制造自己的怨家和债主,那就太没智慧了 ——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名词解释:

【好相】
(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即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31 08:43
(本次学习:12楼共用时3.5小时)

24、四十八轻戒之学习邪见二乘外道俗典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能勤学修习佛经律大乘正法、正见正性正法身等七宝,反而学习邪见二乘外道俗典等,这是断佛性种子,是障道因缘,不是行菩萨道,如果明知故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说“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其中原因是:
(小乘法)并不是终点,
只要深入经藏,就能很明白的知道,小乘的解脱最后并没有说明清楚最后的结果
这是因为小乘解脱并不是终点,只是一个化城,一个中继站,只是一个过程
所以当然小乘经中没有清楚说明最终结果,阿罗汉涅槃后呢?不知道了
这结果要由大乘经才能明白后续的修行,也就是[回小向大],转学大乘法而成佛
这才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在大乘经中都说得很清楚

我们都知道,六道轮回累劫不休,生命其实没有终结,只是不断轮回
而小乘法成就阿罗汉之后呢?没了吗?变成什么了?难道成就后就消失了?那不是断灭吗?
所以,小乘法确实只是一个过程法门,要转为学习大乘法才能知道真相和真实

佛法不是断灭法,不会由轮回不止的生命变成断灭,而是要转为学习大乘法,逐渐进入到真实的解脱状态
所以小乘不是终点,那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而不是真正的涅槃~大乘的[大般涅槃](无余涅槃)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名词解释:

【正性】
(术语)与圣性同。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正见】
梵语 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七载,正见可分为二类,即:(一)有漏正见,又作世俗正见。即与意识相应之有漏善慧,系有漏有取者,故转向善趣,招未来可喜所欲之果。(二)无漏正见,又作出世间正见。即尽无生智所不摄之意识相应善慧,如八种无漏忍、有学八智、无学正见等。(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成实论卷十六见智品、大乘义章卷八本)p198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毗达磨】
梵语 abhidharma,巴利语 abhidhamma。三藏之一。又作阿毗昙、阿鼻达磨、毗昙。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与经(梵 su^tra)、律(梵 vinaya)合称为三藏(佛教圣典之总称),故偶以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对法藏或论藏等见称。阿毗达磨原指有关教法之研究。若研究律藏者,则称为阿鼻奈耶。其后广至对于经、律二藏之论述,皆称为阿毗达磨。其成立约于西元前后,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却逐渐演成解释之形式。直到部派佛教时代,各个有力之部派皆成立各自之阿毗达磨,深奥繁琐之哲学式教学于是展开。
 俱舍论卷一载,胜义之阿毗达磨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之意义。现存之阿毗达磨,主要有上座部(巴利文)与说一切有部(以汉译为主)二类,尤以后者孕育出大乘佛教,更其有其特殊之意义。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举出阿毗达磨之七义:(一)对法(对向、对观),(二)数法,(三)伏法,(四)通法,(五)无比法,(六)大法,(七)释法。(善见律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分别功德论卷一、俱舍论疏卷一(神泰)、大乘义章卷一)p3641 FROM:【佛光大辞典】





25、四十八轻戒之不能善和斗诤戒

“若佛子!佛灭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在佛灭度后,对待说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悲心,远离争讼,善守三宝物,不要没有节制的挥霍,要如同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如果参与叛乱斗争随意挥霍三宝物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诤心,佛在《月灯三昧经》中讲:
[诤心]毕定堕恶趣,虽[持禁戒]及[多闻][供养诸佛][广行施][兰若禅]等莫能救 —— [诸经辑要]佛弟子当注意诤论,[诤心]毕定堕恶趣

另外,诤心除了会堕恶道,还会引来魔扰
魔扰解析:魔怎么干扰人?其中一点就是引发你的诤论心和对立心

所以我们应当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远离争讼



26、四十八轻戒之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以男女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不差客僧,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先住在僧房中,后来见到有菩萨比丘也进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结夏安居或在大会中,应当主动迎来送去,提供对方饮食房舍卧具绳床等,事事给与对方提供方便,如果没有,应当卖身,也要供给对方所需

如果有施主来请僧众,僧房主应当次第(按顺序)安排客僧受请,如果先住僧独自受请不请客僧受请,则僧房主将获得无量罪,与畜生没有两样,不是出家人,不是释迦弟子,如果这样做者,犯轻垢罪


名词解释:

【夏坐】
又名坐夏,即结夏安居。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7、四十八轻戒之别受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单独接受施主的一切供养,要知道这个利养是属于十方僧众的,如果单独接受就是夺取十方僧物,就是夺取八福田中: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的物品,所以单独受请者,犯轻垢罪


名词解释:

【八福田】
(名数)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受戒本师)、四阇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为敬田,和尚、阇梨、父母为恩田,病人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惠施,则皆能生无量之福果,故曰福田。贤首之梵网经戒本疏三更举三种之异说:“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苦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别请】
在众比丘中特别邀请一人来供养。若是如法的比丘,是绝对不会接受这种别请的。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别请】
指在家人于僧众之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接受在家人之施食请待,必须以僧之腊次次第赴请(对别请而言,此称僧次请)始为正规,故受别请乃戒律上所禁止,受者即犯波逸提罪。以施食之利养属十方僧,若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故禁之。又比丘应供法行经、居士请僧福田经亦有受别请退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之说。(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梵网经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十诵律卷四十八、摩诃僧祇律卷二十、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p2807 FROM:【佛光大辞典】




28、四十八轻戒之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论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以及一切施主,如果想要请僧福田求愿时,应当先到僧房问知事(又作维那、悦众、营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诸僧杂事与庶务之职称),如果以平等心次第请僧,就能供养十方贤圣僧

然而世间众生即使单独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也不如次第请一位凡夫僧,如果单独请僧者,就是在行外道法,过去七佛(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无有别请之法,这样做不顺孝道,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关于26、独受利养戒;27、别受请戒;28别请僧戒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为了维护僧团和合

所以,不论在家出家都不能破坏僧团和合,破和合僧就是犯五逆罪

除此以外,还会“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详见《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复有五缘,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何者为五?

一者、于三宝良田不生净信;

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

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

四者、破和合僧,令成二部;

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

若永断斯业,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为什么人会出生在落后或者没有佛法的地方? 为什么有人常会被(亲)人讨厌?



名词解释:

【破和合僧】
略称破僧。即破坏和合之僧伽。为五逆罪之一。可分二种:(一)破法轮僧,立邪法以破坏听闻佛陀教法之和合僧。(二)破羯磨僧,在同一结界内,别立羯磨,以破坏僧伽之和合。(四分律卷四十六、五分律卷二十五、十诵律卷三十六)p4234 FROM:【佛光大辞典】

【七佛】
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长阿含大本经、增一阿含十不善品)p96 FROM:【佛光大辞典】

【知事】
又作维那、悦众、营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诸僧杂事与庶务之职称。知事负有司掌庶务,保护僧物之责,故须选顺应诸僧愿望、严持戒律、心存公正之贤者任之。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四护持正法品载,佛说有二种人堪持僧事,守护僧物,即:(一)具八解脱之阿罗汉人,(二)须陀洹等三果之学人。又大宋僧史略卷中载,沓婆摩罗(即陀罗骠)年十六,已证阿罗汉,自请为僧知事。
 知事一职,我国又称为维那、都维那、悦众等,姚秦以来即有其制。后与上座、寺主,合称三纲,于各大寺设之,唐代以后专称为知事。禅林中,则随其事务渐繁,而分为监院、维那、典座、直岁、库头五员,其后另置都寺,改库头为副寺,而置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六知事。(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入胎藏会、大庄严论经卷四、摩诃僧祇律卷十四、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中三、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请新住持条、卷四两序进退条)p3461 FROM:【佛光大辞典】





29、四十八轻戒之邪命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故,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以恶心或者为利养儿贩卖男女、占相解梦、做种种咒术、调和各种毒药等,这些都是没有慈悲心的恶行为,做者犯轻垢罪

===========

邪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知见上的错误,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
错误知见会对修行产生影响造成障碍,而不断轮回
知见上的错误就是十恶业中的邪见

包括
[姓名学][掌纹][面相][星相命盘](紫威斗术)[鸟卦][咖啡卦][塔罗牌]...非常多
为什么佛说佛弟子不要亲近或学习这些
因为这些都是在外相上执着打转,这些都是属于妄想的范畴
由妄想产生共业,执着于外相,就会觉得真实,这和我们的肉体或人生一样
金刚经讲破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更何况这些外道术法
这些错误不究竟的思维妄想,无法究竟因果,末学看过的案例,下场大部分都很惨
优婆塞戒经~
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占察善恶业报经》
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着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佛说十地经》
舍离种种占卜吉凶邪戒者见,其见正真

《大般涅槃经》
终不瞻相手脚面目。不以抓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亦不仰观虚空星宿。

《梵网经》
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球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从佛经(佛法)上来看,算命不论收不收费都是邪命邪见邪业




30、四十八轻戒之于斋日斋月犯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因为恶心的缘故,毁谤佛法僧三宝,虽然口中说空,行为却在有中,介绍在家男女相互认识等缚着之事,在六斋日、每年三斋月,作杀生、盗窃、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以上十戒,应当如是学,敬心奉持


名词解释:

【六斋日】
又作六斋。谓每月清净持戒之六日。即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须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印度自古传说鬼神每于此六日伺机害人,故至此等日中,遂盛行沐浴断食之风,其后佛教沿用此一行事,并谓于此六日,四天王必下降世间,探查人间之善恶。(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天王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七、十诵律卷五十七)((参见:布萨)1910、“斋日”6545)p1311 FROM:【佛光大辞典】

【三长斋月】
又作三长月、三斋月、善月、神足月、神通月、神变月。指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长期间持斋。过午不食,称为斋。外道有以终日不食为戒,世间之人又有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
 此等持斋之法,本无月日之数,据释氏要览卷下、四天王经等所载,言正、五、九为斋月,因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察人善恶,人当食素持斋以修善福,此亦如来之随机摄化善巧方便。(一)正月,天帝释以大宝镜,正月照南赡部洲,察人善恶。又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正月在南洲,亦如镜之所照,故南洲人宜于此月食素持斋修善。(二)五月,天帝释以大宝镜,从正月照南赡部洲,二月照西瞿耶尼,三月照北郁单越,四月照东弗于逮,至五月复照此洲(南赡部洲)。北方毗沙门天王,五月亦复至南洲。(三)九月,天帝释从五月照南赡部洲,六月、七月、八月次第轮照,察余之三洲,九月又复照此洲,北方毗沙门天王亦然。据释门正统卷四载,唐代之时,三长斋之法极为盛行,在此三月,国不行刑,不杀畜类,称为断屠月、断月。(梵网经卷下、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善月条、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p57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1 10:53
(本次学习:13楼共用时3.5小时)

31、四十八轻戒之不赎佛菩萨等形像及一切经律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弟子,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如果见到外道一切恶人劫贼贩卖佛菩萨和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道人,给官使或一切人作奴婢,菩萨见到这种事情应生慈悲心,以各种方便施救或者教他人用财物赎回被贩卖的佛菩萨形像、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如果不赎者,就是犯轻垢罪

============




32、四十八轻戒之侵损众生利益及长养猫狗戒

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藏刀、杖、弓箭,不可以做生意时偷斤少量,不可以依仗官位抢取他人财物,不可以养猫、狸、猪、狗,如果这样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为什么佛弟子不可以畜养动物或宠物呢?或驯兽或杀害动物?

这是因为佛教讲~


1.[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指有情众生),所以禁止不平等的对待
任何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一如的,我们没有权力去剥夺它们的自由
驯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对待,过程中必定有贪念嗔念痴念的行为,所以应该避免

2.一般人畜养动物容易形成贪着,就是把动物变成宠物,内心养成贪爱欲念,也形成烦恼
豢养宠物容易生情生爱,形成杂染业,宠物一般比人类存活的时间短,待到老死到来时,我们会放不下.

3.依照菩萨戒,不能豢养动物. 因为,很多动物是肉食的,需要其他动物肉为食,养这些动物是间接杀生.

4.若是杀害或宠爱动物,这些众生心念和行为上的相互干扰执着都会产生因果业报,
所以应该断除杀念和爱欲,才能脱离轮回
因此,佛陀在戒律上规定真心求解脱的佛弟子(尤其出家人)不要积蓄财物和畜养动物
其实对于家人也是如此,不应该贪着爱欲,更何况动物或宠物


所以佛陀在经上对出家人说,如下

《佛遗教经》(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云:汝等比丘....,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

还有,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也有相关教导:
在家菩萨戒畜猫狸戒第十五:「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第十六条畜养畜兽不净施戒:「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羊、骆驼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略说]佛教徒可不可以养宠物,或驯兽呢?



33、四十八轻戒之不可以占卜及参与世间娱乐游戏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摴蒲围棋波罗赛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能以恶心观看男女、军阵、兵将、劫贼等相互争斗,也不可以听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不可以参与赌博、下围棋、掷石、射箭等,不可以爪镜(俗称圆光法。即涂药于指上,诵咒而掌上光明如镜,能现种种相,预卜人之吉凶祸福,乃佛制所禁卜筮法之一)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占卜),不可以为盗贼提供方便,以上种种事情都不可以做,如果做者就是犯轻垢罪

============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因为以上种种行为对于修行解脱没有任何正向作用,反而会令参与者沉溺其中障碍解脱

因此佛弟子应当正观世间种种偏离正法的事情,要多从事与正业相关的事情
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业就是业力的业,就是指行为)。哪些才是正确的行为呢?哪些又不是正确的行为呢?
基本上,违反五戒和十善的都不是正确行为,相反则是正业
如前三者(正知见,正思维,正语)所说,延伸出来的正确行为就是正业,相反则不是正业
「五戒」就是:戒杀,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就是五戒除戒酒外的前四戒加上其他六项: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 ——
认识「八正道」和「正确的职业」


名词解释:

【牵道八道行城】
(杂名)梵网经心地品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明蕅益梵网合注六曰:“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波罗塞戏】
波罗塞,梵语 prasena,意译兵。又作波罗赛戏。乃模拟兵战的一种游戏。又称象马斗、双六、双陆。事物异名录玩戏章双陆条载:“双陆乃出天竺,涅槃经名为波罗塞戏。”古印度兵之组织有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等四兵,此游戏即拟此而作争斗,颇似我国之象棋。(梵网经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六(法藏)、菩萨戒经疏注卷八(与咸))p3445 FROM:【佛光大辞典】

【妓乐】
又作伎乐,或技乐,即是音乐。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箜篌】
梵语 vi^N!a^,巴利语同。为一种古代弦乐器。又作空侯、空古、江胡。佛典中,如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六等均载有此乐器名,又如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四载,菩萨由于少食之故,脊骨羸屈犹如箜篌。印度阿摩罗婆提大塔(梵 Amara^vati^)栏楯之浮雕中,即有手抱箜篌弹奏之伎女像,敦煌千佛洞之绘画中亦出现箜篌之图像。
 据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徐广所作之注释谓,武帝时,乐人侯调始造箜篌。隋书音乐志第十则谓箜篌乃西域所出,非华夏固有之乐器;流行于西凉、龟玆、天竺、疏勒、安国、高丽等地之箜篌,分为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等。希麟音义卷九亦谓箜篌本胡乐。又竖箜篌体曲面长,通常为二十三弦,亦有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五弦等,置于怀中两手齐奏。卧箜篌则为七弦,形如琵琶。凤首箜篌之形如卧箜篌,而饰以凤首。(慧琳音义卷十、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希麟音义卷一、卷二、卷六、渊鉴类函卷一八九、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第一一五、当麻曼荼罗搜玄疏卷七)p5880    FROM:【佛光大辞典】

【卜筮】
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FROM:汉语词典

【爪镜】
俗称圆光法。即涂药于指上,诵咒而掌上光明如镜,能现种种相,预卜人之吉凶祸福,乃佛制所禁卜筮法之一。(梵网经心地戒品第十卷下、梵网经合注卷六)p1503 FROM:【佛光大辞典】





34、四十八轻戒之不起一念二乘外道心戒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昼夜六时读诵此戒,此戒犹如金刚,又如身上带着浮囊能安全横渡大海,又如草系比丘(喻指严守禁戒之比丘),因此应常生大乘善信,相信自己就是未来佛,诸佛是已成就佛,要这样发菩提心,还要做到念念不忘此心,反之如果生起一念二乘或外道心者,就是犯轻垢罪

============

佛经上说:信为功德母。

这是因为
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切(世俗、六道)都是由心念造作而产生!

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根据心念的共振共鸣原理,请参阅:
[视频]:科学与佛教汇合之处
就是心念的第六识意念作用,会和第八识起交互作用,而和法界起不可思议的神通作用。
按佛经说法:佛菩萨和凡夫众生的差别就是第八识净化和堕落的差别结果。第八识有造作一切的神通功用。
也就是说:当您真心相信,心就会产生作用和功能,就会和法界的真理产生相应的共振共鸣作用,就会产生真正的功德。
其实,世俗道理也是如此。
例如:我们常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前者的大事指大善事,后者的大官是指只为名利)
这就是说:我们从小就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为民众奉献,而且相信这样做对自己和众生是好的,更要相信自己能办到
有这样的志愿和信心,才能逐渐往目标前进,最后终于达成目标
这就是坚信、信心的作用,这就是信心的功德。——
佛经中讲的种种功德是真的吗?

因此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就是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名词解释:

【浮囊】
渡海人所带防溺之物,渡海人若无浮囊则有溺水之忧。诸经论每以浮囊喻指戒律,谓菩萨奉持禁戒,其心坚固,犹如金刚;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惟恐命丧,丝毫不懈。(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慧琳音义卷三)p4161 FROM:【佛光大辞典】

【草系比丘】
喻指严守禁戒之比丘。草系,梵语 kus/a-vandhana。大庄严经论卷三载,有众多比丘途遇盗贼,盗贼即用草系缚其身;众比丘唯恐断杀草之生命,故不敢解缚。以此为例,比喻其守禁戒之严正。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七中):“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贤愚经卷五沙弥守戒自杀品、法苑珠林卷九)p4316 FROM:【佛光大辞典】





35、四十八轻戒之不发愿戒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愿得到好师、同学、善知识,并且常常教导自己大乘经律、十发心(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十长养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十金刚心(即觉了法性、化度众生、庄严世界、善根回向、奉侍大师、实证诸法、广行忍辱、长时修行、自行满足、令他愿满)、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发光;四焰慧;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使自己心开意解,如法修行清净的佛戒,宁可舍弃身命,也不会忘失这念愿心,菩萨如果不能发愿者,就是犯轻垢罪

============

正向光明的发愿很重要,因为愿力能
让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逐渐成长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所以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名词解释: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十金刚心】
<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五离世间品所说之菩萨十种坚固愿心,以其坚固如金刚,故称十金刚心。即:(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不使有任何遗余。(二)化度众生,菩萨以无上涅槃道,度脱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悉使出离诸趣。(三)庄严世界,菩萨谓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以诸佛国土最上庄严之具庄严之。(四)回向善根,菩萨以种种修行之善根,悉皆回向于无上之佛果菩提及法界众生。(五)事奉大师,菩萨以所修之善根功德,事奉供养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悉使周遍无所缺少。(六)实证诸法,菩萨于诸法实相之理,非实非虚,非有非无,悉皆真实证知。(七)广行忍辱,菩萨被众生呵骂,或楚挞,或被截手足、割耳鼻,如是悉皆能忍受,无有嗔恨。(八)长时修行,菩萨谓未来世劫无量无边不可穷尽,我当尽彼之劫,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九)自行满足,菩萨建立妙行,以心为主,心体寂静,则能圆满一切功德善根,具足无上大菩提道。(十)满足他愿,菩萨自行既满,慈悲之心转更增上,故为求解脱者,教涅槃之道;为求佛法者,说大乘之法,悉使其愿心满足。
 <二>地前菩萨所修行之十种心。梵网经卷上说三十心,其中金刚心为最后之十心。从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有十金刚心向果,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从此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卷二以此十金刚心类似于圆教之十信;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上则谓十金刚即十回向。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长养】
<一>菩萨五十二位中,指第二十一位至第三十位之十行。于此位中,暂先长养圣胎,后入十圣位。
 <二>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所修之十种心。即十长养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此十种心系合四无量心、四摄心与定、慧而成者,明代智旭之梵网经合注认为十长养心即十行法门。(梵网经心地品) p451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发趣心】
指地前菩萨为趣入大乘所发之十种心。略称十发趣。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道昉之梵网经合注卷一,将此十心配合十波罗蜜。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于璎珞经等所说之十住位,谓十住乃三贤初入位之始,故称发趣。此外,亦有以十发趣即同于华严经十住品、菩萨本业经中之十住之说,然华严等之十住与此十发趣之行相恐有异。另一说谓十发趣与十金刚等皆为菩萨之阶位。(梵网经卷上、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菩萨戒本述记卷一、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二(知周))((参见:五十二位)1044)p477 FROM:【佛光大辞典】

【开解】
(术语)了解道理也。无量寿经曰:“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2 11:30
(本次学习:14楼共用时3小时)

36、四十八轻戒之不发十三种愿戒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
‘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鉾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斫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发完十大愿以后,应当严谨持戒,然后作是愿:

宁愿将此身投入烈火、大坑、刀山中,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又作非梵行。即指淫事。行淫欲乃鄙陋之事,爱染污心,故称不净行)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热铁、罗网重重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一切衣服

还应当发愿,宁愿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即使经历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用信心施主供养的百味饮食

还应当发愿,宁愿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百种床座

还应当发愿,宁愿身受三百矛刺,经历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百味医药

还应当发愿,宁愿将此身投入热铁笼中,经历百劫、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供养的千种房舍、园林、田地等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铁锤打碎此身,从头到脚碎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接受信心施主的恭敬和礼拜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热铁尖刀挑破双眼,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铁锥刺破耳根,经历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声音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百千刃刀割去鼻子,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种种香味

还应当发愿,宁愿以百千刃刀割断舌头,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佛陀制禁比丘啖食生之草、菜、瓜果等,必以火烧煮,或以刀、爪甲等除其皮核而后食之,称为净食)

还应当发愿,宁愿用利斧斩破身体,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还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菩萨如果不能这样发愿者,就是犯轻垢罪

===========

这段经文除了教导我们应当发十三种誓愿外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实际也是提醒我们清净持戒的重要!

正如本经也讲到宁愿舍身舍命,终不以此破戒之心接受信心施主的供养以及贪着种种觉受
因此,修行不要惧怕戒律,不要怕持戒,

怕持戒这正是愚痴的观念,修行正是要转变错误的观念,

要明白知道~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这样修行就会增上,不会变成懦弱不前的人 ——
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尤其佛灭度后
现在末法正邪难分,
谁是真正善知识或清净的出家人,这难以分辨
所以依照佛经最重要
所以佛陀说[以戒为师][以经为师] ——
学佛是要让自己依据佛经而有明辨和解脱的智慧,而不是去完全相信某人

佛经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只有真心持戒才能与法相应:
忍渴护虫(出自《法句喻经》)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当时有两位新学的比丘,远在罗阅祇国,也想来见佛闻法受益。由于路途遥远,又逢久旱不雨,艳阳高照,一路上可谓是艰苦到了极点。

最难忍受的就是没有水喝,他们觉得如果一直没水喝,必然要埋骨在这异乡了。

暑气蒸蒸,苍天悠悠,他们望着望着,忽然瞥见附近的地洞中有一滩积水,大喜之下,急忙就要去喝,却忽然发现水中有很多小虫,还在游着!

其中一位比丘说:“还是喝了吧!能够活命,然后才能见佛啊!”

另外一位比丘则说:“水中有虫,喝了就是杀生,杀生就破了戒。如果不能恪守佛的戒律,即使见了佛,又能怎样呢?”于是就忍着渴不喝,最后渴死了。

死后,他的神识由于诸多善因的牵引,即刻生到忉利天,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因果,于是手捧香花,来到佛所供养佛。

那位喝了水的比丘后来也到了,并哭泣地对佛诉说一路上的炎热、干渴和辛苦。

佛说:“你们的事情,我一切都很清楚。”又指着生到忉利天的那位比丘跟他说:“和你同来的这位,如今反而比你先到祇园。你不能持守我的戒条,虽然现在见了我,你也得不到见佛的利益!”

【原文】佛在祇园说法,有新学二比丘,从罗阅祇国来,道路辽远,又值亢旱,渴乏欲死。偶见地穴中,有升余水,中多细虫,不可取饮。一人曰,且当饮之,救得我身,然后见佛。一人曰,既破佛戒,即见何益。遂忍渴而死,其神即生忉利天,自识宿命,手持香花,来供养佛。其饮水者,经日乃至,泣告其苦。佛言,我久知之。因指天人示之曰,此即与汝同来者,今先至矣。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按]佛制空缸甏【甏(beng),坛子】之类,宜覆不宜仰。何以故。诚恐仰之而积水生虫,且因用之而弃水杀虫也。盖夏秋之间,地上苟有积雨,过一两日,未有不出虫者,所出之虫,无有不干死者。故开通阴沟,使家中不积水。不以沟内泥水,灌溉花木。新受雨水,必先投炽炭于内。不以鱼肉之骨,及腥膻之物,狼藉在地,以致引诱群蚁,被人践踏。皆所以预杜杀机也。

由此可见,
戒律就像我们的师长父母,就像善知识,可以砥砺我们保护我们 —— 不要怕持戒~戒是我们的善友,戒是我们的父母师长


名词解释:

【净食】
佛陀制禁比丘啖食生之草、菜、瓜果等,必以火烧煮,或以刀、爪甲等除其皮核而后食之,称为净食。((参见:净法)4701)p47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不净行】
又作非梵行。即指淫事。行淫欲乃鄙陋之事,爱染污心,故称不净行。又与清净之梵行相背,故又称非梵行。(梵网经疏卷下)p992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3 10:08
(本次学习:15楼共用时3小时)

37、四十八轻戒之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悉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常在二时头陀(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冬夏坐禅、结夏安居时,要用到杨枝、澡豆(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三衣、瓶、鉢、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因此菩萨行头陀以及游化四方时,要行走百千里路,而以上这十八种物品要常常随身携带

行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以及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在这二时中,也应当随身携带这十八种物品,应当像鸟的两个翅膀不可缺少一样

如果遇到布萨日(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长住、近住、共主、断、舍、斋、断增长,或称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时,新学菩萨应当半月半月布萨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诵戒时要在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戒,如果是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布萨也是一人诵戒,诵戒者要高座上坐,听者在下面坐,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

行头陀时,不要进入危险的地方,比如发生国难的地方、恶心国王、土地高下、草木丛生、狮虎狼常出没的地方,水火风灾的地方,以及劫贼出没的地方,还有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不可以去,不论是行头陀时还是结夏安居都不能去这些危险的地方,如果去者,就是犯轻垢罪(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

============

佛陀非常慈悲,制定的每一条戒律都是为了保护弟子们免受伤害
尤其菩萨行者更应当先学会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才能进一步利益众生

由此,想到《十诵律》中说到一起制戒因缘(摘自网络):
[原典]:“佛在舍卫国。尔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中前着衣持钵行乞食。食后以尼师檀着左肩上,入安陀林中大坐一树下,时有蛇来入女根中。是事白佛,佛言:‘从今不听比丘尼大坐。若大坐,突吉罗。若展一脚坐,不犯。’”

[译文]:佛陀在舍卫国的时候,偷罗难陀比丘尼托钵乞食,食后到安陀林的一棵大树下安坐。正在她打坐的时候,有一条蛇爬进她的女根中。后来将这件事情告知佛陀,佛陀制戒说:“从今以后,比丘尼不得结跏趺坐,如果结跏趺坐,那就结突吉罗罪。如果是展一脚坐,那就不犯。”

名词解释:

【漉水囊】
梵语 parisra^vaN!a,巴利语 parissa^vana。音译为钵里萨罗伐拏。指用以滤水去虫之布袋。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又作漉水袋、滤水囊、水滤、水罗、漉水器、漉囊、滤袋。即将水滤过,用以排除虫类之器具。比丘受具足戒后,常携带此具。当澡盥时,恐水中有虫,故以漉水囊漉除之。
 有关漉水囊之制法,有种种之别,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九五四中):“不应用杂虫水,听作漉水囊。(中略)如勺形,若三角,若作撗郭,若作漉瓶。若患细虫出,听安沙囊中。”又据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一受用有虫水学处载,滤物共有五种,即:方罗、法瓶、君持迦、酌水罗、衣角。(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诵律卷五十七、摩诃僧祇律卷十八、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晨旦观虫)((参见:十八物)352、“六物”1274)p5825    FROM:【佛光大辞典】

【袈裟】
梵语 kas!a^ya,巴利语 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一)颜色: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之说,即以青、泥(皂、黑)、茜(木兰色)三种为袈裟之如法色(或谓若青、若黑、若木兰色)。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一复举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与绯、红、紫、绿、磂黄等五方间色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舍利弗问经等更说五部衣色殊异,而以青(化地部)、黄(大众部)、赤(法藏部)、黑(说一切有部)、木兰(饮光部)五种为如法色。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解释袈裟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义寂于同疏卷三谓,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萨于五无所偏执,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刚般若疏卷二、玄应音义卷十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浊赤色为佛本制,所谓青、黄、木兰三色之别唯在衣上点印之异,虽为有力之传说,但似欠妥。毗尼母经卷八称,诸比丘衣色褪脱,佛听许染用十种色,此即法衣不仅一种赤血色衣之明证。
 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傧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傧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傧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著黑衣。
 (二)衣体:袈裟之材质,称为衣体或衣财。有关衣体之种类,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四举驱磨、古贝、句赊耶、钦婆罗、娑那、婆兴伽等六种,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举出居士衣、粪扫衣二种,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种,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十种。此等皆以作一重为法,然若财体细薄时,亦允作数重,称为重法。大凡僧众之法衣,以避在家并外道人所用者为旨,即在异于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绣手衣、草衣、树皮衣等,为外道之法,僧众不著用;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谓上色衣不异俗人,所谓丘佉染、迦弥遮染、青染、华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体得用紬绢与否,古有异论,道宣律师以之为非法,义净三藏反以为如法。
 (三)制法:袈裟之制法,先割截成片,而后缝缀,以标示田相为法,称为割截衣,久之亦成为袈裟之异称。割截系为既经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贩卖贸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对衣物舍弃欲心,并去除盗人夺取之念。三衣虽皆以割截为法,若财少难办时,亦允许以外叶揲于不割截、无田相之缦衣上,称为揲叶。又安陀会之一种,特允许叠作叶,称为褶叶。
  缝法可分为马齿缝、鸟足缝二种。袈裟四周设缘,以防破损。缘内边之四隅设揲,称四揲,俗称四天王,有助贴治轻举之功用;又于左肩内面处设帖,称肩揲,以此处易藏垢腻,常洗速坏,故设之。穿帖置絇,胸前缘边作纽,以防衣脱落;关于絇、纽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说法,就材料亦有异说,后世以象牙作圆镮,称镮,或哲那环,代替絇(钩)而置于胸前。
  (四)披著法: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谓僧众须整齐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谓,依时宜,袈裟听许反翻披著。复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一无塔寺,二无比丘僧,三有盗贼,四国君不乐道。
 (五)功德及异称:大凡袈裟为贤圣之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悲华经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经卷六载,佛之袈裟能成就五圣功德。袈裟复有种种异称,如福田衣,即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增三善心,养法身慧命之意。以三种坏色为衣,令贪心不起,称离尘服;入道者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称消瘦衣;借喻体净无垢类芙蕖,称莲华服;三色相间共成一衣,故称间色衣。以上四者系出自金刚般若疏卷二。又袈裟被挂于身,其模样有如庄严之法幢,称胜幢衣;不为外道所破坏,而称降邪衣;不为众邪所倾,故又称幢相衣、解脱幢相衣。此外复有功德衣、无垢衣、无相衣、无上衣、解脱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铠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称。
 (六)演变: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即五条衣)、郁多罗僧(即七条衣)、僧伽梨(即九条大衣)三种,称为三衣,其制法一定。有关颜色,虽有诸说,大抵不拘颜色,而以质素为要。然后世流于华美,至用黄、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于印度属热带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衬著其身,故印度僧团唯拥有三衣。而在中国、日本等地,则将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与衣,合称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会出现种种变形,衍生五条袈裟、小五条、三绪五条袈裟、种子袈裟(或轮袈裟)、叠五条(或折五条)、络子、威仪细、铃悬之别。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远山袈裟等种别。相传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经卷十三、贤愚经卷十二等记其事缘,然不见于诸律。(慧琳音义卷五十九、毗尼讨要卷上末、道宣律师感通录、释氏要览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十八)((参见:三衣)551、“衣体”2571)p4784 FROM:【佛光大辞典】

【布萨日】
举行布萨法之日。依经律所说,有每月二日、三日、六日等诸说,所定日期亦互有出入。至后世大多每半月举行一回,即每月十四或十五,与二十九或三十之其中两日。然现今一般寺院,布萨之日期多非依古制,有每月初一、十五举行者,有自择时日者,亦有偶而行之或全然不行者。又现今锡兰、缅甸、尼泊尔等地方,根据摩奴法典之规定,于每周举行之;西藏则于每月十四、十五、二十九、三十日行之。((参见:布萨)1910)p1911 FROM:【佛光大辞典】

【布萨】
梵语 pos!adha, upavasatha, upos!adha, upava^sa, 巴利语 uposatha 或 posatha。又作优波婆素陀、优婆娑、布萨陀婆、布洒他、布沙他、邬波婆沙、逋沙陀、褒洒陀、乌逋沙他。意译为长净、长养、增长、善宿、净住、长住、近住、共主、断、舍、斋、断增长,或称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梵 uposatha^ga^ra,即说戒堂),请精熟律法之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戒本,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呼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斋日受持八斋戒,亦称布萨,谓能增长善法。
 布萨一制系源于印度吠陀以来之祭法,即在新月祭(梵 dars/a-ma^sa)与满月祭(梵 paurN!a-ma^sa)之前一天举行预备祭,称为布萨;祭主于此日断食,安住于清净戒法中,令身心俱净。其后传至佛陀时代,外道尼乾子等仍有集会一处,持断食等四戒之作法,佛陀亦准许于僧团中用其行事,故知佛教之布萨即依准此一风习而来。惟若依佛制,则应诵念全部之波罗提木叉,但若遇八难等诸缘,则仅诵念其中之一部分即可,故知为因应情事之缓急,说戒亦有广、略之分别。
 四分律卷五十八将布萨分为三语布萨、清净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自恣布萨等四种;五分律卷十八列举心念口言、向他说净、广略说戒、自恣布萨、和合布萨等五种;善见律毗婆沙卷十六则举出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僧布萨、众布萨、一人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布萨、净布萨、敕布萨等九种。至于布萨日之日期,诸经律各有异说。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木*奈]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即六斋日)行布萨。四分律卷五十八则以一日、十四日、十五日为布萨日。大智度论卷十三则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等为布萨日。大致说来,半月中三度说戒,稍嫌过繁,后乃产生半月一回之制。又布萨及持斋之风气在我国及日本古来即颇为流行。(杂阿含经卷四十、毗尼母经卷二、四分律卷三十六、十诵律卷五十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法苑珠林卷八十八、玄应音义卷十四)((参见:布萨日)1911)p1910 FROM:【佛光大辞典】

【澡豆】
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系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故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食罢去秽条称之为“豆屑”,并谓将此豆屑与土干、牛粪混合,则称三屑净揩。比丘于斋食之后,以澡豆净手,方可执取经卷。据大威德请问经载,若不以澡豆净手而执经卷、香炉等物,死后将堕于不净地狱。又依十诵律卷三十九所说,澡豆系贮放于木桶中。(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五分律卷二十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十诵律卷三十八、四分律卷三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p6255   FROM:【佛光大辞典】

【二时】
<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 ka^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头陀】
梵语 dhu^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又作杜荼、杜多、投多、偷多、尘吼多。意译为抖擞、抖胨、斗薮、修治、弃除、沙汰、浣洗、纷弹、摇振。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功德(梵 dhu^ta-guN!a)。
 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七)著弊衲衣,穿著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九)冢间住,住于墓地。(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行头陀,或游历诸方时,大乘比丘所常携带之十八种道具,称为头陀十八物,简称十八物。至后世,头陀行则转为巡历山野而能耐艰苦之行脚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法而言。行脚时,为防所用衣物染污而携带之盛物袋,称为头陀袋。后来埋葬死者时,挂其胸前,装盛死者旅途用具之袋,亦称为头陀袋。(十二头陀经、善见律毗婆沙卷六、显扬圣教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十五、慧琳音义卷四十七)p6362 FROM:【佛光大辞典】




38、四十八轻戒之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如法按照次第而坐,先受戒者坐在前面,后受戒者坐在后面,不论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都应当按照这个规定,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不要像外道愚痴人那样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在佛法中,一定要应当按照受戒先后而坐,菩萨如果不按照次第坐者,就是犯轻垢罪(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

=============

由此,想到下面这篇佛法故事:
先出家为师兄(摘自网络)

佛陀回乡,在王城中普洒法雨,种子入地,就会发芽生长,释种的诸王子,听了佛陀说法以后,有些竟然要跟佛陀出家。

王子当中,有的是获得父母允许的,有的父母不准许,他们相约偷偷出走,到尼拘陀树林中找到佛陀,出了家以后再说。

就这样,有七个王子要出家,跋提、阿难、阿那律均在其中。因为出家必须要剃发,他们不得不瞒着人把优波离带去。在一个树荫下,优波离为跋提王子们剃发时,眼泪就滔滔流下来,阿那律看到时,他以王子的身份责问优波离道:“你看到我们出家,应该欢喜才对,为什么要流泪?”

优波离惶悚地回答道:“阿那律王子!请您宽恕我没有礼貌,因为跋提王子待我很好,现在他和你们一同剃发出家,出家以后,一定云游四方,我就没有办法看到他,想到这里,我才情不自禁流下泪来!希望王子不要责怪才好!”

阿那律听后,很是同情,对优波离安慰道:“你不要难过,我们会帮助你的生活!”

阿那律说后,又回过头来对大家说道:“诸位王兄王弟!优波离服侍我们很久,他很勤劳、忠实,我们今后出家,自然要把他的生活安排一下。这里有一张毛毡,请你们把身上的装饰品完全除下来放在上面,我们出家后用不着这些东西,就把这些东西赠送给优波离吧!”

阿那律的话,大家都非常赞成,他们立刻把上衣珠宝都脱下来送给优波离,并且叫他返回迦毗罗卫城,而他们都去找佛陀了。

优波离此刻本想回王城去的,但他忽然转念想道:“现在如果我接受这些珠宝衣服回去王城的话,老王和释迦族中的王公大臣,一定会怪我让王子们出家而杀我,那么,我怎么能轻易地回去呢?而且,如此尊贵的王子都能舍弃世间的荣华而出家,何况像我这下贱的人,对世间还有什么可留恋呢?我应该也去找佛陀出家!”

优波离这么想后,下定决心,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一般,没有丝毫犹豫,将珠宝衣服挂在树上,任过路的人去拿,他要去出家!

他走了一程,想起他的出身,心里忽然又悲哀起来,他坐在路边流泪自语道:“我怎么有资格出家呢?他们都是王子,我是奴隶的身份,我怎能和王子一样去出家呢?”

他怨叹世间的不平等,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幸,正哭得伤心时,忽然耳边有人问道:“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优波离抬头一看,见是舍利弗尊者,他揩拭一下眼泪,跪在舍利弗的面前问道:“尊者!您是佛陀的大弟子,您随佛陀回宫的时候,我就知道您。请问您,像我这首陀罗身份的人,不知可不可以做佛陀出家的弟子?我这样的妄想真是太大了。”

舍利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优波离!”

舍利弗记起佛陀以前剃发时,有一个理发师青年曾入过四禅,想就是此人,当即说道:“佛陀的教法是自由平等慈悲的。不论是否有智能,不分职业的高低,只要能遵守清净的戒律,是谁都可以做佛陀的弟子,是谁都可以出家,是谁都可以证得无上的正觉。你跟我来,佛陀一定很欢喜地允许你出家,允许你做他的弟子。”

优波离很欢喜,跟在舍利弗的身后去见佛陀,佛陀很欢喜地为他剃度,为他授具足戒。“百川河水,同流入海;四姓出家,同一释姓。”这是佛陀在法制上规定的精神,现在能由优波离的出家而实现佛陀的理想。

佛陀嘉许优波离说道:“你很有善根,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宣扬我的正法。在你来此以前,跋提王子等已先来此要求剃度出家,我虽然已允许他们做我的弟子,但他们要经过七日的修行,等他们忘记王子的身份,真正知道是我的弟子时,我才允许他们剃度,他们才会有礼貌和你见面。”

优波离感泪涕零,他过去虽然替佛陀理过发,但想不到佛陀是这么慈悲,他发愿今后要好好做佛陀的弟子,好好地跟随佛陀学习。

经过七日,佛陀叫出跋提王子等七人和大家见面,在众多师兄弟之中,他们意外见到优波离的比丘相,大家都很惊奇,都踌躇不知如何对优波离招呼才好。

佛陀威严地对他们七人说道:“你们踌躇什么呢?出家学道之法,首先就是要降伏骄慢之心,我先许可优波离出家,他先受戒,你们应该向他顶礼才是!”

跋提王子等七人,听闻佛陀说法后,都很虚心地向优波离顶礼,他们都觉得此刻出家的信心大为增强。相反地,这么一来,优波离倒反而感到拘束不安。

佛陀对他说道:“你应该以兄长的身份对待他们。”

优波离像平步青云,感动得只是向佛陀顶礼。

一个被人认为下贱的佣人,出家后的名次在他过去服侍过的王子之前,在法上能受到和诸王子同等的待遇,在当时阶级悬殊的印度社会,这是破天荒的事情。

优波离的出家,使佛陀制定的法制逐渐实现,在社会上尽管阶级悬殊,在佛法僧的教团里,却没有四姓的分别,优波离后来的成就,也没有辜负佛陀准许他出家的恩惠!

由此可知,
佛法中的真平等,不会有对立,不会有苦难,这就是平等的真义,真正的平等 —— 平等

比如,下面这个没有钱的世界
[没有「钱」的世界]
记得在一个日本的文集或小说中,提到或倡导在宇宙或法界中有个空间或世界
(佛菩萨经常会把某些能够提升众生的观念,藉由某些人而放入人类社会中,例如:书籍和电影)
那个世界没有「钱」这东西,人人都欢喜的工作和帮助他人,人人都欢喜的提供他人所需,这才是这世界的最高精神价值
因为不需要钱,当然就不需要赚钱,当然也不用为钱而苦,也就是说,想吃饭就去饭馆,免钱,任何生活所需都是如此
这样的社会当然就没有竞争或争斗或战争,没有富有和贫穷,这才是真平等,真富有
这世界的价值不需要由竞争和钱财来证明,而是由善心和布施来让彼此身心都得到满足
所以没有冲突和虚荣,没有自大自卑或高傲,没有满脸的愁苦和压力,没有自私和争夺引起的不愉快和灾难 —— 假面的正义&没有「钱」的世界

因此,佛法才是最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全心依赖的正法与保障!
也唯有佛法才能见到真平等,才能带领我们真正走向解脱!


名词解释: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乖尊卑次序戒】
(术语)制乖背尊卑次第序列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第三十八。佛法,坐之次第,不问老少贵贱,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此戒即诫不依此次序,坐无前后,如兵奴之法者。通于大小二乘,道俗七众。法藏名之为众坐乖仪戒,太贤谓为坐无次第戒。今依天台之名,出于梵网经,菩萨戒义疏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4 09:32
(本次学习:16楼共用时3小时)

39、四十八轻戒之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㵱、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应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报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常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山林、园田、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一切行道的地方都应当建立

菩萨应当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如果众生身患疾病、或者遇到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黎去世之日,以及二十一日、二十八日、三十五日,直至四十九日,都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如果被大火所烧,大水所漂,或遇黑风吹船舫,或遇到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也应当读诵讲说此戒律

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以及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因为如果读诵此经律,可以令身心迅速获得解脱,或者多淫、多瞋、多愚痴、身患很多疾病时,都应当读诵讲说此经律,这样能灭一切贪、瞋、痴、疾病苦,能除一切心病

新学菩萨如果不依照经文教导读诵大乘经律,就是犯轻垢罪(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

============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是因为福报只能作为修行助缘,如果只有福报而没有出世间智慧,终不能解脱成佛

关于智慧,又分闻思修三种,即:“(一)闻慧,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FROM:佛光大辞典 ”

[智慧]的修学,这就是佛陀常在经上讲的修行的四或五个阶段(请见大般涅槃经和法华经...)
a.第一和二个阶段就是1.多亲近善知识,2.多[听闻佛法],多[阅读佛经],
这就是透过[听闻佛法]而增上智慧,这就是[戒][定][慧]中的[闻慧]
b.或透过[思维佛义],因为思维不同次第的佛义而增上不同阶段的智慧,
这就是[思慧],由此成就不同次第的开悟
c.透过[实修实证]和[为人演说],而逐渐实证[真实智慧],这就是[修慧]
—— [问答]浅谈开悟

因此,菩萨还应当常常发心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房、佛塔等,以及为他们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名词解释:

【三慧】
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慧】
梵语 tisrah! prajn~a^h!。指闻思修三慧。即简择事理之三种精神作用。即:(一)闻慧(梵 s/rutamayi^ prajn~a^),即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此为声闻所成就。(二)思慧(梵 cinta^mayi^ prajn~a^),即由思惟所闻所见之道理而生之无漏圣慧,为缘觉所成就。(三)修慧(梵 bha^vana^mayi^ prajn~a^),乃依修习而生之无漏圣慧,为菩萨所成就。
 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犹如依种生芽,依芽生茎,依茎转生枝叶花果。故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若以大乘菩萨之阶位而言,十住位得闻慧,十行位得思慧,十回向位得修慧。另就毗昙之界系而言,欲界有闻、思二慧,因欲界为不定界,非修地,亦非离染地,若欲修时则堕思慧中,故此界无修所成慧。色界有闻、修二慧,无色界唯有修所成慧;因色、无色界是定界,是修地,亦是离染地,若欲思时已堕修中,故此二界无思所成慧。又无色界不用耳根听闻佛法,故无闻所成慧。(优婆塞戒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成实论卷十六、集异门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二、佛地经论卷一)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
<一>梵语 as!t!a^v aks!aN!a^h!,巴利语 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p318 FROM:【佛光大辞典】

【七逆罪】
又作七遮罪、七遮。略作七逆。乃不顺理行,能障碍受戒之七种重罪。即:(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一(大四六·一八四中):“言五逆者,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出血。(中略)若大乘中加杀和尚及阿阇黎,以为七逆。”盖以和尚与阿阇梨为授戒师,若曾杀害者,对现前之戒师亦不生殷重心,从而不能得戒,故称遮罪。(梵网经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法藏))p1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报】
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之善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之善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来无量生中方才受善恶报。(成实论卷八、慈悲水忏法卷中、梁高僧传卷六、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一)((参见:三业)638)p623 FROM:【佛光大辞典】




40、四十八轻戒之拣择受戒戒

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蕑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佛说,佛弟子与人受戒时不可以挑选对象,不论是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还是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奴婢,以及鬼神,全都可以受戒

应当教导他们袈裟要选择坏色,这样才能于道相应,应当全部染成青黄赤黑紫,不仅所有染衣,包括卧具也都要用坏色,衣服颜色应当与国中俗人穿的衣服有差别

如果受戒时,师父应当问受戒者:你今生是否有作过七逆罪?如果有,那么菩萨法师不能为他受戒。七逆罪是:(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如果有犯这七逆罪,那么现身不能得戒,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受戒

出家人法:不再向以前那样礼拜国王和父母,不敬六亲,不拜鬼神,只解法师语,如果有人从百里干里来求法受戒,法师如果恶心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

============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

a,不拣择受戒对象这是因为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只要众生有心向佛,便不舍任何一众生

b,关于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师语”。其中不礼拜不代表不尊重或心生傲慢,而是因为出家后以法为重,以解脱成佛为重

c,何谓[菩萨出家]?
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
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
非以自身披着染衣名为出家。
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
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
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
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
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
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
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
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
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
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
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
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
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
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
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
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
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
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 何谓[菩萨出家]? ~ 大庄严法门经



名词解释:

【黄门】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于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三、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触故,身根生起。五、妒,谓因见他人行淫,然后身根生起。六、半月,谓半月男,半月不能男。是谓六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5 19:2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4-6 13:42 编辑

(本次学习:17楼共用时3小时)


41、四十八轻戒之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教化众生生起信心时,菩萨应为他人作教诫法师,当遇到想要受戒的人,应请和尚和阿阇黎(轨范师),然后问受戒者:你今生是否犯过七逆罪?如果回答有犯过七逆罪,不应与他受戒,如果回答没有便可受戒

如果有犯十戒者,应当教化众生先忏悔,然后在佛菩萨形象前,昼夜六时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礼拜三世千佛直到获得好相(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如果没有获得好相,应当继续忏悔七日,十四、二十一日乃至一年,直到见到好相为止

获得好相者,得见佛来摩顶,还有见光、见花、见种种妙好的异相,这样便能灭罪
如果见不到这些好相,虽然有忏悔,但是此人现身不能得戒,只能得到增受戒

如果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三种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对面而为说净忏悔等之羯磨也)忏悔便能灭罪,所以犯四十八轻戒不同于七逆罪,而教戒师一一解其义

教戒师应当能解一一法,如果不解大乘经律各种轻重等戒相,不解大乘经律第一义谛之理,不解习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等一切行法则不能为众生授戒

菩萨如果为名闻利养,而恶求多求,并且妄称能解一切经律,为求供养,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如果这样做者,就是犯轻垢罪(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

==============

关于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

为什么说菩萨不能为了名闻利养而为众生授戒?

首先,
「菩萨」又叫「觉有情」,「觉」表示觉悟,「有情」的意思是有情众生
所以,「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并能开悟有情众生,救度众生离苦得乐 ——
「觉有情」

既然是觉有情,能开悟众生,救众生离苦得乐,那么,菩萨
行做一切善法善事如果没有慈悲心、谦卑心、菩提心〈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众心 ——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就不能称之为菩萨或觉有情

因此善知识慈悲分享教导: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
(节录如下)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
贪求利养而不求法。

(附注:贪求世俗财利和供养,而不知道深入菩萨法和甚深佛法)
贪求名称不求福德。
(附注:贪求世俗名声赞誉,而不知道行善布施广施方便)
贪求自乐不救众生。
(附注:贪求自己享乐,而不普渡众生)
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
(附注:喜好用小乘法聚集信徒,喜好杂聚不喜净心寂静)
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
能信解空亦信业报。

(附注:能明白大乘不二空义,也相信因果轮回业报)
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
(附注:没有我执,也不着于顽空,而能对众生起大悲心普渡众生)
深乐涅槃而游生死。
(附注:明白真正大涅槃,不追求小乘涅槃,能不畏惧六道生死,入六道普渡众生)
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
(附注:不论财布施或法布施都是为了众生,不是为了善业果报)
迦叶。是为[四种真实菩萨福德]。 —— 四种[非菩萨而似菩萨],和四种[真实菩萨]~大宝积经

由此可知,
能以清净念加如上之心行不求回报之诸善行则可功德无量 ——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反之,
若以邪心妄想行诸善事则其恐为魔业必需慎之。——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因此,菩萨应以不求一切回报之心广为众生说法,自利利他!
菩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
常尊重法恭敬法师。
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
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
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得大智慧]。—— [诸经辑要] 为什么会[愚笨]或[退失智慧]? 如何[增长智慧]?
梵天。菩萨有四法[成就白法]。何等四。
一者[教人令信罪福]
二者[布施不求果报]。
三者[守护正法]。
四者[以智慧教诸菩萨]。
是为四。—— 如何坚定学佛信心,而不疲惫不后悔,增长善根无所恐惧,成就一切善法?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何谓为四。
在空闲处离谄曲心。
(附注:不要居住在吵闹杂染处,以免扰乱凡心,尽量静心思维佛法,远离世俗虚假苟合的心)
诸众生中行四摄法而不求报。
(附注:行菩萨道普渡众生,应该实行四摄法才能有效的利益众生,而且过程中应该不求回报)
为求法故不惜身命。
(附注: 尽财力和精力,以求解脱轮回修证成佛,对世间物质欲望和肉身生命都没有执着)
修诸善根心无厌足。
(附注:修学各种能增上学佛善根和成就佛道的方法,精进不懈没有停止和满足)
迦叶。是为[菩萨四法摄诸善根]。—— 行菩萨道,有四法可[摄诸善根]和[无量福德庄严] ~ 大宝积经

名词解释:

【八背舍】
(名数)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遮罪】
(术语)大乘之七逆也。犯此七逆之一者,遮之不使受菩萨戒,故名遮罪。梵网经下曰:“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对首】
(术语)三种羯磨法之一。首者面也,一人乃至四人之比丘对面而为说净忏悔等之羯磨也。见行事钞上五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好相】
(术语)妙好之异相也。谓行者感得佛身并光华等种种妙好之异相。梵网经下曰:“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即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千佛】
乃指同时期出现之一千尊佛。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九·五四下):“汝之功德,千佛(梵 buddha-sahasra)共说,不能令尽。”同经另有若干梵文写本以 buddha-s/ata-sahasra 为千佛之原语,意即百千之佛;西藏译本两处皆作 san%s-rgyas brgya-ston%,亦指百千之佛;然依经之原意应指贤劫千佛。千佛之种类,有绵亘过、现、未之拘留孙佛等贤劫千佛,另有华光佛等之过去庄严劫千佛,及日光佛等未来星宿劫千佛,于各种佛名经之中,皆有列名。((参见:星宿劫)3837、“庄严劫”4778、“贤劫千佛”6176)p736 FROM:【佛光大辞典】

【十戒】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见:十善十恶)468)
 <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赞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
 <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
 <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著。(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
 <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著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不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著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又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十)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
 <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对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大日经疏卷十七)((参见:十重禁戒)461)p439 FROM:【佛光大辞典】

【为利诈师戒】
(术语)四十八轻戒之第四十一。诫内无可为人师之智德,外诈为智德,为利养名闻,贪求多数之弟子者。法藏谓之无德作师戒,太贤谓之恶求弟子戒,出家二众大小乘皆制之。出菩萨戒义疏卷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6 13:43
(本次学习:18楼共用时3小时)



42、四十八轻戒之为恶人说戒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不可以为了名闻利养,在未受菩萨戒者、比如外道、恶人面前说千佛大戒,也不能在邪见人的面前说此戒,除了国王外,其他一切人都不可以说此戒,因为这些恶人不能信受佛戒,他们生生世世见不到佛法僧三宝,如同木石一样无心,所以叫做外道、邪见的人,如果菩萨在这些恶人面前说七佛教戒,就是犯轻垢罪(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

==========

关于为恶人说戒戒,这是因为“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

根据佛经中的教导:(请自行深入经藏)
要弘法普渡众生,不可吝法,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乱传法,必须按照众生的根器和因缘以及实修次第,尤其不可以妄传深法
这就像对于小学生不会教导大学的课程,大学生和小学生或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学校和教室,必须分开教育和教学 ——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因为众生根器和福慧因缘不同
有些众生没有因缘接触和明白法的原理和深法,又或者就算听到了也不懂不信
所以,这样的众生只能先听闻一般戒律和表法和简单的法门
这就需要长期遵守戒律和遵行表法,逐渐减少世俗习气之后
才能慢慢逐渐学会反观自照,才能慢慢触及和体会心法 ——
关于降伏睡眠和贪吃
如果大家能详读法华经,就能知道:为什么之前佛陀不说法华经,后来佛陀又说法华经了呢?
这就是需要因缘,随着佛陀教育弟子的过程,弟子们逐渐成长,逐渐到了可以教授法华经的时机,
而且佛陀当场也是等到那些不信法华经的弟子都离去了,才开始讲法华经,愿意信受留下听法的,佛陀才教导
所以,这都要看众生的根器和信心以及次第,要看众生的情况,这就是要按照次第说法,不妄说深法
虽然佛菩萨普渡众生,希望众生都能尽快成佛,但是也要按步就班,按照众生根器次第,不随便说甚深法 ——
辨析:佛说应该按照次第说法,不可妄说深法。佛法到底有没有秘密和密传?!

相关阅读: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 ~《虚空藏菩萨经》




43、四十八轻戒之无惭受施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以信心出家受佛正戒,如果后来毁犯圣戒,则不可以接受一切施主供养,也不可以在国王地上行走,不可以喝国王水,犯戒者会被五千大鬼遮挡在面前,鬼说称此人为大贼,如果进入城邑、房舍,鬼常将脚印扫除,一切世人也会骂他是佛法中贼,一切众生都不愿见到他,犯戒的人与畜生和木头无异,如果犯戒者,就是犯轻垢罪(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

==========

关于无惭受施戒的制定:为什么犯戒比丘不可以接受一切施主供养?

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从施主受施。若衣钵卧具饮食汤药受已。若入无量定。令彼施主得无量福得无量报。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竭尽。而此施主所得福报不可得尽。

(附注:布施给实修比丘,帮助其修行,这样福德果报无量)
迦叶当知。破戒比丘损于施主尔所福德。若受施主施已。行于恶法损他信施。
(附注:但是如果布施给破戒比丘,而让破戒比丘去行恶法,这样就会损毁信徒的福德)
迦叶如是说沙门垢。沙门过罪。沙门谄曲。沙门中贼。
(附注:所以破戒比丘是出家人中的污垢罪过恶心盗贼)
迦叶。持戒比丘应当专念。远离如是一切恶法。—— 世上有两种人可以接受信徒布施~ 大宝积经


名词解释:

【正戒】
谓佛未出世时,轮王亦教人行于不杀、不盗等十善,即此十善戒法,是名正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44、四十八轻戒之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常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甚至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或者以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书写佛戒,常常以七种珍宝以及无价香花及一切杂宝作为箱囊安放经律,如果不是这样如法供养者,就是犯轻垢罪(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


名词解释:

【七宝】
梵语 sapta ratna^ni。即七种珍宝。<一>又称七珍。指世间七种珍贵之宝玉。诸经说法不一,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等谓七宝即:(一)金。(二)银。(三)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属青玉类。(四)颇梨,又作颇胝迦,意译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车渠,又作砗磲。经常与码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类。(六)赤珠,又称赤真珠。(七)码瑙,深绿色之玉,但异于后世所称之码瑙。法华经卷四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无量寿经卷上)((参见:宝)6737)
 <二>总称转轮圣王所拥有之七种宝。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又称主藏宝)与主兵臣宝(将军)。(长阿含经卷三、旧华严经卷四十三)((参见:转轮圣王)6624)p12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7 11:48
(本次学习:19楼共用时3小时)


45、四十八轻戒之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生大悲心,如果进入城邑、舍宅,见到一切众生,应当唱:你们都应当受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如果见到牛、马、猪、羊等一切畜生,应当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畜生,但也可以发菩提心

如果到山林、田野,也应当使一切众生都发菩提心,身为菩萨如果不教化众生发菩提心者,就是犯轻垢罪(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

==============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应当教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这是因为
真正如实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是末学觉得最重要的
真正发心,  就能真正有动力,  也能真正得到佛菩萨的护持
真正发心,就能不退转的走在菩提路上, 接受不同阶段的考验和菩萨行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所以,大乘佛法的
一切都在启发众生的发心,一切都在引导众生契入光明圆满的共鸣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因为
佛法就是心法,发心和发愿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所以大乘以信为首要,以发心发愿为首要,直接以宽广清净的心量契入光明实相,以自利利他为目的 —— 大乘小乘的法缘原理~[小乘观不净无常苦,大乘观光明圆满乐]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
“以发心发愿为首要”:这是愿
“以自利利他为目的”:这是行

有愿有行,愿行统一,这样才是真修行,才是真学佛!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因此,发心和实际努力普渡众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增上了自己
所以,佛弟子应该努力引领众生学佛,也以此增上自己,自利利他 ——
真心求法与进阶教导

名词解释:

【十戒】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作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观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见:十善十恶)468)
 <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赞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
 <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定,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
 <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用。(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著。(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
 <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著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不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著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又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十)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
 <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著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著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
 <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对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八)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大日经疏卷十七)((参见:十重禁戒)461)p439 FROM:【佛光大辞典】

【三归】
(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以为友者。此三归由师受之谓之三归戒。三归戒有二称:一、翻邪三归,二、重受三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三归者,谓之翻邪三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辄先受三归者,谓之重受三归。观无量寿经曰:“受持归,具足众戒。”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也。”而受之之意,于显教,一为表自之信心,一为乞三宝之加被。若约密教之意则表自己之信心,皆归入依合于三宝乞我与三宝入我我入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6、四十八轻戒之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常以大悲心教化众生,进入施主贵人家,以及为一切众生说法时不可以站立为在家人说法,应当坐在高座为在家人说法,法师和比丘同样不可以站立在地上为四众说法,应当坐在高座上,以香花供养,四众应在座下听法,如同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说法者如果不是这样为众生说法,就是犯轻垢罪(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


名词解释:

【白衣】
指俗人、在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8 10:54
(本次学习:20楼共用时3小时)


47、四十八轻戒之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应当以信心受持戒律,如果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坏佛法戒律,不支持出家行道,也不支持建造佛像佛塔经律,这种破坏三宝之罪,就是犯轻垢罪(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


名词解释:

【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法华经序品曰:“时四部众咸皆欢喜。”仁王经下曰:“一切国王四部弟子。”梁书曰:“帝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48、四十八轻戒之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弟子作系缚事,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百劫,而不用一闻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如果原本好心(正念)出家,后被名闻利养染污,在国王百官面前说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系缚之事,这种行为如同狮子身上虫,自食狮子肉

然而,正念的佛弟子应当像保护独生子或者如同善待父母一样守持戒律,甚至当菩萨听闻外道恶人恶语毁谤佛法时,应当有如三百矛刺心、或干刀万杖打到身上一样,宁愿自己入地狱经历百劫,也不愿听闻一句毁谤佛法的音声,更何况是自己破坏佛戒?教人破坏者,都是无有孝顺心的人,这样做的人就是犯轻垢罪(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

由破法戒,想到《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这段经文:

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魔说?佛说?魔眷?佛子? ~大般涅槃经

可见佛陀早已知道魔子魔孙要身披袈裟毁坏佛法

尤其末法时期,这种现象并不少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呢?

佛在《大宝积经》中告诉(教导)我们:

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是邪法行非寂灭行

经文如下:
迦叶。汝今听我说。圣人表式有十二事。 何等十二。
迦叶。
[持戒]是圣人表式。
[禅定]是圣人表式。
[智慧]是圣人表式。
[解脱]是圣人表式。
[解脱知见]是圣人表式。
[入四圣谛]是圣人表式。
[能解十二因缘]是圣人表式。
[行四无量心]是圣人表式。
[行于四禅]是圣人表式。
[行四无色定]是圣人表式。
[入四向正定]是圣人表式。
[断一切漏]是圣人表式。
迦叶。是名[圣人十二表式]。

迦叶。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我说此比丘是邪法行非寂灭行。离佛法行不近涅槃。顺生死行为魔所钩。不度生死于正法退而行邪法。——
若有比丘不具足[圣人十二表式]身服袈裟者。是邪法行非寂灭行~大宝积经

另外
有五事,实非菩萨假名菩萨。实非沙门假名沙门。非婆罗门假名婆罗门。不得菩萨戒不中同止。
一者,恶性。
二者,护毁禁者。
三者,不得禅定示得禅相。
四者,邪命自活。
五者,见有智者生嫉诽谤。


有五事,真名菩萨。真名沙门。真名婆罗门。得菩萨戒得与同止。
一者,善性调和。
二者,治毁禁者。
三者,实得禅定不示其相。
四者,正命自活。
五者,见有智者生喜赞叹。——
[假名菩萨][假名沙门]&[真名菩萨][真名沙门] ~ 菩萨善戒经

最后,如何令正法久住、恶性比丘损减?佛陀慈悲叮咛:
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菩萨戒故,如来正法久住不灭,诸恶比丘渐就损减~菩萨善戒经

相关阅读:如何分辨末法邪师 ~ 楞严经


名词解释:

【四十八轻戒】
为梵网经所说之大乘菩萨戒;系相对于“十重戒”而立之四十八种轻戒。略称四十八轻。为道俗七众所共同受持。轻戒,指为防犯轻垢罪所制定之戒条;而各种不同之经论亦有依轻垢罪之梵语 dus!kr!ta,音译为突吉罗,或意译为失意罪、恶作。此外,诸经典对于轻戒数目之记述亦不同,菩萨内戒经及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菩萨地持经卷五举出四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举出四十四种,菩萨善戒经举出五十种,优婆塞戒经卷三举出二十五种,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举出三十八种。其中,地持经、瑜伽师地论、善戒经三者所说戒相较为一致,其余则多有出入。兹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著菩萨戒义疏卷下四十八轻戒之命名,略释之:
 (一)不敬师友戒,又称轻慢师长戒、不敬师长戒、敬事师长戒、不得憍慢师长戒、敬事尊长戒。谓应谦卑、敬让师长、善友,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同见等,应礼拜问讯,不生憍慢、痴嗔之心。(二)饮酒戒,又称不饮酒戒、不得饮酒戒。以饮酒能使人放逸,易生无量之过失,故制此戒。(三)食肉戒,又称不食肉戒、不得食肉戒。谓为不使大慈悲佛性之种子断绝,故不得食用一切肉类;然若身患重病,以之作为药用,则不在此限。(四)食五辛戒,又称不食五辛戒、不得食五辛戒。谓禁止食用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等五种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行持修道。(五)不教悔罪戒,又称不举教忏戒、举罪教忏戒、不教悔戒、不得不教悔罪。谓有过失即应忏悔,否则益发增长其过失。(六)不供给请法戒,又称不教请法戒、住不请法戒、供师请法戒、不供给不请法戒、不得不供给请法戒。谓对于法师、同学等,应殷勤礼拜供养,供给饮食、床座、医药等一切所须,并常听闻其说法。(七)懈怠不听法戒,又称不听经律戒、不能游学戒、听法咨受戒、不听法戒、不得懈怠不听法戒。谓不应懈怠于听受经律。(八)背大向小戒,又称不背大乘戒、不得背大向小戒、背正向邪戒。谓不得违背大乘经律,反而受持小乘、外道之经律。(九)不看病戒,又称不瞻病苦戒、瞻给病人戒、不得不看病戒。谓若见病者,应予看护疗养。(十)畜(蓄)杀众生具戒,又称畜诸杀具戒、畜杀生具戒、不畜杀具戒、不得畜诸杀具戒。谓不得蓄集刀杖、弓箭、矛斧、罗网等杀生之器具,否则障阻慈悲之行。(十一)国使戒,又称通国入军戒、通国使命戒、不通国使戒、不得故作国贼戒。即禁止通敌做叛国贼。(十二)贩卖戒,又称伤慈贩卖戒、恼他贩卖戒、不恶贩卖戒、不得作贩卖戒。谓禁止营利、贩卖六畜等,否则有损慈悲之心。(十三)谤毁戒,又称无根谤人戒、无根谤毁罪、不毁良善戒、不得无根谤毁戒。系禁止虚构事端毁谤他人。(十四)放火烧戒,又称放火损烧戒、放火损生戒、不辄放火戒、放火戒、不放火损烧戒。谓不妄烧山林及一切有主之物等。(十五)僻教戒,又称法化违宗戒、不僻教授戒、不得邪僻教他戒。指应教化外道、恶人等,使其受持大乘教律。(十六)为利倒说戒,又称惜法规利戒、贪财惜法戒、无倒说法戒、倒说法戒、不得惜法规利戒。指讲经说法之时,不得为财利之故,而颠倒经律文字之真义,以免毁谤佛法僧三宝。(十七)恃势乞求戒,又称依官强乞戒、依势恶求戒、不横乞求戒、恶求戒、不得依势乞求戒。谓不得为自身财利、名誉之故,攀附权势,仗势强取他人财物。(十八)无解作师戒,又称无知为师戒、虚伪作师戒、不诈作无师戒、无所知为他师戒、不得无知解作师授戒。指未通解戒律之因缘者,不得妄作他人之师。(十九)两舌戒,又称斗谤欺贤戒、斗诤两头戒、不斗两头戒、离间语戒、不得两舌戒。谓不得造作离间他人之言语。(廿)不行放救戒,又称不能救生戒、不救存亡戒、放救报恩戒、放生戒、不得不救众生苦戒。谓见六道众生之苦,应予放生、救济之。(廿一)嗔打报仇戒,又称无慈酬怨戒、不忍违犯戒、忍受违犯戒、以嗔报戒。谓禁止怨仇报复,否则非但有伤慈悲、忍辱之心,复更冤冤相结,仇怨无穷。(廿二)憍慢不请法戒,又称慢人轻法戒、下心受法戒、憍不受法戒。谓不得自恃聪明、富贵等,而轻慢先学之法师,懈怠于从其咨受经律。(廿三)憍慢僻说戒,又称轻新求学戒、轻蔑新学戒、好心教授戒、慢心倒说戒。谓对于新学者前来咨问经义时,不得轻蔑、憍慢之。(廿四)不习学佛戒,又称怖胜顺劣戒、不专异学戒、习学异道戒。指不学习佛教正法,反而学习异学外道之教法、仪则等,即已违背出离之要道。(廿五)不善和众戒,又称善御众物戒、为主失仪戒、用三宝戒。指为众之主者,应以慈心消弭众人之斗诤,并善于守护三宝之物。(廿六)独受利养戒,又称待宾乖式戒、领宾违式戒、主客同利戒、不差僧次戒。谓若有新到之客僧,先住之旧僧不应独受利养,而应礼拜迎接,供给房舍、卧具、饮食等。(廿七)受别请戒,又称受他别请戒、不受别请戒。谓众僧若各别受请,则施主不请十方僧,如是易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廿八)别请僧戒,又称故别请僧戒、自别请僧戒、别请戒、不别请僧戒。谓道俗菩萨、施主等若斋请僧众,应次第而请,始不失平等心。(廿九)邪命自活戒,又称恶损生戒、邪命养生戒、不作邪命戒。即禁止不由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营生,如贩卖女色、占卜吉凶等邪命之法。(卅)不敬好时戒,又称违禁行非戒、诈亲害生戒、不作邪业戒。指于三斋月、六斋日等,应恭敬神、佛、长老,不行非法邪妄之事。(卅一)不行救赎戒,又称见厄不救戒、不救尊厄戒、救赎危苦戒。谓见有外道恶人贩卖佛菩萨像、经卷、僧尼,乃至发心修菩萨道之行人等,皆应尽力救赎。(卅二)损害众生戒,又称畜作非法戒、横取他财戒、不畜损害戒、畜非法器戒。系禁止有损慈悲之事,如贩卖刀箭等杀具、畜养猫狗、因官形势求觅钱财等六事。(卅三)邪业觉观戒,又称观听作恶戒、虚作无义戒、不行放逸戒、斗战嬉戏戒。谓斗战、嬉戏、卜筮等,有乱正道,皆非正业,故不宜观听。(卅四)暂念小乘戒,又称坚持守心戒、退菩提心戒、不念余乘戒、退心戒。谓若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即退失菩提心,故禁制之。(卅五)不发愿戒,又称不发大愿戒、发愿希求戒、不发誓愿戒。谓菩萨应经常愿求胜事,若不发愿,则求善之心难遂,故制此戒。(卅六)不发誓戒,又称不起十愿戒、不生自要戒、作誓自要戒、不誓坚固心戒、不发大誓戒。谓初修行者心意较弱,宜须防范,故须发十大愿,以期戒行清净;若不发十大愿,则犯此戒。(卅七)冒难游行戒,又称故入难处戒、随时头陀戒、不入难处戒。谓修苦行乃至夏坐安居,皆不得入虎穴、蛇窟等易生危难之处。(卅八)乖尊卑次序戒,又称众生乖仪戒、坐无次第戒、尊卑次第戒、次第戒。谓座位之次第须依尊卑次序,不可乖违仪节。(卅九)不修福慧戒,又称应讲不讲戒、不行利乐戒、福慧摄人戒、布施受戒。谓福、慧应并修,除建立僧房、佛塔等,尚须经常读诵、讲说经律,教化众生。(四十)拣择受戒戒,又称受戒非仪戒、摄化漏失戒、不择堪受戒、简授戒。谓不以恶心、嗔心摒弃有心受戒者,除犯七逆罪者外,皆得以导之受戒。(四一)为利作师戒,又称无德诈师戒、恶求弟子戒、具德作师戒、为利授戒。谓不得为名闻、利养之故,贪利于弟子,讹解经律,并为之授戒。(四二)为恶人说戒戒,又称非处说戒戒、说戒简人戒、言人说戒。恶人,此处指未受菩萨戒者,此种人徒然沉浮生死而未遇佛法僧三宝,与木石无异,若于正式受戒之前即预先为其说戒,则恐其将来受戒时,心念散漫轻忽,不知殷重。(四三)无惭受施戒,又称故毁禁戒戒、故违圣禁戒、不故毁犯戒、破戒受施戒。谓毁犯正戒而无惭愧心者,与畜生、木头无异,为佛法中之贼,不得受施主供养。(四四)不供养经典戒,又称不敬经律戒、不重经律戒、供养经典戒、不供养戒。谓应受持、诵读、书写、供养经典。(四五)不化众生戒,又称不化有情戒、悲心唱导戒、不教化众生戒。谓应教化一切众生,使其发菩提心,尽受三归十戒。(四六)说法不如法戒,又称说法乖仪戒、敬心说法戒。谓说法、听法皆应遵照行仪。(四七)非法制限戒,又称非法立制戒、不立恶制戒、憍慢破法戒。谓国王、百官不应妄设规定,限制三宝,破灭佛法之戒律。(四八)破法戒,又称自坏内法戒、自破内法戒、爱护正法戒、破法因缘戒、令他得损恼戒。谓僧团之内,若有犯罪者,应依内法惩治,不应向白衣外人说其罪情,令遭王法惩治;否则即犯此戒,有失护法之心。
 四十八轻戒与十重禁戒皆为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之心地法门,自过去七佛为始,乃至三世之诸佛、菩萨等,皆广为念诵,故国王、百官、群臣、比丘、比丘尼、善男信女等一切大众皆应受持,若常诵读、解说、书写,则得见千佛,生于人道、天中,生生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又违犯十重禁戒即构成波罗夷罪,据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四十一轻戒经文记载,应于佛菩萨形像前忏悔,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礼三世千佛,若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等好相,便得灭罪,否则虽行忏悔亦无济于事。若犯四十八轻戒即构成轻垢罪,应行“对首忏悔”,便得灭罪。据明旷之梵网经疏删补卷下记载,应礼请可灭除恶罪之菩萨僧为忏悔主,专心发露忏悔。又据四分羯磨之六聚忏记载,对一人以上四人以下之修行僧秉陈事实、忏悔罪业之法,称为对首忏悔,依罪之轻重决定人数之多少。此外,四十八轻戒之受戒方式又分自誓受、师师相授二种,有关之受戒方法、规定等,皆详载于鸠摩罗什译之梵网经卷下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之经文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卷四、卷五、卷六、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义寂)卷下、梵网经古迹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智周)卷四、注梵网经卷中、卷下、菩萨戒义疏钞卷下、天台菩萨戒义疏见闻卷七、天台菩萨戒义记补接钞卷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纪要卷二、卷三、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p1636 FROM:【佛光大辞典】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学习解说]:

身为佛弟子,以上就是四十八轻戒,你们应当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此戒,未来诸菩萨当诵此戒,现在诸菩萨在诵此戒

诸佛子,请仔细听,这十重四十八轻戒,过去佛已诵,未来佛当诵,现在佛今诵,我释迦佛也是这样诵持此戒,你们一切大众,不论是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以及一切既受菩萨戒者,也应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戒卷,流通三世,教化一切众生,令众生得见千佛授手,生生世世不堕入恶道及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而是常生人间天上,我今日在这树下简略开示过去七佛所说法戒,你们应当一心学此法戒,欢喜奉行,这时三千学士闻佛所说,都各自诵戒,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名词解释:

【七佛】
又称过去七佛。指释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现之佛,共有七位。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长阿含大本经、增一阿含十不善品)p96 FROM:【佛光大辞典】

【八难】
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喑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著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八难】
<一>梵语 as!t!a^v aks!aN!a^h!,巴利语 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时,若有八难事来,则听许略说自恣。八难即:王难、贼难、火难、水难、病难、人难、非人难、毒虫难。(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八)p318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4-9 10:22
(本次学习:21楼共用时3小时)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花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花光王品中说。

[学习解说]:

这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花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十重戒)品完毕,千百亿释迦也是这样说,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树下,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为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中的一切众生,说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一切诸佛所说一切法藏完毕后,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都欢喜受持奉行


名词解释:

【十无尽戒】
(术语)梵网经说之十重禁戒也。(参见:十重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持戒所得五种利益,以及如何受持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
  计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处,  悉由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学习解说]:

明智的人忍耐和智慧都很强,能受持这个法门,在尚未成佛时能得五种利益:
一,能得十方诸佛慈悲愍念和常常守护;
二,命终时能正见具足且心生欢喜;
三,生生世世与诸菩萨及善友为伴侣;
四,功德具足,戒度皆成就;
五,从今以后,性戒(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福慧圆满

智者(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应当善思量,而执着我相者不能信此法,执着断灭者也不是下种处(六十华严经十(明法品)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

因此,想要增长菩提苗,应当用智慧普照世间,应当静心观察诸法真实相是不生不灭、不恒常也不断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而是在一心中以种种方便庄严菩提,菩萨应当这样作,应当次第学,对于有学和无学不应当起分别心,这就是第一道,也叫摩诃衍(指大乘之教法)

然而一切戏论处,都是因为大乘教法灭,而诸佛的智慧都是由大乘教法生出,所以诸佛子应当发大勇猛心,受持诸佛净戒要像护持明珠一样用心,此戒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要知道这是佛行处(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为这是佛所走过的路),此戒为诸佛所称叹,我已经随顺为你们讲说完毕,将所有福德全部回向一切众生成就一切智慧,愿听闻此法者,能快速成就无上佛道

==================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这段经文讲的是:想要令菩提心不断增长,应当用智慧普照世间,应当静心观察诸法真实相是不生不灭、不恒常也不断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应当在一心中以种种方便庄严菩提,菩萨应当这样去作,应当次第学,对于有学和无学不应当起分别心,这就是第一道(第一义),也叫摩诃衍(指大乘之教法)

关于诸法实相,
心经讲的更深,是实相第一义 —— [注意]您懂金刚经了? [略说]常见末法众生看金刚经的一些现象
节录部分经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第一义]在很多佛经上都有谈到,例如[维摩诘经]讲[不二法]
[大般涅槃经]上说[中道]就是[第一义],就是[佛性],就是[究竟实义]
[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 ——
[六根清净][净觉随顺][第一义]怎么修呢?如何检讨自己的[贪嗔痴][财色名食睡]?

所以
真正的不二实相义就是不着[烦恼]不着[菩提],两边都不执着,这才是[大乘第一义] —— 常见的错解"烦恼即菩提"和“净秽一如”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心念只要有所执着就是轮回业,执着恶就堕入恶道受苦,执着善就增长人天福报,要知道福报终有享尽的一天,所以唯有智慧才能真正带领我们出离轮回,获得解脱!

相关阅读:[首楞严三昧]怎么修?如何明白[佛性]? ~ 首楞严三昧经


名词解释:

【圣主】
又作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称圣主。师子,即狮子,谓佛自在无畏,犹如狮子。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下):“圣主师子演说经典。”法华义疏卷二(大三四·四七三上):“中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辟支罗汉,三法身菩萨。佛于三圣最大,故称圣主。”p5577 FROM:【佛光大辞典】

【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下种】
(术语)台宗所立种熟脱三时之第一时。于久远之昔闻谈而下一乘之种子也。文句一上曰:“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六十华严经十(明法品)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见: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见:智顗)5038)p5025 FROM:【佛光大辞典】

【性戒】
谓杀、盗、邪淫、妄语,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性戒】
二戒之一。乃针对性罪而立之禁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旧戒。与“遮戒”相对。此类戒律从犯罪之果报而言,属于本质之罪恶行为,如五戒中之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四波罗夷,不待佛之制戒,亦不论在家、出家与受戒、不受戒,若犯之,未来必定受报;因其自性就是罪行,为业报之正因,系社会普遍承认之罪恶,并有法规制止之,故称性戒。反之,遮戒则依佛陀之遮制而设,如酒戒即是。
 盖除杀、盗、淫、妄等四波罗夷外,其他诸戒皆属遮戒,准此,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所说四重四十二戒、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所说六重二十八轻戒、梵网经卷下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等,皆依性戒、遮戒而分轻重,惟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四则谓,梵网四十八轻戒中亦有性戒、遮戒之别。(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一上)((参见:性罪)3238)p3228 FROM:【佛光大辞典】

【摩诃衍】
梵语 maha^-ya^na。<一>乃摩诃衍那之略称。指大乘之教法。((参见:大乘)807)
 <二>为南朝宋代僧求那跋陀罗之德号。因师广演大乘之教法,故世称摩诃衍。((参见:求那跋陀罗)2965)
 <三>唐代僧。又称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德宗(780~805 在位)时入西藏讲经,力倡禅宗,认为直指人心乃得开示佛性,一时藏地僧人风靡相从。赞普妃没庐氏等贵族妇女三十余人从其出家。后乞[口*栗]双提赞(742~797 在位)自尼泊尔迎请寂护之弟子莲华戒入西藏,传印度教法。莲华戒精通中道,雅善因明,与师所弘传之禅旨适相乖违,诤论嚣然,久莫能决,藏王乃集众使两家辩论,莲华戒陈词破难,师无以应答,遂放还汉土,自此中观之学遂代禅教而兴,此事在西藏佛教史上,为有名之“拉萨论争”,又称为“顿渐之争”。盖大乘和尚一若中国传统型范,主张大而化之的顿悟直指,贬斥思虑分别之教义演绎,惟此顿悟直指之法门,只合于心领神会之默照点破,用于辩论,则不免见拙;而印度佛教自世亲、僧护以下,即特重辩论之技巧,莲华戒又精通因明论学,师之败北乃必然之下场,然禅宗之影响并未因此在西藏消灭。现今所传西藏史书,仍有对禅宗之记载。(西藏佛学原论、顿悟大乘正理决(王锡))p6079 FROM:【佛光大辞典】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