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虽然是佛教菩萨道「六度波罗蜜」的第一个修行要项
但是,根据佛经的教导,「布施」和「布施波罗蜜」是不相同的,
「布施」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那就不是「布施波罗蜜」,就不是「六度波罗蜜」之一
三轮是指「施者,受者,施物」
能够舍「施者,受者,施物」的布施才能称为「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才可称为「波罗蜜」,才是「布施波罗蜜」——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总的来说,「布施」的用意有两个重点方向:
1.用于启发众生的善心,透过布施,让「施者」和「受者」建立利人利己慈善感恩的心
透过这样的互动,触动人类正向的心念和行为,启发良性的循环,以创造健康美满的社会
这就是佛法讲的共业因果,我们期望是良性正向的提升
但是,到底是正向的因果,还是负面的恶业因果,那就要看是否被不当运用,且是否处置得当
2.透过布施,可以消除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悭贪吝啬的个性
因为,贪着世俗物质也是轮回的原因,因此,降低物欲也是修行解脱轮回的重点之一
所以,布施也是用来逐渐断除自己对欲望的贪着而解脱轮回的一项修行
上面就是综观布施的两个大方向意义,
第1点就是佛法上所说的共业因果,第2点就是和自己的欲望以及自己的修行有关
所以,如果是正确的「布施」,则不仅是利人,也是利己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
我们是「真发心」「真布施」吗?真懂「布施」的意义和不同次第的修行吗?
自己的布施是出自于初学者贪功德的自私心,没有智慧的乱施,还是真正有修行能舍身命的布施呢?
如果是菩萨行者,因为累生累世普渡众生,不会离开众生,不惧怕累生累世入世生死,所以广结善缘行施
但是,也不代表菩萨就没有智慧的乱施,菩萨行者会依照众生性和个别情况,给予众生适当的教导
再者,布施只是六度(或十度)波罗蜜的一项修行要点,不同的菩萨在不同的次第则会用不同的修行和方法来引导众生
所以,布施是一个复杂的因果,而且是共业因果,不能不负责的随便看待,
如果是真正的实修者,应该随着修行逐渐深入,并且因为情境和案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整——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1.初学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戒相,
就是学习布施,就是说初学者布施就对了,首重破除自己的贪心和物质的执着
2.思维分辨布施,这个重点在于智慧思维,明辨正邪,该施则施,不该施就不施
这个请见末学发过的经文帖,[瑜伽师地论]中的说明
3.菩萨行施,这个重点在于慈心,广结善缘,累积菩萨普渡众生的资粮,所以菩萨无所不施
菩萨有广大智慧,于心无碍,所以一切都能尽施于众生,以便和众生结善缘而能普渡众生——[问答]关于布施给僧的问题
由修行佛法的深浅次第来看「布施」
1.对于吝啬且太执着物质的人,佛法教导这类众生应该布施,以便藉由布施来消除自己的悭贪吝啬
2.为了鼓励众生行善断恶,以免造恶而堕入恶道,所以佛陀宣说布施的功德(例如行善能投生天上),以增加众生对布施的意愿
对一般初学者来说,大都是基于上述两种心态来尝试,所以,能布施就很不错了,而比较不计较「受者」的状态和真假
所以许多佛经都讲布施的功德,以诱导一般众生能行善布施,让社会能和睦的正向发展
但是,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佛经则也另外教导「布施」的准则和细则
这是因为「布施」也是一种修行,因为「布施」要有智慧,不是随便乱施舍——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布施对象理应以智慧审慎,而后布施喜舍,才能得到布施真正的意义与功德,因而达到度人利他的弘愿是也。菩萨行布施应以智慧观察与导引,才不致于一再有挫折与误了自己行布施而生悔,并且以慈悲心、平等心、来对待受施者,据优婆塞戒经卷五所载,菩萨布施应离五种法: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
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总之,菩萨有心布施之际,应提起大智慧,作有意义的利人大业,不可心怀着真布施,不怕假和尚的自误误人观念,应审慎布施时的心地是否正见、平等、慈悲否?受施者是否如法的可受你行施,而后三轮体空,达成布施波罗蜜自度度人,自利利人之菩萨道。
开悟圣僧云:布施莫着相,着相则无功;能作三空想,福德遍虚空。——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如果您是修行人或佛弟子
每天出门能微笑待人,就是对众生最好的布施
可能对方长期郁闷疲惫或夫妻吵架或经济压力或工作不开心
压力可能即将爆发,正要想不开寻短
可能因为您的一个微笑,一个阳光的笑容
因此而吸引了对方,为他枯萎的心灵注入光明和希望
那您就是拯救了这一个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何况,您可能因此拯救了一个家庭,甚至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和国家
那您真是真正功德无量,是个真正的菩萨
把正向光明散播给众生,让众生循序解脱
您就是真正的大菩萨——行善布施很简单;日行一善很简单
佛教的菩萨道行者,依照佛经的教法有两个修行次第的布施重点:
第一个次第,要有智慧分辨,行菩萨道有施与不施,必须符合种种细节,用智慧判断,不可以乱施舍
请参阅: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布施]学问大,您真懂布施吗? 行菩萨道有1.[施]2.[不施] ~ 菩萨善戒经
《大智度论》:[净施]与[不净施]
第二个次第,大菩萨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施,大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广结善缘,所以一切都施,甚至身命
这个次第有两个重点:
1.如果不施,可能因此和众生结恶,所以菩萨必施以结善缘,然后才有机缘感化众生。
2.菩萨没有任何贪着和瞋念,就算对自己的身命也如此,
所以,菩萨能施舍自己全身或任何一处给众生为食,且不因此起瞋心
这是大菩萨境界,在佛经中都有这样菩萨以身作则的故事——辨析:「真发心」「真布施」不怕「假和尚」?!
布施对象得体不得体,正确与不正确,有意义无意义,其福报是有所关连,诸经要集卷十所载,以布施情形之不同,所得之福报亦有四种差别:
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造业、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
二、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
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于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
四、施多得福多,谓若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发心舍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梵语tri-ratna),则所获福报如恒河沙,施物既多,其福亦多。——台湾[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真布施不怕假和尚?』,正信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观念?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