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佛经上都说佛菩萨可以满足我们各种愿望
但是条件是什么?这要弄清楚
就是拼命的做经上所讲的功课
而且在业障和您的付出尚未达到平衡之前
所求通常是不能如愿的
所以发愿的方向要正确
一般众生通常不明白这点
发愿要发大愿,就是为了普渡众生,为了成就佛道
这样的方式而去满足自己的生活上的小愿
这样用大愿牵动小愿,所求才最容易圆满——[分析解说]发愿的方向要正确~您对菩萨有所求,但是您用什么因来求呢?
在佛经中
佛陀也告诉佛弟子哪些是[错误的誓愿],是属于[邪见誓愿]
例如,常见的民间杀生祭拜发誓,或外道誓愿,或吵架后发的恶誓,
或者好友相约去钓鱼或喝酒比赛之间的立誓...种种犯五戒的誓愿
另外,[[如果真的有地狱,我心甘情愿的下地狱! ]]这句话也很常见,
这句话在论坛上出现过好几次,所以请勿对号入座,真的是出现太多次了
这种话人人都会说,可是人人都看不到未来世的果报
真正到了未来世,只是徒增一些哀怨抱怨的人而已,并不会真正心甘情愿
这些[错误的誓愿]或[邪见誓愿]都会造成重大的恶业果报,所以不可不慎
因果不虚,发什么心愿,就会引发导致什么果报
所以众生应该谨慎言行,慎重自己的誓愿——[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佛弟子发起自己愿意精进成佛和普渡众生,这才叫做[菩萨愿]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所以努力工作,想让小孩能顺利成长,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行菩萨道也正是如此,
发愿的菩萨就像父母一样,视众生如子,希望一切众生都能顺利学佛成佛
所以自动自发,心愿和愿行力都力量非凡
这是因为心愿大,力量就大
就像父母为了小孩,工作就特别有力量和拼劲——[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先发大愿,先构思行菩萨道普渡众生的蓝图,先学习付出"
这种处处为了利益众生的菩萨行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佛菩萨会根据众生的愿力,而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不能真正发起大愿和落实菩萨道的人,只好让因果业报去磨难这些人
直到他们慢慢明白~"慈悲愿力才能改变苦报的因果业力"
所以,1[放下虚幻的人生执着],以及2[发起无上的光明愿力]
这才能真正解脱困苦,不然若是为了生活的困难,这容易迷上加迷
先是苦迷,后来改变了有钱了是乐迷,轮回不已
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这样才能快速的转变旧业,从黑暗转为光明
请您找出末学讲光明法(光明心导引)的那篇文章,用心的学习
如果能够以上面的观念为基础
不论是现世生活财富,或是临命终想往生净土,都是很容易的
[楞严咒]和[药师经]都能满足现世财富和往生净土,所以不用担心
重点是~和佛菩萨同一等级的发心,这才能串联起一切功德——让自己变成菩萨,和诸佛菩萨站在同一边,成为救度众生的人,而不是祈求救度的人
在佛经中,
佛陀经常教导我们要发起[菩萨宏愿]或[成佛的誓愿],或学习[诸佛菩萨的大愿]
例如,
常见的[普贤十大愿],或者[弥陀48愿],或[药师佛12大愿],或大悲心陀罗尼经[观音的誓愿]
这些都是属于[正确的誓愿]——[略说]~[正确誓愿]和[邪见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佛法讲的愿力和发愿
和一般民间信仰的发愿并不同
一般[民间上的发愿]就是类似[交易]
往往都是要求鬼神,如果让自己先得到某些利益,
就愿意做哪些回报,所以就叫做[还愿]
佛法讲的[发愿]和[愿力],和这些民间信仰是不同的
佛法讲的[发愿]是指立志做大事的心愿,这个大事就是成佛
[发愿]就是指立志以慈悲普渡众生和以智慧解脱轮回,自度度他成佛的志向
而这样的广大心就会让人有力量能持续,而且逐渐恢复佛性,显露佛性功德智慧和无上神通,这就是[愿力]
所以菩萨法有[四无量心]和[四弘愿]
由于发愿成佛和解救众生,所以和佛菩萨的悲愿一致
因此就更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导,真正增上菩提——[略说]佛教发愿和民间信仰发愿的不同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我们虽然不是一般世俗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也不是有钱有权势的名人或贵妇,不是政商名流,更不是高帅富
但是,我们是发心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才是法界中最难得最珍贵的
而且,这才是突破六道轮回的根本因素——不追求高帅富,愿当生生世世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
末学的弘法目的和心愿是为了~
培养众生成为能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者(这是末学十多年前的发愿)
这样让众多的菩萨行者能承担起各地的佛法事业——法门实修帖 208#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发心]和[发愿]
而且一开始就要[究竟发心]和[究竟发愿]
何为究竟?
就是[楞严经]讲的初发心第一决定义
就是[以成佛为根本发心]
让自己的[因地]就是[为了成佛而学佛]
这样目标就不会偏颇,果报不曲
而[光明心法]就是以[发心]和[发愿]为主
所以第一个愿就是[与佛心相印],转凡心为佛心,恢复根本[佛性]
发大心不容易啊!
所以[大乘][小乘]的差别就在[发心]
(而真正[显][密]的差别也在心,就在[深心].
[发心即显],[深心即密],[深心]就是[不二])
所以,[华严经]说见到[普贤菩萨]不容易
只有真正发起[普贤愿]才可能见到[普贤菩萨]
[楞严经]也说[普贤]法门初学不易,就是因为[发大心]对初学不容易
再者如果看过[大悲莲华经]就知道
真正发起大悲愿心的菩萨行者就不会退转,就算在五浊恶世也一样——法门实修帖 217#
除了一开始发起的愿心,还要看接着有没有退心,有没有愿行,有没有真正把心愿实行,并落实成真
有发心,不退心,有愿行,才能逐渐在落实的学习过程中,摄心持戒和内观(定),而由「戒」和「定」
慢慢体会法门的其中原理和相貌(「法性」),以及以此法门普渡众生互动过程中的「众生性」
这就是「慧」,就是「智慧」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以此「戒定慧」实修而逐渐契入「佛性」本心
由修行的过程,逐渐显露「佛性」的根本「清净」「光明」和「智慧」,这样才会真正解脱成佛——「四弘誓愿」的法性原理内涵
把强大的心愿愿力转注入光明心,让自己细致而稳定,这样您才会在生活上许多细微的事情,以及各式样实修都能有安定心来观察增上这样才会逐渐圆满——法门实修帖 210#
先发心,然后实修逐渐圆满无上菩提心
就像小孩发愿当医生
小孩当然不懂如何当医生或医生的真实生活
但是小孩发愿后努力学习,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逐渐就能真正当医生
发菩提心也是如此
先发一个愿景,一个自己愿意成佛和普渡众生的愿景,然后就会逐渐成佛,成佛才会知道圆满的菩提心——法门实修帖 215#
众生应该发起[与佛心相印]的愿力,愿意恢复佛性也就是发起大乘菩提心,或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这样才能逐渐契入心法,体会光明心——法门实修帖 231#
真正的菩萨行者不畏世俗,不畏苦难,能自度度他
所以必须在佛法实修上更精进更次第增上
在世俗上也要从事正当且适当的工作养活自己,温饱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
并且藉由入世,学习普渡众生的方法,与众生同事,劝导大家学佛
所以一位菩萨行者, 心志目标远大,毅力不摇,目光如炬,能看清能知道自己的未来,永远不会疑惑——法门实修帖 232#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