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净土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6-9卷的习经记录帖 [打印本页]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0 08:49
标题: 佛弟子[净慧慈光],学习《楞严经》6-9卷的习经记录帖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18 编辑

缘起: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建议你们依照次序研习品读下列经典,
并记录在[实修佛堂](习经堂)和[光明佛堂](品经堂)的纪录帖中

次序依照下列三个原则

1.内容篇幅:由小到大
2.内容深浅:由浅至深
3.方便和戒定慧:本愿功德门(由佛本愿功德和方便,消灾解难),戒行门(遵守戒律),观行门(练习定力观照),智慧门(心要&甚深不二):四种次序由浅入深

正在品读的先读完,其余如果还没品读的,请按照次序补齐

为什么要深入佛经学习,因为:
关于[智慧]的增长
深入经藏就是最好的方式,这就是[闻慧]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然后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清净光明佛

弟子净慧慈光按照次序补齐上面所列佛经,故本次发心学习《楞严经》6-9卷
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让弟子能够与佛心相应(印),认真学习“各种重点和基本知识,如:四清净明诲,修行三渐次,25种法门,六道轮回,前30种魔境,楞严咒功德,55位阶!”,写出符合自己次第的白话解说,自利利他!

感恩  顶礼   


[注:本篇为末学当前次第下的思维解说(会随实修而继续深入理解和修改完善),目前仅供参考]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0 08:50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21 15:38 编辑

《楞严经》6-9卷  


习经目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一、观世音菩萨讲述最初修道时证得的耳根圆通法门

二、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普度众生

三、介绍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
1、令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2、落入大火火不能烧
3、落入大水水不能溺
4、落入鬼国鬼不能害
5、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
6、诸恶鬼神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7、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8、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9、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10、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11、令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永离痴暗
12、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13、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14、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四、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五、文殊菩萨以偈诵方式分析解说二十五个法门中只有耳根法门最适合娑婆众生修行

六、经由开示后,阿难及法会大众皆得本心、皆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七、阿难发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末法众生如何摄心入正定远离魔事,发菩提心不退转?
1、断除淫欲——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2、断杀生——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3、断偷盗——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4、断妄语——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一、受持四种清净明诲避免向外攀缘免除魔事

二、一心诵持楞严咒,决定灭除宿世业习

三、末法时期建立道场,一定要选择戒律清净的师父

四、如何建立符合佛清净规则的道场?

五、阿难现身说法戒定慧一定要平衡,并请佛宣说楞严神咒

六、佛陀宣说楞严神咒

七、楞严咒的功德
1、受持此(楞严)咒,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2、受持此(楞严)咒,令一切有学远诸魔事,证阿罗汉果
3、书写佩带楞严咒者,尽其一生所有诸毒不能害
4、受持此(楞严)咒者,能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5、自诵或教他人诵(楞严)咒者,不受水溺、火烧及一切恶心毒害
6、即使以散乱心心忆口持楞严咒,金刚藏王菩萨也会日夜守护与加持
7、或读或诵或书或写或带或藏此楞严咒,及尽心供养者,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之处
8、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常与诸佛同生一处,因此令戒根、智慧等皆得成就
9、持此楞严咒者,一时销灭往昔所造一切诸恶业,不论轻重
10、诵持此(楞严)咒,令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者,等同作坛行道之功德,没有两样
11、诵持楞严咒者,能灭五逆、四弃、八弃重罪
12、读诵、书写、佩戴、安置楞严咒,能消宿业,不久便得无生法忍
13、诵持、佩戴楞严咒者,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 命终随愿往生十方世界
14、国家如果有难,民众只要礼拜供养及佩戴楞严咒,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15、楞严咒所在之处,龙天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不能入
16、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心入正定,得大安稳,还能获得心通
17、无量百千金刚,梵王、天帝释、四天大王及鬼神等都发愿保护诵持楞严咒的人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获得无上正修行路?
1、世界颠倒和众生颠倒
1.1 什么是众生颠倒
1.2 什么是世界颠倒?
2、十二类众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一、三种修行渐次

二、菩萨57位阶的成佛修行过程
1、干慧地
2、十信
3、十住
4、十行
5、十回向
6、四加行
7、十地

三、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经名叫什么?

四、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是什么决定六道众生或飞升(天上)或下沉(地狱)?

五、十因

六、六报

七、十类鬼道众生

八、十类畜生道众生

九、十类人道众生

十、十类仙人

十一、欲界天的六类众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十二、色界十八天
1、初禅三天
2、二禅三天
3、三禅三天
4、四禅天
5、五不还天

十三、无色界

十四、四种阿修罗

十五、修行者应当如何避免被魔扰乱?
1,色阴十魔
2,受阴十魔
3,想阴十魔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0 08:51
(本次学习:3楼共用时4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大佛顶】
(佛名)佛名,佛顶尊有多种。大佛顶其一也。(参见:佛顶尊)。【又】陀罗尼名,大佛顶尊之陀罗尼也。(参见:佛顶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密因】
<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修证】
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功,则众生亦可远离染污,趣向佛道。(像法决疑经)((参见:修证不二)4050)p4050 FROM:【佛光大辞典】

【了义】
<一>梵语 ni^ta^rtha。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宣说此道理之经典,即称了义经,为佛所说。而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未了义教),如诸经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者。而说此不了义教之经典即称不了义经(未了义经),乃菩萨因人之所说。了义教与不了义教,合称二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为四依之一。但所谓不了义,乃大乘教所言,谓小乘教较大乘教为劣,故谓不了义。然依小乘大众部之主张,外道之说即属不了义。依成实论之说,无法见经典之意,而拘泥于文字之解释者,即为不了义。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称,契经、应诵、记别等世尊略说,其义未了,故为不了义教;与此相违者称为了义教。(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圆觉经略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参见:三时教)596)FROM:【佛光大辞典】

【万行】
(术语)一切之行法也。菩提心论曰:“复经三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皆悉具足,然证佛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首楞严】
(术语)S/u%ram%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观世音菩萨讲述最初修道时证得的耳根圆通法门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学习解说]:

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回想我过去无数恒河沙劫以前,当时有一位佛出现在世间,名叫观世音,我在观世音佛前发大菩提心,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昧、正定)

最初由耳闻入流亡所(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如是这样渐渐增上修行,做到能闻和所闻都没有了不执著了,进一步能觉和所觉也没有了不执著了,再进一步修到能空和所空也没有了不执著了,这时候生灭的心如果没有了(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寂灭就会现前(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忽然超出世间和出世间,获得两种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段经文所教导的是藉由耳根法门帮助我们反观自照(返闻闻自性),契入佛性真我
因为我们众生之所以累世轮回不得解脱,就是因为六根无时无刻不是向外攀缘,始终无法收摄身心保持清净光明
所以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从耳根开始入手实修,逐渐完成清净自心的目的

比如这句经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可以藉由《优婆塞戒经》中的一段教导实修观照
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

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

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

这段经文说的是,有智慧的人遇到恶口骂人者,应当这样想:这些脏字并不是同一时间从口中说出来的,当第一个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后面的字还没有出来,当后面的字从口中说出来时,前面的字已经消失不见了,因此如果这些脏字不是在同一时间说出来,又如何叫做骂呢?

其实不过是风声而已,我为什么要对风声生嗔心呢?其实我现在的身体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在这种因缘和合下产生的我,念念不停,既然没有停止的时候,那么被骂的又是谁呢?既然脏话是风气,那么我们对于外面的风都不会生嗔心,为什么要对内的风生嗔心呢

将这段经文用来观照耳根法门末学觉得很方便也很适用
不但可以第一时间避免自己堕入声尘,做到“不随声尘”
而且对于观照“闻、所闻;觉、所觉;空、所空”也有一定帮助

比如不论是“闻、所闻;觉、所觉;空、所空”
末学理解这些能和所的分别,都是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
所以经文接着教导我们要“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就是要我们一定实修实证连闻和所闻都没有了不执著了,然后进一步能觉和所觉也没有了不执著了,最后连空和所空也没有了不执著了,这时候生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的心如果没有了,寂灭才会现前

因此首先就要破除我执,不能以色身假我为修行的出发点,那样是不可能获得耳根圆通的
正如上面《优婆塞戒经》中所讲的:
(白话解说)其实我现在的身体也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有,在这种因缘和合下产生的我,念念不停,既然没有停止的时候,那么被骂的又是谁呢 (言外之意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所以末学体会《优婆塞戒经》的这段教导,对于《楞严经》这段关于耳闻和破除我执的实修,有一定辅助的观照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这颗心呢,感恩老师慈悲教导:

我本无心,以诸佛为心
我本无心,以众生为心

这样就能逐渐实修实证经中教导的: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名词解释:

【二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二者虽有迷悟之别,其体无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若有所求,随愿满足,故为殊胜。p208 FROM:【佛光大辞典】

【寂灭】
梵语 vyupas/ama,巴利语 vu^pasama。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槃。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槃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杂阿含经卷二十二、北本涅槃经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大智度论卷九十四)((参见:涅槃)4149)p4505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
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以佛教之人生观而言,一切万法皆连续而往复生灭于刹那刹那者。
 此外,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谓如来藏心随缘起灭,有染净差别,称为心生灭,亦即指有为法。又以时间之最小单位(刹那)论生灭时,亦有刹那刹那之生灭,称为刹那生灭(刹那灭)。对此,论有情之众生,从生到死,其一生涯(一期)中之生灭(出生与死灭),称为一期生灭。刹那生灭与一期生灭又合称为二种生灭。(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大智度论卷十五、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大乘玄论卷一、中观论疏卷三)p2069 FROM:【佛光大辞典】



【生灭】
(术语)有为之诸法,依因缘和合而为未有法之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为已有法之无,谓之灭,有生者必有灭,有为法是也,有灭者必不有生。无为法是也。但自中道之正见言之,则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动静二相】
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碧岩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一八三上):“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若道是雨滴声,也不是;若道不是雨滴声,也不是。”p4394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圆通】
《楞严经》中所说的二十五种能得‘圆通’境界的法门。圆通是圆满通达、周遍融通之意,指圆满通达诸法真如圣境,住于融通无碍的心地,即得首楞严定。在《楞严经》中,释尊命憍陈如等大阿罗汉、菩萨各自陈述最初修道时证得圆通的门径,凡二十五种。

(1)音声︰即声尘,指憍陈如等五比丘于鹿野苑中,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证悟。

(2)色因︰即色尘,指优波尼沙陀观色身不净而证悟。

(3)香因︰即香尘,指香严童子见诸比丘烧沈水香而开悟。

(4)味因︰即味尘,指药王、药上二菩萨无数劫以来为良医,遍知一切草木金石之味而悟入。

(5)触目︰即触尘,指跋陀婆罗于僧沐浴时,忽然领悟水因而入于圆通。

(6)法因︰即法尘,指摩诃迦叶因观世间六尘变坏而证悟。

(7)见元︰即眼根,指阿那律陀因失明,旋见真性的本元而得证悟。

(8)息空︰即鼻根,指周梨槃特愚钝,入数息之观,反息循空而证悟。

(9)味知︰即舌根,指憍梵钵提因宿业而有牛齝病,观味知,还味旋知而得圆通。

(10)身觉︰即身根,指毕陵伽婆蹉因足伤觉痛而开悟。

(11)法空︰即意根,指须菩提听闻法性空寂,旋法归无而证入。

(12)心见︰即眼识,指舍利弗心见清净而证悟。

(13)心闻︰即耳识,指普贤菩萨常以心闻分别十方世界众生所有知见。

(14)鼻息︰即鼻识,指孙陀罗难陀观鼻端,观鼻中之气而证悟。

(15)法音︰即舌识,指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以大辩才助佛转法轮而开悟。

(16)身戒︰即身识,指优波离以身持戒法,身心清净,故得通达。

(17)心达︰即意识,指大目犍连从三迦叶听闻如来所说因缘深义当下发心,得大通达。

(18)火性︰即火大,指乌刍瑟摩听空王佛说多淫的人是猛火聚,观身心暖触而化淫心成慧火。

(19)地性︰即地大,指持地菩萨于过去世普光如来、毗舍浮如来时,得平心地,证悟自身与地大并无差别。

(20)水性︰即水大,指月光童子于水天佛之处,修习水观,观身中涕■便利与诸香水海、水性一味而圆通。

(21)风性︰即风大,指琉璃光法王子于无量声佛处,听闻此世界及众生为妄缘风力所转,观风力无依而证悟。

(22)空性︰即空大,指虚空藏菩萨观虚空无边而圆通,起大神力,现佛刹与自身等同虚空之相。

(23)识性︰即识大,指弥勒菩萨于日月灯明佛所,修习唯心识定而通达。

(24)净念︰即根大,指大势至菩萨于日月光佛所,受念佛三昧法而圆通。

(25)耳根︰指观世音菩萨往昔于观世音佛所,从闻思修入三摩提,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

以上二十五种圆通所入的证悟之境虽完全无异,但能入的方便则有三科、七大之别。佛令文殊取舍,文殊舍弃其他而取耳根,对佛说偈曰(大正19·130c)︰‘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盖此土有情耳根聪利,以耳根闻听音声的功能最为圆通,故依之修习,易于成就。

[参考资料]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五、卷六;首楞严经义海》卷十五~卷十八;《楞严经集注》卷五、卷六;《楞严经要解》卷九~卷十二;《楞严经合论》卷五、卷六;《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九~卷十二;《楞严经圆通疏》卷五、卷六;《楞严经纂注》卷五、卷六;《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耳根】
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
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
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
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摩地】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摩地】
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1 16: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1 16:18 编辑

(本次学习:4楼共用时4.5小时)

二、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普度众生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学习解说]:

世尊,由于我(将身心都)供养观音如来,得蒙如来教授我如幻(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因此拥有与佛如来同一慈力的缘故,令我成就三十二应身,能遍入诸佛国土度化众生


名词解释:

【三十二应】
(术语)由观音普现色身三昧应现之三十二身也。楞严经六曰:“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法华经所说三十三身与此大同小异。一佛身,二独觉身,三缘觉身,四声闻身,五梵王身,六帝释身,七自在天身,八大自在天身,九天大将军身,十四天王身,十一四天王太子身,十二人王身,十三长者身,十四居士身,十五宰官身,十六婆罗门身,十七比丘身,十八比丘尼身,十九优婆塞身,二十优婆夷身,廿一女主国夫人命妇大家身,廿二童男身,廿三童女身,廿四天身,廿五龙身,廿六药叉身,廿七乾闼婆身,廿八阿修罗身,廿九紧那罗身,三十摩睺罗迦身,三十一人身,三十二非人身。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幻三昧】
指通达一切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变现种种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师之变现男女、兵众等,皆能如意而无所拘碍。菩萨即住于此三昧中,虽以如幻三昧之变化无碍广度众生,亦了知一切诸法如幻之理,故菩萨不执著度化众生之相而化用自在。
 此外,如幻三昧又为二十五三昧之一,用于破二十五有中之南阎浮提有。(圆觉经、大智度论卷五十)((参见:二十五三昧)174)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教授】
(术语)教法授道也。宋译楞伽经一曰:“现方便而教授。”辅行四之三曰:“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供养】
梵语 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分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见:四种供养)1803)p3065 FROM:【佛光大辞典】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学习解说]:

世尊,如果有菩萨已经得到三摩地(华言等持),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谓修无为之法,即趣入三摩地,得无漏胜解,究竟圆成也),我就示现佛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寂静妙明(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胜妙现圆(胜妙现圆者,能妙万物以明自性,究竟圆成也),我就示现独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已断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缘断胜性胜妙现圆(缘断胜性者,谓观因缘得断烦恼,而证胜妙之性也),我就示现缘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若有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得四谛空(谓观苦集灭道四谛,证真空理也),修道入灭胜性现圆(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从三果入灭,将登第四无学果位,胜妙之性,现前圆成也),我就示现声闻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四圣谛】
(术语)苦集灭道之四谛也。为圣者所见之谛理,故名圣谛。又圣者正也,为正真之谛理,故名圣谛。涅槃经十二曰:“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参见:四谛)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声闻应】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得四谛空者,谓观苦集灭道四谛,证真空理也。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从三果入灭,将登第四无学果位,胜妙之性,现前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觉应】
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谓若诸有学,断十二因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缘断胜性者,谓观因缘得断烦恼,而证胜妙之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妙明】
(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独觉应】
出无佛世,无师自悟,故名独觉。谓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菩萨即于彼前,应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有学者,有所学也。谓第三阿那含果已前,俱属有学。胜妙现圆者,能妙万物以明自性,究竟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学】
梵语 s/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能知见佛法,然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戒、定、慧等法,以断尽烦恼,证得漏尽,以其尚有法可修学,故称有学。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之圣者为有学,惟证得阿罗汉果之圣者,以其无法可修学,故称为无学。
 有学共有十八类,称为十八有学或十八学人,据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举,即: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等十八类。此外,于成实论等经论中,尚有不同之分类。(俱舍论卷二十四、成实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十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十八有学)351、“四向四果”1683、“无学”5138)p2458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身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观世音菩萨即应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进修无漏胜解现圆,谓修无为之法,即趣入三摩地,得无漏胜解,究竟圆成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作】
梵语 akarmaka 或 akr!trima。指无因缘之造作。又指心无造作物之念,如无作三昧;或谓不假身口意之动作而自然相续之法,如无表色、无作戒等。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参见:无作三昧)5087、“无作戒”5087、“无表色”5097)p5086 FROM:【佛光大辞典】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想要令心得到觉悟,不再被世间欲尘所染恢复身心清净者,我就示现梵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做忉利天主,统领诸天,我就示现帝释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游行十方获得自在,我就示现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想要在虚空中飞行得到大自在身,我就示现大自在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大自在天应】
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自在天应】
自在天者,即欲界第五天也。谓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菩萨即于彼前,应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天主】
<一>大自在天之别名。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参见:大自在天)783)
<二>指帝释天。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故称天主,又称天帝。(大智度论卷四、维摩经疏(净影))((参见:帝释天)3776)
<三>人名。梵名 S/am!kara-sva^min 之意译,音译作商羯罗主。商羯罗为大自在天之别名,其父母祈请大自在天而得子,故名之为商羯罗主。系陈那之弟子,博通因明,祖述陈那之因明正理门论,著有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参见:商羯罗主)4410)p1336 FROM:【佛光大辞典】

【帝释应】
帝释,即忉利天主。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谓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欲尘】
(术语)五欲污身如尘坌,故云尘,又欲者六欲,尘者五尘。无量义经曰:“微渧先堕,以淹欲尘。”智度论十七曰:“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俱舍光记十一曰:“喜林苑极妙欲尘,殊类皆集。”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梵王应】
梵王者,即色界初禅天主也。谓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喜欢统领鬼神救护国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天大将军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统治世界保护众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四天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生到天宫驱使鬼神,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四天王国太子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做人中的王者,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人王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天大将军应】
天大将军,即帝释天主之大将军也。谓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菩萨即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天王应】
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谓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天王太子应】
谓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四天王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人王应】
谓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其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众生喜欢做族主喜欢被人推崇和尊敬,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长者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谈论名言且生活清净,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居士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齐家治国处理各地公事,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宰官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天文﹑历法﹑占卜等学问,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婆罗门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婆罗门应】
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谓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数术者,咒禁算艺、调养方法之类是也。摄卫者,收摄其心,卫护身口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数术】
1.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 在线汉语字典

【长者应】
谓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菩萨即于彼前,应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复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男子喜欢出家受持所有戒律,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比丘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女子喜欢出家受持所有禁戒(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比丘尼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男子喜欢受持五戒,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优婆塞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女子喜欢受持五戒,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优婆夷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比丘尼戒】
(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女子喜欢处理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或者做家内的事务,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女主身及国夫人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不坏男根,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童男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处女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童女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三界众生想要离开天类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天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天应】
谓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菩萨即应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伦,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龙类众生想要脱离龙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龙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药叉想要脱离药叉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药叉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乾闼婆想要脱离乾闼婆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乾闼婆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阿修罗想要脱离阿修罗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阿修罗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名词解释:

【阿修罗】
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乾闼婆】
梵语 gandharva,巴利语 gandhabba,西藏语 dri-za。又作健达缚、犍闼婆、彦达婆、干沓婆、干沓和、巘沓缚。意译为食香、寻香行、香阴、香神、寻香主。
 <一>指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之神。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八部众之一。传说不食酒肉,唯以香气为食。此类神有众多之王及眷属,法华经序品载有四乾闼婆王;大宝积经卷十三律仪会则谓有十亿乾闼婆王;新华严经卷一世主妙庄严品中亦揭出二十余乾闼婆王之名。盖乾闼婆原为婆罗门教崇拜之群神,于夜柔吠陀举出二十七、阿闼婆吠陀亦举出六三三三之多。有关之神话甚多,其状貌说法不一,或谓身上多毛,半人半兽,或谓丰姿极美。印度古神话谓,吠陀时代之乾闼婆奉侍帝释天之宴席,专事歌唱奏乐。据大智度论卷十所载,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乃至摩诃迦叶不安其坐。诸经中多以之为东方持国天之眷属,为守护东方之神。又为观音三十三应化身之一。补陀落海会轨载,其形像为身赤肉色,如大牛王,左手执箫笛,右手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长阿含卷十八世记经阎浮提品、大智度论卷五十四、维摩经玄疏卷五)
<二>指欲界“中有”之身。多用音译健达缚。欲界众生肉体死后,神识尚未觅得另一新肉体之中间时期(中有),唯以香为食,故有此称。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九等载,入母胎时须有三事合会,即:(一)母体调适,(二)父母交爱和合,(三)健达缚正好现前。故知其为入母胎三种条件之一。其入胎前,必起颠倒心,驰于欲境。即先凭其业力所起之眼根,虽在远方,能见所将投生处之父母交会,若此健达缚为男者,则缘其母而起男欲,生爱染心,若为女者,则缘其父起女欲;反之,若违逆此二缘,便起嗔恚心。或谓此类说法,乃由印度神话中之好色神(常窥新婚夫妻之闺房)转变而来者。又健达缚中,少福者食恶香,多福者食好香。(中阿含卷五十四荼帝经、俱舍论光记卷九、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三>西域之习俗,称呼艺人为乾闼婆。彼等不事王侯,不营生业,唯寻诸家饮食之香气,便往其门作诸伎乐而乞求,故有此称。(法华经玄赞卷二、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
<四>全称栴檀乾闼婆神王。乃束缚弥酬迦等十五鬼神,守护胎儿及孩童之神。又以此神王为本尊所修之法,称为童子经法、乾闼婆法。(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童子经念诵法)((参见:童子经法)516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药叉】
夜叉。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夜叉】
(异类)Yaks!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三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啖鬼,谓食啖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刹也。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婆。”注维摩经一:“什曰:夜叉,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净名疏二曰:“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轻疾。”慧苑音义下曰:“夜叉,此云祠祭鬼,谓俗间祠祭以求恩福者也。旧翻捷疾鬼也。”梵语杂名曰:“夜叉,药乞叉。”大日经疏一曰:“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若紧陀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陀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薰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学习解说]:

如果有紧那罗想要脱离紧那罗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紧那罗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摩呼罗伽想要脱离摩呼罗伽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摩呼罗伽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众生喜欢人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人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如果有非人众生或者有形或者无形或者有想或者无想,他们想要脱离非人身,我就在他们面前示现各类不同身为他们说法,令他们获得解脱

这就是菩萨三十二应身遍入一切国土,菩萨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都是因为以三昧(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通过(耳根)闻薰闻修而成就的无作妙力


名词解释:

【熏修】
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昧】
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摩呼罗伽应】
梵语摩呼罗伽,华言大蝮行,即大蟒蛇也。谓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紧那罗】
梵名 Kim!nara,巴利名 Kinnara。又作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甄陀罗、真陀罗。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m! 为疑问词,nara 为人之意;意译作疑神、疑人、人非人。原为印度神话中之神,后被佛教吸收为八部众之第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此神形貌似人,然顶有一角,人见而起疑,故译为疑人、疑神。彼具有美妙的音声,能歌舞。华严经疏卷五载其为天帝之执法乐神。大乘诸经中,佛说法之听众中常列其名。于密教,为俱毗罗之眷属,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位居北方第三重。于现图曼荼罗,在外金刚部北方,摩睺罗伽众之北有二尊紧那罗,俱呈肉色,其中之一于膝上安置横鼓,另一于膝前安置二竖鼓,俱作欲击鼓之势。
 又观世音菩萨为济度众生,而顺应各种机类示现三十二种形相(即三十二应),其中第二十九即为“紧那罗应”。谓紧那罗若欲脱离紧那罗身,观世音菩萨即于其前应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使之成就。(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一、法华经卷一序品、起世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十七、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日经疏卷六、慧琳音义卷十一)p5895   FROM:【佛光大辞典】



=========================


[学习笔记]:

由上面这段经文,末学从中学到两个知识点:


一、“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同一慈力这是教导我们要与诸佛菩萨慈悲愿力相应(印),这样就能“得到佛菩萨的真实加持”

“所以目标要远大,回向让自己和众生都成佛,这样才能超越一切”,乃至“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 [初学解答]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要持咒? 为什么要诵经? 为什么要回向?

所以“只要深入经藏,深入甚深佛法,就会明白” “「一切都是佛力!」”

那么,什么是佛力?真正的佛力来自于哪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 辨析:自力?他力?

由此可知,这段经文同样是在引(教)导我们契入佛心,恢复佛性,自利利他!阿弥陀佛!


二、“令我身成三十二应”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说的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方便、次第说法!

然而身为在家佛弟子的我们也有相应的实修方法:四摄法!“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四摄法]就是帮助佛弟子摄受众生法门”

“[四摄法]是属于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法门,特别适合在家佛弟子
在家佛弟子入世学佛,除了修行自己,也要与人为善,和家人亲友和乐相处
从中体会佛法的益处,让彼此都能有美好人生,以此为基础逐渐体会佛法深义,落实菩萨道而超越轮回
所以建议在家佛弟子都能了解[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摄]是以利益众生为重,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不在乎自己得失的利人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就是与众生同事,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在家佛弟子如果能先好好学习四摄法,好好落实四摄法,
相信必定能得到家人亲友和工作伙伴的支持和认同,真正成就佛化家庭,
成为人间菩萨” —— 改善自己和家人亲友同事关系的法门~[四摄法]


【四摄法】
梵语 catva^ri sam!graha-vastu^ni,巴利语 cattni sam!gaha-vatthu^ni。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若依其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梵 da^na-sam!graha),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惠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梵 priya-va^dita-sam!graha),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爱语。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梵 artha-carya^-sam!graha),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梵 sama^na^rthata^-sam!graha),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杂阿含经卷二十六、中阿含卷三十三善生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梵网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卷四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九、大智度论六十六、大乘义章卷十一)p1853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2 11:06
(本次学习:5楼共用时4小时)

三、介绍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

世尊!我复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解说]:

世尊,我又以此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因此令诸众生从我身心能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学习笔记]:

昨天有学到同一慈力,今天又学到同一悲仰
末学在想:要如何才能做到与众生同一悲仰呢?
下面以当前次第理解:首先应该要有不忍(或体谅)众生苦,才能生起悲悯之心
也就是说要“有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所以菩萨既能被“感动、也能感动人”
当众生看到菩萨一心利他的行为而被感动时,自然就会对菩萨生起信心以及称念菩萨名号,因此得到菩萨慈悲护念,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由此末学又想到自力和他力的问题,学习其中的原理
下面节录善知识一段教导,虽然这段教导解说的内容是往生极乐世界,但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其实,[九品往生]的每一品往生都是有条件的.
这在[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很清楚,也讲了[净业三福]
那些条件,就是要众生自己发心自己做,这些就是[自力]

由这[自力]引发[阿弥陀佛本愿的愿力],就是[他力]
因为[自力的条件]满足了[阿弥陀佛本愿的条件],所以[自他相应]
就算[无量寿经]讲的[弥陀48愿]中,最简单的[一念至十念],
这还都是要众生自己做,这就是[自力]
由这些[自力],就会得到[弥陀的本愿力],就是[他力]


所以[自力][他力]的争执,其实只是众生对于[心法]的不明了
[学佛][成佛]都是要[发心]的,这[发心]就是[自力],[发心]就是[心法]
如果连[发心]都不用,如果都不用[自力发心],都不用[一念至十念]
那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任何[不学佛][不发心]的人,毫无佛法观念的人,这些都能往生才真正是[完全他力]

而且[观无量寿经]讲的很清楚,[下品生]必定都有痛苦
这就是因为条件做的不好,福报不够,所以业障现前,
这就是活着的时候自力做的福报不够,或犯戒无悔,才会如此,(请详见经文)
这都要临终死亡前赶快[诚心忏悔][一心念佛]才能达成往生的条件
这不都是自力吗?哪有都不用福报和念佛就能顺利往生的吗?
就算您完全相信是靠[他力],就算您完全相信不需要靠[自力]
其实您这个完全相信阿弥陀佛的信心仍是[自力],这是[心法],
是您要坚信,是您要去相信,这难道不是[自力]吗

这实际上,要看您的信心有多强烈,是不是面临任何问题都有信心
是不是如果就算自己福报不够,破戒不悔,业障现前的时候还有足够的信心,
临终时面临苦报还能一心念佛,这种情况还是自力啊 —— [分析解说]关于往生极乐世界,[自力][他力]的争执

如果再进(深入)一步学习,善知识还教导:
从甚深佛法上来说,自他不二!
所以,如果修行者仍然有自力和他力上的疑问和争执,这都只是显示自己修行上的不足,应该在观念上寻求突破才是
上面说到「自他不二」,或许有人认为我又谈到自他,这样是不是自打「没有所谓的自力和他力」的嘴巴
其实这是理解上的问题,自他只是分别,分别就有自他,无分别就没有自他问题,就是自他不二
佛经上讲,修行成佛,一切靠的都是佛力,而这佛力,从法性原理上来说,是佛力,也是佛性之力,无二无别
所以,在在都破除修行者和佛菩萨的分别,平等无二,心心相印 ——
辨析:自力?他力?

再次温习以上教导,末学突然体会到:
其实前面说有自力他力,都是佛菩萨对众生善巧方便的引导
目的是藉由这些正向心念引导和启发众生本具的佛心佛性——也就后面所讲“自他不二”的教导

(明白的)当下末学很感动,深深赞叹诸佛菩萨慈悲、耐心、与伟大!
不论众生基础如何或哪种根器,智者终能引领众生契入心法实修,逐渐恢复佛性!深深感恩!阿弥陀佛!

其实末学也知道,诸佛菩萨有许多善巧方便普利众生
但是却很少有认真的去对照经文仔细分析和思维这些相貌
所以检讨以前的习经功课,现在看来只能算是结个善缘和种个远因
虽然只是结个善缘和种个远因,但这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为看似表相上或量的累积,实际都会刻在八识田,最终都会发生质的转变
所以末学发觉佛经真的需要一遍遍的学习,因为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不一样的体会

回说,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当如何反观自照向菩萨学习“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菩萨为什么能感动、又能感动人(众生),为什么能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而我们不能?
因为菩萨能知苦、觉苦、救苦,
菩萨普入十方众生界,能关怀六道轮回的各种众生,将心比心,所以能知众生性,能解众生苦

相关文章:[知苦&觉苦] 苦只是一种习气&觉苦也是一种训练

感动需要的是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
就是菩萨自己曾吃过苦,所以知道众生苦,
另外,看到众生苦,也能设身处地,想想自己也在苦中会如何
除了知苦,还要觉苦和救苦,就是弄清楚苦的来源和原理,然后帮助众生解决痛苦,因此称为
「觉有情」

名词解释:

【二殊胜】
﹝出楞严经﹞
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
[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迷悟虽殊,体元不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设有所求,随愿满足,是为殊胜。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四无畏】
﹝出楞严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
  [二、知见旋复],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
  [三、观听旋复],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
  [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
  [五、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刹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
  [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
  [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
  [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
  [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嗔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是也。
  [十一、销尘旋明],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
  [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
  [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令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无有异,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慧,正等无异。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不作意】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所应作而便不作,非所应作而更反作。如所闻思修习法中,放逸为先,不起功用;名不作意。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不作意?谓于出家远离所生善法,不引发;不忆念;不思惟;不已思惟,不当思惟;心无警觉。总名不作意。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3 11:5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1-24 11:20 编辑

(本次学习:6楼共用时4小时)

1、令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解说]:

一是,由我不自观音(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令十方一切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学习笔记]:

观世音因为获得了闻薰闻修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所以能不自观音(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令十方一切苦恼众生只要能够一心称念菩萨名号,就能感应道交蒙菩萨慈悲加持获得解脱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让末学想到了一个比喻
下面末学想借用两个比喻来说明自己以当前次第对“不自观音以观观者”的理解:

1. 菩萨好比是明镜,只要众生站在镜前,明镜都能准确无误的显现众生的相貌

2. 又比如洁白明亮的月亮和水,其中菩萨是月亮始终悬挂在天上,而众生是水
水如果想见月亮,不需要请月亮从天上下来,只要保证水是清彻的,随时都能见(映)月
同理如果众生想要得到菩萨救度,只要一心称念菩萨名就能感应道交蒙菩萨慈悲加持获得解脱,不需要菩萨四处观察和寻找哪里有苦难众生

末学从中学到的知识点是:清净自心
不论救度者,还是被救度者,都要清净自心

菩萨正是因为已经“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已经佛性功德圆满具足契入实相,才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借助菩萨功德(加持),获得种种利益

众生也是一样,心越清净越容易与诸佛菩萨及法界光明相应
“因此,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名词解释: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
不自观音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也。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令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真寂】
(术语)寂者涅槃也。佛之涅槃对二乘之伪涅槃谓之真寂。因明大疏上本曰:“归真寂于两河,余烈光乎沙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观】
以正慧观察事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观】
观者,观察也。谓修观之时,于一一观法中,善能观察一一法相,而不证彼小乘寂灭解脱,直趣无上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2、落入大火火不能烧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学习解说]:

二是,因为菩萨知见旋复(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因此能令众生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火所烧


名词解释:

【知见旋复】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知见性热,则属于人(编者注:‘人’疑为‘火’字)。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入火难,自不能烧,是为无畏。经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3、落入大水水不能溺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学习解说]:

三是,因为菩萨观听旋复(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因此能令众生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水所溺


名词解释:

【观听旋复】
观听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令众生,设为大水所漂,自不能溺,是为无畏。经云: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4、落入鬼国鬼不能害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学习解说]:
四是,因为菩萨断灭妄想心无杀害(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的众生,得到菩萨加持令他们不会被鬼所伤害


名词解释:

【断灭妄想,心无杀害】
妄想作业,以杀为首。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大慈心发,无杀害念。能令众生入彼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经云: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是也。(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5、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

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学习解说]:

五是,因为菩萨薰闻成闻(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因此令将被杀害的众生只要能一心称念菩萨名者,就到得到菩萨加持令刀一段一段坏掉,就好像用到割水或者用口吹光一样毫无变化


名词解释:

【熏闻成闻,六根销复】
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销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令众生,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经云: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是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6、诸恶鬼神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学习解说]:

六是,因为菩萨闻薰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虽然被药叉等各种幽暗的鬼神靠近身旁也不敢看


名词解释:

【闻熏精明,明遍法界】
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能令众生虽被药叉诸幽暗者,来近其侧,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经云:药叉罗刹鸠槃荼鬼,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是也。(梵语药叉,亦云夜叉,华言勇健。梵语鸠槃荼,华言瓮形。)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7、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学习解说]:

七是,因为菩萨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即使遇到禁系等事也不能着身


名词解释:

【音性圆消,观听返入】
谓受虚妄声尘系缚,不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令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经云: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8、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学习解说]:

八是,因为菩萨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众生即使经过危险的路段也不会被盗贼抢劫


名词解释:

【灭音圆闻,遍生慈力】
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利,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经云:经过险路,贼不能劫。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9、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九者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学习解说]:

九是,因为菩萨薰闻离尘色所不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名词解释: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0、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学习解说]:

十是,因为菩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所以没有能对里和所对立的相,因此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嗔恨众生远离嗔恚


名词解释:

【纯音无尘,根境圆融】
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令怀忿恨人,嗔恚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1、令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永离痴暗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学习解说]:

十一,销尘旋明(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使身心和法界就像琉璃一样明朗透彻无有障碍,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一切昏钝无善心的众生,远离愚痴和昏暗


名词解释:

【销尘旋明】
谓菩萨除暗销尘,旋复性明。能令一切昏钝无善心人,痴暗远离,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是也。(梵语阿颠迦,华言无善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2、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学习解说]: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所以能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游遍十方供养微尘数诸佛如来,在每位佛的身边做法王子,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想要生个男孩的众生,生个既有福德又有智慧的男孩


名词解释:

【融形复闻】
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经云: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世间】
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之一切现象。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二者。此外,于佛性论卷二中,亦列举世之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
 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据俱舍论卷八等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又据大智度论卷七十等举出三种,即:(一)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假名者,乃于十界、五阴等诸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二)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指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形成之世间。(三)国土世间,指器世间。即众生所依之境界。另据华严经孔目章卷三等举出三种,即:(一)器世间,指三千世界,此乃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指如来所教化之机众。(三)智正觉世间,指如来能化之智身。然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五蕴世间与众生世间同义。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之分类系等于正报与依报之分类。而所谓“世间”,仅通用于迷界,“报”一语则通用于迷悟两界。
 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之“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出世间(出世),故于菩萨阶位、智、禅定等立世间与出世间之别。例如,一般谓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谛)属世间,悟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属出世间;入见道(初地)以前属世间,见道以后属出世间。于此,华严宗指出,修行者更须超越一般之出世间(三乘教之出世),故别立“出出世”(即出出世间)。
 此外,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本举出非学世间、学者世间二种世间。大般涅槃经疏卷十八则举出五阴、五欲等六种世间。(杂阿含经卷九、旧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品、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胜鬘宝窟卷下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卷三、异部宗轮论述记、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参见:世界)1517)p1524 FROM:【佛光大辞典】




13、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学习解说]:

十三、“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所以能承顺十方微尘数如来秘密法门不会忘失,因此能令一心称念菩萨名号的无子众生,生个相貌端正、具有福德,柔和善顺且众人都会爱敬的女孩


名词解释:

【空如来藏】
(术语)如来藏者,真如之德名。真如之体性毕竟空寂,不止一切染净之法,如明镜内无一实质,故谓为空。非谓真如之体是无也。大乘止观一曰:“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言如实空者,此以如实之中空无妄染故。云如实空,非谓如实自空。”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
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14、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学习解说]:

十四,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个太阳和月亮,现在住在世间的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他们教化众生,随顺众生,他们的善巧方便和智慧各各不同,由于我得到的圆通是耳根法门,使身心能微妙含容周遍法界,因此能令一心称念我名号的众生,与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名号的众生,二人所得福德正等无异没有两样



世尊!我一号名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学习解说]:

世尊,称念我一人名号与称念其他众多名号所得福德没有差别,这是因为我有修习和获得真正的耳根圆通,以上这些就是十四种施无畏力,可以福备一切苦难众生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4 11:22
(本次学习:增补6楼内容+7楼共用时4小时)

四、观世音菩萨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学习解说]:

世尊,我不但获得了耳根圆通证得了无上佛道,还获得了四种不可思议无作妙德

一,由于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所以能示现众多容貌、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或者示现一头三头、五头七头、九头十一头,乃至一百零八头,千头万头八万四千坚固不坏的烁迦罗头(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

或示现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二十四,乃至一百零八,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

或示现二眼或三眼、四眼九眼乃至一百零八眼、千眼万眼八万四千清净宝眼

或示现慈眼、或威眼、或定眼、或慧眼,以便救度众生获得大自在


名词解释:

【母陀罗】
(术语)Mudra,又作母捺罗,目陀罗,慕捺罗。译曰印或封。契约之印也。以手表示之,曰结印,手印。楞严经二曰:“汝今见我母陀罗手。”梵语杂名曰:“母捺罗,封又印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烁迦罗】
梵语 cakra,巴利语 cakka。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为金刚、坚固、轮铁等意。例如梵语之 Cakrava^d!a,乃指铁围山。又如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烁迦罗心无动转。”其烁迦罗一词,乃精进、坚固之义。又烁迦罗眼,谓金刚眼、坚固眼,即指明定正邪、辨别得失之眼。(碧岩录第九则颂古、慧琳音义卷四十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6667 FROM:【佛光大辞典】

【圆融】
<一>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华严宗所谓之“行布门”,为一种由浅至深,依序渐进之修法;“圆融门”则对立于“行布门”,而谓即使处于极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极之觉悟。此外,天台宗基于法华经所说之实相一理,而立圆融三谛、圆融三观等教义。华严宗则基于华严经所说之法界无尽缘起之说,而立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等教义。(观音玄义卷上、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四教义卷六、华严五教章卷一、卷三)((参见:圆融门行布门)5415)
<二>(1906~1969)台湾屏东人,俗姓李。法名法志,号圆融。民国十八年(1929)依高雄龙湖庵心安法师剃度,四十一年于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师于三十八年,晋任屏东东山禅寺首任住持,树立清规,分设职位,增建寺宇,开坛传戒,安僧尼百众,该寺遂成为一地名刹。创办三年制东山佛学院,培植女众弘法人才,并创立屏东佛教支会,任理事长职。民国五十八年示寂,世寿六十四。p5414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通】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5407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学习解说]:

二,“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所以我能示现种种形象,诵持种种神咒,每一种形象每一个咒语都能将无畏布施给众生,因此十方微尘国土都称我为施无畏者


名词解释:

【施无畏】
梵语 abhaya-da^na。即拔济种种之怖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此无畏施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谓,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盖佛菩萨以种种之威力方便,拔济狮子、虎、狼、水、火、盗贼等诸怖畏,施以安慰众生。(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p3830 FROM:【佛光大辞典】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学习解说]:

三、“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因此我所游化的世界,其中所有众生都能施舍身上的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学习解说]:

四,因为我已经究竟证得佛心(恢复佛性),因此能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下至法界六道众生,让他们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学习解说]:

佛问圆通,我从耳根法门获得三昧,就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成就无上菩提

世尊,那位观世音如来赞叹我获得圆通法门,并在大会中给我授记为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听十方一心称念我名号的众生,因此观音菩萨的名号遍布十方世界


名词解释:

【入流】
《楞严》“观者圆通,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FROM:【祖庭事苑】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5 15:2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2 09:55 编辑

(本次学习:8楼共用时4小时)

五、文殊菩萨以偈诵方式分析解说二十五个法门中只有耳根法门最适合娑婆众生修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在师子座上从五体(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同时放出宝光,远灌十方微尘数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十方微尘数如来也从五体同时放出宝光,从微尘数方向来灌佛顶及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顶

林中、池沼到处都在演奏法音,佛光相互交织犹如宝丝编织的网,大众都纷纷赞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殊胜,会中一切众生都获得了金刚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


名词解释:

【金刚三昧】
<一>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即定)。因其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涅槃经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楞严经卷六、大日经疏卷五、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二>日本游方僧。曾入唐。籍贯不详。又称三昧。根据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阳杂俎卷三及续酉阳杂俎卷二所载,师来唐后,转赴中印度,见诸寺多画玄奘之麻屩及匙箸,每斋日膜拜。并游那烂陀寺。归唐后,元和十三年(818),与蜀僧广升诣峨眉山。其他事迹及寂年世寿均不详。为日本文献上所记录最初之入竺者。或谓师别号为法道。(入竺日本僧金刚三昧传考)p3534 FROM:【佛光大辞典】

【五体】
(名数)又作五轮:一右膝,二左膝,三右手,四左手,五头首。资持记下三之二曰:“五处皆圆,故名五轮。四支及首,名为五体。轮则别指五处,体则通目一身。”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学习解说]:

这时,空中落下百宝莲花,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五彩缤纷,十方虚空变成七宝色,娑婆世界大地山河全都不见,只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演奏

于是如来对文殊菩萨说:你现在观察这二十五位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自所说的最初成道方便法门,他们都说自己已经获得真实圆通,其实他们的修行根本没有优劣前后之分,只是我今日为了令阿难开悟,才在这二十五个法门中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包括以后我灭度时,你认为娑婆世界众生想要入菩萨乘证得无上佛道,哪个法门最为方便和容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学习解说]:

文殊师菩萨奉佛慈旨,从座位站起来顶礼佛足,承佛威神加持,以偈诵的方式对佛说:

注:很惭愧因为实修不足,前四句偈诵中出现的生疏词语,末学即使用了很长时间,也很难正(准)确的写出白话解说

末学接着下面的偈诵以当前次第理解:虚空是因为迷妄(闇于事理云迷,虚而无实云妄)而生,依着虚空所以妄立世界,因为妄想沉积而成立国土(一切都是心想生,这就是佛法 — 非人鬼神干扰与忧郁担心害怕恐惧等负面心念的原理),因为执迷知觉成为有情众生

实则虚空是从大觉(末学理解是指染污的第八识)中生出来的,就像海中生起的水泡,包括有漏的世界都是从虚空中生出来的,水泡如果破了虚空根本不存在,更何况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众生呢

如果想要出离生死还归于真常本(佛)性,只要灭除妄想分别就可以,因此由于众生因缘次第不同,修行的方法会有很多种,顺逆都是助缘其实也是方便,初发心者想要得到正定,快慢的速度是不同的


[学习笔记]:

关于佛性、妄想与执着,末学想到《华严经》中有这样的典故:

当释迦牟尼于菩提伽耶金刚座夜睹明星成道后,因为证悟空性,获得圆满智慧的缘故,他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已现为实相。于是,佛陀这样惊叹道: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悉皆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是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因为被妄想执着蒙蔽,所以不能恢复佛性,如果能放下妄想执着,就能恢复佛性而成佛

那么妄想执着从哪里来呢?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从无明中来

1、什么是无明?

无明,是指过去世无始劫以来的烦恼

2、 无明来自于哪里?

无明就是存在第八识, 第八识就像仓库, 就像生命不断轮回的记忆库
善恶种子都存在第八识中, 无明就是愚痴, 是相对于圆满的佛性

3、无明与生死轮回及修行解脱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无明就是愚痴, 就是累劫错误知见
所以,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因为妄想分别
都是从第八识无明所产生

所以
清净的第八识就是[空如来藏]就是[佛性]
所以[大般涅槃经]说去除染污即见[佛性] —— 何谓[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上正等菩提]?如何修学?何谓[无量][无边]?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所以,佛教常说「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但是因为被无明杂染所覆盖,所以称为「阿赖耶」
而由不清净的「第八识阿赖耶」掌控生死轮回的一切,随着心中的污染而幻化一切 ——
「灵魂」与「神识」

由此可知,
一切外在现象都是第八识无穷神通力的展现
所以应该行善断恶修身养性,逐渐清净第八识妄想习气
这样才能解脱成佛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
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名词解释:

【圣性】
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归元】
(术语)又曰归真,归寂,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谓人之死亡也。与圆寂同义。禅家于亡者之位牌题新归元或新归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谓僧侣之死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虚空】
(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彼此别异也。依有部之宗义分之为虚空与空界之色,以其体为虚空,以其相为空界之色。以此虚空为一无为法,数于三无为之一而摄于法处之中,空界之色者,为眼所见之色法而摄于色处之中,即有为法也。世人以此空界之色为虚空,故世人所谓虚空者为妄法,而不免生灭。楞严经六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同九曰:“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同十曰:“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起信论曰:“虚空相是其妄法,体无不实,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则无虚空之相。”大乘义章二曰:“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此体之虚空无为,有部立为有法,大乘立为无法。(参见:虚空无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觉】
指释尊之觉悟。又作正觉、大悟。释尊觉悟宇宙之实相后,不仅将自己从迷惑中解放出来,更欲使他人得到解脱,而今觉行圆满,故其觉悟称为大觉。(心地观经卷一、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p912 FROM:【佛光大辞典】

【迷妄】
闇于事理者,称作迷;虚而无实者,称作妄。众生迷妄,故具众苦。(唐译华严经卷四、仁王经合疏卷中)p4330 FROM:【佛光大辞典】

【觉海】
<一>指悟界。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故称觉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又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以其教义深广,故以海喻之。
<二>宋代云门宗僧。法名若冲,号觉海。(参阅“若冲”3948)p6798 FROM:【佛光大辞典】

【元妙】
(术语)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故谓之元妙。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吴兴云:“真觉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圆融,此喻寂而常照也。复牒圆澄所喻之觉,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曰元妙。”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6 11:47
(本次学习:9楼共用时4小时)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色是由妄想结成的色尘,既然是妄想的产物无法从直入根本透彻本质,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音声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但是每句话只有一个意思,不能包含一切意,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香尘要与鼻根和合才能知其味,如果分开就无法得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味尘也是同理要与舌根和合才能知其味,如果分开也无法得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触尘要有所触才能察觉,如果不能触则无法知道,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法尘是内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要修灭尽定(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令“受想不起”才可以,能和所不能互遍互涉,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灭尽定】
梵语 nirodha-sama^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余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参见:无想定)5124)p5509 FROM:【佛光大辞典】

【法因】
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内尘】
指意识所缘之法尘。“外尘”之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等前五识所缘,称为外尘;法尘为意识所缘,缘于内,故称内尘。p1238 FROM:【佛光大辞典】

【圆通】
谓遍满一切,融通无碍;即指圣者妙智所证的实相之理。由智慧所悟之真如,其存在之本质圆满周遍,其作用自在,且周行于一切,故称为圆通。复次,以智慧通达真如之道理或实践,亦可称圆通。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谓,二十五位菩萨各个皆具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此外,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之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下、楞严经纂注卷五)p5407 FROM:【佛光大辞典】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之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二十五圆通】
﹝出楞严经﹞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自陈证悟之由,使阿难晓了圆通法门所入之处也。然论圆通,本无优劣。如来令文殊选择,而唯取观音耳根者,盖为此方之人,耳根聪利,闻法易解,当以音闻而为教体,故特取观音耳根为入道之门也。然不取陈那音声者,以声本属尘,根有闻性。故拣陈那居初,观音极后,以见取舍之明,亦根尘首尾相贯之意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七大者,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一、音声],音声即声尘也。谓憍陈那等,在鹿苑中,闻佛说四谛之法,密悟圆理,了达一切声尘,本然清净,无动无静,皆是常住圆妙之音,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音声为上。(梵语憍陈那,华言已知。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色因],色因即色尘也。谓优波尼沙陀因多贪欲,佛令作不净观。于是观色身不净之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归于虚空,空色两忘,本然清净,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色因为上。(梵语优波尼沙陀,华言尘性。)
  [三、香因],香因即香尘也。谓香严童子,闻如来教,于清净室修习禅定。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遂观此香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即是本然清净妙香,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香因为上。(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四、味因],味因即味尘也。谓药王、药上二法王子等,于无始劫,为世良医,一切草木金石之味,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皆是本然清净妙味,从是开悟,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味因为上。(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触因],触因即触尘也。谓跋陀婆罗先于威音王佛所,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妙触清净,本来无染,于是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触因为上。(梵语跋陀婆罗,华言贤守。)
  [六、法因],法因即法尘也。谓摩诃迦叶等,因观世间六尘变坏,悟法性空,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受想不起,妙法开明,消灭诸漏,得无生灭,遂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法因为上。(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饮光。灭尽定者,谓受想心灭,出入息尽,而证此定也。诸漏者,谓由一切烦恼漏落生死也。从憍陈那至迦叶,是于六尘悟入圆通。)
  [七、见元],见元即眼根也。谓阿那律陀,初出家时,常乐睡眠,被如来诃责。因是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以金刚三昧,遂得清净天眼。是故不因眼根,能观三千世界,犹如掌果,于是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梵语阿那律,华言无贫。梵语三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旋见循元者,旋大千之见,循真性之元也。)
  [八、息空],息空即鼻根也。谓周利槃特迦于过去世为大法师,秘吝佛法,不肯教人。后感愚钝,亦以宿有善因,遇佛出家,以根钝故,忆持如来一句伽陀经,一百日终不能诵。佛令安居,数息摄心,因是观息出入,刹那生灭之相,豁然无碍,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梵语周利槃特迦,华言继道。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数息者,息即鼻中气息,谓从一至十,渐渐而数也。梵语刹那,华言一念。反息循空者,反背妄根,循依真空也。)
  [九、味知],味知即舌根也。谓憍梵钵提,于过去世,轻弄沙门,有牛呞(音诗)病。佛为遮谤,赐之数珠,令常念佛,清净心地。又观舌根,知味之性,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悟入圆通。故云还味旋知,斯为第一。(梵语憍梵钵提,华言牛呞,以其宿世曾作牛王,余习未除,故食后常虚噍也。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还味旋知者,谓不着尘味,不随妄知也。)
  [十、身觉],身觉即身根也。谓毕陵伽婆蹉,闻佛说诸世间不可乐事,因行乞食,被刺伤足,举身疼痛,即反观觉痛之心,无有痛觉,本自清净;如是思惟,摄念未久,身心忽空,诸漏虚尽,得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梵语毕陵伽婆蹉,华言余习。纯觉遗身者,谓觉心纯净,而遗失妄身也。)
  [十一、法空],法空即意根也。谓须菩提于旷劫来,心得无碍,蒙佛开示,性觉真空,于是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圆通境界。故云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宝明空海者,即如来所证明妙之理,无碍深广也。非所非尽,旋法归无者,谓能非之心,所非之相,悉尽无余;而转诸法尘,皆归寂灭也。从阿那律至须菩提,是于五根悟入圆通。)
  [十二、心见],心见即眼识也。谓舍利弗于旷劫来,心见清净,后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从佛出家,于一切法,照了无碍,悟入圆通。故云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者,由心见发明,而圆照万法也。)
  [十三、心闻],心闻即耳识也。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有众生,修普贤行,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摩顶拥护,令其成就。心闻圆通,普贤境界。故云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十四、鼻息],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
  [十五、法音],法音即舌识也。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斯为第一。(梵语富楼那弥多罗尼,华言满慈,是其父母名,因以称之。)
  [十六、身戒],身戒即身识也。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
  [十七、心达],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故云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梵语目干连,华言彩菽氏。旋湛,谓旋复澄湛之性也。从舍利弗至目干连,是于六识悟入圆通。)
  [十八、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
  [十九、地性],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如来藏者,即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之理藏也。)
  [二十、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十一、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
  [二十二、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二十三、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
  [二十四、净念],净念即根大也。谓大势至菩萨等,往昔劫中,于超日月光佛所,修念佛三昧,收摄六根,定心念佛,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入圆通。故云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从乌刍瑟摩至势至,是于七大悟入圆通。)
  [二十五、耳根],耳根者,谓观世音菩萨,往昔劫中,于观世音佛所,发菩提心。彼佛教其从闻思修入三摩提,于是菩萨即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念顿空闻性而入圆通矣。经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即圆通之体也。上合诸佛妙心,下同众生悲仰,而现乎三十二应,施以十四无畏等者,乃圆通之用也。故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闻、思、修,即三慧也。梵语三摩提,即三摩地也。入流亡所者,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三十二应者,佛应、独学应、缘觉应、声闻应、梵王应、帝释应、自在天应、大自在天应、天大将军应、天王应、四天王太子应、人王应、长者应、居士应、宰官应、婆罗门应、比丘应、比丘尼应、优婆塞应、优婆夷应、女主应、童男应、童女应、诸天应、龙应、药叉应、乾闼婆应、阿修罗应、紧那罗应、摩呼罗伽应、人应、非人应也。十四无畏者,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二、知见旋复;三、观听旋复;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十一、消尘旋明;十二、融形复闻;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眼根虽然可见,能洞察明彻,但是见前不见后,四周只能见到一半,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鼻根的出息和入息之间是相互分散无法涉入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舌根不会无缘无故自生味道,要有食物才行,如果没有食物就无法品尝味道,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身根也是同理,要有物触才能知道,没有物触则无知,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知根(意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中含有杂念和乱想,不容易恢复湛然的觉知,杂念和乱想如果不能脱离,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支离】
①分散;残缺不全:支离破碎。 ②指文字、语言烦琐而杂乱:支离错乱,不成文理。—— 在线汉语词典

【三和】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然诸师对此说法亦有不同观点,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者为触;故前述之以根、境、识三和为触者,则引契经所说之“三和即名为触”作其证。此外,说一切有部以“三和生触”立其宗义,经量部亦以根、境、识三者和合为触,而无别体,称为“三和成触”。(俱舍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六)((参见:触)6802)p560 FROM:【佛光大辞典】

【湛然】
1.清澈貌。 2.安然貌。 3.淡泊。 4.清醒貌。—— 在线汉语词典

【知根】
(术语)数论所说二十五谛中眼等五根名知根。以有见闻等之知觉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鼻息】
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根】
梵语 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见: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p1284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1-27 09:15
(本次学习:10楼共用时4小时)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识见(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需由眼根、色尘、眼识三个条件而合成,如果缺少其中一个则无相,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心闻(耳识)(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可以洞彻十方,但是需要大因力(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然而初发心者不能契入,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鼻想(鼻识)(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本是“权假之机根”,只是借假修行为了收摄身心,如果众生因此而住相,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说法(法音即舌识)(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可以开悟众生,但是名词语句并非无漏,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持戒犯戒(身戒即身识)(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都有约束的身相,如果没有身相则无所束,所以身识并非遍用一切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神通(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是宿世修来的,“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心达】
心达即意识也。谓目干连,闻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即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其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游于十方,无所挂碍。由是神通自在,圆明清净。故云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梵语目干连,华言彩菽氏。旋湛,谓旋复澄湛之性也。从舍利弗至目干连,是于六识悟入圆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持犯】
持戒和犯戒。持戒就是受持戒律;犯戒就是犯了戒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持犯】
(术语)保持戒律谓之持,侵犯谓之犯。而戒律有止恶作善二门,故持犯各有二。二持者,一止持,保持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止恶之法,而防止三业,谓之止持,二作持,保持安居说戒忏悔礼拜等作善之法而策励三业,谓之作持。二犯者,一作犯,盲动三业以触止持之法,即由作而为犯者。二止犯,怠慢三业,不修作持之善业,即由止而为犯者。资持记中四之一曰:“所谓执持,犯即侵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身戒】
身戒即身识也。谓优波离,最初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承佛教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行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法音】
法音即舌识也。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旷劫来,辩才无碍。世尊知其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其发扬,于是助佛转轮,成师子吼,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斯为第一。(梵语富楼那弥多罗尼,华言满慈,是其父母名,因以称之。)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舌识】
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鼻息】
鼻息即鼻识也。谓孙陀罗难陀,从佛出家,虽具戒律,心多散动。世尊教其观鼻端白,遂观鼻中之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虚净,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即得圆通。故云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梵语孙陀罗难陀,华言好爱欢喜。漏尽者,生死之漏断灭也。明圆灭漏者,真性明了圆融,灭诸有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权机】
即指权假之机根。为“实机”之对称。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于非正所被之机根而说法。亦即佛于说法时,能如实理解真理之“当机众”未出现,故权假以“非当机众”为对象而说法。此对告众为权假之机根,故称权机。p6898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力】
乃万物生成时直接之力。为“缘力”之对称。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又诸根生非由有用,若有因力,无用亦生。”同论卷十七(大二九·八九中):“若由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无量寿经卷下)p2270 FROM:【佛光大辞典】

【心闻】
心闻即耳识也。谓菩萨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常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有众生,修普贤行,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摩顶拥护,令其成就。心闻圆通,普贤境界。故云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和】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然诸师对此说法亦有不同观点,有说“别法与心相应三和所生”者为触;故前述之以根、境、识三和为触者,则引契经所说之“三和即名为触”作其证。此外,说一切有部以“三和生触”立其宗义,经量部亦以根、境、识三者和合为触,而无别体,称为“三和成触”。(俱舍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六)((参见:触)6802)p560 FROM:【佛光大辞典】

【眼识】
(术语)六识之一。以眼根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识之名。三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唯识论五曰:“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识】
梵语 s!ad!vijn~a^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俱舍论卷二、品类足论卷一、成唯识论卷五)((参见:六根)1284、“根”4131)p1312 FROM:【佛光大辞典】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从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逐一分析解说为什么不能成为最为方便、最易成就的圆通法门?

如果透过观照地性(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大地是有为法,并非圣性(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水性(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个想念是假设的,并非真实相,这不是真正的觉观(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火性(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种观照并非真正的出离,不是初发心者最方便的修行法门,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风性(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风有动有静,是对立的,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空性(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这要观照昏昧不是真正的觉知,既然不是真正觉知就与菩提是两样,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如果透过观照识性(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而入圆通,可是识性不是常住,观想的心也是虚妄的,这样如何能快速获得圆通?


名词解释:

【诸行无常】
梵语 anitya^h! sarva-sam!ska^ra^h!。谓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此系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同为三法印之一,称为诸行无常印,或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有为法无常印。所谓三法印,即得藉以判断佛法的是否究竟之三种法门。
 涅槃经卷下之无常偈(大一·二○四下):“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日本有伊吕波歌,乃唱咏此四句之歌。((参见:无常)5109、“伊吕波歌”2153)p6300 FROM:【佛光大辞典】

【识心】
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p6699 FROM:【佛光大辞典】

【识性】
识性即识大也。谓弥勒菩萨,往昔劫中,于日月灯明佛所,而得出家,修习唯心识定。至然灯佛出世,方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了一切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而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得无生忍,斯为第一。(梵语弥勒,华言慈氏。)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空性】
空性即空大也。谓虚空藏菩萨,于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由是谛观四大无依,虚空佛国,同一虚妄,于同发明,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斯为第一。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上觉】
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风性】
风性即风大也。谓琉璃光法王子,往昔劫中,于无量声佛所,蒙佛开示妙明心体,及说世界众生,皆是妄缘风力所转,即于尔时观此世界及与身心,各有所动,遂即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身心发光,洞彻无碍,而入圆通。故云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火性】
火性即火大也。谓乌刍瑟摩,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其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由是谛观,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因此火光三昧力故,得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消,生火宝焰,证无上觉,斯为第一。(梵语乌刍瑟摩,华言火头。)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觉观】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能扰乱定心。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觉观】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p6801 FROM:【佛光大辞典】

【水性】
水性即水大也。谓月光童子,往昔劫中,于水天佛所,修习水观。观于身中涕唾津液大小便利与世界外诸香水海,水性一同,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经无量佛,方得无身,与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悟入圆通。故云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无生忍者,谓一切诸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能忍可印证也。梵语菩提,华言道。)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圣性】
唯识家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即俱舍家所说之正性。唯识以无漏智之种子为圣性之体,俱舍以离烦恼为正性。俱舍论卷十(大二九·五六下):“何名正性?谓契经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地性】
地性即地大也。谓持地菩萨,于往昔时,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曾为比丘,平填道路,造作桥梁,行诸苦行。后世复值毗舍浮佛出现,国王延佛设斋。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因是即得心开,见身微尘及与世界一切微尘,等无差别,即得悟入圆通。故云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如来藏者,即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之理藏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大】
(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种法法无不周遍,无不含容,此为大之实义。大小乘中虽说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遍于水大风大,水大不能容火大,岂成大之义哉,欲显此义,故经中先就五阴,六入,十二入,十八界(是云四科),说明幻空性真之理,更说七大之义。此中第六之见大,为眼根之见性,举一而其他耳根等之闻性等,可推而知,即六根之性也。故疏释者通称之为根大(案俱舍有根见识见之二说,而毗昙宗成立根见之义,今于有情世间为愚者依根见之说开显能缘能了之真性也),然则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为六境,见大为六根,识大为六识,但与十八界开合不同耳。世尊就十八界破凡夫所见幻化之相,显圆融之真性,是七天之义也。(参见: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2 09:57
(本次学习:11楼共用时2.5小时)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学习解说]:

诸行(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是无常,念性原本也是生灭的,如何能由无常的生灭法获得不生不灭的圆通呢?

(文殊菩萨)对佛说:佛出现在娑婆世界真正清净的教体(释迦佛一代教法的本体)是音闻,如果想要取得正定,当从闻性起修,这样就能远离苦难获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在恒河沙劫中,入微尘数佛国土,获得大自在力,能将无畏布施于众生,拥有妙音的观世音菩萨,既是梵音(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也是海潮音(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能入世救度众生获得安宁,出世也能获得常住(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不生不灭


名词解释:

【常住】
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2、指寺院,因寺院是僧人常住的道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出世】
1、诸佛为救济众生而出现于世。
2、跳出世间不再受生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梵音】
<一>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据大智度论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法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无量寿经卷下)
<二>为梵呗之一种。((参见:四个法要)1827)p4634 FROM:【佛光大辞典】

【妙音】
(人名)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梵云惧沙,旧云瞿沙,讹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海潮音】
<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中略)梵天音语,海潮音语,云雷音语,(中略)随虚空量语,一切种妙成就语。”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下):“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此系喻佛之音声如同海潮。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九·五八上):“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此则喻观世音菩萨之应化。上所引三经,大宝积经系说佛的百十语之一即海潮音语。唐朝道暹之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卷十谓,所谓海潮音,若有念者,菩萨即应而不过时,如潮之不过限。明代一如之法华经科注卷七(卍续四九·二○五下):“称俗照机,若熟若脱,时节不差,名海潮音。”此则表示对念观音者之应化,时节不差,如同海潮之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
 梵文法华经之海潮音为 jala-dhara-garjita。jala-dhara,系“保持水者”之意,亦指雨云、大洋;garjita 则为“响”之意。藏译法华经中之海潮音为 h!brug-gisgra。h!brug 为雷鸣之意;sgra 为响之意,全句即指“雷之响声”,此与海潮音之译名不符。
<二>我国佛教界流行之梵呗腔调的一种。唱腔与流行于闽、台间之鼓山调不同。
<三>民国以来最著名之佛教杂志。由太虚、蒋作宾、陈元白、黄葆苍等人所发起。初名“觉社丛书”,创刊于民国七年(1918)十月十日。原属季刊,为研究及宣扬佛教之杂志。发行五期之后,于民国九年改季刊为月刊,并改名为“海潮音”,意为“人海思潮中之觉音”。以“发扬大乘佛法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为宗旨。为民国五十年以前,国内最受重视之佛教刊物。
 该刊第一卷第一期之主编为太虚大师,其他历届编辑人员较著者有唐大圆、张化声、法舫、芝峰、福善等人。民国三十七年,由大醒主编,以战事之故,携至台湾发行。印顺曾为社长,李子宽曾为发行人。现任(1988)发行人为妙然。社址设于台北善导寺。p4171 FROM:【佛光大辞典】

【净念】
净念即根大也。谓大势至菩萨等,往昔劫中,于超日月光佛所,修念佛三昧,收摄六根,定心念佛,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入圆通。故云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从乌刍瑟摩至势至,是于七大悟入圆通。)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教体】
释迦佛一代教法的本体。关于教体诸师所说略有不同,有人是以音声为体,有人是以名句为体,有人是以真如为体。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教体】
又作经体。即教法之体。于佛所说之教法,或俱舍七十五法,或唯识百法中,论定以何物为体者,称为教体。其说甚多,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据异部宗轮论等来判别各家之说,谓小乘诸部总有六说:(一)大众部、说出世部、鸡胤部认为佛的一切法皆为无漏,而以无漏实有之声、名、句等为其教体。(二)多闻部认为佛所说诸教法通于有漏、无漏,故以有漏或无漏之声为其体。(三)说假部认为六处为假,五蕴为实,故以通于有漏与无漏的假、实之声、名、句等为其教体。(四)说一切有部唯以有漏之声为教体。(五)经量部认为声无诠表之作用,盖因名、句等为假立之故,而以有漏的声之上假取屈曲能诠者为其教体。(六)一说部认为一切法体非实有,以无漏而假立之声、名、句等为其教体。
 要之,佛之教法乃宣说令他人闻而生起正解者,故诸宗辨其教体,亦不外声、名、句、文等,惟以宗趣之异而有假实之别。然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载,龙猛、清辨等诸师则主张胜义谛中不可论教体,而于世俗谛中,如句、言、章、论等皆以声为体。大乘义章卷一则谓与音声、字、句等法相应者为教体。又法华玄义卷八上载有三种说法:(一)佛陀住世时,以“声”为经体。(二)佛陀入灭后,以纸墨传持,故以“色”为经体。(三)不依他教或纸墨,唯自身内在思惟,心法相合,故以“法”为经体。上记之说,仅限用于娑婆世界,盖因娑婆世界之众生仅有耳(声)、眼(色)、意(法)三识为利,其余诸识则钝,故以声、色、法三尘为体,然于其他国土则兼用六尘为经体。此外,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则举出“文”与“义”两种经体,谓文为经之“所依”,义为经之“能依”。
 于唯识家,亦分为两大主流的看法:(一)称为“佛说法家”,认为以主张“佛说法”,即护法、最胜子、亲光等论师闻者之本愿为缘,而于如来之心识上乃有文义相应而生,此等声、名、句、文等乃为真善无漏之教体。(二)主张“佛不说法”,即龙军、无性等论师,称为“佛不说法家”,认为佛实无言语、无说法,而一切教法皆为闻者自己之心识所变现;故此等教法若现于有漏之心,即以似无漏之声、名、句、文为其体;若现于无漏之心,即以真无漏之文义为其体。另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一论教体,谓大乘宗有四别:(一)摄假从实,唯以声为体,而以名等依声假立。(二)分假异实,唯以名等为体。(三)假实合辨,以亦声亦名等为体。(四)假实双泯,非声非名,言即无言,两者皆不可取。由此四别而更开十门以广论之。(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俱舍论卷一、华严经疏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上)p4610 FROM:【佛光大辞典】

【诸行】
谓一切事物时刻都在无常变化之中。行就是“变化”的意思。见诸行无常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诸行】
<一>指一切有为法。所谓行(梵 sam!ska^ra,巴 san%kha^ra),即表示由因缘和合而造作者。根本佛教中,诸行与“一切”、“诸法”同义。然于部派佛教,则认为诸行仅指有为法,而“一切”、“诸法”不仅指有为法,亦包含无为法。
 依存因缘形成之有为法,并非永久不变,而为时常变化流动者(即无常),故谓诸行无常。北本涅槃经卷十四所揭之无常偈,即以“诸行无常”为句首。诸行无常系三法印之一,为佛教之根本思想。(俱舍论卷二十二、中论观行品、法华玄义卷十)
 <二>指为达到菩提而于身、口、意所作之善行为。又作万行。行(梵 carya^,巴 cariya^)乃动作、行为之意。在净土教,将念佛以外之善行称为诸行,亦称定散诸行、余行。而以诸行得往生极乐者,称为诸行往生。日本净土宗派中,又有主张阿弥陀佛本愿之真意即在诸行往生之说,称为诸行本愿义;仅依诸行,则无法往生之说,即称诸行不生义。(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安乐集卷下)p6299 FROM:【佛光大辞典】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学习解说]:

我现在回答如来,如同观世音菩萨所说,比如人在安静的住处,十方同时击鼓的话,那么十处都能同时听到,这才是真实的圆通法门

眼根无法观察到障碍外的东西,舌根和鼻根也是一样,身根需要接触才能知道,意根则心念纷乱无绪,耳根隔着墙也能听到音响,而且远近都能听到,除了耳根之外,剩下的五根都参差不齐,所以耳根才是真实的圆通

音声有动有静,但并非是闻性或有或无,并非无声就是无闻,也不是说有声就是有闻,因为无声不是闻性已灭,有声也不是闻性已生,只有离开生灭之法,才是真实常住的法,即使在梦中也不是无思维就说没有闻性,要知道觉观出思维,是身心所不能及的


名词解释:

【觉观】
新译作寻伺。觉,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又为随烦恼之一。依此觉观之有无,能判别定心之浅深。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觉、有观,名为口行。”又觉与观为发言语之因,离觉观之心,则无言语。维摩经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大智度论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p6801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3 06:3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4 06:57 编辑

(本次学习:12楼共用时2小时)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学习解说]:

所以在娑婆世界,透过耳根闻性才能获得圆通,在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可是众生迷惑本有的闻性,总是随着声尘不断流转和轮回,就像阿难纵然能够强记,也难免会落入魔女的邪思中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学习解说]:

阿难你要仔细听,我承蒙佛的威神力,宣说金刚王(金刚中之最胜者,云金刚王),如幻(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

你听闻微尘数佛所说的秘密法门,可是欲漏(三漏之一。又作欲有漏。欲,指欲界之五欲境界;漏,为烦恼之异称。由欲而起烦恼,称为欲漏。即欲界中除去五部无明外,其余三十一种烦恼及无惭等十缠,共为四十一种烦恼。又众生因欲界之见思二惑,造作诸业,漏堕于欲界而不能出离,故称为欲漏)不先去除,听闻再多也会出现过失

因此如果能将闻性用来修持佛法,那为什么不能反闻闻自性呢?闻性不是自然生出来的,是因为音声而有的名字,如果能反闻闻自性与音声脱离,那么“这个能闻之根,也不住,就是脱离了。那么还有什么叫做闻根的名呢?”


名词解释:

【欲漏】
梵语 ka^ma^srava,巴利语 ka^ma^sava。三漏之一。又作欲有漏。欲,指欲界之五欲境界;漏,为烦恼之异称。由欲而起烦恼,称为欲漏。即欲界中除去五部无明外,其余三十一种烦恼及无惭等十缠,共为四十一种烦恼。又众生因欲界之见思二惑,造作诸业,漏堕于欲界而不能出离,故称为欲漏。(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参见:十缠)504、“三漏”646)p4655 FROM:【佛光大辞典】

【佛母真三昧】
(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王】
(杂语)金刚中之最胜者,云金刚王。犹言牛中之最胜者,为牛王也。楞严经四曰:“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如幻】
为大品般若经所举十喻之一。幻,梵语 ma^ya^。幻师以种种技法变现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称为幻;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实,故以之比喻一切诸法皆空,犹如幻相般之无实。(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十喻)470、“幻”1390)p2345 FROM:【佛光大辞典】

【如幻三昧】
(术语)达于一切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又现作种种如幻之事之三昧也。圆觉经曰:“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智度论五十曰:“如幻三昧者,如幻人一处住,所作幻事遍满世界,所谓四种兵众宫殿城郭饮食歌舞杀活忧苦等。菩萨亦如是,住是三昧中能于十方世界变化遍满其中。”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学习解说]:

要知道一根返源,六根都能获得解脱,见闻(目见佛,耳闻法也)如同眼中幻翳一样,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也如同空中花一样虚幻不实,那么回过头来再观看世间就像梦中的事情,摩登伽也是在梦中,谁能留住你呢?

这就像世上的魔术师,变化出许多男男女女,虽然能见到诸根在动,但是要以一机(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抽,因此如果停止机关回归寂然(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一切幻相就又变成无性(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


名词解释:

【寂然】
即指寂静无事之状态,或心中呈现平静澄澈之境地。维摩经卷上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正法华经卷一)p4504 FROM:【佛光大辞典】

【一机】
<一>一类之机缘。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碧岩录第四十六则评唱(大四八·一八二中):“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
 <二>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一机以喻耳之一根,一根返源,诸根解脱。楞严经谓,虽见诸根动,要在一机抽。(楞严经卷六)p80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性】
<一>梵语 nih!svabha^vatva, nih!svabha^va, asvabha^va。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中论卷三、唯识三十论颂、转识论)
 <二>梵语 asad-bha^va。指诸法无存在之实体。性,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因明正理门论)
 <三>梵语 a-gotra。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参见:五姓)1107)
 <四>指无性菩萨(梵 Asvabha^va)。生卒年不详。著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该书为印度大乘诸论释部之典籍,由书中引用陈那(五、六世纪顷)之掌中论判断,无性系陈那之后辈。((参见:摄大乘论释)6844)p5092 FROM:【佛光大辞典】

【见闻】
(杂语)目见佛,耳闻法也。法华经序品曰:“见闻若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4 07:2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5 16:25 编辑

(本次学习:13楼共用时2小时)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学习解说]:

六根也是这个道理,原本是一,却因为妄想执着分成了六种和合(谓六根与六尘相合。即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如果一处可以返本还源,则六处也能停止攀缘,尘垢也能应念销灭,成就圆明净妙的本体


名词解释:

【六和合】
谓六根与六尘相合。即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传心法要卷上)p1269 FROM:【佛光大辞典】

【精明】
精,精妙;明,明白。精明,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无量寿经卷下、首楞严经卷六)p5882 FROM:【佛光大辞典】

【净妙】
(杂语)清净微妙也。法华譬喻品曰:“是皆一相一种,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学习解说]:

大众及阿难,你们应当向内看,要反闻闻自性,这样就能成就无上佛道,要知道耳根是最容易修行的圆通法门

这也是微尘数佛一路获得涅槃的修行方法,过去诸佛如来已经获得了成就,现在诸菩萨也都各自得到圆明,未来修行人也应当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而且不止是观世音菩萨修行耳根圆通法门,我(指文殊菩萨)也是通过耳根反闻闻自性证得圆通的


===============


[学习笔记]:

针对昨天学习的“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末学以当前次第思维:

“何不自闻闻”,这句经文直入根本
直接教导我们从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佛性)修起
因为众生"自性本自光明,功德本自具足,所以没有一切障碍"
只要我们“由自性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和佛菩萨相应”,就能逐渐恢复佛性!

“但是娑婆众生根器不足,多着表相,难以明白根本和自性”
所以很多众生就要先透过“将闻持佛佛”的修行过程,逐渐认识和回归佛性本体!

“例如,佛咒
对于不能明白实相义的佛子
佛菩萨教导众生佛咒的功德和神力”
“所以佛咒变成了众生可揣测的表相方便义,
变成了一种有神力的咒语,变成了可以摧破障难的工具
其实这是因为众生不明白本自圆满的自性本体
因为不明白佛性不明白实相,所以佛咒变成了由佛性功德流露出的方便,变成了方便义
所以佛咒变成了可以佩带和念诵的咒语,再借由众生对佛咒的信心,逐渐引领众生回归佛性本体,启发自己的自性功德
佛咒就由方便义回到根本的真相~佛性的真实功德
一切佛法都是如此,念佛拜佛持咒诵经,都是如此
不过这可不能认为念佛拜佛持咒诵经没用,因为方便与真实不一不异,都是圆满佛地的显露
您可以相信佛咒神力能摧破一切无明障碍,更应该相信自性功德圆满具足,光明无碍 ——
[略说]佛咒的方便义和根本实相原理

能否坚定信心,其实也是考验
发愿当菩萨而能真正行菩萨道的其中一个要件

所以我们要
相信自己能真的成就,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很多佛经上都这样讲的
其实佛性本圆满,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凡夫的妄念
本来就光明自在,又何来黑暗的负面思维呢
所以[没信心]本身这也是恶种子妄念,
这是无明,不懂佛性原本光明自在 ——
[略说]精进修行过程的消业现象

相关阅读:[案例说明]禅观实修的案例解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5 09: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5 09:17 编辑

(本次学习:14楼~16楼共用时2.5小时)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学习解说]:

诚如佛世尊询问我哪一种法门最为方便,能救度末法众生,令他们出离生死成就涅槃之心的,只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为第一,其他种种方便法并不适合长期修学

顶礼如来藏(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指诸佛如来以慈悲心加护众生)未来末法众生对于这个法门没有疑惑并获得成就,这个法门最适合教阿难以及末法沉沦的众生,只要以耳根修行,所获圆通就会超过其他法门,真实心就是这样的


名词解释:

【真实心】
即诚实而无虚假之心。观经疏散善义(善导)至诚心释卷四(大三七·二七○下):“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中略)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显净土真实信文类亦谓,一切众生海,自无始以来,乃至今日今时,秽恶污染无清净心,虚假谄伪无真实心,是以如来悲悯一切苦恼众生海,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行菩萨之行时,三业所修,一念一刹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心。如来以清净真心,成就圆融无碍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至德,以如来至心回施一切烦恼恶业邪智之众生海,则是彰利他之真心,故疑盖无有间杂。(菩萨地持经卷五方便处戒品、往生礼赞偈、往生要集卷中本、选择本愿念佛集)p4225 FROM:【佛光大辞典】

【加被】
指诸佛如来以慈悲心加护众生。又作加备、加祐、加威、加。佛加被之力,称为加被力或加威力;被其力而说法者,称加说。加被有显加与冥加二种。显加为可以眼见者,例如佛菩萨加被说法者,使其身、口、意三业能如法演说;冥加(又称冥护、冥祐)为肉眼不可见者,惟冥冥中知有佛菩萨之加护。(菩萨璎珞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四十一、阿弥陀经疏钞序(云栖)、俱舍光记卷一、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一)p1577 FROM:【佛光大辞典】

【如来藏】
真如在烦恼中,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来藏”,若出了烦恼,即名“法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如来藏】
<一>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薰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薰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或以如来藏与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九识家所立之第九识)为一,例如入楞伽经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此时如来藏即阿摩罗识。
 如来藏之思想,在印度较唯识说早成立,与中观、唯识等思想不同,然后世在唯识说之外,未别立如来藏,而于唯识说中论述如来藏。我国地论宗则以如来藏为究竟,而立净识缘起说。天台宗认为如来藏即实相,而视其为不可思议之妙法。于华严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来藏缘起宗;内容含摄楞伽、密严、起信、宝性等经论之说,就该宗五教判而言相当于第三之终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罗所说,即根据如来藏思想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卷四、入楞伽经卷一、大乘密严经卷下、大般若经卷五七八、无上依经卷上、金刚仙论卷五、大智度论疏卷十四、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大乘义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饰宗记卷三本)((参见:譬喻)6809)
 <二>指佛所说之一切经藏。增一阿含经卷一(大二·五五○下):“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p2361 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5 09:17

六、经由开示后,阿难及法会大众皆得本心、皆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学习解说]:

于是,阿难及大众身心了然因为得到了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就像有人外出办事,虽然暂时未回到家,但是清楚明了回家的路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及诸一切初发心菩萨,数量有十恒河沙那样多,全都获得本心(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远离尘垢,获得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清净

性比丘尼(摩登伽女)听闻偈诵后成就阿罗汉,无量众生全都发无等等(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名词解释:

【无等等】
<一>梵语 asamasama。音译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为佛之尊称,或表示佛乘之语。佛之烦恼净尽,且神力广大,非其余之菩萨所能等同,称为无等;佛与佛之果位平等,故称无等等。又佛道超绝,无有能与等同者,故称无等;唯佛与佛道等同,故称无等等。维摩经义疏卷一(大三八·九二二中):“诸佛无等,唯佛与佛等,是故号佛为无等等也。又实相无等,唯佛与实相等,名无等等。”此外,又形容最尊、最贵而无有与之相等者,如般若心经于诸部般若经典中乃最为扼要之精髓,故古来又称为无等等咒、无等等明咒。(法华经普门品、法华文句卷十、注维摩诘经卷一)
 <二>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中):“稽首无等等,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乃取佛位之通名为阿弥陀佛之别号。p5116 FROM:【佛光大辞典】

【法眼】
<一>梵语 dharma-caks!u,巴利语 dhamma-cakkh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一。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参见:五眼)1151)
 <二>日本僧位之一种。全称法眼大和尚位。即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此僧位于日本贞观六年(864),与法印、法桥等同时制定,并授以僧都僧官之阶位。至弘安八年(1285),始比照于五位殿上人之位。后来佛像之雕刻师等,亦可被任此位。(释家官班记卷下、三代宝录卷十六、卷四十三)
 <三>(885~958)法眼文益禅师。五代僧。为我国法眼宗之祖。南唐国主李氏曾赐以“净慧大师”之号,入寂后,谥号“大法眼”。((参见:文益)1429)p3386 FROM:【佛光大辞典】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有学】
在小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即有所修学的意思,第四果为“无学”,即已无可修学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5 09:1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6 11:08 编辑


七、阿难发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学习解说]:

阿难在大众中整理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佛,心中悲喜交集,为了令未来末法众生也能获得利益,因此稽首(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对佛说:大悲世尊,我今日已经悟得成佛的法门,心无疑惑
常常听佛这样说过:自己还未得度而能发心度人者是菩萨发心,自己已经觉悟并能是他人觉悟者是如来应世,我虽然还没有得度,但我愿度末法一切众生


[学习笔记]:

经文~“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末学反向(倒推)思维这句经文,想到的是:如果想要修行成就,就要发起普度众生的心,因为诸佛菩萨都是这样实修实证的,所以我们也要如是学!

由此继续思维
什么是学佛?
就是透过发起[无上菩提心]普渡众生而成佛
重点是~
在普渡众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圆满,
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先改正自己的缺失而逐渐圆满了自己,自己就成佛了
所以是因为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让自己成佛了
—— [略说]如何劝导众生?发起度化众生的心,却由众生度化了自己!

而且,透过
发起大心,这样就能相应和继承佛菩萨的愿力和法力
就能在领导别人的过程中增上修行和智慧
就像末学发愿领导众生学佛一样,这其实是对自己实修最大的帮助 ——
法门实修帖 422#
所以发起大心帮助众生的同时,其实就是自我超越,对自己的利益最大

因此
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尽力修行,光明回向一切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难
真正发起大心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真正成佛
这就是学佛成佛的原理,也是为什么要发大心,要回向的原因
重点就在于心的转化,从凡夫心变成佛心
所以说佛法是心法,修行如果能认清这心要,修行才容易快速增上 ——
[解答疑惑]超度到底有没有用?

名词解释:

【稽首】
为佛教礼法之一。即以头著地之礼。我国周礼所载之九拜中,稽首为最恭敬之行礼法。佛教之稽首,弯背曲躬,头面著地,以两掌伸向被礼拜者之双足,故又称为接足礼(接著对方之足)。此种以头额触地之礼拜,为印度之最高礼节。所谓接足作礼、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与归命同义,若区别之,则稽首属身,归命属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义章卷四、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释门归敬仪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四、释氏要览卷中)p6117 FROM:【佛光大辞典】

【心迹】
(术语)谓心在内而迹现于外也。楞严经八曰:“六天形虽不动心迹尚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6 11:09
(本次学习:17楼~18楼共用时2.5小时)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末法众生如何摄心入正定远离魔事,发菩提心不退转?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学习解说]:

世尊,末法众生离佛已经渐渐远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么多,如果众生想要摄心入于正定,应当如何安立道场远离魔事,如何安住菩提心不退转?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称赞阿难说:善哉!善哉!如你所问,要如何安立道场救度末法众生?你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解说,阿难及大众唯然奉教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6 11:1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6 15:46 编辑

1、断除淫欲——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佛告阿难,你常常听我在戒律中宣说修行有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叫三无漏学

阿难,为什么我说摄心为戒?因为如果世界六道众生没有淫欲心就不会轮回流转,你修正定本应出离尘劳,可是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即使有再多智慧和禅定,如果不断除淫欲心,必定堕入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这些魔也有徒众,各个都说自己已经成就佛道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会有很多魔民充满世间,他们广行贪淫,却以为是善知识,令跟随他们的众生都落入爱见坑迷失菩提道,你教导世人修正定,一定要让他们先断除淫欲心,这是如来及过去佛的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名词解释:

【爱见】
又作见著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著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著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庵罗记卷三十)p5459 FROM:【佛光大辞典】

【尘】
(术语)谓一切世间之事法,染污真性者。四尘五尘六尘等。法界次第曰:“尘即垢染之义,谓此六尘能染污真性故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能坌名尘,坌污心故。”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三无漏学】
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参见:三学)683)p629 FROM:【佛光大辞典】

【毗奈耶】
(术语)Vinaya,一作鼻那夜,毗那耶,又云毗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谓佛所说之戒律。译曰灭,或律,新译曰调伏。戒律灭诸过非,故云灭,如世间之律法,断决轻重之罪者,故云律,调和身语意之作业,制伏诸要行,故云调伏。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行事钞中一曰:“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义林章二本曰:“毗奈耶者,此云调伏。”探玄记一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调者和御,伏者制灭,调和控御身语等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玄应音义十四曰:“毗尼,或言鞞泥迦,或言毗那耶,或云鼻那夜,或云毗奈耶,皆由梵音轻重声之讹转也。此译云离行,行并道也。谓此行能离恶道,因以名焉。”【又】(书名)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之略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不断淫欲修禅定者,就如同用沙石蒸米饭,即使经过百千劫也只是热沙,为什么呢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做饭的材料,因此你以淫欲身求佛果也是不可能的,纵然得到妙悟也都是淫根,既然是以淫欲为根本,势必就要轮回流转不可能出离三恶道,这样如何能修证如来涅槃?

所以一定要断除淫欲而且连要断的念头也要断除,这样才能成就佛道,像我这样说的就是佛说,不是我这样说的就是波旬(魔王)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如何摄心修行入于正定远离魔事,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世尊从三无漏学: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为我们解说修行原理及如何摄心为戒?


一、戒定慧的修行原理

戒律的制定原则大略如下:
1.违反世俗正当风气和法律、或会引起负面观感者,都不应该做,都应该约束,另外,用以管理僧团,制定僧俗礼节
2.会影响修行和禅定者,随修行次第增上,要逐渐消除细部的负面习气,才真有能力增上修行(观行、禅定)
3.会引起六道轮回的负面因果者,这也是要随修行次第而逐渐修正,逐渐戒除一切会堕入六道轮回的负面因子

总之,「戒律」就是帮助修行人能逐渐往「定」、「慧」增上次第而解脱轮回的规范
明白制定「戒律」的法性原理和原则,这样比较能往「定、慧」次第上得到圆满,才不会堕入表相和文字相的执着之中
明白上述的原理和原则,我们可以知道:
对一般世俗凡夫众生来说,因为众生贪瞋痴深重,执着世俗,
所以,戒律对于佛弟子或修行人来说,就变成像世俗法律,必须去遵守,也就是:戒律就是佛弟子的法律。

但是,对于比较有善根或慧根的人来说,基本上就不会去想或做那些负面的事情,
所以,这是心念、观念、思想、知见上的问题,也就是属于心量和心法的问题(也就是定、慧上面的问题)
这样的人基本上或根本上就不会去做那些犯罪或犯戒的「事」,所以当然就不会犯「戒」

常说的案例就是:「狗会吃屎,但是人不会去吃屎」。
这就是用来说明:因为众生心念、心量、思想观念的次第不同,产生的众生报身和果报也不相同
由此可知,「戒」的用处在于约束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心念和行为的人,以及在思想观念上无法有所超越的众生
这样的人或众生,就必须用戒来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负面的心念或做出负面的事情而愈陷愈深,直到逐渐除去负面因子


相反,对于在心念心量上或思想观念上次第较高的人或众生来说,
就算不用细部去明白或遵守各种戒律,也可能根本就不会犯戒,就如人不会像狗去吃屎
就像法律是为罪犯而订定的,戒律是对无法净心、违反解脱知见和世俗法的众生而订定的
所以,「楞严经」说:「摄心为戒」。也就是说,心才是戒的根本,如果戒相不戒心,那是本末倒置了,或没有落实到根本上。
对于心性清净的人来说,正因心量超越世俗一切,所以本心可以超越戒律之上,而达到「定」、「慧」的次第 ——
「戒、定、慧」的法性原理

二、如何摄心为戒?

首先要断除淫欲心!因为爱欲是一切轮回本!这也是如来及过去诸佛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后面世尊又举例说明如果不断淫欲而修禅定者,就像用沙石蒸米饭,即使经过百千劫也只是热沙
因为沙石本就不是做饭的材料,如是因如是果,以淫欲身求佛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同六道轮回的原理,
六道轮回不是谁规定的
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是地心引力的作用
满脑贪瞋痴,就会堕入恶道中
善恶参半,就可能投胎入人间
杀生或罪大恶极就容易堕入地狱
淫念炽盛就容易堕入畜生道
贪心吝啬就容易堕入饿鬼道
慈心善良就容易往生善道,如天上或人间富家
学习正法修行就容易生天或往生净土甚至解脱轮回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由此可知,
一切都是念头的作用,
什么样的念头和行为,就产生相对应的后果

学佛就是,
修正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 学佛要坦然正直,果则不曲
[正信][正因][正行],所得的就是[正果]


相关阅读:[诸经辑要]如何断除淫欲?


名词解释:

【波旬】
梵名 Pa^pi^yas 或 Pa^pman,巴利名 Pa^piya 或 Pa^pimant。又作波俾掾、波椽、波鞞、陂旬、波俾、播裨。经典中又常作“魔波旬”(梵 Ma^ra-pa^pman)。意译杀者、恶物、恶中恶、恶爱。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载,波旬即欲界第六天之主。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谓,魔名为“自在天王”。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
 又或谓波旬乃梵语 pa^pi^ya^n 之讹译,其音译为波卑夜、波卑面、波旬逾、波[旬-日+目]。窥基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八中):“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中略)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另据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大五四·三六九上):“旬字,本从目,音‘县’,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谓波旬一词乃历代传写之讹误。(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长阿含卷二游行经、方广大庄严经卷七、卷九)((参见:恶魔)4952、“魔”6885)p343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7 07:4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7 07:44 编辑

(本次学习:19楼共用时2小时20分钟)

2、断杀生——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阿难,又世界上的六道众生如果心无杀害,就不会堕入生死轮回,你修正定原本可以出离尘劳,可是杀心如果不断除尘不可出,即使有再多智慧和禅定现前,必定也会落入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为地行罗刹,诸鬼神有很多徒众,各自都说自己已经成就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鬼神充满世间,还说吃肉也能获得菩提路

阿难,我让比丘吃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那是因为这五种净肉是我以神力化生(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的,本来就没有命根,因为你们婆罗门的地理环境影响草菜都不生长,所以我以大悲神力加持变化的五净肉,怎奈如来灭度以后,那些吃肉的众生却说自己是佛弟子?

你们应当知道,吃肉的人即使获得心开似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也是大罗刹鬼,命终必定沉沦生死苦海,不是佛弟子,这样的人相互杀害吃众生肉没有终止,如何能出离三界?你教导世间人修正定,第二要断除杀生,这是如来及过去诸佛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名词解释:

【三摩地】
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化生】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净肉】
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杀业而修禅定者,就像有人塞住自己的耳朵然后高声大叫希望别人听不到一样,这叫做欲隐弥露(越想隐藏,可是越暴露出来),清净的比丘及诸菩萨走路连小草都不忍心踩踏,更何况是用手去拔?为何修大慈悲的人还要吃众生血肉呢?如果诸比丘不穿东方丝绵绢帛以及土靴履裘毳、不吃乳酪醍醐(指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精纯之酥酪),这样的比丘是真正解脱,偿还宿债,更不会堕入三界

为什么呢,因为穿终生的皮毛就会彼此结下不善缘,就像人吃百谷脚不离地一样,因此一定要使身心对于众生都不穿不吃才行,所以我说这种人才是真正解脱者,像我这样说的就是佛说,不是我这样说的就是波旬说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要断除杀生不吃众生肉,这是诸佛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关于杀生吃肉的危害与过失,善知识已经做了很多详细解说,下面再次分享和学习其中的法性原理

一、从原理上分析解说,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为什么不可以杀生吃肉?

简单说,吃肉就是杀生,没有杀生哪来肉吃
不论是自己杀还是他人杀,全都是杀业的共犯
杀业必堕入恶道,这是无庸置疑的,因为任何经上都是这样说
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简单说,以[贪][嗔][痴]三毒来说,
吃肉就是自己对肉食还有[贪恋],
另外因为[愚痴]所以不能明辨正邪,对一些说可以吃肉的邪说产生迷惑
所以吃肉的佛弟子自己已经犯了上述三毒中的两种
三毒是堕入三恶道的根源,三毒不除,终究堕入恶道


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说
就是没有[慈][悲]众生,所以才会吃众生肉
另外也是没有真正发起[舍离心],才会吃众生肉
所以,没有了四无量心,您还算是发心的佛子吗?

若以[四弘愿]来说
那就是没有真正发起[断除烦恼]的宏愿,不然怎会还留下吃肉的障碍和烦恼呢
那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渡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才会吃众生肉,和众生结怨
也是没有真正发起[成就佛道]的大愿,才会贪恋肉食
没有了四弘愿,您还算是大乘佛子吗?


再者,以[戒][定][慧]来看
杀生吃肉就是没有守[戒],所以嘴巴上讲修行,其实是盗用佛法行苟且之事
从定来看,断除不了心中对肉食的渴望,那就是没有[定力]
从慧来看,因为破戒杀生吃肉,放纵自己而没有定力,且和众生结下累世恶缘,那就是没有[智慧]
没有了戒定慧,那算是哪门子修行呢?


如果再从[三十七道品],或者[四正勤]或[八正道]来看
杀生吃肉都一样是不符合修行的表现
这是连基础修行都没做好了


所以,从上面这些来看,没有一样是符合学佛修行的
那还能说自己是佛弟子吗? 不会心虚吗?


到这边大家可以反省看看,您真的在学佛吗?
还是利用佛法窃取虚名,利用佛法贪求自己的世俗福报呢?
不然怎会断不了肉食,这些肉难道不是杀害众生得来的吗?
最后由心法原理来看
1.如果您还贪恋肉食,那就是不能断欲,不能断欲就是不能断苦,不能断苦就是[定力]不足
2.如果您还执意认为可以吃肉,那就是知见不正确,对六道轮回真相不明白,那就是没有[智慧]
如果您还有善根想要脱离轮回,那就要先守[戒],然后修[定],且改正[观念]和[知见](这就是由[闻慧]来[修慧])
如果您不是如此,而执意要吃肉
那您自己和众生共同心念的力量,就会形成共业,让您无法脱离轮回
所以,由心法原理来看,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吃肉的因果 ——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二、从事相上分析解说,身为佛弟子为什么不可以吃众生肉?

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
(注释:大慧,一切众生肉有无量因缘。菩萨对于众生肉,应该慈悲怜悯,不应该吃肉。我现在为你,略为演说其原因。)

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
(注释: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在生死轮回中不曾停止。众生没有不曾经当过我们的父母兄弟,男女眷属,或者朋友工作伙伴。后来因为轮回转生,而变成鸟和种种动物,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怎么能吃众生肉呢?)

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
(注释:大慧,大菩萨看待众生,就像自己一样。知道肉都是从杀害生命而来,所以怎么能够吃呢?)

大慧。诸罗刹等闻我此说尚应断肉。况乐法人。
(注释:大慧,那些罗刹鬼神听我这样说,都觉得应该断除吃肉,更何况想要学佛法的人呢?)

大慧。菩萨摩诃萨。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
(注释:大慧,大菩萨在任何时刻,都把众生当作自己的亲属,甚至慈心对待,就像自己的独子,所以不应该吃一切肉。)

大慧。衢路市肆诸卖肉人。或将犬马人牛等肉。为求利故而贩鬻之。如是杂秽云何可食。
(注释:大慧,卖肉的人为了求利,有的甚至将狗马牛,甚至人肉拿来贩卖,这样污秽肮脏怎么能吃呢?)

大慧。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求清净人云何取食。
(注释:大慧,一切众生肉本质上就是精血,都是污秽的,求清净的人怎么能吃呢?)

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
(注释:大慧,吃肉的人,众生看见他都感到惊恐害怕,修慈心的人怎么能吃肉呢?)

大慧。譬如猎师及旃陀罗。捕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住一切众生。若有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来至此必当杀我。为护命故悉皆走避。食肉之人亦复如是。是故菩萨为修慈行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就像打猎的人和以杀业为生的屠夫,捕鱼的网鸟的这种种恶人,狗看见他们就惊恐吠叫,动物看见他们就惊慌逃跑,天上飞的水里住的众生如果看到这些恶人,都这样想:这些恶人的气息就是罗刹鬼一样,今天来到这里,一定是要杀我。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全都逃跑远离。吃肉的人也像这些恶人一样,所以菩萨为了修慈悲行,不应该吃肉。)

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恶名流布。贤圣善人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吃肉的人,身体自然产生臭气,容易污秽,而且丑恶的名声到处流传。圣贤人对于这些吃肉的人,不愿亲近和重视,所以菩萨不应该吃肉。)

大慧。夫血肉者。众仙所弃群圣不食。是故菩萨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血肉这种东西是所有神仙不愿接近的,也是所有得道圣人不吃的,所以菩萨不应该吃肉。)

大慧。菩萨为护众生信心。令于佛法不生讥谤。以慈愍故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菩萨为了护持众生对佛法的信心,让众生不对佛法起讥笑毁谤,为了培养慈悲怜悯心,所以不应该吃肉。)

大慧。若我弟子食啖于肉。令诸世人悉怀讥谤。而作是言。云何沙门修净行人。弃舍天仙所食之味。犹如恶兽食肉满腹游行世间。令诸众生悉怀惊怖。坏清净行失沙门道。是故当知佛法之中无调伏行。菩萨慈愍为护众生。令不生于如是之心。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如果佛弟子吃肉,而被世间人满心讥笑毁谤说:为什么出家修行人,居然舍弃天人甘露禅味,而像凶恶的猛兽吃肉游走人间?让众生都满心惊恐害怕,破坏清净修行,丧失出家修道。这样就知道,于佛法当中没有真修行。菩萨为了慈悲守护众生,让众生对佛法不起这些误解心,所以不应该吃肉。)

大慧。如烧人肉其气臭秽。与烧余肉等无差别。云何于中有食不食。是故一切乐清净者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就像烧煮人肉,气味恶臭污秽,烧煮其他众生肉也是完全一样。哪里还需要考虑吃或不吃呢?所以一切喜好清净的人,都不应该吃肉。)

大慧。诸善男女。冢间树下。阿兰若处。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是故菩萨。欲利自他。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佛弟子如果在坟场树下寂静处清净修行,又或者学习安住慈心三昧,又或者修持咒术,又或者求解脱道,又或者向往大乘菩萨道,如果吃肉则产生一切障碍,全都无法修行成就,所以菩萨为了自利利他不应吃肉。)

大慧。夫食肉者。见其形色则已生于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是故菩萨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那些吃肉的人看到众生的样子,就会产生对肉滋味的贪心。菩萨心慈看待众生的身体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怎么能看到众生就生起想吃众生的心呢?所以菩萨不应该吃肉。)

大慧。夫食肉者。诸天远离。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不知足。增长疾病易生疮癣。恒被诸虫之所唼食。不能于食深生厌离。
(注释:大慧,吃肉的人,一切天人都远离他,口气恒常腥臭,睡梦中不安稳,睡醒常觉忧虑惊悚,夜叉恶鬼趁机吸夺吃肉人的精气,吃肉的人因此常觉得心中惊慌恐怖,总觉得吃不够,又因为吃肉过多,所以增长疾病,容易生皮肤病,常被虫咬,却无法对吃肉生起厌离心。)

大慧。我常说言。凡所食啖作子肉想。余食尚然。云何而听弟子食肉。
(注释:大慧,我常说凡一切所吃的东西,都应该当做自己儿子的肉来想,其他饮食都已经如此,更何况怎么能听许弟子吃肉呢?)

大慧。肉非美好。肉不清净。生诸罪恶。败诸功德。诸仙圣人。之所弃舍。云何而许弟子食耶。若言许食。此人谤我。
(注释:大慧,肉并不美好,肉不清净,肉能生诸多罪恶,败坏诸多功德,所以神仙圣人都舍弃肉而不食。更何况允许弟子吃肉呢?如果说可以吃肉这样就是毁谤佛。)

大慧。净美食者。应知则是粳米粟米大小麦豆苏油石蜜。如是等类。此是过去。诸佛所许。我所称说。我种性中诸善男女。心怀净信久植善根。于身命财不生贪着。慈愍一切犹如己身。如是之人之所应食。非诸恶习虎狼性者。心所爱重。
(注释:大慧,清净的美食,应该要知道就是五谷杂粮豆子等素食。这些东西是过去诸佛所允许弟子吃的,也如同我所说,在佛弟子中的那些善根淳厚弟子,心怀纯净信仰,累世种植善根,对于身家性命不起贪着,心慈悲怜悯一切众生就像自己一样,这样的人吃的就是刚刚讲的那些素食,而不是像那些沾染恶习具有虎狼凶性的恶人心爱的肉食。)

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生。耽着肉味食种种肉。如是不已。遂至食人。臣民不堪悉皆离叛。亡失国位受大苦恼。
(注释:大慧,以前有个国王叫做师子生,因为贪着肉味吃一切肉,因为不断这样吃肉,最后终于想吃人。臣民因此忍受不了,全部反叛远离,国王因此丢掉国家受无量苦。)

大慧。释提桓因处天王位。以于过去食肉余习。变身为鹰而逐于鸽。我时作王名曰尸毗。愍念其鸽自割身肉以代其命。
(注释:大慧,释提桓因是忉利天主,因为过去世吃肉留下的习惯,而变做老鹰追逐鸽子。我那时候是个国王名叫尸毗,因为怜悯鸽子,所以割下自己的肉代替鸽子的命,用割下的肉来喂食老鹰。)

大慧。帝释余习尚恼众生。况余无惭常食肉者。当知食肉自恼恼他。是故菩萨不应食肉。
(注释:大慧,释提桓因已经是天主,余留下来的吃肉习气,还让众生产生苦恼,何况那些没有惭愧心,喜欢吃肉的人?应该要知道,吃肉不仅自己苦恼,也恼害众生,所以菩萨不应该吃肉。)

........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
(注释:大慧,吃肉的人有像这样数不尽的无量过失,断肉食则有大功德。凡夫愚痴不知道这样的损害和利益,所以我今天为你们开示演说,只要是肉都不应该吃。)

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奇哉世间。贪着肉味。于人身肉。尚取食之。况于鸟兽。有不食者。以贪味故。广设方便。罝罗网罟。处处安施。水陆飞行。皆被杀害。设自不食。为贪价直。而作是事。
(注释:大慧,一般杀生的人都是为了人想吃肉,人如果不吃肉也就没有杀生的事情,所以吃肉和杀生同等罪业。奇怪的是世间人贪吃肉味,甚至连人肉都吃,比鸟兽更不如,鸟兽还有不吃的呢?人却什么都吃,连人肉也吃。为了贪求肉味,用尽各种方法,设施网捕一切天上飞的陆上跑的水里游的众生,就算自己不吃只因为贪心和利益就广为乱杀。)

大慧。世复有人心无慈愍专行惨暴犹如罗刹。若见众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
(注释:大慧,世间上还有人内心没有慈悲怜悯心,专门做残暴的事情,就像罗刹鬼一样。如果看到众生身体饱满,就生起吃肉的欲望而说这可以吃。)

大慧。世无有肉。非是自杀。亦非他杀。心不疑杀。而可食者。以是义故。我许声闻。食如是肉。
(注释:因为佛陀一开始度化娑婆众生的时候,众生中没有大乘根器,所以允许吃三净肉,这是佛陀度化小乘声闻的初方便。佛在涅槃经和楞严经说这三净肉,其实是佛力所变非真肉也。)

大慧。未来之世有愚痴人。于我法中而为出家。妄说毗尼坏乱正法。诽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
(注释:佛在此已经预言末法后世,有愚痴的人虽然在佛法中出家,但是妄说律法坏乱正法毁谤佛,说佛允许吃肉,也自己曾吃肉。)

大慧。我若听许声闻食肉。我则非是。住慈心者。修观行者。行头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劝。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于诸众生。生一子想。断一切肉。
(注释:大慧,我如果允许声闻吃肉,我就不是安住慈心的人,不是修三昧观行的人,不是修苦行的人,不是真发大乘心的人,这样又怎么能劝化善根男女,对众生要如独子,而能断除吃一切肉呢?)

大慧。我于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切悉断。
(注释:大慧,我以前所说诸经中,允许三种净肉,这是为了让愚痴众生逐渐能守戒律修学大乘,现在楞伽经中则重新开示,不管自己死的,或者他杀的凡所有肉都不应该吃。)

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当许。大慧。凡是肉食于出家人悉是不净。
(注释:大慧,我不曾允许弟子吃肉,现在也不允许,也不应该允许。大慧,出家人只要吃肉都是不净。)

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
(注释:大慧,如果有愚痴的人毁谤如来,说佛允许吃肉,又说佛自己也吃肉,当知这样说的人必定恶业缠绕永远堕入恶道。)

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于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
(注释:大慧,我的所有出家声闻弟子,尚且不吃凡夫段食,就是出家人只有日中一食,或者过午不食,更何况吃血肉不净的食物呢?)

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惟法食。岂况如来。
(注释:大慧,不管小乘行者或者大乘菩萨,都只以法为食,更何况佛自己呢?)

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浣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
(注释:大慧,佛法身不是杂食身,佛早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净除一切习气,智慧圆满,怀大悲平等心,视众生如独子,怎么会允许声闻弟子吃像儿子般的众生肉呢?更何况是佛自己吃?像这样说,佛允许吃肉或者说佛吃肉的人是完全不正确的。)


相关阅读:[诸经辑要]看佛陀破斥外道邪说:吃肉就是度众生?!一切众生肉不得食,食肉得无量罪


名词解释:

【事相】
有实事的,或是有形相可以看得到的,都叫做“事相”;至于讲道理的,没有形相可以看得到的,则叫做“理性”。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醍醐】
梵语 maN!d!a,巴利语同;或梵语 sarpir-maN!d!a,巴利语 sappi-maN!d!a。指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精纯之酥酪。乃五味之一,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中之第五种味,故亦称醍醐味。为牛乳中最上之美味,故经典中每以醍醐比喻涅槃、佛性、真实教。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大八·八六八下):“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上引系以五味之相生比喻如来所说教法之深浅。如天台家即以醍醐比喻彼所立五时教判中之第五法华涅槃时所说一乘真实之教法。(长阿含卷十七布吒婆楼经、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维摩经玄疏卷六)p6321 FROM:【佛光大辞典】

【欲隐弥露】
越想隐藏,可是越暴露出来——摘自百度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18 10:4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18 11:07 编辑

(本次学习:20楼共用时3小时)

3、断偷盗——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阿难,又世界六道众生没有偷盗之心,就不会堕入生死轮回,你修正定原本可以出离尘劳,但是偷心如果不断除尘不可出,即使有再多智慧和禅定现前,必定落入邪道,上品为精灵、中品为妖魅、下品为邪人,这些邪魔也有徒众,各各说自己已经获得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时期这些妖邪充满世间,他们潜藏在众生中奸诈欺骗,自称是善知识,各说自己已经得到了上人(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法,令追随他们的众生耗尽家财

我教比丘托钵乞食,为得就是令他们舍弃贪心进而成就菩萨道,诸比丘们不需要自己煮食物吃,因为大家都只是暂时居住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果能通过修行出离三界就不会再回来这里了,奈何贼人穿着僧衣却造作种种恶业出卖如来?还说具足戒的比丘是小乘道?因为这样的行为而误导无量众生,最终必将堕入无间地狱受苦

若我灭度后,有发心决定修正定的比丘,如果能在如来形象前在身体上燃烧一盏灯、烧一节手指、或在身上燃烧一炷香,我说这样的人从无始劫来的宿债将一时间全部还清,此人将永远脱离诸漏(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虽然还没有立即明白无上正觉之路,但是已经下定决心修证。(回说)如果不能这样舍身供养,即使成就无为(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也要回到人间偿还宿债,如我食用马麦的例子一样,你教世人修正定,第三就要断除偷盗,这是如来过去诸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名词解释:

【无为】
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上觉】
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觉,为梵语 bodhi 之意译,音译菩提,指证得佛智、涅槃之妙理;佛所证得之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觉。菩萨本生鬘论卷三(大三·三三八上):“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无量寿经卷上、七佛经、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仁王经疏卷中(良贲))((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p5074 FROM:【佛光大辞典】

【诸漏】
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一下):“诸漏已尽,无复烦恼。”p6309 FROM:【佛光大辞典】

【具戒】
(术语)谓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也。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为具足圆满之戒。行事钞上之三曰:“欲绍降佛种为世福田者,谓受具戒。”(参见:具足戒)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上人】
梵语 purus!ars!abha。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并谓圣人较上人为重要,故日本真宗称宗祖亲鸾为圣人,称其列祖为上人。中世纪后,日本朝廷以此作为僧位敕授高僧。(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五、大智度论卷七十三)p714 FROM:【佛光大辞典】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偷盗而修禅定者,就像有人往一个有漏的瓶子里灌水并且想要装满一样,即使经过微尘劫也无法做到

如果诸比丘除了衣服和钵以外没有任何积蓄,能将乞食剩下的食物布施给其他饥饿的众生,能在众生聚集的场合能合掌顶礼大众,遇到有人打骂也能看作对方是在称赞,这样必定能舍弃身心与众生共同拥有,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避免误导初学,佛便会印证这样的人能得到真正的正定,像我这样说的是佛说,不是这样说的就是波旬说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教导的是不可以有偷盗之心,这是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世尊进一步举例说明:如果不断除偷盗而修禅定者,就像往一个有漏的瓶子里灌水,却想将瓶子装满一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也是在提醒和引导我们修行应当向内观、修无漏,因为佛性本自具足!不应当把目光放到外面,更不应当像经中说的那样贪求或盗取他人修行功德作为己有以欺骗众生和满足私欲,那样只会自掘坟墓,不但无法修行成佛,甚至还会堕落恶道受无量苦,因为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

正所谓
有因必有果,欲一切都能圆满如意,就要从每个当下的身、口、意三业观照起。身无善行不做、口无善言不说、意无善念不起 —— 佛食马麦宿缘

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更应当谨言慎行,避免
利用佛法窃取虚名,利用佛法贪求自己的世俗福报 —— [辨析]佛弟子或想修行解脱轮回的人可不可以杀生吃肉

可是,反观
许多人自以为自己是佛弟子,平常打着佛法佛教的招牌
可能因此得到一些尊敬或赞叹,也常因此而有一些傲气
可是日常的心念和行为却完全和佛陀的教导背道而驰
其实这是根本心念上没有改变,只是相上求法,自以为在学佛,其实根本上并没有按照佛陀的教导在修行 —— [略说]为什么学佛了,甚至学佛多年了,还是满心疑惑烦恼

如果
总是喜欢打着修行的招牌,享受福利或满足尊荣,这种人就更容易受到魔扰而走入歧途 —— 解析:为什么修行反复,总是无法突破?

要知道,
相由心生,业由心转
六道轮回皆由众生无明而生,故有非人鬼魅精灵邪魔

所以,
楞严经说
不能断淫,则为魔, (魔王,魔民,魔女)
不能断杀,则为鬼神,(大力鬼,夜叉,罗刹)
不能断偷盗,则为妖邪,(精灵,妖魅,邪人)

这些众生都在自己累世轮回的邪见中,无法摆脱轮回之苦

我们唯有
常保持清净心,慈悲心,光明心,平等心,欢喜心,好好修行,才能解脱轮回 —— [问题解析] 如何能尽快改善自己的所有情况? 2楼

因此,远离偷盗贪欲之心是第三个必须要断除的!

小到
一些公家的小东西可能平常随意拿走或放入自己口袋,或占用公物 —— [必修]五戒十善

再到
“盗版、非法取用” —— 我是哪种根器?

然后是
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者引用佛经,请说明清楚出处
如果不说明清楚自己是引用,而让别人误会,
别人因此而赞叹和仰慕自己,而且自己因此而自得意满或起贪求心
这就是欺骗和偷盗 ——
[细说因果]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者引用佛经,请说明清楚

最后一同来学习关于盗法
舍利弗。如来现在善护法城。四大弟子智慧深远。今我法城不惧破坏。若与法城作障碍者。为是大贼毁坏法城。盗我密法向外道说。是人常来至于我所。我与共语示其教法不说密要。是人为求所示教法出家受戒。我知此人后应得道。听使出家四月中试。何以故。为护法城故。又使未来世贼不更起故。如是如来善护法城使不得便。所谓令受佛教舍本恶邪。诸比丘众皆应欢喜。听使出家得受戒已。天人世间不能动转。舍利弗。何等是可试者。谓外道人及乐外道法者。

    舍利弗。何等是乐外道法。所谓有所得者。我见者人见者。众生见者贪者邪者。于自相空法心生疑者。受行种种邪虚妄法。不能入于第一义空。行诸邪道。是人名为乐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试以种种色衣。若白衣人若着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见。皆名外道。于我法中出家受戒是人应试。何以故。有所得者。于我法中即是邪见。是名大贼。一切世间天人中贼。是名一切世间怨家诸佛大贼。舍利弗。是邪见人。我则不听出家受戒。

    舍利弗。一切法无我。若人于中不能生忍。一切法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不能信解。于我法中所受供养。名为不净。是人则是不供养佛。不供养法。不供养僧。强入我法。形是沙门。心是外道。为盗法人。—— 《佛藏经》告诉我们什么才算是盗法!

佛法是心法!愿我们都能返闻闻自性,舍弃色身,契入佛性光明,恢复本心真我,阿弥陀佛!

相关阅读:佛弟子论说佛义应该引述佛经(注明出处)


名词解释:

【不了义】
谓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0 10:41
(本次学习:21楼共用时3.5小时)


4、断妄语——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世界六道众生虽然身心已经断除杀盗淫,但是如果打大妄语,那么正定就不会清净,就会成为爱见魔,失去如来种,比如明明没有得道却说已经得道、没有证果却说已经证果、或者为了贪求世间名声而对人说自己已经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或十地、或地前(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诸位菩萨,这样说众生就会向他忏悔罪业,而他为的是贪求众生供养,殊不知这种人就是一颠迦(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销灭佛种(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好比有人用刀砍断多罗木,佛记(佛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称为记别)这样的人将永远失去善根,堕入三恶道沉沦于苦海,无法成就正定

我灭度后,令诸菩萨及阿罗汉以应身(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在末法时期救度众生,比如应化为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身、或白衣(俗人之别称)、或居士身、或人王身、或宰官身、或童男身、或童女身,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所有众生同事、称赞佛乘(又作菩萨乘、大乘、如来乘。此系相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指菩萨乘;盖菩萨乃居于“真实成佛”之出发点以求佛道,故称为佛乘),令众生身心入于正定,但始终都不会说自己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不会泄露佛的密因,除非临命终有遗言需要交待可以说,否则就是犯大妄语


名词解释:

【白衣】
(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智度论十三曰:“白衣虽有五戒,不如沙门。”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沙门】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种】
<一>梵语 buddha-vam!s/a,巴利语 buddha-vam!sa。佛之种族、佛之系统。印度婆罗门教徒说四姓差别,以夸示其出身与系统;然佛弟子则皆由同一佛法而生,不问其种姓、家系,悉称佛子,其动机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觉。广义言之,凡信佛法者,皆称佛子;就系统之义而言,亦称为佛种、释种子。(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大乘入楞伽经卷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如来藏品、佛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七)
 <二>指成佛之种子。即佛性,为得佛果之因。因有四种:(一)众生本来具足之佛性,即缘起之理、中道之理、诸法性空之理等。(二)烦恼,维摩经卷中谓烦恼之外别无菩提,故一切错误之见解及烦恼,均是佛种。(三)菩提心,无菩提心之因,即不得佛果。(四)称名或闻名,依此因则能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华手经卷二发心品、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四法品”、法华文句(会本)卷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一)p2744 FROM:【佛光大辞典】

【密因】
<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首楞严经序、大日经卷五)
 <二>指佛菩萨之本地。楞严义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真圣利物,终不可测,以承佛制,不妄漏泄,此圣真因,唯圣自证,故云密因。”(首楞严经卷六)p4475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佛乘】
<一>梵语 buddha-ya^na。又作菩萨乘、大乘、如来乘。此系相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指菩萨乘;盖菩萨乃居于“真实成佛”之出发点以求佛道,故称为佛乘。(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参见:菩萨乘)5220)
 <二>华严、法华说一切众生悉可成佛之教法,称为佛乘。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而说唯一成佛之法,故又称一乘。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一四○上):“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法华玄义卷一、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三藏法数卷三十二)p2644 FROM:【佛光大辞典】

【应身】
梵语 nirma^N!a-ka^ya。又称应佛、应身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有数种分类:<一>二身之一。为“真身”之对称。大乘义章卷十九分佛身为真身、应身二种,而以随化所现之身,称为应身,其形有所在,故生彼此之别,诸根相好各有分限。故知此处乃统称应、化二身为应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参见:二身)199)
 <二>三身之一。(一)法、报二身之对称。同于变化身。大乘同性经卷下分佛身为报身、应身、真身三种,而以秽土成佛、当成佛、兜率以下,乃至住持一切正、像、末法所显现者,皆称为应身。此外,如摄大乘论(魏译)卷上以之与真身、报身共为三身,十地经论卷三以之与报身佛、法身佛共为三身佛。另天台宗于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谓有能说之教主,乃立四佛。其中藏教之教主称劣应身,现丈六卑小之身,住于凡圣同居土;通教之教主称胜应身,又作带劣胜应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变现自在,住于方便有余土。(二)法、化二身之对称。即指八相成道之佛,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随机化现,忽有忽无。(三)法、化二身之对称。指为十地菩萨说法之佛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梁译摄大乘论卷上、观经疏玄义分(善导))
 <三>四身之一。法、报、化三身之对称。即为地前诸菩萨而现之佛身,此佛身系依定力而现起者,故不摄于五趣。(合部金光明经卷一)p6432 FROM:【佛光大辞典】

【佛记】
佛之悬记。又指佛之记别。佛预言当来之事,称为悬记。佛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称为记别。((参见:授记)4587)p2656 FROM:【佛光大辞典】

【一阐提】
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词,当为一阐提同类语之讹音。此语原意为“正有欲求之人”,故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即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者。入楞伽经卷二分阐提为二,即:(一)断善阐提,即本来即缺解脱因者(断善根)。(二)大悲阐提,又作菩萨阐提,即菩萨本著救度一切众生之悲愿,而故意不入涅槃者。又大庄严论经卷一中,亦有二说,即:(一)有性阐提,借助佛力,终可成佛者。(二)无性阐提,无论至何时,皆不得成佛者。此外,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则立有断善阐提、大悲阐提和无性阐提三者之说。其中,断善阐提乃属有性阐提一类。一阐提发心至难,有若天生之盲人难以治愈,故喻为生盲阐提。昔时,道生主张“阐提成佛”之说,遭受守旧僧徒之抨击,直至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后,此类说法乃渐被接受。然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之众生存在;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则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故一阐提能否成佛,犹为教界争论之问题。(北本涅槃经卷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华严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p85 FROM:【佛光大辞典】

【颠迦】
即指一颠迦(梵 icchantika),亦即一阐提。为无性有情之一。此类有情乐欲于生死而不欣求出离。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卷三十二等载,一阐提,即拨无因果,执著善恶业与善恶报无关者;其说或指顺世外道等之徒。或有将阿阐底迦(梵 acchantika,不乐欲)、阿颠底迦(梵 a^tyantika,毕竟)二语讹作一阐提之同类语者。(翻译名义集卷二外道篇)((参见:一阐提)85)p6730 FROM:【佛光大辞典】

【地前】
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十位;此十位能生成佛智并住持不动,荷负且化益一切众生,恰如大地能生成、住持并荷负万物。p2309 FROM:【佛光大辞典】

【爱见】
又作见著二法、爱见二行。爱与见之并称。即对事、对理所起之烦恼。分别言之,爱系属情意上之烦恼,由于执著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见则指执著于错误之理论导致谬见,并妨碍悟道,为理知上之烦恼。(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维摩经疏庵罗记卷三十)p5459 FROM:【佛光大辞典】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学习解说]: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好比有人将粪便当做旃檀使用,想要闻到它的香气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教比丘直心(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是道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也不能弄虚作假,更何况是自称已经得到上人(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法?这就像穷人撒谎说自己是帝王而引来灭门之灾一样,更何况是法王(佛之尊称),如何能妄言盗取?

因地(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不真,果报一定歪曲,又怎能求得无上菩提?这就好比有人想用嘴咬自己的肚脐,有人能做到吗?

如果诸比丘的心能像直弦(其直如弦。比喻为人耿直)一样真实,就能入于正定,永远不会有魔事干扰,我印证这样的人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像我这样说的是佛说,不是这样说的则是波旬说


名词解释:

【直弦】
1.其直如弦。比喻为人耿直。— 在线汉语字典

【法王】
梵语 dharma-ra^ja。<一>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又释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长阿含卷三游行经、维摩经卷上佛国品、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
 <二>菩萨之尊称。据华严经卷二十七载,菩萨于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此菩萨顶;以其具足佛之十力,亦能转十善道,故称灌顶法王。又大宝积经卷九密迹力士会载,菩萨因具足四事,故有法王之称誉,四事即:(一)不舍道心。(二)劝化他人发意。(三)以诸德本劝助道心,所可闻者意广无极。(四)令一切释梵、四天王、诸声闻及缘觉地,至于无极无坏弘广无穷之业。(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为冥界阎魔王之别名。阎魔王依法判定冥界众生之罪,故称法王。((参见:阎魔王)6340)
 <四>乃西藏所传佛教首领之封号。始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封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征聘迦尔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次年封哈立麻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此后又分别封萨迦派、格鲁派之上首喇嘛为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参见:大宝法王)906)
 <五>日本约于奈良朝时,一时所设之官阶名。少僧都道镜出入宫中,为天皇所宠,帝赐予“大臣禅师”之号,又于天平神护二年(766)十月,授予法王之位。此外,又称圣德太子为圣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p3339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
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辞典】

【因地】
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上人】
(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人诗。能改斋漫录曰:“唐人多以僧为上人,如杜子美已上人茅屋是也。”摩诃般若经曰:“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十诵律曰:“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释氏要览上曰:“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维摩经问疾品曰:“文殊师利白佛: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思益经二曰:“我等今来见佛并网明上人。”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威仪】
梵语 catur-vidha^ i^rya^-patha^h!,巴利语 catta^ro iriya^-patha^。指行(梵 gamana,巴同)、住(梵 stha^na,巴 t!ha^na)、坐(梵 nis!adya^,巴 nisajja^)、卧(梵 s/aya,s/ayana,巴 sayana)四种威仪。为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之仪则,亦即日常之起居动作须谨慎,禁放逸与懈怠,以保持严肃与庄重。佛教中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一般以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四威仪,最为重要。
 关于四威仪之法规定制,于各经论及诸师多有戒制,兹就行、住、坐、卧四者而论:
  (一)行:据道宣之教诫律仪载,行走之时,不得垂手及左右顾视,必须直视前方七尺之地,勿踏虫蚁及急行,并不得与女子、醉酒者同行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此外,于一定区域内反覆往返之行走,称经行,系于饮食之后所行,藉以资养身心。
(二)住:据教诫律仪之在师前立法条载,不得直立于师前后,不得距离太近或太远,并不得立于高处、上风处,必须侧立于师之额角七尺许处。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住,于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此为如法而住。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出闹门间、屠杀处、祠祀处、桥下、桥头、四徼道、空闲处等七地,为恶鬼之住处,故不宜居住。
(三)坐:据教诫律仪载,未唤坐,不得辄坐,不得同床共坐,若坐时脚未著地,则不得坐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跏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此为如法而坐。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载,不得与女人连席而坐,于床上时,不得思念叹息世间事等。在佛教中,坐时必须陈敷坐具,通常皆用结跏趺坐、半跏趺坐等坐法,若疲劳时,可伸展一脚,但不得舒展两脚。然于密教,尚有多种坐法之说。
(四)卧:据教诫律仪、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载,卧时必须敷铺卧具,并以右手为枕,右胁向下,左手伏左膝,两足相叠,面当看外,不得看壁,且不得赤体、思惟恶事等。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载,修道者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乃暂卧,卧时右胁而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此为如法而卧。
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五举出,仰卧为阿修罗之卧法、伏卧为饿鬼之卧法、左胁卧为贪欲人之卧法,三者应制止,仅准许右胁卧;若有恶眠、老病、右胁痈疮者,则不在此限。又右胁卧受到认许,乃因佛陀入灭之际,系头向北而面向西之右胁卧,故以此式为最上之卧法。上记之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项,则为“六作”。
 此外,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载,于行、住、坐、卧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之名号,念念不舍,称为正定业。(中阿含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菩萨善戒经卷五、卷八、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二、十诵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一、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四、摩诃止观卷二之二、南海寄归传卷三)((参见:经行)5551)p1728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
指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乃一切万行之根本。诸经论广用此语,各处用例所诠指之旨趣虽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无虚假”之意,而随各处经文大旨广申弘义。如维摩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菩萨净土”,即指其不虚假;另如大乘起信论,以直心为十信成就菩萨所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之一,即视之为正念真如妙法之心,而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至诚心”含意相同;六十华严卷二十三以之为清净纯一、专心企求佛道之“菩提心”;六祖坛经以之为自性显露之心;日本净土真宗则视之为“他力之信心”,即对弥陀本愿救度力的真实信赖、毫无犹豫疑滞之心。(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华严经疏卷十八、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参见:三心)532)p3458 FROM:【佛光大辞典】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教导的是不可以打妄语,这是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关于妄语戒,世尊进一步举例说明:
如果不断除大妄语,就好比有人将粪便当做旃檀使用,想要闻到它的香气是绝对不可能的!
又好比有个穷人撒谎说自己是帝王而引来灭门之灾一样,同理如果修行人打妄语,果报势必堕入三恶道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
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
(附注:[妄语]的罪报就是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
如果还有余福能生在人中,就会1. 时常被毁谤,或者2.时常被人欺骗)
—— [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罪报]为什么被毁谤,背地被讲是非,说话没人接受...

正所谓“因地不直果招纡曲”,简单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想成佛唯有用真心、直心才能获得佛果,而妄语、妄心肯定是行不通的

要知道佛可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下面一同来学习:“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

[大宝积经]经文节录如下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曲心]。所应远离。何谓为四
于佛法中心生疑悔。
于诸众生憍慢瞋恨。
于他利养起嫉妒心。
诃骂菩萨广其恶名。

(附注:菩萨是指修行中的凡夫菩萨,也就是发大乘心的菩萨行者
菩萨行者对于众生有引领佛法增上的功用,虽然,修行中的菩萨行者难免有过失,
但是,不应该诃骂菩萨,广泛宣传其恶名,这样会让众生失去学佛的信心
其实这是佛的苦心,要众生舍弃对立,
一方面要菩萨行者严以自律,以免落人口实
一方面要其他众生放下对立攻击,各自约束要求自己,学习广大宽大心)
迦叶。是为[菩萨四曲心所应远离]。

复次迦叶。
菩萨有[四直心之相]。何谓为四。
所犯众罪终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

(附注:一般人有过失,总是说更大的谎,或找各种理由,甚至强不认错
佛弟子应该不隐藏自己的罪过,向他人发露自己的罪过,不覆藏于心,业由心转)
若失国界身命财利。如是急事终不妄语。亦不余言一切恶事。
(附注:不因为身家性命财物受到威胁而妄语造恶,也不说一切恶事
如是因,如是果,前生恶业,所以今生受苦,可是凡夫今生受苦的时候,
却又为了身命财利去造恶业,所以恶性循环不已,
又或者富者不知道因果,今生造恶业,所以事业家庭由赢转衰,折损福报)
[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安住信力。
(附注:这点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众生遇到上述种种苦报的时候,
不会检讨自己的因果业报,深自忏悔,反而心生瞋恨,怨天尤人,责怪他人)
若闻甚深难信佛法。自心清净能悉受持。
(附注:众生业障和执着深浅不同,所以对于佛法能接受的次第程度也不同
佛弟子对于自己不明白的佛法,应该先摄心清净,心若能清净,就逐渐能受持深法)
迦叶。是为[菩萨有四直心之相]。 ——[佛经心法]:什么是[曲心]?什么是[直心]?~大宝积经
直心

【直心】
(术语)正直而无谄曲之心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直心是菩萨净土。」同菩萨品曰:「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一曰:「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注维摩一「肇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直心】
直心者,谓心常质直,离诸谄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数》】

【直心】
正直而无谄曲的心。
FROM:【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什么叫做上品上生[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 观无量寿佛经

到这里,第四种清净明诲:断除大妄语,也学习了
末学回头在想:五戒中的戒杀、盗、淫、妄语,与四种清净明诲中的戒杀、盗、淫、妄语,区别在于“摄心为戒”上
五戒中更多时候是在行为上避免(更适合初学),而四种清净明诲更接近于根本在心念上断除(更适合心法实修者),末学理解这也是直心修行的一种体现

由此,结合下面这段教导举一反三,学生深深惭愧!
举例来说,佛陀在佛经中都有教导佛弟子对「疾病」的态度与面对的修行方法
但是,当佛弟子遇到病痛的时候,多数的佛弟子可能都是急于找世俗医生和吃药,而不是真正用佛法去面对和实修,
这不仅浪费了实修的机会,也考验出佛弟子是否「真信佛」和「真学佛」以及「真实修」
如果不能落实佛法的教导和实修,那怎能说自己是在学佛呢?又如何说自己是佛教徒呢?那可不是妄语吗?可不就是破五戒了吗?
关于这点,佛陀早在许多佛经(例如:「大般涅槃经」,「楞严经」)中都有斥责,并称这些人不是「真佛子」,
所以,「皈依仪式」和「真佛子」可是两回事,这要认识清楚!——
学佛者的迷信与智信

相关阅读:
辨析:「大师」是佛的称号,「还愿」是民间信仰
辨别末法邪魔外道的第四清净明诲(默认或自称佛菩萨转世)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1 14:19
(本次学习:22楼~25楼共用时3.5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一、受持四种清净明诲避免向外攀缘免除魔事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学习解说]:

阿难,你问如何摄心,我今日先为你说入于正定的微妙法门,想要求菩萨道的人要先受持这四种律仪(指四种清净明诲:断除杀盗淫妄),能做到者自然不会生一切枝叶,比如心中贪、嗔、痴三恶业,以及口中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四种恶业,这些都不会产生

阿难,如果受持四种清净明诲没有过失,心尚且不去攀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又如何会发生呢?


==============


[学习笔记]:

“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这两段经文在之前也有学习过,不过那时都是一阅(忽略)而过了,今天再次学习时,突然有个想停下来简单思维一下的想法(念头)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与体会,这两段经文为我们很好(清楚)的解释了,为什么受持四种清净明诲能令身心入于正定的修行原理:

就是如果我们受持四种清净明诲没有过失,心就不会向外攀缘(六尘)色、香、味、触,因此能收摄身心反闻自性,达到身心清净

虽然经文阐述的道理比较浅显易懂,但是对末学来说因为改变了之前的习经状态而有所收获和受益,所以内心浅尝到了一丝法喜

不过末学清楚的知道,思维也只是个开始,因为佛在《大般涅槃经》讲过,修行有四个阶段:

大般涅槃经~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 大般涅槃经

末学愿好好按部就班,持续学习,增长智慧!

深深感恩,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1 14:20

二、一心诵持楞严咒,决定灭除宿世业习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宿世业习没有灭除,你教他们一心诵持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指楞严咒),这是如来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指光明),坐在宝莲华上所说的心咒,就像你和摩登伽宿世历劫恩爱习气不是一生或一劫形成的,却一经我宣扬神咒之后,爱欲的习气永远消除,成就阿罗汉,像摩登伽这样的魔女,原本无心修行,由于神咒加持的缘故都能快速证得无学阿罗汉,何况你们这些声闻众生?你们求最上乘(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想要成就佛道者,就像在顺风中扬尘土,哪里会有什么困难呢?


名词解释:

【最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最上乘】
(术语)至极之教法也。诸宗各名其宗义。法华经授记品曰:“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二教论上曰:“为欲成就乘最上乘者故,名为大乘。”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口业】
(术语)又曰语业。三业之一。谓口之所作,即一切之言语也。大乘义章七曰:“起说之门,名之为口。”【又】业与孽通。口业:谓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也。净住子曰次忏口业,此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唐宋人常取以言文学之事,白居易诗:些些口业尚夸诗。苏轼诗:口业不停诗有债。皆以诗为绮语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律仪】
律是戒律,仪是仪则,谓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恶,乃是吾人立身处世的仪则。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见顶相】
指佛八十种相好之第六十六种。为梵语 us!N!i^s!as/iraskata^(肉髻相)之意译。谓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优婆塞戒经卷一(大二四、一○四○上):“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卷七)((参见:八十种好)268)p5088 FROM:【佛光大辞典】

【无为】
梵语 asam!skr!ta。无造作之意。为“有为”之对称。即非由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又作无为法(梵 asam!skr!ta-dharma)。原系涅槃之异名,后世更于涅槃以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等诸说。于小乘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合为三无为。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于三无为之外,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无色处,及缘起支性(十二缘起之理)、圣道支性(八圣道之理)等,总为九无为。化地部则以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取代四无色处,亦作九无为之说。大乘唯识家于三无为外,别立不动、想受灭、真如,合为六无为;或开立真如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而为八无为。然无论开立为六无为或八无为,非谓无为有多种别体,而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复以此一法性从所显之诸缘而称种种之名。准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实相等亦皆为无为法。又以涅槃而言,上记三无为中之择灭无为、六无为中之真如无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无为法中之最殊胜者。
 又关于无为法之体,说一切有部主张其为有体,经量部及大乘唯识家以其为无体,不承认其实相。其中,唯识家依“识变”与“法性”假立六种无为,即:(一)指远离烦恼所知障之真如,以其无有障碍,恰如虚空,称为虚空无为。(二)指远离一切有漏之系缚而显之真理,称为择灭无为。(三)指本来自性清净之真如,以其非由无漏智之简择力而来,称为非择灭无为。(四)指显现于第四静虑(第四禅)之真如,以第四静虑已灭苦、乐二受,寂静不动,称为不动无为。(五)指显现于灭尽定之真如,以灭尽定已灭六识心想与苦、乐二受,称为想受灭无为。(六)指真实如常,无有丝毫虚妄变异之法性真如,称为真如无为。(品类足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一、卷六)((参见:有为)2445)p511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1 14:20

三、末法时期建立道场,一定要选择戒律清净的师父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学习解说]:

如果有人想在末法时期安坐道场,要先受持比丘清净戒律,应当选择持戒清净的第一沙门(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为师,如果遇不到真正的清净僧,受戒律仪一定不能成就,戒律成就后,穿洁净的衣服,燃香闲居静处,诵持心佛(心即佛)所说神咒一百零八遍,然后结界建立道场,祈求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明给与灌顶

阿难,像这样末法时期清净的比丘、比丘尼、白衣(指俗人、在家人)、檀越(施主),灭除贪淫心,清净受持佛的净戒,在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道场都会沐浴洁净,六时(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行道,一直这样不睡眠经过二十一日,我自然现身在此人面前,摩顶安慰令他开启智慧


名词解释:

【六时】
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六时即二十四小时。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白衣】
指俗人、在家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檀越】
施主。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心佛】
<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二>心中所现之佛。
<三>心即佛。(楞严经卷七)
<四>心与佛。
<五>谓众生自心之本性即为佛体,即除自身所具有的真心之外,别无佛体之意。p1400 FROM:【佛光大辞典】

【闲居】
(术语)修止观二十五方便中第一科具五缘中之第三有闲居静处。止观四上曰:“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幽谷,二头陀抖擞,三兰若伽蓝。”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僧】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参见:僧伽)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沙门】
梵语 s/ramaN!a,巴利语 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 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八阿修罗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佛般泥洹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十诵律卷六、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六)((参见:四种僧)1817、“阿那含”3623、“斯陀含”4978、“须陀洹”5360)p2972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1 14:2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22 10:49 编辑

四、如何建立符合佛清净规则的道场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花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沙糖、油饼、乳糜、酥合、蜜、姜、纯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妙等食,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知、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学习解说]: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承蒙如来无上的教诲,心已经获得开悟,知道如何修行能获得或成就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即指阿罗汉果),末法众生想要修行该如何建立道场,如何结界才符合佛的清净规则?

佛告阿难:末法众生想要建立道场,应当先取雪山大力白牛的粪和合旃檀涂地,因为雪山的大力白牛吃山中肥腻的香草,只饮雪山上的清水,所以粪很微细,如果不是雪山白牛粪一定臭秽不可以用来涂地,然后到平原挖地深过五尺以下,取黄土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将这十种材料细磨成粉,和合黄土成泥涂地

方圆一丈六尺建立八角坛,坛场中心各安置一个金、银、铜、木所造的莲花,莲花中安置一个钵,钵中盛上八月的露水,水中随意摆放鲜花和叶子,再用八圆镜分别安置围绕在花钵旁,圆镜外建立十六莲花和十六香炉互相交错摆放用以庄严香炉,香炉中只烧沉水香,再取白牛乳放到十六个器具中,还有各种沙糖、油饼、乳糜、酥合、蜜、姜、纯酥、纯蜜及诸果子、饮食、葡萄、石蜜,种种上妙美食摆放在十六莲花外面,用以供奉诸佛菩萨,每到吃饭时间,如果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在坛前另外安置一个小火炉,用兜楼婆香煎取香水倒入炭上令火猛炽,将酥蜜投到火炉内,烧到烟灭以供养佛菩萨

四边悬挂幡华(乃旌旗之总称。原为武人在战场上用以统领军旅、显扬军威之物,佛教则取之以显示佛菩萨降魔之威德,与“幢”同为佛菩萨之庄严供具。昔时在印度,幡即著有各种色彩),坛场内四面墙壁上悬挂十方如来诸佛菩萨圣像,还应当在阳面悬挂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释迦牟尼佛、弥勒、阿閦(又称阿閦鞞佛、阿刍鞞耶佛、恶乞刍毗也佛。意译不动佛、无动佛,或无怒佛、无嗔恚佛)、弥陀、观世音菩萨,还有金刚藏王菩萨,安其左右;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乌刍瑟摩(译曰火头),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知、四天王等,频那夜迦,悬挂在门侧左右安置,再取八个镜子悬在空中,与坛场中所安放的镜子镜面相对,使镜影相互交涉


名词解释:

【火头金刚】
(明王)乌刍瑟摩。译曰火头。(参见:乌刍沙摩)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藏】
<一>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所说八藏之第七。此藏明示等觉菩萨修因证果之法门。三藏法数卷三十一谓,金刚藏者,乃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感果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称等觉菩萨为金刚心。((参见:八藏)315)
<二>金刚藏王菩萨之略称。((参见:金刚藏王菩萨)3577)p3577 FROM:【佛光大辞典】

【梵王】
(天名)大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毗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参见:大梵天王)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帝释】
忉利天的天主,俗称为玉皇大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閦佛】
梵名 Aks!obhya-buddha,西藏名 San%s-rgyas mi-h!khrugs-pa。为东方现在佛名。略称阿閦。又称阿閦鞞佛、阿刍鞞耶佛、恶乞刍毗也佛。意译不动佛、无动佛,或无怒佛、无嗔恚佛。依据阿閦佛国经卷上发意受慧品与善快品所载,过去东方去此千佛刹,有阿比罗提世界(梵 Abhirati),大目如来出现其中,为诸菩萨说六度无极之行,其时有一菩萨,于闻法后发无上正真道意,发愿断嗔恚、断淫欲,乃至成最正觉,大目如来欢喜而赐号阿閦。阿閦菩萨逐于东方阿比罗提世界成佛,现今仍于彼土说法。又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后皆出家而为沙弥,其第一子名为智积,即阿閦,于东方欢喜国成佛。悲华经卷四载,阿弥陀佛于过去世为无诤念王时有千子,其第九子蜜苏即阿閦,在东方成佛,国号妙乐。
 密教以此佛为金刚界五佛之一,象征大圆镜智。位于五解脱轮中之正东月轮中央,前方为金刚萨埵,右方金刚王菩萨,左方金刚爱菩萨,后方金刚喜菩萨。形像为黄金色,左手作拳安于脐前,垂右手触地,即所谓阿閦触地印。密号为不动金刚。种子为[fan(hu^m!)](hu^m!)。三昧耶形为五股杵。真言为“唵恶乞刍毗也吽”。(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道行般若经卷六、卷九、首楞严三昧经卷上、维摩经卷下、净土与禅(印顺,妙云集下编(4)))p3668 FROM:【佛光大辞典】

【卢舍那】
贤首梵网疏云:梵本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照有二义:一、内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约自受用义;二、外以身光,照应大机,此约他受用义。净觉杂编云:卢舍那,宝梁经翻为净满。以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圆,故云满。此多从自受用报得名。或翻光明遍照,此多从他受用报为目。若论色心皆得净满,身智俱有光明,则二名并通自他受用也。唯识论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量福德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又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身,由平等智,示现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曰报身。摩诃衍云:所言报身者,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自然自在,决定安乐,远离苦相,故名为报。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幡】
梵语 pata^ka^,巴利语 pat!a^ka^,音译波多迦、波哆迦。或梵语 ketu,音译计都。又作幡。乃旌旗之总称。原为武人在战场上用以统领军旅、显扬军威之物,佛教则取之以显示佛菩萨降魔之威德,与“幢”同为佛菩萨之庄严供具。昔时在印度,幡即著有各种色彩。
 造幡有降魔、延寿等种种福德,如撰集百缘经卷七布施佛幡缘谓,波多迦比丘于过去世为毗婆尸佛造长幡,得于九十一劫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于天上人中,常有幡盖覆荫其上,受天之福乐。灌顶经卷十一亦谓,造幡能获福德,离八难之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又灌顶经卷十二谓,造五色神幡,并燃灯不熄,能脱离病苦,延续寿命。
 中国隋代时,在佛事之供养具中,幡之使用应已十分盛行。其形则以三角形之幡头,连接长方形之幢身,幡头下部及幡身左右垂饰幡手,幡身之下部则垂饰幡足而成。可依材料、颜色、大小、使用场所、用途、图样之不同而分类,种类繁多,概述如下:
 (一)以材料种类分:如锦幡、绫幡、绢幡、平幡,乃依布之素材而命名,其他尚有罗幡、刺绣幡等。金铜幡,为薄铜板所制之幡。丝幡,幡手、幡足为束丝所作,或垂之以绢丝。以玛瑙、琉璃、玻璃、水晶等宝玉连缀而成者,称玉幡。木制者,称板幡。
 (二)以颜色分:有白幡、赤幡、黄幡、青幡、浅黄幡、绯幡等单色幡,及密教修法用之五色幡。后者为青黄赤白黑五色,其色之配置有所特定。盖五色表示五行,分别代表体内之五脏,用此奉佛者,即以之养五脏而延续寿命,故以五色彩幡修延寿之秘术。其他尚有八色幡、九色幡、杂色幡等多种。
 (三)依大小分:有大幡、小幡之称,其大小、寸法均有一定之规准。
 (四)以使用场所分:依所悬建筑物之不同而名称有异,概括言,有金堂幡(中堂幡、佛殿幡)、讲堂幡、弥勒堂幡(以上总称堂幡),诸堂所用之幡多用锦幡、绫幡、刺绣幡。用于请雨法之庭仪者称庭幡,多用玉幡、丝幡、青幡。高座幡,悬之于导师、讲师之高座。天盖幡,则悬之于天盖之四隅。依所修法之不同,所悬之幡亦有不同。
 (五)以用途分:灌顶幡,乃供灌顶之用。续命幡、寿命幡,为祈延寿。荐亡幡、命过幡,乃人死之际,为死者积福德,以期于中阴之后得往生净土者。送葬幡又称四本幡,用之于葬列。施饿鬼幡,乃用之于施饿鬼会之幡,主用纸幡。
 (六)以所绘图形分:可大别为绘幡、种子幡、三昧耶形幡、幢幡等四种。绘幡乃描绘有佛、菩萨明王、天部者,有如来幡、菩萨像幡、明王幡、不动幡、天王幡、七大龙神幡等多种。种子幡乃书以佛菩萨种子以代其绘像者。三昧耶形幡即佛法幡,乃描绘佛菩萨三昧耶形之幡。幢幡作六角或八角之幢形,合幢与幡两方之功德。木制之幢幡,称为木幢幡。
 经典中另载有诸种幡,如文殊师利问经卷上菩萨戒品所说之龙子幡,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五所说之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等。(杂阿含经卷二十五、陀罗尼集经卷三、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经律异相卷六、释迦谱卷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密教法具便览)p5981 FROM:【佛光大辞典】

【丈六】
(术语)身长一丈六尺,是通常化身佛之身量也。佛说十二游经曰:“调达身丈五四寸,佛身长丈六尺,难陀身丈长五四寸,阿难身长丈五三寸,其贵姓舍夷一丈四尺,其余国皆长丈三尺。”行事钞下曰:“明了论云:人长八尺,佛则倍之丈六。”业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长八尺,佛则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吕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学道】
梵语 as/aiks!a-ma^rga。又作无学位、无学地。为佛教修行阶位之一。与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系尽证真谛之理,解脱一切烦恼,学道圆满,而不更修学胜果之道。即指阿罗汉果。大小乘规定无学道之内容有所不同,小乘以阿罗汉果位为无学道,以其余四向三果为有学道。大乘则以菩萨修行阶位之第十地最后所得之佛果为无学道。又无学之阿罗汉有利、钝之别,钝根者必须待时而解脱,故称时爱心解脱、时解脱;利根者不须待时即得解脱,故称为不动心解脱、不时解脱。(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九十四、卷一○一、俱舍论卷二十四、卷二十五、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参见:九无学) 147、“阿罗汉”3692、“解脱”5602)p5138 FROM:【佛光大辞典】




于初七日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恒于六时诵咒绕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至第四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学习解说]:

在第一个七天中,以至诚心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以及阿罗汉,并在昼夜六时围绕坛场中心经行诵咒一百零八遍;在第二个七天中,一心发菩萨愿不间断,这个我在戒律中有教导过;在第三个七天中,十二时一心诵持楞严咒;直到第四个七天,十方如来会一时出现在镜光交汇处为此人摩顶,此人即刻在道场中获得正定,令末世众生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阿难,如果这个比丘与戒师及同会中的十个比丘们,其中有一个不清净者,这个道场多数都不能成就,从第三个七日后,端身正坐经过一百日,有利根的人不离开座位便能终得须陀洹果,即使当下圣果未成,但是自己知道早晚都会成佛不会有错的,你问如何建立道场,就是这样建立的


名词解释:

【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2 10:52
(本次学习:26楼~28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五、阿难现身说法戒定慧一定要平衡,并请佛宣说楞严神咒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尚未亲闻。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学习解说]:

阿难顶礼佛足对佛说:自我出家以来始终依赖佛对我的宠爱,所以只求多闻从未实证,因此被焚天邪咒的禁锢,我虽然心里明白,但是力不从心,好在遇到文殊菩萨解救令我脱离险境,虽然有幸承蒙如来佛顶神咒的加持力而获救,但是从来没有亲耳听闻过,惟愿大慈世尊重新为我们宣说神咒,也为令法会中的修行人以及末法时期未出轮回的众生都能承蒙佛的加持获得解脱

这时会中一切大众全都恭敬礼拜世尊,等待佛陀宣说这个秘密神咒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说的是,阿难因为出家以来始终依赖佛的宠爱,因此只求多闻,忽略了实修实证,因此被焚天邪咒所禁锢

藉由阿难的遭遇以及对佛忏悔的经文,末学从中看到的知识点是:戒定慧一定要平衡

虽然佛陀也教导我们要多闻(多听经闻法),这是因为
最简单的智慧获得方式就是听闻,所以叫做闻慧 —— [案例问答]戒定慧实修略说

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明白,
听慧并不等于真实体证真实慧 —— 法门实修帖64#

要知道
「闻慧」,就是听闻而来,这种慧不稳固,需要守戒和定力来平衡,然后变成「修慧」
一般只听闻,却没实修,那才会产生问题,会产生听慧过于定的问题,
就是没有真工夫,这会产生傲慢等负面思维,又因为没有真正戒行和定力的工夫,
所以,最容易遭受魔扰
,或没实修犯诸恶业而堕恶道
因此,修行一定要「戒、定、慧」并重,才不会产生问题

所以
真正的修行,要「戒、定、慧」逐次增上且均衡(请参阅《大般涅槃经》)
修行如果没有戒行和定力做支持,单靠「闻慧」很容易就破功 —— [辨析]修行知道越少越好,只须依止善知识与一两部经典,不必广研经论!?

关于这点,阿难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身为佛弟子的我们也应当引以为戒,

必须要逐渐在生活中,由佛经中听闻的智慧,不断破除自己的执着
这样才能逐渐显露真实智慧 ——
法门实修帖64#

所以,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慈悲教导,
修行的四或五个阶段(请见大般涅槃经和法华经...)

a.第一和二个阶段就是1.多亲近善知识,2.多[听闻佛法],多[阅读佛经],
这就是透过[听闻佛法]而增上智慧,这就是[戒][定][慧]中的[闻慧]

b.或透过[思维佛义],因为思维不同次第的佛义而增上不同阶段的智慧,
这就是[思慧],由此成就不同次第的开悟

c.透过[实修实证]和[为人演说],而逐渐实证[真实智慧],这就是[修慧]
不论是[闻慧]或[思慧]或[修慧],这都是佛经上有说明的


所以[楞严经]讲的很清楚,
道理可以透过[听闻佛法]或[阅读佛经]而马上了解,可算是[解悟]
但是习气的断除需要逐渐的消除,差别就是[实修实证] ——
法门实修帖328#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2 10:52

六、佛陀宣说楞严神咒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恃怙,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南牟萨怛他苏伽哆耶(归命一切诸佛)(一)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归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 娜牟萨婆勃陀(敬礼一切诸佛)(三) 勃地萨哆吠弊(归命菩萨)(毗㖿反)(四) 娜牟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敬礼正遍知)(五) 萨失啰(引)皤(去)迦僧伽喃(敬礼辟支佛及四果人)(六) 娜牟嚧鸡阿啰喝哆喃(归命罗汉等众)(七) 娜牟苏噜哆半那喃(八) 娜牟塞羯唎(二合)陀(引)伽(轻去)弥喃(敬礼斯陀含阿那含众)(九) 娜牟卢鸡三藐伽哆喃(敬礼过去未来)(十) 娜牟三藐钵啰(二合)底半那(去)喃(十一) 娜牟提婆唎史喃(敬礼三十三天及一切诸仙天等)(十二) 娜牟微悉陀耶微(入声呼)地也(二合)陀啰喃(敬礼咒仙)(十三) 娜牟悉陀微地也(二合)陀啰㗚史喃(敬礼持咒成就仙人)(十四) 舍波(去)拏揭啰诃娑诃摩啰陀(二合)喃(摄恶作善)(十五) 娜牟皤啰(二合)诃摩(二合)泥(归命梵天)(十六) 娜牟因(去)陀啰(二合)耶(归命帝释)(十七) 娜牟婆伽嚩帝(归命世尊)(十八) 噜陀啰(二合)(引)耶(大自在天)(十九) 乌摩钵底(天后)娑醯夜耶(及眷属等)(二十) 娜牟婆伽筏(蒱末反)帝(世尊)(二十一) 那啰延拏耶(地祇众)(二十二) 半遮摩诃没陀啰(大印)(二十三) 娜牟塞讫哩(二合)多耶(顶礼世尊)(二十四) 娜牟婆伽(上呼)筏帝摩诃迦啰耶(大黑天神)(二十五) 底哩(二合)补啰那伽(上)啰(城)(二十六) 毗陀啰皤拏迦啰耶(破坏)(二十七) 阿底目多迦尸摩舍那缚悉泥(尸陀林中)(二十八) 摩怛唎(二合)伽拏(鬼神众)(二十九) 娜牟塞讫唎多耶(三十) 娜牟婆伽筏帝(旧)怛他揭多俱啰耶(如来族)(三十一) 娜牟钵头摩(二合)俱啰耶(归命莲华族菩萨等)(三十二) 娜牟筏折啰俱啰(半音用,同下)耶(归命金刚族)(三十三) 娜牟摩尼俱啰耶(归命宝族)(三十四) 娜牟伽(上)阇俱啰耶(归命众族)(三十五) 娜牟婆伽筏帝(三十六) 地唎(二合)茶输啰哂那(三十七) 钵啰(二合)诃啰拏啰(引)阇耶(大猛将各持器仗入)(三十八) 怛他揭多耶(如来)(三十九) 娜牟婆伽筏帝(四十) 阿弥陀(引)婆(引)耶(无量寿佛)(四十一) 怛他揭多耶(四十二)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应等正觉)(四十三) 娜牟婆伽筏帝(四十四) 阿刍鞞也(阿閦如来)(四十五) 怛他揭多耶(四十六)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四十七) 娜牟婆伽筏帝(四十八) 毗沙阇俱噜(二合)吠䟽璃唎耶(药师如来)(四十九) 钵啰(二合)婆啰(引)阇耶(光王)(五十) 怛他揭多耶(五十一)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二) 娜牟婆伽筏帝(五十三) 三布瑟毕多娑啰啰(引)阇夜(娑罗花王)(五十四) 怛他揭多耶(五十五)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引)耶(五十六) 娜牟婆伽筏帝(五十七) 舍枳也(二合)母娜曳(释迦牟尼佛)(五十八) 怛他揭多耶(五十九) 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引)耶(六十) 娜牟婆伽筏帝(六十一) 啰怛那俱苏摩(宝花)(六十二) 鸡都啰(引)阇耶(宝幢王如来)(六十三) 怛他揭多耶(六十四)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引)耶帝瓢(六十五) 娜牟塞讫哩(二合)多皤翳摩含婆伽筏多(六十六)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衫(如来佛顶)(六十七) 悉怛多(引)钵怛㘕(二合)(华盖)(六十八) 娜牟阿波(引)啰支单(半音)(敬礼是辰胜)(六十九) 钵罗登(登甑反)拟(拟异反)啰(七十) 萨嚩部多揭啰(二合)诃迦啰尼(一切神众作罚)(七十一) 波啰微(入)地也(二合)掣(车曳反)陀(轻呼)你(能断他咒)(七十二) 阿哥(引)啰(轻呼)微哩(入)(二合)驻(横死)(七十三) 波唎怛啰耶(引)那揭唎(救取)(七十四) 萨嚩畔陀那&#141025;乞叉那迦唎(一切缚禁解脱)(七十五) 萨嚩突瑟吒(二合)(除一切恶)(七十六)(上) 突莎般那你缚啰尼(恶梦)(七十七) 者都啰(引)室底喃(八万四千众神)(七十八) 揭啰诃娑诃娑啰(引)喃(七十九) 微陀防娑(引)那羯哩(打破)(八十) 阿瑟吒冰设底喃(去声呼)(八十一)(呼皆同) 诺刹怛啰喃(八十二) 钵啰(二合)娑(引)陀那羯哩(正行)阿瑟吒(二合)喃(八十三) 摩诃揭啰诃喃(辰)(八十四) 微陀防(二合)萨那羯哩(打破)(八十五) 萨嚩舍都噜(二合)你嚩啰尼(除一切恶)(八十六) 巨(去)啰喃(八十七) 突室乏(二合)钵那难遮那舍尼(除却严恶)(八十八) 毗沙设萨怛啰(器仗)(八十九) 阿祁尼(火)(九十) 乌陀迦啰尼(水)(九十一) 阿波(引)啰视多具啰(苻能胜严)(九十二) 摩诃跋啰战拏(大力嗔怒)(九十三) 摩诃提哆(火天)(九十四) 摩诃帝阇(大灭)(九十五) 摩诃税尾(二合)多(太白)(九十六) 什伐(二合)啰(光焰)(九十七) 摩诃跋啰(大力)(九十八) 半茶啰嚩(引)悉你(白拂)(九十九) 阿唎耶多啰(圣者)(一百) 毗哩(二合)俱知制嚩毗阇耶(最胜菩萨)(百一) 筏折啰(二合)摩礼底毗输噜多(摧碎金刚)(百二) 钵踏罔迦(降伏)(百三) 跋折啰儿(炽曳反)诃缚者(金刚力士)(百四) 摩啰制缚(随一逐)(百五) 般啰室多(金刚神杵)(百六) 跋折(时热反)(上)啰(二合)檀持(金刚神杵)(百七) 毗舍罗摩遮(天神力士)(百八) 扇多舍毗提嚩布室哆苏摩噜波(参辰日月天子及二十八宿)(百九) 摩诃(引)税尾(二合)多(引)(太白星)(百十) 阿哩耶多罗(百十一) 摩诃(引)跋啰阿波啰(百十二) 跋折啰(二合)商羯啰制婆(金刚连锁)(百十三) 怛他(天可反)跋折啰俱摩唎迦(金刚童女)(百十四) 俱㘕(卢绀反)咃唎(金刚童子)(百十五) 跋折啰诃萨哆者(二合)(金刚手)(百十六) 微地也(大明咒藏)(百十七) 干遮那摩(引)唎迦(四天王太子)(百十八) 俱苏婆喝啰怛啰怛那(百十九) 毗噜遮耶那俱唎耶(百二十) 韬淡(吐炎)夜啰乌瑟尼(二合)沙(佛顶)(百二十一) 毗折蓝婆摩逻遮(罗刹神女)(百二十二) 跋折啰(二合)迦那迦(金刚使者)(百二十三) 钵啰(二合)婆咾(去)遮那(蓬华神众)(百二十四) 跋折啰(二合)敦尼遮(金刚擎山)(百二十五) 税尾多遮迦摩(引)啰(引)乞叉(二合)(百二十六) 舍施钵啰(二合)婆翳帝夷帝(如是等)(百二十七) 母(引)陀啰(二合)尼揭拏(众印可)(百二十八) 娑吠啰乞忏(二合)(一切护我)(百二十九) 俱啰饭(二合)都印㝹那么么(某乙称名)那写(诵咒者但至此语皆自称名)(百三十) 呜吽(二合)牟哩(二合)瑟揭(二合)(渠羯反)(皆同)拏(仙众)(百三十一) 钵啰(二合)舍(引)萨多(善相)(百三十二) 萨怛他揭都(一切如来)(百三十三) 乌瑟尼沙(百三十四)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警误)(百三十五) 瞻婆那(押领)(百三十六)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三十七) 萨耽婆那(镇守)(百三十八)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三十九) 婆啰微地也三婆乞叉那啰(百四十)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四十一) 萨婆部瑟吒喃(百四十二) 塞昙婆那羯啰(吃却他咒)(百四十三)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四十四) 萨嚩药叉(勇猛)(百四十五) 喝啰(引)刹娑揭啰诃喃(百四十六) 毗陀防娑那羯啰(打破)(百四十七)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四十八) 者都罗尸底喃(百四十九) 揭啰诃娑啰喃(八万四千神王众)(百五十) 毗陀防娑那羯啰(百五十一)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五十二) 阿瑟吒微(二合)摩舍帝喃(上)(百五十三) 那佉(上)沙怛啰喃(上)(百五十四) 婆啰摩驮那伽啰(百五十五) 呼吽(二合)咄噜吽(三合)(百五十六) 啰刹啰刹(护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皆护)(百五十七) 薄伽梵(佛)(百五十八)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佛顶)(百五十九) 钵啰登拟哩(百六十) 摩诃萨诃萨啰部儿(千臂大神)(百六十一) 娑诃萨啰室晒(千头神)(百六十二) 俱胝舍多娑诃萨啰宁怛㘑(百千眼神)(百六十三) 阿弊地也什嚩哩多那吒迦(百六十四) 摩诃跋折噜陀(引)啰(大轮金刚)(百六十五) 帝哩菩嚩那(三世)(百六十六) 曼茶啰(檀场)(百六十七) 呜吽莎悉底(百六十八) 薄婆都(与我平等)(百六十九) 印㝹么么(某乙)(百七十) 啰阇婆夜(王难)(百七十一) 主啰婆夜(贼难)(百七十二) 阿祇尼婆夜(火难)(百七十三) 乌陀迦婆夜(水难)(百七十四) 吠沙婆夜(毒难)(百七十五) 舍萨多啰婆夜(刀仗难)(百七十六) 波啰斫羯啰婆夜(兵难)(百七十七) 突㗚叉婆夜(谷贵饥馑难)(百七十八) 阿舍你婆夜(雹难)(百七十九) 阿迦啰没㗚(利吉反)驻婆夜(掩死难)(百八十) 阿陀啰尼部弥剑波(总持地动)(百八十一) 伽波哆婆夜(险难)(百八十二) 乌啰啰迦波多婆夜(道路难)(百八十三) 啰阇弹茶婆夜(王刑罚难)(百八十四) 那(上)伽婆夜(龙怖难)(百八十五) 微地揄婆夜(闪电难)(百八十六) 苏跋㗚尼婆夜(金翅鸟难)(百八十七) 药叉揭啰诃(百八十八) 罗刹娑揭啰诃(百八十九) 毕唎哆揭啰(二合)诃(饿鬼难)(百九十) 毗舍(上)遮揭啰诃(厕神)(百九十一) 部多揭啰(二合)诃(神鬼众)(百九十二) 鸠槃茶揭啰诃(守宫妇女鬼)(一百九十三) 布单那揭啰(二合)诃(魄鬼)(百九十四) 羯吒布单那揭啰(二合)诃(奇魄鬼)(一百九十五) 塞揵陀揭啰诃(鸠摩罗童天子)(百九十六) 阿婆娑摩啰揭啰(二合)诃(羊头鬼)(百九十七) 乌檀摩陀揭啰(二合)诃(热鬼)(百九十八) 车耶揭啰(二合)诃(影鬼)(百九十九) 梨婆底揭啰诃(阴谋鬼)(二百) 阇底诃哩泥(食初产鬼)(二百一) 羯啰婆诃哩泥(食怀孕鬼)(二百二) 嚧地啰诃哩泥(食血鬼)(二百三) 芒娑诃哩泥(食肉鬼)(二百四) 计陀诃哩泥(食脂鬼)(二百五) 摩阇诃哩(轻呼)(去声)泥(食髓鬼)(二百六) 阇多诃哩泥(食气鬼)(二百七) 视吠哆诃哩泥(食寿命鬼)(二百八) 婆多诃哩泥(食风鬼)(二百九) 皤多诃哩喃阿输遮诃哩泥(食不净鬼)(二百一十) 质多诃哩泥(食心鬼)(二百十一)帝衫萨毗衫(如是等众)(二百十二) 萨嚩揭啰诃喃(一切执祖鬼)(二百十三) 毗地也(明咒藏)(二百十四) 嗔陀夜弥(斩伐罪者)(二百十五) 枳啰夜弥(二百十六) 波哩跋啰斫迦罗(外道)(二百十七) 讫哩(离枳反)(上)担微地也(明咒藏)(二百十八) 嗔陀夜弥(二百十九) 枳啰夜弥(捕罚)(二百二十) 茶枳尼(狐魅鬼)(二百二十一) 讫哩担微地也(明咒)(二百二十二) 嗔陀夜弥枳啰夜弥(二百二十三) 摩诃钵输钵底夜(二百二十四) 噜陀啰(大自在天)(二百二十五) 讫哩耽微地也(明咒)(二百二十六)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二百二十七) 那啰耶拏耶(天神)(二百二十八) 讫哩耽微地也(明咒)(二百二十九) 嗔陀夜弥枳啰夜弥(二百三十) 怛怛嚩伽(上)噜茶(金翅鸟王)(二百三十一)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三十二)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二百三十三) 摩诃迦罗(大黑天神)(二百三十四) 摩怛啰伽拏讫哩(离枳反)(上)耽微地也(二百三十五)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二百三十六) 迦波哩迦(髑髅外道)(二百三十七)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三十八) 嗔陀夜弥枳啰夜弥(二百三十九) 阇夜羯啰(二百四十) 曼度羯啰(二百四十一) 萨婆啰他娑达你(持一切物)(二百四十二)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四十三) 嗔陀夜弥枳啰夜弥(二百四十四) 者都㗚(利吉反)薄祁你(姊妹神女)(二百四十五)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四十六) 嗔陀夜弥(二百四十七) 枳啰夜弥(二百四十八) 凭(去)仪哩知(斗战胜神并器仗)(二百四十九) 难泥(外道)鸡首婆啰(孔雀王器仗)(二百五十) 伽那钵底(毗那夜迦王)(二百五十一) 娑醯夜(野叉王兄弟三人各领二十八万众)(二百五十二)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五十三) 嗔陀夜弥(二百五十四) 枳啰夜弥(二百五十五) 那延那室啰(引)婆拏(裸形外道)(二百五十六) 讫哩(离吉反)(皆同)耽微地也(二百五十七) 嗔陀夜弥(二百五十八) 枳啰夜弥(二百五十九) 阿啰诃多(罗汉)(二百六十)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六十一) 嗔陀夜弥(二百六十二) 枳啰夜弥(二百六十三) 微怛(多音)啰(引)迦(起尸鬼)(二百六十四)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六十五) 嗔陀夜弥(二百六十六) 枳啰夜弥(二百六十七) 跋折(时热反)啰波你(执金刚神)(二百六十八) 跋折啰婆(重呼)尼(二百六十九) 具醯夜迦(密迹力士)(二百七十) 地钵底(总管)(二百七十一) 讫哩耽微地也(二百七十二)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二百七十三) 啰叉啰叉罔(一切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方护)(二百七十四) 薄伽梵(佛)(二百七十五) 印㝹那么么那写(某乙写)(二百七十六) 婆伽梵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二百七十七) 悉怛多钵怛啰(华盖)(二百七十八) 南无嗉(上)都(上)羝(顶礼)(二百七十九) 阿悉多那(引)啰(引)啰迦(白光分明)(二百八十) 钵啰婆毗萨普吒(二百八十一) 毗迦悉怛多(二百八十二) 钵底哩(二百八十三) 什嚩啰什嚩啰(光焰)(二百八十四) 陀啰陀啰(二百八十五) 频陀啰频陀啰(二百八十六) 嗔陀嗔陀(二百八十七) 含吽含吽(二百八十八) 泮泮泮(二百八十九) 泮吒泮吒(二百九十) 莎皤诃(二百九十一) 醯醯泮(二百九十二) 阿牟伽耶泮(不空大使)(二百九十三) 阿钵啰底诃多泮(无障碍)(二百九十四) 皤啰钵啰(二合)陀泮(与愿)(二百九十五) 阿素啰毗陀啰皤迦泮(修罗破坏)(二百九十六) 萨皤提吠弊泮(一切天神)(二百九十七) 萨皤那那伽弊泮(一切龙众)(二百九十八) 萨皤药叉弊泮(一切勇鬼神)(二百九十九) 萨皤乾闼婆弊泮(一切音乐神)(三百) 萨皤阿素啰弊泮(三百一) 萨皤揭噜茶弊泮(三百二) 萨皤紧那罗弊泮(三百三) 萨皤摩护啰伽弊泮(三百四) 萨皤啰刹莎弊泮(三百五) 萨皤摩努晒弊泮(三百六) 萨皤阿摩努晒弊泮(三百七) 萨皤布单那弊泮(三百八) 萨皤迦吒布丹那弊泮(三百九) 萨皤突兰枳帝弊泮(一切难过)(三百十) 萨皤突瑟吒毕哩乞史帝弊泮(一切难)(三百十一) 萨皤什皤梨弊泮(一切疟壮热)(三百十二) 萨皤阿波萨么嚟弊泮(一切外道出)(三百十三) 萨婆奢罗皤拏弊泮(三百十四) 萨嚩底㗚耻鸡弊泮(三百十五) 萨菩怛波提弊泮(一切鬼恶)(三百十六) 萨皤微地也啰誓遮黎弊泮(一切持咒博士等)(三百十七) 阇耶羯啰摩度羯啰(三百十八) 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一切物咒博士)(三百十九) 微地也遮唎曳弊泮(三百二十) 者咄啰南薄祁你弊泮(四姊妹神女)(三百二十一) 跋折啰俱摩唎迦弊泮(金刚童子)(三百二十二) 跋折啰俱蓝陀利弊泮(三百二十三) 微地也啰(引)阇弊泮(咒王等)(三百二十四) 摩诃钵啰登耆囇弊泮(三百二十五) 跋折啰商羯啰(引)夜泮(金刚连锁)(三百二十六) 钵啰登祁啰啰(引)阇(引)耶泮(三百二十七) 摩诃揭啰耶泮(大黑天神)(三百二十八) 摩诃摩怛哩(二合)伽拏耶泮(鬼众)(三百二十九) 娜牟塞揭哩(二合)多耶泮(三百三十) 毗瑟拏尾曳泮(毗纽天子)(三百三十一) 皤啰&#149078;摩尼曳泮(梵王)(三百三十二) 阿祁尼曳泮(火天)(三百三十三) 摩诃迦哩曳泮(大黑天女)(三百三十四) 迦啰檀特曳泮(大鬼帅黑奥神)(三百三十五) 翳泥哩曳泮(帝释)(三百三十六) 遮文迟曳泮(怒神)(三百三十七) 唠怛哩曳泮(瞋怒神)(三百三十八) 迦啰(引)怛哩曳泮(三百三十九) 迦波嚟曳泮(三百四十) 阿地目抧多迦尸么舍那皤悉你曳泮(三百四十一) 曳髻者那萨怛萨怛皤(若有众生)(三百四十二) 突瑟吒质多(恶心鬼)(三百四十三) 涝持啰质多(三百四十四) 乌阇诃啰(食精气鬼)(三百四十五) 揭婆诃啰(食胎藏鬼)(三百四十六) 唠地啰诃啰(食血鬼)(三百四十七) 芒娑诃啰(食肉鬼)(三百四十八) 摩社诃啰(食产鬼)(三百四十九) 社多诃啰(三百五十) 视微多诃啰(食寿命鬼)(三百五十一) 皤略耶诃啰(食祭鬼)(三百五十二) 健陀诃啰(食香鬼)(三百五十三) 布瑟波诃啰(食花鬼)(三百五十四) 破啰诃啰(食五果子鬼)(三百五十五) 萨写诃啰(食五谷种子鬼)(三百五十六) 波波质多突瑟吒(知谏反)质多(恶心鬼)(三百五十七) 唠陀罗质多(嗔心鬼)(三百五十八) 陀啰质多药叉揭啰诃(三百五十九) 啰刹娑揭啰诃(三百六十) 闭囇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三百六十一) 部多揭啰诃(神众)(三百六十二) 鸠槃茶揭啰诃(三百六十三) 塞健陀揭啰诃(三百六十四) 乌怛摩陀揭啰诃(三百六十五) 车夜揭啰诃(影鬼)(三百六十六) 阿波娑摩啰揭啰诃(羊嗔鬼鬼如野狐)(三百六十七) 侘(坼阿反)(上)(长平呼)迦茶祁尼揭啰诃(魅鬼魅女鬼)(三百六十八) &#134941;婆底揭啰诃(如狗恼小鬼)(三百六十九) 阇弭迦揭啰诃(如乌鬼)(三百七十) 舍俱尼揭啰诃(如马)(三百七十一) 漫怛啰难提迦揭啰诃(如猫儿)(三百七十二) 阿蓝皤揭啰诃(如蛇)(三百七十三) 诃奴建度波尼揭啰诃(如鸡)(三百七十四) 什(入音)皤啰(壮热疟鬼)翳迦醯迦(一日一发)德吠底迦(二日一发)(三百七十五) 帝哩帝药迦(三日一发)折咄㗚他迦(四日一发)(三百七十六) 眤底夜什皤啰(常壮热鬼)(三百七十七) 毗沙摩什皤啰(壮热)(三百七十八) 皤底迦(风病鬼)背底迦(黄病鬼)(三百七十九) 室礼瑟弥迦(痰饮)(三百八十) 娑你波底迦(痢病)(三百八十一) 萨皤什皤啰(一切壮热)(三百八十二) 室噜喝啰底(头痛)(三百八十三) 阿罗陀皤帝(半头痛)(三百八十四) 阿乞史嚧剑(饥不食鬼)(三百八十五) 目佉嚧钳(口痛)(三百八十六) 羯唎突嚧钳(愁鬼)(三百八十七) 羯啰诃输蓝(咽喉痛)(三百八十八) 羯拏输蓝(耳痛)(三百八十九) 檀多输蓝(齿痛)(三百九十) 颉哩驮耶输蓝(心痛)(三百九十一) 末摩输蓝(卢钳反)(三百九十二) 跋啰㗌婆输蓝(肋痛)(三百九十三) 背哩瑟吒输蓝(背痛)(三百九十四) 乌驮啰输蓝(卢钳反)(腹痛)(三百九十五) 膻知输蓝(腰痛)(三百九十六) 跛悉帝输蓝(裸骨痛)(三百九十七) 邬(上)嚧输蓝(腿髀痛)(三百九十八) 常伽输蓝(腕痛)(三百九十九) 喝萨多输蓝(手痛)(四百) 波陀输蓝(脚痛)(四百一) 頞伽钵啰登输蓝(四支节痛)(四百二) 部多吠怛茶(起尸鬼)(四百三) 茶枳(呼哽反)(上)尼(魅鬼)(四百四) 什皤啰陀突卢建纽(四百五) 吉知(蜘蛛)婆路多(丁疮)(四百六) 吠萨啰波噜诃(侵淫疮)凌(里孕反)伽(赤疮)(四百七) 输沙多(引)啰娑那迦啰毗沙喻迦(上坎)(四百八) 阿祁尼(火)乌陀迦(水)摩啰吠啰建多啰(四百九) 阿迦啰蜜㗚(二合)驻(横死)(四百十) 怛囇部迦地哩啰吒毗失脂迦(蝎)(四百十一) 萨啰波(蛇)(四百十二) 那俱啰(虎狼)(四百十三) 僧(思孕反)伽(师子)(四百十四) 吠也揭啰(大虫)(四百十五) 怛乞叉(猪熊)(四百十六) 怛啰乞叉末啰(马熊)视皤帝衫(此等)(四百十七) 萨毗衫萨毗衫(一切此说者)(四百十八) 悉怛多钵怛啰(花盖)(四百十九) 摩诃跋折噜(大金刚藏)(四百二十) 瑟尼衫摩诃钵啰登祁蓝(四百二十一) 夜婆埵陀舍喻社那(乃至十二由旬成界地)(四百二十二) 便怛囇拏毗(入声)地夜畔驮迦嚧弥(云我大明咒十二由旬结界禁缚莫入)(四百二十三) 帝殊畔陀迦(居那反)嚧弥(佛顶光聚缚结不得入界)(四百二十四) 波啰微地也(途迦反)畔陀迦嚧弥(能缚一切恶神鬼)(四百二十五) 怛地他(即说咒曰)(四百二十六) 唵(四百二十七) 阿那㘑毗舍提(四百二十八) 鞞啰(四百二十九) 跋折啰(四百三十) 阿唎畔陀(四百三十一) 毗陀你(四百三十二) 跋折啰波尼泮(四百三十三) 呼吽(四百三十四) 咄噜吽(三合)(四百三十五) 莎皤诃(四百三十六) 唵吽(四百三十七) 毗噜提(四百三十八) 莎皤诃(四百三十九)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从肉髻(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中涌现出百宝光明,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身如来坐在宝莲花中,头顶放出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总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遍满虚空界,大众仰观求佛护佑,都在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写 萨怛他 佛陀俱胝、瑟尼钐 南无萨婆 勃陀勃地 萨跢鞞弊 南无萨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喃 娑舍罗、婆迦 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罗 底波、多那喃 南无提婆、离瑟赧 南无悉陀耶 毗地耶 陀罗离瑟赧 舍波奴 揭罗诃 娑诃娑罗、摩他喃 南无跋罗诃、摩泥 南无因陀罗耶 南无婆伽婆帝 嚧陀罗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无婆伽婆帝 那罗野 拿耶 槃遮摩诃、三慕陀罗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摩诃迦罗耶 地唎、般剌那 伽罗毗陀罗 波拿、迦罗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 婆悉泥 摩怛唎伽拿 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罗耶 南无般头摩、俱罗耶 南无跋阇罗、俱罗耶 南无摩尼、俱罗耶 南无伽阇、俱罗耶 南无婆伽婆帝 帝唎茶 输罗西那 波罗诃罗、拿罗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南无阿弥、多婆耶 跢他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阿刍鞞耶 跢他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鞞沙阇耶 俱卢、吠柱唎耶 般罗婆、罗阇耶 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 三补师、毖多 萨怜捺罗剌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 剌怛那、鸡都、罗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罗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 南无萨羯唎多 翳昙、婆伽婆多 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萨怛多、般怛蓝 南无 阿婆罗视耽 般罗帝 扬歧罗 萨罗婆 部多、揭罗诃 尼羯罗诃 羯迦罗诃尼 跋罗、毖地耶 叱陀你 阿迦罗 密唎柱 般唎 怛罗耶 儜揭唎 萨罗婆 槃陀那 目叉尼 萨罗婆 突瑟吒 突悉乏 般那你 伐罗尼 赭都罗 失帝南 羯罗诃 娑诃、萨罗、若阇 毗多崩娑那、羯唎 亚瑟吒冰、舍帝南 那叉、刹怛罗、若阇 波罗、萨陀那、羯唎 亚瑟吒南 摩诃羯罗诃、若阇 毗多崩、萨那羯唎 萨婆、舍都嚧 你婆罗、若阇 呼蓝、突悉乏 难遮那舍尼 毖沙舍 悉怛罗 阿吉尼 乌陀迦罗、若阇 阿般罗视多、具罗 摩诃般罗、战持 摩诃叠多 摩诃帝阇 摩诃税多、阇婆罗 摩诃跋罗、槃陀罗 婆悉你 阿唎耶、多罗 毗唎俱知 誓婆、毗阇耶 跋阇罗、摩礼底 毗舍嚧多 勃腾罔迦 跋阇罗、制喝那、阿遮 摩罗制婆 般罗质多 跋阇罗、擅持 毗舍罗遮 扇多舍 鞞提婆 补视多 苏摩嚧波 摩诃税多 阿唎耶、多罗 摩诃婆罗、阿般罗 跋阇罗、商羯罗、制婆 跋阇罗、俱摩唎 俱蓝陀唎 跋阇罗、喝萨多遮 毗地耶 干遮那 摩唎迦 啒苏母 婆羯罗跢那 鞞嚧遮那 俱唎耶 夜罗菟 瑟尼钐 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罗、迦那、迦波罗婆 嚧阇那 跋阇罗、顿稚遮 税多遮 迦摩罗 刹奢尸 波罗婆 翳帝夷帝 母陀罗 羯拿 娑鞞罗忏 掘梵都 印兔那、么么写

乌(合牛) 唎瑟、揭拿 般剌、舍悉多 萨怛他 伽都瑟尼钐 虎(合牛)都嚧雍 瞻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 悉眈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 波罗瑟地耶 三般叉 拿羯罗 虎(合牛)都嚧雍 萨婆药叉 喝罗刹裟 揭罗诃、若阇 毗腾崩、萨那羯罗 虎(合牛)都嚧雍 者都罗 尸底南 揭罗诃 娑诃萨罗南 毗腾崩、萨那罗 虎(合牛)都嚧雍 罗叉 婆伽梵 萨怛他 伽都瑟尼钐 波罗点 阇吉唎 摩诃、娑诃萨罗 勃树、娑诃萨罗 室唎沙 俱知、娑诃萨泥 帝隶、阿弊提视、婆唎多 吒吒罂迦 摩诃、跋阇嚧陀罗 帝唎 菩婆那 曼茶罗 乌(合牛) 娑悉帝 薄婆都 么么 印兔那、么么写

罗阇婆夜 主罗跋夜 阿只尼、婆夜 乌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萨多罗、婆夜 婆罗、斫羯罗、婆夜 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罗 密唎柱、婆夜 陀罗尼、部弥剑 波伽波陀、婆夜 乌罗迦、婆多、婆夜 剌阇坛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条怛、婆夜 苏波罗拿、婆夜 药叉、揭罗诃 罗叉私、揭罗诃 毕唎多、揭罗诃 毗舍遮、揭罗诃 部多、揭罗诃 鸠槃茶、揭罗诃 补丹那、揭罗诃 迦吒补丹那、揭罗诃 悉干度、揭罗诃 阿播悉摩罗、揭罗诃 乌檀摩陀、揭罗诃 车夜揭罗诃 醯唎婆帝、揭罗诃 社多、诃唎南 揭婆 诃唎南 嚧地罗、诃唎南 忙娑 诃唎南 谜陀、诃唎南 摩阇、诃唎南 阇多、诃唎女 视比多、诃唎南 毗多、诃唎南 婆多 诃唎南 阿输遮、诃唎女 质多、诃唎女 帝钐、萨鞞钐 萨婆、揭罗诃南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波唎、跋罗、者迦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茶演尼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摩诃般输、般怛夜 嚧陀罗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那罗夜拿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怛埵伽嚧、茶西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摩诃迦罗 摩怛唎伽拿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迦波唎迦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阇耶羯罗 摩度、羯罗 萨婆、罗他、娑达那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赭咄罗 婆耆你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毗唎羊、讫唎知 难陀、鸡沙罗 伽拿、般帝 索醯夜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那揭、那舍罗、婆拿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阿罗汉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毗多罗伽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跋阇罗波你 具醯夜、具醯夜 迦地、般帝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罗夜弥 罗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么么写

婆伽梵 萨怛多、般怛罗 南无粹都帝 阿悉多、那罗剌迦 波罗婆 悉普吒 毗迦、萨怛多、钵帝唎 什佛罗、什佛罗 陀罗陀罗 频陀罗、频陀罗 嗔陀嗔陀 虎(合牛)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 娑诃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罗、提诃多泮 婆罗、波罗陀泮 阿素罗 毗陀罗 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 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 萨婆、乾闼婆、弊泮 萨婆、补丹那、弊泮 迦吒补丹那、弊泮 萨婆、突狼枳帝、弊泮 萨婆、突涩比犁 讫瑟帝、弊泮 萨婆、什婆唎、弊泮 萨婆、阿播悉摩犁、弊泮 萨婆、舍罗、婆拿、弊泮 萨婆、地帝鸡、弊泮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 萨婆、毗陀耶 罗誓、遮犁、弊泮 阇夜羯罗 摩度羯罗 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 毗地夜 遮唎、弊泮 者都罗 缚耆你、弊泮 跋阇罗 俱摩唎 毗陀夜 罗誓、弊泮 摩诃波罗、丁羊 叉耆唎、弊泮 跋阇罗、商羯罗夜 波罗丈耆、罗阇耶泮 摩诃迦罗夜 摩诃、末怛唎迦拿 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拿婢、曳泮 勃罗诃、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 摩诃羯唎、曳泮 羯罗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 唠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逻罗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 迦尸摩、舍那 婆私你、曳泮 演吉质 萨埵、婆写 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突瑟吒、质多 阿末怛唎、质多 乌阇、诃罗 伽婆、诃罗 嚧地罗、诃罗 婆娑、诃罗 摩阇、诃罗阇多、诃罗 视毖多、诃罗 跋略夜、诃罗 乾陀、诃罗 布史波、诃罗 颇罗、诃罗 婆写、诃罗 般波、质多 突瑟吒、质多 唠陀罗、质多 药叉、揭罗诃 罗刹娑、揭罗诃 闭隶多、揭罗诃 毗舍遮、揭罗诃 部多、揭罗诃 鸠槃茶、揭罗诃 悉乾陀、揭罗诃 乌怛摩陀、揭罗诃 车夜、揭罗诃 阿播萨摩罗、揭罗诃 宅袪革 茶耆尼、揭罗诃 唎佛帝、揭罗诃 阇弥迦、揭罗诃 舍俱尼、揭罗诃 姥陀罗 难地迦、揭罗诃 阿蓝婆、揭罗诃 干度波尼、揭罗诃 什佛罗 堙迦醯迦 坠帝药迦 怛隶帝药迦 者突托迦 昵提、什伐罗 毖钐摩、什伐罗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隶、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萨婆、什伐罗 室嚧吉帝 末陀、鞞达、嚧制剑 阿绮嚧钳 目佉嚧钳 羯唎突嚧钳 揭罗诃 揭蓝、羯拿、输蓝 惮多、输蓝 迄唎夜、输蓝 末么、输蓝 跋唎室婆、输蓝 毖栗瑟吒、输蓝 乌陀罗、输蓝 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 邬嚧输蓝 常伽输蓝 喝悉多输蓝 跋陀输蓝 娑房盎伽 般罗、丈伽、输蓝 部多、毖跢茶 茶耆尼 什婆罗 陀突嚧迦 建咄嚧吉知 婆路多毗 萨般嚧诃淩伽 输沙怛罗 娑那羯罗 毗沙喻迦 阿耆尼 乌陀迦 末罗、鞞罗 建跢罗 阿迦罗 密唎咄 怛敛部迦 地栗剌吒 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罗 肆引伽弊 揭罗唎、药叉 怛罗刍 末罗视 吠帝钐 娑鞞钐 悉怛多、钵怛罗 摩诃跋阇嚧 瑟尼钐 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 舍喻阇那 辫怛隶拿 毗陀耶 槃昙迦嚧弥 帝殊 槃昙迦嚧弥 般罗毗陀 槃昙迦嚧弥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罗 跋阇罗 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阇罗 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 莎婆诃


名词解释:

【肉髻】
(术语)梵名乌瑟腻沙Us!n!i^s!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玄应音义三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郁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金刚密迹】
(术语)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众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弗等声闻众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三密垂迹为神之义。大日经名曰金刚手秘密主。楞严经七曰:“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金光明经鬼神品曰:“金刚密迹大鬼神王,及其眷属五百徒党,一切皆是大菩萨等,亦悉拥护听是经者。”见密迹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2 10:5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6:58 编辑

七、楞严咒的功德

1、受持此(楞严)咒,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
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学习解说]:

阿难,这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
十方如来因为这个咒心,成就无上正遍知觉
十方如来执持这个咒心,能降伏诸魔制伏诸外道
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化微尘数国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能在微尘国转大法轮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如果自己的果位未成,也能在十方蒙佛摩顶授记
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苦难众生,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奉善知识,能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供养如意,能在恒沙如来会中推举为大法王子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家亲眷属,能令诸小乘听闻秘密藏(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心不惊怖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能成就无上正觉、能在菩提树下、端坐入于大涅槃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能在灭度后托付佛事给住持说,能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名词解释: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甚深秘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门;复以如来善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而不说,故称秘密。故秘密藏乃诸经为显其甚深秘义之通名。于显教中,南本与北本涅槃经卷二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一不异为秘密藏。然依密教之意,则总以释迦化身所说之教法为显教,独以大日法身之所说为秘密藏,亦即真言一乘之总名。不惟其法门深奥,且以之为如来内证极秘之法,故于未灌顶之人决不宣示;犹如声闻乘于未授戒之人不说戒经,故称戒经为秘密藏。(大日经疏卷三)p426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3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23 12:26 编辑

(本次学习:29楼~37楼共用时3.5小时)


2、受持此(楞严)咒,令一切有学远诸魔事,证阿罗汉果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学习解说]:

如果要我说这个佛顶光聚般怛罗咒的功德,就是从早到晚持续不间断、字句不重复的说,这样经过恒沙劫也说不尽,所以此咒也叫如来顶,你们这些有学(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还没有脱离轮回,若至诚发心证阿罗汉果者,不能诵持此咒而坐道场,想要令身心远离魔事是不可能的


名词解释:

【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
(真言)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遍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学】
(术语)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之无学。以前三果尚有可修学之道故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梵S/aiks!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4

3、书写佩带楞严咒者,尽其一生所有诸毒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 ,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世界众生随顺国土现有资源用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书写此咒,放在香囊带在身上或挂在家中,能令心昏或不能忆诵此咒者,有生之年一切大小诸毒不能加害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4

4、受持此(楞严)咒者,能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学习解说]:

阿难,我再为你说说此咒,它能救度世间一切众生获得大无畏,能成就众生出世间智慧


名词解释:

【大无畏】
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埵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 (李明权)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4

5、自诵或教他人诵(楞严)咒者,不受水溺、火烧及一切恶心毒害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 ,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 、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学习解说]:

若我灭度后,末法众生有能自己诵持、或教他人诵持楞严咒者,应当知道此人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都不能加害,甚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都不能害

因为持咒者心得正受的缘故,所以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都会变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及诸鬼神对持咒者不能起恶心,而且频那 、夜迦,诸恶鬼王及其眷属也会常常守护此人


名词解释:

【正受】
梵语 sama^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或谓正受为三昧、三摩地(梵 sama^dhi)或禅定之异名。
 盖正受新译“等至”,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载,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异,以等持仅通于有心定,等至则广通有心、无心定。俱舍论卷二十八,以四禅、四无色定为等至。大乘义章卷十三,以灭尽定、无想定之无心定为等至。又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及智顗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等,就观无量寿经中所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语有所论述,谓散善之三福业为思惟,定善之十六观为正受。(杂阿含经卷十七、旧华严经卷十一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菩萨地持经卷九、解脱道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杂阿毗昙心论卷七)((参见:三昧)580、“三摩钵底”673、“定”3171)p198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4

6、即使以散乱心心忆口持楞严咒,金刚藏王菩萨也会日夜守护与加持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 ,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 ,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楞严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每一种族都有诸金刚众作为眷属,昼夜随时保护持咒者

假如有众生未获得三昧正定,而是以散乱心心忆口持此咒者,金刚王也会常常跟随保护此人,更何况是决定发菩提心者,这位金刚藏王菩萨便会应时加持,令此人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的事情,具有周遍了知的能力,没有任何疑惑


名词解释:

【金刚藏王菩萨】
金刚藏王,梵名 As!t!ottaras/atabhujavajradhara,音译阿瑟吒多罗舍多部惹缚日罗驮落。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最右端之菩萨。全称一百八臂金刚藏王。略称金刚藏。此尊形像身呈青黑色,作十六面(或作二十二面,其中一面为佛面),有一○八臂,表示对治百八烦恼,手持一○八种破除烦恼之武器,如独股杵、轮、索、剑、钩、梵箧、棒、花形杵等,坐于宝莲花中。
 此菩萨于虚空藏院中,与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相对安置,代表虚空藏菩萨福智二门中之智德。“金刚”一词,意谓第八识大圆镜智本有不坏之义;“藏”之一词,即谓此识中含藏万法之义;“王”之一词,则谓此识安住于行者之心中。密号秘密金刚,种子为[fan(hu^m!)](hu^m!),三昧耶形为五股杵,其印相为金刚罗阇一切见法印,真言为“唵 跋折路波婆夜 莎诃”。或谓系金刚萨埵之变化身,又释迦亦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故释迦与金刚藏王能变之体,可谓同一。
 此菩萨之名未见于大日经与大日经疏中,而初见于玄法寺仪轨卷二、青龙寺仪轨卷中;古来皆以之为陀罗尼集经卷七中“金刚藏”之同尊。又依理趣释卷下、大教王经卷二等所说,以金刚藏为虚空藏菩萨之灌顶名号,金刚藏与虚空藏同体。(秘藏记)p3577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5

7、或读或诵或书或写或带或藏此楞严咒,及尽心供养者,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之处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 ,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学习解说]: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谓来世之身),生生世世不生恶道,此人或读或诵或书或写或带或藏此楞严咒,然后尽心供养,则劫劫不生贫穷下贱的地方


名词解释:

【后身】
(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5

8、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常与诸佛同生一处,因此令戒根、智慧等皆得成就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 ,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学习解说]:

这些众生纵然自己不修福德善业,但是十方如来所有功德都会送给此人,所以在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能得到无量功德,如同恶叉聚(意译为綖贯珠、金刚子。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与诸佛一同熏修永远不分开

因此,能令破戒的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他得戒;未精进者,令他精进;无智慧者,令他获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名词解释:

【恶叉聚】
恶叉,梵语 aks!a,又作呜噜捺啰叉(梵 rudra^ks!a)。意译为綖贯珠、金刚子。树名,亦为果实名。学名 Eleocarpus ganitrus。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此外,经论中多引之譬喻多数或众多之意。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大三○·八四六下):“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八上):“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恶叉聚之果实呈紫色,印度人多取以染物或榨油,其果核可作念珠之用。(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卷五十六、瑜伽论记卷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慧琳音义卷三十五、翻译名义集卷三)p4945  FROM:【佛光大辞典】

【后身】
(杂语)谓来世之身。郑谷诗曰:“后身惟愿似师身。”宣和书谱曰:“李阳冰篆迹殊绝,自谓苍颉后身。”即今俗转胎之说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5

9、持此楞严咒者,一时销灭往昔所造一切诸恶业,不论轻重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

[学习解说]:

阿难,若有善男子诵持此(楞严)咒时,假设在这之前有过犯戒,那么持咒以后所有破戒的罪业,不论轻重,一时全部销灭

纵然饮酒、吃五辛等种种不清净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都不将为过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3 12:26

10、诵持此(楞严)咒,令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者,等同作坛行道之功德,没有两样

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 。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学习解说]:

假如有人穿着破烂不干净的衣服,一行一住都会变的清净,纵然不建立坛场,不进入道场,不行道(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只要诵持此(楞严)咒,就等同建坛行道一样的功德,没有两样


名词解释:

【行道】
<一>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善导于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列举出有关“散华行道”之详细作法。又行道之时,回绕廊道,称为缘仪;绕旋庭院,称为庭仪。据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载,绕塔行道之时,应持守下列事项:(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踩踏虫类,(三)不得顾视左右,(四)不得于塔前地上吐唾,(五)不得与塔中住人言谈。(大智度论卷六十七、释门归敬仪卷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参见:右绕)1616)
 <二>指“经行”而言。即于坐禅之间,起身走动以舒缓身心之步行。((参见:经行)5551)
 <三>梵语 i^rya^patha。直译为“威仪路”。或指托钵行路之方式。此外亦泛指行、住、坐、卧等,比丘日常所应注意之四威仪。((参见:四威仪)1728)
 <四>修行佛道之意。p2563 FROM:【佛光大辞典】

【行道】
(仪式)为敬礼佛而向佛右方周围旋绕也。寄归传三曰:“诸经应云旋右三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三匝者,正顺其仪。”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绕百千匝方施一拜。经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胜陀罗尼经曰:“于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罗尼。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大法会必行行道之式。【又】行其所知之道也。无量寿经下曰:“行道进德。”【又】与经行同用之。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坛法】
指密教建立修法坛所行之法轨。有一日作坛、七日作坛之别。七日作坛仪轨如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所载(大一八·九二九上):“初日以如来性加持自身,及供养警地神,择地中诸恶物,筑令坚实。第二日于坛内掘一肘,不动明加持五宝等,定圣尊位,五佛、四菩萨白檀点位。第三日置瓶,不动明加持一百八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遍,然后洒净。第五日护身供养,以不动或降三世一百八遍,次持地明。第六日夜,师、弟子沐浴净衣,诣坛如法供养,与印相应,手按中胎,持明一遍一按,乃至七遍,诸尊位亦准。第七日次教弟子,三归忏悔,发菩提心。”
 一日作坛多以观想为之,于一日中作坛。即先至作坛处,诵地天真言,观想除地中秽物;次结掘地锹印,加持锹,另结作坛印作坛,加持泥土;次以一小瓶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埋于坛中;复将未落地之牛粪或其他物涂作坛,用五色粉涂坛,次缠五色丝。
 综上所述,凡掘地等,为七日作坛法,故称土坛;不掘地等,多为一日作坛,故称水坛,因水坛是以观想为主,仅洒水净地作坛,故有此称。我国与日本皆不用土坛,而用木坛。又最简略之作坛,唯结诵锹、马头、大金刚轮等三印言。(陀罗尼集经卷十二、蕤呬耶经卷上、大日经疏卷四、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p278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3:58
(本次学习:38楼~44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11、诵持楞严咒者,能灭五逆、四弃、八弃重罪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消灭,更无毫发。

[学习解说]:

若有造作五逆重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堕无间地狱者,以及比丘、比丘尼触犯四弃(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八弃(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者,只要诵持楞严咒,这些重罪都将全部灭除,犹如猛风吹散沙堆一样,丝毫不留


名词解释:

【八弃】
谓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又作尼八弃戒、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参见:律)3789)p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弃】
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a^ra^jika,亦译作弃。((参见:四波罗夷)1720、“波罗夷”3442)p177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逆罪】
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3:59

12、读诵、书写、佩戴、安置楞严咒,能消宿业,不久便得无生法忍

阿难!若有众生 ,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 ,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消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学习解说]: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以来,所作一切罪业不论轻重,如果未能及时忏悔的,只要读诵或书写楞严咒,或在身上佩戴,或安置在住处,一切宿世业障就会像热汤融雪一样消化,不久便能获得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4:00

13、诵持、佩戴楞严咒者,求子得子、求长寿得长寿...... 命终随愿往生十方世界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 。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如果有女人不能生育,很想要个小孩,只要至心忆念楞严咒,或在身上佩戴此咒,便能生个福德智慧的小孩;求长寿者,便能获得长寿;求福德果报快速圆满者,便能快速获得圆满;求好的身命(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也是一样能如愿获得

命终之后,还能随愿往生十方佛土,必定不生边地(又作边夷无所知者、卑贱。指不能见闻佛法之边隅下贱之种族)下贱的地方,更何况是杂形


名词解释:

【边地】
<一>梵语 mleccha。音译弥戾车。又作边夷无所知者、卑贱。指不能见闻佛法之边隅下贱之种族。((参见:弥戾车)6417)
 <二>指极乐净土之边地。又称疑城、胎宫。即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之人,应其机感,死后于净土受生之处。生于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参见:边地胎生)6708、“边地懈慢”6708)p6707 FROM:【佛光大辞典】

【身命】
(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力】
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4:01

14、国家如果有难,民众只要礼拜供养及佩戴楞严咒,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争,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 。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学习解说]:

阿难,若有国土遭遇饥荒、瘟疫、战争、贼难,或一切发生恶事的地方,只要书写楞严咒,或安置城的四门,或支提(塔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或脱阇(译曰幢)上,令国土所有众生恭敬礼拜,一心供养楞严咒,和各自佩戴楞严咒,或者安置在家中,这样一切灾难都将全部销灭


名词解释:

【脱阇】
(物名)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长水疏七曰:“脱阇云幢。”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支提】
梵语 caitya,巴利语 cetiya。又作支帝、枝提、支陀、支征、脂帝、制多、制底、制底耶。积集之义。又译聚相。释尊荼毗时,曾积聚香柴而成大[卄/積],此为“支提”一名之起因,其后于佛陀之灵迹等堆积[尃*瓦]土而营造之,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于此,故举凡塔庙、灵庙、庙、方坟等,皆称支提。此外,穿凿石窟之特殊构造,亦称支提。
 塔(梵 stu^pa,音译窣堵波)与支提有别,依摩诃僧祇律之说,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者为支提。后世多混用之,地持经论即主张不论有无舍利,皆称支提。又据阿育王经卷七载,佛之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涅槃处,称四支征,而世所广知者则为“四大灵塔”,亦是混用之例。另有说总称为“塔”,别称“支提”者。
 现今印度称为支提之石窟颇多,其中,七叶窟(梵 Sapta-parN!a-guha^),及史达玛(Suda^ma)、洛马斯利夕(Lomas Rishi)等窟,被视作原始支提。又如帕贾(Bha^ja)及贝达沙(Bedsa^)等窟,则被视为支提之大成。(起世经卷七、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有部目得迦卷十、法华经文句卷八下、法华义疏卷十一、玄应音义卷三、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p1416 FROM:【佛光大辞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4:01

15、楞严咒所在之处,龙天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不能入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 ,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 ;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消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 ,永不能入。

[学习解说]:

阿难,各处各方只要有楞严咒的地方,就会天龙欢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乐

有楞严咒的地方,能镇压一切恶星,令民众远离灾难和横祸,不被杻械枷锁缠身,可以昼夜安眠,无有恶梦

阿难,在这个娑婆世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又有八大恶星为主作种种形出现在世间,令众生遭受种种灾难

但是楞严咒所在之处,一切灾难都将消灭,十二由旬内会成为结界地,一切灾厄不详之事永远不会进入


名词解释:

【在在处处】
(杂语)各处各方也。涅槃经九曰:“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4:02

16、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心入正定,得大安稳,还能获得心通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 ,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 ,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学习解说]:

因此,如来宣说这个楞严咒,能保护末法初学者入于正定,获得身心自在,得大安稳,更不会被一切鬼神及无始来的冤亲债主前来恼害

你和会中诸有学人以及未来世的修行人,若能依照我说的方法建立坛场、如法持戒、并且遇到真正的清净僧、然后在持咒时心无疑惑的话,那么即使以父母所生的色身也能获得心通(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叫做“心通”),如果不能得心通者,十方如来便是在打妄语


名词解释:

【心通】
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悟证自己的本性,叫做“心通”。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4 14:10

17、无量百千金刚,梵王、天帝释、四天大王及鬼神等都发愿保护诵持楞严咒的人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学习解说]:

佛说到这里,会中有无量百千金刚一同在佛前顶礼合掌,对佛说:如佛所说,我们当以诚心保护这些修无上菩提的众生

这时,梵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也同时来到佛前顶礼,对佛说:我们也会尽心尽力保护他们,令他们一生所作都能如愿

还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王、富单那(意译作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王、鸠槃茶(即厌魅鬼)王、毗舍遮(意译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吸血鬼)王、频那夜迦等大鬼王和鬼帅也都向佛合掌顶礼,发誓要保护这些修无上菩提的人,令他们的菩提心快速获得圆满

又有无量日月天子、雨师、风师、雷师、电伯等等,也在佛前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们也愿意保护那些修行人,令他们无所怖畏

还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水陆空万物以及风神王和无色界天,也一同向佛顶礼,对佛说:我们也保护这些修行人,令他们能早日成就菩提道果,永不遭遇魔事


名词解释:

【罗刹】
(异类)Ra%ks!asa,又具曰罗刹娑,罗叉婆。女曰罗叉私(Ra%ks!asi)。恶鬼之总名也。译为暴恶可畏等。按罗刹本为印度古民族之名称。至雅利安人。遂成为畏恶之名词。又谓罗刹男。黑身朱发录眼。罗刹女。为绝美之妇人。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娑,或言阿落刹娑,是恶鬼之通名也。又云罗叉娑,此云护者,若女则名啰叉私。旧云啰刹,讹略也。”慧琳音义二十二曰:“啰刹娑,梵语食人恶鬼都名也。”法华玄赞二曰:“夜叉,此云勇健。(中略)罗刹云暴恶,亦云可畏。彼皆讹音,梵语正云药叉罗刹娑。”梵语杂名曰:“罗刹,梵名罗(引)察娑。”慧琳音义二十五曰:“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玄应音义十八曰:“罗刹或云啰叉娑,此云护王,若女则名啰叉斯。”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毗舍遮鬼】
毗舍遮,梵名 Pis/a^ca。又作毕舍遮鬼、臂奢柘鬼。意译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吸血鬼。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之魔鬼,其腹如沧海,咽喉如针,常与阿修罗、罗刹并提,佛教中之饿鬼即源于此。此鬼啖食人之精气、血肉,乃饿鬼中之胜者。又慧苑音义卷下,以毗舍遮为东方提头赖吒(梵 Dhr!ta-ra^s!t!ra,即持国天)之眷属。(大日经卷三普通真言藏品、玄应音义卷二十一、慧琳音义卷十八)p3851  FROM:【佛光大辞典】

【鸠槃茶】
亦云槃查,亦云俱槃茶,此云瓮形。旧云冬瓜,此神阴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厌魅鬼。梵语乌苏慢,此云厌。字苑云:厌,眠内不祥也。苍颉篇云:伏合人心曰厌。论衡曰:卧厌,不寤者也。字本作厌,后人加鬼。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 著】

【富单那鬼】
富单那,梵名 Pu^tana。为鬼神之一种。又作富多那鬼、布怛那鬼。意译作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此鬼与乾闼婆皆为持国天之眷属,守护东方。依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载,富多那鬼外形如猪,能使孩童在睡眠中惊怖啼哭。又据慧琳音义卷十二、卷十八所述,富单那鬼为饿鬼中福报最胜者,其易极为臭秽,能予人畜灾害。另有名为迦吒富单那(梵 Kat!a-pu^tana)之鬼,与富单那鬼为同类。(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翻梵语卷七、翻译名义集卷六、孔雀经音义卷上、大佛顶陀罗尼勘注)p4929 FROM:【佛光大辞典】

【频那夜迦】
(天名)Vina%yaka,鬼神名。即欢喜天也。(参见:欢喜天及毗那夜迦)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见:菩提仙那)5205)p5198 FROM:【佛光大辞典】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

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学习解说]:

这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我们所修的功德早已经成就菩提,但是我们不取涅槃,我们愿常常跟随诵持楞严咒的人,保护他们修行正定

世尊,这些修行正定的人,如果在道场或在其他地方经行,甚至是以散乱心诵持楞严咒,我们也会常常跟随和保护此人,纵然魔王有大自在力也不能伤害他,诸小鬼神更是远离此人十由旬之外,除非此人发心修行禅定才可以靠近

世尊,这些恶魔及魔眷属如果想要侵扰此人,我就用宝杵敲破他的头就像微尘一样碎小,永远都会保护此人所作如愿


==============


[学习笔记]:

以上十七条是诵持楞严咒的种种殊胜功德,尤其最后一段讲到: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所修的功德,其实早已经成就菩提,但是他们不取涅槃,而是发愿常常跟随诵持楞严咒的人,保护他们修行正定。甚至只是以散乱心诵持楞严咒,他们同样发心常常跟随和保护此人所作如愿(成就无上菩提)

这让末学深深感动,与感恩一切护法圣众发心守护!

何为报佛恩?

楞严经~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破邪显正报佛恩
妙法莲华经云~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将自己从佛法得到的好处告诉别人, 让众生都能获益,
自己精进学佛解脱轮回之苦, 也帮助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这样就是报佛恩 ——
如何报佛恩 ~ 妙法莲华经

生起慈悲利他之心就是报佛恩,末学当如是学,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5 20:4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04 编辑

(本次学习:45楼~46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八、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如何获得无上正修行路?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学习解说]:

阿难立即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们愚钝,喜欢多闻,对于无漏心不求出离。承蒙佛陀慈悲教诲今日得到正熏修,令我们身心欢喜和得到大利益

世尊,如果这样修行正定在还没到涅槃时,什么是干慧地?四十四心要修到什么次第能得到修行目?什么是等觉菩萨?

说完这些话,阿难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在场大众也都一心等待佛陀的慈悲教导,大家都睁大眼睛瞻仰佛陀


名词解释:

【干慧地】
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熏修】
熏是熏习,修是修行,即以德熏身而修行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学习解说]:

这时,世尊赞叹阿难说:善哉,善哉,你能为大众及末法一切众生修行正定,求大乘法,能从凡夫起修直到证得大涅槃,为众生悬示无上正修行路,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你们演说。阿难及大众合掌刳心(谓摒弃杂念),默默的等待佛陀教导


==============


[学习笔记]:

这段世尊称赞阿难的经文有个学习要点,就是善问与善答的知识点,详见下面经文~

尔时世尊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

。。。。。。

复有二人。
一[善问难]。 (善于发问)
二[善能答]。 (善于答问)
善问难者汝身是也。善能答者谓[如来]也。

1、为什么善问与善答的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
善男子。因是[善问]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枯十二因缘大树。能度无边生死大河。能与魔王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 佛说世上两种人非常稀有~大般涅槃经

2、因此,善问与善答者能得无量无边功德,能转无上法轮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唯有二人能得无量无边功德。不可称计不可宣说。能竭生死漂流瀑河。降魔怨敌摧魔胜幢。能转如来无上法轮。一者善问。二者善答。—— 如何得无量无边功德,降魔怨敌,转如来无上法轮 ~ 大般涅槃经

名词解释:

【刳心】
1.道教语。谓摒弃杂念。 2.挖出心脏,表示忠心。—— 在线汉语字典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5 20: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2-26 14:34 编辑

1、世界颠倒和众生颠倒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学习解说]:

佛说:阿难,要知道妙性(佛性)圆明,离一切名相,本来没有世界和众生,只因妄念而生出万相,有了生就随之有灭,其实生和灭也都是虚妄相,如果能将这个生灭的虚妄相业也去除才叫做真,这样就称为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

阿难,你如果想获得真正的禅定和实证如来大涅槃,首先应当认识众生和世界这两个颠倒的因,如果不生这两个颠倒的因,那就是如来正定



1.1 什么是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学习解说]:

阿难,什么是众生颠倒?“谓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名众生颠倒”


===============


[学习笔记]:

关于“不明自性”,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就是不明白或不认得“真我或法我”,因此不断追随“自我或假我”造作妄业、轮回流转

下面再次温习:

1、什么是自我或假我?以及“真我或法我”又是哪个呢?

自我或假我:“就是外道或一般凡夫,通常执着在「肉体的我」上,或执着在「自我」的观念上(就是观念上所认为的我)”

真我或法我:“从佛法上来说,就是指真正真实的我,究竟的我,根本的我,实相的我,觉悟的我

以佛法中的不同佛法名相来说,简单说就是:

清净后的「第八识」(空如来藏、第九识=庵摩罗识)、或「佛性」、或称「自性」”


2、为什么追随自我或假我属于颠倒?

“因为「自我」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执着虚妄下而形成观念见解上的我,以及因念而投生成为肉体这个我”

“所以,「我」这个身体,从不断「六道轮回」的过程看来,「我」和「身体」以及「观念」都是虚幻变异的”

“这就像在梦中,你想吃梦中的烤肉,或正在吃,醒来,梦中的肉和我都是假的,而且梦中吃肉的想法也是因迷而生,也是虚幻

所以众生执着的这个自我,就像由各种观念织成的梦境,梦中的我就是由各种观念见解织罗而成的,所以没有真实性”


“总而言之,轮回中的我,因为不能见性,所以浑沌,所以,这种迷糊的我并不是真我”

要知道,“「佛性」才是「真我」”,“「佛性」才是成佛的根本”,“「佛性」「常乐我净」”

“ 也就是说「佛性」是:
「真常」:指真正永恒,相较于一切器世间的生灭变化,「佛性」是真常不变
「真乐」:指轮回是苦,「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喜乐
「真我」:指轮回的业障身是假我,「有情众生」若能恢复清净圆满的「佛性」,才是真正的「真我」
「真净」:指真正清净光明圆满,「佛性」如矿中真金,虽然「第八识」遭「无明」染污,但是「佛性」不曾消失,只是被覆盖”


“所以,对「有情众生」来说,「佛性」才是成佛的关键”

“恢复「真我」「佛性」”才不会颠倒!

相关阅读:
「真我」与「假我」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名词解释:

【二种颠倒】
指众生颠倒、世界颠倒。据楞严经卷七载,二种颠倒即:(一)众生颠倒,指众生不明自性,逐妄迷真,随顺妄惑而造妄业,由此妄业展转相生,轮转三界,不能返妄归真,故称众生颠倒。(二)世界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迁流为世,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称世界。颠倒指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称世界颠倒。p240 FROM:【佛光大辞典】




1.2 什么是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学习解说]:

阿难,什么是世界颠倒?“世界颠倒,过去、现在、未来三者迁流为世,东、西、南、北四方分位为界。以世涉方,故称世界。颠倒指众生迷失真性,念念迁流,住妄境界,起诸倒见,故称世界颠倒”

由于众生对分段生死(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的执着,所以妄以为有个世界。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与东、南、西、北、四方相互和合牵涉,就变化成十二类众生

世界因妄动则而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由于这六种乱想形成业性(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的缘故,所以相应就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等共十二类众生


名词解释:

【业性】
(术语)又曰业体。业之自体也。华严经二曰:“业性广大无穷尽。”(参见:业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分段生死】
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
 大乘义章卷八将分段生死分为二种,谓三涂之报为恶道分段,人天之报为善道分段。复于大乘人中恶道分段立三阶,即:(一)凡夫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二)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善道分段亦有三阶,即:(一)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地上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此外并详说其报尽之位次。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列举分段生死之四魔,即分段烦恼魔、分段蕴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卷八、胜鬘宝窟卷中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六)p1319 FROM:【佛光大辞典】

【分段生死】
指迷界凡夫所受的生死。又称分段死、有为生死。为‘变易生死’(指超越轮回之圣者、菩萨,能自由自在选择生死)的对称。即三界中的生死、六道中的生死,具见惑、思惑之凡夫的生死。轮回于六道中的凡夫,随前生所作业之因,其寿命有分限,身体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度,故称分段。《胜鬘宝窟》卷中(末)云(大正37·48c)︰‘言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短长也。’

《大乘义章》卷八(本)认为分段生死有两种,即三涂之报的恶道分段,以及人天之报的善道分段。该书又在恶道分段立三阶之别︰(1)凡夫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2)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的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于善道分段亦立三阶之别︰(1)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2)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3)地上菩萨所受的生死,是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书中并详述其报尽的位次云云。

另据《华严五教章》卷二所载,此分段生死,在小乘及大乘始教等处,所说不同。其文云(大正45·491a)︰
‘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实非化。若始教中,为回心声闻,亦说分段至究竟位,佛身亦尔,然此是化非实也。若依直进中有二说︰(一)谓寄位显十地之中功用无功用粗细二位差别相故,即说七地已还有分段,八地已上有变易。(二) 就实报,即说分段至金刚已还,以十地中烦恼障种未永断,故留至金刚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说分段生死有四魔,即一二八根本烦恼、随烦恼的种子及现行的习气为‘分段烦恼魔’。此魔所招之粗五蕴为‘分段蕴魔’。五蕴终尽(即已死、将死及正死)为‘分段死魔’。第六天子及彼眷属为‘分段天魔’。

[参考资料] 《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末);《华严五教章》卷三。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种类型。即:
(一)卵生,从壳而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
(二)胎生,从胞胎而出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
(三)湿生,从湿处而受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著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
(四)化生,即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等。
(五)有色,谓有形碍明显之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
(六)无色,即无有形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
(七)有想,指从忆想所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
(八)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
(九)非有色,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
(十)非无色,谓因声呼召而能成形。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
(十一)非有想,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
(十二)非无想,谓虽亲而成怨害。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p347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6 14:36
(本次学习:增补46楼内容+47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2、十二类众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名词解释:

【羯逻蓝】
(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至七日间之位。胎内五位之一。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逻蓝,旧言歌罗逻,此云和合,又云凝滑。父母不净和合,如蜜和酪,泯然成一。于受生七日中,凝滑如酪上凝膏,渐结有肥滑也。”同二十四曰:“羯刺蓝。”慧琳音义十三曰:“羯逻罗初受胎时,父之遗泄也。”俱舍光记九曰:“翻云杂秽。”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二、胎生],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名词解释:

【遏蒲昙】
意译作皮,是在第二个七天时,生命体像黄豆大的一点,已经长出皮但还没有肉,更没有骨头。——摘自百度

【遏蒲昙】
意思是指婴儿在娘胎里大概第二个七天的那种状况。这个词语在佛教文献中用来描述胎生众生的最初形态,即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当生命体的大小像黄豆那么大,已经长出了皮,但是还没有肉和骨头。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大部分胎生生命体的发育情况,与卵生生命体的发育过程有所不同,卵生生命体通常发育时间较短。——摘自百度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三、湿生],湿生者,从湿处而受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着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


名词解释:

【蔽尸】
梵语 pes/i^,又作闭尸、箄尸,或蜱罗尸。意译肉段、凝结、软骨、肉团等。为胎内五位之第三位,即自母体受孕至胎儿成形的五个阶段中之第三阶段。据玄应音义卷一载,胎儿成长至第三个七日,结集成柔软之肉团,若为男胎,呈上阔下狭形;若为女胎,则呈上狭下阔形。又据瑜珈略纂卷一所载,西域印度一带亦称熟血为蔽尸,以两者相类似之故。(俱舍论卷九、集异门足论卷九)p6287 FROM:【佛光大辞典】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四、化生],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由因世界留礙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五、有色],有色者,有形碍明显之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是也。(休咎精明者,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爝火蚌珠,皆精明之类,爝火即萤火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六、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七、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八、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九、非有色],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十、非无色],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学习解说]:

“[十一、非有想],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学习解说]:

“[十二、非无想],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


===============


[学习笔记]:

藉由十二类众生的投生现象,可以知道心念在解脱与轮回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面十二类众生形成的原因都是因为各自妄想执着,然后造作种种恶业,最后感召种种果报

因此,
六道轮回非常复杂,就算每一道之中也是如此,例如:天道有28种层次,人畜鬼也有十大类的因果轮回,详情可参阅[楞严经]

不过,不论哪一道中的生活,其实都是众生自己心念感召,而投入各种相对应的虚幻中

比较好的心念,就会投生天道中,比较坏的心念就会投生鬼畜地狱三种恶道中

所以,
佛法讲万法由心生,

所谓法不只是指正法,而是指一切法与非法,善法与恶法,也不是单指方法,而是包含一切物质和现象

所以,这个法是指心念所产生的一切观念和因而产生的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就是法界一切器世间
所以,万法由心生是指一切都是由心想生,不论法与非法

就是指三恶道或三善道都是由众生的心念感召而产生,善法感召三善道,非法感召三恶道

恶的心念造成种种恶的氛围和环境,善的心念则养育种种善的氛围和环境

因此,善法感召善道的享福果报,恶法感召恶道的痛苦果报

这就是六道轮回的原理,就像水往低处流,六道轮回就是众生心念流转而投生的现象
想解脱六道轮回,那就要先放下六道中的观念和执着

只有自己舍弃执着,自己才不会被自己的念头所牵引,而和众生的共业起六道牵扯,这样就能逐渐摆脱六道引力的禁锢

而这样在佛法中能教导众生解脱六道轮回的法门,就叫作解脱法 ——
自杀的因果和真相

相关阅读: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名词解释:

【十二类生】
﹝出楞严经﹞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生],胎生者,从胞胎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是也。(横、竖者,人身竖,而畜生横也。因行正道,得为人类,故身竖;因行邪道,感生畜类,故身横也。)
  [三、湿生],湿生者,从湿处而受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着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是也。(翻覆即飞伏也。因违义背信,翻覆任情,遂感蠢蠕飞伏之类也。)
  [四、化生],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五、有色],有色者,有形碍明显之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是也。(休咎精明者,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爝火蚌珠,皆精明之类,爝火即萤火也。)
  [六、无色],无色者,无有形色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是也。(空散销沉者,色尽心亡,猒空绝想,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是也。)
  [七、有想],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八、无想],无想者,想心昏迷,无所觉了也。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是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者,如华表生精,如黄头外道化为石是也。)
  [九、非有色],非有色者,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也。谓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是也。(非有色相成色者,如水母本无自类之色相,故曰非有色相,以水沫为身,以虾为目,故曰成色也。)
  [十、非无色],非无色者,因声呼召而能成形也。谓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是也。(非无色相无色者,如虾蟆等,从自类生,不假他成,故曰非无色相,藉声得生,故曰无色。咒诅猒生者,咒诅亦呼召耳,猒即祷也,如虾蟆以声附卵,然后生长,非声则坏;又孔雀,雌者闻雄者鸣,即有娠,生雏,此等物类,若由厌祷而生也。)
  [十一、非有想],非有想者,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也。谓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是也。(诬罔即诳惑也,回互犹转换也。蒲卢,蜾羸也,取青虫以为己子,乃诬罔回互之义也。非有想相成想者,如青虫,非蒲卢之类,故曰非有想相而能成己之子,故曰成想也。)
  [十二、非无想],非无想者,谓虽亲而成怨害也。谓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是也。(非无想相无想者,父母有爱,故曰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曰无想也。土枭,食母鸟也;破镜,食父兽也,形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误耳。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7 11:51
(本次学习:48楼共用时3.5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一、三种修行渐次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学习解说]:

阿难,这十二类众生中每一类众生又有十二种颠倒,就像捏目后见到的乱华。你现在想要修行正定,就要立三种渐次便能去除妄想,好比清除容器中的毒蜜,只要用水和灰香彻底洗涤,然后装入甘露就好了


名词解释:

【三渐次】
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佛欲说修行地位,先说三等渐次之法以为根本,即:(一)除助因,即祛除众生助恶之因,如葱、韭、薤、蒜、兴渠五种辛菜,食之易引发淫恚,为邪魅所著,令天人远离,是故修行之人必先断除此等助恶之因。(二)刳正性,一切盗、妄等恶皆由淫、杀而起,故众生以淫、杀之性为正性;若欲修菩提,当破除淫、杀之性,勿令毁犯。(三)违现业,修菩提之人既能断除五辛,不犯淫、杀,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p646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三种渐次?一是修习,除其助因;二是真修,刳其正性;三是增进,违其现业。

什么是助因?阿难,世界上这十二类众生都要依靠四食而住,四食是指段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触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思食(又作念食、意念食、意食、意思食、业食。即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之境,生希望之念,以令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望梅止渴)、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因此佛说一切众生都依食住

所以,阿难,一切众生食用好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食用不好的食物则会失去生命,因此想求正定的众生,应当断除世间五种辛菜,因为这五种辛菜熟吃能引发淫心,生吃能增加嗔恚心,而且食用五辛的人纵然能宣说十二部经,可是十方天仙因为臭味全都远离此人,但是饿鬼众生却很喜欢那个味道舐他嘴唇,因此吃五辛的人常常与鬼在一起,长此以往福德就会渐渐消减

这些吃五辛的人虽然修行正定,可是菩萨、天仙、十方善神都无法靠近守护他,反而大力魔王有机可趁,变成佛身为他说法,教他毁犯戒律,并且赞叹淫、怒、痴的恶行,命终后便沦落为魔的眷属,等到魔的福报享尽后,就会堕入无间地狱

阿难,修无上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永断五辛,这是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识食】
(杂语)四食之一。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传心法要上曰:“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思食】
梵语 manah!-sam!cetana^-a^ha^ra。四食之一,九食之一。又作念食、意念食、意食、意思食、业食。即第六识相应之思心所,于可意之境,生希望之念,以令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望梅止渴。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二八·九五二下):“意思者,长养当来有,故说食。”(长阿含经卷二十、集异门足论卷八、成唯识论卷四)((参见:食)3997)p3808 FROM:【佛光大辞典】

【触食】
(术语)四食之一。触对于六识顺情之境而资益心身者。如观剧而不觉饥。【又】食物之触秽不净者。如触于他人之手及触于他未洗净之器物衣巾等者,或非为受食而触于自己之手者,又有种种之触秽。西方道俗,悉决之为不净而不食也。见行事钞下一之二,寄归传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触食】
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段食】
(饮食)梵名Pin!d!a,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云段食。俱舍论十曰:“香味触三,一切皆为段食自体,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义林章五本曰:“段者分段,分分受之能持身命。旧云团者,可抟可握,立为团食,此义全非。团字非搏,非水饮等可抟团圆。云何名团?故应名段。”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食】
梵语 catva^ra a^ha^ra^h! 或 a^ha^ra-catus!ka,巴利语 catta^ro a^ha^ra^。<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种食物。系“九食”之一部分。又作世间食。据杂阿毗昙心论卷十、成唯识论卷四、集异门足论卷八等记载:(一)段食(梵 kavad!im!ka^ra^ha^ra, kavli^-ka^ra^ha^ra,巴 kabalin%ka^ra^ha^ra),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梵 oda^rika,巴 o^la^rika)、细(梵 su^ks!ma,巴 sukhuma)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之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二)触食(梵 spars/a^ka^ra^ha^ra,巴 phassa^ka^ra^ha^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感饥;又如孔雀、鹦鹉等生卵毕,则时时亲附、覆育、温暖之,令生乐触,卵则受此温热而得资养,故又称温食。人之衣服、洗浴等亦为触食。(三)思食(梵 manah!-sam!cetana^ka^ra^ha^ra,巴 mano san~cetana^ka^ra^ha^ra),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又依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二○中)之解释:“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鱼、龟等出至陆地生诸卵后,以细沙覆之,复还入水,若彼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坏,若不思母即便腐坏;又如人之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四)识食(梵 vijn~a^na^ka^ra^ha^ra,巴 vin~n~a^N!a^ka^ra^ha^ra),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虽言诸有漏法皆能滋养诸有,然上述之段、触、思、识等四种其义殊胜,故特称为“食”。其中,段食、触食含有能资益现身之所依及能依之义。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摄养之;能依,即心、心所,触食能资益之。思食、识食含有能引生“后有”之义,即于此生之中,由于起动有漏之“思”业,遂使业力熏习“识”中之种子,从而引生来生不断辗转相续之生起。
 四食中,段食仅限于欲界,其余三食可通三界,惟依四生五趣之胎生、湿生、人趣、天趣、鬼趣等差别而有所不同。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三○载,欲界具有四食而以段食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触食为主,鬼趣具有四食而以思食为主,湿生具有四食而以触食为主。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载,四食,就凡与圣可区别为四种:(一)非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不净依止住食、不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欲界众生相续生存。(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业、触、识等三食令色界与无色界之众生相续生存。(三)清净依止住食,又作一向清净依止住食,谓四食令声闻、缘觉之身相续生存。(四)能显依止住食,又作示现住食、示现依止住食,谓四食悉为诸佛之食。
 四食之说亦见于杂阿含经卷十四、卷十五、卷十七、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四十九说智经、长阿含卷八众集经、卷二十世记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卷四十一、起世经卷七、大楼炭经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卷一五四、俱舍论卷十、成实论卷二之四谛品等,然名称多有出入,今表解其名称相异者如下表。
 此外,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末谓,佛陀于成道前曾接受牧牛女之乳糜供养,遂遭外道诽谤,佛于成道后,便为彼等说四食。此为四食说之起源。又杂阿含经卷十五、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六等载述对四食之观法:(一)观段食犹如旷野中饥饿之父母,不得已而食己子之肉。(二)观触食犹如生剥牛皮,任由诸虫啮食、草木针刺。(三)观思食犹如城邑之大火。(四)观识食犹如盗贼身受三百矛之钻刺。依此而次第观身、受、心、法等四念住,是为入道之方便法。(大集法门经卷上、起世因本经卷七、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卷六十七、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三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十、华严经疏卷二十八、宗镜录卷五十、法苑珠林卷九十九、大藏法数卷二十一)
 <二>指出家人应远离之四种谋生方式。又作四邪命食、四邪食、四邪、四口食、四不净食。即:(一)下口食,又作下邪,系以和合汤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方式活命者。(二)仰口食,又作仰邪,由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等作为生计者。(三)方口食,又作方邪,由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得以活命者。(四)维口食,又作四维口食、维邪,以学习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不净方式活命者。反之,唯以清净乞食自活者,称为正命食。(大智度论卷三、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四之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一)p1741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正性?阿难,修正定的人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远断除淫心,不饮酒,不吃肉,不生吃食物,要用火煮熟了吃

阿难,如果不断除淫欲和杀生想要出离三界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观照淫欲犹如毒蛇、又如怨贼,因此应当严持声闻四弃戒(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和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令身不犯戒,然后修行菩萨清净律仪,令心不犯戒,戒律成就之后,在世间永远不会再产生相生相杀的业了,偷盗断除后也不会有负债之累了,世间也就没有宿债需要还了

持戒清净的人修行正定,即使是父母所生的色身、不需要天眼,也能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耳闻目睹佛陀说法,亲自奉行佛陀教导,获得大神通游行十方世界,宿命清净,这是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宿命】
过去世之命运。又称宿住。即总称过去一生、无量生中之受报差别、善恶苦乐等情状。若能知此情状,称为宿命通。凡夫不知宿命,故常憍慢,不畏造恶果报,不精进于万善。(恒水经、无垢称经卷二、平等觉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二十六)((参见:宿世)4509、“宿住随念智证通”4509)p451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弃】
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a^rah! pa^ra^jika dharma^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之外,故称四波罗夷为四弃。又梵语 Pa^ra^jika,亦译作弃。((参见:四波罗夷)1720、“波罗夷”3442)p1772 FROM:【佛光大辞典】

【八弃】
谓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又作尼八弃戒、八弃戒。即:非梵行、不与取、杀、上人法、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参见:律)3789)p298 FROM:【佛光大辞典】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学习解说]:

什么是现业?阿难,持戒清净的人如果没有贪淫,心就不会随着外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放逸和流转,心若不随外尘流转,便能回归自性,六根和六尘也不会再相互攀缘,这时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瓶里悬挂明月一样,修行者的身心喜悦并且获得大安稳,还能很快获得无生法忍(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然后渐渐修行安住圣位(三乘圣果之位也),这是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名词解释:

【无生法忍】
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据大智度论卷八十六载,于声闻之八人地乃至已办地、辟支佛地等观四谛,一切智断仅得菩萨无生法忍之部分,苦集灭道之四谛实乃分别诸法实相之一谛,以声闻为钝根,故观四谛而得道;以菩萨为利根,故直观诸法实相而入道。由此可知,无生法忍,即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
 据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载,不退转地之菩萨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烦恼苦垢三种之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又作本来无生忍。谓观遍计所执之体性均无,而忍知本性无生者。(二)自然无生忍,谓观依他之诸法因缘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烦恼苦垢无生忍,又作惑苦无生忍。谓诸法实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无为与一切杂染不相应,忍知本来寂静者。此乃忍知三无性之理,故称无生忍。又六十华严经卷二十五“十地品”谓,第七地之菩萨,三业清净,修无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行品列举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灭忍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顺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无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四九转不转品、无量寿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入楞伽经卷三、成唯识论卷八、大智度论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净土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四)((参见:三法忍)571、“五忍”1097)p5079 FROM:【佛光大辞典】

【圣位】
(术语)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曰:“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参见:六境)1298)p1298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界】
﹝出法界次第﹞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之为八也。)
  [一、眼界],谓能见之根,名为眼界。
  [二、耳界],谓能闻之根,名为耳界。
  [三、鼻界],谓能嗅之根,名为鼻界。
  [四、舌界],谓能尝味之根,名为舌界。
  [五、身界],谓能觉触之根,名为身界。
  [六、意界],谓能觉知之根,名为意界。
  [七、色界],谓眼所见一切色境,名为色界。
  [八、声界],谓耳所闻一切音声,名为声界。
  [九、香界],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十、味界],谓舌所尝一切诸味,名为味界。
  [十一、触界],触即触着,谓身所觉冷暖细滑等触,名为触界。
  [十二、法界],谓意所知一切诸法,名为法界。
  [十三、眼识界],谓识依眼根而能见色,名眼识界。
  [十四、耳识界],谓识依耳根能闻诸声,名耳识界。
  [十五、鼻识界],谓识依鼻根能嗅诸香,名鼻识界。
  [十六、舌识界],谓识依舌根能尝诸味,名舌识界。
  [十七、身识界],谓识依身根能觉诸触,名身识界。
  [十八、意识界],谓识依意根而能分别一切法相,名意识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八界】
一切众生,内外心境根尘,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者,谓合六根、六尘、六识以言,谓之十八界。界者各成界限也。六根为内界,六尘为外界,六识为中界。眼根色尘,内外相对,于其中间,生于眼识,则成三界。六根六尘,相对而生六识,则成十八界。
  一、六根 亦名六受,又名六入,又名六处。言六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根即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又增上之义,如草木之根,有增上力,能生干枝也。言六受者,以能受诸尘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二、六尘 亦名六欲,又名六入,又名六处,又名六境,又名六贼。言六尘者,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色谓明暗质碍等,声谓动静美恶等,香谓通塞香臭等,味谓咸淡甘辛等,触谓离合冷暖等,法谓生灭善恶等。言六欲六境者,谓皆可欲之境也。言六贼者,谓诸尘媒介诸根,劫掠一切善法功德之故。六入六处之义,见十二处条下。
  三、六识 亦名六情。言六识者,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亦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言六情者,谓对境生情故。又既属分别,皆是虚妄之情故。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十八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学习笔记]:

这段教导的是如何修佛正定的三种渐次方法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其实也是清净身心的修行方法

第一个要消除助因,就是断除五辛
因为“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而淫心和嗔恚心都是背离修行解脱的负面心念
另外如果不断五辛,还会感召诸饿鬼以及大力魔王的干扰和障碍,即使菩萨等护法善神想要保护此人,但因五辛的臭秽根本无法靠近。末法时期如果离开了佛力加持,想要靠自己修行成就是很困难的,所以断除五辛非常重要

第二个刳其正性,断除杀盗淫妄恶业
有了佛力加持,修行者更要自己修正身心断除恶业,这样就能不造新业,且能宿命清净,更不会边修边漏

第三个违其现业,避免根尘相对(相互攀缘)
所以想要修行持续增上,还要再进一步摄心清净,六根如果不随六尘转,就能避免心外攀缘,进而透过返闻闻自性,获得无生法忍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8 11:22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 17:10 编辑

(本次学习:49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二、菩萨57位阶的成佛修行过程

1、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学习解说]:

当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修行成就后,不再生起欲爱之心,这样六根和六境就不会相对并发生作用,这时便进入干慧地:

“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

“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名词解释:

【干慧地】
梵语 s/ukla-vidars/ana^-bhu^mi。即菩萨修行阶位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此地有慧而无定,故称干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盖三乘圣人,初修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等三观,虽有观慧,然未全得真谛法性理水,故称为干慧地。据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干慧地有二种,即:(一)声闻,乃独求涅槃,故勤精进、持戒,或习观佛三昧、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集诸善法,舍不善法等;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称干慧地。(二)菩萨,则为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又据摩诃止观卷六上载,将十地配合菩萨五十三位,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贤为干慧地,称为十信。((参见:十地)419)p4371 FROM:【佛光大辞典】

【干慧地】
谓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十一位】
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于佛果之阶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等四十一位。有关菩萨修行之阶次,诸经论所说不一,唯识家亦采取四十一位之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菩萨教化品则于上记四十一位之前,别立“十信”,而有“五十一位”之说;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之五十二位,历来被视为最周全,系于五十一位之后,即等觉位之后,另加“妙觉”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卷三、华严探玄记卷四、四教义卷五)((参见:五十二位)1044、“菩萨阶位”5221)p1628 FROM:【佛光大辞典】




2、十信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礙,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
(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
(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
(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
(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


[学习笔记]:

a、关于菩萨的位阶或次第:

每本经讲的位阶数字不太相同

不论是
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首先当然是能信, 信后能住, 住后能行, 行后回向众生, 回向后四加行, 四加行后成登地菩萨

50位是讲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楞严经讲[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从[干慧地]开始往上55位阶[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 [十地] [等觉菩萨]
每本经讲的位阶数字不太相同, 有的佛经只有简单提到, 不过都是楞严经讲的加加减减, 例如少了四加行

b、
为什么讲菩萨的位阶  
因为就算我们学世间学问也要读书了解种种名词定义, 然后做实验来验证得到经验

今天我们学佛, 如果连修行的名相次第和内容都搞不清楚, 更不用说想实证了  
而且连佛经内容都不清楚, 这样就很有可能被(附佛)外道所迷惑所骗  
也很有可能盲修瞎练, 自以为成就, 大妄语, 误入魔道, 终堕地狱  
如果您读熟楞严经, 就会发现世间上这种人很多, 再也不会受骗了
我们自己看清楚佛经讲的菩萨位阶的要件, 也就不会犯了​​自以为自己有实证的错误
佛告诉我们明白这些修行次第叫做正观, 不然就是邪观 ——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

惭愧末学目前只能跟着佛学词典先大概学习一遍
因为以末学现在这种初学水平,真的就是善知识说的那样:
对于义理比较深奥的佛经,不是靠一次或一阵子研读就能完全理解的
这有两个原因

1.因为这和实修体悟有关系,
有些无法完全了解的部分,必须经过实修一段时间后,慢慢才能明白

2.另外这也和佛经解说有关,有的佛经会讲的比较详细,所以可以参考其他佛经的部分内容,这样互相参照就能帮助理解
所以有一些佛经是要互相参照的

例如先把[楞严经]研读过一个礼拜,然后读[首楞严三昧经],然后读[大般涅槃经](一个星期),再读[密严经][圆觉][楞伽] [解深密经][维摩诘经][小品般若经]
这样花一两个月时间全部读过,就能有约略的了解
然后再次细读勾画重点和法义对照
这样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不过,想要进行的顺利,这要有一定的念佛持咒观照定力才行
还要发起无上菩提心,誓愿成佛,宣扬经教,宏扬佛法
这样就可以得到佛菩萨加持,不然可能障碍重重
所以,修行在阅读了解佛经的同时,也要加强实修
不然没有定力和正念观照的实际能力,或没有落实戒律,
这样很容易就会退转

心法不是靠嘴巴说说而已
除了透过阅读末学的帖子而了解末学常说明的心法,
还要以行法实修心法,
才能透过落实行法而真正体证心法 ——
修行成佛的过程~ 菩萨的次第[菩萨的50或51,52或55位阶]5#

名词解释:

【十信】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又鸠摩罗什译之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之十种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以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所列之十种为: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以之名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称之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
 历来以此十信配菩萨之位次即有各种异说。四教义卷五等以之为别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圆教又别立六即,配以相似即,为六根清净柔顺忍之位。华严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译摄大乘论之语,谓如须陀洹道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位,于愿乐行人,则有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四种;于始教,以十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于终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贤(十解、十行、十回向),因十信未达不退位之故。唯识家亦言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仁王经合疏卷中、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下、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参见:菩萨阶位)5221)p454 FROM:【佛光大辞典】

【十信】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
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心不忘,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3、十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
“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礙,名修行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

(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

(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

(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

(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

(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

(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

(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

(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

(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
(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
(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
(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



名词解释:

【十住】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一)初发心住,又作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发意住,谓上进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萨法住、持地住,谓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盖以初发之妙心,履治为地,故称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萨法住、应行住,谓前之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障碍。(四)生贵住,又作阇摩期菩萨法住,谓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萨法住、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萨法住、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萨法住、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谓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灵相乃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罗阇菩萨法住、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之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此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于焉出胎;犹如从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绍隆佛位。(十)灌顶住,又作阿惟颜菩萨法住、补处住,谓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之灌顶;犹如刹帝利王子之受权灌顶。已至灌顶住之菩萨即具有三别相:(1)度众生,谓堪能修行,成就十种智,而能度众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众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萨亦不能测量其境界。(3)广学十种智,了知一切法。(旧华严经卷八菩萨十住品、菩萨本业经十地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十住断结经卷一至卷四、大乘义章卷十四)p430 FROM:【佛光大辞典】




4、十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礙,名无著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名词解释:

【十行】
<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厌有为。(二)求菩提、满佛德。(三)欲于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四)求实际、证法如。以是故修诸行。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大乘义章卷十四、华严五教章卷二)
 <二>菩萨之十种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众生苦。(三)慈,施乐与众生,对诸众生而起众生缘,知众生无实体、自性而起法缘,观五蕴之空而起无缘。(四)舍,行内外二施,令众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间、出世间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经书,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晓世间实际之事、义。(八)惭愧,耻罪过而生惭愧。(九)坚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转进。(十)供养,供养诸佛及如其教说修行。(旧华严经卷二十三、菩萨地持经卷三、卷七、十地经论卷三)
 <三>十行摄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杀生),(二)少欲行(不偷盗),(三)净梵行(不邪淫),(四)谛语行(不妄语),(五)明慧行(不饮酒),(六)护法行(不说人过),(七)息恶推善行(不自赞毁他),(八)财法俱施行(不悭法财),(九)忍辱行(不嗔恚),(十)赞三宝行。(禅戒篇)
 <四>又指身、口、意所行之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参见:十善十恶)468)p429 FROM:【佛光大辞典】




5、十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礙,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礙,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

(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名词解释:

【十回向】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利益。(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即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八)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之行,具一切种德。(十)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十回向摄于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正当于地前三贤中之后十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旧华严经卷十五至卷二十二、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名字品、法华经玄义卷五上)p455 FROM:【佛光大辞典】




6、四加行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燃其木,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礙,名为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四十一心(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成就后,接着要修的是四种加行:

“大乘修道的过程,在三贤和十圣(即十地)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可得四如实智。所谓加行,即欲入修道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

“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



名词解释:

【四加行】
大乘修道的过程,在三贤和十圣(即十地)的中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晋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可得四如实智。所谓加行,即欲入修道正位时,须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三贤】
(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四加行】
﹝亦名四善根,出析玄记﹞
  此四通言加行者,谓此行人欲求见道,革凡成圣,遂起暖等四心,修四谛观,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四加行。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一、暖加行],暖者从喻得名。谓如人以木钻火,火虽未出,先得暖相。譬此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烧烦恼薪,虽未得无漏之智,已得智火之前相,故名暖加行。(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顶加行],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三、忍加行],忍有二义:一者印可义,谓于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谛之理,谓苦谛实是苦,乃至道谛实是道也。二者决定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四、世第一加行],谓此位中,观四谛理,虽未能证,而于世间最胜,故名世第一加行。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四加行】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参见:加行位)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7、十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介绍的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 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 长养佛智。 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 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 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 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

(一)欢喜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
(二)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
(三)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五)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
(七)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十地成就后,进入等觉:
“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


名词解释:

【等觉】
<一>又作等正觉。佛十号之一。即指佛。为菩萨修行至极位之称。等觉,意为等正之觉;即所遍悟之真理,与诸佛所悟菩提内容相等。((参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上修行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则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将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邻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受持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十明品”、四教义卷六、大乘义章卷十七末)
 <三>在日本真宗,以为得他力信心者必获往生成佛,故以此信心比拟于弥勒菩萨所起之等觉金刚心,而称为横超金刚心,并谓于此世即可入于与弥勒同等之等觉位。p5175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地】
即指十种地位。 又作十住。 地,梵语bhАmi,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 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
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

 <一>干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 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 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干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 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 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 智顗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 
(一)干慧地(梵〆ukla-vidar〆an⑧-bhАmi),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 干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 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
(二)性地(梵gotra-bhАmi),又作种性地、种地。 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着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
(三)八人地(梵a〇[amaka-bhАmi),又作第八地、八地。 人即忍意。 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
(四)见地(梵dar〆ana-bhАmi),又作具见地。 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
(五)薄地(梵tanА-bhАmi),又作柔软地、微欲地。 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 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
(六)离欲地(梵v丶ta-r⑧ga-bhАmi),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 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
(七)已作地(梵kヾt⑧v丶-bhАmi),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 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
(八)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
(九)菩萨地,指从前述之干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
(十)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 〔光赞般若经卷七之十住品、放光般若经卷四治地品、卷十三甚深品、大般若经卷四一五修治品〕

<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
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 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 长养佛智。 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 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 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 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
(一)欢喜地(梵pramudit⑧-bhАmi),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
(二)离垢地(梵vimal⑧-bhАmi),又作无垢地、净地。
(三)发光地(梵prabh⑧kar丶-bhАmi),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四)焰慧地(梵arci〇mat丶-bhАmi),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五)难胜地(梵sudurjay⑧-bhАmi),又作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梵abhimukh丶-bhАmi),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
(七)远行地(梵dАra匸gam⑧-bhАmi),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
(八)不动地(梵acal⑧-bhАmi)。
(九)善慧地(梵s⑧dhumat丶-bhАmi),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十)法云地(梵dharmamegh⑧-bhАmi),又作法雨地。
 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一)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二)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三)须那迦(流照明地),(四)须陀洹(观明炎地),(五)斯陀含(度障难胜地),(六)阿那含(薄流现前地),(七)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八)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九)阿那诃(慧光妙善地),(十)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 此外, 梵文大事(Mah⑧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 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
(一)欢喜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 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
(二)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 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
(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
(四)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 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
(五)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 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
(六)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
(七)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 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沉空之难。 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 此谓七劝。
(八) 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 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
(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 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
(十)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 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菩萨地持经卷九之十二住中,十地相当于其第三欢喜住乃至第十二最上菩萨住;于同书卷十种性第七地之说,初地相当于第三净心地,第二乃至第七地相当于第四行迹地,第八地相当于第五决定地,第九地相当于第六决定行地,第十地及佛地相当于第七毕竟地。此外,或谓初地相当于见道(通达位),二地以上相当于修道(修习位),或七地及其以前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 或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为寂灭忍。 或谓前五地为无相修,六、七地为无相修净,八、九地为无相修果,十地为无相修果成。 或初地为愿净,二地为戒净,三地为定净,四、五、六地为增上慧,七地以上为上上出生净。 如称十地以前之阶位为信地,则十地总称为证地。
 又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暗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 其中初地至七地之菩萨,有漏心与无漏心相杂混合,故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八地以上之菩萨,唯有无漏心,故为变易生死。
 天台宗谓别教、圆教皆各具十地之阶位,然自别教初地之菩萨断一品无明之观点言之,其证智与圆教之初住同等,故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 因此别教初地以上之菩萨皆能成为圆教之行人,但实际上并无修成者,此谓有教无人。 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九解释十地,谓由根本言之,即属果海不可说之性质者;由觉证之内容言之,有离垢真如;由觉智而言,即有根本、后得、加行等三智;由断烦恼之观点言,系为离开二障;自修行而言,有修愿行乃至受位行;自所修之成就而言,初地修信乐行,二地修戒行,三地修定行,四地以上修慧行;自修行果位而言,有证位与阿含位;自十地寄乘而言,初、二、三地为人天乘,四、五、六、七地为三乘,八地以上为一乘,系寄其位以示行,相当于十波罗蜜;自十地寄报而言,系尽摄于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王,心念三宝,引导众生。 真言宗亦有十地之说,然于大日经中仅举出第八地与第十地,金刚顶经亦仅说初地与第十地,故真言宗乃援引华严、仁王等显教经论而一一设定十地之名目与内容。 真言宗之十地可大别为深浅二义,浅略义之十地与前记所述显教十地相同,深秘十地则归结于密教之实义,即强调初地与十地并无高下之别,初地即极果,此因初地能悟极果之故。 二地以上则分别显示初地之总德,并对所判别之浅略、深秘二义加以解释。 又为表大日如来之果德,故以四佛四亲近之十六大菩萨配以十地。 又自本有与修生两面解之,则本有无垢之十地,暗示所有众生本具之菩提心无所限量,故无高下之别;而修生显得之十地系依三密之行来断三妄执而现本有之十地者,故欲至佛果,犹须断一障。
 日本净土真宗谓,行者若得到他力之信心,即笃信弥陀救度力量之心,必定能成佛,其时内心充满欢喜,故称欢喜地。 据世亲之净土论一书,菩萨为救度众生,示现种种形相,此一阶位称为教化地。 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谓,此为八地以上之菩萨所有,生于净土而成佛之菩萨,得再依「还相回向」之作用复入迷界。 又教化地一语,意谓教化之场所,即指迷界。
〔菩萨十住经、解深密经卷四、大宝积经卷一一五、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三〕(参阅「十地断障证真」426、 「因分果分」2274、「菩萨阶位」5221)

 <三>声闻之十地:即声闻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受三归地,又作三归行地。 即入佛法受行三归之位。 (二)信地,又作随信行地。 即外凡资粮位中之钝根者。 (三)信法地,又作随法行地。 即资粮位中之利根者。 (四)内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 即内凡加行四善根之位。 (五)学信戒地,又作学戒地。 或指见道以上之信解者。 (六)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 乃见道十五心之位,即须陀洹向。 (七)须陀洹地,即初果。 (八)斯陀含地,即第二果。 (九)阿那含地,即第三果。 (十)阿罗汉地,即第四果。
〔大乘同性经卷下、华严经孔目章卷三、释净土二藏义卷七〕

 <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 即辟支佛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一)昔行具足地,又作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 即于过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 (二)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又作自觉深缘起地。 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 (三)觉了四圣谛地,又作觉四圣谛地。 即觉了四圣谛理之位。 (四)甚深利智地,又作胜深利智地。 即起深智之位。 (五)八圣道地,又作八圣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 (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 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 (七)证寂灭地,又作证灭地。 即证寂灭涅槃之位。 (八)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 即证得漏尽等六通之位。 (九)彻秘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彻微密地。 即通彻缘起微密之理之位。 (十)习气渐薄地,又作习气薄地。 即断习气至渐渐微薄之位。
〔大乘同性经卷下、证契大乘经卷下、十住心论卷五〕

 <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诸德,计有十种,即:
(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又作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
(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又作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
(三)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又称作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
(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
(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
(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又作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
(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又作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
(八)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又作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
(九)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又作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
(十)毗卢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卢遮那地。
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一六‧六四九中):「此地是如来十地名号,诸佛智慧不可具说。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细习气除故,复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转法轮故,说深法故。第三地者,说诸声闻戒故,又复显说三乘故。第四地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故,又复降伏四种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诸外道故,又复降伏傲慢及众数故。第六地者,教示无量众生六通中故,又复显现六种大神通故。谓现无边清净佛刹功德庄严,显现无边菩萨大众围绕,显现无边广大佛刹,显现无边佛刹自体,显现无边诸佛刹中从兜率天下托胎乃至法灭,示现无边种种神通。第七地者,为诸菩萨如实说七菩提分无所有故,复无所著故。 第八地者,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种记故。第九地者,为诸菩萨现善方便故。第十地者,为诸菩萨说一切诸法无所有故,复告令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大涅槃故。」

以上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皆出自大乘同性经卷下,三者与菩萨十地,合称为四乘十地。
〔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经孔目章卷三、五教章通路记卷六)p419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地】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
一、欢喜地:始入见道,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曰欢喜地。
二、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一切诸犯戒垢,曰离垢地。
三、发光地:在此位成就胜定,发无边妙慧佛光,曰发光地。
四、焰慧地:智光增胜,生无生法忍,曰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在此地根本智与后得智由互相违逆,终至互相融摄,曰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观诸法缘起,引最胜般若现前,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由深观法相,一切境相不能动摇,住于无相,曰远行地。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境界所动,曰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智,能遍十方说法,曰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得总缘一切法智,如云荫作大法雨,曰法云地。参阅十地别释。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故名“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故名“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故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形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与涅槃心,湛然不动,故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足十力,于一切处非处,都清清楚楚,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故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名“法云地”。
  2、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学习解说]:

上述干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成佛) 共57位阶

世尊对阿难说,从干慧心到等觉再到妙觉全部修行圆满后,就成就了无上佛道

能这样观修的人就是正观,不是这样观修的人就是邪观


名词解释:

【十喻】
教示诸法皆空与人身无常之十种譬喻。
(一)以十种譬喻解释诸法为空之理:
(1)幻喻(梵 ma^ya^-upama),如魔术师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相,明知其伪,而声色可见,其虽为空,但与六情相对而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
(2)焰喻(梵 mari^ci-upama),日光之下,风动尘土,如见旷野中之野马,又如见男相女相等,此系执著于行尘之烦恼,由于烦恼缠缚,众生乃流转于生死旷野之中。
(3)水中月喻(梵 udaka-candra-upama),月在虚空,影现于水;实相之月,犹如法性,实在于虚空之中,凡夫局囿于我、我所之相而以妄为实,如见水中月影而执著为实有。
(4)虚空喻(梵 a^ka^s/a-upama),如虚空一词,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又如远视青天,如有实色,而飞上极高远处则无所见,诸法亦如是。
(5)响喻(梵 pratis/rutka^-upama),如深山幽谷及绝涧中,随语声或击物声而相应和者,谓之响,是声乃声触而诳耳根之故,非为实有,是诸法皆空唯诳相而已。
(6)犍闼婆城喻(梵 gandharva-nagara-upama),谓犍闼婆神所示现之城楼,日初出时,得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而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无智之人见我及诸法,淫嗔心起,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懊恼,若以智慧了知无我无实法者,则颠倒愿息。
(7)梦喻(梵 svapna-upama),梦中本无实事,妄执为实,觉还自笑,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8)影喻(梵 pratibha^sa-upama),光映而影现,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
(9)镜中像喻(梵 pratibimba-upama),镜中之像非镜所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作,是诸法皆空,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而已。
(10)化喻(梵 nirmita-upama),如诸神通之人因神力之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然彼等虽能变化男女等相,而无生老病死苦乐之实,诸法亦如是,无有生灭,如化而成,亦无实有,故说诸法皆空。

(二)比喻人身空、无常之十种事象:
(1)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2)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3)是身如炎,从渴爱生。
(4)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5)是身如幻,从颠倒起。
(6)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7)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8)是身如响,属诸因缘。
(9)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10)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此外,诸经论尚有各种譬喻之说,说法不一。(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维摩经卷上方便品、大智度论卷六)((参见:大乘十喻)810、“譬喻”6809)p470 FROM:【佛光大辞典】

【妙觉】
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四教义卷五、卷六、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论玄义卷二)p2857 FROM:【佛光大辞典】

【妙觉】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德不可思议,称为“妙觉”,为佛果的无上正觉,证得此正觉的人,被称为“佛”。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金刚心菩萨】
大乘五十二个阶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萨,叫做“等觉”,意思是此觉已经与佛差不多相等了,此时若回顾第十法云地,已经可以叫做佛,若瞻望佛地,则还差一点,所以只叫做“金刚心菩萨”,或“无垢地菩萨”。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学习笔记]:

跟着词典学习了菩萨57位阶的种种次第
不禁深深赞叹已经修行成就了的诸佛菩萨及善知识
同时反思检讨并忏悔自己的不精进和以少为足的愚痴表现

正如
佛经所说:「罪业不重,不生娑婆」。
这是说,业障深重的众生,因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同样聚集在一处受苦,一方面也是因为念力的关系,物以类聚。
所以,一般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业障深重的。

我们已经是业障深重了,如果修行再
不持续努力,很容易就会被世俗的欲望和习气所淹没

所以千万不能以少为足,那么什么是以少为足呢,
通常,佛经中常说的是指:
把粗浅(粗糙浅薄)或初浅(初学浅薄)或微末少量的修行当作足够或圆满,不知道或不愿增上进步。
就是安于现况而驻足不前,就是自觉「现在还不错」而失去往前的动力。
或不知修行的次第(层次)、纲领,而以少为多、以少为足,自以为满足。
或将低次第的修行当作是高次第的修行,或是将部份的修行当成是全面圆满的修行。

末学惭愧,尤其身为佛弟子我们更要清楚明白
以学佛来说,成佛才是最终目标 —— 以少为足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2-29 11:53
(本次学习:增补49楼内容,从[四加行]及以后~50楼共用时3小时)


三、文殊菩萨代众生请(法)问佛经名叫什么?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学习解说]:

这时,文殊菩萨在大众中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对佛说:这部经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如何信奉受持?

佛告文殊菩萨:这部经叫《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又叫《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又叫《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又叫《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又叫《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 16:31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3 07:41 编辑

(本次学习:51楼共用时3小时)


四、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是什么决定六道众生或飞升(天上)或下沉(地狱)?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燃,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发开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学习解说]:

世尊说完这些话,阿难及一切大众都顿悟(速疾证悟妙果,为顿悟)禅那(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修进圣位(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断除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品微细烦恼,阿难从座而起,顶礼佛足,恭敬合掌对佛说:

大威德世尊,感恩您慈悲说法,开示众生断除微细烦恼,令我今日身心舒适,获得大利益
世尊,如果众生妙明真心本来就存在,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原本就具足清净自性,原本就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这六道是本来就有?还是因为众生妄习生起呢?

世尊,比如宝莲香比丘尼已经受持菩萨戒却偷行淫欲,还说行淫既不是杀也不是偷,所以不会有业报,但当她说完这些话时,先是从女根处生起猛火,然后又从身体各个关节生起猛火,最后堕入无间地狱

还有琉璃大王和善星比丘,琉璃王杀释迦种族,善星比丘妄说一切法空,最后双双堕入阿鼻地狱,这些地狱是有一定处所?还是随着业力自然生起的,然后各自承受呢?惟愿世尊慈悲开示,让一切持戒众生都能听闻真实法理并且欢喜顶戴(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头礼戴),严谨持戒不违犯


名词解释:

【顶戴】
将佛像、经典等乘戴头顶上,表示极为尊敬之意。与顶礼、顶受等同表尊敬之极。五体中以头为最尊,为表示尊敬之故,以头礼戴。观音菩萨为示礼敬本师阿弥陀佛,故于头上之宝冠中安置此尊佛像。十二礼(卍续二·一九五上):“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般舟赞(大四七·四五三下):“现见耳闻心内事,寻声救苦刹那间;天冠化佛高千里,念报慈恩常顶戴。”p4842 FROM:【佛光大辞典】

【生身】
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之力一时化现之肉身,亦称生身;大乘佛教谓方便应化之化身为生身佛,例如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一般生身亦可泛指凡夫及菩萨之肉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佛地经论卷七、大智度论卷九、卷二十九)((参见:二身)199)p2063 FROM:【佛光大辞典】

【瞿昙】
印度刹帝利种中之一姓,亦即释尊俗家的本姓。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淫】
(术语)十恶之一。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等不等观杂录一曰:“经中淫字多从女旁,专指男女事也。今人欲依说文改从氵旁,书中淫字训义甚多,放也、溢也、甚也、邪也,经中专指男女事,故从女为妥。”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真如】
梵语 bhu^ta-tathata^ 或 tathata^。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早期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即大乘佛教所说之“万有之本体”。然详细论究之,则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词之含意各异,总约之,可有如下数种。
 依据阿含经典载,缘起之理法乃永远不变之真理,故称为真如。又据异部宗轮论中化地部所举之九无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与八圣道、生死缘起之理法等,均为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之为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张,一切存在之本性为人、法二无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别相,故称真如,例如如来法身之自性即是。据佛地经论卷七,真如乃一切现象(诸法)之实性,其相虽有各种差别,其体则是一味,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言语、思考之所及。从其远离所有错误、虚伪之观点言之,假名为真如。若以其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远离减损之谤,名实有;以其远离增益之谤,名空无;以其为真实,名实际;以其为无分别智之所悟,故假名称胜义。有关真如之异名,大般若经卷三六○共举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与不思议界等十二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则举出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与法界等六名。法华玄义卷八下举出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与微妙寂灭等十四名。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实相、真如一实、真实际、真胜义谛等称。以其相之绝对平等,亦称一相。
 解深密经卷三有七真如之说,即:(1)流转真如(缘起之理法),(2)实相真如(诸法之实性),(3)了别真如(万法唯识之理法),(4)至(7)配合于苦集灭道等四谛,依序为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上记七真如中,除实相真如以外之六种亦称六真如,系以各个理法之自体永远不变,故称之为真如;然或谓非由其理法自体而名真如,乃是由实相真如所显现之各种相状而立者。
 法相宗之说,据成唯识论卷九载,真如乃远离虚妄分别之法,为人、法二无我之性,相当于三性中之圆成实性。此宗主张一切现象皆从阿赖耶识所生,故真如本身为一超越现象之绝对寂然之体,其自体不会成为现象之法,故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据成唯识论卷十载,菩萨须至初地始悟真如之理,依次以其所悟内容之深浅次第,立有十真如之别。其名称如下:(1)遍行真如,即普遍万有的二空之理。(2)最胜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最胜。(3)胜流真如,从真如流出之教,较其他教为胜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4)无摄受真如,即不成为执著的对象之意。(5)类无别真如,谓生死与涅槃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6)无染净真如,即真如超越染净之意。(7)法无别真如,谓真如已离生灭之相,故不论自何法而论之,其体为一。(8)不增减真如,谓断烦恼之污垢既不减,修清净之法亦无所增,即离增减执著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变现各种形状与国土,故亦称相土自在所依真如。(9)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之意。(10)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总持、禅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以上十者为顺次从初地至十地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而至菩提。此外,人无我之真如(人空真如)与法无我之真如(法空真如),合称为二空真如;其中二乘人只悟人空真如,菩萨则能悟二空真如。
 地论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摄论宗作第九阿摩罗识)之自体为自性清净心,此一自性清净心即是真如。其识因受无明之熏习,故显现出染净诸现象。
 大乘起信论之主张,真如为众生心之本体,其为杜绝言诠、思惟者,称作离言真如;然若勉强以言语表现之,则称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称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体远离迷心而空,故为如实空(空真如);且其自体具足无限清净之无漏清净功德,故为如实不空(不空真如)。同时,众生心(即真如)具有绝对不动之心真如门,与缘于无明而起动生灭,形成染净现象之心生灭门;故称不动之真如为不变真如,随缘而现之染净等现象为随缘真如,以上二者亦合称为二真如。一般对万有生起之法,若依真如之不变或随缘而说明者,即称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以下列举之二真如均为同类语,即清净真如与染净真如、或非安立真如与安立真如(安立,意即使万有之生起各得其所)。
 华严宗依据性起说而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之意。同时真如分为一乘真如与三乘真如;前者复分为别教真如、同教真如,后者复分为顿教真如、渐教真如,此均由对真如理解之不同所致者。
 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
 又诸佛之自性(真如),称为无垢真如,或出缠真如;众生之体性真如因被烦恼所污垢,故称有垢真如,或在缠真如。二者合称,即为两垢如如。
 依据释摩诃衍论卷三载,真如乃悟始觉、本觉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与虚空之理二义。清净虚空之理有十义,即:无障碍义、周遍义、平等义、广大义、无相义、清净义、不动义、有空义、空空义、无得义等。(杂阿含经卷十二、卷二十一、佛地经论卷四、卷七、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成唯识论卷二、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p4197 FROM:【佛光大辞典】

【圣位】
<一>三乘人证得菩提之果位。新华严经卷二十六(大一○·一四○上):“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俱舍论卷二十四)
 <二>指断尽见惑之初果圣者。((参见:须陀洹)5360)p5578 FROM:【佛光大辞典】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顿悟】
(术语)有一类大心之众生,直闻大乘,行大法,证佛果,此为顿悟。初得小果,后回入大乘,而至佛果,此为渐悟。又自初虽入大乘,而以历劫之修行,渐成佛道,为渐悟。速疾证悟妙果,为顿悟。但以初义为通说。圆觉经曰:“是教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大日经疏曰:“无顿悟机不入其手。”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云: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顿悟】
闻法即悟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密印】
<一>根据密教之根本教义,诸佛菩萨皆有本誓,为标示此一本誓,常以两手十指或某一特殊身势动作,显现种种相,是为本誓之印相印契,故称之为“印”;又以其所标帜之义理旨趣极为秘密深奥,故称之为“密”。大日经密印品(大一八·三○上):“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说,应知皆是真言。”
 <二>于禅宗,禅徒一旦彻见本性而了悟生死迷妄之根源,师家即于契当之机缘给予印可;此种印可证明之境地乃师家与学人间直接、亲切之心印,非他人所能窥知者,故称密印。
 <三>即明末清初之临济宗僧真传,号密印,故世称密印真传。((参见:密印真传)4474)p447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学习解说]:

佛告诉阿难:你的问题非常好!能令众生不入邪见,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解说

阿难,一切众生原本都是清净的,只是因为妄见而生起妄习,因此分为内分和外分两种


名词解释:

【妄习】
(术语)妄念妄想之习惯。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妄见】
(术语)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南本涅槃经八曰:“为除世间诸妄见故。”俱舍论九曰:“一切妄见皆转倒摄。”大乘义章三曰:“唯心妄见,故说为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学习解说]:

阿难,内分是指众生分内因为各种爱染之心引起妄情,再经过不断积累生出爱水,因此当众生心想美食,口中就有口水流出;心想前人或者心生怜悯或仇恨,眼中就会流泪;当贪求财宝时,心中就会引发贪爱的涎水令全身光润;心中贪求淫欲时,男女二根就会自然流出液体,阿难,这些爱染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流业是相同的,而且湿润无法上升,因此自然就会下坠,这叫做内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即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学习解说]:

阿难,外分是指众生分外因为种种渴仰之心引发妄想,如果持续不断的妄想就能生出胜气,因此当众生心持禁戒时,身体就会轻清;如果心持咒印(陀罗尼与印契)就会顾盼雄毅;如果心想升天,梦中就会飞起来;如果心想佛国,圣境就会现前;如果侍奉善知识,就会自轻身命,阿难这些种种妄想虽然不同,但轻举(轻举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妒罗绵,或如叠絮,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轻胜解已;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是相同的,能飞就不会沉,能飞就自然能超越业力的牵扯,这叫做外分


名词解释:

【轻举想】
p1290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轻举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妒罗绵,或如叠絮,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轻胜解已;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谓从床上,飘置几上;复从几上,飘置床上。如是从床,飘置草座,复从草座,飘置于床。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咒印】
(杂名)陀罗尼与印契也。楞严经八曰:“心持咒印,顾盻雄毅。”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礙。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已,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学习解说]:

阿难,一切世间众生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在未舍暖触前,一生的善恶业都顿时出现:

当死逆、生顺,这二种习性相交时,如果是纯想就会立即飞升,必定生到天上

如果飞到心中,福慧兼备以及有净愿,自然就会心开见十方佛,随愿往生一切净土

如果是情少想多,飞升不会太远,会成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行四天来去无礙

其中如果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者;或者护持禁戒、保护持戒的人;或者护持神咒、保护持咒的人;或者护持禅定、保护修禅定的人,这些人都将亲住在如来座下

情和想如果均等,不飞也不坠,会生到人间,想明的人会偏于聪明,情幽的人会偏于愚钝

如果情多想少,就会堕入畜生道,重者成为毛群众生,轻者成为羽族众生

如果七情三想,就会堕入饿鬼道,常被焚烧和被水伤害,既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要这样经过百千劫之久

如果九情一想,就会堕入地狱,轻者生到有间地狱,重者生到无间地狱

如果是纯情,会立即堕入阿鼻地狱,若沉心中,有诽谤大乘佛法,毁犯佛的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造作五逆十重罪者,会继续转生到其他十方阿鼻地狱受苦


名词解释:

【生从顺习,死从变流】
这个生,是从顺习,众生都愿意随着这个生;死的时候,就是随业报变迁而流转,即随他自己所造的业去流转。——摘自百度

【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众生都不愿意死,这叫“死逆”;众生都愿意活着,所以这叫“生顺”。这个死和生,顺和逆这二种习性相交。——摘自百度

【临命终时,未舍暖触】
人在第八识没有离开之前,这叫未舍暖触。等这个众生临命终的时候,六识都去了,七识也走了,就剩第八识没有走。这第八识从什么地方走,什么地方就是暖的、热的。——摘自百度

【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众生都不愿意死,这叫“死逆”;众生都愿意活着,所以这叫“生顺”。这个死和生,顺和逆这二种习性相交。——摘自百度

【八触】
谓将得初禅定时,身中所生之八种感触。即:(一)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二)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三)轻触,俄而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四)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稍动。(五)冷触,俄而身如水冷。(六)暖触,俄而身热如火。(七)涩触,俄而身涩如木皮。(八)滑触,俄而身滑如乳。此八触发生之原因,以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二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不明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惧,以为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摩诃止观卷八、卷九)p320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2 11:3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3 07:37 编辑

(本次学习:52楼共用时3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燃,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发开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即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


接续昨天学过的经文继续思维~

这段经文讲的是:阿难代众生请(法)问佛,既然众生“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也就是说既然众生佛性本自具足,为什么还有六道的分别呢?为什么有人可以飞升天上有人要堕入地狱呢?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什么是佛性?

关于佛性,性是指原理和特质
佛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这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根本特质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水能变冰,也能变蒸气,只要符合条件,就会改变型态,这就是水的原理特性,就是水性
所以,只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众生都可以解脱成佛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由此可知,虽然众生都有佛性,但不代表众生都已经成佛
如果想要恢复佛性早日成佛,那要“按照正确的修行方法”老实实修,消除与佛性相违背的凡夫习气与业障才行

如果「有情众生」能透过修行佛法,逐渐去除「第八识」的染污,消除「无明(愚痴)种子」,
清净后的「第八识」则称「第九识」-「庵摩罗识」,就是恢复原本清净光明圆满的「自性」,称为「佛性」
这样的「有情众生」则称「成佛」——
「佛性」与「法性」&「轮回」与「解脱」&「常」与「无常」

藉由上面这段教导,我们也能知道为什么有六道差别?
就是因为众生第八识染污程度不同,或者说是各自业力不同,感召的果报也不尽相同

例如
满脑贪瞋痴,就会堕入恶道中
善恶参半,就可能投胎入人间
杀生或罪大恶极就容易堕入地狱
淫念炽盛就容易堕入畜生道
贪心吝啬就容易堕入饿鬼道
慈心善良就容易往生善道,如天上或人间富家
学习正法修行就容易生天或往生净土甚至解脱轮回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以上就是六道轮回的原理
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是地心引力的作用——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所以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
众生心念的作用,是一种物以类聚结合而成的共业念力作用——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也就是说,
一切都是念头的作用
什么样的念头和行为,就产生相对应的后果——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不同的知见观念和行为,就会造成六道中众生不同的轮回结果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因此
如果[负面心念]主宰自己,那就变成累世轮回的强大业力——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反之
如果[正向心念]光明自己,那就会变成佛菩萨同等的威力——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可见
心念的正向作用和负面作用都一样强大—— [生命]和[心念]的原理
一切都是众生自作自受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回说,想要不堕恶道远离轮回,就要按照经中教导的内容好好实修,自然超越: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也要好好观照自心,避免因为爱染引发流业,导致自然下坠(堕):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以上,深深忏悔实修还很浅,各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愿好好努力持续增上


感恩师长们慈悲教导
感恩佛菩萨慈悲护念
感恩一切护法圣众
感恩同修同愿同行
感恩清净光明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3 07:4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4 09:50 编辑

(本次学习:增补51楼内容(从经文“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起)+53楼、54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五、十因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云何十因?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学习解说]:

阿难,上面说的这些果报都是众生自己造作恶业所感招的果报,众生造作十种业因就会受到六交报,这十种业因分别是:

“淫习因,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的果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称为欲火(即淫欲之热情,犹如火能烧众生心;或以淫欲心如火不可遏止,故称欲火),菩萨见到淫欲如同避开火坑一样


名词解释:

【八热地狱】
为受热气苦之地狱的总称。又作八大地狱、八大捺落迦。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载,南赡部洲下,过五百由旬处有地狱。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地狱,小则于每一大狱之四门,各有四小狱,故每一大狱皆有十六小狱;受罪众生游于小狱时,其苦转增,故又称之为游增狱。
 
八热地狱即:
(一)想地狱(梵 Sam!ji^va),又作等活地狱。此狱中受苦众生,手生铁爪,其爪长利,互相嗔忿,怀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堕落;或被斫刺磨捣,想为已死,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活起,故称想地狱。凡犯杀生罪者堕此。
(二)黑绳地狱(梵 Ka^lasu^tra),此狱中狱卒,以热铁绳絣牵罪人,然后斩锯,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称黑绳地狱。
(三)堆压地狱(梵 Sam!gha^ta),又作众合地狱。此狱中有大石山,罪人进入后,山自然合起,堆压其身,骨肉糜碎,故称堆压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者堕此。
(四)叫唤地狱(梵 Raurava),谓受罪众生,既至此狱,狱卒即将其掷入大镬中,沸汤烹煮,受诸痛苦,号啕叫唤,故称叫唤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饮酒者堕此。
(五)大叫唤地狱(梵 Maha^raurava),谓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已,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鏊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称大叫唤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者堕此。
(六)烧炙地狱(梵 Tapana),又作焦热地狱、炎热地狱。此地狱以铁为城,烈火猛焰,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烧炙地狱。
(七)大烧炙地狱(梵 Prata^pana),又作大焦热地狱、大极热地狱。谓狱卒将罪人置于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著于火中,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大烧炙地狱。
(八)无间地狱(梵 Avi^ci),又作阿鼻地狱、无救地狱。谓有罪众生,于此狱中受苦,无有间歇,故称无间,乃极苦之地狱。凡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堕此。

成实论明示五种无间,即:
(一)趣果无间,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
(二)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
(三)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
(四)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
(五)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而还生,身形无有间歇。(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p311 FROM:【佛光大辞典】

【欲火】
即淫欲之热情,犹如火能烧众生心;或以淫欲心如火不可遏止,故称欲火。欲又作欲。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法苑珠林卷四十四)p4652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因十果】
十种的业因和十种的果报,即
  一、淫习因,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的果报;
  二、贪习因,有寒冰地狱的果报;
  三、慢习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
  四、嗔习因,有宫割斩斫等果报;
  五、诈习因,有木丑械鞭杖等的果报;
  六、诳习因,有腾掷飞坠漂沦等的果报;
  七、冤习因,有投掷击射等的果报;
  八、见习因,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的果报;
  九、枉习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体与沥洒其血等的果报;
  十、讼习因,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其宿业以对验的果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学习解说]:

二是“贪习因,有寒冰地狱的果报”(谓有大寒风,吹罪人身,举体冻伤,皮肉堕落,苦毒叫唤,然后命终),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称为贪水(贪爱之情能吸引诸物,又能滋长恶法,故以水为喻),菩萨见到悭贪,如同避开瘴海一样


名词解释:

【贪习因】
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则感于水,积风为寒,结水为冰,故有寒冰地狱之报也。(吸,入息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贪水】
贪爱之情能吸引诸物,又能滋长恶法,故以水为喻。首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是故十方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p4793 FROM:【佛光大辞典】

【寒冰地狱】
谓有大寒风,吹罪人身,举体冻伤,皮肉堕落,苦毒叫唤,然后命终。皆因众生造极恶业,故堕此等诸地狱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学习解说]:

三是“慢习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慢习因者,谓慢习交陵,发于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同称为饮痴水(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故称痴水),菩萨见到傲慢,如同避开巨溺水流一样


名词解释:

【慢习因】
慢习因者,谓慢习交陵,发于相恃,憍纵驰骋,流逸不止,积致恶毒,故有血河毒海灌吞之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痴水】
愚痴之烦恼,譬如浊水,故称痴水。反之,清净之智慧,譬如清水,称为智水。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p6669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学习解说]:

四是“嗔习因,有宫割斩斫等果报”(嗔习因者,谓嗔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同称为利刀剑,菩萨见到嗔恨,如同避开诛戮


名词解释:

【嗔习因】
嗔习因者,谓嗔习交冲,发于相忤,故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此业所感,故有宫割斩斫等报也。(铸气为金者,谓热恼不息,气忿成坚也。宫即五刑中之宫刑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学习解说]:

五是“诈习因,有木丑械鞭杖等的果报”(诈习因者,谓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诈伪之心,引起不住。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称为谗贼,菩萨见到诈骗,如同畏惧豺狼一样


名词解释:

【诈习因】
诈习因者,谓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诈伪之心,引起不住。此业所感,故有杻械鞭杖等报也。(调者,戏也、弄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学习解说]:

六是“诳习因,有腾掷飞坠漂沦等的果报”(诳习因者,谓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鼓尘,使人无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称为劫杀,菩萨见到欺诳,如同踩到毒蛇一样


名词解释:

【诳习因】
诳习因者,谓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其心飞扬,如风鼓尘,使人无见。故有腾掷飞坠漂沦等报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礰、匣贮车槛、瓮盛囊扑;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学习解说]:

七是“冤习因,有投掷击射等的果报”(冤习因者,谓冤习交嫌,发于衘恨,如阴毒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同称为违害鬼,菩萨见到怨嫌,如同饮鸩酒一样


名词解释:

【冤习因】
冤习因者,谓冤习交嫌,发于衘恨,如阴毒人,心怀毒恶,此业所感,故有投掷击射等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学习解说]:

八是“见习因,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的果报”(见习因者,谓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其事发于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音菊)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称为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同进入毒壑一样


名词解释:

【见习因】
见习因者,谓见习交明,邪悟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其事发于违拒,故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音菊)等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学习解说]:

九是“枉习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体与沥洒其血等的果报”(枉习因者,谓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谗贼人,逼枉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称为谗虎,菩萨见到枉习,如同遭到霹雳一样


名词解释:

【枉习因】
枉习因者,谓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谗贼人,逼枉良善,此业发现,故感拘押按捺,迫蹙其体,沥漉其血等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争,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覆于巨海。

[学习解说]:

十是“讼习因,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其宿业以对验的果报”(讼习因者,谓诤讼交喧其事,发于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称为阴贼,菩萨观覆藏,如同头戴高山


名词解释:

【讼习因】
讼习因者,谓诤讼交喧其事,发于隐覆,如鉴照烛,不能隐藏,故有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等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


昨天学习内分与外分决定了众生往生的方向或下沉或飞升

今天继续学习(并引以为戒),以下十种业因所感召的十种果报,经文如下: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云何十因?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礰、匣贮车槛、瓮盛囊扑;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争,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覆于巨海。
《佛学常见辞汇》~
一、淫习因,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的果报;
二、贪习因,有寒冰地狱的果报;
三、慢习因,有血河毒海灌吞的果报;
四、嗔习因,有宫割斩斫等果报;
五、诈习因,有木丑械鞭杖等的果报;
六、诳习因,有腾掷飞坠漂沦等的果报;
七、冤习因,有投掷击射等的果报;
八、见习因,有勘问权诈拷讯推鞫等的果报;
九、枉习因,有拘押按捺迫蹙其体与沥洒其血等的果报;
十、讼习因,有业镜之火珠披露其宿业以对验的果报。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由这段经文与解说,末学从中学到了心念与投生的因果原理:

就是,一切外在果报都是相应于心而产生(相由心生、万法由心生)—— 由「法性原理」来看「废死」、或「支持死刑」、或「是否该存在或废除死刑」

就是
您的念头决定您的去处 —— [法门实修]如何治愈自己的病痛?改善自己的生活?
就是心念决定正报和依报

就是意念决定自己和外在环境的存在形式 ——
什么是相由心生?

包括
法界也是由众生的心态和心量,而呈现相对应的因果境界 —— 华严经:菩萨法门「施(自)身血」

所以
因果也是一套法界(宇宙)的生命公式 ——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因果并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是宗教迷信,而是非常深奥的宇宙超科学,是非常深奥的生命科学
一切事物都有因和果,任何「数学公式」或「运算式」或「方程式」或「化学反应式」或「物理公式」也都是因果原理,人生的因果原理更是如此 ——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因此,身为
心法实修者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心念,不要让任何负面心念和情绪影响自己
如果发现自己有负面心念和情绪,应该立即断除,把心念转到正向光明的心念和事情上
这样才不会让负面心念或情绪滚雪球般的变大,而让自己陷落下去 ——
为什么总是无法消除疲劳?为什么总是累?

要知道
一切都是心的作用 —— 「法器」与「开光」「加持」
透过心念的修行,逐渐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再随世俗七情六欲而流转 ——  「生命方程式:因果」&「实修的次第和原理」&「为什么修行?」
就能逐渐舍离世俗妄想和杂染,而逐渐提升身心次第,提升当下与来生的生命的型态 —— 【法性原理解析】生命的次第与真相&吃斋念佛诵经有什么用?
众生虽不懂心法,但是,心法其实不稀奇,众生随时都在用心法,只是方向和佛菩萨不一样
修行人用的是正向心,所以可以逐渐修行成为佛菩萨,有种种神通变化
凡夫众生用的是凡夫心,所以变成六道各种众生,也造成六道各种相貌和环境,而这些也算是不可思议的神通
不论是佛菩萨的神通或众生心所变造的六道轮回,这些不可思议都来自于第八识心的神通能力
如果正向清净光明,就成为佛菩萨,如果充满凡夫情欲和妄想杂念,那就随着不可思议的念力引力而沦落六道 ——
「法器」与「开光」「加持」
所以常说,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
修行的目的就是转化我们的[凡夫心]为[佛心],这样就能成佛
所以修行应该重视[心法]的导入,这样才能究竟成就 ——
[略说]念佛次第&心法次第
想要真正脱离苦难,就要由心转化,恢复清净无染的真心 —— [解析]苦报的原因&如何断除苦报?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3 07:45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5 11:38 编辑

六、六报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洋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焦丸铁糜;烧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学习解说]:

什么是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感召的恶报从六根出,恶报如何从六根出呢

一是“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

如果是明见能遍见种种恶物,心生无量畏惧;如果是暗见则寂然不见,心生无量恐怖

这个见识之火,烧听能变成镬汤烊铜;烧息能变为黑烟紫焰;烧味能变为焦丸铁糜;烧触能变为热灰炉炭;烧心能产生星火迸洒,煽鼓虚空法界


名词解释:

【六报】
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
(二)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
(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
(四)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
(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
(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p1293 FROM:【佛光大辞典】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发明二相:

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

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学习解说]:

二是“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

如果是开听则能听到种种吵闹声,令精神大乱;如果是闭听,则会寂然无声,幽魄沉没

这个闻识之水:注闻则能变为责备;注见则能变为雷、吼、恶毒气;注息则能变为雨、雾,洒各种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变为脓、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变为畜、为鬼、为粪、为尿;注意则能变为电、雹,摧碎心魄。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此嗅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踊出,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

如是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礰击碎身体。


[学习解说]:

三是“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

如果通闻就会被毒气熏心神情扰乱;如果塞闻就会窒息倒地

这个嗅气(鼻识),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破绽、为腐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蛆虫吸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击碎身体


名词解释:

【六报】
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地狱。又分明见、暗见二相。
(二)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地狱。又分开听、闭听二相。
(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无间地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
(四)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
(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
(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大佛顶首楞严经会解卷十六)p1293 FROM:【佛光大辞典】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此味业交,则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燃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学习解说]:

四是“味报,谓临终时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无间地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

如果吸气就结成寒冰冻裂身体;如果吐气就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这个尝味(舌识):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燃烧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笼覆盖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中如下雨那样落下。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此触业交,则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复出路。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师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向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二者、离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触: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历见,则能为烧、为爇;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剚、为射;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拷、为缚;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学习解说]:

五是“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无间地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

如果是合触,则被合山逼体令骨肉血溃;如果是离触,则会刀剑触身,将心肝屠裂

这个合触(身识):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历见,则能为烧、为热;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刺、为射;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拷、为缚;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狱。发明二相:一者、不觉,迷极则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痛深难忍。

这个邪思:结思,则能为方、为所;结见,则能为鉴、为证;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结尝,则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学习解说]:

六是“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无间地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

如果不觉迷极就穷荒不已,奔走不停;如果不迷则觉知是苦,无尽的煎烧,痛深难忍

如是邪思(意识):结思,则能为方、为所;结见,则能为鉴、为证;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结尝,则能为大叫唤、为悔、为泣;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学习解说]:

阿难,这就是地狱的十因六果,都是因为众生迷妄所造作的

如果众生种种恶业一同造作,就会堕入阿鼻地狱,遭受无量苦报,经历无量劫

如果六根各自造业,以及他所造作的恶业所兼涉的根和境,则堕入八无间地狱

如果身、口、意一同造作杀、盗、淫,则堕入十八层地狱;如果三业不是同时造作,或只是杀和盗,则堕入三十六地狱

如果六根分别只犯一种恶业,则堕入一百零八地狱

这些众生虽然是分别造业,但他们所受的果报是相同的,都是因为虚妄乱想发生的,并不是本来就有的


==============


[学习笔记]:

上述关于六报的经文,世尊详细的讲述了“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云何从六根出?”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个道理就像“心念影响行为,行为反应心念”一样,而六根与六识也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

关于
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指六种肉体器官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指六种肉体器官的觉知

就是人体透过六根,接受到的六种外境,于内产生六种觉知,就是六识

“六识作用,就相当于色受想”,因此这个识并非清净后的阿赖耶 — “称第九识,庵摩罗识”

六识觉知如果不清净,反过来就会误导六根作用于六境(就是行,进而增加更多“无明(于第八识中)”)

所以世尊在后面有讲到“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参考阅读:
[必修]十二因缘
看似退步是向前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6 12:13
(本次学习:55楼、56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七、十类鬼道众生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若于本因:
  “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厉鬼。
  “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众生如果破坏律仪,犯菩萨戒,毁坏佛涅槃,这些种种杂业要经过历劫燃烧,直到偿还完毕地狱的罪报后,还要投生为鬼道,如果此人堕入地狱的原因是:

因为贪物而造下的罪业,那么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物成形叫做怪鬼

因为贪色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风成形叫做魃鬼

因为妄惑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畜成形叫做魅鬼

因为贪嗔恨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虫成形,叫做蛊毒鬼

因为贪忆而造下罪业的,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衰成形,叫做厉鬼

因为贪傲慢而造下罪业的,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气成形,叫做饿鬼

因为贪罔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到幽暗成形,叫做厌鬼

因为贪明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精成形,叫做魍魉鬼

因为贪成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明成形,叫做役使鬼

因为贪党而造下的罪业,此人在地狱中业报偿还完毕后,会遇人成形,叫做传送鬼

阿难,上述这些众生都是因为纯情堕入地狱的,被地狱的业火烧干后,才能投生为鬼

这些都是众生自己妄想所感召的果报,如果能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来没有这一切的果报


名词解释:

【贪】
(术语)梵语啰哦Ba%ga,染著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大乘义章二曰:“爱染名贪。”同五本曰:“于外五欲染爱名贪。”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贪】
梵语 lobha,ra^ga 巴利语同;或梵语 abhidhya^,巴利语 abhijjha^。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著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俱舍论卷二十广引诸经,谓缘五欲之境而起贪欲,缠缚其心,故称欲轭。书中又举出欲贪、欲欲、欲亲、欲爱、欲乐、欲闷、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随、欲著等十二项冠有“欲”字之异称。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载,贪系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受用之过去境界、恶行、男女、亲友、资具、后有及无有等十事而生,经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贪,依序称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俱舍论卷二十二将贪分为四种;显色贪、形色贪、妙触贪、供奉贪,可修各种不净观以对治之。
  贪通于三界,其中,欲界之贪,称为欲贪,其性不善,为十恶、五盖、三不善根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贪,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能障覆圣道之染污性,然因其过甚轻,作用极弱,故不会招感果报),与欲贪共为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九结之一,又其性非猛利,故为五钝使之一。说一切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又非缘无漏法而生者,仅与喜、乐二种感受相应,故与随烦恼及八缠中之无惭、悭、掉举,六垢中之诳、憍二者为等流。然唯识家则以贪为“烦恼法”之一,于喜、乐二种感受外,若于逆境中亦会与忧、苦两种感受相应,并与“见”皆同缘无漏法而生。又依俱舍论卷二十二之说,经部以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品为根据,谓四谛中仅有集谛以“爱”为体,爱乃贪之同体异名。(俱舍论卷十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品类足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见:爱)5457)p4792 FROM:【佛光大辞典】

【传送鬼】
谓此鬼宿因争讼,藏覆己罪,为人所讼,故受此报;托附于人,传送吉凶福祸之言,是名传送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役使鬼】
谓此鬼宿因多枉,劳心役思,常行不正,挠害无辜,故受此报;寓明显境,托以成形,而为担沙、负石、走使之类,是名役使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魍魉鬼】
谓此鬼宿因邪见,妄生执着,自谓明悟,故受此报;寓山川以托其形,为木石之怪,是名魍魉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饿鬼】
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蛊毒鬼】
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魃鬼】
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怪鬼】
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6 12:13

八、十类畜生道众生

★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鬼道的业报报尽后,情与想都变成空,便在世间与那些和自己有过怨结的人相遇,自己将以畜生身偿还过去所欠下的宿债

遇物成形的怪鬼,所附之物败坏,业报销尽,生到世间多为枭类(即不孝鸟)

遇风成形的魃鬼,风销报尽,生到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淫兽色禽之类)

遇畜成形的魅鬼,畜死报尽,生到世间多半成为狐狸之类

遇虫成形的鬼,蛊灭报尽,生到世间多半成为毒虫(蚖蛇蝮蝎蜈蚣)之类

遇衰成形的厉鬼,衰穷报尽,生到世间多半成为蛔虫之类

遇气成形的饿鬼,气销报尽,生到世间多半成为食类(虎豹豺狼等)

遇幽成形的鬼,幽销报尽,生到世间多半成为服类(一种是蚕虫、貂、狐等类,供人衣服;一种是驴、马、骆驼等为人服苦役之类)

遇精成形的魍魉鬼,和销报尽,生到世间多为应类(应时的春燕秋雁之类)

遇明成形的役使鬼,明灭报尽,生到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能卜吉兆,灵禽文兽之类)

附人成形的传送鬼,人亡报尽,生到世间多为循类(为顺循人性的白鸽、犬、猫之类)

阿难,这些都是造作恶业的罪人业报还完后,还要继续偿还宿债又落为畜生道,这都是虚妄业所感召的业报,如果能觉悟菩提,那么这些虚妄的恶缘,原本是没有的

正如你所说,宝莲香以及琉璃王、善星比丘,他们的恶业都是自己感召的,并非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里冒出来,更不是他人给的,都是自己造作虚妄恶业感召的,所以还要自己承受


名词解释:

【业火】
恶业害身譬如火。又指受到恶业果报之罪人在地狱中所受之烈火。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大四七·四五二下):“四门四道罪人入,门开业火出来迎;铁汁焱焱流没膝,触处烟炎同时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p5498 FROM:【佛光大辞典】

【循类】
为顺循人性的白鸽、犬、猫之类。——摘自百度

【休征一切诸类】
能卜吉兆,灵禽文兽之类。——摘自百度

【应类】
多为应时的春燕秋雁之类。——摘自百度

【咎征一切异类】
多为不吉祥咎征,或好淫之禽兽。——摘自百度

【毒类】
多为蚖蛇腹蝎等毒类。——摘自百度

【食类】
如猪、鸡、鸭之类。——摘自百度

【服类】
服类有二种:一种是蚕虫、貂、狐等类,供人衣服;一种是驴、马、骆驼等为人服苦役之类。——摘自百度

【枭类】
枭以子食母,可称怪极,故为怪鬼余习——摘自百度

【物销】
所附之有缘物亦随之销亡——摘自百度

【异类】
淫兽色禽之类——摘自百度




==============


前几天分别学习了十因六报,今天学习十类鬼道、畜生道众生的因果业报

在学习的过程中,心中始终浮现出善知识这篇教导:「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意思就是堕入邪恶和痛苦中,而且非常长久的时间都难以转圜,无法脱离痛苦与邪恶
就是在累世六道轮回中,多数的时间(劫就是时间单位)往往都是堕入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中受苦
只有很短暂的时间和机会,才有可能回到人道中投胎,成为人身
也因此应该把握成为人的时候,这时候才有机会好好学习佛陀所留下的经典,才能因此而修行解脱轮回之苦
相较于累世轮回,今生其实没有很长,所以目光要长远,不要目光短浅的只在乎眼前男女与钱财
虽然人生苦的时候好像度日如年,但是,如果不学佛而沉沦世俗,那么轮回于三恶道的苦会比人生的苦更长远(所谓万劫不复)
所以,千万不要执着于当下短暂的小苦或享乐或欲望,如果不修行解脱而堕入轮回,那才是真正遥遥无期
所以,当下好好学佛才是真正摆脱一切苦难的药方,千万不要再傻到堕入世俗中团团转了,那才是真正自讨苦吃! ——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而且因为(听闻)了解了恶业感召的种种果(或受)报后,内心除了有些后怕,还有就是观念上的转变,比如会时常提醒自己要防范于未然

就像明白大海或暗流的危险,就不会因为玩水而溺毙
或明白火和电的原理和危险,就能减少人为错误而引发伤亡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这就是属于智慧层面,虽然这例子只是属于凡夫的智慧 —— [问题解析]喝酒的问题 ~ 以戒定慧来看

也就是说
有[智慧]就能明白因果和种种原理,就自然不会犯错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由此可知,深入经藏真的很重要,深入经藏就是智慧增长的最好方式
透过深入经藏,就能听闻各种次第的正知见,学习各种解脱法门,且逐渐明白各种原理和相貌
由佛法正知见,就能逐渐舍弃或破除种种世俗的凡夫知见或邪见
这些正知见和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解脱知见),要不断的复习和思维,逐渐强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取代凡夫俗见
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知见,戒律就不会像背公式那样困难,会因为观念而自然且容易的融入生活
所以,有正确的观念,戒律就容易自然达成,守戒就不会困难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然而还要明白有了正确的观念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只是智慧当中的[闻慧],所以接着还要
由生活中去思维和体验这些佛法正见和观念,就能逐渐明白原理,成就解脱智慧,达成[思慧]和[修慧] ——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7 10: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7 11:21 编辑

(本次学习:57楼共用时3.5小时)

九、十类人道众生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汝今应知:
  “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愚类。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很类。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学习解说]:

还有,阿难,当一方以畜生身偿还宿债时,如果所偿大于应偿,那么他会生为人身,反过来征讨多还的部分

如果对方福德具足,那么他不用舍去人身,可以在人道中还完超出的部分,如果没有福德就会堕为畜生道,直到持平为止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果用钱物或者劳力,偿还完毕就自然停下来,如果中间杀害它的身命或者吃它肉,这样乃至经过微尘劫相杀相食,就像转轮一样无有停止,除非修奢摩他(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和佛出世,否则不可能停下来,你今天应当知道

那些枭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顽类(冥顽难化的一类人之中)

那些咎征一切异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异类(异类之人,如身具二形(就是阴阳人),六根种种反常等)

那些狐狸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庸类(庸鄙之类,如媚世求荣、逢迎钻营、吹牛拍马之流)

那些毒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狠类(就是狠暴无慈之类)

那些蛔虫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微类(就是卑微下贱之类)

那些食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柔类(就是柔懦之类,比如说常为人欺凌而无没有力量去自护,以及能力陋劣,无法独立自主者)

那些服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劳类(就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

那些应时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文类(就是文雅之类,虽通文知书,然非大才)

那些休征一切诸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明类(就是具世智辩聪、小才小明之类)

那些循类的畜生,业债还完后投生到人道中,会参合达类(通达人情世故之类,而非博古通今之达道之士)

阿难,这些都要等到业债还完后才能投生到人道中,都是从无始劫来颠倒行事相互残杀,因为没有福报所以不遇如来,听闻不到正法,只能在尘劳中无尽的流转,这些众生叫做可怜悯的人


名词解释:

【法尔】
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自然法尔。系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之状态。即指某事物本来之相状。相对于因力、业力而言,法尔力意谓无法说明之天然、自然之力。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三所释,法尔一义可就两方面而言:(一)就一切诸法之存在观之,一切莫非因缘和合而成,无论水之就低、火之升高,皆为自然而然之事。(二)就真如之法言之,真如之法,法尔随缘,万法俱兴,法尔归性,皆为本来平等常然之事。又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所载之四种道理之第四为法尔道理,此即表某事物原相之天然道理,例如火是热性、水是湿润性。日本净土真宗以藉阿弥陀佛之愿力自然往生于报土,称为法尔往生,此时之“法尔”乃自然及他力之义。((参见:自然法尔)2532)p3419 FROM:【佛光大辞典】

【尘劳】
为烦恼之异称。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圆觉经疏钞卷一)p5764 FROM:【佛光大辞典】

【达类】
通达人情世故之类,而非博古通今之达道之士。

【明类】
就是具世智辩聪、小才小明之类

【文类】
就是文雅之类,虽通文知书,然非大才。

【劳类】
就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摘自百度

【柔类】
就是柔懦之类,比如说常为人欺凌而无没有力量去自护,以及能力陋劣,无法独立自主者。——摘自百度

【微类】
就是卑微下贱之类。如像倡优、男仆、女婢等。以前歌唱的啦,演戏的啦、歌唱的叫做倡优,现在可不一样了,时代大不相同了,现在变成偶像了。——摘自百度

【狠类】就是狠暴无慈之类。——摘自百度

【庸类】
庸鄙之类,如媚世求荣、逢迎钻营、吹牛拍马之流。——摘自百度

【异类】
异类之人,如身具二形(就是阴阳人),六根种种反常等。——摘自百度

【参合顽类】
意思是参加并混合于冥顽难化的一类人之中。——摘自百度

【奢摩他】
华译为止,即止息一切杂念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造十恶因的众生,在经历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果报以后,方能生到人间,然后还将延续着先前的业习成为十种类型的众生

很短的一段经文,让末学从中学到了下面几个知识点:

一个是末学深感业力的影响如此深远以及不可小视,所以老师常常提醒和教导我们要清净自心,要老实改习气,否则就会受到业力的牵引感召相应的果报,为此我们不得不引以为戒:

对众生来说,因为累世轮回累积了各种深厚的负面观念知见和习气
例如:贪婪,欲望,嗔恨,愚痴,傲慢,自大,自私,轻视,忌妒,猜忌,怀疑,嘲讽,诋毁,烦躁,担忧,恐惧,懦弱,畏缩
所以,这些负面心态和情绪,对一般众生来说,可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眼前的利益诱惑和世俗的欲望,或无法承受现实的逼迫或苦难
因此无法看到或思考生命轮回的真相,而一再堕入轮回和痛苦的深渊 ——
正视并反省苦难的本源,随时用正面宽广的心态迎接未来

想要不被累世负面业力牵引,就要从根本处学习转变心念为正向光明念,如是因如是果,念头清净光明了,果报必然也会趋向清净与光明

因此,清净自心,恢复自性光明,这才是修行的根本和首要

二是藉由这段经文,末学联想到知众生心众生性的学习要点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经文对照身边的亲朋好友,能发现身边有不少劳类(就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劳苦之类,碌碌营生,无有休息)的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辛苦?如果再往前推,就会知道这些人有可能是从服类(一种是蚕虫、貂、狐等类,供人衣服;一种是驴、马、骆驼等为人服苦役之类)的畜生道而来的

如果再继续往前推,还可以知道这些人有可能是因为贪罔而造下的罪业,所以曾经有可能做过魇鬼(谓此鬼宿因多诳,常怀异谋,诈现有德,欺罔于人,故受此报;凭虚托暗,迷惑昏睡之人,是名魇鬼)

原理就是: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为什么说[真修才能真信]
如果明白因果,
自然可由一个人的依报和行为,而知道一个人的福慧因缘和果报
就像一个人现在造杀业,就会有三恶道果报
或者现在身体残缺,那就是过去世有恶因 ——
[浅谈]算命的错谬

因此,末学也逐渐逐渐体会到了深入经藏的重要性
多多学习佛经,真的能让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增长智慧,能让我们透过各种相貌逐渐清晰(楚)的看到内在根本原因
知道原因就能提醒和帮助众生有针对性的消除那方面的习气,同时又能给自己带来警钟的作用
所以末学在学习这段经文时,发现内心是欢喜的,是光明的,嘴角是微扬的,深深感恩!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8 15:58
(本次学习:58楼共用时3小时)

十、十类仙人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
  “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学习解说]:

阿难,有些人不是依照正觉(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而修三摩地(正定),他们心存妄念,或者在山林或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修行,这些人就是十种仙人,阿难,这些仙人分别有:

“(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食道圆成。
(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而不休息,因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
(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长寿而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
(四)空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能履虚空,气精圆成。
(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年久有成,则离人欲。
(六)通行仙,饮日月之精气,功久遂有异见,而通物情。
(七)道行仙,坚固咒术而不休息,术法圆成。
(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
(九)精行仙,坚固交媾(采阴拔阳之术)而不休息,则此感彼应,吸他人之精气以固己身。
(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


世尊对阿难说,这些人都是在人中炼心,不知道修正觉,他们的寿命有千万岁,常常住在深山或偏僻的海岛等远离人群的地方,可是即使能活到千万岁仍然也要堕入轮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断除妄想,也就是说修行还是有漏的,所以当仙人的福报享尽后,还是要堕入六道轮回中


=================


[学习笔记]:

藉由这段经文,想到善知识下面这段叮咛和教导:
一般来说,从此处出发到某处,一定要先知道目的在哪,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或走错路 ——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对照经中所讲的十种仙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却“别修妄念”,这就是迷失了方向或走错了路
虽然他们也有在修行,但却无法真正获得解脱,即使寿命千万岁,终归还是要堕入六道中轮回
这就是因不正果则曲的道理,如同十种仙人想求长生不老,但却用错了方法去心外求法,殊不知佛性才是不生不灭的真理

因此,
对修行者来说,或对想究竟解脱成佛的人来说
想要得到相应的因果,那就要有相应的心念和修行 ——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初学就要从佛的因地开始,从佛性下手
学佛由佛性入手,由法身入手, 期望恢复佛性本然与诸佛同一法身,
这也是楞严经中讲的重点,初发心第一决定义 ——
如何驱除[负面习气][黑暗思想]? ~ 光明心的导引

由此,反观很多外道
如果不知道成佛和佛性,那又为什么学佛呢?是真学佛吗?—— 什么是:佛性,法性,菩萨性,众生性,明心见性

所以,我们要清楚明白
[佛性本心]本自圆满,[清净自性]不生不灭

修行是修[凡夫妄心]恢复[佛性本心]
修行是修[凡夫习性]恢复[清净自性] ——
[解析]学佛不是[修心] [修性]?

名词解释:

【十行仙】
十种仙人。又作十行仙、十种仙。彼等皆于人中炼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十者即:
(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食道圆成。
(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而不休息,因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
(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长寿而体固,且能化物,使贱为贵,自在游行人间化人。
(四)空行仙,坚固动止而不休息,能履虚空,气精圆成。
(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年久有成,则离人欲。
(六)通行仙,饮日月之精气,功久遂有异见,而通物情。
(七)道行仙,坚固咒术而不休息,术法圆成。
(八)照行仙,坚固思念而不休息,则发用而照明境界。
(九)精行仙,坚固交媾(采阴拔阳之术)而不休息,则此感彼应,吸他人之精气以固己身。
(十)绝行仙,心变化木石而不休息,则一身如槁木,绝有为之功用。(首楞严经卷八、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三)p430 FROM:【佛光大辞典】

【正觉】
<一>梵语 samyak-sam!bodhi,巴利语 samma^-sambodhi。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等者,就所证之理而言;尽者,就所断之惑而言。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之略称。梵语sambodhi之意译,音译三菩提。谓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又称“成正觉”。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即成就正觉,最初成佛之瞬间即称为正觉一念。又极乐净土之莲花,为依弥陀如来成就正觉所成之花,故称正觉花。
 以上系就正觉之广义而言。若狭义言之,则特指释尊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觉悟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又于华严宗所判之五教中,释尊之初成正觉,在“小乘教”系指释迦生身之实成,在“始教”则指八相化身之示现,在“终教”则谓十地行满之报身,在“顿教”则称法身之初成,在“圆教”乃意味遍满因陀罗网无边世界念念初初之成正觉。(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五十六罗摩经、往生论注卷上、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参见:正遍知)200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674)
 <二>(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隰州(山西)人。俗姓李。十一岁出家,十四岁受具足戒,十八岁出游参学。一日,闻僧诵法华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文,瞥然有省。既而闻丹霞子淳之道誉,遂往参礼咨询,言下释然,时年二十三。及丹霞退居唐州大乘寺,师亦随之。宣和二年(1120),迁住大洪寺,亦相随掌理笺记。翌年,迁首座之职,复于圆通寺照阐提席下任分座。未久,应长芦寺真歇之请而住寺开法。当时有众一千七百,见师秉拂提唱,悉皆叹服。留居六年,转至泗洲普照寺弘法,并承嗣丹霞衣钵。
 建炎元年(1127),移住舒州太平寺,后转江州之圆通、能仁两寺。又游云居山,参谒圆悟克勤,勤与安定郡王,共请师住持长芦寺。建炎三年,渡浙江而至明州,礼拜普陀山,过天童山时,郡守恳请住持天童寺。九月,受敕命住持灵隐寺。十月,再还天童。住于天童,前后垂三十年,整备伽蓝,严饬清规,世称天童和尚,誉为天童中兴之祖。时值北宋末年之乱世,宗风不振,流弊百端;师乃特为举扬正传之禅宗宗风,并提倡“坐禅”、“默照”之禅风,世称之默照禅、宏智禅。绍兴二十七年九月示寂,享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所著天童百则颂古为元代万松行秀“从容录”之依据,另有宏智广录九卷、宏智觉禅师语录四卷、宏智和尚语要一卷等(续传灯录卷十七、五灯会元卷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大明高僧传卷五)p200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9 20:19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0 17:29 编辑

(本次学习:59楼共用时3小时)


十一、欲界天的六类众生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学习解说]:

阿难,世间人不求常住,不能舍弃妻妾的恩爱,但在行淫时心不放逸流乱,澄莹生明(心不向邪淫,所以就清净了,有一种光明了),所以此人命终之后邻近日月,这类众生叫做四天王天(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须弥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此皆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戒之力所感。身长五十七丈(约周尺算),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即是九百万年)

如果有人与妻子同房,但是淫爱之心非常微薄,在清净独居时不得全味,此人命终后身心能超过日月的光明,居住在须弥山顶,这类众生叫做忉利天人(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顶。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两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力所感。天身长百五十丈,唯帝释身长三百丈。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夜,寿一千岁,合人间三千六百万年)

如果有人遇到淫欲之事,暂时行淫一下,过后不留恋,在世间动少静多,此人命终后会在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的光明照不到他们,因为他们自己有光明,这类众生叫做焰摩天人(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此是上品十善,兼学坐禅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所感。身长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二千岁)

如果有人始终都很清净,有应触来,未能违反,此人命终之后,会上升到精微的地方,不会接触下界人天的境界,乃至劫坏时,也不会被火灾、水灾、风灾伤害到,这类众生叫做率兜陀天人(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上品十善兼得细住所感,或是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力所感。身长三百丈,人间四百年为一日夜,寿四千岁)

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欲望心,都是顺应对方要求而行事,而且味如嚼蜡,此人命终后生到越化地,这类众生叫做乐变化天人(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人间八百年为一日夜,寿八千岁,以相熟视为阴阳)

如果没有贪恋世间的心念,只是为了满足对方需求而行事,事后能够了然超越没有任何挂碍,此人命终之后,便能超出化无化境地,这类众生叫做他化自在天人(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长四百五十丈,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日夜,寿一万六千岁,以暂瞬目为阴阳)

阿难,上述这欲界天的六类众生,形虽出离,但心迹还有相交,所以叫做欲界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欲界天的六类众生:“六欲天者,福德与诸天为一趣。而饮食、男女、睡眠三事,与色、声、香、味、触五欲,与余五道为一界。故论六趣则为天趣,论三界则属欲界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由于六欲天的众生福德很大“与诸天为一趣”,所以属于六道中的天道,又因为“饮食、男女、睡眠三事,与色、声、香、味、触五欲,与余五道为一界”,因此六欲天又属于三界中的欲界

由词典解说可以知道六欲天的福报比娑婆世界大,比如经文中有讲到寿命相差非常悬殊,一般众生可能会因此而追求这些福德果报
可是对于实修者来说不会本末倒置,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只是依报,实修者清楚明白
福报善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环境,还可能是个堕落的温床——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比如(下面以世间人为例)
1.有了健康的身体,您还会想要念佛持咒诵经来治病消灾吗?

2.有了薪资丰厚的好职业,您还会想要求佛菩萨给个好工作吗?

3.有了财富,您还会想要念佛持咒诵经来求财或修行吗?

4.有了美满的家庭,有娇美温柔的妻子,或帅气英挺的丈夫
或者可爱听话的儿女,这样您还会想要念佛诵经持咒修行吗?
还是整天陪着丈夫或妻子和儿女,陶醉在温柔乡中呢?

5.有了这些美满的条件,您还会相信因果吗?您还会戒杀吃素吗?

6.您还会遵守戒律吗?您能不邪淫吗?不想包个二奶三奶吗?

7.这么富贵,能不妄自尊大吗?能不狂妄不妄语吗?能戒酒不乱性吗?

8.有了巨大的财富后,真的能布施吗?真的能舍吗?

9.富贵尊大后能忍辱吗?能谦卑吗?能慈悲对众生吗?还是变成自己最大

10.还能想要探究法界和生命的真相吗?还是沉沦于酒色财气,纸醉金迷呢?

11.当然也不可能戒除美色,练习禅定了,没有禅定,连生天都不可能了

所以有了财富,大都是只有堕入三恶道的份了
这样您还会想要有财富吗?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道理都是相通的,回说六欲天虽然属于天道,可是
终究还是在六道中,,还是不能解脱 —— 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因为解脱需要智慧,,需要佛的智慧,,才有办法超越六道 —— 分别而不分别, 不分别而分别 ~ 圆觉经:净觉随顺,金刚经:破除四相

所以,
如何在苦难和善境界之间实修不退,这才是实修者应该实修的真正工夫
这就是不二,不苦于苦,不乐于乐,不因苦而苦,不因乐而乐 ——
[解析]感恩娑婆世界,实修不二法,当下即净土

这也是“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经文如下:

维摩诘言:
「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所以者何?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以布施摄贫穷;
以净戒摄毁禁;
以忍辱摄嗔恚;
以精进摄懈怠;
以禅定摄乱意;
以智慧摄愚痴;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
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
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常以四摄成就众生;
是为十。」

也就是,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名词解释:

【欲界】
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欲界】
梵语 ka^ma-dha^tu,巴利语同。指有情生存状态之一种,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欲界与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即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之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欲界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相对于色界与无色界之为定心(入禅定三昧不散动之心)之地,以欲界为散心(散动之平常心)之地,故称欲界散地。然就欲界是否有定,鞞婆沙论卷十、大乘义章卷十一等载有诸说。若将三界分为九地,有所谓欲界五趣地,欲界全体即属九地之最初地。

 此外,有关欲界所包括的范围及类别,诸经论中各有记载,如杂阿毗昙心论卷八修多罗品列八大地狱、畜生、饿鬼、四大洲、六欲天等二十处;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则分地狱、畜生、饿鬼、人、阿须伦、四天王、忉利天、焰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天等十二种;瑜伽师地论卷四列有八大地狱、四大洲、八中洲、六欲天、饿鬼及非天,计有三十六处。俱舍论卷十一详述其位置、身长、寿命等。(长阿含经卷十九、起世经卷一至卷九、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卷一三七、俱舍论卷三)p4653 FROM:【佛光大辞典】

【六欲天】
六欲天者,福德与诸天为一趣。而饮食、男女、睡眠三事,与色、声、香、味、触五欲,与余五道为一界。故论六趣则为天趣,论三界则属欲界也。
  一、四王天 四王即护世四大天王也。并其眷属,总名四王天。此皆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戒之力所感。身长五十七丈(约周尺算),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即是九百万年。然亦有中夭者,死时五衰相现,甚大苦恼,阴阳如人世。
   一、东方持国天王 主乾闼婆众。
   二、南方增长天王 主鸠槃茶众。
   三、西方广目天王 主龙众。
   四、北方多闻天王 主夜叉众。
  二、忉利天 梵语忉利,此翻三十三,因此天有三十三天也。(中一四方各八)。亦是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两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力所感。天身长百五十丈,唯帝释身长三百丈。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夜,寿一千岁,合人间三千六百万年。中夭并五衰相,与前天同。后诸天中,亦皆准知,此天以相抱为阴阳。
   一、善法堂天 帝释天王所居,在各天中央。
   二、南八天 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
   三、西八天 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
   四、北八天 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
   五、东八天 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
  三、夜摩天 梵语夜摩,此翻时分,但以莲花开合,分昼夜故。此是上品十善,兼学坐禅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所感。身长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二千岁,以身相近为阴阳。
  四、兜率天 梵云兜率,此翻知足,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上品十善兼得细住所感,或是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力所感。身长三百丈,人间四百年为一日夜,寿四千岁,以执手为阴阳。
  内院 兜率天中,别有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名为内院。故大佛顶经云:‘乃至劫坏,三灾不及也。’菩萨修行十善,乐习禅观,发心亲近补处大士,乃得上生。
  五、化乐天 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人间八百年为一日夜,寿八千岁,以相熟视为阴阳。
  六、他化自在天 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长四百五十丈,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日夜,寿一万六千岁,以暂瞬目为阴阳。
  魔罗天 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他化天摄。大佛顶经云:‘纵有禅定多智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又云:‘善男子!穷诸行空,己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大约或行福德,或修禅定,或学智慧,但由不能专持梵行,深堕爱网,遂成魔侣也。既恋尘劳,必与出世净法,为怨为障。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报分】
人能持行五戒十善,即能报得欲天之地位,及不坠人之地位,人境不须述,兹但述欲天。
  ‘六欲天’三藏法数云欲界六天:
  一、四天王天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楞严经云:‘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蓥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二、忉利天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往昔三十三人,同修胜业故,同生此天。
  经云:‘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昧。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三、须夜摩天 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
  经云:‘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四、兜率陀天 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谓此天于五欲境,知止足故。
  经云:‘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五、化乐天 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
  经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六、他化自在天 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
  经云:‘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以还,名为欲界。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澄莹生明】
心不向邪淫的这一条道路上去跑,所以就清净了;清净,就生出一种光辉。“莹”,就是莹洁;莹洁而有光辉,有一种光明了——摘自百度

【常住】
<一>梵语 nitya-sthita。略称常。为“无常”之对称。意指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常存在,永不生灭变易。胜鬘经自性清净章、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四等,均谓如来法身常住不变。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则载不唯如来法身,即报、应二身亦常住不变,而以法身为本性常(本质上永远不变),报身为无间常(受乐不绝),应身为相续常(为教化众生而变现,生灭无限相续)。佛性论卷四无变异品复就三身常住说十种因缘,谓此三身者,恒能生起世间利益等事,故说常住;此系依于十种因缘,即:(一)因缘无边,谓无量劫来舍身命摄正法,以正法为无穷无尽,故以无穷因招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为常。(二)众生界无边,谓初发心时结四弘誓,起十无尽之大愿,若众生不可尽,我愿无尽;众生既无尽,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故为常。(三)大悲无边,谓如来众德圆满常在大悲,救拔众生之恩无边际,故为常。(四)如意足无边,谓世间得四神足者尚能住寿四十小劫,何况如来大神足之师,当能住寿自在,于百千亿劫广化众生,故为常。(五)无分别智无边,谓远离生死、涅槃二执,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动、不出,故为常。(六)恒在禅定无散,谓如来恒在禅定,无可坏者,故为常。(七)安乐清凉,谓安乐即是金刚心,能断除无明住地最后念之无常苦,因已无苦,是为安乐,佛果显成,是为清凉;此是解脱道,故为常。(八)行于世间八法不染,佛身虽复在于道前,与生死相应,但不为烦恼所染,而无妄想之缘,故为常。(九)甘露寂静远离死魔,佛果常乐,故寂静,寂静故远离死魔,远离死魔,故为常。(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即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行三世而非三世法,故为谓常。(杂阿含经卷三十、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佛地经论卷七、成唯识论卷十、大般涅槃经疏卷八)((参见:三常)608、“无常”5109)
 <二>丛林之职务中,总称担任支配、运作日常事务之住众为常住。此外,亦指常备供僧伽受用之物。p4524 FROM:【佛光大辞典】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称为第六天。此天为快乐,不要自己乐具变现,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梵名娑舍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a,此天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皆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佛成道时,来试障害者,亦此天魔也。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之宫殿,魔王住之,非他化天王也。智度论九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论五曰:“魔有四种,(中略)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佛祖统纪二曰:“诸经云:魔波旬在六欲顶,别有宫殿。今因果经乃为自在天王,如此则当第六天。有此两异,盖是译者用义之不同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乐变化天】
(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乐变化天,或妙变化天。欲界六天中第五重之天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天,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可洪音义一曰:“妙变化天,乐变化天王也。大智度论云:须涅蜜陀,秦言化乐天,唐言乐变化天。”然玄应师有别释。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乐变化天,五孝切。但此天虽有宝女,于变化者心多爱著,于男亦尔,故以名焉。旧言化乐天,音洛,失之久矣。”即爱乐变化男女之意。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兜率天】
兜率,梵名 Tus!ita,巴利名 Tusita,西藏名 Dgah!-ldan。又作都率天、兜术天、兜率陀天、兜率多天、兜师陀天、睹史多天、兜驶多天。意译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与夜摩天合称为兜夜。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关于此天之名,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谓,欢乐饱满,于其资具满足,于八圣道不生知足,故称为兜率陀天。佛地经论卷五则谓,后身菩萨于中教化,多修喜足,故称为喜足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又昔时释迦如来身为菩萨时,亦从此天下生人间而成佛。一般所传内院有四十九院,或即依据弥勒上生经之说而来,其经文谓(大一四·四一九上):“此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外院属欲界天,为天众之所居,享受欲乐。天人之寿命约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之四百年,换算之,约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但古之记数法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此外,此天众生,情欲动时,两相执手,即成阴阳,初生之儿如人间八岁小孩,七日成人,身长四由旬,衣长八由旬,宽四由旬,重一铢半。
 又密教将此天子安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西北方。其形像,身呈白肉色,右手屈臂,置于乳下,屈中间三指,伸小指,持未开之莲花。左手作拳印,叉腰。左右有侍女,身亦呈白肉色,右手皆持未开之莲花。种子为[fan(tam!)1](tam!),三昧耶形为荷叶上之未开莲花。(普曜经卷一、慧苑音义卷上)p4385  FROM:【佛光大辞典】

【焰摩天】
(界名)Ya%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忉利天】
梵名 Tra^yastrim!s/a,巴利名 Ta^vatim!sa。音译多罗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又作三十三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天所止住之善见城(喜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此三十三天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吒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食净抟食,有男娶女嫁之事,乃藉身身相近而以气成就阴阳,初生时,如人类六岁模样,色圆满,自有衣服。又此天具足种种妙宝,有殊胜之楼阁、台观、园林、浴池、阶道等,详载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据俱舍论卷十一载,此天位于须弥山顶,四角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有药叉神名金刚手者,止住其中守护诸天。此外,尚记述此天境界之庄严情形,然与阿含经所述略异。
 忉利天为帝释之住处,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传说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陀曾上升忉利为母说法三个月。(杂阿含经卷十九、卷二十三、卷四十五、中阿含卷一昼度树经、卷五十五持斋经、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七、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正法念处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五、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九、卷五十六、玄应音义卷二)p1930  FROM:【佛光大辞典】

【四天王天】
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须弥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腹。由修施、戒二种最胜福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0 17:3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0 17:45 编辑

(本次学习:60楼共用时3小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十二、色界十八天



1、初禅三天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学习解说]:

下面是世尊为阿难介绍初禅三天众生的因缘果报:

第一个是梵众天的众生,他们没有智慧,但是只要能够不行淫欲,不论行住坐卧只要没有淫欲的念头,这样的人就能应念身为梵侣,投生到梵众天(此天是初禅天主民众也。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身半由旬,寿二十小劫。)

欲心去除以后,离欲心显现,对于一切律仪能够爱乐随顺,这样的人应时能行梵德,这类众生能投生到梵辅天(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盖以在欲界中,既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身一由旬,寿四十小劫。)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持戒并且加以明悟,这样的人应时就能统领梵众,成为大梵王,这类众生称为大梵天(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感生此天。身一由旬半,寿六十小劫,但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觉观亦云寻伺)。)

初禅三天的众生不会被一切苦恼所逼迫,虽然并非正修真三摩地,但是在他们的清净心中不再被一切烦恼所动摇,所以称为初禅


名词解释:

【大梵天】
梵名 Maha^brahma^-deva,巴利名同。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 Brahma^ sanam!kuma^ra)、世主天、娑婆世界主(梵 Brahma^ saha^m!pati)。音译作摩诃梵、梵摩三钵。大梵天以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大梵天为梵书时代以来之神格,尔后婆罗门即以大梵天为最尊崇之主神。
 盖于印度梨俱吠陀时代之末期,以祈祷主神(梵 BrahmaN!as-pati)为至上神,并视之为宇宙生成之原理。至梵书时代之初,则以生主神(梵 Praja^pati)为最高神。未久,兴起梵之崇拜,系由祈祷主神所进化之神格。初时,梵天为生主神之子,其后渐次得势,遂取代生主神之地位,成为创造世界之原理。至奥义书时代,大梵天具有实有(梵 satya)、知(梵 jn~a^na)、妙乐(梵 a^nanda)等三种性质,而为唯一常住独存之绝对原理,此一绝对原理与个人我(梵 a^tman)结合,产生“梵我一如”之说,此乃奥义书之中心思想。至摩诃婆罗多(梵 Maha^bha^rata)时代,由于“一体三分”(梵 trimu^rti)思想之兴起,遂以梵天(梵 Brahma^)与毗湿笯(梵 Vis!N!u)、湿婆(梵 S/iva)二神为同体,其初,梵天位居三尊之首,后则渐居下风。
 于佛教所倡三界之说中,将此等外道之诸天配列于欲、色二界,梵界即位处色界之初禅天,通常有三处与四处之别。三处即大智度论卷九、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等所说之“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四处则如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所载之“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三处与四处均总称为梵天。
 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载,大梵天身长为一逾缮那(由旬)半,寿量为一劫半,彼于五中劫独一而居,复经五中劫与众共住,再五中劫又与众别,属初静虑地(初禅天)之中间禅。又阿含及诸大乘经中,常载此王深信佛法、助佛教化等事,每值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来请转法轮,手持白拂,于会座参法听受,常以法义与佛问答;后与帝释天同受佛之付嘱,护持国土,而为显密二教所共尊崇。
 密教以梵天为十二天之一,或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列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门之南方,身呈白肉色,头戴发髻冠,有四面四臂。据大日经疏卷五载,具四臂之中,右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数珠;左一手执军持,一手作“唵”字印,此印为修行者之吉祥印。其种子为[fan(pra)](pra)。据大日经真言藏品所载,其真言为:南摩(皈命)钵罗阇(praja^,一切生)钵多曳(pataye,主)娑缚诃。(杂阿含卷四十四、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卷十六坚固经、增一阿含卷十劝请品、大悲经卷一梵天品、大日经卷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大日经疏卷十、玄应音义卷三)p850  FROM:【佛光大辞典】

【应时】
p1398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八圣支道,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时中,皆可修习,易修习故,名为应时。
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九页云:言应时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应时。所以者何?由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后,方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应时。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说随眠道后,方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应时。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后,方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应时。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梵德】
(杂语)梵王之福德也。俱舍论二十四曰:“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独应名梵。”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界】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 自此已上,身衣随意,无复男女,但以禅定法喜为食,内有觉观心故,外感火灾所坏。
   一、梵众天 超六欲天,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故名为梵。梵者清净离染之谓也,通而言之,四禅皆名梵天,皆清净故。别而言之,初禅创离欲染,独得梵名。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民众也。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身半由旬,寿二十小劫。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盖以在欲界中,既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身一由旬,寿四十小劫。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感生此天。身一由旬半,寿六十小劫,但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觉观亦云寻伺)。
  二、二禅三天 内有喜故,外感水灾所坏。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不论人中天上,欲界初禅,但于无觉唯观三昧。不住不着,专精求进,创得无觉无观三昧,入第二禅(从二禅去,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皆名无觉无观三昧)。禅力未深,命终得生少光天中。火灾不到,寿二大劫,身二由旬。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人中天上,数习第二禅力,命终得生此天。寿四大劫,身四由旬,余如前说。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寿八大劫,身八由旬。
  三、三禅三天 内有乐故,外感风灾所坏。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不论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于二禅,不住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三禅者,命终即生此天。水灾不到,身长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数修第三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深入第三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四、四禅九天 三灾俱不能到。
   一、无云天 自此天以上,云居轻薄,故名无云。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禅,但于三禅,不昧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四禅者。命终得生此天,果报微妙,宫殿随身,并如云之地,亦所不须,三灾俱不能到。身一百二十五由旬,寿一百二十五大劫。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数修第四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二百五十由旬,寿二百五十大劫。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深入第四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五百由旬,寿五百大劫。
  此上三天,凡夫所居。
   四、无想天 由于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说,厌患粗想,数修习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禅贪染,依第四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心灭为首,名无想定。得此定也,不退不失,命终即生无想天中。身亦五百由旬,寿亦五百大劫。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识不行。共经四百九十九大劫,如其本时习定之相,不动不摇,无所分别。至后半劫,由种子力,想心复生,便从此没,决堕欲界。
  此天外道所居。
   五、无烦天 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身千由旬,寿千大劫。但自此而上,更有增进,永不退转,乃三果圣人,杂修有漏无漏禅下品所感而生。谓人先入第四禅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名为根本成满,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于故业。故命终后,得生此天,自此以去五天,称为五不还天。
   六、无热天 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乃杂修禅中品所感,用前下品根本三心为加行,更引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即生此天。身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余如上说。
   七、善见天 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乃杂修上品所感,用前六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资其故业,得生此天。寿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
   八、善现天 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乃杂修上胜品所感,用前九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得生此天。身八千由旬,寿八千大劫。
   九、色究竟天 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乃杂修禅上极品所感,用前十二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均生此天。身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上五天,名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
  又色究竟中,有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天。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报分】
人能修世间禅定,必得色无色二天之报境。
  一、色界天
   (一)初禅三天
    一、梵众天 梵,净也,以无染欲故。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民众也。
    楞严经云:‘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
    经云:‘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三千大千世界也。
    经云:‘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二)二禅三天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
    经云:‘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
    经云:‘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
    经云:‘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三)三禅三天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
    经云:‘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
    经云:‘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
    经云:‘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纯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四)四禅四天 (四禅有九天,中五不还天非凡夫居,不列。)
    一、无云天 以前诸天,空居依云而住,此天在云之上,居无云之首,故号无云。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故。
    经云:‘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又云:‘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
    四、无想天 谓此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
    经云:‘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是等诸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二、无色界天
   一、空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能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
   经云:‘从是有顶色边际中,(中略)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二、识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
   经云:‘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
   经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逈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
   经云:‘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2、二禅三天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学习解说]:

接着是二禅三天,其中第一层是少光天(此天光明少故,不论人中天上,欲界初禅,但于无觉唯观三昧。不住不着,专精求进,创得无觉无观三昧,入第二禅(从二禅去,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皆名无觉无观三昧)。禅力未深,命终得生少光天中。火灾不到,寿二大劫,身二由旬。)

第二层是无量光天(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人中天上,数习第二禅力,命终得生此天。寿四大劫,身四由旬,余如前说。)

第三层是光音天(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寿八大劫,身八由旬。)

世尊对阿难说二禅三天的众生不会一切忧恼所逼迫,虽然不是正修真三摩地,但是在他们的清净心中已降伏粗漏,所以称为二禅


名词解释:

【少光天】
少光,梵名 Pari^tta^bha,音译波栗阿婆、波利答、波梨陀。又作光曜天、少梵天、水行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色界二禅天中之第一天。此天于二禅天中光明最小,故称少光。七识住中,摄于第三身一想异识住。其天众乃由二禅下品相应之业而生于此天,身量二由旬,寿量二大劫。(长阿含经卷二十、顺正理论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四阿鋡暮抄解卷下)p1379 FROM:【佛光大辞典】

【二禅天】
又称二静虑。指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为色界天中之第二重。更分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等。又二禅天之人,虽离寻伺之初动,能免劫末之大火灾,然以其犹有喜乐之念,故不得免劫末之大水灾。(俱舍论卷十二)p250 FROM:【佛光大辞典】




3、三禅三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託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学习解说]:

三禅三天的第一层天是少净天(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不论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于二禅,不住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三禅者,命终即生此天。水灾不到,身长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第二层天是无量净天(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数修第三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第三层天是遍净天(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深入第三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世尊对阿难说三禅三天的众生身心安稳获得无量快乐,虽然不是正得真三摩地,但是在他们安隐的心中欢喜具备,因此称为三禅


名词解释:

【色界】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 自此已上,身衣随意,无复男女,但以禅定法喜为食,内有觉观心故,外感火灾所坏。
   一、梵众天 超六欲天,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故名为梵。梵者清净离染之谓也,通而言之,四禅皆名梵天,皆清净故。别而言之,初禅创离欲染,独得梵名。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民众也。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身半由旬,寿二十小劫。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盖以在欲界中,既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身一由旬,寿四十小劫。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感生此天。身一由旬半,寿六十小劫,但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觉观亦云寻伺)。
  二、二禅三天 内有喜故,外感水灾所坏。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不论人中天上,欲界初禅,但于无觉唯观三昧。不住不着,专精求进,创得无觉无观三昧,入第二禅(从二禅去,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皆名无觉无观三昧)。禅力未深,命终得生少光天中。火灾不到,寿二大劫,身二由旬。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人中天上,数习第二禅力,命终得生此天。寿四大劫,身四由旬,余如前说。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寿八大劫,身八由旬。
  三、三禅三天 内有乐故,外感风灾所坏。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不论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于二禅,不住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三禅者,命终即生此天。水灾不到,身长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数修第三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深入第三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四、四禅九天 三灾俱不能到。
   一、无云天 自此天以上,云居轻薄,故名无云。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禅,但于三禅,不昧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四禅者。命终得生此天,果报微妙,宫殿随身,并如云之地,亦所不须,三灾俱不能到。身一百二十五由旬,寿一百二十五大劫。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数修第四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二百五十由旬,寿二百五十大劫。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深入第四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五百由旬,寿五百大劫。
  此上三天,凡夫所居。
   四、无想天 由于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说,厌患粗想,数修习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禅贪染,依第四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心灭为首,名无想定。得此定也,不退不失,命终即生无想天中。身亦五百由旬,寿亦五百大劫。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识不行。共经四百九十九大劫,如其本时习定之相,不动不摇,无所分别。至后半劫,由种子力,想心复生,便从此没,决堕欲界。
  此天外道所居。
   五、无烦天 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身千由旬,寿千大劫。但自此而上,更有增进,永不退转,乃三果圣人,杂修有漏无漏禅下品所感而生。谓人先入第四禅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名为根本成满,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于故业。故命终后,得生此天,自此以去五天,称为五不还天。
   六、无热天 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乃杂修禅中品所感,用前下品根本三心为加行,更引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即生此天。身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余如上说。
   七、善见天 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乃杂修上品所感,用前六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资其故业,得生此天。寿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
   八、善现天 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乃杂修上胜品所感,用前九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得生此天。身八千由旬,寿八千大劫。
   九、色究竟天 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乃杂修禅上极品所感,用前十二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均生此天。身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上五天,名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  又色究竟中,有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天。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4、四禅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
  “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学习解说]:

四禅天其中一类众生称为福生天,"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四禅中之第七天。音译波栗推诃、维呵。意译生福、得福、受福、无量光、无量严饰、无量密身、广妙、用果。据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载,生于此天者,受用智、念、舍等相应之福,故称生福。)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福爱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从福爱天中生出两条歧路:

一是广果天(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深入第四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五百由旬,寿五百大劫。)

二是无想天(由于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说,厌患粗想,数修习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禅贪染,依第四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心灭为首,名无想定。得此定也,不退不失,命终即生无想天中。身亦五百由旬,寿亦五百大劫。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识不行。共经四百九十九大劫,如其本时习定之相,不动不摇,无所分别。至后半劫,由种子力,想心复生,便从此没,决堕欲界。

世尊对阿难说四禅天的众生不被世间一切苦乐境界所摇动,虽然不是正修真三摩地,但是他们功用纯熟,因此称为四禅


名词解释:

【福生天】
梵名 PuN!ya-prasava。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四禅中之第七天。音译波栗推诃、维呵。意译生福、得福、受福、无量光、无量严饰、无量密身、广妙、用果。据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载,生于此天者,受用智、念、舍等相应之福,故称生福。据顺正理论卷二十一载,此天乃胜福者往生之处所,故称福生。又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载,由中品四禅相应之业可生此天,其寿量为四百大劫。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等则谓,此天寿量二百五十劫,身量二百五十由旬。(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道行般若经卷三、俱舍论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卷三)p5851 FROM:【佛光大辞典】

【广果天】
广果,梵名 Br!hatphala,巴利名 Vehapphala,音译鞞疑呵破罗、惟于颇罗、惟于幡、比伊波罗、维阿閦。又作果实天、严饰果实天、密果天、大果天、广天、极妙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位于第四禅天之第三,即福生天之上,无烦天之下。
 据长阿含经卷二十一所载,风灾劫之时,世间人修第四禅道,身坏命终后得生广果天;地狱以至遍净天之众生,亦来生人间,皆修第四禅道,至身坏命终时,即生广果天,而后起风灾,世界于是坏尽。此天为凡圣杂居之处,关于其寿量,据长阿含经卷二十谓,寿量有四劫;另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谓,寿量有五百大劫。其身长,依法苑珠林卷三所载,长达五百由延。此天之中有一高处,名为无想天,上座部视之为另一天;然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将之并于广果天中,因同在广果天之故。(起世经卷八、起世因本经卷八、菩萨本业经、道行般若经卷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p5992 FROM:【佛光大辞典】

【无想天】
无想,梵名 Asam!jn~isattva^h!。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无想定所感之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之最高涅槃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之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无想事、无想报。此天之位置,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天之广果天,不另立别处;上座部则于广果天之上,别立无想天一处。此外,此天众生之身长有五百由旬,寿命为五百大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谓一千大劫),寿终之时,再生念想,而堕欲界。(起世经卷八、俱舍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p5123 FROM:【佛光大辞典】

【广果天】
(界名)Vr!hatphala,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在第四禅天为凡夫得生之天最胜处,自此已上五天(八天中)称为五净居天。独为圣者之生处。俱舍颂疏八曰:“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界】
色界四禅,共十八天,谓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一、初禅三天 自此已上,身衣随意,无复男女,但以禅定法喜为食,内有觉观心故,外感火灾所坏。
   一、梵众天 超六欲天,远离饮食、淫欲、睡眠三种过患,故名为梵。梵者清净离染之谓也,通而言之,四禅皆名梵天,皆清净故。别而言之,初禅创离欲染,独得梵名。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民众也。盖以欲界习定,创得初禅,禅力未深,故命终后,生为梵民,身半由旬,寿二十小劫。
   二、梵辅天 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盖以在欲界中,既得初禅,数数修习,禅力渐深。故命终已,得为梵臣,身一由旬,寿四十小劫。
   三、大梵天 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大千世界中之一小世界也。盖以在欲界中,数习初禅,次复诃厌觉观,舍弃初禅,入中间禅。已离觉染,未离观染,名为无觉唯观三昧,于中为求作梵王故。兼修四无量心,故感生此天。身一由旬半,寿六十小劫,但其恒怀大慢,自谓我是一切众生之父,由其为世界主。凡遇佛出,必先请转法轮(觉观亦云寻伺)。
  二、二禅三天 内有喜故,外感水灾所坏。
   一、少光天 谓此天光明少故,不论人中天上,欲界初禅,但于无觉唯观三昧。不住不着,专精求进,创得无觉无观三昧,入第二禅(从二禅去,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一切皆名无觉无观三昧)。禅力未深,命终得生少光天中。火灾不到,寿二大劫,身二由旬。
   二、无量光天 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人中天上,数习第二禅力,命终得生此天。寿四大劫,身四由旬,余如前说。
   三、光音天 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人中天上,深入第二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寿八大劫,身八由旬。
  三、三禅三天 内有乐故,外感风灾所坏。
   一、少净天 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不论人中天上,梵天光天,但于二禅,不住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三禅者,命终即生此天。水灾不到,身长十六由旬,寿十六大劫。
   二、无量净天 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数修第三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三十二由旬,寿三十二大劫。
   三、遍净天 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深入第三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六十四由旬,寿六十四大劫。
  四、四禅九天 三灾俱不能到。
   一、无云天 自此天以上,云居轻薄,故名无云。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禅,但于三禅,不昧不着,一心精进,创证第四禅者。命终得生此天,果报微妙,宫殿随身,并如云之地,亦所不须,三灾俱不能到。身一百二十五由旬,寿一百二十五大劫。

   二、福生天 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数修第四禅力,命终得生此天。身二百五十由旬,寿二百五十大劫。
   三、广果天 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深入第四禅力,兼修四无量心,命终得生此天。身五百由旬,寿五百大劫。
  此上三天,凡夫所居。
   四、无想天 由于人中天上,秉外道邪说,厌患粗想,数修习力,伏除欲界初二三禅贪染,依第四禅,灭除前六识、心、心所法,令不现行,心灭为首,名无想定。得此定也,不退不失,命终即生无想天中。身亦五百由旬,寿亦五百大劫。初生半劫,犹有微想,作意入定,六识不行。共经四百九十九大劫,如其本时习定之相,不动不摇,无所分别。至后半劫,由种子力,想心复生,便从此没,决堕欲界。
  此天外道所居。
   五、无烦天 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身千由旬,寿千大劫。但自此而上,更有增进,永不退转,乃三果圣人,杂修有漏无漏禅下品所感而生。谓人先入第四禅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名为根本成满,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于故业。故命终后,得生此天,自此以去五天,称为五不还天。
   六、无热天 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乃杂修禅中品所感,用前下品根本三心为加行,更引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即生此天。身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余如上说。
   七、善见天 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乃杂修上品所感,用前六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资其故业,得生此天。寿四千大劫,身四千由旬。
   八、善现天 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乃杂修上胜品所感,用前九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得生此天。身八千由旬,寿八千大劫。
   九、色究竟天 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乃杂修禅上极品所感,用前十二心,皆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其故业,均生此天。身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上五天,名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所居  又色究竟中,有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天。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


[学习笔记]:

上面这些经文学的比较辛苦,因为实修次第没有达到,所以完全靠想或思维根本无法明白和体会
只能先对照词典大概了解一下修行的各个阶段,学习过程中末学反而对下面这段教导体会比较深刻,末学惭愧!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真修真知道,早修早知道,不修不知道
(真修真「知道」,早修早「知道」,不修不「知道」;真修真知「道」,早修早知「道」,不修不知「道」)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1 12: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1 12:28 编辑

(本次学习:61楼共用时3小时)


5、五不还天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礙,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学习解说]:

阿难,色界中又有五不还(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天,分别有:

无烦天:“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

无热天:“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

善见天:“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

善现天:“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

色究竟天:“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

世尊对阿难说:上述所说的五不还天,连四禅天的四位天王也只是听闻,并非真正见到,如同世间的深山旷野及道场都是阿罗汉所住持,可是世间凡夫因为业力障碍根本看不见。阿难,上述十八天称为色界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五不还(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天众生的因缘果报

末学惭愧实修次第还没有达到这些高度,但是在查找词典时透过那些清净光明的词句及义理解说,有体会到熏修的法喜,同时赞叹所有实修者为一心向佛而在不同阶段付出的努力!(注: 但是身为佛弟子要清楚明白三界并未出离轮回,这些只是趋向清净的修行过程并非终点,唯有成佛才是究竟圆满)

因此末学也随之生起了欢喜心,就像
当我们走在沙滩、望向湛蓝的大海
随着海风的吹拂和海浪的节拍声
平日的烦恼和郁闷,就都能随来往的浪潮一扫而空

当我们登高望远,身处云烟袅袅间或名山大川中
我们当下就像真成了闲云野鹤或深山的僧侣或道士
心情也随之开阔、放下尘俗、无忧无虑、向往真道、笑看人生 ——
心情洗礼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这应该是卷八中讲到的外分力量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即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也是心念的引力:
随着心念意识型态的精神增上,我们今生命终,也能随心念意识和观念的开阔
而提升飞生天道或往生佛净土等更高次第的生命境界 ——
「意生身」:心念能量场的意念生命型态

由此,反思检讨,
想想,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忙碌一生,生活在各种压力和烦恼之中,

生活在为了个人私欲和无止尽贪婪而起的种种斗争中,生活在追求各种肤浅的表相,

而让许多丑陋的负面心念污染了自己的心灵,逐渐失去心灵的清净光明自在,这样的人生会有趣吗?

如果没有透过修行来提升和解脱轮回,这样不断的轮回受苦,这不是自作孽吗? ——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唯有
学佛修行而解脱轮回痛苦,这才是不论您在任何生命型态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 修行会无聊或无趣吗?

名词解释:

【已还】
又作以来、以至。还,还归之意。如谓“三千年已还”,即指三千年之过去以至于目前之间。或谓“等觉已还”,则指自等觉以至于凡夫间之一切地。p958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那含】
梵语 ana^ga^min。旧译作阿那伽弥、阿那伽迷。略称那含。意译不还、不来、不来相。乃声闻四果中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之圣者中,若九品之惑全部断尽,则称阿那含果;若断除七品或八品,则称阿那含向;若断除七、八品,而所余之一、二品尚须对治成无漏之根,更须一度受生至欲界,称为一间(梵 ekavi^cika)。又于阿那含果中,复有五种不还、七种不还、九种不还等别。(中阿含经卷三伽蓝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乘义章卷十一、慧苑音义卷上)((参见:五种不还)1176)p3623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还向】
梵语 ana^ga^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闻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义。声闻四果之第二果为一来果,彼等一心趣向不还果,更加修行,而至断灭欲界七、八品之修惑,称为不还向。(中阿含经卷三十福田经、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参见:四向四果)1683)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不还果】
梵语 ana^ga^min。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又分为七种不还、九种不还、七善士趣等。(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俱舍论卷二十四)((参见:四向四果)1683)p997 FROM:【佛光大辞典】

【十八天】
(名数)色界之十八天也。初禅天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是也。二禅天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是也。三禅天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是也。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是也。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色究竟天(梵Akanis!t!ha、Aghanis!t!ha,巴Aka-nit!t!ha,藏H!og-min、Gzugs-mthah!)】
色界十八天或五净居天之一,居第四禅的最顶位。音译阿迦尼吒天、阿迦腻吒天、阿迦尼瑟吒天。略称尼师吒天、尼吒天或二吒天。意译碍究竟天、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顶(Bhava^gra)天。

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云(大正32·204b)︰
‘由最上品四禅相应业恭敬勤修,无背常修行,杂觉分之所熏修,因此业故生善现天,十倍此业生善见天。(中略)次复十倍生阿迦尼吒天。因此业得天道,得天寿命,得天住,得天同类。生于彼已,受业果报。有无逼乐,无复受乐。’

此天天众的寿量,《大楼炭经》卷四谓寿百劫,然亦有夭折者。《长阿含经》卷二十言五千劫,或稍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等则谓,寿量一万六千大劫,身量一万六千由旬。此外,大乘家认为此天之上复有大自在天。

[参考资料] 《顺正理论》卷二十一;《慧苑音义》卷上;《玄应音义》卷六;《慧琳音义》卷二十;《首楞严经》卷九;《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卷七;《起世因本经》卷一、卷七。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色究竟天】
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也。(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于无边际矣。)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现天】
五净居天之第三天名,在色界之第四禅,因有善妙的果报显现,故名“善现”。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善现天】
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者,范土曰陶,镕金曰铸。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善见天】
谓此天于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于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热天】
热即热恼。谓此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故名无热天也。(机括独行者,机谓弩牙,括与筈同,谓箭所受弦之处,皆取可发之义,以喻于心也。前苦乐之境虽灭,犹存能灭之念,故云机筈独行。至此天中,研究此心与境交接之念,无依无处,则无热恼,故云研交无地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烦天】
谓此天苦乐两灭,心境不交,则无烦恼,故名无烦天也。(苦乐两灭者,离欲界苦及色界乐也。心境不交者,心与境不交接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九品】
即九种等级。又作三三之品。乃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一般常用之词有九品往生、九品净土、九品大衣、九品惑。p135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2 12:07
(本次学习:62楼共用时3小时)

十三、无色界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
  “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礙,销礙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诸礙既销,无礙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学习解说]:

世尊对阿难说,从有顶(又称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故称有顶。)色边际中又有二种歧路:

如果在舍心修习中,有发明智慧,并获得圆满,便能出离尘界,成为阿罗汉,入菩萨乘,这类众生称为回心大阿罗汉

如果在舍心修习中,有成就舍心,并觉身是障碍,因此入于空,这类众生称为空处:“空无边处天︰由修空无边处定所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色界一切色相,观想虚空无边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识处:“识无边处天︰由修识无边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虚空无边,故舍虚空,转心缘识,依观想识无边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天︰由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识之无边,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而入。”

还有一类众生称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天︰由修该定感得之果报,该定非如色界及前述三定之胜想,故称非想,亦非如无想灭尽定之非想,故称非非想。”

如果众生没有穷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这类众生称为不回心钝阿罗汉,如果从无想天及种种外道天追求空理,迷于有漏的修行,便会堕入轮回

阿难,诸天各个天人都是凡夫业习果报,福业享尽终要堕入轮回,诸天的天王其实都是菩萨入于三摩提(正定)渐次增进修行,燃后回向无上菩提

以上这四空天的众生,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报,一直到终了,因此称为无色界

这些众生都是因为不知道妙觉明心,随着妄念的累积,妄以为有三界,因此随着妄念堕入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不断轮回流转


==============


[学习笔记]:

上面讲的是无色界天的因缘果报,虽然无色界天高于欲界和色界,但仍未出离三界,仍要在六道中轮回,这都是因为众生不了解“妙觉明心”,才会随着妄心不断流转,所以我们常常听说三界如火宅

“【火宅】:梵语 a^di^pta^ga^ra。比喻迷界众生所居住之三界。火喻五浊等,宅喻三界。语出法华经七喻中之火宅喻。众生生存于三界中,受各种迷惑之苦,然犹不自知其置身苦中,譬如屋宅燃烧,而宅中稚儿仍不知置身火宅,依然嬉乐自得。(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参见:火宅喻)1495)p1494  FROM:【佛光大辞典】”

然而,
有些人把火宅看成外面的境界,其实火宅就在我们自心当中;

心中有男女的欲爱、饮食的嗜好等种种欲望,这是欲界;

自心有种种执著,看到好东西就贪爱、想占有,把它当作真实的,这就是色界;

认为欲界、色界不好,希望归空,这就是无色界;

可见,
三界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三界都是火宅。
但是只要念头一转,就是法王、就是法中之王。

这念心执著一切法为实有,那就是火宅;

现在得法自在,法从心生,能处处作主,就是法中王。

所以这念心作得了主,就是水能载舟;

这念心作不了主,就是水能覆舟;

翻过来是手掌,翻过去就是手背 ——
修行了数十年,读诵了数百部佛经,所以你是老修行?!

所以佛法是心法,“相由心生业由心转万法唯心”,学佛就是要放下一切执念,修得一颗清净光明心,阿弥陀佛!


名词解释:

【三摩地】
梵语 sama^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见:三昧)580)p670 FROM:【佛光大辞典】

【空理】
(术语)观人与法为空所显之真理。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七趣】
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业识】
<一>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即指有情流转之根本识。又作业相(梵 karmaja^tilaks!aN!a)、业相识。五意之一,三细之一。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之说,相当于阿梨耶识中之自体分。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中):“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入楞伽经卷二、释摩诃衍论卷四)
<二>又作随业识。即缘业而生之识。指十二支中之识支。(瑜伽师地论卷九、观经疏卷二)p5503 FROM:【佛光大辞典】

【业识】
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无色界(梵aru^pya-dha^tu,巴aru^pa-dha^tu,藏gzgus-med-pah!i khams)】
三界之一。此天界无色法,仅有受、想、行、识四蕴。由厌弃色界为色质系缚而不得自由,故欣求无色,遂得入此界。《法蕴足论》卷十一(大正26·504c)︰‘云何无色界?谓有诸法,无色贪随增,是名无色界。’《俱舍论》卷八谓,色为变碍义或示现义,无色界为色法全然不存在之世界。

此界由于无色,故无法定其方处。但以业因有胜劣,故果报亦有胜劣之差别。由于果报之差异,乃使此界细分为四类,称为四无色,或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即︰

(1)空无边处天(A^ka^s/a^nantya-yatana)︰由修空无边处定所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色界一切色相,观想虚空无边而入。

(2)识无边处天(Vijn~a^nantya-y.)︰由修识无边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虚空无边,故舍虚空,转心缘识,依观想识无边而入。

(3)无所有处天(Akin~canya-y.)︰由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之果报,该定由厌弃识之无边,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而入。

(4)非想非非想处天(Naivas/an~jn~a^nasan~jn~a^-y .)︰由修该定感得之果报,该定非如色界及前述三定之胜想,故称非想,亦非如无想灭尽定之非想,故称非非想。

前三者从所修入定之因行而得名,后者则从当相而立名。此天界命终后转生欲界、色界之事,即因其人自愿求生该界,遂得感生。

关于无色之义,众说纷纭,如大众部、化地部即认为‘无色’应是无粗显之色,而非无细微之色,若全然无色,则于无色界命终而转生于欲、色二界时,色从何得生?

说一切有部以为,既言无色,即蕴含‘色已全无’之意,因此,若说细微之色为无色,则水中细虫或色界之身,岂非亦可称为无色!又,三界生死相续之状,或色续无色,或无色续色,故不可一概说诸色断已。

经部认为往昔所起之异熟因,熏习在心,其功能今已成熟,故色法仍能生起。

至于大乘之意,则认为业果之色虽已不存在,但定果之色仍存。至于对‘色界一切有情要依色身等相续,而于无色界受生时,有情之心心所将依何相续’一事,有部诸师说,彼心等依众同分与命根而得相续,经部师说,若因于色已得离爱,以厌弃色故,无色界心等自相续,别无依止。

又,关于此界四天之寿命,《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云(大正27·434a)︰‘空无边处二万劫寿,识无边处四万劫寿,无所有处六万劫寿,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寿。’《长阿含经》卷二十依四天之次第说其寿量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八万四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寿量品〉谓,四天各有上、中、下三品,且列举从空无边处下品之一万七千五百大劫,直到非想非非想处上品之八万大劫,共计有十二品寿量差别。

感生于此天界之业因,当为四无色定,如《业报差别经》谓,修行十善业道,能令众生得欲天报及色天报;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即(1)入于空处定,(2)入识处定,(3)入无所有处定,(4)入非想非非想定。此处仅言四业而未论及十善业,其故安在?《法苑珠林》卷二〈业因部〉释之云(大正53·283b)︰
‘若尔,此界何故不言十善业者,应言此界是无色报离色而修远离身口,是故据地但言四业不就十善也。’

[参考资料] 《立世阿毗昙论》卷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卷一三七、卷一四五;《俱舍论》卷十一。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无色界四天】
一、空处天,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二、识处天,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三、无所有处天,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亦名不用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四、非想非非想处天,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故。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无色界】
梵语 a^ru^pya-dha^tu,巴利语 aru^pa-dha^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相当于后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称呼,例如“空无边处地”等。复以其属于天界,故有时亦一一附加“天”字,称为“空无边处天”等。关于四天之寿命,各有异说,据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载,空无边处有二万劫,识无边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长阿含经卷二十则依次为一万劫、二万一千劫、四万二千劫、八万四千劫;依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将四天各分上、中、下三品,由空无边处下品之一万七千五百大劫,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品之八万大劫,总有十二品之寿量差别。此外,非想非非想处天因位居世界(有情之生存)之最高位,故又称有顶、有顶天。又无色界之有情均为男身,但不具男根。(业报差别经、法蕴足论卷十一、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卷九十八、法苑珠林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见:四无色定)1772)p5083 FROM:【佛光大辞典】

【有顶】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阿迦尼吒(译言色究竟天),今称有顶者。楼炭经云:阿迦尼吒,在有色之顶也。”【又】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非非想天也。是位于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妙句解六曰:“非非想天,名为有顶。是于三界有漏世间,极顶之故。”往生要集上本曰:“乃至有顶,轮回无期。”梵Akanis!t!ha,巴Akanit!t!ha。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有顶天】
梵语 akanis!t!ha,巴利语 akanit!t!ha。音译作阿迦尼吒。又称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故称有顶。此外,有顶天亦指无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处天,以其为三有(三界)之绝顶,故称有顶。于现存之梵文法华经中,长行、重颂内皆以梵语 bhava^gra 作为有顶之意,而不用梵语 akanis!t!ha 一语。(法华经卷一序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二十四、法华义疏卷二(吉藏))((参见:非想非非想处天)3712)p2443 FROM:【佛光大辞典】

【空处定】
谓行者厌患色质,有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三种色故,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名空处定。(三种色者,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3 12:4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3 14:22 编辑

(本次学习:63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十四、四种阿修罗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学习解说]:

世尊继续对阿难说:在这三界中又有四种阿修罗

如果在鬼道中护持佛法,以护法的力量乘通入空,这类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如果在天道中因为德行降低而被贬坠,他们居住的地方会邻着日月,这类阿修罗从胎而生,人趣所摄

如果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心无畏惧,能与大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这类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另外还有下劣的修罗,生在大海中心,白天在虚空中遨游,晚上回到海上,这类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所摄


名词解释:

【阿修罗】
梵名 Asura。略称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阿须伦、阿须轮。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旧译不酒、不饮酒,或系误译。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因陀罗神)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
 据增一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载,其身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口纵广千由旬。另于长阿含经卷二十阿须伦品、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起世因本经卷五,均详载其住处与事迹。有关阿修罗之业因,诸经多举出嗔、慢、疑等三种生因,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则列举十种阿修罗之生因:(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诸善根。此外,阿修罗所持有之琴,特称为阿修罗琴。阿修罗欲听闻何种曲调,则曲音自然弹出。此亦阿修罗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罗之形像有多种说法,或谓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之四倍;或谓千头二千手、万头二万手、三头六手;或谓三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长阿含经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论卷十、卷十一、卷三十、佛地经论卷六、观音经义疏记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二、慧苑音义卷上、翻译名义集卷二)p3651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学习解说]:

阿难,这些地狱、饿鬼、畜生、人、仙、天、阿修罗七趣,都是因为沉迷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犹如空中花,原本就不是真实的,根本都是虚妄的


===============


[学习笔记]:

这段经文讲的是,六道众生皆是因为“沉迷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不断轮回流转

诸有为相“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FROM:【佛光大辞典】”

而妄想的根本原因,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就是无明,综合起来思维,就是十二缘起的轮回过程:

十二因缘起于第八识1.无明(于第八识中)
然后进入第七识(行蕴,心念瀑布流) 2.行(这里的行就是行蕴,指第七识)
然后进入第六识(就是一般讲的意识) 3.识(这里是指第六识, 生成指意识已经投胎)
4.名色(名指第六识,色指第五识, 此时有意识和肉体, 但是眼耳鼻舌尚未生成)
5.六入(六根生成) 6.触(产生六触) 7.受(因为六触产生六种觉受分别)
8.爱(对六种觉受产生贪爱) 9.取(对六种觉受产生执取) 10.有(因执着而产生现业果报)
11.生(以前面的方式不断出生) 12.老死(不断以前面的方式老死) ——
[必修]十二因缘

因此,想要出离轮回也应当从清净第八识开始,因为

一切外在现象都是第八识无穷神通力的展现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2#

也就是说
一切都是念头的作用,
什么样的念头和行为,就产生相对应的后果 ——
六道轮回的因果原理

所以
不论是凡夫或是成佛,都在于心
这个心讲的就是由六识逐渐到清净第八识 ——
[光明心法]进阶说明

只有
逐渐清净第八识妄想习气 —— [问题解析]佛友问:泄露天机有什么果报?2#
逐渐断除六根妄想, 逐渐佛性就会显露, 佛性的功能就能启发 —— [略说]如何真正消除烦恼和痛苦?

因为
一切唯心造,清净第八识善恶种子后,恢复佛性原本光明圆满,这就是成佛 ——
[解析]佛教理论和现实情况根本照不上号?佛法和世间法是两回事?


名词解释:

【十二缘起】
十二因缘的别名。缘起是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有为】
梵语 sam!skr!ta,巴利语 san%khata。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又称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狭义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据俱舍论光记卷五载,因缘造作称为“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因缘之造作,故称为有为,因此有为亦为缘起法之别名。小乘著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为法占七十二种;唯识宗百法中,有为法占九十四种。大别之,有为法可分为:色法(物质)、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应法)三种,称为三有为。
 有为法乃无常之法,于每一刹那皆在转变、迁移,故又称为有为转变。复次,言有为法为无常者,系因凡有为法皆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此即上记所谓的有为法之四个基本特征,称为四有为相;此外,亦有将住、异二相合并为一,而立三有为相。
 俱舍论卷一曾举出有为法四种异称:(一)世路:世,三世之意;路,即法,乃世所依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之法;现在法,是世正行之法;未来法,是世当行之法。故有为法为三世之所依,故称为世路。又“世”含有“可破坏”之意,有为法乃可破坏之法,又为无常之所依,故称为世路。(二)言依:言,指以音声为其体之言语,乃“能诠之名言”与“所诠之实义”所赖以表显、依存者。称有为法为言依者,盖以所诠之义,与能诠之名,俱堕于三世而行于三世,故称为言依。(三)有离:离,永离之意,即指涅槃。一切有为诸法终将被舍离,而至涅槃,故称为有离。(四)有事:事,因之义。有为诸法皆从因而生,故称为有事。
 又有为法须藉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即凡为有为之法,必定会引生其果,故有为又称有果。此外,另有“有刹那”之异称,则在强调其刹那间生灭变迁之性质。(俱舍论卷五、成唯识论卷二、俱舍论颂疏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大乘义章卷二)((参见: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p2445 FROM:【佛光大辞典】

【昏沉】
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神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苦海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学习解说]:

阿难,这些众生不认得本心(真心佛性)枉受轮回,即使经过无量劫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他们随顺恶念造作杀盗淫的恶业,或者反过来追求不杀不盗不淫的善报

随顺杀盗淫的人就会堕入鬼道,不杀不盗不淫的人就会投生天道,然而不论是有杀盗淫,还是无杀盗淫,二者都会生起轮回性,如果超越有无的对立,那么连不杀不偷不淫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杀盗淫的事情呢?


名词解释:

【常寂】
(术语)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一本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本心】
指本性,即自己本来之真如心性。又作本身。六祖坛经(大四八·三四九上):“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卍续一一○·四二一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1950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学习解说]:

阿难,如果不断除杀盗淫三业,就会感召恶道的果报,这些都是妄念感召的,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追寻

你要勉励修行者,如果想要证得菩提,就要断除杀盗淫这三种迷惑,如果杀盗淫不断除,纵使得到神通,也只是世间功用,根本习气没有灭除,就会落入魔道

根本习气不灭除的众生,虽然也想要灭除妄想,但往往变成妄上加妄,如来说这样的人是可怜悯者,因为虚妄是自己造成的,并非菩提的过失,像这样说的就是正说,不是这样说的则是魔王说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4 11:37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5 11:41 编辑

(本次学习:64楼共用时3.5小时)

十五、修行者应当如何避免被魔扰乱?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学习解说]:

这时,如来继续普告大众及阿难说:你们这些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向大菩提无上妙觉,我已经宣说了真修行法,可是如果你们还不知道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可能出现的微细魔事的话,当魔境现前时你们因为无法识别便会落入邪见,或者被自己的阴魔所困扰,或者被天魔,或者鬼神,或者魑魅所干扰,如果你们心中不清楚种种魔境之事便会认贼为子,又或者以少为足,比如第四禅天的无闻比丘(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妄说自己已经证得圣果,等到天报享尽后衰相现前堕入阿鼻地狱,所以你要仔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详细说说


名词解释:

【圣果】
<一>依圣道所证得之果报。即指菩提涅槃。(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本)
<二>指四种沙门果中之阿罗汉果。(华严五教章卷二)p5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妄想】
(术语)不当于实曰妄,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曰妄想。注维摩三:“生曰:妄想妄分别之想也。”大乘义章三本曰:“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同五末曰:“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楞严经一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伽经四曰:“妄想自缠,如蚕作茧。”观无量寿经曰:“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菩提心论曰:“夫迷途之法从妄想生,乃至展转成无量无边烦恼。”止观七曰:“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无闻比丘】
巴利语 assutava^-bhikkhu。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楞严经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上):“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地狱。”(正法眼藏四禅比丘)p5135 FROM:【佛光大辞典】

【回心】
又作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又将邪恶之心改为向佛之心,即称为回心忏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趋向大乘,称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萨),则称舍自归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称为直入之根机;必须靠回心转意者,即称回心之根机。
 回心向大之说,出于大乘经典。法相宗于五性各别之立场,认为定性之声闻、缘觉等二乘,无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于无余涅槃。对此,华严宗与天台宗于“一切皆成”之立场,主张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时间,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卷二十一载,四果中之声闻与缘觉必经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劫及一万劫之漫长时间,方能成为大乘菩萨。法相宗认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无余涅槃之前,须将阿赖耶识中菩萨种性之种子回心;复以根机不同,故须各以相当之时间始可至十信之初心。华严宗、天台宗等则言,未入无余涅槃前之菩萨回心,并无一定之时间;然一旦入无余涅槃时,其发菩提心则有快、慢之分。
 华严宗认为依根机之利钝及厌恶停于无余涅槃之强弱心,其经过时间有所不同。关于此,法藏之起信论义记及慧远、吉藏皆有异说。
 华严宗于五教中,对始教分为回心与直进二种教,又于始、终、顿三教中,亦用
此“回心、直进”等语。(法华经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识论卷十、华严五教章卷三、卷四)p3782 FROM:【佛光大辞典】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学习解说]:

阿难起立与法会中其他有学一起欢喜顶礼佛陀,等待佛陀的慈悲教诲

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你们应当知道,有漏世界(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的十二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本觉妙明,十二类众生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由于你们妄想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便有世界生,所以十方微尘国土非是无漏,都是从迷顽妄想而安立,要知道虚空生在你心内,就像一片云彩点缀在天际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世界还在虚空中呢


==========


[学习笔记]:

经文~“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这段经文讲的是由于众生妄想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便有世界生,所以十方微尘国土非是无漏,都是从迷顽妄想而安立,实则虚空生在众生心内,就像一片云彩点缀在天际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世界还在虚空中呢

由此想到梦,梦中有世界、有虚空、有人事物等一切

如果我们执迷其中,梦就会一直做下去,无论世界或虚空或人事物就会一直存在,且误以为是真实

实际梦中的一切都来自于做梦者的小脑袋(八识田记忆库),所以并“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的

梦是这样,其实“现实”与“梦”没有两样

以佛法来说,梦只是一种中阴状态,称为「梦境中阴」(中阴就是神识处在不同型态的称呼)

人醒着的时候可称为「现实中阴」,死亡后转生投胎前则称为「死亡中阴」,禅定可称为「禅定中阴」

意思是说,人或者众生不会真正消失和死亡,而是一直存在神识,只是表面型态有些改变或换个躯壳罢了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神识」都有发送或接收讯息的功能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也就是说,一切外境都是
自己的心识作用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都和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有关,都是业力和知见编织而成的综合显现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佛弟子应该要知道~[相由心生]
由累世所累积的第八识无明种子而生形成种种幻相和梦境 ——
梦的科学原理说明
其实每个人白天也是随时都产生类似的心识作用,
只是着迷的是生活中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世俗表相,因此而堕入累世轮回的状态
不论是现实日常生活或梦中或禅定中或死亡中阴状态,
全都随着心识作用而变化或显现,甚至决定众生的轮回去处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所以不论哪种状态中,如果能随时保持清净心,
就能逐渐净除第八识杂染妄想,而逐渐显露佛性光明而成佛 ——
[梦境解说] 以实义和方便,探究梦中心识作用的涵义

正如“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名词解释:

【迷理】
“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见:见惑)2997、“修惑”4047)p4332 FROM:【佛光大辞典】

【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将一片云彩比喻为点缀在天际(太清)中的一小部分,用以形容极其微小或不足为奇的事物。这个比喻强调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是宇宙整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在佛教语境中,这句话还隐含了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即一切现象都是从内心生起的,包括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它提醒我们珍惜内心的平静和内在的丰富,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财富或外在表象。—— 摘自百度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种类型。即:(一)卵生,从壳而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二)胎生,从胞胎而出生。谓此类有情因爱欲杂染之惑,起横竖乱想之业,惑业相滋故感此生之报。即人畜龙仙之类。(三)湿生,从湿处而受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执著之惑,起翻覆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含蠢蠕动之类。(四)化生,即从无而忽有,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等。(五)有色,谓有形碍明显之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障碍之惑,起精耀乱想之业,惑业显著故感此生之报。即休咎精明之类,如星辰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萤火蚌珠,皆精明之类。(六)无色,即无有形色。谓此类有情因颠倒销散之惑,起阴隐乱想之业,惑业暗昧故感此生之报。即空散销沉之类,如无色界之外道。(七)有想,指从忆想所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八)无想,指想心昏迷、无所觉了。谓此类有情因顽钝愚痴之惑,起枯槁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黄头外道化为石。(九)非有色,谓虽有形色而假他所成。此类有情因虚伪相待之惑,起因依乱想之业,惑业相染故感非有色相成色之报。即水母以虾为目之类。(十)非无色,谓因声呼召而能成形。此类有情因相引妄性颠倒之惑,起呼召乱想之业,惑业相附故感非无色相无色之报。即咒诅厌生之类。(十一)非有想,谓借他之身以成自类。此类有情因诬罔颠倒之惑,起回互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有想相成想之报。即蒲卢等异质相成之类。(十二)非无想,谓虽亲而成怨害。此类有情因怨恨颠倒之惑,起杀害妄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非无想相无想之报。即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之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七)p347 FROM:【佛光大辞典】

【有漏世界】
(杂名)即三界。为一切迷惑众生之住处。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学习解说]:

你们有一人能回归佛性本心的话,十方虚空都会销殒,何况是虚空中的国土哪有不被震裂的道理呢?

你们修禅入佛正定,十方菩萨及一切无漏大阿罗汉都湛然清净,一切魔王及鬼神、诸凡夫天人见到宫殿无缘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都没有不惊慌的,可是凡夫因为身心昏暗不净,无法察觉这些变迁

他们虽然都有五种神通,唯除漏尽通没有得到,他们因为迷恋这尘世间,哪会让你摧灭这里呢?所以这些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在你修三昧(正定)时会来扰乱

然而虽然诸魔大怒,但是他们都在尘劳内,而你在妙觉中,他们如同用风吹光,用刀断水,根本无效,你如同沸汤,诸魔如同坚硬的冰,沸汤只要靠近冰块,就会自然融化,所以诸魔即使有神通也是徒劳,假如魔有得逞,就是由于五阴的缘故,五阴如果迷惑,诸魔便有机可乘,如果当下清净觉悟没有疑惑,诸魔奈你如何?

明能破暗,靠近者都会被销殒,如何还敢留在光明里扰乱禅定中的你?反之如果不能觉悟,被五阴迷惑,那么你阿难必定成为魔子,成为魔的人,比如摩登伽用邪咒令你破佛律仪,八万行中毁了一戒,好在你的心清净才没有沦溺


名词解释:

【隳】
毁坏;崩毁 — 在线新华字典

【八万细行】
乃将有关比丘在行为上应注意之规矩,配列成八万四千之数。即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计为一千;若摄三聚净戒则成三千;又配于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语、绮语等七支则为二万一千;再配贪嗔痴三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若取大数,则称八万细行。净心诫观法谓大小乘各别,称菩萨戒有八万威仪、声闻戒有三千威仪。(首楞严经文句卷五)((参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524)p302 FROM:【佛光大辞典】

【五阴】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一色阴 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

二受阴 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

三想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

四行阴 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

五识阴 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若诸论师多云。识在二心之前。诸大乘经中。明识最居后。今依经为次料简FROM:【《法界次第初门》隋·智顗 撰】

【三昧】
<一>梵语 sama^dhi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又一般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义迥然有别。
 于佛典中,sama^dhi 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意,此即为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俱舍宗视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别境之一,且两宗均以之为心所之一,但经部与成实宗则认为心所并无别体。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状态时,即起正智慧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到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梵 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梵 sama^patti,等至、正受、正定、现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a^hita,等引、胜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而不通于散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等三种。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二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惟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一)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二)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三)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之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较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伐(梵 sama^patti,巴同,等至)、解脱、奢摩他(梵 s/amatha,巴 sama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含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门)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数百上千种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与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百八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之说;修此四种三昧之道场,称为四三昧院。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又莹山绍瑾撰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称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种类而分,即有法华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经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六、佛地经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八、大乘义章卷十三、圆觉经略疏注卷上、翻译名义集卷四上)((参见: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场、墓地,亦称为三昧。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华三昧堂,并延请僧侣修法华三昧。其法华三昧堂,可简称为三昧堂或三昧。p580 FROM:【佛光大辞典】

【归元】
(术语)又曰归真,归寂,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谓人之死亡也。与圆寂同义。禅家于亡者之位牌题新归元或新归真,其下有具法名者。普通谓僧侣之死亡。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五阴】
谓色、受、想、行、识。变碍曰色;领纳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识,亦名五蕴。蕴,以积聚为义。阴,以言其覆蔽也。FROM:【祖庭事苑】

【妙觉】
(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并行,而未圆满,独佛二觉圆满,觉体不可思议也。四教仪四曰:“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三藏法数二十六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尘劳】
(术语)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长水楞严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止观一曰:“尘劳即是菩提。”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5 11:43
(本次学习:65楼共用时3.5小时)

根据昨天学过的经文,继续思维学习:

经文~“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这段经文讲的是:有五神通的诸魔,因为他们在尘劳(烦恼之异名。贪嗔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内,阿难在妙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中,所以即使前来扰乱阿难也无法得逞,这就好比用风吹光,用刀断水,根本无效。因为在三昧(正定)中的阿难如同沸汤,而诸魔如同坚冰,沸汤只要靠近坚冰,坚冰自然融化,所以诸魔即便有神通也是徒劳。可是让诸魔得逞,这就说明阿难被五阴迷惑才令他们有机可乘,否则阿难如果当下是清净觉悟的,诸魔根本无可奈何,要知道明能破暗,诸魔哪里敢扰乱禅定者?若是不能觉悟就会被五阴迷惑,那么阿难必定成为魔子成为魔的人,比如摩登伽用邪咒令阿难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好在阿难心清净才没有沦溺,否则若被五阴完全迷惑,则能毁坏宝觉全身,如同宰相大臣忽然遭到抄家,从此就会落魄街头无可哀救

由此可知,想要不被外魔侵扰,首先要做自己的五阴(色、受、想、行、识)主人,只有自己先守护好这颗心不随外境转,才能像沸汤渐邻坚冰一样令外魔无机可乘,下面继续学习清净光明专辑中相关教导:

一、什么是五阴?什么是魔?

关于「魔」,旧译为「磨」,不论是魔或磨,意义上就是「障碍」而不是一般认为的魔鬼
当然,一般认为的魔或鬼也可能是其中一种障碍

一般来说,佛经中对「魔」分为四类:蕴魔(或称「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

「蕴魔」(或称「阴魔」),这就是「楞严经」中所说的「五蕴魔」或称「五阴魔」,共50种
就是色阴(或称色蕴)、受阴(或称受蕴)、想阴(或称想蕴)、行阴(或称行蕴)、识阴(或称识蕴)五类共50种魔扰
「色受想」三阴代表的就是五官的感觉(五感)加上第六意识的感觉,就是前六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相对的「色(视)声(听)香(嗅)味(味觉)触(触觉)法(意识思维)」六种意识感受,
这里的眼见的「色」和「色蕴」的「色」,意义上是不太相同的
至于行阴和识阴,则是佛法上所讲的第七识和第八识上的问题

基本上,「五蕴」或「五阴」就是指众生自己的意念或心识作用,就是知见观念问题
简单说,「五蕴魔」就是「心魔」,是属于众生自己的心念意识感受观念知见的范畴
但是,「心魔」会招引「外魔」(「鬼神年老成魔」或「天魔」),而受控制变成魔子魔孙(代言人),
就是物以类聚,同性相吸(这不是磁力作用,磁力是同性相斥),就是感召而来(就是念恶招鬼魔,念善招神佛)
或使自己死亡后转生变成鬼神魔(就是外道鬼神成魔)或天魔的魔子魔孙 ——
「魔」是虚幻、空无的吗?(浅谈「空」、「虚幻」和「魔」)
魔其实是指错误的观念和执着
心魔就是内心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就是贪瞋痴
外魔就是内心有错误观念和执着的众生,就是因为贪瞋痴执着过深而成魔的众生
魔扰就是外魔干扰,又或者因为自己的贪瞋痴心念而干扰自己
魔障是指自己心中错误观念对自己造成的障碍(也包含召引外魔而障碍自己)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所以,如果修行人堕入[心魔]中,例如:[五阴魔],就会陷入[楞严经]中所讲的50种魔境,就可能感召[外魔]或自成魔 ——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二、为什么会着魔?

基本上, 如果六根不净, 会受外在影响, 就会着外魔 —— [必修]十二因缘

这是因为
心有贪瞋痴就会产生心魔,有心魔就容易召引外魔而形成自己与魔之间的共业干扰
所以,魔扰其实是自己召惹的,是因为自己的心魔(贪瞋痴)而召引外魔
就是自己内心犯了贪瞋痴三毒或七情六欲或恶念或邪念或贪欲而物以类聚,因此召引非人鬼神或魔
又或者因为自己累世干坏事,因为贪瞋痴杀盗淫,对不起众生,而召引报复和非人鬼神扰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然而
五阴烦恼习气这些都和心有关,属于[心魔]范畴,心若入魔障,就容易引[外魔]干扰 —— 解析:什么是鬼?神?非人?天王?菩萨?佛?魔?

也就是说
因为自己负面的心态或心念或欲望而陷入魔障(心魔),因此而感召外魔
所以,修行要逐渐放下一切,才不会因为累世负面习气而感召魔扰
不修行就无法解脱,但是,修行的过程也是有凶险的,全在自己的心念是否正确 —
着魔的原因和现象


三、如何破(消)除魔扰?

明白了上面的原理(原因和理由),想要消除魔扰或魔障,其实很简单
就是先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消除自己的杂念妄想,这样就能消除干扰和障碍
就是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要排除妄想,就能消除一切苦厄,就这么简单
所以,不要造恶业,就不会有种种干扰和魔障,这就是很简单又复杂的因果原理 ——
破除魔扰魔障(或非人鬼神干扰)很简单

尤其要注意
色受想行识五阴内魔力量最大最为厉害,只要心有所缘、有所念、有所求,就容易由内魔引来外魔,因此日常中、静坐中、梦境中对一切好坏幻境皆要不动心不随境转,若心妄动需赶快将意念转到呼吸上止念或持唸佛号经咒打手印断魔境以免引外魔入身。——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五阴魔]是属于众生[第一识]至[第八识]妄想执着所形成的困境,(并非真正有什么魔)
但是这也会勾引外魔和鬼神精魅,不过根本来源就是众生自己的妄想执着,
这就是心魔勾引外魔, 详细50种阴魔情况可参阅楞严经,

简单说(根据参阅许多佛经(例如楞伽,大般涅槃,楞严,解深密...)和古大德的解说)
[色][受][想]是属于前六识的执着妄想, [行]属于第七意识, [识]则属于第八意识

[色阴](色蕴)魔境就是来自于众生着于色相,误以为成就
[受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觉受(感觉感受),误以为成就
(前两类多是民间信仰或自修者,贪着色相和觉受,误以为得到圣境,讲的都是很明显的外道法)

[想阴]魔境则是众生忆想贪着种种境界而物以类聚勾引外魔
(这类则多是附佛外道,尤其那些带头者多是此类, 讲的多是相似佛法)

[行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七识妄念流的细微分别
[识阴]魔境则是众生着于第八意识恶种子
(楞严经说这两类都是断除前六识妄念后,启发神通,然后因为神通不究竟,却以其认知的错误知见为究竟,因此自己成了外道魔, 这些魔多是天上外道的, 而且识阴最后两种魔就是不回小向大的小乘[钝阿罗汉]与[钝辟支佛])

总之五阴魔很复杂(所以刚刚才说这一小段经文不容易说明白),
佛弟子都应该好好了解,避免误入歧途 ——
如何破离四魔? 何谓魔业? ~ 大方等大集经


四、对于发愿成佛者,为什么说“魔扰其实是修行的必经过程”?

因为任何修持最终都会进入心法修持
任何修持最后都将逐渐面对自己的心魔和破除一切外魔 ——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所以
修行境界愈高时可能受的干扰会愈多愈大愈会被练就成佛身愈会被练就你心性的解脱及念头之存正,魔大都会利用你的心性你的念头你的贪念邪念妄念你的贪瞋痴慢疑等来干扰你,如你能去除了那些(习性)而心常保正念净念(念佛持咒之念)乃至无念时就不会受干扰了,因此在面对魔障时要慈悲勇敢与对勿逃避勿害怕以加速早成佛身。—— 转帖:魔考与业障魔障...及人身七毒
修行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破除这些幻象 —— [略说]心法修持过程的现象和原理~[消业现象][重业轻报][魔考][磨难]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过程也是有一大堆天魔来干扰和障碍 —— 修行的必经过程:魔考魔扰魔障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6 16:52
(本次学习:66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1,色阴区宇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你应当知道,你坐道场如果能消灭诸念,这时入于三摩提(三昧或正定),就好比一位明目人在大幽暗中,精性妙净,心未发光,这个时候称之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没有幽暗,称之为色阴尽,此人则能超越劫浊(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若是观察其中缘由,其实都是由坚固的妄想造成的

==============

[学习笔记]:

看到世尊对阿难说:“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由道场两字引发思维:什么是道场?道场在哪里?只有寺院叫道场吗?还是在每个人的心中?(注:因为佛法是心法,对于心法实修者来说不论身在哪里,如何修出一颗清净光明心才是关键和重点,恢复佛心佛性才能成就无上菩提)

关于道场,以下节录佛光大辞典的解说:

“<一>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道场有很多种,有指寺院、有指修行佛道之区域、或佛陀成道之处、或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其实不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只要修行者能因此获得佛法上的受益、消灭诸念(或粗重妄念或不二等深浅不同次第差别的念头),就是在道场中修行

如同(感恩)善知识节录分享与教导:

金刚经科仪宝卷~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箇灵山塔  好去灵山塔下修

在家菩萨智非常  闹市丛中作道场
心地若能无罣碍  高山平地总西方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玄奘译本"说无垢称经")
节录如下(附注:一一当下皆是道场)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是道场,等众生故
是道场,忍疲苦故
是道场,悦乐法故
是道场,憎爱断故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何处是道场?何谓道场? ~ 维摩诘所说经

名词解释:

【道场】
<一>梵名 Bodhi-maN!d!a。又作菩提道场、菩提场。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佛陀成道之处。(旧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
 <二>指修行佛道之区域;不论堂宇之有无,凡修行佛道之所在,均称道场。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二上):“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维摩义记卷二末)
 <三>指成就菩提动机之发心、修行等。如维摩经卷上菩萨品所说,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华严经疏卷四)
 <四>在密教,修瑜伽妙行时,须先行结界,次则建立本尊道场,以修道场观。其目的在观他方世界佛之身土,作为表示本尊之建立,或即观自心本来具有的本尊身土,迎他方世界本尊,使其与自心融为一体。((参见:道场观)5649)
 <五>一般所谓之道场,系指修习佛法之场所,故道场可作为寺院之别名。隋炀帝即尝下诏,明令天下之寺改称道场。此外,宫中行佛事之场所,称内道场,或称内寺。临济宗专指供云水僧修行之场所为道场。日本天台宗之安然,称受戒之场所为道场。(佛祖统纪卷三十九、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
 <六>指某些法会,如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
 <七>北魏僧。籍贯不详。又作道长。初从慧光出家。北魏永平元年(508),菩提流支来华,译出十地经论等,师投其门下,后因故触怒流支,遂遁入嵩山,十年之间精研大智度论,穷尽其旨。不久出洛阳,专讲智论。复于邺都大集寺大张讲筵,缁素云集,时人尊为“学者之宗”。师平素奉置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所画之阿弥陀五十菩萨像,后且以之转写于世。生卒年不详,仅知北齐后主隆化元年(576)时,师尚健在。另据安乐集卷下所载六大德相承之说,依次有道场、昙鸾之记载,准之,昙鸾或为师之门人。(大智度论疏卷二十四、续高僧传卷二十四明瞻传、广弘明集卷二)p5647 FROM:【佛光大辞典】

【劫浊】
梵语 kalpa-kas!a^ya。为五浊之一。谓时节之浊乱。于减劫中,饥馑、疾病、刀兵等劫生起,衣食等资具衰损,是为劫浊。((参见:五浊)1201)p2816 FROM:【佛光大辞典】

【三摩地】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参考阅读:色受想阴(色受想蕴)三十魔~[楞严经]原文与白话

【1.阿难,这时应当在这境地中进一步精砺其志,采究妙明本性。当四大编织之身躯不再是羁绊,此刻身体便可以越出障碍,这叫做精明流溢前境。不过这境地也只是一种功夫,并且是暂时获得,并非是证得圣境。此刻如果心里不作已成佛成圣的想法,那么这种境界就叫做善境界。如果心里误以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就会遭遇种种邪魔。

(附注:有法师大德解说这就是灵魂出窍的现象,许多外道将此现象当作圣证,这样就会着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讲的是当众生不再受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色身假我障碍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圣境,要知道这只是善的境界,如果当成圣解认为自己有所证得,就会遭到邪魔的干扰

=============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修行就是要破除我执,尤其在我执当中,色身假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因为众生往往有了我以后,跟着就有了我所等一切烦恼执着,所以想要出离轮回获得解脱,首先要学习放下这个四大和合的色身假我

要知道色身只是
因为众生各自的念力,
所以吸引[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基础特性物质), 而形成众生各自的身体
众生因为对物质和生命有很深的执着欲望, 念念都是世间的生活, 所以念念都无法摆脱
如果欲望比较低, 就容易飞升, 物质的[牵引][相吸引力], 就比较弱, 所以会成为比较轻的欲念聚合, 而成为天人
所以重点在于[念力],
如果愚痴无明, 这[念力]就是[欲望执着力],
如果是[佛菩萨] , 就是[无碍的自在神通力] ——
[佛法科学观] 引力与念力

透过正确的修行方法人人都可以超越四大编织之身躯的羁绊,但是一定不能将这种现象当成圣解,不要认为自己有所证得,要知道这只是修行过程而已,如此才不会遭到邪魔的干扰


名词解释: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a^ra),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五上):“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
 又执著有实我之妄情,称为我见;执著僮仆、住宅等为我所属之妄情,则称我所见。五见中之萨迦耶见即包含此二见。(注维摩经卷二、维摩义记卷一末(慧远)、圆觉经钞卷九)((参见:五见)1099)p293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7 14:54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7 14:58 编辑

(本次学习:67楼共用时3小时)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2.阿难,这时再用心去精研妙明本心,使其体内清彻,这时这个人忽然从自己的身体内掏出蛲虫蛔虫,但身体却宛然完好,没有任何伤毁,这叫做精明流溢形体。不过这仍然只是暂时获得的精妙功行,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心里不作成圣的想法,这种境界就是善境界。如果认为这就是成圣了,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从自己的身体内掏出蛲虫蛔虫,但身体却宛然完好,没有任何伤毁”,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3.如用此心内外精研,这时魂魄、意志、精神,除了自己色身种种障碍,其余的都能相互涉入互为宾主,这时忽然能从虚空中听到说法的声音,或听到十方一同发出深密的义理,这叫做精魄递相离合。但此时成就的善种,不过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这时心中不作已成圣的想法,那么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甚至“忽然能从虚空中听到说法的声音,或听到十方一同发出深密的义理”,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4.又将这心净滤澄明,从内中发出光明,十方世界到处呈现出阎浮檀色。一切众生种类都化为如来,这时忽然观见毗卢遮那佛高踞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围绕着,百亿的国土和莲花同时呈现于前,这叫做心魂灵悟所染。但这心光朗照各种世界的境界是暂时获得的,并非证得了圣境。如果此刻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观见毗卢遮那佛高踞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围绕着,百亿的国土和莲花同时呈现于前”,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礙,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5.又将此心进一步精研妙明,不停地观察自心,抑制,降伏,超越种种杂念,这时忽然见十方虚空成为七宝颜色或百宝颜色,这些颜色同时布满虚空但又不相互混淆,而是纯净地显现着青黄赤白各各分明的色彩,这叫做抑按功力逾分。这也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见十方虚空成为七宝颜色或百宝颜色,这些颜色同时布满虚空但又不相互混淆,而是纯净地显现着青黄赤白各各分明的色彩”,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6.又用这心反覆去究竟澄彻,使心体之光的精纯不乱,这时忽然在夜半时分于黑暗的室内观见种种的物相,不亚于白天看见的物相,而暗室里的物也没有除灭,这叫做心细密澄其见。这种洞幽察微的洞察力乃是暂时获得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是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的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在夜半时分于黑暗的室内观见种种的物相”,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7.又运用这心体,使其圆融化入虚空,四体忽然就会如同草木一样,火烧刀砍而没有任何知觉,大火不能烧坏,即使用刀来割其肉体,也如同削木一样,这叫做尘并。这种排弃地、水、火、风四大性而直入纯净空无的境地,乃是暂时获得的,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解为这是成圣,那么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四体忽然就会如同草木一样,火烧刀砍而没有任何知觉”,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礙。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8.又用心去成就清净,当这清净心到了极至之时,忽然观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山河都成了佛国,其中俱足了七宝,光明遍布在这佛土,又观见到恒河沙一样多的各种佛如来遍在虚空界中,虚空界中到处是华丽的楼台殿宇。向下可观见到地狱,向上可观见到天宫,所观见之处毫无障碍,这叫做欣厌。这是凝想深入时久而从心体中化成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误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观见十方世界的大地山河都成了佛国,其中俱足了七宝,光明遍布在这佛土,又观见到恒河沙一样多的各种佛如来遍在虚空界中,虚空界中到处是华丽的楼台殿宇。向下可观见到地狱,向上可观见到天宫,所观见之处毫无障碍”,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9.又用这心研究深远,忽然于中夜遥遥观见到远方的市井街道,或者听到自己亲族眷属的话语,这叫做迫心。这是心体究远逼极而飞出,因此有此隔物遥视观见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忽然于中夜遥遥观见到远方的市井街道,或者听到自己亲族眷属的话语”,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达妙义,非为圣证。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10.又用这心研究精极,观见到善知识,其形体不断变化,一会儿的功夫无端地便有种种变化,这叫做邪心。这种心体含受魑魅或遭遇天魔无端为其说一些通达妙义的法的境地,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心中不作成圣的想法,这些魔事会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立即便会遭遇种种邪魔。】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身心越来越清净,如果“观见到善知识,其形体不断变化,一会儿的功夫无端地便有种种变化”,要知道这也只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自己有所证了,就会遭受邪魔的干扰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色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显现出这些事境。由于众生顽迷而不能自去思量它,因而相逢这样的因缘时,自己不能识破它,还声称自己登入了圣境,造成大妄语,最终坠入无间地狱。
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如来灭度以后的末法世代中,宣示这个法义,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保护持守着正道,从而成就无上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色阴区域在修行过程中显现的境地,都是善的境界并非圣证,如果认为已经证入圣境,就是犯大妄语罪(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最终堕入无间地


================


[学习笔记]:

末学以当前次第理解,修行不是要我们去证(求)得什么境界,如果我们在境相上产生各种执着认为有所证,这样只会头上按头妄上加妄,离显露佛性越来越远,因为众生佛性本自具足、本来就有、一切都在、不求自得(但不是说不需要去修行),所以末学认为修行应当是做减法,应当减掉贪嗔痴,消除一切负面心念,保持正向清净光明心念,这样自然与法界光明相应,早日恢复佛心佛性,这就好比一颗被染污的摩尼宝珠,不需要给它镶金,那样只会失去原本的它,只需冲洗干净,自然光芒四摄,因为光明本来就在!

由此想到
禅宗行者,禅定中,见佛斩佛,见魔斩魔,破除一切虚妄
所以,修行人如果执着梦境,就像执着禅定中的幻境,或执着神通
只会逐渐被非人鬼神或天魔所利用而着魔 ——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其实,不论是神通或预知,这都没什么好执着的 —— 执着自以为的预梦,易堕入魔扰
真实修者,不着两边,顺逆善恶,明白深义,皆利成就 —— 您懂修行吗?[善][恶]都是考验,[顺][逆]都是助缘

名词解释:

【色蕴】
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色蕴】
梵语 ru^pa-skandha,巴利语 ru^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
 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为五种净色。五境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种境界。
 五境中之色,有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二十种。青黄赤白等十二种,称显色;长短方圆等八种,称形色。声,分为有执受大种因、无执受大种因等八种声。香,有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四种之别。味,有甘、醋、咸、辛、苦、淡等六种。触,有地、水、火、风四大种,及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并冷、饿、渴等十一种。无表色,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表对,故称无表;虽无所表,而于所缘之境执著不忘,故称为色。
 于上述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质而归纳成下列之数种分类。据杂阿含经卷三载,色受阴即所有之色;乃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其中,地水火风四大种,是为能造,而色声等,是为所造。阿毗昙心论经卷一载,色有二种:(一)微尘积聚之色,指眼、耳乃至味、触等十色入,又称十色处。(二)非微尘积聚之色,指无教色(无表色),为法入之所摄。又杂阿含经卷十三、集异门足论卷三、俱舍论卷十三等,将色分为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种。有见有对,又作可见有对。因其可示现彼此之差别,故为有见;以其有障碍,故为有对;即指极微所成,眼根所取之色境。无见有对,又作不可见有对。虽有障碍而不可见,即指五根及声香味触之四境。无见无对,乃不可见无障碍之法,即指无表色。
 依据显扬圣教论卷五所载,色蕴略有五种相,即:(一)自相,即色身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二)共相,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谓一切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三)所依能依相属相,即色身四大种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受用相,谓眼等诸根有增上力,故诸色尘境界得以产生,遂有苦乐逆顺受用之相。(五)业相,谓色身能作种种业行之相,故一切业行,皆依色身摄受增长。(杂阿含经卷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一二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一、卷二、顺正理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卷一、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一)((参见:五蕴)1212)p2549 FROM:【佛光大辞典】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8 13:48
(本次学习:68楼共用时3小时)

2、受阴区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礙,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修习正定的善男子当色阴尽时,见诸佛心犹如明镜中显现的影像,好像有所得但却不能用,犹如被魇人手脚可以活动,能见也能听,但是心被控制不能动,这叫做受阴区宇。如果魇咎歇(是指缘境之心不起,由于缘境之心不起,即是受阴消除也),心可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不会有障碍,这叫受阴尽,此人则能超越见浊(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观其受阴的由来,都是虚明妄想造成的


名词解释:

【见浊】
梵语 dr!s!t!i-kas!a^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菩萨地持经卷七以今世若法坏法灭之后,像法渐起,邪法转生,即称见浊。((参见:五见)1099、“五浊”1201)p3004 FROM:【佛光大辞典】

【佛心】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p2612 FROM:【佛光大辞典】

【魇咎歇】
是指缘境之心不起,由于缘境之心不起,即是受阴消除也!色受二阴也就是见相二分,见分与相分连合之故,所以吾人之身心不分开,现在行者色阴尽时,即是相分灭,而心欲想离开色身,而有所未能.何以故?因为见分未灭,若受阴尽时,即见分亦灭,犹如释放二重牵累,所以心能够脱离色身驱壳,来往去住都得自由自在,不再会有滞留隔碍也!且能反观其面,即是亲见自心,如人亲见五官(眼耳鼻舌身)不同之前的镜中现像,这种境界叫做受阴尽.心就是意根,亦名意生身.当知!吾人之身本能自由,因贪著外尘之故,埋身于色法之中,今行者破外尘(色阴)贪外尘之心亦销歇,所以得出离色阴之牵累,并非心得也。FROM:百度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虫。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那些善男子本当在这境地中获得大光明。当其心体灵明发露时,便过于内抑,忽然于其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悲怜。这时甚至观见到蚊虫也如同看到初生的婴儿一样,心中会生出怜悯,不知不觉流下眼泪,这等功用叫做压抑过分反而摧伤心体抑摧过越。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种境地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的话,时间一久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就了圣境,那就会有悲魔潜入他的心腑,使他见人产生悲伤,成天哀哭不止,这样便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尽时“本当在这境地中获得大光明。当其心体灵明发露时,便过于内抑,忽然于其内心深处发出无穷的悲怜。这时甚至观见到蚊虫也如同看到初生的婴儿一样,心中会生出怜悯,不知不觉流下眼泪”,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悲魔潜入心腑见人就会生起悲伤之情哀哭不止,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阿难,又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受蕴则清晰明白,于是,种种觉受之像呈现于前,而便会过分地感怀激动,忽然从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他的心一时便能勇猛锐利,志向要同众佛平肩,声称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便可超越的事,这等功用叫做陵率过越。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能保持觉悟而不入迷,久了自然消歇,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狂魔入侵到他的心腑之中,使他逢人便夸耀自己,傲慢无比,其傲慢之心可说是向上傲视佛,向下傲视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种种觉受之像呈现于前,而便会过分地感怀激动,忽然从心中生出无限的勇气,他的心一时便能勇猛锐利,志向要同众佛平肩,声称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便可超越的事”,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狂魔潜入心腑逢人便夸耀自己,傲慢无比,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回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绝尽,而受蕴则清晰明白,修道不前没有新的证悟,便退回到原来的境地,从而智力衰微,进入一种颓坏的境地,绕来绕去无所证见,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时候都处于昏沉冥顽之中,并且还将这种境地认为是勤奋精进,这等修心叫做无慧自失,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忆想之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使他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悬在一个地方,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修道不前没有新的证悟,便退回到原来的境地,从而智力衰微,进入一种颓坏的境地,绕来绕去无所证见,心中忽然生出大枯渴,任何时候都处于昏沉冥顽之中,并且还将这种境地认为是勤奋精进”,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忆想魔潜入心腑“一天到晚揪住心思悬在一个地方”,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清晰明白,其慧力超过了定力,从而失却勇猛锐利,使各种的殊胜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毁坏。然而己心却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稍得一点进步便以为满足,这等用心叫做亡失恒审,是沉溺在短暂知见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智力低下顽劣易知足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逢人便说,我已得了无上第一义谛。从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其慧力超过了定力,从而失却勇猛锐利,使各种的殊胜妙慧反而被此心性毁坏。然而己心却以为自己是卢舍那佛,稍得一点进步便以为满足”,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易知足魔潜入心腑逢人便说已得无上第一义谛,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

[学习笔记]:

对此善知识慈悲分享了很多相关内容的解说:
[略说实修要点]戒定慧三学的实际修持需要平衡发展
[戒定慧]与[定慧等观]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尽绝,但受蕴却仍清晰明白,新的证悟还没有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亡失了。在进不能前,退不能守的境况中,觉得进退都十分艰难,这时忽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在烧红的铁床上,更如饮了有毒的药水,万般痛苦,只求一死。常常希望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期望早得解脱,这等修行叫做失于方便。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常忧愁魔入侵他的心腑之中,致使他手执刀剑割自己身上的肉,并欣然于这种自残生命的行为,或者常常忧虑不堪,便躲进深山老林,不耐烦见到人,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新的证悟还没有获得,过去的悟心已经亡失了。在进不能前,退不能守的境况中,觉得进退都十分艰难,这时忽然从心中生出无尽的忧虑,如坐在烧红的铁床上,更如饮了有毒的药水,万般痛苦,只求一死。常常希望别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期望早得解脱”,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常忧愁魔潜入心腑“手执刀剑割自己身上的肉,并欣然于这种自残生命的行为,或者常常忧虑不堪,便躲进深山老林,不耐烦见到人”,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色蕴消除尽绝,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见自己处在清净之中,便会在心体得到安稳之后,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心中欢悦而不能自止,这等轻安叫做无慧自禁。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好喜乐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见人就笑,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自歌自舞,自称已得了无碍的大解脱,却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见自己处在清净之中,便会在心体得到安稳之后,忽然生出无限的喜悦,心中欢悦而不能自止”,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好喜乐魔潜入心腑,“见人就笑,在路边旁若无人地自歌自舞,自称已得了无碍的大解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毛)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地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自以为已经具足了功德,忽然从心中无端生起大傲慢,这样各种的轻慢同时从心中升发,甚至对十方如来也生轻慢心,更何况是对佛之下的声闻、缘觉,这等见胜叫做无慧自救。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一分大我慢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从此不礼敬佛塔佛庙,随意毁坏经典圣像,并对那些施主说,这些塔庙,只不过是金银铜铁、土木树叶罢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宝,你不去恭敬身体,却去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啊!那些深信他话的人,跟随他毁碎圣物埋在地中。他这样疑误了众生从而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这便是失却了正受, 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自以为已经具足了功德,忽然从心中无端生起大傲慢,这样各种的轻慢同时从心中升发,甚至对十方如来也生轻慢心,更何况是对佛之下的声闻、缘觉”,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大我慢魔潜入心腑,“不礼敬佛塔佛庙,随意毁坏经典圣像,并对那些施主说,这些塔庙,只不过是金银铜铁、土木树叶罢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宝,你不去恭敬身体,却去崇敬土木,实在是颠倒啊!那些深信他话的人,跟随他毁碎圣物埋在地中。他这样疑误了众生从而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尽,但受蕴仍然清晰明白,于是便在如此精湛明白之中圆悟到了精纯至理,而获得大随顺心。这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无量的轻安,自己宣称成就了圣果,得成了大自在,这等因慧叫做获诸轻清。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成圣,那就会有一分好轻清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自以为圆满具足了功绩而不再求进步。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无闻比丘身上,他们如此的轻清妄念将会疑误众生,使其堕入阿鼻地狱。因而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便在如此精湛明白之中圆悟到了精纯至理,而获得大随顺心。这时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无量的轻安,自己宣称成就了圣果,得成了大自在”,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有一分好轻清魔潜入心腑,“使他自以为圆满具足了功绩而不再求进步。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无闻比丘身上,他们如此的轻清妄念将会疑误众生,使其堕入阿鼻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谛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谛。鬼心久入。或食屎尿与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仍然清晰明白,在此明悟中获得了虚无的心解,于其心中忽然生出归向永远寂灭的愿望,于是便以万物自然造化无因而有果,一意直向虚无,当虚明空无心呈现于前时,心便生出长久断灭的解悟。能悟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就会有空魔入侵他的心腑,使他毁谤持戒,认为那是小乘之道,说菩萨如能悟解空性,哪里会有持戒犯戒的事呢?他常常在那些信佛的施主面前,喝酒吃肉,行淫玩乐,因为他有魔力,因此在他面前的人受其魔力的收摄对他竟不生疑谤。他的心被魔鬼长久侵入,便会吃屎尿和酒肉而不自悔,此等执持万物虚无的空性,破坏了佛的禁戒律仪,误入于人间罪恶之中,从而失却了正受,而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在此明悟中获得了虚无的心解,于其心中忽然生出归向永远寂灭的愿望,于是便以万物自然造化无因而有果,一意直向虚无,当虚明空无心呈现于前时,心便生出长久断灭的解悟”,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空魔,“使他毁谤持戒,认为那是小乘之道,说菩萨如能悟解空性,哪里会有持戒犯戒的事呢?他常常在那些信佛的施主面前,喝酒吃肉,行淫玩乐,因为他有魔力,因此在他面前的人受其魔力的收摄对他竟不生疑谤。他的心被魔鬼长久侵入,便会吃屎尿和酒肉而不自悔,此等执持万物虚无的空性,破坏了佛的禁戒律仪,误入于人间罪恶之中”,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

[学习笔记]: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末学刚学佛的时候,劝同学应当戒杀不应当再吃荤腥
可是同学却反来劝末学学佛不要太执着,说他认识一位出家师父从超市出来,拿出一根香肠就开吃
那时的末学虽然知道这种做法肯定不对,但是并不知道那位师父为什么要那样做,也无法劝说这位同学
现在因为学习这部《楞严经》,就非常清楚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可见还是要多深入佛经学习,这样就能分辨是非善恶与正邪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有那些在禅定中的众善男子,能观见到色蕴消除,但其受蕴却仍然清晰明白,便能体会到虚无空明,当虚明深入他的心骨时,忽然心中会有无限的爱欲生出,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欲,这等定境叫做安顺入心,其人无智慧能够持守圣智,便误堕入种种欲望之中。能悟解则没有灾祸,但须知这并非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作成圣,那就会有欲魔入侵到他心腑,使他一味地声言欲念是菩提道。于是便与常人未修道者之流一样行欲无度,其行淫者,叫做持法子。由于他有神鬼之功力,因此在末世之中摄收凡愚之人,其数上百、上千,乃至上万。当那魔鬼生厌而离开他的身体时,这时他既无神威也无功德,最终陷入王难之中,因为他使众生疑误导致其堕入无间地狱。自己便失却了正受,从此沉沦。】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色阴消尽、受阴明白时“便能体会到虚无空明,当虚明深入他的心骨时,忽然心中会有无限的爱欲生出,爱极发狂,便成为贪欲”,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证得了圣境,如果误解为证得了圣境,就会引发欲魔潜入心腑,“便与常人未修道者之流一样行欲无度,其行淫者,叫做持法子。由于他有神鬼之功力,因此在末世之中摄收凡愚之人,其数上百、上千,乃至上万。当那魔鬼生厌而离开他的身体时,这时他既无神威也无功德,最终陷入王难之中,因为他使众生疑误导致其堕入无间地狱”,进而失去正受从此沉沦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地,都是受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因此才现出这些事境。众生因为顽迷而不能自己忖量,碰上这些因缘时,心迷而不能识破,还说登上了圣境,造成如此大妄语,当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我灭度后的末世中传示如来的这个法义,使广大的众生开悟,使众生们不被天魔占得便宜,保护持守正确的修行之路,从而成就无上觉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受阴区域在修行过程中显现的境地,并非圣证,如果认为已经证入圣境,就是犯(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大妄语罪,最终堕入无间地狱,世尊嘱咐阿难应当依照如来的说法,在佛灭度后传示给大家知道,避免被天魔扰乱,要保护众生成就无上正觉


(未完待续...... 阿弥陀佛)

作者: 净慧慈光    时间: 2024-3-19 15:16
本帖最后由 净慧慈光 于 2024-3-19 17:18 编辑

(本次学习:69楼共用时3小时以上)

3、想阴区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礙。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学习解说]:

阿难,修三昧(正定)的善男子受阴尽时,虽然没有获得漏尽,但是心已经能出离身体,如同小鸟出笼,由这个凡夫身经历菩萨六十圣位,得到意生身,随处往来无有障碍,好比人在熟睡时说的梦中话,说话的人虽然没有醒来,但他所说的话已经令醒着的人听到了,这叫做想阴区宇。如果还能不动念,令虚妄不实的念头消除,在觉明心中去除尘垢,这就是想阴尽,想阴尽的人能超越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观察其中缘由,都是融通妄想造成的


名词解释:

【融通妄想】
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其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系由想互通之故。此心、境相随而无间断,皆属妄想,故谓为融通妄想。((参见:五妄想)1075)p6288 FROM:【佛光大辞典】

【五浊】
梵语 pan~ca kas!a^ya^h!。又作五滓。指减劫(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之五种滓浊。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五浊即指:(一)劫浊(梵 kalpa-kas!a^ya),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二)见浊(梵 dr!s!t!i-kas!a^ya),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三)烦恼浊(梵 kles/a-kas!a^ya),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四)众生浊(梵 sattva-kas!a^ya),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五)命浊(梵 a^yu-kas!a^ya),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据法华文句卷四下载,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另据悲华经之说,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又作浊恶世、浊世。五浊之始较轻微,渐次则随时代之变化而五浊炽烈,称为五浊增时。
 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佛界与九界相织而产生五种之浑浊,称为五浊。即:(一)劫浊,谓见虚空遍于十方界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而相织妄成,称为劫浊。(二)见浊,谓身以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以地、水、火、风四大旋令觉知,相织妄成,称为见浊。(三)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四)众生浊,谓人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于此而相织妄成,称为众生浊。(五)命浊,谓人之见闻原无异性,以众尘隔越,故无状异生,虽性中相知,然用中相背,同异失准而相织妄成,称为命浊。
 楞严经义疏注经卷八将五浊配于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三细六粗,即以劫浊配于三细中之业相转相,见浊配于现相,烦恼浊配于六粗中之前四相,众生浊配于造业相,命浊配于业系苦相。此系关于五浊之转释,而非为减劫中所起之五种浊乱相之说。又毗尼母经卷一除去见浊,加上业浊为五浊。另十地经论卷一举出六浊之说,即:不欲浊、威仪浊、盖浊、异想浊、不足功德浊、痴浊等六者。另据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二举出十二浊,即:(一)示现劫浊,(二)示现时浊,(三)示现众生浊,(四)示现烦恼浊,(五)示现命浊,(六)示现三乘差别浊,(七)示现不净佛国土浊,(八)示现难化众生浊,(九)示现说种种烦恼浊,(十)示现外道乱浊,(十一)示现魔浊,(十二)示现魔业浊。
 于法华经玄赞卷四中,举出十二浊与五浊之关系,谓诸佛国土具足清净庄严,为利益众生,乃方便示现诸浊。此十二浊唯大乘具有,即随佛所化土之胜、劣二法,而示现立之。五浊则仅据秽土之相而立论,故通于大、小二乘。其中,十二浊之劫浊、时浊即五浊之劫浊;众生浊、难化众生浊即众生浊;烦恼浊、说种种烦恼浊即烦恼浊;命浊即命浊;外道乱浊即见浊。其余三乘差别浊、不净佛国土浊、魔浊、魔业浊等四种,则非为五浊所摄。(杂阿含经卷三十二、阿弥陀经、悲华经卷二、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一、文殊师利问经卷下、顺正理论卷三十二、俱舍论卷十二、注维摩诘经卷三、法华经义记卷三、菩萨地持经卷七、华严经孔目章卷二)p1201 FROM:【佛光大辞典】

【烦恼浊】
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是名烦恼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浮想】
(术语)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著,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寝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恐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那些善男子在修行中,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即入三摩地正定之中,但是若心体爱恋如此圆融灵明境像,便会为了锐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维而贪求巧善之智。这时天魔便趁这个方便时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于这人身上,为其讲经说法。这个人不察觉是魔附身,反而自称修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弟子都陷入王难。你对这种事情应当先有所察觉,才不会堕入轮回,也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使其不堕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体爱恋如此圆融灵明境像,便会为了锐利他如此精妙的思维而贪求巧善之智。

这时天魔便趁这个方便时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于这人身上,为其讲经说法。这个人不察觉是魔附身,反而自称修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对来他这里寻求善巧之智的善男子,铺坐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这人的形体,可有种种变化,让那些求善巧的人看来,一会是比丘,一会是帝释,一会妇女,一会是比丘尼。

或者居暗室之中叫人看见其身上有光明,这人一时愚迷惑乱,以为自己就是菩萨,使一些人相信他的教化,这人便令听讲者心性惑乱摇荡,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施行各种贪欲,这人口中喜说灾祥变异,一会对人说如来在某地出世,一会对人说劫难、战争将临,在人心中散布恐怖,使相信他话的人莫名其妙地耗散家资浪费财产。

这叫做怪鬼,趁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以后,便离开这人的身体,如此情形使这个人及其弟子都陷入王难”


名词解释:

【怪鬼】
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有那些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想邪虑,心体圆定生慧,但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这时天魔趁着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淫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之后,便离开他附体的这个人,这时此人和他的弟子都会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堕入轮转之中,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更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无端爱恋游荡,思维飞扬,贪求经历种种境像。

这时天魔趁着这个方便之机,飞精附人,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向他宣说经法。这人也不觉知是魔附体,自称证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对到他这里追求神游的善男子,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自身形体没有变化,但听他讲法的人忽然会看自己坐在宝莲花之中,全身整体都幻化成聚集的紫金光彩。所有在场的听讲者,每个人都体验如此境像,从而产生出从来没有过的惊喜。

这人一时愚迷,惑乱心想自己就是菩萨,妄惑之心淫逸奔放,从而破坏了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这人口中又喜说诸佛应世,说某某人就是某某佛的化身,某某人是某某菩萨化身来人间点化众生等等。

众人看见这种情况,心中渴仰倾慕,从而心中隐隐约约便生出邪见,消毁了自己的善根智种,

这叫做魃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个修道人。当魔心厌足之后,便离开他附体的这个人,这时此人和他的弟子都会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魃鬼】
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淴-心+日],澄其精思,贪求契合。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境地,不会遭遇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这人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由于心中贪爱绵泯,便澄滤其思维,而贪求种种契合它物的景像。这时天魔趁机得到方便,飞精附体,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并为他讲经说法。这人不知觉是魔附体,反而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这人的形体和前来听讲人的形体虽然没有什么迁移变化,但他可以使听讲者们在还没有听法之前,心便自行开悟,心念能迁移变易潜行无端。有的人由此而暂时获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暂时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见地狱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间种种好事和坏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说出偈语,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诵说经文,人人欢喜获得从未有过的经验。但这个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便是菩萨,心中充塞绵爱,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嘴上好说有大佛小佛应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又有什么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本心遭到邪见薰染,而入邪悟之中,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烦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此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能不致于堕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是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由于心中贪爱绵泯,便澄滤其思维,而贪求种种契合它物的景像。

这时天魔趁机得到方便,飞精附体,将魔灵附体在这人身上,并为他讲经说法。这人不知觉是魔附体,反而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契合境界的善男子中,铺座设场而为他们讲法。

这人的形体和前来听讲人的形体虽然没有什么迁移变化,但他可以使听讲者们在还没有听法之前,心便自行开悟,心念能迁移变易潜行无端。

有的人由此而暂时获得宿命神通,有的人暂时具有他心通,有的人看得见地狱景像,有的人能了知人世间种种好事和坏事,有的人口中自然说出偈语,有的人自己自然而然便可诵说经文,人人欢喜获得从未有过的经验。

但这个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便是菩萨,心中充塞绵爱,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
嘴上好说有大佛小佛应世,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后佛。其中又有什么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等等。众人看见这种情况,本心遭到邪见薰染,而入邪悟之中,

这叫做魅鬼,年老成魔来烦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此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魅鬼】
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狐狸等精,能魅惑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行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会遭邪虑邪思,心体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执着于穷究事物变化始终的根本,为精爽思维而贪求辨析,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这人讲经说法。这个人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善巧根本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此时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够以魔力制伏求学之人,使他们在他的面前,虽然没有听他讲法,便已经自然而然心伏于他。中此魔的这些人以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传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绝。眼前的这些就是佛国,不会再有什么净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说法时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运的归依于此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像。这些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就是菩萨,执着于推究心计,破坏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嘴上好说眼耳鼻舌就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使那些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污秽言语,这是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附体的这人后,这个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不致于陷入轮回,不会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执着于穷究事物变化始终的根本,为精爽思维而贪求辨析,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这人讲经说法。这个人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善巧根本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

此时这人身上具有魔力神威,能够以魔力制伏求学之人,使他们在他的面前,虽然没有听他讲法,便已经自然而然心伏于他。

中此魔的这些人以为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自己的肉身,而父父子子传宗接代即是法身常住不绝。眼前的这些就是佛国,不会再有什么净土世界以及光耀金色的佛身了,使人在接受和相信他的说法时已亡失了自己原先的本心,身心命运的归依于此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景像。

这些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认为自己就是菩萨,执着于推究心计,破坏佛的律仪,暗中行种种贪欲。嘴上好说眼耳鼻舌就是净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的真正所在。使那些无知的人相信这样的污秽言语,

这是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附体的这人后,这个人及其弟子都要陷入王难”


名词解释:

【蛊毒鬼】
谓此鬼宿因多怨,结怨在心,怀恶不舍,故受此报;假托毒类,以成其质,即蛇虺等毒虫,能蛊于人者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粘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厉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者,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遇邪虑邪思,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其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心中爱恋执着于玄想神思感应,而反反覆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贪求冥冥感应它。这时天魔便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之身,对他讲经说法。这人根本没有觉察这是魔来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神秘感应的信众中铺座讲法。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人能够使听众暂时之间看到他具有千百岁高寿的身像,从而心生爱恋而不愿离开,甘愿做这人的奴仆,不知疲劳地供养服侍这人,这人能使在他座下听他讲法的人各自以为遇到的是先师,是大德大贤,因而心生敬爱,形影相随,由此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喜。这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以为自己即是菩萨,有菩萨所有的亲近心,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其人口中好说:我在前世的时候,在某某众生之中先度了某人,当时,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来相度,让他们与你相随而归到某某世界中去供养某佛。或者言说: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里,一切的如来也生活在那里等等。那些无知的信徒,相信这些虚诳的言说,便遗失了本心。这是疠鬼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让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玄想神思感应,而反反覆覆地去周密精研它,贪求冥冥感应它。

这时天魔便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之身,对他讲经说法。这人根本没有觉察这是魔来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神秘感应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由于魔力的缘故,这人能够使听众暂时之间看到他具有千百岁高寿的身像,从而心生爱恋而不愿离开,甘愿做这人的奴仆,不知疲劳地供养服侍这人,这人能使在他座下听他讲法的人各自以为遇到的是先师,是大德大贤,因而心生敬爱,形影相随,由此而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喜。

这人一时愚迷,妄惑之心以为自己即是菩萨,有菩萨所有的亲近心,从而破坏佛的律仪,暗中施行贪欲。

其人口中好说:我在前世的时候,在某某众生之中先度了某人,当时,这些人是我的妻妾或兄弟,今天再来相度,让他们与你相随而归到某某世界中去供养某佛。

或者言说:有大光明天,佛住在那里,一切的如来也生活在那里等等。那些无知的信徒,相信这些虚诳的言说,便遗失了本心。

这是疠鬼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都要遭陷王难”


名词解释:

【疠鬼】
谓此鬼宿因多嗔,心常忿恚,故受此报;遇人年灾命衰者,便入其身,兴诸苦恼,如疠疫、傅尸、骨蒸之类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踏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行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不遭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深静入潜,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乐意处在阴暗幽寂之中,贪求静谧气氛。这时,天魔便趁此方便时机,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不觉知是魔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阴寂静谧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使那些听者各自知道自己原来的业果造作。或者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讲,你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但已作了畜生,然后叫另一个人在这人身后做踏踩尾巴的动作,顿时便使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倾心折伏于讲法者。如某人有疑心生起,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仪威严,令其人苦修不已,还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人际间事情。其人口中好预言祸福,每每都毫发不差的应验其预言,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你应当对此先有觉察,才不致于流入轮回,不会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深静入潜,便辛勤刻意地去精研它,乐意处在阴暗幽寂之中,贪求静谧气氛。

这时,天魔便趁此方便时机,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不觉知是魔附体,也自称是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寻求阴寂静谧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使那些听者各自知道自己原来的业果造作。

或者在某个地方,对某个人讲,你现在虽然还没有死,但已作了畜生,然后叫另一个人在这人身后做踏踩尾巴的动作,顿时便使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倾心折伏于讲法者。

如某人有疑心生起,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仪威严,令其人苦修不已,还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肆无忌惮地攻击人际间事情。

其人口中好预言祸福,每每都毫发不差的应验其预言,

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来恼乱这修道人”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不遭邪虑邪想侵蚀,于是从圆定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知见,便勤苦研究寻找,贪求能知先见后的宿命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他讲经说法,这人昏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知见智慧的僧众中间铺座讲法,这人可以无缘无故地从讲法的地方取得大宝珠。这天魔有时候或变化成动物,口中含着珠宝、珍奇、简册、符篆等等异常之物,将这些东西授予这人,然后附体在这人身上,这人便诱惑听他讲法的人,说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里,使得这些听者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奇。这人多半以药草为食,不吃精美的饭菜,或者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但其身体依然壮实,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缘故。这人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不怕别人对他诳言的讥笑与嫌恶。嘴上好说哪里有宝藏,哪里又有十方来的圣贤之人隐居在那里,然后跟随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见那里有奇异之人。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说淫欲,破坏佛的戒律,同跟随他的人暗中行种种贪欲,或者迷恋功夫的长进,纯粹只吃草木,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来恼乱这修道人。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知见,便勤苦研究寻找,贪求能知先见后的宿命神通功夫。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其人身上,向他讲经说法,这人昏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知见智慧的僧众中间铺座讲法,

这人可以无缘无故地从讲法的地方取得大宝珠。这天魔有时候或变化成动物,口中含着珠宝、珍奇、简册、符篆等等异常之物,将这些东西授予这人,然后附体在这人身上,这人便诱惑听他讲法的人,说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里,使得这些听者获得从未有过的惊奇。

这人多半以药草为食,不吃精美的饭菜,或者有时一天只吃一麻一麦,但其身体依然壮实,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缘故。

这人随意诽谤比丘,漫骂弟子,不怕别人对他诳言的讥笑与嫌恶。嘴上好说哪里有宝藏,哪里又有十方来的圣贤之人隐居在那里,然后跟随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见那里有奇异之人。

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说淫欲,破坏佛的戒律,同跟随他的人暗中行种种贪欲,或者迷恋功夫的长进,纯粹只吃草木,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来恼乱这修道人。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后,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礙;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蕴虚妙,能够不遭邪虑邪想的干扰,于是从圆定之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和执着于种种神通变化。便研究变化的究竟,贪求能有变化的神通功夫。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神通的信众中铺座讲法,这人手中拿着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别布在四周的听众头上,这些听众的头上火光都光焰数尺,但却感觉不到热力,也不会焚烧身体。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腾空安坐不动,把自己装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墙,进出没有障碍。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无能为力不得自在。这人自称是佛的应身,穿着白衣,接受比丘们的礼敬,诽谤禅律,骂斥弟子,攻击人事,不怕别人的讥笑嫌恶。这人嘴上喜欢说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边的人眼见佛土佛国境象等等。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现象,并非是这人真正实在具有神通本领。这人赞赏行淫,不毁除粗鄙恶劣的行为,以种种猥亵的方式来传法传功。这是天地间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龙魅,或是寿终的神仙再活为魅,或是仙期终结死期将临但其形体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弃这人时,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所觉察,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和执着于种种神通变化。便研究变化的究竟,贪求能有变化的神通功夫。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得了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神通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这人手中拿着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别布在四周的听众头上,这些听众的头上火光都光焰数尺,但却感觉不到热力,也不会焚烧身体。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腾空安坐不动,把自己装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墙,进出没有障碍。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无能为力不得自在。

这人自称是佛的应身,穿着白衣,接受比丘们的礼敬,诽谤禅律,骂斥弟子,攻击人事,不怕别人的讥笑嫌恶。这人嘴上喜欢说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边的人眼见佛土佛国境象等等。

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现象,并非是这人真正实在具有神通本领。这人赞赏行淫,不毁除粗鄙恶劣的行为,以种种猥亵的方式来传法传功。

这是天地间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龙魅,或是寿终的神仙再活为魅,或是仙期终结死期将临但其形体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弃这人时,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达虚妙,能够不遭遇邪虑邪思,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人心中爱恋执着于入灭,便研究化灭之术,贪求深入于空无之中,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终始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空灭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在众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隐,不见踪影,然后又从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隐显自如随意。或显现自己的身体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举手投足皆散发出檀香气,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这人自持魔力,便去诽谤佛的戒律,轻视出家比丘,口中常说无因无果的修行法门,人死即是永远的空灭,并没有业报后身,其人虽然获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获得空灭之心,而不被因果业报拨动。这是日、月中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百万年不死而成为精灵,出生在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时,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难。你应当对此先有所察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无知的众人,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中爱恋执着于入灭,便研究化灭之术,贪求深入于空无之中,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却终始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然后在来他这里追求空灭的信众中间铺座讲法,

在众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隐,不见踪影,然后又从虚空中突然现身而出,隐显自如随意。或显现自己的身体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举手投足皆散发出檀香气,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

这人自持魔力,便去诽谤佛的戒律,轻视出家比丘,口中常说无因无果的修行法门,人死即是永远的空灭,并没有业报后身,其人虽然获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获得空灭之心,而不被因果业报拨动。

这是日、月中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历千百万年不死而成为精灵,出生在国土之中,年老成魔时来恼乱这修道人。当天魔厌足而离开这人时,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难”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有些修学的善男子,其受蕴已然虚妙,能不遭遇邪虑邪想,于是从圆定中发明智性。但是在修持正定三摩地中,其心爱恋执着于长寿,便辛苦研究长寿密机,贪求长生不老,唾弃人的自然生命变化,希图人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细微变易。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竟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众中铺座讲法。喜欢言说自己可以无遮无拦随意来往于它方别处,或者在瞬息之间已从万里之外取得某物回来,或在某一住宅中数步之大的空间里,叫人从东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却长久都走不到。于是众生相信这人,以为是佛现在面前。这人还常说十方的众生都是我的子孙,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个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这是住于世间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发心求无上觉道者,利用他们善于变化的幻术,来吸食这人的精气,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须有师指点也能感觉到长寿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些魔灵又能变现美女身体,令修行人与其施行贪欲,使其还没到衰老之年,便已经是肝脑枯竭了。这些魔灵还常常独言,听来尽是些妖魅惑众之言,听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难的,甚至在还没有遭到刑罚祸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干死。魔灵如此恼乱这人,甚至致使这人早夭早损。你应当对此有所先觉,才不会流入轮回,不去迷惑众生,不使他们堕入无间地狱。】

[学习解说]: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受阴尽时,不遭邪虑,圆定发明,在三摩地中:

“心爱恋执着于长寿,便辛苦研究长寿密机,贪求长生不老,唾弃人的自然生命变化,希图人的生命不发生任何细微变易。

这时天魔趁机得其方便,将魔灵飞附于其人身上,对他讲经说法。这人竟然不觉知这是天魔附体,也自称是证得无上涅槃境界,在来他这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众中铺座讲法。

喜欢言说自己可以无遮无拦随意来往于它方别处,或者在瞬息之间已从万里之外取得某物回来,或在某一住宅中数步之大的空间里,叫人从东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却长久都走不到。于是众生相信这人,以为是佛现在面前。

这人还常说十方的众生都是我的子孙,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个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

这是住于世间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属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发心求无上觉道者,利用他们善于变化的幻术,来吸食这人的精气,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须有师指点也能感觉到长寿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寿已是金刚不坏之身。

这些魔灵又能变现美女身体,令修行人与其施行贪欲,使其还没到衰老之年,便已经是肝脑枯竭了。

这些魔灵还常常独言,听来尽是些妖魅惑众之言,听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难的,甚至在还没有遭到刑罚祸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干死。魔灵如此恼乱这人,甚至致使这人早夭早损”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十种魔,在末法世中,隐藏在我的法中,或出家修道人中,或附于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成就了正遍知觉无上涅槃,使他们破坏佛的律仪,赞赏淫欲。这些先世恶魔师与魔弟子们淫习相传,像这样的邪精,其魅惑人的心腑,短则要有九生之期,长则超过百世之劫时,从而能令那些真心修道的人,都成为其眷属弟子,命终之后即沦为魔的子民,失却了正等正觉而堕入无间地狱。所以你现在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即使你已经得了无学果位,但须要发菩萨愿行,不入涅槃而留居在末法世中,起大慈悲心怀,去救度那些正心正意深信佛法的众生,使他们不被天魔侵扰,而修得正等正觉的知见。我今天已将你度出生死苦海,你一定要遵循佛的话,这就叫做报佛恩。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象,都是想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而出现的这等魔幻事景。众生妄惑顽迷,不能自己忖量,遭逢这等因缘时,不能自己察觉识破,还说是登上圣境。如此而造成大妄语,堕入无间地狱。你们必须在我灭度之后,将如来圣言遍传于末法之世中,使众生开悟明白佛的法要,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毁坏修行的人们,要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成就无上觉道。】

[学习解说]:

以上是想阴区宇在修行过程中的魔扰现象,末法时期,这些魔“或出家修道人中,或附于人体,或自己现形,都说自己成就了正遍知觉无上涅槃,使他们破坏佛的律仪,赞赏淫欲。这些先世恶魔师与魔弟子们淫习相传,像这样的邪精,其魅惑人的心腑,短则要有九生之期,长则超过百世之劫时,从而能令那些真心修道的人,都成为其眷属弟子,命终之后即沦为魔的子民,失却了正等正觉而堕入无间地狱”

这段是世尊对阿难的嘱托(其实也是对每一位修学《楞严经》的佛弟子的嘱托):“所以你现在不必急于先取得寂灭之道,即使你已经得了无学果位,但须要发菩萨愿行,不入涅槃而留居在末法世中,起大慈悲心怀,去救度那些正心正意深信佛法的众生,使他们不被天魔侵扰,而修得正等正觉的知见。我今天已将你度出生死苦海,你一定要遵循佛的话,这就叫做报佛恩。”

世尊接着说:“阿难,像这十种禅那中显现的境象,都是想蕴在心体中交互涌动而出现的这等魔幻事景。众生妄惑顽迷,不能自己忖量,遭逢这等因缘时,不能自己察觉识破,还说是登上圣境。如此而造成大妄语,堕入无间地狱。

你们必须在我灭度之后,将如来圣言遍传于末法之世中,使众生开悟明白佛的法要,不要让天魔得其方便毁坏修行的人们,要保护加持这些修行人成就无上觉道。”


==================


[学习笔记]:

所有的魔扰现象,大多都是由于心有偏差或有所贪求(也就是心外求法),进而感召外魔趁机得其方便
由此想到佛在卷六中教导我们要反闻闻自性,末学理解可以用在一切修行中,起到监督检讨的作用,避免对一切外境动贪嗔痴等念头

比如悟达禅师,也是因为心念偏差被众生趁机报复的案例

悟达国师,在未受封国师之前,是个名叫知玄的和尚,年少时代参访丛林,在长安京都某寺挂单,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生了一种「迦摩罗」的恶疾,通身生疮,发出冲鼻难闻的秽气,谁都厌恶和他来往,但知玄住于他隔壁,怜愍他的病苦,常常自动去照顾他,连一点讨厌躲避的脸色都没有。
后来病僧的病好了,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就对他说:「我要走了,你以后会有难临身,不妨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我会设法解救你的灾难。记住在有两棵大松树并立的标志,那就是我居住地方。」
后来,知玄和尚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崇敬,就封他为悟达国师。受封以后,住持安国寺,德名益彰,懿宗皇帝并亲自求教佛法,更赐沉香庄饰宝座,座高二丈许。然而就从这时开始,他却不幸在膝盖上生出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与人面一样,每天需要饮食喂他,疮像人一样开口啖食。知玄和尚痛苦万分,召请了各地名医,都拱手逊称无药可医。
就在群医束手,疮疾日烈时,突然记起当年那位病僧临别所说的话。于是前往西蜀入山去寻找。一日,傍晚时分,山路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看见两捆并立的松树,心中大喜,快步走向前去,只见广阔的殿堂,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已站在门前,两人相见万分欣喜,国师便把所患的怪疾的痛苦相告。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去洗一下就会好的。」
翌日清晨,僧人命一孩童带路,引领国师到岩下清泉之畔。国师刚用手捧起水准备洗膝上人面疮时,不料痴竟出声大呼:「不要洗!不要洗!」国师惊问:「为什么?」疮说:「您曾否读过西汉史书,袁盎与晁错传呢?」国师回答:「曾读过」。人面疮就讥讽地说:「您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的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是我。当吴楚七国造反时,你在帝前谗我,致使斩我于东市,这冤深恨重,累世以来,我总想寻求机会报复,可是你十世以来,都是高僧,持戒十分精严,冥冥中有戒神在旁保护,使我无法近身报复。如今,由于你受皇上的恩宠,待遇丰厚,已到了奢侈挥霍地步,而动了希名欲利的心念,无形中阴德已损,因这缘故,才能接近报复你。现在,蒙迦诺尊者出面调解,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那么我们之间的夙冤,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你为难作对。」
国师听了,非常震恐,连忙掬水来洗,一时痛入骨髓,晕绝在地不省人事。复苏后,觉得左腿已安然无恙,人面疮已不知去向。由此遂明白圣贤浑迹世间,不是凡情所可以测度的。国师欲回寺礼谢那位僧人,但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于是他筑一茅庵,自此不再下山。
悟达国师因蒙迦诺迦尊者垂慈,为他解了多生宿冤,为报答此特殊广大恩德,如经云:「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并为后人启忏悔之门,所以才着此「慈悲三昧水忏」,意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疮,解积世冤业的缘故。
《慈悲三昧水忏》,共三卷,系依宗密大师之《圆觉经修证仪着录》而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忏是以净除三障为因,成佛成圣为果。主旨在解冤释结,消除往昔罪恶,回向无上菩提。——
[诸经辑要]有没有冤(怨)亲债主?或恶星鬼神、厌魅蛊毒?

因此,回到经文前面世尊教导:“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
意思是说:若能不动念,令虚妄不实的念头消除,在觉明心中去除尘垢,这就是想阴尽,想阴尽的人能超越烦恼浊(谓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而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而相织妄成,称为烦恼浊。)

最后,案例中这句“「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

正好与此经世尊对阿难(以及所有佛弟子们)的教导与嘱托:“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佛陀告诉我们要将这些事情告诉末法众生,这样才是报佛恩 —— 破邪显正报佛恩
妙法莲华经云~
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将自己从佛法得到的好处告诉别人, 让众生都能获益,
自己精进学佛解脱轮回之苦, 也帮助众生脱离轮回之苦
这样就是报佛恩 ——
如何报佛恩 ~ 妙法莲华经



(本篇学习完毕
感恩佛菩萨 感恩善知识 感恩老师 感恩护法圣众慈悲护念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清净光明净土 (http://ksetra.top/) Powered by Discuz! X3.4